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保险的未来之路论文

时间:2019-05-14 01:3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养老保险的未来之路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养老保险的未来之路论文》。

第一篇:中国养老保险的未来之路论文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 课程考试论文(案例)考核

课程名称

学籍批次

学习中心

中国养老保险的未来之路

中国养老保险的未来之路

——论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国民经济、稳定民生、和谐社会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公共选择的结果。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中重要的一种制度在各国社会保险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我国在新中国成立60年来,社会保障从无到有,从城镇到乡村,从职业人群到城乡居民,经历了一个不断改革、发展、完善的过程,让人民群众期盼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困有所助”的美好愿望正在变为现实。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社会分层和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养老保险体制的潜在风险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到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作为社会安全网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彰显。

一、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必要性

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手段则是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在此,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项目,具有社会保险的性质和特点,又有其特殊性。养老保险的根本任务是化解老年风险,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从整体上化解正在日益社会化、普遍化的老年风险的现实、有效和必要的措施。

作为每一个自然人,老年风险与其它失业、工伤、疾病等社会风险相比,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普遍性。老年是一个十分确定的,能清晰预见的,人人都会遇到的事件,——人人都会老,人人都要老。老是一个自然现象。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的老年没有风险。因此养老风险也就日益成演变为最普遍的社会风险,中国养老保险的未来之路

养老保险亦成为最普遍性的社会保障制度需求。普遍性是养老保险的第一特征,其次养老保险因其待遇较高、领取养老金的时间长,基金收支规模庞大,这一点也决定了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险项目,并在各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养老保险的第二特征。再次还有长期积累性、复杂性等都是养老保险所具有的特征。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增强劳动者抵御养老风险的能力,手段是通过提供养老金或相关服务,来消除劳动者对老年生活的担忧,使劳动者“老有所养”。如果说目标是一项制度自身为之奋斗的、不懈追求的、主动要求达到的一个终点或一种理想状态的话,功能则是一项在实现其目标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养老保险即具有社会保障的稳定、调节、促进发展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共有功能,也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保障功能、稳定功能、公平功能、发展功能、文化功能。

综上所述,从养老保险的建立目的,设定目标和养老保险所具有的四大特性,五项功能都确定了其在社会保障保险中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失业、疾病、工伤、生育等风险,养老毫无疑问是劳动者面临的最具普遍性的风险。可以说面对养老风险人人有份、无人幸免。困此,养老保险防御的是最具普遍性、重要性的一种社会风险,根据大数法则,覆盖的人数越多,越有利于社会保险功能作用的发挥。越有利于民生的稳定社会的稳定。所以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势在必行。

二、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养老保险的发展与覆盖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落后。自20世纪90年代初,民政部开始试点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图依靠集体经济和农民自身的力量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民政部于1992年印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在保险基金的筹集上“坚持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

中国养老保险的未来之路

则”,这样的规定使国家和集体体现的社会责任过小。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绝大部分给了城镇职工。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重要来源实际上是依靠传统农村的集体补助和投入。但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使集体力量受到了严重削弱,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财政能力和集体经济实力有限,已无力承担当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客观的说,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着覆盖面小、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少、保障水平低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需要。

2.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不宽。农村人和非正规就业人口没有纳入到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除农村之外,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主要在国有企业,相当多的三资企业和个体经营企业都没有参加,即便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也有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数以亿计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乡镇企业人员、进入城镇的农民工以及农民中的绝大多数,都游离在养老保障制度之外。

(二)企业年金和储蓄性养老金发展不足

国务院于1991年、1995年和1997年下发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都要求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建立年金,大力发展储蓄性养老金计划,同时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企业年金计划、储蓄性养老金计划实质性缺失。在客观上,形成了用单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代替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事实。

三、世界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发展之路的可行性经验

自养老保险制度在德国产生以来,世界大多数国家陆续建立了社会化的养老保障制度。丹麦于1891年,新西兰于1898年,瑞典于1903年,奥地利于1906年,英国于1909年,法国于1910年,俄罗斯于1922年,加拿大于1927年,美

中国养老保险的未来之路

国于1935年等等,相继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新加坡、印度、巴西、墨西哥、中国等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养老保险制度。截止20世纪末,世界上已有166个国家建立了养老方面的社会保险制度。这表明了养老保险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需要,而且也是各国政府着力推进的重大社会政策。

对于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各国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和制度规定的差异,其覆盖范围宽窄有别。比如欧洲、北欧国家中的福利国家,采取的是普遍保障模式,如瑞典的制度模式是普遍保障模式;英国的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是本国所有居民,但其中周收入低于最低水平的雇工,年收入低于工资最低标准的独立劳动者以及非受雇人员也可以自愿参加保险。德国的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主要是薪金劳动者和独立劳动者,不工作的家庭妇女,侨居国外的本国公民及长期侨居德国的外侨也可选择自愿参保。美国的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是所有从事有收益工作的人,包括独立劳动者。这里重点了解一下法国的状况:法国已逐步确立起了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大特征是各险种相互分离而并存的局面,同时还逐步显现了如下特征:一是形成了具有一定选择性的多层次保障结构。二是实现了全民性和普遍性原则。法国的养老制度主要由5种体制组成,分别是普通体制、特殊体制、非受薪者体制,特殊津贴和为全国团结基金的补充津贴。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的广度取决于各国的具体国情,而在考虑具体国情时,至少有以下几点直接影响养老保险面的确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类型、人口政策、历史文化传统等。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大小集中反映了各国社会保障的总体状况,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问题,欧洲部分国家实行全民保障,其覆盖面基本达到了本国人口的90%以上,而在亚洲除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较发达国家以外,不发达国家的覆盖面则不超过人口的10%,如何在欠发达国家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已成为长期性的政策争论焦点问题。

中国养老保险的未来之路

四、我国养老保险发展道路的选择

(一)建立覆盖全体的社会养老保险理想模式

结合我国现状,应该把建立统一的、多层次的、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的目标。首先,作为最基本的基础养老金项目,满足全体国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它构成了目前养老保险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可以简单地表述为由政府立法强制执行,以工资税或一般财政收入为基金来源,规定养老金给付额,实行公共管理的养老保险计划。其次,作为补充层次,为雇员分别建立各种形式的年金养老保险金,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提高退休者的养老金水平,缓解未来巨大的养老金支付压力。最后,作为补充层次,在自愿参保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储蓄性养老金计划。它是个人或家庭通过储蓄或其他方式自愿建立的补充退休收入保障计划。政府通过政策优惠鼓励个人建立储蓄计划,为退休生活积累更多的资金。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制度

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制度有助于进一步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公平的养老保障制度应该没有身份的差异,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还是自由职业者或是农民工,均应当承担相同的自缴比例,到期均可以享受平等的社会养老标准。建立统一制度,推行实现城乡全面覆盖、人人皆有保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养老保障体系、符合建立和谐社会的政策需求,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三)注重财务上的可持续性

1.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模式。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从现收现付制转为部分积累制,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目前,由于很多地方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入不敷出,社会统筹账户不断透支个人账户基金,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养老保险变成了“名义上的部分积累制,实际上的现收现付制”。没有

中国养老保险的未来之路

妥善解决养老保险的历史责任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渡过人口老龄化高峰,将现付养老保险制度转变为统账结合制度。

2.开辟新的养老资金筹集渠道。除了传统渠道外,要利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建立主权养老基金以缓解老龄化带来的财务支付压力。

3.延长退休年龄。人口老龄化的危险正由个人的老年生存危险逐步扩展为一国的社会风险。延长退休年龄,延长工作年限,激活接近退休年龄阶段的劳动力继续留在或者返回劳动力市场,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还可以通过严格养老金支付条件、降低提前退休养老待遇和增加延期退休养老待遇方式,鼓励劳动者延长工作年限,推迟退休年龄。

在一个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要实现人人都享有社会保障的美好愿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社会保障的体系,要走的路还很长。在此,我想借用温家宝的一句话来表述我们的努力方向吧,“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二篇:浅议中国中小银行未来发展趋势及管理制度改革之路论文

内容摘要:从我国中小银行的实际来看,由于目前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本文从中国中小银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出发,进行简要解析,进而对未来几年中小银行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探讨中小银行在稳步发展中寻找新的突破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小银行 发展趋势 管理改革

一、引言:

对我国的中小银行而言,近年来出现了投资规模较小、管理较乱、信誉欠佳、风险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发展逐渐陷入了滞缓的困境。入世以后中小银行的生存空间开始遭受进一步的挤压。在此情况下,管理制度改革已成为中小银行进一步发展的必要选择。

二、中国中小银行现状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中小银行在改革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向现代金融制度迈进和缩小与大型商业银行体制之间的差距过程中,还有不少障碍要消除,还有不少瓶颈要疏通。

(一)、中小银行的业务和产品单一。中小银行经营的业务种类和提供的业务和产品功能单一,缺少集储蓄、理财、信用卡为一体的综合业务产品;贷款业务仍为利润的主要来源,业务领域较窄。中间业务占比较低,诸如保函、承诺、担保等中间业务尚未开展,贷款品种中的创新产品特色不鲜明、吸引力不强。

(二)、中小银行的影响力小。中小银行由于发展历史较短,积累的顾客群数量显然无法与大型银行相提并论,口碑宣传效果较差,品牌影响力不足。加上其股权结构较为单一,严重影响其正常发展。

(三)、中小银行的盈利压力将会更大。相对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的收入来源更依赖于利息收入。以近三年为例,大型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基本都超过20%,而绝大部分中小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都在20%以下,有的甚至低于10%。利率市场化将引致银行在争夺客户方面展开激烈的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存款利率上浮和贷款利率下浮,特别是中小银行对大客户的议价能力有限,这将进一步压缩中小银行的利差,给其盈利能力带来更大的挑战。

(四)、中小银行的风险管理压力更大。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面对的将是利率频繁变动的市场环境,银行账户的利率风险以及交易账户的市场风险将会明显加大。同时,利率市场化将推高资金趋利性,资金提供者可能在银行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频繁调拨资金,将加剧银行存贷期限错配,推高流动性风险。此外,利率市场化要求银行根据不同客户实行差异化定价策略。而与大型银行相比,大部分中小银行资金实力有限,风险定价模型发展滞后,难以对风险成本和费用分摊等进行科学量化,定价模刑尚无法针对不同产品、不同客户讲行差异化定价。

三、中小银行发展趋势的整体思路

中小银行必须认清未来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谋求更大发展而整理思路:

(一)大力发展新兴业务,积极推进经营收益的多元化。

(二)推动我国中小银行体系的购并重组,提高我国中小银行业的竞争力。

(三)加快银行电子化建设,加速推进网上银行发展。

(四)提升风险经营与管控能力,清理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

四、中国中小银行的具体管理制度改革之路

(一)大力发展新兴业务,积极推进经营收益的多元化。

以投资银行业务、资金业务、财富管理业务、财务顾问业务、资产托管业务、新兴支付结算业务、非银行产品代理销售业务、电子银行业务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业务不占用或少占用经济资本,营销不过于依赖物理渠道资源,属知识密集型、智能型业务。在商业银行传统存贷利差缩小、盈利空间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新兴金融业务正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和转型着力点。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不应盲目开展新兴金融业务,也不应局限于某一种经营模式,而应根据每一项业务的具体特点和本行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财务实力、内控能力、人才结构、客户结构、网点布局等,选择适合本行特点的多样化发展方式和业务经营模式。第一步是通过与比较大的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等金融同业进行业务合作,积累经验、锻炼队伍、培养人才;第二步是尝试控股经营,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发起设立或收购等手段投资、控股基金管理、信托、金融租赁、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其他金融领域,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对客户的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第三是相互渗透融合性经营,通过相互参股、相互控股等合资经营方式,渗入投行、保险、证券业,开展综合化经营,形成网点资源、客户资源、业务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发挥银行业务和非银行业务的协同经营效力;第四是从事客户金融资产综合管理经营和财务顾问业务经营,通过大幅提升电子化、网络化等多渠道经营、服务水平和IT服务支撑能力,提升商业银行客户金融资产集约化经营管理水平,通过提供安全、优质、高效、快捷的财富管理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多样化财富管理需求,大幅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效益。

(二)银行业的兼并重组增多,银行规模向大型化发展

在我国,由于银行产权结构的封闭和凝滞,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银行之间的兼并重组较少。但对于新型商业银行来讲,规模小、网点少、无法形成规模优势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新型商业银行的发展,新型商业银行一直在探索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实现资产规模的有效途径。

(三)加快银行电子化建设,加速推进网上银行发展

电子银行是对大众客户提供标准化服务,对高端客户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的平台,是对内实现分流,降低服务成本,对外延展客户接触面,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据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一季度我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额达218.58万亿元,环比增长4.1%,同比增长37.3%。截止2012年3月底,网上银行注册用户数达到4.56亿。而素有“指尖上的银行”美称的手机银行近年脱颖而出,争宠银行业的电子渠道服务。根据全球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2012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价值将超过1715亿美元,移动支付用户数量将达到2.122亿,到2016年,全球移动支付预计将达到6170亿美元,拥有4.48亿个移动支付用户。现代银行业已不再是钢筋水泥的物理网点竞争,而是电子渠道的竞争。

首先构建新

型网点运营模式和全新网点格局。通过自助服务区、低柜服务区、理财服务区的分区模式,实现以自助服务区在前分流大多数交易、客户经理服务区居中引导和营销、人工服务在后辅助办理业务的新型网点运营模式。通过新建或改造新型营业网点,引入具有销售功能的自助银行,提高现有综合网点内的自助服务比例,实现以人工柜面交易为主向电子银行自助交易为主的网点经营模式的转变。其次是丰富自助银行服务功能。打造集现金和票据自助设备、网银交易终端、远程视频服务等为一体的全功能自助银行,强化自助银行和自助设备的营销功能,在交易过程中实现对目标客户的精准营销,将自助银行从处理现金业务为主转变为销售与服务兼备,个人与企业服务齐全的全功能服务网点。

依托多元化电子渠道进一步开发新型个性化金融产品,如近年来以个人网银为代表的无卡电子账户、以手机银行为代表的无卡取现业务、以远程智能柜员机为代表的自助发卡、以电话银行为代表的人工代客交易及远程签约等交易功能,在颠覆传统金融柜面服务理念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用户对金融电子化产品的兴趣。截止至2012年3月,国内五大行平均电子银行业务分流率已提升至50%以上,而更多的银行将电子银行分流率达到70%设定为短期目标。

(四)提升风险经营与管控能力,清理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

成立全行业的资产管理公司(AMC)。为解决四家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我国已经成立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但是,对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尚无有效的措施。长此下去,必将影响并已经影响到中小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对此,可以比照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全行业资产管理公司模式,建立我国中小银行全行业统一的资产管理公司,对有问题中小银行进行清理。全行业资产管理公司是整个银行业或某类银行发生全行业的不良资产危机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全行业资产管理公司将危机银行的不良资产归集到一个资产管理公司,由其统一进行管理。例如:美国在解决其储蓄贷款协会的不良资产问题时,成立了一家“债权重组信托公司”(RTC)来负责400家以上的有问题银行的不良资产的管理和清算。日本为解决其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问题也成立了日本版的RTC.中小银行的全行业资产管理公司可由人民银行协调组建,由各中小银行投资入股,其收购不良资产的资金来源有三:①财政资金投入;②中小银行的呆坏账准备金;③管理公司以发行基金的方式筹集资金。

给予“借船出海”的政策。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规范以后,可给予其代理中小银行清理不良资产的资格,准许中小银行委托已成立的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代理其清理本行的不良资产。或者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由中介机构对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评估,然后折价出售给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实现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变现,提高其资产的流动性。折价的损失可在以后利润中进行弥补。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运用其有效的清理手段对收购的不良资产进行集中清理。

总而言之,假如中小银行能够借助高新科技,新业务渠道,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的破原有的市场格局,打破原有的业务模式,创造出新的业务,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中小银行仍有实现赶超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王松奇。金融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

[2] 约瑟夫?F?辛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

[3]姜应祥。关于中小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N].金融时报。

[4]王明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战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第三篇:中国城管的未来之路

中国城管的未来之路

只要你在城市生活,你就忽视不了他们的存在:不是警察,却戴着大盖帽,管得比警察还多;不是工商局执法人员,对小摊小贩却能罚款;不是环卫局的,如果你乱扔垃圾,他又可以撕罚单。大街上似乎没有他不能管的。这伙有时被称为城市文明形象的维护神,有时被骂作城市公害的人,有个名字叫城管。他们似乎是个新生事物,又好像在这个社会上存活了很多年。

众所周知,城管执法历史不长,从其诞生之日起至今也不过有20余年的历史。肩负着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市容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违章违规的查处职能,面临着点多、面广、线长和工作量大的局面,发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城市文明建设的窗口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其诞生之初就烙下了先天不足的印记,是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长期处于分散、多样、无序的状态,且大多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仍处于委托执法的地位,给许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弊端。

城市管理是以城市为对象,对城市的运转和发展的全部活动进行的协调控制行为。而这种控制行为的主体是人,现代城市管理要依靠人、围绕人、为了人。这就是要有强硬法律依据,又具备高素质的城市管理专业执法队伍,来维护和规范在城市中生活、生产的行为主体——人。围绕人、为了人,就要转变现代城市管理的思想观念,尽可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从而给我们城管执法提出了“人性化管理”的新要求。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迫使我们不得不研究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即融入“人本主义”理念,又走出新时期城管执法的困境。建立起城管执法的新形象和新机制,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目前,全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场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为标志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已在全国城管领域全面展开。

一.城市管理执法的现状和困境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政策性、群众性、实践性、流动性较强,涉及面广、难度大、矛盾多,情况复杂多变。由于种种原因,百姓对立情绪严重,执法纠纷不断,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陷入困境。在各地的民意测评中,“老百姓最不满意的执法队伍”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名列第一。

1.管理对象敏感。城市管理的执法对象极大多数是失业人员(含下岗工人)和进城务工农民以及孤、寡、残疾等弱势群体,他们大多从事着最简单的商品买卖活动,维系着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其艰难处境易博得市民的同情和谅解;加之部分违章者自身存在的陋习,使其对城市管理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抗法。执法中稍有不慎,执法人员便会成为众矢之的,引来路人围观、起哄。令执法人员进退两难。

2.司法保障不力。在具体执法中,大案要案很少,多数案件处罚数额较少,难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使违章者抗法有了可乘之机。由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不具有人身强制权,又缺乏有效的司法保障,在遇到现场纠纷时,极易发生围观、拥堵,执法人员往往势单力薄,孤掌难鸣,有口难辩。经常遇到暴力抗法,从而降低了城管执法的严肃性,造成了极不好的负面影响;严重则会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3.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现行的有关城市管理法规虽然较多,但仍不够健全。一是城市管理的有关条文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中,没有一部独立完备的城市管理法律;二是现有的法规不够完备,可操作性不强,有些城市管理法规对某些行为只有禁止性条款,没有详细的处罚规定,执法工作难于落实;三是立法空白或立法不配套。如摩托车出租扰乱客运市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既影响市容,又阻碍交通。但对其进行处罚时,却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城管执法无所适从。4.市政公用设施的不配套和城市功能的残缺,孕育着城市管理的好与坏。随着各行各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失业人员大量出现,加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入,使得城市人口逐年增多。而这些人,一无雄厚的资金开设门店,二无专业技能受聘于单位从事固定的职业,他们为了生活只能凭自己微薄的经济从事最小的商品买卖生意,从而流落于街头巷尾,占道经营,用获取的薄利养家糊口,跟城管执法队员开展“游击战”,给城管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城管执法人员去管,他们首先的回答便是,“不准在马路上卖,叫我们到哪里卖”,这一简单的回答,反映出一个城市功能完善与否。如果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有配套的各种公用设施,健全的市场,齐备的环卫基础设施,使那些为生计所迫的占道摊贩、乱停乱放的各类车辆“有场可进”、“有市可归”。那么,城市管理的矛盾就会少得多,从而城市的文明程度将很快得到提升。

5.执法力量薄弱,经费短缺,装备滞后。很多城市城管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地方财力薄弱,成立之初单位性质就定为事业单位。据了解,我国多数试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编制性质仍然是事业,与公务员相比,他们没有相对稳定的薪水,反而要承担繁重、危险的执法工作,由于行政执法局上无主管部门,据了解,全国各地城管执法人员岗位津贴、误餐补助、风险金等执行的标准参差不齐。另外,城管执法队伍的身份问题也困扰着我们。目前我们执法队伍中,市城管执法局局机关为公务员编制,各执法大队为事业编制。此种编制混存的现象不仅不符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批复精神,影响着队伍的士气,而且不利于队伍的长期建设。6.执法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属于新生事物,管理经验不足,城市管理人员多为新招录人员,从未从事过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缺少正规系统的专业培训,知识面窄,专业素质不过硬,对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专业化人才也是微乎其微,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缺少方式、方法;城区执法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法制观念不强,素质不高。主要具体表现为:一是政治素质不高。极少数执法队员政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不能正确地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工作,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不透,执行不力,特权思想严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淡化;二是业务素质低。少数执法人员文化水平低,缺乏城管执法专业知识,不能正确掌握和运用法律理论和基本的法律知识,执法行为不规范,违反程序办案。加上由于现行的城管执法队员教育训练制度和教育经费的严重制约,少数执法人员缺乏专业技能训练和必要的培训,不具备从事城管执法工作所必须的技能和业务水平,执法水平低,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自身素质不能适应城管执法工作需要;三是法律意识淡薄。一方面少数执法人员缺乏依法执法的自觉意识,不尊重行政相对人的人格,滥用强制措施,越权办案。其次就是执法人员的政策、法律法规水平不高,“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三乱;再有就是执法过程中存在感情大于法的现象,以致于执法不严,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二.城市管理的发展思路与未来 1.改革现行城管执法体制。抓住目前国务院清查统一各执法队伍服装和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时机。首先,从改革城管体制入手,改变自下而上成立城管执法队伍的现状,把各地的城管执法队伍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现有的城管执法队伍纳入公务员系列,统一实行省或市(自治区)“垂直管理”,便于异地轮流执法,打破长期在本地执法有人情关系,束缚执法队员想干不敢干的格局,有利于加大城管执法力度,从而树立城管执法队伍新形象。其次,借鉴部分城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成功经验,在规定时限内全面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执法体系。第三,着装的统一应纳入规范化管理,建议先由建设部统一标准(款式、颜色、标志等),报国务院批准,列入执法着装行列,以避免同一支执法队伍着装混乱的现象。

2.必须进一步加强加强公民的整体素质教育。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城管浓烈氛围。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包容方方面面,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全社会和广大市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个人。人是一切社会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所有社会活动的主体,市民城管法律意识的强弱对依法治市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执法实践中深有体会,在市民法律意识、文明意识淡薄的地方,城市也难以管好:前面刚扫完马路,后边就随地丢垃圾;宽敞的马路摆起了占道经营的摊点,造成车难行、人难走;城管人员依法进行管理时,遭到侮辱、指责,甚至谩骂、围攻等。提高公民的文明意识、法律意识,既是实现城市管理法制化的前提又是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市民的文明行为必须在不断教育中养成,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是提高公民文明意识、法律意识的重要途经。要广泛地进行社会宣传,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样手段,在广大市民中广泛开展城管法律法规、健康文明知识等宣传活动,普及城管知识。使城管法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切实在管理中提高服务效率,在服务中提升管理效能。广泛与中小学校开展文明共建活动,采取小手拉大手形式,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积极把文明创建活动传递到千家万户。积极开展城管服务进社区活动,拉近城管与市民的距离,打造城管互动平台,增进城管与市民的沟通了解。在住宅小区、街巷增设公共广告栏,在居委会、学校、邮局、工厂企业和大型商场增加公共橱窗和告示牌,在新闻媒体增设公共广告栏目,形成全方位的宣传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市民摒弃陋习,树立新风,告别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泼污水等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教育广大市民自觉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通过“多角度、深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使城市管理的宣传教育覆盖面在时间与空间上得到进一步拓展。努力提高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和以法治市意识,使市民理解和支持城管执法工作,才能顺利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正规化、法制化的进程。

3.完善法律支撑体系。首先要把“城市管理”这个新生事物在法律意义上明确下来;第二是城市管理机构的设置应有法律依据和相应的执法主体地位;第三是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应有确切的法律支撑。解决上述问题应该看到,现在使用的城市管理方面的法规及规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与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发展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且各地出台的一些规章、规定又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不具备强大的民意基础和足够的说服力。因此,我们要根据新的形势和条件加快城市管理立法,对原有的城管法规、规章进行修订。修定时需根据综合执法试点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成功经验,并考虑大中小各类城市管理执法的各种因素,尽早出台专门的城市管理法,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统一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法律体系,同时,要重视城市管理中的执法和监督,要加强各种制度建设,避免执法工作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行,保证依法行政,防止徇私枉法,以言代法的行为。

一直以来,各地“城市管理”的发展大都是在城市政府内部进行操作,既由政府部门主导,城市管理从业人员自己推动,难以形成良好的执法环境。因此,如果想让“城市管理”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成长和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大的作用,从根本上转变观念,让“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口号具有崭新和充实的内涵。4.把城管行政执法工作摆上与城市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牢固树立“建管并重”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理性执法”的理念。

长期以来, 城市建设在城市发展中总是处于主导地位。相对而言,城市管理却显得不很突出,一直没能提上议事日程,在城市的发展中,依附或从属于建设,在一些城市中形成了重建设,轻管理的较为普遍现象。其实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是同等重要的,它们是一对矛盾,它们既互相联结、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又互相分离、互相否定。一方面城市建设是基础,创造出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为城市管理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必要的技术条件,同时也对城市管理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由此促进城市管理的发展。没有城市的建设,就谈不上城市的管理。另一方面,城市管理是关键,是巩固城市规划建设成果、营造良好城市秩序、发挥城市功能的必要手续;城市建设发展了,城市功能增强了,则要求城市有序管理,充分发挥城市的服务功能,为经济发展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财富。良好的投资环境蕴含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城市管理搞得好,可以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多办事。相反,只抓建设不顾管理,就会浪费财富和资源,城市建设往往是事倍功半、效果不佳。有些城市公共设施项目刚建成不久,由于管理不善,很快就遭到破坏。城市发展走出“越发展、越赔钱”的怪圈,根本问题在于加强管理。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道路并不比我们宽,车辆比我们多得多,交通堵塞现象却不比我们有的城市严重。原因在于严格的现代化交通和城市道路管理,以及居民良好的城市管理意识和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因此,正确认识城市建设和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建管并重,不但能促进二者共同进步,还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5.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执法”也只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毕竟现在很多让城市管理工作者为难的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和行为主要还是因经济、文化条件和城市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故意违法的人和事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是少数的。因此,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如何采取一些更具有人性化和人情味的管理作方法来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这正是我们城市管理工作者应该探讨和追行的目标。首先,加强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并力争建设得更多更快更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便利,充分满足老百姓的合理需求,消出一些影响城市环境的现象和行为产生的根源。

其次,根据城市的区域功能、交通流量等因素,在城市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为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应考虑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提供部分场地及次要街道,通过审批、核准、许可、支持等行政管理手段,让一些弱势群体有谋生之希望,真正体现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教育和监督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经营行为,使其树立自觉爱护城市环境卫生的意识,以引导的方式逐步规范和提升城市的品味。6.造就一支过硬的城管行政执法队伍。

城管行政执法队伍是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的行政执法力量,担负着监督城市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查处、纠正有关违法违章行为的重任。

依法管理城市,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过硬的城管执法队伍,在日常工作中要深入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把城管执法寓于为群众服务之中,弘扬廉洁奉公、秉公执法、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自觉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执法水平.通过城市管理队伍这一特定群体的辛勤、有效的工作,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只有建立一支政治合格、忠诚可靠、训练有素、精通业务、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的队伍,才能保证各项城管法律法规的顺利、正确实施,才能提高城管执法队员的觉悟和奉献的自觉性,才能完成党和政府赋于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任务。

最后,城市管理的目的,尤其需要管理者反思。当向善的力量来自制度,而不是来自个人素质时,摊贩和城管的关系,也将不再是水和火。

第四篇:未来之路

《未来之路》读书笔记

The Road Ahead’《未来之路》是比尔·盖茨1995年出版的一本回顾信息技术发展史,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的书,曾经连续七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1996年出版的修订版有较大幅度的删改,可惜国内没有这个版本的中译版,文献情报中心也没有英文版。

盖茨在十年前对于未来之路——信息高速之路的展望是很有先见和远见性的。他说“还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我就预见到了低成本计算机可能会具有的冲击性影响。”由此,在盖茨创办微软后,便给公司一个使命——“让每一个家庭,每一张桌子上都有一台计算机。”

盖茨相信:“全球信息市场将是巨大的,在这个市场上,人类进行商品、服务、思想等交换的一切交换形式都将囊括无遗。”他在文中举了好多的例子,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其中的好多例子在今天早已实现。

在“计算机行业的前车之鉴”这一章中,他讲述了肯奥尔森和王安的失败经历,充分说明了洞察力的重要性。这激发了盖茨在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时代中,不断创新。

盖茨在谈到教育制度时,也表达过对于接受教育的重要性的观点。“一种强调通用的解决问题的技巧的教育制度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在一个不断变化着的世界上,接受教育是人们为了能适应社会所能做的最好的准备。每当经济转型,那些受到了适当教育的人们和社会总是表现得最出色。社会给予有技能的人的奖赏将越来越高,因此我建议大家要接受一个良好的正规教育,并且这之后还要不断地学习。穷此一生,都要不断地发展新的兴趣,新的技能。” 在书中,盖茨先生以他的观察和体会,讲述了整个电子计算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重大事件,并加以评述。从早期的大型机主导,到小型机的出现,到个人计算机的兴起,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创新使得新的应用层出不穷,人们对新应用的需求带动了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产业的壮大反过来又推动了研究的投入与技术的创新,一系列人们似乎很熟悉却不了解的故事,展现了激动人心的信息产业发展过程。然而,我认为这本书之所以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他对这个

领域的过去的了解与描述。讲述科学技术的历史的意义在于,通过观察过去技术发明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可以启发今天的技术进步并避免重犯过去犯过的错误。这也正是盖茨先生在他的书中所做的,他通过多年的观察和思考,分析了为什么当初英特尔公司推出的微处理器那么成功--“个人化,不超出购买力,并且适应性强”,而其他公司的产品即使是技术更先进也没有成功――因为他们太贵了,只能待在实验室里。这说明技术的进步必须与实际需求相结合,过于超前的技术也是一种“落后”。他还在书中分析了导致像王安这样的早期风云人物最终失败的原因――没有重视兼容性。这说明了市场或者说商业在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产品的价值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的广泛流传”,没有市场的技术就没有价值。这是我们对所谓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进行投入时必须注意的。现如今,国内的很多科研项目大都不考虑这个因素,没有做科学的分析调研,即使有也是流于形式,造成有些项目投入巨大,出来的成果却一文不值,值得我们深思。当然,基础科学的研究不应在此之列。

十年前,盖茨先生通过十二章25万字的内容向我们讲述了信息技术的过去,并为我们描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之路。十年后的今天,当我通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得不佩服盖茨先生的智慧与远见,他当初描绘的未来之路,绝大部分正是我们今天正在走的“脚下之路”。虽然其中一些观点有待进一步探讨,某些预见在今天看来仍旧有些过于乐观,但瑕不掩瑜,《未来之路》是一本非常好的关于信息技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书,值得一读,尤其是从事信息技术领域相关工作的人,更应该读读

第五篇:浅析中国信贷市场的未来之路

财富管家--榕巨互金www.xiexiebang.com(WX:Rongjuhj)

浅析中国信贷市场的未来之路

个人信用贷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为评价标准而发放的贷款。自07年由花旗、渣打等外资银行在中国首先开启个人信贷业务之后,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纷纷跟进,抢夺个人信贷业务市场的大蛋糕。

纵观如今国内的银行信用贷款市场,虽自09年以后发展迅猛,并且近几年各大银行及放款机构推行的电子商务网站发展迅速。然而普遍成熟度比较低,信贷行业中所谓的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准则模式仍不健全,也造成现有的银行及放款机构的客户贷款流程痛点较多。国内的信贷市场,无论是从发展的历史、客户体验,还是从发挥的作用来看,欧美的信贷市场显然已经把我们远远地甩在身后。

国内个人信用贷款的痛点究竟在哪儿?

目前,国内市场上有银行业金融法人机构3800家,小额贷款公司8951家,P2P网贷平台2643家,每个公司都有很多信用贷款产品,不同机构之间的产品差异巨大,同时放款机构仍呈递增趋势。(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主流放贷机构规模-人民银行数据统计)

一方是微小的个体和需求,另一方是繁多的机构和产品,普通借款人在面对如此多的机构时,会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而这种信息不对称,会让借款人的贷款办理过程痛点累累。根据助贷网对旗下平台2015年贷款申请客户的数据分析,贷款的痛点主要集中在选择和办理这两个流程之中。

关于贷款的选择,借款人吐槽最多的问题集中在以下7条: 1.那么多贷款机构和产品,到底哪一家我能成功贷款? 2.到底哪一家的利息最便宜?会不会比我找到的更加便宜? 3.到底哪一家快点?我真的等钱救急!

4.我现金流压力比较大,想要先息后本的贷款产品,哪里有? 5.选择的过程,会浪费我很多时间和成本,而且不一定有好结果!6.我选择的产品,真的和机构广告宣传的一样吗?

7.很难找到合适的产品,不像超市或淘宝购物那么简单直接!财富管家--榕巨互金www.xiexiebang.com(WX:Rongjuhj)

而关于贷款的办理,借款人吐槽最多的问题集中在: 1.需要准备一大堆资料,而且有的资料都不知道是啥? 2.资料上交后,被通知还需要补交其他,又得跑回去找!

3.不知道资料有没有问题,很有可能因为资料问题导致前期辛苦准备半途而废!4.同时申请了几家机构,需要多方对接,头大!

5.等待审批的过程很痛苦,不知道进度!我真的需要钱救急!6.没人对我的贷款办理负责,我很累,心里也没底!

在中国,大多借款人在贷款过程中选择忍受的同时,内心一直在呼唤一种新的模式或者新平台来解决这些痛点。

信贷经纪人(LOAN BROKER)或将取代信贷业务员?

也许过不了太久,现在经常联络借款人的信贷业务员(即各银行及放款机构的信贷销售)将会被一群新人所取代,这类人在欧美主流信贷行业中被称为“信贷经纪人(LORN BROKER)”。他们的出现,已悄然改变了目前国内由银行及放款机构-信贷业务员-借款人构成的贷款市场,而成为新的贷款撮合者。

也许你可能不太了解,怎么样的人被称为“信贷经纪人”呢?传统的信贷业务员基本都是银行和放款机构雇佣的,肯定极大地站在资金方的立场上。而相比较传统的信贷业务员,信贷经纪人隶属于一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此类平台并不代理某一家银行和放款机构的业务,也不仅仅销售信贷产品,他们是基于借款人的利益,为借款人寻找合适的银行和放款机构,并为资金方与借款人订立贷款合同提供中介服务,依法收取佣金,显然信贷经纪人更会为借款人考虑。

LENDING TREE是美国最大的贷款信息服务平台之一,1996年成立,200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LENDING TREE基于借款人的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贷款产品,并安排信贷经纪人进行线下对接,帮助借款人完成贷款需求。同样类似的平台还有英国的Money supermarket,澳大利亚的iSelect,中国的助贷网等。

这些贷款服务平台旗下的信贷经纪人是一群掌握着丰富金融知识的人群,他们受平台专业化的服务培训,系统地掌握了各大放款机构的产品,无论在时间成本还是智力成本都远远财富管家--榕巨互金www.xiexiebang.com(WX:Rongjuhj)

高出单家银行及放款机构的信贷业务员。而且,他们还为客户提供产品咨询、成本测算、额度调配、贷款安排、快速办理等服务,借款人贷款流程中的用户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信贷市场发展之初,曾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信贷业务员,由于只为一家放款机构服务,已渐渐无法担负起帮助客户购买最优产品的角色。

中国信贷市场的未来之路

有着2600多家放款机构的英国贷款市场,就有3200多家贷款经纪人公司或互联网平台,贷款经纪人撮合的业务占英国总放款量的60%以上。在国外,很多职业都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的一对一的关系。许多人有自己的律师、牙医、财务、税务、贷款经纪人,因为他们更相信专家。

笔者坚信,中国信贷经纪业务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并且,伴随移动互联网的爆炸式增长,贷款服务平台也将面临更好的竞争市场环境。同时,拥有健全的信贷居间主体是信贷市场体系完善与成熟的标志之一。

个人信用贷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为评价标准而发放的贷款。自07年由花旗、渣打等外资银行在中国首先开启个人信贷业务之后,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纷纷跟进,抢夺个人信贷业务市场的大蛋糕。

下载中国养老保险的未来之路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养老保险的未来之路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之路》观后感 论文 1500字

    《中国之路》观后感 班级 姓名 学号 最近,在寝室看完了《中国之路》系列专题片,该片主要围绕中国国情与发展为主要来进行讲述,是由清华大学教授所讲,我认为这部片好就好在运用......

    养老保险论文(定稿)

    养老保险论文 一、我国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开始进行改革探索,90年代改革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化,建立了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

    读书笔记未来之路

    读书笔记(2)未来之路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一场革命开始了 第二章 信息时代的开始 第三章 计算机行业的前车之鉴 第四章 应用程序和应用装置 第五章 通往信息高速公路的途径......

    《未来之路》读后感

    收集、分析实时信息,管理流程,预见未来 ----------《未来之路》读后感《未来之路》引用了一个名词‘预见力’,它是建立在目前实时信息平台的一种展现未来的能力,提前一步,哪怕是......

    4-未来之路

    From April 18 to April 21 in 2007, the founder and chairman of Microsoft Corporation—Bill Gates, paid his 10th visit to China. Gates visited Tsinghua Universit......

    未来之路读后感

    未来之路读后感 未来之路读后感1 今天我分享的书是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这是比尔盖茨在1995年对微软发展历程的系统回顾,他休学开启计算机梦的青涩桥段也充满其中,同时,书中......

    我的未来之路

    我的未来之路——导游梦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刚进学校那些信誓旦旦的誓言被抛之脑后。生活中的那些人、那些事让我感触诸多。对于未来我的内心充满迷茫。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再这......

    盖茨《未来之路》读后感

    今年我们放寒假的时间现对以往变得很长的,有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但是时间上的安排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刚忙的时候还是很忙。寒假之中,我很少完全有时间静下来看书,基本只有晚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