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宁夏中考政治大纲
2015年宁夏中考政治大纲
中考政策中考状元中考饮食中考备考辅导中考复习资料以下由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为您提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思想品德
一、指导思想
命题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课程改革方向。以生活为基础,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使学生在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
1、《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国情”和“法律”主题中的部分学习内容。其中,国情约占60%;法律约占20%;国情部分:
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法律部分: 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2、民族政策常识,约占10%;
3、时事,约占10%。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
1、审读材料,明确题意,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调动知识,通过比较辨别、概括归纳、解释说明等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运用知识,探究问题情境,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4、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准确表达的能力。
三、试卷结构
题型包括选择题、分析题、应用与探究题。分析题、应用与探究题具有开放性,答案不惟一。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应用与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15年宁夏中考时间安排时间事件相关事项2015年2月-3月中考报名中考报名具体时间及入口中考报名流程及注意事项2015年6月中旬中考考试中考考前心理准备中考试题及答案2015年6月下旬-7月上旬中考分数线中考分数线公布入口中考志愿填报中考志愿填报时间及入口中考志愿填报指南2015年7月上旬-8月中考录取查询中考录取查询时间及入口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为您整理
第二篇:2015年宁夏中考化学大纲范文
2015年宁夏中考化学大纲
中考政策中考状元中考饮食中考备考辅导中考复习资料以下由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为您提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化 学
一、指导思想
1、有利于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2、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效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3、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规定的学习主题,“科学探究”主题的考查融入“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学习主题之中。考试要求
“依据课标、注重基础、突出应用、重视探究”是考试命题的基本要求。
1、严格依据课标
命题遵循课标中内容标准的要求,关注核心概念、主干知识和基本原理,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重视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试题素材和内涵中尽可能体现课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2、注重基础要求
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的考查,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避免知识的简单复现和技能的机械组合。
3、突出实际应用
将基础知识和技能放在真实而有意义的背景中去考查。通过情景化的试题素材的设置,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以致用。体现化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问题的设置力求具有新颖性、启发性、探索性,以避免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
4、重视科学探究
重视对学生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推理、解决开放性问题等过程,试题的设置不仅在形式上有新意,而且在答题要求上充分反映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5、杜绝繁、偏、怪试题,题量适中,难度适宜。
三、试卷结构
题型有选择、填空、应用、实验探究。其中选择题28分,均为“四选一”,非选择题47分。2015年宁夏中考时间安排时间事件相关事项2015年2月-3月中考报名中考报名具体时间及入口中考报名流程及注意事项2015年6月中旬中考考试中考考前心理准备中考试题及答案2015年6月下旬-7月上旬中考分数线中考分数线公布入口中考志愿填报中考志愿填报时间及入口中考志愿填报指南2015年7月上旬-8月中考录取查询中考录取查询时间及入口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为您整理
第三篇:2010年揭阳中考的政治大纲
2010年揭阳中考的政治大纲
一.责任的含义,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1.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原因(意义):<1>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2>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3>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表现:<1>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2>在我们的人生之旅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二.公民应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公民应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1>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2>国家处在困难时期,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3>我们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任(是当代青年最重要的社会责任)。<4>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2.参与社会公益的意义: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即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3.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1>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2>当我们做错事时,承担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4.自觉承担责任:<1>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的承担责任。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2>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三.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国家的根本任务
1.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基本国情)
含义: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2.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及核心内容的含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根据:根据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具体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作用(或原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2>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必须把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义的伟大实践。<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4>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我国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代。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如何自觉履行民族团结的义务?(三个尊重)
<1>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2>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重要性:维护民族团结,即使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六.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和一国两制的含义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或原因):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2.一国两制的含义:“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七.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及做法。
1.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原因(重要性)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去世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的需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发,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形式:“引进来”“走出去”
2.对外开放应做到: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即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八. 人口现状的特点,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资源形势
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
2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经得到初步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采取的国策: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九.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具体要求及现实意义
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的长期坚持下去。
十.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1.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2.要求: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付的责任。
十一.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
1.我国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原因:面对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方面的国情,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青少年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应怎么做?
(1)我们青少年应该从现在开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3)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习惯。
保护环境——如何保护?
① 提高环保意识;②增强法制观念;③落实环保行动。(如:多种花植树,宣传保护野生动物)
节约资源——如何节约?
① 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②与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③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如:不使用塑料袋购物,“一水多用”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用餐。)
十二.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1.为什么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的教育创新?
(1)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积累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2)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十三.实施科教兴国的意义
意义: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四.中华文化的特点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十五.民族精神的含义和意义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十六.当今时代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意义: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
② 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的灾难,包括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
③ 这就是因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2.中华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年5•4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②新时期: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精神。
3.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与时俱进)
②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应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十七.我国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十八.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十九.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二十.公民积极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二十一.国家的安全内容及维护国家的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十二.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十三.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十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合理消费
二十五.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和内容
二十六.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的地位
二十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第四篇:宁夏2018年中考政治核心观点归类
宁夏中考政治核心观点归类
一、“根本”类
1.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
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3.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纳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6.我们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7.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9.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0.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11.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1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13.国家的根本大法、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
14.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16.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7.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8.提高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二、“基本”类
1.宪法是确认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2.宪法规定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3.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4.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5.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6.人身财产安全是公民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条件。
7.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8.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0“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1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3.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1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15.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和生态破坏。
16.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7.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18.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0.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三、“基础”类
1.尊重隐私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2.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3.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 四项基本原则。4.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
7.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四、“关键”类
1.少生是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
2.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
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五、“ 重要” 类
1.法律保障是公民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
2.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3.自觉履行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
4.对法律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5.人身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
6.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的财产权的重要武器。8.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9.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10.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11.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六、“核心”“中心”类
1.我国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是宪法。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6.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7.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七、“首先”“首要”类
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首要的人身权利。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3.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是要提高教育创新能力。4.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八、有关“最....类
1.我们享有的权利保障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2.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人身权。3.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生命健康权。
4.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和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是人格尊严权。
5.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是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6.中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7.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8.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9.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10.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国家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12.最有价值的生命是通过为社会作出贡献,延伸生命价值,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
九、“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我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4.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十、“ 特点” “ 特征”“ 目 标” 类
1.义务教育的特征是:(1)强制性;(2)公益性;(3)统一性。2.我国的人口特点:(1)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3.我国的资源特点: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合理,损失浪费严重。
4.我国目前的小康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5.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全面建成惠及十儿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6.和谐社会的目标(特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十一、易混知识归类
1.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2.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犯罪的基本特征: 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5.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6.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人身权利,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生命健康权。
7.公民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是人身自由;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是生命健康权。8.受教育的对象:全体公民;义务教育的对象:适龄儿童、少年。9.遗嘱继承是公民将自己的财产待死后留给法定继承人(亲属);遗赠是公民将自己的财产待死后不留给亲属,而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这是法律所允许的。
10.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
11.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人口国情:人口众多;2资源国情:总体上资源短缺;○3环重要国情:○○境国情: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14.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5.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6.新型的民族关系: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1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 国 两 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和基础:一个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18.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我国的主要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19.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2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21.我们的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2.当今时代的潮流: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经济全球 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23.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
宁夏中考易混易错知识归纳
1.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人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2.上网要遵守的最基本行为准则是法律;上网要遵守的最根本行为准则是宪法。
3.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4.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
5.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6.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7.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8.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道德义务是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9.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人身权利;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生命健康权。
10.公民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是人身自由;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是生命健康权。11.名誉权的主要表现是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荣誉权的主要表现是荣誉保持权、精神利益支配权、物质利益获得权。12.受教育的对象:全体公民;义务教育的对象:适龄儿童、少年。13.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维承人,将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
14.遗有继承是公民将自己的财产待死后留给法定继承人亲属);遗赠是公民将自己的财产待死后不留给亲属,而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这是法律所允许的。
l5.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人口国情:人口众多;○2资源国情:总体上资源短缺;○3环重要国情:○境国情: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
1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1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19.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20.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
2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2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3.新型的民族关系: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24.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和基础:一个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5.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我国的主要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三步走”战略)26.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2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8.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界文化的特点:多样性、丰富性。29.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30.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
3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2.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3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法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34.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牢牢把握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36.我们的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我们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7.总体的小康: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的小康: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38.当今时代的潮流: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39.当代世界状况(国际局势):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第五篇:宁夏高考数理化大纲
【51Test.NET-宁夏高考】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定以下考试内容。一 生物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必考部分的试题考生是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考生需要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具体选考内容由各省区自行规定。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生物知识内容表
(一)必考部分 知识内容 要求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Ⅱ Ⅱ Ⅰ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2)多种多样的细胞(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Ⅰ Ⅱ Ⅱ Ⅱ Ⅱ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6)细胞呼吸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细胞的无丝分裂(3)细胞的有丝分裂 Ⅰ Ⅰ Ⅱ 1-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2)细胞的全能性(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Ⅱ Ⅱ Ⅱ Ⅱ 二 化学<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招生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Ⅲ.考试范围和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按照既保证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要求基本一致,又有利于实验省区实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原则,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将高考化学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一、必考内容部分
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根据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必考部分的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
计量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溶液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5.化学反应与能量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7)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7.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1)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五)化学实验基础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6.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二、选考内容部分
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
化学与生活
(一)化学与健康
1.了解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3.了解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4.了解常见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5.了解药物对维护健康的作用。
6.了解毒品的危害。
(二)生活中的材料
1.了解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了解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2.了解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3.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活原料及其用途。
4.了解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评价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化学与环境保护
1.了解水污染的危害。了解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2.了解大气主要污染物。了解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生活废弃物处置的方法、“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化学与技术
(一)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1.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意义。
2.了解我国无机化工的生产资源和产品的主要种类。
3.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了解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作用。
4.了解化学对废旧物资再生与综合利用的作用。
(二)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和应用
1.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材料的要求。了解化学对材料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点,了解有关的生产原理。
3.了解用化学方法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原理。
4.了解我国现代材料研究和材料工业的发展情况。了解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三)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1.了解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了解合成氨的主要原理、原料、重要设备、流程和意义,认识催化剂的研制对促进化学工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特点、精细化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了解化学肥料、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物质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二)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6.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 .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三)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3.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有机化学基础
(一)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4.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二)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5.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6.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三)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4.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三 物理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课程标准实验省区2008年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的完成表
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选考内容各有4个模块,具体模块及内容见表1。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2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但不得同时选择模块2-2和3-3。必考和选考的知识内容见表2和表3。考虑到大学理工类招生的基本要求,各实验省区不得削减每个模块内的具体考试内容。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
2、表3中用数字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
表1: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模块 必考内容 选考内容
物理1 质点的直线运动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规律 物理2 机械能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3-1 电场电路磁场 3-2 电磁感应交变电流
3-3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固体、液体与气体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3-4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 3-5 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象性 2-2 力与机械热与热机 表2:必考内容范围及要求力学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质点的直线运动 参考系,质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Ⅰ Ⅱ Ⅱ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规律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形变、弹性、胡克定律矢量和标量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Ⅰ Ⅰ Ⅰ Ⅱ Ⅱ Ⅱ Ⅰ
机械能 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Ⅱ Ⅱ Ⅱ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离心现象 Ⅱ Ⅱ Ⅰ Ⅱ Ⅰ 斜抛运动只作定性要求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及共应用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Ⅱ Ⅰ Ⅰ Ⅰ 电学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电场 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静电现象的解释点电荷库仑定律静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电场线电势能、电势、电势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示波管常用的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 Ⅰ Ⅰ Ⅰ Ⅱ Ⅰ Ⅱ Ⅰ Ⅰ Ⅱ Ⅰ Ⅱ Ⅰ Ⅰ Ⅰ
电路 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阻的串、并联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 Ⅱ Ⅰ Ⅰ Ⅱ Ⅰ Ⅰ
磁场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的公式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 Ⅰ Ⅰ Ⅰ Ⅱ Ⅰ Ⅱ Ⅱ Ⅰ 1.安培力的计算只限于电流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 2.洛伦兹力的计算只限于速度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形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自感、涡流 Ⅰ Ⅰ Ⅱ Ⅱ Ⅰ
交变电流 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理想变压器远距离输电 Ⅰ Ⅰ Ⅰ Ⅰ 单位制和实验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单位制 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Ⅰ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验与探究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表3:选考内容范围及要求模块3-3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温度所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 Ⅰ Ⅰ Ⅰ Ⅰ 定性了解
固体、液体与气体 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液晶的微观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和饱和蒸气压相对湿度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Ⅰ Ⅰ Ⅰ
单位制 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摄氏度(℃)、标准大气压 Ⅰ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验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有:温度计 模块3-4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单摆、周期公式受迫振动和共振机械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像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多普勒效应 Ⅰ Ⅱ Ⅰ Ⅰ Ⅰ Ⅰ Ⅱ Ⅱ Ⅰ Ⅰ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及其传播。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电磁波谱 Ⅰ Ⅰ Ⅰ
光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全反射、光导纤维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Ⅱ Ⅰ Ⅰ Ⅰ 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质速关系、质能关系相对论质能关系式 Ⅰ Ⅰ Ⅰ
实验 实验一: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三: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模块3-5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碰撞与动量守恒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Ⅱ Ⅰ 只限于一维 原子结构 氢原子光谱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Ⅰ Ⅰ
原子核 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核力、核反应方程结合能、质量亏损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射线的危害和防护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Ⅰ Ⅰ 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模块2-2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力与机械平动与转动传动装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刚体的平衡条件 Ⅰ Ⅰ Ⅱ Ⅱ
热与热机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喷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热机的效率电冰箱的组成和主要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空调机的组成和主要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Ⅰ Ⅰ Ⅰ Ⅰ Ⅰ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