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1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设计

8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过程与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本课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相关多媒体、春秋战国古代文字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朝代歌导入: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自此完

夏至春秋战国是中华文化蓬勃兴起之时。

一、文字的演变:

(老师讲述)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

文字起源的传说?

结绳记事(“古者无文字,其有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这只是一种记事方法,中国文字是通过另一种途径逐渐形成的。

仓颉造字

汉字的雏形:(引导学生看书P38《二里头遗志陶器上的符号》、导入框中的灰陶尊,以及内容)(强调)这些还只是文字符号,还不能称其为文字。我国的文字究竟是由什么逐渐演变过来的呢?

阅读课本第41-42页“文字的演变”这一子目的内容,回答问题:

1、我国最早出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什么?

2、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字都出现在哪些材质上?

(一)甲骨文(幻灯片,甲骨文)

1、这些龟甲和和兽骨上都写的什么呢?(指导学生阅读P42自由阅读卡)

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要去打仗,能胜与否?今年小麦,丰收与否?老天下雨吗?有人进攻吗?王后什么时候生孩子?是男呢还是女呢,等等,全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2、为什么说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它的笔画结构已经具备了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即:象形、会意、指示、形声、假借、转注。

3、甲骨文的发现有何意义?(甲骨文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1)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仍然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料。(2)了解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的重要资料。

(小结):甲骨文是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器刻划符号的基础上。经过二、三十年写育,衍生和发展,到商代形成为一种相当进步,相当成熟的文字,它已具备了传统的所谓“六书”,它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五千余字,考释过的约两千字。还有三千多个甲骨文单字,我们现今仍无法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因此,商朝的历史对我们来说还有许多疑问无法解释,而要真正破译它,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就让辉煌灿烂的商周文化有朝一日在我们手中重见光明。

(二)金文,金文也称“铭文”“钟鼎文”。(刻在青铜器上)(幻灯片)

[教师讲解]甲骨文之后是金文。金文刻在青铜器上,也称“铭文”“钟鼎文”。早在商朝晚期,青铜器上已有铭文,字数较少,用来表明该青铜器的用途、主人、制作人。当时,金文的字形因距甲骨文不远,故字形相近似。金文盛行于西周。西周时,许多青铜器均有铭文。其中,毛公鼎内有铭文近五百字,在已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中,是字数最多的。西周后期,金文字渐趋规整,东周青铜器也有许多铭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三)竹简、帛书(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上或丝帛上书写)

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马”字的演变)

周代金文,从总的情况来看,它比商代甲骨文进一步稳定、规范和简化、符号化了;若与后来的小篆相比,则结构仍未定型。部分字的增减,偏旁部首的安排仍有某种随意性。特点是周初金文也承袭商代文字,还保留了比甲骨文更加原始、图画性更强的形态。金文字体结构疏密相间,比甲骨文方正整齐,笔画分布均匀对称,笔道比甲骨文粗,字的体势比甲骨文雍容厚重。这一点,从甲骨文的“马”字和金文中的“马”字中一比较,也可看得出来。

[板书]甲骨文→金文(铭文、钟鼎文)→大篆→战国时期、字体又一次变化

(过渡):商人在占卜的时候,卜问吉凶都是向谁寻求答案呢?(天)。

小结:所以我们的祖先,从很早的时候起,他们就对无边的天际,浩瀚的星空顶礼膜拜,人们开始注意观察天象以寻找其变化的规律。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指导阅读P42-43>我国古代都有哪些天文方向的成就?(填写表格。)

1、天文

2、历法

3、医学

你见过中医看病吗?中医大夫是如何看病、治病的? 看病:看舌苔,问病情,切脉等 治病:针灸,开药方,按摩,拔火罐等

我们称医术高明的医生,常说:“神医扁鹊,起死回生”。

(导入下一问题)扁鹊治病医人,而还有一种人医术更高尚,他治病的对象是国家、社会,屈原就是这种医国的人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第二篇: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导入: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完了“春秋与战国”一段。从远古到战国,经过我们祖先的不断积累,中华文化已见雏形;对此,我们怎样去理解,怎样去认识?今天的学习,就是要给大家勾勒一个大致的轮廓。请看教材41页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板书)

一:文字的演变

首先我们来看文字的演变这一部分内容,了解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子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在第3课 “华夏之祖”的学习中知道到了这样一个传说: 问题1:被誉为“人文初祖”的黄帝,他的属下——仓颉创造了汉字。

问题2:长久以来,人们对此深信不疑,那到底汉字真的是不是仓颉创造的呢?甲骨文的发现给了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甲骨文是一种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后终于传奇般的被人发现,揭开了长久以来我们的一个谜团。

问题3: 现在请大家把教材合上,我相信凭借同学们深厚的历史功底一定可以给我讲清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有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表现表现?同学们不必担心,讲错了也没问题,只要把发现甲骨文的人物、时间、地点、等因素讲清楚就行。

问题4: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商朝人因为发明和创造有限,龟甲和兽骨上刻画符号来记载事件也就成了不错的选择。那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在别的材料上刻画文字吗?在什么材料上?

预期效果:会,他们在青铜器上刻写文字,而刻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我们就把它叫做“金文”或者“铭文”。商朝青铜器上刻写的文字数量很少,周朝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数量就多起来,西周毛公鼎上铸有铭文五百多个,在已经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中是字数最多的。

说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了,同时,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过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历史在向前发展,我们文字的书写方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到了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问题5: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简单的看出汉字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一个怎么样的过程?

预期效果:甲骨文、金文或者铭文、大篆,到秦朝以后再演变成小篆、隶书。过渡:目前所发现的甲骨文,已经可以认识的单字有一千多个,他上面所记录的都是商王朝进行占卜、祭祀的事件,这说明了商人还比较迷信,总是在向“天”寻求答案,他们对天如此顶礼膜拜,既充满了好奇,又开始注意观察天象以寻找其规律,我们接着来看古人在天文、历法上的成就。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过渡:随着对天文现象的观察,我国的历法也逐渐发展起来。我们生活在今天,每一天都有一个确切的日期,古人的时间没有我们这样准确,但是如果一点时间概念都没有,就不能进行正常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恰好,星象观察的进步给人们分季节,看时间提供了条件。

问题1:请问同学们说说我们今天主要用哪些历法? 预期效果:农历、公历。农历,又叫做“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公历,起源于西方,是近代以后才传入中国,并逐渐被中国人采用的历法。问题2:有没有同学知道两种历法之间的差别? 预期效果:农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周期制定的历法,而公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周期制定的历法。

过渡:农历又叫做“夏历”,从它的名称上可以知道它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我国古代进行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时间依据,但是在它刚产生的时候并不是很完备,直到商朝才基本完备。

问题3:商朝、战国时期历法有哪些成就?

预期效果: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了24节气,便于安排农业生产。

问题4:有哪位同学看过中医?中医是如何诊断病情的?中医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预期效果: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病情的方式,有针刺、按摩、汤药等治疗疾病的方式。望,是指看气色;闻,听声音;问,询问病人病情;切,是切脉。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问题1:请问同学们,我说的这一个人是谁?他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的人? 预期效果:屈原(前340年—前278年),名平;他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而且还是一个贵族,楚怀王时曾经参与过国政,主张联齐抗秦,但是遭受谗臣陷害,一再被放逐。

问题2:屈原创作的“楚辞”体诗歌,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是什么?

预期效果: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离骚》。请大家把书翻到44页,这儿有一句选自《离骚》的话:“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的意思是,我长叹一声禁不住流下眼泪,哀怜人民的生活这样多灾多难!充分表达了屈原心忧天下的博大情怀。除此之外我们比较熟悉的句子比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都是来自于《离骚》。

过渡:先秦时期,诗歌和音乐是分不开的,“诗歌、诗歌”既有“诗”,也要有“歌”;古人通常是用曲子伴随着诗朗诵,问题3:有谁知道照片上的这是什么吗?

预期效果:编钟,这是我国1978年在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春秋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就是指以编钟和鼓为主要乐器演奏的一种音乐,这种音乐主要用于祭祀、典礼和宴会的演奏。

教学反思:

第三篇: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半坡原始居民

B.黄帝时代

C.夏朝

D.商朝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 B.商周时期的金文是指用金属笔写的字 C.“大篆”这种字体出现于春秋时期

D.春秋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 3.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4.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李时珍 5.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

A.司母戊鼎

B.马王堆帛画

C.秦兵马俑

D.湖北随州编钟

二、填空题

1.商朝

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目前已释读的有

多个。

2.商周的 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已发现的字数最多的是西周的。3.历法在商朝时逐渐完备,一年分为

个月,年增加一个月; 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4.扁鹊总结出来的、、、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5.屈原采用

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其代表作《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是因为()。A.龟甲、兽骨在当时容易找到 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B.这种文字最适合刻在龟甲、兽骨上 C.狩猎、捕鱼是当时主要的生产劳动 D.当时许多重大活动前都要进行占卜 3.金文是指下列哪种文字()。A.甲骨文的雏形

B.刻在金制品上的文字 C.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D.鎏金的字

二、材料分析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请回答:

⑴此材料出自于谁?

⑵他在文学史上有何贡献?

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三、问答题

简要概述春秋战国时期在科技上的成就。

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拓展探究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人们在这一天要赛龙舟,吃粽子。你知道这是为了纪念谁?为什么纪念他?

知识链接

读下图,请回答:

(1)上述文字是甲骨文12生肖,你能将他们—一对应吗?(2)从上图中你发现这些文字有哪些特点?

(3)结合课文中列举的甲骨文字,说说它们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B 2.C 3.C 4.C 5.B

二、填空题

6.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7.三星堆、成都平原 8.瓷器、商 9.农业、手工业、青铜 10.奴隶、转让、供品、殉葬品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B 2.D 3.C

二、材料分析题 ⑴屈原。

⑵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其代表作是抒情长诗《离骚》。⑶表达诗人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深挚感情。

三、读图分析题

三、问答题

①天文: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都很可靠;我国有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②历法:相传夏朝就有历法;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③医学: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并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拓展探究

纪念屈原。因为战国时期的屈原面对楚国的衰落,希望革新图强,但遭到了排挤和流放,最终因楚国的灭亡,怀着悲愤的心情,跳进汨罗江自杀,表达了其深深的爱国、爱民的精神。从而彰显了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知识链接

点拨:甲骨文已具备传统所谓的“六书”造字法,其中有很多象形文字。观察图后,可判断各个文字。答案:

(1)从左至右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2)都属于象形文字。

(3)甲骨文是一种较成熟的文字,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后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汉字。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原创 : 洮南市万宝镇煤窑中学:李淑芬

学情分析

: 1.知识掌握状况: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历史课又学习了“大变革的时代”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探究中国文字的起源,总结出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培养质疑历史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制作专题知识表格,归纳本课所学历史知识内容,使他们掌握制作表格的技能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我们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我们进行道德情操教育。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这三点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且影响至今。学生应重点掌握。

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启发式,多媒体课件 学习方法:探究式 教学过程:

言: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播放战国编钟音乐。百度视频

2011-9-17,这不是一般的文字,而是一种文字,我们听到的这支曲子,看到的这种文字,共同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勃兴。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中华文化的勃兴。新

课: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文字的演变

师:我们先从文字的演变来了解中华文化的勃兴。

屏幕展示百度图片 2011-9-

1开始时已展示过的那幅图片即甲骨文中的12生肖图。

提问:你能认出这些文字吗? 生:辨认

师:你们为什么能认识这些文字呢? 生:(可能答出象实物)

师:这些文字刻写在怎样的材料上呢? 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

师:因此这种文字叫甲骨文。生读概念。

那这种文字是被谁发现的呢?

再展示简单的甲骨文,并让学生辨认。师:你们想不想写几个甲骨文呢?或根据甲骨文写出汉字呢?老师在黑板上写甲骨文和汉字。举一个“木”字的甲骨文,要求学生写出汉字中的“木”字。举出汉字中的“休”字,要求学生写出甲骨文字。举出甲骨文中的旦字,要求学生写出汉字中的“旦”字。举出甲骨文中的“盂”字,要求学生写出汉字中的“盂”字。

师:之所以根据甲骨文中的“木”字写出汉字中的“木”子,是因为甲骨文中的木字很像树木的形状是吧?那么我们就把这种描摹实物形状的文字叫“象形文字”。指着“休”字来讲,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就是汉字中的“休”字。我们把这种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意义合成的文字叫“会意字”。指着“旦”字说“日”字下面加上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就是“旦”字,这种有象征性的符号构成的文字“指示字”。指着“盂”字来讲,你们之所以能读出这字是因为什么?生答:(因为上方是“于”字。师:这种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文字叫做“形声字”。通过刚才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出甲骨文已使用了今天汉字造字法中的象形、会意、指示、形声等造字方法,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所以我们说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指着黑板讲)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问:甲骨文是哪个朝代的文字呢?生(商朝)师生一起说:“我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是从上朝开始的”。师:甲骨文之后我国的文字又是怎样演变的呢?下面同学们看书,然后到版前填一下。

生:填写“金文”、“大篆”。

师:它们分别写在怎样的材料上呢?

生:青铜器上。(屏幕展示百度图片:这两种文字及书写材料image.baidu.com/i?word=金文图片...2011-12-8,image.baidu.com/i?word=大篆...2011-12-8).师:此后我国的文字有些在怎样的材料上呢?

师:书写材料变了,也引起了文字书写方式的变化。我们以车字为例(屏幕展示不同字体的车字并让学生车字的字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字也想着简明快捷的方向发展。在当时世界上,与甲骨文并存的还有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玛雅人的图形文字,但这些文字早已灭绝,只有甲骨文发展成了今天的汉字,并对朝鲜、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字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连接和维持中华民族的根,希望同学们热爱并写好汉字好吗?

师:对于文字的探究我们就到这。那同学们你们西部喜欢观看夜空呢? 生:(喜欢)

屏幕展示百度图片image.baidu.com/i?word=日食月食图片...2011-12-8:

二、日食月食和历法

星空图——日食、月食、哈雷彗星 师:美丽的夜空很早就引起了我们祖先的关注,并在天文学领域作出了很大贡献。下面同学们看表格填写一下。(屏幕展示表格),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在古代人们是怎样看待日食现象的呢? 生:(略)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略)

师:今年在长江流域也发生了一次日食。还记得是哪一天吗? 生:(略)师给出正确答案:7月22日 师:这次日食发生后人们还会恐慌吗? 生:(略)

师:如果你是一名史官,会把2009年7月22日写进史册。那么我们就把这种按年、月、日 几所时间的方法叫做历法。下面同学们按照屏幕上的展示填一下我国古代的历法成就。

生:填写

师:商朝的历法逐渐完备了。

生:度商朝的历法-----一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师:相当于我国现在的阴历还是阳历? 生:(略)

师:相当于阴历。商朝既使用阴历又使用阳历。和我国现在一样使用阴阳合历。商朝阴历中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共计354天,而我今天我们国家使用的阳历全年共计365天。商朝的阳历也是365天,阴历和阳历两者相差11天。怎么办呢? 生:(设闰月)

师:是的。一年差11天,大约3年差一个月,为了调整阴阳之差,我们祖先就设闰月来补足。3年一闰,五年两闰,19年七闰。这就使19个阴历年和阳历年的长度相同了。设置闰月是我们祖先的一个巧妙发明。

我们再来看一看战国时的历法成就。同学们齐读24节气歌。今天呢正是24节气中的秋分,于是我就想起了一句谚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于是我又搜集了一些谚语。下面同学们看大屏男女同学分角色读这些谚语。并引导学生说出24节气的作用。生:(略)

师:24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业生产。但人吃五谷杂粮谁不会生病呢?那你们见过中医给病人治病吗?通常采用什么方法? 生:(略)

师:那么望、闻问、切四诊法是谁发明的呢? 生:(略)

三、名医扁鹊

屏幕展示百度图片image.baidu.com/i?word=扁鹊图片...2011-12-8

《扁鹊》像并找学生简介。师:扁鹊由于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所以受到人们的尊重。与扁鹊同时也有一位人物受到人们的尊重并以不同形式对他进行怀念。

image.baidu.com-《赛龙舟粽子》图片。提问;纪念谁?

四、屈原 生:屈原

屏幕展示百度图片image.baidu.com/i?word=屈原图片:《屈原》,并找学生简介屈原。师:屈原有哪些贡献呢? 生:归纳

著有《离骚》

师:它的文体是什么? 生:抒情长诗

师:采用哪国方言创造的呢? 生:出国方言

师:楚国方言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同学们来齐读节选自《离骚》的片段。屏幕展示百度知道zhidao.baidu.com/question/86393714.html 2009-3-2《离骚》中的一部分: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师:文章中大量使用了那个叹词呢? 生:“兮“字 大量使用兮字,是楚国方言的一大特点,也是《离骚》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 师:大量使用“兮“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师:在诗中也同样抒发了作者另外一种思想感情。下面找同学读44页。通过学生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出屈原让象征统治阶级的风、雷、电、云、月作为侍从,让凤凰和龙为他拉车。以新奇的比喻,夸张的描写,表现善与美的崇高,恶与丑的卑鄙与龌龊,给人以正确的爱憎分明。我们再来看一看,作者把风、雷、电、云月这些自然现象同凤凰和龙这些神话传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体现出作者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感情澎湃激越,开创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另外屈原在作品中把自己全部的思想感情和个性都集中地反映出来,打上了异常鲜明的个性烙印这也是《离骚》在表现行形式上的一大特色。

屈原的作品对我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刘向把屈原的作品以及集成屈原作品风格的其他一些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定名为《楚辞》。《楚辞》是继《诗经》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部诗歌总集。《离骚》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因此屈原页赢得了很高的荣誉称号。下面同学们看看是怎样评价他的?

生: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师:同时屈原还是我国历史上伟大政治家、爱国诗人。他怀才不遇最后自杀。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对他表示纪念。

屈原的遭遇令我们心情十分悲痛,下面我们来听一段乐曲调节一下我们的情绪。

五、钟鼓之乐

屏幕展示编钟图,并播放其演奏的乐曲。师:简介编钟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结束升华: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的学习让我们领会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本课的三个板块是祖先们智慧的闪烁,作为后世的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祖先留给我们的丰硕成果呢? 生:谈。

教学反思:本节是文化课,一提到讲文化课,可能会使人想到文化课太枯燥讲起来很难。为了避免这一局限,把枯燥的历史让他有血有肉,生动起来,由死知识变成活知识,我带领同学们充分发挥了网络的作用。在这节课上,我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创设情景用网络这形象直观的教具牵引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还很高。本课容量很大,有些知识也难于理解,在网络的协助下学生基本能理解,效果还可以。

历史文化课讲起来不算太好把握,如本课既不能把它讲成地理课,也不能把它讲成语文课,所以在讲本课时也有很多不足,需及时纠正。

第五篇: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稿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教学目标:

1、识记商周时期文字的演变;夏商周时期的天文、历法、医学成就;屈原和“钟鼓之乐”。

2、3、理解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分析夏商周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通过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

本课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本课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所使用的文字是怎样发展演变而来的吗?秦朝以前我国在天文、历法、医学、文学艺术方面有哪些突出成就? 自主学习: 一.文字的演变:

1、阅读教材文字的演变,小组内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甲骨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是什么朝代?

(3)甲骨文它是什么时候在哪儿发现的?它是一种什么文字?有什么意义?

(4)什么是金文、大篆?它们是什么时候出现的?(5)竹简、帛书出现在哪个朝代?

二、天文和医学的成就:

1、阅读课本了解我国古代都有哪些天文和医学方面的成就?并自制表格(类别、时间、主要成就、历史地位及影响)。

2、出示挂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公历?什么是农历?

3.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这个历史时期是什么朝代?战国时期,人们制定出一年24个节气,阴历里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1、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谁?这种民俗反映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阅读,回答问题 ⑴、屈原是战国时期哪国人?

⑵、其代表作是什么?如何评价此人?

⑶、现今已知春秋战国时期最盛行什么音乐?最珍贵的乐器是什么?

开拓思维:

1、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商朝文明的标志。2、24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创,它反映了气候寒暖的变化,所以对农业生产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至今我国民间仍然沿用它来掌握农时,知道耕作。巩固检测:

(一)、单择:

1、到目前为止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尧舜禹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商周时期的金文指的是

A、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 B、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C、刻写在石器上的文字 D、刻写在兽骨上的文字

3、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是出现了 A、发达的原始农业 B、完备的历法 C、世袭制的确立 D、文字 4、2004年,媒体报道韩国拟将“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此消息,立即在中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的世界文化名人

A、孔子 B、屈原 C、李白 D、关汉卿

5、下列著名文物中,出土于湖北随州的是 A、战国整套编钟 B、雅典娜神像 C、同奔马 D、秦始皇陵兵马佣

6、下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B、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期 D、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二、材料分析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

2、这一作品是谁创作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

3、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如何评价此人? 展望历史:

《二十四节气歌》

(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

六、廿一,下半年是

八、廿三。走进历史: 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渤海群鄚(今河北任丘)人。为客舍舍长时遇隐士长桑君,得授异术,自此医术大进,曾经为晋大夫赵简子、齐桓公、虢国太子等治病(这与事实有些不符,扁鹊行医时间过长,可能是后人把许多事迹都附益到他身上了)、精通妇科、儿科、五官科,由于医术高明,处处受到时人欢迎。他创立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法,即望色、闻声、问病、切脉;在治疗技术上,有砭石、针灸、按摩、汤药、手术等多种方式,而且汤药不是只用一种药物。而是多种药物互相配合。中医基本的内容和特点,当时可以说已都有了。扁鹊主张有病早治,无病早防。他发明的“导引”术类似今日的体操,起到健身强体、防病治病的作用。他还根据他的治病实践,总结出病有“六不治”。一是荒淫无度,二是轻身重财,三是衣食无节,四是阴阳已乱,内脏功能严重失调,五是形体瘦弱,不胜药力,六是信巫不信医。

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我国古代一位大诗人,后跳汨罗江自杀。相传,他在五月五日投江,当地人民驾舟前往救援,终于不及。但这一举动在后来却变成为一种风俗,就是端午节赛龙舟,现在这个风俗已发展得规模宏大,非常壮观。另外,汨罗江人每年五月五日都要用箸叶包了粟(黍)米做成“角黍”投入水中,使屈原死后免于饥饿。这一举动在后世也发展成为全国性风俗,就是端午节要包粽子。粽子便是古代所说的“角黍”。

屈原不仅是一位很有抱负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吸收南方民歌之精华,采楚国方言,创造了一种新体诗歌“楚辞”,写下许多优秀诗篇,《离骚》是其中名篇。

《离骚》是屈原被流放后用诗歌形式写成的自叙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诗中愤怒谴责王室的昏庸和贵族的腐败,表达了崇高炽热的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激情。作品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感情澎湃激越,开创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甲骨文:甲骨文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性,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目前殷墟共出土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其中约有1500个单字已被释读。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载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练习题(5篇)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堂习题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半坡原始居民B.黄帝时代C.夏朝D.商朝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骨文是指商朝人......

    七年级上册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二单元 第 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撰稿人 姚红梅 审验人 赵瑞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同步测试.doc【含答案版】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同步测试 基础训练(7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半坡原始居民B.黄帝时代C.夏朝D.商朝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骨文......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练习(优秀范文5篇)

    潘勇编写请勿转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导案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一、单选题 1. 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 商朝时......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初一历史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执笔人:曲平参与人:王松 【目标诠释】 1.知识与技能:我知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了解我国古代科技、医学、音乐成就。 2.过程与方法:我......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 含义: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地点:商的殷墟概况: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一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重难点 重点:甲骨文的字型结......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8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 1.人们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的( ) A《论语》;B《离骚》;C《道德经》;D《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