美国人的家庭观念

时间:2019-05-14 01:2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国人的家庭观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国人的家庭观念》。

第一篇:美国人的家庭观念

美国人的家庭观念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们的印象里,美国人是没有家庭观念的。每逢被问到,中美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大家几乎不假思索,第一条就会说中国人注重家庭。潜在意思是,美国人是不注重家庭的。初到美国的时候,老实说,至少我是带着这种观念来的,但慢慢地,我发现这是对美国社会最大的误会。

其实,美国的家庭观念超出我们的想象,有时感觉更胜于中国。首先表现在这里夫妻关系稳定,互相忠实,这点恐怕当代中国完全不能和美国相比。有朋友怀疑说,是不是你观察有局限,或者有偏差?我不敢肯定。但得此结论的绝非我一人,北美网上几乎是共识。好多在国内有“花花心思”的,在这里浪子回头恐怕不在少数,可能是环境教育了他们,让他们找到了道德感。美国人注重家庭的表现形式,更多的是时间上在一起,彼此尊重,彼此关注,关注成员的情感,爱好,发展,互相鼓励,获得自信,并见证每一个进步。不同于国内,美国人干什么都爱以家庭为单位,无论出去吃饭,看球赛,看电影,还是去运动等等。美国社会很多设计都和家庭有关,比如酒店,餐馆等,尤其是教育,我的学生放学之后大多属于不同兴趣团体,有乐队的,还有各种体育项目的。团体之间经常有频繁的各种比赛,这些比赛常常是跨市甚至跨州的,但参赛选手的家庭大都驱车前往支持,甚至不在乎来回10多个小时的车程;参赛者呢,大概在亲情的感染下,也争取有最好的表现,来回报家人的鼓励。激动的获奖者,大都是泪流满面,获奖感言的第一句往往是:感谢家庭的支持!至于像毕业典礼就更不用说了,无论是小学毕业,还是博士毕业,无论多远,无论多忙,亲人朋友很少缺席。所以常常见到的是,大家都放下繁忙的工作,从国外飞回来的,西海岸飞东海岸来的,爷爷奶奶不顾路途之苦驾车数小时的。。家庭齐聚一堂,共同分享毕业生收获的喜悦,见证他们人生重要的一页。记得受邀参加完朋友孩子的大学毕业典礼之后,他们问我,在中国,毕业典礼是一件大事吗?我说当然是,但不会像美国这样隆重,毕业生家庭一般不会参与。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刚刚参加完春季硕士毕业典礼的叔叔对侄子开玩笑说,嘿,萧恩,我真希望搬到中国去?

我们注重亲情,以为这是中国的专利,殊不知人之为人,情感绝对是一样的,尽管出于文化的原因,表现形式不见得一样。刚开始看到朋友和他们父母大都不住在一起,甚至住在不同州时;当得知他们父母生病,也未见他们有什么“表示”时,闲聊中我还给他们上过“孝”的中国文化课。但后来知道了,美国人医疗保险是无所不包的,他们有自己的方式表达关切。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一中国同事的美国指导老师德比,今年47岁,都快有自己的孙子了。上次搭她便车去首府开会,途中每隔一段时间她就接到一个电话。她主动告诉我们,说是她70多岁的老爸,关心她到了没有,叮嘱她注意行车安全。她还告诉说每次出差她爸妈都这样。要是和她爸妈同车出行呢,她爸爸是绝不会让她摸方向盘的,因为她爸爸一生爱车,尤其喜欢卡迪拉克(我去他们家,发现这老头至少有3辆卡迪拉克),更坚信自己对车性能的把握,永远不放心她女儿的技术。要知道,德比可是有20多年驾龄的人啊!看来,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说者无心,我听了,却很是温暖,要不是眼前的她金发碧眼,我还以为是在中国呢?谁说美国人不注重亲情呢?感恩节那天,朋友的女儿去拉斯维加斯玩,朋友每隔一会就说,我想我的孩子了,再打个电话吧? 美国人为了家庭更多的是牺牲所谓的事业,选择家庭基本是美国人的首选。在美国,为了家庭,可以放弃一份不错的前途,放弃一份薪酬很高的工作,并不一定是什么新鲜事,甚至为了家庭放弃竞选总裁,甚至州长之类的事也时有耳闻。郎平放弃续约美国排球队主教练这个令人眼红的职位,我个人相信她是受了美国文化的影响而做出的正确选择。要是在国内,恐怕她不会,即使她说了,估计也没几人会相信。我们学校的几个博士任教高中的决定也大多源于此,他们就想就近和家人在一起。而中国呢,我们常常是打着事业的旗号,牺牲却是家庭。美国人一下班,就直奔家庭,尽快和家人呆在一起。倘若中国人这样,恐怕要惹人笑话,这种人不是没有事业,没有能力,就是没钱

?极端的甚至有妻子会拿起皮鞭把丈夫往外赶。我们甚至把难受的应酬,也可以拔高到家庭的高度,“不是为了这个家吗?你以为我愿意!”中国人节假日旅游出行,为了事业,常常是撇下家庭,和同事出游,这样可以和谐,可以建立凝聚力,可以利于工作。美国人认为不可理解,那家庭呢?奋斗在美国的中国人,很多人都是抛家弃子,在这儿拼命工作攻读,美其名曰为了家庭,为了事业!中国人谁都能理解,谁又说不是呢?可美国人不干了,他们常常问:“你们为什么不和家庭在一起?离开家庭,我可一刻也受不了!”“美飘”当中,有些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家人的陪伴,选择了中途放弃,恐怕多少是受了美国文化的同化,认同了他们的这种家庭价值观。家庭和事业孰轻孰重,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但在他们看来,似乎能说得清楚地是,事业是虚的,家庭是实的。生命的意义不大说得清楚,但在他们看来,可以说得清楚的是,事业绝不是生命的意义。把事业挂在嘴上的我们,也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来(当然自己的感觉则另当别论)。相反选择了家庭的美国,事业好像也没有差得十万八千里。看来在美国文化看来,颠倒家庭和事业的关系,是多么的荒唐?人短暂一生陪伴自己的不正是家庭吗?

最近读到一期《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里面有一篇美国国务卿奈斯访问中东的文章。演讲完之后,在提问的环节,其中有一伊朗学生发问:“你们美国不重视家庭,你有何评论?”奈斯稍事停顿了一下,笑着说:“对于你的问题,我不想直接回答,如果你愿意,我们欢迎你来美国实地看看!”看来,有误会的,不仅是我们。

第二篇:美国人从小教孩子理财观念

美国:号召孩子从小储蓄

美国儿童的理财教育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同时也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重视。由美国教育部资助,全国34个州的3000所中小学生参加了一项储蓄计划 ――“为美国而储蓄”计划。

不过,美国儿童理财教育最主要还是来自家庭和学校。从孩子踏进幼儿园起,孩子们就会接受有关理财概念。他们会知道钱是什么以及钱在生活中是何等重要。在美国,鼓励孩子打工是教会孩子处理财务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另外美国人常常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拿出来拍卖或者捐赠,而小孩也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剩余物品全部捐给慈善机构。此外,许多学校都在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鼓励学生研究证券 市场、投资理财、信贷业务,其中捐赠免税的理论也在课程中体现。

以色列:更重视智慧与责任

很多中国人都知道犹太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很有一套。据介绍,他们并没有明确地按年龄段划分为小孩子专门开设的理财课程,但是在犹太家庭教育中关于钱的教育有几大基本原则是要遵循的:

首先是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物权概念,要保护自己的财产,同时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损害要赔偿,侵占要付出代价。第二,对于钱或者个人财产要知道珍惜,不可以浪费,犹太人讲究节俭,生活基本功能得到保障就可以。

犹太人的理财教育最为重要的还是教授孩子们关于钱的最核心的理念,那就是责任。孩子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也就更进一步地知道了节俭。不光要节俭,还要懂得付出,懂得慈善。不光是为个人,也是为社会。

日本:自立更生、勤俭持家

日本人讲究家庭教育,他们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在校外打工挣钱。在日本,很多家庭在给孩子买玩具时,都会告诉孩子,玩具只能买一个,如果想要另一个的话就要等到下个月。

第三篇: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零用钱的观念

经常有朋友问我关于美国家长[微博]怎样给孩子零花钱的事情,我不是专家,所以很难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不过我时常在美国看到,听到的这方面的内容,所以在这里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我喜欢优秀的孩子,也接触过不少优秀的美国孩子,他们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阳光,独立、自信。

他们中有些孩子的生财能力和理财能力,让我很惊讶。同时,感慨美国家长对孩子金钱方面的理念,很富有的家庭,子女自己贷款上学;很小年龄就开始打工;18岁以后,再用父母的钱是一种耻辱„„不管这些观点是否正确,都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我以前也写过一些相关的博文

一个6岁美国孩子赚钱的生意经

美国孩子的独立和自信是怎样炼成的? 瞧瞧美国父母教育孩子时有多狠心

美国父母为何狠心不供孩子上大学? 路边餐馆打工的美国学生们

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家庭如何从小教育孩子零用钱的观念? 没有付出,小孩不应该有金钱

大多数美国父母认为,如果没有付出,小孩不应该有金钱。有些教育专家甚至不赞同称之为“零用钱”,而称之为“报酬”,或者称之为“工作支付”。

在美国,很多孩子通干家务活获得零用钱。比如,朋友家的儿子,11岁,他每次帮助父母除草,都可以拿到7美元。

这种情况在美国十分普遍,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接受金钱观念的熏陶与实践,付出劳动便理所应当地获得报酬,这在美国几乎是一条连自家人也不例外的“金科玉律”。

而父母给孩子钱的初衷大多为: 一是遵守按劳付酬的原则;二是让孩子们有一定的钱可以购买他们必要的食品和学习用品;三是让孩子们得到一些劳动实际的锻炼。

总统奥巴马12岁大女儿玛莉亚和9岁小女儿的萨莎,必须要做家务才有零用钱。奥巴马接受访问时,曾经表示对他的两名女儿管教严厉,如果做家务,每星期能领得1美元的零用钱,家务包括布置餐桌,清洗碗盘,打扫自己的房间和衣柜等。第一夫人米歇尔说: “女儿不许出现以下行为:抱怨、哭闹、争辩、纠缠和恶意嘲笑。”女儿要自己整理床铺、自设闹钟、自己起床、自己穿衣服。奥巴马说:“一次我离家几星期,女儿玛莉亚对我说,‘嗨,你欠我10个星期零用钱啦!’”

有人开玩笑说,总统给女儿的“工资”太低,属于最低时薪,还敦促奥巴马为女儿提出刺激财政方案。不过,那是2008年奥巴马接受《人物》杂志专访时说起的,不知道在物价飞涨的今天,他给女儿的“工资”有没有涨一点。

将“付费”和“非付费”的工作区分开来

让孩子通过劳动获取报酬,本来是件好事,但也有人指出,这样也容易导致孩子纯粹为了钱而劳动,不给钱就什么都不做。

其实这也好办。

美国的教育学家建议,不要为孩子们所做的每一件小事支付报酬,有些活是要“付费”的,有的却是“非付费”。

这其中的区别是什么呢? 付费的工作——不完全属于自己的事,而是为集体(家庭)做贡献的。比如:公共区域的卫生,洗车,修剪草坪,修理屋顶等。

非付费的工作——完全是自己的事,只是为自己服务的,以及一些孩子该做的基本小家务。比如:洗自己的衣物,整理自己的床铺和房间,洗碗,扫地等。这些都是应该做的,所以没有报酬。

零用钱是一种理财教育工具

一些美国家长认为,零用钱是一种用来教育孩子理财观念的工具,重点是帮助孩子学会理财技巧。也就是说教小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小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教育手段。给小孩子零用钱,目的是让孩子通过赚钱-花钱这个过程,来学会怎么多赚钱,有计划地花钱,然后才能是利用手里的钱,获取更多的钱。

因此,给多少零用钱? 什么时候开始给小孩零用钱? 如何教导小孩用钱? 就很有技巧了。

对于这些问题,美国的一些教育专家和家长各有法宝和要则,搜集了一些,大家仅供参考吧: 【1】支付多少零花钱合适? 家长可以写下孩子平均每周和每天的花费,设立一个平均每日金额,再支付零用钱。

爸爸妈妈尽可能将小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

【2】从孩子几岁开始支付? 大多数三岁的孩子对于金钱已经产生兴趣,随着他们年龄增长,他们的兴趣将会加深,如果提早跟孩子谈论金钱或适当运用零用钱,对小孩子将来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

【3】采取什么方式支付? 可以按次支付,也可以定时支付。

不过,父母应该在支付零用钱时,跟子女谈谈家庭经济状况。一些美国家庭还让青少年为自己的电话费和车费以及一部分家庭开支付账。小孩子成熟后,爸爸妈妈常会翻开账本,告诉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帮助小孩子了解如何掌管家庭的“财政”。

【4】如何指导孩子花零用钱? 零花钱的使用,理论上来收由小孩子全权负责,爸爸妈妈不直接干预,但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

指导孩子学习如何平均分配他们的零用钱,例如百分之三十用于消费,百分之三十用于短期储蓄,百分之三十长期储蓄和百分之十作出奉献等。

另外美国还有一种小猪钱箱,分有四格,分别是存款,花费,捐赠和投资,教孩子们如何预算金钱。最起码可教导小孩子如何有计划有节制地消费,让他们学会储蓄,而后再教他们如何精明运用金钱。

比如有一个家庭,孩子担任了修建花园的工作,因此家长每周给小孩6美元,那6美元的零用钱非常明确地分配: 2美元直接任由小孩花费买东西,另外2美元由小孩选择捐到自己选择的慈善机构,最后2美元存到银行。直到年底,小孩子可从银行户口拿取一半的钱来花费,留着另一半的存款增长。

【5】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小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时,父母不轻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为只有如此,小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总的说来,零用钱的教育核心,是要让小孩子得到那种经过艰苦奋斗而来的满足感并学会享受和珍惜它。

应该说,在父母教育下,大部分美国孩子能够妥善使用手中的零用钱,而并不是随意乱花挥霍,由于这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所得,所以才有一种珍惜的潜意识,这钱一般也能用到最重要的地方。

最后,关于零用钱,美国教育专家给家长的建议是:不要为零用钱与琐事辩论的方式,苦苦思索和烦恼,让孩子们开始用双手管理金钱。

第四篇:中西家庭观念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

——看《十分钟看懂中国》有感

最近看了《十分钟看懂中国》,感触良多。就内容而言,是很有针对性的,也道出了当今中国的部分现状。在此,仅发表一下由影片所引发的笔者对中西方家庭观念的看法。

在视频中提到“除夕夜家人会一起吃年夜饭;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也发生于春节期间,1.5亿到两亿农民工会带回一年的收入,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吃饭时菜放到中间,大家一起分享”,这些都是中国家庭观念强的标志。尤其是春运问题,外国人对中国的“春运”很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在固定时间回家?为什么必须回家?为什么在火车站等上几天只为求上一张回家的车票?我想那是传统文化积淀的影响。在中国文化看,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从小学习的《弟子规》;中国《二十四孝》;无不体现的是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这种家庭观念是在传统的农耕经济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宗法制社会结构和以父系传统的血亲系统下形成的世代相续的家族集团影响下形成的。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在这个节日中,游子归家给长辈拜年,向亲友问好,正是对“孝悌”的最好阐释。这就如同西方人对教堂做礼拜的执着。春节归家、圆桌分享式用餐、子女赡养老人、几代人同住都体现了中国人对家的重视。

而西方人的家庭观念和我们却截然不同。在西方重视个人,个人主义决定了他们不依附于家庭、也不依附于他人,是倾向于一种自我依赖。家庭与个人只存在暂时性的纽带,是不稳定的。十八岁后独立生活、喜爱吃自助、不鼓励奉养老人都体现了他们的个人主义。这也同他们的社会制度有关,在西方大都有完善的福利制度,基础教育、养老都由国家出钱,孩子不必担心上学问题,老人不必担心赡养问题。在西方,18岁搬出去住,是父母提倡也是子女所认同的,因此他们认为中国父母长期与已婚子女共住一个屋檐下匪夷所思。不仅如此,外出就餐、购物,一般西方人会分开付账,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干涉,而中国却是子女付账。

前些日子看了有关美国人生活的一则消息,在美国生儿育女是个人的事,父母没有为子女当保姆的义务,如果麻烦父母帮忙带一天孩子,也应按照社会上的劳务标准支付费用。在我们看来这是很奇怪的,因为在中国大多是孩子小时候都是由爷爷奶奶帮忙抚养的。而这一现象明显体现出家庭观念的差异,很明显也导致了西方的祖孙关系比中国祖孙关系明显生疏,更别说四代、五代大家庭中隔两代间的关系了。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多,就像《十分钟看中国》里对中国的描述,我们去看,去想,都应全面看待里面的内容,“尽信书不如无书”可信但不可全信。但无论西方人如何看中国,如何评论中国、瞧不起中国,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民族人格的崛起,灵魂的复苏。

第五篇:美国人演讲稿

汽车文化篇:

关键词:美国汽车工业发展史、汽车外形设计文化、汽车对于美国家庭的意义、汽车文化及北美车展、汽车与好莱坞

尊敬的各位嘉宾下午好,今天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见面,诚挚的感谢武汉中央文化区的邀请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美国的汽车文化。从社会学、文学、还是美国200年的历史来看,汽车包含了一种永不改变内涵:不断追求美好生活并为之奋斗,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对美国人来说汽车就像一个无法离开的朋友、伙伴、家人或者是自己最钟爱的情人。加拿大哲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就这样评说美国的汽车文化“”美国是一个坐在汽车上的国家”汽车更像人生成长的标志。在这里希望可以带给让大家一个最真实,最美国的汽车公路文化。

OK!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美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史。美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工业生产开始处于世界前列,钢铁和石油化工等工业的发展为汽车工业的创造了条件。1908年,福特汽车推出了著名的T型车,这种售价不足500美元的汽车使得美国一个普通工人用一年工资就可以购买到。福特的T型车战略使汽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交通工具。1913年,福特公司首先在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汽车,这给汽车工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美国随即出现了普及汽车的高潮。

汽车外形设计文化

传统的美国本土品牌汽车都是又高又大,个性张扬,极尽奢华,彪悍如悍马,狂野如JEEP,奢华如凯迪拉克,气派如林肯,这些鲜明风格的形成,代表着来自于最纯正的美国汽车设计理念。美国汽车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美国的民族精神、社会文化,反映了美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国广阔而富饶的国土,造就了美国人豪迈、自由和奔放的性格。美国人历来认为,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迁徙和移居的历史,美国历史发展进程重要的原动力就是来 自于大规模的垦荒和流动,从最早东岸的定居点到后来西部大开发,概莫如此。不难想象,对于粗犷张扬、崇尚自由的西部牛仔来说,高大张扬的汽车自然成为他门的最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汽车工业迅速恢复生产,大车身、大发动机、多附件、高车速都是典型的美国车标志性符号。拿它们在朋友面前显摆也是一种功能—炫耀财富。石油危机后,美国消费者的本性又恢复如前,依然迷恋那些大气缸车和豪华车。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美国汽车越来越重视汽车的设计和制造理念上更要重视环保、节能方向的发展。汽车对于美国家庭的意义

汽车几乎与美国人的一生相伴,从十几岁起,大多数的美国人就学会了驾车。在美国,一本驾照、一张信用卡,记录了个人的详细信息。人们每天驾车去上班,周末驱车去旅行、度假;年轻人的谈情说爱也要借助汽车空间,有的美国人就是在汽车后座上呱呱落地,降 临到人间的。对美国人来说,汽车就是朋友、伙伴、家人,或者就是情人。许多人更新的汽车是一辆比一辆大,动力也是一辆比一辆强。看看美国的停车位,比欧洲最大的这位还要大上一号。许多人家的住宅,往往最大的地方都是让给汽车的。因此在美国到处都是大型车。而且,美国人还特别喜欢开车,在火车、飞机、汽车三种交通工具中,汽车通常是外出旅行的首选。因此每到夏天,就是美国人开始开着汽车周游美国享受夏季假期的美好时光。在美国平均每个家庭的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96辆,加州的汽车数量甚至超过了该州人口总数。

汽车文化及北美车展

美国著名车展北美车展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当今国际五大车展之一,也是美 国创办历史最长的车展之一。由底特律汽车经销商协会主办。创办于1907 年,起先叫做“ 底特律车展”,是世界最早的汽车展览之一,1957年,欧洲车厂加入车展,首次出现了沃尔沃、奔驰、保时捷的身影,获得了美国民众的高度重视,底特律车展的“王旗”正式树起。从1965年起,展览转到Cobo会议展览中心。1989年底特律车展更名为“北美国际汽车展”,简称北美车展,每年一月办展。北美车展上所展产品大都是各种新颖、离奇、古怪的概念车。概念车体现的是厂家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成了厂家理念和意识的“风向标”。

汽车与好莱坞

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如果在一部美国出品的电影中没有汽车出现,就失去了起码的真实性。汽车在美国电影中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好莱坞商业电影中,外形俊朗的男主角身边总有一辆与之相配的爱车,就美国的类型片而言,以汽车本身作为题材的电影并不少,其中不乏精品,如史泰隆的《生死极速》和近来风头正劲的《汽车总动员》、《疯狂金龟车》等,它们的主题包含着叛逆、成长和传承。当然其中最为人知的当属《速度与激情》系列,这部典型的汽车题材电影街头风格十足,充满了张扬的个性,纯净的雄性魅力、强劲的引擎轰鸣,肆无忌惮地宣泄着男性对机械力量的顶礼膜拜,无不刺激着人们的肾上腺素不断分泌。与非主流的汽车题材相比,汽车更适合做配角,尤其是在警匪片中,只是主题中去掉了许多说教。在这些弘扬英雄主义的影片中,汽车是决不可或缺的元素,没有汽车,我们的英雄如何救美?如何凸显他们正义凛然的宽广胸怀,让美女死心塌地?与当今日趋精致、小品般的香港警匪片相比,没有宏大的汽车追逐场面就构不成美国的警匪片。《绝地战警》中惊世骇俗的汽车追逐场面的壮观,《偷天换日》中的minicooper在下水道中躲闪腾挪的精巧,让人怀疑美国每年生产几百万部汽车的目的就是为了毁坏它们,男主角只要坐进汽车就变成了“破坏之王”。汽车在影像中往往成为男性的图腾,在警匪片中能够从满是弹孔、伤痕累累的汽车中走下的才是真正的百战英雄。这也说明美国制造是值得大家信赖的。

人文地理篇:

关键词:66号公路、汽车与文学

66号公路

说到美国的汽车文化,那么66号公路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66号公路横穿三个时区、八州是美国第一条串联起美国东西海岸的公路。1926年开始建设,直到1938年才宣告完工,1985年消失在公路地图上,宣布退役。1990年以历史66号公路的名义回归地图。见证着美国西部开拓历史。其历史价值不只是段公路史,也成为美国现代化的缩影。拥有浓厚美国文化气息的66号公路有着无数的传奇故事。66号公路的起点是芝加哥终点至洛杉矶。沿途有很多美丽的特色景点,如圣路易斯西进之门,黄石国家地理公园、俄克拉荷马红土地、石华林公园、新墨西哥州的特色印第安小店、参观66号公路博物馆领略美国西部自由、奔放、刚毅的牛仔文化。

汽车与文学

在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中,这条公路被称作“母亲路”。于是这个名字就被沿用了。最后,66号公路在1952年又被美国66号公路组织非正式地命名为The Will Rogers Highway。向这位幽默作家致敬的牌子至今还竖立在在加州的圣莫尼卡。

由迪士尼动画公司的动画片「汽车总动员」,描述在一个拟人化的世界里,所有汽车都会说话、思考,有喜怒哀乐,主角「闪电麦坤」是个赛车界的新秀,想要在即将到来、于加州举行的匹斯托杯大赛中一展身手,不料因为一场意外,误打误撞地来到位在「66号公路」上的没落小镇「油车水」(Radiator Springs),开启了「闪电麦坤」奇异的生命旅程。汽车总动员发挥了寓教于乐的功能,不仅让观众思考繁忙生活中的生命意义,也因这部电影 的上映,再度唤醒了世界对于66号公路的向往。

下载美国人的家庭观念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国人的家庭观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转载]美国人形形色色的观念和生活习惯_随风飘飞_新浪博客文库

    锘縖杞浇]缇庡浗浜哄舰褰ㄭ壊鑹茬殑瑙傚康鍜岀敓娲讳範鎯痏闅忛椋橀_鏂版氮鍗氬 [杞浇]缇庡浗浜哄舰褰ㄭ壊鑹茬殑瑙傚康鍜岀敓娲讳範鎯?2011-04-18 09:19:52)杞......

    思修 大学生家庭观念调查报告

    大学生家庭观念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王丽娟调查人: XX XX XX XX 学院20XX级XXXX 0X班 学院20XX级XXXX 0X班 2010年6月 关于大学生家庭观念的调查 调查时间:2010年6月15日......

    美国人的生活习惯

    美国人的生活习俗 ■美国人性格外向,直爽热情,美国人不拘小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论男女老幼、地位高低,即使是与人首次见面通常都直呼对方的名字,与人见面时,常常不握手,只说一声......

    美国人求职(推荐5篇)

    在美国求职,求职简历不需写家庭情况、社会关系、政治面貌,不需写民族、性别、年龄、身高,只需写什么学校毕业、学什么专业、会干什么、干过什么、喜欢干什么。如因年龄、性别、......

    学美国人说话(推荐5篇)

    学美国人说话 忘掉书本上的错误英语用法 最近看到这篇个人感觉有些启发,很多简单实用的小句子用的时候就是想不起来。。。英语的学习还是要靠学习生活中一点一滴用心的积累,......

    美国人放假制度

    美国人的假期美国没有国定假,只有联邦政府假,是各级政府雇员的假期。许多公司都参照联邦规定而制定自己的假日。联邦假日是: 新年元旦(New Year’s Day)。 马丁路德金生日(Birt......

    美国人如何过国庆节

    美国人如何过国庆节 2012年09月29日07:34 来源:和讯网 美国人国庆节过法没有我们过国庆节那样正式,总的来说,国庆节的三大活动是插国旗、野餐和放焰火。 7月4日,是美国第236个的......

    美国人的自信

    记得刚到美国时,去买食品,光啤酒就有十几个牌子,有的牌子还分干啤、冰啤、轻啤,过去我习惯了没有太多选择的社会,从那时起我不得不开始做出一个又一个的选择。 生活中,美国社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