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同步测试.doc【含答案版】

时间:2019-05-14 04:09: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同步测试.doc【含答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同步测试.doc【含答案版】》。

第一篇: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同步测试.doc【含答案版】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同步测试

基础训练(7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半坡原始居民

B.黄帝时代

C.夏朝

D.商朝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 B.商周时期的金文是指用金属笔写的字 C.“大篆”这种字体出现于春秋时期

D.春秋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 3.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4.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李时珍 5.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

A.司母戊鼎

B.马王堆帛画

C.秦兵马俑

D.湖北随州编钟

二、填空题

6.商朝

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目前已释读的有

多个。

7.商周的 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已发现的字数最多的是西周的。

8.历法在商朝时逐渐完备,一年分为

个月,年增加一个月; 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9.扁鹊总结出来的、、、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10.屈原采用

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其代表作《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

。提高训练(10分钟)

三、材料分析题

1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请回答:

⑴此材料出自于谁?

⑵他在文学史上有何贡献?

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四、问答题

12.简要概述春秋战国时期在科技上的成就。

思维创新训练(8分钟)

13.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人们在这一天要赛龙舟,吃粽子。你知道这是为了纪念谁?为什么纪念他?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同步测试【答案版】

基础训练(7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半坡原始居民

B.黄帝时代

C.夏朝

D.商朝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 B.商周时期的金文是指用金属笔写的字 C.“大篆”这种字体出现于春秋时期

D.春秋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 3.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4.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李时珍 5.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

A.司母戊鼎

B.马王堆帛画

C.秦兵马俑

D.湖北随州编钟 二.填空题

6.商朝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目前已释读的有一千多个。

7.商周的青铜器 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已发现的字数最多的是西周的毛公鼎。

8.历法在商朝时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 个月,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9.扁鹊总结出来的 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10.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其代表作《离骚》,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提高训练(10分钟)

三.材料分析题

1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请回答:

⑴ 材料出自于谁? 屈原。

⑵ 在文学史上有何贡献?

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其代表作是抒情长诗《离骚》。

⑶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表达诗人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深挚感情。四.问答题

12.简要概述春秋战国时期在科技上的成就。

①天文: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都很可靠;我国有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②历法:相传夏朝就有历法;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③医学: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并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思维创新训练(8分钟)

13.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人们在这一天要赛龙舟,吃粽子。你知道这是为了纪念谁?为什么纪念他?

纪念屈原。因为战国时期的屈原面对楚国的衰落,希望革新图强,但遭到了排挤和流放,最终因楚国的灭亡,怀着悲愤的心情,跳进汨罗江自杀,表达了其深深的爱国、爱民的精神。从而彰显了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

参考答案:

1.D 2.A 3.A 4.C 5.D

6.甲骨文、一千 7.青铜器、毛公鼎 8.12、闰、战国 9.望、闻、问、切 10.楚国、《离骚》、世界文化名人

11.⑴屈原。⑵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其代表作是抒情长诗《离骚》。⑶表达诗人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深挚感情。

12.①天文: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都很可靠;我国有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②历法:相传夏朝就有历法;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③医学: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并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13.纪念屈原。因为战国时期的屈原面对楚国的衰落,希望革新图强,但遭到了排挤和流放,最终因楚国的灭亡,怀着悲愤的心情,跳进汨罗江自杀,表达了其深深的爱国、爱民的精神。从而彰显了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

第二篇: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初一历史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执笔人:曲平参与人:王松

【目标诠释】

1.知识与技能:我知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了解我国古代科技、医学、音乐成就。2.过程与方法:我通过对甲骨文等图片的认读、了解,培养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成果,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严谨治学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文明已经跃出国门,对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就拿诸子百家思想来说,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形成了所谓“东南亚文化圈”,有力地推动了东南亚的社会文明与进步。与此形成巨大反差是,中华文明在我们国内却被渐渐淡忘,就拿传统节日来说,几乎只剩下了春节。2005年11月25日,韩国抢注了“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25日,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明确了中国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2008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保 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我的新收获:

(1)每年什么时候过端午节?此节日是为了纪念谁而设?他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 ”,也称“铭文”。晚期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 ”。时期,竹书和帛书开始出现,字体也发生了变化。

2、商朝甲骨文有了对、月食的记载。今天的农历又叫“ ”来源于夏朝。到 时一年分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测出,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3、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采用、、、的方法诊断疾病,并采用、、治疗疾病。战国末期 的诗人屈原,被 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是《 》。春秋战国盛行“ ”,其中湖北随县出土的 最为有名。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文字的演变

1、说出自己知道的文字名称及书写材料的演变过程。

2、结合(42页“马”字的演变)图,师讲解主要内容:

3、讨论解决“动脑筋”一。

第二子目: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天文、历法和医学方面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第三子目:屈原和“钟鼓之乐”

1、自读,大致了解本目内容。

2、分析理解屈原的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请阅读下列材料:

(2)你知道端午节还有什么民俗?

(3)你对中韩两国对待传统节日的做法,有什么感想?

四、【练习反馈】A 类

1、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

2、“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这幅对联所写的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屈原

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

大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4、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它是由 总

结出来的()

A.扁鹊 B.黄帝 C.华佗 D.张仲景

5、下列哪一项史实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 B.定出一年中的24个节气

C.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D.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

6、最为珍贵的战国钟鼓乐器整套编钟出土于()

A.湖北随州 B.河北邯郸 C.四川成都 D.河南安阳

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B类:

8、阅读材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这一作品是谁创作的?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篇:中华文化的勃兴习题(含答案)

中华文化的勃兴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请问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位文化名人()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屈原

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医学、天文、历法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名医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B.我们今天使用的农历据说来源于商朝 C.战国时期开始已制定出一年的24个节气 D.商朝历法中规定了闰年增加一个月

3.如图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商朝 B.夏朝 C.西周 D.战国

4.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商代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5.假如你参观殷墟博物馆,讲解员会指着龟甲上一段文字残片告诉你:“这些记录反映了商王得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A.大篆 B.甲骨文 C.隶书 D.行书

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止,成就辉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

7.“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测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8.他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珍法。这个人物是()

A.齐桓公 B.商鞅 C.屈原 D.扁鹊

9.商周的“金文”是指()

A.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B.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C.刻在石器上的文字 D.刻在铁器上的文字

10.相传夏朝就有了历法,到()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12个月,闰年增加一个月。

A.商朝 B.战国 C.西周 D.秦朝

11.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2.文字出现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之一,在奴隶社会,文字发展的顺序。()

A.甲骨文-金文-大篆 B.金文-大篆-甲骨文 C.甲骨文-大篆-金文 D.甲骨文-金文-小篆

13.春秋战国时期,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

A.华佗 B.扁鹊 C.李时珍 D.张仲景

14.唐朝诗人杜牧有一首诗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的“清明”是24节气之一。我国测定出一年24年节气是在初中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15.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始于()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西晋时期

16.扁鹊有一次见蔡桓公,以蔡桓公的外表断定他有病。他多次奉劝蔡桓公及早治疗,但蔡桓公就是不听不治。十天后,蔡桓公果然死去。这里,扁鹊采用了什么诊断方法()

A.闻 B.望 C.问 D.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7.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 ______。

1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 ______ 开始的。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9.我们把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叫什么文?这种文字记载的内容涉及哪些?这种文字的造字方法有哪些?这一文字有何地位?

四、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20.中国文字的发展源远流长,汉字字形是在继承中发展的。甲骨文奠定了汉字的基础,它们记录和反映了夏朝的政治、经济情况。秦朝出现了全国规范文字小篆,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以上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1.D

2.B

3.A

4.A

5.B

6.B

7.C

8.D

9.B

10.A

11.B

12.A

13.B

14.C

15.B

16.B

17.《离骚》

18.商朝

19.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叫

初中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形声,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这种造字方法象形.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答案为:

甲骨文;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0.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

故答案为:不正确.因为甲骨文反映的应该是商朝政治、经济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解析】

1.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诗人,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诗歌新体--楚辞,代表作有《离骚》等,作品反映了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的精神,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 故选D.

本题考查屈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先秦文化和科技成就.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时期,我国就有了历法了.今天的农历就叫夏历.不是来源于商朝. 故选B.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医学、天文、历法成就.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先秦文化和科技成就. 3.如图所示为甲骨文.根据所学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 故选A.

本题考查甲骨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准确识记商朝的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4.由“惊”字可以得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因为这个时候有了甲骨文,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它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故选A.

本题考查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识记.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5.由题干“商王和商朝”可知这些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故选A.

本题考查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识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甲骨文的结构特点和甲骨

初中历史试卷第3页,共6页 文的价值.

6.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选B.

本题考查甲骨文的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最早的文字.

7.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时期,我国就有了历法了.今天的农历就叫夏历.人们测出一年的24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是在战国时期. 故选C.

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天文历法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二十四节气出现在战国时期. 8.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的望、闻、问、切一直被中医沿用.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扁鹊.题干关键信息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望、闻、问、切四诊法”. 本题以扁鹊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教材基础知识. 9.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它比甲骨文规范.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金文的知识.解答本题掌握金文是比甲骨文规范.它是铸刻在青铜器上.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金文的相关史实.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商周时期金文的特点.

10.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时期,我国就有了历法了.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故选A.

本题以历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商朝时期历法的逐渐完备.

本题以历法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教材基础知识. 11.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面,这种文字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知识积累:中国甲骨文和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等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12.奴隶社会时期是夏商周;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它比甲骨文规范.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历程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初中历史试卷第4页,共6页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中国文字的演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国文字的演变.

13.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的望、闻、问、切一直被中医沿用.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的人物.“望”是指看气色,“闻”是指听声音,“问”是指问病情,“切”是指把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医学成就. 14.战国时期人们测定二十四节气歌,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用来指导农事.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测定出一年24年节气的时期.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时期,我国就有了历法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的历法. 15.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著名学者蔡邕用八分体写石经,刘德升首创行书体(草书兼楷书).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书法艺术.

本题以书法艺术为背景,考查了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16.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的望、闻、问、切一直被中医沿用.据“以蔡桓公的外表断定他有病”可知,扁鹊采用了望的诊断方法.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扁鹊的诊断方法.题干的关键信息是“以蔡桓公的外表断定他有病”. 本题以扁鹊见蔡桓公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扁鹊的医学贡献.

17.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 故答案为: 《离骚》.

本题考查了屈原.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 18.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商朝,为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这种文字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故答案为: 商朝.

本题考查的是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商朝甲骨文的相关史实.

初中历史试卷第5页,共6页 19.本题考查甲骨文的知识.

本题掌握甲骨文相关知识.重点熟记基础知识.

20.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

初中历史试卷第6页,共6页

第四篇: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

含义: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出土地点:商的殷墟

概况: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意义:是的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同时也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风俗等情况)金文(铭文、钟鼎文)

含义:商朝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 概况:金文比甲骨文规范 代表:西周时的毛公鼎(500多字)

意义:是研究商、周时期历史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和书法艺术也有重要价值。大篆

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 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出现了竹书和帛书 秦统一后,全国通用小篆,后又流行书写方便的隶书

第五篇:《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一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重难点

重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难点: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问:“我们同学每天都在读书、写字,要接触大量的文字,文字帮助我们记事、传达信息、获取信息,文字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在文字没产生之前是如何记事、传达信息的呢?”

2、讲仓颉造字的故事。

3、导入:这是个传说故事,但反映了古代的文字是从图画开始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发明创造出来的。那么我们今天所能考证的较成熟的文字是什么呢?以后文字又是怎样演变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商周、春秋战国的文化展厅去看看,这里展示了古代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成就、文学和艺术成就等。

二、教授新课 展厅一:文字的演变

1、先展示各种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

2、关于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对哪种文字最感兴趣呢?

3、甲骨文:

(1)展示一些龟甲。(2)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3)小组一起动手、动脑,自己造几个简单的甲骨文,展示和介绍造字的意图,比比哪个组造的字合理,并和真正的甲骨文对照。(4)学生通过实践后,总结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4、甲骨文以后文字又是怎样演变的呢? 学生展示其他文字的探究成果。

比较金文、大篆与甲骨文的不同:即方形圆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象形程度逐渐降低。

5、小结: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汉字,并写好汉字好吗? 展厅二: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

1、当一回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古学家,看资料推断:

资料一:夏朝的某一天,天突然黑下来,百姓吓得四处躲藏,官吏乘做马车没命的狂奔。

资料二: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据你猜测,这是什么现象呢?“天再旦”是何意?你会从1997这次天文现象中得到什么?

2、学生展示探究成果: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由于农业和气象之间的密切

关系,所以古代农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由此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能说明科技是生产发展的最有利的推动力。

3、扁鹊:

(1)从诗歌入手,让学生总体上“认识”扁鹊。(2)学生表演看中医的情况,说明四诊法。展厅三:文学

1、屈原:

(1)比赛“说屈原”,激发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好处,激发学生阅读课外知识的兴趣。

(2)诗歌赏析,体会屈原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启迪。

2、总结:

《离骚》是屈原被流放后用诗歌形式写成的自叙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诗中愤怒谴责王室的昏庸和贵族的腐败,表达了崇高炽热的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激情。作品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感情澎湃激越,开创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离骚》,教育学生认识学习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忧国忧民、高洁耿介的崇高品德和为追求理想顽强奋斗的精神。

三、整合知识

可让学生自己画纲要,小组互相交流。

小结: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智慧的

创造和结晶。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换一句话说,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核心。扁鹊治病医人,而还有一种人医术更高尚,他治病的对象是国家、社会,屈原就是这种医国的人。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

下载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同步测试.doc【含答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同步测试.doc【含答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8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 1.人们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的( ) A《论语》;B《离骚》;C《道德经》;D《孙......

    中华文化的勃兴[范文大全]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是 A.《道德经》 B.《孟子》 C.《韩非子》 D.《墨子》 2.下列哪位......

    中华文化的勃兴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启发学生认识到社会......

    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姚素杰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2.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3.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

    中华文化的勃兴

    (四)教学过程一、视听冲击,激情叩问(课前导入2分钟)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请听一支乐曲(编钟演奏),请看大屏幕,你们知道这是哪种乐器演奏的吗?生:不知道,(为以后的教学做铺垫) 师......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导入: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完了“春秋与战国”一段。从远古到战国,经过我们祖先的不断积累,中华文化已见雏形;对此,我们怎样去理解,怎样去认识?今天的学......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半坡原始居民B.黄帝时代C.夏朝D.商朝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基础练习1.下列著作中,记录孔子学说的是 ( )A.《诗经》B.《论语》C.《春秋》D.《尚书》 2.下列观点属于韩非子的是( ) A.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B.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C.主张中央集权D.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