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研论文:创设多元化的阅读环境,提高大班幼儿的阅读能力
科研论文:创设多元化的阅读环境,提高大班幼儿的阅读能力
科研论文:创设多元化的阅读环境,提高大班幼儿的阅读能力
【内容摘要】
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阅读环境以其独特的暗示、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生理和心理都正处于迅速发育发展中的幼儿,阅读环境对幼儿分享阅读的训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从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入手,为幼儿创设一个全方位的、多元化的阅读环境(心理环境、物质环境、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关注幼儿兴趣点,引导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幼儿与图书材料相互作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感知、理解、探索、发现、表达,以激发大班幼儿对阅读活动的愿望,提高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关键字】
多元化 阅读环境 大班 阅读能力
幼儿分享阅读,是当前国内外非常关注的热点之一,它被教育界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世界各国的幼教专家们十分关注分享阅读,特别是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他们特别的重视幼儿分享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分享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分享阅读具有先进的理念,能使儿童受到完整的阅读教育,提高阅读能力,帮助儿童从依赖阅读走向独立阅读,为终生的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分享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幼儿阅读的愿望,提高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养成自觉阅读图书的良好习惯,更加有利于大脑的发育。
乔姆斯基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营造一个相适应的环境对幼儿兴趣的产生至关重要。阅读环境即一种气氛,它客观的存在于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并以其独特的暗示、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生理和心理都正处于迅速发育发展中的幼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经验。因此,创设分享阅读的环境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益处的。环境有“大环境”和“小环境”之分,“大环境”主要是指包括家庭、幼儿园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关注幼儿分享阅读,包括正确的理念、丰富的内容、多种多样的途径等,形成支持幼儿分享阅读的良好氛围。相对于社会“大环境”,各个幼儿园、不同的家庭、乃至各个具体活动开展的地方都可以称之为“小环境”,我主要是进行“小环境”的探究,在班级中为幼儿创造全方位的、多元化的阅读环境,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一、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享受阅读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得好”。分享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让孩子感受爱、享受爱的过程。分享阅读它强调的是“享受”,既让孩子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又让孩子享受到成人的爱。在阅读活动中,我们把情感交流和共同参与放在首位,注重关注每个孩子。教师要将自己定位在与孩子平等的平台,创设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为幼儿营造了一种和谐、平等、自由、愉快的语言运用的外部氛围,让幼儿有话敢说,有话可说,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在阅读活动中与教师、同伴以及其他人交流,这样,在教师积极情绪的引导下,在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中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轻松随意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孩子们乐意参加活动并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享受阅读的乐趣和成人的爱,于是在活动中,老师开心、孩子更开心。如:在《气球飞起来了》这一故事中,第一张图片是兔妈妈把一串气球给小白兔。有的孩子认为今天是××节日,妈妈送礼物给小白兔;还有的孩子则认为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卖气球的,就吵着让妈妈买一串、、、、、、孩子们说的这一切都是符合情理的,教师不可以武断的态度,轻易予以否定,而是应该创设民主气氛,尊重孩子们的看法,鼓励他们合乎情理的不同讲述,以鼓励的、亲切的态度,小心地呵护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嫩芽,使孩子们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孩子们讲述的欲望,使孩子在良好和谐的师生氛围中茁壮成长。
二、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愈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幼儿语言的学习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进一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书面语言。因此,我们应当为幼儿创设并引导幼儿接触一定的阅读环境,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加强分享阅读训练、培养分享阅读能力。因此,我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的教育价值,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有文字符号的环境中。这个环境是真实的,能看、能听、能说,让孩子们感到文字与自己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像他们身边一个个玩具一样,可以随时运用、表达,使他们对文字、对阅读充满了兴趣,产生学习和参与的欲望。
1、要为幼儿提供一个真实的物质阅读环境。
在活动室里,凡是幼儿能接触到的、视线能看到的玩具、物品、墙饰上标上汉字,把与读本密切相关的汉字用不同的形式张贴于阅读区中,有的“一字开花”在墙上,有的挂在架子上,摆在窗台、柜子上,让幼儿自由朗读、组词。这样,通过标牌文字提示,与物品建立起意义联系,帮助孩子形成有效阅读意识。
2、创设课内阅读环境与课外阅读环境
课内阅读主要是指教师在专门的阅读时间里对幼儿进行阅读训练。因此要求是一个相对比较安静、优美、宽敞、明亮,有一定文学氛围的环境。以光线充足、不易受外界干扰处为佳,投放一些软靠垫,所使用物品的高低要适合于幼儿。课内阅读可以是集体阅读,也可以是休闲或分散阅读,课内阅读一般是以书籍为主要形式,因此在环境的设置中,要求读物及时更新,投放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为了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适时播放一些轻音乐,需求幼儿安静看书,低声交流等,我和孩子们共同制订了图书阅读规则,“三轻”即走路轻、说话轻、那放轻;看完书要懂得放回原处,放时封面向上,封底向上;看书时不折书、不拖书、不撕书、不在书上乱图乱画等,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环境是指除课内以外的一切机会和场所。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外出郊游时都可以进行,并不一定以书本为主要内容,更多的是在与人的交往中、在季节的变化中、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丰富的大千世界,从而提高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各种资源、采用各种渠道为幼儿提供“活”的多元的语言环境。
多元化的语言环境,首先是材料多样化。如:图书资料、VCD片、答题卡、访问卡及书写记录材料等。让幼儿在发问、提出问题时,不简单地依赖教师来给予答案,而是自己学会运用工具,找到答案,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从而使语言活动朝着深层次发展。
其次是材料投放形式多样化。适当用上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小屏风、小栅栏或小操作台将区角环境进行开放式分割,让区角之间互不干扰又不影响幼儿的学习与交流。材料的内容和摆放应多变,内容除定期更换外,根据教学内容分专题陈列。
三、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1、创设与主题活动相融合的教育环境。
环境是潜在的课程成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注意为幼儿提供指向性的环境体验、交流和思考的机会。在班级中开设主题阅读墙,以主墙面、图书区的环境创设为主,生活环境、活动区为辅,努力营造有趣味的阅读情境,促进班级良好阅读氛围的形成。把主题活动和分享阅读更好的优化结合,以主题活动引导环境布置。如大班主题活动:“大自然的语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的各种天气变化,和幼儿动手制作了“天气预报台”的展板,引导幼儿画出各种天气预报卡,老师在旁边贴上相对应的汉字,幼儿每天可以操作记录天气的变化,孩子们在操作、记录中相互合作、自由交流,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思维更为活跃、兴趣更为浓厚,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分享了快乐。
2、精心设计班级中的阅读区,以开放的形式、空间时时吸引幼儿。
为幼儿创设了四个独立的小区域,分享阅读区、小手操作区、小小播报台、梦想剧场,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里,让幼儿能更好的表现自我,增强自信心。
分享阅读区:精心设计班级中的阅读区,专门开辟了“汉字宝典”专栏,制作了一朵朵漂亮的花,把一个个的汉字置于花儿之中,每周根据读本及时更换花朵中的汉字,既美化环境,又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设立“天天读句角”,孩子们可以在区域活动、晨间活动、日常生活中随时翻阅、朗读,与同伴交流,并在交流中获取更多的阅读信息,分享阅读的乐趣。
小手操作区:小手操作区我从幼儿兴趣点上生成材料,投放材料,让幼儿在进行对应、排序的游戏操作中,自主地识得字、词和句型。比如:《词语接龙》、《找朋友》的操作卡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不断吸引他们的注意,更不断促进他们动手、动脑、动嘴的尝试探索,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我们还在班中设立了废旧图书回收箱,幼儿可以将家中的旧书、破损书集中到这里再利用。幼儿将破旧图书拆散,重新组合成故事,装订成册,相互讲解,既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废旧的图书、蜡笔等材料和工具,引导幼儿开展自制图书活动,并将创编的故事讲给同伴听,孩子们阅读图书的兴趣也随之增强了。
小小播报台:为了让幼儿有一个敢说、想说、乐意说、大胆说的空间,同时更好地学习倾听,我设置了《小小播报台》,让幼儿轮流播报当天的新闻信息、天气预报,能更有目的性培养幼儿大胆进行表达,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更高,更有成功感!
梦想剧场:在表演区我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丰富的情景道具(房子、大树、花草),让幼儿在这样的舞台上来进行故事人物的简单对话和周围人、物、情景的再现,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表达能力及激发幼儿表演欲,给幼儿最大的语言发展表现空间,开展故事表演,通过让幼儿扮演书中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再现图书内容,这样,不仅加深了幼儿对图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把阅读游戏化,幼儿更容易接受。如:大班读本《苍蝇苍蝇快走开》的阅读活动中,在表演区中幼儿把玩具苍蝇系在长长的细铅丝上,操纵苍蝇一会儿落在娃娃的眼睛上、一会儿落在胳膊上„„孩子们一起赶苍蝇,并反复使用“苍蝇苍蝇快走开,不要落在××上”的句式,孩子们一边表演一边游戏,很快就熟知了读本的内容。
3、创设一个看、听、说等多器官综合运用的教育环境。
简·豪斯顿在《教育可能的人类》中谈到,如果我们的教学中让“孩子们跳舞,品尝,触摸,听闻,观看和感觉信息,他们几乎能学一切东西”。也就是说,如果在学习中能动用各种器官,学习效率肯定会增长。在活动中应尽量采取多种方式让幼儿开动各种感官的功能,培养幼儿的分享阅读能力。比如,在“看读”的过程中,家长与幼儿不仅要一起认真看画面,同时,通过家长的讲解,与幼儿的对话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手指还可随故事情节在画面上移动,进行点读、滑读等;“听读”主要是依赖于父母、教师的朗读或听录音磁带,家长、教师的朗读必须咬字清晰、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还应用眼神与表情和幼儿交流思想情感,用声音、手势、身体描摹形象的情状,使幼儿如临其境,如闻其人,如见其人,这样才能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能听清、听懂、爱听,更好地培养其专注的倾听能力。在班级中开设了“视听角”,在这个角里我们不仅投放了随身听、音乐磁带、故事磁带,而且在故事磁带上动了一番脑筋,我们改变了以前只有外买的故事磁带,变听陌生人讲故事为听熟悉的人讲故事。其中有教师讲的故事;同伴讲的故事;爸爸妈妈讲的故事。这些故事幼儿听起来更加亲切、更加投入。
四、营造温馨的家庭阅读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利用家长半日活动,组织家长观摩阅读活动,引导家长们为孩子创设了良好的阅读环境,比如为孩子设置了专门的小书柜、小抽屉,每天抽出时间为孩子朗读故事,和孩子共同看画面,帮助孩子理解内容等等,激发对阅读的兴趣。老师还引导引导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阅读,如:家庭故事表演会,鼓励幼儿和父母一起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演一演书中的故事,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优秀的动画片。又如一些有趣的识字游戏,同样适合在家庭中进行。家长还可以带领孩子一起外出,通过看公路的名称、交通标志、商店名称、广告用语等,有目的地引导孩子边看边聊,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文字的敏感性。在同年轻段中举办“图书漂流瓶”的活动,发动家长收集许多的优秀读本,制定一定的规则,幼儿轮流借回家,资源共享,阅读优秀的儿童读物,扩大阅读的范围,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我们还指导家长在家长开展“快乐一刻钟”及拓展体验的亲子阅读活动,引导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激励幼儿自信的阅读态度。
环境与幼儿始终共在,幼儿既依赖于环境,也可以作用于环境。幼儿与环境的相处方式直接影响他成长的质量,实践证明,创设全方位的、多元化的幼儿阅读环境,对幼儿分享阅读的训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全方位的、多元化的幼儿阅读环境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作用,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喜欢上了阅读,他们在阅读活动中不断地感知内化,获得丰富的感受与体验,逐步积累阅读经验,从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孩子们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发展,孩子的交往、合作、动手能力也在逐步的提高,幼儿体验了成功、快乐,增强了自信心。
各种环境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并且互有交叉,这样的划分只是为了更丰富幼儿的阅读环境,提高幼儿分享阅读的能力。《纲要》中指出“阅读是生活,阅读是游戏,阅读是学习”的理念这就告诉我们幼儿的分享阅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幼儿的分享阅读吧,教师应善于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形成主题方案,培养幼儿探索事物的态度。家长应善于以开放的态度与教师及幼儿一起探索和学习,为幼儿创设一个有系统的、安全的、层次分明的阅读环境,有效的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当然,除了环境的创设外,我们还要还要更多的研究分享阅读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读本的教育资源,从不同领域加以挖掘、拓展、生成各种教学活动,这些都需要教师去思考、去实践、去研讨。我们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在分享阅读的关怀下,我们的孩子一定能享受阅读的快乐,并在快乐中学习阅读、在阅读中悄悄成长。
参考文献:
[1]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海市浦南幼儿园.分享阅读研究与实践 2003.[2]蒋静.分享阅读教育中读本的选择和价值.学前教育 2004年(增刊).[3]周丽君.浅议分享阅读拓展活动的设计与评价.学前教育 2004年(增刊).[ 4 ] 江苏教育出版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2002.7
第二篇: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
摘要: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参与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可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样也说明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另外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也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怎么样才能利用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创设有利于幼儿进行有效互动的环境呢?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点:
一、结合本园特色创设环境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幼儿园逐渐形成了园所的特色课程。体育特色教育、美术特色教育、奥尔夫音乐特色教育、早期阅读特色教育、经典诵读特色教育等等。有了特色,才能让幼儿园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在创设环境的时候要服从于本园的教学特色。其中在室外的环境创设中一定要与教学特色相结合,以便更好地为教学特色起烘托渲染作用。例如以经典诵读特色教育为主,可以在走廊吊饰加上中国古典的韵味,像水墨画、青花瓷、中国结、窗花等加以拱托,不仅能清晰园本特色,还能让孩子与环境互动,自己动手制作吊饰。另外,在走廊挂饰上可以挂上儿歌的图片和内容,当家长来接孩子时,孩子可以自豪地说:“我会念这首儿歌。”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环境
小班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多以直观和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创设环境时,主要以幼儿创设形象活泼、造型简单,并带有一定教育目的的图案为主。如可以设置一个故事为主的画面,充满形象活泼的小动物形象,既可促进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也可以培养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中班幼儿的认识水平相应提高,在创设环境时,内容要丰富,可设置一定的情节,增加一些局部的表现;可以采用半立体式的制作,使幼儿可以动手操作。如让幼儿在讲做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大班的幼儿则可以在创设环境时偏重知识性的内容,以启发幼儿去探索、发现事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寻答案,进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三篇:大班环境创设
大三班环境创设计划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是孩子们的乐园。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应体现幼儿与教师合作的过程,教师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让幼儿在其中受到美的熏陶,真正使幼儿感受到幼儿园是文明的校园,生活的校园,孩子的乐园。
我班的幼儿年龄均在5——6岁之间,在这时候的孩子表现为好奇、好问、好学,有意注意开始占明显优势。凡事都爱围着讨论,问个为什么,更爱参与其中。5——6岁的孩子能够表现较丰富多彩的形象和色彩,传达内心的愿望和情感,向人们述说自己的存在。利用这一特点,我班的环境创设都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尽可能提供各种操作性、探索性的环境来满足幼儿不同的需要。根据以上总的指导思想,我班的环境创设总目标为:
1、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优良环境,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对幼儿能起良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通过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艺术欣赏中进行艺术创作。
3、锻炼幼儿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作用。
二、走廊布置:幼儿作品展
走廊是孩子们和家长朋友们每天经过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布置了孩子们的作品展示栏,这样,孩子们每天经过走廊时,都可以互相评价、分享一下小朋友的作品,家长们在每天接送孩子时,也可以看一看自己孩子的作品,了解孩子们的进步。
三、室内饰创设
1、主题墙:活动室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墙饰布置重点是特色化和主题化。我们根据每个月的主题教学内容,将主题墙分成几个小的板块,不定期的更换内容,在教学活动后,与幼儿一起创设出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可感知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2、语言区
目标:在丰富的语言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听、说、读、讲的兴趣。发展幼儿语言的联想能力及创造能力。共分三个区:
(1)英语角:粘贴26个人英语字母,便于孩子们复习,在外教课上,也帮助外教进行授课,起到很好的教学辅助作用。
(2)识字角:字卡、拼音卡、量词练习、交通标志等。(3)声母表:大班开始学习声母了,所以,增设了此栏。
四、区域创设
1、阅读区
为了进一步加大幼儿的阅读量,创造更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幼儿在大量的阅读中,增加知识,得到精神需求。对文学作品产生初步的鉴赏能力。
我们准备了各种图书,包括:故事书、走迷宫、找不同、猜谜语、科技百科等等,让孩子们在书的海洋中徜徉、学习。
3、建构区
操作各种建构材料,能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创造力,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让幼儿获得自由和快乐。
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玩具,有积塑玩具、大块积木、拼插雪花片、各种纸箱等等。
4、益智区:棋类世界
大班孩子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都有所提高,他们也喜欢玩竞赛的游戏,而下棋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坚持性,训练幼儿的思维,增进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与竞争意识。所以,我们准备了各种棋类,包括“五子棋、象棋、飞行棋、数字棋等等,供幼儿学习、探索。
5、手工区
勤动手,手灵巧,思维也就发展的好,手工活动能够发展幼儿的多种感知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启发幼儿的想象创造,培养他们的美感,所以,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包括:剪刀、画板、水彩、胶棒、蜡笔、废旧图书、各种豆类、毛线等等各种工具、材料及半成品,以供幼儿随性操作。
6、数学区:
通过试题操作,看图计算,进行到10以内加减答的学习,加深幼儿对数之间转变和格式的印象。培养良好的活动习惯,能够自觉收拾操作材料,爱惜公共用品。
我们准备了各种数字卡、点算工具,10以内的数组成、10以内树的加减、5以内的连加连减等数学题卡,以供幼儿操作。
7、社会生活体验区:
这里有“爱心医院”、“理发店”、“美食天地”,完全按照日常生活中孩子们能接触到的社会机构设立,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通过各种角色扮演,来体会大人的世界,了解社会的构造与分工。
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有医院的、理发店的各种物品,在美食天地,还根据主题活动“茶文化”设置了品茶区,孩子们非常乐意去玩,也达到了体验的目的。
活动区是孩子们的乐园,它的利用率非常的高,活动区的材料投放也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参与情况不断更换,做到有层次,有难度,有挑战,让孩子们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学习与人合作、分享,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真正达到活动区的目的。
第四篇:幼儿环境创设注意事项
幼儿环境创设注意事项
一、墙面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年龄小,缺乏最起码的生活经验,幼儿的认识最初只能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因此,墙面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
1、在色彩上,应以色彩艳丽的纯色为主。图画色泽宜单纯,接近自然,这样的色彩令纯洁的孩子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广袤无边的绿色草原、密密的森林、辽阔的蓝天、飘浮的白云、蔚蓝的海洋和可爱的小动物们。这些单纯、源于自然的色彩,易使阅历浅短的幼儿产生共鸣、易于理解。便于他们欣赏、借鉴、表现。幼儿们喜爱明快的色彩对比,活泼好动的幼儿从中可以感受到色彩变化的节奏和共振。在为幼儿们创造色彩对比、跳跃的同时,应考虑画面的整体美,采用较大浅色块支撑,可使画面既有局部美的变化又有整体协调感,能解决幼儿园一堵墙面内容多、色调不易统一的问题,使环境更艺术化。
2、造型上,应以稚拙、简洁为主要表现手法。造型圆浑、墩实、稚拙、简洁的美术最能吸引幼儿,因为尚未完全走出视觉模糊阶段的幼儿,对圆浑的造型能淋漓尽致的感知。墩实、稚拙的模样令他们产生更多的关注和怜爱,简洁的美术造型,让注意不持久的幼儿较快的感知。设计的作品在造型上如有一些出彩之处——一些幽默、活脱的细节,例如滴着口水的舌头、咧着的大门牙、小的不能再小的斗眼、张嘴的大头靴会更令孩子们直愣着双眼,久久不愿离去。同时由于造型概括、简洁,绘画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易行,更适用于幼儿园布置环境内容多、更换周期快的现状。
3、内容上,为幼儿创设熟悉的、符合心理要求的环境。幼儿往往对不熟悉的环境感到害怕,他们喜爱熟悉的环境。新生入园,看到自己的照片贴在活动室的墙上,他会认为老师早就认识他,减少了恐惧感,能很快的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中。我园的墙面装饰画不像有的幼儿园悬挂名人佳作,也不是耐人寻味的抽象画,因为这些作品离幼儿生活太遥远,幼儿不易接受。我们在走廊、楼梯悬挂的是幼儿作品,还有幼儿活动、演出的照片,教师的儿童画等。这些作品被幼儿所熟悉,色彩鲜艳,符合幼儿心理特点,更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而且,看到自己的作品展出,幼儿更能增加一份成就感、自豪感。
二、墙面环境创设要注重年龄差异,以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需要
福禄培尔说:“教育的任务要面向全体幼儿。”而幼儿有年龄、性别、个性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幼儿对环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小班活动室的墙上布置多种不同情态的拟人化的动物比布置山水画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喜爱程度。同样是新学期,对于新入园的幼儿,我们把孩子的照片贴在墙上教师创设的“幼儿园”园景中,对那些有入园焦虑现象的幼儿,教师会指着墙面上的照片说“玲玲在幼儿园里真高兴……”并将这一墙面添加滑梯、草地等变成“我在幼儿园的哪里?”并不断改变照片摆放的位置,旨在促进小班幼儿愿意说。中、大班的墙面以“我长大了”、“升班了”为主题,配以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等画面,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班还针对自己班孩子的兴趣、爱好,创设了“每日一句”,每天学说一句完整话或者礼貌用语等;“每天新闻”,讲述自己发现的新鲜事以及最近国际国内的大事;以及根据幼儿一日活动中生成的内容开辟的“讨论天地”等等。使教师在墙面布置中开始逐步转换角色,由单一的决策者到倾听者、合作者。这些多元角色的转变使教师能够更多的聆听到幼儿的声音,注意发现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活动需要,使环境的创设更能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表现及发展,促进每个人在自身水平上的提高。
三、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要遵循“四项”原则
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教育意义尤为重要。如何达到让墙壁说话的目的,使墙壁环境更好的服务于幼儿发展,我园遵循了“四项”原则。
1、墙面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为了保证环境的教育性,必须让环境的每一部分都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创设墙面环境时应目标明确,而且要把目标落实到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以至每个具体的活动中,以目标为依据,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来创设环境。如:我园中四班开展的“瑞吉欧多元化教育中国化教育研究”试验课题,他们的墙面装饰就很富有特色,把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渗透在环境中。每两周都有孩子们的生成内容展示在“讨论天地”中,“大树生病了”,我们来讨论“由哪些害虫引起的?”“我们应怎样帮助大树?”每个小朋友都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整理并配上图片,这样的环境也让其他班的孩子收获不少。还有他们的“每周一星”,根据瑞吉欧的教育理念,展示每个孩子的不同作品、不同理想、不同爱好,让孩子们在其中发现自己、了解自己,体验成功、找到自信。小一班的“美术作品区”,老师开始画了各种各样的树,然后根据教学进度,孩子们可以在上面涂染树叶,手指点画小花、红枣,用小手印枫叶,撕纸粘贴各种水果等等。瞧!一面以“树”为主体的墙壁能让孩子们把小班的绘画技能都展示出来,同时还能对孩子们进行计算、语言、德育等方面的教育。
2、发展性原则。墙面环境的发展性是根据当前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现有水平,分期变换创设的。如:小班初期,幼儿绘画技能有所欠缺,教师共同和孩子合作创设环境,像前边所说的小一班,老师画树,孩子们添画树叶、小草、水果等。到了中班,孩子们的绘画技能有所提高,作品也很丰富,可以开设“个人小画展”,增加孩子们的绘画热情和兴趣,体验到成功感和自豪感。到了大班,孩子们对个人画展不感兴趣了,老师针对有的孩子会照相,提议孩子们开设“个人摄影展”,使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又有所提高,并且这一活动也能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总之,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不能随意、盲目,而应
3、幼儿参与的原则。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在环境之中,而且蕴含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过去的环境创设使幼儿的思维和行为依附于教师的思维和行为。而今,墙面环境无论从内容来源、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都生动、直观、真实的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幼儿与教师之间亲密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氛围。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教师与幼儿合作,幼儿能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将向幼儿传递一个对其终身成长都极为重要的信息:“我们能影响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力量能使环境发生改变。”因此,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在墙面环境创设方面重视师生共同参与,坚持师生共同讨论主题,共同设置布局,真正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
4、动态性原则。环境的动态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环境的创设要根据教育和幼儿发展需要不断发展变化。二是指在不断更新环境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如:在创设帮助幼儿认识四季变化规律和特点的壁画时,有的老师采用留、变、添、减的方法。如表现树木的变化,春天让幼儿用皱纹纸拧迎春花、团桃花粘贴在树干上;随着气温升高,让幼儿取下迎春花、桃花,添上叶子、补上桃子,表示夏季枝叶茂盛,花儿结果;到了秋季,再让幼儿把绿叶换成黄、红、棕色的叶子,并表示出叶子飘落的情景;冬季来临,让幼儿取下叶子,换上白色的棉花,表示积雪,以及剪贴漫天飞舞的雪花和落满白雪的青松。这样,四季的景色在幼儿的参与下不断变化。动态的环境还可以根据国际、国内和园内大事不断变化。如:今年春天的“非典”,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创设宣传栏,制作大型的“抗击非典”主题画,不但对幼儿进行卫生教育,还能培养幼儿关心国家大事,懂得珍惜生命的意义。又如:今学期我园的家长会别具特色,我们通过“参与式主题家长会”的形式召开,家长朋友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幼儿教育方面的新思想、新见解,分组整理书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现有水平做整体考虑,使环境创设服务于课程环境的发展。
写出版报,教师装饰展出。这不但成为一种很好的墙面环境装饰,还是我们教师、家长互相学习的一种很好形式。我班还把家长会开展过程的照片展出,作为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的很好教具。“上面有我爸爸!”“还有我妈妈!”孩子们看到自己爸爸、妈妈的照片欢呼雀跃,教师乘机进行教育:“爸爸在和阿姨讨论,小朋友玩完玩具会不会收拾?宝宝吃饭从来不挑食。”这种方式幼儿容易接受,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第五篇:大班环境创设发言稿
关于环境创设发言稿
李良菲
主题墙是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与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内容相联,具有教育价值,应通过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发挥的教育作用。也就是说主题墙作为幼儿园最重要的部分,不仅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更需要发挥它潜在的教育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主题墙的教育功能,在设计中,我们不仅注意形式的精致、美观和完整,更重视内容的教育价值;不仅把主题墙作为幼儿学习,梳理、记录活动经验,反馈成长信息的形式,更重视挖掘主题墙设计中的文化价值,创设并形成“墙壁”与课程、教师、幼儿和家长对话的互动文化。
从开学开始,我们选择的第一个主题《城市风景线》开始,我们就考虑了主题墙的设计,从五大领域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入手选择要展示的活动,并且对我们主题墙面进行了一个规划,哪一块准备展示什么内容,哪一节活动内容需要占到多大的位置都有一个初步的规划。
比如我们在语言领域开展的活动中“我是武汉小导游”这节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幼儿积极地争当小导游,能用比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武汉的景点。我们在主题墙的设计时提供了武汉常见景点“长江大桥”、“黄鹤楼”、“公园的雕塑”等等景点图片供幼儿欣赏的同时,可以让幼儿与同伴、家长交流,讲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家庭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是幼儿园得以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所以,开展主题墙设计活动要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帮助与配合。通过参与主题墙的设计,家长会从孩子的文化中审视幼儿生活,从孩子的世界看世界,帮助孩子认识未知的领域,从而改变自己的育儿方法,成为幼儿园工作的合作者、支持者、审议者。在社会领域开展的活动“街头的广告”中,我提前请家长带幼儿外出收集各种海报及街道上常见的平面广告,在课堂开展活动时孩子已有了基本的知识经验准备,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广告的作用和艺术特点,在主题墙的展示时,我将孩子们收集的广告挑选了几个比较有特点的广告单展示在主题墙上,目的是让幼儿在日常的直观观察中更清楚发现广告单的共同点,为下次活动请幼儿自己设计广告做一个知识经验的准备。
在健康领域开展的活动“我的小房间”中孩子们带来了自己整理房间的照片,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房间物品及其管理,提高了幼儿的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我们将孩子们带来的照片展示在了主题墙上,从而感染更多的幼儿能够自己独立整理房间,比一比谁的房间整理的最整洁。
主题墙不仅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反映,也是教师与幼儿互动过程和结果的记录。主题墙的设计过程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与“对话”。因此,创设与幼儿互动交流的主题环境是主题墙设计的主要任务。在科学领域的活动中,我选择展示了“小区地图”这节活动,这几活动结束后发现幼儿掌握的还不是特别好,对幼儿园为中心绘制地图的能力还比较弱,为此我请幼儿动手制作了小区的基本组成部分房屋和车辆,将地图放大先确定好幼儿园的位置,然后引导幼儿感知幼儿园周围的空间布局。将小区地图展示在了主题墙上,让幼儿更加清楚的了解小区布局,提高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这样的设计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师生在互动中体验着过程的快乐。这不仅仅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更多的是让孩子在创造的过程中获得一份真切的情感体验。主题墙上有老师的印记,也有孩子们的足迹,师幼共建的生态墙有利于形成学习的磁力场,在磁场中有利于形成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并会形成学习的一种自觉行为。
新《纲要》指出: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主题墙不仅能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体验成功的机会,而且还能使幼儿获得的自信心迁移到其他方面。在艺术领域展示了两个部分,一个是“未来的城市”,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未来城市的模样,展示每位孩子的作品,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另一个是“水上小船”幼儿自己动手折完小船后用丰富的颜色和图案装饰小船,使自己的小船变得特别,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获得积极的自我肯定为目标,发挥教育的德育作用。展示幼儿作品使幼儿感到自信,体验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
主题墙在幼儿的成长中,发挥着隐性的教育作用。这些作用促进了幼儿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最终使幼儿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