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严治党 制度治党《制度的笼子》读后感集锦(二)
从严治党 制度治党——《制度的笼子》读后感集锦(二)
从严治党 制度治党——《制度的笼子》读后感集锦(二)2016-11-09 08:37:01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印奕帆]字体:【大 中 小】
编者按谈古说今,娓娓道来,讲好制度故事;融汇中西,妙趣横生,阐述制度奥秘。什么是制度,制度有什么价值,什么是科学的制度?《制度的笼子》是一本探讨制度理论、探索制度奥秘的书,是一本写给大众的关于制度的随笔文集、学习资料。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总书记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严治党、制度治党”,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位作者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感、使命感,以喜闻乐见的笔调,撰写了50多篇讲述制度的故事。这些故事,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来源于历史,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认识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让“制度里的公民”快乐地生活、开心地工作。《制度的笼子》是第一本解读、宣传、贯彻总书记制度思想的通俗读物。制度就像不可或缺的空气,无论你是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还是自由创业,都需要按照相应的制度来思考和行动。在你处理人与人、人与团体、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制度的笼子》将赋予你制度的慧眼、赐予你制度的力量。王东京、张卫平、习骅、吴晓波等名人推荐了这本书。今年上半年,某大型国有企业新媒体部在举办内部培训时,把《制度的笼子》列为学习参考书目。很多学员们都是一气呵成读完《制度的笼子》,并写下了读后感言。现继续刊登其中的若干则读后感言,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读《制度的笼子》札记周心宜一气呵成的读完《制度的笼子》,再结合学习阳毅教授长达154页篇幅的“人力资源管理:传承与创新”的讲稿,我觉得这是异曲同工——如何用完善的制度来规范人心、激发人性。“人是水,制度是堤坝”。与利益相结合的自由才是唯一的自由;自由不仅要同制度并存,而且还缺不了它们。“分粥故事”告诉我们:“人性是自私的”。没有完整、规范的制度,人性无限制的膨胀与蔓延,就导致了现在很多领导岗位的腐败现象,以及当今社会层出不穷的“庞氏诈骗”牌局。只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修好组织管理体系的“坝”与“堤”,人类智慧,才能尤如源源不断的河水,沿堤坝灌溉社会大地、哺育众生。“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在“制度的公民”的空间里,快乐、智慧、开心、规范的活着并工作。努力成为制度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制度的笼子》读后佚 名初拿到《制度的笼子》,感觉封面的装帧设计、书名、标题都略显庄重。但是,细细阅读后会发现,这并不是一本板起面孔讲道理的书,而是通过若干个引人深思、耐人回味的故事,将制度是什么,制度的对象,以及制度在日常生活、企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娓娓道来。作为一名在传统媒体工作的党员,更应该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在平时的工作中,切实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并像书中序言中说的那样,“努力成为制度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么文艺的我,也能读进《制度的笼子》?何 苗我是学艺术的,从事的也是文艺工作。对有关“制度”这么严肃话题的书,本来毫无兴趣。可是,《制度的笼子》中,例举了不少的故事,让人读来不致索然无味,然后便渐渐投入进去了。要我说,该书好就好在此!《制度的笼子》中的故事说古谈今、有理有据,能使读者产生启发、感慨。作者借故事所阐述的寓意,也引起了自己对工作、生活进行反思。《制度的笼子》对怎样建立制度、制定制度、执行制度、改进制度、完善制度等,作出了完整的通俗易懂的叙述。作者文风严谨、思路清晰,在中央紧抓作风建设大背景的当下,实属突破之作。在我看来,如果在素材选取上更加视野开阔、旁征博引,《制度的笼子》适合阅读的读者群体会更加广泛,就真是优秀社会科学普及读物的上乘之作了。《制度的笼子》把制度的故事讲得更轻、更有趣戴 丹读完《制度的笼子》全书之后,对制度的概念、制度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但是,最受触动、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古今中外关于制度的源起,发展等概念,而是一则则生动、真实的故事:关于18世纪英国和营业主的贩奴、德国人闯红灯、三一的早餐会、中联的流程再造、斯坦福大学所做的“破窗”试验,等等。制度无处不在,如影随形,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制度的笼子》把握住了时代脉搏,读了真是觉得开卷有益。好内容,只有更“轻”,更有趣,更容易被人们自发地传阅和分享。制度是对人性弱点的最好约束李凌芳读了《制度的笼子》后,体会最深的一点是,制度指向的是人性之恶。正因为人有弱点,才有制度对其弱点的约束。比如,考勤制度约束的是人性的懒惰,导向管理制度约束的是人的任性,分配制度约束的是人性的贪婪与嫉妒。自由要以制度为界。无制度约束的自由,且不说容易被他人的“自由”践踏,产生冲突,单是自己能否承担起自由的代价也因人而异。举个简单的例子,近日问去年离职的一位员工近况如何?他说最大的问题,在于时间的自由。以前有单位,有工作量的约束,必须每天按进度完成。离职后,没有固定工作,接的活也是一拖再拖,回头看大半年感觉没做出什么成绩。选择的自由,让个人得把失败的责任也一肩扛。对某些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很低的人而言,选择遵循制度下的生活,也许是最不费力的生活方式。读完《制度的笼子》,更让我理解到,制度给出的是人类社会、公司企业规范有序运转的基本底线,推动科技和社会进步还得靠激发人才潜能与兴趣的创新高线。我们都在制度的笼子里,都需要制度的笼子赵志明制度,是制约也是保障。制度,是方向也是方法。制度,是界定也是界限。《制度的笼子》把“制度”这样抽象、学术、缺乏温度的概念名词,用“笼子”这样特别具象、特别接地气的生活名词来包裹,并且用讲故事这样特别有烟火气和场景化的方式来演绎,不能不说是作者的高明。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对传统媒体的转型,更具现实指导意义。如何通过制度健全,提升企业文化,保持企业的创新活力,增进员工的价值认同;通过制度设计,保障市场的安全运行,实现员工的正向激励;通过制度落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度的笼子》为我们讲明了道理,举出了案例,提供了操作策略。我们都在制度的笼子里,都需要制度的笼子。从对制度的被动认知到互动建构,都必须始于当下。对制度的信仰应在心中和行动中——读《制度的笼子》有感邹自淼惨痛的教训,如孙志刚事件,唐慧案,熔断机制事件……,都快速推动了制度的演进。但是,有时政府只是充当了回应者的角色,往往被民众所诟病,可是,现实当中,政府众多前瞻性的制度建设,又被各种势力阻碍,有的甚至胎死腹中。因此,政府的制度建设,不仅政府自身应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遵循科学,同时还需要社会大众理性思考,建言献策,不人云亦云。倘若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国家都在谈论金钱、地位、面子、捷径、关系时,再严的制度和再好的道德都将成为摆设。因此,对于制度的信仰和道德的坚守,应在于我们的心中和行动中。
第二篇:扎紧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
扎紧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同样需要制度规范,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落实治党的责任,把权力与责任、义务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认真负责。当制度的笼子越来越牢固,我国的政治局面才会越来越安定,经济社会才会协调发展,各项事业才会稳步前进,人民群众才会安居乐业。
扎紧从严治党的笼子,以政治的规范要求社会秩序向正确的轨道运行,实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全方位扎紧制度的“笼子”。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把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措施,先后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使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
扎紧制度的笼子,“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陆续出台或修订了党内法规50多部。其中《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后,理顺了巡视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方式,明确了巡视的对象、任务和纪律;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同步实施,一个重在立德,树立道德高标准,一个重在立规,划出纪律的红线;《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出台则是为了重点解决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不担当、乱担当的问题,以问责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长白县十三道沟小学
胡艳荣
第三篇:从严治党重在制度治党 驳论点
1.对方辩友提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想是总开关”“思想松一寸、行动送一尺”,理论高度很高,此时,我也想对对方辩友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没有制度的框架、没有制度作为思想的土壤,没有制度去规制、匡正人民的行为,思想就只能是飘在空中的幽灵。
2.对方辩友提到我们党强调思想建设,那是因为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有四大阶级成分,要统一思想呀!而今天,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地位、任务、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法制走向法治需要的是更完善的制度机制!
3.对方辩友错误的理解了人的需求论。对方辩友提到思想建设可以实现人生观、价值观!这是马斯洛五层需求层次的最高级,可是人离不开物质需求和权利的渴望呀,更何况现在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利益,思想教育能管住8700多万党员的行动吗?毋庸置疑,制度建设是最有效的保障!
4.对方辩友机械化的理解了内因外因论。对方辩友提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是在中国我们讲的最多的是“知行统一”呀,对方辩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实践者的立场看,内因提供变化发展的可能性,外因提供变化发展的现实性。更何况我想问对方辩友正确的思想就等于正确的行动吗?难道对方辩友没有听说过好心办坏事 5.对方辩友以偏概全,对方辩友提到“思想松一寸,行动散一尺”。又提到了思想是“总开关”等等,可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机制保障约束的话,那些被动式贪污还会屡禁不止呀!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6.从实效性来看,制度的威慑和约束作用远比思想务实、有效果。制度具有预防、控制、监督、奖惩、保障作用。而思想则抽象、不可把握、随意性大且不具有惩戒、保障功能,思想由于其自身缺乏约束力,要从严治党,还得靠实在的制度建党!
7.自律与他律。在管理学中明确指出对于一个组织,应以他律为主,自律为辅,制度化所强调的他律是保证组织活动正常进行,是个体单独的行为成为有目的的并且在时间、空间等方面整合了的集体行为的需要。
第四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度治党
学习总书记关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重要思想
总书记关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重要论述,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采取的重大举措、取得的显著成就和积累的新鲜经验,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系统把握总书记制度治党、依规治党重要思想,以科学理论指导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切实尊规学规守规用规,推动从严管党治党实践不断深化。
一、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为党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新形势下,我们党的自身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突出抓好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积极发展党内民主,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进一步搞好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加紧建立健全保证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体制机制,抓紧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只要全党同志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更好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是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顺应党心民意,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效,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成效是阶段性的,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我们必须保持政治定力,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思感、顽强的意志品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持续抓下去。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贯彻执行法规制度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必须一手抓制定完善,一手抓贯彻执行。要强化法规制度意识,在全党开展法规制度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坚持法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规制度没有特权、执行法规制度没有例外。要加大贯彻执行力度,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确保各项法规制度落地生根。要加强监督检查,落实监督制度,用监督传递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要贯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加大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力度,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本着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原则制定新的法规制度、完善已有的法规制度、废止不适应的法规制度,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
二、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在各级党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都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要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要深刻理解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要深刻理解在党章中完整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深刻理解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深入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着力点,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要深刻理解党章增写党的建设总体要求新内容和关于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新要求的重大意义,深入领会各项新内容新要求的科学内涵,坚持用党章指导和规范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对强化全党党章意识,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要以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颁布为契机,在全党兴起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的热潮。
要全面掌握党章基本内容。党章对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纲领和重大方针政策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党员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党的制度和各级党组织的行为规范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党的纪律作出了明确规定。对这些重要内容,全党同志都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要把党章学习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通过日常学习、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党员学习党章。要把学习党章作为各级党校、干校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必备课程。要把检查学习和遵守党章情况作为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教育,使全党同志对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要严格遵守党章各项规定。全党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真正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作为指导党的工作、党内活动、党的建设的根本依据,把党章各项规定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各项事业中。建立健全党内制度体系,要以党章为根本依据;判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要以党章为基本标准;解决党内矛盾,要以党章为根本规则。要加强对遵守党章、执行党章情况的督促检查,对党章意识不强、不按党章规定办事的要及时提醒,对严重违反党章规定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全党共同来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的模范。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党章作为必修课,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的同志要把学习党章作为第一课,带头遵守党章各项规定。凡是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凡是党章规定党员不能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不做。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经常检查和弥补自身不足。特别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推动科学发展、密切联系群众、加强道德修养、严守党的纪律等方面为广大党员作出表率。要严格执行党章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并落实到制定决策、选人用人等领导工作各个环节。要带头执行党的政治纪律,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厉行工作规程,做到令行禁止,保证中央政令畅通。要严格执行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规定,敢于坚持原则,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朝气蓬勃地带领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
三、全方位扎进制度笼子,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对各种危害法治、破坏法治、践踏法治的行为要挺身而出、坚决斗争。对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从其踏入干部队伍的那一天起就要开始抓,加强教育、培养自觉,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学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要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准确把握我们党处理法治问题的基本立场。首要的是学习宪法,还要学习同自己所担负的领导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各级党委要重视法治培训,完善学法制度。
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说话做事要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合法。领导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向要正确,政治保证要坚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我们要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法治问题上的理论成果;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
党的工作机关是党实施政治、思想、组织领导的政治机关,是落实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决策部署、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事业的执行机关。新形势下,我们党要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加强和规范党的工作机关工作。《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继承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注重改革创新,对党的工作机关进行了科学分类,对党的工作机关的设立、领导机构、议事决策形式等作出系统规定,是继党组工作条例、地方党委工作条例之后加强党的组织制度建设的又一个重要制度建设举措,对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提高党内法规制定质量,确保每项法规制度都立得住、行得通、管的了
“治大国若烹小鲜。”我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下一步改革将不可避免触及深层次社会关系和利益矛盾,牵动既有利益格局变化。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广,重大改革举措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慎之又慎。在越来越深的水中前行,遇到的阻力必然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可能越来越多。现阶段推进改革,必须识得水性、把握大局、稳中求进。实践告诉我们,有的政策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有偏差,要扭转回来很不容易。我们的政策举措出台之前必须经过反复论证和科学评估,力求切合实际、行之有效、行之久远,不能随便“翻烧饼”。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当然,稳妥审慎,不能耽误了必须推进的改革。
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系统性强,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充分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要坚持宏观思考、总体规划。要抓紧完善反复倡廉的基本法规制度,修订廉政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行政监察法,研究制定派驻纪检机构工作条例、纪律审查工作条例等。既要注意体现党章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也要同其他方面法规制度相衔接,使实体性法规制度和程序性法规制度、综合性规定和专门性规定、下位法规制度和尚未法规制度相互协调、相辅相成,提升法规制度整体效应。
要系统完备、衔接配套,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把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笼子扎细扎密扎牢,做到前后衔接、左右联动、上下配套、系统集成。要务实管用、简便易行,法规制度在务实管用。要责任明确、奖惩严明,明确责任主体,确保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要贯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加大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力度,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本着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原则制定新的法规制度、完善已有的法规制度、废止不适应的法规制度,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既要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规定,也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与时俱进,拿出新的办法和规定。制定和颁布新准则,不是要替代1980年准则,而是要在坚持其主要原则和规定的基础上,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新规定。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党的纪律规定要根据形势和党的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准则》既深入总结了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规定和优良传统,又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进行了集纳,并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明确措施,形成了新的制度安排,顺应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五、狠抓制度执行,让遵守法规制度蔚然成风
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贯彻执行法规制度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必须一手抓制定完善,一手抓贯彻执行。要强化法规制度意识,在全党开展法规制度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坚持法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规制度没有特权、执行法规制度没有例外。要加大贯彻执行力度,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确保各项法规制度落地生根。要加强监督检查,落实监督制度,用监督传递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严明政治纪律就要从遵守和维护党章入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正确处理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任何具有地方特点的工作部署都必须以贯彻中央精神为前提。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党的各级组织要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的责任,加强对党员遵守政治纪律的教育。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要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法规制度执行强大推动力。问责的内容、对象、事项、主体、程序、方式都要制度化、程序化。要把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范围,通过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让法规制度的力量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得到充分释放。纪律检查机关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不仅要严肃查处直接责任人,而且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人员的责任。
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执行改进工作作风相关规定,把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之中。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就要及时整改。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六、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我们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支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厉行法治,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法律化。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这三个方面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第五篇:论从严治党,依法治党
论《从严治党,依法治党》
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这就把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意义非常鲜明地提到了全党同志的面前,把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得振聋发聩,足应引起我们全党同志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要进一步解决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课题,就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思想,充分认识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从严治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决落实从严治党的方针,始终坚持从严治党。
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我们党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党的建设搞得好,党对自身从严要求,从严治理,全党纪律严明,意志统一,行动一致,党就能够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反之,如果治党不严,纪律松弛,组织涣散,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就必然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世纪之交,我们党面临的形势、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峻、复杂和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严治党,建设一支团结,先进,有战斗力的党员队伍,同心同德,克服困难,开拓前进,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从严治党,单纯依靠宣传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法律的保证。运用法制手段反对腐败,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把法制在惩治腐败中的作用突出出来,明确指出,廉政建设“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邓小平关于反腐败要靠法制的思想为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认真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对于运用法制更有成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里的“法制”,不仅包括构成整个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各个法律部门在内的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制度,而且指立法、执法、司法、法制监督、法制教育等整个活动过程。即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16字方针。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反腐败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进行。我们党执政后,一度曾习惯于用群众运动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结果酿成较为严重后果。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总结了我们党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明确指出:“不能采取过去搞政治运动的办法,而要遵循社会主义法制的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这一思想,强调要依靠法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党的十四大提出:“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党的十五大又把法制作为反腐败战略部署中的重要一环,提出反腐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制度,为反腐败斗争稳妥、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有力地推动了反腐败斗争在法制轨道上不断深入。
依靠法制反腐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规范化、法制化的经济,它不仅要求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行为都必须依法进行,而且要求政府管理行为也必须法制化。这就决定了不管是市场主体还是其他管理部门都必须接受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市场经济法制化的特点和靠法制反腐败是一致的。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为反腐败创造更加有利的法制条件;另一方面,把反腐败纳入法制的轨道,在全社会各个方面,建立起严格的行为规范和有效的监督、惩戒机制,使任何权力的行使都有章可循,必将促进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使反腐败工作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何依靠法制来反腐败,首先就是要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加强党风廉政法规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就是要把反腐败斗争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法律,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使之具有更大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其次,要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办事是靠法制反腐败的基础环节。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如果不依法办事,就容易违背人民意志,产生腐败问题。这就要求国家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公务活动中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尤其是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法规制度的实施。不能使这些法规制度成了一纸空文。要依靠法制反腐败,就必须保证各项法规、制度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最后,就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1986年,邓小平同志在谈到端正党风、加强法制时说:“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当前尤其要在全体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法制教育。要通过教育,使他们提高法律意识,丰富法律知识,掌握依法管理的本领。
从严治党,依法治党,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必须全面贯穿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中去。因此,各级党员干部要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观察这个问题,自觉与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保持我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