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六)
《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
(六)(②不能由社会直接向劳动者个人分配个人消费品。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独立的核算单位和分配单位,按劳分配要以企业为基本单位来进行,而不能由社会按照统一的标准直接对劳动者个人进行分配。由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同,劳动报酬标准也就不同,因而在不同企业工作的劳动者即使提供了相同的劳动量,所得劳动报酬是有差别的。
③不能以劳动证书或劳动券的形式直接实行等量劳动相交换。在市场经济中,包含在产品中的劳动量是不能直接计量的,而要表现为价值通过货币来计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可能出现货币报酬(货币工资)与实际报酬(实际工资)脱节的问题。如果消费品价格上涨,货币工资不变,实际工资就会下降,最终使得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已作了社会扣除)与换回的消费品所包含的劳动量不一致,变成不是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了。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原因、形式是什么?
⑴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生产要素,指的是资本、技术、土地、房屋、生产工具、经营者才能等。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就是按投入的生产要素的贡献向要素投入者支付报酬。所谓生产要素的贡献,是指它投入生产经营后所起的作用,所带来的收益。在实际生活中,生产要素的贡献有时很难计算,于是便以投入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来替代,作为支付报酬的标准。
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
按生产要素分配也是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首先,这是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要求。在社会主义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还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私人所有制的经济。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必然有一定的分配方式与它相适应。其次,它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它必然要作为商品,形成市场价格,进入市场交易。这样,生产要素所有者就必然要按照其投入的生产要素获得相应的收益。
⑶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
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的具体形式很多,主要有按资本要素分配的利息、股息、利润,按土地等要素分配的租金,按技术要素分配的技术转让费和技术贡献报酬等。
①利息是让渡一定期间资金或资本使用权的报酬或价格。
②股息是对购买股票而向股份企业投资的股东所支付的报酬。
③利润在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是企业主按资本分配而获得的收入。
④租金是暂让渡固定资产(如土地使用权、建筑物、交通工具)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收入。
⑤技术转让费。是以投入技术要素而获得的收入。
3.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特征是什么?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制度。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调节分配关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不论实行哪些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只要还不是实行按需分配,对于满足所有的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来说,都会有缺陷,都会是不足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这些缺陷和不足,要靠社会保障制度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来克服和弥补,才能使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获得保障。
②缓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为社会提供安全保护。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不平衡现象是不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能对社会经济的各种矛盾所造成的后遗症起缓解作用、化解作用,从而为社会提供安全保护。
③排除障碍,增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活力。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规模和结构是必
须经常调整的,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必须相应调整,否则便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对职工生活由企业保障转为社会保障,就卸掉了企业身上的包袱,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为企业的结构调整扫除了障碍,从而有利于企业增强活力和提高效率。
④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人们之间的互相合作关系。社会主义承认人们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同时又肯定人们之间的互相合作关系。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实质上就是加强人们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使每一个人,特别是那些在生活中有这样那样困难的人的基本生活都得到保障。所以,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⑵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构成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基本的内容,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①社会保险是一项非盈利性的福利事业。
②社会保险的对象是全体人民。
③社会保险由政府统一管理。
④社会保险水平直接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⑶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障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灾害、妇女权益、生育、基础教育等保障和其他社会福利(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残疾人救助制度)都属于社会保障的范围。作为社会保障主体的社会保险,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应该将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结合起来。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单纯的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固然是不可取的,同时,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单纯的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将国民经济纳入出口导向的轨道是不现实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2.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和特点是什么?
(1)对外贸易是指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
(2)对外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5.引进技术的作用和原则是什么?
(1)科学技术能增强人的劳动技能,能改进生产资料,改进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从而提高人类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
(2)各国的历史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科学技术水平也就不同。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科学技术的所有领域都领先。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各国之间进行科学技术交流的必要性。
(3)对于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来说,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更为必要。通过引进技术,可以节约时间和经费,使本国的生产技术有较高的起点,并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培育科技队伍,迅速提高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引进技术的代价是较小的,而收益是很大的。
(4)引进技术的原则是:
济的基础,而宏观经济的良好状态则是微观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宏观经济管理,就是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从总体上进行控制和调节,为微观经济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在生产社会化的条件下,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企业和居民的经济活动,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之间、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有机整体。通过宏观经济管理,国民经济在总体上保持符合各项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内在要求的良好状态,是微观经济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国民经济本身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就越是如此。(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缺陷。例如:市场主体投资与经营决策的盲目性;收入分配高低悬殊,两极分化趋势扩大;行为趋利性导致的对社会和公众的损害等。这些缺陷市场经济本身是无法克服的。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引导市场经济协调发展,弥补市场机制不足,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完全必要的。
如何理解宏观经济管理的二重性?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有哪些职能?
(1)宏观经济管理既是同生产社会化相联系,又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同一定性质的国家相联系。由于同生产社会化相联系,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宏观经济管理就具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由于同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社会经济制度不同,国家性质不同,宏观经济管理又是具有不同性质的。
所以,宏观经济管理具有两重性质。一方面,作为同生产社会化相联系的宏观经济管理,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共同点。因此,搞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借鉴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有益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作为同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的宏观经济管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也不应当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要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
(2)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职能主要有以下五项:
外经济关系的主要要求是调节外汇收入与支出使两者达到基本平衡。宏观经济调节的手段有哪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在这种体系中,各种调节手段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加强宏观经济调节的综合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宏观经济调节,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同时还要运用计划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1)计划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计划总体上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指导性计划。这种计划是宏观调节的重要手段。通过国家的指导性计划,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和行动方案,为各部门、各地区和所有企业的投资活动、生产经营活动指明方向为运用其他各种手段调节经济提供依据。
(2)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也称经济杠杆,国家用来调节经济的经济手段不具有强制性,而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来诱导人们的经济行为。因此它具有间接性的特点。经济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五)
《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
(五)(第12-14章)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体系
1.市场体系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1)市场体系,是指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各种类型的市场所构成的整体。(2)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市场结构完整。市场应当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组成。
第二,市场组织良好。就是有纵横交错的市场网络。
第三,市场统一。从国内来看,各种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是相通的,两者密切结合。
第四,市场决定价格。除少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国家决定和管理外,其余大量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市场决定。
第五,市场保障健全。要有完整的法律体系和相应的执法制度。
第六,宏观调控有效。健全计划、组织、调节等系统,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和管理。(3)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市场体系的作用主要有:
首先、市场体系的存在,是企业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
其次、企业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要从市场上获得。
再次、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要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销售。
总之,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企业的产、供、销活动就会发生困难,企业也难作为市场主体发挥作用。
2.商品市场的构成和形式是什么?
(1)商品市场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构成。(2)商品市场的组织形式有:
一是产需之间或产销之间直接交易。
二是零售市场。
三是批发市场。
四是拍卖市场。
五是招标市场。
3.生产要素市场的构成
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它是整个市场体系的枢纽)、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产权市场。
4.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如何?
(1)改革价格形成机制,将主要由政府决定价格,改变为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也是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的关键。
(2)理论价格,是按正常生产、合理经营条件下的中等成本,即部门平均成本加合理盈利来计算的价格,它大体反映商品的价值。
理论价格的意义在于,它为企业定价提供基本的依据,为分析各种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调节价格总水平提供依据。
(3)市场价格,是以理论价格为基础,在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的作用下形成的价格。当 1 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上升,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下降。
市场价格同理论价格经常是不一致的。但是,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或生产价格为轴心而上下波动的。
(4)市场价格的波动调节着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商品的供求关系,使之不断趋向平衡。
5.价格体系
(1)价格体系,是在商品交换中,各种价格形成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价格体系是由商品比价和商品差价构成的。
(2)商品比价,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在同一地点,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之间的价格比例。
(3)商品差价,是指同一种商品由于质量不同,流通环节不同,购销的地区、季节、数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
6.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是什么?
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成本。主要是生产资料成本、劳动成本、销售成本。这些成本的平均水平发生变动,直接引起价格的变动。
第二,商品供求关系。供给和需求不同组合的变动,都会引起价格的变动。
第三,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货币发生贬值,即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减少,商品价格上涨。货币发生升值,即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
第四,垄断。卖方垄断,一般价格会上升。但在以战胜竞争者、抢占市场为目标而进行倾销的情况下,价格则可以下降。买方垄断,一般价格会下降。但在以垄断市场为目标而提价抢购的情况下,价格则可以暂时上升。
第五,政府的政策。一是税收政策、利息政策对价格的影响。税收增加,就引起价格上升。二是价格政策。政府定价范围的变化,对定价规则和价格管理的改变,都会引起价格的变化。
7.价格改革的任务
深化价格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进一步放开竞争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第二,理顺和管好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商品价格和收费。
第三,建立价格调控体系,包括建立和完善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储备调节体系、市场风险调节基金制度。
第四,搞好市场和价格立法,加强市场价格监督,以规范的市场价格秩序来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8.市场竞争和垄断
(1)竞争,是市场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力图胜过其他市场主体的行为和过程。(2)竞争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的必然现象,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
价值规律的作用,一方面在生产中推动企业努力降低成本,生产更多更好的商品,做到投入少产出大,使自已生产商品的个别消耗比别的企业更少。另一方面又推动企业在市场上用各种手段推销商品,扩大市场,力求比别的企业有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以实现商品的价值。(3)按竞争的程度不同可以将市场划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二是完全垄断的市场。
三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四是寡头垄断市场。
按照竞争的领域和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部门内部的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
2(4)因为竞争对于推动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巨大作用,因此,应当提倡竞争、保护竞争,为公平竞争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
1.科学技术进步,你认为实现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何在?
(1)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2)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通过两种途径推动经济增长的:
一是技术进步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各部门和各行业的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二是在高科学技术基础上形成的独立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3)我国实现技术进步有以下途径:
第一、从我国国情出发,实施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第二、着重发展关键技术。为了实现科学技术进步,只能着重发展为产业现代化奠定基础的关键技术。
第三、改革科技体制,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技术进步的关键是人才,是拥有大批的高素质的人才。
2.经济效益提高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有哪些?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如何?
(1)经济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或者说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
(2)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符合以下经济条件:
第一,资金占用要少。
第二,成本支出要少。
第三,有用成果要多。
(3)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生产出更多产品和提供更多服务,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从而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第二,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增加企业的盈利,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资金积累,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三,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变以高投入换取经济增长的状况,这样,才能缓解我国人口多与资源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的矛盾,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
(4)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是互相依存的,一致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微观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有了好的微观经济效益,才可能有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效益为微观经济效益提供外部条件。宏观经济效益好,能使微观经济获得较好的条件,来提高经济效益。
3.经济增长方式为什么要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1)按实现经济增长途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种:
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
二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率,来实现经 3 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较益较高。
(2)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与其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技术条件相联系的。在不发达阶段,经济增长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是难以避免的。到了发达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则以集约型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是经济不发达阶段转变为发达阶段的重要标志。
(3)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
第一,经济增长需要各种资源的供应,但是,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需要总是有限的,尤其我国,人均占资源不足,如果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型,就很难支撑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缓解资源有限与经济增长对资源需要之间的矛盾。
第二,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大不相同。粗放型方式,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而集约型方式则投入小,成本低,效益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较快地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可以凭借其高超技术,向国际市场推销技术密集型产品,从而获得丰厚利润。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落后,则只能出口初级产品或低档次的产品,不仅价格低,收入少,得不到 更多的实惠,而且在国际竞争中也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因此,必须提高技术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取胜的根本途径,是我国人民跨世纪的迫切任务。
4.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是什么?
(1)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标志有:
第一,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
第二,各产业部门互相协调。
第三,能够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能够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
第五,能够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
第六,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即能够达到投入小、产出大的要求。
5.什么是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
(1)基础产业,包括农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它是为各部门投资和生产经营创造物质条件和环境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或前提。
(2)支柱产业,也称主导产业,它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具有带动其他部门发展的作用。
6.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各有什么特点?
(1)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可将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特点,是资金有机构成低,单位劳动占用资金较少,一定量资金吸纳的劳动力较多。
资金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特点,是资金有机构成较高,单位劳动占用资金较多,一定量资金吸纳的劳动力较少。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特点,设备技术水平较高,技术人员在劳动者中的比重较大,单位产品价值中技术含量较高。
(2)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升级,必然带来生产率的大提高、经济效益的大提高。当然,这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7.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1)生产增长 与人口增长应相互协调。这是因为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作为生产者,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生产资料的增长相适应。人作为消费者,人口增长必须与消费资料增长相适应。
(2)人口的增长速度要低于生产增长速度。这是因为要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并保证所有人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必须使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低于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
1.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如何评价国民生产总值指标?(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联合国统计司,根据各国使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制定了两种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一种是适用于市场经济各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英文缩写为SNA),另一种是适用于 中央计划经济各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英文缩写为MPS)。这两种体系,先后于1968年和1971年公布。SNA通常采用国民生产总值和广义的国民收入指标。MPS通常采用社会总产值和狭义的国民收入指标。现在,随着计划经济各国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些国家也逐渐采用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为了全面反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总成果和总水平,及以产业结构,为了便于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作经济比较,我国从1985年起建立了国民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统计。(2)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英文缩写为GNP),是联合国承认的世界多数国家采用的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总量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国民一年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所谓最终产品,是指最终供人们使用的产品,包括供人们消费的生活资料,也包括供投入生产的劳动资料。
国民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① 生产法,将各部门的增加值相加。② 收入法,将各种收入即劳动者报酬、生产税、营业盈余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相加。③ 支出法,将各项支出(个人和政府购买的物品和服务、投资、净出口)相加。(3)国民生产总值与几个总量指标不同。
①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民生产,是指本国的国民在本国领土内的生产活动和在国外的生产活动,而不包括外国国民在本国领土内的生产活动。国内生产,则是指所有在本国领土的生产活动,既包括本国国民在本国领土内的生产活动,又包括外国国民在本国领土内的生产活动,但不包括本国国民在国外的生产活动。因此,国民生产总值是本国国民所有生产活动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则是本国领土内所有生产活动的增加值。两者的关系是: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国民在国外生产活动的增加值,减去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活动的增加值
② 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不同。社会总产值是指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生产的用货币表现的物质产品的总和。这里讲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指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含饮食业和物资供销业)。社会总产值就是这五年物质生产部门中所有独立核算企业的产值之和。在各个企业的产值里面,计入了全部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不但包含了固定资产折旧费,而且包含全部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以此为基础而计算出的社会总产值含有不少重复计算的部分,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重复计算的部分越来越大。所以,社会总产值和工农业总产值指标不能真实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的总成果和总水平
③ 国民生产总值与狭义的国民收入不同。国民收入是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创 5 造的新价值。它由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剩余劳动分行的价值构成(v+m)。国民收入指标的主要优点是它只计算了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新价值,没有计算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因而其中没有重复计算的部分,能真实地反映一国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总成果,反映一国的主要经济实力;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则反映一国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和物质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并反映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它的主要缺点是没有计入教育、科技、金融等第三产业的成果,因而不能全面地反映一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
④ 国民生产总值与广义的民国收入不同。国民收入,是同国民生产总值相联系的,它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固定资产折旧。两种国民收入指标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新价值;其区别是:同社会总产值相联系的国民收入,只是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新价值,而同国民生产总值相联系的国民收入,则不仅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新价值,而且还包括了所有服务部门即第三产业提供的新价值。
(4)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评价。
① 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主要优点在于:第一,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或各种产品的增加值),而没有计入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在它里面不包括重复计算的部分。第二,它不仅计入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计入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科学技术、金融等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由于有这两个优点,国民生产总值被认为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和整体实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的明显缺点是,把一切社会活动都作为生产活动,都创造价值,因而指标计算的范围过宽。把所有服务的增加值同时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也会出现重复计算。
③使用国民生产总值指标比较各国经济实力的局限性。使用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国际比较时,应注意到各国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存在一些不可比的因素。一是价格有差别。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同一种服务的收费,各国是不相同的,有的国家国内价格高,有的国家则国内价格低。因此,各国根据国内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自然就会发生偏高偏低的情况,不完全可比。二是汇率有偏差。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是由各国政府自己确定的,它们一般是按照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需要来确定的,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往往脱节,这使得按官方汇率换算出来的以美元表示的国民生产总值,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总之,各国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并不能准确无误地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
2.如何看待国民收入的分配?
(1)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社会分配关系的重要内容。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国家的阶级性质。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私有制占统治地位,国家政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因而国民收入的分配归根到底是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主体,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从总体上来说,国民收入能够按照有利于广大人民的原则进行分配,归要到底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当然,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国民收入分配在一定范围向少数人倾斜也是存在的。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分配关系受到国家的调节,归根到底是服从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2)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① 国民收入首先在生产部门进行分配,称为初次分配。在初次分配中,国民收入被分解为三个基本的部分:国家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和经营方式不同的企业,初次分配的具体情况有些差别。第一,6 国有企业的净产值分为三个部分:向国家交纳的税金和利润,企业留利,以工资等形式形成职工收入。第二,集体企业的净产值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向国家交纳的税金,企业利润,职工收入。第三,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中,农户的净产值也分为三个部分:向国家交纳的税金,集体提留,农户收入。第四,个体户的净产值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向国家交纳的税金,个人收入。私营企业的净产值分为三部分:向国家交纳的税金,雇员工资,企业主收入。第五,股份企业的净产值分为四个部分:向国家交纳的税金,股息和红利,企业积累,职工个人收入。
(3)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继续进行的分配。
①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内容。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是为了满足以下各项社会需要:第一,满足社会公共部分的需要。第二,满足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第三,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第四,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第五,调节经济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
②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工具是国家财政经济杠杆。国家财政既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又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工具。财政通过参与初次分配,取得预算收入。财政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通过预算支出来进行的。通过预算支出,国家将在初次分配中集中的那一部分国民收入,通过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分配各种用途。各种经济杠杆也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税收、价格起着调节收入、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银行存贷款利息,是在银行、居民之间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保险费这种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将补偿个别单位和个人的损失转归社会负担。
(4)国民收入分配中平等与效率的矛盾。
① 现代经济学家认为,收入分配有三种标准:第一个是贡献标准,即按社会成员的贡献分配国民收入,即按生产要素的价格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标准能保证经济效率,但由于各社会成员能力,机遇的差别,又会引起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第二个是需要标准,即按社会成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分配国民收入。第三个是平等标准,即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后两个标准有利用收入分配的平等化,但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则会不利于平等,不利于平等则会有损于经济效率,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平等与效率的矛盾。
② 收入分配的平等可以用三种标准来衡量。一是劳动分配率,即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二是洛伦斯曲线与基民系数;三是工资的差异率。
③收入分配政策的目标,就是既要有利于经济效率,又要有利于平等。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是贡献标准,而收入分配的平等化总是则要通过其他政策来实现。为了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世界各国都采用了一些有关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税收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如果说税收政策是要通过对富人征收重税来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的话,那么,社会福利政策则是要通过给穷人补助来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
3.如何认识在国民收分配中必须兼顾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正确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⑴兼顾国家、企业、个人利益
①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核心问题。能否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直接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能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
②国家、企业、个人都需从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取得一定的收入。国家为了履行社会管理者的职能和宏观经济调节者的职能,需要掌握一部分国民收入。企业要有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必须有积累,需要掌握一定的收入。劳动者个人为了维持和改善生活,需要取得并增加收入。但是,在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数量是一定的,这方面分得多些,那方面就分得少些。虽然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国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企业发展也是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但它们当前的具体利益又是有差别的,是不完全相同的。国家分得少了,财 7 政就会入不敷出;企业分得少了,就会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个人分得少了,生活就不能改善。因此,在国民收入分配上三者之间又是有矛盾的。
③怎样解决国家、企业、个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矛盾呢?兼顾三者的利益,而不是片面地只顾某一方面或某方面,今天仍然是我国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应当坚持的原则。
⑵国家与企业收入分配的方式
① 国家与企业收入分配的方式,主要是指国家从企业盈利中取得收入的方式,或者说企业向国家上交收入的方式:同时也包括国家向企业投入的方式。
②在我国,国家与企业收入分配的方式同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方式是密切联系着的。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直接管理,企业缺乏自主权,在国家与企业的收入分配上,国家对国有企业基本上是实行“统收统支”的原则,企业的盈利,除一部分向国家交纳工商税以外,均以利润上缴的方式交给国家。
③自从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的自主权逐步扩大了。国家与企业收入分配的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先后实行了企业基金制度、利润留成制度、利改税、经营承包责任制,逐步打破了“统支统收”的分配格局,企业利益与企业经济效益建立了联系,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企业有了一定自主支配的财力,但是,这些分配方式还不符合规范的要求,还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④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特别是调整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要求实行税利分流的分配方式。所谓税利分流,就是企业将盈利的一部分以税收的形式上交国家,税后利润留给企业。
⑤实行税利分流的好处是:第一,从分配关系上使国家的两种职能分离。实行税利分流,一方面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凭借政治权力,向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征税,用于社会公共事务;另一方面,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凭借财产权力,参与国有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取得资产增殖收入,用于经济建设。国家的这两种职能的分离,是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的必要条件。第二,税利分流,从分配关系上使企业牌平等竞争的地位。税利分流以后,国家依法向所有企业征税,实现税负平等。同时,国家可以依据国有企业占有国有资产的多寡收取资产收。第三,在税利分流的同时实行税后还贷,有利于健全企业的约束机制,有利于保证完成国家税收。
⑥总之,实行税利分流,使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并保持稳定,促进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的经营者。
4.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分配关系?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方式是什么?
⑴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①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关系,主要是指国家财政收入划分为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关系。正确处理两者的收入分配关系,目的是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②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全国范围内的很多社会公共事务是需要由中央政府来承担的。同时,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中央政府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因此,中央政府必须掌握足够的财政收入,才能较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③我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由中央政府包揽一切事情,而必须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促进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也必须掌握一定的财政收入,才能办好本地区的事情。
④在过去长时期里,尽管不同阶段情况有些变化,但总的来说,中央财政集中过多,地方财政财力过小,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的财权扩大了,财政收入增加了,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提高了,促进了地区经济和地方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但是,8 又出现了财权财力过于分散,中央财政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过快(财政支出负担并未相应减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在这个问题上,应当坚持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的原则,既要保证中央财政的收入,又要使地方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有所增加。
⑵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的方式。
①理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方式,是实行分税制这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利于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分配方式。
②实行分税制就是将不同的税种,划分为中央收入、地方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划分税种的依据是财权与事权一致。一般说来,维护国家权益和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如关税)列为中央税;同地方经济发展密切、分散零散的税种(如农业税、城市建设税、集市贸易税)列为地方税;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税额大、增长快,税源比较稳定的主要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列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我国各地设立了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分别负责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征收。
③实行分税制是根据我国改革以来的经验,并借鉴国际经济而提出来的,以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分配是以统改统支为基本牲的,财政收入统统归中央掌握,中央再根据地方的需要有计划地向地方拨款,地方缺乏财权。
④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虽几经变化。1980-19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极包干”。1985-1987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1988年以后进行了调整,由中央与各地方逐个谈判,逐个落实,对不同的省市区分别实行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额递增包干、定额上解、定额补助的分配形式。逐步扩大了地方的财权,但仍存在明显的缺陷。第一,中央和地方主要要是根据纳税人的隶属关系来划分收入的,例如中央企业所交税金归中央,地方企业所交税金归地方。这种做法不仅使中央企业缺乏有效监督,导致中央收入流失,尤其是强化了地方保护主义。只有科学的分税制从税种上来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才能促进地方政府行为的修理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二,中央与地方收入分配不规范,逐个谈判,逐个落实的做法,主观随意性较大,缺乏约束性、稳定性、公平性。实行规范的分税制按统一的办法确定中央与各个地方财政收入分配的比例才能保证中央和地方都获得合理的稳定的收入,才得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三,在分税制的基础上实行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可以合理地调节地区的收入,特别是扶植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5.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处理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怎样正确处理?
⑴消费与投资
国民收入经过初级分配和再分配,最终用于消费和投资。
①消费主要是指城乡居民为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消费支出,同时也包括政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保证消费需要,提高消费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终点。第二,消费水平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投资是指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后形成的投资资金。投资主体是企业单位、政府、居民。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增加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进行技术改造,用于增加学校、医院、文化和体育场所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
⑵消费与投资是一致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消费与投资从根本上说来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消费是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投资于扩大再生产,投资于公共设施建设,则是为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有利于将来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质量。
⑶消费与投资又是存在矛盾的
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一定的,用于投资的国民收入多了,用于消费的国民收入就少了,反之亦然。不过,这种矛盾是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可以通过政府进行合理的调节兼顾起来的,人民群众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⑷兼顾消费与投资
所谓兼顾,就是在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要使消费与投资都有所增加。如果国民收入增长较快,就可以使投资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的增长速度,以便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条件下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当然,如果国民收入增长较慢甚至无增长、负增长,则要首先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下降或少下降,在此前提下来确定投资的规模。
第三篇:课程重点难点问题解答与练习
课程重点难点问题解答与练习-目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目 录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辨析题
四、论述题
五、材料分析题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辨析题
四、论述题
五、材料分析题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辨析题
四、论述题
五、材料分析题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辨析题
四、论述题
五、材料分析题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辨析题
四、论述题
五、材料分析题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辨析题
四、论述题
五、材料分析题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辨析题
四、论述题
五、材料分析题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辨析题
四、论述题
五、材料分析题
绪 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在人类新千年到来之时,西方媒体纷纷推选千年风云人物。在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等媒体的评选中,多次名列千年思想家前两位的是()A.马克思、爱因斯坦
B.牛顿、爱因斯坦 C.马克思、牛顿
D.达尔文、牛顿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曾经被称为“时代的歌中之歌”的是()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反杜林论》
D.《国家与革命》 3.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反杜林论》
D.《国家与革命》 4.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C.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
D.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 8.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影响的错误理解是()A.证实了马克思主义
B.证伪了马克思主义
C.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9.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认识论思想
10.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11.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论和辩证法
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 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12.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阶级性 1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14.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15.马克思“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 16.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分析与综合 C.归纳与演绎 D.历史与逻辑的方法
17.从()上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A.创造者 B.继承者 C.主要内容 D.阶级属性 18.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时代
A.自由资本主义 B.垄断资本主义 C.和平发展 D.资本主义 19.马克思恩格斯的(),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A.高尚人格 B.崇高理想 C.奋斗精神 D.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 20.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的统一。
A.科学性与革命性 B.世界观与方法论 C.唯物论与辩证法 D.政治与经济 21.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
A.历史唯物主义 B.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C.剩余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22.学习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23.()开创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纪元,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之一。
A.《共产党宣言》 B.历史唯物主义 C.剩余价值学说 D.《资本论》 2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参考答案:1.A 2.A 3.B 4.A 5.B 6.C 7.A 8.B 9.B 10.C 11.A 12.A 13.A 14.B 15.A 16.A 17.D 18.A 19.D 20.A 21.D 22.B 23.B 24.A]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相对和平 B.世界大同 C.对话与对抗 D.发展与不平衡 E.联合与竞争
2.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来看,可分为两大思潮,这两大思潮是()A.人本主义
B.唯意志主义 C.实用主义 D.科学主义 E.存在主义
3.19世纪30~40年代,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新阶段的欧洲工人运动是()
A.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意大利罗马工人大罢工 D.英国工人争取政治权利的宪章运动 E.西班牙船员大罢工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D.德国古典哲学 5.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剩余价值学说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包括:()A.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D.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E马克思的理论创造 7.大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系到:()A.新一代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B.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C.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E.祖国的未来
8.马克思主义是()A.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B.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C.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D.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9.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有()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的学说
10.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理解是()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参考答案:1.ACDE 2.AD 3.ABD 4.BCD 5 ABC 6.ABC 7.ABCDE 8.ABCD 9.ABC 10.ABCD 5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它我们就能永不犯错误。2.坚持与时俱进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3.马克思、恩格斯成为马克思主义这一真正科学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是分不开的。
4.从阶级性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
5.既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因此,我们中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用马克思的所有论断和结论。
6.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已经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7.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阶级性,所以不是科学。
8.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已经过时了。9.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所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错误。即使马克思主义学得很好,按照它办事,也不能保证永远不犯错误。马克思主义所反映的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是最大的道理。各个具体事物还有各自的特殊规律,有自己的小道理。按照正确的世界观办事也有可能发生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的情况,造成错误和失败。但是,正确世界观的指导首先可以避免许多错误,其次可以使人们在犯错时及时地改正错误。
2.答案要点:正确。坚持与时俱进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目的,与时俱进是关键。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具有本质上的统一性,它们所强调的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答案要点:正确。马克思恩格斯成为真正科学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即与他们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是分不开的。他们与同时代的人相比,具有双重的优点:比起工人活动家,他们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比起其他理论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实践愿望,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革命的实践使他们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他们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解决了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4.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 6
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答案要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一脉相承”,是指他们在基本立场、思想路线、基本原则、根本任务上的一致性,即: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体系,其最本质特征是实践性,所以,我们在坚持基本立场、原则、方法不变的基础上,必然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对于某些个别过时的结论和论断必须抛弃,不要拘泥于它的所有论断和结论。
6.答案要点:错误。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体系、流派众多,可以概括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科学主义主张哲学应仿效自然科学,放弃或拒斥世界观的研究,把哲学变成对科学进行纯粹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人本主义反对科学和理性,认为科技是造成现代人“非人化”的根源,主张哲学应抛弃对外界的认识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
现代西方思潮是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产物,他们也涉及到了一些前人没有涉足的新领域,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是,由于他们的阶级偏见,由于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使他们仍然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迷宫里兜圈子。它们在某一哲学分支细节上可能作出极有价值的贡献,但是在对整个世界、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根本性认识上,至今没有一个体系或流派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水准,更谈不上“超越”了。说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
7.答案要点:错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无产阶级是大公无私的阶级,它最尊重科学最需要科学,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8.答案要点:错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这一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当时社会的某些具体问题的言论是过时了,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的精髓并没有过时。
9.答案要点:错误。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是,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的实践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实践是否能一帆风顺地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理论的指导,还取决于实践成功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否完备。理论与实践毕竟是两回事。因此,尽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实践不一定总是一帆风顺的。
四、论述题
1.试述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2.试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5.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6.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立场。[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的阶段——机器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的新的阶段。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社会经济根源。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19世纪30年代以来,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开始上升到了首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当时欧洲的发达国家,已经逐步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业无产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无产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
3.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在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在它创立时就批判的继承了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凝结着人类思想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马克思主义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不断研究和解决前进和实践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因而它能够成为永葆青春火力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它们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严密的、完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当时的整个哲学史作了批判性的总结:一方面他们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彻底性,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包括社会历史和人类思维在内的一切领域。另一方面又纠正了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反科学性,把辩证法规律从唯心主义泥潭中解救出来,重新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从而第一次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并且,在社会作用上,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强调哲学的使命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这样,马克思主义不仅在哲学领域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变革——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一个十分完备而又严密的唯一科学的世界观。而且也为全部科学提供了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整个社会科学也就进入了现代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以这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物质生产力的状况是一切思想和趋势的根源入手,分析和研究了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和根源,得出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结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吸收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精华,实现了经济学史上的革命。
科学社会主义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深刻分析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预测,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弊端,使对人类社会的预测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实现了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因此,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5.答案要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这一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6.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五、材料分析题
1.下面是江泽民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一段论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我们党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战胜挫折,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党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大家必须牢牢记取。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根据以上论述分析回答:
(1)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2)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进一步概括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第一,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第二,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第三,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总之,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3)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下面是一组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与科学性关系的不同看法的材料。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2)列宁指出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参见列宁:《什 10
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你怎么评价第一种的观点?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要点:]
(1)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与科学性不相容的观点是错误的。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本质的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又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马克思主义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方向,同时又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马克思主义阶级性和科学性、阶级性和真理性是完全一致的。
3.下面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的经验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参考答案要点:]
(1)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 11
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老祖宗不能丢,要搞清楚,还要讲新话。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3)“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提出的根本要求。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C.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 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5.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A.物质范畴 B.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 6.哲学上的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指的是()
A.唯理论和经验论 B.唯物论和唯心论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世界观和方法论
7.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8.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 D.客观性 10.“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1.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论前者承认可知论,后者否认可知论
B.前者承认一元,后者承认二元论
C.前者承认唯物论,后者承认唯心论
D.前者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后者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 12.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13.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
A.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
B.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C.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D.事物的本质未变,但非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
14.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 15.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1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17.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的认识方法是()A. 联系的方法 B.发展的方法 C.实事求是的方法 D.矛盾分析法
18.规律的根本特点是:()
A.可知性 B.客观性 C.偶然性 D.随机性
19.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社会规律的历史性 B.自然规律的不可重复性 C.社会规律的间断性 D.自然规律的盲目性
20.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
21.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提出“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观点。这是根本错误的,原因在于()
A.人的理性是有局限性 B.人的理性受到情感的作用
C.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D.人的情感也为自然立法
22.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这说明了()
A.人比动物具有更好的记忆力 B.观念的作用是不能够忽略的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人的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23.有人说由于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而人的活动是受到他们各自的目的、理想和愿望等因素支配的,因此不存在社会规律。这种说法违背了()
A.社会规律的可知性 B.社会规律的属人性 C.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D.社会规律的差异性 24.“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
A.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 B.人的个体差异性 C.人的意识的个体差异性 D.人的意识的能动性 [参考答案:1.C 2.D 3.A 4.B 5.A 6.C 7.B 8.A 9.C 10.A 11.C 12.B 13.D 14.B 15.C 16.A 17.D 18.B 19.A 20.A 21.C 22.C 23.C 24.C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区别是()
A.前者是自觉建立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B.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
C.前者是系统的理论体系,后者是零碎的观点
D.前者有阶级性,后者无阶级性
2.“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D.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3.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为()
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D.实践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进程 4.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如下特点()A.客观性 B.普遍性
C.多样性
D.条件性
5.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保持事物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D.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6.新事物是()
A.在时间上最新出现的事物
B.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事物
C.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D.为大多数人所拥护的事物
7.意识被称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突出表现在意识具有能动性,其能动性作用主要表现在()
A.意识的创造性 B.意识的目的性
C.意识还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D.意识能够调节人们的生理活动 8.“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
A.人们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B.意识能动性作用的客观制约
C.人的意识的创造性 D.人类活动的受动性 9.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方法的有:()
A.“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B.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C.“尚和去同” 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10.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生产关系本质上是物质关系 1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参考答案:1.AC 2.BD 3.ABC 4.ABCD 5.ABC 6.BC 7.ABCD 8.AB 9.ABCD 10.ABCD 11.ABCD]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是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2.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4.事物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5.唯物辩证法就是不偏不倚的折中法。
6.肯定就是肯定,否定就是否定,所谓既肯定又否定实质上是自相矛盾的说法。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9.“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0.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这个命题是正确的。(1)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形态,其功能首先在于反思。哲学的反思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人和世界的认识关系或观念关系的研究;二是对人和世界的实践关系的研究。(2)哲学不仅具有反思功能,更重要的是它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功能。正确的哲学不仅能科学地说明世界、反思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是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
(3)此命题夸大了哲学的反思功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答案要点:这个命题是正确的。(1)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2)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或者是正确的反映,或者是错误的反映。但意识的表现形式上是主观的。所以说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答案要点:这个命题是正确的。(1)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2)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3)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
4.答案要点:正确。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是由事物的特殊矛盾决定。量是事物的可以用数和形去表示的规定性。量是事物的等级、规模、速度等方面的表现。量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导致事物质的变化。质和量都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可分离的客观规定性。
5.答案要点:不正确。所谓折中法,是指把不同的理论和观点进行调和,是和事佬。而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一种思维方法。它们都是事物自身具有的客观联系和规律。唯物辩证法承认事物的矛盾、联系和发展,反对片面、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6.答案要点:任何事物内部都可以分为两大方面,肯定方面是有利于现有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事物的发展就是通过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从而获得发展的。但是否定和发展总要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失去了这个基础,否定和发展都无法进行。这个基础体现了事物发展中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在否定中存在着肯定。这样的否定就是辩证法的否定。不承认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7.答案要点: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唯物辨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就要求我们不能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如果,我们偏听偏信,则必然不能够获得对于事物全面和客观的认识,只有“兼听”才是获得对于人和事物比较全面和客观认识的方法。
8.答案要点:荀子的这个命题是正确的。所谓“天”就是客观世界,它既包括自然世界也包括社会世界。所谓“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和社会都有它运动的内在规律性,这些个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尧”这样贤明的君主和“桀”这样邪恶的君主也都不可能改变这些规律。这个认识是符合唯物辨证法的。
9.答案要点:这个命题是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而且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个能动的反作用还是十分巨大的。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毕竟还是要受到客观规律制约的。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不能对事物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有可能造成极大的破坏。“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在“文革”期间提出的口号,就是过度宣扬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而无视客观规律性的典型例子。
10.答案要点: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四、论述题
1.运用物质世界统一性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试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4.运用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论述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最终胜利的必然性和前进道路的曲折性。
5.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1)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统一性的基本内容包括:第一,世界是统一性的,即承认世界只有一个本原,与二元论区别开来。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来源于物质,是物质的产物、属性、功能或物质发展和存在的表现。这一观点与唯心主义社区别开来。第三,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体。第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具有物质统一性。从而解决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物质统一性问题,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彻底地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2)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去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就要求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一,既然世界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出发。在实际工作中,无论观察问题,还是制定方针、政策,都要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反对从主观愿望出发。第二,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来确定路线、方针、政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或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
2.答案要点:(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人类社会只要存在,就必然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2)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其决定性环节是劳动,根本的标志是工具的生产和使用。而劳动实践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的物质活动。(3)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活动,它是各种社会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人类社会既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社会生活是异常丰富和复杂的,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
3.答案要点:(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及其侧面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个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当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同时,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在某种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社会主义”提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包含了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共同本质,是矛盾的普遍性;“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国情的特殊规律、基本国情,是矛盾的特殊性。一方面,中国国情无论多么特殊,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否则就会失去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又必有考虑中国的国情,把两者结合起来。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4.答案要点:(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螺旋上升和波浪式前进,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是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曲折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的迂回。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反对形而上学循环论和直线论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准备走艰苦之路的理论指南。(2)新生事物是指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新兴的事业,它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必然趋势,它是全人类必经的阶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所以它必然最终在全人类获胜。(3)但是社会主义事业不会一帆风顺。由于它是历史上第一次以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宗旨,必然遭到旧制度势力的强有力的抵抗。又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兴的制度,人们没有经验,在建设中难免有失误,甚至遭到敌对国家“和平演变”的成功。这说明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道路中必定是崎岖的。(4)总之,我们既要必胜的信心,又要有艰苦奋斗的准备。
5.答案要点: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因此,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一般说来,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至于改造世界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言而喻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6.答案要点: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第二,唯物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由于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当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同样的道理,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同认识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民间所说的“尚和去同”,“执两 19
用中”,“过犹不及”,“举一反三”,“洞悉症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都是人们常用的矛盾分析方法。
五、材料分析题
1.下面是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哲学家们的不同回答的有关材料。材料1: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摘自《人类知识原理》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
材料2:笛卡儿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材料3: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有什么区别,错在何处?(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错误何在?(3)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有何错误?
[参考答案要点:](1)材料1属于唯心主义一元论。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一元,两者都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本原和派生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2)材料2属典型的二元论。错误在于否认世界的统一性,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对立起来,最终仍然导致唯心论。物质和精神只是在何者为第一性这个范围内才是绝对对立的,超出这个范围,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反映。世界是统一的,它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3)材料3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它力图克服笛卡儿的二元论,但具有“物活论”的倾向,而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并没有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下面是关于世界本原的一组材料。
(1)德谟克利特说:“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2)拉美特里说:“在整个宇宙里,只有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3)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4)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4)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以上是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哲学家对于世界本原的基本看法,请根据这些看法,说出他们所从属的基本哲学派别或哲学形态。
2.根据列宁的物质概念,说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大理论意义。
[参考答案要点:](1)德谟克利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拉美特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列宁:辩证唯物主义。(2)列宁的物质概念同唯心主义及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20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深刻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石。
3.下面是一个对园林布景的不同看法的有关材料题。
日本京都有一座知名的禅园,建筑师将这个禅园建造完成后,请皇室人员前来游览一番。一位皇室人员在禅园里走了一遍说:“这里真美,真是全日本最漂亮的庭园。”他一边赞叹一边指着园里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整个庭园里最绮丽的石头。”建筑师听完,马上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他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建筑师恭敬地回答:“庭园里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这里的和谐,我把它移走,这里总算是完美无瑕了。”万绿丛中的一朵奇葩,竟然是一个缺陷,因为它破坏了整个绿色丛林里的和谐。(摘自2004年《报刊文摘》美文精选 原载2月13日《现代女报》作者 农先安)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建筑师“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2、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参考答案要点:]
1、(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受整体的制约。(2)和谐是包含矛盾的和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1)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同一性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吸引和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2)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没有离开同一性的斗争性,也没有离开斗争性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包含,同一是有斗争的同一,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
4.下面是关于庄子的蝴蝶梦的寓言故事。
在《庄子》中,有一段庄子梦蝴碟的描写。有一天,庄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五彩缤纷的大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自由自在。不一会,庄子醒了,发现自己原来还是庄周。他大惑不解地问自己:“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庄周与蝴蝶总应该有所分别,这也许就叫“物化”吧!”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庄子的蝴蝶梦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
2.庄子的蝴蝶梦和物化观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世界观? [参考答案要点:]
(1)庄子借用蝴蝶梦所要表达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个梦境,一种幻像,只有看破人生的人,才能超凡脱俗,达到至极之境。(2)庄子的蝴蝶梦和物化观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庄子总是想像自己能够与物俱化、与道合一,以至于能逍遥于九天之上,获得绝对的自由。(3)庄子的蝴蝶梦也提出一些人生观的重大问题,如怎样对待人生的名利问题,如何获得自由的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一切唯物主义都是()A.不可知论 B.唯实论 C.可知论 D.辩证法
2.“我思故我在”是()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3.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A.实验和工业 B.人的经验 C.科学理论 D.逻辑证明
4.哲学史上,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共同点是()A.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关系 B.夸大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
C.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D 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
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A.具有客观性 B.具有能动性 C.具有历史局限性 D.具有社会性
6.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7.“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8.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9.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10.一切真知都发源于()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客观事物 D.人的意识
11.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客观物质性的优点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论是()A.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真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D.可知论和本体论的统一
13.承认客观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在真理上坚持了(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唯心主义 D.可知论
14.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C.人类认识工具的改进发达 D.人类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 15.感觉、知觉、表象是()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1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23)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17.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
D.从实践中得出可靠的结论
18.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这说明真理具有()A.客观性 B.绝对性 C.全面性 D.相对性
1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具有()A.直接现实性 B客观普遍性 C.能动目的性 D.社会历史性
2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2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A.被大多数人承认 B.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C.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D.对事物有新的认识 22.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基本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23.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作出了准确的预报。这件事说明()A.认识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D.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参考答案:1.C 2.D 3.A 4.C 5.C 6.A 7.D 8.D 9.C 10.A 11.B 12.A 13.B 14.B 15.A 16.C 17.C 18.D 19.A 20.D 21.C 22.C 23.A]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是()A.从物到感觉到思想 B.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C.认为物和思想同时产生 D.反映论 E.先验论
2.感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A.抽象性 B.间接性 C.直接性
D.内在规定性 E.形象性 3.“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表明()A.感性认识不可靠
B.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根本对立 C.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联系 D.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依赖 E.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促进
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一论断揭示了()A.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B.对一个具体事物认识的实践只是相对的 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认识是一个无限过程 E.人类认识活动的总规律
5.下列现象什么属于理性认识()A.“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B.蹲点调查,掌握材料 C.调查研究,制定政策 D.总结经验,制定政策 E.政策妥否,实践检验
6.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是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7.实践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这是因为()A.逻辑证明是实践之外的辅助标准
B.实践检验的结果还靠逻辑证明来判决 C.逻辑证明为实践检验提供理论指导
D.逻辑证明是与实践检验互补的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方法 E.认识的形式决定的
8.在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统治者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经过实践反复证实的就是真理 E.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
9.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实践不断()A.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D.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10.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E.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11.下列选项中,属于正确实现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条件的有()A.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
C.把关于事物的认识和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D.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E.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12.头孢曲松钠这种临床应用广泛的抗生素,如果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的现象,在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时曾出现病人致死的案例,医学上称之为配伍禁忌。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没有禁止这种药物的使用,而是要求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上写清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说明。这一事例说明()A.认识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 B.认识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
C.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D.认识是一个包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E.应该在普遍联系中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 27
13.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是因为()
A.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唯物的性质 B.它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的性质 C.它是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
D.它既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参考答案:1.AD 2.CE 3.CD 4.ACDE 5.CDE 6.ABDE 7.AD 8.ABCE 9.ABDE 10.ABDE 11.CDE 12.CDE 13.ABCD]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一切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先验论。
2.真理是有用的,因此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3.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都是检验真理的标准。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5.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而可以用它来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
6.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正确的理论对革命的行动有决定性作用。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同层次的真理,真理和谬误是相对真理的两种属性。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正确。因为:一切唯心主义认识论都主张 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客观精神的产物,都将认识当作先于物质和实践经验的东西;在认识路线上,一切唯心主义都坚持从思想、感觉到物
2.答案要点:错误。因为:第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它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真理和有用有联系,但有用的并不一定都是真理,二者又有本质区别;第二,上述命题将真理与有用等同,犯了实用主义真理观的错误。
3.答案要点:错误。因为: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的逻辑补充,是一种探索和论证真理的手段,但逻辑证明不能离开实践基础,它本身是实践的产物,逻辑证明得到的结论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逻辑证明的作用不能夸大,更不能代替实践标准。第二,这一观点夸大了逻辑证明的作用,最终必将导致否定实践标准的错误,陷入唯心主义。
4.答案要点:错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 28
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5.答案要点:错误。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不能以它作为对错的标准。判断认识的真理性,必须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比较。马克思主义虽然是真理,但它只是主观的东西,故不能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
6.答案要点:正确。理论对于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
7.答案要点:错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的两种基本属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真理和谬误不是相对真理的两种属性。
四、论述题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怎样?割裂两者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会犯什么样的错误?
2.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3.用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原理,说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4.试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意义。
5.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6.试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依据及其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它们不仅互相区别,而且又互相依赖。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因素,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认识。因此,我们必须把两者统一起来,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2)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唯理论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否定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依赖于感性认识。实际工作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就是犯了类似这种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2.答案要点:(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坚持实践标准,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缚改革的旧的思想观念和条条框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坚持 29
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闻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把改革推向前进。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
3.答案要点:(1)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3分)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科学的理论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理论会把实践引向失败。(2)党中央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近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纠正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今后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我国的发展成为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4.答案要点:(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略)。(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如何绝对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但又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一定范围、一定层次的反映;另一方面,相对真理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作为一定范围、一定层次上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包含着一定的客观内容。人类认识就是不断地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3)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伟大的实践。
5.答案要点:(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对认识辩证运动全过程的科学总结,体现了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2)“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辩证过程,也是人们的认识不断地有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走向特殊的辩证运动过程。正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反复的发展过程中,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地得到解决,实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是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生动体现。
6.答案要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依据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1)绝对真理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真理的内容客观的,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是人类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只是相对、有限的正确认识。它也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认识广度的相对性;其二是认识深度的相对性。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感客观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两种不同属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
(3)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且接受实践的检验,是被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必须坚持。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同时,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必须始终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相对真理。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把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教条主义,又要反对否认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自由化。
五、材料分析题
1.下面是有关创新的一组材料。
材料1:牛顿的名言:“假如我看得比较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材料2: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材料3:许多年来,中国被认为一个贫油国家。因为传统的地质理论认为,大油田一般都生长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而不可能有储量大的油田。但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不迷信传统的理论,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地质实践和前人的经验教训,深入思考,反复研究,最终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全新的找油理论,即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先后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河南油田、江汉油田等大型油田,终于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根据材料1、2、3,说明创新的基础是什么? 根据材料2、3说明创新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
(1)创新的基础是实践以及对已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学习和总结。(2)创新的重大意义: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下面是一组图片,请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这2幅图片画的是什么,为什么?
(2)有人认为左图画的是鸭子,有人认为是兔子;有人认为右图画的是高脚杯,有人认为是一对情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参考答案要点:]
(1)可以答出任何一种情况。根据各自的情况来答,只要有道理。(2)这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结果。感性认识是由感官直接感受到的是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和各个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的思维对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① 主体的价值观念、目的要求影响和制约着感知活动的方向。② 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和水平。③感觉经验只有通过理论解释才能成为人类科学知识的构成要素。由于不同的认识主体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背景知识、认识角度等,这就制约了不同主体的认识方向,从而出现对同一个客体得出不同结论的情况。
3.下面是一个有关调查研究的材料。
一家在不同城市拥有几十家连锁超市的大型销售企业,欲在N市某小区附近设立新店,于是决定公开招聘销售部主任。招聘启事一公布,应者如云。通过几轮选拔,候选人只剩下10人。最后一轮考试,公司的考题是:在3天时间内调查清楚小区的购买力情况,时间段、信息准确者受聘。求职者的调查方法五花八门,有的采取抽样调查法,有待采取电话调查法,有的采取直接询问进出小区住户的方法,而最早完成调查(仅用4小时)并最后被任命为销售部主任的应聘者,虽然用时短但结论与其他人基本一致。这位应聘成功者在阐述自己的方法时说:我没有接触小区的任何一个人,只是对小区里的所有垃圾箱进行了查看,根据垃圾的数量、包装、品种,从而得出这个小区总体消费水平的大致数字。(摘编自2007年3月12日《扬子晚报》)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这位成功应聘者调查方法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2.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及其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参考答案要点:]
1.(1)一切从实际出发;(2)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要善于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2.(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感性认识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外部联系和表明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和规律的认识。(2)掌握大量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4.下面是丁肇中关于科学研究的体会的材料。
2002年5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冬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明,以 32
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误的,还有第4种夸克。有了第4种,就可能有第5种、第6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要获得关于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和由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循环。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真理和发现真理的过程。
(2)真理是一个过程,即不断地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真理又是一个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过程,这是真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真理的发现,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5.下面是一个关于对西红柿认识经过的材料。
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西红柿,人们都喜欢吃,然而当初人们却不敢吃它。原来西红柿生长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里,尽管它很讨人喜爱,但当地人认为它有剧毒,不用说吃,就连碰也不敢碰它,并给它起了吓人的名字叫“狼桃”。直到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抱着献身的精神,决心要尝试一下。在吃之前,画家作好牺牲的准备,吃完之后,就躺在床上等待“上帝的召见”。可是时间过了很久,他不但没有死,而且也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实践有哪些基本特性?
(2)结合案例说明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参考答案要点:] 画家为了认识“狼桃”,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去尝试,对于我们具有较大启示。画家的尝试行为即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说明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第一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第二,实践的对象是客观的。第三,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人们在实践中变革客观事物,就是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创造出新的东西。这种有目的的创造充分显示了实践的能动性。(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第一,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第二,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它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无止境地发展着。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对象由实践的需要确定,认识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的课题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认识的工具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根本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人的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只能由实践的客观效果来检验。
6.下面是一组有关自由观的材料。
材料1:霍尔巴赫认为,“人的任何行为举止都是不自由的”,自由是“一种纯粹的幻想”。“人在他生存的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一个被动的工具”, 33
“人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一刻是自由的”,只能服从必然性和“宿命”的摆布。(摘自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材料2: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的存在方式,自由与人不可分。自由就是“选择的自主”,“这个选择永远是无条件的”,不“附属于”“任何必然性”,“不受因果关系制约”,无任何根据和是非标准。因此,“人是绝对自由的,人就是自由”。(摘自萨特:《存在与虚无》和《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材料3: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材料1所表述的自由观及其错误。
2.材料2所表述的自由观及其错误。
3.结合材料3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要点:]
(1)材料1是典型的机械决定论的自由观。这种观点强调客观必然性及其对人的制约性,但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人的自由,最终导致宿命论。(2)材料2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绝对自由观。这种观点强调人的能动性,但否认客观必然性、因果关系和客观条件对人的能动性和自由的制约,把自由看成是绝对的,选择是任意的。这种观点贯彻到底就是唯我论。(3)材料3是恩格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由观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的统一,必然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自由是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依据必然对世界的改造。必然是自由的限度,又是自由的根据。否认必然,不认识必然,就没有自由。认识和驾驭必然,才能使其为一定目的服务,才能取得自由。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A.地理环境 B.劳动
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社会财富的多寡 C.生产方式的性质 D.生产工具的进步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A.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4.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物与物的关系 5.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6.生产关系的本质是()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B.人们的阶级关系 C.人们在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 D.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 7.国家是代表()A.统治阶级利益的 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 D.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 8.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B.精神文明的发展史 C.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D.国家政权的更替史 9.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10.“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
A.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自发的发展过程 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
C.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D.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不受意识影响的过程 1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变化是同步的 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12.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B.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C.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3.在社会革命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是()。A.产业革命 B.思想革命 C.政治革命 D.经济革命
14.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把社会历史理解为()。
A.社会形态的演变史 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C.国家政权的更替史 D.思想文化的交流史
1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16.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A.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 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并不矛盾
17.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活动的根本标志是()
A.改造自然 B.适应自然 C.制造工具 D.控制自然 18.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规律的区别表现为()A.社会规律是主观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
B.社会规律是有阶级性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没有阶级性的
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D.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19.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问题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20.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21.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22.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们改造自然的过程 D.人们改造社会的过程
2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事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24.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A.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 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 25.社会存在是()
A.社会环境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社会生活精神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经济和政治的统一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27.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A.人和人的关系 B.人与工具的关系 C.物和物的关系 D.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28.上层建筑结构中的核心是()
A.国家元首 B.意识形态 C.国家政权 D.政党
29.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C.人是符号动物 D.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0.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A.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 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 31.上层建筑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
A.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国体和政体 D.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思想 32.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
A.阶级妥协的结果 B.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 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D.使用暴力的结果 33.生产关系的根本内容是()
A.分配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参加生产劳动与否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D 6.D 7.A 8.A 9.A 10.C 11.B 12.D 13.C 14.B 15.C 16.D 17.C 18.C 19.A 20.A 21.D 22.A 23.A 24.C 25.B 26.B 27.D 28.C 29.D 30.C 31.A 32.C 33.B]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是()A.没有研究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没有考察人们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 C.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D.忽视了历史人物的社会作用 2.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A.—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B.人们能动创造的过程 C.社会主体自我认识的过程
D.社会发展过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决定 3.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A.政治学 B.文学 C.道德 D.修辞学 4.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包括()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 C.社会革命和改革
D.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E.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有()A.一切按群众的意愿办事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满足群众的一切眼前利益 D.一切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 E.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杰出入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A.能决定历史发展趋势 B.能改造历史发展规律
C.能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 D.在斗争中起核心作用
E.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用 7.下列各项体现人与社会关系的有()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E.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劳动创造了人”的基本根据是()38
A.劳动使人们结成了社会关系
B.劳动创造了生产工具并使猿手变成了人手 C.劳动推动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D.劳动使人的意识得以形成
E.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9.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多创造的生产力 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10.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为()A.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同步性 C.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E.社会意识是人天生就有的
11.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后者不是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 B.前者是某一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后是同一社会制度的部分质变 C.前者的发动者是被统治阶级,后者的发动者是统治阶级 D.前者一般都是暴力的形式,后者一般是非暴力的形式
E.前者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后者是同一社会制度的自我调整12.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指()
A.人的自我价值 B.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C.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D.人的社会价值 E.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13.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A.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唯心史观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D.唯心史观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参考答案:1.BC 2.ABCD 3.A BC 4.ABCDE 5.BE 6.CDE 7.ACE 8.ABCDE 9.ABD 10.ABCD 11.BCDE 12.AD 13.ABCD]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2.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3.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4.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5.社会有机体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因而决定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6.社会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们的自觉活动,所以社会规律不是客观的。7.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的原理表明先有劳动,后有人和人类社会。8.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9.人既是社会的自然前提,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10.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
11.社会规律是客观的,因而它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
12.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金钱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错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目的。上述观点片面夸大了人的目的性,实际上把自己当成目的,而把他人和社会当成满足其目的的手段,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2.答案要点:错误。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即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即思想上层建筑)。在社会的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处于核心地位。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是区分不同上层建筑性质的根本标志。
3.答案要点:正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参加了一定的历史活动,对历史的发展都有不同的影响,因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具有不同思想、目的、动机的人的“合力”构成的。个人对历史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不同。但是,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个人。
4.答案要点:错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唯心史观。一些唯心史观也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5.答案要点:正确。人类社会是由多种要素和矛盾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些要素和矛盾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具体说来,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人们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社会革命和改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重大力量。
6.答案要点:错误。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在本质上都具有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所不同的是,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的,但是,不能因此否定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主观目的或愿望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及其符合的程度。人如果不顾社会规律任意而为,将会受到惩罚,在实践中遭到失败。片面夸大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将会走向历史唯心主义。
7.答案要点:错误。劳动不是在人和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而是与人的形成同步进行的。在由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同时伴随着由猿的本能活动向人类劳动的转化。人类在劳动的基础上脱离了动物界,形成了人和人类社会。
8.答案要点:正确。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为转移。因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社会发展有其确定的方向、秩序和趋势,社会发展是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的意志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
9.答案要点:正确。人是社会的自然前提表明没有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存在,没有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也谈不上社会的历史发展。
人又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因为社会历史从来不是脱离人的活动的无主体的过程。历史运动的前提是人的社会存在,历史变迁的动力源泉来自人的社会活动,历史进步 41
表现为作为人的活动产物的一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和改变,历史规律亦存在于人的能动的社会活动之中。
10.答案要点:错误。人的价值主要包括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其中社会价值处于主导的、中心的地位。而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他人所尽责任和义务的多少。
11.答案要点:错误。社会规律固然同自然规律一样,有其客观性。但社会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它总是同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密切相联,并建立在这些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基础之上,因而不能完全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
12.答案要点:错误。我们说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并不意味着经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全部,也不意味着人人们之间只有经济关系,更不意味着人与人的关系只能归结为金钱关系。金钱关系只是人与人关系中的经济关系的一个部分,除经济关系之外,社会关系还包括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其它关系。
四、论述题
1.论述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论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试用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4.试论述社会形态的辨证发展特点。
5.如何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6.试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说明掌握这一原理的现实意义。
7.根据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实,说明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的一致性。
8.运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1)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或事业。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通常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2)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有力杠杆。表现在:它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它是改造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革命力量;它作为革命的精神力量,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和更新。(3)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4)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既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幸福,也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关键在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在当代,“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既要反对科技决定论,又要反对科技异化论。
2.答案要点:(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更的决定力量。(2)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时期艰苦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坚持群众路线,不仅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且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搞好党的建设,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3)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充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民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解群众之所忧。
3.答案要点:唯物史观认为,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自然环境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影响生产部门的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发展方向,通过对生产发展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发展,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生产和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所造成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滥用,使得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不仅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的问题。只有一个地球,所有的人都是这同一个地球的居民,没有一个问题像环境问题这样真正地成为全世界、全人类的问题。人类必须坚持并切实执行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4.答案要点: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在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综合作用特别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社会形态的发展呈现出合乎规律的辨证发展特点,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具体的社会形态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社会形态的发展既受普遍规律的制约,又受到特殊规律的制约,是统一性和多样性、历史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5.答案要点:(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2)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骨骼”。(3)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结构。(4)生产方式 43 的变革和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5)生产方式是联系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的纽带。
6.答案要点:(1)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必要前提。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人口的数量,密度和增长速度,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加速和延缓的作用。(2)正确认识人口因素的社会作用,对于我国尤为重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要顺利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除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外,还必须重视人口因素,做到切实贯彻党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政策,有计划地调节和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人口的生产和人口的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任何忽视人口因素的社会作用的思想和观点都是不利于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的。
7.答案要点:(1)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充分说明了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一致性。首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在旧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历史决定论的作用。其次,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在20世纪40年代末,在中国进行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的大决战。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妄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则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取得了胜利。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又体现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2)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的决定论。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又反对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观点。它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能动决定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和揭示,正是为探寻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选择活动开辟广阔的天地,使人的主体能力得以更自由、更充分的发挥,从而得以日益符合客观规律的活动,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规律给人的活动所提供的并不是一种惟一的现实可能性,而往往是提供一个由多种现实可能性组成的可能空间。在这一可能空间中,何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决定于主体的选择。
8.答案要点:(1)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根据这一规律,当上层建筑不适合基础的发展要求,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要对它进行改革。(2)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治体制)既有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一面。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是:第一,党政不分,既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又影响党对大政方针的领导和自身的建设;第二,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第三,干部制度不健全,在干部的选拔、考核、任免、奖惩上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能促使干部尽职尽责地为社会服务;第四,法制不完备,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存在;第 44
五,权力过分集中,社会主义民主发扬不够充分,人民群众不能对政府各部门其成员进行有效监督,等等。(3)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革除这些弊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五、材料分析题
1.在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上,不同思想家有不同理解。
材料1: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2:马克思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1页)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2)对材料2中的观点加以评析。[参考答案要点:](1)孟德斯鸠用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等物质因素去解释民族的差别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观点不是从社会内部而是从社会外部的自然条件去说明的,是非科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马克思的这段话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社会存在觉得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指出了唯心史观错误的根源在于从思想、理性而不是从物质生产出发寻找社会变革的动因。
2.下面是关于评价社会革命历史作用的一组材料。
材料1:近年来,有人打着“史学改革”或“学术讨论”的旗号,按照他们的逻辑在“回顾二十世纪”的。这些人比附当前对政治稳定的强调,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革命大加指责、肆意挞伐。在他们的眼里,近现代中国的革命争不过是“百年的疯狂和幼稚”;“革命只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革命‘破坏一切’”;如果不是“革命”,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不会如此缓慢。由此,他们咒骂“革命的残忍、黑暗、肮脏”,认为革命归结起来不过是一个“糟”字。他们在大骂“革命”的同时,大力鼓吹“改良”,认为革命是—种能量的消耗,改良是一种能量的积累”,并因此得出“改良可能成功,革命一定失败”,“革命不如改良”等等结论。“告别革命论”者宣布:“21世纪不能再革命了”。
材料2:马克思:“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45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材料3:列宁:“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制度的积极创造者的身分出现。在这样的时期,人民能够作出从市侩的渐进主义的狭小尺度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6页。)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革命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告别革命”吗?(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告别革命论”的主要错误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1)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社会革命的爆发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告别革命”。
(2)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第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第二,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社会革命还能够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第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3)“告别革命论”它用非历史的非辩证的态度对待社会革命,是一种主观主义的史学观。
3.下面是一组关于人民群众的材料。
材料1: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首次对群众观点进行了系统总结:第一,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第二,就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三,就是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四,就是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材料2:利益为最高标准。全党同志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
材料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材料
1、材料
2、材料3的共同点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分析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答案要点:]
(1)材料
1、材料
2、材料3都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本理论,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4.下面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的观点。
孟德斯鸠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认为, 地理环境对于一个民族的性格、风俗、道德和精神面貌及其法律性质和政治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孟德斯鸠特别强调气候的影响作用。他认为,居住在寒带地区的北方人体格健壮魁伟,但不大活泼,较为迟笨, 对快乐的感受性很低;居住在热带地区的南方人体格纤细脆弱,但对快乐的感受性较为敏感。北方人精力充沛,自信心强,象青年人一样勇敢,刻苦耐劳,热爱自由;而南方人则心神萎靡,缺乏自信心, 老头子一样懦弱,懒惰,不动脑筋,可以忍受奴役。“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土壤同居民的性格之间,尤其是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土地贫瘠 ,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豁而柔弱、怠情、贪生怕死。”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 而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则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同时 , 民族居住的地域大小也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小国宜于共和政体, 大小适中的国家宜于由君主治理,而大帝国则宜于由专制君主统治。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环境的理论是怎样的?(2)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有哪些错误? [参考答案要点:]
(1)自然环境是指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外部自然物质条件。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
自然环境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物质生产和再生产, 影响着社会经济的状况,因而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和延缓的作用。但是 ,自然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孟德斯鸠从社会历史领域排除了神意的干扰,把人的自然本性看作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他试图从自然因素中寻找决定社会制度的因素。这在当时虽然有进步意义,但是这种理论毕竟是错误的。其理论缺陷在于: 其一,方法上的局限。地理 47
环境作为外部条件, 虽然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不可缺少的和经常的条件,但是它既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也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只有进入社会生产才能实际地发生影响,也就是说地理环境起作用需要社会生产方式的中介。其二,材料上的局限。由于选择了部分国家与地区,而没有也不可能看到更多无法用地理环境解释的社会面貌的差异。例如在德国合并之前的东西两德条件相当,但社会生产力大不相同。其三,不能辩证地看问题,把地理环境看成静态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没有看到环境也是人类实践的结果,尤其是当代人类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逐步加深,科技进步帮助人超出原有地域的局限,环境的变迁越来越受到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左右。
5.下面是一组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问题的材料。
材料1: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邦”。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参考答案要点:](1)材料1的合理性是看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的作用,强调一种民本主义。局限性是民本史观而不是唯物史观的群众史观,是从维护统治阶级的角度提出问题的。(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片面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片面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认为英雄创造历史,而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6.下面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的本性问题的一组有关材料。
材料1: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一个人如果没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就不能说是个人。侧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恶之心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有这四种萌芽,懂得并把它们扩充起来,便足以安定天下;假如不扩充,便连赡养父母都不行。
材料2:荀子认为,人的本性,生而好利,顺其发展,争夺生而辞让亡;生而憎恶,顺其发展,残贼生而忠信亡;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顺其发展,礼义、礼法亡。如果放纵人的本性,顺其人的情欲,就必然产生争夺、破坏礼义、天下大乱。因此,圣人就用法规礼义教化引导人的本性,这样,才会出现辞让、符合礼义的行为,使天下得以治理。
材料3: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比较材料1、2、3,分别指出其不同观点。
(2)材料1、2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
(3)材料1、2的共同缺陷。
[参考答案要点:](1))材料1表明,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材料2表明,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材料3表明,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社会的、历史的。(2)材料1的合理因素是人的善本性,只是有善的开端和萌芽,需要加以扩充和发展,否则连孝敬父母都不行。材料2的合理因素是主张对人的恶本性不能顺其发展,必须加以教化引导,这关系社会到的乱与治。(3)材料1、2的共同缺陷是脱离了人的社会性来认识人的本性,是一种抽象的超历史超阶级的人性论,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资本主义萌芽于()
A.14世纪 B.14世纪末15世纪初 C.14-16世纪 D.17世纪
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A.平等互利的关系 B.互利互惠的关系
C.劳动雇佣资本的关系 D.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4.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
A.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B.劳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C.雇佣工人丝毫不占有自己的劳动价值 D.劳资双方既排斥又依靠 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
A.劳动过程 B.价值增殖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 D.价值实现过程 6.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 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7.作为商品的资本是()A.商业资本 B.借贷资本 C.产业资本 D.流通资本 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商品的不等价交换 B.小生产者有人身自由 C.资本的原始积累 D.劳动力成为商品
9.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A.社会化大生产 B.国际化大生产 C.剩余价值生产 D.现代商品生产 10.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 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 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 D.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11.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 C.资本积累本身就是扩大再生产 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 12.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13.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A.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
B.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C.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
D.资本生产和资本流通 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消费力下降 C.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D.流动性偏好 1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A.生产不足 B.生产过剩 C.消费不足 D.失业增加 16.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资本在剩余价值实现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B.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D.资本的价值补偿方式的不同 17.剩余价值率是()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比 B.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之比 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之比 D.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1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抽象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D.脑力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19、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A.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
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
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 2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D.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2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B.价值补偿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问题 D.实物补偿问题
第四篇:经典00009《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难点-精华版
0009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难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相统一,又有差异。2.其统一面在于,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3.其差异面在于,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4.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研究对象需要拓宽,应是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同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将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等,也纳入研究范围 第二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力。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的统一体,这种对立统一关系,首先表现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可以局部发生变化或实现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其次,生产力决定着旧的生产关系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再次,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力关系所能变化的程。生产关系必须而且只能适应生产力的现有状况而发展变化。如果超越了现有的生产力状况,人为地过早的变革生产关系,反而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关系并不是消极被动地由生产力所决定,它又对生产力超力起巨大的反作用,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反应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互适应,适合生产的状况时,就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归跟到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第三章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1.经济增长和发展是两个既要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2.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或产值)和劳务总量的产出增长,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量的变化
3.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等等。此外,经济发展还包括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质量的提高、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状况的改善以及贫困落后状况的减少和消除等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质的变化。
4.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史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应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第四章
一、商品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使用价值,就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另一方面,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相矛盾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地关系;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之间的社会关系。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涛;价值是商品所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一切有用物品虽然都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一切有用物品都有价值,使用价值的存在并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而且,商品的使用价值还存在矛盾。一切商品,对于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使用价值,而不是其价值生产者要得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其使用价值;消费者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先支付其价值。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
2.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的不同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劳动。各种商品的不同使用价值,是由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来的。作为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同人类社会一起存在的,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它是形成价值的实体。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是:
一方面二者是同一的。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二者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不论在实践上还是空间上,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都是不可分割的,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又是不同的、矛盾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地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欢喜,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它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表现得更充分、更发展,因而是历史范畴。
二、商品价值的决定
1.价值是生产商品的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所以,价值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2.但是商品的价值量不是决定于各个商品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只能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社会价值。
3.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不同种类商品的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价值量,会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程正比。这是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第五章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互相关系。
1.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2.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指社会分工条件下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进行劳动联系的特定方式,即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则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表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市场机制。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有时互相联系的,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商品经济师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表现在:⑴ 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时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⑵ 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⑶ 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第六章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有时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过程的统一
为了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就会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工人在生产出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上,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由于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上,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的劳动力价值,这就是价值增值的秘密。在价值增长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在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这就说明,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二、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方面,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构成,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看,由于上次资料的价值表现不变资本,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可变本,因而,资本又有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有机联系,资本的价值构成以技术构成为基础,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着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来表示。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要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单个资本越是增大,才越有条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但个资本的增大,则是通过资本积累感和资本集中两条途径来实现的。第七章
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一、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资本的构成,生产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新生存在的生产资本。它的价值是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产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并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其价值的全部周转。它的物质要素在审查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来的形态,需待全部失效后才一次更新。
流动资本是指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审查资本。劳动对象的价值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收回。它的物质要素是在每次生产过程中全部消费掉,因而每次生产过程都需要不断更新。此外,用于劳动力的资本的价值,也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商品的销售一次全部收回。根据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特点,也把它列入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本不同的。首先,划分的根本不同。前者的划分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的划分则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同。期次,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源。再次,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产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⑴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声誉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是:ⅠⅠ(v+m)=Ⅱc ⑵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是: Ⅰ(c+v+m)=Ⅰc+Ⅱc ⑶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是: Ⅱ(c+v+m)=Ⅰ(v+m)+Ⅱ(v+m)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⑴Ⅰ(v+m)>Ⅱc ⑵Ⅱ(c+m-mm)>Ⅰ(v+)xxm)=Ⅱ(c+△c)xmm)+Ⅱ(v+△v+)xx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⑴Ⅰ(v+△v+⑵Ⅰ(c+v+m)=Ⅰ(c+△c)+Ⅱ(c+△c)⑶Ⅱ(c+v+m)=Ⅰ(v+△v+第八章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包括三部分;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其中c和v代表资本家为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资本额。这部分价值对资本家来说,就是生产成本。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2.由于生产中消耗的资本表现为生产成本,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剩余价值也就表现为生产成本以上的一个增加额,即表现为权不实际耗费的资本的产物。商品价值公式w=c+v+m不变(c+v)+m即k+m.。
3.不仅如此,剩余价值还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因此,预付资本虽然只有一部分加入生产成本,但是在物质形态上却是全部参加商品的生产过程。因此,剩余价值便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4.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东西,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所不同的是,如果把它作为可变资本的产物,就是剩余价值,如果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是利润。可见,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资本,利润则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更加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二、资本主义地租
1.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缴纳给土地所有者,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它体现了农民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经济关系。2.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关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低于社会生产价格所形成的。形成极差地租的条件是土地有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等的不同。生产极差地租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形成极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来自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极差地租由于形成的具体条件而有两种形态:极差地租第一形态(极差地租Ⅰ)和极差地租第二形态(极差地租Ⅱ)。⑴极差地租第一形态。
级差地租第一形态(极差地租Ⅰ)是由不同地块的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等条件而形成的极差地租。⑵级差地租第二形态。
级差地租第二形态(极差地租Ⅱ)是由于再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基础地租。3.绝对地租
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包括租种劣等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叫做绝对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所形成的。
绝对地租生产的条件是农民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在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所体现的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当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赶上并超过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情况下,只要还存在土地私有权的垄断,绝对地租存在的原因就不会消失,租种任何土地依然必须缴纳绝对地租。但是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既然发生了变化,他就不再是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了。马克思指出,这时绝对地租就是:在租金的名义下,把它的租佃者的一步分利润甚至一部分工作刮走,即来自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和克扣农业工人一步分工作。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本质的,有决定意义的经济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第一,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标志。
第二,20世纪初列宁曾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个;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和共同基础。
第三,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第四,垄断的统治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
第五,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在经济生活中主宰了一切,从而必然把垄断统治渗透到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等各个领域,垄断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正是基于上述分析,列宁明确指出:“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的实质。”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又称经济国际化,实质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使世界各地、各地区的经济生活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密结合的趋势。
2.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其个别原因是:(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同学技术、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2)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3)国际资本流动增强。
3.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注意内容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本质上师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4.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其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得双重作用表明,它既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又带来严峻的挑战,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趋利避害,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受益。第十一章。
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最后阶段、表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日益成熟:一方面,在经济上表现为经济的日趋全面社会化,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条件日益成熟: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阶级矛盾的加剧,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观条件也日益成熟。所以,垄断资本主义是过度的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条件已经逐渐成熟,过渡的现实可能性已经存在。1.经济的全面社会化和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逐步成熟。第一,垄断使资本主义生产全面社会化。第二,垄断使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
第三,垄断使资本本身日益采取社会化得形式。2.垄断统治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趋于深化,并引起三个主要矛盾的激化,具体表现在: 第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第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不断加深。第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化。第十二章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1.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社会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建立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是实现生产资源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要建立生产资源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实现和消除两极分化。4.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5.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资本,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明确了判断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目标。其次,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可以依据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次,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使我们更加自觉地、坚定地贯彻执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地抓住紧急建设这个中心,解放生产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是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明概括。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要。
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就是:
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三章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题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概括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多元化所有制的所有结构,不是凭主观意志任意选择的,它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是同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低、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相适应,这也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所决定的。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形式主义包括:税主义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私营企业所有制、外资企业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等。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中,各种所有制经济所处的地位和战友的比重是不相同的,其中公有制经济要居于主体地位。之所以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事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第二,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第三,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第四,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分,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要打理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充分法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现阶段,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个体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独营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2.劳动者个体所有制经济
个体所有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支配和使用的一种私有制形式。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体经济师从属于和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服务。3.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有制经济,从本质上说,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它的存在和适当发展是必要的。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有利于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国家应保护其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他健康发展。私营经济对公有制经济也会发生影响,甚至会起某种消极作用。4.外资独营经济。
外资独营经济师外国的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经济组织,根据平等互利原则,经我国政府批准,在我国境内单独兴建的企业,它是资本主义的经济。5.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而涌现的中外合营经济,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两类,它们都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经济。同时,我国也出现了由国内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共同投资所组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些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独营企业,通常称为“三资”企业。
第十四章
一、按劳分配的内容、性质和作用
1.按劳分配的内容和要求。
按劳分配原则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以参加劳动作为获取消费品德前提条件。第二,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不包括全部社会产品,只是其中的个人消费品。第三,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的尺度。
坚持按老分配,要求承认不同劳动者在劳动上的差别,并在劳动报酬上体现这种差别。为此,必须反对和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反映允许劳动者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有先有后 2.按劳分配的性质。
按劳分配师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它体现着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关系,它既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同时也不同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将实行的按需分配。3.按劳分配的作用。
按劳分配时适合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分配方式,对社会生产力具有巨大的促进和推进作用。第一,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第二,按劳分配时彻底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差别的一个经济手段。
二、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结果,形成多种恶人收入。
个人收入按其获取的途径可分为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包括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私营外资企业中雇佣劳动者的收入和管理劳动收入、个体经济的劳动收入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的工薪收入等。非劳动收入包括资本、资金和房产收入、风险和机会收入,以及转移收入(如水保障性收入)等。
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就有合法与非法的区别分。区分合法劳动收入和非法劳动收入的原则是看借以获得收入的劳动是否有益于社会和人民。凡有益于社会的劳动属于合法劳动,其劳动收入是合法劳动收入。国家根据这一原则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
按劳分配收入是劳动收入,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既有劳动收入,也有非劳动收入。因为,生产要素分为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劳动要素是指活劳动要素,它不仅包括一般劳动者的劳动,而且包括科技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简单劳动,也包括复杂劳动。因此。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属于劳动收入。而其他生产要素是非劳动要素,其分配收入是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非法进侵占。尤其是对非劳动收入,更应该有明确的认识。首先。非劳动收入并不都具有剥削性质。其次,具有剥削性质的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同样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第十五章
一、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是要通过经济组织和管理制度的变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其核心是建立有利于资源配置和生产发展的计划和市场的结合关系。
社会资源的配置有两种方式,即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把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
这一改革目标是根本改变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今后将体制,但并不是取消对经济又计划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实行宏观调控与计划调节,都是建立社会主意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决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
市场经济运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市场价格、竞争、供求机制的作用,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提高效率,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从微观经济方面实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计划则是要搞好总量平衡、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合理布局和重点经济建设,从宏观方面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既要使这两种调节机制各自在不同层次上发挥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又要使两种调节机制结合,在宏观计划调控下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依据市场供求规律和运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计划配置。因此,要达到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要健全与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二、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1.体制转轨方式只要有两种:“激进式”和仅“渐进式”。所谓“激进式”转轨,是制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环节同时进行,全面展开,在短期内迅速完成,也称“休克疗法”。
所谓“渐进式”转轨,是指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局部开始,分阶段、分层次、分领域地逐步展开,循环渐进地实现改革目标。
2.我国采取的是渐进式转轨方式。
这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的改革代价小而成效好的选择。因为,第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没有现成的方案,只能在改革的实践中摸摸索,逐步前进。第二,经济体制改革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社会改革,旧体制不是简单的废弃就可以消除它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新体制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有一定的发育、成长过程。第三、经济体制改革涉及社会各方面、额阶层经济利益的调整。突然全面改变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会超过社会的承受限度,增加改革的阻力,甚至引起社会动荡。第四,人们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需要逐步深入,尤其是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第十六章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增强企业活力
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经济有机体,为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和求得生存与发展而具有的内在功能和运行方式。
企业经营机制包含以下基本内容:第一,动力机制或激励机制。第二,约束机制。第三,运转机制或循环机制。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意,首先应该是企业具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意。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转换其经营机制。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关键所在。概括地说,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要实现以下转换: ⑴企业动力机制要从非利益型向利益型转换。⑵企业约束机制要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换。⑶企业运转机制要从生产型向生产经济转换。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合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自主经营。自付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成为法人体制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四:“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正企分开、管理科学。
第一,产权关系明晰。企业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作为企业的出资者是企业中国资产的所有者,拥有出资者所有权,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企业法人产权,从而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进而在企业中形成出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的分离。
第二,企业权责明确。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责任。
第三,出资者权责明确。出资者按照向企业的投资额享受所有者权益,即资产收益我。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企业破阐释,出资者只以其向企业的投资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第四,政企分开。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也不能不接受所有者约束,损害所有者权。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自主地组织生产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并在市场竞争中优劣汰。
第五,管理科学。企业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里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第十七章
一、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必然存在市场
我国社会主意市场的基本特征在于,他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市场。社会主义市场,既具有市场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的特征。
第六,它是统一的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的统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市场的运作和商品的交换要遵循统一的规则和制度;另一方面,市场体系必须是统一的。
第七,它是开放的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具有开放性。一是要求国内各地区、各部门的市场相互之间的对内开放,而是要求国内市场对国外的开放。
第八,它是竞争的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运行机制。一是生产同类商品的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围绕商品价格,质量、服务展开竞争。二是生产不同种类商品的各部门之间,为追求有利投资场所展开的竞争。
第九,它是有序的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应当保持正常经济秩序,最主要的是维护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秩序,反对不正当竞争。
第十,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市场。在市场经营中存在这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以及经销、代销、自销等多种经济方式。
二、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1.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本质。货币流通的性质取决于商品经济的性质。
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因而也必然存在作为商品运动媒介的货币流通。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货币流通的主体部分是在公有制经济中,货币流通的目的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货币流通本质上是为全体劳动者权益服务的,它反映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互助合作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货币流通,主要以银行、特别以国家银行为中心进行。2.货币流通形式和渠道。
适应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社会主义各种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我国社会主义货币流通有现金和非现金流通两种形式。
我国投放货币的渠道主要是:⑴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学校、团体向职工支付工作。这是向城镇投放货币的主要渠道。⑵商业部门、企业收购农产品。这是向农村投放货币大主要渠道。⑶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购买办公用品和支付差旅费,以及购买某些生产资料。⑷国家通过银行投放货币作为农业贷款和贫困地区的拨款。⑸城乡居民从银行提取储蓄存款。⑹国家收购手工业品额废旧物品的货币指出。我国回笼货币的渠道只要是:⑴商品回笼,即商业部门通过销售商品收回货币,这是回笼货币的最主要渠道。⑵服务回笼,即通过交通、邮电、文化娱乐和公用事业单位的各种服务事业的收费回笼货币。⑶财政回笼,即国家向企业、居民征收各种税款。⑷信用回笼,即银行吸收存款和收回各种贷款。
非现金流通,又称银行转账,指收付款双方通过各自的银行账户,用转账结算的办法完成货币收支的货币运动。非现金流通是直接通过银行进行的,因而,货币流通不超出银行的范围。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中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之间的关系,即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是一个综合性的重要比例关系。
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积累基金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文教卫生事业,消费基金主要用于满足劳动者的个人生活需要。积累基金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消费基金代表了劳动人民的个人利益和目前利益,两者在根本上是相统一得。但是,两者也有矛盾的一面。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条件下,积累基金过多,消费基金就会相应减少,从而不利于当前人们生活的改善;反之,消费基金过多,积累基金就会减少,从而不利于扩大再生产的进行,限制生产的增长速度。所以,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条件下,积累与消费此长彼消,相互之间存在这矛盾,这个矛盾实际上反映了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之间的矛盾,以及长远利益和目标利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矛盾。它是在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可以通过正确的处理得到解决。
2.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正确处理和记录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总的说来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要求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基础上,兼顾积累与消费,使积累基金要能保证进行再生产的需要,消费基金要能保证劳动者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的需要。
第二,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第三,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的生产积累和非生产记录的关系。第四,正确安排消费基金中社会消费基和个人消费及基金的比例。
第五,确定合理的积累率,讲求积累基金的经济效益。积累率是指积累基金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积累率的恰当与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直接的影响。
第十九章
一、.我国宏观调控的任务与目标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就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宏观调控目标是与宏观调控任务直接相关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6.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⑴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我国经济能否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它既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⑵增加和扩大就业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凡是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社会成员都应当能获得就业机会,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与合理配置,并使在岗的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年内的工时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取得较高的劳动效率和工时利用率。⑶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我国在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形成机制是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并有政府宏观调控的价格机制,政治必须建立完备而有效的价格调控体系,这种宏观调控并不是直接规定各种商品的价格,而是通过计划的、经济的、法律的各种手段,约束定价主体的定价行为。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收入和支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中,国际收支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中无论出现顺差还是逆差,都需要高度重视。
二、宏观调控政策
会主义的宏观调控目标,需要通过各种相应的经济政策来实现,这些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和产业政策。
1、财政政策。
财政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由税种和税率所构成的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府的各项预算拨款政策。
按照财政政策在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方面的各种功能,财政政策可具体分平衡财政政策、紧缩财政政策、赤字财政政策三种类型。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市为实现宏观调控而由国家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政策,它是邮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所构成的。
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货币与发展经济。
根据货币政策在调节总给与总需求方面的各种功能,货币政策可分为均衡货币政策。扩张货币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
1997年亚洲金融**以后,我国一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3、收入政策
社会主义宏观他调控中的收入分配政策的具体内容主要是:⑴从总体上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⑵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目的。⑶收入分配应体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保持合理收入分配差距,克服收入非配中的平均主义、不合理差别和收入差距高低悬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防止贫富两极分化。⑷依法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的非劳动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保障最低收入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4、产业政策。
社会主义产业政策有三方面基本内容:一是产业支持政策,即支持和鼓励什么产业发展;二是产业抑制政策,即限制和紧缩什么产业发展:三是产业替代政策,即以某种新兴的、效益和效率高的产业,取代原有的某种传统的、效益和效率低的产业。
第二十章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不需力争较快速度,但较快增长速度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要正确处理好说的与效益的相互关系。
经济效益的一般含义,是指人们在从事生产过程中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同获得的适合社会需要的有用成果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再生产活动中取得一定量的适合社会需要的有用成果所消耗和占用的劳动越少,经济效益就越高:反之,紧急效益就低。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是:⑴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符合节约社会劳动时间的要求。⑵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程度为基础依据。⑶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把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
第一,速度与效益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另一方面,经济效益要以经济增长速度为条件。只有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二,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两者又存在一定矛盾。增长速度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在动态上的比较,经济效益反映的是劳动耗费、劳动占用与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两者是不同的经济指标。因而经济增长速度快,并不等于经济效益就一定好。当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两者发生不一致时,决不应求速度效益,而应使经济增长速度服从经济效益,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较快的增长速度。
第二十一章
一、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权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正确处理和协调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相互关系。
按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国制定了计划生育、保护资源我和保护环境三项基本国策。⑴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⑵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⑶加强环境保护,实行生态平衡。
二、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进入21世纪,我国知识刚刚跨入小康色会的大门,处于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我国目前所达到得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的小康,是因为小康生活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850多美元,属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而达到较高水平的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至少达到3 000美元,相当于一般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所谓不全面的小康,是指目前我国达到的小康水平,是一个主要满足人们的物消费和生存需要的小康。而且即使这种小康,全国城乡居民并未全面达到,尚未稍不分人没有脱贫或解决了温饱而未达到初步小康。而全面的小康水平,除了物质消费外还包括精神消费,除了满足生存需要外还要满足发展需要,实现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全面实现小康。
所谓不平衡的小康,是指我国目前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以及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改变,地区差距还有扩大趋势,因而目前达到的小康状况是不平衡的。
这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既是我国小康生活的现状,也是我国所面临的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将使我国的小康水平得到大大提升。第二十二章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和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处理好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两者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又有利于增长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的能力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也是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独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所必需的。
但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决不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关起门来搞建设、盲目地排斥同外国进行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恰恰相反,只有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才能有效地促进本国经发展,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当然,如果片面地夸大对外经济的作用,不把立足点放在依靠本国力量的基础上,单纯依赖外力,迷信外国,也是十分有害的 b)利用外来资金
社会主义国家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利用外资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作用:⑴可以补充国内积累资金的不足;⑵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以提高引进国的生产、靠科学技术水平。有益于引进国经济的发展,改善商品出口结构和扩大出口;⑷有利于引进国发展本国经济,增长自力更生的能力。
当前,我国利用外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第一,财政信贷。它包括:⑴出口信贷;⑵政府贷款;⑶银行之间的往来;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⑸国际组织提供的贷款。第二,商品信贷。这主要是指补偿贸易以及某些加工装配业务中利用的信贷。第三,直接投资。包括中外合营和外商独资经营两种。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必须坚持以下几项重要原则:第一,必须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拒绝一切不平等和奴役性的条件。第二利用外资的规模,要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偿还能力、配套投资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为,不能单凭主管愿望行动。第三,要坚持重质量、重效益的原则,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第四,要进一步健全涉外经济和提高政策透明度。
第五篇:六普问题解答 2
场地普查问题汇总
1.水上运动场,如果是专门修建的赛艇、皮划艇等项目的比赛训练场地,场地面积包括水域面积,按赛道长度和宽度计算,包括出发和终点的缓冲区。专门修建的,业主都有该赛道数据可咨询。若临时的就不统计。
2.天然游泳场,如果是专门修建的天然游泳场也有基础数据可查询。海边建的天然游泳场可以考虑防鲨网内的水域面积。普查时要注意其否符合天然游泳场的界定。
3.关于场地面积和用地面积之间大小的问题,建议大家结合场地类型及其具体建筑形式去考虑。多层训练馆(房)中,场地面积有可能大于用地面积。
4.场地长宽必须要从看台和墙开始计算
5.乙表04都为室内房馆,比如篮球房馆,在指标解释中有尺寸,这个尺寸是说明“只有满足这个最小尺寸要求(含缓冲)的室内建筑才可以叫篮球房馆”,具体填报长宽必须按指标解释。
6.小区里的棋牌室是否普查?麻将馆是否普查?
答:本次体育场地普查的“棋牌房(室)”是指专门用于开展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桥牌和国际跳棋等项目的单一的或综合类室内棋牌用房。小区内的棋牌室如符合以上界定,则需要普查;根据上述棋牌室的界定,麻将馆暂不统计。
7.指标体系说明中对合作运营和委托运营的解释可能不够准确,涵义有交叉,承包和租赁应属于委托经营。我们只好采取如下对策:一是以合同为准。二是按照业务意见进行填写。
8.填写丙表的只有01体育场、05体育馆和06游泳馆
9.如果有一个人负责多个场馆的情况,应该把这个人安排到一个场馆中进行统计,总数要与实际情况一致;此外,安排时应适当考虑该场馆群的重要性和体量,如果在同一张甲表下,您已经将工作人员分配到了体育场或综合馆,那么这个时候可以在健身路径填0
10.请教:健身房是指有健身器械的场地,那跳健身操或练瑜伽的场地算不算?比如某健身会所内跳健身操的房间算不算健身馆面积?
算,但请注意,场地代码选择健身房(馆),但场地名称请写清楚,并且应大于40平方米,同时这种情况不建议选择在同一张乙表填写!11.一个训练馆一分为二,一半搞射击,一半搞篮球,填哪张表?
填一张篮球馆,一张射击馆。将面积分开填写
12.学校里的单双杠是器械场地,用乙表16填报
13.如果大型体育场馆租赁给公司经营,填写甲表是写该公司;但注意的是:场馆的运营模式应该选择:3 委托运营(因为这个指标反映的是场馆本身的属性,不是单位的属性)那是属于体育系统吗? 属于,针对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按照指标解释,所属系统实际指的是“行业系统”,该单位承包大型体育场馆开展的是仍是以体育为主业兼营其他行业的业务!此外,考虑到未来汇总时避免误解,所以还是选择“体育系统”吧
14.健身步道跨越多个区,原则上是属地原则填报,保证不重不漏
15.马拉松、自行车使用的公路不算在统计范围之内
铁人三项比赛使用的天然水域(非有人工管理的游泳场)、公路自行车和公路长跑都不统计
16.基层的体育设施只有一个简易的跑廊,专用于短跑训练的。如何填报,场地代码里面没有跑廊。应该填84吗? 它也不是小田径场,只有直道的跑廊。应填写乙表16
17.关于全国第六次场地普查乙表04棋牌房(室)界定?小区里的棋牌室是否普查?麻将馆是否普查?
答:指专供棋牌运动训练健身活动使用的,有固定的棋牌桌椅的室内体育场地。其场地面积不应小于20平方米。如在会议室、餐厅、礼堂、楼道内临时放置器材设施的活动场所不予统计。本次体育场地普查的“棋牌房(室)”是指专门用于开展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桥牌和国际跳棋等项目的单一的或综合类室内棋牌用房。小区内的棋牌室如符合以上界定,则需要普查;根据上述棋牌室的界定,麻将馆暂不统计。
18.请问一下各位老师,场中场的面积是否要统计?
要统计,但是不需要单独统计,比如体育场中间的足球场,只填报体育场就可以了,场地面积应该包括足球场
19.投资金额是否只能万元以上??? 对
出现不足万元怎么处理??? 四舍五入
比如一个村有两张室外乒乓球台,投入只有4000元 舍了吧,填0 20.请问体育场地统计中体育公园需填那张表?
要根据体育公园中具体的场地类型选择相应的乙表进行填写,甲表填写管理体育公园的单位!而不是将体育公园统一选择一个乙表进行填写
21.真人CS不予统计如果是户外拓展培训营地,有真人CS项目且在营地范围内的纳入统计,另辟地皮开展真人CS的地方不予统计
22.有的学校做操的操场,在这次普查范围之内吗
按照和教育部沟通的结果,需要进行填报!如果场地不符合我们规定的场地类型,既无法填报小运动场也无法填报篮球场什么的,属于光地,就用84!
23.麻烦问一下公园内的卡丁车场仅供游客游玩的统计不统计?
卡丁车场属于我们场地类型之一,统计!
24.乙表04场地专项指标中的专项训练房馆不用填写场地代码,因为表2场地代码中已有(软件填写)
25.行政机关院内有体育场地的,在场地分布项目中填写05机关企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