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史学概论问答题考试范围
二、名词与命题解释:
1、多元折中主义的史学本体体
2、天命——神学史观
3、技术性方法
4、导向性方法
5、实物史料
6、文献史料
7、比较史学方法
8、计量史学方法
9、历史客观义义
10、历史相对主义
11、人文主义史学
12、历史发展规律
13、客观限定性与主体能动性
14、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15、历史的可预见性与不可预见性
16、“理性主义”动力说
17、阶级斗争动力说
18、“人文主义”动力说
19、“利益”、“情欲”动力说
20、“绝对精神”动力说
21、历史观
22、历史学本体论
23、历史学方法论
24、历史学认识论
25、基督教(神学)史学
26、历史比较研究法
27、历史计量研究法
28、历史心理研究法
29、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30、历史是有规律的运动过程
31、历史真相是可知的
三、问答与论述题
1、学习研究历史有何意义(论学习研究历史的意义)?
2、什么是历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
3、怎样认识历史哲学和历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对立?怎样克服这种对立?
4、为什么天命-神学史观在古代史学占据主导地位,而人性-理性史观在近代史 学占据主导地位?
5、唯物史观创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6、论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
7、论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8、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9、唯心史观的动力说有哪些?
10、唯物史观动力说有哪些?(如何理解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理论?)
11、如何辨证地看待历史发展的动力?
12、史料有哪些类型?(252、255)
13、史料的搜集有哪些方法?(255)
14、校勘四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65)
15、考证有哪些步骤?有哪些主要方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16、什么是比较史学方法?怎样正确运用比较史学方法?
17、什么是计量史学方法?怎样正确运用计量史学方法?
18、什么是心理史学方法?怎样正确运用心理史学方法?
19、什么是口述史学方法?怎样正确运用口述史学方法?
20、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象、任务和方法有何异同?(322)
21、历史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任务和方法有何异同?(328)
22、在历史研究中,局限着人们对历史正确认识的客观和主观因素主要有哪些?(348)
23、历史客观主义的主要观点如何?其中有哪些合理性?错在那里?
24、历史相对主义的主要观点如何?其中有哪些合理性?错在那里?
25、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怎样看待历史的客观实在性?
26、唯物史观是如何认识偶然性和必然性间的关系。
27、为什么说一切历史认识和历史著述都是主体化的历史?
28、主体化历史与客体历史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
29、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象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30、历史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31、历史认识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362)
32、为什么主体化历史与客体历史既相吻合又相背离?
33、为什么说历史认识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现实?
34、怎样理解历史认识的检验层次和检验标准?
35、论历史科学之树常新常青。
第二篇:史学概论 论文
我对历史的看法
——史学概论课后感谢
历史主要是记录在纸上的过去发生的对当时现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及借由这些事情变得高大渺小的人物。
历史的内容决定了有很大很大一部分人会对它产生兴趣,因为人类有一股超越死亡的好奇欲;但只有少数一部分人会继续对历史做更深层次的领悟,因为这条路上荆棘遍地而且路途长远;最后只有这部分人中的极少的一部分精英分子才能自由运用历史,发挥历史对人的功效,为自己建功丰功伟绩并惠于他人,将自己变为后来人的历史,因为这除了自身的条件外,最重要的是能够创造机遇!这也是人们之间落差的重要因素。
历史对人的作用就是如此玄妙,关键就是你否领悟它所提供的信息。唐太宗纵观历史慨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马克思研究历史发掘出人类社会的演变规律;而作为普通大众也有读史可以明智的意识。
在我看来历史对人的功能有三点:在向你展示它被记录下来的方式中,告诉你要有主角意识;在向你展现一件件事件时,教会你人要随时准备从已有经验中打破旧思想的牢笼,发现新的思想;在一个较完整的进程中,给你精神的寄托、慰藉和鼓励。
一、主角意识
历史之所以为历史,应该是作为历史主体的平民大众的历史,可是非常遗憾历史这个巨大华丽的舞台上,闪耀的明星永远是那些完成自我有所成就的人,而普通大众只是默默的坐在观众席上注视着,“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谯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沉默彰显着喧哗,而且有时不得不在台上的要求下打破沉默来应和这一片欢天喜地!终于有人不愿意再保持沉默,内心的激情澎湃,对台上人的殷羡,对功名利禄的向往,对周遭同伴悲哀命运的慈悲……总之不论何种原因,他们奋起攻击要求自己的演出。不论成功与否,当他们勇敢地从观众席上站起来的那一瞬间,他们已经在开始表演自我!其实主人是公平的,他并没有将人们区分为观众和主角,只是一开始当我们中的精英分子在舞台上精彩演出的时候,名利欲驱使他们擅自定下种种规矩来限制他人的表演,并依靠他们卓越的智慧巧妙地掩饰起不可告人的目的,软硬兼施地麻木其余人,让他们只唯唯诺诺而已!主人也是公正的,他不会干预这一切,因为他深知这是我们自身的事情。上天给予我们生命的那一刻,我们便拥有了诸多权利,当我们睁开眼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它的抽象实体——社会便将我们的权利重新洗牌理清条理,赋予我们只需要的权利。我们需要去发现我们的权利,我们不是舞台的看客,我们也是舞台的主角!我认为历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主角意识,即自己所扮演的历史角色所起的历史作用是自己争取的!这种意识对我们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每个朝代末期必然吏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所有的矛盾一触即发,此时只需要一人登高一呼,便可形成燎原之势,对旧朝代以沉重打击甚至取而代之!但是问题是为什么会是他,而不是其他人?秦末揭竿而起开中国农民起义先河的陈胜曾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种雄心壮志,当然是历史主角意识的一种,而且这种意识是我们创造机遇,开创新天地的关键,此外这种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关心舞台表演所要遵循的规则,好的规则我们要竭力拥护,不好的规则我们要积极勇敢的去推翻它,建立一个新的规则!
我们是平常人,秦始皇巡幸天下以威慑那些心存不轨的人,两个当时的平常人刘邦、项羽,深深被始皇雄伟的队伍所震撼。刘邦云:“大丈夫当如此也!”后刘邦统一天下,开创四百年两汉。项羽曰:“吾可取而代之!”后项羽灭秦,分封诸侯,是为西楚霸王。
陈涉、吴广、张角、朱元璋、李自成、张献忠、等都是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们在起义之前基本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老苦农民,长期贫苦艰难生活的压迫,生命稍纵即逝的恐惧,对当权者不公的憎恨。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冲出重围,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生死之间勇于挑战命运还是敢为奴仆?他们做出了人生中最伟大的抉择,而他们当时只求自己会有美好将来的豪赌举动,却暗暗反映出他们的主角意识。至于商汤、周文武、刘邦、、刘秀、曹操、刘备、李渊父子、赵匡胤、洪秀全、孙中山、毛泽东等他们直接就是历史要求我们有主角意识的体现,在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国家民族面临沉重的灾难的情形下,主动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发挥自己的力量,带领人民走向好的生活。再有那些盛世名相为了人民国家更好的未来,殚精竭虑!但是我们也得认识到宇文化及、安禄山、史思明、朱温、石敬瑭等徒,他们的积极主动,以出卖人民国家利益满足自己私欲,结果走错了道路只会招致后人的唾弃。
历史赋予我们的主角意识是让我们积极主动的去造福于国家和人民,去作对国家人民有益的事情,不是以天下人的牺牲满足自己的私欲!不管是在哪个领域,我们都要拥有这种主角意识!
二、打破思想的牢笼
对任何人来说,都难免会有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时候。尤其在人生的许多关口上,任何一个抉择,都可能把未来的人生路向给划定了。更有许多时候,常因一个人的抉择牵动许多人的命运:执政者的政策,影响到每一个国民的幸福;战场上将帅的命令,关系到整体作战军队的胜负存亡;企业经理人的决策,更与整个企业内每一个成员的生计息息相关。因此历史上的前车之鉴帮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这也是历史要教会我们的成功法门,但是历史所要交给我们的这种经验就是摒弃思想上的经验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在国家制度上是延续封建制还是推行郡县制,组织过一次廷辩。主张郡县制的李斯以周朝所封诸侯本家子弟众多,但时间一长感情疏远,相互攻击十分厉害,天子不能禁止,造成社会**,民生凋敝为由,劝服始皇推行郡县制,始皇也有感于此,再加上始皇性格上的缺陷——极度的猜疑,不安。于是严刑峻法强力推行郡县制,这种无缓冲的硬着陆造成大秦王朝的迅速崩溃。造成这种硬着陆的就是始皇对秦国发展的经验主义迷信。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原来依靠领袖力量凝聚的部落分权形态,由易于凝聚集结稳定的中央集权所代替。而中央集权的社会实体形态就是郡县制。变法的成功,使秦国的实力发展的基础产生了质的变化,在良好的土壤中本国实力的急剧增长,再加上苏秦、张仪连横合纵对六国的恐吓宣传,使秦国实力在六国心中的虚涨,秦趁机获得更大发展。秦昭襄王时期白起对六国的恐怖军事打击更加大了这一效应,但同时也暗示了新制度在处理新环境时已出现乏力。秦始皇统一中国,国情瞬时大变,这广大的疆域已不是原来的秦国,六国遗民对秦本身就有抵触情绪,怀念故国,此时已有的经验——大力推行郡县制,中央直接控制全国一切事宜,已经行不通了,继续下去只是自取灭亡。可是一直长于理性分析的始皇做出了一生中最失误的决定,断送了大秦六百多年!相比之下,紧接着的汉高祖刘邦要高明的多,虽然有出于无奈的成分,但他分封诸侯的做法确实缓和了当时国内环境,奠定了汉朝落地生根的基础。日后才能有雄材大略的汉武帝精彩削藩的演出!
汤恩比说过:“人类在获得伟大成就后,似乎长会趋向于精神上的堕落。不过这种堕落并非出于宿命,而是由于成功常使我们趋向怠惰、自满及浮夸。”大成功后的新环境,我们需要的是抛弃以往的经验,以新的眼光审时度势,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历史最实用就在于此!一切的经验只有符合现实环境,它才能对我们有指导作用,否则我们就要打破它!
三、精神指引
历史借以事件和人物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全过程,而一个民族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在诞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坚定不变的意志品质,所以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阅读历史,我们明白我们要有怎样的精神;阅读历史,我们在迷茫中找到精神的方向;阅读历史,我们得到永远前进的精神动力。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的民族精神极其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爱国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我们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坎坷多艰,在不断融会众多民族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爱国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无尽源泉,是维护和保卫国家民族利益的永恒动力。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祖国荣誉重于一切,爱国就是要卫国和兴国。千百年来,无数爱国志士的嘉行懿德广为人民所传颂。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报祖国”。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以炽热的爱国激情“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邓公年七十四,壮心不已,掀动矌古未有的改革大潮,二十年间打造出一个富强的中国,正是因为他所说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样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中华民族根深叶茂,能够抵御任何狂风暴雨。
爱好和平,中华民族自古讲求万事以和为贵。汉唐盛世强大的中国不仅没有像其他国家侵略周边小国,反而对他们进行百般谦让帮助,期望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公主下嫁的和亲政策,换来了两国的一段时期的和平;朝贡政策为双方发展创造一个稳固的外部环境。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中国人民与人和睦的基础上的。千百年来,经过不断地发展实践和平精神深深植根于每一个国人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发表言论和采取行动的基准和标尺,周总理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这一精神的充分体现。
勤奋精神。有志于奋发有为方能勤勉,非勤勉不能有所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业精于勤,荒于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许多广为流传的古训俗谚,体现了我们民族所崇尚的勤奋精神。自古以来,以勤奋精神求学立业者恒河沙数。悬梁刺股,苇编三绝,凿壁借光,囊萤眏雪等等,这样的勤奋精神,激励着我们的民族世世代代奋斗不息。
自强精神。自强不息,不仅是指在常境和顺境中的奋斗,更是指在困境和逆境中的坚持,“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怀激情,“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坚忍精神。自古以来,身处逆境而奋发有为的范例不胜枚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受腐刑之辱,《史记》乃成,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自强,终成大业。此种精神是后世楷模。
此外中华民族还行成了许多其他的激励国人崇尚坚定信念,不懈奋斗,敢于探索,敢于革命的精神。
气节精神,五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涌现了许多具有这样高风亮节的仁人志士。他们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民鞠躬尽瘁,或刚正不阿冒死请命,或毁家纾难精忠报国,或血战沙场马革裹尸,或临危不惧舍身取义。他们的浩然正气,彪炳史册,光照千秋。正是这样的国魂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征服千难万险,越过漫漫历史长河走到今天。
创新精神,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创新的国家,不论是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及其他科技发明,还是独树一帜的政治体制,中国以自己的创新精神探索着本国本民族的发展之路,不断创造着辉煌。虽然中间有过焚书坑儒、文字狱、文革等摧残文化发展,抑制人民精神文化的事件,但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造福于国家和人类。冶铁技术、制瓷技术、结晶牛胰岛素、两弹一星等,都是中国人民在艰苦条件下的成绩。今天自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以更大的创新成果继续向世人证明着中国是一个善于创新的国家。
改革精神,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不断改变自己以适应自身发展的国家。《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为加强自身实力以自保并兼并其他诸侯,纷纷改革自己的内政,军事,外交,有名的变法家几乎都处于这个时代。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商鞅主张“便国不必法古,利民不循其礼”。韩非认为“世异必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之为备”。而北宋大变法家王安石认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国在一个一个困境中能够朝前大步发展。近代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虽然都失败了,但他们留下了不可替代的警示。当代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这一切验证了中国是一个具有改革精神积极向前发展的国家!
革命精神是我们的民族对外抗强暴,对内拒奸恶的利剑。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为着追求自由和幸福,追寻光明和进步,为着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从不畏惧,绝不屈服。
纵观历史,一次次反抗压迫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统治者,迫使他们做出调整政策的让步或是导致改朝换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一次次的对外抗争,永不放弃,永不妥协,为了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万死不辞,狠狠地教训了外来侵略者,维护了民族国家利益,宣扬了民族国家的尊严!
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许多伟大的人和事构成了我们民族伟大的精神。这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个伟大的指引!自强勤奋,改革创新,凝结在一颗爱国的心周围,为国家民族美好的未来不惜一切。
历史蕴含着如此多的珍宝,发掘多少完全取决于个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三篇:《社会学概论》考试范围2014
《社会学概论》复习范围
(注:以下主要以教材为准,教材未涉及到的以课件为准。)
实证主义方法论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
户籍制度与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关系。
对社会学学科的认识。
结构功能论、互动论、交换论、冲突论的主要理论思想和代表性人物 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
社会地位(先赋地位和自致地位)
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文化相对论
我族中心主义
思考家庭、学校、伙伴群和大众传媒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
镜中我家庭生命周期
了解社会性别研究和性社会学的主要关注领域和观点(如果出题会比较灵活)对女权主义运动和流派有基本的了解。
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
中国社会分层的历史和现实。
科层制
制度化
社区概念及其延伸,虚拟社区
标签理论
默顿的手段—目的说
社会福利
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
对于社会工作这个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篇:电气施工员考试问答题范围
1.简述照明灯具安装应完成的工序
1)安装灯具的预埋螺检,吊杆已完成,并按要求做承载试验
2)影响安装的模板、脚手架已拆除,顶棚、墙面的喷浆、油漆已完成
3)导线绝缘测试合格
4)高空安装的灯具、地面通断电试验合格 2.导线接头的三个原则
1)不降低原导线的机械强度 2)接头电阻不大于原导线的导体电阻3)不降低原导线的绝缘电阻 3.高压断路器主要功能
1)带负荷分合闸操作2)可实现过电流及短路保护,自动跳闸3)不降低原导线的绝缘电阻
4.简述电缆单相接地继电保护装置工作原理
1)挡电缆未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为零,二次电路无电流,零序电流继电器不动作,不发生信号报警
2)当电缆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产生,二次电路有电流使零序电流继电器动作,放生信号报警 5.电力电缆敷设前应做哪些检查和试验
检查:1)外观检查2)质量检查3)相位检查4)符合设计要求 实验:1)导通试验2)绝缘电阻实验3)验潮实验4)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
6.简述建筑电气隐蔽工程验收的主要项目有哪些?
建筑电气工程埋于结构内各种管线、暗装避雷带利用结构,钢筋做的引下线,等电位及均压环接地装置没避雷引下线与金属门窗、幕墙的避雷、不进入吊顶内电线管和线槽的敷设直埋电缆和导管,不进入电缆沟敷设电缆,埋地线槽等 7.简述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
1)材料要求2)工具要求3)施工工艺4)质量要求5)成品保护6)本分项工程的难点
8.导线截面选择的三项原则
1)按机械强度选择2)按导线的安全载流量选择3)按线路允许的电压损耗选择
8.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前应做哪些检验和实验
检查:1)外观检查2)质量检查3)相位检查4)符合设计要求实验:1)导通试验2)绝缘电阻实验3)验潮实验4)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
9.施工现场电力变压器最佳位置的选择
1)施工现场负荷中心2)交通安装便利3)不影响施工安全4)地势较高点5)离高压电源近
11.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的基本条件
1)额定电压相同2)连接组别相同3)短路阻抗电压相同,相差不高过10%.4)额定容量相接近,容量比不超过3:1 12.管内穿线有哪些要求?
1)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V 2)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充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内,但下列几种情况或设计要求除外:a电压为50V及以下的回路、b同一台设备的电机回路和无抗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c照明花灯的所有回路、d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传入同一根管内,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根、e单根交充电线不得穿过钢管,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于同一钢管内、f导线在穿导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g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截面积的40%。H钢管的管口应加护套 13.电光源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哪些?
1)光通道2)发光效率3)显色指数4)色温5)平均寿命 14.建筑物低压供电系统为什么必须采用TN-S系统供电? T--电源中性点接地 N--用电设备接零保护 S--三相五线制
1)防止N线断后造成接零保护设备外壳带电,发生触电危险、2)为了实现用电设备漏电保护,应将N线。PE线分开,否则漏电保护无法实现。
15.高压隔离开关主要功能是什么?
1)不带负荷实现分,合闸送电操作、2)停电检修保证维修人员和高压设备安全
16.机电保护装置类型有哪些种?
1)定时限过电流继电保护装置2)反时限过电流继电保护装置3)绝缘监测机电保护装置4)电缆单相接装置5)电流连断机电保护装置6)瓦斯继电保护装置
17.高层建筑物防雷装置有哪些装置组成?
1)接闪器2)避雷引下线3)均压环4)基地装置
18.瓦斯继电保护装置是保护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多大容量的变压器需安装瓦斯继电装置?
瓦斯继电保护是保护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内部局部短路故障,车间变电所400KVA以上,独立变电所800KVA需安装瓦斯继电保护装置 18.共同天线电视系统由哪几部组成?前段设备有哪些?
由三部分组成,前端设备有:1)天线2)天线放大器3)衰减器4)滤波器5)混合器6)调解、调制器7)宽频带放大器 19.电力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如何选择确定? 1)一台电力变压器Sn≧Sjs 2)两台电力变压器,a明备用:每台Sn≧Sjs b暗备用:每台Sn≧0.75js 切满足一、二级计算负荷要求 21.电力系统中性点圆形方式有哪几种?
1)中性点不接地2)中性点接地3)经消弧线圈接地 22.施工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对所管辖班组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2)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针对生产任务特点,向班组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并对安全要求随时检查实施情况
3)随时检查施工现场内的各项防护设施,设备的完好和使用情况,做到不违章指挥;
4)组织班组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检查职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5)发生因工伤亡及未遂事故要保护现场,立即上报。23.简述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预检主要内容 1)变配电装置的位置、标高
2)高低压电源进出口方向、电缆位置、标高等 3)强弱电开关、插销及灯具位置标高 4)明配管。检查品种 规格 位置 标高 管路走向 固定支架于间距 防腐和外观处理等
24.为什么进户线在进户是要做重复接地?
1)在三相四线制进户线供电系统中,N线在进户处做重复接地后,进入建筑物后可采用三相五线制,将N线月PE线分开
2)防止N线断线是,造成三相电压不平衡,损坏单项用电设备 25.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竣工技术资料拥有哪些具体内容?
1)主要电气设备、材料的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准用证、安全认证、商检证明及出厂材质证明等2)预检记录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绝缘电阻、接线电阻测试记录5)电气设备安装和调整实验、试运转记录6)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7)技术交底8)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记录9)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10)竣工图及其他竣工验收资料
26.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1)工程项目按照工程合同规定和设计与施工图纸要求已全部施工完毕,也就是说施工单位在竣工前所进行的竣工预检中所发现的扫尾工程已全部解决,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竣工条件,能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2)竣工工程已达到窗明、地净、水通、灯亮及采暖通风设备运转正常的要求
3)设备调试、是运转达到设计要求
4)人防工程、电梯工程和消防报警工程已提前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竣工验收
5)建筑物周围2米以内的场地已清理完毕 6)竣工技术档案资料齐全,已整理完毕
27.简述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隐检有哪些内容?
1)暗配管2)接地极敷设及接地干线连接3)大型灯具预埋件4)不能进人的吊顶或竖井内的管路5)利用结构钢筋做的避雷引下线,高层建筑中防侧击累避雷带与均压带玻璃幕墙,钢门窗等接地处理等6)电缆工程
28.办量工程洽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工程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的办理必须在施工之前进行,无特殊情况不得后补,不得延后。
2)凡属纯经济设计变更、洽商记录,不涉及设计和施工技术问题,补一点非电气施工员办理,而且也往往只需要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签字认证即可。
3)对施工费用及工期影响很大或大幅度提高建筑安装标准档次的工程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电气工长无权擅自办理,应事先请示有关上级领导,经批准后方可办理。
4)工程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的内容超出所签工程合同范围时,电气工长同样无权擅自办理,应事先经生产部门审核同意,并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
5)工程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的内容如涉及到土建、水暖空调、弱电等相关专业时,应及时与相关专业施工工长取得联系。
6)开工前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尽量通过办理图纸会审纪要这种一次性洽商,把主要问题解决好,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再办理工程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的次数。
7)工程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的内容应明确具体,语言文字应准确精炼,不得任意涂改并按输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统一编号。洽商记录班里的深度上应满足施工及预算、结算的需要。
8)多个单位工程同时使用同一份洽商时,经办人必须按单位工程的个数,如实抄送,内容应与原件正文相同,不得遗漏,并注明原件保存所在单位工程名称。
29.简述电气工程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最基层技术交底有哪些要求?
施工主要负责人向操作者进行工程全部工程口头讲述,交底后,由班组长再向施工人员交代,施工组织设计有一份保存在工长或组长中,供施工过程查留。分项技术交底是操作者执行工作规范性文字资料,是保证分项工程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施工规范要求、工艺标准的重要措施。应按各分项工程顺序进度独立编字,以文字形式向操作者交代清楚,有班组长在交底上签字。班组长保留一份。技术交底一般应在分项工程开工前进行。
30.电气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要求中,哪几种情况电气安装工程需编制电气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施工面积在3万米及以上工程 2)具有10KV变电配系统工程 3)具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
4)具有电视共用天线、闭路电视、电视监视、防盗警报系统的工程 5)具有楼宇自控系统综合布线的工程 31.10KV变电所的高压一次设备有哪些?
1)高压隔离开关和符合开关2)高压断路器3)高压熔断器4)电力变压器5)母线6)电压、电力互感器7)避雷器8)电力电容器 32.QC10-6/8是一个低压电气的符号,请说明它是什么电器、容量和结构形式。
这是电力启动器,容量100A。结构为保护式、可逆、有热继电器。33.降低接地电阻有哪些主要办法?
1)增加接地极的数量2)深埋接地体3)利用自然接地体4)采用化学降阻剂5)换土法
34.电气分项工程技术交底要注意的内容?
1)应针对每一个各分项工程,都应编写独立技术交底2)技术交底中引用的规范、标准、应用文进行表述3)技术交底必须是书面的4)技术较日至少一式两份,有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签字 35.电流互感器在供电系统中的作用?
电流互感器在供电系统中起到变流和电气隔离作用,为电力系统中测量仪表、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获取电气一次回路电流信息。
第五篇:社会学概论问答题
社会学概论问答题
1.为什么同龄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答案:所谓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儿童和青少年刚刚步入群体之中,受到同龄人趋同的兴趣、爱好的吸引,以及想获得同龄群体的认同的心理影响,使这个群体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个群体的人们来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价值观念,因此,影响力不容忽视。在同龄群体中,儿童感受到一些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新的东西。首先,在同龄群体中的大多数活动不是由某种权威事先为他安排好的,他可以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交往,这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独立意识,学会灵活地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增加人际交往和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其次,个体在同龄群体中接受大量亚文化的影响,形成较为明晰的亚文化意识。
2.简述社会化的意义。
答案:可以从两个方面谈人的社会化的意义。(1)从个人角度来看,首先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因为,人需要社会化,学习社会生活技能,了解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社会各种制度、习俗传统等行为规范,以获得社会成员的资格,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其次,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须的途径。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总是处于变迁之中,这种社会变迁会造成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发生相应的变化,使人们无所适从,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紧张,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需要继续社会化,以便于重新适应变化和发展了的社会。(2)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人类社会运行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社会就不能维持其正常的运行;如果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一致性,共同的社会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下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这样的,新的一代总是从上一代人那里接受社会文化。
3.简述角色失调与社会运行发展的关系。
答案:人们在角色扮演中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像社会的运行常会产生不协调一样,在社会的角色扮演中也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这就是角色的失调。角色失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与社会运行发展相互影响:(1)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角色冲突会妨碍或破坏社会运行中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应该尽力避免。它会影响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2)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种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个角色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这往往体现在社会运行发展的急剧变迁过程中,因为新的角色、新的职业出现,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权利义务要求,角色承担者不知如何是好,影响社会角色行为。这体现出社会运行对角色失调的影响。(3)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前者是指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后者是指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它们的发生即可能是个人原因,也可能是社会原因,但最终都会影响到社会的正常运行。社会角色在社会互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系到社会的运行状态,是我们应该了解、关注的问题。
4.什么是社会学?
答案: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社会学的概念解释有很多种,在对这些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之后,我们发现社会学有这样一个特点:即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着自身的结构特征和运行特征,始终存在着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关系与作用。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其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中如何形成相互之间的和谐,以及影响、制约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因素为何,就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目标对象。为此,我们给社会学作出了这样的界定: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我们可以把定义观点浓缩为五个字:即“社会运行论”。
5.社会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人类社会一经形成就要发挥其作用,这种作用我们称为社会功能。社会的基本功能有以下方面:(1)整合的功能。在同一社会中,不同的社会关系、社会群体、社会内外的文化、体制等多方面都有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社会整合功能就是发挥着协调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问题与矛盾,使社会出现协调运行和良性发展的局面。
(2)交流的功能。人类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交往的工具,使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社会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场所和规范,为人类互动提供了条件并使其合理地进行。(3)导向的功能。任何社会都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如:道德、法律等,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的方向。(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一代代的更替,而社会却是长存的。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会通过社会而得到积累和发展。
6.简述抽样的方法。
答案:抽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非随机抽样,另一种是随机抽样。随机抽样是按照概率原理进行的,在研究方法内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被选中,因此,能够控制抽样的误差。非随机抽样是不按照概率原理进行抽样,无法知道样本分布的情况和代表性,它是根据调查者自己的判断或偶然遇到的调查对象进行抽样,然后对样本进行调查。该方法简便易行,省时省力,只是无法知道总体的规模,无法判断样本的代表性。有这种方法调查的结果,只能作为研究整体的参考,不能把样本调查的结论推及总体,有局限性。研究者多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7.阐述当前我国青少年社会化失误所产生的犯罪现象的原因。
答案: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病态,主要源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在这种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下不一定都会犯罪,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可能有出现社会化过程失当的人。现在和将来,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面临着一些不利于他们社会化的条件和因素:例如:
1、转型期,尚未理顺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社会规范体系,会影响或干扰他们的心理成长和思想成长。象现在许多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过分强调自我,个性,(在思想、行为、利益分配等方面,我行我素)而忽略了与社会、与群体、与他人的相互协调,造成矛盾或冲突。
2、当前的社会转型,面临着政治、经济的改革,观念的冲突、规范的冲突不可避免,这对于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的成长也是十分不利的(例如,一段时间,青少年的理想和追求出现误区,忽略人生的远大理想,以为金钱至上。追求短期效应,个人利益至上)。
3、我国目前仍是一
个发展中国家,生活的贫穷与欲望的上升,成为影响社会犯罪率的直接或间接原因。据调查,我国现在,犯罪年龄趋于小化,犯罪手段更趋于恶劣、残忍。十几岁的孩子,可以因为一个足球把人杀死。十几岁的孩子就可以形成很有组织的犯罪团伙,等等,这些事实不得不让人们深思。因此,社会的转型必然会影响到正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否则,我们可能会因为社会的转型而牺牲一代人,这是一个惨重的代价。
8.什么是代差?结合实际阐述代差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答案:代差也有人称为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从社会学意义上理解,代差反映的是在两代人生活的这个时代里,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速度和程度,也反映出两代人在社会化各阶段上的差异。整个社会系统变化越迅速、越深刻,那么两代人在各自的社会化中所形成的个人信念、个性、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等的差异也就越大、越宽。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系统正在经历着急剧而深刻的整体性的结构变化,同时带动社会的规范体系、价值标准、行为方式也发生令人惊心触目的变化。这一切导致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新、老两代人之间的思想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等方面的差异对立和冲突。一个社会如果对此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的话,就不能有意识地加以调适,必然造成亲子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甚至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引起种种社会问题。对其加以解决,以避免造成更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就必须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首先,我们认识到代差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是客观存在的。因为社会是发展的,有发展就有变化,有变化,就有差异。其次,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否定老的、旧的、传统的,要客观、理性的分析、理解。第三,不同社会、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不同的代差状况也要采取不同对策。如何控制或引导由代差引发的问题或矛盾,最终要以能否达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为基准。因此,我们要正视它的存在,充分认识到它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9.你认为成功的角色扮演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为什么?
答案:社会上没有一个人是不承担一些社会角色的。当他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时,就会去承担这个角色,并按照这个角色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这就是我们说的角色扮
演。一个成功的角色扮演者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社会角色的确定。在角色扮演中,首要的任务是角色确定,也就是说,我是谁,我在社会中到底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如果搞不清楚我是谁,我在社会中到底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的话,那么你就不可能去扮演好这个角色。每个人在社会中随时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即我是谁?角色确定不当,就会出现角色扮演的失误。其表现为不能胜任角色、不能承担合适的角色、选择了不适当的角色等。(2)社会角色的表现人们在确定了所要担当的角色后,直接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这个角色表现出来。这需要如下一系列环节:首先,道具、布景的设计、安排对角色的成功表现起着重要作用;其次,一个成功的角色要有合适的衣着、仪表和言谈举止;最后,角色的台前、台后表现要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相互配合。
(3)社会角色的扮演以上都是从静态角度来说的,而一个成功的角色扮演还表现在一个动态的过程。角色扮演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对角色的期望。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首先遇到的是社会或他人对这个角色的期待。只有较好地把握住角色的期待,才能按照角色期待扮演好这个角色。其次是对角色的领悟。人们对角色的扮演虽然受社会期望的影响,但是在更大程度上是他们自己对角色的认识、理解,即对角色的领悟。只有充分理解好自己的角色,对于一个角色扮演的评判标准,以社会的评判为准的,而
不以个人的评判为准,才能很好地扮演这一角色。最后,对角色的实践。对角色的实践是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在很多情况下,对角色的领悟与实践是一致的。在角色实践中,也常常出现角色的建设,就是在一些没有预料的情况下,角色扮演者灵活地创造出了适时的角色扮演,这是在社会转型、变化发展中需要的一种角色扮演,有助于角色的成功扮演。
10.社会运行条件对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答案:(1)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的运行。纵向运行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表现为社会的延续、变异、中断等不同的运行轨迹。横向运行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7相互作用。表现为在社会整体中,社会各要素、各系统的区别是相对的,它们相互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叉、渗透。同时,这些要素、系统之间还有着相互的制约与影响,存在着相互的促进和转化关系。这就是我们的现实复杂的社会体系。协调横向间的关系,最终达成社会的良性运行。人类社会一般说来,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社会的良性运行、社会的中性运行、社会的恶性运行;
与之相对应的是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2)社会运行主要有如下几个条件:一是人口条件。它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人口条件包括:人口的数量是否适度、人口的质量如何、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的聚集密度等因素。人口条件直接关系社会的运行:人口过多,就会导致就业问题、吃饭问题;人口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社会问题增加,例如,老年社会,如何解决老年人,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会产生社会的不安定,犯罪率上升等问题;人口质量偏低,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文化素质、体能素质等;以及人口发展与生产发展的适当比例关系,人口数量与生产资料的数量相互关系等,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阻碍的作用。二是生态环境条件。生态环境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生态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貌和各种自然资源。人类要依赖与自然环境,不同的自然环境能起到加速或阻碍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因此,人类与其所生存的环境能否协调发展,能否合理的利用、开发、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关
系到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这也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关注的人类生存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三是经济条件。它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如何,生产方式怎样,是否有较为完善的、合理的经济运行体制与秩序,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社会的公平,以及社会发展。例如,我国目前,经济体制的转换,怎样迅速地建立起有序的经济秩序,完善经济分配体系,缩小社会成员间的贫富差距,提高社会成员的满意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运行和发展问题。四是政治条件。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道路,是十分正确的。政治空气、政治体制直接关系到经济的运行,同样也关系到社会的运行。五是文化与心理条件。我们可以把人口、环境、经济看作是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是精神条件。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和谐统一是十分重要的。在社会中,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建立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些观念和规范影响、制约着人们的行动,构成了影响社会的运行的相关因素。同样,社会心理也直接关系到社会成员对社会事物的心理反映与心理承受能力,关系到他们的社会态度,以及社会行为取向。因此,我们说,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就构成了社会运行的主要条件和基础,条件的优劣、条件之间的匹配程度直接关系多社会的运行状态。
11.阐述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答案:(1)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从研究对象上看,历史唯物论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学则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的特殊规律。从科学层次看,历史唯物论是对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各门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社会学则没有这么高的概括程度。社会学是在历史唯物论指导下的研究。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论是考察整个社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社会学则着眼于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特殊观点研究社会。他们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理论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2)社会学与单科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和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的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涉及社会整体,涉及社会整体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换句话说,社会学研究涉及整个社会系统,涉及系统与各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而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比较单一,只涉及各个有关子系统内部的规律,不具有社会学那样的综合性。但是两者又有联系,因为,每个子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也有一个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学与其他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个别的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全部社会科学大致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次是像历史唯物论这样的哲学科学,我们称它是一般社会科学;第二层次是社会学、历史学这样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我们称它们是特殊的社会科学;第三层次是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法学等专门的社会科学,我们称它们为个别社会科学。全部社会科学是在分一般、特殊和个别三个层面看研究社会的。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和其他学科存在着相互关联。(3)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如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跟特殊的关系。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区别在于:第一,历史学面向过去,社会学则面向现在和将来;第二,历史学研究各个社会的发生、发展、衰落、灭亡的规律,主要是一种纵向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主要是一种横向科学。管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从管理的主体方面来研究问题,而后者研究人、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等主要是为了客观地说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条件和机制。
1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答案:就社会学的学习而言,其意义之一是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即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并且实现改造社会的目的。认识社会是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将来会怎样变化,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社会学的三大功能,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社会学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其意义之二是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人们在维持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社会学用自己的研究成功,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根据,以及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社会的改革发展服务,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运行和发展面临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发展,也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学习社会学,可以利用社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我们周围的问题,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
13.社会互动的维度研究意义何在?
答案:对社会互动本身的构成进行分析,找出一些指标来描述特定互动的状态,就是互
动维度研究。一般来说,互动有五个维度,其研究意义也正是通过其内容实质体现出:
(1)向度。向度反映社会互动 的方向,表示互动双方的关系的性质,主要包括情感关系,是亲和还是排斥,是融合还是对立;利益关系,是一致还是冲突,冲突程度多大;地位关系,是平等还是不平等,权利分配的格局如何。不同方向的互动在模式上、结果上都不大相同,在一定的条件下,互动方向也可能发生变化,研究这种条件和机制是调解人际冲突的重要前提。(2)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人们可以从互动双方利益关联的大小、情感投入的大小、互动延续的时间长短和互动规范的复杂程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互动的深度。一般而言,利益大,情感投入深,时间持续久,规范较为复杂,则是深度互动。反之则只是表面的互动。(3)广度。反映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有些局限于特定的范围,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如上课就是为了传授知识,学习知识。有些互动则涉及很多方面,互动方式也较灵活,如朋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大都是全面的互动。(4)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少。互动频率的差别往往影响到人际关系的深浅和好坏。(5)强度。反映存在情感投入的社会互动的强弱,表明互动双方交往时情感的强烈程度。情绪控制的大小与互动参与者的个性有关。
14.简述集合行为的特点。
答案: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一般具有下列三个特征:(1)人数众多。它是同一时间内采取相同行动的许多人共同做出的。(2)无组织性。它通常是自发的、非理性的,变化无常的,很少处于均衡状态。(3)行为者相互依赖。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为,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我们还可以从与组织行为的比较中来理解集合行为的特点,就其发生原因而言,组织行为是解决那些程序化了的经常事件,而集合行为往往是处理某个社会突发事件;就行为方式而言,组织行为一般遵循正常的社会规范和角色关系,而集合行为往往采取非常规的方式;在互动特点上,组织行为一般是经过组织层次产生的制度化行为,而集合行为是通过个人情感相互刺激产生的;从持续时间看,组织行为是长期的重复行为,它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达到长远目标,获得长期利益,而集合行为持续时间短,主要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