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电视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转变与探讨(精选)
新形势下电视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转变与探讨
电视是政府部门监控比较严格的行业,以前的做法一直是重业务轻管理,对于管理监督的工具也比较忽视。在当前新的历史形势下,电视行业纷纷走上企业化管理道路,经营管理也从以前的完全预算控制逐步走向集团化管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体制的一个环节,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内部审计,按照最新公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定义,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从健全企业内部约束机制来讲,内部审计是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内部审计与监事会工作、纪检监察工作都是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组成部分,但分工和职责不同,内部审计不仅具在监督的职能,更强调的是防护和评价,指导的职能。
根据企业本身的需要和着重面的不同,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会有所不同。具体到电视行业来说,比较普遍的情况是把内部审计放在办公室内设机构中,这种模式,比较能发挥内部审计在强化内部控制、改善风险管理、完善组织治理结构、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
在上世纪末以前,电视行业中的内部审计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不少电视台都未能明确界定内部审计的定位和工作职能,甚至有些地方台仍采取由财务人员兼职的作法。具体到广东电视台来说,此 前一直是在财务科指定一位同志兼任内审工作,这种作法严重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独立性原则。审计工作也就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
从1997年开始,广东电视台逐步提高了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把审计业务从财务科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了审计科,并归口于办公室管理。至此,内部审计有了较明确的定位,工作职能也慢慢明确下来。
在1997年到2000年期间,广东电视台的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财务收支审计和部分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上,工作的方法也比较传统。这种做法,工作面不广,审计的力度和深度不够,对于经济运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不能很好地涉及,所以,工作起来往往有蜻蜓点水的感觉,做的基本上都是皮毛功夫。
从2001年开始,我台的内部审计工作做了比较大的调整,办公室对于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审计工作的职能有了新层次的定位,要求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从传统的财务审计转变到管理审计上来,同时把固定资产审计也列入工作的重点,事实上,按这几年我台内部审计开展的情况看,新型的工作方式更符合新形势下的管理需要,也让审计工作显得日益重要起来。
1、积极开展管理审计
内部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演变而来,在国家审计中,一般扮演的是查错防弊,保证国家权益的角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内部审计在企事业单位的定位是顺延了外部审计的职能,从事的是外部审计的工作,比如重点都是在查小金库,查偷漏税,这就使内部审计工作难于 开展,也不容易被单位接受。
从国际上来看,内部审计是管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内部审计也是管理的一部分。目前,国际上在内部审计中开展最多的就是管理审计。
电视行业中,管理审计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加强项目内部控制的过程,行使监督和服务职能的过程,对项目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分析、测试、评价和建议的过程。我们在实践中运用新知识,新观念,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管理审计,如我们在这两年间开展的对车管部门经费包干审计,对某短剧经费使用情况审计,对全台零星维修材料审计,我们以财务审计为依托,把审计重点放在对内部控制的监控,通过分析,评价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合规性,发现各个控制点存在的问题,有无因为控制点不恰当而发生漏洞的可能性,同时,用数据来具体形象地支持我们的审计结论,提出合理的,含金量较高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为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整体效益发挥力量。
2、转变工作重点,服务为本
这几年,广东电视台办公室提出了“注重服务”的口号,在审计工作上也有充分体现。例如我们在2002年为我台一个品牌短剧作的专项审计,我们本着为部门服务的心态,不仅仅把眼光放在账目的审 查上,还下到现场仔细聆听工作人员的节目制作过程,对于他们工作中存在的难度以及经费的真实使用都一一了解,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很好地解决了下面部门与上面财务部门之间的经费矛盾。我们对于我台的名牌项目也给予审计角度的关注。在对第一届《明日之星》影视新星大赛的专项审计完结以后,我们提出了对第二届开展跟踪审计的办法,在项目立项时审计就全程界入到管理中,从项目总预算开始,我们就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评价,同时把角度放宽,从项目的节目制作部门到广告筹划部门,从总编室的编播到各台晚会的播出,都纳入了我们审计范畴。由于我们在事前开展了审计,堵住了日常管理中的漏洞,并且起到了协调和沟通的功能,使项目顺利地开展,也减少了事后审计中具体经办人员繁琐地重复提供资料的工作。
3、加强对下属公司运作的管理
根据我台的实际情况,下属公司将近十个。对这些公司的管理也不可忽视。作为台的资金流向及多元化产业结构来说,下属公司的壮大与否对电视台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们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充分利用社会中介的力量来完成繁琐的工作。初期我们是由公司自主委托,后来,我们改进了作法,由我们具体指定一家信誉好,专业过硬的事务所统一为所有下属公司作年终财务审计和纳税申报。我们要求事务所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将所发现的问题向我们反映,而且,由于采用的是同一家事务所,当关联企业中出现一些非正常交易时也能及时发现。这样,我们既减少了工作 量,又能较快地发现到下属公司存在的问题。
对下属公司的管理,我们还不仅仅停留在每年一度的财务收支审计上,对于公司的变动和资源的运用,我们也给予密切关注。在2002年我们对下属的一家新办公司开展了财务审计。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公司不少业务与我台的节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成本与费用的使用上也存在着混乱的问题。在审计报告中,我们提出了对下属公司加强管理,堵塞本台内部控制漏洞的几项建议,受到了台领导的表扬。
4、强化基本建设投资审计
我们台的基本建设投资一直都是项目多,占的资金量大,但一直以来对其管理都不是很到位。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在2002年制定了《基建修缮审计办法》,同时制定了有关的审计程序,把基建修缮这个大头纳入审计中。
我们依据审计办法,按照广州地区或省有关的成本指导文件及价格表,结合每月的工程材料指导价,对基建修缮项目进行专业的工程审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完善了基建修缮项目的内部控制程序,要求立项时应提交项目预算,我们对预算进行预算审计,再根据预审意见与施工单位签订工程合同,在施工过程中请监理公司介入,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对结算进行审计,施工单位凭结算审计意见才能开具发票,领取工程款。这样,做到从项目立项开始就有人管,完善了内部控制环节,基建修缮工作也就走上了制度化的道路。两年来,我们对2000多万的资金进行了审核,共核减了近200万元的金额,这样,我们不仅为台节约了资金,同时,也有利于队伍的廉政建设。在电视行业纷纷走向集团化经营管理的今天,内部审计仍然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现阶段我们台的内审工作,也一样还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
1、审计定位不够高,工作仍有阻力
内部审计要成为企业监管信息的雷达和神经,成为管理水平提升的助推器,成为各项工作考核和评价的裁判,审计的定位就不能太低,审计的独立性和全局性才能充分地发挥。
现阶段,广东台的内部审计放在办公室下属的财务部内,这样,审计的级别并不高。虽然领导给予了很大的信任和鼓励,在审计中授予了较大的权利,但仍存在一些阻力,而且由于同级审计和越级审计存在的难度,也使我们有些工作开展不起来。
2、由事后审计向事中审计,事前审计转变
事后审计的滞后性,使审计工作的意义大大减少,审计结果的可用性也就削弱了。我们台开展的审计中都有事前,事中审计的成功例子,今后,我们要加强事前事中审计,特别是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往往是在离任后才开始审计,这样,经济责任的有效性和评价功能就明显减弱,而责任人也会产生看轻责任审计的心理,在任期中,特别是任期末容易出现一些短期行为。
3、增强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的管理。
强化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把企业风险评估作为审计的一个防范点。电视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行业风险,内部审计要提高眼光,关注风险,规避和防范,并建立预警制度,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如果 问题发生了才去收拾,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内部控制是企业自身的“免疫系统”,只有当这个系统完善,健全,企业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事业的发展就会朝气蓬勃。
4、完善审计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为完善公司治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打好基础。电视行业的审计规章制度都不够系统,也欠行业指导,我们在这几年已经不断完善,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使内部审计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确保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内部审计作为电视行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得好会让电视台更具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
广东电视台办公室
徐燕 苏启崇 2004-8-20 7
第二篇:《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
一、什么是内部审计
1、概念
u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目的是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u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u
最新准则,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核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2、内部审计的目标
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3、内部审计的职能
监督(检查)、评价(或监督、评价、咨询)
关系:检查职能和评价职能是基础,是咨询职能的前提;咨询职能是升华,是对检查职能和评价职能的利用和发展。内部审计通过检查和评价职能的实施,获得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的相关信息,在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处理的基础上为管理当局提供咨询服务,从而实现服务于企业的目标。
4、内部审计的基本方法
目标
差异(与实际对照)
建议
5、内部审计的具体方法
审核、观察、询问、盘点、访谈、函证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
6、内部审计的责任
u
找出差异,发现问题,并报告当局,提出改进建议。
u
内部审计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
7、内部审计最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独立性
u
机构、人员、经费独立
u
没有独立性,审计目的就无法实现,审计结论就无法达到客观公正。
二、什么是内部控制
1、概念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2、内部控制的目标(合理保证)
u
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u
资产安全;
u
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u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u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3、内部控制五要素
u
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
力资源政策、内审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等。
u
风险评估——目标设置、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
u
控制活动——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记录控制、分析与报告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u
信息与沟通——内控各要素的相关的信息应及时被获取、加工整理,并
在企业内部传递,u
内部监督——对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所进行的检查与评估活动。
内控体系五要素之间的关系:企业的核心是人,人的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构成了企业的内控环境,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为了目标的实现,必须分析影响因素,即进行风险评估。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需要采取相应的内控活动来控制和减少风险。同时与内控环境、风险评估和内控活动相关的信息应及时被获取、加工整理,并在企业内部传递,这就是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系统围绕在内控活动周围,反映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的运转情况。为了保证内控体系的正常运转,还需要对整个内控过程进行监督。
4、控制的基本方法
目标
风险
控制
5、内部控制的具体方法
u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u
授权批准控制
u
会计系统控制
u
财产保护控制
u
预算控制
u
运营分析控制
u
绩效考评控制
u
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内部审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6、内部控制的责任
找出风险,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7、内部控制的三大控制系统
u
会计控制
u
管理控制
u
业务控制
8、内部控制最大的受益者——管理层
u
内部控制正是用来促使公司向着盈利目标和实现自身使命迈进,并减少这一进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u
内部控制为多个重要目的服务,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系列潜在问题和风险的解决方案。
u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不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需求,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的需要。
u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
9、内部控制能做什么
u
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其业绩和盈利目标,防止资源的损失。
u
可以帮助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u
它有助于确保企业经营符合法律法规,避免其声誉的损害。
总之,它可以帮助企业向着盈利目标和实现自身使命迈进,并减少在这一进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但是,内部控制并非万应灵丹,因内部控制体系都存在固有的局限性。
10、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也许有人会认为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万无一失,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多好,它也只能提供合理的保证,而非绝对保证,这是内部控制系统固有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1、判断失误——判断是指人在事情发生时依据现有信息的所做出的,个人的判断不能保证绝对正确,并且难以避免主观性,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基于错误判断的管理层决策也会导致失误。
2、执行偏差——任何“完美的”内部控制系统,都会因设计人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而带有缺陷。同时,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以及对指令的误解等,也都可能使内部控制系统陷于瘫痪。例如:代替缺席或生病雇用的临时职员,可能不能正确地执行控制的职责。
3、管理层的越权——内控制度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工具,但任何内控最终都是靠人来执行的。单位或部门的经理,或者高级管理层成员会出于各种目的而愈越内控制度。例如:虚增报告中的收入来掩盖市场份额始料不及的下跌;虚增报告中的赢利以符合无法实现的预算。
4、合伙同谋——两人或更多人的合伙同谋行为,会使不同职务相互制约的作用丧失,从而导致内控的失效。(内部牵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设想:①两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会是很小的;②两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实践证明这些设想是合理的,内部牵制机制确实有效地减少了错误和舞弊行为,因此在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内部牵制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有关组织机构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基础。)
5、成本收益原则——控制环节越多,控制措施越复杂,相应的控制效果可能会越好,但控制成本也会越高。由于企业的资源有限,企业在设置和实施内部控制时,必须在控制失败可能造成的损失与建立控制所需相关的支出之间进行权衡。
三、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区别:
u
内部控制为企业管理层的职责,属于企业经营层面;内部审计是企业监督层的职责,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报告,属于独立的审计监督层面。
u
内部控制依存于管理体系,服务于管理体系;而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其业务活动也具有一定的超脱性。
u
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审计对象,但不仅仅局限于内部控制。
联系:
u
两者的目的统一。都是为了保证公司财务信息正确完整,增加公司管理的经济型、效益性和效率性。
u
两者相互需要。内部审计需要内部控制,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基础,不仅会加重内部审计工作量,而且会加大内部审计的风险,甚至可能无法开展审计工作;同理,内部控制需要内部审计,没有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健全程度和运行的有效程度的检查评审和进一步完善强化内部控制的建议,内部控制也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形同虚设,或因内部控制的局限性,给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造成内部控制失控。
u
两者互相促进。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审计对象之一,内部审计的结果,需要得到公司管理的改进并反馈,这种改进往往在内部控制措施上得到体现。
作用: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所进行的检查与评价的活动。
u
可以保证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u
可以发现内部控制体系在设计和运行中的缺陷;
u
没有审计监督,内部控制就失去了持续运行并发挥作用的外在压力,很容
易流于形式,或干脆成为一纸空文。
(二)区别:
u
内部控制是企业、单位由于管理的需要而建立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内部控制包括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大控制系统。无论是内部会计控制,还是内部管理控制,都是作为管理手段而存在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强化和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
u
而内部审计则是指部门、单位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监督机构,其目的是协助单位人员有效地履行职责,监督各项管理措施地执行并对其做出评价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内部审计在经济组织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其业务活动也具有一定的超脱性。
联系:
u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属于环境控制要素范围,是单位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本身就是一种控制,它按照内部控制要求,通过内部控制制度为其制定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及要完成的任务、达到的目标,协助单位最高管理者监督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并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没有内部审计的评价、监督,就不能形成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u
内部审计又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内部审计独立于会计控制之外,代表管理层对整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及其遵循情况等进行评价,具有其他任何部门和控制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目前,内部审计范围已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扩展到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内部审计促进内部控制,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协助单位上层管理者完善内部控制,促进内部控制的健全,维护内部控制的建设。
u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内部审计需要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素质比任何其他因素更能决定审计的形式。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基础,审计就无法开展;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会计、财务信息会出现失真,管理人员责任会不明确,管理会出现混乱现象等,不仅会加重内部审计工作量,而且会加大内部审计的风险,从而制约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同理,内部控制需要内部审计,没有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健全程度和运行的有效程度的评审和进一步完善强化内部控制的建议,内部控制也只能原地踏步,造成与现实不符,效果不佳,甚至形同虚设,或因内部控制的局限性,给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造成内部控制失控。
u
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咨询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
u
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
u
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
u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
END
—
第三篇:浅谈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
浅谈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
[提要] 审计是公司治理过程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它按审计对象的关系不同可分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都有各自的性质及特点,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市场经济体制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环境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对于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内、外部审计状况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完善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作关系,以适应经济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协作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试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
收录日期:2014年1月21日
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概述
(一)内部审计含义。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发布的新版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中,对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外部审计含义。外部审计师指独立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外的国家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以及独立执行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进行的审计。外部审计由两部分组成,它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
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国家审计的主体是审计署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县设立的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财政活动、执行财经法纪情况以及经济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社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会审计主体是注册会计师,它是指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的审计。
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联系
内部审计,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组成了我国整体的审计体系,它们既有区别,却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主要工作皆是对企业进行监督和检查,内、外部的审计结果是可以相互参考与借鉴的。首先,外部审计可以为内部审计提供指导,内部审计可以根据外部审计结果进行改进与完善。而内部审计相当于外部审计的基石,可以协助外部审计,并进一步充实外部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参考借鉴外部审计的资料,报告以及建议书等。同时,外部审计人员也有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提供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的结果与反馈的资格。在企业审计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理解内、外部审计的联系,根据两者性质,将内、外部审计完美结合,可以大大减少审计漏洞,完善审计工作。
三、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
(一)服务对象不同,进而引起审计目标不同。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一般为企业的领导者,而外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财务报告的使用人,一般为国家机关以及各种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服务对象的不同使得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内部审计目标是监督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及运营状况,以此来促进企业增强日常经营活动的管理,最终增加企业价值,提高经济利益,帮助企业实现目标,外部审计的目标主要依赖于法律和服务合同,主要是对报表是否公允和合法给出专业性意见。
(二)审计的范围及审计侧重点不同。内部审计的范围较为广泛,把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作为审计的基础,主要侧重于企业目标的达成,日常经营活动的效率方面。外部审计一般根据国家法律以及相关合同确定审计范围,主要集中在企业的财务流程和财务信息方面,它的审计侧重点在于对所审计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进行判定并出具审计报告。
(三)审计方法及所遵循的标准不同。因为内部审计的涉及范围较广,所以审计方法也多种多样,它要根据具体的审计对象来制定要采用的审计方法,一般比较灵活。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大多是以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准则为标准。因为外部审计大多对报表进行审计,所以外部审计的方法侧重于财务报表审计程序,一般来说,国家审计所遵循的标准是审计署制定的国家审计准则;社会审计所遵循的标准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定的独立审计准则。
(四)审计报告的作用不同。内部审计部门提出审计报告后,一般情况下,由所在部门出具审计意见书或作出审计决定,审计报告对外没有鉴证作用,只作为企业内部对经营管理的参考资料,并不向外界公开。社会审计要求向外界公开,有鉴证作用,债权人、社会公众、投资者等可以查阅审计报告。国家审计除了对于关联到商业秘密等企业的重要资料不进行公开外,其他审计报告都对外公开。
四、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相互协作
可以看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很多地方相似相通,但两者又各有特点,相互补充。若能使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和谐一致,配合得当,将会大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相互协作,有效沟通,可以避免重复性工作,使审计工作的效率加快,也可以适当的将一些部门的内部审计外部化审计的费用降低。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的审计深度比外部审计更深,范围也更广,内部审计人员比外部审计人员更了解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与内部情况等,“外审撒网,内审捕鱼”。利用内外部审计互补的特点进行审计工作,使内外部审计相互协调,使公司的风险管理有了双重保障,减少公司的管理漏洞,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于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相互协作方面,虽然我国现阶段内外部审计已经努力进行相互协作,但是协作力度不够,双方在审计资料方面并没有很好的相互借鉴,沟通并不多。在审计工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协作问题需要完善,审计过程也并没有达到最高效率。
五、优化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建议
(一)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为外部审计提供较好的基础。适当科学地选择审计项目,并做好内部审计的前期工作,为审计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现场审计工作完成后,应规范编制审计报告,对所查出的问题应该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源头和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公正客观地给出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议。
此外,对于部分项目也可以实行内部审计外包化。内部审计外包化是指企业将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专业人员来实施。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外包化选择专业的人才对企业的审计项目进行内部审计,由于外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相对较高一些,这无疑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内部审计的质量。但内部审计外包化也有一些弊端,公司对于外部审计人员一般不能够像内部审计人员一样提供全部公司的内部资料,同时也不可能像内部审计人员只专注于某一家企业的审计工作,所以,笔者认为,企业对于内部审计外包化应适当采用,并慎重地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签订正式规范的外包合同,利用内部审计外包化的优势,尽力避免内部审计外包化所带来的弊端。
内审的质量提高了,为外部审计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外部审计人员也可以充分信任和有效利用内部审计的资料,减少外部审计的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沟通。内外部审计人员的沟通是必要的,内外部审计人员应该定期对相关工作进行沟通讨论,讨论内容可以包括国际国内有关审计业务发展的最新进展、审计的覆盖范围,审计程序与方法等。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减少重复性工作,参考对方的审计资料,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对审计程序与方法上的缺陷进行改正,明确双方的审计任务,使审计工作更加全面,并且能够减少审计时间,节约审计费用。
内外部审计的沟通不仅可以使外部审计更加了解企业的内部情况,而且可以建立起友好的工作关系,互相尊重,很大程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摩擦,使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三)有关部门应尽快颁布有关内、外部审计相协调的规范性文件。对于内外部审计相协作的问题,可以颁布详细权威的准则或文件,相关准则与文件可以具体的描述在整个审计工作中,每个环节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应该如何协作与分工。这将会加大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人员的相互协作意识,也可以使内外部审计人员的协调工作有章可循。在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协作过程中,对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减少审计漏洞的方法可以逐渐添加到相关准则或文件中,为以后的协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作工作提供方法,产生良性循环。笔者认为,如果能成立相关的机构可以提供咨询服务并在审计工作中协助与督促内外部审计人员加强协作效果会更好。
六、结论
在公司的治理方面,审计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内部审计,公司管理层应充分给予重视,在日常公司活动中做好内部审计,为外部审计打好基础。对于外部审计,外部审计人员应多于内部审计人员沟通协作,并为公司提出权威的审计报告以及指导性建议。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各有特点,自成体系,但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基础,对外部审计进行协助和补充。而外部审计对于内部审计又有指导作用,只有充分了解内外部审计的特点,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效结合,才能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扩大审计的范围和深度,使审计工作更加完美,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朱艳慧.试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相关性.神州,2011.29.[2]陈凌云,姚顺瑜.协作共赢: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合作.商业会计,2012.4.[3]王景华.浅谈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调.中国内部审计,2011.7.[4]沈维成.审计委员会、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关恋.内部审计外包的决策分析.商场现代化,2011.13.------------最新【精品】范文
第四篇:电视台内部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年上半年,我台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新闻立台、事业强台、人才兴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在宣传工作中,牢牢把握舆论导向,着力提高宣传水平;在事业建设上,全力推进村村通工程建设,促进事业大发展;在产业创收上,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使各项任务和目标得到了落实。
一、抓宣传,着力提高宣传水平
今年以来,我台新闻宣传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强化中心意识、服务意识,为我县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1至6月份,电视台共编播《xxxx》 组,余条;广播电台共播发自采新闻 条,圆满完成了各项宣传任务。在我县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广播电视记者详细制定宣传方案,深入挖掘采访题材,编发了大量的反映群众心声,反映代表、委员风采的新闻报道,得到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认可。
今年上半年,围绕全县的中心工作先后开辟了《新农村建设》、《振兴工业,加快经济发展》、《知荣辱,树作风》、《遂昌大旅游》、《平昌视野》等一系列专栏,宣传定位准确,报道及时到位。
电视台专题节目在格调上,注重社会性、知识性、趣味性。把内容定位在弘扬社会正气,反映群众心声,讴歌经济发展主旋律方面,全力打造“平民化”栏目。先后制作播出了《责任医生xxx》、《为了农民的健康》、《乡里来了特派员》等专题节目。并配合县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制作播出了县廉政故事演讲比赛专题和有关乡镇乡风评议晚会的拍摄制作;配合县旅游产业发展制作播出了《xxx旅游产业崛起》等专题片。今年上半年,我台对外宣传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有 条新闻被丽水电视台采用;完成了在建党86周年之际,县委组织部下达的电视台播出的新闻专题选题。同时,我台积极做好文艺宣传报道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台录制播出了“庆五一广场文艺演出”等多场文艺演出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抓事业,做大做强广电产业
1、全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今年,我台要完成80个行政村和210个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任务,需架设通行政村的光缆里程约368公里,全县85.4%的行政村要在年底实现通有线电视光缆。今年上半年,我台完成了55个行政村和158个自然村的“村村通”任务,共架设光缆线路32条、202.73公里。至此,我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已累计完成了200个行政村的“村村通”任务,占总任务量的78%,工程进度位居全市九县市(区)。今年上半年,全县新增有线电视用户540多户,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至今,全县有23000多户10万多人看上了有线电视节目。日前,我台还被市文广新局授予2006全市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完成任务奖荣誉称号。
2、积极拓展广播电视广告创收渠道,增加广告收入。
三、抓管理,保证广电事业健康发展
1、抓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安全播出“安全优质,万无一失”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目标和标准。今年上半年,我台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播出规章制度,确保安全播出。至6月底,广播电视累计播出近万小时,实现了安全播出无事故。
2、行业管理根据《广播电视条例》和上级有关部门精神,今年上半年,我台和县文广新局联合开展了治理整顿卫星地面接收设备活动,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共没收卫星接收设施10余套,当地拆除100余套,查处偷接有线电视户20多户。
3、广告经营是我台的一大块收入。如何做到既合法经营,又不减少收入,我台经过多次研究,采取了三个方面措施:一是,拓展广告经营市场,深挖广告潜力。今年上半年,新开发了多个新领域,像房地产广告市场等。二是,改善服务质量,全员出击,主动服务。三是,提高策划、制作质量。在广告制作上出精品,提高宣传效果,赢得客户。今年上半年,广告经营收入近百万元,制作播出的公益广告近百期。
四、抓思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广电队伍
作风是一面镜子,关系到各项政策能否贯彻落实,关系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关系到党和政府形象,直接影响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广播电视部门是遂昌的一个窗口,是联系群众的桥梁,造就一支过硬的广电队伍尤为重要。今年,我台以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和群众评议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活动中,我台结合本单位实际,要求宣传线的人员严格宣传纪律,遵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杜绝各种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有线电视网络从业人员,要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制度,让群众满意、用户满意,对于吃、拿、卡、要行为,一经发现,立即辞退。
为提高广电队伍的业务素质,先后组织培训编辑、记者7期,达100人(次),并聘请了市总台的编辑来台为新闻工作者授课等,有力的促进了全台新闻工作者水平的提高。
我台还深入开展了“双百双千扶贫帮困接对活动”,全台干部职工共捐姿16400元。
xxxx年下半年主要工作目标:
(1)抓好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对电视节目进行改版,提高节目质量;
第五篇:内部审计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
【摘 要】
本文从企业内部审计的宗旨出发,系阐述了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职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现状及现存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并分析了适合我国当前企业现状的内审计模式的设置。
【关键词】
宗旨;内部审计现状;范围与内容;审计模式 【正文】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市场经济的多元化的发展日益丰富,企业集团的管理阶层增多,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出现的客观条件。在集团公司内部,经常存在经营管理者对所有员工,下级经营者管理者对上级经营管理者等关系的多重委托经济责任,因此,集团内部审计是在受托经济责任下产生的。虽然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历史短暂,但是发展异常迅速,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及相关课题的学者,为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学术体系的发展不断探索研究。内部审计对企业集团的经营业绩估评,明确企业内各种复杂的产权关系,发挥其监督职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建立宗旨
内部审计作为会计体系之外的独立稽核系统,与财务管理体系相辅相成,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审计的建立宗旨在于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自我修复功能。
一个健康的公司,应有适应公司发展目标的良好的企业文化作为思想保证,合理的分权与有效的监督相结合的管理体系作为制度保证,从而一方面从思想上使员工将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结合起来,努力为公司目标奋斗;另一方面从制度上保证员工的个人利益的实现并通过授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同时加强监督。
完善自我修复功能,主要是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然后通过整改措施纠正各种差错、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起到防止、发现和纠正问题的作用,从而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自我完善和修复。一个体制或制度,只有具备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极具变化的局面,这也是内部审计存在的根本内
因。
(二)发挥内部审计对错误与舞弊行为的威慑作用,避免损失的发生。由于内部审计的存在,被审计对象不得不尽量减少差错以期在审计中表现良好,而且定期、严格的内部审计对企图舞弊者是一种有效的拦阻。现阶段,查处错误及舞弊已经得到集团的高度重视,但相关的预防机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实际上,查处是一种反馈控制与补救措施,要逐步将当前以查处错误及舞弊为重点的反馈控制提升到以定期的、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为重点的有效阻拦式的事前反馈控制,并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纠偏做到防微杜渐,力争防患于未然。
(三)建立合适的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确保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财务数据必须经过审计才能采用,这在西方已经成为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习惯,已经成为进行任何财务评价的基础,而在国内,这种观念还远未深入人心,这也是当前造假者往往能够通过造假得以获利的原因之一。结合自身实际,要真正做到准确考评,并通过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就要未雨绸缪,树立“只有经过审计后的财务数据才能作为评价的基础”的观念,从源头上防止虚报、瞒报现象发生。
(四)做好财务管理体系的外部稽核,充分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核心作用。预算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通过关注以下几点来实现对预算的监督:一是预算的编制、考核必须与工作计划相结合;二是预算的编制和考核应具有可核查性,编制时,各部门的费用预算应有费用支出明细清单,生产部门的成本预算和采购现金预算必须附有产品生产备料清单、生产进度预测、产品采购清单和招标采购制度,以保证预算编制以及考核的真实性和可控性;三是预算的定期检查和分析应当立足于为业务的发展服务,既要有严肃性又要有科学性,例外事件的分析和预算的调整应当立足于为业务的发展服务,而不能牺牲发展来满足原有预算的执行。通过审计的外部监督,一方面,预算的编制和调整将会更加贴近实际,另一方面,预算的执行和考核将会更加严肃、科学,这将有利于预算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反过来,它也将推动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职能
关于内部审计的职能,三职能论曾在我国审计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即监督、控制、评价职能。
(一)监督职能。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内部审计产生的根本动因是企业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内部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内部审计必须全面发挥其监督的职能,侧重于会计监督的含义,内部审计最能发挥对会计的监督作用。
(二)控制职能。内部审计机构是集团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它独立于其它各部门和其它控制系统,是对其它控制的一种再控制,再此与其它控制形式相比,更具独立性、权威性和全面性。它是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效果监督与评价,并向管理当局反馈这些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提供完整的依据。因此,内部审计又是内部控制的特殊构成要素,是对内部控制实施的再控制。
(三)评价职能。通过内部审计可以熟悉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并且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子公司,更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子公司的管理情况和运行业绩。评价职能表现为对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对单位的某一方面的经济活动或单位整体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指定的目标和决策进行而进行评价。
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问题
(一)企业集团审计的重点侧重于财务审计
内部审计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为财务审计,第二阶段为业务审计,第三阶段为管理审计。我国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的发展是从财务审计开始的,现在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仍停滞在第一阶段。其主要原因是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多数是财会人员,对检查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最为熟悉和易于操作。
(二)审计的手段落后
现代大型企业集团,大多已经实现了信息系统的网络化,运用计算机技术是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作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掌握联机数据库、微型计算机、审计应用软件和网络的发展,集团审计部门至少有一名掌握最新技术的计算机业务骨干。集团内部审计的计算机业务骨干可协助开发计算机审计软件,培训其他审计人员使用技术计算机审计软件等。而我国
目前集团的内部审计机构缺乏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
集团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的多层次拓展,使得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者大多是财会出身,没有接受系的训练,缺乏足够的经营管理理念与经验。因此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能不能充分发挥。
四、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商品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集团的组织机构日益趋向复杂,从而使管理者所吸收的信息量、信息种类、信息复杂化爆炸般增大,传统的审计技术,已不适应对各责任人从事业务及控制的存在性和适当性做出科学的评价。于是对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谈笔者对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的三点看法:
(一)审计技术发展趋势现代化
办公自动化和经济信息处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特别对大型企业集团来说基本都已经实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网络化。集团内部审计从传统的手工审计转向以数据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自动审计,审计人员就必定需要开发新的审计程序,制定更周全细密的审计计划,对没有书面记录的经济方面的业务进行审计。集团内部审计人员如果不能掌握计算机为基础的审计系统,将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对集团内部审计现代化的要求。
(二)集团内部审计的范围逐步扩张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范围随着企业集团的不断扩大也将进一步扩大,进入全新审计领域,如兼并审计,其定义是集团内部审计部门对兼并公司实施审计。这种审计方式与传统财务审计有较大差异,审计要在短期内,分析兼并对象的主要背景、所处行业状况及行业发展趋势,并分析被兼并公司的财务资金状况、市场份额及行业前景,确定兼并后如何发展以便适应集团公司的前景规划。由于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重点由单纯的财务审计转向综合性的管理审计,及集团内部审计职能的加强、审计范围的扩展,对内部审计的专业要求提高,而集团内部审计部门又不可能配备各方面的人才,因此要事半功倍开展集团内部审计,适应企业集团发展的需要,集团内部审计充分利用集团的人才资源,在内部资源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或内部资源不能保持足够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情况下,就应该充分利用社
会资源(比如咨询顾问公司)参与审计项目。
(三)与国际内部审计的接轨
内部审计是通过评估组织机制以确保揭露组织潜在的风险并且有效率地,经济地达到组织的目标和目的。
目前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加快了国际化的进程,特别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成熟起来的家用电器企业集团,这些企业的管理机制逐步完善,逐步迈向国际化,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与国际化企业标准趋同。对西方企业内部审计的成熟的经验我们可以直接借鉴。而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相比较更多地受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对西方经验更多的是借鉴,取其精华,去起糟粕。因此,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更易与国际企业内部审计接轨,从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发展的角度来看,与国际企业内部审计接轨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五、适合我国当前企业现状的内审计模式的设置
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组织形式一般有: a董事会领导模式; b监事会领导模式; c总经理领导模式; d财务总监领导模式。
在刚导入的预算管理阶段,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对财务经理负责,协助其完善预算编制流程的监督;在比较成熟阶段,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对预算委员会(财务总监)负责,负责监督预算的编制与考核流程;在成熟阶段,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对总经理负责,负责监督预算委员会的工作流程并对流程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在整个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完善以后,在董事会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由其领导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内部审计部门来监督整个管理层。采用前两种方式的集团内部审计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强能更好地开展内部审计业务。
六、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
有效地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离不开重要的制度保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机构独立,垂直管理即企业审计部门在管理和考核上相对独立于其他部
门(即不受同级以及下级部门和单位的考核和评议,不适用360度考核法),如果下属公司设立内审机构,必须由集团审计部门垂直领导。该项措施有利于审计工作不受外部干扰,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
(二)报告反馈机制的施行。良好的反馈机制对于公司的内部控制至关重要。所谓报告反馈机制是指审计报告(含整改建议)上报主管领导一定时间后(如7天),如果主管领导认为整改建议不可行,则安排时间与审计部门进行沟通;如果认为整改建议可行,则将整改建议转至被整改部门并通知审计部门,被整改部门认为整改建议不可行的,必须在收到整改建议一定时间内,提请主管领导安排时间与审计部门进行沟通,被整改部门无异议或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异议,则应认真对其进行整改。主管领导可以在收到被整改部门整改说明后,根据整改说明安排审计部门进行复查,也可以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时间安排审计部门进行复查,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当在被整改部门开始整改时即告知审计部门。此外,在部门制度建设中还应注意与其他部门制度建设的配套,以保证审计工作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如在当前大力推动预算管理的情况下,审计部门在制度建设上就应及时跟进,以加强对预算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周灿龄,张勇,1995,《美国现代内部审计》,中国石化出版社;
2.陈汉文,《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2;
3. Louis Braitta.JR,1999,“The Audit Committee Handbook” third edition, John Wiley&Sons, Inc,USA;4.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1998,《内部审计实务标准》(1993)修订,中国内部审计学会编译,中国审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