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一

时间:2019-05-14 04:0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一》。

第一篇:《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一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重难点

重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难点: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问:“我们同学每天都在读书、写字,要接触大量的文字,文字帮助我们记事、传达信息、获取信息,文字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在文字没产生之前是如何记事、传达信息的呢?”

2、讲仓颉造字的故事。

3、导入:这是个传说故事,但反映了古代的文字是从图画开始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发明创造出来的。那么我们今天所能考证的较成熟的文字是什么呢?以后文字又是怎样演变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商周、春秋战国的文化展厅去看看,这里展示了古代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成就、文学和艺术成就等。

二、教授新课 展厅一:文字的演变

1、先展示各种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

2、关于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对哪种文字最感兴趣呢?

3、甲骨文:

(1)展示一些龟甲。(2)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3)小组一起动手、动脑,自己造几个简单的甲骨文,展示和介绍造字的意图,比比哪个组造的字合理,并和真正的甲骨文对照。(4)学生通过实践后,总结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4、甲骨文以后文字又是怎样演变的呢? 学生展示其他文字的探究成果。

比较金文、大篆与甲骨文的不同:即方形圆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象形程度逐渐降低。

5、小结: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汉字,并写好汉字好吗? 展厅二: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

1、当一回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古学家,看资料推断:

资料一:夏朝的某一天,天突然黑下来,百姓吓得四处躲藏,官吏乘做马车没命的狂奔。

资料二: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据你猜测,这是什么现象呢?“天再旦”是何意?你会从1997这次天文现象中得到什么?

2、学生展示探究成果: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由于农业和气象之间的密切

关系,所以古代农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由此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能说明科技是生产发展的最有利的推动力。

3、扁鹊:

(1)从诗歌入手,让学生总体上“认识”扁鹊。(2)学生表演看中医的情况,说明四诊法。展厅三:文学

1、屈原:

(1)比赛“说屈原”,激发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好处,激发学生阅读课外知识的兴趣。

(2)诗歌赏析,体会屈原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启迪。

2、总结:

《离骚》是屈原被流放后用诗歌形式写成的自叙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诗中愤怒谴责王室的昏庸和贵族的腐败,表达了崇高炽热的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激情。作品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感情澎湃激越,开创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离骚》,教育学生认识学习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忧国忧民、高洁耿介的崇高品德和为追求理想顽强奋斗的精神。

三、整合知识

可让学生自己画纲要,小组互相交流。

小结: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智慧的

创造和结晶。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换一句话说,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核心。扁鹊治病医人,而还有一种人医术更高尚,他治病的对象是国家、社会,屈原就是这种医国的人。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

第二篇: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初一历史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执笔人:曲平参与人:王松

【目标诠释】

1.知识与技能:我知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了解我国古代科技、医学、音乐成就。2.过程与方法:我通过对甲骨文等图片的认读、了解,培养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成果,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严谨治学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文明已经跃出国门,对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就拿诸子百家思想来说,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形成了所谓“东南亚文化圈”,有力地推动了东南亚的社会文明与进步。与此形成巨大反差是,中华文明在我们国内却被渐渐淡忘,就拿传统节日来说,几乎只剩下了春节。2005年11月25日,韩国抢注了“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25日,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明确了中国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2008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保 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我的新收获:

(1)每年什么时候过端午节?此节日是为了纪念谁而设?他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 ”,也称“铭文”。晚期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 ”。时期,竹书和帛书开始出现,字体也发生了变化。

2、商朝甲骨文有了对、月食的记载。今天的农历又叫“ ”来源于夏朝。到 时一年分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测出,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3、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采用、、、的方法诊断疾病,并采用、、治疗疾病。战国末期 的诗人屈原,被 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是《 》。春秋战国盛行“ ”,其中湖北随县出土的 最为有名。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文字的演变

1、说出自己知道的文字名称及书写材料的演变过程。

2、结合(42页“马”字的演变)图,师讲解主要内容:

3、讨论解决“动脑筋”一。

第二子目: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天文、历法和医学方面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第三子目:屈原和“钟鼓之乐”

1、自读,大致了解本目内容。

2、分析理解屈原的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请阅读下列材料:

(2)你知道端午节还有什么民俗?

(3)你对中韩两国对待传统节日的做法,有什么感想?

四、【练习反馈】A 类

1、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

2、“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这幅对联所写的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屈原

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

大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4、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它是由 总

结出来的()

A.扁鹊 B.黄帝 C.华佗 D.张仲景

5、下列哪一项史实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 B.定出一年中的24个节气

C.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D.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

6、最为珍贵的战国钟鼓乐器整套编钟出土于()

A.湖北随州 B.河北邯郸 C.四川成都 D.河南安阳

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B类:

8、阅读材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这一作品是谁创作的?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篇: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

含义: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出土地点:商的殷墟

概况: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意义:是的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同时也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风俗等情况)金文(铭文、钟鼎文)

含义:商朝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 概况:金文比甲骨文规范 代表:西周时的毛公鼎(500多字)

意义:是研究商、周时期历史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和书法艺术也有重要价值。大篆

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 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出现了竹书和帛书 秦统一后,全国通用小篆,后又流行书写方便的隶书

第四篇: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8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

(一)1.人们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的()A《论语》;B《离骚》;C《道德经》;D《孙子兵法》。

2.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中华第一鼎——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那么该鼎上铸刻的文字属于()A甲骨文;B金文;C隶书;D楷书。

3.下面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指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的社会状况;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4.下列著名文物中出土于湖北随州的是()

A全套编钟;B雅典娜神像;C青铜立人像;D秦陵兵马俑。5.以下顺序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竹帛书——大篆; B金文——甲骨文——大篆——竹帛书; C甲骨文——金文——大篆——竹帛书; D大篆——甲骨文——金文——竹帛书。

6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定出了一年中的24节气,这个历史时期是()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7.中医是我国的国粹,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治并对此进行总结,使之流传两千多年的名医是()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

8.“构成中国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朔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子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是指()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

9.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期中新增的且与湖湘文化的开启者——屈原有关的节日是()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

10.1999年9月,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演奏出美妙的中国古乐,1500多名各界人士如醉如痴,迟迟不肯离去。这套编钟出土于()A湖北荆州;B湖北随州;C湖南长沙;D河南安阳。11.在湖北汨罗县玉笥山上的祠堂,悬挂着一副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及汉湘人。”它颂扬的是()A商汤;B屈原;C舜;D禹。

12.2009年四川省高考作文题为《熟悉》,但有一位考生却用多数人都不熟悉的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字写了一篇作文。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说道哪一朝代()A商朝;B秦朝;C夏朝;D西周。

13.在动画片《宝莲灯》中,有杨戬放出天狗把月亮吃了来威胁沉香的情景。我国古代每次月食、日食的发生都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并会详细的记录下来,其中第一次有确切记载日食日期的文献是()A《夏历》;B《论语》;C《诗经》;D《道德经》。

14.2011年8月8日,仁寿县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通过实施“望闻问切”四诊法,不断做好信访工作。我国古代中医学“四诊法”的总结着是()

A庞涓;B大禹;C扁鹊;D赵括。15.唐朝诗人杜牧有首诗写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其中的“清明”是24节气之一。我国测定一年又24个节气是在哪一朝代()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

第五篇: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导入: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完了“春秋与战国”一段。从远古到战国,经过我们祖先的不断积累,中华文化已见雏形;对此,我们怎样去理解,怎样去认识?今天的学习,就是要给大家勾勒一个大致的轮廓。请看教材41页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板书)

一:文字的演变

首先我们来看文字的演变这一部分内容,了解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子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在第3课 “华夏之祖”的学习中知道到了这样一个传说: 问题1:被誉为“人文初祖”的黄帝,他的属下——仓颉创造了汉字。

问题2:长久以来,人们对此深信不疑,那到底汉字真的是不是仓颉创造的呢?甲骨文的发现给了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甲骨文是一种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后终于传奇般的被人发现,揭开了长久以来我们的一个谜团。

问题3: 现在请大家把教材合上,我相信凭借同学们深厚的历史功底一定可以给我讲清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有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表现表现?同学们不必担心,讲错了也没问题,只要把发现甲骨文的人物、时间、地点、等因素讲清楚就行。

问题4: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商朝人因为发明和创造有限,龟甲和兽骨上刻画符号来记载事件也就成了不错的选择。那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在别的材料上刻画文字吗?在什么材料上?

预期效果:会,他们在青铜器上刻写文字,而刻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我们就把它叫做“金文”或者“铭文”。商朝青铜器上刻写的文字数量很少,周朝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数量就多起来,西周毛公鼎上铸有铭文五百多个,在已经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中是字数最多的。

说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了,同时,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过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历史在向前发展,我们文字的书写方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到了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问题5: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简单的看出汉字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一个怎么样的过程?

预期效果:甲骨文、金文或者铭文、大篆,到秦朝以后再演变成小篆、隶书。过渡:目前所发现的甲骨文,已经可以认识的单字有一千多个,他上面所记录的都是商王朝进行占卜、祭祀的事件,这说明了商人还比较迷信,总是在向“天”寻求答案,他们对天如此顶礼膜拜,既充满了好奇,又开始注意观察天象以寻找其规律,我们接着来看古人在天文、历法上的成就。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过渡:随着对天文现象的观察,我国的历法也逐渐发展起来。我们生活在今天,每一天都有一个确切的日期,古人的时间没有我们这样准确,但是如果一点时间概念都没有,就不能进行正常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恰好,星象观察的进步给人们分季节,看时间提供了条件。

问题1:请问同学们说说我们今天主要用哪些历法? 预期效果:农历、公历。农历,又叫做“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公历,起源于西方,是近代以后才传入中国,并逐渐被中国人采用的历法。问题2:有没有同学知道两种历法之间的差别? 预期效果:农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周期制定的历法,而公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周期制定的历法。

过渡:农历又叫做“夏历”,从它的名称上可以知道它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我国古代进行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时间依据,但是在它刚产生的时候并不是很完备,直到商朝才基本完备。

问题3:商朝、战国时期历法有哪些成就?

预期效果: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了24节气,便于安排农业生产。

问题4:有哪位同学看过中医?中医是如何诊断病情的?中医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预期效果: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病情的方式,有针刺、按摩、汤药等治疗疾病的方式。望,是指看气色;闻,听声音;问,询问病人病情;切,是切脉。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问题1:请问同学们,我说的这一个人是谁?他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的人? 预期效果:屈原(前340年—前278年),名平;他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而且还是一个贵族,楚怀王时曾经参与过国政,主张联齐抗秦,但是遭受谗臣陷害,一再被放逐。

问题2:屈原创作的“楚辞”体诗歌,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是什么?

预期效果: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离骚》。请大家把书翻到44页,这儿有一句选自《离骚》的话:“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的意思是,我长叹一声禁不住流下眼泪,哀怜人民的生活这样多灾多难!充分表达了屈原心忧天下的博大情怀。除此之外我们比较熟悉的句子比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都是来自于《离骚》。

过渡:先秦时期,诗歌和音乐是分不开的,“诗歌、诗歌”既有“诗”,也要有“歌”;古人通常是用曲子伴随着诗朗诵,问题3:有谁知道照片上的这是什么吗?

预期效果:编钟,这是我国1978年在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春秋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就是指以编钟和鼓为主要乐器演奏的一种音乐,这种音乐主要用于祭祀、典礼和宴会的演奏。

教学反思:

下载《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半坡原始居民B.黄帝时代C.夏朝D.商朝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导学案

    相信自己,你们是最棒的! 第八课中国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 编写人:茶店中学 岳斌 【学习目标】 1、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2、 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稿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教学目标: 1、 识记商周时期文字的演变;夏商周时期的天文、历法、医学成就;屈原和“钟鼓之乐”。 2、 3、 理解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分析夏商周......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练习题(5篇)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堂习题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半坡原始居民B.黄帝时代C.夏朝D.商朝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骨文是指商朝人......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设计

    8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过程与能力:通......

    中华文化的勃兴[范文大全]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是 A.《道德经》 B.《孟子》 C.《韩非子》 D.《墨子》 2.下列哪位......

    中华文化的勃兴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启发学生认识到社会......

    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姚素杰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2.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3.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