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内容博大精深,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有着其重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应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充分汲取传统的养分,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内涵。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却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转变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所积淀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自然,中国传统文化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除却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亦有其精华和糟粕。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精华和糟粕各居其半,没有轻重,而应该是精华为主,糟粕为次。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和思维观念,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引导和帮助,以区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认真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德智统一,以德统智,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一种伦理型文化。
实践证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借鉴,通过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传统资源,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本文主要通过儒家孔学的几个基本理论思想来浅显地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仁,亲也。”(《说文》)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确立了一个可以普遍认同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绳。这对于大学生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有着重要意义。
“孝,善事父母者。”“悌,善兄弟也。”(《说文》)“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该着重对父母的尊重。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即是“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还认为,父母若有过错,子女应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而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便所谓的“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
“悌”则是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孔子非常重视“悌”。其弟子有若根据其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术”。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达到了“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的地步。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和调整。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春秋战国和汉代论“礼”的人,一致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礼记》云:“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自从民国以来,中国的礼仪制度在不断变得简单化、人性化,吸收了西方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礼”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是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规范。
现如今的我们依然需要受到“礼”的约束,不可把儒家文化一味地看成是陈腐的,而把西方文明看成是完美无缺的。实际上,我们所鄙弃的只是“礼”中的糟粕,对于其中占据相当分量的优秀的东西,还是依旧要继承并发扬。
“忠,敬也。”“恕,仁也。”(《说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忠”是一种对事对人的应有品德和行为准则。其对象较为广泛,对自己的份内之事,对亲、师、友、君所交待的事都要“忠(尽心)”。间接地,也便成了待亲、待师、待友、待君都应“忠”。在《论语》中,未见孔子对“忠”字有过直接释义。而有“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可见,所谓的“忠”,绝非是后世所理解的毫无原则的愚忠,而该是有原则的忠。“忠”既不拘于时空,也不拘于地域,推之古今而公行,放之四海而皆然。
在孔子的理论中,“忠”与“恕”是并列的。因“恕”而得到“忠”,为“忠”以行“恕”。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仁的内容,同时又是孔子思想的一贯之道。
忠从属于积极的层面,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
恕从属于消极的层面,即“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信,诚也。”(《说文》)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视为贤者必备的品德,即凡在言论和行为上都做到真实无妄。“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能增强人的凝聚力。“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又“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其最终目的在于“辅仁”。
目前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的发展和切身的利益,而少有注意到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是市场观念和价值理性后出现的价值真空,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则能有效地填补这片真空。
然而,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却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冲突的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排斥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理由。平心而论,“五四”运动以来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虽然其主观动机也是想使中国迅速进入现代化国家,也未尝不是爱国,但是在理论上,他们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一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是产生和形成于封建社会,带有不少对今天来说是糟粕的东西,比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但是产生和形成于封建时代的文化并不等于是封建文化。
二是把现代化完全等同于“西化”。固然,西方国家走在现代化的前列,但是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的模式并不相同,因为它们现代化所依据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把现代化等同于“西化”,却是抹杀了各个国家现代化所凭借的不同社会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贯穿中华民族的成长发展史,曾引导中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我们理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用传统文化中的明辩义利思想,端正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加强青年一代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互促进,实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突破,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不容稍懈。
参考资料:
1.2.3.4.百度百科-儒
崔利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朱久兵、刘光顺《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1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护理学院 秦琴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实践中形成的,它是指能够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而《论语》作为传统文化重要思想的代表之一,继承发扬其中的仁爱文化,充分挖掘其仁爱文化的价值,对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教育最为深厚的文化背景, 在社会形势复杂化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空前的困惑。
关键词:传统文化仁爱思想政治教育见利思义 以和为贵 正文: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大学生也在转型中塑造着自己的思维、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浪潮同步进行,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大学生就像就迷失在黑夜的海面上,望不到成功的彼岸,而复杂的社会形势又如同汹涌的波涛一般加剧了这些学生的恐惧与迷茫。
一、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资源
儒家的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原典。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放着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用而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无异于缘木求鱼。从现代的角度看,儒家文化中平政爱民和举用贤才的政治思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人为贵”的管理理念,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处理好人际关系均具有积极作用。
1.至圣至贤的理想人格。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一系列道德体系,“仁”是儒家文化道德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境界。一方面强调为别人着想,另一方面强调自我约束。
2.自强不息的人生追求。儒家文化推崇的人生价值目标是“死而不朽”,倡导努力奋斗、立志报国、建功立业,追求不朽。儒家历来都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忧患意识的培育。对于顺境与逆境,儒家历来能泰然处之,主张“宠辱不惊”、“弘毅坚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根据时代的要求,把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文化精神渗透到每一个大学生人生观的建立之中,引导大学生随时准备承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历史使命,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3.见利思义的义利观。儒学在承认人有道德和物质利益的双重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了明显的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价值模式。在处理义利关系上,儒家的基本原则就是“义以为上”(《论语·阳货》)、“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孟子有
“舍生取义”之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义利观教育,并与现在的等价有偿、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原则有机结合,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4.以和为贵的相处之道。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儒家提倡“礼尚往来”主张“谦恭礼让”和“严己宽人”并形成“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互助交往原则。儒家还推崇“重群克己”的合作精神,“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这些话语富有哲理,完全可以古为今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讲究以和为贵的与人相处方式,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中国传统文化启发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思路
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了古代社会并直至今日,尤其儒家思想文化,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也富含可借鉴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儒家崇尚师道,提倡尊师重教。在儒家文化的经典中,有许多关于教育问题的讨论。
1.因材施教。儒家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孔子思想的核心的“仁”在《论语》中出现了66次,却没有完全相同的解释。对同样一个“何为仁”的问题,孔子根据学生的资质和性情给予不同的回答。对颜渊这个得意门生问“仁”,他答:“克己复礼为仁”,并解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仲弓也是孔子心中的好学生,他鞭策仲弓要掌握“仁”的精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力求“邦”“家”“无怨”(《论语·颜渊》)。对于樊迟这个朴实之人,孔子答“仁”时仅说“爱人”(《论语·颜渊》),“居则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因材施教,要把握“材”的个性、品格、智力、才能、兴趣等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要因人施教,还要因时施教,因地施教,因事施教。这样才能避免“千人一模”,培养出个性化的人才。
2.身教重于言教。儒家文化很重视师者的榜样作用。为人师者,要注意自身修养,强调“正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论语·子路》)。孟子在《尽心下》中强调了:“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也就是说,施教者必须率先垂范,否则虽是自己亲人也不具备施教的条件。教育的示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思政工作者的自身修养对于学生起着导向作用,因此首先自己要做到“慎独”,“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思政工作者作为教育者,以此修身格言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先身体力行,“言必信,行必果”,为学生作出表率,增加师者魅力。
3.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记·述而》)。因此,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也从学生身上学。因为教与学本身就是相互促进的。《礼记·学记》中对两者的关系就进行了精辟生动的阐释:“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食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4.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老师与学生关系的行为准则可概括为“夫子之道,忠恕而矣”(《论语·里仁》)。朱熹解释“尽己之谓忠”。所谓忠,就是尽到自己的本分,不负自己的职责和良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恕”,朱熹注释为“推己及人”(《四书集注·里仁》),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在教育中要达到“随风
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老师需要取得学生的信任,深知学生的心理,营造出宽容和谐的教育氛围,不仅仅当学生的老师,更要当学生的朋友。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契合儒家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体系,研究了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问题。撷取儒家文化的精髓,有的放矢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真正地把握传统,才能真正把握现代。要将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知行合一等精髓内化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并在实践中督促大学生践行儒家传统道德,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1.注重儒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现实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以德育人,培养具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之人。儒家文化尚德、重德、注重德教,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厚土壤。发挥儒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是否积极汲取儒家文化中的精华,从而发挥传统文化的现时代魅力。
2.注重儒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实效性。儒家文化强调理性认识与实践并重,注重内省,倡导体验,注重情感教育和情操的陶冶,讲求“躬行力究”、“体用浑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通则理达。”也就是说,以情感为基础的教育才能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孟母三迁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环境对行为养成的重要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学校教育上下功夫,同时也要做好向社会与家庭教育的延伸。一方面,思政工作者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加强与家庭的沟通,预防并减少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
3.注重儒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开放性。任何一种思想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儒家文化也不例外。儒家思想中有着浓厚的“官本位”倾向,主张“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孔子以“正名”为起点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到孟子处又发展为“五伦”,直至董仲舒形成“三纲五常”的社会等级秩序,以及“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言必称尧舜”、“非圣人之言不敢言”等保守思想,强化了服从意识。压抑了创造性,形成对个性发展的束缚。还有象“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等都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因此,在学习借鉴儒家文化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四、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1.拓宽人文学科的教学范围,在学校开设中国历史、儒家文化、古代文学等有关的公共课以供学生选择。
2.鼓励学生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 在假期参加或组织各种与宣扬学习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以此来践行并传播中国传统美德。诸如遵义医学院护理学院举办的“爱心义工活动”、“春晖活动”、“三下乡活动”、“创先争优”、“优质护理活动”。
3.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渠道, 利用因特网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的特性来加速中国传统美德在学生中的传播,达到网络教育的目的。
4.设立校园传统文化日,举行各种活动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及美德,如讨论会、征文大赛、演讲比赛, 音乐会等校园活动。
5.鼓励学生多成立一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团,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组织或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达到思想教育的效果。
6.邀请一些著名的专家和学者来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营造大学学习
传统文化的学术氛围,直接或间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第三篇:中国与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新加坡在教育投资中出现的问题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在教育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投资教育事业不仅能够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国民素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经济发展。但是应当看到新加坡政府过分的强调教育投入存在的弊端。
新加坡采取大力投资开发人力资源的政策,最根本原因在于其本国的自然资源相当匮乏,而人力资源就是唯一的资源。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发唯一资源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其投资教育的主要目的,强调了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功能,这样就带有很强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过分夸大了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简单化。它强调了人的工具性,忽视了培养人才的目的,导致了人看不到教育在促进人的感情、意志、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对教育基本功能的认识片面。过于追求高学历、重视科学,忽视了人文,结果导致了人们对于教育的单一认识与崇拜,弱化了教育的教化功能和传承功能。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必然扭曲教育的本质,其结果可想而知。我曾经看过一则报道,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对国外学生是非常富有吸引力的,这种优越的条件吸引了不少新加坡学生前往共度学位,但是学成归国的新加坡学生所占比例非常小,有大部分人都选择留在美国或者前往更好国家发展。由此可知,新加坡政府这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教育方针使得学生普遍只关心自己的前途,他们缺乏共同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能够懂得如何理解帮助他人,促进人的共同进步发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更多地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学会如何做人的道理和本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人生价值。我国投资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目的在于将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以便更好的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富国强国的梦想。虽然我国与新加坡在投资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原因有一定差距,但是人力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也是彼此共同关注的。这点启示了我国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人为本,发展人的道德教育,培养爱国思想,公德意识,通过教育对人们输送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四篇: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郭 萌1,崔 林2(1.西安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54;2.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塑造理想人格、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完善道德修养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极大启示,值得借鉴。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如何为人处世的丰富哲理,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教导大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如何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思想教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1 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
人是文化的人,任何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无法摆脱某种文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为核心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紧 密的联系。一方面,文化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管是对人的心理机制的生成,还是对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形成,文化都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必须也必然要发挥一定的文化功能,即通过人的精神和文化的机制对人的思想、行为、生活产生影响。现代大学教育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它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大学教育现代化 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重新评价和批判继承的过 程[1]。在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以
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形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影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生活在这种背景之下的大学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接受者,其思想意识无时无刻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深受它所赖以存在和展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制约,与更为宽广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2]。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中国传统文化既有民主性精华,也有封建性糟粕[3]。因此,我们应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挖掘其中关于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人格修养的精华,创造出依托传统,立足现实,古今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 中国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竭的源泉
1)培养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题。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一种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重视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强调为祖国而献身的精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充分体现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忧国、忧民责任感的名句早已被广泛传诵,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更是深入人心、代代相传。爱国主义精神缔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4]。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教育他们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维护祖国尊严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奋发图强、刻苦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2)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为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提供了深刻的启迪。古人向来推崇人格道德的价值,把道德理想看得比人的生命更为重要。例如,孔子就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古代先哲并不反对追求物质利益,但是认为道德人格的价值远在物质利益价值之上,反对为了物质利益而牺牲道德人格。在“义利”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见到利益应该先想到是否符合道义,合乎道义的利才可以获取。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要求“见利思义”,必要的时候“舍生取义”。传统文化主张正确的义利统一,对当今社会过分世俗化和物欲化的倾向可以起到抵制和克服的作用[5]。因此,重义轻利传统中所包含的合理因素,可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它有助于大学生澄清对金钱的片面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气节是指一个人在坚持道德原则和政治原则方面的坚定性。中华民族向来十分重视一个人的名节、节操,认为它是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能否得到保持的关键所在。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也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崇尚气节的精神,对于今天我们的人格修养来说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它有助于青年一代培养自尊、自立、自强不息的现代人格。因此,高校应发扬中华民族崇尚气节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新领域,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引向深入。”[6]3)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态度以乐观主义人生哲学为基础,提倡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积极、健康的自身心态。《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的运行是刚健的,有道德的人应当效法天道,自强不息。这种自强不息、日新奋斗的文化精神,是中国人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反映,也是对中华民族整体人格状态的历史概括与准确写照,标明了传统文化中人的主体性的高度自觉。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虽屡屡碰壁,仍“知其不可而为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老子也认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要想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的一切弱点,只有坚忍不拔、强力而行的人,才算是真正有志气的人。中国古人所崇敬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故事,其核心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斗不息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价值之一,就在于它认为人完全可以靠自身的善性和能力不断超越自我,自·83·
强不息,塑造自身和谐健康的心理。这种强调主体意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为我们今天提倡主体精神的社会所需要[7]。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多向他们大力宣传历史上各种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和人格形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认清当今形势,继承自强精神,以极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开拓进取、百折不挠,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4)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修养上,肯定主体自觉,强调道德践履,培养严于律己的自律精神,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借鉴。《大学》中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见修身是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基础,而修身的重点在于“正其心”。《传习录》云:“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听;发窍于口与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只要做到心正,人的视、听、言、动,就能处于礼的轨道上而不乱,从而达到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儒家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就是“慎独”和“自省”。所谓“慎独”,就是《中庸》中所说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意是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不做坏事,而是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自省”,就是自己要经常在内心反省自己的言行,扫除邪恶的东西,保留善的东西。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应该通过内心自省,达到对一种思想道德的认同,然后由道德认识再到道德实践,这对于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有较大借鉴意义的。正确地继承和发展优秀的道德传统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8]。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汲取传统文化“慎独自省”的道德修养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已迫在眉睫。新形势下主要体现在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在生活实践中将其内化为理想信念,从而增进自身道德修养。参考文献: [1] 刘智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J].武汉大学 学报:哲社版, 1995, 217(2): 103-108.[2] 薛继红.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徐 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6, 21(2): 87-89.[3] 钟明善,朱正威.中国传统文化精义[M].西安:西安 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4] 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 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5] 杨杰.论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06(2): 48-50.[6] 李长春.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不断 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S].中国教育 报, 2007.[7] 王莉萍,王 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民族传统文 化精神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1): 61-67.[8] 薛 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 思考[J].前沿.2006(8): 64-66.·84·
技术与创新管理
第30卷
第五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价值,并分析了大学生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7-109-2
0 引言
优秀文化的含义,不是指这种文化有多高的科技含量,有多丰富的文化内涵,能让人获得多少荣誉、多少钱财,而是指文化的内容能够被全社会绝大多数的人所认可、同意,并能够自觉的按照文化所蕴含的内容去实施行动、影响他人,这样一种文化才是优秀文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就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积累形成的优秀文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祖国的优秀文化内涵,培养大学生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得大学生能够迅速有效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而把大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价值
1.1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意识、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伦理纲常、科学艺术、为人处世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获取的,因此具有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1.2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让大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强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颠覆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被这种方式所吸引,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3 帮助大学生培养浓厚的爱国情感
在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忠君爱国、为国捐躯、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正是由于这些英雄事迹的出现,才使得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使大学生树立了责任意识感,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进而将这种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投入到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中。大学生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文化意识淡薄
当前,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当代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薄弱,相关数据表明,当前60%的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兴趣低下,30%的大学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可有可无,只有10%的大学生喜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节日、饮食和文化等方面。从节日方面看,很多的大学生不喜欢过中国传统的节日,比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而对于一些西方的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复活节等,却极度重视;在饮食方面,很多的大学生更喜欢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里的牛排、汉堡等西方食物,而对于中国的粽子、月饼等传统食物却不知道它们的由来;在音乐文化方面,现代的大学生更喜欢听从西方传入的摇滚音乐、喜欢看西方的大片,而对中国传统的红色大片和经典音乐却不感兴趣。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淡薄,急需加强。
2.2 传统文化知识匮乏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当前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除了要学会课堂中基本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为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他们除了阅读必须的书籍之外,很少阅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和文学作品。据调查显示,在采访的大学生中,有60%的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很少阅读”,有30%的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存在抵触心理,仅有10%的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很感兴趣,通过这些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3.1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
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抓住课堂教学环节,因为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学科教学之中,要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制定专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其次,要将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大学生进行传统优秀文化学习的载体,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增加传统文化教学的比重;最后,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其他学科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几率。
3.2 搭建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媒体平台
当前,随着电子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交流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在网络上面能够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多,网络信息知识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团体,学校和教师不能固步自封,而是应该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社会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建立和采用新的教育实施手段和教育平台。例如,当前多数高校都有校内局域网,高校可以在校内局域网上建立一批专门的网站,并大力投入人力、物力和精力将这批网站做精做实做细,用于大力发展推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并引导大学生通过这些网站不断学习传统优秀文化,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要不断改进方式,推陈出新,不断开发出大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模式,甚至可以借用微信、微博、QQ等大学生用的比较多的网络软件作为教育平台,在互相的网络交流中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得大学生在娱乐和交流中不自觉的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了解学习,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塑造合格的、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3.3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师队伍建设中
将优秀传统文化贯彻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的是高校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具备实施合格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具有强大的综合能力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师只有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学习,才能将更深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培训;其次,教师要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重要性,要在日常的培训中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比重,提高高校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3.4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通过以下形式开展:一是,可以开展学术讲座,比如可以开展“国学经典”专题报告会,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二是,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指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进行优秀书籍、经典名著的学习。另外,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比如爱国歌曲演唱比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既可以享受到活动的乐趣,也可以学习到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三是,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些主体教育活动,比如,在中国传统的节日期间或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之日,邀请一些专家教授或是英雄模范讲授一些有意义的历史事件,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以这些英雄人物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言行;四是,还可以开展一些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与实际的行动联系起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结语
总之,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适应了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提高,进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 考 文 献
[1] 王东明,刘姬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01):5-8.[2] 陈小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06):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