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周作文 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时间:2019-05-14 01:5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六周作文 论据的选择与使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六周作文 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第一篇:第六周作文 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第六周作文训练:论据的选择与使用方法

2013.03.28

一、写作目标:

1、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认识水平。

2、学会分析论据的几种方法

二、写作指导

1、议论文论据的要求

论据真实可靠,不张冠李戴,不道听途说,不胡编乱造;论据典型,有代表性,有说服力;论据新鲜,能选用鲜活的材料。选用论据要准确,要能证明论点。

3、论据使用的方法(文段示例)(1)因果分析法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 史记 》,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2)、反向假设法

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然导致失败。燕国寿陵的少年觉得赵人走路好看,便远行到赵国的邯郸来学步。但他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燕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型。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吞进肚里。

倘使燕国的寿陵少年能在学步之时,融进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燕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被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

(3)、辩证分析法

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又出现“而”了,又转向另一面了。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4)、引申类比法

如:《人生的“出”与“入”》

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后八百多位。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三百多位时就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来年的努力都是白费。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推算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科学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常常听人后悔自己什么做得不好,什么不该做,事后再多的悔恨也于事无补,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出”的意义有一个更好的认识。(5)、条件分析法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明代徐霞客年轻时立下走遍三山五岳的志向,后来虽历尽磨难,但一直旅行到生命最后一刻,完成巨著《徐霞客游记》。一个人只有立了志,才能坚持从事自已的事业,至死不渝。徐霞客就是立下了志,才取得非凡的成就的。“(6)、意义分析法。

背负着亲情、友情、爱情种种甜蜜的负担,即便是最最理智的人也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千古谁堪伯仲间“的诸葛孔明英明一世,却在街亭这一关键战役中重用本无实才的好友马谡,致使其六出祁山而寸功未建,成为千百年来任人唯亲者之鉴。一代明君唐明皇即位之初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才有了开元盛世。后来却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不惜大兴上木,劳民伤则,荒废朝政,结果落得个“马鬼坡前草青青”的凄凉结局。北宋神宗原本竭力支持当朝宰相王安石的变法之举,'却经不住其祖母光献太皇太后的眼泪软化,终于动摇了、灰心了、放弃了,一部《 青苗法 》 被付之一炬,十一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的社会理想化为泡影。

历史以残酷的事实一次又一次地告诫我们:人情的亲疏远近足以令人麻痹,令人迷茫,甚至令人昏玻。然而,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人间的真情视若无睹,做个“无欲则刚”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我们将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判断分而析之,辨而认之,定能做到超然其上。

三、作文训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小轩放学回家,很沮丧地告诉妈妈,这次考试成绩被同桌大桐超过了。妈妈对小轩说:“大桐没什么了不起的,下次打败他!”

爸爸拿着一本杂志走过来:“这里有篇文章,介绍一个叫隆·克拉克的老师,得过美国最佳教师奖。他教的学生个个成绩优异,又彬彬有礼。”

妈妈急切地问道:“他有什么秘诀?”

爸爸说:“他的制胜法宝是他的班规。比如这两条,别人有好的表现,要替他高兴;自己有什么好的表现,不要炫耀,输给别人也不要生气。”

妈妈有点生气:“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超过别人,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你看,我们公司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服输的劲头。”

爸爸说:“不过,看见别人的长处能去赞美也重要啊!”

小轩一声不吭,默默地看着他俩。写作要求:

审好作文材料,选择两个中心论点,选择六种“论据使用方法”中的两种,写两个作文片段,每个片段一个中心,运用一种论据使用方法。

第二篇:议论文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一篇好的议论文,不仅需要一个好的观点,还需要运用论据来证明观点。因此,运用论据材料(尤其是事例论据)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的写作实践当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论点和论据都有了,却不知道怎样用语言去组织材料、叙述材料。有的学生为图省力,三言两语,一笔带过。仔细一读却发现所写论据不能证明论点,或者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就是严重脱离。有的学生则是洋洋洒洒几百字,从事例的起因,一直到事例的结束都“搬”了进去。读其文,不禁会想,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待稍加分析,便发现论据和论点之间关系已经模糊,作文已是严重跑题。不会正确叙述论据已成为制约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一大障碍,已成为学生写作当中的“拦路虎”。

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出色的议论文呢?

第一是选例。一篇文章观点确定之后,应该紧扣论点,选择典型、有说服力的事例。

列宁说过:“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完全起相反的作用。因为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的情况。”(《统计学和社会学》)正因为如此我们选择事例要尽量有权威性。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的,并为大家熟知的人和事,尤其要选择一些名人名事。尽量不要选择本校本班的事或者影视剧的内容作为论据,这样的事例缺乏典型意义。

同时选例要注意多角度。一篇优秀的议论文,给人的感觉总是饱满的。因此我们要在论据的多样性上下功夫。即在选择和运用论据时考虑古今中外引例,不同领域引例(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正反引例,排比引例。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例,能增加文章内容的广度,更有说服力。

例如:【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嬴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其黔首”,及至传至二 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当代著名作家周而复声名显赫,身为共产党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

这段文字从古今中外的角度,不同身份(政治家、科学家、作家)的角度,从反面来选取典型事例,说明了“跟着感觉走”的危害性,从而论证了“要跟着理智走”的观点,文字的信息量是丰富的,论据显得厚实而饱满。

第二是述例。即在确定论据之后,叙述时应该有所侧重,且述例语言要简洁。一个论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不同的道理,说明不同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述例中要着重叙述证明观点的那个方面,对材料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例如:【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有了它,人们才可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高峰。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凭借轮椅上的机械和电脑,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走向人生的顶峰。】

这则事例与论点有关系,但又游离于观点。问题出在哪里?霍金的这个事例包含有“勤”(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的内容,应该说与论点有关,但文字中过多突出了不幸与逆境,论据的叙述重点偏离了观点。因此论据时应突出强化“勤”这方面的内容,至于不幸、逆境则与论点无关,应予弱化。

改:【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有了它,人们才可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高峰。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整日不知疲倦地从书中吸取“养分”来丰富自己,每天习惯在一到两点入睡,早上七点半、八点左右就起床,他利用自己的勤奋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霍金是不幸的,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勤奋工作,终于走向人生的顶峰。】

虽然文字变动不大,却能突出重点。因此我们引述事例一定要注意要紧扣论点,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做到引述角度与论点一致。

在述例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列举事例应注意符合认知习惯和思维逻辑,或以时空为序,古今中外;或以贡献的大小或知名度的大小为序;或以不同的类别为序。

例如:(《独自面对》片断)

(原文)一个孩子只有独自面对生活的磨练与苦难的考验,才能变得坚强与成熟;一株幼苗只有独自面对暴风雨的洗礼,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滴溪水只有独自面对旅途的艰辛与身边的诱惑,才能最终汇入大海。

(修改)一株幼苗只有独自面对暴风雨的洗礼,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滴溪水只有独自面对旅途的艰辛与身边的诱惑,才能最终汇入大海;一个孩子只有独自面对生活的磨练与苦难的考验,才能变得坚强与成熟。

原文的事例叙述逻辑顺序混乱,将其修改为从自然到人的叙述顺序更符合思维习惯。

二、叙述论据应针对能证明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舍弃其他与论点无关的细节部分。

议论文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分清记叙在议论文与记叙文中的实质区别。一味地追求叙事生动,写人详细,把论据叙述得情趣横生、文采飞扬,违背了议论文的写作规律,使文体特征模糊。

例如:(《失败乃成功之母》片断)

(原文)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产生了巨大的威力,在旁边的人们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 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修改)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不断更换原料,改进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明的威力巨大的炸药。

原文过于追求叙事生动而忽略了议论文的写作规律,让人难免产生这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的疑惑。

在选取好事实论据可将其适当组合,这样使得议论文内容更加饱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正反组合。有比较才有鉴别。使用正反对照、纵横比较的事实论据,可以以“反”衬“正”或以“正”衬“反”,对比强烈,把是非、真伪、曲直、对错分辨得更清楚,所论证的道理更充分。

①先正后反

自我的认识与他人的期望常常是不尽一致的。我能听见雀喧鸠闹的清宫中纳兰性德的“羡煞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的郁郁低吟,我能嗅到杂草丛生的小道旁阮籍用热泪温开的浓浓酒香,我还能看到月栖高梧的幽林中八大山人“觅一个自在墙头”的洒脱墨迹。

那么,勉强自我的选择来换取别人期望目光,结局会是怎样?

李太白本应策马扬鞭而来,将中亚草原上孕育的一腔豪情注入盛唐的月光,横扫浮世风月。可这位超凡脱俗的诗仙却为君主歌舞升平期望而折节赋诗,酿就青莲上抺不去的污点。

郭沬若本应是神女峰上那一抺洒脱行吟的流云,成为新中国诗坛上的傲人的坐标。可他却因别人出自政治因素的期望而迷失在权力与诗情的旋涡之中,令人扼腕长叹。

顾城本应成为一双在暗夜中执着探寻的黑眼睛,本应是一支在墙上勾画窗棂的五彩笔。可他却在妻子与情人的期望的拉扯下成了碎片,散落在激流,被鲜血浸红的土地上。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2004年高考重庆考生的《寻找栖身之地》 ②先反后正

语言对沟通有重要影响。英国有一款小轿车,车型新颖,马力强劲,其性价比十分优越。然而,这款车在德国却打不开销路。英国汽车公司总部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派人到德国调查。原来这款车的英文名字被翻译成德文后叫“粪便”,难怪没人问津了。由此可见,语言对沟通的影响是多么巨大。语言沟通成功,我们办事就容易多了。百事可乐公司产品“7UP”直译成中文就是“七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七上八下”,怪怪的。翻译人员别出心裁,叫它为“七喜”,取“起”的谐音,“起”不就是“上”吗?可这么一改,“七喜”便被广大中国人民接受,销量大增。

——2004年高考广东考生的《沟通,勿轻语言》 ③正反混排:

猛然间,一切在眼前消失。历史的鸿图尽显其苍凉遒劲,今人却只将其挂于墙上;历史的书肆尽显其豪情壮志,今人却只将立于书架;历史的壮士以其特有的低哑的喉咙吟唱古今,今人却只将置于CD机„„历史犹如过眼云烟,一切的素养等于故事,听听而已。今人依旧花天酒地,中饱私囊,挥霍成风,贿赂成气。

——2004年高考浙江考生《上帝的账单》

(二)、剪辑组合:

剪辑组合法,就是将所举的众多事实进行高度的概括、综合、浓缩,随之剪辑成一个个“小单元”,再利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把它们串起来,以达到论证论点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浓缩名人事迹:站在历史的河畔,漫瞅那一道道鸿梁,翻阅素养的楷模: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而不悔;霸王泪洒江东岸,一瞬成鬼雄;虞姬心随项王去,化作矛尖花;张骞扶着驼铃走,一心向天山;卫将军旌旗飞舞,奔向大沙漠;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能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与采菊;唐太宗载舟为民,创贞观之治;南唐后主伴寂寥,佳作不间断;康熙帝英明神武,亘古永铭记„„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回肠。三分啸成剑气,无处不散发着素养的光芒。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2004年高考浙江考生《上帝的账单》 ②借助古诗名句:想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顔”的胸襟,还有那“曾经秋肃临天下,也遣春温上笔端”壮举,还有那“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作为„„不要将眼光局限在个人的哀痛上,去拓展视野,放宽胸怀,你会感到处在这个季节的神圣。——黑龙江考生《秋之韵》

③串连时空画面: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明智的渭河水啊,早早就弹起了秦亡的前奏。一统天下的功高盖世终究湮没在渭河东去的流水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悲壮的旋律,让我们仿佛又觉置身于当年那浓烟滚滚,旌旗纷飞,杀声震天的壮丽场面中。是可歌可泣的历史,赋予了水无尽的雄浑;是水,演绎了一曲曲英雄颂歌。

南北朝久远的笛韵笙歌都消散退去了,只有秦淮河水依旧汩汩流淌着四朝的繁华。但一声声的丧国之钟却永远打破了秦淮河晓风残月的美景。只留下一丝惆怅,供后人去凭悼,去哀念。“尽道隋亡为此河”京杭运河早早地就敲出了隋朝的末音。“水殿龙舟事”结束了这个短命的王朝。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一声炮响,滚滚的珠江也要为汹涌的铁骑让道,中国的河流开始流淌出悲哀的泪水。

有人说,三四十年代,中国河流流淌的是血水,是泪水,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大江,却也渲染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

曾几何时,一个主题为“环境污染”的民谣在河南一带流传开来“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却也玷污了河水原本澄澈的面容,掩盖了它的丽姿。

——2004年高考江苏考生《水,流过历史》

(三)层次组合:

为了他人的尊严,鲍叔牙包容管仲的“劣行”,发现他独有的才能,成就管仲 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人生的辉煌,也成就了自己德行的光辉。为了种族的自由,马丁路德金包容着敌人的攻击与迫害,改变了百万黑奴的命运!为了国家的繁荣,蔺相如包容廉颇的误解和挑衅,成就将相之和的美谈!(《包容》)

用排比列出鲍叔牙、马丁路德金、蔺相如三个事例,从个人、种族、国家三个层次具体阐释包容的内涵。

第三是议例。即对所运用的论据材料(主要是事例论据)进行分析议论。罗列论据,以例代理,缺乏理性的思考,这是学生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运用论据并不等于简单地罗列事实,因为论点要靠论据来论证,这中间当然少不了“议论”,也就是对论据材料进行分析阐述。分析是架起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没有它,论点和论据不能互相渗透、交融。通过评析,才能揭示论据本质属性,使论据产生强大的力量,有力地证明所要论述的观点。因此对论据要加以分析,使例与理紧密结合。那么,怎样对论据进行评析呢?

1、在材料前加上一段简短的导语,使观点和事例关联。

2、在材料后加上分析和总结的话语,也就是扣题分析。

3、如果能在中间也加以点题就更好。例:准备好的材料文段:

1、屈原:

郑袖的甜言蜜语依旧环绕在怀王耳畔,子兰的句句谗言刺痛了你受伤的心,汨罗江畔洒满你无尽的泪水,楚国的安危牵动着你痛楚的心灵。品行高洁,无韵之《离骚》;命途多舛,凄美之《怀沙》,你投身汨罗,用泪水与悲恨来表达你的爱国之心。清清的汨罗江水让我读懂了你的无奈,你的痛苦,读懂了你为国而亡的决心。

2、李清照

读李清照,读到的是凄婉与哀伤。“花自飘零水自流”,是怎样的一丝惆怅。“梧桐更兼细雨”,是怎样的一缕忧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怎样的一种悲壮。“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又是怎样的一帘断肠。

下面是 “关于环境对人的影响”的新材料作文。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闪烁出不同的光芒

看过露珠吗?看过枫叶上露珠所闪烁出的红光吗?它是否让你感觉到火一般的热情温暖?是否也看过那荷花上露珠所闪烁出如泪滴般苍白的光芒呢,它让你想到悲伤吗?

为什么同样是露珠,闪烁出的光芒却如此不同,那是它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其实人亦如此,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所闪烁的光芒也不同。

可曾记否,那孤独的屈大夫?当郑袖的甜言蜜语依旧环绕在怀王耳畔,子兰的句句谗言刺痛了你受伤的心,汨罗江畔洒满你无尽的泪水,楚国的安危牵动着你痛楚的心灵时。你以高洁的品行谱就了无韵之《离骚》;命途的坎坷,让你写下了凄美之《怀沙》。站在汨罗江旁,你宁愿成为荷叶上苍白的露珠,也不放弃节操去换取温暖的光芒。

您虽已香销玉损,但你那泪水和悲恨所表达出的爱国之心化为荷叶上的露珠,即使苍白,但却晶莹剔透,正如你所吐纳出的高尚纯洁的光芒。

微微荡漾在绿江上,手中拿着泛着菊花香味的酒杯,您对着广阔的江面,豪迈地发出了“老冀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言壮语,曹操,您无畏风雨,人生境遇中的波折只会成为你不断茁壮的动力。风在呼,海在啸,此次战役将是你人生的转折。你那雄雄的野心,高昂的志气注定你的人生会闪烁出非一般的光芒,你的光芒透视出你那坚定不屈、勇猛无敌的品质。

“花自飘零水自流”是怎样的一种惆怅;“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怎样一种寂寞啊。曾经的你是多么的快乐啊,从你口中吐出的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诗句,而如今,你的人生将不再闪烁快乐的光芒,国家的沦陷,丈夫的逝世,情人的欺骗,环境是多么的恶劣。这一切都让你的露珠不再有光芒,剩下的只是透着惆怅暗淡的灰暗光线。

屈原你高尚纯洁的光芒多么地耀眼,曹操你勇猛无敌的光芒多么绚烂,而李清照你那灰暗的光芒是多么地令人心疼啊。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颗露珠,每颗露珠又会因个人的境遇不同而放射出不同的光芒。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我们应该好好展现出露珠最美的光芒,无论是绚烂的夺目的光芒,还是平凡清淡的光芒,只是有意义,我们便满足了。

【评】这个同学就成功地运用了准备好的作文材料,由于这些材料都是从高考满分作文中经过精心挑选摘录下来的,使用了自然就具有不一样的层次。原先的材料证明的都是其他方面的话题,本来和这次考试的作文题挂不上钩,但作者的聪明就在于巧妙的“嫁接”,对准备好的作文材料稍做改动就能在陌生的作文题写作中发挥作用,从而获得成功。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常见易用的议例方法:

一、因果分析。任何现象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没有原因的结果是不存在的。因果关系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关系。分析因果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例:《理想的阶梯》一文对论据的分析: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马克思整整奋斗了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过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图书馆钻研,座位下的水门汀地面,竟然被磨掉一层。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整整四年,他废寝忘食,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一动不动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围观的人们响,围观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可是,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满身鲜血,面孔乌黑,兴奋地狂呼:“成功了!”正是为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那些杰出的人物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崇高精神。也正是这种毅力与精神,才使他们终于攀登上光辉的理想之巅。

文末的文字分析,点明了观点与材料之间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理想和追求激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人们的刻苦勤奋又是攀登理想高峰实现人生追求的阶梯和条件。作者运用探因分析法,一层深一层地提示了人们登上理想之巅的原因,从而使事例很好地论证了论点。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二、实质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本质特点,通过揭示个别事例所寓有的共性来印证论点的概括的共性,或揭示出事物的根本特征、属性、要害,从而充分证明论点。这种分析方法层层递进,鞭辟入理,剖析事理深刻。

例:《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毛泽东同志在列举了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后,又指出:“革命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深刻论述了自由主义的危害,为“反对自由主义”这一中心论点作了充分的论证。使观点和材料紧密地统一起来。

三、辩证分析。辩证分析这是指分析事物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既要看到它的本身因素,又要看到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等等。列举的事例,如果是从肯定的角度证明观点,不妨先说足它的缺陷,再强调其与观点之间正面的有机联系;列举的事例,如果是从否定的角度证明观点,不妨先尽可能地肯定其合理有益的因素,然后突出其反面的有害的实质。

例:周先慎《简笔和繁笔》的一段:从来文章家提倡简炼,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炼、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 :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划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看文字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汨汨滔滔,虽

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繁笔和简笔,各得其宜,各得其妙。

此文对繁与简作了辩证的分析:简是写作中主要的追求,但不能绝对化,不顾内容表达的简,是简陋;繁是作文病忌,但某些时候繁不足以尽意传神。

四、假设分析。假设分析是指从事物发展的可能性或必然趋势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论证某一观点的正确性。假设分析一般是从反面论证论点的真实性。

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很有说服力。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我们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可以灵活应用。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

议例练习

一、对下列事实论据进行切合主题的分析议论。

现在已七十高龄的都贵玛大妈获得了2006年“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的殊荣。回想当年蒙古草原上19岁的姑娘都贵玛,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活资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依然收养了28个无依无靠的弃儿,倾尽毕生的精力让这些与她没有一丝一毫血缘关系的孩子健康地成长起来。

1)话题“珍爱生命”,请补写事例的分析议论

——生命是崇高的,都贵玛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她深谙生命的意义,她不能让28条生命随意地被遗弃,不经意的消失。于是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义无反顾地扛起抚养这些孩子的责任,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珍爱生命”的至深内涵!

2)话题“爱”,请补写事例的分析议论

——是什么力量让这位花一般柔弱的姑娘承担起如此庞大的责任?是什么力量让这位花一般柔弱的姑娘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化身为遮风挡雨的大伞,将柔弱的孩子们拥入自己温暖的胸怀?——那就是爱的力量!世界上没有一种力量能比它伟大!

3)话题“毅力”,请补写事例的分析议论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力量可以帮助人们克服一切困难,那么这种力量就是“毅力”。有了顽强的毅力,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有了顽强的毅力,面对层层险阻,你才可以依然唱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之歌。

二、以“珍爱生命”为题,给以下事实论据补写分析议论。

1、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生与死严峻的考验。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完成 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与使用

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上天对她似乎很不公平,她没能和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她没有放弃,更没有找借口让自己随随便便地活着。她珍爱自己的生命,用尽自己一切的力量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土耳其一次6.4级的地震将一对即将庆祝结婚纪念日的夫妇压在废墟下面。丈夫的下半身已经被巨石压得血肉模糊,但当他听到妻子告知的怀孕的喜讯时,不断地跟她说话,鼓励她活下去,让他的妻子认为自己的丈夫会跟她一起活着,以后过幸福的生活。然而,当救援人员将两夫妻抢救出来时,妻子才发现,她的丈夫早已死亡,她所听到的话语是丈夫趁自己意识模糊的时候拿录音笔录下来的。

——丈夫知道自己生存的希望很渺茫,但他深知生命的宝贵,便把对生命的追求寄托给妻子和她腹中的孩子。是他饱含鼓励与温情的话语支持着怀孕的妻子在困境中看到生的希望,珍爱生命使生命得到了延续!

3、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在抗非典一战中英勇与病魔战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她战斗的岗位上,她奉献的不仅是自己的力量,还是自己的生命。她用她那柔弱的肩膀阻挡那在我们这泱泱大国肆虐的病魔。她这是不珍爱自己的生命,放任自己的生命被病魔蹂躏吗?不,她是舍身成仁。因为,她珍爱并不只是她自己的生命——她珍爱的更是所有人的生命!

4、大学生马加爵因为打牌时同学的一句“人渣”,他竟用极其残暴的手段无情地结束了4个人的性命;被捕后,父母请律师想方设法挽回他的性命,但他拒不接受,一心想着死。

——他无视他人的生命,剥夺了他们生存的权利!他更漠视自己的生命!漠视生命的马加爵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后不仅在人们的唾骂声中死去,还给自己和别人的家庭造成巨大的痛苦,落了个“千古罪人”的骂名。想想李欢和霍金吧!只有珍爱生命,才能获得成功的希望,才能体现人生价值啊!

第三篇: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选择论据的原则,要求学生能围绕话题选择合适的事例论据。

学习根据论点概括和剪裁事例材料,为证明论点服务。

注意事例与论点之间的联系,掌握各种方法分析使用事例论据。

明确组合事例论据的意义,了解组合事例论据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学习围绕论点概括和剪裁事例材料

学习紧扣论点运用各种方法分析使用事例论据。

三、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各种方法分析使用事例论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学生失误例文片段引入

找一找,下面作文片断在运用事例材料证明论点时存在哪些问题?出示课件

宽容是一种美德。生活中别人的宽容让我们觉得温暖。

一位女士不小心摔倒在一家铺着漂亮的木地板的商店里,她手中的奶油蛋糕弄脏了漂亮的地板,她歉意地向老板笑笑,不料老板却说:“真对不起,我代表我们的地板像您致歉,它太喜欢吃您的蛋糕了!”她感激地笑了,笑得很灿烂。这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啊!女士被老板的热情打动了,决心“投桃报李”,她买了好几样东西后才离开商店。老板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幽默赢得了顾客的喜爱。这就是宽容,它甜美,它温馨,它亲切,它明亮。

学生自由发言,找出其中的问题。

归纳明确:

所选材料不能准确地证明论点,缺乏典型意义,没有代表性;

事例叙述过程中旁生枝节,有一些与论点无关的内容;

事例叙述后缺少必要的分析,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从刚才这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在议论文事例的选择和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想想解决的办法。

二、论据的选择

平时的作文中,许多同学在选择事例论据时,没有明确的标准,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其实同学们在想材料时应该是有一定方向的。

以“学会宽容”为话题的作文,你会选择哪些事例作为论据?出示课件

学生各自说自己选择的论据,边说边评,学生在讨论中增强对论据选择原则的感性认识。老师有意识地分类板书,为后面使用论据作准备。注意提醒学生,不仅可以选择正面的事例,也可以选择反面的事例。如果学生说出的事例论据很有限,可以补充材料让学生来做出选择和评价。

补充材料。

1、鲍叔牙不计较管仲的自私,多分给他黄金,并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2、伟大的政治家林肯把政敌当做自己的朋友,他认为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个敌人。

3、巴勒斯坦少年哈提卜因手持玩具枪被以色列士兵枪杀后,父母将其器官捐赠用来拯救急需器官移植的以色列人。

4、清朝政府闭关自守,不能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导致了国家的衰败与落后。

5、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7、你踩扁了紫罗兰,她却把芳香留在了你的脚上。学生自由选择,评价。教师点评,总结。

可见,事例论据的选择,主要应遵循这样的原则:

切合题旨,有针对性;

真实典型,有代表性;

角度变化,有多样性;

新颖独特,有时代性。

三、论据的使用

1、围绕论点概括论据

南宋文学评论家严羽曾说:“语贵洒脱,不可拖泥带水。”事例材料用进议论文中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因此要简洁概括,高度浓缩,但同学们平常积累的常常是完整的故事,所以首先要学会把故事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保留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删去与论点无关的内容。

比如大家熟知的负荆请罪的故事,叙述这个故事,如果从二人恩怨的前因后果来叙述,则太过繁复,如果概括为“蔺相如以国家为重,忍让廉颇的无礼,赢得了廉颇的尊重,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那么就简明的多了。

从上例可以看出,概括事例论据的要点包括:对象、事件、结果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的材料,使之可用作事例论据。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争吵不休,各不相让,甚至要剑拔弩张,大动干戈。张老夫人修书向张英告状,希望张英凭京城官吏身份向对方施压,逼其让步。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也成就了桐城“六尺巷”的传奇。

学生概括,回答并明确,围绕论点概括论据。

示例:张叶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英得悉后却主张“让人三尺又何妨”,张家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2、紧扣论点分析论据

有了简洁的事例材料,还要将其与观点联系起来,成为证明论点的论据。在列举事例后缺少必要的分

析,是同学们作文中最大的问题。具体怎么分析呢?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分析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从一些优秀的考场作文中寻找和借鉴分析的方法。

1、挚爱的丈夫不幸死去,这无异于晴天霹雳在李易安的头上炸响。从此再没有夫妻比翼双飞共修《金石录》,新婚时娇问丈夫画眉深浅的幸福时刻也一去不复返。面对这样的变故,李清照没有化作明日黄花在西风中凄凄惨惨戚戚,而是勇敢地跨过了这道坎,在飘零的南宋活出了一个美丽顽强的易安居士。《必须跨过这道坎》问:文段中用了什么事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怎样把事例论据和论点联系起来的?用的什么句式?分析:文段运用李清照的事例,来证明“必须跨过这道坎”的观点。前两句简单叙述丈夫去世的事实,后对李清照的生活处境进行分析,她没有消沉哀怨,没有忧伤沉沦,而是坚强勇敢地“跨过了这道坎”,从而点明题旨。此段中用的是并列句式。

总结方法一:正反评价法

参考句式:没有„„而是„„

请仿写句式,分析前边的事例论据。

当与叶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英没有(),而是()。

参考例句: 张英没有斤斤计较,而是主动退让,后退三尺。

没有大动干戈,以权相压,而是宽宏大量,义结邻里。

2、时间或许会让历史蒙上尘土,但却不会风化那些鲜活的记忆。王选,一位柔弱女子,拂去那一层尘土,只为还原历史真相,让记忆苏醒。奔走20年,耗尽全部家当,她一如既往地搜集材料,寻访证人。因为她相信,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良知会让记忆永存,她与身后数十位白发苍苍的原告,构建出一段黑白分明的历史记忆。《贝壳• 划痕•记忆》问:文段中用了什么事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怎样把事例论据和论点联系起来的?用的什么句式?分析:文段中用的是王选“奔走20年”,“搜集材料,寻访证人”,为731部队细菌战受害者鸣冤,还原历史真相的事例,用来证明“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的观点。文中先概述人物表现,后追溯她这样做的原因,以点明题旨。用的是因果句式。

总结方法二:因果分析法

参考句式:因为„„,„„

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事例论据,续写上段内容。

当与叶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英没有斤斤计较,而是主动退让,后退三尺。没有大动干戈,以权相压,而是宽宏大量,义结邻里。因为()

参考例句:因为他知道,忍一时邻里和睦,冰释前嫌;退一步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3、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事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功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

文段中打括号的句子,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为了证明“点滴积累,成就伟大”这一观点,用了哪些事例论据?是怎样把事例论据和论点联系起来的?用的什么句式?

分析:文中为了证明“点滴积累,成就伟大”这一观点,用了祖逖、王羲之、陈景润三例。在使用论据时,用的是假设推理的方法,假如他们不能从小处做起,点滴积累,就不会成就自己伟大的事业。总结方法三:假设推理法

参考句式:若无„„,怎能„„

请用假设推理法分析前边的事例论据。

参考例句:若无张英的通情达理,主动出让,怎能使两家冰释前嫌,义结邻里?

若无张英的宽宏大量,仗义大度,怎能有桐城“六尺巷”的传奇?

示例展示,齐读,有了简洁的概括,多角度深入的分析,文章才会准确而深刻。

四、课堂练笔

以“学会宽容”为话题,自选事例论据,先概括事例材料,再运用至少一种方法分析事例,写一段话。下边两则事例论据供参考。

材料

一、2007年4月16日当地时间7点15(北京时间19点15),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恶性校园枪击案,枪击造成32人死亡,枪手本人开枪饮弹自尽,枪击案疑犯为23岁的韩籍青年赵承熙。有报道称,赵承熙曾接受精神健康问题的治疗,总是写一些跟谋杀和自杀有关的东西。令人意外的是,在4月20日中午举行的遇难者追悼仪式上,凶手赵承熙和32名遇难者一起被列为悼念的对象。据媒体报道,当时放飞的气球是33个,敲响的丧钟是33声,33块半圆的石灰岩悼念碑被安放在校园中心广场的草坪上。其中一块悼念碑上写着“2007年4月16日赵承熙”,旁边放着鲜花和蜡烛。还有一些人留下的纸条:“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太生你的气,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爱,是永远流传的”。

材料二:哈提卜是一个12岁的巴勒斯坦少年,他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一座难民营玩耍玩具枪时,被以色列士兵开枪击伤,11月5日在医院不治身亡。在哈提卜去世后,为他医治的那家以色列医院宣布,哈提卜的父母已决定将他的器官捐献出来,以拯救急需器官移植的以色列人。哈提卜的叔叔说:“看到哈提卜的器官将被用来拯救病人,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不管他们是犹太人还是以色列人,毕竟我们都是人。”

五、拓展

同学们刚才运用各种句式分析事例论据,写出了一个文段。体会到分析的妙处,有时候一个事例,一则材料也许看起来平常、单薄、片面,但若干材料组合使用就能产生合力,使文章内容充实,内涵丰富,其效果是孤立静止运用一个材料无法企及的。而且还可以选用反面的事例,通过正反两面的事例对比来增强说服力。

而组合事例论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请以学会宽容为话题,选取同类或相反的例子,组合使用。同类事例并列组合包容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英国谚语有云:“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世上没有完人。只有能够敏锐洞察人性、胸怀宽广的智者,才能以博大之心包容一切。鲍叔牙了解人才的可贵,包容了管仲的一箭之仇;蔺相如懂得合作的重要,包容了廉颇的公然挑衅;李世民牢记隋亡的教训,包容了魏征的犯颜直谏……包容成就了他们的辉煌,更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正反事例对比组合“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这就是宽容。

齐威王虚怀若谷,诚于纳谏,所以能大治齐国,强于天下。唐太宗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所以有“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他们不拒细小,纳为己用,这就是宽容。周厉王杀人止谤独断专行,遂使国人暴动,仓皇出逃;秦始皇焚书坑儒,愚民而治,终致民怨沸腾,身死国亡。这都是因为不懂得兼收并蓄的道理。周厉王若能“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百姓又怎会怒目而视,聚众起义?秦始皇若能以宽大为怀,以百姓为念,百姓又怎会怨声载道,揭竿而起?宽容就是这样一种非凡的智慧:严于律己,宽以待民;博采众长,为民造福。有了这种非凡的理解,才能成就事业的海阔天空。

由此可见,选例不在多,而在精,如果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例,会使论证全面,更有说服力常用的选例角度有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质(正面、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的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先介绍了选择论据的原则,然后详细介绍了使用事例论据的具体方法。无论是选择论据,还是使用论据,都必须围绕话题,紧扣论点。同学们可以在今后的写作中作更多的尝试,让事例论据为你的文章服务。当然,不管用什么方法,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积累。平时加强积累,才能运用自如。

如果说论点构成文章的骨架的话,那么论据就是丰满这一骨架的血肉;如果说论点是文章主干的话,那么论据就是茂盛这一主干的枝叶。骨架坚实、血肉饱满,文章才有充沛的活力;主干鲜明,枝繁叶茂。文章才成为明丽的风景。让我们用事例论据来充实文章内容,让论据之花在我们的笔头尽情绽放,给读者带来满纸芬芳。

附:板书设计

选择和使用论据

切合题旨概括论据正反评价

选择论据真实典型使用论据分析论据因果分析

角度变化组合论据假设推理

新颖独特

第四篇:学会使用和选择论据

学会使用和选择论据

有关学会宽容的话题

选择论据的前提是要有论据

论据从何而来?

1,记忆与之相关的词语、俗语、格言

2,对该话题的含义解释包括辞典注解

3,阅读的课本文本论据

4,课外阅读的材料和故事等

5,新近发生的新闻故事、焦点、现象、评论、思想认识等

学会宽容论据来源举例

相关词语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犯而不校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退一步海阔天空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孔子有关宽容的解释

孔子的忠恕之道,出现在《论语·里仁》之中,是他的学生曾参从他的话中悟出来的:“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又对子贡说到忠恕的“恕”字:“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是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来诠释“恕”字的。

● 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华兹华斯)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宽容要么对人有益,要么对人有害(伯克)

●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

●欲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晋书〉

●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

●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西拉斯)

●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必修3文本论据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大智大勇退了强大的秦国。

《鸿门宴》项羽对刘邦的态度是宽容的,让刘邦得以全身而退。

《小狗包弟》巴金老人用自己的良心和宽容的胸怀写出了自己的愧疚,阐释人性中最真最善最美的品性。

现实论据

现象1,愤青出现

现象2,追求个性,以我为主

理念思潮: 个性共存,和谐双赢

故事东郭先生和狼

鲁迅的《论费厄拨赖应该缓行》主张对敌人痛打落水狗的精神

房龙的《宽容》

选择论据的要求

观点的要求

思路的要求

新颖的要求

变化的要求

时代的要求

典型的要求

如何使用论据?

有了论据并不是一股脑的往文章里塞,多而不精不行,少而乏力也不行,应该要注意对论据的使用,我们说的那样多的论据不加以很好的使用,文章也会无序无理无力。

使用的方法

方法举隅

适应文章的层次论据使用要有序

由浅入深先古后今

先源后流先定后变

直接使用和间接使用相结合学会旧瓶装新酒,使用变形和嫁接

注重思维的方向改变,让论据随之而变

文章示范

学宽容之道,做宽容之人

学会宽容是个旧话题,也是自古至今人人皆知的必需品行,但真正能弄懂“宽容之道”并不易。

何为宽容?从意义来讲它应该包括宽恕和包容两个方面的内容,(解释论据)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恕之道在一定程度上是解释前者的,故而在《论语》中就有“犯而不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名言论据)的说法,在孔子看来拥有宽恕是衡量君子的标志。而“恕”之后还应该包括“容”,也就是包容、接纳,不排斥。所以在现实中就要求我们不能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小肚鸡肠,而要宽以待人,“得饶人处且饶人”,(词语论据)要像大海那样“纳百川”,且要有容“成其大”,(变形论据)两者相融而不能缺。

古往今来深谙“宽容之道”之人大多能留其名。因为宽容有时体现出一个人的真胆识。(层次一)烛之武在面对郑国国君的求救时,抛却了郑公“不能早用子”的个人怨恨和得失,挺身而出,以其大智大勇退了秦军。也因为宽容有时彰显一个人是真英雄。(层次二)有人总用“成王败寇”来嘲笑或惋惜《鸿门宴》中项羽的妇人之仁,殊不知刘邦就是在项羽的大度和宽容之下全身而退的,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中怒而杀之,不过在历史上变个皇帝,但就少了个真英雄,也更少了乌江岸边的荡气回肠了。(反用论据)又因为宽容有时更表现一种人类的真性情。(层次

三)有人说人性的真实剖析没有比巴老更透彻的了,到现在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文革表示愧疚的时候,巴老却能对一条小狗包弟表达几十年不变的歉疚,这不仅是一种人格的魅力,更是一种人性的宽容和人性的解剖,有时我们就是缺少这样的真性情。(文本论据综合使用)三

所以圣人总用仁人志士来概括这样的一切,其实这“仁”的背后就是一颗颗宽容博大的心,我们的民族和历史因为这样才变得温柔可亲。当然我们在惊叹之余,也会审视,因为我们对宽容的理解实际上多是对于对方“不是、不知、不和和不武”等情况时做出的品性保证,但是这是不够的,或者说在新时代我们应该赋予宽容更多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我们的宽容不仅是可以让自己牺牲一点小利益,忍受一点小委屈,承受一点小误会,更重要的是让其成为我们一种更宽更广的心态。(时代层次)

应该说这样的心态是时代的必然。它表现的是要面对所有人,所有事,所有领域。对任何人应该是不求全责备,不吹毛求疵,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对社会既不是做“愤青一族”,也不是“一棍子打死,否定一切”,也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逃避退让,而是客观、冷静、认真的看待、参与、有作为;对不同的存在,比如国家、民族、文化、思想等,是包容共处,不排斥异端,不会使用“大棒子”,不会运用“强制针”,和平共处,和睦相生,和谐共荣。(时代论据)(嫁接论据)

所以说学会宽容不是一句老话,懂宽容之道不是一件易事,做宽容之人更是一种追求。

第五篇:教案: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教案: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1、事例论据的选择(简要讲解)符合论点(事例要能够证明论点)

典型(事例要有代表性,能揭示本质内涵)真实、准确

2、事例的运用

问题一:下面是以“挫折磨砺人生”为论点的一个段落。同学们阅读之后讨论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 材料一)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 家居里夫人,她的丈夫居里先生因为车祸不幸去世,这给居里夫人带来了家庭和事业上的双重打击。居里夫人虽然内心万分悲痛,但她以坚强的意志力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的共同的科学志愿。于是,她起早贪黑,勤奋工作,经过数千次实验,她终于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并且,她放弃了对镭的专利申请,将镭的提炼方法无偿公布于世,更显示了她高尚的品德。在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明确:

事例有些内容虽然符合“挫折磨砺人生”的观点,但也可用来证明“勤奋”、“执著”、“淡泊”“无私”等多方面的观点,这则材料没有扣住观点。叙述不简洁,没有侧重,没有找准事例与论点的切合点。

练习:简化居里夫人这则材料,有所侧重地扣住观点。

由此小练习设问:我们在叙述材料的时候怎样才能扣住论点呢? 归纳:

①找准事例与论点的吻合点,有所侧重。②大胆取舍,语言简洁、概括。

问题三:大家再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想想它的侧重点是什么,是用来证明什么观点的?如果换一个角度,还能论证什么观点?(材料二)赵国的大将廉颇妒忌被赵王器重的蔺相如,扬言要使他难堪,而蔺相如处处避免与之发生冲突,众人不解,蔺相如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道出了他的用意。这句话亦使廉颇瞬间消除了对蔺相如的偏见,他负荆请罪,最终与蔺相如成为刎颈之交,使强秦对赵国不敢轻举妄动。

明确:显然,这段话叙述的重点在蔺相如的宽容。

练习:

1、如果我们把侧重点放在廉颇身上,可以证明什么观点?又该怎样叙述呢? 扣住“知错必改”方面的观点,侧重叙述廉颇如何负荆请罪的过程和结果。

2、这则材料还能论证什么观点?又该怎样叙述?

由此,会给我们什么启发?一则材料可以有多侧面,可论证不同的观点,这叫一材多用。材料三:一材多用:多角度、多层面发掘 写作文要有素材,怎样灵活运用已积累的素材,怎么将一则素材有效用到立意不同的作文中呢?高考优秀作文为我们做了示范。以“苏轼”为素材

①2004年全国乙卷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惟有忘记。因此让人顿悟。于是他逍遥红尘,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了。四川考生《风,可以穿越荆棘》 ②湖北卷话题:买镜

黄州赤壁下的游船上,苏轼正在与客饮酒乐甚,叩舷而歌。“你在照了哪面镜子之后,才决定拥抱‘东方之既白’而鄙视官场仕途的斗争倾轧?”不愧是豪放派祖师,苏轼马上向天一指,“是它!”我抬头一看,见一轮明月高悬苍天,不禁再次泄了气;所谓“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苏轼以明月为镜,明是明了,却又怎么买得下来?懊悔之际,苏轼兀自在身旁说下去:“曾几何时,以为深沉宦海;与月对饮,方知我心依旧。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月镜映照出这许多美景,又怎能不令我流连忘返,高歌‘大江东去„„’”湖北考生《寻觅那片理想中的明镜》

③重庆卷话题: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艰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薄、豁达和开朗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认识自我就是苏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的长河。重庆考生《诗人?明月?黄花》

④全国丙卷话题: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 有很多人在困难面前抬不起头来,更谈不上有快乐可言。他们不会笑对人生,只有自暴自弃,快乐离他们很远。让我们看看苏轼,仕途的坎坷,造就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当他和同伴被贬时,同伴已是痛不欲生,但苏轼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笑对人生,这是何等的胸怀!有这种胸怀的人还担心快乐会走吗?有这种胸怀的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幸福,会在人生的扉页留下光辉的一笔。陕西考生《我的快乐妙方》

⑤2005年湖北卷感悟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

苏东坡无疑是一个少有的智者,民生社稷、江山兴废,他牵挂于心,“入”出沉甸甸的责任和举措,“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他不会忘记肩头的重任。然而,力不从心时,他也懂得“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出”于当“出”,他的睿智甚至常常表现在这样简洁纯真的话语之中,好一个潇洒豁达的才子。湖北考生《钓罢归来不系船》问题三:阅读下面的段落,你从后面的分析示例中学到什么方法?(材料四)

一个人想成就大事,就不应该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要怀着执著的信念,去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不断超越自己。世界球王贝利一生共踢进两千多个球,其中不乏精彩绝伦的射门。然而当人们问他所进的球哪一个最漂亮时,他却说:“下一个。”我国著名电影导演谢晋,他所导演的影片多次获金鸡奖、百花奖,有的还得了国际奖。而当人们问他对哪一部电影最满意时,他的回答却是:“下一部。”一个是世界球王,一个是著名导演,正因为他们具有执著的信念和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的精神,才登上了事业的顶峰。他们不愧是真正的强者!试想,假如缺乏这种执著的信念和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的精神,贝利是绝对不可能成为世界头号球星的,谢晋也成不了中国著名的电影导演。那将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像世界球王贝利和著名导演谢晋这样在学业上堪称登峰造极的大师级人物尚且时刻不忘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我们作为本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的青少年一代,又岂能满足于刚刚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停滞不前?

归纳:方法1——分析原因,正面论证观点

方法2——假设推理,反面论证观点 方法3——类比推及,联系实际论证观点

小结:这只是最常见的几种方法,还有许多优秀作文可供大家借鉴参考,关键在于要学会根据论证需要灵活运用。议论文的重点在于讲道理,事例是为道理服务的。熟悉的事例可以非常简洁,重在后面的分析,只有分析到位了,才能把事例中蕴含的道理揭示清楚,文章才有说服力

强化练习:仿照上面“材料三”的语段。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为观点,写一个不少于400字的议论段落。具体要求: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1+材料句2+正面分析句+假设反面分析句+联系实际分析句+结论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这句名言道出许多志士的心声。处境越艰难,就更加要坚定自己的志向,不放弃自己远大的理想,就是多少伟人毕生追求的。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原野的铁血男儿。当汉使谋反事败,在匈奴的威逼利诱下,他进退两难,最后他坚定自己的志向,毅然拒绝折节叛国。屈原身居高位,处在尔虞我诈的官场,即使同僚的排挤,身处险境他也不曾随波逐流,最终被放逐。一位使节,一位官员。虽然都是身处逆境,面临着危险,但他们都毅然决然地坚持自己的志向。苏武不被“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允诺动摇,也不曾为放逐荒野而胆颤。屈原在腐朽黑暗的官场中,不顾自身安危,系天下百姓,与恶势力勇敢斗争。他们无疑是成功的,苏武因坚定志向最终成就气节,造就伟大。屈原因坚定理想赢得垂青千古。试想,苏武屈服于匈奴,甘为富贵弃节,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荣归和永远的铭记。假使,屈原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也就不会留下这(?)千古嘉语。如今,我们也需要这份坚守,无论身处境况如何,都需要坚定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永不言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需你我铭记,时时存心。

1、偌大的一张白纸上只有一个黑点,它的周围还有大片的空白有待开发利用,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丰富“点”的背景,使黑点灵动起来,变成雄鹰的锐眼或巨龙之睛;也可以把这个黑点想象成不足与缺陷,然后去设法弥补。沿着这两个方向联想,都可以使黑点产生质的飞跃。并据此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感悟点,然后通过适当的表达方式很好地写出来就是了。

2、这个黑点只所以显眼、突出,是有白纸作底色、作背景,背景一换,恐怕就没有这个效果了;反过来,这张白纸如果没有黑点的点缀,也不免单调乏味。从二者这种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出发,可联想到的自然现象有蓝天与雄鹰、草原与骏马、大海与帆船、黑夜与火把、沙漠与绿洲、绿叶与红花等,可联想到的社会现象有平凡与伟大、失败与成功、缺点与优点、邪恶与正义、瑕与瑜、恩与怨、好与坏、繁与简、主与次,甚至胖与瘦、丑与俊、动与静、闲与忙等,在这些子话题中选择任意一个,都可化大为小、变笼统为具体地完成本次作文。

3、拿出一张有黑点的白纸,人们往往只见点而不见纸,不管是本能、习惯还是思维定势,我们都可以沿着这个方向联想到如下的子话题:观察社会,只见黑暗腐朽不见发展进步;观察别人,只见鲜花掌声不见汗水付出或只记怨不记恩等;观察自己,只见劣势不见优势、只欣赏成功而不懂失败的价值、扩大痛苦淡化幸福等等。在众多的子话题中选中一个自己最有话可说、有理可论的,然后不计其余、集中笔墨阐述清楚即可。

4、白纸上的黑点既成事实,不但无法抹去,某些原因还可能使它扩大,如果把这个黑点想象成苹果的烂洞,或者一个人做了第一件坏事后的那个污点,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个“黑点”呢?可以据此单一的小话题集中笔墨、娓娓道来。

下载第六周作文 论据的选择与使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六周作文 论据的选择与使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 了解并掌握论据的类型、选择、使用和论据的要求等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典型文章论据的选择和使......

    高中语文议论文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选据—叙据—论据 议论文三部曲:提出观点、搭建框架、进行论证。 一、问题: 1、举例多而议论少 2、叙述事例过于详细 3、事例陈旧 4、举例不够典型 先来看下面的语段,想想各存......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共5篇]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何有湖 景德镇市第十六中学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论据的作用及与论点的关系;2.引导学生理解使用论据的要求与失误;3.训练学生掌握使用论据的基本方法。......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教案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判断并选择论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宽......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编制:刘增辉 审核: 审批: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学习目标 1、明确选择论据的原则,要求学生能围绕话题选择合适的事例论据。 2、学习根据论点概......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一、课前热身: 找一找,下面作文片断在运用事例材料证明论点时存在哪些问题?宽容是一种美德。生活中别人的宽容让我们觉得温暖。 一位女士不小心......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资料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整理:一年级 宋安国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判断并选择论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

    如何恰当选择、合理使用论据(公开课教案)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教学目的与要求 : 1.明确选择论据的原则,要求学生能围绕话题选择合适的事例论据。 2.学习根据论点概括和剪裁事例材料,为证明论点服务。 3.注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