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史小论文

时间:2019-05-14 01:4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宗教史小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宗教史小论文》。

第一篇:宗教史小论文

2014—2015年第二学期《宗教史》科目考查卷

专业:历史学(师范)

班级:历史11-1 任课教师: 卢昌德 姓名: 黄婉诗

学号:11064060110

成绩: 浅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历史地位

发生于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往往把它同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联系在一起,看作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变在精神文化层面上的标志。与文艺复兴所不同的是,宗教改革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而且也是一场社会变革运动。[1]欧洲现代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都与宗教改革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一、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

15世纪到16世纪,新兴市民资产阶级(或者说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市民阶层)经济力量不断增长,成为王侯政权所承认的合法集团,并提出了改革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生产关系的初步要求:第一,结束封建割据的分裂局面。当时德国封建割据状况十分严重,由无数的小邦、公国、大公国、最大公国、伯爵领地、男爵领地和帝国自由市场等组成。这种分裂状况导致王权衰落,无力抵制罗马教会,任由教皇剥削。第二,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当时的基督教神学和天主教会具有无上的权威,把追求利润的商业活动斥为罪恶,主张遏止商业;另一方面,在中世纪,人的肉体欲望,甚至人的肉体存在本身都被视为是有罪的,认为只有严格禁欲,人才能以全身心侍奉上帝。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谈》中对这种违背人的本性的做法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他说:“世上有多少男女,头脑都是那么简单,以为女孩儿家只要前额罩上一重白面纱,脑后扯着一块黑头巾,就再也不是一个女人了,再也不会思春了,仿佛她一做了修女,就变成了一块石头似的。”[2]正是因为中世纪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人们才将之称为“黑暗的中世纪”。

1517年,马丁·路德(Martinl一uther,1483一1546)在德国维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反对教会在欧洲各国出售赎罪券。路德此举得到广泛的支持,但路德本人却因此而遭到罗马教廷的绝罚。随后,路德连续发表《致德国基督教贵族公开信》、《论教会巴比伦之囚》、《论基督徒的自由》等文章,力倡宗教改革,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他认为 每一个基督徒都可凭信仰直接与上帝沟通,教会无权干涉世俗政权,要求简化宗教仪式等等。路德的一系列宗教改革举措,在瑞士、英国、德国引起强烈的反响,这些国家纷纷支持他的宗教改革。1555年支持路德宗教改革新教诸候与反对宗教改革的德皇查理五世缔结“奥格斯堡和约”正式确定路德宗为合法的新教教派。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

1580年,欧洲各国支持路德宗教改革的教会以“奥格斯堡信纲”、“教理问答”及几个教会古典文献为基础,编成“协议书”作为路德宗各教会的共同信纲,并由此时起,路德宗正式成为新教主流教派之一;以《圣经》为信仰的最高准则,反对教皇最高权威,主张基督徒一律平等,并简化礼仪。

作为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的创始人,路德是罗马帝国时期神学家奥古斯丁的追随者,他继承了其宗教神学中的原罪说,但对从原罪到拯救的理论有所发展,提出了“因信称义”说。“因信称义”说是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它认为“善行”对于人的得救是无用的,人的得救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努力。这正是对罗马天主教会“善行称义”说的否认。“善行称义”指的是:人奉行善功,上帝给人以帮助,宗教仪式和行善是积累善功的重要途径,这种灵魂得救的途径被称为皈依、修炼或“善行称义”。[3]第二,它强调人的得救称义依靠的是信仰,否定了天主教会在个人和上帝之间的中介角色,认为只有信仰才是神和心灵神秘结合的媒介和条件。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所产生的影响是惊人的。难怪有学者在评论路德宗教改革所起的作用时指出,路德的宗教改革极有“独创性”,他将福音和基督教教义,教会组织结构及其他每一部分都置于福音原则之下。实际上,路德的独创在于强调,通过上帝的爱,靠着基督耶稣和他十字架来实现。在他看来,获得信心的基督徒从本性上讲仍然是罪人,但上帝不再把他看成罪人;相反,因为他们已产生善功,表现为爱上帝和爱邻舍。从表面上看,路德的宗教改革指向是因为教会腐朽以及对宗教堕落的反动而产生,包括路德在其《九十五条论纲》等随后大量文章针贬时弊,全面谴责腐朽的宗教制度。在维藤贝格,路德甚至将奥古斯丁修女院所有修女嫁出去,他自己也将凯瑟琳·冯·波拉(KatherineVonBora)娶为妻室,从此,神职人员独身不再是一种“美德”。教会腐朽,在客观上是路德发起宗教改革的直接爆发力;但在主观上我们也看到,教会也的确需要不断地变革,不断改进。16世纪以后,教会一直按照路德所传的福音或根据这一福音重建基 督教新教的模式。路德将耶稣道成肉身与圣餐相联系,并将饼和酒事实上已转化为基督的体和血。路德说,“我应该听取上帝的言说。”“我不是从人(教会)那里,而是从基督那里接受福音的,对福音信仰应该来源于教会信仰„„即使真正的信仰只驻在一位信徒心中,他也不应放弃基督”。

路德的宗教改革独创精神是在于不断地在否定旧的事物中获得力量,与此同时“注定屹立于上帝大地之上,把人的本性感受为上帝贩赠的勇气。”路德不断提醒世人,教会来源于基督,而不是基督来源于教会。

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历史地位

作为一次社会政治运动,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划时代的历史地位,首先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学说,从原始基督教和奥古斯丁的宗教理论汲取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并注入了时代的新内容,虽未形成独立的哲学体系,但其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因信称义”说不仅否定了教皇的至上权威,而且甚至否定了教会存在的必要。其次,宗教改革在客观上结束了天主教内部的统一,结束了罗马教廷至高无上的统治,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已成为广义基督教中的三大派。再次,宗教改革的意义还在于,它克服了中世纪基督教在灵魂和肉体、天国与人间、理想与现实之间造成的二元对立,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

路德宗教改革给了欧洲封建制度巨大的国际中心—罗马教廷—一次沉重的打击,改变了德意志大部分地区受教皇政治控制、经济压榨特别是精神独裁的历史。使德意志的民族独立基本上得到了维护,堵塞了资财外流的重大漏洞,扭断了天主教会一统的精神枷锁。

第二,这次运动的全过程,“预言式地提示了未来的阶级斗争”。资产阶级不仅把农民引上了政治舞台,“而且在农民之后,把现代无产阶级的先驱也弓}上了舞台,他们手里拿着红旗,口里喊着财产公有的要求”。正像恩格斯所指出的:这场革命不仅具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以宗教外衣为标志的特点,而且和欧洲1848年的革命相比,也有“完全类似”之处。

第三、“路德的宗教改革确实建立了新的信条,即适合君主专制的宗教。”此后,德意志不少诸侯自任教会首领,集本邦的政教大权于一身,并结成新教联盟,开始了争夺霸权的裁争。各诸侯国依靠市民阶级的力量、争取建立近代君主专制国家的努力,并不是历史的倒退。首先,因为这种斗争是企图实现“把民族结合起来万的“等级君主制”,它沉重地打击和动摇哈布斯堡家族所控制的封建帝国的统治,其次,这种君主制实际上是“瓦解中的封建君主制和萌芽中的资产阶级君主制”,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

第四、宗教改革运动表面上没有给德国带来直接的、显著的经济后果,但这种特殊的历 史局部反常,是由于持续的政治分裂状态以及地理大发现、世界贸易中心转移等客观历史原因综合造成的。路德宗教改革的广泛深刻的影响,在解放社会生产力方面,的确给欧洲资产阶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一长远利益,它理所当然也是德国由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重要路标,是德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不仅在德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十六世纪的欧洲,英、法等一些国家,继德国之后也发生了宗教运动,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因为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但又给人的心灵套上锁链。”

注释:

[1].马丁·路德:《奥格斯堡告白》.转引自《历代基督教信条》(香港版)第59页.[2].马丁·路德:《桌上谈》,转引自《路德选集》下册,(香港), 1968年版,第319页.[3]孔祥民:《德国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第194页.参考文献:

[1]马克思·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罗克斯伯里第三版)[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圣经[Z].中张尚仁.西欧封建社会哲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国基督教协会,2009.

[3].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亨利希•海涅.论德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赵林.宗教改革对于西欧社会转型的历史作用[J].江苏社会科学, 2002,(3).[6].路德文集#信仰与社会[M].香港:香港协同出版社,1992.[7].雷雨田,刘兴仕.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8].基佐:《欧洲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9].李勤:《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作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7月.

第二篇:近代物理学史小论文

浅谈大学教育

关键词:大学 教育 知识问题

摘要:通过对现今大学教育的了解,加上自己所处学校的教育情况,提出一些小小的看法;同时对大学的教育方法与方式就自己的认为讲述一下自己的见解,并且对现今的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所见略微加以提出。

大学教育是每一个学子都渴望经历的一个过程,在中国,学生对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更是趋之若鹜,都希望上一个好的大学,接受好的教育。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就现今的大学教育,虽然是那么的让人向往,但是有些方面还是有必要去做深深地思考。

就我的看法而言,大学之所以区别于高中,主要在一个“大”字上,这里的“大”有几层含义,最表面也是最简单的那就是因为大学的校园之大,面积之广,建筑之多;其次,深一层次,是因为大学所涉及的知识面之广和全,所传授的知识是直接运用于各个领域的;最后,“大”字再某种层次还可以理解为“高”的意思,即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不再像以前那样,以前学的基本都是一些表面的浅显的知识,重在的是了解而不是深究,然而在大学里,我们更注重的是有深入知识的内部层面,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举个例子,就我们理科生而言,在中学时代,像有些课程,比如物理,我们只是简单的套用课本上的一些物理公式用来解题,只要知其然已达要求,不必深究这么东西是从何而来,在大学就不一样了,对于物理专业的学生,也许一个简单的公式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推演与深究,每个细节都必不可少。还有,在中学数学课程上有些内容,例如微积分,只是提出,给些公式并一笔带过,很少就其具体的推导方法,在大学,却几乎要用一到两个学期都不能系统的学完这门课。总之,我们在大学我们更注重的是对知识更深一层次的剖析,究其本质来说明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大学教育是一种高等教育。

大学教育不仅在教育的内容上有所不同,同时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与中学更是大不相同。我们知道,在中学阶段,大都数学生都是在被动的学习,接受知识。是因为有强大的压制力和学校老师的监督管理,学生才不得不去学习,努不努力那就另当别论了。而在大学,我们倡导的是学习自主自觉,没有人再会太大的干预你的学习,一切都是自主,只不过最后通过学期末的考试来检查你的学习情况。也许有时候在某门课没通过,最大的“处罚”就是重修及取消一切评优资格,最后只要过了就达到了要求。至于你做的好不好,并不受限制,只要过了最低标准就行。所以,人们常说,大学是很轻松的。其实不然。

在大学里,虽然学校或者是学院对学生的学习的要求并不是那么的严格,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一些强制性的规定。比如说,学校规定每个在校生必须按照要求完成大学四年内所需的学分,不仅仅在与自己的专业有关课程上,而且在公共选修课程上。这就需要学生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即扩大知识面,这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方面。这也许就大学教育的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我自己这个专业来讲,要求大体上和学校规定的一样,在前两个学年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一些通识课加上必要的专业基础课,并没有更加全面的接触专业课程,所以学习要求基本和全校其他各学院系同届的学生一样,所以我觉得大学更重要的时期是在接受专业课程教育的阶段,虽然只有一年,但在我认为,这应该是大学四年的核心内容。所以,在大学,最能凸显各个专业特点的时期就应在这宝贵的一年。同时,要想在大学里学有所得,重要的是把我专业课的这一年,这也是以后能够融入社会参加工作的保证。

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应该是很重视的,因为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要有技术人才,而高等院校正是国家所需各行各业的人才的来源地,教育事业得不到发展,国家的建设就得不到保障,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就会变得缓慢。因此,国家希望通过大学的高等教育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这些人才应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是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为此,国家要求高等学校学生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向世界,了解国情,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勤奋学习,自强不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刻苦钻研,严谨求实;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珍惜时间,学业有成。同时,要求大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严治校,优化办学环境,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健全管理制度应同加强思想教育相结合,对学生以正面引导为主,警惕并抵制国外敌对势力的思想政治渗透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袭,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

虽然国家对大学教育的重视度很高,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是现今的大学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有些方面是有学校的管理制度引起的。譬如说,正因为大学教育对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以自主自觉为原则,管理力度不够大,同时有些学生由于主观自制能力不强,由于没多大压力,而怠慢学习,最后在学业上失败,大大影响了教育质量;还有,学校本希望通过选修课来丰富学生的见解,因此规定选修课所修的学分数要达到一定标准,可是,为了完成指标,某些学生不以获取知识为本,只为争得学分,形成了选课平时不上,只应付最后考试,极大地影响了学风,同时也达不到学校原有的期望;另外,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脑已成为大学生必备的东西,然而,由于不能正确的利用它,把电脑视为玩具而不是工具,造成了一大批学子的堕落,同时又间接助长了大学里的抄袭copy之风,等等。

虽然说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但是我们要尽一切可行之法让其变的尽善尽美。随着新的教育部长的上任,我相信大学教育中的不足会有所改观。

最后我想说的是,大学是每个学子融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最后一个路口,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路口,大学教育要坚持不懈的完成它的使命,努力将每一位学子培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同时每一个学子,要把握大学这美好而又宝贵的四年,用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篇:世界宗教史感想

世界宗教史感想

怀着对宗教历史的憧憬,想试着触碰宗教文化神秘的面纱,我选择了选修世界宗教史。

在课上,我了解到宗教是信仰,是精神的依托,可让自己的人生不会迷失了方向。我对宗教的理解是这样的,若把宗教比作药的话,镇定型药物本来是镇定作用的,却因为人自我的不理智使用和不理智思维,而渐渐变成了某些人的依赖性药物和兴奋作用的药物,这不能怪药物的作用,只能怪滥用药物的人。同时,药,不是人人都适宜同一种药,需要针对不同的体质开具不同的组合。所以把宗教看成神秘的,看成依赖的,就如同乱吃药而不知道为什么一样,受伤害的是自己,但却把错误归结于宗教的宗派。其实原因是自己的错误理解错误迷信而导致的使用和利用的错误,并不是药有什么错误。所以无论哪种宗教,正确的信仰是有益的,迷信的信仰是有害的。

宗教的发展历史悠久,其最早的宗教观念和宗教信仰活动可能产生于中石器时代。这一阶段的原始人特别重视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出生、死亡和食物这3个因素,由此便出现了一些与原始宗教有关的埋葬死者、敬畏图腾等仪式和习俗,形成最早的宗教崇拜活动。所谓图腾实际上就是氏族的标志。原始人借图腾崇拜来维护并神化其氏族制度及氏族制社会本身,从而构成人类最早的宗教信仰体系。古代民族国家的宗教与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生死相连。每个民族中的至高神灵实质上也都是其民族之神,其神灵的权威及影响范围一般不会越出其得以生存的民族领域。民族之神实际上就是“民族精神”、“民族本质”的象征,这些神所享有的光荣也就是其民族的光荣。犹太等民族国家在历史中经历的毁灭曾使这些民族将其宗教视为本民族的灵魂和核心,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通过宗教来团结、联合本民族成员,构成本民族的神圣联盟。此外,世界宗教史上还出现了一些与当地民族文化密切关联、其地区性和民族性都较为突出的宗教,如中国的道教等。

随着世界各地区文化交往的日趋频繁和人们对自然及自我的思想认识不断加深,宗教发展在民族国家宗教的基础上又出现了飞跃,即产生了超越民族人种局限、突破国家地区界定的世界性宗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产生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地区,随即流传到帝国全境,并于4世纪末立为帝国国教。罗马帝国衰亡后,基督教征服了整个中世纪欧洲,后又随着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及其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而传入非洲、美洲和亚洲等地,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宗教。

许多宗教及其教派在现代社会中正在兴起对话、合作或合一运动,传统宗教开始正视现实、掀起跟上时代的改革思潮。各种新兴宗教或教派亦在不断涌现。目前各国各民族都有宗教存在,全世界现有宗教徒总数已超过36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75%,其中基督教徒约为16亿人,占世界宗教徒总数的44%;佛教徒约为3亿多人,占世界宗教徒总数的8.3% ;伊斯兰教徒约有8亿多人,占世界宗教 徒总数的22.8%。此外,各种新兴宗教和民间宗教的信徒约有3亿多人,占世界宗教徒总数的8.5%左右。

宗教一般包括有神论观念、礼仪规范和教职制度等要素。有神论即人们相信神灵存在的思想观念和感情体验,为宗教的内在因素和核心所在,这种宗教意识说明“对神的信仰”乃是一切宗教的根本和基点。礼仪规范和教职制度则为宗教的外在因素和形体构成,代表着宗教思想意识及其实践行为的规范化、程式化、机构化和制度化。其中教义教条的确立基于其理论探究活动,而礼仪规范的制定则根据其社会实践活动,前者为后者提供依据和指导,后者使前者的精神意趣得以推广和外化。提出和规定教义教条是对宗教经典汇集、编纂和诠释活动的必然结果,而礼仪程式的产生也是为了对巫术、祭祀、禁忌、祈祷、礼拜、朝觐等宗教崇拜行为确定规范标准。这样,宗教教条及礼仪就在其存在的文化氛围中成为一种人们公认的社会惯例,为其提供社会共存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规范、价值标准和审美意向。

宗教信仰和行动体系一方面伴随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而产生,其发展进程必然会受到这些条件的制约和限定;但另一方面,宗教也会影响到人类各历史时期和世界各国各族的社会文化生活、政治经济结构和道德伦理 规范等领域,对其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宗教本身并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活生生的社会综合体系和文化生活方式。甚至那些充满抽象意义的宗教精神、宗教情操和宗教境界也都在与人类生存共在、与人类文明共辉中体现出其普遍性和恒久性。这就进而说明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强调个人及群体灵性存在、寻觅终极意义、体悟升华意境、以求真为善、虔诚笃信来超越自我、臻于神圣的文化现象,人类借此在认识其有限、相对之际仍以其文明创造来表达其对无限、永恒、绝对的倾慕、向往,并由此构成其追求真、善、美、圣的价值观念、致知取向、行为实践和社会联盟。所以,宗教的积极或消极作用都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部分直接参与了人类文明兴衰变迁的全过程。

现在,宗教亦进入了现代文化的深层领域,在其中起着一种潜移默化、能动而且自然的社会指导或调节作用,即作为一种表面上看不见的精神驱动力量而参与对各社会发展方向及各民族沉浮命运的支配、制约和决定。

第四篇:新疆宗教演变史专题

三、新疆宗教演变史(上)

前言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要系统研究和正确宣传新疆发展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

历史上,新疆宗教始终在不断发展和演变。这种发展和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外来宗教传入前的新疆宗教

新疆流行的是由远古先民自发产生的原始宗教以及由原始宗教发展而成的萨满教。这一阶段从远古至公元前4世纪外来宗教传入。

1、原始宗教

远古时期的新疆居民,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观念。他们相信人有可以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而且灵魂是不死的。他们还相信万物皆有灵魂,相信超自然力量,认为大自然的后面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操纵着大自然,并把这种超自然力量神格化和人格化。为了获得大自然的恩赐,人们便通过各种形式开始了对自然的崇拜。他们崇拜日月山川、风雨雷电、动植物等一切自然现象和自然物。图腾崇拜也十分盛行。新疆的许多古代民族都以虎、豹、狮子、狼、骆驼等动物,甚至以太阳、树木等为图腾。新疆的远古先民也崇拜生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对祖先的崇拜。

2、萨满教

原始宗教进入晚期阶段后,逐渐出现了专门的神职人员,这一时期的原始宗教被称为“萨满教”。据史籍记载,匈奴、柔然、突厥、回鹘等新疆的古代民族,都信仰过萨满教。萨满教是生命力极强的宗教。各民族不管历史上宗教信仰如何变化,不管其接受的新宗教排他性强弱,萨满教或渗入到新的宗教中,或以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形式存在下来。如维吾尔族至今仍然保留着大量的萨满教遗俗。如朝拜麻扎时在麻扎周围插木杆,并在其上挂羊头、羊皮、布条;在古尔邦节和朝拜麻扎时集体跳萨满舞;民间尤其是南疆农村,仍然盛行“巴合西(即萨满)”跳神治病,等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民族也都程度不同地保留了萨满教的遗存和习俗。

三、新疆宗教演变史(下)

二、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第二阶段是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格局形成。构成这一格局的宗教除佛教外,还有原始宗教(包括萨满教)、祆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这一格局一直维持到伊斯兰教传入,历时一千多年。

2、祆教

公元前4世纪前后,产生于古代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即中国所称之祆教经中亚传入新疆。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祆教流行于新疆各地,吐鲁番地区尤为盛行。当时的高昌政权专门设置了机构和官员来加强对祆教的管理。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历史上都曾经信仰过祆教,至今这些民族还保留着祆教拜火的习俗,祆教的重要节日努鲁孜节已成为这些民族的传统节日。

3、佛教

公元前1世纪,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经克什米尔首先传入新疆和田地区。经过各地统治者几个世纪的大力推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佛教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在塔里木盆地周缘各绿洲,佛寺林立,僧尼众多,大型佛事活动频繁,还形成了于阗、疏勒、龟兹、高昌等著名的佛教中心。唐代,南疆地区的佛教已经开始出现了衰落的迹象。但直到11世纪初,佛教仍然是南疆地区的主要宗教。佛教传入并发展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后,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随之形成。新疆佛教在佛经翻译、造像、绘画、音乐、舞蹈、寺院和石窟建筑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中国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继佛教之后,又有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传入新疆,加入到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之中。

4、道教

公元5世纪左右,中国内地盛行的道教随着汉人的不断到来传入新疆。但当时在新疆的传播范围不广,主要盛行于汉人比较集中的哈密、吐鲁番等地。清朝时期,由于信仰道教的湘军大批进入新疆,道教才广泛传播到新疆各地,当时,道教的宫观几乎遍布天山南北各主要城市。、摩尼教

公元6世纪前后,产生于波斯的又一宗教――摩尼教经中亚传入新疆。信仰摩尼教的中亚商人和移民,在从阿勒泰到罗布泊一带建立了许多聚居区。9世纪中叶,以摩尼教为国教的回鹘人在漠北回鹘汗国破灭后,其主体迁入新疆,并在吐鲁番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信仰摩尼教的回鹘人在吐鲁番地区建造寺院,开凿洞窟,翻译经典,绘制壁画,弘扬摩尼教教义和文化。直到回鹘人改信佛教后,摩尼教才逐渐在新疆消失。

在摩尼教传入前后,景教也传入了新疆。景教是中国对基督教的一个早期派别聂斯脱利派的称谓。景教在新疆早期传播情况不详。唐宋时期,景教在吐鲁番地区十分盛行。元代,随着大量畏兀尔人接受景教,景教在新疆各地得到了广泛传播。直到清代,伊犁地区还有景教的活动。

吐鲁番出土的粟特文摩尼教文献残卷

(三)佛教与伊斯兰教并立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演变

第三阶段,是佛教与伊斯兰教并立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格局。在这一阶段,伊斯兰教通过对和田的宗教战争,逐渐将佛教势力排挤出南疆地区,形成南疆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北疆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格局。这一阶段的早期各种宗教都比较活跃,后期则发生了较大变化,伊斯兰教不断壮大,祆教、景教、摩尼教则日趋式微。这一格局大致持续了6个多世纪。

1、伊斯兰教传入新疆

9世纪末10世纪初,伊斯兰教经中亚传入新疆。当时,统辖新疆南部至中亚一带的喀喇汗王朝的王室成员萨图克布格拉汗率先接受了伊斯兰教,后夺取政权后并利用权力开始在喀喇汗王朝境内强制推行伊斯兰教。公元962年,喀喇汗王朝经过同于阗佛教王国历时40余年的战争,灭亡于阗,把伊斯兰教推行到今和田地区。于阗灭亡后,喀喇汗王朝又发动了对高昌回鹘王国的“圣战”。这次战争虽然对高昌佛教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最后以失败告终,未能把伊斯兰教传播到吐鲁番地区。此后,喀喇汗王朝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分裂为东西两个政权,无暇对周边非伊斯兰地区发动“圣战”。直到14世纪中叶以前,以阿克苏、库车为界,一直维持着南部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北部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

2、伊斯兰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

14世纪中叶,统治新疆的地方政权东察合台汗国可汗秃黑鲁帖木儿皈依伊斯兰教后,首先强迫王公贵族和蒙古人改宗伊斯兰教,之后在伊斯兰上层势力的配合下,在汗国境内强制推行。其后裔是伊斯兰教更加狂热的推行者,他们采取各种手段强制民众接受伊斯兰教,并对吐鲁番、哈密等不信仰伊斯兰教的地区不断发动所谓“圣战”。到16世纪初,伊斯兰教在哈密已取得主要宗教的地位,这标志着伊斯兰教在经过6个多世纪的传播后,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地区的主要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格局也随之形成。

(四)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发展

第四阶段,是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格局。16世纪初,伊斯兰教在历经6个世纪的传播后,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在这一阶段,由于维吾尔等民族接受了伊斯兰教,原来主要由这些民族所信仰的宗教,如祆教、摩尼教、景教等便逐渐在新疆消失了。佛教、道教只是在汉族中流行。17世纪初,卫拉特蒙古人接受藏传佛教后,佛教又在北疆地区兴盛起来。此后,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也相继传入新疆。新疆继续保持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这一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伊斯兰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原来主要在维吾尔等民族中流行的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随之逐渐消失。从明朝起,随着卫拉特蒙古进入新疆,由他们所信仰的藏传佛教在新疆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北疆地区的主要宗教。17世纪后期,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借助藏传佛教的势力,击败了自己的政敌黑山派和卓势力,并灭亡了叶尔羌汗国,足见当时藏传佛教势力之大。清代,随着信仰道教的大量清军、汉族商户和百姓的到来,已衰落了的道教开始复兴。当时,大型的道教宫观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带有我国多神崇拜的道教庙宇,如万寿宫、关帝庙、城隍庙、龙王庙、娘娘庙等等,却遍布天山以北和东疆各地。在南疆地区,道教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据《回疆通志》记载,在喀什噶尔、阿克苏、库车、乌什、叶尔羌、英吉沙尔、喀喇沙尔等地,都建有数量不等的道教宫观。当时新疆道教的宫观数量之多,仅次于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从18世纪后期起,基督教的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中国又称基督教)相继传入新疆。东正教是随着俄罗斯人陆续迁入新疆而传入的,此后也主要在俄罗斯族中流行。基督教和天主教则是由一批西方的传教士传播到新疆。到民国初年,基督教和天主教已传播到全疆各地,在天山南北各重要市镇,如乌鲁木齐、伊宁、喀什、哈密、莎车、绥定、英吉沙等地,都建立了两教的教堂。

伊犁发现的元代基督教文物

(五)新疆宗教演变史的特点与启示

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中的回鹘王侯群像

1、多种宗教并存是新疆宗教历史演变的基本特点,也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自从外来宗教传入新疆形成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以来,构成这一格局的宗教不断在发展演变,但不管其如何演变,都未能改变多种宗教并存的这一基本格局。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受统治阶级宗教政策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主要宗教的地位会发生改变,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教独存”的情况,“一教或两教为主、多教并存”始终是新疆宗教演变的基本格局。

2、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和演变,是由多民族聚居的特点所决定的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而且这种信仰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如维吾尔族历史上就先后信仰过原始宗教、萨满教、祆教、佛教、摩尼教、景教等多种宗教,最后才信仰了伊斯兰教。民族宗教信仰的不断改变,也是导致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及其演变的重要原因。

3、宗教无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必须与其所处的时代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相适应。

凡是不能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宗教是没有生命力的,如祆教、摩尼教、景教在新疆的消失就是不能与新疆的社会相适应的结果。佛教和伊斯兰教在传入新疆后,就是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而与新疆社会相适应,逐渐演变为带有鲜明新疆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佛教和伊斯兰教,才成为新疆历史上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教。

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

4、统治者的宗教政策和态度对新疆宗教的演变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佛教和伊斯兰教之所以能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都是与当时统治者的宗教政策及其对这两种宗教的支持分不开的。西辽和蒙古时期的宗教宽容政策,最终导致了这一时期新疆各种宗教的发展和兴盛。不管实行怎样的宗教政策,都包含着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5、多种宗教和谐共存始终是新疆宗教历史的主流。

历史上虽然也发生过佛教与伊斯兰教的战争,但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这只是一个不和谐的小插曲。伊斯兰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后,在同其他宗教并存的几个世纪里,没有再发生过冲突,一直是和谐并存的。多种宗教在新疆不仅能够和谐并存,而且能够相互吸收融合,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新疆地域和民族特别点的佛教、伊斯兰教、祆教等。

但“三股势力”特别是宗教极端势力却罔顾历史事实,不仅歪曲和杜撰新疆宗教演变的历史,否认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而且极力破坏新疆多种宗教和谐并存的历史传统,甚至大肆鼓吹极端思想,破坏和诋毁新疆传统的伊斯兰教,其目的就是利用宗教进行分裂破坏活动。各族干部群众包括广大信教群众,一定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认清其本质,并与之进行坚决斗争。

第五篇:回顾近现代宗教史史演讲稿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回顾近代宗教发展史,为做好宗教工作打下

坚实基础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我演讲的题目是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回顾近现代宗教发展史,为做好宗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睡狮破浓梦,病国起沉疴(kē)”。自鸦片战争起,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贯穿百年来中国历史的根本任务和突出主题。历史的必然选择,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交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走过90年风雨征程,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主义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回顾近现代宗教发展史,让我们清醒地了解到中国宗教政策的最终确立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国宗教具有特征。中国人对万物和人生本源的基本看法是“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基本信念是敬天法祖,报本答愿的方式是祭天祭祖,由此演化出一套统治制度和伦理秩序。到了封建社会,就形成了封建等级社会固有的“封建宗法性”特征。在这种强大的惯性中,中国文化以儒学为支柱,中国宗教“儒释道”相浸染,都打上了“敬天法祖重社稷”的烙印,强调维系现存世界,并理性地适应现存世界。

随着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宗教又多了个“洋教”特征。“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中国传统 1

宗教在国难当头和中西文化冲突的夹缝中挣扎,这时基督教和天主教却大规模传入中国。一个本来是传播福音的宗教,却不幸成为侵略者的工具,“如来佛是骑着白象来到中国的,耶稣基督却是骑在炮弹上飞过来的。”(蒋梦麟语)一个宣扬爱人如己的宗教,却倚恃“治外法权”的庇护走向了它的反面。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内封建地主阶级、领主阶级以及反动军阀和官僚资产阶级,主要控制着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的领导权;外国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势力,则主要是控制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会。

二、发起挑战

对“封建”特征的挑战,始于“戊戌变法”后一代代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寻求民族独立和复兴的神圣祭坛前,呼喊与抗争之声始终不绝于耳。人们也听到了弘一大师“念佛不忘救国”的怒吼,看到了茅山道士“上马杀敌,下马学道”的身影,以及回民支队纵横驰骋英勇抗日的壮举。

对“洋教”特征的挑战,始于中国天主教和基督教中的有识之士。天主教界人士主张天主教“中国化”。基督教界发起了“本色教会运动”。

三、走向新生

1949年新中国建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终结。蓄势已久的中国宗教的自我革新,在新中国、新社会再度爆发了。

基督教、天主教走上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1950年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接见宗教人士,当他听到多年来基督教界的理想是提倡的“自治、自养、自传”时,总理欣然支持,强调

中国基督教会必须肃清其内部的帝国主义的影响和力量。中国基督教抓住历史的机遇,做出了正确的抉择。1957年2月,中国天主教召开了为期40多天的教友代表会,正式确立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

伊斯兰教改革的内容包括废除宗教的一切封建特权,改革总体上是和平、谨慎地推进的。藏传佛教改革在西藏特别强调“慎重稳进”,最初是采取“和平改革”、“六年不改”的方针。直到1959年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了全面的武装叛乱,在平叛的同时,才调整为“边平边改,先叛先改,后叛后改,未叛缓改”。在改革的基础上,经过协商,建立了寺庙民主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寺庙民主管理试行章程》。

汉传佛教和道教也进行了改革。剔除了“教理、教制、教产”方面的封建宗法因素,废除了危害下层僧侣身心健康的陈规陋习,消除了寺观内盛行的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

通过民主制度改革和独立办教道路的选择,中国宗教不再是作为帝国主义附庸或被统治阶级控制利用的工具,而是恢复了本来面目,保有其基本信仰和教义、维持着与其自身特点相一致的宗教制度和礼仪、能自主地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宗教;是真正体现爱德、弘扬文化传统的宗教。

1993年,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过去进行的宗教制度改革,在天主教、基督教方面革掉帝国主义的操纵和控制,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在佛教和伊斯兰教方面革掉封建剥削和压迫制度,是完全必要的和正确的,使我国宗教界迈出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一步。”

四、政策理念的确立

有过失误,教训更深刻;有过反复,原则更坚定;有过曲折,认识更清晰。勿庸讳言,1957年后,中国共产党有过“左”的失误。“文化革命”实际成了“革文化命”,其中包括“消灭宗教”的运动,教训深刻、代价沉重。改革开放以来,在拨乱反正、“落实宗教政策”的巨大努力中,数座寺观教堂得以迅速恢复或重建。如果说,“消灭宗教”的荒唐是“史无前例”的,“落实政策”的努力又何尝不“惊天地、泣鬼神”? 经过如此的大落大起,大悲大喜,此番全民族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来得更为自觉、坚定和深沉。

积累60年之实践,回顾100年之历程,展望新世纪之发展,要讲中国的宗教政策,最基本的其实就是两条: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坚持独立自主办教。

——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是基于对广大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真诚的尊重,基于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坚持独立自主办教,也是基于对全中国人民意愿的真诚的尊重,基于中国曾经长期受过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历史事实。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不断对自己的党员进行宗教知识和宗教政策的教育;中国现代宗教学术的研究,也已经出现理论和方法的多样化和学术繁荣的新局面。以中国之大,难免局部不出一点问题。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责任,就是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也即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基本方针。

最后,我们坚信在以张忠为局长的局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局同志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下,我局的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开创出新局面。

谢谢大家!

下载宗教史小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宗教史小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疆宗教演变史(概述)

    新疆宗教演变史概述 新疆的原始宗教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不管历史上各种宗教如何演变,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新疆宗教发展和演变......

    世界宗教论文

    基督教,是以新旧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相信耶稣为神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救人类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估计......

    学习新疆宗教演变史心得体会

    学习新疆宗教演变史心得体会 今天,我在网上学习了马品彦主讲的新疆宗教演变史讲座。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新疆宗教的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多种宗教并存是新疆宗教历史演变的基......

    工艺美术史论文

    中国美术工艺史论文 通过系统的学习,吴老师向我们详细地说明了工艺美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各个方面的美术加工,也就是对人们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

    会计史论文

    JIANGSU UNIVERSITY 论晋商在中国会计史上的贡献 学院:京江学院班级:会计姓名:XXX 学号:XXXXXXXX 晋商在中国会计发展史上的贡献 摘要: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及其票号在商业活动......

    汉语史论文

    被动式的发展与演变摘要: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的句子,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受事者的句子。被动句根据有无形式标志,可分为无标......

    科学技术史论文

    宗教人士如何如何做科学研究? People who believe in some kind of religion can still do scientific work, if they can separate religion effects from scientific or na......

    科学技术史论文

    从中国哲学对中国科学史的影响看“李约瑟难题” 摘要: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这与中国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