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导学案
相信自己,你们是最棒的!
第八课
中国文化的勃兴
(一)导学案
编写人:茶店中学 岳斌
【学习目标】
1、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2、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
3、知道扁鹊的成就
4、了解屈原和编钟 【重难点预见】
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难点:甲骨文的字形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一、【小组预习】
1、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时候开始。
金文: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或()。金文比甲骨文规范。大篆:
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叫做()。竹帛书:
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或()上书写,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
2、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天文: 古书记载,夏朝的某一天发生了日食,天昏地暗。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的记载,经现代科学家的验证,都很可靠。
历法:(1)夏历:相传四千年前的夏朝,就有了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据说来源于夏朝。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2)24节气: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中()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医学: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3、屈原和“钟鼓之乐”
屈原:屈原生活在楚国,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
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份惊喜!
相信自己,你们是最棒的!
钟鼓之乐:春秋战国盛行的“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最为珍贵。
二、【合作探究】
1、文字演变:()→()→()→()。P42页 动脑筋
2、P43页 动脑筋
3、神医扁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4、屈原的代表作是什么?他为什么受人爱戴?
三、【达标检测】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下列哪个时期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D.东周 2.竹书和帛书出现于()
A.商朝
B.商周时期
C.西周晚期 D.战国时期 3.我国历史上最早记录的日食发生在()
A.夏朝
B.西周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4.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这个历史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D.东周 5.下列哪一项史实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
B.定出一年中的24个节气
C.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D.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 6.春秋战国的名医是()A 华佗 B 张仲景 C 扁鹊 D 孙思邈
【课后小结】
1、这节课你主要的收获是什么?
2、感恩的心:今天我帮助了()。()帮助了我。我想对她/他说声()
3、你还有什么困惑?
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份惊喜!
第二篇: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
含义: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出土地点:商的殷墟
概况: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意义:是的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同时也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风俗等情况)金文(铭文、钟鼎文)
含义:商朝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 概况:金文比甲骨文规范 代表:西周时的毛公鼎(500多字)
意义:是研究商、周时期历史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和书法艺术也有重要价值。大篆
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 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出现了竹书和帛书 秦统一后,全国通用小篆,后又流行书写方便的隶书
第三篇: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8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
(一)1.人们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的()A《论语》;B《离骚》;C《道德经》;D《孙子兵法》。
2.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中华第一鼎——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那么该鼎上铸刻的文字属于()A甲骨文;B金文;C隶书;D楷书。
3.下面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指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的社会状况;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4.下列著名文物中出土于湖北随州的是()
A全套编钟;B雅典娜神像;C青铜立人像;D秦陵兵马俑。5.以下顺序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竹帛书——大篆; B金文——甲骨文——大篆——竹帛书; C甲骨文——金文——大篆——竹帛书; D大篆——甲骨文——金文——竹帛书。
6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定出了一年中的24节气,这个历史时期是()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7.中医是我国的国粹,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治并对此进行总结,使之流传两千多年的名医是()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
8.“构成中国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朔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子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是指()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
9.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期中新增的且与湖湘文化的开启者——屈原有关的节日是()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
10.1999年9月,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演奏出美妙的中国古乐,1500多名各界人士如醉如痴,迟迟不肯离去。这套编钟出土于()A湖北荆州;B湖北随州;C湖南长沙;D河南安阳。11.在湖北汨罗县玉笥山上的祠堂,悬挂着一副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及汉湘人。”它颂扬的是()A商汤;B屈原;C舜;D禹。
12.2009年四川省高考作文题为《熟悉》,但有一位考生却用多数人都不熟悉的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字写了一篇作文。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说道哪一朝代()A商朝;B秦朝;C夏朝;D西周。
13.在动画片《宝莲灯》中,有杨戬放出天狗把月亮吃了来威胁沉香的情景。我国古代每次月食、日食的发生都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并会详细的记录下来,其中第一次有确切记载日食日期的文献是()A《夏历》;B《论语》;C《诗经》;D《道德经》。
14.2011年8月8日,仁寿县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通过实施“望闻问切”四诊法,不断做好信访工作。我国古代中医学“四诊法”的总结着是()
A庞涓;B大禹;C扁鹊;D赵括。15.唐朝诗人杜牧有首诗写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其中的“清明”是24节气之一。我国测定一年又24个节气是在哪一朝代()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
第四篇: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稿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教学目标:
1、识记商周时期文字的演变;夏商周时期的天文、历法、医学成就;屈原和“钟鼓之乐”。
2、3、理解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分析夏商周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通过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
本课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本课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所使用的文字是怎样发展演变而来的吗?秦朝以前我国在天文、历法、医学、文学艺术方面有哪些突出成就? 自主学习: 一.文字的演变:
1、阅读教材文字的演变,小组内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甲骨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是什么朝代?
(3)甲骨文它是什么时候在哪儿发现的?它是一种什么文字?有什么意义?
(4)什么是金文、大篆?它们是什么时候出现的?(5)竹简、帛书出现在哪个朝代?
二、天文和医学的成就:
1、阅读课本了解我国古代都有哪些天文和医学方面的成就?并自制表格(类别、时间、主要成就、历史地位及影响)。
2、出示挂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公历?什么是农历?
3.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这个历史时期是什么朝代?战国时期,人们制定出一年24个节气,阴历里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1、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谁?这种民俗反映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阅读,回答问题 ⑴、屈原是战国时期哪国人?
⑵、其代表作是什么?如何评价此人?
⑶、现今已知春秋战国时期最盛行什么音乐?最珍贵的乐器是什么?
开拓思维:
1、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商朝文明的标志。2、24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创,它反映了气候寒暖的变化,所以对农业生产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至今我国民间仍然沿用它来掌握农时,知道耕作。巩固检测:
(一)、单择:
1、到目前为止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尧舜禹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商周时期的金文指的是
A、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 B、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C、刻写在石器上的文字 D、刻写在兽骨上的文字
3、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是出现了 A、发达的原始农业 B、完备的历法 C、世袭制的确立 D、文字 4、2004年,媒体报道韩国拟将“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此消息,立即在中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的世界文化名人
A、孔子 B、屈原 C、李白 D、关汉卿
5、下列著名文物中,出土于湖北随州的是 A、战国整套编钟 B、雅典娜神像 C、同奔马 D、秦始皇陵兵马佣
6、下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B、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期 D、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二、材料分析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
2、这一作品是谁创作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
3、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如何评价此人? 展望历史:
《二十四节气歌》
(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
六、廿一,下半年是
八、廿三。走进历史: 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渤海群鄚(今河北任丘)人。为客舍舍长时遇隐士长桑君,得授异术,自此医术大进,曾经为晋大夫赵简子、齐桓公、虢国太子等治病(这与事实有些不符,扁鹊行医时间过长,可能是后人把许多事迹都附益到他身上了)、精通妇科、儿科、五官科,由于医术高明,处处受到时人欢迎。他创立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法,即望色、闻声、问病、切脉;在治疗技术上,有砭石、针灸、按摩、汤药、手术等多种方式,而且汤药不是只用一种药物。而是多种药物互相配合。中医基本的内容和特点,当时可以说已都有了。扁鹊主张有病早治,无病早防。他发明的“导引”术类似今日的体操,起到健身强体、防病治病的作用。他还根据他的治病实践,总结出病有“六不治”。一是荒淫无度,二是轻身重财,三是衣食无节,四是阴阳已乱,内脏功能严重失调,五是形体瘦弱,不胜药力,六是信巫不信医。
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我国古代一位大诗人,后跳汨罗江自杀。相传,他在五月五日投江,当地人民驾舟前往救援,终于不及。但这一举动在后来却变成为一种风俗,就是端午节赛龙舟,现在这个风俗已发展得规模宏大,非常壮观。另外,汨罗江人每年五月五日都要用箸叶包了粟(黍)米做成“角黍”投入水中,使屈原死后免于饥饿。这一举动在后世也发展成为全国性风俗,就是端午节要包粽子。粽子便是古代所说的“角黍”。
屈原不仅是一位很有抱负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吸收南方民歌之精华,采楚国方言,创造了一种新体诗歌“楚辞”,写下许多优秀诗篇,《离骚》是其中名篇。
《离骚》是屈原被流放后用诗歌形式写成的自叙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诗中愤怒谴责王室的昏庸和贵族的腐败,表达了崇高炽热的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激情。作品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感情澎湃激越,开创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甲骨文:甲骨文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性,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目前殷墟共出土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其中约有1500个单字已被释读。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五篇: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初一历史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执笔人:曲平参与人:王松
【目标诠释】
1.知识与技能:我知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了解我国古代科技、医学、音乐成就。2.过程与方法:我通过对甲骨文等图片的认读、了解,培养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成果,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严谨治学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文明已经跃出国门,对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就拿诸子百家思想来说,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形成了所谓“东南亚文化圈”,有力地推动了东南亚的社会文明与进步。与此形成巨大反差是,中华文明在我们国内却被渐渐淡忘,就拿传统节日来说,几乎只剩下了春节。2005年11月25日,韩国抢注了“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25日,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明确了中国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2008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保 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我的新收获:
(1)每年什么时候过端午节?此节日是为了纪念谁而设?他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 ”,也称“铭文”。晚期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 ”。时期,竹书和帛书开始出现,字体也发生了变化。
2、商朝甲骨文有了对、月食的记载。今天的农历又叫“ ”来源于夏朝。到 时一年分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测出,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3、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采用、、、的方法诊断疾病,并采用、、治疗疾病。战国末期 的诗人屈原,被 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是《 》。春秋战国盛行“ ”,其中湖北随县出土的 最为有名。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文字的演变
1、说出自己知道的文字名称及书写材料的演变过程。
2、结合(42页“马”字的演变)图,师讲解主要内容:
3、讨论解决“动脑筋”一。
第二子目: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天文、历法和医学方面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第三子目:屈原和“钟鼓之乐”
1、自读,大致了解本目内容。
2、分析理解屈原的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请阅读下列材料:
(2)你知道端午节还有什么民俗?
(3)你对中韩两国对待传统节日的做法,有什么感想?
四、【练习反馈】A 类
1、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
2、“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这幅对联所写的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屈原
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
大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4、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它是由 总
结出来的()
A.扁鹊 B.黄帝 C.华佗 D.张仲景
5、下列哪一项史实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 B.定出一年中的24个节气
C.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D.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
6、最为珍贵的战国钟鼓乐器整套编钟出土于()
A.湖北随州 B.河北邯郸 C.四川成都 D.河南安阳
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B类:
8、阅读材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这一作品是谁创作的?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