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课外活动课调查与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课调查与实践
针对这种现象,我对东莞市不同类型的十六所中学语文课外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我发现:我市不少学 校的语文教学仍处在封闭的、被动的境地,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功利主义驱使下,造就着不少萎缩型继承型 而缺乏创造力的人才;不少语文课堂成了窒息生灵的“书屋”。56%的语文教师从来未进行过语文课外活动,甚 至有人不知道除文体活动、班团队活动外还有语文课外活动。进行过这类活动的也仅仅列举了组织文学社团、演讲比赛。对566名不同层次男女学生进行阅卷调查中,选语文教与学为最没吸引人的占85.3%,说进行过语文 课外活动(含文学书画演讲征文)才占11.2%。在语文课外活动与其它活动中进行选择时,31.1%选理化实验和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等,选语文课外活动的仅8.6%。60.3%的学生选择逛大街、玩游戏机、看三维画或卡通书,还 有的选择去散书摊和放像室。座谈中,我感到这60.3%的学生代表,他们是从自己选择的活动中得到了一些知识,但丰富的想象力被扭曲了,纯洁的心灵被玷污了。不少人满口的流氓语言,处处显出玩世不恭,常沉迷于古 怪离奇的武打言情幻境中,对正面教育颇为反感,对语文及其活动嗤之以鼻。参加了几次语文课外活动,发现 大都是课堂教学的翻版,学生正襟危坐,教师滔滔不绝,个别教师机械地搬了不少各种教参的堆堆结论,以其 昏昏,使人昭昭,活动后问学生感受如何,大都茫然。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作了深入的分析,找到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①要认识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 性;②要让语文课外活动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性、自悟性、趣味性和生活化;③要设计一系列活动,这活动既能反映大纲要求,又与课内教学有一定的自然的联系,特别要突出语文知识生活化;④要在石龙中学 这个教改基地进行专题实验和必要的示范;⑤活动课的设计要从教师为主逐渐以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实施、自 行总结为主。
我首先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理论造势活动,我让尽可能多的教师理解:“教学是一种专门组织起来的认识活 动”(巴甫诺夫《教育学》102页);“这种活动应师生共同组织,最好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活动”。和实 验教师体会毛主席的“从游泳中学会游泳”、杜威的“从做中学”及古人的“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 行”,使大家认识到从感性实践中获得切身经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相信语文课外活动是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和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
在取得了应有的共识以后,我立即在石龙中学指导五位高初中教师进行了具体的系列实践。实践分三个系 列:一是语文知识生活化系列,它主要有个人玩具述评会、模拟各种招待会、模拟家庭的一天、语文与学生生 活知识竞赛、民间故事搜集评述、文学社团刊物编辑出版、课外读物评荐会等。二是对课文进行再创造,续写 或改写课文、将课文内容编成名言警句或写作用的材料。三是引进影视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录像,观看自 己的教学录像和外地先进教学录像,然后进行述评;另外观看课本影视片和中外名著改编的影视片(或选看其 中精彩的片段进行单项写作训练)。
这些活动课,都坚持了如下原则:①真正以学生为主体;②听说读写结合;③互教互学;④寓教于乐。
请看下面的具体课例:
目的:为了落实大纲关于“每学年课外阅读三五本书,提倡课外笔记”的要求,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把 学生的课余生活引上健康有益的轨迹,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我们设计了这个“课外读物荐评会”活动。
过程:一是准备工作:①指导学生选举“课外读物荐评会”负责小组;②小组拟定活动的具体要求,含参 加活动的时间、地点、评奖方法;参荐者应作的各种准备,如设计荐物出现的方式、拟出最高诱导的话等;③ 参荐者报名。
二是正式荐评。①参赛的将自己推荐的读物摆在抽签抽到的位置,附上自己撰写的推荐信;②讲解读物中 最令自己感动不已的内容。
三是交流评比。①荐物者接受同学的提问;②以四人小组讨论评比最佳的推荐者和最佳的课外读物;③评 论代表发言,要求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趣;④参加活动的全部同学写一篇几百字的活动记,要求写 自己感受最深的;⑤全部同学(含参荐者)投票评选最佳推荐者、最佳推荐物、最佳评论代表和评论小组和颁 奖;⑥评委小组最后评出最佳活动记和对活动进行总结。
以上是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施的活动课,在培养好骨干后,我们便在高二(5)班让学生独立设计,自行组织 地进行了“个人玩具述评会”。学生们进行介绍自己各个时期的玩具,回忆了许多有趣的往事,引起了广泛的 共鸣。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热烈。他们还根据本地的一个真实故事设计了“模拟家庭的一天”,真实地反映了 由于父亲语文水平低,与外商签合同时被人骗了仍不知道,一年后家破人亡,打官司时又输了个精光。真真切 切地让学生体味到了语文在生活与事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学生对语文课外活动课陷入一种新的单调感时,我又根据我市的教学条件,引进了影视语文课外活动方 式。注意利用影视的声像景情并茂的特点,使学生置身于现代化的语文氛围中。针对学生对语文教学意见不少 但颇为片面的现象,我将他们的课堂实录放给他们观评。当他们看到录像中自己时,个个兴趣盎然。当我引导 他们分析其中的问题时,没有一个人出声,听得认真、想得深入。当他们不明白要怎样才能做得好时,我又让 他们观看了特级教师的上课实录,然后让他们分组讨论,总结出教改的意见和自己应有的反省。我还让他们观 看课本剧和中外名著改编的影视片。这虽不等同于原著,但它高度浓缩又具有立体感,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十分有用的。如初中学生看了“故宫博物院”后,对课文的教学很有帮助,学生很容易 地体会到了故宫“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高中学生对阿Q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总感到难以 把握,看了故事片《阿Q正传》便觉得这人物形象丰满、深刻。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外活动中,会自然地把学过的各种知识与课文知识相应地勾通起来,形成知识的联系,再通过类比和联想,理解认知想 象和创造力就得到培养了。
以前,不少教师认为教学实验只能在非毕业班进行,语文课外活动也是一样。为了处理好试验与升学的矛 盾,我把课外活动与课文进行了必要的联系,但又进行必要的深化——进行再创造。包括幻想式地续写和改写 课文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将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进行分类编撰,这既是复习又是创造,学生也乐意做。
除此之外,我们还让学生突破班级界限自愿组合,融入社会,并适当与政治、历史、科技、艺术等结合。如与驻军组织各种文化节目、举行知识竞赛、调查社会用语、模拟抗战宣传队写标语、作诗歌,丰富有趣,乐 中有得。
这样的课外活动,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这里知行协调,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学生的审 美需要及各种兴趣得到了满足,情感得到表现和交流,它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活动已不仅仅是课内 语文的简单拓展和深化,也不是课内教学内容的变相延伸,它有明确的重点和具体的目标,但这重点和目标又 全蕴藉于活灵活现的生活情景和前后连贯的活动过程,它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活动课中自主抉择,突出兴趣、活动的实践性,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获得许多感性认识。这对于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和 语文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在活动中,教师的积极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第一阶段的情况设计,第二阶段的画龙点睛式的点拨,第三阶段的完善和总结,处处都有教师的影子。在这里,教师“导而弗牵”,学生乐于接受(也较善于接受)教师的导,特别是他们的设计、组织、实施出现了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们会十分尊重教师的指导意见,就是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也时时可见到教师的作用,即引发和强化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有时,教师关键处的 一个设喻,便能唤起学生,学生乐于进行情感交流和新的创造性思考。
这些语文活动课,使学生对语文有了较浓的兴趣,对语文的思想性、工具性、综合性有了新的认识。在调 查中发现,开展这项活动的高二(5)班和初二(5)班等10个班的学生,对语文有兴趣的已占87%,不少学生都写下 这样的体会:“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无时无处不与语文发生关系,语文真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不学好 语文,我们会处处碰壁。”教师在开展了这项活动后,也知道不应离开广阔的天地、堵塞住多种渠道,仅倾心 于那小小的“责任田——课堂教学”。明白了没有活动课的语文教学不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教学体系。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课与语文课的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与语文课的结合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第五小学
吴艾君
综合实践活动课与语文课的结合
内容摘要: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是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参与语文学习,反过来又把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呢?于是,我做了一些尝试: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创设活动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和延伸语文教材,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与语文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给语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关键词:实践活动、语文、结合、提高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强调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课程。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要求老师必须要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的个性,以及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前提进行活动。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怎样结合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引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实践呢?同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是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参与语文学习,反过来又把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呢?于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做了一些尝试,也收获了惊喜。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创设活动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意思就是教育要与学习者的生活密切相连,要为学习者解决生活的种种问题。语文源于生活,我们的语文教材就是生活的精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能充分利用教材,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广阔、宽松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时,我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法,设计了“今末我当导游”这个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课本的介绍,又查阅客家民居资料,收集客家民居的图片,课堂上学生有的是“导游”领着大家参观“世界民居奇葩”,有的是“游客”,边听导游讲解,边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积累了语言,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结合课后的选做题开展了一次“爱国名人知多少”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根据题目的提示,自己的兴趣,选择一方面进行活动,有的收集爱国名人的故事、诗歌,有的制作手抄报,开拓了视野。
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外,我还结合“口语交际”进行“辩论会”,辩论是一种锻炼口才的好形式。学生往往能在激烈的辨中飞扬个性;在“唇枪舌战”中锤炼语言。例如;在教学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时,结合教学目标,我在班上举行了“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的辩论会。我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先让学生自由分组,确定组长,再确定小组所持的观点,之后让他们回去搜集相关资料,用以支持自己观点的事例。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辩论,所以,我还在正式辩论前给学生上了一节辩论方法与技巧的指导课。到正式辩论会上,不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表现得可圈可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更难得的是培养了学生勇于表现自我的意识。“成语故事会”“ 古诗擂台赛”„„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利用好语文教材,进行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后,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更为深入、更为透彻,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不少学生更在活动中锻炼了胆量,培养了勇于表现自我的意识。
二、拓展和延伸语文教材,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单单靠语文教材中的几篇文章,难道学生就能学会表达吗?答案显而易见:决不可能。所以,教师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大他们的阅读量,结合生活实际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有时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语文课的拓展和延伸。
例如,学完《北京的春节》后,学生对北京的春节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但对家乡的春节又了解多少呢?我国其他的传统节日又有多少了解呢?所以,在学习了《北京的春节》一课后,我在班上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因为春节刚过完,同时又学完与春节有关的课文,活动一开始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在之后的活动中,学生了解到有关我国的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诗歌,传统习俗、节日小吃„„学到了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其中,研究传统节日习俗小组了解到重阳节的一个习俗是放风筝,还找来了学校的退休老师赵老师当他们的师傅,制作风筝。在赵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他们在交流会上为大家展示了一只制作精美的风筝,并现场为同学们示范了放风筝的窍门,给交流会掀起了一个高潮。
又如,学完《我的舞台》一课后,作者刻苦练功学戏的故事深深感动了同学们,班上的同学也都曾经学过一两门艺术,为此,我在班上开展了“我的舞台”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也在班上展示自己的“拿手戏”。在交流会上,学生的表现让我惊喜不断,吹号、唱歌、跳舞、小品、相声、书法展示„„赢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让我更为兴奋的是三位在班上默默无闻的男同学为大家表演了一个惟妙惟肖的相声,两位内向的女同学为大家献上了一首《歌唱祖国》。正是有了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了班上的同学,而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这一次次的亲身经历,亲身参与,亲身感受,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的渠道,提供了更丰富的写作素材、更广阔的视野,让学生可以自由地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想象和创造。在语文教材的拓展与延伸中开展实践活动,学生不但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整理资料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且活动将语文教学中的要点“听、说、读、写”整合在一起,既为听、说、写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题材,又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源泉。综合实践活动课与语文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给语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为儿童充分表现自我、发展个性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课程有机整合,并且在教中思索,在教中成长,以学促思,以学促长。
第三篇: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
诵读经典之走进李白
教学目标:
1、以指导李白诗歌为例,让学生展示课外积累的诗词,渗透诗词学习方法的指导。
2、开拓诗歌文学眼界、激发学习、阅读诗歌的兴趣。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和能力,增加学生诗歌文学积累。教学重点:
学会在积累大量诗歌的前提下走近诗人,走进诗词。学会给诗歌分类,感悟、朗读。教学难点:
总结课外阅读诗歌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主题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他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和豁达;他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他耐得住身为百姓的平凡,受得住皇帝召见的喜,挺得住无情流放的悲;他钟情明月;他独爱美酒;他是中国唐诗一座永恒的丰碑,他就是---李白。李白是盛唐诗歌的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我喜欢读李白的诗,因为他的诗中有“景”,诗中有“情”,诗中有“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李白,去朗读他的诗篇、追寻他的足迹,感悟他的心灵。
二、汇报展示,走近李白。
1、生汇报课外阅读情况。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李白。
(2)你读了多少首李白的诗?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2、有谁知道李白一生共留下多少首诗?在这九百多首诗中,你读了多少首?
3、你知道哪些李白的奇闻趣事?
4、你知道李白的诗有什么特点?
5、你知道李白的诗最爱写什么?
三、汇报展示,吟诵诗句。
1、看图吟诗
2、比赛背诗。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一生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李白漫游名山大川,寄清风明月,留下许多含而不露,意境深远的山水诗的名篇。入蜀中,留下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佳句;出三峡,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空谷绝响;南行江浙,留下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长河画影;上庐山,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画卷;东至齐鲁,留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苍凉景色;西游华山,留下“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的雄奇篇章。背诵写山水的诗。
李白的漫游,一是欣赏大自然的美,二是结交朋友,所以他的诗更多的是赞美大自然的美景和歌咏朋友之间的友情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李白有哪些写景和写友情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早发白帝城》。
他还是一位酒仙,“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喝出了豪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品味的是孤独。太白醉酒,醉中可见把酒问月的天真,饮者留其名的洒脱,桃花潭水深千尺的真情。他快活时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他忧伤时会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他兴致是会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抑郁时会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生背诵与酒有关的诗。
李白爱月,在月的国度里,有着最真的李白。月是李白的情感寄托,是他的理想抱负,是他的知己。在月光里,李白忘掉了自己,他去水中捞月,他终于与月拥抱在了一起。
3、吟诵名句,品李白的人格魅力
李白一生留下了九百多首诗。在这些诗中,有许许多多的千古佳句,流传至今依然琅琅上口,回味无穷。让我们来吟诵它们吧!(小老师吟诵古诗名句)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多么豪迈的气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么神奇的想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多么真挚的友情。“天生我才必有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自信的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这是忧伤的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一身正气,不畏权势的李白。李白的志气,是他生活的底气;豪气,是他生活的风度;骨气,是他生活的气概。这三种气质构成了李白的人格魅力。
4、趣味记忆:李白诗之最
四、走进李白,古诗新唱
1、激情吟诵
2、古诗新唱
七、活动总结,留有余味
今天的“诵读经典之走进李白”活动,我们对李白其人、其诗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位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他正直、豪放、重情义的性格,以他那一首首充满奇特的夸张和丰富想象力的诗歌,深深打动了我们。今天我愿通过了解李白为同学们打开一扇通向诗歌的大门,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岁月中,用心读经典,让诗歌长伴我们的人生!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玉树和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李白,将进酒》窦中亮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乐府·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乐府·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乐府·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庐山,太白诗意图》窦中亮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另作“二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另作“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7、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行》
28、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梦游天姥吟留别》
2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
30、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1、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2、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
33、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34、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35、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36、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
37、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妾薄命》
38、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故乡?《客中作》
第四篇:中学阶段语文课外书目推荐 2012
高一年级语文课外书目推荐 2012/9/17
周国平散文
林清玄散文
《故事新编》鲁迅
梁实秋散文
史铁生散文
张爱玲散文
林语堂散文
《旧时月色》董桥
《马桥辞典》韩少功
冯骥才散文
《俗世奇人》冯骥才
《撒哈拉的故事》
《李国文历史散文合集》
《在历史现场》李辉
《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李国文
《与花儿攀谈》
《培根论人生》
《瓦尔登湖》
《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名人传》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万物有灵且美》
《哲学的故事》威尔 杜兰特 圣经故事
第五篇:实践活动课
实践活动课《合理地安排时间》
活动背景
近年来,大量的社会调查表明:现在大部分小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强,时间安排不合理。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代,又是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教会孩子合理、充分地利用时间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活动目标
1.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并能付诸实践。
2.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
3.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4.扩大知识面,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雪绒花”一分钟。)同学们,这音乐好听吗?
师:刚才播放的音乐,是由号称乐器王子的“萨克斯”用慢三拍节奏演奏的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雪绒花”的片段。这不,昨晚黄老师又跟往常一样欣赏了一小时的音乐。(课件出示“1小时”。)接着看,黄老师昨晚又做了什么?(课件出示黄老师在观看地球仪的情景,并出示所用时间“25分钟”。
师:对啊!五一长假快到了,黄老师在考虑长假去哪几个地方旅游。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课件出示黄老师在擦花瓶的情形以及所用时间“30分钟”。)黄老师又在干什么?
师:对!黄老师喜欢在工作、学习之余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同学们,脑力和体力劳动有机结合才是劳动的最高境界。那么你们猜一猜,完成以上三件事最短需要多少时间?(课件出示“猜一猜,完成以上三件事最短需要多少时间?”)
(老师根据学生的猜测分别板书。)
师:哦,问题来了!同学们回答的不一样。现在就这个问题请大家四人一小组合作讨论——黄老师完成以上三件事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这是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景呈现学习信息,提出生动有趣、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猜一猜,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展开探究,得出结论
1.各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教师四周巡视、倾听。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代表1:我们组认为需要1小时55分。
师(板书后追问):你们组是怎么想的?
代表1:把听音乐、观察地球仪和擦花瓶的时间加起来刚好是1小时55分。
(代表2急着想要说。)
师:要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别人。
代表2:我们组不同意他们组的想法,因为听音乐和擦花瓶可以同时进行的,所以只需要1小时30分。
代表3:我们组认为只要1小时,因为在听1 小时音乐的同时可以完成擦花瓶和观察地球仪。
代表4:难道你们组能一脑两用吗?
(教室里哄堂大笑……)
师:同学们,你们最欣赏的是哪一种安排?为什么?
师:同学们,能听听黄老师的见解吗?黄老师在工作之余听音乐,一般是为了放松、调节自己的心情。但有时候是为了理解一首音乐作品的内涵,这时就要全身心投入,黄老师只能“一脑一用”了。所以,同学们刚才说的两种情况都有道理。这说明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大家对以上肯动脑筋、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同学给予掌声鼓励。(全体学生鼓掌。)现在我们一起用线段图来帮助加深理解(板书如下)。
师:(课件出示“用电饭煲做饭”以及煮饭所需时间“30分钟”。)昨晚黄老师又煮了饭,现在你们算算黄老师完成以上四件事最短需要几分钟?请你们同桌讨论,反馈汇报时要说理由,再评价哪种安排最合理。
(学生因为有了以上的经验,所以能较快地总结出结果,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了如下板书。)
师:看了这个板书谁能得出一个结论。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在同一段时间内可以完成多件事情(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合理地安排时间(板书)。
【这一板块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代表汇报、师生合作等一系列活动过程,生生、师生之间进行心心交流,让学生在互动生成、真诚评价中理解了“在同一段时间内可以同时完成多件事情”,明白了要合理安排时间,并使学生在积极动脑思考的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真正使数学教学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境界。】
三、联系实际,畅谈经验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合理安排时间的经验?
师:哦,这个问题咨询一下我校的电脑专家谢老师。刚好谢老师也在这里。(因为是校大组活动,所以有好多老师在听课。)
师(谢):随着科技的发展,边乘飞机边上网也是可能的。
师:针对这个问题黄老师以前曾专门咨询过两位医生,他们一致认为,偶尔几次这样做是可以的,如果长期这样做是不行的,确实会影响消化。同学们以后不能边吃饭边看电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们若有所思。)
师:昨天老师买了一本很吸引人的小说,于是我就边乘三轮车边看书。你们说这样安排合理吗?
师:对!说得好,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同时也要注意“用脑科学、用眼科学”。所以说要——科学地安排时间(板书)。
【我在这一板块中,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畅所欲言,任凭他们表达、争辩,进行思维相互碰撞。因为我追求课堂的生动活泼不仅是外在的、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思维的灵动”和“动态的生成”,同时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四、学以致用,促进内化
师:(课件出示“煮两个鸡蛋需6分钟,烤面包需2分钟,冲一杯牛奶需1分钟,削一个苹果需2分钟。”)这是小明同学做一份早餐所要做的事,请你们帮他合理安排一下,算算他最短需要多少时间?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课件出示“整理房间需5分钟,洗漱需10分钟,吃早饭需10分钟,听英语需20分钟,烧开水需30分钟,坐公交车需30分钟。”)这是小明每天起床到去学校之间的活动内容,现在请你们帮他合理地安排一下时间。
五、拓宽引申,手脑并用
师:有3个煎饼,每煎熟一面要1分钟,每次最多只能煎2个,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煎熟三个煎饼,谁就是优秀小厨师。现在看看谁是优秀小厨师。(用圆片当饼,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然后回答。)
【这两个板块是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巩固与应用。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分析事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习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