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班主任工作故事
我的班主任工作故事
我首先是一个母亲„„
常虹
提起笔来,想写一点儿关于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却忽然不知如何落笔了。这一刹那,我忽然感到深深的不安。我感觉到自己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仿佛世间一粒微尘,既没有辉煌的成绩去熠熠闪光,慷慨激昂;也没有感人的故事,可以催人泪下。我有的只是简单与平凡。二十年来,我和所有的一线班主任一样,尽心尽力的工作,关心学生,建设班集体,培养班干部„„琐碎又寻常,貌似记无可记。
然而“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凡所历,从来不是过眼云烟,厚重的岁月回馈给我的,不仅仅是教学技巧上的日益娴熟,更多的是关于班主任工作经验的累积。我深深领会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如音乐要讲究轻重缓急,小说要讲究跌宕起伏一样,是有着它特有的节奏和魅力的。这里,简单的将这些年班主任工作的点滴经验汇报给大家,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我们常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得做到,教师应当身体力行,成为学生成长途中的最可仿效的楷模。
那一年冬天第一次扫雪,我在教室已经讲了怎样扫,也嘱咐了学生带好清扫工具,到了楼下,又进行了细致的分工,可是当大家开始行动的时候,我看到有些同学拿着锹,在一个地方锉来镪去,毫无效率。远远看着,我心里有点急,本想远远咋呼几句,让他们快点,可一转念,我走过去,拿起身边学生手上的铁锹,说了声:“来,看老师是怎么做。”那些学生呆了一下,接着就围着我,我一边干活一边讲解要领。孩子们看着听着,然后一个个有样学样起来。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和他们一起干,孩子们的手、脸冻得通红,头上冒着热气,可是没有一个说苦叫累的。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这是古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思想财富,班主任工作中大量事实证明了这句话的分量。
二、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我特别注意师德修养,尤其是语言方面,因为许多学生甚至因为老师的一句话而改变一生。
记得有一次我带着学生做阅读题,读到一篇文章,是关于陶行知先生的一个小故事,他对待犯错的学生,没有严词厉色,而是用四颗糖解决了问题。当我还在深入挖掘文本,让孩子们谈一谈对陶行知先生的做法有什么体会时,郑斌同学在后边小声嘀咕着:“老师,我也想要四颗糖。”
他是一个有点特殊的孩子,聪明却懒散,无论学习还是纪律都不是很好。课前才刚刚批评过他跟同学打闹,此刻,他笑眯眯地看着我一言不发。这个孩子,猴精。他的言外之意是——发四颗糖的老师多么好呀,常老师你太严厉了。
本来想多说几句给他,比如“老师也很想遇到发四颗糖就可以改好的学生。听话,知错就改,永不再犯。”可一转念,我忍住了。他是一个父母不在身边的外地孩子,这样的学生在我们这里有很多,家长疏于管教,老人们又管不了,犯错成了家常便饭,挨批更是小菜一碟。可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他期待一个和蔼可亲有方法的老师,这是多么自然的反应啊。他能在课堂上和我不隔心地说出来,证明他心底对我是不设防的,如果我一下子否决了他,那对他来说,应该是一个打击吧。想到这里,我微微一笑,对他说:“好,以后老师上课就带着糖来。”
全班都笑了,他笑得更欢。
我没有说说就算了,而是真的带着糖去上课了,摆在讲桌前边。不过我告诉他们:“我希望这些糖,不是因为谁犯错发给他,而是因为他懂事了,奖给他!”
千教万教,教人为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应具其德,含以文才,以德服人,以博治学,双管齐下,焉有学生不敬仰,不崇敬?
三 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激励着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和生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建设者,是班级的中心与灵魂。始终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用饱满的精神风貌去感染学生,和他们一起迎接欢笑,一同承受苦恼,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潜移默化,春风化雨。
那是去年冬天的一天,天气有点冷,我穿了双靴子配了一条毛呢短裙。到了教室,照例一番忙碌。当我正在一边扫地,一边迎接着孩子们的到来的时候,周逸轩站到我面前,很有礼貌的对我说:“老师早上好。”我赶紧回了一句:“你也早上好。”我以为问好之后就该干嘛干嘛去吧,他没有,他站在那儿拽拽我的衣袖,笑眯眯地对我说:“老师,你今天有点好看。”
我笑了,问他:“怎么好看了?” “就是你穿裙子,有点淑女,就好看。”
呵,这小家伙,嘴巴可真甜。摸摸他的头,谢谢他夸我。这时候班上同学差不多来齐了,大家听到我们的对话,也都在笑着。我忽然灵机一动,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吧。我对全班同学说:“你们看到老师穿裙子了,是不是有点好看呀?”
“是!”孩子们齐声说,笑得更欢了。
“我是因为你们这些天特别听话,心里特别开心,才想起来要穿好看的衣服的,所以我得谢谢你们呀。”他们笑。
“你们愿意看到老师每天都挺好看吗?” “愿意!”
“我也愿意看到你们每天都是欢乐的,所以我们一起努力呀。认真听讲,不打闹,做一个好孩子,老师高兴你也高兴,我们都高兴,好不好?!”
“好!”孩子们响亮的回答。
好的精神面貌是具有正向引导力的,我们的老师就是校园中的公众人物,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生活工作着的。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喜欢我们自己的理由。我们需要做一个“美丽”的自己:得体的衣着,优雅的谈吐,饱满的精神,淡淡的妆容,自内而外的气质。而这些无疑都可以影响着学生的状态,影响着整个班集体的风貌。一位教育家说过:“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所以,不管怎样的教育艺术,都源于那一个爱字。我写过一篇文字,每当接手新班级,我都会在班会课上读给他们听,这里,也将它其中的几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吧——
我,首先是一个母亲 „„„„
我可爱的孩子们哪,今天你们成了我的学生,我却忘记了自己教师这个身份。今天,我是作为一个母亲,要讲给你们母亲的心声—— 请和我一起努力吧,为了母亲的微笑!让我为你们加油吧,为了祖国未来的飞腾!孩子,请相信,我和妈妈一样的爱你们!
第二篇:我的班主任工作故事
一个淘孩子的转变
---------我的家访故事
六合镇中心学校 刘 辉
那还是我刚上班时候发生的事情,因为刚刚上班,没有工作经验,同时性情又太急躁,所以有时候做事会欠缺考虑,经常把事情弄得很棘手,自己也很被动,但是这件事情是我自认为比较成功的一件事,也是在那个时候蛮自豪的一件事,我也经常会以它为例,反思自己走过的每一步,尽可能地避免教育之路上的大的缺憾发生,使自己的教育生命长青。
那还是五年级即将毕业的一个下午,上课铃声已经响半天了,除了姜明没有进教室之外其他同学都已经坐如钟了。我心里这个生气啊,这回我绝对得收拾他一回,作为一个老师还让学生欺负住了不成?我心里正鼓鼓的呢,这时候门“咣”的一声踢开了,姜明冲了进来,汗流浃背的他直接就奔他的座位而去,都没有理会我这个苦苦“等”他的老师。我心里更生气了,直接冲过去把他拎到我的面前,声严厉色地喊道:“你有没有规矩?都什么时候了才回来?你还是学生吗!”可是姜明并没有买我的帐,斜着眼睛瞅着我,还气呼呼的,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倒好象是我在无理取闹。这样僵持了能有一分钟,我感觉面子下不来了,打他吧,他是一个做事不想后果的孩子,意气用事,万一他要还手后果更不堪设想,我这老师的尊严就要彻底没了,不打吧,他又明明在跟我挑衅,看你能把我怎么样?我该怎么办?我在犹豫中想着退路。如果换在现在,我会继续我的课程,课后
再处理这件事,可以恩威并举的引导他,教育他,而不是只想简单粗暴地打他。刚好这时候四年级老师让我去开会,“你先反省,一会我再解决你的问题。”说完我昂首挺胸的走了,边走边想:也得表现一下老师的尊严,不能让学生看出我的底气不足。哎,当老师真不容易啊!
开完会,我也没有回班级,而是在办公室想解决的办法。是否我的方法过激了呢?如果这样僵持下去不但教育不了他还会激起逆反心理,他的逆反对其他同学也会有一个心理暗示,到时候这个班级会很难把握,工作会越来越难做。我又反思:姜明虽然脾气暴躁,但是就像我们常说的他是“顺毛驴”,比较吃软话,来强硬的只会适得其反。我应该跟他的父母沟通一下,征询他们的意见,但是在沟通过程中还要想好策略,又不能伤害到他的自尊,不能触碰他敏感的神经,保护他的各方面的积极性,这着实很费了我一番脑筋。
想好之后我回到班级,在班级我只字不谈刚才发生的事,耐心的把未完成的习题解决完。姜明用眼睛一个劲的瞅我,但每当两双眼睛一对视,他又马上移开,我想他也不想矛盾激化吧。
晚饭后,我往姜明家走,离很远我就看见姜明“嗖”的一下钻进了屋里,或许看见我来了他以为我是来告状的吧。我掩饰住笑进了他家屋里,跟他的父母倾心交谈。我知道他一定是躲在哪个角落偷听我们的谈话。我首先把孩子在学校的积极表现说给他的父母,比如集体荣誉感强,责任心强,爱帮助别人等等,然后我话锋一转说:“姜明
就是考虑问题不细心,如果以后改掉粗心的毛病,他将来的发展将是不可限量的。”之后我们围绕姜明的发展又谈了很多。
没想到第二天姜明找到了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主要是我的态度让他在同学面前失去了面子,挫伤了他的自尊,他理解老师家访的一番苦心,也谢谢老师寄予的厚望,以后上课一定要积极,做事要考虑周全,不再意气用事了,让我看他以后的表现。
从那以后,他真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但学习用心,班级的一些事情他也很热心,看到他的变化我很欣慰。同时也感悟到: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一群活生生的孩子,不但要看到他们淘气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可爱的一面,他们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也需要时时来修剪枝桠。并且作为班主任遇到突发事件要多想一些策略,让孩子听你的话,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去年冬天一个晚上的十二点多,我睡得正香,一阵电话铃声把我惊醒,拿起电话对面传出一句:老师,我想你了!我心里很高兴,忙问:“你是谁啊?”“没有听出来吗?我是淘小子姜明啊!”一瞬间,没有了睡意,感慨万千。
教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师者更应该细心琢磨,如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一代新人。归根结底为师者应以爱为先,用爱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这样学生心中才会有爱、充满希望,才有向上的动力,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会一直用爱为我的教育之路导航。
第三篇:我的班主任故事
我的班主任故事
申建华
“三尺讲台,两袖清风”是教师工作的写照,但是我觉得:三尺讲台,浇灌桃李芬芳;两袖清风,拂尽功名利禄。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育人的工作,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作为班主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专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并且要捧着一颗爱心来工作,现将工作中的闪光瞬间与大家分享。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在犯错和改错的过程中,让他们获得知识获得成长。因此,每接一届新学生我都会告诉他们:在我的班集体里可以犯错误,但不犯同样的错误;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勇于改正勇于承担责任。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样一下就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心理距离,也让学生获得了心理安全感。班级建设是复杂的,但树立和拥有先进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思想的深度决定成就高度。
教育是一个综合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者对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们无法影响和改变社会教育的作用和力量,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会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在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很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来看看下面这封家长来信吧:
申老师:
您好!
首先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孩子的关爱。每当我和孩子谈到您时,总是从孩子的脸上看到满脸的亲切。孩子在您的教育下渐渐地知道了什么是理想,为什么要树立理想和目标。他在渐渐长大,在慢慢改变,而这所有的变化都离不开您平日对他的谆谆教诲。
谢谢您!
前日,在街上选了一本书,觉得对他有一些作用,麻烦您帮我斟酌一下,如果适合他阅读的话。我想麻烦您在书上写上鼓励他的话签上您的名字,送给孩子,作为您选送给他的礼物,好吗?
申老师,孩子平日不是很爱与人交流,很腼腆,他很在意您对他的评价,我想通过这个方式,让他走进您,谢谢!
这可是咱们之间的秘密哟!一定不要告诉他。
致
礼
家长
2010.6.3 由于平日里我对孩子们关爱有加,理解有加,因而赢得了孩子和家长们的信任,同时由于及时有效地沟通又促进了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所以家长们都愿意让孩子走进我成为我的朋友,从而在我的言传身教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当然,这个孩子也在家长和我的帮助下,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最后在中考之前被临汾三中提前录取到了实验班。更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三年的学习培养,这个孩子变得更加阳光自信乐观大方。实现了我教书是为了育人,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健康健全的人的目标。而这一切都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分不开。
富有一颗爱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因为拥有爱心我们就有了更多的耐心、更多的智慧、更多的宽容、更多的理解,才能把学生当做是成长中的孩子,才能尊重和理解乃至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拥有一颗爱心,宽容心、理解心,对做好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我们来看一篇学生日记吧:
这是一位同学的日记《我们班扣分了》,原文如下:今天上操时,我看见小黑板上贴了几张白纸,于是,我围上去看了一下,看完之后,我惊呆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那原来是一张记录各班扣分情况的表格。在第一张表格上,我们班没有扣分,这令我很激动也很欣喜,心想:同学们真遵守纪律。第二张,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由于三个同学违纪,就使得我们班被扣了9分。我扫视了一下初一年级,就我们班扣分扣得最多了。到了第三张表,只见我们班又扣了4分。我心里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既难过,又纳闷。我们班怎么会扣分呢?
果然,下了操,只见老师拿着好几张白条,心情沉重地走进了教室。老师告诉我们,这是我们班的违纪条。老师没有对我们发火,也没有点被扣分的同学的名字,只是告诉我们要爱护自己的班级,遵守纪律。老师说到我们扣一分他就会被扣掉八角钱时,我觉得十分对不住老师,虽然我没有违纪。老师不让我们打听是谁被扣了分。我感动了,老师的这种做法实在是出于对我们的爱和保护呀,也给了那些同学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呀。
申老师您放心,我们今后一定会遵守纪律,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了,为您争光,为班级争光。
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对他们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正确的预判,采用正确的方法。关键还是要看到孩子们学会适应情况需要过程和时间,这样我们才能科学的宽容的对待孩子们的违纪行为。虽然在以后的日子里仍有违纪的学生也有扣分的时候,但我认为我的宽容教育了更多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很多孩子学会了自我教育,并因此而激发了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初一新生从小学到初中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尤其要适应学校繁多的校纪校规,学生一时很难适应,更别说模范遵守了。因此,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采取宽松管理的方法,即当学生违反校纪校规时我都以宽容的原则处理。宽容换来的是学生对我的理解爱戴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这样就把他育和自育有机结合了起来,更重要的是我的宽容换来的是学生的2 自我反省,这是比任何教育效果都要好的教育。
富有一颗爱心,教会学生拥有爱心,懂得爱人,爱己。下面是我写的一篇《爱的教育》:
工作忙,孩子小,压力大,学校要求严,刚感觉嗓子有些不适,一觉醒来已沙哑地发不出声了。
中午放学,住校生曹璇来请假:中午妈妈来送校服。我问明情况后在假条上签了字。恰好下午有两节语文课,因声音沙哑讲课非常吃力。第一节课后的课间十分钟,曹璇来到我的办公室,给我送来了一盒金嗓子喉宝,我连忙说:不用不用,你还在上学,你有钱吗?多少钱呀?孩子回答,有钱,不用了老师。然后转身离开了。此时我才明白:孩子请假原来是为了给我买药。感激之余我感到自己作为一位班主任非常幸福,同时我也敏锐地感觉到这是教育同学们的好机会。于是,第二节课上,我先拿了一瓶尿素软膏,拿给前排的同学看。然后我告诉同学们:老师感到十分幸福,因为这瓶药是去年上一届的学生送给我的,当时我因为给儿子洗尿布手裂了,就有同学送了这瓶药,她没有留姓名但我认识她的字迹。﹙此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今天,我觉得更幸福,因为在我嗓子哑时,又有同学送来里金嗓子喉宝。﹙教室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并把目光投向送药的同学,看得出这位同学很是自豪﹚
这时我抓住机遇: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这样爱自己的老师,大家能这样互相关爱,关爱自己的父母关爱他人,我们班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我们也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爱心是需要传递的,学会爱也是需要我们教给孩子的重要一课。
用爱心去工作,去做教育工作,做班主任工作,你就会收获无尽的欣喜和感动,你会骄傲的说我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我是一位班主任;你也会骄傲地说,两袖清风拂去灵魂灰尘,三尺讲台传授人间真善。做班主任真好!
第四篇:我的班主任故事
我的班主任故事
我从教30年,当了8年班主任,后来由于工作需要,走上了领导岗位。即便是现在,每每谈到我当班主任的生活,总是津津乐道。
记得1993年暑假后,我接了一个五年级新班,当时班上有名男同学叫高来,上课经常打瞌睡,问他什么原因,他怎么也不肯说,你在追问,他就只是哭。我一看不行,就让他在办公室反省,但无论怎样,他就是不肯说。我一看这不是办法,于是我就找班上和他同村的同学了解情况。经过了解,我才知道他父母双残(父亲耳聋,母亲哑巴),为了抚养一双儿女,土地,种了很多玉米,他每天晚上都要帮父母剥玉米。了解这一情况后,我首先找到高来,向他赔礼道歉,随后我立即召开班干部会,研究我们该如何帮帮他,才不致于使他辍学。最后我们一致同意利用周六日去他家帮他剥玉米。直到他小学毕业。后来他父亲给学校送来了感谢信和一面锦旗,学校才知道我的做法。学校为了在学生当中开展关爱他人,关心残疾人的教育,决定把这项有意义的活动继续开展下去,直到现在我们学校一直在坚持帮助他们。
虽然当班主任年限不长,但我却从中得到许多了去。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第五篇:我的班主任故事
我的班主任故事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因此,教师的职业注定不会是璀璨星星,只能在默默无闻中耕耘。抱定这种淡泊的态度,才能踏踏实实做好这份工作。所以自己的工作也尽是些平凡小事,讲几个小故事与大家分享。
记得那是我当七年级班主任的时候,新学期没开始多久,我便注意到一个叫小军的男学生。这个学生是一个地道的网虫,开学还不到一个月,他便旷课去网吧了两次。我和他谈话得知他的这个坏习惯在小学就养成了,家人和老师教育了他无数次,但他还是屡教屡犯,对他没有丝毫作用。我第一次和他谈话时,他显得很后悔。还向我表决心,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可是没多久,他就又犯了。我想对他必须采用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否则,这个孩子就彻底完了。我便利用班会的时间通过多媒体向他和全班的学生播放关于关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洪战辉的事迹,来激发他学习的动力和潜能。同时,又播放了几个有关未成年沉迷于网络而走上犯罪道路的视频。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故事向小军和其他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通过此项活动,小军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彻底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小军再也没有犯过,成了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看到小军开爱的笑容,我感到很幸福。
还记得那是我担任了初三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时的一个冬天,天气很冷。我注意到班上有位女同学连续请病假,而且每次请假的时间都有两三天。“这个女孩子怎么了,这太影响学习了。”我暗想,便和这个女同学进行了谈话。得知她每年到冬天就身体不舒服,就必须请假,她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为了弄清她的真实情况,我就亲自去她家里做了一次家访。和她母亲谈话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女孩患了遗传性白血病。母亲为了给孩子看病已花掉了家里的所有的积蓄,生活很困难。但为了不给孩子思想上造成太大的压力,她还一直瞒着孩子。“上天太不公平了,她才十五岁呀。”我心里感到十分的难受。看着她的妈妈眼含着泪水,我从口袋里掏出了所有的三百元钱,塞到了她妈妈的手里。三百元对于看孩子的病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而我当时的月工资也只有不到四百元。回来后,我时时为这个孩子的不幸遭遇而痛心。但同时心里有很踏实,我尽了我的微博之力。同时,我又组织班上的学生进行捐款,帮这个女孩度过难关。有付出就有收获。在这个女孩毕业的第二年,我没想到她带着水果来看我。当时我看到眼前变化的几乎认不出来的女孩时,我很感动。谈话中我得知她现在在一家超市做营业员,我为她勇于面对生活的勇气而又一次感动。临走时,我鼓励她说:“你是最棒的。”
还记得我我所带的班有一个调皮、学习成绩又很差的不幸的孩子,他的父母离异,住在姨妈家,不幸的家庭环境给这颗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染上了小偷小摸的习惯。一次竟然偷了班里同学的1
3元钱。面对这样一个小小年纪心理已十分健康的不幸孩子,教师的职责母亲般的痛心让我再一次在心腑呐喊“救救孩子,我不能放弃”。从此,我主动的接近他,关心他,当他有错误时,我便以母亲的情怀耐心地开导,循循善诱。当他有了点滴进步时,我就齟学们面前表扬他,使他建立起了自信。慢慢的他封闭和排斥的心态终于变得开朗了,开始学习了,小偷小摸的坏毛产病也改掉了,同学们也开始接纳他了,他体验到了教师温暖和关怀,体验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和情谊。从而,也就增强了他的信心和勇气。更令人欣慰的是,一次校运动会,他居然把捡到的十元钱主动交给了我。同学们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他。看到教师信任的目光,看到同学们赞许的神情,他笑了,笑得那么甜美、那么可爱。我感受到,我的心血没有白费,我的眼里又一次闪烁出幸福的泪光,充满爱与信任的氛围里,他象阳光一样灿烂起来。一颗受到扭曲和伤害的心,怎样才不至于失去血气,停止跳动,走出心灵的沼泽呢?他需要粮食的喂养,需要精神的滋补,更需要一双有力而又温暖的手,通过小正太的转变,我更强烈地感受到,教育孩子如何做人,要比给予他渊博的知识更重要。
不久他转学了,在那年的元旦,当我走进教室时看见讲台上静静地躺着一份贺卡,我打开一看,整个身体有顿住的感觉,那里写到:“对不起,我给老师添了很多麻烦,这句话本想当面跟你说,可没有勇气,今天我还想对你说:感谢你对我的关心,我从前尊敬你,现在尊敬你,将来也会。祝老师身体健康。”。
不记得哪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走进教室大门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独一无
二、引人入胜但却尚未完成的故事。真正优秀的教师能够读懂孩子的故事,而且能够抓住不平常的机会帮助孩子们创作故事。真正优秀的教师知道如何把信心与成功写入孩子们的故事中,以帮助他们实现一个完美结局。每每读到这里,我都会为自己的工作而骄傲,为我是班主任而自豪!
虽然我知道以后的工作会很辛苦,但我依旧怀着幸福的心情去做;虽然我知道以后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我依旧信心满怀;虽然我知道成长的路途会很坎坷,但我依然坚定不移!我骄傲,我是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