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待遇的通知(黑人保发[2010]89号)

时间:2019-05-14 01:4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调整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待遇的通知(黑人保发[2010]89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调整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待遇的通知(黑人保发[2010]89号)》。

第一篇:关于调整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待遇的通知(黑人保发[2010]89号)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黑 龙 江 省 财 政 厅

黑人保发[2010]89号

关于调整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 医疗保险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

省直各参保单位,备定点医疗机构:

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黑政办发[2009]97号)精神,切实做好省直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结合省直医疗保险基金实际运行情况,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共同研究,决定将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有关政策作出如下调整:

一、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

将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对黑龙江省省直医疗保险相关政策进行调整的通知》(黑劳社发[2007]92号)规定6万元提高至10万元。

—1—

二、调整大额医疗费用补助支付范围

将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黑龙江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大额医疗费用补助暂行办法》(黑劳社发[2001] 124号)大件规定的“省直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的支付范围为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至15万元之间的部分费用”调整为“省直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的支付范围为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至20万元之间的医保内部分费用”。

三、调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比例

(一)提高门诊特殊疾病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印发《黑龙江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暂行办法》(黑劳社发[2002]15 号)规定的门诊特殊疾病在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医疗费,由原来统筹基金支付70%提高到80%。

(二)提高恶性肿瘤患者门诊放化疗和器官移植患者术后抗排异反应用药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将恶性肿瘤患者门诊放化疗(包括癌症门诊用药)和器官移植患者术后抗排异反应用药的医保内费用,由原统筹基金(或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基金)支付70%提高到80%。不享受公务员补助的参保人员所在单位支付部分由原20%降至10%,个人自付10%。

四、调整公务员医疗补助标准

—2—

(一)提高公务员门诊医疗费用补助标准。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调整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部分待遇标准的通知》(黑劳社发[2008]57号)和《关于对黑龙江省省直医疗保险相关政策进行调整的通知》(黑劳社发[2007]92 号)规定的“一个年度内门诊医疗费用累计超过1200元以上部分,一般公务员补助80%,照顾公务员补助95%” 调整为“一个年度内门诊医疗费用累计超过800元以上的部分,一般公务员补助80%,照顾公务员补助95%”。

(二)提高一般公务员住院医疗费用补助比例。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对黑龙江省省直医疗保险相关政策进行调整的通知》(黑劳社发[2007]92号)规定的,对一般公务员住院起付线、起付线以上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下(含门诊特殊疾病支付部分)、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20万元以下医保内个人自付部分,公务员补助标准由原来的80%、80%、70%分别提高到85%、85%、90%。

(三)提高一般公务员转诊转院住院医疗费用补助比例。对一般公务员转诊转院住院起付线、起付线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应由个人负担部分、大额补助医疗费用自付部分的医保基金补助标准由原来的35%、40%、70%分别提高到50%、55%、85%。

(四)调整享受门诊特殊治疗公务员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补助标准。对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待遇的参保人员发生的门诊恶性

—3—

肿瘤放化疗、组织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反应用药、肾透祈医保内医疗费,个人自付部分由公务员医疗补助基金补助75%。

五、肝移植医疗费用和术后抗排异药物费用中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项目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报销比例按省省直器官移植相关政策执行。

六、以上政策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二O一O年九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社会保障 医疗保险 待遇 调整 通知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2010年9月26日印发

共印1800份

—4—

第二篇:黑人保发2010 89号 关于调整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文件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人保发〔2010〕89号

关于调整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 医疗保险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

省直各参保单位,各定点医疗机构:

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黑政办发〔2009〕97号)精神,切实做好省直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结合省直医疗保险基金实际运行情况,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共同研究,决定将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有关政策作出如下调整:

一、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 将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对黑龙 — 1 —

江省省直医疗保险相关政策进行调整的通知》(黑劳社发〔2007〕92号)文件规定的6万元提高至10万元。

二、调整大额医疗费用补助支付范围

将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黑龙江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大额医疗费用补助暂行办法》(黑劳社发〔2001〕124号)文件规定的“省直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的支付范围为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至15万元之间的部分费用”调整为“省直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的支付范围为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至20万元之间的医保内部分费用”。

三、调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比例

(一)提高门诊特殊疾病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印发《黑龙江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暂行办法》(黑劳社发〔2002〕15号)规定的门诊特殊疾病在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医疗费,由原来统筹基金支付70%提高到80%。

(二)提高恶性肿瘤患者门诊放化疗和器官移植患者术后抗排异反应用药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将恶性肿瘤患者门诊放化疗(包括癌症门诊用药)和器官移植患者术后抗排异反应用药的医保内费用,由原统筹基金(或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基金)支付70%提高到80%。不享受公务员补助的参保人员所在单位支付部分由原20%降至10%,个人自付10%。

—2 —

四、调整公务员医疗补助标准

(一)提高公务员门诊医疗费用补助标准。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调整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部分待遇标准的通知》(黑劳社发〔2008〕57号)和《关于对黑龙江省省直医疗保险相关政策进行调整的通知》(黑劳社发〔2007〕92号)规定的“一个内门诊医疗费用累计超过1200元以上部分,一般公务员补助80%,照顾公务员补助95%”调整为“一个内门诊医疗费用累计超过800元以上的部分,一般公务员补助80%,照顾公务员补助95%”。

(二)提高一般公务员住院医疗费用补助比例。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对黑龙江省省直医疗保险相关政策进行调整的通知》(黑劳社发〔2007〕92号)规定的,对一般公务员住院起付线、起付线以上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下(含门诊特殊疾病支付部分)、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20万元以下医保内个人自付部分,公务员补助标准由原来的80%、80%、70%分别提高到85%、85%、90%。

(三)提高一般公务员转诊转院住院医疗费用补助比例。对一般公务员转诊转院住院起付线、起付线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应由个人负担部分、大额补助医疗费用自付部分的医保基金补助标准由原来的35%、40%、70%分别提高到50%、55%、85%。

(四)调整享受门诊特殊治疗公务员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补助标准。对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待遇的参保人员发生的门诊恶性肿瘤放化疗、组织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反应用药、肾透析医保 — 3 —

内医疗费,个人自付部分由公务员医疗补助基金补助75%。

五、肝移植医疗费用和术后抗排异药物费用中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项目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报销比例按照省直器官移植相关政策执行。

六、以上政策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二○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待遇调整通知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2010年9月26日印发

共印1800份

—4 —

第三篇:江西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实施细则

江西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

险实施细则

日期:2013-03-25 13:07:23 稿源:

赣人社发[2012]27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社会保险法》、《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设区市级统筹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11]29号)以及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衔接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赣财社[2012]35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建立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单位补充医疗保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保障省直机关干部职工医疗保险待遇。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是指省直原公费医疗统管单位、自管单位编制内的在职和退休职工(正厅及以下人员)。上述人员按规定全部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单位补充医疗保险等三个层次医疗保险。

第四条 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参保人员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完全一致,其它的医疗待遇通过单位补充医疗保险保障。第五条 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政策范围统一执行《江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江西省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目录》的规定。超出政策范围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第六条 部门职责:(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拟定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规划、政策、标准、管理制度、结算办法及支付范围;负责审查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的医疗保险定点资格;会同财政、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纳入单位补充医疗保险管理的省直事业单位的性质、编制、人员和财政经费给付等情况;会同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负责对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政策、制度、规定的执行、落实和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省财政厅负责按规定审核安排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预算;审批医疗保险基金预决算;做好医疗保险基金的审核、拨付和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医疗保险政策、制度、规定等。

(三)省卫生厅负责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制定并落实就医优惠政策。

第七条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所属省社保中心承办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的经办工作。负责编制和执行医疗保险基金预决算及基金管理工作;负责与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签定医疗保险服务协议;负责做好报销流程、转诊转院、慢性病管理等经办服务等工作。省社保中心省直机关干部医保处具体负责经办工作。

第二章 参保管理

第八条 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应于每年11月25日前向省医保经办机构申报本单位参加医疗保险人员基本情况和当年的干部职工工资总额、退休人员退休费总额情况。省医保经办机构对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总额、退休费总额、职务(岗位)和退休人员身份核定后作为当年的缴费基数和建立个人账户及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依据。

第九条 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职务晋升、办理退休之日起重新进行身份核定,核定身份后次月起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

第十条 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的医疗保险费,在年初办理参保手续时一次性缴清。

第十一条 省直机关事业单位未能按时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的,自应缴费之次月1日起开始停止该单位人员享受统筹基金医疗保险待遇,期间发生的由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由该单位负责解决。

第十二条 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看病就医统一使用社会保障卡,在尚未发放社会保障卡的过渡期内依据职务(岗位)的不同,发给不同颜色的医疗保险卡。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自缴费领取医疗保险卡的次日起,可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

第十三条 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年限可计算为其今后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缴费年限,2012年6月30日以前连续工龄按照规定视同缴费年限。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按照《社会保险法》和赣府厅发[2011]29号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十四条 新增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和省直机关事业单位新增工作人员,需要参加单位补充医疗保险的,应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省财政厅审核,方可纳入。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应在增人次月凭省人保厅和省财政厅《省直机关事业单位新增单位补充医疗保险审批表》到省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医疗保险登记和缴费基数核增等手续。

第十五条 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因工作调动、辞退、辞职、除名、开除、劳改、自动离职、死亡等原因终止与单位关系时,单位应在缴费内到省医保经办机构办理注销、停保等手续,否则由此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原单位承担。省医保经办机构应将上注销、停保人员、工资基数等基本情况分单位列表,并于每年2月底前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备案。

第三章 基金筹集

第十六条 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大病医疗保险费和单位补充医疗保险费的缴费比例分别为8%,0.5%和7%。

第十七条 基本医疗保险费、大病医疗保险费和单位补充医疗保险费缴费基数为:在职在编人员上工资总额(机关单位为基本工资加津贴补贴、事业单位为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职工年工资总额高于南昌市上职工年平均工资300%的,个人和单位均以南昌市职工年平均工资300%为基数缴纳医疗保险费。

第十八条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其中:用人单位缴纳6%,职工个人缴纳2%(退休人员个人不缴费),职工个人缴纳部分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税前列支,不计征税费)。大病医疗保险费和单位补充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

第十九条 省级财政对原公费医疗统管单位按上在职在编人员工资总额的13.5%(用人单位缴费比例)进行补助。对原公费医疗自管单位根据单位性质、现行财政补助比和用人单位缴费比例进行补助。其中:公务员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补助13.5%,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财政现行制度规定给予60%补助,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经费自筹。

第二十条 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省财政厅按规定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单独列账、专款专用。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费不计征税费。

第二十一条 省医保经办机构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入户和支出户。征缴的医疗保险费直接进入“收入户”,每月终止时缴入“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省医保经办机构按月形成基金支付预算,并向省财政厅申请基金拨付,省财政厅根据申请审批后,将基金从“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拨入“支出户”,用于医疗费用支付。

第四章 个人账户

第二十二条 建立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划入比例为:(一)在职职工以本人缴费工资为基数,分别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按3.2%(含个人缴纳的2%)划入,从单位补充医疗保险基金中按3.1%划入;(二)退休人员以本人退休金为基数,分别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按3.8%划入,从单位补充医疗保险基金中按3.5%划入。

第二十三条 个人账户划入的数额,每年年初一次性核定,并在单位按时足额缴费后一次性划入。

第二十四条 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医疗费、健康体检费、预防接种费、定点零售药店购药费、“120”院前急救费(含急救车费);住院期间空调费、取暖费、床位超标费、住院医疗费中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和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中由参保人个人自付的医疗费。

第二十五条 个人账户本金和利息(按照银行活期存款利率每年计息一次)归个人所有,可以转移、结转使用和继承。

第二十六条 因病情需要转诊转院的在职职工一年可在单位补充医疗保险划入个人账户限额内提取不超过本人缴费基数2%的现金。

第二十七条 个人账户支付医疗费实行即时结算,内发生的医疗费(购药费)个人账户不足支付时,由个人现金支付。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三十条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待遇规定的,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门诊医疗费用。

第二十八条 实行个人账户内支付封顶:内发生的符合个人账户支付规定(不含定点零售药店购药费用支付部分)的医疗费合计额达到当年个人账户划转额2倍(含本数)的,按2倍进行封顶(在历年结余内支付),超过部分不再由个人账户支付,改由单位补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80%的比例报销。

第五章 统筹基金支付

第二十九条 统筹基金由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基金划入个人账户后的其余部分组成,包括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单位补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三个组成部分。分别用于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费、住院医疗费、大病医疗费和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部分的医疗费支付,疾病预防、健康保健、参加其他补充医疗保险等费用可以在其中列支。

第三十条 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待遇支付:(一)住院医疗待遇:参保人员内因病住院所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设立起付线、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 1.起付线。根据定点医疗机构级别不同确定,其中:一级医疗机构200元;二级医疗机构400元;三级医疗机构600元。内两度以上住院逐次降低起付标准100元,起付标准最低不得低于100元;2.最高支付限额。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10万元;3.报销比例。根据定点医疗机构级别不同确定,其中:一级医疗机构98%;二级医疗机构95%;三级医疗机构90%。

(二)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待遇。

1.特殊慢性病在门诊发生的医疗费可由统筹基金适当支付;2.支付比例为:在职人员80%,退休人员85%; 3.门诊特殊慢性疾病暂定以下39种,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1)恶性肿瘤;(2)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及器官 移植后抗排斥治疗;(3)艾滋病;(4)血友病;(5)再生障碍性贫血;(6)高血压病;(7)糖尿病;<8)慢性肝炎(肝功能异常)、肝硬化;(9)系统性红斑狼疮;(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11)帕金森氏综合症;(12)精神病。

第一类慢性病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确定,其中(1)和(2)为10万元(与住院费用合并计算,门诊不设起付线);(3)为1万元;(4)为0.8万元;(5).(6).(7),(8)为0.5万元;(9),(10)为0.4万元;(11),(12)为0.35万元。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实行按月限定10次的血透费用全额由统筹基金支付,免除个人负担;超过10次的血透费用,按甲类治疗进行核算支付。

第二类:(1)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2)慢性心衰(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Ⅱ级以上);(3)慢性房颤;(4)心肌病(原发性);(5)甲亢性心脏病;(6)甲状腺功能低下症;(7)皮质醇增多症;(8)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9)慢性肾炎、紫疲性肾炎;(10)肾病综合症;(11)牛皮癣、系统性硬皮病;(12)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13)股骨头坏死;(14)类风湿性关节炎;(15)强直性脊柱炎;(16)多发性硬化病;(17)运动神经元病;(18)重症肌无力;(19)痛风;(20)慢性骨髓炎;(21)慢性消化性溃疡;(22)癫病;(23)肺结核病;(2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5)脑血管病(脑溢血、脑梗塞、脑血管畸形);(2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7)原发性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疲。

第二类慢性病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0.35万元。4.对患多种慢性病的参保人员,其最高支付限额实行叠加封顶。封顶额为:先以封顶额最高的病种限额为基数,余病种中取较高限额的病种限额的50%,与基数叠加,作为最高支付限额。

5.进入统筹基金支付的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费,必须是治疗特殊病种的费用。

6.第一类特殊慢性病(含第一类病种多病同患)所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列支。第二类特殊慢性病(含与第一类病种多病同患)所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由单位补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列支。

7.提高慢性病封顶额度。以上述封顶额度为基数,提高50%,提高部分所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由单位补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列支。

第三十一条 大病医疗保险基金待遇支付: 参保人员患大病,当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支付超过最高限额(10万元)以上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由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按90%比例支付,内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至30万元。

第三十二条 单位补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待遇支付:(一)报销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内最高报销600元;(二)报销实际收取住院床位费与基本医疗保险(含大病保险)可报销床位费差额,差额标准为:厅级每人每天不超过55元,厅级以下每人每天不超过20元;(三)报销基本医疗保险(含大病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中(含外诊负担)政策范围内由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报销标准为:正厅100%、副厅98%、处级96%、处级以下95%。其中:退休人员按同职级增加报销比例2%(合计最高报销比例不超过100%);(四)报销特殊慢性病在门诊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由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报销标准为:正厅95%、副厅93%、处级91%、处级以下90%。其中,退休人员按同职级增加报销比例2%;(五)报销当年个人账户支付额超过当年划转额2倍(含本数)以上的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标准为:80%;(六)报销超过30万元以上重特大疾病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正厅100%、副厅98%、处级96%、处级以下95%;(七)报销生育医疗费。报销标准为:执行基本医疗保险(含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标准和上述单位补充医疗保险报销标准。

(八)符合赣办字[1990]84号、赣人发[2003]50号文件规定的干部保健对象其医疗待遇不变,按规定分别按照上述副厅待遇执行,其他高级职称人员比照处级执行。

(九)按第三十条规定支付第一类门诊特殊慢性病增加支付限额部分和第二类门诊特殊慢性病(含与第一类病种多病同患)所发生的门诊医疗费。

第三十三条 因病情需要,使用目录内乙类药品、乙类诊疗项目(含医用材料)个人先自付8%。使用目录内丙类诊疗项目(含医用材料)个人先自付10%。使用目录内有限价的项目,最高报销金额为最高限价,服务设施(如床位费)按物价部门公布的收费标准报销,然后再按本实施细则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核报。第三十四条 参保人员发生非因公(工)负伤紧急抢救及入院治疗的各种严重外伤、骨折、烧伤等(不含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医疗费)纳入统筹基金报销范围。

第三十五条 住院医疗费用报销程序:先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执行(含先行支付的乙类、丙类、起付线、外诊负担及最高限价),再按单位补充医疗保险规定报销。经按程序报销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医疗费仍有负担的,其余额部分可在个人账户余额范围内另行核报,冲减完个人账户余额为止。

第六章 医疗保险服务

第三十六条 参保人员在国内因急诊、出差、外出学习进修、探亲、休假等发生的门诊医疗费以及参保人员“120”院前急救所发生的医疗费,先由个人垫付,诊疗结束后凭门诊病历、处方、有效发票、医疗保险卡,省医保经办机构办理零星医疗费用报销,冲减个人账户定额。

第三十七条 参保人员省内转诊转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按本实施细则支付标准,采取实时结算办法或零星医疗费用报销办法支付。需转往省外(限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急诊除外)医疗机构诊治的,应由定点医疗机构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科主任提出转院意见,经所住医疗机构医保办审核,主管领导签署意见,报省医保经办机构批准后方可转诊。转往的医疗机构的级别必须为部属或上述三个省级市的市属医院。未办理转诊转院及自行就医发生的费用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转往省外定点医疗机构(或在省外急诊)就医发生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在本实施细则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报销比例的基础上降低10个百分点。第三十八条 长期(6个月以上)驻省外和省外异地安置参保人员,应先办理异地安置手续,允许在驻(居)地选择1至3家医疗机构作为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在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按本实施细则支付标准支付。未办理长期驻外和异地安置手续发生的费用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异地居住期间因病情需要转往非选定的医疗机构的,必须办理转诊转院手续,其费用按转省外支付标准报销。

第三十九条 建立门诊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病案管理和审批制度。参保人员患有第三十条所列特殊慢性病需门诊治疗的,须由首诊定点医疗机构申报,经专家组做出医疗鉴定,报省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批准。根据本人意见,确定一所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接诊的定点医疗机构应为其建立病案备查,单独管理。

第四十条 承担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确定,由省医保经办机构按规定签订《医疗保险服务协议书》,《医疗保险服务协议书》应包括对参保人员的医疗服务范围、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费用控制、管理责任等内容,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一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建立内部医疗保险管理组织机构。其中,省人民医院、南大一附院、南大二附院、省中医院、省肿瘤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胸科医院和省公费医疗门诊部要为厅级以上等保健人员建立专诊通道,以方便就医。定点医疗机构要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严禁滥开处方、开大处方,滥用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不得无故拒绝、推诿或滞留病人,不得放宽出入院标准、分解住院人次。原则上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不得开展政策范围以外检查治疗,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展政策范围以外的检查治疗须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且政策范围以外的自费医疗费用不得超过医疗总费用的10%。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挂床住院、住家庭病床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离休干部、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老工人和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伤残人民警察)的医疗待遇不变,按照原办法管理,医疗费用按原资金渠道解决。由省医保经办机构单独列账管理。

第四十三条 二本实施细则第三条未涉及的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省直机关事业单位中企业编制的人员、劳保福利实行统筹办法的合同制工人、临时工、季节工、兼职代课教员由单位按规定办理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

第四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未涉及的其他基本医疗保险事项,按照《社会保险法》及其配套法规和《江西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设区市级统筹意见》(赣府厅发[2011]29号)等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第四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从2012年7月1日零时起施行。

第四篇:济源市关于调整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的通知

济源市关于调整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企业:为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广大群众享受到更高、更好的医疗保障待遇,经市政府研究,现就调整我市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通知如下:

一、调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待遇的主要内容

1.一级医院住院起付线标准,由400元调整为200元。

2.住院统筹基金支付比例调整为:

(1)一级医院支付比例:在职职工由86%调整为91%;退休人员由91%调整为96%。

(2)二级医院支付比例:在职职工由83%调整为88%;退休人员由88%调整为93%。

3.肿瘤患者医保内多次化疗的,只负担一次起付线标准。

4.医保内冠心病支架支付数量由2枚调整为4枚。个人自付比例分段计算,其中,第1—2枚,个人自付比例为10%;第3—4枚,个人自付比例为30%。

5.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治疗费用自付比例由10%调整为1%,门诊透析治疗执行住院透析治疗支付待遇标准。

6.器官移植患者门诊抗排异药物费用个人自付比例由10%调整为1%。器官移植患者门诊抗排异药物费用支付比例调整为:属在职职工的由65%调整为75%;属退休人员的由70%调整为80%。

7.肿瘤患者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由10%调整为1%。

8.大额医疗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由20万元调整为26万元。

9.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体内置放支架术抗凝治疗、重度抑郁症、慢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列入门诊重症慢性病病种。

二、调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的主要内容

1.一级医院住院起付线标准由400元调整为200元。

2.肿瘤患者医保内多次化疗的,只负担一次起付线标准。

3.医保内冠心病支架支付数量由2枚调整为4枚。个人自付比例分段计算,其中,第1—2枚,个人自付比例为10%;第3—4枚,个人自付比例为30%。

4.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治疗费用自付比例由10%调整为1%,门诊透析治疗执行住院透析治疗支付待遇标准。

5.器官移植患者门诊抗排异药物费用个人自付比例由10%调整为1%。

6.肿瘤患者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由10%调整为1%。

7.大额医疗保险费的最高支付限额由20万元调整为26万元。

8.恶性肿瘤、器官移植、肾衰、白血病、血友病、结核病列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重症慢性病病种,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支付比例为50%。

9.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参保居民,其生育医疗费用纳入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支付标准为:顺产600元,难产900元,剖腹产1700元。符合国家降消补助的,降消补助后未达到生育医疗费支付标准的,不足部分由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支付。

10.新生儿出生前其母已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或居民医疗保险的,可在出生后1个月内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缴费后,从其出生之日起享受居民医疗保险相关待遇。

本通知自2011年2月1日起执行。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第五篇:《河北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购房补贴发放实施细则》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购房补贴发放实施细

则》的通知

冀政办[2005]24号【文号】

【颁布单位】河 北省人民政府

2005-9-20 【颁布日期】

2005-9-20 【实施日期】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购房补贴发放实施细则》的通知

省直各部门:

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省财政厅制定的《河北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购房补贴发放实施细则》已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九月三十日

河北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

职工购房补贴发放实施细则

河北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

河北省财政厅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深化省直住房制度改革,做好职工购房补贴发放工作,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的政策依据为《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冀政〔1998〕45号)、河北省省直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省直单位购房补贴核定办法》(冀直房改〔1999〕4号)和《关于省直单位专业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购房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冀直房改〔1999〕7号)、《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房改办等四部门关于发放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职工购房补贴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市政办〔2000〕97号)等有关文件。

第三条 本细则适用于省直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参加省直房改的企业和驻石中直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可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四条 河北省省直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直房改办)、省财政厅

是省直发放购房补贴的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省直购房补贴的核定和发放工作。

第二章 购房补贴发放对象

第五条 购房补贴的发放对象为1998年12月15日(含,下同)前参加工作并在册的无房职工和现住房面积未达到购房补贴面积标准的职工(含离退休、下岗、提前离岗、退养、停薪留职人员,下同)。

无房职工是指夫妇双方(含在异地)未按房改政策以标准价或成本价购买公有住房和现租住不可售公有住房的职工。

职工现住房包括职工夫妇双方(含在异地)按房改政策以标准价或成本价购买的公有住房、租住的可售公有住房。

1998年12月15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不实行购房补贴办法,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办法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第六条 夫妇双方的购房补贴,根据各自的行政职务(技术职务、技术等级)、工龄分别核定,分别由其所在单位发放。

第七条 省内驻石家庄市以外的省直单位职工的购房补贴,按照属地政策进行计算,经当地房改部门签署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省财政厅复核无误后,比照本细则进行发放。

第八条 驻省外的省直单位职工的购房补贴政策另行制订。

第九条 1999军队转业干部及复员退伍人员,其夫妇双方无房或现住房面积未达到省直确定的购房补贴面积标准并且未在部队领取购房补贴的,由接收单位核定发放购房补贴。2000及以后转业或退伍的,由部队发放购房补贴。

第十条 1998年12月15日前去世的职工,不再核定发放购房补贴;1998年12月15日后去世的职工,由其合法继承人申请并领取相应的购房补贴;没有继承人的,不再核定发放购房补贴。

第十一条 1998年12月15日后调动工作的职工,由新工作单位按1998年12月15日的行政职务(技术职务、技术等级)和现住房面积核定发放购房补贴。

第十二条 异地或回原籍安置的离退休(含退职)人员所发放的购建房补贴(含安家费、安置费)超过此次核定的购房补贴的不再核定发放,不足部分予以补差。

第十三条 民政部门代管的离退休干部和部队移交地方政府安置的离退休干部的购房补贴,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1998年12月15日后失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开除、除名、辞退)、辞职、自谋职业的人员,仍以1998年12月15日的职务(职称)所对应的购房补贴面积标准核定购房补贴。此后未参加工作的,由原单位发放;此后又参加工作的,由新单位发放。1998年12月15日后判刑、劳教等人员暂不发放购房补贴,待服刑期满或解除劳教再就业后,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之前的工龄可纳入核定购房补贴的范围,由接收单位发放购房补贴。第十五条 擅自离职人员不发放购房补贴。

第三章 购房补贴面积标准

第十六条 行政干部购房补贴面积标准为正厅级120平方米、副厅级110平方米、正处级100平方米、副处级90平方米、正科级80平方米、副科级70平方米、科员60平方米(截止1998年12月15日,25年以上工龄的科员比照副科级)。

第十七条 专业技术干部购房补贴面积标准为正高级技术职务110平方米、副高级技术职务95平方米、中级技术职务80平方米、初级技术职务及其以下65平方米。1983年职称改革之前获得的正高级技术职务120平方米、副高级技术职务110平方米,中级技术职务95平方米、初级技术职务及其以下80平方米。

第十八条 省直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购房补贴面积标准为高级技师90平方米、技师80平方米、高级工70平方米、中级工65平方米、初级工及其以下60平方米(截止1998年12月15日,25年以上工龄的普通工人比照中级工)。第十九条 各级别技术职务必须是在1998年12月15日前经工作单位予以聘任的,方能享受相应的购房补贴面积标准。具有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未被单位聘任的专业技术干部,其购房补贴面积标准为正高级技术职务100平方米、副高级技术职务90平方米、中级技术职务75平方米。

第二十条 具有专业技术职务并兼任行政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可选择购房补贴面积标准较高的规定执行。军队转业干部及复员退伍人员购房补贴面积标准可选择部队职务和地方职务中较高职务核定。

第二十一条 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国家公务员(含参照执行)依照行政职务确定购房补贴面积标准。

第二十二条 职工的购房补贴面积标准按1998年12月15日的行政职务(技术职务、技术等级)核定。

第二十三条 1998年12月15日之前已离退休人员的购房补贴面积标准按离退休时的行政职务(技术职务、技术等级)核定。

第二十四条 现住房面积计算办法按《河北省省直成本价出售公有住房暂行办法》(冀直房改〔1997〕2号)规定执行。

第四章 购房补贴计算

第二十五条 购房补贴由面积补贴和工龄补贴两部分构成。面积补贴标准为每平方米333元,年工龄补贴额为每平方米4.8元,再分别加计25%公摊面积调节系数。第二十六条 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前的工龄包括1991年底前的工龄、参加工作前的全日制大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在1991年底前在校学习期间的学龄和特殊岗位加计的工龄。

第二十七条 购房补贴额=333元/平方米×(本人购房补贴面积标准-夫妇双方现住房计价面积)×(1+25%)+4.8元/平方米•;;;年×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前本人工龄×(本人购房补贴面积标准-夫妇双方现住房计价面积)×(1+25%)。第二十八条 职工所购公有住房已经上市交易或产权变更、转移的,按照住房上市前或产权变更、转移前的住房面积核定发放购房补贴。

第二十九条 职工离异没有再婚的,本人按离异前的住房状况核定发放购房补贴。再婚的职工,再婚前各自已按房改政策购买或租住可售公有住房的,再婚后购房补贴按再婚前个人住房面积分别核定发放;若再婚后双方又按房改政策购买公有住房的,再婚前和再婚后所购住房面积应合并计算。

第五章 购房补贴资金的筹集和来源

第三十条 省直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的职工购房补贴按照国家、单位合理负担的原则,由单位筹集,财政适当补助。主要资金来源:

(一)单位自管公房出售收入(按规定扣除维修基金后剩余的部分,下同);

(二)有预算外资金收入或其他收入的单位每年按照本单位购房补贴需安排的资金;

(三)省直统管公房出售收入;

(四)省直公房出售收入的增值收益;

(五)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回收的地价款;

(六)已购公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收取的土地出让金;

(七)仍有不足部分的,凡有财政补助经费的省直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省级财政按政策从预算安排的购房补贴专项资金中给予适当补助。

第三十一条 省级财政统筹以下资金用于省直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发放购房补贴:

(一)由财政供养但没有发放购房补贴任务的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的售房收入;

(二)单位发放购房补贴后剩余的售房收入;

(三)省直统管公房出售收入;

(四)省直统管公房售房收入、单位售房收入和其他住房资金(不含住房公积金)形成的增值收益。第三十二条 参加省直房改的驻石中直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发放购房补贴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本单位共同筹集解决。

第三十三条 参加省直房改的企业职工购房补贴资金,按财政部《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0〕295号)规定管理使用。

第六章 购房补贴发放方式及期限

第三十四条 购房补贴一次性发放给个人。

第三十五条 按照无房、缺房状况,分、分批发放。

第三十六条 从本细则执行之日起,原则上不超过五年完成省直单位职工购房补贴发放。

第七章 购房补贴审核发放程序

第三十七条 单位在申报购房补贴前,应建立本单位职工住房档案并存入软盘上报省直房改办。

第三十八条 符合购房补贴条件的职工首先向单位提出申请,如实申报夫妇双方现住房状况、本人工龄、工作变动履历(由相关单位证实)等情况。

第三十九条 单位对本单位职工所申报的情况进行调查、审核,并向全体职工张榜公示,公示期不少于十五个工作日。

第四十条 职工申报情况经公示无异议后,单位将填写好的《河北省省直职工购房补贴核定表》、《河北省省直单位购房补贴汇总审核表》和《河北省省直单位职工购房补贴清册》(由省直房改办另行下发),送主管部门进行核实后,以正式文件形式向省直房改办报送“关于发放购房补贴的申请”(附有关表格),省直房改办审核并签发意见,再报省财政厅审核。第四十一条 省财政厅对单位报送的有关购房补贴情况及可利用资金情况进行审核,确需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的,将视财力逐年解决。实行工资银行化财政统一发放单位的职工购房补贴,由省财政厅通过银行卡发放。已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尚未实行工资银行化财政统一发放单位的职工购房补贴,由省财政厅下达授权支付额度,单位负责发放;未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且未实行工资银行化财政统一发放单位的职工购房补贴,由省财政厅拨付到单位,单位直接向职工发放。

第四十二条 单位应建立购房补贴发放情况备查登记制度,将《河北省省直职工购房补贴核定表》存入个人档案,职工调动工作时,随职工人事、工资关系调转,作为新工作单位发放购房补贴的依据。

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暂不批准发放购房补贴:

(一)没有进行住房调查并建立职工住房档案的;

(二)职工购房补贴核定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三)单位和职工购房补贴填报手续不完善的;

(四)房改政策规定不准发放的。

第八章 工作纪律

第四十四条 单位应当加强购房补贴申请、审核、公示和发放的监督管理,明确负责的机构和人员,做好停止住房实物分配与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衔接工作,制定本单位购房补贴政策实施方案和办法。

第四十五条 为严肃房改纪律,加强监督检查,对不如实申报住房状况、售房收入、无房和未达标职工人数的单位,依照有关法规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对弄虚作假,故意隐瞒本人和配偶现住房状况,骗取购房补贴的人,除令其退出多占住房和退回全部购房补贴外,同时将具体事实向省纪检监察部门通报,省纪检监察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职工个人、住房情况证明机构及其负责人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本细则由省直房改办、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执行,以往文件规定与本细则不一致的,以本细则为准。

主题 主题词:职工 住宅 补贴 细则 通知 抄送: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9月20日印 共印576份

下载关于调整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待遇的通知(黑人保发[2010]89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调整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待遇的通知(黑人保发[2010]89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