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心理学论文:探究大学生政治参与“度”的问题

时间:2019-05-14 01:2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心理学论文:探究大学生政治参与“度”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心理学论文:探究大学生政治参与“度”的问题》。

第一篇:政治心理学论文:探究大学生政治参与“度”的问题

武汉理工大学

政治心理学(课程论文)

探究大学生政治参与“度”的问题

学院(系): 政治与行政学院 专业班级: 思想政治教育0903班 学生姓名: 邹龙

学 号:0120919630307 指导老师: 李艳丽 副教授 2010-2011学年

第1学期

武汉理工大学

政治心理学课程论文

探究大学生政治参与“度”的问题

邹龙

政治与行政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0903班 0120919630307 【摘要】现代社会,在全球政治民主化的浪潮中,执政党要稳定统治,创造一个有序的政治环境来促进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必然要对公民的政治参与有所应对。政治参与是重要的政治资源,是公民享有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大学生作为公民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参与的重要力量。自“五四”运动以来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大学生都站在政治参与的前列,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大学生的参与和奋斗。但是,大学生由于思维方式活跃、态度积极,极易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作出出格的事,所以有必要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度”加以把握,以促进国家各项事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政治参与 程度

示例:2010年10月16日西安大学生举行反日游行,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出现许多不理智的打砸行为;2010年10月18日,武汉光谷学生群众自发组织大规模反日游行示威活动,愤怒的大学生群众打砸日本丰田汽车、日本商品店等等,“抵制日货”、“干死小日本”、“扬我国威”等等激烈言论成为流行语,学生们借此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警方出面维持秩序……

武汉各高校采取封校措施防止学生有更进一步过激行为。2010年10月26日在成都游行过程中,参加游行的大学生逼着一穿汉服的女孩儿把衣服脱下来烧掉,因为他们把汉服认作了和服……

爱国没有错误,可是采取了过激的行为就不明智了。从上可以看出大学生很容易忽略一些群体行为的影响,游行作为一种政治行为其政治功效是应当受到正视的。

一、名词释义

政治参与是公民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对与其利益相关的政治活动施加影响的活动,其目的是使自身的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大学生以参加投票选举、加入党团组织、政治接触等方式参与政治。绝大多数的适龄大学生都参加了人大代表的选举。大多数大学生都愿意参加选举,愿意担当人民代表参政议政。

厚德博学 追求卓越 2010-2011学年

第1学期

武汉理工大学

政治心理学课程论文二、三种政治参与程度分析

(一)、高政治参与

当广大大学生以相当高的热情投身到政治过程中时,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个国家的政治民主很高,但是高度的政治参与可能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个人崇拜,二是政府政策适宜。对于政治参与膨胀过度,中国60、70年代的浩劫足以说明。那是一个全民政治的年代,可以说在中国没有哪一个年代能够有这般多的大学生会去关注政治、参与政治,响应领袖的任何一个号召。如此空前绝后的政治参与度导致的是什么了?浩劫,不折不扣的浩劫。当一个人被推到神的高度,一切理性都是惘然,一切秩序都是虚设。对个人的崇拜足以摧毁一切,无论是民主还其它。聂元梓、谭厚兰、韩爱晶、蒯大富、王大宾作为五大“文革”期间的学生领袖,曾叱咤风云,独领风骚,是不可一世的学生“领袖”。他们的名字,对于从那个年代走过的人来说,也是耳熟能详。他们响应反动集团号召,登高一呼,无数大学生齐集,作出多少伤天害理之事了„„

但是不排除另外一个结果,那就是大学生广泛的政治参与促进政府制定出更适宜的政策,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二)、低政治参与

当广大大学生对于政治缺乏热情而形成政治冷漠现象时,那么对国家未来的政治发展是相当不得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承担着建设、变革和创新的重任,也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实践者和源动力,其思想观念特别是参与政治的意识尤其重要。如果长期一味任其政治冷漠或只对密切关系自身利益的政治现实感兴趣的状况持续下去,势必导致其社会责任感、政治责任感愈加缺失,难以唤醒其对政治乃至对社会的必要热情,形成政治人才的匾乏。美国Luntz Research 调研公司曾对美国一些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目的在于借此检验一下这些大学生们的政治知识水准。调查内容极其简单,然而这些对政治一窍不通的大学生却闹出许多笑话。许多被调查者对美国现政府的几个主要领导人所担负的职务竟一无所知,甚至张冠李戴。在被调查者当中,知道鲍威尔是国务卿的大学生还不到一半。另一半大学生中,说他是国防部长的占12%。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62%以上的人不知道拉姆斯菲尔德是国防部长,其中5%的人一口咬定他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的人甚至“任命”他为美国国务卿。只有19%的大学生能答出赖斯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被调查的美国大学生对外国领导人的了解情况略微好一些。据这次调查结果,只有35%的美国大学生知道以色列总理是沙龙,4%的人则硬说是阿拉法特。至于布莱尔,知道他是英国首相的美国大学生还不到40%。更为可笑的是,有1个学生竟然认定布莱尔是美

厚德博学 追求卓越 2010-2011学年

第1学期

武汉理工大学

政治心理学课程论文

国国防部长。

试问一个国家的政治,对于这样不了解国家政治、不参与国家政治的大学生而言,能够担当吗?

(三)、适度的政治参与

由以上两种程度的政治参与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参与政治需要把握合适的“度”,适当控制一下,不仅能起到好的功效,提高相应的政治素养,对自身也是一种锻炼。

三、大学生适度政治参与的举措

政治人格与政治态度是可以发掘并培养的,这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现阶段可以对大学生进行一些适当的举措来加强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首先是大学四门基础课程的学习.纲要、毛概、马义、思修在许多学生眼中是浪费时间,鲜有同学在这些课上认真听讲、认真学习的。而且这四门课的考试在考前突击背一下就没有什么大问题,这越发让基础课程的功效大打折扣。这四门基础课程是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历史、哲学等从而形成政治思维的前提,没有相当的理论作准备是不能参与好政治活动的。所以大学生应该重视基础课程的学习。而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现代人格精神,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公民型政治人格,而不是对学生“手”、“脚”、“脑”的管理;应该赋予大学生更多的独立的主体性空间,尽可能保护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例如前例中提到高校为防止更多的学生上街参与游行而采取封校的措施,能起到好效果吗?显然不能,必须让学生明白如此行为的后果,否则只会让学生反感,更加抵触。从而产生不好的结果。

其次是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过程。作为文科生本身就具备条件深入了解政治,因为专业开设有政治学、政治心理学、法学等,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注意大学生政治人格向公民型政治人格的发展转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拿出一些时政热点问题让学生用从政治角度出发来分析探讨是很不错的举动。而诸如马研每周一次的理论学习是可以推广的。上学期曾有一次“马研理论讨论走进班级”的活动,起到很好的效果,同学们针对时政热点问题纷纷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不自觉的应用了很多政治理论。对于理科生来说,不应该认为政治离自己很遥远,应当摆正思想,积极参与学习。曾看过一位理工风去学子的介绍,他是数模方面的“天才”,但是他的书柜中却放着很多政治、历史、法律等类的书籍。由此可见理科生是可以浓度了解政治的。想想看我们的温总理是地质构造专业毕业的,一样能够有出色的政治生涯。而且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所有学生一个了解政治的舞台,要想跟上时代的脚步并在社会上为自己的将来找到一席之地,大学生应该行动起来了,积极地以各种方式把触角伸向与自

厚德博学 追求卓越 2010-2011学年

第1学期

武汉理工大学

政治心理学课程论文

己息息相关的政治领域,去积极掌握外部动态。

第三就是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的政治情绪表达,这就需要发挥党校培训及一些实践的作用。每个学期都会有一批学生参与党校的培训,这是一个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的好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应该学会理性的思考,即使游行也应该按照相关规定来做。而不能是如上文中所述.因为大学生政治经验不足,思想行为非理性成份较高,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比较易于寻找制度外的政治参与方式,如非程序化的结社、集会、游行等参与形式。不仅影响现实的政治稳定,对未来的政治发展也将是一个障碍。

大学生作为即将独立的政治力量,需要理性的对待政治参与,不能简单的认为广泛的政治参与是好的,又不能过高的评估低政治参与的危害.这其中的”度”需要以对现实情况发展有利为标准来测定.总之,参与政治,现在要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政治意识、政治态度等,让其在社会化之前获取政治上的成熟。

厚德博学 追求卓越 4

第二篇:大学生政治参与基本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政治参与基本情况调查情况分析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与国家政治的繁荣昌盛,社会和谐息息相关。我小组展开大学生政治参与基本情况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我校大学生的基本政治参与情况,其结果统计如下,通过以下几点全面的展现出大学生的整体政治参与情况。

1.政治参与热情较高

查调显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普遍较高,主流积极健康。在调查的60份调查问卷来看,60%的同学认为我国的言论自由,这是我国社会民主进步的表现。还有44%的同学能后经常关注我国国家政治大事,在平时的课余能后积极讨论国家最新最热的政治问题,这也是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积极表现。另外,还有70%左右的同学有在校园里面进行民主投票的经历,63%的同学还参加竞选班干部和学生干部的经历,这些学生的政治参与比较积极。

调查分析,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关注国内外的发展形势,但是消极的心理还是普遍存在。在讨论社会和政府问题上的,60%左右的同学表示“有点担心”,这也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2.政治参与多样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途径越来越多,渠道越来越丰富。85%的同学愿意通过百度贴吧,微博等等网络渠道参与政治活动,但是参与过政治民主投票的同学只有16%,40%同学通过社团参加社会民主投票,由此可见,网络政治途径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的政治参与途径之一。

3.政治参与的水平层次不齐

调查显示,在同样的学校,同样的班级,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明显存在差异。可以看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已经社团的负责人参加政治活动的比例达到88%,这些同学的积极性比较高,热情比普通大学生的45%高出不少。同样在这些高比例下,也有32%的同学对国家政治民主活动,甚至是学校组织的社团等等活动都不愿意主动参与。部分同学缺乏明显的政治参与意识,表现出一定的淡漠、消极甚至冷漠的特征,没有 把参与政治活动当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三篇:大学生政治参与调查_问卷

大学生政治关注现状调查

你好,我们是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的学生。现在,为了系统的了解当今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现状,了解当今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所关注的内容,以及对大学生对所关注内容的思考的真实现状作出分析,我们特作此调查。此问卷采取匿名填写方式,希望您能够真实的填写问卷,您真实的想法对我们很重要,我们保证问卷的内容不向他人泄漏,也决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非常非常感谢你的支持!

5.你平时关注政治吗

A挺关注的B一般吧,有时间就看看C很少关注D偶尔关注

6.你最喜欢国际还是国内政治事件

A国际B 国内

7.你最喜欢关注国际政治事件那方面信息(选择国际者作答)

A政治事件(十七届四中全会、朝韩冲突,中东国家骚乱等)

B经济问题(中央工作会议、达沃斯经济论坛、中美经济论坛等)

C文化发展与交流(两岸文化交流、中日文化交流等)

D其他

9.您关注时事政治的主要原因是:(多选)[多选题]

A 个人兴趣习惯 B 专业学习需要 C 就业需要 D 交流品评需要 E 其他

10.您认为大学生较少关注时事政治的原因是:(多选)[多选题]

A 没时间B时政枯燥无味,不感兴趣

C 关注也改变不了现状D 没有合适和方便的获取途径F 其他

14.您对校园关注时事政治氛围的评价是:[单选题]

A 浓郁B一般C 较差D 几乎没有

15.您认为如果有必要,大学生关注哪些方面的信息会比较有帮助?为什么?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民主意识淡薄,突出表现为政治责任感下降,政治参与热情降低,政治能力薄弱且政治参与的实践活动极少。笔者希望通过此问卷,了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认识,探讨在大学生政治参与实践过程中,如何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本次调查不做商业用途,纯属学术研究。万分感谢您的合作!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

摘要政治参与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其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政治参与等方式进行政治实践,大学生能够获得政治参与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适应今后的政治生活而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参与政治无论对自身的发展还是对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参与意识,引导大学生理性的政治参与行为,建立公正的政治参与制度,形成有序的政治参与秩序,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分为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对政治参与的概念做出界定,阐释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内涵,论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尤其是其中的问题。有其积极的方面,如多数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较高的政治鉴别力。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政治认知模糊、政治参与冷漠、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存在差异等。第三部分:探讨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因素。本文认为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来分析.第四部分:针对大学生政治参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导致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对策:社会要为大学生政治参与营造良好宽松的氛围;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要加强自身政治参与方面的建设。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对策

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是现代民主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衡量民主的一个重要尺度。

政治参与的定义由于国内外学者的政治环境、政治视角、思维方式不同,因而对政治参与的内涵界定也有所不同。《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政治参与是指“参与制订、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这一宽泛的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行动的任何人,无论他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是普通公民,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加政策的形成过程”。亨廷顿等认为,政治参与“是指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诺曼·H.尼等认为,政治参与是“旨在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企图影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平民或多或少以影响政府人员的选择及他们采取的行动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合法活动”。这些定义说明政治参与是个人或个人组成的团体为了改变或维护一个政府或团体的一些公共政策进行的有意或无意地反对或支持政府或团体的一切行动,对政治参与的主体、作用、对象,政治参与途径和方式等,作出了不同的界定和概括,赋予了政治参与不同的内涵与外延。中国学者对政治参与也进行了概括,《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政治参与是指“公民自愿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当代世界政治实用百科全书》将政治参与定义为,“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2、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概念 所谓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作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在基本了解和认识国家政治、社会状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程序参加社会政治生活,表达个人或集体的意愿,从而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作方式、规则和政策过程的政治行为。它包括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行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大学生政治参与是大学生主动或动员的运用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权利,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对国家的政治生活合法进行参与的活动。“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本身蕴含了政治参与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当代大生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具有一定的知识底蕴,必然会要求进行政治利益的表达。随着生力和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内涵及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大学生的政治参的广度和深度,也会随之丰富而日益完善。

3、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义 大学生是当代中国政治参与主体中极为重要的主体,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是衡量我国国家政治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尺。因此,研究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不仅在理论有助于拓宽民主政治的研究范围、深化民主政治理论的认识,促进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更有助于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既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政治秩序的稳定和政治管理的民主化提供保障,有利于大学生表达其利益要求,实现其合法权利,也为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增强政治责任感提供借鉴,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评析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时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历史使命。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点 政治参与的自主性增强

在法制基础上的大学生自主性参与行为日益增多,特别是政治参与自主性增强。他们

不再迷信权威,喜欢独立思考,有强烈的平等意识和主体意识,如投票选举、投诉等屡见不鲜。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态度整体上积极健康。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对于国家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市场供应、经济状况、物价、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持肯定态度,对中国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对政治事务“感兴趣”。调查显示:%%的大学生是因为受身边的老师、同学、家长影响,认为党是先进组织才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这说明,我们党是完全可以吸引青年、凝聚青年并且最终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党组织在大学生中的感召力近十几年越来越强,这一点可以从逐年递增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人数上得到印证。

2、政治参与层次的不均衡性

大学生政治参与呈现出多层次和在高低层次上不均衡的特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 子以及社团的组织者在参与热情、参与程度以及参与水平上都显得高一些。这些学生参与程度和水平较低,据调查资料显示,对政治活动积极主动参与的大学生占36%,属于动员参与的大学生占34.7%,对政治参与漠不关心甚至逃避的大学生占292%,不少大学生还缺乏明确的政治参与意识,没有把参与政治当作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能自觉地、经常性地进行政治参与。

3、政治参与心理的不成熟性

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心态是复杂的,政治逆反化、政治恐惧化、政治回避化和政治狂热化等心理并存,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水平。所谓大学生政治逆反心理,是指大学生往往由于先入为主的思想成见而对于社会政治、宣传教育等产生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向力量,认为这些社会政治、宣传教育夸大、不真实,误导思想。当代大学生要成为“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齐奋斗”的优秀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很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政治参与能力。目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不再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些偶然现象,它迫切要求我们重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健全政治参与渠道,激发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4、政治参与渠道多样化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政治参与途径呈现出多样化。

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选举、集会、参加社团组织、游行示威、利用媒体、参加听证会等。主要介绍以下几种:(1)参加社会政治团体

高校大学生最常见的参政渠道是参加各类政治团体,比如共青团、共产党、九三学社等知识分子团体,通过这些团体和党派表达利益愿望和政治诉求。一些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学生都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在毕业时入党人数基本达25%。对于参加区(县)人大代表的投票选举类活动以及政治类的学生社团,大学生都愿意参加”。(2)法律渠道随着法律制度化和民主化、程序化制度的健全,法律途径是最具有强制力和影响力的参政渠道。广大青年学生己经认识到一个国家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当他们的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会自觉地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利用大众传媒(包括报刊、广播、网络等)

大众传媒既能为公民提供及时便利的各类信息,又能为公民发表言论、意见提供一个便捷的窗口,具有及时性、公开性和广泛性等特点。随着社会向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日益成为高校青年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渠道和手段。例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其中互联网成为了大学生政治信息的最主要来源渠道,同时,当代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媒体来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并将此作为最现实可靠的一种途径。例如:大学生在校园BBS上发表“反日”、“反台独、藏独”、呼吁“关注弱势群体”等匿名文章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大学生政治参与中的积极方面

1、多数大学生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

多数大学生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在政治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明确的政治观。同时能客观评价政府工作,并结合现实理性思考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据孙丽芳对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大学生思想滚动调查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总体上呈现出健康、积极、稳定的发展特点。对国家在建设过程中稳定压倒一切的调查中,大学生认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最主要的因素是“‘三农’问题”,第二因素是“腐败问题”,第三因素是“就业难,无业、失业人口多”问题。大学生非常关注就业问题,它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政治责任感,政治立场鲜明,政治意识形态坚定。

2、多数大学生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

多数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政治参与态度积极。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政治意识坚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的思想意识占主导地位,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中能坚持主流的价值观。多次调查显示:青年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达九成以上,对于如果国家遇到危险或困难(自然灾害、敌人入侵)应持什么态度,有1/3的青年认为如需要可献出自己的一切,有2/3的青年表示要“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9。近年来,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原则,以“文化、科技、卫生”为内容的“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大学生特别是党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实践中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责任使命,服务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这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已普遍提高。

3、多数大学生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

新时期的大学生不仅有与其知识水平相称的政治素养,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并且随着社会和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会不断增强。调查显示有69.7%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把自身建设搞好”,66.7%的大学生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77.8%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73.7%的大学生认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88.9%的大学生认为“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的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正确、合理地分析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思想水平,从而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大学生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新时期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效果总体上是良吐的,整体政治素质水平是值得肯定的。与此同时,大量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了某些当代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的实际效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偏差,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部分大学生政治认知模糊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在受到错误政治思潮的影响时,相当部分大学生很容易放弃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信仰,转而接受另外一些不同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产生对社会主义的动摇与怀疑。如一些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对一些理论问题的认识尚存在分歧,对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议会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等问题分辨不清。因此,有的学生不能客观和理性地对待改革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我国社会发展往往产生悲观情绪和疑惑的论调有的大学生受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而发达的互联网使资本主义国家更为便利地输出其制度和文化,个别大学生甚至崇拜西方所谓的“民主制度”,使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模糊的政治认知势必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自觉性。部分大学生缺乏政治兴趣,政治情感冷漠

在一次全国大学生社会政治心态的调查中显示大学生缺乏政治兴趣,政治情感冷漠。当问及“您是否关心国内外政治大事”时,有近20%的大学生回答“说不清”和“不太关心”;当问及“您认为政府宣传对您的行为有多大影响”时,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回答“说不清”及“比较小””。这种对政治冷漠的现象反映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从思想意识上表现出漠视政治的心态。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学业压力,所以部分大学生很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则表现出一定的冷漠。不少大学生就有“政治上过得去,业务上过得硬”的观念。另一方面,在行为上,表现出被动和盲从。动员型参与多于自觉型参与,大学生的主动参政的意识不够。抱着“随大流”的心态被动参与。另外,部分大学生缺乏政治参与需要的最基本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大学生出现政治盲从现象,一是不能独立思考,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只能盲目跟从;二是现实社会的同化,对商业和金钱的极度追逐,正义和理性声音的黯淡,对贪官酷吏的容忍和钦羡,对社会生活不公的逆来顺受,对“沉默是金”的信守与奉行;三是懒惰,‘懒于思考,懒于勤力,选择盲从省心省力;四是迷信,盲目迷信权威,迷信领导。大学生政治盲从危害极大,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有序的政治参与。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存在较大差异

“一个人确信他应当参与其共同体或国家的政治生活,并不意味着他将在事实上这样做川“这一方面表现为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但实际政治参与行为投入较少,另一方面对社会有基本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这表明当代大学生有一定的政治参与基础,但实际上并没有相应的实际投入,甚至将会出现与认知相反的行为,比如,在各种调查中,大学生反映最强烈的社会问题是“贪污腐败”,总是把“反腐败”作为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少数大学生却崇拜权力,仍然采取或理解用请客、送礼等方式来促成奖学金或就业等问题。政治参与实践的缺乏,使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目标难以实现,因为大学生在政治教育中所获得的政治观念、政治知识、政治技能和政治经验,只有通过实际的参与才能真正内化为自身的政治素质。

4、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目的信念性同利益性并存 所谓的信念性政治参与是指公民为了实现某种理想、原则而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所谓的利益性政治参与是指公民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参与政治的实践。当代大学生出生和成长于改革的时代,他们用自己的身心切实感受着改革的每一步。改革取得成就时,他们就欢呼雀跃、互相转告;而当改到难点、困惑时,他们又都愁眉紧锁、寻找对策。入党来说,现在各个高校入党人数不断增多,学生入党积极性不断增强,但其中有些学生参与的内在动因是利益需要而不是精神需要,他们受市场经济功利思想的影响,把入党作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或增加就业祛码的手段。这种状况一方面是青年大学生道德滑坡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市场经济所蕴涵的负面效应。在利一益的驱动下,部分大学生开始了为维护自己单方面的物质利益、精神利益,通过政治参与的方式对党和政府进行索求,对之我们一定要警惕。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面临挑战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为政治参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也使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一,互联网络的发展容易造成大学生政治态度的畸形和政治行为的失范。二,易引发大学生非理性的政治参与。三,大学生依赖网络进行政治参与,可能导致大学生依赖简单的“人机关系”。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自身因素

1、生活压力

大学生怀抱着求知济世的理想来到知识殿堂,受着良好的高等教育,他们理应比一般人更有机会和条件学习和实践政治技能。然而,求学期内缺乏必要的经济来源,父母的资助和不丰裕的打工所得,以及以银行贷款维持着学业,他们的经济地位很难超过在职的成年人,有限的经济地位影响着他们的参与热情。生活的压力对于规范政治行为进行适度的政治表达产生了一些难度。第一,经济压力。学生上学的费用包括吃饭、住宿、生活用品、和其他开销,基本来自家庭。由于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所需要费用明显提高。第二,自理自律压力。自从我国把“独生子女政策”定为基本国策至今,现今城市中的青少年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独生子女,这一群体在当代大学生中也占相当比例。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是特殊的,被冠之于“小皇帝”、“小公主”的独生子女从小普遍在“四二一”式家庭环境中长大,集两代人宠爱于一身。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忽视一般的基本的生活技能,缺乏自理自律能力,很多人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2学习压力

大学生既是承载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也是承载社会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当前这一种群体承载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大学生在校期间为了将来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为了毕业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能功成名就,就热衷于学习专业课知识,期望在毕业成绩单上能够拿到好成绩,给招聘人员留下好印象。考英语四、六级证、考研,热衷于学外语、学电脑等实用的知识,过头的学习任务,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使得他们在主观上不愿占用有限的时间参加各类政治活动,而在客观上又没有精力深入思考政治问题,不能有效地进行政治参与实践。

3、就业压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毕业生不再由国家统筹分配而是直接面对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尤其是高校扩招以后,大学生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竞争和就业的压力。这样,现实生存压力使实用主义在大学生中普遍盛行,他们的政治参与程度以及方式难免会以自身利益为衡量标准。社会竞争加剧,职位少,毕业生多,竞争上岗,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整个社会处于激烈竞争之中。在这一大背景下,连续多年的大学本科、研究生扩招已经加大了大学生竞争就业的力度,2006年3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调查显示:2006年,进城务工农民的月薪平均预期是1000多元,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平均预期仅为800元。其他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意识到就业的紧张形势,其中,六成受访者认为自己刚毕业工资将在800至1200元左右,两成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资在2000元左右”。今年全国毕业生人数约630多万,预计到2011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4。就业问题己经成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也是形成大学生诸多压力最主要的压力来源。一年高过一年的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在有限的四年大学生活中无心去顾及政治参与等方面的问题。

4、大学生自身素质普遍下降现象 中国的高等教育,自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事件可以和1999年的高等教育扩招相比。按照维基百科对于1999年大学扩招背景的介绍—扩招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此后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将近3倍,“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直至2005年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内地适龄青年高校在校人数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近些年扩招所带来的大学《湖南大学生月薪预期底线800元,不如农民工》.新华网.2006一11一1,《2010年毕业生人数630万,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河南省人民政府网.2009一12一14.生整体素质普遍下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断突现出来。加之全国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在大众教育的背景下,中国的大学和大学生史无前例的发生了自身内涵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其对于大学和大学生本质的社会先进知识与能力的代表的变更,而完成变成了流水线式的培养模式,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普遍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这样使部分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认知和行动都有了阻碍。

5、大学生不成熟的政治素质

大学生不成熟的政治素质,主要表现在个人主义特征明显,信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集体主义行动原则受到挑战,个人主义价值观被逐渐接受的背景下,动员型参与多于自觉型参与,大学生主动参政的意识不够,政治冷淡在一定范围存在。与政治冷淡相对应的是伺机而动的非理性参与行为的存在,并影响政治判断。他们对政治评价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于社会问题多从现实生活中去认识、去理解,从自己实际感受到的利益中去评判、去思考;而对政治理论学习表现得相对冷淡,政治认知非常直观。尽管有时他们整体的政治认知方向无错误,却不会深入,甚至存在许多模糊观念。其次,在拜金主义影响下,导致部分大学生对金钱的向往和物欲的追求取代了对政治地位的崇拜和参与政治的热忱,仅仅关心自己的利益,对公共利益漠不关心,甚至丧失国格和人格。再次,由于政治上的幼稚,部分大学生极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的影响,价值判断标准出现偏差,有时还会出现认同“轻度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的实际做法,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大学生通过参与政治改变社会现实的激情和动力。

6、同辈群体的影响-“同辈群体又称同辈集团或同龄群体,是指在相同年龄层次上,由地位、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非正式群体。”’5“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思想和行为发展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老师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首先就是进入同辈群体。由于自我价值观念和人格初步形成,出于相同的价值趋向和共同兴趣爱好的追求,缘于性格相近或互补,因模仿、崇拜和暗示等意识心理促使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形成。在大学生同辈群体中,群体成员交往频繁,他们自由探讨经济、政治、文化等话题,这必然激发他们参与政治讨论和政治生活实践的热情。但同辈群体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比如同辈群体所承载的文化与社会文化相悖的亚文化,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造成破坏性的消极影响,导致大学生的逆向发尤其是在我国社会生活多元化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同辈群体的交往方式、活间多样化,价值追求多元化,其中也难免有一些不良的因素,如与主导政治文化不相相违背的政治观念,会对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产生消极的影响,使某些同辈群体成员出极的政治参与意识或偏激的政治参与行为。可见,同辈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是双重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并存。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学校教育因素

教育是社会环境中影响人的发展的一种自觉因素;环境,则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一种自发因素。l、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 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基本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效能感也缺乏足够的认同,这都需要加强政治参与知识的教育。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功能特点来看,其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提高政治觉悟,激发政治参与热情;二是通过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民主法制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三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扩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接触活动范围。如组织学生到法庭旁听审判活动、收听收看“两会”的现场直播、与人大代表进行座谈等。但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涉及到政治民主参与的知识还是很少,有不少学生根本不知政治参与为何物。学生党建工作的推进

学生党建工作的推进对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是党的思想建设的不断加强,尤其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大学生党员的党性观念、民主观念和政治参与意识普遍增强。二是党组织建设的不断加强,尤其是把“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使低年级有党小组,高年级有党支部”,使更多的大学生党员得到了更多在党组织中实现政治参与的机会。三是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的不断创新,尤其是各种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拓宽了大学生党员政治参与的渠道。

3、大学生社团的改革和发展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促使他们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爱好自愿组织和参加活动,寻找各自的舞台和位置,以求最大限度地锻炼自己,努力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大学生的这种内在的需求与社团活动的性质、目的、功能是基本吻合的。但是,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的影响决不仅仅限于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方面,虽然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的确存在,而且不容忽视:一是学生社团的群众性、民主性有于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无论社团负责人的选举还是社团管理工作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都效仿了党政群工工作,社团成员对这些活动和工作的直接参与和自治行为,为他们的政治参与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二是学生社团组织的社会性、活动的实践性拓宽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如党组织对学生会、学生社团的领导和团组织对他们的具体指导,使他们有机会在参与学校决策和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实现政治参与。而学生联合会、社团联合会等跨院校的联盟组织的成立,使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范围得以扩大。三是学生社团的多样性、教育性,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以通过学生社团这一重要的“中介”,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在这方面,理论学习类社团、社会科学类社团、志愿服务类社团对大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

4、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是置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征的亚文化,是大学校园里师生长期共同创造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渗透着教育目的,对大学生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能力和丰富政治参与经历,有助于培养政治参与的意识和精神。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方式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层表现,包括教学科研设施、工作生活场所以及校园绿化环境等,体现着大学理想和人文精神。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包括教学科研活动、组织管理工作、课外文化活动,乃至后勤服务等,体现着校园文化的独特风貌。制度—方式文化是一种规范和习俗文化,包括教学科研的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规范条例、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要求,另外还有习惯、礼仪、校风、班风和学风等。制度—方式文化反映了高校的文化准则,它在发挥规范作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导向、调控和纪律训导。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其核心是校园精神。它是“前三层文化的具体外化”。’7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既是学校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行为文化、制度—方式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上。从行为文化来看,大学生在校园中发生的所有政治参与行为,如前文所述的加入党团组织、参与人大代表选举和班干、团干、学生会干部及其他社团干部选举、竞选活动等,以及他们对学校管理活动的积极参与,都会对他们走上社会以后的政治参与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从制度—方式文化来看,主要是通过校纪校规的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和严格执行,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民主和法制观念。从精神文化来看,一所高校历史传统、精神氛围、理想追求、人文气象是最具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的,是该校最具特色的标志。它最深刻地、稳定地体现了校园群体的共同价值、理想、信念和情操,也最能在学生心灵上刻上印痕,让学生有种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 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社会环境因素 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 市场经济的正负效应

3、社会主义政治参与体制不完善政治参与自身既是一种政治价值,也是一种政治制度或行为,上的结合。总体体现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明确的、一贯的。是民主政治在两个层这就是建立和完善体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但是达到高质量的人人参政议政的民主是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完善不仅影响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且也制约着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正常发展。这种制约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政治参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其次,权力垄断造成政府与民众、上层和基层之间的鸿沟,这是现实的体制原因’。国家长时间对大学生政治权利、政治自由的漠视和参政渠道的阻塞等大大地挫伤了大学生的参政热情。

传统政治文化的制约上现实中的“腐败现象”、“社会不良风气”、“官本位思想”等社会弊端,使一些大学生对政治产生无力和无奈感,甚至对政府的公信力也产生怀疑,导致消极的政治参与。

5、大众传媒的迅速扩张 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己经成为社会主导价值观宣传的主渠道和主要阵地,影响其政治知识、政治参与态度和政治参与行为的极为重要的因素。三完善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对策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机会不断增多,其政治表达的欲望不断增强,但我国目前的政治参与渠道与途径相对狭窄与缺乏,还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需要在各方面进行努力。

社会要为大学生政治参与营造良好宽松的氛围

1、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创造良好的环境氛(l)要发挥新闻媒体、互联网以及其它各类社会舆论的作用 毫无疑问,大众传播媒介在当代的政治思想教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传播媒介中的政治倾向性、政治价值判断的标准,对青年的政治观念与态度都有影响。另外,大众传播媒介也是政治知识的传播者,并通过经常的传播来诱发和提高青年的政治兴趣。因此,必须整合大众传媒各类资源,加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管理,净化传播内容,多向大学生传播健康、科学的节目知识,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导向作用,尤其是网络的积极作用。(2)弘扬主流政治文化,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我国的政治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核心的,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体制相符合,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直接服务的政治文化。全社会必须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主旋律,为当代大学生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首先,要继承和弘扬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特性的政治价值成分,使之-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相结合,完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其次,要认真分析传统政治文化,批判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糟粕,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创造性地实现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政治文化的转换。最后,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确保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健康发展,切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旋律。

(3)改进高校组织管理方式,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民主管理环境

大学政治参与意识的健康程度,与其学习和生活的高校民主管理氛围密切相关。因此,在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中,必须深入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学校要通过课堂教育、课外活动、实践环节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民主政治文化灌输和弘扬,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艺术、体育、政治、经济、文化等主题的校园活动,形成科学、民主、健康活跃的校园主流文化,使大学生接受熏陶,逐步形成健康向上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豁达开朗、自由民主的精神面貌。

(4)加强社会网络管理和建设,对大学生网上政治信息获取和网络政治参与进行引导 当今网络已成为公民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但是,互联网在改变政治参与结果和模式,推进政治参与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健全网络政治参与渠道,运用各种社会力量加强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管理,用社会政治文化主旋律充实网络阵地,把互联网作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平台,加强正面宜传和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行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政治参与渠道,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政治参与的法律化和制度化建设,大力拓展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学校应促进大学生政治组织社团的完善和发展,使其履行更多的政治功能,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实有效途径。应重视大学生的信访、申诉、举报等常规政治参与渠道。另外,充分重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作用。对大学生的参政行为给予支持,同时健全上传下达和反馈渠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公民意识,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效能感。(l)完善政治参与制度和相关法律,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创造制度条件,加强政治参与制度化建设。(2)大力拓展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

政治参与渠道是否畅通,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近年来,许多地方的人大、法院开始邀请大学生和社会人士旁听、咨询,征求他们的意见。一些地方的政府还开辟出新的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如网上投票、网上协商对话,以及网上民意测验等,为大学生多层次、多方位、多样性的政治参与创造充分的条件。疏通、拓宽乃至开辟更多的可供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途径,把大学生中的利益群体联结进来,并融入政治体制改革中,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共识和政治文化的一致性,也可以使掌权者与政治参与主体实现政治沟通,达到观点、态度、行为方式的统一,进而增强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信心。

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教育和引导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l)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2)加强政治参与知识的教育,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自觉性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都开展了法律基础课,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民主法制知识的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除了加强学生课堂教育外,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政治民主参与的基本知识,达到教育的目的。

(3)提高教育者的品德修养,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政治人格的教育作用“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全社会尊重教师,广大教师更应该自励,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2、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l)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如学生工作信息的发布、学生社团开展活动都可以利用校园网。还可以开展“网页设计’夕、“心理调查”、“虚拟家庭”等活动,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把主旋律唱到网络上来。还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网站,利用网络具有超时空、速度快的特点,及时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隐私问题。

(2)关注网络,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爱因斯坦曾指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使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教育他们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3)建立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

3、发挥党团组织积极作用,正确引导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l)加强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发挥骨千党员的模范作用

(2)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作用,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实践途径

4、加强对同辈群体的引导,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政治参与中的积极作用(l)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大学生同辈群体交往提供价值导向(2)丰富同辈群体的交往实践活动形式,提高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

(3)加强正面典型人物的人格魅力教育,引导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良性发展

(4)加强同辈群体成员的自我教育,促使大学生由动员式参与向自主式参与转化(三)大学生加强自身建设

1、加强自身政治理论的学习,准确定位“自我发展”

2、提高自身政治素质,不断增强自身主体意识

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能力。大学生还要加强自身的主体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加入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来。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3月15日答记者提问时说“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负起责来,各项事业才能顺利发展。我从群众的意见中感受到大家对政府工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种信心和力量。”这些都要求大学生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加入到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3、加强政治参与实践的自我锻炼,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当代大学生要积极的进行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政治知识法律知识宣传等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得自身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体验,产生政治认同,做出正确道德选择,进而在实践中使其思想得到熏陶、政治认识得到深化、政治觉悟得到提高。

4、培养社会生存的本领,主动担负政治参与的义务新时期的大学生都应具备“以天下兴亡为已任”的思想,要主动担负起政治参与的义务。要主动回应民主政治化和政治参与法治化的前进趋势,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主动承担政治参与的义务。结语

蔡元培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天之校园”,所以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相应的对策,对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状况,合理引导大学生参加政治生活,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特别是推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现代化、制度化都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在总结大学生政治参与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关注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社会、学校等方面着手,保护和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促

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我们相信,在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下,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一定会朝着理性、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五篇:政治心理学参考资料

政治心理学参考资料

Walter C.Langer, the Mind of Adolf Hitler ,the Secret Wartime Report,1972. Willim Mckinley Runyan, ed.Psychology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北图,2-89/B84-09/P97)

Miles F.Shore, Biography in the 1980s:A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In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Vol.12, No.1,(1981 summer)(北图,H/J63/5800)James William Anderson, The Methodology of Psychological Biography.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Vol.11, No.3,(1981 Winter)(北图,)

Erik H.Erikson, A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Selected papers from 1930 to 1980.Ed.by Stephen Schlein, New York ,1987.(北图,2-88/B84-06/E68)

Fred Weinstein, Psychohistory and the Crisis of the Social Science.History and Theory.Vol.34, 1995/4.科胡特:《心理史学与一般史学》,罗凤礼译,《史学理论》,1987、2。

费弗尔:《历史与心理学》,《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1982,P.49-64.佛洛伊德:《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佛洛伊德:《摩西与一神教》,三联书店,1989。

佛洛伊德:《性爱与文明》,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佛洛伊德:《佛洛伊德论创造性与无意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佛洛伊德:《梦的解析》,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

佛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霍尔:《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商务印书馆,1985。

奥兹本:《弗洛伊德与马克思》,三联书店,1986。

弗罗姆:《佛洛伊德思想的贡献与局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艾布拉姆森:《弗洛伊德的爱欲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雷宾:《精神分析和新弗洛伊德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克莱芒:《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分析学说的批评》,商务印书馆,1985。

洛斯奈:《精神分析入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霍兰德:《后现代精神分析》,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三联书店,1991。

荣格:《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工人出版社,1987。

荣格:《人及其表象》,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霍尔:《荣格心理学入门》,三联书店,1987。

布罗姆:《荣格:人与神话》,新华出版社,1997。

弗罗姆:《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

弗罗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弗罗姆:《弗罗姆著作精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弗罗姆:《梦的精神分析》,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墨菲、柯瓦奇:《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商务印书馆,1980。

普林、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84。

舍伦伯格:《社会心理学的大师们》,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弗里德曼:《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阿伦森:《社会心理学入门》,群众出版社,1985。

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重庆出版社,1990。

梅松纳夫:《群体动力学》,商务印书馆,1997。

赫勒:《人的本能》,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斯通:《政治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纳奇拉维里:《宣传心理学》,新华出版社,1984。

邵培仁(主编):《政治传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

谢天佑:《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王绍光:《理性与疯狂》,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3。

李文海、刘仰东:《义和团运动时期的社会心理分析》,《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P.1-25.

下载政治心理学论文:探究大学生政治参与“度”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心理学论文:探究大学生政治参与“度”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政治参与情况调查(优秀范文5篇)

    大学生政治参与情况调查 大学生一直以来都受到我们社会的极大关注,他们在社会进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了解大学生政治参与情况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改革有着密切的关联......

    王家坪社区居民政治参与度调查报告

    王家坪社区居民政治参与度调查报告 居民政治参与是指社区居民通过主动参与、自主自助和合作行动,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的一种基层民主管理的机制。广泛的居民参与意味着居民与......

    王家坪社区居民政治参与度调查报告

    王家坪社区居民政治参与度调查报告居民政治参与是指社区居民通过主动参与、自主自助和合作行动,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的一种基层民主管理的机制。广泛的居民参与意味着居民与居......

    浅析中国政治参与现状

    浅析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现状 陈嘉玲 PAM09026 摘要:政治参与既是衡量政治发展的标尺,又是推动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主要就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现状进行分析,寻找解决方法。 关键......

    社区青年政治参与问题的研究

    社区青年政治参与问题的研究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的青年政治参与情况和工作实际,通过对政治参与的理论研究和试点现状分析,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将实践推向深入。文章从上海社......

    镇江市XX社区居民政治参与度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镇江市居民政治参与度调查报告 居民政治参与是指社区居民通过主动参与、自主自助和合作行动,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的一种基层民主管理的机制。广泛的居民参与意味着居民与居委......

    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冷思考

    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冷”思考 王洪全 2013-1-25 15:18:12 来源:2013-1-23 人民论坛(总第391期) 【摘要】政治参与是社会民主化提高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是青年中的高知识、......

    政治复习方法探究发言稿

    政治复习方法探究发言稿 勤思考,重实效,努力打造高效的课堂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首先衷心感谢领导给我这样一个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政治教学质量的机会。在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