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读后感
陈志武先生的这本著作是继《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国强民》一书之后的又一力作,我是饶有兴趣的读完了整本书,在读的过程也产生了很多对金融的思考,收获颇丰。
《金融的逻辑2》这本书,主题仍然是探究市场与政府二者之间的关系,主张把住政府之手,更多的发挥市场的作用。另外,相对于《金融的逻辑1》,这本书则更关注金融与自由之间的联系,指出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读全书,少有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少有生硬的说教陈词,多是平铺直叙、娓娓道来的平实道理,使得这本书通俗易懂。信手拈来的事例,有理有据的观点,都显示了作者扎实的专业功底。对“自由”“民富”的浓墨重彩,都显示了作者真挚的人文主义情怀。
有人将《金融的逻辑2》对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我看来,它更像是经济界的《人权宣言》。
金融是什么?在许多人眼里,金融就是“华尔街”们,它代表着资本主义,是富人对穷人进行剥削的工具,是“帝国主义”剥削落后国家的工具,它从一出生就带着洗不掉的罪恶,因此许多人对金融嗤之以鼻,对从事金融业的人侧目而视。想起高中毕业时候的我,那时候我也是抱着金融无用的想法,认为金融是虚拟经济,不产生实际价值,因此当初放弃金融专业而选择工商管理专业。现在看来,这种对金融的看法是多大的偏见啊!金融,其实,正如作者而言,作为人手里的工具,本身并不能主动伤害社会、伤害人。“问题起源于人的行为,而不是自身无主动性的金融工具。”
某种意义上,金融可以说是人类发明出来用以管理财富、管控风险的一种工具,是人类的文明成果。正如作者所说的,如果当初有完备的金融市场,买卖妻子的行为也许就会大减,女性就会获得更多的自由权利。女性之所以被物化成交易工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所在家庭缺乏替代性的非人格化金融工具,比如贷款、保险,因此为了生存,他们别无选择。金融是跨时期、跨地域的价值交换,通过金融工具,人们可以把当期的财富在保值甚至增值的基础上延续到未来时期,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养老保险,把年轻时的财富保存到老年时期,实现了老有所养。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金融在当下越来越重要,金融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一定要认清这个时势,摆正心态,抓住机遇。
经济如何发展?市场和政府分别应该扮演何种角色?通过作者的论述,我对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深信不疑。事实上,政策层面的反应也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从而印证了作者的观点——愈自由,愈发展。我们国家的政策走向从市场在经济中的地位中可见一斑: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两字之差,却代表着政策走向、政策倾斜度的巨大转变。不过,也许是惯性使然,现在的实际政策操作在很多方面出现了偏差,政府仍然管不住自己的手,什么都想管一管,股市熔断机制的仓促出台和退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监管机构闭门造车,想当然的推出不合时宜的政策,结果闹了个大笑话。其实我想,这背后的深层原因还是政府以及很多政府官员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以管理者而非人民的公仆自居,当然会出现很多不合民意、不符民利的政策。任重而道远!
经济发展到底为了什么?金融监管如何才能利国利民?怎样利用金融驱动创新?《金融的逻辑2》能够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这些问题,从民权到经济,从政府到市场,不一而足。
“人一旦停止了独立思考,一旦不再质疑,就会成为别人手中的玩偶。” 再一次向大家推荐陈志武先生的《金融的逻辑》系列!
第二篇: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1.金融不只是一组经济工具,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分析框架,它背后的逻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全新视角。如果以金融的逻辑作为一副眼镜,去看待社会和个人、历史和现状。你会发现其实各个社会、种族、民族都是相通的,相同为主,相异为次。
2.在没有金融市场的传统农业社会,当老百姓大众面临灾荒风险事件冲击时,更可能发生的是他们被迫变卖妻女,因为妻女可能是他们手头仅有的具有一定流动性、能够变现的资产,除此之外可能难有其他活路。这也是人类许多社会都曾经有卖妻习俗的原因。3.长期而言,金融发展程度越高的国家,其收入不平等系数就越低;一般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收入不平等程度会逐渐降低。
4.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不仅使资源配置效率过低、不利于创业创新,而且使收入分配恶化,不利于拉平社会各阶层的收入机会、创业机会。过度依赖银行的金融体系从本质上偏袒富人、贵族和已经成功的企业。
5.考虑到中国股民毕竟不到一亿,有股票投资的家庭不到四分之一,制造股市繁荣的结果只是让部分人更富,让多数人更穷,收入和财富差距进一步恶化。尤其是在社会流动性非常充分、银行惜贷、实体企业不一定想多借多贷的情况下,继续通过降息降准增加流动性,只会让股市泡沫更大,拉大财富差距。而且这样人为刺激股市,连实体企业也不想专注主业,也把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向股市,因为在这种人为安排的“慢牛”下,似乎股市的回报高于任何实体行业的投资,由此导致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被严重扭曲,包括人力资本过多的往炒股上转移,扭曲社会的激励架构,拖垮社会的长期创新力。6.对金融的过多政策干预会扭曲资源配置,逆转经济结构调整,造成更多的机会不平等和财富差距。我们要纠正以前的错觉,就是觉得“政府不干预的金融只对富人有利,政府干预就是为普通人而为”。现实恰恰相反。
7.之所以“实体经济为主,金融经济为辅”的观点大有市场,从本质上看来是因为人们还没有走出短缺经济、农耕经济的思维。对于总处于温饱边缘、物质总是短缺的农耕社会来说,所有经济活动的价值都围绕填饱肚子的需求来定义:能直接生产东西填饱肚子的活动才有价值,二不能生产“物”的虚拟经济活动,没有价值。
8.从长远来看你,市场经济的发展除了让GDP增长更快、使资源更有效使用之外,更重要的、更根本的贡献是,市场经济把个人从工具中解放出来,让个人更有权利和尊严。9.“花别人的钱不心疼,花自己的钱才心疼”是委托代理问题出现并存在的基本人性条件。如果说本次金融危机或者任何经济危机都源自委托代理链条所必然带来的利益扭曲的话,由政府代替市场不可能消灭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因为政府权力体系所包含的委托代理链条自身的问题,比市场主体即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有过之无不及。
10.当人际交易不是通过市场而是以人格化形式发生时,人就成了工具,人的价值由其工具价值决定。
11.如果离开市场经济。不管你是靠儒家“三纲五常”体系,还是靠计划经济、国有经济,还是以宗教教会为基础的安全保障体系,都要求你牺牲个人、让出你的自由空间,或是服从政治领导,或是服从经济领导,或是服从于“三纲五常”下的家族权威,这些都通向个人不自由之路。相对而言,市场经济最核心的原则是个人自由选择。
12.衡量文明程度最为基本也最为具体的指标是:当人与人之间出现分歧或发生冲突时,是用野蛮暴力还是和平手段解决。13.基于行政权力的社会结构和资源配置是一种以合法暴力为后盾的秩序。也就是说,行政权力实际上也是基于暴力,只是其背后是政府独有的合法暴力,而不是非法野蛮暴力。14.个人自由、私有产权,再加上市场和法治。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普遍模式。15.财富差距、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是因为现代资本家比以前更加“道德沦丧”,也不是因为现代企业家更加贪婪,而是现代技术和规模化商业模式所致。
第三篇:《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读后感文
1关于作者
李笑,是连续跨界创业者,做过销售、英语老师、留学机构合伙人。
目前是区块链专家,专注于区块链的投资。著有《把时间当作朋友》、《托福核心词汇21天突破》等书。
2关于专栏
本次与此前的书有所区别,这是一个专栏,并且是用一年的时间打磨出的作品,订阅者同样跟随作者的脚步,进行了一年的学习、成长与进步。
关于专栏,与其说是实现财富自由,不如说是关于财富观念的升级,即“财商”
因为作者认为财富这个东西,最为核心的是对其观念的升级,若是没有升级观念,那么人无法做出准确的思考,也无法做出正确的行动。
作者列举了2个看似与财富毫无相关、实则息息相关的观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观念与社会上流行的观念往往是相反的,也会让人感觉到不适,因为它是反认知。
书中的两点摘要
通读专栏,我发现作者主要围绕以下两点开展:
第一,什么是财富自由?
第二,如何实现财富自由?
第三,为此,你需要做些什么?
1)什么是财富自由?
我们一看“财富自由”一词,自然会联想到有一天再也不用为钱发愁,有钱想干就干嘛。
这很正常,但实则对此的片面理解。
作者给出的定义是:有一天你再也不用为金钱出售自己的时间。
怎么看?
我们去工作赚钱,就需要付出我们的时间,一天8个小时,那么企业就是购买我们的时间。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需要为金钱出售自己的时间,那就意味着你有能力、有实力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换言之,你已经有了足够钱,用购买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且用钱购买他人的时间。
2)如何实现财富自由?
作者给出的颠覆认知的2个观念,比如选择、成长率、鼓励、抱怨、学习能力、写作能力……
同时作者认为如果读者不主动升级自己的观念,不去思考与行动,那么永远只停留在知道2个观念而已。
其实,实现财富自由之路的最重要途径是思考与行动。
对作者提供的观点,作为读者的我们应该要学习、辨别、实践、反思,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观点进行批判、修订、增补、升级等。
更为重要的是要实践作者的观点,先不管正确与否,尝试去做着,在行动中的思考永远是最有效的。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与作者的观点进行比较,最后不断修正自己的行动。
由于这本书所涉及的都是观念层面上,因此所提供的方法也是这个层面上。
3你需要做什么?
作者认为有以下三个点:
第一,你需要只字不差地阅读这个专栏。
第二,你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与行动。
怎么看呢?
看第一点,作者认为这个专栏不是随随便便阅读是可以的,(fsir)而是要一个字不差地阅读,因为这是作者二十多年才捣鼓出的东西。
从时间价值上看,十分重要。更为关键的是,这些知识都是与现实流行的知识相反,甚至让人感到不适,若是没有仔细阅读,便容易断取义。
第二点的话,作者认为所有的改变都自思考与行动,只有你深入思考了,你才能去行动。
如果你连思考都不清楚,怎么可能去行动呢。而如果你只是思考,但不行动,也是毫无改变。
4小结
这个专栏我字版阅读了两遍,音频版听了两遍,每次重复都有所收获。
一个很重要的体验:每当我重复时,总会发现之前遗漏或者没有重视的地方,然后这次阅读就发现了,就立马查漏补缺。
读这个专栏,需要耐心,这是最大的阅读感悟!
第四篇: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通往奴役之路》是哈耶克各种著作中最为公众熟悉的。但由于其激烈的反社会主义立场,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国家被列为”禁书”。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世界上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不搞社会主义了,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读一读马克思主义的死敌 ——哈耶克的这本书,对我国读者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有益处的。
1944年出版的《通向奴役之路》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作者是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先生。1974年,当瑞典皇家科学院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一个两个组合(哈耶克和贡纳尔•缪尔达尔),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缪尔达尔是瑞典福利国家的理论创始人之一,并担任过内阁部长,亲自参与福利国家的政策和制度设计。从当时的政治潮流看,瑞典人对他给予表彰,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哈耶克却是现代福利国家最激烈的批评者,早在40 年代他就指出,这是“通往奴役之路”。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们还是决定让他们联袂获奖。他们觉得,诺贝尔奖是一项纯科学的奖项,所以政治立场上的对立不应该影响两人一起走上领奖台。不过,瑞典皇家科学院也承认,在所有分享同一年奖金的经济学家中,这两人确实是共同点最小的。)
《通往奴役之路》唤醒了所有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哈耶克一直被人们视为经济学界的“叛逆者”、“异端”。
他早年就已名扬天下,但在30年代,哈耶克在初到伦敦时在罗宾斯的支持下孤身一人拿凯恩斯的学术观点开刀,终因一时疏忽,败下阵来。《通向奴役之路》出版时,从社会主义拥护者,到资本主义改良者,甚至到祈求政府救助的贫民,无不对他予以抨击,哈耶克由此声誉日下。咸鱼翻身,其书必有其智慧、闪光的一面。其书论述了市场与计划两个方面,旗帜鲜明地告诉人们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通向奴役之路”,唯有走市场之路,方可摆脱奴役。今天,当我们静下心来重读这本《通向奴役之路》时,必会觉得意味深长,感慨良多。
在本书引论中,哈耶克大声疾呼,西方世界的民主国家,有重蹈德国覆辙的危险。因为一股祟尚社会主义之风,正在这些国家到处弥漫,而作为文明基础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却渐渐被人淡忘。哈耶克这里所说的个人主义,不是指惟我独尊、自行其是,而是充分尊重个人的兴趣和选择,每个人都能各显其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自由也不意味为所欲为、无所顾忌,而是说人们干每一件事情,都是出于自愿,并不是被强按着牛头喝水,身不由己。
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是对自由的最大威胁,它天生就具有独裁主义倾向。当法国作家们在描绘社会主义的蓝图时,就认为只有强有力的政府,才能实现他们的理想。独裁较之政府管制更为有害,它从根本上危及到个人自由。因此,以自由为灵魂的民主主义,势必与社会主义水火不容,它们除了“平等”二字以外,别无共同之处.但即便是平等,二者也有云泥之别。民主主义是从自由中寻求平等,而社会主义的平等,只能是从奴役和抑制中实现,因此社会主义的民主,只是徒有虚名。
哈耶克坚信,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保障。他把实行私有制的社会,称作“富人得势的世界”,而实行公有制的社会,在他看来,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在私有制社会,穷人的机会虽然比富人少一些,但只要通过个人努力,同样可以发财致富,虽然每个人的收入不可能均等,但走向致富之路的机会却是均等的,这是真正的社会平等。可在公有制社会里,尽管穷人名义上是公有财产的主人,但实际上,哪一部分财产也没他的份。不仅如此,由于事无巨细都被当局牢牢控制.老百姓只得低声下气,任人摆布,靠当权者的“恩施”过日子。哈耶克于是问道,究竟是一个“富人得势的世界”好,还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好呢?
在哈耶克看来.一切类型的计划经济都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并没有多少区别,它们都是集体主义。哈耶克认为,迄今为止,对配置资源来说,竞争最为有效,计划是与竞争鲜明对抗的,它只有被用来弥补市场缺陷时,才能与竞争结合起来。如果完全限制竞争,而用计划取而代之.那么结果必将一塌糊涂。哈耶克历数了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端。
计划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在市场经济中,信息浩如烟海,情况复杂多变,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面面俱到,考虑到所有相关因素,因此,分散决策势在必行,由当局用单一的计划来控制经济,只会弄巧成拙。而且,在计划体制下,企业家的收入和升迁,并不仅仅取决于业绩,而往往由上级主管部门说了算。这样,企业家与其“眼睛朝内”,在企业埋头苦干,还不如“眼睛朝上”,多与上级部门联络感情。加之在计划体制下责权不清,企业无论亏赚,都与企业家没有多大关系,所以,他们在决策时,通常并不从企业利益出发,而是投上级所好,看他们眼色行事。事已至此,企业又何谈经济效益呢?
更糟糕的是,经济计划必然导致政治集权。假如要制定一项登山计划,由于个人的偏好不一致,在选择目的地上,难免意见分歧。或许有人想看泰山的日出,有人想欣赏华山的险峻,也有人想一睹黄山的风姿„„结果大家七嘴八舌,吵成一团,计划胎死腹中。要想计划顺利进行,就得推出一个权威,由他独揽大权,最后一锤定音。这样,“独裁”就不可避免。而且,要大规模地推行计划,独裁的效果最为明显。因此哈耶克说,独裁和计划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伴相随,形影不离。
政治上的专制,又会产生“当代蒙昧主义”。所谓“当代蒙昧主义”,是指“思想的统一性”。在中央计划体制下,当局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总是开动一切宣传机器一日复一日地向人们灌输同样的思想。结果全体人民形成了同样的思想模式,最后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思想支配一切。“当代蒙昧主义”之所以站得住脚,主要在于当局炮制了一种“高尚的谎言”,使得人们相信:当局要建立的道德标准.是惟一正确的;当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正是他们所希求的。比如,30年代德国政府为了消灭犹太人,找出了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大造舆论,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一个观念: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必先诛之而后快。双手沾满鲜血的德国青年,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罪孽,反而洋洋自得,充满崇高的使命感。他们空有健康的躯壳,却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想。
[A]哈耶克论证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体系必然走向独裁专制与腐败。举个例子,你的东西如果是与他人公有的,最终大家都要用的时候,必然力大(权高)者得。除非你认为所有人都像你一样的公平善良,那公有制也许是个好主义。所以,现在把改革的矛盾归罪于市场经济真是莫大的讽刺。同志们要清醒:我们要法治,要清晰权利,要反腐败。要让每个普通人知道自己的权利在哪里,如果被侵犯了,有个地方可以清晰简单的评理。
[B]1974年10月10日,在诺贝尔奖盛大的颁奖晚宴上,哈耶克说了这样一番话:“如果当初有人来问我是否应当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会毅然决然地予以反对。”一个理由是,他担心“这样一个奖项会使更多的人追逐科学的时髦。”第二个理由是,诺贝尔奖将赋予那些经济学家以不应有的权威。经济学跟自然科学不一样。一个物理学家,即使获得了物理学奖,也只能影响本专业的物理学家们。而经济学家主要会影响外行:政治家、记者、公务员和一般公众。大家都愿意听听一个获得了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对于治理经济,甚至治理国家有什么好主意,而获奖者自己也很容易以为,自己真的是全知全能的。结果,就出现所谓“知识的僭妄”。按照他的说法,现实世界中的很多不很合适的政策,其实都是经济学家狂妄自负的产物。
[C]“自由的精神就是对自己是否正确不是很有把握的精神”。--哈耶克
[D]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1899年出生于当时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的一个书香门第。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退役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学。1921年获法学博士之后,他转而研究经济学并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跟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们做过助理研究员。1924年返回维也纳,与几个才华出众的年轻经济学家们(包括摩根斯但和哈怕勒这些后来非常有名的人)一起,从师路德维克• 冯•米塞斯。几年后,哈耶克以维也纳大学讲师身份受到伦敦经济学院院长列奥尼•罗宾斯之邀去伦敦经济学院任教,并发表其第一部主要著作《价格与生产》。这使他在英语学术世界初露头角。1930年代,哈耶克因不同意凯恩斯货币理论而卷人了与凯恩斯和斯拉法的论战。稍后,哈耶克又在米塞斯与兰格关于社会主义的大论战中成为自由市场制度最坚决的卫道士。一直以经济思想史见长的哈耶克此时转入政治思想史并从中获取抨击集体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武器。这些论文后来以《科学的反革命》一书著称于世。该书追溯现代集体主义与计划经济思潮的渊源至十八世纪的圣西门与孔德。1944年,哈耶克以《通往奴役之路》名噪一时,成为一位政治思想家,同时为他在后来世界性的自由主义运动中奠定了领袖地位。五十年代,哈耶克离开英国到芝加哥大学任”社会与道德科学”讲座教授。这一时期,他继续从事思想史研究,终于在1960年完成了他”不惑之年”的主要著作《自由宪章》。该书成为现代自由主义的宣言。60年代,哈耶克返回欧洲,在西德任教,并发表其晚年时期主要著作,《法律、立法和与自由》三卷。至此,哈耶克著作等身,所著文章均被认为运思深远,入木三分。他的不少著作当时不为世人理解。直到1974年,诺贝尔奖评委会授予他经济学奖,承认了他”在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理论上的开创性工作以及对经济。社会与制度之间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到了80年代末期,鉴于中央计划型社会主义经济的失败,人们对哈耶克思想的尊重达到了顶峰。哈耶克被认为是自亚当•斯密以来绝无仅有的道德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要观点,也是最基础的观点:财产权是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及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失去了财产权,就失去了一切!
人天生有很多权利,首当其冲,最为关键的是“生存权”。
生存权,如果用动物的眼光看,就是食物权,而从人类角度看,因为人类的科技文明的进步,社会分工的细化,演变成了“财产权”,人类的财产权,就是人类的食物权,也就是人类的生存权。只要食物权一丢,那你的其它一切,不管是什么就全丢了。
如果你对这个观点有意见,我无需跟你进行任何辩论,我们只需做一个小小的实验:将你的食物权,将你的家人的食物权,将你的亲戚朋友的食物权交给我,在未经我同意的情况下,你们不得进食喝水,然后,我可以将其它任何权利都给你,你想怎么辱骂我、打我都行,哪怕你杀了我,只要我至死都没说同意你们进食喝水,我死后,一样会有你、你的家人亲戚朋友一大群人陪葬;
只要一天后,最多三天后,当你的家人朋友饿得渴得奄奄一息时,你就会乖乖地向我下跪,向我叩头,恳请我给你们一口活命的饭,此时,我不管提出什么让你尊严丧尽的无理、无耻条件,你自己好好想想你会不会答应我?
反过来,如果你自己拥有了食物权,我只骂你一句,你会答应吗?
这个道理你懂,我懂,独裁者更懂,所以,独裁者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将民众们的米袋子骗到手,后面的一切就好办了。
因此,独裁者有它的一套骗术:资本家富有,但人少,穷人钱少,但人多,只要能将多数的穷人骗倒,就OK了,于是:
1.闭口不谈绝大部分资本家原先也是从穷苦工人努力奋斗走出来的基本事实:
.每一个时代的资本家,或是发明了新技术,或是经营管理上,其实都是社会发展带头人,;
.穷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都可以发家致富;
.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时代或是在科技上,或是在管理上,成为各行务业的领头人,也就成了资本家;
.资本家只要一松懈,不再是时代的领头人,他必将回到穷人的队伍;
.在自由平等的社会,致富之路对每个人都是畅开的,就象运动场一样,跑道对每个人都开放,比得只是谁跑得快;
2.资本家中有坏人,这是一定的,就象民众中有杀人犯一样,独裁者就专找几个通过投机专营的做典型,再加上有些资本家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性,如“二奶”,“开快车撞死”等,将这些事罗列出来,给大家一个“资本家坏”的心里印象(妈的:这些事穷人也在天天干,但独裁者就是故意不说);
3.调动强大的宣传工具,恶意丑化资本家;
4.宣传到一定程度,开始抛出:你之所以穷,全是因为资本家坏;再继续宣传,强行向民众灌输;
5.时机彻底成熟,提出“公有制”:为了防止再发生类似的财富集中到个人手上的事情,将大家的财富全部集中,由人民代表进行管理分配,照顾到每个穷人,这是个最好的模式;
6.彻底反对民众拥用“财产权”,为此,专门制造了一个非常非常让人恶心的词:罪恶的私有制!
因为穷人本就没有多少财产,又在做着“分一份”的白日梦,资本家财富多,但人少力量小,于是,全民的财富全部被收缴,收“米袋子”完成了;
“米袋子”一收,接着,什么都好办了,民众呼一声“万岁”,给一口饭,喊一声“××主义好”,给一口饭,谁敢不从,谁敢不听?凡有意见者,“无产阶级专政”正等着;
为了继续这种欺骗与压榨,所有的“公有制”国家,无一例外的都采取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严厉的言论自由管制,采取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的人权压制!民众强行“被代表”了,被“人民”了!
至此,独裁制确立,奴役之路完成!
民众做着“统治阶级”的美梦,实际从自由人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奴隶。
民众原想“均贫富”,最终得了个“均赤贫,均饥饿”。
到底谁富了?反正在“公有制”国家,绝对不会告诉你谁富了,但大家心里一定清楚谁富了
第五篇:《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通往奴役之路》
Chapter11真理的终结 读后感
简介:
1.《通往奴役之路》作者-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写于1944年,在那个时候哈耶克先生认为西方世界的民主国家,有重蹈德国覆辙的危险,由于一股崇尚社会主义之风正在这些国家到处弥漫,而作为文明基础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却渐渐被人淡忘。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哈耶克先生写了《通往奴役之路》一书。
2.关于第十一章真理的终结,重要的内容便是关于极权主义国家里对于思想,信仰等抽象意识的禁锢,强加以及再塑造。并且有关如何实现禁锢思想,统一思想这一目的的手段,过程的阐述
感想:
在阅读第十一章真理的终结时,在某几句话出现时总能引起我内心的共鸣。之后我反复阅读此章时共鸣开始渐渐清晰起来。
在每个婴儿诞生之时,我认为他是没有思想价值判断的。而他思想价值判断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标准似乎是在后天的成长中形成的。这个标准也许来源于家庭,也许来源于学校老师,学校的环境,也或多或少的会来源于个人的社交圈子。我认为正确的优良的道德认知,基本的世界观被以规范的形态传授是正确的,甚至是不容怀疑的。例如:勤俭节约,谦虚谨慎都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认知。但是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形成一套属于他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一套思想观念就像一个面团,在家庭,社会,社交圈,生活环境等多方面作用下最终形成一个大体的形状,但这个形状的细微部分也还是会随着此人的生命进程在或多或少的改变。
在生命进程中思想意识也不是不受错误的因素所影响的。人与人的思想也许会有相似的地方,但不可能完全相同,没有人是会生活在完全相同的两个生活环境中的。遇到不同的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内所形成的思想意识是不同的。但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希望将相同的思想强加在人们身上。正如书中所写:“社会计划所指向的目标,是一个单一的目标体系,要使每个人为这个单一体系服务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每个人都相信那些目标。要使一个极权主义制度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强迫每个人为同样的目标而工作,还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人们应当把它们看成是他们自己的目标。虽然必须替人们选择好信仰并加强在他们身上,但这些信仰必须要成为他们的信仰。成为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条,以便使个人尽可能自愿地依照计划者所要求的方式行动。”(P146叶中间)思想对于人的行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控制了思想也就能控制了行动。就好比说:一个人需要在文明社会中生存,那么他需要填饱肚子,填饱肚子需要钱,钱来自于工作,所以一个人就必须有一份营生。这就是最浅显的思想意识支配行动,思想告诉这个人的是找工作,通过正当手段获得金钱,而非偷抢。这也是思想意识支配行为的一个体现。哈耶克先生认为:“极权主义宣传所引起的一种更为深远的道德影响。它们对于一切道德都是具有破坏性的,因为它们侵蚀了一个一切道德的基础,即对真理的认识和尊重。”(P147下方)
此章中还写到对于官方信条的公开批评,或者甚至表示怀疑都包括在内了,是必须禁止的,因为它们容易削弱公众的支持。这些哈耶克先生的观点激起了我对当局政府的一些看法。最强烈的便是对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这一课的看法。我先声明我并不反对对于领导人思想的学习,以及对历史的学习。我认为有失偏颇的便是在书中对于这些思想所产生的影响的过分鼓吹,它似乎在营造一种让学习者们对这些伟人,以及他们的理论,领导等的一种崇拜思想。我想对于那些理论每个人都会有基本的价值判断,在看过这些理论所产生的影响之后自己会判断它的价值好坏。没有必要强加所有人都将这些理论所视为信条,人生信仰,并由此或借此巩固当局统治的稳定性。这个禁锢思想的当代手段让我觉得有些愚蠢了。从小便学习日本当年给战争中的中国所带来的创伤。这些学习让现在的我一想到日本便有一种似乎是本能的仇恨。尽管我一再告诫自己那是个需要从多方面审视评判的历史性问题。但是还是有仇视心理。我不得不重新崇拜一下思想教育的伟大力量。日本的行为在当年所造成的影响的确应当受到职责,但是这种职责应当是理性而且客观的,而非漫骂的职责。
再有便是媒体对当局的政治性报寻的透明度。每个国家都会对于某些社会新闻通过媒体对其进行消息封锁。但是不得不承认西方国家的透明度确实要高一些。而我们的“保密”工作确实值得“赞扬”。单方面思想形态的挤压当然比多方面挤压能更快的形成政府当局所想要的形状。获取消息的来源单一,思想受诱导的方向更具集中性。
“真理这个词的本身已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它不再说明某种有待发现的东西,只有个人的良心才能判定是否在任何情况下它的证据(或者是提出证据的人的身份)会成为一种信仰的理由”(P155 paragraph 2)
有产生出一种思想氛围,对于真理的意识的丧失,独立探索的精神和对理性信念所具有的力量的信心的消逝。也许只有改变现状的禁锢,独立寻找真理的过程才能予真理生命力,令其复活。
现如今,我们有言论的自由,但是在思想都是局限的基础上,言论又能自由到哪里去呢?西方国家,像美国,总是积极鼓励学者们再建立新的,有论证根据的新理论,以此来驳斥之前的旧的理论,学术的进步就是在不停的博弈之中进行的。虽然我十分不愿提起中国本土的学者没有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这一事实,但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大批大批的优秀学者流向国外,在国外他们获得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满足,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有获得满足感的机会?
国外的教育,给予学生适当引导,之后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有所体会。而我们呢?小学、初中、高中哪个阶段不是老师手把手的教,学生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学,思维总是走在既定好的道路之上。何来发现?何来思维的发散?当整个社会的思想都归为统一的时候,那么导致的结果也许就真的只有停滞不前了。
我们的思想需要的是一个“海阔平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而不是一个规规矩距,四四方方的盒子。只有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之上,才能够在思想层面上有所前进。多维的思想所需要的是发散而不是定式。当真理在一个社会终结之后,那么这个社会所面临的只是不断的被超越,最后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遗忘,成为历史。
在反复阅读这部分内容时,总能不断的看到新的问题。“创造理论”的行为,的确是存在的。计划者再进行工作时,会发现各种不同的需要之间的冲突,并在必要时,他必须做出决定。而这个决定的道德标准,是被随着各个决定而被创立出来的。”计划者在做出决定时,由于缺乏其他任何根据,必须听凭个人爱憎的指导,把这种爱和憎加以合理化的这一需要和采用能够打动尽量多的人的方式来说明他的理由的必要性,会迫使计划者不得不创造理论,即对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联系作做出断言,然后这些断言就成为统治学说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149 中部)这一段话使我想到了第二章“伟大的乌托邦”的有关内容,不可否认,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存在基本原则上的冲突。“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有相似性,而“共产主义”所带来的美好世界在作者看来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某种意义上,斯大林主义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它是国有化和集体化不可预料但却是不可避免的政治附属物。现代社会
中人与人的想法不可能是统一的,但现实的发展是需要人们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于是强有力的政府便出现了独裁(为计划而出现的)。故而会出现一种强制力来统一思想,这就违背了作者所持的自由主义。第二章中彼得·德鲁克先生说:“通过马克思主义可以达到自由与平等的信念完全崩溃,已经迫使俄国走上德国一直在遵循的相同道路,即通过极权主义的,纯粹消极的,非经济的,不自由不平等的社会。这等于说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本质上是相同的。法西斯主义是在共产主义已被证明为一种幻想之后所达到的一个阶段,而在斯大林主义的俄国和希特勒之前的德国,共产主义已经同样被证实是一种幻想。”(《经纪人的末日》1939年)历史问题错踪复杂,在这里不去根究,但是历史之外的那些假借的外壳,就比如说现在的“共产主义”一说,直观看来,历史上的与现实中的共产主义被掩盖的毫无关联,但是我个人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根源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即都是立志于建立一个共产的社会形态。想法往往是美好且利于集体中每个个体的,但是微观上看这些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偏差。目前我们官方的社会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已向传统意义靠伍,为了使它更加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则,故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现代人都有一种共性,那便是强大的好奇心,有欲望去探究背后光线所照射不到的地方。(注:有别于对阴暗面的探究)我认为现在是存在这样一部分人的,他们看穿了表面的掩盖,直击问题核心。有人说出来,有人选择沉默。现实中总是将最美好的,最健全的一面展示给公众,而掩盖一些本质问题,漏洞而找不到补救的办法。其实就算将有瑕疵的那部分摆出来,大家共同探究解决,这样也使群众有现实参与感,这也许可以加强凝聚力。
思想的生命力来自不同知识和不同见解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理性的种子在这种肥沃的土地上成长。如果对思想的成长加以控制,那只会起反作用,最终导致思想的停滞和理性的衰退。什么应当发表,什么应当传授都由当局决定,那么这根本不存在对真理的追求。试想一下,消息来源变得唯一后,人们所接触到的,所认知的。所接受的都一样,就算给予自由,这又有什么意义呢?现在存在的问题便是处于不完全自由情境下的思想压迫,失去了追求真理的能力。支持的信念来源于人们的价值判断基础,来源于一种自主自愿的本能意愿。现在所急需的是能有一个机会,将抽象的思想上的质疑,转换成实体文字,需要一个平台交流。
我不愿意看到真理的终结,真理就像理性道路上一束火把,当它熄灭后,当先人失去方向后,选择“精神自杀”的人应该不在少数,理性的光辉最后也只能永远消失。发挥追求光明的本能,延续真理的火种。
(注:以上言论或许存在问题,还望老师给予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