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写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时间:2019-05-14 01:2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汉字书写的现状及成因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汉字书写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第一篇:汉字书写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汉字书写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多项调查表明,目前国人汉字书写的质量实在令人担忧,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从体力劳动者到脑力劳动者,再到各级各类学校的老师,汉字书写的质量明显呈急剧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成人提笔忘字、字迹潦草;中小学生涂改字迹数量繁多、错别字频率增加、执笔姿势及坐姿严重不科学;汉字书写离楷书、行书规范越来越遥远。

2008年12月,我校组织了首届小学生汉字书写星级评定,首次的评定实为对我校全体学生的书写状况做真实的普查,调查结果令人大为堪忧,如:坐姿合格率仅为16%,执笔姿势合格率为35%,书写达标率也仅为41%。

关于汉字的书写质量和技能的下降,我想老师们的感触最深、最直接的莫过于毛笔字了:现在我们身边还有多少人能写出几个像样的毛笔字?十一年前我刚教书的时候,高年级的大部分学生还知道怎么拿毛笔,到了今年,我所到的学校已经没有一名学生能正确执笔了!

老师们不要忘了,不管是以前的《语文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都对学生书写硬笔字和毛笔字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我们现在就来回顾一下: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对书写的总要求:“在识字的过程中重视写字的指导,把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怎样执笔、运笔,使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的书写方法。逐步做到铅笔字、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要重视毛笔字的教学,切实加强书写指导。从描红、仿影到临帖,逐步做到写得匀称,纸面干净。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和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要保证写字课的正常进行,不断提高写字课的教学质量。对于爱好书法的学生要加以鼓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书写的要求: 第一学段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第二学段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第三学段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第四学段

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不管是以前的《语文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都对学生书写硬笔字和毛笔字有明确具体的要求,那为什么学生的书写质量及能力还明显下降了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许多要手工完成的工作逐渐被电脑代替了,家长、学生、甚至老师便出现了轻视书写技能的思想,认为字只要写了看得懂就行了。我觉得,无论世人如何轻视书写技能,作为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都不能轻视,反而更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一个人生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识字与写字。常用汉字3500个,95%以上的是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不写,学生能掌握吗?

2、目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还没有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具体评价体系,教师对学生书写的评价无依据;

3、教师书写技能的下滑,课堂教学中写规范字的意识和习惯缺失,以及没有要求学生写规范字的意识和行为!在写字教学中,教师的书写习惯及范字是最能影响学生的书写!

4、学业负担重,忽视了书写的训练;作业量普遍过大,学生为了快速完成作业,不得不牺牲书写的质量。

二、汉字书写的目的和意义

1、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写字是巩固识字的重要的、主要的手段,写好字则能有效的巩固识字。

2、字写的规范、端正,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作业,也便于老师高效的批改作业。

3、通过写好字,培养学生做事不随便,要认真、专注的去做这么一个良好的学习品质。

有些学生,是不是真的写不好字呢,我看未必,工作中常常遇到一类学生,在家里完成的作业非常糟糕,在学校里完成的作业又稍好一些,要是你把他叫到身旁,你陪着他做,作业质量(包括书写)便好的出奇!

再回到之前我概括的书写质量下降的主要特征中的那两条,学生书写涂改字数量特别多,错别字特别多;这难道不是学生书写随随便便,书写时根本没花心思,只不过是做些体力劳动造成的吗?回想我们的教学,我们让学生写字的数量少吗?我问过许多老师,他们让学生抄写生字生词的量至少都在20遍以上,我们且不评论老师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吸引力,单说写字这一环节,只要学生按你的要求用心把字写规范、写端正了,无形当中这个字的形体不就留在他的脑海中了吗? 所以我一直相信,一个书写规范、端正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般不会差,把学生培养了能用心、专注的书写,我想他也能用心、认真的去做其它的事,总之,他学习的整个过程都是用心的,学习的结果还会差吗?我们不是简单的为了让学生写好字而抓书写,而是看到了学生写好字对后对他整个人带来的变化而抓书写!

要写好字,要从一笔一画做起,有规有矩,如起笔、行笔、收笔都十分讲究,这好像做事,起笔像做事的开端,行笔恰似做事的过程,收笔如做事的结尾。通过写字训练,可以锻炼一个人做事认真、沉稳、有始有终的品格。日复一日,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4、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模仿能力

要写好字仅凭自己原始的想法与创造力是根本达不到的,开始必须经过长期观察和临摹字帖或老师的范字,久而久之便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模仿能力。观察和模仿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书写质量的提高。

观察和模仿在书法研习中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和能力。比如说,四大楷书家欧颜柳赵,他们的楷书作品都是研习楷书的优秀范本,然则却风格迥异,你不细致观察能领略其中的精妙吗?观察在书法学习中有个专门的术语,叫“读贴”,读贴之后便可临帖、背贴了,也就是我们说的模仿,经过这三步,写字便有些味道了,书法也就有源了。

5、促进手部肌肉和神经的发育。写字是一项手部肌肉和神经的精细活动,练字能很好的训练学生手部肌肉和神经的灵敏度。小学阶段是人体肌肉和神经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错过这一时期再来训练肌肉和神经的灵敏度为时已晚。就拿写字来说,我们个人的字体往往在学生时代就形成了,成人后就难以改变了,因为你的肌肉与神经对这项活动已经有记忆了,是不是这样?所以我们教小学生写好字,是一件能影响他一辈子的大事。

6、语文教学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效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是实现这一统一的重要途径。

最近这些年,人们对于语文写字教学功能的认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写字的过程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掌握写字技能的过程,写字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我们都知道,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物化的成果,汉字主要还是一种表意文字,与拼音文字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汉字本身就负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如果我们在写字教学中能挖掘、融入更多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信息,那我们的写字教学将不再是简单机械的,而是丰富、有营养的!

【“秦”字的由来 秦国的秦原写作“琹”。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原来的国名很别扭,一则一槽不拴二马,二则一国不能有二王。因此他想选一个同音字。他问部下:“开天辟地以来,谁的功绩最大,史书上有无记载?”答曰:“自开天辟地,古人的功过是非都记载在《春秋》一书里。”秦始皇听后十分高兴,说:“寡人乃千古一帝,就占《春秋》各一半定国号吧。”群臣皆服,于是新帝国便以“秦”字作为国号。】

7、字如其人。

一个人的字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智力、个性、气质甚至学识,这是很真实的。当然,这里说的字有两类,一类是没有进行过任何专门书写训练,是你原始的创造力所形成的字;一类是你经过长期的书写训练之后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字。长期的书法训练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情。不信的话老师们不妨一试。如果你觉得你不够大气,楷书你可以研习颜真卿,隶书可以研习《石门颂》;如果你觉得你不够严谨,那你就去练柳公权的楷书;如果你觉得你不够优雅,隶书就去练《乙瑛碑》,楷书就去练欧阳询;如果你觉得你不够妩媚,隶书就练《史晨碑》,楷书就练《倪宽赞》。

8、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性情,修养身心。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学习的过程是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体验美的过程。

书法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是一种养生之道。书法可以调节情绪,陶冶情操。过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而练习、创作和欣赏书法,能是心态平和,淡定,修身养性,神定志安。

9、爱国

如果我说书法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师们不会感到惊讶吧?学习书法怎么就是爱国的表现呢?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它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世界上那么多国家,那么多文字,唯有汉字的书写能成为一门世界公认的艺术,这难道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吗?写好字不是爱国是什么?云南师范大学的杨修品老师在他的《美学论语》里有这么一句话:书法,直觉的是美,深远的是我爱祖国!

第二篇:农村中学生汉字书写现状及对策研究方案

农村中学生汉字书写现状及对策研究方案

王小红

胡树林

王天辉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对于写字教学的研究,可以说一直在进行,因为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的一项基本技能,但现在国人的这种能力正处在下降局势,很多年轻人不注重汉字的书写,他们的理由是:社会进入21世纪,电脑成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助手,用手写字还有什么用呢?写好字谁又看得见呢?这种认识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一连串问题的发生。纵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书写能力每况愈下,字迹潦草,姿势错误。有位作家就曾感叹大学生的字不堪入目,甚至不及小学生写的字,学校的写字教育也处于无人问津、不被重视的尴尬局面。这些严重问题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学的写字教学,并且希望通过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中学生写字能力的有效策略。社会在发展,对写字教学的要求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否则将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桎梏。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能正确工整的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而且在每一个学段对写字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这就将写字教学放到了重要的位置,明确了中学生在语文课上要写好汉字的要求。国家的有关部门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教育部在2002年5月,已经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对于写字教学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写字教学的要求,并提出“中小学各课程都应该重视写字教学”,“全体学生的写字习惯,基本的写字能力应成为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一个方面”。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我县具体情况,课题组对我县各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问卷,并通过分析当前至少有三种潮流在危机中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1)学校对写字教育的重视不够。(2)各学科教师没有形成合力。(3)电脑的普及对写字教学的冲击。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把“中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定为我们研究课题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写字能力,培养学生的写字审美心理,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树立起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信念。通过写字教学,使学生认识书法,欣赏书法,培养传承祖国文化的责任感。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课题的界定:

1.“硬笔字”泛指用钢笔、圆珠笔、签字笔所书写的字,此处不涵盖毛笔字的指导。

2.“书写能力”包括学会正确书写、整洁端正、结构合理、笔画有力、行款整齐、还要有一定的速度。

本课题旨在通过指导学生硬笔书写训练的有效策略的研究,探索写字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找到指导的基本思路,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转变角色,摆正位置,让学 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突出,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让学生写得一手好字,在语文考试中得高分。

(二).理论依据与基础:

1.理论依据: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写字兴趣。”“写字教学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现代教育理论依据:从教育论角度看,教育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从素质教育的研究来说,写字训练的开展不再把知识技能放到突出地位,而是以人为中心,全面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弘扬传统文化理论: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也是传播文明信息的工具。而书法艺术是我国的国粹,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民族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书法的美是无限的,并且其美是因为有深度。作为炎黄子孙,提高书写能力写好汉字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4).实用主义理论:通过写字训练,不但能克服学生的毛躁,养成坚强品格,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2.国内研究:

中国当代硬笔书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滥觞后,经过二十余年的飞速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存在。在此期间涌现了一大批为之跋涉不息的硬笔书法探索者,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硬笔书法文化现象。自然,硬笔书法也不可避免地进入校园,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许多学校也把硬笔书法培训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近几年来,我们似乎在应试教育的道上越走越远,许多学校把写字教学给疏忽了,遗忘了 3.国外研究:

日本文字是由汉字演化而来的。在日本,书法相较于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更受欢迎,这可以从一种说法得到应证:棒球是日本一亿多国民的体育,而书法则是一亿多国民的艺术。日本的中小学普遍开设书法课,民间也有很多书法组织包括硬笔组织。许多人都认为,当前日本人对书法的重视程度比汉字的发源地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写字训练,在学习中发挥个人潜能发展个性特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其硬笔书写能力,并使各科成绩水涨船高。

1.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硬笔书写水平,积累教师指导学生硬笔书写训练的经验。

2.通过研究,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写字习惯。3.通过对成功案例的研究,探索出适合目前中学写字教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4.通过实践研究形成具体的教学指导策略,使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5.学生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气定神闲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6.通过训练,使人人都写得一手好字,人人都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

四、研究内容、范围:

农村中学生汉字书写现状及对策

五、研究方向和角度:

本课题在遵循新课标中提出的“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基础上,从渗透写字方法、培养写字兴趣和习惯入手,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坚强品格的目的。我们主要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学生写字的正确姿势的纠正与培养;

2、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纠正与培养;

3、提高学生钢笔字书写水平的研究;

4、提高学生毛笔字书写水平的研究;

5、写字过程中学生毅力的培养;

六、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1)设计了《农村中学生汉字书写现状》调查问卷表,对我校七、八年级各40名,共计8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

5(2)设计了《家长对学生汉字书写的认识和关注》调查问卷表,对

我校40名学生的家长进行了调查问卷。

(3)设计了《教师对学生汉字书写的认识和关注》调查问卷表,对我校4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

2、现场调查法

在我校七、八年级中,随机各抽取1个班进行调查:在学生写字的自然状态下,为了便于比较,给学生设置了同样的抄写内容,七年级抄写《化石吟》八年级抄写《石壕吏》,同时我们课题组成员对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进行了仔细观察,并对学生各种错误的执笔姿势加以统计、归纳和分类,收交了学生自然状态下按时完成的80份作业,较为全面地收集了学生执笔姿势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六、研究过程

本课题主要从加强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学生写字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找寻写好字的方法等方面去研究。以《语文课程标准》,现代教育学为理论指导,以前期语文教学为实践基础,制定研究计划,注重研究轨迹的总结及资料的积累,使研究工作有计划,有过程,有效果。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4.12-2015.04)问卷调查,了解学情。课题申报;明确成员及人员分工,建立课题研究制度,保证课题研究过程扎实进行。分析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对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情,做好前测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5.04-2015.10)分析成因,因势定策。6 明确新课标要求,明确差距,分析成因,研究解决方法对策。定期开展专题性研讨,互相交流实施经验。积累资料,撰写论文。第三阶段 结题阶段(2015.10-2015.12)总结整理,形成报告。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及有关论文。收集资料,健全资料。申请验收。

第三篇: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新政府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三农”及金融业改革,而金融业改革最大的难点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不良资产问题成为银行业的焦点。随着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各银行为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金融运行机制,参与市场公正、公平、公开的有序竞争,各商业银行均加大了通过法律途径减少不良资产的力度。如果国内商业银行业巨大的不良资产处理不好,不仅可能导致国内的金融危机,而且可能会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者吞没掉。如此巨大的不良资产存量已直接危及国家的金融稳定。尽管国家采取了大量措施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比例,但是由于产生不良资产的社会条件还没有根本上消失,进一步加剧不良资产发生的可能性。为此,认真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我国商业银行的存量不良资产,进一步预防增量不良资产的产生,减少和降低金融风险,形成良好金融秩序,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十分重要的。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数额巨大。一方面,不良资产存量数额巨大,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处于资不抵债状态;另一方面,不良资产增量不断累加。由于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及政府的干预,银行对陷入困难的企业不能见死不救,“安定团结”之类贷款的发放,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迅速累积。不良资产主要集中在国有工商企业,其份额占全部不良贷款的70%以上,而且随着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企业将被淘汰,所以,潜在的金融资产风险还净不断释放。其现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良贷款占比过高,贷款周转速度缓慢。近年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和逾期贷款)增幅较大。表面上直接反映企业与银行的问题。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占比高达25%,贷款周转率十分低下,流动资金贷款周转率为0.8次/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为0.2次/年,分别是正常周转速度的50%和60%,不良贷款大量沉淀了银行资金,使银行信贷资金缺乏了流动性,削弱了银行的偿债能力和把握贷款投向、支持重点企业的经营能力。

(二)、无抵押、无担保或无效抵押、担保的“三无”贷款,银行债权难以得到保障。在报表中,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抵押率、保证率近几年明显上升,信用贷款大幅减少,但抵押贷款中真正有变现能力较强的商品房、商铺抵押或股票、存单等质押的不是很多,保证贷款中相当一部分也是属于无代偿能力的企业保证或贷款户之间互相担保,即所谓的“连环保”,“对子保”等,实际等于是风险贷款,如果其中的一个企业破产,可能导致的是一串企业的倒闭。至于不良贷款中能落实有效合法抵押的更少,这必然潜在着较大的风险,一旦企业倒闭、破产,银行贷款就难以得到清偿,缺乏安全性。

(三)、欠息严重,已成为典型低效资产。不良贷款欠息严重,不能创造收益,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利润计划中难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四)、超比例企业贷款质量差。体现在:一是贷款比较集中的地方,超比例贷款企业户数多,贷款质量差;二是单户超比例严重的企业贷款不良占比高,甚至出现区域性最大几户企业贷款不良占比高于区域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

(五)、不良贷款率差距大。目前国际上的优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3%

以下,中等商业银行在5%左右,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差距很大。

二、商业不良资产成因的分析

近年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和逾期贷款)增幅较大。表面上直接反映企业与银行的问题;从深层次来看,更有体制、政策、制度和管理上的原因,内外因素交织,其中主要是:

(一)、资金体制变革的影响 ,借款人还贷能力降低

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各商业银行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到了产品老化、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这部分国有企业因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观念转变慢、技术水平低、产品老化多、服务意识弱,一时难以适应企业改革的进度。他们当中有的只求产值不求效益,重生产轻市场开发;有的不顾自身的经济实力,“借鸡生蛋”负债经营;有的因“三角债”困扰,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维持生计,等等。同时,这些企业内部政企不分、资产产权混乱,且本身又受负债率高、富余人员多、设备陈旧以及社会负担重等问题的影响,偿还能力逐渐尚失。经对金融借款案件的调查,涉讼时借款人、担保人企业已实际上处于关、停、并、转不正常运转状态的约占此类案件的50%左右。在计划经济年代里,银行发放的贷款主要是工商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由于流动资金的补充来源和有关措施没有落实,流动资金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变成了统包。各项存、贷款等商业银行业务,划归新设置的中国工商银行办理。由于国企得不到国拨资金的补充,以致企业亏损等财政性支出,往往被挤入了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因此造成企业资金捉襟见肘,周转失灵,这对国企最终无力偿付贷款本息是有相当影响的。

(二)、企业资信证明和验资证明不实,盲目放贷形成不良资产

根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申请企业法人和公司登记除需具备法定条件外,还需提交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资金信用证明和验资证明。但是,由于有关部门违反法定程序,导致没有民事责任能力的企业被合法登记注册。突出表现在:企业不惜以高利贷非法拆借注册资金,一旦注册,又将资金抽回归还他人,造成企业财产真空,名存实亡。对此,有关部门未加审查和干预,听之任之。银行利用职权私自动用企业的注册资金帐户。对注册资金的专用帐户,银行无视规定而违规操作,或出具虚假材料证明出资额已存入银行,或是在验资后以还贷名义直接将出资额划归银行。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失实。一些审计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在审查会计凭证、报表和有关项目时,不进行调查,闭门造车,甚至仅根据销售发票或上级单位的批复进行审计,草率作出验资证明。此外,少数验资机构还随意更改验资报告数据,出具虚假的验资结论。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经对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分析发现,一是个别银行严重违反贷款通则规定的贷款程序,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及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况不作审查就草率放贷;二是对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质物权属的真实性、有效性及实现上述权利的可行性审查不实就轻易放贷;三是主管信贷的行长、科长在逐级审批时不认真核实、评定、复测贷款的风险度,即随意批准放贷。上述情况的存在,导致银行的贷款无法收回,从而形成不良资产。

(三)、商业银行业务与政策性银行业务仍有混同不清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作为一个外生变量对银行贷款质量产生的负面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执行宽松或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扩张时期银行信贷规模膨胀,企业易于获取银行贷款来扩大规模或投资上新项

目;在经济收缩时期导致产品过剩,一部分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对应的银行贷款无力偿还。紧缩过渡引发总有效需求不足,会出现大批企业违约的现象,导致银行不良贷款激增。1994年,我国先后建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银行的建立,是为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促进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需要。这从体制上解决专业银行“一身两任”的问题,为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但在实际执行中,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中,仍包含着部分具有政策性的银行业务。

(四)、借款人规避法律、转移风险、非法使用贷款

使用贷款步入误区。企业在负债时不是从改善经营管理中走出困境,而是以贷款来偿还其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债务。另有一些企业则采取多头贷款的方式,盲目地以贷还贷。这些企业给银行造成的表面现象似乎信誉很好,但如此循环,其向银行的贷款总额已远远超出企业本身的财产。企业财务制度混乱,资金去向不明。不少企业缺乏完善的帐簿,财务结算制度混乱,资金浪费严重,特别是法定代表人滥用企业资金,但又不能从帐簿上反映资金的流向,当企业亏损、倒闭时,企业的资金去向就难以查明,甚至连应收款也无法反映,造成债权人申请执行其到期债权都无法实现。骗取贷款,非法使用,损公肥己。借款人为获取贷款,经常采取多种手段,一是用虚假的财产抵押;二是骗取担保人担保或与担保人串通一气搞假担保和无风险的担保;三是不择手段搞金钱交易,拉拢腐化贷款人和担保人,一旦贷款到位,几经转账后,贷款就被提取现金转为个人存单或转入个人信用卡,严重的甚至携款外逃。贷款到期后,根本无法找债务人,造成贷款根本无法收回,形成不良资产。

(五)、通货膨胀造成企业虚盈实税,影响资金周转

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上半期间,由于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升幅度增大,企业的物资储备和商品库存,经反复几次周转,货币价值相应增长,因此出现账面盈利激增。但在按规定缴纳税利后,虽然账面货币金额较前仍有所扩大,但实际库存实物量却反而减少。因为经几次营销周转,尽管货币金额较前增长,但因后进的单价往往比原有库存单价高,所以补进的实物量比原来缩减了。如企业要按原来规模(原有实物量)经营,势必将追加相应的货币资金量,否则要维持简单再生产也不敷周转了。在通货膨胀期间,有些人因囤货而发财致富,这是因为借入资金的利息及有关成本低于物价上涨的幅度,但按正常产销循环的国企,却受物价上涨的损漏,特别是在严重通货膨胀中,由于物资价格金额增大,形成账面虚盈,将这部分“虚盈”作税利上交后,实际是短了一块。由于没有增拨资金,迫使经营规模缩小,以致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和贷款本息的如期归还。

(六)、按习惯行政干预,赖债、逃债。执行到位难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商业银行已成为自主经营、自打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其不能也无法再承担过去由专业银行承担的社会总出纳的职能。然而,由于我国的法制建设尚不完善,个别政府、行政机关、职能部门仍习惯于按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向银行施加影响或直接干预银行信贷行为,使一部分资金直接流到了产品无销路、经营效益差、资信程度低的企业,人为地增加了银行的坏账、呆账、悬账率。银行为了最大限度地收回国家信贷资金,运用法律手段追索贷款。但是,当法院依法执行已生效的判决时,往往有些涉案当事人所在地政府、行政机关、职能部门不仅不予以配合,反而唆使债务人逃债,故意给法院执行设置障碍。需要指出的是,当前除部分债务人确无偿还能力外,在许多情况

下则是债务人故意采取能拖则拖、能赖则赖的办法。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加之司法执行力度不强,客观上助长了一些逃债赖债者的侥幸心理,致使银行的债权常常难以实现。

(七)、经济转制、结构变化,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带来贷款风险

国有企业长期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运作,转向市场经济一时难以适应,加以竞争激烈,跟不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造成产品积压滞销,应收账款增加,货款回笼缓慢,影响资金周转。另方面,因自有资金不足,追加借入资金,使企业负债成本增高,效益下降,从而增大银行贷款风险,影响贷款本息的偿付能力。国企贷款在80年代前,基本上都是信用贷款,因此缺乏还款保证;以后为了控制呆账的不断发生,贷款发放要求物质保证。多数单位以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作抵押,由于缺乏经验,一旦发生呆滞贷款,要以抵押物变卖抵债问题很多,有些抵押物债权不清,不易分割;抵押比率偏低,由于市场变化,一时难以脱手变现;有的抵押物经变卖处理,不足抵偿贷款本息。这些抵押贷款,名曰物质担保,仍有不少风险,影响贷款还清。

(八)、社会信用环境恶化,借企业转换机制,破产、合并、分立后逃避银行债务

国企流动资金长期来由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统管解决,助长了企业吃“大锅饭”思想。在财政停拨流动资金,固定资产也由银行贷款支持后,信贷资金财政化更为凸现,使企业往往把国家银行的贷款视为国家资金,甚至认为大家都是“公对公”,国家银行的资金是国家的,贷款偿不偿还都无所谓,以致有些国企一旦得到银行贷款后,就不想归还。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也是完善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前提。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有些企业借转制之机,有意逃避和废除银行债务,主要表现为:一是推行企业破产,废除银行债务。一些企业采取转移企业资产、隐瞒企业资产、调整破产企业的财务等办法逃避银行债务。二是推行母体分裂,逃避银行债务。不少企业为了自身小集团的利益,故意母体分裂,有的划小核算单位,把原来的企业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法人实体;有的先分流资产,再搞合并、兼并后的新企业承担债务,搞“金蝉脱壳”。三是推行国有民营,抵赖银行债务。个别企业通过租赁、承包等经营方式变更经营主体。由于新设立的企业与原贷款银行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致使银行要求其承担原企业的债务缺乏依据。四是企业转换产权、经营权后,原贷款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有的由对公贷款变为对私贷款;有的被兼并、解散的企业不再履行合同的担保责任;有的租赁、承包期满后原有的固定资产质量难以保障等,客观上加大了国家信贷资金的风险。担保环节疏漏较多,制约措施不力。企业相互担保,形成担保环链,使担保形同虚设。一些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互相担保,使担保流于形式,失去实际意义,更进一步的则表现为乙为甲贷款担保,丙为乙贷款担保,最后由甲为丙担保,若乙向两个金融机构贷款时,分别由甲、丙担保。这些情况如得不到有效地制约,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势必增大。担保形式的完整性与担保意思的失实性形成反差。担保合同虽盖有担保人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的私章,但系担保人工作人员偷盖所致,贷款人起诉到法院后,担保人常以意思表示不真实抗辩承担责任。从民法原理上讲担保人盖章系一种表见代理,作为相对第三人的贷款人无过错而信赖之,担保人应承担保证责任,但贷款人未加核实也有一定责任。此外,行政命令担保,使担保失去了真实意愿,更增添了担保的混乱。

(九)、银行经营管理不善,风险意识和防范措施不强,人员素质不高

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长期来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内部管理不完善,风险责

任制不够健全。虽然贷款的发放,制度规定要“三查”,但并不是每笔贷款都能认真切实地做到“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贷款的审查,既不是“审贷分离”,更未经“贷审会”的审定,不少系由主管部门或有关领导说了算,有的只是听从信贷人员的汇报决定的。贷后检查也不是切实规范的进行,建立风险预警和考评制度,使有问题贷款及时得到反映和揭示。对借款单位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未能经常和及时地了解与分析。有的不良贷款往往在贷款到期发生无力归还时才觉察。

(十)、利率调整,利差缩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增大

在实践中,有几次存贷利率调整,使商业银行感到困惑,对财务收支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很大,最终也导致处理不良贷款存量的财力被削弱。

(一)、存贷款利率倒挂。一般情况下,同期的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两者的差额就是存贷利差,以补偿银行的费用成本和税金以及合理的盈利。这里所说的利率倒挂是指定期存款(含储蓄)的利率与同期贷款的利率相同,或后者略高于前者,但仍不足以补偿费用成本和税金,也就是实际上的负利差,银行难以保本。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定期储蓄存款比较集中(占所有金融机构的大部分),银行的收益中除了按贷款余额1%提取呆账准备金,用来核销贷款呆账损失外,还要为这部分倒挂利率的存贷款业务贴进利差损失。

(二)、存贷款利率风险。自1996年国民经济软着落后,物价走向稳定,从96年5月1日起至今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都是由高到低逐次下降的。按储蓄存款章程规定,各种不同存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均以存入日的挂牌利率为准,由于96年5月前存入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较高,在1998年后陆续到期的三、五年存款,利率成倍高于到期兑付时的贷款利率,以致几年来提存的“应付利息”全部付罄,余额变成了红字(超额),这些巨额的亏绌,也在近几年作为消化历史财务包袱,陆续解决之中。对于这类利率风险,即使商业银行当时已预测到,也无规避风险的对策,一则储户选存长期高利率定期存款,银行无权拒收;二则中央银行也不吸收长期的转存款,商业银行只能被迫忍受。

(三)、定期长期储蓄存款利率与中长期贷款利率不对称。根据规定,定期存款的利率一律以存入日利率为准,但对中长期贷款(有的是5-10年)却不是以放贷日利率为准,而是一年一定。银行的资金安排,一般是期限相对称的,但《利率管理规定》却把长期较高利率的资金来源,切断按分段较低的利率计息,显然有失公允。特别在1996年至今七、八年间,利率连续逐步下降,造成存款进来利率高、贷款利率负担低的不平衡的局面。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资产的严重性已是不争之事实,要想真正提高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资产,消化历史包袱,需要企业、银行、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起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银行行业自律、中介机构参与、中央银行职业监管的全方位银行风险防范格局。加强法制观念,树立依法经营思想。加强参与意识,积极参加企业改制。加强信贷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加强贷款监管,完善内外监管体系。随着法律法规的进一步明确,检查和处罚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相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一定会走上繁荣发展之路。

第四篇:阿勒泰生态环境现状及成因分析论文

在7个县域中,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为“一般”;富蕴县、福海县、青河县、吉木乃县为“较差”,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面积,已占全区总面积的70%以上。各县域年际间无明显变化。

1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根据2011年至2015年阿勒泰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库及其动态数据库显示,五年间本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特征是:动态变化主要集中在山区及其边缘地带,全区土地利用六大类型面积除耕地面积逐年递增,其开荒是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递减,主要是农业开发及蓄牧业中的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壤沙化、盐泽化和矿业开发造成,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不明显,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影响因素不尽相同。1.1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一种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被当作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则是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2011年到2015年五年间,阿勒泰地区净增加耕地面积5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增加了15.96%,这五年期间的开荒是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草地、林地面积减少,因为阿勒泰地区作为新疆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我区牧区现阶段仍然是以粗放经营的草原畜牧业为主,在广大的天然草地上除极少数有围栏放牧外,基本上没有正规轮牧。另外,长期以来,牲畜数目的上升和存栏头数目被设为评价生产经营优良差的重要指标,单一的注重牲畜数目的高速发展,致使草地超载过牧,导致天然草场退化和沙化及草地变为耕地是草地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草场、河谷生态脆弱。1.2政策影响。“十二五”期间,我区有一大批生态建设项目和工程,不断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水域面积净增38平方公里,增加了1.82%。未利用土地净减少323平方公里,对我区局部生态环境的增加与减少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近几年以退耕还林还草、人工生态林建设、区域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为主要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使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1.3自然因素。阿勒泰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中,纬度不低,其气候被列入大陆性温带寒冷区行列,春旱多风,夏短炎热,秋凉气爽,冬寒漫长,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由于降水量少,在牧草抽青期间,得不到足够的降水,加之气温偏高,不利用牧草生长发育,是中高山草原牧业区植被下降的因素之一。阿勒泰地区的自然气候也是影响我区生态环境形势的重要原因。

2阿勒泰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阿勒泰地区属脆弱的干旱生态环境区,生态环境的好坏,与生存环境的长治久安存在密切联系,因社会经济比较落后,则因对生态保护与发展给予重视,目的在于为社会今后的发展打下夯实基础。通过对2010-2015年阿勒泰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化表可以看出,我区的草地面积急速下降,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仍为游牧,与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草地资源对其十分重要;而草地生态资源在土地总面积中的比例为34.93%左右,充分体现出了在整个地区生态平衡维持中草地资源占重要地位,以及与气候环境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草原生态可直接评价整个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的优良差。针对目前形式而言,草原生态的情况并不乐观,导致草原生态出现恶性循环的原因呈现多样化,如:草地面积的急速下降、草地可利用面积和质量减少、牲畜数目过多等。耕地面积有上升趋势,但由于受到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干旱、风沙和盐碱等,导致农田开垦和撂荒同时存在,直接对宜垦荒地资源和荒漠草地造成巨大的影响。森林在我区脆弱生态系统中占重要地位,在“十二五”阶段,我区林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因水土的过度开发以及放牧范围和数量逐渐增加,河谷林和荒漠灌木林存在极大的消耗,导致河谷两岸荒漠区逐渐沙化。对以上列举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提出以下策略:其一,在实施农业开发途中,尽量降低已开垦的土地弃耕面积,将新开发3845382土地与保护现有耕地、收复弃耕地与改造盐碱地合理融入在一起,在农田附近需创建合理有效的防护林和排水措施,合理实施区域土壤改良工作,采取节水灌溉和加强排灌配套的方式,尽可能避免土壤出现沙化和盐渍化的现象。与此同时,对广大灌区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正确管理,并充分掌握农田投入品的使用情况。目前,大自然污染现象逐渐从城市蔓延到农村,尤其是针对个体小企业而言,需加大管理力度,最大程度减少农区环境污染的情况,维护“绿色”农牧业的持续发展。

其二,给予草地最好的保护,特别是针对高、低覆盖度的草地应加强保护力度,降低各种因素对自然草原带来的负担;开设农区畜牧业,增加优质品种,改善牲畜质量和产量,严格完成牧区水利和围栏建设工作,合理处理退化草场,预防夏牧场的水土流失和沙化现象。

其三,近几年来,阿勒泰地区得到全面发展,城市人口呈现递增趋势,污染物排放量随之上升,污染情况逐渐严重;因此,合理控制城市污染情况,及时实施城市集体供暖、垃圾清除和供排水工程建设等工作,使城市环境得到美化,创建健康、安全和稳定的城市生态体系与人居环境。其四,由于近几年矿业开发行业、公路建设行业以及其它一些行业的施工力度逐渐加大,导致植被情况受到严重破坏,合理实施工程开发建设的“三同时”管理制度,对工程作业范围进行约束。维护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开发的多赢局面,为本区的持续发展做铺垫。其五,尽最大努力维护和改善戈壁、绿洲周围的自然植被,得到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效果;禁止出现砍伐和挖掘荒漠植被的现象,帮助退化植被尽快恢复,禁止出现破坏沙漠植被的现象,在原来的保护基础上增加力度,严格遵循以下原则:生态移民、水土维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维护与轮牧、休牧、禁牧,重视林区分类建设环节;针对有条件的区域而言,应实施荒山造林和林草兼作的措施,使生态环境逐渐恢复正常。就本地区而言,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具有一定战略性,只有合理维护生态环境,才能维护经济效益的持续发展。我区虽具有地域辽阔和资源丰厚的优势,但存在环境脆弱的劣势;想要进行经济开发和利用,需全方位分析局势,统筹规划,严格管理,以生态环境的治理与维护工作为中心轴,在面临环境恶化现象时,应保持积极态度,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达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者:张万华 雷蕾 单位:新疆阿勒泰地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及成因分析

[摘 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剖析了形成当前现状的原因,并指出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 素质 现状 成因

作者简介:李君(1968-),男,湖南永州人,副高职称,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西奥德·舒尔茨通过对美国半个世纪经济增长的研究指出: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1]。这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贡献率不断下降,而人力资源的贡献率却逐渐上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不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更多地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时,指出“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发展的灵魂。”必须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大部分农民处于较低文化水平层次,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为六个字“一大、六低、一弱”。

“一大”是指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我国农村中有近5亿劳动力。据专家推算,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村只需1.5亿劳动力[2]。也就是说,在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有3.5亿属于富余劳动力。我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庞大的农业大军与有限的耕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突出。

“六低”是指农村劳动力思想素质低、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低、经营管理素质低、身体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低。

(一)思想素质低。我国农村受长期自然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浓厚,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缺乏较强的成就动机,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商品意识淡薄,缺乏经营观念。

(二)文化素质低。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占20%,小学占40%,初中占29.5%,高中占10%,大专以上仅占0.4%。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而美国农民大部分是从州立农学院毕业的;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专文化;德国6.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日本农民中5%是大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占74.8%[3]。另外,受到妇女生理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致使妇女及其家庭无法正确认识妇女教育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妇女劳动生产能力,有利于提高妇女的人力资本,从而造成了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不高,更低于男性劳动力素质。全国从业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男性从业人员占83.9%,女性从业人员则占88.1%。2000年我国男女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分别为51.63%和48.37%,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高3.26个百分点,以农村总人口8.0739亿人计算,女性人口应为3.9亿多[4]。几近半数的农村女性,无疑是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支柱,她们的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整个素质水平。总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将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三)科技素质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在农村劳动力中,近80%的劳动力没有特别技能,可谓是“科盲”。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有14%的劳动力掌握了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8%掌握驾驶技术,3.2%掌握农业技术[5]。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四)经营管理素质低。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尽管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人的经营管理并非自觉意识下的行为,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的,带有相当程度盲目性行为。

(五)身体素质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较低,基本上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食物构成和食物营养简单,因而身体素质较差。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的营养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农村卫生保健条件差,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需要。加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人口生育质量低下。据统计农村残疾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6%,弱智儿童占人口的15%。农村劳动力中还有少数人格不健全、有心理疾病等患者[5]。

(六)劳动生产率低。劳动生产率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与社会创造力的总标志。《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的数据显示:1997-1999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16美元,仅相于日本的1.03%,韩国的2.58%,巴西的7.35%,约为印度的80%。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以及高层次文化程度人员比重过低,必将影响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给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城镇化进程带来严重制约。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成因分析

1.观念较落后。长期以来制约着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除了经济落后、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落后的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主观的因素,即观念上的落后,在农村地区,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民风习俗,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民风相当纯朴,人们经常是夜不闭户。由于其教育条件差,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奋斗的目标或眼光短浅,还处在小富即安的状态,部分农民宗族观念、家长观念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相当严重,并且过分强调客观条件的不足,缺乏主观的追求。尤其在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村中多数人未真正摆正读书与挣钱的位置,没有树立起以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高素质形成再就业竞争力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多读书不划算;二是不读书照样能挣钱。

2.投入不足。政府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中中央占51%,省级10%,地市17%,县乡两级共计不过2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义务教育投人中,乡镇负担78%,县级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6],财权与事权极不相称。在投入规模方面,政府投入农村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从总量上来看,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偏低。2002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3.76%,比上年的13.31%增长了0.45个百分点,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3.17%,仍未达到1996年国家提出的2000年“财政性教育支出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的水平”的目标。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美国1949年3.3%的水平,明显低于中等收人国家4.48%的平均值,更低

于高收人国家5.66%的平均值[7]。

3.体制不适应。对于文化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农民已有一定认识,对提高自身素质也有迫切要求。但是目前的农村教育体系和农业科技的供求现状却使农民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科技素质,难以完成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从整个农村教育体系来看,农村“三教”(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分割或残缺,农村教育脱离实际,使得农民素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农村教育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城市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的,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没有任何区别,从学生的学习目的到学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一样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而是为了高考应试。与农民直接相关的农村职业教育也脱离农村实际,“升学无希望,打工无出路,回乡无技术,致富无门路”是学生普遍面临的困境。真正能为农村服务的成人教育又面临诸多问题而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4.管理不完善。整个中国的农村教育系统,过去都是由教育部门条条管理,农村县镇(乡)村需要农技、农业产品加工及经营管理初级专门人才,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农民,但不能按农村的这些需求去改革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结构、课程、内容与方法,以提高农民及其子女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素质,这不仅制约农业现代化,也阻碍农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海外劳务输出。

5.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就业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劳动力输出不断增加,一部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市或其他行业,农村优质劳动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导致了农村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的进一步下降。劳动力的转移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农村的留守大军中,女性和老龄人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沉淀下来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更低,结构更不合理。

总之,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温家宝总理也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因此,我们只有面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剖析成因,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力量。

参考文献

[1]冯菊香,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9):69-70.[2]王凤山、阎国庆、任国岩,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5,(3):60-6

2[3]李水山,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3,(15):6-9

[4]李苏英,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问题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17

[5]卢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8-30

[6]高文宇,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政策性原因探析[J],巢湖论苑,2004,(1):22-25.[7]李剑富、曾卫明、郭金丰,农民素质提高的障碍因素分析-基于欠发达地区的考察[J],农村经济,2005,(1):116-119

下载汉字书写的现状及成因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汉字书写的现状及成因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大学生犯罪现状及成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犯罪现状及成因分析师范学院杨春200911512138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兴旺。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发展,大学生违法......

    汉字书写演讲稿

    传承中华文化,书写美丽人生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传承中华文化,书写美丽人生》。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

    汉字书写培训稿

    卧佛寺学区汉字书写二级培训 魏丽丽 各位老师下午好: 3月7日我去教育局参加了涿鹿县中小学写字培训会,今天我把学习的内容和大家再次共同学习一下。此次培训共分为两大部分: 第......

    汉字书写顺序

    写字笔顺口诀 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三框首横末折⑤,大......

    红山汉字书写

    双音词 品味:品尝滋味 支撑:顶住物体使不倒塌 充足:在数量等方面能满足要求或需要的 娱乐:欢娱快乐 理由:事情为什么这样做或那样做的道理。 其实:实际上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

    汉字书写[推荐5篇]

    近期汉字书写电视节目上,“成人体验团”70%的成员竟写不出“癞蛤蟆”三字。你认为应当如何看待“汉字书写弱化”这一现象?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书写是中华文化5000年......

    规范汉字书写

    规范汉字书写 打造和谐校园 王训斌 2011年12月23日 16:06 浏览数:97 | 评论数:0 中和街小学始建于1930年天主教会举办的培德学堂,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00余名,教师100......

    浅论我国法官权威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浅论我国法官权威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摘要:美国当代著名的法理学家德沃金曾意味深长地宣称,“在法律帝国里,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正是法律帝国的王侯。” 毫无疑问,法官若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