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政治经济学考点整理
国际政治经济学考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体系中经济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以及信息)的跨国流动对国际体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内部政治结构和过程的影响。反之亦然。霸权稳定论: 公共选择:
相互依存(贡献、囚徒困境和免费搭车): 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 依附论: 黄金周期:
二、简答: 1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体系的观点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 霸权稳定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3 世界体系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4 相互依存论的贡献
5、古典三大理论的各种假设
6、重商主义的特点和两大贡献
7、自由主义的逻辑
8、自由主义的七大信条
9、古典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10、世界经济面临的新挑战四件大事:尼克松冲击、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摩擦、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胜利,跨国公司的管理 11、1970-1990五大命题
12、国家主义 不考 ; 霸权稳定论 一章全看 ;世界体系 缺陷; 依附的定义和形式;
13、世界体系论 要看细看; 涉及现代化的理解;现代化不是线性的,不是一个国家单独发生的 ;康德拉耶夫周期;基本观点;怎样理解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文明;贡献、争论的问题,一定要知道;
14、ipe最新进展不考
三 论述(2选1)如何评价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一代学者”和“第二代学者”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贡献 如果从国内和国际的关联性的角度看中国过去30年的宏观经济的发展(还是宏观经济政
策?我没选这题,记不清了„„@@)霸权稳定论:
1、资本主义的第二个“黄金周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成就三个方面: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制度的建设;美国霸权的确立。
国际经济制度的建设:固定汇率制;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大“滞胀”的出现;固定汇率制的结束;美国霸权的衰落。
3、霸权稳定论首先是由经济学家查里斯·金德尔伯格提出的。最初只是力图说明为什么会出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他将这场危机归因于英国由于霸权地位的下降,虽有意志却没有能力管理国际体系。20C70S初期只限于经济领域,后来被斯蒂芬·克拉斯纳、罗伯特·吉尔平、罗伯特·基欧汉、乔治·莫德尔斯基所继承并扩展到军事、安全领域,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霸权稳定论在回答“一个开放的和自由的市场体系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和前提”产生的,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国际体系的管理问题”,具体:霸权和国际体系的稳定;霸权周期和霸权国家的兴衰;霸权战争和国际体系的变革。
4、霸权:一种基本力量模式(crude basic force model)就是在物质资源方面有着绝对优势,有四种资源:原材料、资本、市场以及在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中的竞争优势。
一种力量行动模式(force activation model)就是一个国家有足够的能力来维持主宰国家之间关系的必要规则,并且有意愿这样做。
马克思主义的霸权概念(Marxian notion of hegemony)就是一种统治力量,在所谓的大国之间的竞争中,一个大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它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甚至文化上的原则和意愿强加于国家体系中。
5、霸权稳定论的贡献:
20世纪70年代产生之后,虽然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但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突出了政治结构变动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它集中关注了民族国家体系的作用,以及国际政治关系在组织和管理世界经济中的作用。霸权稳定论指出,政治环境是国际自由经济秩序存在的条件,并指出霸主的兴衰是结构变革的重要决定因素。对于我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学动力做出了一份贡献。
6、霸权稳定论的局限性:
霸权与国际合作:就是将霸权假设为国际合作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不能解释霸权衰退之后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霸权和国内因素:过分忽视国内因素。对国内政治、利益和问题所作的假设不充分。
霸权和社会联系:就是过分强调国家和政府因素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强调政府之间的联系是国际体系各个社会联系的唯一渠道,忽视了各个社会之间多渠道联系所造成的复杂情况。
公共选择:有时称为“政治的经济理论”或“新政治经济学”一般定义“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的理论。”公共选择就是试图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来分析整治过程,力图将“理性人”或“经济人”的凡是扩到政治问题的研究中。
特点有三:第一,个人是分析的基本单位和逻辑起点;第二,个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分析其所面临的约束条件的变化来解释;第三,公共选择强调分析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用于公共物品的分析、联盟和搭便车现象、政治经济模型、关税和贸易限制、国际组织等。
意义: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明确和统一的人类行为理论,也基于一个能够进行理论解释和经济证实的技术工具;高度的抽象,使分析成为可能;强调对现实的研究,派出的命题至少在原则上是可以检验的。公共选择是跨学科,综合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和政治方面,但使用的却是一种简单的理论研究方法。
相互依存论
1、相互依存论:一般来说,依存(赖)是指受到外部力量支配或者极大影响的一种状态。相互依赖[依存]最一般的定义是彼此相依赖[依存]。在国际政治中,相互依赖[依存]指得是国家之间或者不同国家中的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形。这些相互影响往往是国际交往所产生的结果,例如货币、商品、人员以及信息等跨国界的流通。
2、相互依存论的理论贡献
将非国家因素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之中,并将其系统化; 将权力和相互依存结合起来,拓宽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视角; 将国际机制和相互依存结合起来,为后来国际机制的研究以及“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3、相互依存的五种形式
4、相互依存的限制条件
相互依存理论提出后面临的理论挑战虽然不能说全部,但可以说主要围绕国际机制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具体表现在两个主要问题上:一个是国际机制与霸权国家的关系问题,机制功能理论。(基欧汉本人主张,及时在美国霸权衰退之后,相互依存依然存在,因为机制一旦产生,它有时可以按照自己的逻辑来运行,而国家之所以愿意接受这种机制,主要是因为在某些问题领域的相互依存有利于国家利益)一个是国际机制与国家利益问题,这一问题则主要是国家主义理论对相互依存理论提出的挑战。(国家制度主义:1)制度对于有雄心的政府来说是一种潜在的资源;2)制度有利于有利益冲突的国家在国际制度中进行讨价还价;3)国际制度可以作为平衡或反对其他制度的工具;4)国际制度可以在政治上刺激国家表露出政府的意愿,从而为其他国家提供信息并使得政策更具有可预测性;5)国际制度可以促使国家的责任具体化;6)国际制度不但可以影响国家的利益,而且还影响国家的基本偏好)
5、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不坦白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不坦白的话判十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能满足人类的理性要求。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
囚徒困境悖论是一个非零和游戏,它反映了看起来很合理的个人行为与合作所得的利益间的矛盾,在一个短期看起来有利的策略却可能带来长期的错误的情况。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一个不知道其他的参赛者期望他们做什麽的情况下,每一个个体参赛者都会期望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不考虑别人的利益——亦即是说,参赛者是一个“利己主义者”。这个悖论揭示了这样一个矛盾: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他们会冒著的倒闭与他人合作而得到的比他们期望得到的要少的利益。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对於一个囚徒来说,合作在利己主义者之间是否可以形成:也就是,一个只对自己利益感兴趣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可否意识到他们的利益通过合作可以得到更多。
费边精神:
一、知识分子的独立身份。这种独立不是遗世独立,而是保持独立身份参与到社会的改良之中。
二、渐进主义。通过理性思考得出解决方案,但同时采取渐进的态度,渐,并且进。
囚徒困境: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
费边社的得名,来自于古罗马大将费边。公元前217年,费边接替前任败将的职务,迎战迦太基的世纪名将汉尼拔。费边采取了避其锋芒,改用迅速、小规模进攻的策略,从而达到既避免失败,又打击对方的目的。经过八年的苦战,费边终于击败了汉尼拔。从此费边主义成为缓步前进、谋而后动的代名词。
6、免费搭车
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共用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如果每个人都想成为免费搭车者,这种公共物品也就无人提供。
依附的定义
反映了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特别是经济上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是一种双重关系: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对政治、经济、金融、技术的垄断进而对发展中国家形成经济和社会上的扩张和渗透,促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依附;另外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的选择,即或由于依附于发达国家以及扩过公司发展了本国的经济,或由于依附于发达国家而变得而变得落后、贫穷。依附的形式:
殖民性依附(colonial dependence)金融—工业依附(financial-industrial dependence)新依附(new dependence)
世界体系论
波拉尼的《大转变: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十九世纪主要基于以下四种制度:权力平衡体系,它阻止了大国之间长期的和破坏性的战争;国际性的金本位制。它象征着一个独特的世界经济组织;自我调节的市场,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自由的国家。最根本的就是:自由市场
1)自我调节的市场是被创造出来的一种机制
2)自我调节的市场对人、自然和社会是一种极大的破坏 3)重建文明首先是保证社会的自由 4)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常用考点
一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的二重性
A.物质性或者技术性
B.社会性(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进行生产)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的社会性,生产与外部的关系,生产者与生产者的关系
生产力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三要素: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劳动是指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进行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活动。劳动资料是指人们在劳动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生产条件。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借以实现劳动目的的物质载体。劳动要素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共同构成生产资料。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 财产权
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所有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并支配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是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
财产权:表现为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
财产权利的关系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产权对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
生产和消费:生产决定消费对象和方式;通过消费,产品才能现实化,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生产和交换:生产性质决定交换性质,生产发展程度决定交换发展程度;生产前要进行生产要素的交换,生产出产品之后需要进行交换
生产和分配:生产决定分配对象及方式;生产要素决的分配定生产 社会经济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经济史观谈的是一个社会的结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人们的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意识。经济基础,我们的生产活动在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和主流的意识形态。社会的运动,是在经济基础的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着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变革,经济基础的变革,再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历史与逻辑一致的方法
逻辑方法即从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循着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过程建立逻辑体系,历史方法即按照历史发展真实进程把握发展规律,要坚持两种方法相统一,逻辑的进程要符合经济发展历史进程,是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用本质来说明现象的叙述方法。运用已研究出来的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规律对经济范畴进行深刻科学的理论叙述
二 商品与价值
商品经济的基础与性质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形式。
商品二因素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这里方敏讲的与一般教材有出入,教材中是使用价值与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抽象形式)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由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
交换价值: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是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统一: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②即使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如果没有耗费人类的劳动,那它也不具有价值,不能成为商品;③即使有的东西,既有使用价值又是劳动产品,但只要它们不用于交换而是用于自己消费,就不具有交换价值,也不是商品。
矛盾:①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永恒的范畴;而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②任何买者或卖者都不可能同时占有同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能同时兼得,只有买卖成功,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才能解决。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在一定具体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二者在时间、空间上不可分割
⑴统一:二者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
⑵对立:二者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意义,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历史范畴。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个人性质,是商家按照个人利益从事的劳动
社会劳动:由于社会分工,生产商品具有社会性质,试生产为他人或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而进行的劳动
二者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个别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导致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导致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所有这些矛盾只能是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
价值和价值量的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单位商品价值量=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
商品拜物教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从而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具有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
三 货币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价值形式的发展 教材p46(注意具体的公式)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交换从另一种商品上表现出来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
3.一般价值形式
出现了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这一商品来表现
4.货币形式
当某种商品(一般指金、银)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该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的发展p50 1.金属货币向纸币转化
金块或银块重量成色存在差别,易磨损,于是出现了纸币,纸币是一种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
2.信用货币
存款货币:可随时提取的银行存款货币
银行券是信用货币主要形式
货币对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作用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加深了商品经济内在矛盾。货币出现之前:W1—W2买卖在时间空间上统一,出现之后:W1—G—W2,打破了商品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中出现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买卖脱节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货币的主要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用货币作为尺度来衡量和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之所以有此功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交换媒介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
支付手段:货币在赊销赊购过程中的延期支付功能,以及用来偿清债务,交纳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职能
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简单的货币流通规律
即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基本内容为:货币流通必须适应商品流通。
一定时间内流通需要的货币数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考虑到货币支付手段:上述分子应改成“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赊售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支付总额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及数量=流通中必要的货币金属量/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通货膨胀:纸币供给量大于纸币需求量,导致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通货紧缩:。。。小于。。。,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下降
四 剩余价值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
资本的原始积累与劳动力成为商品
(1)资本原始积累: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2)劳动力成为商品:(a)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b)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身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特殊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劳动,创造价值
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
雇佣劳动契约的内容与性质
内容:资本和劳动力的使用权达成契约关系 性质: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
资本主义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会价值增值
剩余价值率(m’)=m/v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必要劳动:指劳动者为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
剩余劳动:劳动者生产自己和家属生活必需品的必要劳动以外的劳动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靠延长工人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产生的剩余价值。通过提供劳动强度来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产生的剩余价值。
绝值是相值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出发点
五 工资、利润与租金
资本主义工资
工资的性质、形式与差异
本质:表现上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实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因为劳动不是商品(劳动没有价值,不能独立存在,如果是商品则违背价值规律)
形式:计时工资:按一定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工资,资本家可根据不同自己实际的经营情况调整工作日;可以在不降低工资甚至提高工资的情况下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效率以变相压低劳动者计时工资,降低劳动价格。
计件工资:按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的制定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用日工资除以日产量。是资本家节约了监督工人劳动的费用。
差异:存在工资差异主要原因,既有劳动力方面的原因,也有资本的原因。对于劳动力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劳动素质、质量、效率等等存在差别;资本方面的原因就是,资本是否存在垄断,资本是否充分竞争、流动。所以这些差异,现实当中工资的差异和我们讲的工资的本质和劳动力的价值并不矛盾,如果劳动力是完全能够替代的,资本也是完全流动的充分竞争的,那么社会会形成一个统一的、均衡的工资率。但是由于这些条件不具备,所以现实当中才存在着各种工资的差别。
利润的性质及其平均化趋势
本质: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k=c+v)的产物时,叫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掩盖了剥削关系。(w=c+v+m—w=k+p)
利润率:p’=p/C(全部预付资本)
平均化趋势: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X平均利润率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等于k(成本价格)+p(平均利润)。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商品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出手。
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和商业劳动的作用
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
商业资本的作用:缩短流通时间,节约流通费用,减少流通中资本的数量,扩大直接用于生产的那部分资本,从而有助于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提高利润率。
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在流通领域中获得的利润)的来源
商业利润的来源:不是商品买卖价格的差额,因为商品买卖过程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利润的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又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
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
指农业资本家为了取得土地经营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
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是指与土地优劣程度不同相联系而缴纳的有等级差别的地租。它实际上是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由劣等地生产条件所决定的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程度的不同,源泉是农业工人在生产中耗费的剩余劳动。
绝对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因而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它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源泉是农业工人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六 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单个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执行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资本的三种基本形态
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生产资本: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
商品资本: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1)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行。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部分。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劳动对象和投在劳动力上的生产资本部分 区别:价值转移方式不同;价值回收方式不同;价值周转时间不同;物质更新方式不同。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分析再生产的方法和条件
社会对于生产资料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对于消费资料的总供给也要和总需求平衡。这是它的基本的经济含义,只有满足两个部类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再生产才能够得以持续。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条件?答: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 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即I(v+m)=Ⅱc。这个条件表明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即I(c+v+m)=Ic+Ⅱc。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即Ⅱ(c+v+m)=I(v+m)十Ⅱ(v+m)。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内容?答: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实现条件:I(I(v+△v+m/x)=II(c+△c),反映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在积累和生产规模上是互相依赖制约的,I部类生产决定着II部类的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II部类生产也制约着I部类的积累规模。I(c+v+m)=I(c+△c)+II(c+△c),反映了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I部类的生产资料不仅能补偿两大部类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而且还要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资本的需求。II(c+v+m)=I(v+△v+m/x)+II(v+△v+m/x)反映了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I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必须同两大部类原有的工人,追加的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之间保持平衡。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技术进步与资本有机构成(c:v)提高的趋势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对减少,形成相对过剩人口,也就是产业后备军。这是资本积累的一个影响。另一个影响会导致社会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
人口相对过剩和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条件和存在的意义?答:产生的条件:1.伴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使不变资本的比例在递增,可变资本比例下降,使得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下降。2.资本主义进入大机器生产时代,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在增大。3.资本相对于劳动力需求的过剩。存在的意义1.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建立一个庞大的产业后备军,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周期性的需要。2.有利于加重资本家对在职工人的剥削。3.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性质 人口相对过剩,也就是劳动力相对于资本的需求而言过剩,资本相对于获得利润的能力而过剩,商品相对于社会消费能力过剩。如果这些过剩集中在一起,就会爆发全面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分工日益明显,社会化大生产也越来越明显,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生产资料私有制将被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取代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是: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使其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其作用是:①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价值规律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资本化;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剩余价值。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考点梳理
第一课 商品商品经济 考点梳理
1、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必须是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
(2)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在商品经济产生的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而言的。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1)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它不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的属性。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只有通过交换由别的商品把它表现出来。
(3)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决定交换价值。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总之,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多少。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它有两种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4)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产生:货币的出现晚于商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定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5、货币的职能
(1)含义: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货币有五种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① 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之所以具有这一职能,是因为它本身是商品,也有价值。它是以自身价值的大小去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不需要现实的货币。②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地说,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大小成正比。③流通手段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它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它强调的是商品交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由于执行这一职能时,人们常常只关心它的购买力而并不关心货币本身是否足值,这就决定了可以由纸币甚至电子货币来代替它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6、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见表格)
名称
通
货
膨
胀 通
货
紧
缩
项目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数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所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早间内持的经济现象。
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含义 不同
区 别
实质不同 社会 成因 不同 表现不同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物价放开;原材料、能源价格调整;社会需求膨胀;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等。
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部供给 商品供给由相对短缺转为相对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国外经济危机
传导的物价下降。
物价指数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 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引起
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存款所代表生产下降、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危害不同 的实物量减少,造成人民生活水平少市场销售不振;有效需求不足,制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
约国民经济增长;失业增加,居民收
入减少。
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解决 措施 不同
效供给;控制纸币发行量和信贷规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模;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转变消费观念,积极消费;实行积极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控制固定资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发行投资规模;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
强市场体制建设等。
长期建设国债;降低利率。
二者都是由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平衡造成的,即货币的发行量与联
系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平衡所造成的;从长远来讲,对社会发展、企业生产、人民生活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7、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铸币的缺陷充分暴露出来,而且人们关心的是货币是否能买回东西,不关心它是否足值,这就决定了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样就产生了纸币。
(2)定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本身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它只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的发行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8、正确对待货币(1)货币出现以后,它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但它并不神秘,从起源上看它只是一种普通的商品;从本质上看它是一般等价物。
(2)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货币依然是一般等价物,仍然是财富的象征。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国家建设都离不开货币。
(3)我们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只有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去取得金钱,才是正当的,合理的。
(4)作为青年学生必须消除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思想的影响。
9、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使得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成为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但这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①价格的上涨或下降,都不会离开价值太远,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的。②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③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贯彻着。所以,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惟一可能的表现形式。
10、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重点解析
1、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所以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尽管引起了个别劳动时间的变化,但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没有关系。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的生产中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变小;反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变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关系。
(2)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①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当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就会增加;反之,就会减少。所以,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例关系。②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总量等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乘以商品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就会同时带来两个结果: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一半,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增加一倍。因而二者的乘积(商品价值总量)前后没有变化。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3)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即商品的数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无论是个别劳动生产率还是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也就越多,即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都成正比例关系。
2、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纸币;作为流通手段只能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纸币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纸币没有价值,不能充当价值尺度,认为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只需要纸币是错误的。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这是正确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它能够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认为纸币不能作为流通手段是错误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梳理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和经济制度的基础 ①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②社会成员之间是平等劳动、走向共同富裕的关系,社会成员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和经济制度的基础。
(2)①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所有成分。②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实践证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股份制应该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发展。
2、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①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②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③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制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3、我国现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2)具体来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①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水平及其他经济条件,要求我们必须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实践证明,这种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4、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1)以按劳分配为主休、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①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它的基本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是相对于按资分配、按需分配而言的。
②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技术、土地、劳动、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等。
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所决定的,这种分配方式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第二,实行这种分配制度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的。
第三,实行这种分配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只有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才能充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四,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的实行,激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对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①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②必要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确立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5、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资源和资源配臵。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生产要素叫做资源。人们在如何使用资源上做出一定安排的过程叫做资源配臵。
(2)市场有狭义和广义这分。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即有形市场。广义的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在市场上,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即调节着人、财、物的投放方向和数量比例。(3)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四个特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所以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臵的一种有效形式。
6、国家的宏观调控
(1)必要性: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同时在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由于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经济的波动,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也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的种种缺陷,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2)含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3)主要任务: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4)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5)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整体功能。
7、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1)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3)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资源优化配臵的一种有效形式。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考点解析
1、如何理解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对此应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理解。(1)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和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吸纳社会资本、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而且应该统一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现代市场经济中“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关系。
有形的手是指国家的宏观调控,“无形的手”是指市场调节,两者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臵的手段。
(2)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臵的作用,而且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但两者又有所不同。
首先,市场调节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协调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使生产者在利益的驱动下,按市场导向调节生产方向和规模,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臵。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诱导或干预他们的经济行为。其次,市场调节的优势在于可以使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生产要素能自由流通,价格能反映供求变化,市场信息反映灵敏等。宏观调控的优势在于调节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最后,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宏观调控也有些不足,由于政府调节是一种人为因素和主观行为,有时因主观主义而出现失误,而且过度的政府调节会干扰和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
3、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区别:①含义不同。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公共所有的制度。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②属性不同。公有制反映的是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它是从社会宏观角度对生产资料占有形式进行界定。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公有制经济在微观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是方法问题、技术操作问题。(2)联系: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都是公有制的具体表现。可见,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第四篇:大一政治经济学考点复习
第一章
1.商品两因素
商品两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物质财富的内容;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任何商品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因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于生产者和购买者来说都只能实现其中的一种属性,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2.劳动二重性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在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并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还有自然物质)。作为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具体形式的同质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劳动二重性的创立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基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一系列的理论提供理论基础,它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私人劳动,也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者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又依靠别人的供给,因此每个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都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成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总根源。4.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便产生了货币。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能够作为衡量和计算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的标准,此时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要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2)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3)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做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的职能。此时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金属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不能是纸币。
(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一方面减少了流通中货币的需求量,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5)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是货币在国内职能的延伸。
以上五种职能共同体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5.价值规律
(1)内容: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作用:
a.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c.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两级分化;
第二章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
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资本总公式和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的矛盾(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的矛盾):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交换的结果不会发生价值增殖,然而资本总公式表明,资本流通的结果实际上发生了价值增殖。
解决资本总公式:
(1)先决条件:货币转化为资本,既不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2)根本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力的价值包括: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供养后代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所花费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历史和道德因素。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其他商品不具有的特殊性,即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还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性对于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3.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是指由工人创造出来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高于自身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价值增殖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4.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及其相互关系(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依靠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之间的缩短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是整个社会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3)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仍以社会价值出售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企业保留超额剩余价值的状况是暂时的。
(4)关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都是资本家剥削工人、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都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一般基础,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并逐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法,二者具有不同的技术基础。
第三章
1.资本积累
(1)定义: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2)实质:资本家不断地使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增殖资本,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3)动力:
a.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内在的利益驱动);
b.外在动力:竞争
(4)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主要原因
a.对劳动的剥削程度(越高越利于积累)b.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越利于积累)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越利于积累)d.预付资本总量(越大越利于积累)2.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发展趋势
(1)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
a.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b.技术构成:表现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C:V表示。
(2)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总趋势是不断提高的。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个别资本增大有两种形式: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a.资本积聚:指个别资本依靠本身的积累,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b.资本集中:指将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联合形成大资本。一是通过竞争,大资本不断兼并小资本从而形成更大的资本;而是通过创办股份公司,将众多小资本联合形成一个大资本。竞争和信用是推定资本集中的两个强有力的杠杆。
c.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资本积聚可以促进资本集中,资本集中也可以促进资本积聚;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的自我积累,资本集中是社会资本的合并或联合;资本积聚能增大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不会增大社会总资本;资本积聚要受积累基金的限制,增长较慢,资本集中不受积累资金的限制,增长较快。3.相对过剩人口
(1)含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超过资本需要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2)产生原因: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总资本中的不变资本日益增加,而可变资本的部分相对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对减少,提供的就业机会也相对下降(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日益增加:a.随着技术进步,劳动的繁重程度减轻,操作简化,大量的妇女、童工投入生产;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小生产者两级分化,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加入雇佣劳动的队伍;c.资本竞争激烈,一部分中小资本家在竞争中破产,加入雇佣劳动的队伍(供给增多)。(3)相对过剩人口的三种基本形式:
a.流动的过剩人口:暂时从生产过程中被排挤出来的工人 b.潜在的过剩人口:农村中潜在的失业人口 c.停滞的过剩人口:无业或基本无业;
除以上三种基本形式外,还有丧失劳动能力及被迫流浪或堕落的需要救济的贫民。4.相对贫困化
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化是指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公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5.绝对贫困化
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是指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绝对恶化,主要表现在:实际工资下降、失业率提高、失业人口增加、生活在贫
困线以下的人口大量存在。
第五章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及核心问题
(1)出发点: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以内由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2)核心: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价值补偿是指个别企业的价值增殖运动(卖得出去);实物补偿:再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只能在社会总商品中得到补偿(买得回来)。
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条件和经济含义 基本条件:
Ⅰ(v+m)=Ⅱc(两大部类的生产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第Ⅰ部类创造的价值产品必须全部用于补偿第Ⅱ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第Ⅱ部类产品中相当于不变资本的部分必须能够维持第Ⅰ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原有的生活需要)必要条件
Ⅰ(c+v+m)=Ⅱc+Ⅰc(第Ⅰ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第Ⅰ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必须全部用来补偿两大部类消耗掉的生产资料)
Ⅱ(c+v+m)=Ⅰ(v+m)+ Ⅱ(v+m)(第Ⅱ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第Ⅱ部类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必须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个人消费品的需要相等)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和经济含义 基本前提(可能条件):
Ⅰ(v+m)﹥Ⅱc(第一部类的剩余产品必须同时为两个部类提供生产资料,第一部类本身进行生产资本的积累)
Ⅱ(c+m-m/x)﹥Ⅰ(v+m/x)(m/x表示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和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实现条件: Ⅰ(v+∆v+m/x)= Ⅱ(c+∆c)(在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在两大部类之间应当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即第Ⅰ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加上第Ⅰ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的总和应当等于第Ⅱ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
Ⅱ(c+v+m)=Ⅰ(v+∆v+m/x)+ Ⅱ(v+∆v+m/x)(要进行扩大再生产,第Ⅱ部类的全部产物价值,要补偿两个部类原有的工人和资本家所需的生活资料,还必须满足两个部类追加的工人所需生产资料)
Ⅰ(c+v+m)= Ⅰ(c+∆c)+ Ⅱ(c+∆c)(要进行扩大再生产,第Ⅰ部类的全部产物价值,要补偿两个部类进行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时对生产资料的全部需要)平衡式:
Ⅱ(c+m)= Ⅰ(v+∆v+m/x)+ Ⅱ(∆v+m/x)
第六章
1.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及影响(1)形成: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转移使得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a.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b.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2)影响:
a.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各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重新分配的过程,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各生产部门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分配剩余价值。
b.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进一步被掩盖,利润的本质和来源也被完全歪曲和掩盖起来;
c.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学说的重大意义就是揭示了平均利润的实质。一方面它揭露了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实质是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被重新分配了,工人阶级受到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无产阶级要改变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要同整个资本家阶级进行斗争。2.生产价格与价值规律(1)生产价格: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就是价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商品就不再按照成本价格加利润进行出售,而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即生产价格出售。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平均利润(2)价值规律:价格转化为生产价格之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改变,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再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而围绕商品的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3)原因:一是单个部门看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不等剩余价值,社会等于,而是单个部门看生产价格不等于平均价值,社会看是的,三是价值下降,生产价格就下降 3.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的所有权获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任何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4.级差地租的条件与原因
(1)产生条件:土地等级差别(自然条件)、资本家对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原因)
(2)分类:级差地租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距离市场远近的不同(自然条件的差别)产生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从而形成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租中劣等地不需要缴纳级差地租)5.绝对地租的条件与原因
(1)产生条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2)原因: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3)形成:平均利润的形成是以资本和劳动力自由转移为前提的,但土地私有权垄断阻碍了工业部门的资本向农业转移,农业便不参与平均利润的形成,农产品仍按价值出售,其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那部分就形成绝对地租。
第七章
1.垄断的形成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形成垄断。生产集中是指劳动力、生产资料、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在少数大企业中,使生产规模扩大,生产集中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
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四大推动力:a.同一部门的不同企业竞争会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b.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c.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具有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基础;d.股份和信用公司是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得以加速的杠杆。2.垄断价格及其本质
(1)含义: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凭借经济上的垄断地位制定的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它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在商品销售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是垄断组织利用其垄断地位在购买和倾销商品时认为压低的价格。
(2)制定:考虑商品的需求、考虑商品的供给、考虑产品的成本(3)本质:垄断价格的本质是超额剩余价值,垄断在本质上是排斥竞争的。
第九章
1.市场机制的核心
(1)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价格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的机理和功能。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值规律的直接作用形式。
价格最主要的功能是信号诱导功能和利益调节功能。(2)价格机制包括价格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
价格体系包括比价和差价。比价是指不同商品和要素价格之间客观存在的比例关系,差价是指同一商品和生产要素之间因客观条件的不同所形成的比例关系。
价格形成机制包括:市场价格(也称自由价格,通过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形成)、国家指导价格(国家为达到特定的经济社会目标对市场价格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而形成的价格,分为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最高限价、保护生产者利益的最低限价、由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制定的中准价和浮动范围的浮动价格)、政府定价; 2.市场机制的作用及市场失灵
(1)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2)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利性的市场主体按照市场信号,通过周密计算后进行分散决策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通过全体市场主体的类似行为和市场的自行调节引致社会财富的增长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a.市场机制通过价格、税率、利率等经济参数诱导市场主体按照市场供需关系灵活地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从而调节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之间的分配;b.市场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能够激发企业和劳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使经济具有活力和生机,也可以把个体的逐利动机和行为转变为一种社会压力,迫使其节约资源,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3)市场失灵:
a.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事后性、时滞性;
b.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优胜劣汰竞争法则,容易导致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均和两级分化现象,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影响社会公平和安定。
c.市场调节难以解决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包括外部经济(有些经济主体不付任何代价便可得到来自外部的经济好处)和外部不经济(有些经济主体的活动会造成外部主体遭受经济损失而得不到补偿,如环境污染)
d.市场调节的微观性决定了它难以实现和解决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长期问题;
e.自发的市场调节会导致垄断的产生;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和基本框架(1)特征:
a.统一性:各类市场在结构、运行的基本要素、功能优化的目标方面是统一的,市场体系是一个结构完整、层次合理的统一体,是一个市场要素共同作用的统一体,是一个要求实现整体功能优化目标的统一体;
b.开放性:全方位对外开放、充满竞争、充满联系;
c.竞争性: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保护公平竞争,防止垄断产生;
d.有序性:市场主体及行为规范化、市场体系环境完善化、市场交易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市场有序运行和发展;(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a.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切实成为市场主体;
b.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c.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
e.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互助);
4.完善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建立健全各种要素市场:a.完善金融市场体系;b.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c.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d.进一步发展技术、产权等生产要素市场;
(2)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的形成机制;
(3)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避免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和行政垄断,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4)建立社会信用体系:a.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b.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观念;c.完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5)发展商品生产,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
第十章
1.微观经济基础的特征
(1)平等性:构成微观基础的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2)自主性:对于企业而言,自主性包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对于个人而言,自主性指在个人消费、储蓄及投资、就业等经济活动时,自主地对自身现有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的目的;
(3)逐利性:微观经济主体的一切经济行为都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逐利性是微观经济基础的核心特征;(4)自发性:经济行为带有盲目性和自发性;平等性是自主性的直接条件,自主性又是逐利性的前提,自发性是市场微观基础总体上的特征。2.产权界定
(1)含义:产权界定是指通过法律明确规定产权的主体和其相应拥有的财产权利范围的过程和结果状态。
(2)内容:a.产权主体的界定(基于产权的排他性特征);b.产权范围的界定(基于产权的有界性特征);
(3)意义: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形成的条件或前提(是逐利性、平等性、自主性的前提)。3.现代企业制度
(1)含义:现代股份公司制度,其核心是法人产权制度。(2)主要要素:法人产权制度(基础)、法人治理结构(核心)、有限责任制度(保障)、管理层级制度(工具)(3)基本特征:
a.现代企业拥有投资人出资形成的独立的法人所有权,并取得又法律认定的独立的法人地位;
b.现代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c.现代企业是具有管理层级制的科层组织;
d.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管理走向职业化,并造就了一个职业管理阶层;
e.现代企业行为目标转移思考,由直接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变为在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中实现利润最大化;(4)意义:
a.利于适应市场结构变化,抵御日益增大的市场风险; b.利于形成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外部市场制衡机制; c.利于进行科学管理和形成企业创新机制; d.利于推动完善法律规范和国际惯例性; e.利于资本的流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4.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1)含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是解决两权分离下的代理问题,其关键是解决委托人如何监督和激励代理人的问题;(2)三个层次:
a.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在公司内部构造一个合理的权力结构; b.公司外部治理市场:指与公司密切相关的外部市场,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三大市场,通过产品与价格竞争、经理人才竞争等方式对公司经理人产生约束激励作用
c.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国家和政府为保证公司遵守国家法律与社会道德规范而制定一系列法律规范; 5.国企改革的内在逻辑(国企面临的主要问题)(1)行政运行特征:,a.形成了取消市场的行政导向机制,对企业的管理以指令性计划的方式直接进行;
b.政企不分,不利于培养真正的企业家;
c.形成了以“低工资、全福利”推动的企业型保障体制,以“企业办社会”,形成自我封闭机制和非公开化待遇机制;
d.国有资产效率低下,低效或无效运行;
e.既无明晰产权,又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2)主要问题:
a.冗员问题;
b.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内部人员控制问题; c.布局与结构问题;d.大型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集团的产权结构和治理问题; e.国有资产缺失严重、债务负担严重;
(3)从放权让利到经营体制的改革、从行政性分权到企业制度创新、从单向改革到综合配套体系改革; 6.国企改革的目标和任务(1)目标: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健全和完善以公司制度,使以规范的股份制为典型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优化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增强国有经济的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国有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率。(2)任务:
a.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改革,以塑造清晰的国有产权主体,切实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b.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有股份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地控制内部人员控制问题;
c.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国有经济的分类改革,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d.为国有企业进行进一步制度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逐步解决过度负债问题、冗员问题、企业办社会问题,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十一章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含义:初次分配是指在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其核心是通过市场机制按照生产要素对生产的贡献来进行收入分配;再分配是指政府对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调节的活动;(2)初次分配的分割:劳动收入、资本收入、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租金收入、技术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的收入、管理者报酬;(3)实行再分配的原因:
a.控制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 b.政府行使公共管理者职能的需要; c.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
d.政府协调地区发展、支持战略型行业的需要; e.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4)再分配的主要手段: a.税收;b.财政转移支付;c.社会保障 2.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及测量(1)原因:
a.居民之间拥有的要素数量、质量、种类存在较大差异; b.分配规则不公平、机会不均等; c.市场经济带来严重的两极分化; d.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e.城乡二元体制;
f.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均等; e.垄断
g.税收调节不到位
(2)度量: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人们通常把0.4作为收入差距是否合理的警戒线)3.分配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
(1)效率:是指社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所提供的效用满足程度,通常包括三层含义:技术效率(又称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制度效率;
(2)公平:包括机会公平,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人们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来从事经济活动,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来按其贡献获得相应的报酬,有平等的机会消费社会产品、积累个人财富和取得经济成就);结果公平(人们获得的实际收入和拥有的财富均等)。社会应当努力消除机会不公平,容忍一定程度上的结果不公平。(3)三种态度:效率优先、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与公平(通过政府适当干预来弥补市场缺陷,改善收入分配的公平状况)。4.库兹涅兹曲线
倒U型曲线,收入分配不平等在工业文明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暂且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逐渐缩小; 5.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1)在初次分配领域,要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在增进效率的同时也增进公平。
a.加大对城乡分割体制的改革力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状态;
b.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引进多元竞争主体;
c.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打破行政体制的“条块分割”,促进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要素市场的竞争;
d.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打破公共资源占有的不公平状态,缓解由此带来的不公平竞争;
e.加大反腐力度,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条件和竞争机会;
f.健全初次分配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企业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2)在再分配领域,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a.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以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提低、调高、扩中,形成“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
b.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c.推进结构性减税,加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发挥慈善事业扶贫济困的积极作用;
(3)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实现发展结果由人民共享,千方百计地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兼顾效率与公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第十三章
1.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影响因素
(1)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之内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在数量上表现为物质的量和价值的量,从价值形态上看,是指进入市场可供购买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由国内供给和国外供给两部分组成。社会总供给=国内供给+国外供给=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不可分配部分)+进口总值
(2)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之内,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和。从实物形态上看,社会总需求包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和对服务的需求,从价值形态上看,社会总需求表现为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社会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又称投资支出)和消费需求(又称消费支出)。
社会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流动资产投资需求+公共消费需求+个人消费需求+出口总值(3)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
a.需求总规模;b.物价总水平;c.一定时期以内资源的可供应量;d.资源利用效率;e.政府及其政策;f.国际收支变动;(4)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
(投资方面)a.企业投资倾向;b.政府税收及政府支出;c.货币供应量;d.市场投资环境;
(消费方面)e.居民收入水平;f.利率及储蓄倾向;g.物价水平及预期;h.政府转移支付;(出口方面)i.国际收支变动 2.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1)基本作用:弥补市场缺陷,矫正市场失灵;(2)经济职能:
a.制定与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行宏观调控; b.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c.管理国有资产; d.调节收入分配;
e.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3.宏观调控的目标:
(1)基本目标:社会总供求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2)具体目标:.a.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保持合理的速度,又要促进经济模式保持高效率);
b.稳定物价(物价总水平稳定,既不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又不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为本国企业走向世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投资能力创造条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宏观调控政策(需求侧管理政策)及其作用机制(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运用财政调节手段以促进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变化的原则及措施。国家预算是规定和实现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以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为主要目标。
国家预算实施的具体手段:税收、国家信用(国债)、财政补贴(生产性补贴和生活性补贴)和财政投资(政府直接增加或减少支出以影响社会总需求)
财政政策按照在调节社会总供求中起的不同作用,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a.扩张性财政政策(赤字预算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和减少财政收入来扩大社会总需求。财政支出主要构成财政投资和政府购买,它们是社会总需求的直接组成部分;财政收入减少主要指减税,意味着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一方面,增加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另一方面,刺激企业积极性而增加供给。
b.紧缩性财政政策(盈余预算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财政收入来压缩社会总需求。作用机制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反。(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的各种管理和调控货币供应量及其结构的原则和措施。(中心是货币供应量的调控)。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为: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货币政策按其在宏观调控中的不同作用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a.扩张性货币政策: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增长。具体措施包括:降低利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b.紧缩性货币政策: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有效需求的过渡膨胀。具体措施为:提高利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及再贴现率、卖出政府债券。(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结合
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针对总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
b.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针对严重通货膨胀或需求膨胀;
c.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膨胀,防止通货膨胀;保证对企业必要的信贷资金供给,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
d.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政府对基础设施或基础企业的重点投资来进行结构调整以实现结构平衡;防止通货膨胀。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考点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考点及答案
单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
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起点是直接生产过程
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
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生产
属于劳动对象的是原料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价值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价格标准是由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可以用观念的货币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不会发生
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劳动二重性理论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和一般基础是社会分工
抽象劳动不存在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
在简单价值形式“1只羊=2把石斧”中,2把石斧处于等价形式
在历史上,资本的最原始形式是商人资本
资本的流通公式是:GWG’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劳动力价值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
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与资本积聚不同,资本集中并未改变整个社会资本的价值总量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能够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状况的是实际工资
在资本积累中,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则可变资本将会与总资本按同一比例增长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产业资本循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生产阶段
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购买生产资料的时间不属于生产时间,而生产资料储备的时间、停工时间、自然力发挥作用于产品的时间属于产品时间
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资本的构成,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是生产资本
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
社会资本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得以进行,其前提条件是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必须大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m)=II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v+m/x)=II(c+△c)
GW„P„W′G′是货币资本循环公式
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可变资本之比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在I4000c+1000v +1000m=6000中,II2000c+500v+500m=3000
属于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是:I(1000v+1000m)与II2000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生产逐渐发展,工人就业增加,物价稳步上升,企业利润增加,这是复苏阶段的特征
在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中,利润是其他各种形式的基础
平均利润形成后,在各生产部门内部少数技术先进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
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主义的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资本主义制度下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
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商品价值的变动所引起的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价格的构成是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生产成本形成以后,剩余价值必然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是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资本有机构成和利润率的关系是两者按相反方向变化
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变为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商业资本执行和完成的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商品资本的职能
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商业资本的职能是销售商品和实现商品中的价值与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应相当于平均利润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
纯粹流通费用只能由剩余价值补偿
商业利润是商业职工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
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时只让渡其使用权没有放弃所有权
利息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关系是利息率的最高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在平均利润率既定的条件下,利息率主要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资本主义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的差额
股份公司本质上是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
股票价格和股息成正比,和存款利率成反比
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形成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的条件是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力不同
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现代西方国家经济制度的性质是:垄断资本主义
自由竟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自由竟争引起生产集中
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本质都是为了获得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的出现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银行的作用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生了根本变化,即银行由普通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并占统治地位是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必然结果
把一些在法律和生产上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的垄断组织是辛迪加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统治的实现手段主要是参与制
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向私人企业采购订货的形式属于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金融资本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是混合联合公司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计划管理的作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缓解其矛盾
自由竟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商品输出
各国的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意味着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产业资本国际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国际分工是工业国与原料国之间的垂直分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跨国公司是由一国的或以一国的垄断组织为主建立起来的冷战结束促使欧共体进一步加快一体化进程,它于1993年初转变为欧洲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投资方向上的主要变化是发达国家相互之间投资剧增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是指这些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
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运动的规律决定的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的根源在于垄断统治
对于垄断资本家来说,采用新技术的原因是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食利国不断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增大资本输出
一般来说,无产阶级革命只可能发生在垄断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
垄断资产阶级采用“福利政策”的结果不会降低对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剥削程度
垄断资产阶级加强和维护垄断统治的手段是暴力镇压和推行改良主义
垄断特别是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的出现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
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表明离社会主义的门槛越来越近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
资产阶级创造的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是社会化的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劳动人民取得政权以后首先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所采取的形式是国家所有制
按劳分配的对象是消费资料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
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主要是通过自觉的、有计划的调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制度
多选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为各种经济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科学;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反映客观真理的科学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人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在:能够认识经济规律;能够利用经济规律
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起主导和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为分配、交换、消费提供对象;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
经济规律的特点在于: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有阶级背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逻辑方法;历史方法;科学的抽象法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商品是:
1、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人类劳动的产品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4、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体现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1、具体劳动
2、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是:
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3、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是:
1、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两者是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3、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4、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
人们相互交换商品,看起来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关系,实际上是:
1、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和交换各自劳动的关系
2、具体劳动化为抽象劳动的关系
3、复杂劳动化为简单劳动的关系
4、个别劳动化为社会必要劳动的关系
5、私人劳动化为社会劳动的关系
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具有以下特征:
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存在形式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在简单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
1、流通手段
2、支付手段
对纸币的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1、纸币产生于流通手段职能
2、纸币流通规律要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
3、纸币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一定时期内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取决于:
1、流通中待售商品总量
2、商品的价格水平
3、同一单位的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联系与区别是:
1、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
2、商品经过买卖退出流通,货币仍在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
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它的变动与:
1、与商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例变化
2、与货币价值成反比例变化
3、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变化
4、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1、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价值规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是: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是:
1、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3、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括的各种矛盾主要是:
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市场机制主要包括:
1、价格机制
2、供求机制
3、竞争机制
资本流通公式与商品流通公式的区别在于:
1、前者以商品为媒介,后者以货币为媒介
2、前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货币,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
3、前者是先买后卖,后者先卖后买
对资本主义总公式GWG’的分析可以看出:
1、它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2、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3、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
4、货币在价值增殖运动中转化为资本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
1、二者的共同本质在于都是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不是
相对剩余价值是:
1、在工作日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2、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3、劳动力价值下降的结果
单个资本增大的形式有:
1、资本积聚
2、资本集中
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
1、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2、全部资本归根到底都是工人创造的3、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产阶级的需要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被再生产出来
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形式主要有:
1、流动的过剩人口
2、潜在的过剩人口
3、停滞的过剩人口
资本主义工资
1、掩盖了劳动力商品买卖的实质
2、掩盖了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3、掩盖了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区别
4、掩盖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区别
5、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加强对工人剥削的方法通常有
1、增加雇佣劳动者数量
2、压低工人工资
3、延长工作日
4、提高劳动生产率
5、加大劳动强度
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
1、延长工作日
2、增加劳动强度
剩余价值
1、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2、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3、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
1、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
2、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资本的共性可以概括为
1、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
2、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
3、资本的生产过程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劳动力供给绝对地增加是由于
1、大量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
2、破产农民进入劳动力市场
3、破产手工业者进入劳动力市场
4、大量童工进入劳动力市场
5、人口绝对量的增加,从而使劳动力的绝对量不断增加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说明
1、财富在资本家手中积累
2、贫困和失业在无产阶级方面积累
3、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4、资本积累过程存在着对抗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基本经济条件是
1、存在大批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
2、少数人聚积了大量的货币财富
资本集中借以实现的杠杆是
1、竞争
2、信用
绝对剩余价值是
1、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3、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受到生产资本构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来自
1、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
2、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
3、固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
4、流通资本的周转速度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产品在价值上区分为
1、不变资本
2、可变资本
3、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1、货币资本
2、生产资本
3、商品资本
货币资本是
1、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
2、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种职能形式
3、用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标准作准备的资本
固定资本是
1、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2、按照在作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
3、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其价值全部周转的资本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1、I(v+m)=IIc
2、I(c+v+m)=Ic+IIc
3、II(c+v+m)=I(v+m)+II(v+m)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1、I(v+△v+m/x)=II(c+△c)
2、I(c+v+m)= I(c+△c)II(c+△c)
3、II(c+v+m)= I(v+△v+m/x)+II(v+△v+m/x)
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指
1、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补偿
2、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物质上得到替换
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在于社会资本运动
1、规模和数量大于单个资本运动
2、包括生产消费以及由此引起的资本流通
3、包括个人消费以及由此引起的一般商品流通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剩余价值
1、划分为积累和消费两个部分
2、用于积累部分划分为追加c和追加v 两部分
3、用于消费部分作为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即m/x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要求
1、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增长最快
2、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增长速度其次
3、消费资料生产增长最慢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经历的阶段一般是
1、危机阶段
2、萧条阶段
3、复苏阶段
4、高涨阶段
影响流通时间的主要因素有
1、商品的需求状况
2、交通和信息条件
3、生产企业距市场的远近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在于
1、划分的目的不同
2、划分的根据不同
3、划分的内容不同
分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假设条件有
1、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
2、没有对外经济关系
3、不便资本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之中
4、商品按价值出售,价格与价值一致
5、剩余价值率为100%
下列属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有
1、因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现有设备贬值
2、发明出更便宜更高效的新机器取代老设备
下列属于流动资本的有
1、用于日常维修机器设备的资本
2、支付给原料供应商的资本
3、支付给工人的工资
4、支付给水电公司的用于生产的水电费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意味着
1、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会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
2、生产资料生产不能脱离消费资料生产孤立增长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
1、第I部类内部的交换
2、第II部类内部的交换
3、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是指
1、货币资本的循环
2、商品资本的循环
3、生产资本的循环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
1、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2、剩余价值率总是大于利润率
3、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按相同方向变化
生产成本对资本家的影响是
1、它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
2、生产成本是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
3、生产成本高低是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资本家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是
1、加大劳动强度
2、延长工人劳动时间
3、提高劳动生产率
4、降低工人的工资
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是
1、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
2、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
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是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4、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
1、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2、生产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础
3、生产价格与价值在数量上经常不一致
利润向平均利润率转化的过程同时就是
1、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2、各部门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各个部门产品的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
1、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产品生产价格高于价值
2、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的产品生产价格低于价值
3、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的部门的产品生产价格等于价值
生产成本的形式
1、使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所费资本的增加额
2、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3、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这是因为
1、社会平均利润的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相等
2、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等
3、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4、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是
1、每个部门生产的商品的生产价格与价值一般不一致
2、全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等
3、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因为这时剩余价值被看作是
1、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2、生产成本的增加额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1、说明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2、揭示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
3、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整体上的利益对抗性
4、使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得到进一步深化
5、揭示了资本家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和矛盾性
利润同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1、二者本来是同一个东西
2、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3、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率同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是
1、二者按相反方向发生变化
2、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利润率越低
构成生产价格的因素包括
1、可变资本
2、不变资本
3、平均利润
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具体形式包括
1、产业资本
2、商业资本
3、借贷资本
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有
1、利润
2、商业利润
3、银行利润
4、利息
5、地租
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职能的条件是
1、商品的销售成为商人的独立业务
2、商人有自己独立的投资
商业利润的实质是
1、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无产阶级的关系
3、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资本主义商业的生产性流通费用包括
1、包装费用
2、保管费用
3、运输费用
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是
1、产业资本循环中分离出来的货币资本
2、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
3、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
4、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2、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
3、它的形成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循环有关
4、它的来源主要是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的闲置货币资本
影响利息率高低的因素是
1、平均利润率的高低
2、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3、习惯和法律传统
借贷资本产生后,平均利润在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分割为
1、企业利润
2、利息
借贷资本的利息
1、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2、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3、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使用权而支付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4、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其他资本家集团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
银行利润
1、来自于存贷款的利息差额
2、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与银行自有资本有关
4、相当于平均利润
银行资本包括
1、自有资本
2、借入资本
资本主义股份公司
1、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
2、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产生的3、突破了单个资本数量有限的局限性
4、有利于保持企业财产的完整和稳定
5、体现着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股票的特点有
1、不返还性
2、流通性
3、风险性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建立的形式有
1、普鲁士式
2、美国式
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以下几个阶级之间的关系
1、农业资本家
2、土地所有者
3、农业雇佣工人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
1、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2、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
3、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级差地租是
1、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关联的地租
2、由于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所形成的3、租种优等土地和中等土地都应缴纳的地租
4、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农业中,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区别在于
1、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绝对地租是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
2、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好坏不同,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农业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3、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4、它们都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土地价格
1、与地租成正比
2、与银行利率成反比
3、是资本化的地租
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
1、卡特尔
2、辛迪加
3、托拉斯
4、康采恩
5、混合联合公司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未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1、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
2、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3、垄断利润仍然来自于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3、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主要有
1、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2、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3、垄断组织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4、非垄断企业之间的自由竟争
垄断时期竞争的特点
1、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
3、竞争更加激烈,更具持久性
4、竞争的范围更加广泛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1、垄断是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2、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
3、垄断与竞争并存
4、垄断使竞争更加激烈和复杂
垄断价格
1、是垄断组织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2、并未否定价值规律
3、划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
4、不能由垄断组织随心所欲制定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1、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融合为一体
2、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3、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是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2、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产物
3、是资产阶级国家代表垄断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有效形式
4、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使资本主义各种矛盾有所缓和,但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内在的固有矛盾和历史局限性
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形式是通过以下途径产生的1、国家购买私人垄断企业的一部分股票
2、国营企业吸收一部分私人垄断资本的投资
3、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联合投资建企业
资产阶级国家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息率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其具体办法有
1、由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
2、由中央银行调整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
3、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
1、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2、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3、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它并未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2、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包括
1、保持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2、保持币值基本稳定
3、实现充分就业
4、维持国内国际收支平衡
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方式主要有
1、直接调节
2、间接调节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1、法律手段
2、经济手段
从资本形态来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
1、借贷资本输出
2、生产资本输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的重要特点是
1、在输出流向上发展为多方向输出
2、国家资本输出增长更快,地位日益提高
3、多采取“援助”的方式输出资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1、跨国公司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
殖民地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特殊意义是
1、原料的供应地
2、可靠的商品销售市场
3、有利的投资场所
4、维持霸权地位和建立军事基地的重要条件
5、维持和加强国内统治的重要条件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
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大量过剩资本
2、利用资本输出可使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
3、利用资本输出可带动商品输出
4、借助资本输出可降低成本,扩大市场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
1、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经济现象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主要是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国际化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是产业资本国际化
跨国公司
1、是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大型垄断企业
2、从事生产、销售和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
3、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5、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
1、生产的全球化
2、贸易的全球化
3、资本全球化
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经济调节的方式有
1、自由贸易区
2、关税同盟
3、经济联盟
4、经济政治联合体
发展中国家的特征有
1、生产力水平低,科技教育落后
2、经济结构的二元性
3、经济成分比较复杂
4、经济发展有依附性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的调整包括
1、股份公司的出现
2、从自由竟争到垄断
3、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
4、国际垄断资本和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
垄断统治对社会经济政治带来的影响包括
1、使食利者阶层扩大和食利国形成2、引起多种危机交织并存
3、强化政治统治和推行改良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并存着两种趋势
1、生产和技术迅速发展趋势
2、生产和技术停滞趋势
垄断资产阶级强化其政治统治所使用的主要手段是
1、改良主义的手段
2、暴力镇压人民的手段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
1、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
2、使社会经济发展出现停滞趋势
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其寄生腐朽性表现在1、生产和技术发展出现停滞趋势
2、食利者阶层扩大和食利国的出现
3、多种危机交织并存
4、强化政治统治和推行改良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发展两种趋势的关系是
1、迅速发展趋势不能排除停止趋势
2、停滞趋势不能排除迅速发展趋势
3、迅速发展与停滞趋势同时并存
垄断资产阶级为维护其统治而推行改良主义的主要手法有
1、培植工人贵族
2、破坏工人运动
3、推行福利政策
4、发行小额股票
5、搞“劳资合作”
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1、并非对资本主义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
2、应否定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经济制度
3、应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4、要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方面
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这主要指
1、生产的社会化
2、管理的社会化
3、资本的社会化
马克思主义评价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时
1、严格地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
2、以生产力为标准
3、不否定它的历史作用
4、不要剥削者个人对既有的生产关系负责
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1、总的说不会是一个短暂的时期
2、随着进行过渡的国家的不同而不同
3、经济越落后的国家,过渡时期越长
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归根到底是
1、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
2、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
3、生产总量与消费需求总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4、生产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
5、一种相对意义上的比例关系
制定经济计划的原则有
1、经济计划不是固定不变的指令
2、计划应根据经验来补充、发展和修改
3、经济计划不是凭主观随意编制的4、经济计划要区分轻重缓急
5、经济计划要有科学根据
资本主义的分配
1、主导方式是按资分配
2、实质是对剩余价值的分配
3、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4、其他要素参与分配从属于按资分配的需要
进入20世纪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1、出现了新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2、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使劳资关系得到了调整
3、在经济运行方面也有机制上的调整与变化
4、说明资本主义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还有一定的生命力
5、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客观规律
按劳分配
1、在分配之前应首先对社会总产品进行社会扣除
2、分配的对象是消费资料
3、是不同形式的劳动的交换
4、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5、把公平和效率结起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
1、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剥削
2、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自觉性、计划性与比例性
3、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4、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大力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计划调节的原因在于
1、社会大生产的发展
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存在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在分配制度上的差别是
1、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
2、共产主义社会实行按需分配
问答题:
1.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其他一切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人们要维持自己的生存、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就要有衣服、食物、住房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这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才能获得。任何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可能存在下去。(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只有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能有更多的人和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社会活动,人类社会才能日益发展。
2.简述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
答:(1)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劳动资料是指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2)上述三个要素之所以是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因为它们是劳动的最抽象、最一般、最基本的,从而具有普遍性的要素。任何劳动过程都必须具备这三个基本要素,否则物质生产过程根本不可能进行。(3)随着社会生产和劳动过程的发展,会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逐渐加入某些新生产中劳动过程必不可少的要素。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
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客观要求,它深深地根植于现实经济运动的土壤之中。(2)它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凝固的学说,也不是某种教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始人提供给我们的首先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科学方法,不能用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是实践的科学、发展的科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果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它就会停滞不前,失去生命
力。
4.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
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无产阶级阶级性的科学,代表和体现着无产阶级的利益(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科学性。政治经济学有无科学性,取决于它能否反映经济关系的本质和揭示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揭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是因为,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所指引的方向完全一致,它能够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认识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5.为什么要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答:参见论述题第1题第(4)点。
四、论述题
1.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2)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方面生产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3)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时,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即研究各种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4)政治经济学必须联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及上层建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经济学不能脱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而应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一定社会制度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当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时,便成为生产力。生产力越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越重要。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1)科学技术会渗透到生产资料和劳动能力之中,引起它们的优化。它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革新、创造新的生产工具,提高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并使劳动对象日益优化;改进和变革工艺过程,从而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科学技术越是广泛地运用于生产,越是深刻地渗透到生产力的要素中去,就越能提高生产力的水平(3)振兴我国经济,首先要振兴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3.试述社会生产总过程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答:(1)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2)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为:第一,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生产为它们提供所需的物质资料;第二,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和结构;第三,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具体方式;第四,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3)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即影响着生产的发展。这种反作用表现为:第一,适应生产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第二,交换的发展特别是市场交换的扩展,能够推动生产的发展;第三,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需求的增长能为生产发展创造出动力。
4.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概括地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人类社会各种类型的、性质各不相同的生产关系的更替和发展,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部分质
变;其次,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所能变化的程度(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即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的新的变革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如果生产关系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过时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而新的生产关系也只有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才能得到确立和巩固。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5.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答:(1)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所谓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
规律。经济规律只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3)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所谓利用经济规律,就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制定经济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达到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
6.与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有哪些特点?答:同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有着自己的特点(1)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2)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因为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一旦这种经济条件消失,这些经济规律也就随之消失(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因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总会直接涉及某个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所以不同阶级对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态度是不同的。
7.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答:(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的辩证方法。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从而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本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就是要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看做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过程。对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变革的评价,不能从道义的原则出发,而要遵循生产力标准。判断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是先进还是落后,评价一种社会变革的是非得失,主要标准是看它究竟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研究政治经济学,还必须运用科学的抽象法。科学的抽象法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的统一,它是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进行的。运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方法研究社会经济问题,要求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必须充分占有材料,详细分析具体对象,暂时舍去与本质规定无关的方面,撇开表面现象,揭示出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把握经济运动的规律。从抽象到具体、用本质来说明现象的叙述方法,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是运用通过研究得出的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规律,通过经济范畴进行理论叙述,但这种叙述不是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作简单描述,而是对它进行深刻而科学的说明。只有这样,才能对经济有系统的和科学的把握。(3)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逻辑方法,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发展进程。历史方法,则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照它的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把握其规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某些方面要坚持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一般来说,逻辑的进程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它是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另一方面,逻辑顺序与历史顺序又是不一致的。
8.试述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也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必要的理论科学(1)它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武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彻底揭示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和二者对立根源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终将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作了充分的论证,指出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创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2)它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第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第二,即使是其中的资本主义部分,也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特点,还揭示了有关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些一般规律,特别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及其运行机制。其中的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等,对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问题,依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第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提出的一般原理,如果抽去其体现的资本主义关系,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也具有适用性。第四,学习政治经济学还有利于我们在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制定和执行反映经济规律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和政策,保证经济体制改革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深入进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和发展(3)它是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运动中,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学习政治经济学,能够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认清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树立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世界观(4)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它有利于完整而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提高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和自觉性,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抵制庸俗经济学和错误思潮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武器。
1、什么是商品?答: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是有用的物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无用的物品不具有使用价值,不可能成为商品(2)是劳动的产品。即这种物品必须是人类劳动生产出来耗费了人类的劳动(3)是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产品(4)必须通过有代价的交换方式来满足人们的需要。也就是有用的劳动产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去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才能成为商品。可见,上述四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2.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社会分工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出现的,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它们之间需要互通有无,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不同的生产者各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和平等的权利,必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就表现为商品,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成为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这个决定性条件是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3.简述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答: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因素。二者是对立统一的(1)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这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都统一于商品体之中(2)矛盾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排斥的。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得价值,为占有价值必须让渡其使用价值;消费者需要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所以,商品二因素是互相排斥的。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实现了价值,消费者得到了使用价值,从而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得到了解决。
4.简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答:(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有差别的、矛盾的。具体劳动是具有某种特定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的劳动,而抽象劳动则抽掉了劳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各种具体劳动是不同质的,而抽象劳动在质上是相同的,只有量的差别。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答:(1)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重属性。劳动的社会性要求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符合社会的需求,而劳动的私人性又往往使商品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从而导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发生矛盾(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第一,这一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这些矛盾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第二,这一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第三,这一矛盾决定着私有制下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6.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的关系是怎样的?答: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作为简单价值形式的两极,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对立的关系(1)二者是相互依存和互为条件的。相对价值形式要表现自己的价值,就不能离开等价形式;同样,等价形式也只有依赖相对价值形式,才能成为价值的表现材料,从而才能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上(2)二者又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同一种商品,不能同时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于等价形式上,而只能处于价值形式的一极。同一价值形式的两极,只能分别由两种不同的商品来担任。
7.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答: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这就意味着,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量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取决于个别劳动时间;二是实行等价交换原则,即不同的商品是按照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概括地说,价值规律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的规律。这个规律体现着商品经济发展运动过程的必然趋势,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是要存在和起作用的,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8.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答: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它们都有各自发挥作用的客观条件(1)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价格与价值既相背离又趋于一致。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等因素的变化,从而能够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不是固定不变,否则就不可能发挥其调节作用。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及趋于一致,是价格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2)供求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供求关系能够灵活地变动,不能将供求关系固定化。供求关系在不断的变动中取得相对的平衡,这是供求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3)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企业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企业在竞争中既可得到相应的利益,又承担各种风险。同时,还要有完善的市场体系、价格体系和市场规则,清除各种垄断行为。
9.为什么说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答: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但是并非一般人类劳动本身就是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的一种社会形式。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是只有当有用物品作为商品时,才具有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10.商品的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的关系概括来说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交换价值在流通中的转化形式(1)价值与交换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必然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种交换的比例初看是偶然的,但是在偶然的背后存在着必然性的东西,这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即价值。可见,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2)价值与价格。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可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则是价值的货币表现(3)交换价值与价格。交换价值和价格虽然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是标志着商品交换的不同发展阶段。在物物交换的阶段,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在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即商品交换的阶段,交换价值就以一定货币数量表现的价格形式出现,商品的交换价值就转化为价格。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答: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首先提出并科学论证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马克思指出,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这是因为:(1)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从而说明了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为什么可以在量上相互比较,是什么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等问题,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方面的重大缺陷,从根本上论证了价值的本质,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2)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时,转移了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而抽象劳动却创造出新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新的价值中包含着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3)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等等,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2.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答:(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即取决于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和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这个规定性对于商品生产者至关重要,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如果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就可以获得较多盈利,从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则处于不利地位,甚至可能亏本或破产。(2)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密切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因此在计算商品的价值量时,要把复杂劳动化为倍加的简单劳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量的比例关系,不是由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出来的,而是在反复的交换实践中自发形成的(3)商品的价值量还会受到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此处的劳动生产率指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会改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3.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答:(1)货币的产生。货币的起源和产生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最终发展到货币形式(2)货币的本质。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交换关系所赋予的特殊的使用价值和职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过程,因而货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3)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它们的排列顺序,大致反映了它们产生的顺序及其相互关系。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货币一产生就具有的职能;其他三种职能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二者的基础上逐渐相继产生的。
4.试述价值规律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答:(1)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所谓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就是指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这种必然性越是得到贯彻和实现,越表明价值规律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意味着商品经济得到正常顺利的发展。反之,忽视或否定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就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迟滞(2)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作为价值规律作用实现形式的价格波动,向生产者提供了市场供给与需求变动的信息,指导着商品生产者的资源配置的方向、结构和数量。但是这种调节作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自发性、滞后性和短期性等,不能保证社会生产按比例地协调发展。第二,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作用是通过生产
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差别,从而产生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别而实现的。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个别价值只要低于社会价值,他在市场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所以生产者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方法,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种作用也有局限性,私有制下的生产者为了保持竞争中的优势,总会千方百计地保守新技术秘密,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各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的主客观条件存在很大差别,竞争会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引起商品生产者的贫富两极分化。这种分化作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会导致简单商品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渡。
5.试述货币流通规律的主要内容。答:(1)货币流通规律,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数量的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一是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就是同一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周转的次数(2)参加流通的商品总量和商品价格的乘积,构成商品价格总额。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是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用公式表示为:(3)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发生了变化。因为在本时期内赊购的商品无须支付货款,前一时期赊购的商品而在本期到期则应支付货款,交易双方互相赊购的商品的货款可以相互抵消。因而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内容改变为:
6.试述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与区别?答:(1)商品经济的存在就意味着有市场存在,但是有商品经济和市场,不等于就有市场经济。只有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商品经济才发展为市场经济。所以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商品经济是在社会分工条件下,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和进行经济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是与自然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相联系的,市场经济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它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将社会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的部门,是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相对应的资源配置方式。二者在内涵上是不同的(3)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市场调节资源的配置,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在社会范围内调节社会劳动的合理分配,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经济是价值规律赖以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条件,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价值规律,从而也不可能有市场经济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当然,也不能把二者简单地等同起来。市场经济要以商品经济发展为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为前提条件,它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三、简答题
1.简述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异同?答:(1)二者的共同点。它们都是买和卖两个阶段的统一。在流通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同样有商品和货币的对立,而在每一个流通过程中都同样有三个当事人,即买者、卖者和又买又卖者(2)二者的区别。首先从形式上看:买和卖的顺序不同;流
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流通中的媒介物不同。其次是内容和目的上的本质区别:第一,商品流通是为买而卖,它的内容是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流通的目的是获得一定的使用价值,即满足商品生产者对特定商品的需要。第二,资本流通是为卖而买,流通的内容是一定量的货币能带来更多的货币,流通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价值增殖,即取得剩余价值。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
答:(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它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一,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出他的劳动力;第二,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第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的劳动力(2)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不同,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不同的,其物质内容会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扩大。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什么特点?答: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自己的特点。普通商品在消费或使用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耗,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又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的目的,就是要使雇佣劳动者为他生产出高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4.简述资本的本质,以及区分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意义?答:(1)资本不是物,而是同货币、商品一样,本质上是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即资本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一种剥削关系(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揭示出剩余价值的源泉,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出来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它为考察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马克思的其他经济学说,如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等奠定了基础。
5.绝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答:(1)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2)资本家之所以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因为工作日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首先,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其次,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因此工作日的长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3)商品交换规律没有为工作日确定一个标准长度,由商品,交换的同一原则产生了两种互相对抗的权利。资本家要求尽量延长工作日。他购买劳动力,支付劳动力的日价值取得一天劳动力的使用权,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就强迫工人延长工作日。工人反对资本家掠夺劳动力,也有权反对过度延长工作日。工作日长度的确定,最终取决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6.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答:(1)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就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也影响生活资料的价值。当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活资料的价值就会降低,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产生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是从个别企业开始的。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为此目的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当先进的生产技术普及以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之间的差额不复存在,超额剩余价值消失,整个资本家阶级由此而得到相对剩余价值。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7.劳动为什么不是商品?答:(1)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它就应该在出卖之前独立存在。但是劳动只有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后才能实现,而工人和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发生交换关系时,工人还未进行劳动,当然也不能把尚不存在的劳动当做商品出卖(2)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由劳动决定。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也具有价值,则意味着劳动的价值由劳动决定,从而陷入同义反复(3)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会导致否定价值规律或否定剩余价值规律。因为根据等价交换原则,资本家将得不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如果工资只相当于工人部分劳动的价值,则又违背了价值规律(4)工人的劳动只有在工人被雇佣以后才开始,动已属于资本家,工人不能出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由此可见,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而此时的劳已属于资本家,工人不能出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8.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工资?答:(1)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2)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的(3)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一旦采取工资形式,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劳动的报酬,似乎工人的劳动全是有酬劳动,而没有无酬劳动,工人的劳动都是必要劳动,而没有提供剩余劳动,资本家不存在对工人的剥削,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完全被掩盖起来(1)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通过资本积累,可以扩大生产规模(2)通过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积累的实质。首先,资本家投入的可变资本不过是上一次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其次,资本家不仅无偿占有了工人过去创造的剩余价值,还不断地利用这种剩余价值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新的剩余价值。总之,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别人劳动的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更多的劳动,以扩大资本规模和增殖资本价值。
10.简述资本积累的必然性,以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答:(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必然性。首先,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了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是无止境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其次,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作为外在强制力量,也迫使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可见,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2)一切能够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的进程。这些因素包括: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11.简述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答:(1)二者的区别。首先,资本积聚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实现的,随着单个资本的积聚,社会资本总额也会增大起来;而资本集中则是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它是原有资本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和重新组合,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其次,资本积聚的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包括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绝对增长的限制,它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而资本集中的进展,则不存在这种限制,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本(2)二者的联系。一方面,资本积聚的增长,必然会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因为随着资本积聚的不断进行,单个资本的规模相应地日益增大,大资本由于经济实力雄厚,在竞争中能够顺利地打败众多的中小资本,从而使资本集中的过程更为迅速。另一方面,资本集中的速度加快了,又会反过来促进资本积聚的发展。因为集中起来的资本越大,便越有条件获得巨额的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从而扩大积累的规模,加快资本的积聚。
12.为什么说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答:(1)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每一次生产过程都要消耗掉一定的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每一次生产过程又会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资料,为下一次生产创造条件(2)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每一次生产过程都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随着生产的不断更新和重复,这种生产关系也会不断地得到维持和发展。离开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任何生产和再生产都无法进行。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四、论述题
1.什么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解决它的条件是什么?答:(1)资本总公式是:货币一商品一货币(G---WG,)。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表现在: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在流通过程中,商品和货币的价值都不能发生变化。但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现象是,经过流通过程,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2)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产生的。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说明,在流通领
域,无论是等价或不等价交换,都不能发生价值增殖;离开流通领域,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因此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既不发生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3)根据这个条件来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价值增殖不能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也不能发生在WG,阶段上,只能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所购买到的这种特殊商品,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创造出比这个商品自身价值还要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并使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得
到最终解决。
2.试述“资本一般”或资本的共性?
答:马克思对“资本一般”或资本共性的论述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资本是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利用资本从事商品生产、商品经营和信用等活动,其目的是获得利润或利息,这是资本与货币的本质区别(2)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价值。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只有这个不断更新的运动才有价值的增殖。因此,资本的运动是没有限度的(3)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投资者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二者结合,生产出新的产品,实现价值增殖。总之,只要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和特征,货币就可以转化为资本。这就是“资本一般”或资本的共性。
3.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答: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作为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手段虽然不同,但其结果和本质是一致的,即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从而提高了剩余价值率(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这是因为:任何资本主义生产都必须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同时,只有工作日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才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相对剩余价值(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各不相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初期,由于生产技术没有重大变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生产力不断发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4.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生产?答: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首先,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所有;其次,劳动成果或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2)生产剩余价值即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根据劳动二重性理论,工人的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之中,而他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之中形成新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工人的剩余劳动成为剩余价值的源泉(3)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5.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积极关系的哪些特点?答: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一些重要特点:(1)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因为资本家现在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不过是工人在以前的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2)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归根到底都是工人创造的。资本家的全部原有资本,不管它最初是怎样来的,经过一定时期以后,统统都会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而全部被消费掉,因而他手中仍然掌握的资本,显然是在这个时期内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都是靠剥削工人的劳动得来的(3)工人的个人消费也从属于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从再生产的角度来考察,工人进行个人消费,不过是为了恢复被消耗掉的劳动力,也就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以便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不断地进行下去。这些特点表明,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出商品和剩余价值,还要再生产出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和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即把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存在的条件也重新生产出来。所以资本主义的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6.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答:(1)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即这部分劳动力的使用不能给资本带来平均的剩余价值,因此它是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2)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甚至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劳动力的供应却日益绝对地增加。因此,这两种完全对立的趋势必然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3)相对过剩人口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第一,相对过剩人口可以起到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间歇式发展的需要,即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调节劳动力的供给;第二,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统治和剥削,资本家可以利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条件,压低工资并迫使工人遵守资本主义的劳动纪律。
7.试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答:(1)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内容。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多,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越多。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2)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尖锐地揭露了资本积累过程的对抗性内容。它的一极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极却是无产阶级失业和贫困的积累。它表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8.如何认识资本原始积累,以及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答:(1)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归根到底是一个暴力过程,是对本国和殖民地的劳动人民进行掠夺的结果。“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但是也应看到,资本原始积累利用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大力促进从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缩短了过渡的时间(2)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进行,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社会化,这在客观上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社会共同占有。但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越来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这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3)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不仅为自己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即社会化大生产,而且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准备了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解决,客观上要求以公有制即联合起来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要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分别执行什么职能?答: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1)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2)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剩余价值(3)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为什么说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答:产业资本的现实运动是进行连续不断的循环,因而也就同时存在着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可用公式表示如下:货币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1)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是: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资本,终点是已发生价值增殖的货币资本。因此,它鲜明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取得剩余价值,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其片面性在于容易忽视生产阶段,仿佛价值增殖是在流通中完成的(2)生产资本循环的特点是: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过程,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不停顿的再生产过程,纠正了货币资本循环造成的假象。其片面性在于,它使资本主义生产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被模糊了,似乎是为生产而生产(3)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是: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既能反映出资本生产是不断的再生产过程,也能反映出商品资本的全部出售是产业资本正常运转的条件。其片面性在于,模糊了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动机,仿佛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4)以上分析表明,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产业资本运动的特性,但同时又各有自己的片面性。因此必须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进行考察,产
业资本的循环就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3.简述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关系?
答:资本周转就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二者有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资本流通的形式,都包含着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但是二者又有所不同:资本循环重点考察产业资本一次循环运动过程,揭示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而资本周转则重点考察资本不断循环运动的速度问题,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4.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有哪些区别?答:二者是根本不同的(1)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划分的根据是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划分的根据则是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3)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5.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因素有哪些?答:预付资本总周转主要受生产资本的构成的影响(1)受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的影响。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差别很大,固定资本要多年才周转一次,每年的周转额很小;而流动资本一年要周转多次,每年的周转额很大。因此,在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周转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固定资本比重越大,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越慢;反之则反是(2)受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周转速度的影响。如果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不变,则它们各自的周转速度越快,预付资本总周转的速度也越快;反之则反是。
6.简述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关系?答:单个资本是各自独立发挥职能的资本,社会资本则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二者的运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二者的联系。从运动的内容看,都要达到价值增殖的目的;从运动的形式看,都要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并完成各自的循环;从运动的过程看,都要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都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2)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流通内容上。单个资本的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资本流通;而社会资本的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又包括个人消费;既包括与生产消费相适应的资本流通,又包括与个人消费相适应的一般商品流通。
7.简述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构成的两个基本原理?答: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及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和m三部分构成,这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两个基本原理,是考察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前提(1)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由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类构成,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便分成两大部类:一类是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即第一部类,用符号“I”表示;另一类是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即第二部类,用符号“Ⅱ”表示(2)从价值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可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组成部分。其中,c是旧价值的转移,代表着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预付不变资本;v和m是雇佣工人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新价值,V用来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可变资本,m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和资本积累。
8.简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答:(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是:首先,第一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相交换,从而使Ic部分的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得到实现;其次,第二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相交换,从而使Ⅱ(v+m)部分的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得到实现;第三,两大部类之间相交换从而使工(v+m)和Ⅱc部分的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得到实现(2)实现条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就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可用公式表示为工(v+m)二Ⅱc,它表明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与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提供的生活资料,二者在价值上必须相等。由此还可以引申出两个公式:第一,I(c+V+m)二Ic+Ⅱc,即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应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保持一致;第二,Ⅱ(c+v+m)二I(v+m)+II(V+m),即第二部类生产的生活资料,应与两大部类对生活资料的需求保持一致。
9.为什么说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基础?答:(1)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为摆脱危机,促进繁荣和高涨准备了物质条件。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会推动生产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带动消费资料生产的回升,从而增加社会需求,刺激生产发展(2)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前提。固定资本更新会促进社会生产力急剧增长,技术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其结果又加剧了生产迅速增长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从而导致新的经济危机。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再生产周期和经济危机有哪些新特点?答:(1)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进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已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明显(2)危机的程度及引起的社会震荡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严(3)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交错出现(4)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出现了所谓的“滞胀”。
四、论述题
1、试述产业资本循环的各个阶段与各种职能形式。答:产业资本的循环要经历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1)购买阶段,即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资本主义生产做准备的阶段,用公式表示为:从表面上看,这里的购买行为与一般商品的购买活动没有什么区别,但它购买的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要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它们必须在性质上相适应,在数量上保持适当比例,为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正是由于这一特性,它就成为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与此相适应,这里的货币也不是一般的货币,而是产业资本的一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2)生产阶段,即资本家使所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生产出新的产品和剩余价值的过程,用公式表示为:在这里,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具有特殊性,生产过程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它不仅要生产出新的产品,更主要的是要创造出剩余价值,因而这一阶段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个特定阶段,而且是最为关键的阶段。这里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成为产业资本的又一种职能形式,即生产资本。生产资本的职能就是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来发挥作用,生产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产品(3)销售阶段,即资本家从生产领域转到流通领域,把生产出来的新产品销售出去,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用公式表不为:W'一G'。这一过程又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个特定阶段。这是因为,这里出售的商品已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包含着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生产阶段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销售阶段必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与此相联系,这里的商品是产业资本的另一种职能形式商品资本。商品能否出售或商品资本的职能能否实现,是产业资本循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产业资本在其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种职能形式,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并实现价值增殖的全过程,就是产业资本循环。用公式表示为:GW< „P„W,一G。
2.实现资本循环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1)产业资本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也就是说,全部产业资本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应该各占多大比例,取决于企业生产的性质、技术水平和购销状况。这样,在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同时,又有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使生产能连续不断地进行(2)产业资本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这就是说,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都必须顺利地进行各自的循环,不断完成职能形式的转换。不论哪一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各自循环的哪一个阶段上停顿下来,都会使产业资本循环发生中断(3)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上述两个条件,即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没有并存性,各种职能形式就不能相继转换,所以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同样,如果各种职能形式不能相继进行转化,二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也将被破坏,所以并存性又是继起性的结果(4)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与继起性的相互关系,说明产业资本的正常循环,不仅要使资本同时处于三种职能形式上,并且要同时进行三种形式的循环。因此,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
3.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何影响?答: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这是因为:一般来说,加快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其中预付的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加快,也就是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而剩余价值正是由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样,以年来计算的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加。如果用M代表年剩余价值量,m'为剩余价值率,V为预付的可变资本,n为流动资本(包含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则年剩余价值量可由下面的公式表示:M=m'·v·n。可见,M与n成正比例关系(2)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剥削的劳动力就越多,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因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如果用M,表示年剩余价值率,则其计算公式为:M'==m'·n。可见,年剩余价值率与可变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4.为什么说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答:(1)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其中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全部出售,以货币形式取回,用以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其中的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在转化为货币形式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即转化为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2)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之所以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这是因为:第一,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正常运行的基础。社会资本再生产要正常进行,最基本的条件是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销售出去,以便补偿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并取得剩余价值。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维持正常的再生产。第二,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是维持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社会资本再生产要顺利进行,其基本条件是上一个生产过程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得到替换。如果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都能够得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那么社会总产品也就顺利实现了。其中,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5.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答:(1)进行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必须提供为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和追加的消费资料。所以,第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是,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满足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这个条件用公式表示为:第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另一个基本前提条件是,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除满足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也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如用m/x表示剩余价值中供资本家生活消费的部分,mm/v表示剩余价值中供扩大再生产用的部分,那么这个条件用公式表示为:把公式两端的Ⅱ(V+m/x)减去,这个公式就表示为:Ⅱ(c+mm/c)>I(v+m/v)(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可以揭示出如下三个实现条件:首先,也是基本的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应等于第二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I(v+厶v+m/v)=Ⅱ(c+厶c)由此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其一是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I(c+v+m)=I(c+厶c)十Ⅱ(c+厶c)其二是第二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以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Ⅱ(c+v+m)=工(v+厶v+M/V)+Ⅱ(v+厶v+M/V)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说明,只有在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和各部类的内部以及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6.试述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
答: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是列宁在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已成为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必然会要求第一部类的生产更快地增长。这是因为,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以后,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大;同时,在原有预付固定资本更新时,也要求采取更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这样,社会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必然快于对劳动力及生活资料需求的增长。而且,由于第一部类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通常快于第二部类,又要求第一部类为本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要快于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的生产(2)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并不等于重工业优先增长,也不意味着第一部类的生产要时时刻刻都高于第二部类生产的增长(3)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孤立地增长,更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得越快越好。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最终将依赖于或受制于消费资料的增长,这体现在:第一,第一部类扩大再生产所追加的劳动力对消费资料的需要,依赖于第二部类生产的增长来提供;第二,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其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取决于第二部类的生产的需要;第三,第一部类为本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最终也受第二部类生产发展的制约。因此,第一部类生产优先增长应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比例范围之内。
7.为什么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答:(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其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
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经济危机是生产严重不足的危机,不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由天灾人祸造成的危机,不是由生产方式本身造成的,它不具有周期性(3)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存在着出现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前期,这种形式上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但是由于当时商品经济关系的范围很小,还不能将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正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不断激化所决定的(4)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这一点可以通过这个矛盾的两个具体表现得到说明。首先,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企业为追逐利润必须加强内部的组织性,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力,其结果又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其次,这一基本矛盾又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企业为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一方面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又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制约劳动群众收入的相应增长。于是,同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相比,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呈相对缩小的趋势。这一矛盾的激化,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简答题
1.生产成本怎样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答: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但是它的独立化并不能说明价值的形成和增殖过程。在生产成本这个范畴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没有了,它们在价值形成和增殖中的不同作用看不到了。它惟一能显示出来的,只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作为预付资本,资本家并不区分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认为二者是同等重要的;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由于在计算生产成本时的方法不同而被区分开来。在此,由劳动力构成的可变资本和由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构成的不变资本是混同在一起在流动资本项目下支出的,这就使得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变得模糊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也就被掩盖了。
2.利润为什么会成为剩余价值的神秘化的虚假形式?答: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是当剩余价值转化成利润以后,它的来源变得神秘了,利润成了它的神秘化的虚假形式。这不是根源于人们的错觉,而是由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1)由于资本家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采取了生产成本的形态,使可变资本作为剩余价值惟一源泉的特殊作用被掩盖了,剩余价值也就自然地被看成是全部资本的产物了(2)由于劳动力的价值采取了工资形式,而工资又表现为劳动的报酬,因此剩余价值就不被看成是由劳动创造的,而成为资本乃至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从而使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变得模糊不清了(3)利润这个剩余价值的虚假神秘化形式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同时它又反过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3.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如何?
答:(1)利润率(p')和剩余价值率(m')的计算公式M/V。因此二者只是同一个剩余价值的不同计算方法。(2)由于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利润)与总资本的比率,因此二者在量上必然会有差别,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3)二者所表示的经济关系也是不同的。剩余价值率表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体现着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利润率表示的是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在这个范畴上,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榨取和剥削看不见了,表现为资本自身增殖的关系,剩余价值的来源被神秘化了。
4.平均利润率怎样模糊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答:平均利润率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不仅在性质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数量上也存在差别,从而模糊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后,利润表现为预付总资本的产物,而可变资本创造剩余价值的作用看不见了。但是这种转化还只是性质上的转化,整个部门的利润量和剩余价值量仍然是相等的,二者之间还不存在量的差别(2)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不仅在性质上,而且在数量上也存在着差别。各部门的利润量都与本部门的总资本量成比例,而不与本部门的剩余价值量成比例,只要等量资本即可获得等量利润,于是,利润在质和量两方面都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的本质和来源被完全掩盖起来,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不见了,利润只表现为资本自身的产物。总之,平均利润率模糊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
5.价值是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答: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许多生产部门所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出现了差别。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剩余价值,有些部门的利润则低于剩余价值,这样,这些部门的商品价格便与其价值不一致了,是以生产成本加上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出售的。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因此,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二者是同一个过程,都是通过部门之间竞争中的资本转移而实现的。
6、平均利润形成后为什么还会有利润率的差别?答: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各部门之间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但这并不排除各部门中各个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这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各个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是有差别的,由于生产条件不同,它们生产的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也不同。但是,商品必须按照部门平均的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出售,于是生产力水平高于部门平均水平,即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先进企业,就可以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其原因就在于,超额剩余价值不会被平均化,它转化为超额利润。因此,超额利润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而平均利润反映的是部门之间的关系。所以,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并不排斥部门内部的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
得超额利润,资本家之间为了获取超额利润不断地在部门内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
四、论述题
1.什么是利润?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答:(1)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它的出现掩盖了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成为剩余价值的神秘化的虚假形式(2)剩余价值向利润的转化分为两个层次,首先,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耗费资本的增加额,由于生产成本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表现为生产的实际耗费,而生产过程的结果产生了一个增加额,即剩余价值。因而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耗费资本的产物。其次,剩余价值还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因为,资本家投入的资本虽然不是全部进入生产成本,但在物质上却是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这样,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发挥作用的结果。当剩余价值被看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
就取得利润的形态,使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3)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两者具有一致性,就其实体和数量来说,两者是同一个东西。但是它们又有区别,剩余价值是本质,利润是现象。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什么是利润率?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答:(1)利润率就是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之间的比率(2)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很多。由p'第一,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例关系,因此,一切影响剩余价值率的因素,如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日、压低工人工资等,都是影响利润率的因素。第二,利润率的高低还要受到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在可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率一定时,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按相反方向
变化,即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利润率越低;反之则反是。第三,资本的周转速度快慢也影响利润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年利润率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这是因为,周转速度越快,一年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年剩余价值量越大,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多;反之则反是。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约也会影响利润率。在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一定时,不变资本越小,即分母越小,则比值越大,即利润率越高;反之则反是。第五,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利润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与原材料价格成反比。
3.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答:(1)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中,假定剩余价值率相同,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其利润率高低也会不同。这与利润的性质即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相矛盾的,简单来说就是: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等量资本所生产的商品如果按价值出售,各个生产部门所获得的利润就不一样;如果各生产部门获得相等的利润率,就不能按价值出售(2)这个矛盾是通过部门间的竞争实现的,部门之间的竞争会使差别利润率平均化。部门之间的竞争是围绕有利的投资场所而展开的,竞争的手段主要是把资本在部门之间进行转移。所谓资本转移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把原有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入利润率高的部门,二是把新的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投入(3)商品按价值出售是以供求平衡为条件的。供求不平衡,商品就只能按低于或高于价值的价格出卖。由于资本的转移,各部门商品的供求关系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利润率低的部门的利润率提高,而利润率高的部门的利润率降低,一直持续到各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才告结束。结果形成了一个平均利润率,满足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要求。平均利润率就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例,它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各部门的利润水平和社会总资本中各部门所占比重的大小(4)最后还需说明的是,平均利润率不是绝对的平均,各部门仍存在差别,但是从长期看是一个平均化的趋势。
4.什么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什么变化?答:(1)生产价格就是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是通过部门竞争中的资本转移而实现的(2)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品的交换不再是以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二是由于供求关系变化,市场价格不再是围绕价值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种形式的变化是由于受到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社会,平均利润率规律要求商品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即生产价格出售。这一要求作为一种客观必然趋势加以贯彻,使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生产价格不是市场价格,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内在标准的价格;市场价格以它为中心,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上下波动。所以,价值规律现在不是通过价值而是通过生产价格起作用(3)这种形式的变化并未否定价值规律。这是因为:首先,平均利润以剩余价值为基础,而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只有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才能阐明生产价格的界限及运动过程。简而言之,只有用价值才能说明生产价格。其次,从个别部门看,价值与生产价格在量上是不一致的,尽管如此,价值的变化对生产价格的变化仍然起决定作用。最后,从全社会看,利润量等于剩余价值量,生产价格等于价值,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实际上就是按价值出售;交换仍然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与围绕价值波动并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总而言之,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由价值最终决定的生产价格来进行的。这既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又没有违反规律本身。
5.为什么说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答: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存在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相反,它是以价值为基础,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这是因为:(1)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的结果,后一种转化又是以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的,而各部门不同利润率的存在则又是由商品按价值出售引起的。此外,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它的各个部分都只能归结为价值。由此可见,生产价格并未脱离价值,它是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从生产价格的变动来看,它虽然与决定价值变动的因素但最终却是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的。生产价格的变化取决于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它们可使生产价格发生种种变化,而无论哪种变化都最终取决于价值的变动,因为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的变动最终都必然归结为价值的变动。由此可见,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和运动的(3)从全社会角度看,商品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同的。个别部门产品的生产价格可以高于或低于价值,其差额也就是平均利润同剩余价值的差额。但是由于此消彼长的关系,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正因为如此,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就是相等的。这就更加清楚地说明,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只是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
6.试述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意义?答:(1)理论意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马克思阐明了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未违反价值规律,相反,它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这就解决了从价值、剩余价值上升到平均利润、生产价格这些更接近资本主义经济外部表现出来的经济范畴时遇到的难题,使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得到进一步的论证和深化(2)这一学说也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它既揭示了各个资本家集团在基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特殊利益上的矛盾性,更重要的是它还揭露了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阐明了这两个阶级之间整体上的对抗性。平均利润率实质上就是全体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的多少,不仅取决于其本身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还取决于整个社会全体资本家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因此,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是整个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工人阶级为了摆脱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必须联合起来,团结一致地反抗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剥削。
1.什么是商业资本?简述商品资本职能向商业资本职能的转化?答:(1)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形式。也就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2)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流通过程中的商品资本数量逐渐增大,产业资本家继续从事商品的销售业务,就会相对地甚至绝对地减少生产资本的数量,从而引起产业资本家利润率的降低。因此,产业资本家要求由专门的商业资本家为其推销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就逐渐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成为由商业资本专门执行的职能(3)商品资本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的可能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本来就不同于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职能,这就为各种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分工创造了条件;其次,产业资本家为了持续地获得剩余价值,必须把一部分资本经常留在流通过程中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商品资本的这种相对独立性,也为转化创造了可能性(4)商品资本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的条件。第一,在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之间形成特殊分工,商品销售成为商人的独立业务,不再由产业资本家来兼任。第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
2.简述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来源。答:(1)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流通领域中的纯粹商品买卖活动根本不能产生商业利润,它不过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2)商业资本家是专门为产业资本家销售商品服务的。由于这种服务能使产业资本的周转加快,流通中的资本减少,而用于生产的资本增加,从而使剩余价值增加,所以产业资本家就必须而且宁愿把剥削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转让给商业资本家,这比他自己兼营商业更为有利。因此,产业资本家便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销售商品,于是商业资本家就获得了产业资本家让渡给他的这一部分剩余价值。
3.简述资本主义的商业流通费用?答:商业流通费用包括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1)生产性流通费用是与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有关的费用,其劳动属于生产性劳动,既能转移旧价值又能创造新价值。因此,生产性流通费用可以增加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销售,可以使这部分费用得到补偿,并给商业资本家带来相应的利润(2)纯粹流通费用仅仅是同商品买卖有关的费用,它属于非生产性开支,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由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构成的,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不变资本必须继续用于补充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可变资本必须继续用于雇佣劳动力,它们都不能用于补偿纯粹流通费用,因此它只能从剩余价值的扣除中得到补偿。
4.简述资本主义商业资本家与店员的关系答:(1)商业店员和产业工人一样也是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却为商业资本家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他们也遭受着商业资本家的剥削(2)商业店员的劳动时间也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用以补偿商业资本家用来支付店员工资的可变资本;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除一部分用以补偿工资以外的各种费用开支外,其余部分则被商业资本家作为商业利润无偿占有。商业资本家正是通过剥削店员的剩余劳动,来实现产业资本家所让渡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的。可见,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是商业利润的直接源泉
5.资本主义经济中借贷资本的来源主要有哪些?答: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独立资本形式,它的形成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循环有密切的关系。职能资本在再生产循环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是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这些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主要有:(1)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固定资本在更新之前,会有一部分已经提取出来的固定资本折旧费暂时闲置起来(2)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资本家准备用于购买原材料和支付工资的流动资本,会暂时闲置起来(3)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要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作为追加资本使用,在此之前会形成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
6.简述接待资本的本质?答:借贷资本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产生出来并服务于职能资本的独立资本形式。它的本质是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作为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也要参加剩余价值的瓜分,利息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所以,借贷资本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借贷资本家就是不从事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为职能资本家提供服务并取得利息收入的资本家。
7.利息的本质是什么?它怎样掩盖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答:(1)利息就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归根结底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2)利息出现以后,平均利润被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使资本主义的本质关系被进一步掩盖。利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收入,似乎是资本自身的产物;企业利润表现为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收入,似乎是监督或指挥劳动所获得的报酬。因此,在利息和企业利润形式上,它们本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这个共同的规定性就被掩盖了。
8.股份公司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答:股份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产生的(1)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巨额资本才能兴建大型企业,这是单个资本难以办到的。所以,股份公司的出现,表明单个资本经营方式转为联合资本经营方式,它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企业的私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2)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促进了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在股份公司条件下,资本在生产经营中的使用以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为前提,因而是信用这种借贷活动的特殊形式。另一方面,股份公司发行股票一般是通过作为信用机构的银行来进行的,而且有时银行也成为购买股票的投资者,或由银行自己发行股票筹建股份公司。所以,没有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就不可能有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9.股票价格是如何决定的?答:(1)股票没有价值,但是由于它能定期取得股息收入,所以成为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价格(2)股票的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也就是说,股票价格等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把这笔货币资本存入银行获得的利息与凭这张股票取得的股息相等。所以股票价格取决于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两个因素,它与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3)除了股息和利息率是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外,股票价格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市场上股票的供求状况、物价水平、政府的财政税收和金融货币政策、经济周期的变动,以及政治、心理、投机等因素。
10.资本主义地租有什么特点?它的本质是什么?答:(1)资本主义地租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它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建立在剥削具有人身自由的农业雇佣工人的基础上,摆脱了劳动者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是一种表现为纯粹的契约关系的经济关系。第二,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由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农业资本家得到平均利润,所以资本主义地租只能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由超额利润所构成。第三,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即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2)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租种地主的土地而向地主缴纳的地租,它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
四、论述题
1.试述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作用。答:商业资本成为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的发展和产业利润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产业资本(1)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商业资本使产业资本家从商品销售中解放出来,能够集中力量从事商品生产活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利润总额(2)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商业资本家能把商业活动集中起来,而且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快于产业资本,这就使社会总资本中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减少,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而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利润的增加(3)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商业资本加快了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转化的速度,从而加速了产业资本的周转;同时由于商业资本的集中性,它的一次周转不仅可以代表一个生产部门许多资本的周转,还可以代表不同生产部门若干资本的周转,从而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4)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商业资本家专门从事商品买卖活动,对市场状况、流通渠道和商品行情都比较熟悉,因而可以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5)总的来说,商业资本能使产业资本家在一定时间内把更多的资本投入生产,并以更大的规模榨取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因此它的存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商业资本的数量不能超过社会必要的比例,否则不仅是一种浪费,还会延缓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并降低平均利润率。此外,商业资本的存在还有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消极方面。它可能导致生产和消费的脱节,加深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矛盾,并最终促进经济危机的爆发。
2.利息率是如何确定的?答:(1)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即利息率=一定时期的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2)利息率的高低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它的最高界限是不能等于更不能高于平均利润率,否则职能资本家将不会借款;它的最低界限是不能等于零,否则借贷资本家将不会贷款。所以利息率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浮动,其间的变动有很大余地(3)在这个浮动幅度之内,一定时期利息率的高低受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一,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影响利息率的高低,二者同向变化;第二,当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的比例,而这个比例又是由借贷资本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的(4)借贷资本自身并不能确定一个利息率高低的标准,利息率实际上没有一个经济上的内在客观依据,无从准确地界定它的数量。因此,在一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借贷资本供求平衡时,利息率实际上只能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来决定。在不同国家,利息率会由于习惯和法律传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此外,影响利息率的因素还有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的大小、借贷时间长短等等(5)利息率的决定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并经常变动,但是在一个国家的既定时期,它又是确定的。在每次借贷行为中,都预先确定了利息率的高低。
3.试述股份公司的主要功能?答:股份公司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资本经营组织形式,对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功能(1)有利于快速聚集资本和优化投资结构。它能通过发行股票突破单个资本的局限性,在短期内集中大量社会闲散资本形成社会化的资本,促进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大资本凭借其强大实力,能够广泛利用先进技术,实现规模经济,在市场竞争中更易取胜,获得较高盈利。同时,股份公司的效益越好,股东收益就越多,从而越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这就有利于资本向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的部门和企业转移,从而优化投资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2)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在股份公司中,股东拥有公司财产的所有权,而公司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拥有企业的经营权。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既能维护企业财产所有者的权益,又使企业经常性生产经营活动由专门的经理人员承担。企业完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市场竞争主体,从而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率(3)有利于企业财产的完整和稳定。股份公司企业对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财产拥有法人财产权。企业法人财产权是企业法人与经营权的有机结合,企业作为法人财产权的主体,独立支配和自主经营企业财产。这种企业法人财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功能,而公司企业财产的完整和稳定,可以为企业进行较长期的经营决策,有计划地从事较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出有利条件。
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源泉是什么?答:(1)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构成的。(2)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土地等级不同,其劳动生产率和产量也不同。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产品,其个别生产价格较低,而社会生产价格必须由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因此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产品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后,就能获得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又由农业资本家作为级差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所以,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在肥沃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别(3)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即在土地有限特别是优等地和中等地有限的条件下,土地作为经营对象被农业资本家使用后,所形成的对土地的经营性垄断。首先,它可以使得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获得超额利润,形成级差地租。其次,它使农业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表现为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最后,土地私有权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而不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4)级差地租的源泉。土地本身不能创造任何价值和剩余价值,因而不是级差地租的源泉。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这些雇佣工人的劳动是一种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作为加强的劳动起作用,可以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创造出较多的价值,因而能够创造出超额利润。
5.试述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答:级差地租由于形成的具体条件不同而有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1)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1)形成级差地租工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二是由于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会使劳动生产率和产量出现差别,而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土地的个别生产价格所决定,因此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就会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产生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就形成级差地租I。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会使农产品的运费出现差别,而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距离市场最远的土地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于是距离市场近的土地就能获得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也形成级差地租工(2)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实行集约经营,所获得的农产品的产量就要高于劣等地的产量,而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仍由劣等土地决定,这时连续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就形成级差地租Ⅱ。
6.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源泉是什么?答:(1)绝对地租就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所获取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
润所构成的(2)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因而同量资本在农业中可推动更多的活劳动,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农业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就高于工业部门,从而农产品的价值就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而农产品按其价值出售,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就形成绝对地租。因此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3)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的私有权垄断。首先,土地的私有权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农业的剩余价值并不参加全社会的利润平均化过程,因此农产品按其价值出售,超额利润就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其次,土地的私有权垄断又使得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农产品必须按价值出售,从而使农业资本家在获得平均利润的同时,又有可能缴纳绝对地租(4)绝对地租的源泉。绝对地租是农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而农产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都是由农业工人创造的。因此,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绝对地租是这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1.垄断是怎样形成的?答:(1)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一面,而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生产和资本不断扩大规模,日益集中。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2)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而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和联合制企业的出现以及周期而至的经济危机中企业破产和分化的加剧,都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3)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因为当一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或流通为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所控制时,小企业再难与之竞争;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继续竞争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于是出现了垄断。当社会经济生活中垄断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时,资本主义社会就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了垄断阶段。
2、为什么说垄断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答:垄断价格的出现并未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1)垄断价格的制定不能无限抬高到极大脱离价值的地步(2)垄断的形成并不能增加价值总量,全社会商品价格的总额仍然只能等于商品价值总额。垄断价格对价值的偏离,必然和另外一些非垄断企业或小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价格对价值的反向偏离相对应(3)通过垄断价格所获取的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所以,垄断价格的出现并未否定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3.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垄断统治下有哪些竞争形式?答:(1)首先,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机制和内在规律,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竞争当然不会消失。其次,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是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仍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因此,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有新的发展(2)从竞争的范围来看,大体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与非垄断企业(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非垄断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等。
4.垄断时期的竞争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有何特点?答:垄断阶段与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竞争的目的不同,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2)竞争手段有了新的变化,不但以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也层出不穷。(3)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由于垄断组织的实力及其所采用的手段与自由竞争阶段的企业不可同日而语,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其造成的破坏也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4)竞争的范围不同。垄断阶段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还扩展到国外;除了经济领域的竞争,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5.垄断利润的来源是什么?它是如何实现的?答:(1)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自于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其一,来自对本国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其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其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海外利润;其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2)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具体形式?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三种基本形式:(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它既可以通过国家利用财政收入投资建立,也可以通过国有化的方式将一些私人企业变成国有企业,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为垄断资本的根本利益服务的(2)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它既可以由国家和私人资本共同投资建立,也可以由国家出售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股份形成,还可以由国家收购一部分原私有企业的股份而形成。总体上说,这种结合仍然是为了解决单纯的私人资本难以解决、需要由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介入的问题(3)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促进和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在现实经济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是通过这种在私人企业外部的调节控制,实现其经济职能的。
7.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集中表现在它使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内在矛盾更加复杂和深化。这归根到底是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造成的。它虽然是资本主义制度内的又一次经济关系的调整和部分质变,并起到了缓和经济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家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家政权,它不可能从全社会的角度,特别是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去组织、计划、协调生产,它的所有经济政策和措施说到底是为维持和稳定资产阶级社会秩序服务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和全社会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利益发生矛盾和对立。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答:这主要是因为:(1)可以运用国家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而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2)资产阶级国家作为“理想的总资本家”,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突破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狭隘界限(3)国家干预经济,特别是经济计划化等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综合性调节,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能相对缓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4)它还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和某些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以及垄断资本同中小资本的矛盾(5)通过国家出面进行国际经济调节,能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得到一些协调和缓和,从而形成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9.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可以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无论采取国有经济的形式,国有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结合的形式,还是国家在私人垄断企业外部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所有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垄断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答:(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自由竞争阶段到垄断阶段是有所变化的,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发展演化的过程中造就了不断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而这种社会化的生产力是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制度相矛盾的,资本主义必须找到一个在其自身范围内调整、适应的方式,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内部的一次局部调整。因此可以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划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这样两个前后相继的发展阶段,它们的基本经济关系虽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但是在许多地方已经发生了部分的质变(2)具体地说,自由竞争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私人资本或个体资本,当时的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具体形式是资本家个体私有制;垄断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社会资本,所有制的具体形式是以股份资本为基础的垄断集团私有制。自由竞争阶段是个体资本占统治地位,垄断阶段则是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3)从更深层次的经济关系和发展趋势来看,从自由竞争阶段到垄断阶段的发展,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向着社会主义公有制靠近的方向发展。它是资本所有权的潜在的扬弃或自行扬弃,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的社会结构的过渡。
2.金融资本是如何形成的?金融寡头如何实现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答:(1)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金融资本形成的途径是:在垄断的基础上,银行通过信贷关系控制工业企业、银行和工业企业的资本互相渗透、银行和工业企业的人事交流等途径,使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逐步融合起来(2)金融寡头就是掌握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和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它们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统治者。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实现对其他企业的控制。金融寡头控制母公司,通过母公司控制子公司,子公司控制孙子公司这种层层控制,金融寡头得以支配比自己资本大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资本,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控制。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的政治生活和竞选活动是以金钱为工具和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金融寡头可以直接出来或者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府和议会,通过掌握政权利用政治力量为其垄断统治服务;或者把政府的高官拉过来,让他们为金融寡头的利益服务。金融寡头还可以通过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舆论工具、新闻媒介来对社会生活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统治。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获得巨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1)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来筹集大规模建设所需的巨额资本(2)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是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的,只有通过国家的力量来建设(3)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肯涉足的领域,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各国都把科研列为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项目,给予高度重视,由国家投资支持(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私人垄断资本对此也是无能为力的,要求国家出面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节,靠国家的力量开拓国内国际市场(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靠政府的干预来调节生产,克服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影响(6)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无论从加强垄断资本的统治还是从缓和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矛盾的角度说,都要求资本主义国家介入国民收入再分配领域,进行私人垄断资本不可能承担的利益再分配的调节活动。综上所述,国家垄断资本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根源。归根到底是起因于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要求资本主义国家介入社会经济生活,起到私人资本不能起到的作用,以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
4.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的主要内容?答:(1)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社会再生产必须按客观要求的比例进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也是维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大体平衡,而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性必然要求国家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2)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目标是多重的。一般而言,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包括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等(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一是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另一个是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以及计划的指导,间接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后一种方式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方式(4)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个别情况下还可能用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干预(5)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调节和控制的对象,既包括各个微观经济主体,也包括作为整体的国民经济宏观全局。只有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管理和调控,才有可能实现国家调控经济的目标(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管理和调控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样一种经济调节机制实现的,这也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控是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具体体现(7)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实现的。
5.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手段有哪些?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所谓的三大手段或三个法宝来进行调节和控制(1)公开市场业务。即由中央银行在货币资本市场上公开出售或收购有价证券。若是中央银行大量收购有价证券,则意味着一般商业银行手中的货币有所增加,因而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多;反之则反是。(2)最低准备金率政策。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有法律规定的储备金制度,即商业银行要把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入中央银行,以保证金融秩序的稳定。这个法定准备金率若是提高了,商业银行须向中央银行上缴更多的货币资金,则流通中的货币就会减少;反之则反是。(3)再贴现率政策。贴现率指票据持有者持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银行兑取现款时,银行索取的回扣,即利息率。再贴现率指
商业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请中央银行再贴现时的利息率。如果再贴现率降低,商业银行就会拿出更多的有价证券去贴现,从而使流通中的货币增加;反之则反是(4)这三种手段要在现代银行体系发达的条件下才会有明显的作用,而且它们只能降低一些经济周期的震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中种种内在的、深刻的矛盾。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有什么特点?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量剧增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有:(1)资本流向的变化,由原来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发展到当代的多方向输出,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大幅度增加(2)在私人资本输出增长的同时,国家资本输出增长更快,并日益成为占重要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3)与过去时代不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多采取所谓“援助”的方式进行。
2.垄断阶段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什么?答:(1)必要性。首先,垄断形成后出现了大量所谓的“过剩资本”,这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资本过剩并不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绝对多了,而是相对于垄断资本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需求来说,资本相对过剩了。其次,这些过剩资本的最佳投放场所是输出国外,特别是那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向这些国家输出资本可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并且还能带动商品输出,有利于大垄断资本在海外统治的建立和加强(2)可能性。首先,在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世界其他国家原有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开始发展起来,并被卷入了世界市场;其次,这些国家的劳动者也出现了分化,市场上有充足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供给;再次,这些国家的公路、铁路、港口等发展近现代工商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已有所建设;最后,处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国家本身金融业和信用制度发展,交通通讯设备的现代化,都为资本输出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大规模输出资本成为可能。
3.殖民地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有何作用?答: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殖民地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重要的原料供应地,最可靠的销售市场,有利的投资场所,维持霸权地位和建立军事基地的重要条件,也是维持和加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统治的重要条件。从殖民地掠夺走的巨额财富是资本主义国家积累、发展和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它们维持其垄断统治和这种世界格局的经济实力的源泉。正因为如此,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又展开了对世界领土的重新瓜分的斗争,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因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而引起的,殖民地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4.如何认识跨国公司?答:(1)跨国公司是由一国的垄断组织或主要由一国的垄断组织建立的,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进行国际间的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的大垄断企业(2)跨国公司的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它的生产和经营不是从一国、一地眼前局部的市场和需要出发,而是从世界市场总的状况和发展趋势出发,用全球战略的眼光来制订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着眼于在全世界范围内考虑生产布局、营销渠道、长远发展等问题,从企业组织形式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3)跨国公司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垄断组织,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利益服务,是垄断资本对外扩张和掠夺的工具。它在经济上控制所在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在政治上则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干预所在国的内政,扶持政治代理人,建立一种凌驾于独立主权国家之上的“国中之国”。
5.简述地区经济集团化?答:(1)地区经济集团化是指由地域上邻近的一些国家,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生产国际化的客观要求,为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通过签定协议而组成的经济或贸易集团。其宗旨是增强和扩大集团内部的经济实力,提高集团在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为集团成员国争取更大的经济利益(2)地区经济集团化是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当代世界市场剧烈竞争的产物。它是由各国政府出面组建的,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它具有了组建的可能性或便利条件;而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各国、各地区、各国际集团之间势力的消长,则促使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决策者从全球战略出发,采取联合行动参与国际竞争。
6.简述垄断资本国际化的实质?答:垄断资本国际化和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及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其实质仍然是为了谋求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的共同利益。这些国际垄断组织和国际垄断同盟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它不仅维护本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还在不损害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协调和调整,从而维护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和各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通过这些国际组织和国际协调活动,垄断资产阶级获得了巨额利润,仅从这一点就可清楚地看到垄断资本国际化的实质。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有哪些?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1)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老殖民主义制度的瓦解(2)发展中国家的兴起,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3)美国由霸主变为盟主(4)新工业和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5)冷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变化。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经济上的一体化、全球化、地区集团化也加快了步伐,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6)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争取和平与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任何霸权行径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8.发展中国家有何经济特征?答: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各自的情况有很大差异,但总的说来都有如下一些经济特征:(1)生产力水平低、科技教育落后(2)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即现代经济成分和传统经济成分共存(3)从生产关系上看,这些国家的经济成分比较复杂,既有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又有或多或少的前资本主义经济成分(4)经济发展的依附性。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科学技术落后,在已形成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发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要依附于发达国家。
9.新殖民主义的手段有哪些?答: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新殖民主义的种种方式,继续在经济上统治着世界,它们的一些主要手段是:(1)通过直接投资,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各产业部门的渗透,极力维持旧的国际分工,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结构上保持对它们的依附性(2)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垄断,在技术转让中实行种种限制,以保持发展中国家对自己技术方面的依附关系(3)通过对世界市场和产品价格的垄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不等价交换,从中剥削、掠夺,并使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上依附于发达国家(4)通过对国际货币和金融的垄断,并借助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保持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金融方面的依附关系。这些新殖民主义的做法,在经济上对发展中国家继续进行剥削、掠夺和控制,造成了今日的富国越富、穷国越穷的局面。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是怎样的?答:(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发展中国家纷纷独立,成为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但在经济上它们依然未能完全独立,未能完全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和控制。它们仍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廉价原料基地、高价工业品销售市场和理想的投资场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新殖民主义的种种方式,继续在经济上统治着世界(2)造成这种差距、形成现在这种不合理的世界经济格局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经济的统治。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建立新的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顽固地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极力维护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这就形成了尖锐的“南北关系”问题。说到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仍然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为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虽然斗争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但历史终将向前发展,正义的事业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四、论述题
1.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它对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各有什么作用?答:(1)资本输出的实质,是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的基础。(2)对输出国的影响。首先,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了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其次,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无论采取何种形式,资本输出多带有一系列附加条件,从而形成和加强金融资本对输入国的统治。再次,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这主要是通过贷款及其附加条件实现的。此外,资本输出也会给输出国带来许多严重的后果,表现在:巨额的海外收入使得输出国变成食利国,这又是引起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资本输出还会造成资本主义国家间激烈地争夺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的斗争,加深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3)对输入国的影响。具有两重作用:一方面,外来资本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