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未来之路之预测
导语:2005年出版的《福布斯》杂志发表文章称,十年前,微软帝国的缔造者比尔-盖茨(Bill Gates)曾撰写过一本在当时轰动一时的书——《未来之路》,他在这本276页的书中预测了微软乃至整个科技产业未来的走势。盖茨在书中写道:“虽然现在看来这些预测不太可能实现,甚至有些荒谬,但是我保证这是本严肃的书,而决不是戏言。十年后我的观点将会得到证实。”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盖茨的书中到底预测了些什么,又有哪些已经成为了现实。
未实现篇
(1)《未来之路》中写道:用户遗失或遭窃的照相机将自动发回信息,告诉用户它现在所处的具体位置,甚至当它已经身处不同的城市。
评注:十分不幸,盖茨的这一预言并没有实现。但现在的手机大多有拍照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用来发信息的手机同时也是照相机,因此并不能说盖茨完全错误。
(2)《未来之路》中写道:如果您的孩子需要零花钱,您可以从电脑钱包中给他转帐5美元。此外,当您驾车驶过机场大门时,电脑钱包将会与机场购票系统连接,检验您是否购买了机票。
评注:如今的信用卡及Ebay的PayPal服务最接近比尔盖茨的预测,然而迄今为止电子货币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
(3)《未来之路》中写道:未来人们在观看电影《飘》时,可以用自己的面孔替换片中的嘉宝等知名演员,实实在在体会一下当明星的感觉。
评注:这种电影卡拉ok技术至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不过您可以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关掉声音,用自己制作的字幕来自娱自乐一下。
(4)《未来之路》中写道:您可以亲自进入地图之中,方便的找到每一条街道或每一座建筑。批注:这就是三维版本的MapQuest,但目前还没有实现。
已实现篇
(1)《未来之路》中写道:未来您将可以选择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而不是被动的等着电视台播放。
评注:盖茨的这一预言很早就得以实现,Tivo技术出现在1997年。
(2)《未来之路》中写道:如果您计划购买一台冰箱,您将不用再听那些喋喋不休的推销员唠叨,因为电子公告板上有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评价信息。
评注:用户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各种有用的信息,在电子购物方面我们要感谢亚马逊和Shopping.com的努力。
(3)《未来之路》中写道:一对邻居在各自家中收看同一部电视剧,然而在中间插播电视广告的时段,两家电视中却出现完全不同的节目。中年夫妻家中的电视广告节目是退休理财服务广告,而年轻夫妇的电视中播放的是假期旅行广告。
评注:定制广告业务至今还没有完全实现,不过Open和Navic等公司已经开始向广播公司和广告客户推销这一技术。
(4)《未来之路》中写道:音乐销售将出现新的模式。那些对光盘和磁带等耗材产品感到头疼的用户将不会再受到磨损的困扰,未来的音乐将存储在一台服务器上,供用户通过互联网下载。
评注:从这一预测可以看出,盖茨的先知先觉已经体现无疑,但为什么他会让老对手苹果在数字音乐市场拔得头筹呢?
第二篇:职业规划之未来之路
未来之路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才竞争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每一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对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的茫然,踏进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这个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名学前专业的大学生,专业的设定让我以后成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即将走出大学走进社会的时候。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关于求职面试的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步入社会应聘时好好的设计一下。
一、自我分析
优势:我是一名当代本科生,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业余时间爱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喜欢看小说、散文,尤其爱看杂志类的书籍,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
劣势:做事缺乏毅力、恒心,对于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以至于一直不能成为尖子生,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经常缺乏自信心。
二、职业定位
① 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
② 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
③ 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
④ 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三、计划实施
求职是职场中的一门必修课,实际上,不仅牵涉到职业规划,我们每天都在做着面试。面试就是与人交往。
一、面试的准备
1、进入面试环节
写一份引人注意的简历,通常不超过一张a4纸,将自己的姓名、性别等基本情况、所学专业主要课程(写出重要的五门课)、选出重要社会实践经历(不超过3次)、获奖情况(不超过三次)、自我评价等内容。
2、面试心态调整
l 充分自信,注重礼仪。需要从现在开始培养和锻炼,养成习惯。
l 语速适中,不要抢话。充分尊重对方。
l 投其所好,注意观察。注意对方需求,尽力“入乡随俗”。
l 称赞对方,绝不奉承。适当称赞,接近双方距离。
l 提及别人,保持中立。避免中伤或误解别人出现。
l 巧用证书,证明自我。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常见的面试形式
1、面试流程:
⑴笔试:填表:尽可能填写好表中的每一格。
作题:大部分是没有对错的题,需要你用第一感觉去判断答案(例:华为公司 二个小时的作题时间)
例题:在你的组织里一个好领导是:
a、坚强、有决断、坚决但又公平。他对忠于他的员工的奖励是加以保护和不时地给予肯定的。(权力型)
b、没有私心的,把公司和规定条文同等地加在员工和自己身上,他避免滥用职权来得到个人好处。他绝对不会要求下属做任何职责以外的工作。(角色型)
c、不拘礼仪,开明地帮助员工完成工作,他会用自己的权利来冲破不合理的约束以争取必要的资源来完成组织的任务。(任务型)
d、对他人的个人需求和价值观十分关心,他利用职权来提供有个人满足感和专业成长的工作机会给员工。(个人型)
此道题就没有对错,只是看你如何排列四个答案的顺序,从中了解你的价值观取向。
⑵面谈:充分注意从进入面试环节到与面试官见面的所有细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表象,可以给你许多对方的企业文化、规范程度等内容的启示,职业生涯规划 在面谈时充分发挥你的综合才智,力争通过面试。
2、面试座位安排
考试式(道具),放松自己,自然回答各种问题。
交谈式,尊重对方,牢记自己的应试身份。
随便式,用最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特长。
3、面试官人数:
单人:人事、老板。通常会有复试,要说服对方,进入下一轮。
三人:人事、副总。此类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尊重对方,给主面试官足够的“面子”,让人觉得你的整体素质好并较为专业。
多人:人事、老板(急迫心态表达)。如果五人以上参与,除去老板显威风外,大都是各部门的主管,需要你认真对待每一个人的问题。
4、面试次数
一次:通常是老板亲自面试
二次(最多):人事初试,老板(主管副总)复试。
多次(规范、大企业会采用)。举例:微软的七人面试
三、常见问题解析
1、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回答要点:简洁扼要,突出个人特点内容和简历一致。
2、谈谈你的家庭情况。
回答要点:简洁明确,展示感恩父母、家庭和睦。说明你会接人待物、为人处事)。
3、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回答要点:积极向上的爱好和集体运动项目,有助于别人了解你具有进取心。
4、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
回答要点:我在网上、在报纸上看到贵公司的岗位比较适合我„„
5、如果我录用你,你将怎样开展工作?
回答要点:先通过调查了解情况,向同事们学习请教,制订工作计划,然后试着去做,遇到问题及时请教并解决,不断修正,完成工作任务。
6、应届生,缺乏经验,如何能胜任工作?
回答要点:我有责任感和进取心,通过社会实践我深知实践经验的重要性,我会通过努力用最短的时间适应和胜任岗位要求 职业规划
7、你在前一家公司的离职原因是什么?
回答要点:只简要讲合理的个人原因不讲别人(公司)的负面情况。
8、你希望与什么样的上级共事?
回答要点:任何上级均要能共事。
四、成功案例介绍(略)
五、面试后的总结与改进
1、总结:
将所有面试的资料分类
记录已参加面试公司的特征、特殊事件
找出得与失
找出参试公司的优缺点
有人说:老板看简历,在找录用你理由;
人事助理看简历,找不用你的理由。
2、改进:
不足之处的修正
类似公司的不同。
四、总结
有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就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
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第三篇:未来之路
《未来之路》读书笔记
The Road Ahead’《未来之路》是比尔·盖茨1995年出版的一本回顾信息技术发展史,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的书,曾经连续七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1996年出版的修订版有较大幅度的删改,可惜国内没有这个版本的中译版,文献情报中心也没有英文版。
盖茨在十年前对于未来之路——信息高速之路的展望是很有先见和远见性的。他说“还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我就预见到了低成本计算机可能会具有的冲击性影响。”由此,在盖茨创办微软后,便给公司一个使命——“让每一个家庭,每一张桌子上都有一台计算机。”
盖茨相信:“全球信息市场将是巨大的,在这个市场上,人类进行商品、服务、思想等交换的一切交换形式都将囊括无遗。”他在文中举了好多的例子,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其中的好多例子在今天早已实现。
在“计算机行业的前车之鉴”这一章中,他讲述了肯奥尔森和王安的失败经历,充分说明了洞察力的重要性。这激发了盖茨在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时代中,不断创新。
盖茨在谈到教育制度时,也表达过对于接受教育的重要性的观点。“一种强调通用的解决问题的技巧的教育制度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在一个不断变化着的世界上,接受教育是人们为了能适应社会所能做的最好的准备。每当经济转型,那些受到了适当教育的人们和社会总是表现得最出色。社会给予有技能的人的奖赏将越来越高,因此我建议大家要接受一个良好的正规教育,并且这之后还要不断地学习。穷此一生,都要不断地发展新的兴趣,新的技能。” 在书中,盖茨先生以他的观察和体会,讲述了整个电子计算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重大事件,并加以评述。从早期的大型机主导,到小型机的出现,到个人计算机的兴起,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创新使得新的应用层出不穷,人们对新应用的需求带动了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产业的壮大反过来又推动了研究的投入与技术的创新,一系列人们似乎很熟悉却不了解的故事,展现了激动人心的信息产业发展过程。然而,我认为这本书之所以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他对这个
领域的过去的了解与描述。讲述科学技术的历史的意义在于,通过观察过去技术发明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可以启发今天的技术进步并避免重犯过去犯过的错误。这也正是盖茨先生在他的书中所做的,他通过多年的观察和思考,分析了为什么当初英特尔公司推出的微处理器那么成功--“个人化,不超出购买力,并且适应性强”,而其他公司的产品即使是技术更先进也没有成功――因为他们太贵了,只能待在实验室里。这说明技术的进步必须与实际需求相结合,过于超前的技术也是一种“落后”。他还在书中分析了导致像王安这样的早期风云人物最终失败的原因――没有重视兼容性。这说明了市场或者说商业在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产品的价值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的广泛流传”,没有市场的技术就没有价值。这是我们对所谓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进行投入时必须注意的。现如今,国内的很多科研项目大都不考虑这个因素,没有做科学的分析调研,即使有也是流于形式,造成有些项目投入巨大,出来的成果却一文不值,值得我们深思。当然,基础科学的研究不应在此之列。
十年前,盖茨先生通过十二章25万字的内容向我们讲述了信息技术的过去,并为我们描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之路。十年后的今天,当我通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得不佩服盖茨先生的智慧与远见,他当初描绘的未来之路,绝大部分正是我们今天正在走的“脚下之路”。虽然其中一些观点有待进一步探讨,某些预见在今天看来仍旧有些过于乐观,但瑕不掩瑜,《未来之路》是一本非常好的关于信息技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书,值得一读,尤其是从事信息技术领域相关工作的人,更应该读读
第四篇:学好过往之史,走好未来之路
学好过往之史,走好未来之路
安军
有时候,总感觉时光就像是一只知道向前跑的熊孩子,“当下”还没来得及体会就变成了“过去”,党的95岁华诞仿佛还在昨天,建党100周年的伟大日子就已经到来。在这过去的100年里,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完成了一次次惊天动地的壮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实现了,我们搞的改革开放成功了,香港、澳门也回归了我们,我们在朝鲜战争中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我们发展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又一次站在了世界的前列,让中国再一次变成世界第一大国的梦想仿佛就在眼前。这些壮举无一不在证明着一件事: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想要未来的中国也能如过去那样披荆斩棘,飞速发展,就必须学习党史,以史为鉴。
学习党史是对共产党丰富经验的总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年又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在这其中沉淀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发展的经验,也走过了不少的险滩和弯路。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挫折的教训,这些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鉴今,以史资政,成为今后改革发展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学习党史是对共产党宝贵初心的品读。了解党史、新中国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任务,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100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真正了解了这些,才能追根溯源,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才能坚守住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历尽沧桑而不曾改变的宝贵初心,只有系好了第一粒纽扣,才能走好未来的从警道路。
学习党史国史是对共产党红色精神力量的传承。100年的党史中包含着数不清的珍贵精神品质。有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心为人民的好官们造福一方,无私奉献精神。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改革解放而抛头颅,撒热血的奉献精神。有钱学森、邓稼先这样的科学家心怀祖国,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有王继才等人牺牲自我的奋斗精神。这些英雄先烈和时代楷模用生命和汗水所谱写的精神史诗是注入心灵的一汪清泉,学好用好这笔“精神营养”,传承“红色基因”,传递精神力量,能够激励感召一代代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在党史中蕴含着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学习和体会党史能增强我们的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从党史里映照出的精神和智慧也将会变成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力量,变成我们人生路上指引方向的明灯走好未来的道路。
第五篇:读书笔记未来之路
读书笔记(2)未来之路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一场革命开始了 第二章 信息时代的开始 第三章 计算机行业的前车之鉴 第四章 应用程序和应用装置 第五章 通往信息高速公路的途径 第六章 内容革命 第七章 对商业的启示 第八章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第九章 教育:最佳投资 第十章 不出户,知天下 第十一章 各展雄才夺金魁 第十二章 举足轻重的问题 跋
汉英术语对照表 译者后记
2008年1月1日后,比尔·盖茨将把他创立的微软帝国交给年轻人来运营管理。他在保留微软最大股东的同时,将花更多的时间,在以他和妻子命名的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上。他的人生进入到新的境界。
大约在1995年,比尔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未来之路》。这本书揭示了微软成功的秘密,而且在那个时候,比尔预言了计算机行业的未来。
比尔自己认为微软的创立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除了历史的机遇外,还有对历史的学习和深刻体会。
比尔因为在湖滨中学的经历,使自己的天分得到了自由的成长。在计算机的世界里,小孩和成人一样握有控制权。这种成长的环境,使比尔和他的伙伴们一开始就因为热爱,而怀抱梦想。
许多年后,当比尔·盖茨回忆起和保罗·艾伦创立微软时的情景都激动不已:那天,比尔和艾伦正站在哈佛大学广场上忘情地阅读《大众电子学》杂志有关一台小计算机的描述文章。他们不是非常清楚计算机会得到怎么样的具体应用。但他们确信,它将会改变他们和这个计算世界。因为一个梦想:让所有的人的桌面上都有一台计算机。
正是这个梦想强烈的激励着两个年轻人,放弃学业和工作,创立了微软。也正是这个伟大的远景,使以后的微软能走得更远。
比尔离开哈佛的机会成本,就是创立微软的成本。一切拥有雄心和远见的人,一定是敢于打破常规的人,历史的机会常常稍纵即逝,容不得瞻前顾后。
在微软由小到大的过程中,微软有两个突出的阶段,一是将MS dos授权给IBM PC,另一个是开发windows 图形界面操作系统。
在个人计算机革命来到之际,微软很好的把握了自己的发展战略:通过开发通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来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借助IBM的力量把自己带入到一个更高竞争的地位。坚持开放的兼容性的开发,把计算机的世界从一个集硬件、软件一体的集中性、垄断性产业,变成了标准化,可替代性的竞争性产业。
比尔认为只要把软件卖到一个很高的数量,即使是价格低廉,公司也可以发展壮大。到今天来看,这是比尔之所以成为世界首富的原因之一。现在世界上约有1亿台个人计算机上运行的是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微软不仅做到了数量上的壮大,而且在这个赢家通吃的市场上拥有绝对的垄断地位。
msdos在帮助微软赚得钵满碟满的同时,比尔想到了下一步的发展,他们从苹果电脑的图形操作中获得了启发,他们决定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windows。
对微软来说,这样的一幕经常出现:竞争对手总是先他们一步作出创新的举动,微软发现了巨大的市场利益,尾随其后。微软的前3版产品,总是遭人诟病或耻笑。但是,随着微软产品的产品质量有所提高,市场的份额也逐渐提高,微软高举价格或免费的大棒,把对手推向危险的边缘,当对手开始通过法律来控诉微软的垄断时,微软已把目光盯向了下一个目标。
微软在windows的开发就是这样,windows1.0出来的时候,历经了7年时间,而且遭到了嘲笑和抵制。即使是windows3.0略有好转。但是,到了95年,当windows95发布时,首发当天,竟然出现了客户彻夜排队购买的场面。
可以说从windows95开始,个人计算机的市场才得到了更多更大的发展。从那时起,windows在个人计算市场,君临天下。
当windows95大捷的时候,另一场革命正在发生,一个由浏览器引发的互联网革命,网景,一个互联网初创的公司,站在了时代的前列。
之后的故事耳熟能详了:微软在内部的《万圣节备忘录》,比尔修正了自己在互联网方面的战略。微软开始了自己的互联网征途。当微软的浏览器IE5发布后,由于使用了免费大棒,用户占有率到了90%以上。网景,一个时代开启的象征,卖给了AOL,从大众的视野里消失了。
在1995年的《未来之路》,比尔就预见到:总有一天,微软会跟其他曾经的企业一样,由于失去了对形势敏锐的判断,而在历史的机会中跌大跟斗。他预言了一切,包括自己的失策。互联网转型的案例,在微软成为一段佳话或警示。
在1995年到现在的10多年间,微软仍然保持着自己的警惕和饥饿,它的领域在扩大,对手也越来越新,越来越大:IBM、sun、orcale、google、adobe...
人员不停流动到对手的公司,微软也不停的把对手的天才揽至自己的麾下。据说,微软每年有大约上100项的产品推向市场。
微软已经过了自己30岁的生日,比尔·盖茨已经把微软的目标定格在更高的位置:使信息无时无处不在,信息时代最终将提供人类更高的效率和生活体验。
无论人们怎样的评说,比尔·盖茨所创立的微软,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伟大的社会进步,而无论过去多少年,比尔都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子和巨人而载入史册。
书的封面上是青年时代的比尔·盖茨,当时的他正因为Windows的大卖而春风得意。
现在回首过去,重新翻阅当年他的著作『未来之路』,很有些特殊的意义和微妙的味道。
所谓『信息高速公路』,曾经是这个巨人当年为之奋斗的理想。也许他万万没有想到在十几年后的今天,他所创立的Microsoft会面临Google、Apple等新对手的四面夹攻。
而微软当年的胜利,其实也是建立在『开放』『兼容』『合作』的基础上。MS-DOS最早其实并非质量最优的OS系统,但它可以实现低成本的快速兼容移植,因而迅速打开了市场。比尔·盖茨自己也在书中举了VHS录像带制式战胜BETA制式的例子来说明,成功的事实标准总是最终由经济机制决定,而非技术优势。
现在比尔·盖茨退休了,微软也在当下貌似与过去的『开放』『兼容』『合作』渐行渐远。曾经大义凛然地提出保护软件创作者知识产权的比尔·盖茨,也许没有想到自己亲手打造的战舰会撞上诸如Linux,Google这样真正具备开放性的对手——而这些对手背后的推力,竟是整个网络世界的自由大众。盖茨是个商业天才,但他终究无法打败全世界。
其实这本书的预言几乎全部应验了,或正在应验中。
所以我再读『未来之路』,不由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该书作者给我们展现了一条通往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未来如何?作者在书中的最后一句写到“我们如何塑造未来?”不得而知!读完此书,我慑服于作者那长远的目光,对未来有着预见的能力及乐观的精神,而且是相当的乐观。作者比尔盖茨的成功或许正是源于他对未来乐观的预测,但是这并不盲目,或许正是他可以看见事物的两面性并对此加以对待吧!看到事物的发展,并且能够客观地认识,了解事物,所有事情都不可以在一夜之间完成,需要时间。但在未来里会发生什么事情,作者有些作了客观的评价,很合理,不盲目夸大,而有些确实连作者自己都不知道,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将会如何的去发展!但作者对此并不感到担忧,哈哈,我认为他确实很乐观,并且也不忌讳,坦诚地告诉读者信息时代,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将会带来的许些问题。但是,我赞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利和弊,这些事不能避免的。而且作者也乐观地相信,这些利会大于弊的。设想了未来光与计算机的普及会给个人及社会带来的变化和问题。同时,作者也提及了关于这些未来发展的背景,这是免不了的,微软公司的发展或许正是得益于这种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作者强调了一个竞争机制及一个教育机制。前者,作者认为是竞争促使了社会的发展,同时竞争以技术,知识,人才为核心取胜的概率远远比那些依靠传统模式的公司要大得多。微软以技术取胜,却不单单是卖技术,而是在量上取胜。呵呵,作者也说“只要我们打定在量上取胜,那么我们就能获益。”而且也是靠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后者,作者认为教 育是最佳投资:1在教育上投资技术,将技术引进学校,学习机构;2引导人们多受教育,穷此一生,终生学习。对于第1点(当然了,这两点是我自己概括的)我认为具有商业性,不过,这或许对未来教育的良好发展,这个不谈,我也说不了,谁知道呢?但是第2点我强烈赞同。“教育的最终目标会改变,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了终身教育”“一个不断变化着的世界,接受教育是人们为了能适应社会所能做的最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