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
【摘 要】由于课外阅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加强课外阅读显得非常重要。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做好引领和指导工作,加强阅读效果检查,以便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 兴趣; 检查;阅读能力
现阶段很多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以文章语言作为实体的教学基础上,通过阅读材料来传授语音、语法和词汇等语言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获取信息的能力。尽管在学习英语中,课文是最重要的语言素材,是学生接受语音、语法、词汇与各种惯用法等的最重要来源,但只让学生学习课本上的文章是不够的,那样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融会贯通和知识的巩固、掌握。作为教材阅读教学的继续和延伸,英语课外阅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加强课外阅读呢?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读书的兴趣,学生才会去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首先,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目的。课外阅读的目的在于充实、提高自身,增长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存在价值。只有明确了这一目的,才能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其次,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因此,教师应经常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老舍、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让名人的魅力感染学生。同时,及时表扬班里喜欢阅读、阅读能力提高快的同学,让班级中一些爱看课外书籍的学生带动全班。再次,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组织学生参加完成任务的活动。如要求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描绘一年四季的诗歌、散文等,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开展作文比赛,进行辩论赛等活动。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体味到收获的喜悦,又能进一步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强调教师的引领作用
教师的引领作用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教师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帮助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
教师必须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时要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统盘考虑,要从学校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知识水平、阅读实际等情况出发,才能行之有效。制定课外阅读计划,首先要帮助学生分析他们自身的阅读概况,包括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所在、阅读过哪些书籍、教学急需填补提高的知识、从长远的教学实际及发展来看自身还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及解决的办法等。其次应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分类,区别哪些是必读的,哪些是参考的,哪些是精读的,哪些是泛读的,哪些要先读,哪些要后读。这样全局地读,读起来才能有条不紊,针对性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再次是合理地安排课外阅读时间。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在时间上,既要有一定的安排,又不能与课堂学习相抵触,要利用课余时间。从长远看,要有阶段性。应分短期阶段和远期阶段。急需的先安排,暂缓的后安排。这样,便于执行,便于自我检查完成情况。
2.帮助学生精选课外读物
选择课外材料应注意: 材料要有趣。兴趣是行动的最大内驱力,故可以选择英语笑话、幽默、寓言故事、科普小品、人物传记、脍炙人口的名人演讲、童话故事、短篇侦探小说以及著名小说的英文简写本,也可以选择“书虫”或“轻松读经典”等梯级系列简易读物。英语水平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文字通俗、?显、优美并且稍简短一些的英文原著。有趣的读物会让你爱不释手。语言要容易。具体做法是:从书中随便翻一两页,如果不用字典能看懂大意,那就说明语言难度适宜。容易的读物容易培养语感,也容易提高阅读速度。千万不能好高骛远,一开始就去读大部头的原著,那样,读书的热情会很快被满眼的生词所淹没。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语言学家的“输入假设”,应该选择难度最接近或稍稍超出学生当前英语水平的课外读物,这样最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习得,这样既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引起兴趣,又便于启发思维、增添知识。因此,选择英语课外读物应先易后难,多易少难。书要薄,文章要短。如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则容易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形成正反馈,进一步强化阅读的兴趣,从而越读越爱读,越读越想读。阅读量要大,即读得多,读得广泛。要读得多,所选材料就必须容易;要阅读内容广泛,就要选薄书、短文章。像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推荐的英语分级读物就有一定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
三、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真正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就必须切实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几种主要的课外阅读方法不妨一试:
1.摘读法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读一篇文章,把它优美的部分抄录下来,然后反复诵读,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在抄读中博览群书,能帮助记忆和加深理解,打好语言基础。
2.精读法
在一段时间内,选择几篇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都比较完美的作品,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把它们读熟读透。
3.浏览法
我们需要读的书很多,可是时间和精力又很有限,为了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必须采取走马观花的浏览方法。有的文章是属资料性的,只翻一翻,知道大概内容就行。浏览,重在广博,拓宽知识面。
4.跳读法
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有选择地读,与自己需要有关的重点读,无关的则跳过去不读。课外阅读如能做到这些,学生就能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加强课外阅读效果的检查
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直接目的是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课外阅读是否完成了计划,达到了目标,必须由检查来验证。当然,课外阅读效果的检查,要有别于课内学习成绩的检查,因此,检查的方法应灵活多样。
1.学生自查
学生统计自己的读物,对照计划检查完成情况,翻阅自己的笔记、检查自己读书的质量、收获;进行自我书面测试,如用课外阅读过的知识来完成一篇小论文,看能否充分运用读物中的知识、观点。
2.学生互查
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介绍阅读经验,通过提问、讨论、互看阅读笔记、名句竞赛等方式进行互查。这样,既可以达到检查的目的,又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教师检查
教师检查具有相对的权威性。教师检查的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如可结合阅读教学检查,也可结合写作检查,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查阅学生的学习笔记等方式加以检查。
4.活动检查
也就是通过组织一些活动,如知识竞赛、作文竞赛、阅读笔记展评、读书心得讨论会、经验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以达到检查的目的。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又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课外阅读是英语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一方面它与课内阅读紧密配合,成为其延伸、补充和扩展;另一方面它是课内阅读实践的综合运用。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历程,只有不断地、长期地坚持,才能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参考文献:
[1]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 lications[M].Oxford: Pergamon,1982.[2]D.L.Freeman &M.L.Long.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郭亚贞、张健、吴红艳、徐谦、张勇华.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心态分析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8(7).[4]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5]许新丽.大学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1).
第二篇:提高中学生的运算能力
提高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
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因为数学运算始终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数学学习过程的任何方面都离不开数学运算.
1.兴趣引路,提升计算欲望
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我以介绍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在计算题的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开展计算比赛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改善评价的方法,像分小组竞赛、个人加分、评选计算标兵、计算不出错的免去当天晚上的家庭作业等方法,也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当计算出现错误时,学生会产生自责感;当自己找到错误的原因时,他们会有喜悦感;当计算正确时,他们会产生成功感;当连续几次正确率在100%时,他们会产生自豪感……这些不同的感受都会从他们的言行中表现出来,更加增强了他们正确计算的欲望。
2.训练口算,提高估算能力
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我们在练口算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坚持做到“节节有口算,天天练口算”,使学生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我们在每次训练中都有明确的目的、恰当的要求,注重形式的多样性,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口算、估算的积极性。
3.优化策略,强化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引导与示范。首先要弄清算理。计算教学最忌讳重结果轻思维、重法则轻算理的做法。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不仅让学生知道怎样算,而且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既使学生明白了算理,又能把所学知识前后融会贯通。其次,要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能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训练时,我让学生看题目,想算法,选择正确科学的计算方法;做完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给予及时纠正和补充,从而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计算方法。同时,我将计算题型进行归类,让学生一天练一个类型,隔天巩固练一题。这样有的放矢,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
4.日常入手,培养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教师要教育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对计算的结果自觉检查。必须注意,课堂计算时,教师绝对不要提“看谁算得快”的要求;否则,学生往往是只图快,不求对,久而久之,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其次,教师要做好表率。平时板书、批改作业时,字迹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发动家长做好配合。如在家庭作业中,发现孩子有错题,可让家长帮助孩子找到错误的原因,再订正到纠错本上。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三、优化运算过程和运算方法的训练
优化运算方法,可以提高运算的合理性。我们要重视数学思想对运算的指导作用。数学思想是数学的基本观点,是数学中最本质、最高层次的东西,它是优化运算过程和运算方法的指导原则,是解决运算合理性的基本策略的源泉,是数学运算的灵魂。
指导数学运算最常用的是化归思想,即把要解决的运算问题转化为已经具有确定解法和程序的规范的运算问题。
第三篇:课外摘抄能提高中学生语言素养
课外摘抄能提高中学生语言素养
王灿华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学生在阅读方面提出这样的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而在写作方面也提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语言的积累对于学习语文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加强语言的积累呢?指导学生摘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二00一年新版教材已经注意到在每次阅读教学的“思考、练习”中有意识地安排摘抄,但是,仅仅在课堂上练习几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摘抄,使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摘抄习惯,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不少语文教师在初一新生入学后即要求学生做摘抄,希望能够通过课外阅读摘抄这一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并将其运用于写作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往往有些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因为收效甚微学生兴趣全无便草草偃旗息鼓了;而另一些,虽说经过较长时间的摘抄训练,但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未像预想的那样同步提高。这其中,教师是否该深层考虑,自己在落实摘抄的过程中该如何调动学生摘抄的积极性;该如何将摘抄与写作有机的联结在一起;又该如何才能让摘抄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一种阅读的习惯。
一、指导摘抄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摘抄不仅要在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进行,而且要让摘抄与抄写生字词、书面回答课后问题等课外作业区分开来,在内容、形式、时间等方面给学生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可看书报,也可看杂志;可边读边抄,也可边抄边背;可以坐在家中的小书房慢慢品味抄写,也可以在学校挤休息时间快速阅读摘录。看自己所想看,写自己所想写,乐而为之。这样才能使摘抄成为学生的一种主动需要,真正促进学生的主动阅读。
二、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摘抄进行鉴赏、迁移并将其运用于写作。
在摘抄过程中要求学生:读了1~2篇课外文章后,请把你认为写得
较优美的或对人们较有启发性的佳作或片断摘录在专门的摘抄本上(包括好词佳句的积累)。我们都知道学生摘抄积累的这些内容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掌握一定的词、句、段是阅读写作的基本条件,积累越多,语言也就越丰富、越发展。同时在每节语文课前,我都要抽3~5分钟时间让学生来交流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所积累的佳作,片断或其他内容。如果是交流佳作片断的,我还要求交流者回答:你为什么摘抄这一片断或这一佳作?请自己点评一下,旨在培养他的赏析能力。经过隔天晚上的充分准备(我在作业中有此要求),学生往往评述得头头是道,然后,再请全班同学来评一评,议一议:这位同学积累的内容你认为有价值吗?他的自我点评怎么样?这样,在同学们的评议中,赏析能力、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我总是定期举行“最佳摘抄赏析”评选。方法有几种,一是可以由老师来评定一下这一个星期来哪些同学的摘抄较有价值,这需要老师好好花点时间把每一位同学的摘抄作业细细阅读一遍;二是可以由同学们推荐提名,你所听到的或看到的哪一位同学的摘抄内容较好,可入围;三也可以是同学们自我推荐,我摘的哪篇佳作、哪个片断较好。这样,学生对于课外摘抄积极性越来越高,他们在写作上会觉得轻松很多,感到自己有话可写,“写出来的句子美了很多”。
三、摘抄是一种更深一步阅读的手段,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多次论述养成习惯的重要性,如:“语文方面的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提倡摘抄,要求摘抄。在摘抄中,要注意指导以下几点。1 渗透“习惯”二字
要求学生凡是读书,必做摘抄,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摘”,一定要摘最好、最美、最有意义的;“抄”,一定要抄写工整、要讲究抄的格式。2 摘抄的分类。
指导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分类阅读和摘抄:
a、知识类文章
中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对未知世界有强烈的探究心理,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都会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些知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头脑,增长学生的见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门别类地搞好知识摘抄,鼓励学生建造自己的百宝箱和资料库。
b、故事类文章
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惊心动魄的求生故事、动人魂魄的沧桑巨变、感人至深的细节琐事,都会给学生很多的教益。这一类文章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锻造学生的意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读这样的文章,做好摘抄,写出感受、思考和评析。
c、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的文章
中学生的记忆力好,模仿能力强,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的文章如果读得多了,积累多了,运用语言的水平自然会得到显著提高。这类文章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审美层次和审美情趣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d、名人传记和文学名著
名人的成长经历对中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名人为建功立业付出的艰辛努力和辛勤汗水可以激励一部分学生争相仿效。这类书学生很喜欢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摘抄名人的典型事例,并写出心得和读后感。至于文学名著,推介给学生时要慎重,要有选择,必要时还需作引导和指点。文学名著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自身必然会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中学生与名著有一定的距离,读名著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读,读完后可以指导学生做好摘抄,交流感受,写出评论。
3 摘抄采用训练的方式,有层次地渐进
每读一本书,一段话,对于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要求做到“应该在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下圈点、勾画,并多读几遍,如果能够背诵,那就更好”;“对于一般学生,要求做到依据教师指导,在熟练地大量、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阅读对象,精读;再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段落,摘抄下来,并想一想,说一说,好在哪里;然后把它们记下来”。对于具有较高阅读水平的学生,要求做到“学习浏览,进行预习性的大量阅读,收集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材料、词句、文段,摘抄下来,并记录
自己的„读后感‟,对文章进行自我简单的赏评式分析;在讨论会、欣赏会上,朗读自己的摘抄,提出自己的观点,达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4 为摘抄增加情趣
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摘抄配上一些小小的插图或为摘抄本设计统一的版图。一来培养兴趣,二来学生在画画期间也在思考摘抄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回忆和积累。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摘抄作业本”,一年下来,能够积累不少阅读资料。由于是自己的“杰作”,很多同学每次在做新的摘抄时,都会一页页地翻过去。其实,这就是一个“阅读——摘抄——(瞬时)记忆——提取——(长效)记忆”的反复积累的完整过程。
阅读好的文章,只停留在读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过程中总能发现一些美好或者有意思的句子或段落,会在记忆里停留很久很久。这些句子和段落就像是海滩上的贝壳,散落在书里,等待学生明亮锐利的眼睛找到它们。让学生进行课外摘抄有利于促使他们读得更认真,想得深入;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可以留下一些重要资料,以备日后使用;可以进行练笔,提高叙述和说明的技巧等。随之带来思维的活跃,思想的开放,观点的创新,同时又促使写作面的扩大,写作量的增大,写作内容的增多,点面结合,扩大视野,开拓思想。摘抄在“读”的过程中开发思维,抓住目标;在“摘”的过程中扩散思维,形成能力;在“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再次发现、重组知识、独立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实践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提升言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第四篇: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模版]
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英语课堂教学要适应新的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有必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训练策略,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设疑启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使学生想创新。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倡导趣、导疑、导思、导创。有时候教师针对“无疑”现象要“于无疑处质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启发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大胆质疑,大胆猜测,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创设质疑情境,不断呈现异彩纷呈的语言现象,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独立思维的天地。如在讲到practise doing sth.的用法时,马上给出一道选择题:He often practices________English.A.speak B.spoke C.spoken D.speaking
试题一给出,大部分学生会立即作出反应,认为D是正确答案。但如果打破思维定势.教师进一步暗示学生此题答案可能不唯一,引导他们对其他三个答案提出质疑,许多学生很快发现答案C也完全正确。学生将兴趣浓烈,愉快的掌握practise doing sth.和spoken English这两个表达式。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通过对新课的独立理解、合理猜测,找出难点、激发疑点,可以在课上展开“设疑征答”活动。例如:教学Unit4 Bookl“Fam-ilies in the Future”时,学生A问: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学生B答:Three.学生C问:“Howmany people were there in your grandpa´s family?”学生D答:Seven.学生E问:“How many people wiU there be in the family in the future?”学生F答:Smaller families,maybe two or there people in one family and more old people´s lifewill change a lot in many ways…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学习气氛浓厚,学生思维活跃,教师自觉培养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创新的能力。
2.营造和谐的英语课堂创新氛围,使学生敢创新。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并重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改善师生关系,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是“微笑和点头,鼓励和赞美”。再次,在英语课堂中运用多种手段和设计多种参与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如:设计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师主导型课堂,追踪探源的学生自主分析型课堂,以同学为主的答辩讨论型课堂等等。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会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才会敢于创新。
3.进行多种思维训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会创新。
创新思维能力是由多种思维能力组合而成的,如:发散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据理质疑和归纳。因此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类别的活动培养不同形式的思维能力是有必要的。如在课文教学时,遇到Madam Curie,Albert Einstein等著名人物的传记文章,就要尽量引导学生去了解,概括主人公的个性和成功因素,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因素与伟人们在平凡工作和劳动中善于联想才有创造发明的关系,引导他们思考“如果没有这些发明创造,世界将会如何?”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质疑能力和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而且在学习了这些课文之后,我便让学生去注意分析人物传记的一些写作特点,同学们通过认真的比较之后,总结出Childhood-Study-Achievements-Influence的基本模式。当我们再学习人物传
记时,同学们就能很容易地分析文章结构,在课文复述时都自觉地采用了这一线索,非常流利。然后,我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拟定一位著名人物,收集有关的资料,并把它整理为人物简介,反馈结果相当令人满意。通过这样的锻炼之后,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于不知不觉之中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那些思想意义较深的课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例如,我们可以提出:
Why are we trying to make Milu deer return to China?(SEFC BOOK IB L66)
When Mathilde knew that Jeanne´s necklace was only worth five hundred francs, but she had ten years of hard work, what would she do?(SEFC BOOK IB L69)
4.开展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爱创新。
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如何从实际出发使学生养成渴望学习的心理气氛?如何组织学生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他们的学习热情保持在最佳状态?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种种诱惑和手段,成就动机则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学生都渴望成功。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学生经历了成功,就会产生喜悦,自尊和自信会增强,变成求知创新的内驱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况,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赞扬,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得,享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乐于创新。
英语值日报告——英语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他有力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下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值日报告每次3至5分钟,一般以小品、演讲、对话等形式进行,我给每周五节课分别设置了五个话题:开心辞典,新闻角,师生交心,校园内外,戏剧场。全班同学轮流上场,你方唱罢我登场,学生积极投入语言实践,不断获得成功,领略成功的喜悦。Interview活化教材内容——以课文为依据的采访过程,是一个对课文理解加深的过程,让学生在读完课文后进行采访,将教材内容活化为交际活动,将静态的书本知识变为动态的语言实践,把课本的话语变成学生想说的话,把教材活化为交际,使课堂成为学生运用语言的场所。学生通过实践理解语言、接受语言、掌握语言,促使知识直接转化为能力。同时激活了课堂氛围,刺激学生的参与意识。
搜集资料信息——英语学科综合性强,所学内容涉及面较广。因此,培养学生搜集资料信息是很有必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教学目标任务告诉学生,和学生一起“备课”,号召学生从图书馆,阅览室,自家的书柜里查阅与课文学习相关的资料,寻找相关的图片,尤其在网络上搜集信息,网上共享资源,更为重要。学生在搜集信息中,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突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如SBⅢ122是一篇关于垃圾污染、回收、处理的文章。因为学生对这个问题已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所以我在教学时,便事先布置学生对这个主题进行调查研究。有的小组专门调查目前世界上垃圾污染的种类,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核污染等等;还有的小组则专门收集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对垃圾处理的先进方法;甚至于有的同学还对目前的垃圾问题发表了个人独到的见解。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不但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理解,很好地完成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任务。同时又让学生对当今世界上的一些热点问题有了充分认识,增强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并在实践之中锻炼了学生观察事物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而且也为学生的自我展示提供了平台。
参考文献:
1.刘建华《中学英语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2.包天仁《基础英语教改论坛》,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许尚厚《课堂教学技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2003年版
4.李伟强《也谈英语创新教育》,高中英语教学网
第五篇:加强课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加强课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内容提要:
阅读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教材、扩大知识领域的要想使学生获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知识和信息发展思维、培养创造力,就应该加强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将遇良才能力的提高涉及到很多方面,因此,教师在进行具体操作时要考虑全面,处理好阅读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多读书;其次应加强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让他们多读书;第三,还应定好师生位置,采用科学的阅读方法;第四,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循序渐进,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训练,最终达到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中文是李白、苏东坡使用过的文字,她神奇灵异,由她所组合成的一篇篇文章也内涵丰富、充满哲理。对这些文字进行阅读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人类传递文化知识的载体虽然经历了几次变化,从语言到文字,近年来又发明了电波、光波和声波等语言媒体,但是保存和传递文化知识的最主要手段仍然是文字信息的集合体——书籍。现行阅读资料内容丰富,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种知识。大量的文学名著有“生活教科书”之称,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因此,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加强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是提高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的基础被誉为“智慧之源”。阅读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教材、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在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能发展智力、提高人文素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科技发达、信息频传的二十一世纪,学生更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以便及时获得较多的新信息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但是由于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学生阅读基础的不均衡性,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操作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绝非一日之功。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认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例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最显著的功能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学生引上那条追求智慧的道路。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在班上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可以先指导朗读优秀的同学朗读,然后让他们在班上大声读给全班同学听。作品可选用故事情节比较曲折、思想内容比较深刻、语言比较优美的小说、散文,篇幅可选用较短小的。例如鲁迅的《呐喊》、冰心的《寄小读者》、朱自清的《绿》、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让学生初步领略到名家名篇的风格特色、思想内涵,以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2、组织学生看电视小说、散文
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了有如闻其声、身临其境之感,一篇好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了有如闻其声、身临其境之感,一篇好的电视文学作品可以真正使人闻其声、见其人、临其境。它将文字的美和声画的美结合起来,使原作更丰满立体、真挚感人。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组织学生多听、多看电视小说、散文。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原本文字就美仑美奂,若再配上画面,那么在淡淡月色下那亭亭的荷花、田田的荷叶就更容易使学生领略到当时的意境了。而对这优美画面的欣赏也会促使他们对原作的研读。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采用不定时组织学生看电视文学作品来进行。
3、利用黑板报和墙报辑录名言名句
如果说上面的方法比较适用于阅读基础较好的学生的话,那么这种方法则较适合阅读能力不太强的学生,他们平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对作文不大感兴趣,也难得引人注目。让这一部分学生每天辑录一条课内外的名言名句抄录在黑板报和墙报上,每天让他们读一遍给其他学生听,教师及时适当地对他们的摘抄、朗读能力表扬几句,通常会激起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而这种荣誉感和自豪感又促使他们每天乐此不疲地去阅读、摘录、朗诵,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二、陶冶情操,提高素质
任何作品都反映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都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生的思想观念还不成熟,他们受书中思想的影响会更大。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思想内容好的优秀作品,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例如,当校园流行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时,我不失时机地指出:这些都是成年人的童话再将纪实报道中记叙的那些因沉湎于言情或武打小说中不能自拔造成遗憾甚至酿成悲剧的事例在班上朗读,有时也指导学生阅读课内外的经典著作和说理文章,例如《赵一曼女士》、《囚绿记》、《革命烈士诗抄》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道德观、幸福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尽可能地杜绝学生看不适合自己年龄层次及身份的书。
三、定好位置,指导方法
一般来说,阅读教学系统必须具备这样几个要素: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材料、阅读方法、教读者、读者。其中“教读者”和“读者”是最为重要的两个要素。“教学方法”是联结“教读者”和“读者”的一个要素。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先处理好着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在长期的实践中,我认为,要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主动需求,并成为衷心喜欢的活动,必须定好师生的位置。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自读的技术,形成自读的能力,这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终身受用的“常规武器”,是阅读教学价值之所在。这就决定了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是“学习辅导者”、“助手”这一地位,其职责是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示范阅读方法,组织他们顺利阅读。要始终把学生当作课堂的真正主人,是一切学习活动包括阅读学习的主体,而不应该摆出师道尊严的架势、高高在上地当指挥和导演,学生也就不用再急急忙忙疲于应付或消极被动地接受了。有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随心所欲、不为读什么而读。
但是这不等于说教师在阅读中袖手旁观、无事可干。而是说,既然学生是阅读的真正主人,教师是阅读的辅导者、助手,那么教师的活动就必须服从于学生的阅读学习,一切从他们的需要出发,扶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阅读任务。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及时启发、指导或协助他们解决难题。也就是说,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在阅读目标、阅读方法等方面作一些必要的提示,然后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读,让他们自己去感知、领悟、联想、想象,让他们融进作品之中,陶醉其间,从而深切地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例如,我在布置学生读名著《水浒传》时,只是指导学生注意几个著名好汉的人物形象,例如鲁达、武松、李逵、林冲、卢俊义等,归纳他们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采用不同的描写手法来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的。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讨论中明白虽然鲁达、武松、李逵都是下层人士中的粗人,但性格都并不雷同,而是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李逵是造反精神最为彻底的一个,武松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鲁达是一个疾恶如仇、专打抱不平的人物。林冲、卢俊义都是中上层的正义之士,他们的经历也是同中有异,但他们最终都和李逵等人一样被逼上梁山,可见当时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
当然,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的吸收文章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决不仅仅是“读”,还应该是一种表达。可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不是让学生机械、刻板地照本宣科,而是主动积极地挖掘,动用自身的经验、阅历加入到阅读过程中去,尝试着用属于自己的语言来评说作品,一边读,一边尝试着说。例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警察与赞美诗》时,就让他们讨论:假设那天晚上苏比未被警察抓住,他会怎么样?有的学生说:“他去赶车,但是车子被有钱人撞坏了无人赔偿,车主又逼他还钱,他没钱最终入狱。”有的学生说:“他一连几天找不到事做,最终还是选择了违法入狱过冬”……真是众说纷纭。但只要他们答得合情合理,都予以肯定和鼓励。学生也在这读说中把握住了主要内容。
有时,也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尝试着写,尝试着画,甚至尝试着演。比如读《荷塘月色》一文,既可让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画一幅画,也可让学生模仿写一段类似的文字或读后感,表现自己的风格和才华,发挥他们的创作和想象能力,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至于演,则更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拓宽视野,领略文章的内容和风格。
四、循序渐进,综合训练
值得注意的是,对学生各阶段的阅读要求不一样,对他们的培养也应该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刚开始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材料与时间,由浅入深地对学生加强教育。训练到一定阶段后,可将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结合在一起。大致上分为:听是学生朗读优秀作品,说是概括作品或谈感想,读可让学生根据提示和要求课后阅读,写是让学生作摘录、写随笔或读后感。也可通过各种不定时的竞赛活动促使学生多读多写。
总之,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但不管方法如何,目的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