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赵本山在美国演出失败引发的深思有感

时间:2019-05-14 01:5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赵本山在美国演出失败引发的深思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赵本山在美国演出失败引发的深思有感》。

第一篇:读赵本山在美国演出失败引发的深思有感

读《赵本山在美国演出失败引发的深思》有感

一友人在微信里转载了《赵本山在美国演出失败引发的深思》一文,读后感触颇深。

感触之一,赵本山的春晚小品《卖拐》、《卖车》与《功夫》,在中国的(央视)舞台,观看的人们笑得人仰马翻(笔者也不例外),几乎普天同乐。然,在美国的(剧院)舞台演出,观看的人群却毫无笑点,反而觉得赵本山的演出“很无聊、下流。” 同样是赵本山的小品,同样是由赵本山本人表演,为什么中美观众的反应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从表象上看,可能是语言障碍,或是中美文化不同。但往深层面想,人们就会发现,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哪怕是残疾人,“生而平等”(——林肯语)。人们对模仿残疾人并以残疾人为笑料表现出极大的恶心与反感。因此,伶牙俐齿的美国脱口秀主持人,就是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嘲笑残疾人、肥胖者。他们嘲笑的主要对象通常是总统和明星,即有权有势者。想当初,笔者在观看赵本山的春晚小品《卖拐》、《卖车》、《功夫》时,笑得前倾后仰的情景,是多么的无知与可悲啊!这只能说明笔者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读《赵本山在美国演出失败引发的深思》一文后,难道不值得自己反省吗!

感触之二,美国朋友问:为什么赵本山可以买得起私人飞机,而钱学森、竺可桢和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却买不起?

对美国朋友的发问,《赵》文的作者一时语塞,无言以对。只好说:我国的科学家、哲学家、作家和中医学家都一心忙事业,没工夫赚钱。《赵》文作者的解释,当然是不着边际的,且苍白无力。

一个是科星(指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等科学工作者),一个是明星(凡指歌星、影星、笑星等文艺工作者),他们是两颗不同类型的“星”。一个是满足人类物质文明的需要,一个是满足人类精神文明的需要。这两颗“星”的付出所获得的报酬,是很难比较的。但,精明的马克思把原本看似不可比拟的报酬,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人们的付出(劳作)应获得的报酬。换句话说,谁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他所获得的报酬就多。反之,则少。读到这里,读者也许已经明白,一个有作为的科学家其劳动报酬理应要比所谓的明星所得要多得多。然,在我国,事实恰恰相反。为什么呢?这就引申了另外一个问题——“社会不公”。这也就是“赵本山买得起飞机,而钱学森等科学家却买不起”的根本原因。

在西方国家,一个修表匠所得、一个制鞋匠所得远比在同类型现代化工厂工作的工人(哪怕其劳动效率比手工业者高得多)的工资高。为什么?因为修表匠或制鞋匠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远比在现代化工厂工作的工人多。试问,在我国,政府中制定政策的人们也好、民营企业家也好,在制定公务员或打工仔工资待遇时,有多少人会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度量的呢?!这个问题无需笔者来回答,读者自己去想就好了。

西方国家的资本家,绝非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们自觉或不自觉、自愿或不自愿的运用了马克思的工资原理。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反思吗?!

温柔的老头 2014年2月11日

第二篇:读《 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 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素质教育”这个词,在如今的重庆可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最近我读了黄金愈先生所写的《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感触颇深。虽然在美国的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等种种媒体上,在教育机构的有关网站和文件上,在学校的介绍和报告中,几乎看不到、听不到“素质教育”这个词或与之意思相同、相近的词,但是通过读黄先生的这本书,我总感到美国的素质教育无处不在、深入人心。

首先,美国家庭非常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视孩子三方面素质的培养:

一是个性独立与自信的培养。父母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品格。家境好的,当然不必说,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房间,孩子很小时就让他们睡自己的房间;家境不太富裕的家庭,也想方设法让孩子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一个有8个儿子、2个女儿的大家庭。夫妻俩长年在非洲加纳帮助语言教学,两年前才回到美国。因为买不起更大的房子,两个女儿只好共享一个小房间,在放了两张床之后,只剩下两个墙角,聪明的父亲为她们设计了两个小小的独立空间,使她们有各自摆弄自己物品的天地。美国人认为,从小教会孩子管理自己的空间,对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民主意识与自由的培养。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非常宽松的。父母一般不大打断孩子的说话;决定家庭事务,无论大小,一般都要征求每个家庭成员的意见。每个孩子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反对父母的意见。孩子在家里玩耍,只要不会发生伤害事故,父母一般不会干预。

三是举止文明与平等的培养。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对中国夫妇到一美国人家里去做客,主人的小儿子非常喜欢吃一种小甜饼,在PASS一桌后他马上问父亲说:“我可以再要一块吗?”父亲即刻回答:“当然可以,请!”在整个晚餐过程中,任何人需要帮助或者帮助别人都会得到非常有礼貌的回应:“请……”、“谢谢你……”这种平等的家庭氛围,注重对孩子文明礼节的培养,让孩子从小就富于同情心和乐于助人。如果你在美国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后,你会为美国人的反应速度感到惊奇:在你感谢美国人时,你会即刻得到“You are welcome.”反应之快速、之自然,没有长年累月与浓厚氛围的熏陶是绝对做不到的。

其次,美国学校同样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一是探索与创造教育。美国的中小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现有的条件和工具去探索新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学校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尽量创造条件,使其特长得以充分发展。看看他们的一堂天文课:在天象实验室里,有一套可以模拟天体运行的设备,学生坐在椅子上,就象在太空飞船里遨游宇宙,主要天体、星座位置、天象观测方法一目了然。不仅有真切感,而且能激起学生对宇宙探索的欲望。

我还曾经在网上读到一份材料:很多美国小学生二年级时就知道如何使用地图,阅读数据,开始研究诸如动物或昆虫等课题;四年级时能用地图、照片、图表来理解世界各地区及其气候的不同;五年级时能列、读表格,能利用图书馆进行研究,通过做笔记对信息进行综合,开始撰写非虚构的报告;六年级时能使用百科全书以及其他

参考资料完成独立的研究计划。而我国同年级的学生大多数不能做到。

二是满足与欣赏教育。在全美ACT考试得满分、江泽民97年访美去夏威夷时担任翻译的17岁男孩章培志就曾说过:老师的鼓励与支持很重要,这一点从小我们就很注意,老师很夸张,会叫我们“天才、神童”,各种各样的表扬会让你永远觉得自己了不起,很有成就感。我想我能在辩论中取得好成绩,心理因素很重要。在我所了解的每一所学校,特别是小学,无论在走廊还是教室里,常常看到精心布置的学生“作品展”,实际上是学生手工制作、绘画、陶艺等课的课堂作业。尽管一部分习作的水平很一般,但老师非常重视,我们走进教室时特意让我们看,许多学生指给我们看他们自己的作品,甚至拿起来让我们仔细欣赏。满足与成就感溢于言表。美国家庭也自小就开始培养孩子欣赏自己的每一点进步。

美国一般中小学都根据不同情况设置电脑、驾驶、机器操作、建筑设计、摄影、绘画、乐器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要求不同于职业学校,只讲授有关知识,让学生学习基础技能,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主要是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无论在宾州教育部,还是在Lempeter-strausburg学区参观,主人都谈到有两样东西是美国任何学校都有(当然除了网络和家庭学校)而且引以为豪的:一是乐队,二是球队。学校系统的乐队和球队比赛在全美都是很有声望的活动。这些课外活动组织都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哪一个兴趣小组。教师绝不会因为某个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天赋而将之拒之于门外。

三是社会与责任教育。美国有一个全国高中学生考试叫作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我从当地的HAMPFIELD高级中学了解到:美国大学一般不看重这个分数。我们团指导老师有个来自中国的朋友,他的儿子SAT成绩达到99.5%,但怎么也没有等到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原因很简单,美国大学不喜欢“书虫”。美国大学考察一个高中毕业生是否是优秀,还有两个重要指标:①社会活动能力;②所有学课的平均成绩。而且大学对所有报考的学生都进行面试。这与我们一张试卷定终生的做法相去甚远。企业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新人时,非常看重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社交能力、独创能力和个人特长等素质。有时候,面试就是企业或研究机构的专家同数名应聘者在一起喝咖啡,一两个小时天南地北地“闲聊”,足以让应聘者显山露水,反映出个人综合素质的差异。美国高校,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在录取新生时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以及品格。一个学生如果曾经担任过学生参议院主席或议员,担任过校报编辑,同样分数下,他要比没有什么社会活动背景的学生被录取的几率大得多。

Hempfield学区的一位负责人认为,一个学生兴趣广泛、社会活动能力强,他的学习成绩一般不会差。假如这样的学生成绩不好,我们倒要考虑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有没有问题了。有的学校甚至提出,如果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很强,可以不看他的SAT成绩。在一所私立学校(Menonite School)参观时,校学生参议院主席告诉我们:学生参议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帮助组织开展有关活动,联系有关社区和组织提供学生参加志愿者劳动,为社会尽义务。参加义务劳动的有关情况都会记录在案,学生报考大学时,学校会负责地将有关情况(做义工、社会活动能力等等)向学生所报考的大学转达。

当然,美国社会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同样非常重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这在系列之一中已经提到。国内许多教育专家、学者似乎有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失败的,甚至有人提出“中国的基础教育加上美国的高等教育”才是“最佳的”教育模式。我认为这种观点妄自尊大,有些失之偏颇。试想:没有美国基础教育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基本素质,诸如创造欲望、探索能力、广泛兴趣和

社会责任感等等,美国高等教育有何优势可言?!美国高校一流的设施和师资当然是不可否认的,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基础教育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很明显,但缺点也同样很突出。我们的教育家们能否为我们的下一代找一条真正的素质教育的新路?

第三篇: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完这本书,我满满的是感慨和忧虑,作为一名中国的学生,感触更是深。

教育的问题对我们来说不是陌生的话题,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数落过,希望过,无奈过,从《师说》到钱学森之问,不说我们是否从洋媚外,我们看看别人的教育和我们的教育的确是很大的差距。为什么书名叫素质教育在美国,而不说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又为什么是素质教育而不说应试教育?下面说说我的触动和理解。

书的第一章就说到“分数不是教育的中心”,而在中国往往不是这样。我们绝大部分处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我们该理解“应试教育”为贬义词。我们所说的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简单说,就是考试成绩决定命运,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背离,采用机械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敢问这样的方式何以培养出“有用之人”?从小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我们父母、老师从思想上就给我们灌输的分数的重要性,不断地强化成绩的重要性,一切以成绩为中心。我们知道代币制的规则常被老师、父母运用于教育之中,虽然说代币制是有很大科学依据的,但我认为,很大情况下老师、父母会以成绩的为结果,从行为上强化了“错误的思想”,我说的这种“错误的思想”不是指不要好成绩,而是忽略了孩子过程的习得和感悟。

书中提到的“有用的人”让我想起白岩松的一段话:“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我们,怎么啦?平静,正前所未有地成为奢侈品,而除了幸福,我们又似乎什么都有;人人匆匆忙忙向前进,又时常困惑:我要去哪儿?困惑时间长了,就要找一些答案。喝茶、喝酒、听听琴音,这些事儿有用吗?表面上一看,还真没用。从这个时代的追求来看,升官、发财、出名,要做就要做与此有关的事儿,因为有用,而一个人喝喝茶、喝喝酒、听听琴,实在没用。因为,一个人在那儿,既不创造财富,又不营造关系,于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甚至被当做是可怜的。太多有用的事把无用的事推到了边缘。人群中,人们只愿意结识对自己有用的人。名片上的名分决定了哪一张因无用而该撕,而哪一张又因有用而该留。有用的人被人人需要,人群中有趣的人也就越来越少,甚至时间长了,我们的人生都开始干涩无趣起来。无用的事或人,真的无用吗?”我只能这样理解,有时教育强调的“有用”,是带有目的性和短暂性的。可是古人不是也强调品行,追求高境界的精神世界的吗?我们怎么就变得这么浮躁,鼠目寸光呢?我们有该断然把我们的病态归结为经济的时空压缩理论吗?显然,这个值得我们去斟酌、思考。

还有一点可以说是感触最深的,里面提到生活是最大的课题教育。一位我最为尊敬的老师告诉我:“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好学,长本领”,看似平淡简单的一句话,我至今还无法理解那时老师的心境和期望。我认为,中国有个通病:很大一部分学生脱离了学校的环境,脱离了老师、父母的监督进入社会后,会变得和没怎么受过教育的人一样,做着一样的工作,抱怨着同样的事,得过且过,以至于演变成“教育无用论”。可是明明就受过了教育为什么效果没出来?为什么做着和没受过教育的人一样的事情?我们常说“没文化,真可怕”,可是,受过教育也很让人无解。我认为,造成这个问题主要的因素在个人而不在社会的环境: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向上的心态没有塑造起来,甚至可以说“教育”未能健全个人的人格。教育未能给一个受教育的人一个内在的动力,那就是失败的,可悲的。

结合我个人的经历和一些微不足道的经验,站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度,浅谈一下对我们教育的建议。第一,想让学生主动摘果子,必先让学生尝尝果实的甜。这里的果子是这指好的文化,高尚的思想,暂且可以理解为书本的知识,而甜则是指感受。必须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些高尚、好的文化的美好境界,才能把外在动力转换为内在的动力,让学生自己去追求,去发现,去生活,而不是为了工作,沦为房奴、车奴。第二,内省的思考不如敬畏的学习。我们常常去思考,我们怎么了,我们教育怎么就出问题了?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已经有去改善,有去改变,可是效果为什么不大?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我们停留在“我们”这里了,而没有“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缺少开放、分享的心。我们要带着一颗求知、敬畏的心去向每件事情、每个人学习。作为受教育者,首先,要有个谦虚的心,对给予的教育心怀感恩,打心底里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力量。其次,教育是一种洗礼,精神境界才是最终的追求,别把最终追求停留在仅仅是找一份好的、体面的工作,赚更多的钱而已,这是不明智的。这会限制你的思维,甚至在找不到心理平衡时会扭曲你的认知,从而背道而驰。

教育,特别是中国的教育,这是个沉重的思考,但不是个沉重的结果。

第四篇:读美国立宪有感(范文)

读《美国立宪》有感

读美国立宪最大的感受是一个国家形成统一制度的不容易,要协调和平衡各方面的力量,制度的形成,也是各方力量的妥协。而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大是多么的重要,美国从邦联到联邦,其间走过了艰辛的道路,但也见证了美国从无政府的混乱状态到政府充满生机勃勃发展。下面我将谈谈自己读完此书后的几点感受。

一、中央适度集权对国家统一和强大的重要性

邦联时候的美国,刚刚取得独立,当时的邦联条例并没有确定国家实行三权分立,中央政府权力很小,而各州权力却很大,联邦政府显得软弱无能。用麦迪逊的话说,此时的美国是头脑听从四肢的动物。因为邦联条例不足以保证邦联政府的权威,各州不服从邦联政府,谢司起义便是最好的例子,此时州际矛盾也在加剧,欧洲国家歧视美国并且干涉美国的外交,在这样的环境下,美国其实相当于处于无政府的混乱时代,国家内部没有稳定和睦,强大更是无从谈起。正是1787年宪法,它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制、设置联邦司法体系,并赋予国会以广泛的权力,如征税权、管理商业权等。从此,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日益扩大,政府充满着勃勃生机,这便是中央适度集权对国家统一和强大的重要性。

二、美国宪法是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在1787年美国宪法会议上,以汉密尔顿和麦迪逊为首的联邦党人制宪者们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和英国以及西欧各国的政治制度做了分析比较,他们熟悉各个时代的政治学说,在美国宪法中传承

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并且,美国宪法直接借鉴了殖民地时期的政治制度、各州宪法和<<联邦条例>>。当然,美国宪法在传承的基础上是有很大创新的,否则美国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成长强大起来。美国宪法的创新我认为如下:创立了联邦制、总统制,设置联邦司法体系,国会开始拥有广泛的权利,如征税权、管理商业权等。

三、美国宪法是原则与妥协的产物

美国宪法是各方力量妥协的产物,其实不止美国宪法,英国的权利法案、中国近代的曹锟宪法,又何尝不是呢?邦联的无能、大州与小州的矛盾、自由州与蓄奴州的矛盾,就决定了美国宪法必须协调平衡各方力量。而这又是怎样艰难的一个过程,尤其当我看完<<南方与北方>>后,更加能体会到北方与南方无论在人们的生活状态、思维方式,还是工业的发展水平都完全不同,而联邦党人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协调他们的矛盾,平衡他们的利益。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宪法中的五分之三条例和议员一人一票而非一州一票便是最好的例子。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小小的想法。

第五篇:读美国著名小说《在路上》有感(本站推荐)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读美国著名小说《在路上》有感

一.调研目的1957年,美国著名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发表了他的个人第二部小说《在路上》,这部小说后来被视作所谓“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宣言书。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凯鲁亚克,其代表作《在路上》一经问世即令舆论哗然,毁誉参半。不可否认的是,此书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公认为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经典。它是一部关于勇气、尝试和生命的不确定性的小说。就像这本书的至理名言“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满满的期待开始了我的暑期“读寓行”活动。

二.调研的主要方法

读:第一遍粗读;第二遍精读。

寓:读完后思想总结,让自己思想跟随作者一起遨游。

行:来到深圳这样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一个人的行走。

三.调研对象

认真品味完《在路上》后,去深圳开始一个人的行走。

四.内容及分析

《在路上》是杰克•凯鲁亚克的第二部小说,是多年前凯鲁亚克本人作品主要代表,并称为“垮掉的”那一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一群美国青年,漫无目的地漂泊在美国大地上。他们过着一种脱离了惯常轨道的生活,酗酒、吸毒、四处流浪。他们介乎流氓与圣徒、浪荡子与朝圣者之间。没有信念的信念,就是他们的宗教。在西方古典文化走向黄昏的背景下,这些文化游离分子在路上投下的长长的身影,则是对古代东方哲人和游方僧的片面模仿。主人公迪安•莫里亚蒂半夜三更喝得烂醉,在街头喊出了他们的困惑和质问:“人类啊,你的道路是什么样的呢?无外乎是圣童的道路,疯子的道路,虚无漂渺的道路,闲扯淡的道路,随你怎么样的道路。”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现代主义风格的哈姆雷特式的质问。“垮掉的一代”游走在路上,只有行走,没有目标,混合着颓废与反叛的双重精神,构成了二战后一代人的精神特质。

《在路上》的出版,在当时的美国乃至西方世界,都是一个重大的精神事件。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机会了解这一事件。在这一年,中国人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况且,“在路上”

有什么值得可说的呢?《我们走在大路上》就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的精神宣言。尽管都在道路上行走,但后者是阳关道,前者是独木桥,彼此泾渭分明。

事实上,在几年之后,《在路上》就有了中文节译本,译者署为石荣,1962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不过,这个译本是作为内部发行的“黄皮书”中的一种,只有极少数人能读到。这一阅读禁忌,让广大中国民众失去了一个了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腐朽没落的机会,并很可能因此而缺乏抵御西方没落的“文化病毒”之感染的免疫力。此后的情况的确证实了这一点。经过“文革”高潮时期的混乱,一些内部发行的“黄皮书”流落到民间,其中就包括《在路上》。一批经历过“文革”造反运动的年轻人,以炽烈的热情秘密传阅着这些“黄皮书”。据当事人回忆,他们甚至手抄了这部几十万字的作品。尽管流传的范围并不大,仅限于北京、上海知青群体中的少部分人,但引发的精神裂变的力量却是难以估量的。一些人被书中那些被禁锢的思想和情感所蛊惑。时为知青的芒克、彭刚等人在看了《在路上》后,甚至模仿着离开知青点,去四处流浪。当然,他们很快穷途末路,不得不求助于当地警方,才得以返回。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日后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的重要角色,如北岛、多多、芒克、赵振先等“今天派”群体。

对于1970年代初的这些知青来说,“在路上”,显然并不是当时主流观念中的那种被组织起来的集体行走,也不是在某种狂热信念驱使下的“文革”大串联,而是一种对惯常道路的偏离和叛逃,是行走在漫无目的的迷途中的怅惘和游移,还混杂着一丝朦胧的希望、一种漂渺的诱惑和冲动。但他们还称不上是“垮掉的一代”,而更像是“迷惘的一代”。

“文革”结束后,官方媒体也发现了年轻一代人对于人生道路的焦虑。一场关于“人生之路”的大讨论由是展开。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一篇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标题为“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当信仰的虚热退烧之后,年轻一代精神虚脱,已经无力上路。这些被信念的道路抛弃的孤儿,在歧路上啜泣。主流文化对《在路上》式的精神难题的积极回应,是将青年规劝到国家经济建设的“新长征”大道上,鼓励他们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晨读,在“画着大问号”的小道上勤奋工作,借此建立起新的理想主义价值体系和乐观主义人生态度。但也依然有人不爱在人群拥挤的路上行走。

1990年《在路上》又出了两种版本,1990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陶跃庆、何晓丽译本,1998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文楚安译本。据称,后者为全译本。我们终于得以完整地一览凯鲁亚克这部名作的全貌。然而,与此同时,“在路上”精神经过了1990年代“小资”式的柔性化之后,开始变得亲善起来。这一代人的精神时尚,既不是垮掉和堕落,也不是浪漫和希望,而是混合了波希米亚和布尔乔亚两种文化精神的所谓“背囊族”的文化消费。他们也将

《在路上》奉为精神教科书。“背囊族”行走在康庄大道上,既不是无望的自我放逐,也不是愤怒的精神叛逃,更不是未知的心灵历险。相反,它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结合了旅游、健身、休闲等诸多时尚元素的流行运动。道路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被“背囊族”的捷足所消费。

1970年代生人组成的麦田守望者乐队,其精神毕竟是塞林格和凯鲁亚克的混合物,另一方面,其演唱风格则像是崔健和“小虎队”的媾合。一首《在路上》听上去就是对崔健的柔软化模仿。从精神柔软化的层面上讲,“背囊族”一代人的生存状态看上去像是“在路上”,而也有人将其本质描述为“在床上”。过一种舒适、慵懒、安全的“床上”生活的同时,又渴望有某种冒险刺激。“在路上”只是其在有安全保障前提下的惯常生活的一次小小的越轨,是为自己百无聊赖的日子准备的一份鲜美的调味品。总体上说来,称得上是一次有益于身心的愉快旅程。小资歌手许巍的专辑《在路上„„》,唱出了这种慵懒中的几分忧郁的情绪。不过,这些歌手的“在路上”主题,虽然损失了“垮掉的一代”的那种痛苦的反叛精神,但尚且保持某种“在路上”的外表,那种茫茫然无所事事的漂泊感。另一种“在路上”却把这种漂泊感也抛弃了,在路上成为追名逐利的奔忙。2006年,中央电视台的“赢在中国”真人选秀节目的主题歌,名字就叫《在路上》。歌手刘欢以其嘹亮的歌喉唱道:“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 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 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 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 只为温暖我的人/温暖我的人”。这种温情脉脉和循循善诱的励志辞令,包含着成功与财富的郑重承诺。被这种承诺所鼓舞,追逐名利的人们匆匆上路,投入到一场“在路上”的表演当中。在刘欢的清越歌声里,精神的伤痛被成功的承诺所治愈,“在路上”的内在焦虑和撕裂感被修复。表演者实际上是在听从表演和成功的诱惑和召唤,但在表面上装成一副“无为在歧路”的表情,并为自己的姿态所感动。于是,“在路上”不再是一曲无奈和焦虑的哀歌,而变成了一幕热烈的享乐主义的精神喜剧。

在2007年时,当人们开始纪念《在路上》发表50周年的时候,回望半个世纪以来《在路上》所引导的蜿蜒曲折的精神小径,应该是饶有兴味的事情。作为这个纪念的前奏,上海译文出版社在2006年10月推出了由著名翻译家王永年先生翻译的《在路上》的中文新译本。据称,该出版社还有出版“杰克•凯鲁亚克作品系列”的计划。这些出版计划,当然会在读者中引起某种反响。然而,当我们穿过半个世纪的光影变幻而瞩目当下的路标,《在路上》的精神之旅似乎也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些纪念也将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葬礼上的时尚狂欢。《在路上》50年了,凯鲁亚克如果健在,也85岁高龄了。可是他依然很年轻,而年轻的我们似乎早已衰老。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垮掉的一代”是出现在美国五十年代的一个作家群体。维系他们的主要是私人的朋友关系,他们的观念不尽相同,但互相影响很深。(现在认为的中心成员是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和威廉·伯罗斯。“垮掉的一代”这个词是凯鲁亚克1948年“发明”的,但凯鲁亚克对于这个词的含义要强调的是,处在社会底层,作为异类,潦倒,的特别的神圣性和至福感。凯鲁亚克从来没有让批评家们相信“垮掉的一代”基本上是“信仰宗教的一代”,但《在路上》的任务实际上是在“寻求”,他们寻求的特定目标是精神领域的。虽然他们一有借口就横越全国来回奔波,沿途寻找刺激,他们真正的旅途却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他们似乎逾越了大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他们的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

五.主要体会与思考

生存是什么?生存是——不断从我们身上排除任何会趋向死亡的东西。生存是——对即将就木的人,可怜的人和年老的人毫不留情。也就是一种持续的谋害。尼采在《知识》中这么写。这样,人们的责任其实就是在谋害对方,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表现。当然尼采的言论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责任看的太重一定不是什么好事。为了获得责任,有的人选择受人摆布,有的人选择一意孤行,受人摆布者若是没得到甜头就逐渐转变成一意孤行者,反之亦然,这就形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管怎么看都是病态的。所以,我们可以这么看,凯鲁亚克应该是很负责任的写了《在路上》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作品。导致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矛盾的东西总是无法诠释清楚,所以有了《圣经》。

我认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可以比喻为两种:在一个绝对协调的世界里,一种是被关在笼子里,却饱吃饱住,这是物质的绝对满足;另一种是在笼子外面,但需要冒着性命去未知的领域给笼子内的人和自己找食物,不过他们拥有更宽广的世界,这是精神的绝对满足。《在路上》描述了第三种生活方式,吃饱了从笼子里逃出来,跑去外面送死。吃饱证明你有生活,愿意去送死证明你有理想,既有生活又有理想活着似乎很有意义。但责任告诉你,你的理想是追求第一种或第二种生活方式,这永远是个悖论。你若追求第一种,你的送死显得毫无根据。若是第二种,你又愚蠢到否定自己。所以,大多数人都是不负责任地在为责任埋单,这种压力让活着显得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为了消费生命。

《在路上》书中有一句名言:“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这句话充分地反应出了凯鲁亚克对于青春的态度和理解。年轻的心总是不安分的,年轻总想让人感觉与众不同,超凡

脱俗,年轻总 有发泄不完的精力。年轻的人儿总幻想着创造出一番让后人津津乐道的伟绩。于是年轻的我们开始象夸父追日一样追逐幻想。也许《在路上》根本就不是一本小说,它所有的激动人心之处,只在于它的真实。“远走高飞”这个词,总是对年轻的心有着太大的诱惑,再没有什么比“为所欲为”更令人神往的事情了:半夜搭乘陌生人的汽车,陌生的城镇,新鲜的朋友,彻夜的狂欢,酒精,眩晕,睁开双眼后看见的黎明,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不见尽头的公路,等等,就算是将这一切写下来,也要采取最激烈的方式,而年轻的冲动与热力,就像熔岩一样,从字句的背后,从纸张之下,喷涌而出。对于凯鲁亚克来说,年轻,有什么不可以?年轻,就是用来放肆的!而杰克"凯鲁亚克的幸运在于,他不需要面对年轻之后的事情。看看《在路上》那段忧伤的结尾吧:“„„除了衰老以外,谁都不知道谁的遭遇„„”或者,我们不需要知道谁在年轻之后的遭遇,相比那种没有青春期,生下来就已经成熟,年纪轻轻却已经学会了圆滑世故的人,再激烈再荒唐的青春,也不需要后悔!我们忘记一切,只是想上路,去感受这个真实的世界,那些真实的人,他们各自不同,但都极其精彩的生活,真实地记录下来,或者忘记。世界并不因为我们自由的流动而美好,但我们可以通过自由的流动而美好,但我们可以通过自由的流动来检验和感受这个在我们面前越来越自由的世界。也许自由和真实,才是这本书在中国得以流行的原因。

六.结束语

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在这里我送给我的深圳个人驴行以及临近毕业时一句话:我还年轻,我就要上路。

江城“读寓行”读书实践

活动成果报告

选题类型课外书籍成果名称读《在路上》有感所在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学生姓名余小龙班级学号3700080429成绩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

2011 年9 月12日

下载读赵本山在美国演出失败引发的深思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赵本山在美国演出失败引发的深思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读书笔记(本站推荐)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读书笔记本书作者邹谠出生于中国广州,本科毕业于西南联大,在芝加哥大学主攻美国政治学并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并于1966年起任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 本书主......

    宏观经济学在美国的失败

    宏观经济学在美国的失败 斯蒂格利茨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2011年03月21日 如果制定政策的基础是一些错误的模型,那么政策出现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亚当·斯密非常严谨,他已经......

    读《美国外交思想史》有感

    读《美国外交思想史》有感 ——美国一战后的外交思想及其现代外交 在这两年时间内,无论是叙利亚内部政策问题还是中国与日本的钓鱼岛争端问题,在国际事务中美国都积极参与,在国......

    读《美国哈佛大学校训》有感

    读《美国哈佛大学校训》有感 哈弗大学的校训是: 1.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 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3. 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

    读《走进美国课堂》有感

    个性与规则 -------读《走进美国课堂》一书有感 “规则意识应从小培养”,这句话是我读完《走进美国课堂》一书后最大的感受。我们大家都知道美国的学校教育是极张显个性与自......

    读《美国宪政历程》有感[范文模版]

    读《美国宪政历程》有感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老师推荐了不少的相关书籍,利用国庆长假的时间,对其中的一本书进行了阅读,即《美国的宪政历程》。对美......

    读《美国种族简史》有感(合集)

    读《美国种族简史》有感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这句话至今意义不减。《美国种族简史》正是这样一本不可或缺的书,作者用详实的数据、细腻的描写,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了......

    失败的英雄——读《老人与海》有感大全

    失败的英雄——读《老人与海》有感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