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工、民生、民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民工、民生、民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民工进城带来的诸多问题,并不只是经济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社会资源、公共福利等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对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改变、传统转现代、继承和传承等问题。我知道,这个题目太大了点。自己也就是权作粗略的思考,起个头、抛块砖而已。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多数中国人都为之自豪。自盘古开天辟地,炎黄子孙就一直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从夏开始,开始建立中华文化碎片,商周时期的《周易》演示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变化方式,之后又进一步制定了古老的礼仪。春秋时期的孔子将上古的文化碎片进行系统化处理,奠定儒家文化的基石。汉代儒家文化统治地位确立的同时,也确立了中国文化在东亚乃至世界的先进地位。
自南北晋以来,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入侵,中国逐渐进入多民族大融合时代。这些个入侵,基本上都是落后文化的民族对先进文化的汉族的入侵。因此,在入侵以后,全部受到了先进的汉民族的儒家文化影响,以至于民族和文化进行了双重同化。儒家文化是以农耕为主的家文化,很好地适应了中国长期农耕社会的发展需要。但进入近代,统治中华文化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仅仅在纵向深化发展,渐渐处于固步自封状态。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工业化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农耕文化渐渐在退化,已经无法适应工业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需要。俗话说: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儒家文化在经过长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后,没有及时对外来先进的西方文化进行吸收、容纳、转化,形成适合中国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儒家文化。
在以工业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为经济主导的时代,农耕时代养成的儒家文化及其形成的传统民俗,就像覆盖着南极大陆的冰山一样在逐渐融化、消融。尽管儒家文化一些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文化的需求,但儒家文化里一些对人性论述的观念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民俗,依然对凝聚中华民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民工
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心和重心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对劳动力资源 1 的需求巨大。改革开放之处虽然是以农业为先导--家庭联产承包,但其后逐渐被工业化所主导。1989年出现了“民工潮”初潮,大量的民工在春节前后开始迁徙。尤其是在2001年加入世贸以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经济开始腾飞。尤其是1992年城市房地产的大量开发,使得城市踏上了快速扩张的高速路,这些都为民工进城进而长期居住奠定了基础。时至今天,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六年,一些长期在城市务工的民工渐渐在城市定居下来。民工的大量进城,给城市不仅带来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也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大量民工进城,不仅改变着城市的面貌,同时城市也在改变着民工的生活、观念和文化。
民工的进城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活力,首先为城市建设提供了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一些苦脏累以及有着较大危险性的工作,均由民工来承担。民工成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其次,民工的到来也相应带动了城市低端市场的发育和繁荣,促进了城市周边餐饮业、娱乐业、零售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部分新的就业机会。第三,民工刺激了当地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迫于民工的压力,一些低端的岗位、职位也渐渐为城市人所接受。第四,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些契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民工不仅在城市买房,同时也为蓝皮户口买单,还为子女教育买单等等,拉动了城市发展的内需。第五,有助于改变农村观念和面貌。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无疑刺激了条件好的农村先发展了起来。在仿照城市发展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身观念。农村经济状况的改善,更加有利于城乡经济思想的互补、融汇、交流。第六,改变了城市人口结构。一部分农转非,以及一些在城市长期务工的民工,渐渐在城市定居下来,市民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七,大量民工的进城,使得闲散的土地有可能集中起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发展。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在民工进城以后,必须看到存在的一些弊端。一方面,增加了城市的不安定因素,一些民工在看到城市与农村的巨大差距面前,产生了严重的失衡心理。一些不法民工走捷径,偷盗个人、集体物资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民工一同进城务工的随迁子女,长期以来存在着教育问题。颠沛流离的务工生活,不仅为民工经济增加了额外的教育负担,子女也在不断务工变迁中失去了连续性教育的保障。一部分民工受到眼前利益诱惑,主动让子女辍学务工;一些人急于致富的心态以及新增大学生就业的困境,间接地 2
影响了民工子女,部分民工子女从小就产生进城务工的意识。一些人在这种意识催化下,主动放弃学业转而进城务工。第三,盲目流动。政府对民工务工流缺乏导向,民工外出务工一般都是靠着亲戚、老乡和同学。一旦出现无法务在当地工时,一些人就会产生盲目流动四处奔波找工作;另一些暂时陷入经济困窘的民工,在相互碰撞、集聚下,如遇不良人员的诱导,诸多不稳定因素就容易诱发邪念,不仅会侵占他人财物,更有可能危害其他人的生活。这些不稳定因素,都给城市的社会治安带来挑战。第四,挤占了城市就业岗位。由于民工的吃苦耐劳精神,再加上工资诉求不高,外地弱势群体的维权意识普遍不强等原因。一些企业就更愿意雇佣价廉勤劳的民工,使得一些懒散、身体素质差以及好吃懒做的城市居民丧失了一些就业就会机会和岗位。第五,计划生育。失去计划生育的监管,加上旧的思维观念,为了男孩而超生的人渐渐增多起来。第六,留守。青壮年的离去,老弱留守家中,渐渐已是多数落后农村的生活方式。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的差异性,导致一些人渐渐将重心转移到城市。失去青壮年活力,老弱人员留守生活更加困难,文化生活也更加单调。甚至在落后地区,一方面,受到国家扶贫政策、退耕还林等等的影响;另一方面,长期在城市务工的民工,渐渐迁移至城市随着人口的急剧减少。一些村庄渐渐消失、消亡了。民工不仅仅改变着城市,也在默默地改变着几千年来农村的状况,村内人员结构和生活在日益落入井底,像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受困于井下,仰望于蓝天白云。第六,户籍问题。在城市长期务工的民工渐渐在城市定居下来,然而由于户籍问题得不到解决。户籍带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子女接受教育时,要比当地市民付出昂贵的代价,子女往往还不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另外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五险一金问题。历史上的中国人,都是靠着子女来养老的。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城市居民基本上靠自己的退休金进行养老。而在农村生活的人,仍然是靠着子女养老。离开原籍,民工心中很容易生出不安定感,有种明天就会被驱离的危机意识。再加上五险一金对今后生活的作用缺乏认识,头脑中依然延续着子女养老的传统观念。殊不知,他们的子女生活在城市,不仅习惯了城市人的生活,同时在消费观念、生活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文化习俗等等都在潜移默化,渐渐向城市生活靠拢,像城市人一样思考了。一些人再不会像以前那样,为父母尽孝、养老了。这些将来生活在城市的失地民工,退休以后面临着没有退休金,没有子女赡养的双重危机。大多数人还没有感受到 3
危机正在一步步地向他们逼近,他们却在心理上毫无准备。
其实这些个问题还不是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三十六年的今天,我们的民俗在渐渐中断传承。
二、民俗
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不同的区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俗。中国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入乡随俗。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乡俗是长期以来生活在农村的人形成的一种生活、文化习惯,十里八乡不同俗。一个个不同的乡俗中,孕含着中华民俗文化,形成了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各自不同的文化风俗。中国的文化风俗一脉相传,同一件东西或事物,仅从各地不同的方言口语里,就能看到各自不同的习俗、不同的叫法。从中国春秋的民族大融合开始,从十六国、南北朝开始到隋唐辽宋夏金蒙,中国一直处于多民族融合发展过程,上演着一出出多民族的融合大戏。
在中国民俗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同的地域形成了各自不同风俗的戏曲文化。中国的戏曲起源于春秋,汇集于宋元,鼎盛于明清。中国有着五大剧种,二百七十三个不同的戏曲种类。尽管有些戏曲表演区域窄小,但却一直在编演不断。对各地的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在演绎惩恶扬善、忠义孝廉的同时,更是弘扬了民族正气。地方戏曲在娱乐中,发挥着对当地百姓道德品质教育的作用和功能。戏曲是在民俗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产物,也是本区域民族融合的民俗文化。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民俗爱好,记得改革开放之处,年轻一代都喜欢看电影,那时候最为出名的一本杂志不是《读者文摘》,而是《大众电影》。可见创办杂志者的目的,就是要着眼于大众,想得到大众的支持。如今的表演娱乐种类繁多,戏曲正在走向衰落,尤其是一些地方剧种,在民工进城进行繁忙的工作后,慢慢失去了受众后。而戏曲的传播在新的受众面前则又失去了传播的途径,渐渐在丢失自己的地位,在随风飘荡而去。
中国民俗的最大传播源就在乡村,最大的保留、传承地也在乡村。乡村里不同家族的聚集、共同生活、繁衍延续,在慢长的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文化圈,持续地传承着自己的民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民俗的形成不仅需要同一地区的人们有着相同或类似的习惯、爱好,同时也需要生活在这里的人群生活相对稳定。这样爱好、习惯才能够养成,养成才能传播扩散,扩散的久了、远了民俗也就形 4
成了。随着民工的大量迁徙,乡村稳定的生活圈子被打破,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在受外来文化冲击中改变着,保留民俗的土壤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不可逆的变化。
三、传统
随着中国的富裕,一部分人开始谋求向外拓展、发展,另一部分人则走出去,观看境外的生活和风俗。国外在最初接触到国人的好奇中,渐渐发现了新生代国人的习惯。良好的习惯能够较好地与外部文化向交融,但不好的习惯更易让外人发现。恶习在与外部习俗、文化相碰撞时,让人生厌,进而让人排斥。
我想这一部分归结于近代中国儒家文化统治地位的坍塌,新的文化、新的良好习俗、民俗又没有形成,更别说养成了。自己的文化基石在近百年来一直在不断地被打碎、拆除、侵蚀,五四运动打碎了孔家店,新中国又一股脑地破除了封资修,改革开放外来文化开闸后潮水的冲刷。这些无不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乡村的民俗,传统文化和民俗在不断丧失着自己的土地。
儒家文化的传统,如今已渐渐被关进了笼子里,沦落为申遗的历史文物和表演的商业手段。民俗特在民工的大规模迁移中,在慢慢地融化、消亡。有人研究说,民俗的传播存在四个途径: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这四个途径里,自我传播的主要对象是自己的子女和亲属、朋友。很明显,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与自己子女的团聚时间在不断地被剥夺,这条传播途径在减弱。民工到达某一聚集地后,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往往主动放弃了业余生活。民工为了减缓压力的人际交往,也就是聚餐、豪饮、嗨歌,再就是网游、网影和蜻蜓点水式的闲聊。再也没有富裕的时间,像以前那种聚集在一起“侃大山”、“摆龙门”,长时间的民俗交融了。再看看大众传播,多种民俗在一地陡然聚集,中国人一般会采取“入乡随俗”的办法。但在民工盆地式的聚集地,大家都是外来人,本就没有民俗。民俗在人群里达不到共识,也就失去了传播的作用。唯一的就剩下组织传播了。然而我们的组织往往在忙着GDP,在忙着承欢式的编演。在渐渐空巢的乡村,自然、人为消亡的乡村,人们眼睛盯着经济增长,很少有人睁眼去关注民俗,民俗正在乡村变迁中消亡。
如今的儒家传统文化还未完全消亡,在变身成为现代人附庸风雅的爱好,成为学者的研究对象。国家也在倡导着、传播着传统文化,在不少国家开办了孔子 5
学院,墙外开花墙外香,墙里的人多数麻木不仁。且不论民俗的优劣,个人认为,最为堪忧就是民俗了。民俗是传统文化的基石和载体,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土壤,是传播的主流媒介。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民俗,那就不叫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也就称不上国家了。
第二篇: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高一(5)郑筱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远且延绵不断,在坎坷跌岩中始终未曾终绝,这取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广容度、同化力和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中心,政治为本位,即伦理政治型文化,中国文化的伦理特征,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中国是在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的情况下步人阶级社会的。由家庭形成家族,由家族形成宗族,由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因此,整个社会血缘亲情意识是相当浓厚的。宗法制度土壤里孕育出来的中国文化因而带上了浓厚的伦理文化色彩,比如孔孟儒学,其整个体系都是围绕着人伦道德而展开的。中国伦理政治型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积极方面表现在重人伦道德,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能培养人们的道德觉悟。加强道德修养,使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而消极面主要体现在:一是重人伦,轻自然,这使得中国长期以来不大注重对客观自然规律的探索与研究,自然科学始终处于落后发展状态;二是重礼治,轻法制,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是根本不可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是重群体,轻个体,个人在家庭、宗族和国家中的地位是极其卑微的,一言一行均得符合家族和国家意志,处处都得体现群体的绝对“义务”,否则便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文化为主体,其他文化作为补充的多元文化结构。儒、道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其文化因子已深深地焙在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之中。儒、道两家在中国文化结构中的占主体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人文文化倾向,文化的内容一般说来可划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涉及到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文化;二是涉及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人文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二是以“义利关系”为中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对集体主义的价值认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有着深厚的根基。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有哪些现实意义呢?
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虽然有封建性的糟粕,但也有大量的精华,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优秀遗产,使之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我认为用于我们今天经济建设的传统文化精华是:第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人们在现代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勇于拼搏,全力开拓。第二,先义后利的精神,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在平等、公正、诚实、道义的前提下追求利润。第三,求是务实的思想,脚踏实地地搞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第四,“言必信,行必果’’的精神,坚决抵制欺诈、坑害、挖墙角、使诡计、不正当竞争、不讲信誉等现象。在人际关系方面,“和谐’’的环境有利于 经济增长,稳定的政治局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和心理品质,它形成于以往的岁月,却渗入了每一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凝结着每一时代人们的思想结晶,包含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创新和发展,是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直达于未来的一种价值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这种生命活力,才得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历久不衰,生生不息。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所不可比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今的素质教育的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理论吸收了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根植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厚土,又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与精神。它既是中国的,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闻发与新运用,又是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它既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又给马克思主义入学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它必将在更高的层次上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的伟大实践。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优秀遗产,这些思想精华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要想取得更伟大的成就,就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第三篇: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华上下五千年,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农业一直占着主导地位,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出现过农业文明,对当时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过积极作用,但是到了近代社会由于传统文化依照传统,没有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其不在与当时的经济相适应,弊端层出不群。但是人民已经被长期的农业文化所同化,他们没有去突破传统的勇气,导致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社会发展相对停滞或倒退。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但是这么多年的封建文化不可能一下就消失,他必须经历一个过程。至今那些残余思想还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门。
关键字: 文化 精华 糟粕 发展
中华上下五千年,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农业一直占着主导地位,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出现过农业文明,对当时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过积极作用,但是到了近代社会由于传统文化依照传统,没有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其不在与当时的经济相适应,弊端层出不群。但是人民已经被长期的农业文化所同化,他们没有去突破传统的勇气,导致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社会发展相对停滞或倒退。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但是这么多年的封建文化不可能一下就消失,他必须经历一个过程。至今那些残余思想还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门。
从整体上看,社会总还是缓慢前进着的,具体表现在:
一、政治上,由民本思想到由民做主,《尚书》中《五子歌》里有一句话“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还有《孟子》里的“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话语都体现了民本思想。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无产阶级走上了领导舞台,人民当家作主了。
二、经济上:由重农抑商到市场经济。两千多年自给自足的封建以农业为住的社会,商人是没有地位的,重农抑商的制度严格的限制了商人的出路。直到改革开放,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
三、思想文化上,由尊重人的思想到思想的自由,儒家思想强调以“仁”制天下,“仁者爱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也有过顶极之位,必然有自己的精华所在。它是一种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在封建社会农业收入是国家的主要经济收入,当今社会虽然工业和第三产业占了经济收入的大部分,与它们相比农业似乎可以忽略不计,它的经济收入虽小,但是地位上仍占很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吃饭问题还靠农业来支持,农业是基础产业,它发源与炎黄时期,它本身就属于文化。在古代有了农业的经济基础,科学才能发展,农业发达的时期,科学和文化艺术也会相应的发展。我国古老的四大发明是当时的世界之最,当时的经济当然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那是我们的骄傲。万里长城、都江堰、四大石窟和壁画等物质文化。在精神方面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书法、绘画还有建筑开创了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顶峰,书法上的初唐四杰,诗歌上的唐宋八大家,绘画上的扬州八怪等。这些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它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但是这种文化没有能很好的保存,清朝晚期莫高窟经书大量流失,政府腐败,官员贪得无厌,即使有少数(少的可怜)文人看出这些书籍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有不愿意花费银两来保护这些宝物,当时看管这些书籍的只有一个没有文化的老道士,这就给那些外来冒险者获取财富敞开了大门,来吧,尽情的享受吧!还有,鸦片战争使人间仙境的圆明园转眼化成了灰烬,留给我门的只有废墟一片。
文明背后还隐藏着腐朽的思想。科学家做了这么一个试验:在一个羊群的前面搭一根与高度相当的木杆,然后让这些羊往过跳,一个接一个的,过一会儿拿开这根木棍,那些羊按理说应该很自然的走过去,但是它们不仅没有那么做,反而像前面的羊一样一个一个的往过跳。这个试验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反映了动物的一个内在的本能,正因为有这种本能,杂技表演者才能有饭吃。动物是这样,人也不例外(人可能没有那么愚蠢,没有这么直接的反映,但是也不能排除这一类本能),人主要是表现在精神方面,当然也不能否定所有的人。在中国古代人们长期的生活在封建宗法制度的阴影下,做什么事都得依附传统。“天可变,地可变,祖宗之法不可变”,严重的压制思想,压制个性,对女性尤为严重,有“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说。那时侯的制度相当严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上到下都是围绕着宗法制度。时间长了使的人们的思想像上面羊群的效应一样形成了一种惯性吧,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封建社会才能统治那么久。这种效应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很难换个角度去考虑问题。
这些不足可总结为一下几点:
1、对个性生命的自由、尊严强调的不够,更多的是帝王的权利而不是老百姓。皇帝为自己建造的皇宫、庭院、三宫七十二院等工作个居住的地方,圆明园、颐和园、香山等皇家园林,表现出古代帝王纵情享乐的自私主义。给人民灌输“君权神授”的 2 思想,人民只有服从,不能反抗。
2、思想上限制自由。秦朝的“焚书坑儒”,清朝的文字狱等愚民政策,或直接或间接的限制人们的思想。儒道佛不是对立的,而实则皇权政治下一种思想的三个方面:出则为佛,入则为儒,修身则为道,三者一出。儒家之正统地位,皇帝的以言代法,是不能挑战,也不容挑战。除非在政权没落,或瓦解情况,批判儒家、专制政治的一些思想,才稍有抬头之日。
3、社会矛盾上,崇尚人治,以权力代替法律。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的暴君,他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严刑酷法,其手段之残忍,真实用言语难以形容啊!
4、文化发展上,人情和集权占了很大的地位。行贿受贿,买官卖官的事情屡见不鲜,像包拯这样公私分明的人那真是百里难有一啊。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特有的地貌、地形、气候和水文等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与中国人民一脉相承。全国占地960万平方公里,跨经度和纬度都相当大,南从热带气候至北寒带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有平均海拔达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也有近几米的平原地区,还有低于海平面的盆地;水文上,有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也有四季湿润的沼泽地,有风调雨顺的地区,也有干旱无雨的地区,还有洪涝灾害发生的地区„„在这样的背景下,必然会形成各个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产生了不同的民族。各民族文化在祖国的大一统条件下长期的相互交流融合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它是一种文化的集成。了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和它的发展背景,下来谈谈它在新世纪的中国怎么样去发展,“它是文化的集合”把这个问题放大一下,把中国换成世界,把中国的各个民族换成世界的各个国家,因为有了世界各国不同的特色文化,才形成了世界共同的文化。中国是世界的大国,它的文化会直接影响到世界的文化,世界文化的进步还靠各国的相互交流,融合的。所以中国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是有利于世界的进步,也有利于我们的进步。何乐而不为呢?而今在中国还存在这么一类人:他们坚持固守传统,不肯接受外来文化,甚至还有人为此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这个现象很让人震惊,我想这决不是只在中国有。中国的世界化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有为什么去违背它呢?我们应该街此机会好好发展自己,取他之长,取己之短。否则,只能导致落后,鸦片战争的教训还不够深吗?我们要用事实来作为衡量事物优劣的标准,保持独立思考;要有自信但不能“夜郎自大”。
具体发展我把它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发展中国文化。文化就是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积累,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对自然或社会有新的认识。我们应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应用自己独特的传统想法去探索自然和社会,吸收外来文化,取他人之长处,补自己 的不足。思维的交流会激发人的灵感。
第二、应尊重人的合理要求。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太多了,在这我只从文化发展角度去解说。文化的发展靠人才,而人才就出于广大人民大众之中,对教育的重视其实也就是对人才的重视,所以政府要关心我国子民,让他们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让他们自由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创造祖国的未来。这样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出最大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第三、搞好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今天面对着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各类行业,文化的发展不能一味的也跟着经济乱跑,他们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单纯的去迎合它。文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经济的发展不一定能促进文化的发展。要是经济老牵着文化的鼻子那么,文化将不是文化,而是一种“商品”,它成了人们赚钱的工具。就那一张画来说吧:画是由艺术家创造的,艺术是一种文化,艺术家的追求是创造文化,发展文化,而不是去想自己的画能卖多少钱,当然卖的钱会更好,但是钱并不是他真正的目标。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就相当于艺术家与钱的关系。
第四、创新。其实我们所学的、看的、想的等一些文化或非文化知识,最后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文化的创新应具备下面几个条件:
1、在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只有具备这一条才有可能完成下一步的行动。
2、应自始至终的以探索自然和社会为最终目的进行创新。
3、社会环境的稳定与人的自由程度。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人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人的自由被释放,这为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
4、要有创新的能力与创新的勇气和意志。这是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很多人前面做的很好,就在这一不却挡住了脚。
中国传统文化只要我们好我们的优势和其他文化的精华,找到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这样我们的文化将会发扬广大,造福中国,造福人类„„
第四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中国是唯一一个历史没有间断,文化没有断层的国家。对于这样一个精神宝库,不得不说,现代的社会并没有好好的利用。也许这只是时代发展的暂时阶段,等到在物质追求达到饱和之后,更多的人会回头追溯我们的文化根源。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因而形成中国独特的文化氛围,影响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这里小议两点。
一、君子还在不在在儒家思想里,君子无疑是作为正面人物的典型。君子是道德的楷模,君子是行为的世范。而我觉得君子在儒家思想还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融合了儒家与道家,在入世与出世间找到了平衡。儒家讲究入世,讲究社会责任,甚者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完全把个人价值融入到社会中去。在这种氛围中,君子的形象有些超脱飘然。
我们都知道,孔子的学生颜回和子路一直被拿来作比较,从成就上来说,子路做出了很多成绩,做官当过国相,经商赚过大钱;而颜回呢,除了对孔子言听计从之外,不过弹弹琴唱唱歌,后来教教学生。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子路要比颜回厉害很多吧。但是自古以来,包括孔子,世人都称赞颜回,一致认为颜回有君子之风。
所以,成为君子,有才有德有功劳都是不够的,更需要有些道家之风,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可谓以天人合一;顺其自然,可谓之克己寡欲。做到这些,有飘然世外之感。那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整日忙忙碌碌,身心皆乏,因此才特别推崇君子吧。
“君子和而不同”,我认为现在是还有君子的;“君子固穷”,问题是现在还有没有人推崇。
二、大集体主义
在传统文化中,中庸是个重要的原则。不冒尖,不垫底,处在群体中间是最安全的。这个原则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抱团,或者说形成一个集体。好的方面,有集体意识,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易于管理;不好的方面,需要正确的引导,大众们才能发挥巨大的力量。奇迹可能从集体中产生,混乱也可能从集体中产生。我们需要一个又一个奇迹来完成宏伟目标,但是一个混乱也可能毁掉成绩。
总之,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也是一个微妙的存在。人应该是社会型,但是也应该有独立的思想与个性。这样的集体才是健康稳固的集体。一个普及的优质的教育是好的解决方法,中国传统文化给了一个好的集体意识,受教育程度则能开发人的思想。或许,上面提到的“君子和而不同”,是个好的方向。
第五篇: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长沙理工大学覃加哲***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文化,是与人种和土地这些物质要素同样重要的精神要素。”试想,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土地或是丧失了本真的种族属性,那么这个民族其实是虚无的、根本不存在的。如是,若一个民族丢失了它的文明、模糊了它的文化定位,那么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将不复存在,它必然不能继续走下去,哪怕连站立的勇气都没有。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辉煌的历史,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传说中,世间混沌,盘古生其中,开天辟地,历史从此开始;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塌西北地陷东南,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神农氏尝百草,赐福后人,万世传颂;仓颉依万物之形意,造字留书。这些神话,奠定了神传文化的初始。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天人合一、万物皆道的思想融入华夏文化的血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设馆授徒,把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与社会。公元一世纪,“慈悲普度”的释教佛法东传,中华文化变得更为博大精深。儒、释、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使盛唐时期达到举世瞩目的辉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表现出极大的融合力与生命力,其精华代代相传。“天人合一”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善恶有报”是社会的常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起码美德;“忠孝节义”是人生于世的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中华文化体现出
诚、善、和、容等优点。“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反映出百姓敬天地、忠社稷、重家庭、尊师道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和谐,重视个人的修养,以儒释道的修炼信仰为根,能够包容,能够发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能够使人有正信。
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应该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同等重要的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多读儒道经典,多看历史名篇,多学圣贤之道,主动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我们的思想联系起来,共同指导我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认真践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武装头脑,做一个博学、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