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专接本法学专业课真题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0:5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省专接本法学专业课真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省专接本法学专业课真题》。

第一篇:河北省专接本法学专业课真题

河北省2004年专接本选拔考试 法学专业试题法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意8分,共4 0分)

1、法律权利

2、归责

3、法律监督

4、法律原则

5、法的解释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法律规范的特征?

2、简述法律责任的功能有哪些?

3、简述法律权利的概念和特点?

4、简述法与道德的区别?

5、简述法的价值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什么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2、试比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河北省2004年专接本选拔考试 法学专业试题民法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 0分)

1、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事件的是()A、立遗嘱 B、违反身亡 C、自杀身亡 D、订立回头

2、被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日期为()A、判决书确定的死亡日期 B、下落不明之日

C、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间之日 D、判决宣告之日

3、出版社未经许可将三岁小孩甲的生活照片制成年历进行销售,甲之父乙诉至法院向出版社索赔,委托律师丙代理诉讼。丙()A、受甲之托为甲之代理人

B、受乙之托为甲之托为甲之代理人 C、受乙之托为乙之代理人 D、受乙之托为甲和乙之代理人

4、甲当众诽谤、辱骂乙。乙经受不了刺激,自杀身亡。甲之罪为侵害乙的()A、荣誉权 B、名誉权 C、生命权 D、健康权

5、所有权是物权的一种,属于()A、他物权 B、自物权 C、用益物权 D、担保权

6、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归下列哪项所有()A、国家 B、集体

C、发现者 D、埋藏物所在单位

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亲属中不属于法定继承范围的有()A、父母 B、配偶

C、兄弟姐妹、子女 D、孙子女、外孙子女

8、下列哪种情形可以使要约丧失法律效力?()A、撤消要约的通知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B、撤消要约的通知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或之时到达受约人 C、撤消要约的通知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D、撤回要约的通知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后到达受要约人 9下列情况发生无因管理()

A、义务扫雪 B、未受委托,为他人放弃继承权 C、路遇自杀者进行抢救D、受人委托代人修缮房屋 10承揽合同中承揽人向定做人主要提供的是()A、物 B、劳务 C、劳动成果 D、智力成果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 0分)

1、黄金属于限制流通物()

2、甲乙二人合资买一辆汽车,各出一半价款,虽然汽车不可分割,二人之间也是按份共有关系()

3、债权人地址不明确,适用投存的情况()

4、出租汽车司机捡得乘客乙遗失在车内的笔记本电脑,是无因管理行为()

5、甲欠乙1000元钱,丙愿替偿还,丙的行为是债务的概括承受()

6、同时履行抗辩权属于支配权()

7、被宣告死亡者重新出现时,人民法院的死亡宣告自动撤消()

8、甲请乙告诉丙,愿意购买乙的自行车,乙如实办理,其行为属于代理行为()

9、香烟必须使用注册商标()

10、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所附条件的特点

2、简述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区别

3、简述赠予合同的特征

4、简述构成一般侵权责任需具备哪些条件

5、简述((民法通则》对时效的起算、中止和中断的规定

„„„„„„„„„„„„„„„„„„„„„问:(1)比笔财产归谁所有?(2)张甲买给李乙是否有效?玩什么(3)本案是否作为财产无主案件受理?为什么(4)法院应如何处理本案

河北省2005年专接本选拔考试

法学专业试题

(请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不得分)

第二部分民法学(满分:150分)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划“J”,错误的划“X”,每题2分,共20分)

1、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全部体现了等价有偿的基本要求()

2、法院有权限制或剥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3、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

4、只有在法律有明确规定或当事人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默示形式才可以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表示方式()

5、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发生纠纷时,不适用诉讼时效的约定()

6、侵权行为违反的是法定义务,违约行为违反的是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7、债权具有追及力,即债权的标的物无论辗转流向何处,债权人均得追及于物之所在行使其权利,依必法请求不法占有人返还()

8、非所有人的占有必须以他人所有权的合法存在为前提,即必须有合法的根据()

9、有偿的民事法律行为都是双务民事法律行为()

10、债权人在全部债权受清偿前,可就抵押物的全部行使其权利,此即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刘某、张某、李某三人合伙经营,后刘某退伙,在退伙时分担了合伙债务3000元,对于其参加合伙经营期间的其余债务,刘某()A、不负责任 B、负连带责任

C、按其当时的出资比例对债权人承担按份责任 D、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2、诉讼时效适用于()A、追认权 B、请求权 C、撤销权 D、同意权

3、甲将3间四方中的两间作价5万元与丙合伙经营商店,将另外一间出租给乙租住。现甲因急事用钱,要将房屋转让。乙和丙均欲以同一价格购买,甲()A、应将整个房屋卖给乙 B、应将整个房屋卖给丙

C、按照房屋的使用现状,分别卖给乙和丙 D、可以任意选择乙或者丙作为购买者

4、为了耕种自己的土地而必须经过他人土地的,可以在他人土地上通行,该通行权在物权的权利体系中属于()A、相邻权(关系)B、地役权 C、地上权 D、土地使用权

5、对于埋藏物和隐藏物的处理,一「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一律归国家所有

B、如果具有科学价值,则应归国家所有

C、如果有人能证明其所有人或所有人的继承人身份,则应归其所有 D、上述B、C选项表述正确

6、下列各项财产不属于共同共有的是()A、夫妻共同财产 B、家庭共同财产 C、尚未实际分割的遗产 D、三人集资买的一台电脑

7、王某在餐厅吃饭时丢失瑞士名表一块,餐厅人员拾得后交给公安部门。王某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前去认领,公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交寄售商店出售。孙某从该商店买的该手表,其子将手表送给女友林某做生日礼物。手表在林某第二天乘公交车时被偷去,小偷下车后即以100元的低价卖给郑某。该手表的所有权属于()

A、王某 B、孙某 C、林某 D、郑某

8、以下各项物权和债权区别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在权利的性质上,物权为支配权,而债权为请求权 B、在权利效力的范围上,物权为绝对权,而债权为相对权 C、在权利的客体上,物权的客体是物,而债权的客体则是行为

D、在权利的发生上,物权的设定采取任意主义,而债权的设定采取法定主义

9、下列作业中,不属于高度危险作业的是()A、自行车队训练造成路人死亡 B、飞机操作失误致人伤害 C、放射性物质外溢致人伤害 D、爆竹厂爆竹爆炸炸伤路人

10、以下有关债的主体变更的表述中,符合我国《合同法》规定的是()A、转让债权应当征得债务人的同意 B、转让债务应当征得债权人的同意 C、转让债权债务应当征得对方当事人的同意 D、转让债权应当通知债务人

11、‘甲偷看了乙的日记,了解到乙与丙因志向不同而导致恋爱失败。甲于是广为散布,称乙因道德败坏而被女友抛弃。乙被抛弃的权利是()A、名誉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配偶权

12、张某为购买彩电,将自家牛群中的一头耕牛卖给李某,二人协议卖价900元。李某当即付款500元,并约定第二日在给400元,付清款向后将牛牵走。不料当晚牛被雷击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张某有义务继续交付另一头牛给李某 B、张某已无再交付耕牛的义务了 C、张某应退还李某交付的500元 D、张某有权要求李某交付另外的400元

13、以下有关民事责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事责任以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为前提 B、民事责任以以一方当事人补偿(赔偿)另一方当事人的损害为主要目的 C、民事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承担 D、承担民事责任必须以主观上有错误为前提

14、下列能够发生抛弃效力的是()A、将患传染病的牛弃于深山之中 B、将得狂犬病的狗丢在大街上 C、将房屋闲置 D、将土地撂荒

15、依照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下列那些财产可以抵押()A、自留山

B、某中学的小汽车 C、某大学的办公楼 D、农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权

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法人

2、善意取得

3、最高额抵押

4、共同危险行为

5、表见代理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民法的基本原则

2、代位权的成立要件

3、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4、无因管理的成立要件

5、遗赠抚养协议的特征

五、案例分析(20分)

甲将其自养的狗拴在自家门前,乙将狗绳解开,带狗上街。丙故意挑逗狗,狗被激怒后将丙咬伤丙继 续追赶丙,丙为了阻止狗的追赶,拿起丁货摊上的收音机、手机等商品扔像狗,但狗在躲避后继续追赶,丙在慌乱中掉进戊公司修缮地下设施时在路旁挖的深坑中,致使严重跌伤。由于戊公司早已施工完毕,因此没有在该深坑的周围设置警示标志,但还没有来得及填埋。狗见丙调入深坑,遂停止了追赶。乙赶来后,用木棍将狗的腿打断。请问:

1、谁应该对狗咬伤丙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2、准赔偿丁的损失,为什么?

3、戊公司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为什么?

4、乙将狗腿打断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为什么?

河北省2007年专接本选拔考试

法学专业试题

(请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不得分)

第一部分法理学(满分:150分)

第二部分民法学(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解除权、坦认权、撤销权分别属于()。A、请求权、支配权、抗辩权子 B、形成权、请求权、抗辩权 C、形成权、形成权、形成权 D、请求权、请求权、抗辩权

2、下列人员中,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A、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B、精神病人 C、两性人 D、聋哑人

3、自然人被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的时间不一致的,如果自然人在自然死亡之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与自然人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相抵触,则以()A、人民法院的认定为准

B、自然人实施的民事法伴行为为准. C、利害关系人的选择为准

D、自然人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为准

4、甲、乙、丙二人合伙开餐馆,甲出门面房折价20万元;乙出资金10万元;丙出技术,为厨师。三人约定盈余均分,亏损由乙负担,经营1年以后,负债6万无,丁为债权人对此债务()

A、甲、乙、丙应按照盈余分配比例对于各承担2万元 B、甲为店主,应由甲全部承担 C、甲、乙、丙承担连带责任 D、应按约定由乙独自承担6万元

5、保证人与债权人在保证合同中未约定保证责任期间的,保证厂L二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A、2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6、在典权关系存续期间,出典人表示将典物出卖于典权人的,由典权人按典物的时价,将原典价抵销卖价的一部分,然后由典权人支付差额,这种制度称为()A、找贴 B、留买 C、作绝 D、回赎

7、甲与乙订立一赠与合同,其中约定,若乙未考上大学,由给予乙5000元助乙参加就业培训。该民事法律行为属于()A、附消极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附积极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C、附消极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D、附积极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8、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的,由()A、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B、代理人承担责任 C、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代理人和被代理人负按份责任

9、甲将一批货物存放在乙的仓库中,待甲提货时,发现丢失部分货物,甲向乙请求赔偿的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A、6个月 B、1年 C、2年 D、2 0年

10、下列人身权中,法人不能享有的权利是()A、健康权 B、名誉权 C、名称权 D、荣誉权

11、公民开始享有人格权的时间有()A、出生时

B、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 C、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 D、年满25周岁时

12、陈兴夫妇在儿子陈华周岁生日时到红星照相馆为儿子拍照纪念,摄影师刘某翻拍了陈华的底片,后将其卖给个体户张某做挂历用。张某又将该底片卖给兰星香皂厂作婴儿香皂广告用。在本案中,侵害陈华肖像权的侵权人是()A、刘某和张某,不包括兰星香皂厂 B、张某和兰星香皂厂,不包括刘某 C、刘某和兰星香皂厂,不包括张某 D、刘某、张某和兰星香皂厂

13、基于父母与朱成年子女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身份权,属于()A、配偶权 B、亲权 C、亲属权 D、监护权

14、根据债的发生原因及债的内容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决定,债可分为()A、法定之债和意定之债 B、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C、主债与从债 D、财产之债与劳务之债

15、担保物权的效力及于担保物的代替物,这就是担保物权的()A、变价受偿性 B、不可分性 C、物上代位性 D、从属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5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债的效力及于第三人的特殊情形包括()A、债权人行使代位权 B、债权人行使撤销权 C、合伙关系中的三方当事人 D、委托合同关系的相对人 E、不法侵害债权的第三人

2、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

A、损害事实 B、损害与行为间的因果关系 C、行为的违法性 D、行为人的主观过错 E、行为的严重性

3、下列关于合同成立与生效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合同成立则必然生效 B、合同生效则必然已成立 C、合同成立,但合同并不一定生效 D、合同生效,化合同并不一定成立

4、产品责任的责任承担者主要包括()A、产品的生产者 B、产品的销售者 C、产品运输者 D、产品仓储者 E、产品购买者

5、高度危险作业的范围包括()

A、剧毒作业 B、放射性作业 C、高压作业 D、高空作业 E、高速运输工具作业

6、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A、设立 B、转移 C、终止 D变更

7、甲剧院与某著名演员订立了一个演出合同。合同订立后,甲剧院大作宣传,票房收入颇丰。至演出日,该演员临时变卦,不履行合同义务。甲公司可请求该演员承担何种违约责任?()A、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 B、要求其赔偿损失

C、首先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然后再要求其赔偿损失“精英法研”教育中心努力打造河北法季教育第

D、要求其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违约金

8、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必须要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重要事实的告知义务,下面属于应告知的重要事实是()A、财产状况、履约能力等 B、瑕疵告知义务 C、性能和使用方法 D、市场行情

9、下列合同中既属于双务合同又属于有偿合同的有()A、买卖合同 B、借款合同

C、租赁合同 D、附有保管费的保管合同

10、下列属于要约邀请的有()A、厂家提供的价日表 B、陈放在柜台中的标价商品 C、甲公司发出的招标公告 D、贴在拍卖厅口的拍卖公告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

1、民法

2、合伙

3、地役权

4、代理

5、诉讼时效

6、民事法律事实

7、法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2、简述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3、简述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0分)

论民法的平等原则。

六、粟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9分)

一日,甲到邻居乙家玩耍,见乙的三岁女孩上吐下泻,病情严重,而乙和其妻不知去向。甲怕小孩脱水,便将小女孩抱到县医院诊治。小孩住院治疗三天,用去医药费和住院费125元,生活费12元。住院期间都由甲负责照顾。出院后,甲将小孩交于乙,并要求其偿付医药费、住院费、生活费和往返车费150元。乙以小孩病情不严重,用不着住院和没有委托甲照看小孩为由拒绝。甲送小孩进医院前曾寻找乙,但不见踪影,其间又让家人寻找亦不见。原来乙与其妻吵架,夫要负气各自出走,将小孩丢在家中。

问:此案如何处理?为什么?

第二篇:河北省2011年专接本历史学专业课真题

学习成就梦想 2013年专接本专业课真题 教育改变生活

佳鑫诺官方网站:www.xiexiebang.com 专接本论坛 http://zb.jxnwx.com 专业 品牌 责任 学习成就梦想 2013年专接本专业课真题 教育改变生活

佳鑫诺官方网站:www.xiexiebang.com 专接本论坛 http://zb.jxnwx.com 专业 品牌 责任 学习成就梦想 2013年专接本专业课真题 教育改变生活

佳鑫诺官方网站:www.xiexiebang.com 专接本论坛 http://zb.jxnwx.com 专业 品牌 责任 学习成就梦想 2013年专接本专业课真题 教育改变生活

佳鑫诺官方网站:www.xiexiebang.com 专接本论坛 http://zb.jxnwx.com 专业 品牌 责任

第三篇:2017年河北省法学专接本法理学题库

河北省法理学学习,考试方法

一、填空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2、法律实践中最能体现逻辑学知识的运用是。

3、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法学体系所作的划分中,法理学属于 法学。

4、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来说,其基本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三类,即和证分析方法。

5、纯粹法学的代表人物

6、从法学研究所运用的不同方法出发,西方形成了三大法学流派。

7、法学方法论:法学方法论就是由各种法学研究方法所组成的方法体系以及对这一方法体系的理论说明。

8、西方法学起始于。

9、中世纪后期出现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主要以复兴罗马法为中心任务。出现了以解释罗马法文献的文字、语言、逻辑为主的 注释 法学派。

10、法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法学的出现。

11、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是以

12、公元652年的

13、法的要素包括 法律规则、法律原则 和 法律概念 三种基本成分。

14、法律规则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包括 假定、处理 和 法律后果 三种因素。

15、法律后果分为 肯定性后果 和 否定性后果 两种形式。

16、狭义的法律由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制定颁布。

17、行政法规是 国务院 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18、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适用于本辖区内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地方性法规。

19、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 法律汇编、法律编纂 和 法律清理。

20、我国法的对象效力范围采用的是原则。

21、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是 法律部门。

22、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为 调整的社会关系 和 调整方法。

23、法是以

24、人权的实体内容大致包括 生存权利、人身人格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和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三类。

25、从法的一般原理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和 因果关系。

26、过错包括 故意 或 过失。

27、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 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 和 公平责任。

28、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29、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30、平权型法律关系中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地位是

31、法律关系是由、32、法律上所使用的“人”的概念主要包括 自然人 和。

33、行为能力制度将自然人分为和

34、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共同对象称为

35、从宏观上看,法律关系客体一般包括、。36、37、法律事实一般可分为

38、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是。

39、法的起源是随着 国家 的产生而出现的。

40、法律制度的形成经历了由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成为

41、法律发展史上曾先后产生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即和 社会主义法。

42、任何一个历史类型的法之所以出现或消失,都是 社会基本矛盾 运动的结果。

43、法系是依据法律的史上存在过的各种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

44、按照法学界的通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可以分为和

45、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它是以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46、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是指以英国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47、英美法系具有判例传统,件时有约束力。

48、从法律的结构看,大陆法系的一些基本法律一般采用系统的

49、大陆法系具有制定法的传统,为其主要法律渊源,判例一般不被作为正式法律渊源(除行政案件外),对法院审判无约束力。

二、判断

1、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均可以对某种事实状态的法律意义作出明确的规定。(╳)

2、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部分。(╳)

3、在立法实践中,有时出于立法技术的考虑,可以对法律要素中的对某种要素加以省略。因此,一个法律规则并不是必须三个要素全部具备。(╳)

4、法律规则往往通过法律条文表达出来,两者是同义的。(╳)

5、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都属于义务规则。(√)

6、判例法在我国也法律渊源之一。(╳)

7、国务院各部委可以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8、法律汇编是指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进行排列汇编成册的一项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法律创制活动。(╳)

9、从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看,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

10、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一律适用中国的法律。(╳)

11、一般情况下,我国法律不具有溯及既往力。(√)

12、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法的体系”或简称为“法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13、任何一个法律部门都是由有一部法律或一部法典,和散见于其他法律中的有关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所构成。(╳)

14、民商法、经济法、刑法、行政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存在着交叉和重叠。(√)

15、法律责任的追究和执行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和保证的,在一切法律责任中,国家强制力都可以直接介入。(╳)

16、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必定是由违法行为引起的。(╳)

17、在承担法律责任时,责任主体就是违法主体。(╳)

18、只有法律主体在主观上存在着过错才要承担法律责任。(╳)

三、选择

1、下列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ABD)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判例法 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下列机构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B)A.省级政府 B.较大市的人大 C.自治区人大 D.经济特区

3、下列属于公法范畴的是(AC)A.行政法 B.婚姻法 C.刑法 D.公司法

4、下列属于民商法法律部门的子部门的是(ABC)

A.合同法 B.商标法 C.继承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5、下列属于法律部门划分原则的是(ACD)

A.整体性原则 B.比例原则 C.均衡原则 D.兼顾新法原则

6、下列属于民商法的调整特点的有(ABCD)A.平等 B.自愿 C.等价有偿 D.合意

7、下列法律部门中没有以一部法典作为轴心法律规范的是(AC)

A.行政法法律部门 B.刑法法律部门 C.经济法法律部门 D.诉讼法法律部门

8、下列属于权利要素的有(ABCD)A.资格 B.主张 C.利益 D.可能

9、下列属于权利和义务的特征的是(ABD)

A.法律性 B.明确性 C.绝对性 D.工具性

10、下列权利属于基本权利的的是(AB)A.言论自由 B.选举权 C.名誉权 D.知识产权

11、下列属于公法责任的有(ACD)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诉讼责任

12、下列属于制裁的是(ABD)

A.罚款 B.行政拘留 C.国家赔偿 D.有期徒刑

13、我国对环境污染责任所采用的过错原则是(B)

A.过错责任 B.无过错责任 C.公平责任 D.过错推定责任

14、法制现代化的静态目标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现代化(ABCD)

A.法律制度 B.法律规范 C.法律组织机构 D.法律设施

15、以下属于法制现代化的动态目标的有(ABD)A.贯彻法治原则 B.确立现代法律价值观

C.完善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 D.法律心理、观念和思想的现代化

16、我国法制建设方针和要求是(ABCD)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7、下列属于现代法律价值观的是(ACD)A.法律至上 B.三权分立 C.法律统一 D.法律独立

18、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动力包括(BCD)A.党的领导 B.市场经济 C.民主政治 D.民众的法治需求

四、名词解释

1、法的要素:法的要素是指组成法律系统所不可缺少的各种基本因素或元素。

2、法律规则: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法律中明确赋予一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 一般性规定。

3、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可以作为众多法律规则之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

4、法律概念:法律概念是法律的要素之一,指的是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 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

5、权利规则:权利规则又称授权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可以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 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

6、义务规则:义务规则是规定人们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

7、强行性规则:强行性规则是指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具有绝对肯定形式,不允许当事人之间的相 互协议或任何一方的任意予以变更的法律规则。

8、法的渊源:法的渊源,也称“法源”、或“法律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也叫法的形式。

9、程序法:程序法是指以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施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的法律。

10、法的效力:法的效力,则仅指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包括法的效力层次、效力范围(人、空间、时间等)等等。

11、法的溯及力:法的溯及力,又称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不具有溯及力。

12、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13、法系:法系是指由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具有相同法的结构和法的表现形式(法的渊源)的一种法的类型。

14、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

15、权利: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16、义务:义务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

17、法定权利:法定权利是通过实在法律明确规定或通过立法纲领、法律原则加以宣布的、以规范与观念形态存在的权利。又称作“客观权利”。

18、人权:人权是属人的或关于人的权利,即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不可非法无理剥夺或转让的权利。

19、法律行为:在一般的法学理论中,法律行为是指一切有法律意义和属性的行为。

20、单方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指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或由一方当事人主动作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21、双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指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22、积极行为:积极行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直接对客体发生作用的方式进行的活动,表现为作出一定动作或动作系列。

23、抽象行为:抽象行为是针对不特定对象而作出的、具有普遍法律效力的行为。

24、具体行为:具体行为是针对特定对象而作出的、仅有一次性法律效力的行为。

25、要式行为:要式行为是必须具备特定形式或必须遵循特定程序始能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26、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系所产生的对于相关主体所应当承担的法定强制的不利后果。

27、过错责任:过错责任,是指以存在主观过错为必要条件的法律责任,换言之,即承担责任以其行为有主观过错为前提的一种责任。

28、制裁:制裁,即法律制裁,是指以法律的道义性为基础通过国家强制力对责任主体的人身、精神以及财产实施惩罚的法律责任方式。

29、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30、平权型法律关系:平权型法律关系又叫平向法律关系,是存在于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31、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负有义务的人,通常又称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

32、权利能力:权利能力,就是由法律所确认的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资格。

33、行为能力:行为能力是法律所承认的,由法律关系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34、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共同对象,又称权利客体和义务客体。

35、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36、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是指依据法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及所体现的国家意志的性质的不同而对各种社会的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

37、法系:法系是依据法律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存在样式和运行方式,而对现存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

38、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是承袭古罗马法的传统,仿照《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样式而建立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

39、英美法系: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是承袭英国中世纪的法律传统(即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

40、法律继承:法律继承是指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之间的延续、相继、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和继受。

41、法律移植:法律移植是指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的法律,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

五、问答题

1、法治国家的基本构造与社会条件

实现法治国家不是无条件的,光靠领导人的宣布远远不可能实现法治目标的。法治国家的目标首先对国家制度的基本构造提出要求。从国家制度的基本构造来看:第一,其政治统治模式应该是民主政体形式,政治统治模式实际上主要是政治体制的问题。法治国家在这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实行民主政体。第二,其国家权力结构应该是分工制约的关系。法治国家在这方面的核心要求是国家权力的合理分工与有效制约。第三,其社会控制原则应该是服从法律治理。法律被全社会确认为至高无上的控制手段,这个社会主要依靠法律来治理。第四,其经济条件应该是市场经济机制。法治是以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第五,其文化条件应该是理性文化基础。对于厉行法治的文化的需要来说,科学精神、政治道德、人权思想、公民意识、权利观念等等理性文化要素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2、我国实现法治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应当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把法治建设与中国国情、本土资源结合起来。

就形式标志而言,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当首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完备统一的法律体系;第二,普遍有效的法律规则;第三,严格公正的执法制度;第四,专门化的法律职业。从实质标志的要求看,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当着重于以下制度的建设:第一,法律与政治关系的理性化制度;第二,权力与责任关系的理性化制度; 第三,权力与权利关系的理性化制度;第四,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性化制度。(根据课件适当展开)

3、法的作用的对象是什么,它们之间关系如何。法有两大作用对象: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

这两个作用对象不是处于同一层次上的:法是通过对人的行为调整而对社会关系产生作用的,可以说,人的行为是法的直接作用对象,而社会关系是法的间接作用对象。

4、公法、私法和社会法的作用方式分别是什么?

5、利益调整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利益调整的基本方式有三种:自行性调节、强制性干预、政策性平衡。

其中,自行性调节和强制性干预是传统法律的两种基本调整方式;在现代法上出现了第三种调整方式:政策性平衡。

6、利益调整中的法律原则包括哪些?

利益调整中的法律原则大致有以下几项:(1)、不损害社会利益原则(2)、利益兼顾原则(3)、缩小利益差异原则(4)、少数利益报数原则(5)、利益限制的衡量原则(6)、相互冲突的利益调整原则

7、法的价值的内在规定性

法的价值,尤其是法的目的价值,具有多重重要属性,我们应把握以下几对关系上的统一: 第一,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第二,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第三,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8、法的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

法的价值体系的概念是由一组相关价值所组成的系统,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首先,是由一组与法的创制和实施相关的价值所组成的系统;

其次,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集团所持有的一组价值所组成的系统;

最后,是有法的目的价值、评价价值和形式价值三种成分所组成的价值系统。

9、历史唯物主义秩序观的主要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秩序观主要有以下几点主要内容: 首先,秩序的特殊性取决于生产方式的历史个性。其次,秩序的力量最终来源于生产关系的历史合理性。

再次,阶级社会中的秩序首先是阶级统治的秩序,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和秩序,只有在消灭了私有制、剥削和阶级之后,才能建立起来。

10、法对秩序的维护的主要体现。

法对秩序的维护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维护阶级统治秩序(2)、维护权力运行秩序(3)、维护经济秩序(4)、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11、法对自由的保障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法律为自由的实现提供了认识基础 ②、为自由意志的外化排除人为的阻碍 ③、把自由意志转化为自由权利 ④、确定各种自由权利的范围

⑤、设定违法责任,为平等的自由提供保护机制

12、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的具体体现

①、通过确认和维护人权,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进步; ②、承认并保障人们的物质利益,从而鼓励人们为着物质利益而奋斗;

③、确认和保护产权关系,鼓励人们为着效益的目的而占有、使用或转让财产; ④、确认、保护、创造最有效的经济运行模式,使之容纳更多生产力; ⑤、承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

13、法律与正义的一般关系(1)、正义对法律的意义

第一,正义观念的进步能够引起法律的革新; 第二,正义是衡量法律优劣的尺度和标准; 第三,正义观念能够引导法律朝正义的方向发展。;(2)法律对于正义的作用 第一,分配权利以确立正义; 第二,惩罚罪恶以声张正义; 第三,补偿损失以恢复正义。

14、形式正义的三种形态

形式正义作为一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代表不同的语义。法律意义上的形式正义至少存在三种形态,这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形式正义所指的含义:

第一,与社会正义相对应的形式正义,即法律正义或制度正义; 第二,与具体正义或特殊正义相对应的形式正义,即抽象正义;

第三,在法律体系中划分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的话,前者指实体法上的正义,立法上的正义,即实体权利义务在立法上进行分配的正义;后者指程序法上的正义,即程序正义、诉讼正义,指法律适用或执法阶段的正义,比如关于平等问题,所谓“法律上一律平等”是一种实质正义,所谓“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一种形式正义。

15、法的创制的特点 法的创制具有以下特点:

①、性质:法的创制既是国家的一项专有活动,也是国家履行职能的主要方式之一;

②、主体:法的创制既包括有有创制权的国家机关进行的法的创制活动,也包括经授权的国家机关进行的法的创制活动;

③、方式:法的创制既包括制定活动,也包括法的修改、补充、废除和认可活动; ④、依据与要求:现代社会的法的创制活动是一种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16、法典编纂的条件

法典编纂是一种法的创制活动。它如同创制一部新的法律一样,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这些条件主要有: ①、在编纂法典之前,要有一定数量的、同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存在,并且这些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一些或一部分已不能适应发展了的社会情势和需要;

②、社会关系的发展需要用统一的法典来对每个权利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③、从事法典编纂工作的人(立法者)具有编纂法典所需要的基本立法技术。

④、要有编纂法典的法定职权或授权,且应有较为完善的不同于立法程序的法典编纂程序。

17、法的适用的特点

职权法定性;程序法定性;裁决权威性。

18、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

司法法治原则;司法平等原则;司法权独立行使原则;司法责任原则。

19、法律推理的特征

第一,它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

第二,以法律与事实为两个已知的判断,即作为推理的前提。第三,运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进行。第四,其目的是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

第五,它是以法律为推理对象,首先对法律进行推理、选择和辨别论证。

20、辩证推理的特点

第一,辩证推理是法官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矛盾的命题时所进行的选择过程。第二,辩证推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所引起的疑难问题。

第三,辩证推理是法官的主观辩证法对法律或案件客观事实的辩证关系的认识的推出过程,它必须建立在事物的辩证法的客观基础之上。

第四,辩证推理是法官经过对具体事物的矛盾运动的研究而作的较长的复杂的推出过程。

21、法律程序的基本特征

首先,法律程序是针对特定的行为而作出要求的;

第二,法律程序是由时间要求和空间要求构成的,换言之,法律程序是以法定时间和法定空间方式作为基本要素的; 第三,法律程序具有明显的形式性;

第四,法律程序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即程序法规范;

最后,法律程序是实体权利义务实现的合法方式或必要条件。

22、法律程序是对法律行为的作用

法律程序对法律行为的作用方式可以用五个方面十个字表示:

第一,抑制。程序就是对恣意的限制。限制的方式是,通过程序的时间、空间要素来克服和防止法律行为的随意性和随机性。

第二,导向。通过程序的时空要素来指引人们的法律行为,是人们只要按照一定的指向和标准按部就班,从而是行为在时间上得以延续,在空间上得以进行。第三,缓解。程序是一个排气孔。第四,分工。法律程序通过时空要素实现程序角色分配。

第五,感染。法律程序能使行为主体对程序所造成的某种心理状态的无意识的服从。

23、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需要,法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以及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至少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保障作用。第二,引导作用。第三,服务作用。第四,规制作用。

24、法与党的政策的区别。

第一,意志属性不同。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不允许有“内部法律”存在;党的政策是全党意志的集中,允许以“内部文件”的形式存在。

第二,规范形式不同。法律必须具有高度的明确性,都必须以规则为主;党的政策则可以主要或完全由原则性规定组成,可以只规定行为的方向而不规定行为的具体规则。

第三,实施方式不同。法和党的政策都可以靠宣传教育来实施。但是,当法的实施受到阻碍时,可以用国家强制力对违法者予以民事、行政或刑事制裁,以保障法的正常实施。如果党员违反了党的政策,党的领导机构不能直接予以法律制裁,而只能按党的纪律予以处分。

第四,调整范围不同。法律只调整那些比较重要的社会关系;党的政策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远比法律的调整范围广阔,它对广大党员的要求远比法律对公民的要求要高,但它只对党员有约束力。

第五,稳定程度不同。法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它应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不变;政策则必须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否则,便不能有效发挥指导作用。

25、科学对法的影响 第一,法的出现本身就是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科学

第二,法律观和法学理论受科学的制约,因而法的进步也受科学的影响。

第三,科学知识丰富了法的内容和根据。科学不断地发展,形成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它们又被不断地运用到法律领域。

第四,法律方法论受科学的制约和影响。第五,科学是法的重要的价值标准。

26、法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一、法能组织、管理和鼓励科技活动

二、法对科技与人的冲突关系起协调作用

三、法可以调节科技成果应用中产生的利益关系。

27、我国的法律传统有那些?

第一,人治主义传统。第二,德治主义传统 第三,民本主义传统。第四,泛刑主义传统。第五,无讼主义传统。

28、社会控制的三大规范体系

宗教观念体系; 法的规范体系; 道德规范体系。

29、法的定义是什么?

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体系,它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它应当是通过利益调整从而实现社会正义的工具。30、分析法的本质。

法律的意志性与规律性;法律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

法律的阶级性与共同性;法律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

法的利益性与正义性;从应然意义上讲,法律是为实现社会正义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工具。

31、简述法的特征。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2、简述法律原则在法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答:法律原则在法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总的一句话是,通过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既能体现法律的灵活性,又可以将法律适用者的自由裁量权限制在必要的范围,保证法律的统一性。

第一,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法律的实施过程离不开法律适用者的解释和推理。在这一过程中,法律原则为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和指导作用。

第二,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成文法律会有许多局限性,如文字模糊不清、条文相互冲突,法律规则的适用导致结果非常不合理。而法律原则可以有助于克服成文法律的局限性,体现法律的灵活性,防止法律的僵化。

第三,限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范围。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法律解释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法律适用者 自由裁量权必不可少,但是对法律适用者的这种自由又必须予以控制,否则很可能导致滥用,而 法律原则是对自由裁量权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法律适用者必须根据法律原则运用自由裁量 权。

33、论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答:(要点)①结构上的相关关系;②数量上的等值关系;③功能上的互补关系;④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

34、论述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的区别。

答: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可以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是承袭古罗马法的传统,仿照《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样式而建立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英美法系又称英国法系、普通法系和判例法系,是承袭英国中世纪的法律传统(即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两者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渊源的不同。大陆法系具有制定法的传统,制定法为其主要法律渊源,判例一般不被作为正式法律渊源(除行政案件外),对法院审判无约束力。而英美法系具有判例传统,判例法为其正式法律渊源,即上级法院的判例对下级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有约束力。

第二,法律结构的不同。大陆法系的一些基本法律一般采用系统的法典形式,而英美法系一般不倾向法典形式,其制定法一般是单行的法律和法规。

第三,法官的权限不同。大陆法系强调法官只能援用成文法中的规定来审判案件,法官对成文法的解释也需受成文法本身的严格限制,故法官只能适用法律而不能创造法律。英美法系的法官既可以援用成文法也可以援用已有的判例来审判案件,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的技术创造新的判例,从而,法官不仅适用法律,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创造法律。

第四,诉讼程序的不同。大陆法系倾向于职权主义,即法官在诉讼中起积极主动的作用,英美法系倾向于当事人主义,即控辩双方对抗式辩论,法官的作用是消极中立的。

此外,两大法系在法律分类、法律术语、法学教育、司法人员录用和司法体制等方面,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35、论述我国当前法制改革的内容。

法制改革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硬体和软体、表层和深层。就我国当前的法制改革而言,最重要是政法体制的改革、法律体系的重构和法的精神的转换。

政法体制的改革首先是理顺各级党委与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关系,调整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其次是理顺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律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各法律系统内部上下左右的关系,大力改革法律机关设置、组织、管理和运行的制度和程序。还要转变立法哲学,破除立法工作中那些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观念和习惯。

法律体系的重构首先是调整各法律部门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秩序,应重新认识并调整公法与私法的关系。从法律的调整对象、方法和原则的角度,可以看到法律确实有公法与私法之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强调公法与私法的分离,有着多方面意义。首先,公法与私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不同,通行的原则不同,不能把公法领域的强制性原则和方法适用于平等互利协商的私法领域。其次,有利于明确私权的独立地位、私人权利和义务的协商性、以及私人权利不可侵犯性,以有效地保护法人和公民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权利,调动社会活动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复次,有利于树立私法是公法以及整个法制的真正法律基础的观念。要实行法治,就必须重视私法建设,宏扬民法文化。

法律精神的转换是法制改革最深层、最彻底的方面,也是法律改革的重心和难点。现代法的精神是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本质和规律相适应的理性精神和价值原则,是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折射。转换法的精神就是要用权利本位与人文精神统合、契约自由与宏观调控统合、效率优先和社会公平统合、稳定和发展统合等精神要素取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法律观念和价值标准,就是要确立与计划经济迥异的新的法律原则。名词解释

1、法学:

我们认为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2、法律现象:

所谓法律现象是指法律以及由法律引起的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

3、法理学:

法理学是研究一般的法律和法律现象之规律和原理的理论学科。是关于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4、法学方法论

法学方法论就是由各种法学研究方法所组成的方法体系以及对这一方法体系的理论说明。

5、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是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方法。

6、价值分析方法

价值分析方法是运用一定的价值准则去评判、衡量各种社会现象并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的方法。

7、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是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和分析来建立和检验各种理论命题的方法。

8、法

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体系,它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它应当是通过利益调整从而实现社会正义的工具。

9、制定

制定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规范。

10、认可

认可是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则予以承认,赋予法律效力。

11、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是指有权的国家专门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根据一定的标准与原则对法律的字义与目的所进行的阐释。

12、法的程序性

法的程序性,即法律的强制实施都是通过法定时间与法定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而得以进行的。

13、法的要素

法的要素是指组成法律系统所不可缺少的各种基本因素或元素。

14、法律规则

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法律中明确赋予一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一般性规定。

15、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指的是一条完整的法律规则是由哪些要素或成分所组成,这些要素或成分是以何种逻辑联系结为一个整体的问题。

16、假定

假定是法律规则的必要成分之一,是法律规则中关于适用该规则的条件的规定。也有学者称为“条件”或“条件假设”。

17、处理

处理也是法律规则的必要成分之一,是法律规则关于行为模式的规定,即法律关于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的规定。也有学者称为“行为模式”。

18、法律后果

法律后果也是法律规则的必要成分之一,是法律规则中对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的规定。有些学者也称为“后果归结”或“法律后果归结”。

19、权利规则

权利规则又称授权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可以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20、义务规则

义务规则是规定人们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

21、复合规则

复合规则是指兼具授予权利和设定义务双重属性的法律规则。

22、强行性规则

强行性规则是指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具有绝对肯定形式,不允许当事人之间的相互协议或任何一方的任意予以变更的法律规则。

23、任意性规则

任意性规则是指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具有相对肯定形式,允许当事人之间的相互协议或单方面予以变更的法律规则。

24、确定性规则

确定性规则是明确地规定了行为罪责的内容,无须再援用其他规则来确定本规则内容的法律规则。

25、委任性规则

委任性规则是没有明确地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而授权某一机构加以具体规定的法律规则。

26、准用性规则

准用性规则是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但明确指出可以援引其他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的法律规则。

27、调整性规则

调整性规则是对已经存在的各种行为方式进行评价,并通过授予权利或设定义务来调整相关行为的法律规则。

28、构成性规则

构成性规则是以本规则的产生为基础而导致某些行为方式的出现,并对其加以调整的法律规则。

29、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是可以作为众多法律规则之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

30、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是体现法律的基本精神,在价值上比其他原则更为重要,在功能上比其他原则的调整范围更广的法律原则。

31、具体原则

具体原则是以基本原则为基础,并在基本原则指导下适用于某一特定社会关系领域的法律原则。

32、公理性原则

公理性原则是从社会关系本质中产生出来、得到社会广泛公认并被奉为法律之准则的公理。

33、政策性原则 政策性原则是国家在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为实现某种长期、中期、或近期目标而作出的政治决策。

34、实体性原则

实体性原则是直接涉及实体性权利、义务分配状态的法律原则。

35、程序性原则

程序性原则是通过对法律活动程序进行调整而对实体性权利、义务产生间接影响的法律原则。

36、法律概念

法律概念是法律的要素之一,指的是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

37、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也称“法源”、或“法律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也叫法的形式。

38、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39、部门规章

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在本部门权限内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40、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适用于本辖区内的规范性文件。

41、政府规章

政府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适用于本辖区内的规范性文件。

4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是指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权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国家机关,对正在制定或拟议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符合统一的规范性要求,以使各规范性法律文件成为规格严整、和谐协调的整体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43、法律汇编

法律汇编,又称法规汇编,是指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进行排列汇编成册的一项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整理归类活动。

44、法律编纂

法律编纂是指依法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对属于某一类的或某一部分法的全部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整理、审查、补充、修改,或者在此基础上编制一部新的系统化的法律创制活动。

45、法律清理

法律清理,也叫法规清理,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或授权机关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或法律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清理、整理等,并重新确定起法律效力的活动。

46、成文法

成文法是指由国家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因此又称制定法。

47、不成文法

不成文法是指由国家认可其法律效力,但又不具有系统的规范性文件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

48、实体法

实体法是指以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或职权和职责为主的法律。如民法、刑法、行政法、宪法等。

49、程序法

程序法是指以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施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的法律,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等。50、公法

公法是关于调整国家机关之间或国家于个人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部门的总和,它一般涉及到公共权力、公共关系、公共利益和上下服从关系、管理关系、强制关系,包括行政法、刑法、诉讼法

51、私法

私法主要是调整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部门的总和,它主要涉及个人利益、个人权利、自由选择、平权关系,包括民法、商法、婚姻家庭法。

52、衡平法

衡平法是指英国在14世纪后对普通法的修正和补充而出现的一种判例法。

53、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法的效力,是指法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即凡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法律,都对人的行为具有一种普遍性的法律上的约束力和强制力,这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狭义的法的效力,则仅指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包括法的效力层次、效力范围(人、空间、时间等)等等。

54、法的效力层次

法的效力层次是指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各种法的渊源中,由于其制定主体、程序、时间、适用范围等不同,各种法的效力也不同,由此而形成的一个法的效力等级体系。在法学理论中,法的效力层次有 时也被成为“法的效力等级”、“法的效力位阶”。

55、法的效力范围

法的效力范围是指法律在何种时间范围、何种空间范围内,对何种人、何种事项具有效力。法的效力范围包括法的对象效力范围、空间效力范围和时间效力范围三个方面的内容。

56、法的时间效力范围

法的时间效力范围是指法何时生效,何时终止生效及法律对其颁布实施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

57、法的溯及力

法的溯及力,又称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不具有溯及力。一般情况下,我国法律坚持“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58、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59、法制体系

法制体系,有时也称法制系统,是指法制运转机制和运转环节的全系统,包括立法体系、执法体系、司法体系、守法体系、法制监督体系等,由这些体系组合而成的一个呈纵向的法制运转体系。60、法学体系

法学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有关法律的学科体系 61、法系

法系是指由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具有相同法的结构和法的表现形式(法的渊源)的一种法的类型,法系的概念更多地表达的是一种法律传统,它是跨越历史和国度的 62、法律部门

“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

63、行政法法律部门

行政法法律部门,是指有关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具体包括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一般行政管理的行政法规,也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或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的地方性法规。64、民商法法律部门

民商法法律部门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与公民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以及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65、权利

我们可以把权利释为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66、义务

义务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67、应有权利

应有权利是权利的初始形态,它是特定社会的人们基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传统而产生出来的权利需要的权利要求,是主体认为或被承认应当享有的权利。68、习惯权利习惯权利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或从先前的社会承传下来的,表现为群体性、重复性自由行动的一种权利。69、法定权利

法定权利是通过实在法律明确规定或通过立法纲领、法律原则加以宣布的、以规范与观念形态存在的权利。又称作“客观权利”。70、现实权利

现实权利,即主体实际享有与行使的权利,亦称“实有权利”。

71、基本权利和义务

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人们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根本权利和义务,与主体的生存、发展、地位直接相关的,不可剥夺、转让且为社会公认的,因而也可说是“不证自明的权利和义务”。它们一般由宪法或基本法确认或规定。72、普通权利和义务

普通权利和义务即非基本的权利和义务,是人们在普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通常由宪法以外的法律或法规规定,如民法中知识产权、荣誉权,诉讼法中的诉权、辩护权等等。73、一般权利

一般权利亦称“对世权利”,其特点是权利主体没有特定的义务人与之相对,而以一般人(社会上的每个人)作为可能的义务人。74、特殊权利

特殊权利亦称“相对权利”、“对人权利”或“特定权利”,其特点是权利主体有特定的义务人与之相对,权利主体可以要求义务人作出一定行为或抑制一定行为。

75、性权利亦称 “原有权利”。第一性权利是直接由法律赋予的权利或由法律授权的主体依法通过其积极活动而创立的权利。

76、第二性权利

第二性权利亦称“补救权利”(或救济权利),补救权利是在原有权利受到侵害时产生的权利。

77、人权

就人权的性质和作用来看,我们可以把人权理解为“属人的或关于人的权利,即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不可非法无理剥夺或转让的权利”。78、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一词始于日本学者,其原初语义是合法的表意行为。但在一般的法学理论论著中,“法律行为”是一个涵括一切有法律意义和属性的行为的广义概念和统语。79、个人行为

个人行为是由自然人个人的意识和意志所支配、并由自己直接作出的行为。

80、集体行为

集体行为是人们有组织的、基于某种共同意志或追求所作出的趋向一致的行为。

81、国家行为

国家行为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根据国家意志,即根据国家的政策、法律的授权或国家权力机关的直接委托而作出的行为。82、角色行为

行为者按照法律为本角色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活动,就是角色行为。

83、非角色行为

超过法律规定,作了与自己的身份无关的行为(如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的法人的性质、类型,从事非法经营,越权代理)就是非角色行为。84、单方法律行为

单方法律行为指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或由一方当事人主动作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遗嘱、赠与、放弃继承权的声明、行政命令、行政处罚、标准合同等。85、双方法律行为

双方法律行为指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公民、法人之间的合同。

86、自为行为 自为行为指特定权利主体在没有其他人参与的情况下独立作出的行为。

87、代理行为

代理行为指受特定权利与义务主体(被代理人)的委托,或者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或有关组织的指定,由行为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从事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活动。88、积极行为

积极行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直接对客体发生作用的方式进行的活动,表现为作出一定动作或动作系列。89、消极行为

消极行为是指行为人以消极的、间接对客体发生作为的方式所进行的活动,往往表现为不作出一定的动作或动作系列。

90、主行为

主行为指无需其他法律行为的存在而独立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91、从行为

从行为指以其他法律行为的存在为前提而具有法律意义上的行为,即依附于主行为之行为。

92、抽象行为

抽象行为是针对不特定对象而作出的、具有普遍法律效力的行为。

93、具体行为

具体行为是针对特定对象而作出的、仅有一次性法律效力的行为。

94、要式行为

要式行为是必须具备特定形式或必须遵循特定程序始能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95、非要式行为

非要式行为则是指无需具备特定形式或程序就能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96、意志行为

意志行为是行为者基于自己的意志取向而作出的、客观效果与其意志取向一致的行为。

97、事实行为

事实行为是由行为者作出的、引起法律事件的行为。

98、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可定义为:是指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系所产生的对于相关主体所应当承担的法定强制的不利后果。99、过错

过错,即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或者过失。

100、民事责任

所谓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或法人因违约、违反民事法律或者因法律规定的其他事由而依法承担的不利后果。101、行政责任

所谓行政责任是指是指因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的事由而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

102、刑事责任

所谓刑事责任是指因违反刑事法律而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

103、诉讼责任

所谓诉讼责任是指诉讼关系主体在各类诉讼活动中违反诉讼法而引起的不利后果。

104、国家赔偿责任

所谓国家赔偿责任是指在国家机关行使公权力时由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所引起的由国家作为承担主体的赔偿责任。105、违宪责任

谓违宪责任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或者国家机关作出的具体权力行为与宪法相抵触,从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106、过错责任

所谓过错责任,是指以存在主观过错为必要条件的法律责任,换言之,即承担责任以其行为有主观过错为前提的一种责任。

107、无过错责任

所谓无过错责任,是指不以主观过错的存在为必要条件而认定的责任,换言之,即承担这种责任不必考虑行为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108、公平责任

所谓公平责任是指法无明文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但适用过错责任又显失公平,因而不以行为人有过错为前提并由当事人合理分担的一种特殊的责任。109、职务责任

所谓职务责任是指行为主体以职务的身份或名义从事活动中违反法律所引起的法律责任,它是由该行为主体所属的组织(机关、企业、事业或其他组织)来承担责任的。

110、个人责任

所谓个人责任是指行为主体以个人的身份或名义从事活动中违反法律所引起的法律责任,它是由该行为主体个人来承担责任的。111、财产责任

所谓财产责任是指以财产为责任承担内容的法律责任。如民事法律中的赔偿损失、返还原物,行政法律中的罚款,刑事法律中的罚金、没收财产等。112、非财产责任

所谓非财产责任则是指不以财产为责任承担内容而是以人身、行为、人格等为责任承担内容的法律责任。113、归责

法律责任的归结,简称归责,它是指针对违法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确认、追究以及免除的活动。114、法律责任实现方式

所谓法律责任实现方式,简称责任方式,是指承担或追究法律责任的具体形式,如刑事处罚、行政罚款、赔偿损失等就是这种责任方式的具体化。115、制裁

所谓制裁,即法律制裁,是指以法律的道义性为基础通过国家强制力对责任主体的人身、精神以及财产实施惩罚的法律责任方式。

116、补偿 所谓补偿,是指以法律上的功利性为基础通过当事人要求或者国家强制力保证要求责任主体以作为或不作为形式承担弥补或赔偿的责任方式。117、强制

所谓强制,是指当责任主体不履行义务时,以法律上的强制性为基础通过国家强制力对责任主体实施强制措施,迫使义务主体履行义务的法律责任方式。118、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119、基本法律关系

基本法律关系是由宪法或宪法性法律所确认或创立的、直接反映该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基本性质的法律关系。120、普通法律关系

普通法律关系是依据以宪法和宪法性法律为指导的实体法而形成的,存在于各类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121、诉讼法律关系

诉讼法律关系是依据诉讼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存在于诉讼程序之中的法律关系。

122、平权型法律关系

平权型法律关系又叫平向法律关系,是存在于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123、隶属型法律关系

隶属型法律关系又叫纵向法律关系,是一方当事人可依据职权而直接要求他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关系。124、绝对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是存在着特定的权利主体而没有特定的义务主体的法律关系。

125、相对法律关系

相对法律关系是存在于特定的权利主体和特定的义务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126、第一性法律关系

第一性法律关系是存在于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之间的、尚未产生法律责任的法律关系。

127、第二性法律关系 第二性法律关系是在原有权利、义务受到破坏并产生法律责任的条件下形成的法律关系。

128、法律关系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负有义务的人,通常又称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129、自然人

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的人,指有生命并具有法律人格的个人,是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最基本的形态,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130、法人

法人是自然人的对称,指具有法律人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团体。

131、权利能力

所谓权利能力,就是由法律所确认的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资格,是参加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132、行为能力

行为能力是法律所承认的,由法律关系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133、法律关系客体

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共同对象,又称权利客体和义务客体。

134、法律关系的形成

法律关系的形成指的是在主体之间产生了权利、义务关系,如订立合同

135、法律关系变更

法律关系的变更指的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或权利和义务发生了变化,如变更合同内容

136、法律关系消灭

法律关系的消灭指的是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完全终止,如合同履行完毕。

137、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138、法律事件

事件又称法律事件,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事实。

139、法律行为

行为又称法律行为,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有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作为和不作为。140、确认式法律事实

确认式法律事实指的是只有当该事实得到确认之后,才能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141、排除式法律事实

排除式法律事实,指的是只有该事实被排除之后(即不存在某一事实),才能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142、单一的法律事实

单一的法律事实是无需其他事实出现就能单独引起某种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出生、死亡、放弃债权等等,都是单一的法律事实。143、事实构成

事实构成是法律事实的复数存在形式,是由数个事实同时出现才能引起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144、法的历史类型

法的历史类型是与社会形态相联系的概念,是依据法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及所体现的国家意志的性质的不同而对各种社会的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145、法系

法系亦可译作“法族”,它是依据法律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存在样式和运行方式,而对现存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读:22873次 大小:32KB(共32页)146、大陆法系

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或罗马——日尔曼法系,是承袭古罗马法的传统,仿照《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样式而建立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147、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又称英国法系、普通法系和判例法系,是承袭英国中世纪的法律传统(即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148、法律继承

所谓法律继承就是指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之间的延续、相继、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和继受。149、法律移植

法律移植是现成的可用来表征国家间相互引进和吸收法律这种实践的术语。

150、法制现代化

法制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伴随着社会的转型而相应地由传统型法制向现代型法制转化的历史过程。151、法治

法治这一概念包含五方面的含义: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一种文明的法律精神;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152、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简单地说,就是指主要依靠正义之法来治理国政与管理社会从而使权力和权利得以合理配置的社会状态。它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吸收并突出了“善法之治”这一法治的基本前提问题;第二,它从“治国方略”到“社会状态”,说明了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性,表述了手段与目的、形式与实质的关系;第三,它能够说明法治国家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实质问题──权力与权利的合理配置关系。153、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是法律对人的行为以及最终对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是国家权力和国家意志实现的具体表现,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具体体现。154、法的规范作用

所谓法的规范作用,简而言之,就是法对于人的行为所起的作用。155、法的社会作用

所谓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律作为社会关系调整器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它是经过法律的规范作用而产生的。156、利益

利益的概念及其属性,应当从四方面分析:第一,需要是利益的基础和始因;第二,利益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主动关系;第三,利益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第四,利益是个客观范畴。157、利益性平衡

所谓自行性调节,是指在社会利益关系中,通过此主体权利义务对彼主体权利义务的自行性制约,即通过“权利——权利”的关系来达到法律调整利益的目的,自行性调节主要表现在私法方面,其价值特征是自由和平等。158、强制性干预

所谓强制性干预,是指通过国家权力实行诸如行政管理、刑事制裁等强制性手段从而对利益关系进行调整,通过“权力——权利”的关系进行,强制性干预是传统公法原理的一种典型表现,其价值特征在于秩序。159、政策性平衡

所谓政策性平衡,是指法律通过对公理的修正或政策的增加,结合了自行性调节和强制性干预这两种方式,并对某种利益进行倾斜性的保护,从而实现利益的平衡,通过“权利——法——权力”关系来完成的,法律既对权力进行控制,又对权利进行约束。折冲性平衡主要存在于以经济法为主的社会法之中,一折衷和妥协的平衡状态为特征,其价值特征在于社会妥协性。160、少数利益报数原则

“少数服从多数”并不意味着可以少数人的利益可以忽视,对少数人的利益的重视程度恰恰是人权保 障的一项重要指标。若不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它就不能自称为公正的法律。

161、最小限制原则 “ 最小限制原则”,是指因公益需要限制人权时,若存在多宗限制手段时,进可能采取最小的形式。162、利益衡量原则 “利益衡量原则”,是指在限制人权时,比较因限制人权而得到的利益和失去的利益,当判断得到的利益大雨失去的利用时方可进行限制,否则不能加以限制。163、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这一术语的涵义因三种不同的使用方式而有所不同:第一种使用方式是指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和增加那些价值,可以称之为法的“目的价值”;第二种使用方式用指法律所包含的价值评价标准;第三种使用方式指法律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因素,可称之为法的“形式价值”。164、法的价值体系

所谓法的价值体系是指由一组相关价值所组成的系统。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是由一组与法的创制和实施相关的价值所组成的系统,并没有包括所有的价值,而仅仅包含了与法律直接相关的价值;其次,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集团所持有的一组价值所组成的系统;最后,从价值体系的结构上看,法的价值体系是有法的目的价值、评价价值和形式价值三种成分所组成的价值系统。165、法的目的价值系统

法的目的价值构成了法律制度所追求的社会目的,反映着法律创制和实施的宗旨。在法的价值系统中,法的目的价值系统处于主导地位,其他两个子系统都是为一定的目的价值服务的,目的价值最集中地体现着法律制度的本质规定和基本使命。任何法律制度的目的价值都具有多元性和有序性两方面的重要属性。166、等级结构秩序观

167、自由、平等的秩序观

168、“社会本位”秩序观

“社会本位”秩序观是指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来,由于阶级冲突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加剧,仅强调个人自由平等的秩序观的破绽越来越明显,于是人们对秩序的思考开始从个人的角度转向了社会的角度。“社会本位”的秩序强调对社会利益的保护,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资产阶级试图通过这种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来调整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减少人民之间的相互摩擦和无谓的牺牲,以使社会成员在最少阻碍和浪费的情况下享用各种资源,从而保障资产阶级的统治作用。

169、历史唯物主义秩序观

170、消极自由 “消极自由”,指主体不受外在压制和束缚的状态,其表达方式是“免于„„的自由”(be free from),它强调的是不受社会干预为自由实现的首要条件。

171、积极自由 “积极自由”,指主体具有依自己独立意志行事的能力,其表述方式是“有„„自由”(be free to do)。172、效率

效率价值属于经济范畴,其他价值(如正义、公平、自由等)则属于道德范畴。效率可在多种场合使用,具有不同的含义,其适用适用范围大致有三种情况:全部资源配置上的效率这是泛化意义上的效率概念,是效率的一般涵义所在。资源配置上的效率优先原则要求优化资源配置,按照价值最大化的规律和原则进行配置,促进资源由低效率利用向高效率利用转变;收入分配领域的效率,应当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特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上的效率。

173、法律资源

法律资源是一切可以由法律界定和配置,并具有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价值物,如权利、权力、义务、责任、法律信息、法律程序等,其中权利和权力是最重要的法律资源。174、社会基本结构

所谓社会基本结构,是指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的方式。175、分配正义

法律在实现分配正义方面的作用,包括把指导分配正义的原则法律化、制度化,并具体化为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实现对资源、社会合作的利益和负担进行权威性的、公正的分配。在这种权利义务的分配中,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是带有根本性的、决定性的。国家权力在和何种情况下才能剥夺人民的基本权利、科以何种义务和责任的问题,成为分配正义的核心问题。176、平均正义

当分配正义原则被一个社会成员违反的时候,平均正义就开始起作用。惩罚罪恶以声张正义是平均正义的一个方面。以刑罚为代表的法律上的惩罚之基本目的不外乎报应与预防两方面,这是基于道义要求所产生的正义观念的应有内涵;补偿损失以恢复正义,惩罚罪恶是基于道义的正义要求,而补偿损失则是基于功利的正义要求。法律在平均正义方面除了对犯罪予以惩罚外,还在合同、侵权方面表现为试图补偿受害者蒙受的损失。以赔偿为主的补偿性责任主要是为了恢复分配正义。177、作为规则性的正义

罗尔斯将形式正义与社会正义相对应,他的形式正义概念是指公共规则的正规和公正地执行,称为“作为规则性的正义”。这主要是关于法律上的形式正义,可以把它与整个“法治”概念相等同,主要包括下列含义:法律规定的行为应该是可能实现的行为;类似案件类似处理;法无明文不为罪;一些规定自然正义的准则,是用来保护司法诉讼的正直性的指针。178、抽象正义

佩雷尔曼的形式正义与具体正义相对应,是一种抽象正义,是指“对每个人同样地对待”,所有被考虑到的人必须受到同样的对待,而不管他们是长者或晚辈、健康或虚弱、富裕或贫困、正直或可耻、有罪或无罪、高贵或卑贱。179、实质非正义

一般来说,实质非正义有两种情形:第一,严格执行了实质上非正义的法律,在这里,法律违背了实质正义,尽管在执行的时候是符合形式正义的;第二,没有依照法律本身所顶的规则或原则办事而导致非正义,在这里,既违背了实质正义,有违背了形式正义。对于第一种情况,只要不正义的法律没有超过一定的界限,我们就要承认它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对于第二种情形,将受到的谴责是显而易见的 180、法的创制

法的创制是指有法的创制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性活动。法律的创制也可以称为“法的创立”、“法的制定”。181、立法体制

立法体制,又称为法律创制体制,是指有关法的创制的权限划分所形成的制度和结构,它既包括中央和地方关于法的创制权限的划分制度和结构,也包括中央国家机关之间及地方各国家机关之间关于法的创制权的划分制度和结构。法律创制体制解决的是如何分配国家立法权的问题。182、立法指导思想

所谓立法指导思想,就是指一个国家立法者在创制法律的过程中遵循社会样的主导思想制定法律,并修改、补充完善、及至废止法律,这总是同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目标、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等相适应的,也重视和一定时期和阶段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相适应。183、合宪性原则

合宪性原则是指在法的创制过程中,必须同宪法相符合。它包括职权的合宪性,内容的合宪性,程序的合宪性等等。184、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即法的创制程序,是指有法的创制权的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补充或废止等法的创制活动过程中的法定步骤和方法。185、立法技术

立法技术,是指在法的创制活动中所应体现和遵循的有关法的创制知识、经验、规则、方法和操作技巧等的总称。具体地讲,立法技术主要是指法律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形式、法律的修改和废止的方法、法律的文体、法律的系统化等方面的规则,等等,立法技术在法的创制过程中,一般是以惯例的形式出现的,各国的宪法和法律都少有规定,只有少数国家对这类规则有明文规定。186、法典编纂

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类的或某一法律部门的全部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整理、审查、补充、修改、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一部新的系统化法典的创制活动。187、法的遵守

法的遵守,通常简称为“守法”,是指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政党、团体等)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去从事各种事务和行为的活动。守法是法的实施最重要的基本要求,也是法的实施最普遍的基本方式。188、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是指与法律有关的各种环境性因素,即由社会各种相关因素有机构成的,能够影响法律存在和发展的,以及能够影响法律的内容和实效的各种社会条件。这些环境性因素主要有:法律的经济环境,其中主要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程度;法律的政治环境,其中主要指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政治文化的发展程度,社会政策同法律的吻合程度等等;法律的其他环境,主要有:历史文化传统,社会道德观念,科技发展水平,等等。189、执法

执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和涵义。广义的执法是指一切执行法律的活动,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的执法概念,仅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谓之为“行政执法”。190、行政法治原则

行政法治原则是法治原则在行政执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亦即“依法行政”的原则

191、法的适用

法的适用,通常简称为“司法”,是法的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192、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依法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这是广义的法律监督。狭义的法律监督专指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对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193、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对法律的字义和目的所进行的阐释,是处理法律自身稳定统一与社会生活变化发展之间关系的调整器。194、字义解释

字义解释是严格遵循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的一种以尊重立法者为特征的解释,它否定法律解释的创造性,它以立法材料和立法机关为本位。195、目的解释

目的解释是较宽泛地对法律规范的字义作内在目的与外部社会相联系而进行的解释,它肯定法律解释的创造性,它以社会因素和司法机关为本位。196、法定解释

法定解释是指根据法定权限由特定的主体进行的具有普遍法律效力的解释。

197、学理解释

学理解释是指没有法定普遍约束力的解释,主要表现为理论研究、案件辩论和法制宣传

198、法律解释体制

法律解释体制是指国内各国家机关对于法律解释权的分配、运用和效力的制度,包括哪些主体享有解释权、享有多大范围的解释权及其解释的法律效力问题。199、文理解释

文理解释是指按照法律条文用语的字义、文义及语言的通常使用方式和逻辑规律所作的解释,包括文字解释、语法解释、逻辑解释,所以它又称为语义解释或文义解释。200、论理解释

论理解释是指斟酌法律理由,依一定的标准进行推理论证来确定和阐明法律本义的解释方法。其特点是不拘于法律条文的文字,带有浓厚的价值判断色彩。它包括体系解释、效力解释、沿革解释、当然解释、社会学解释、比较法解释。

201、体系解释

体系解释是指一种联系法律整体的法律解释方法,根据法律的编、章、节、款、项之前后关联位置以及相关法律条文之关系,阐明法律规范的意义。其优点在于:以法律整体为参照,便于维护法律整体与法律概念之—间的统一性。202、效力解释

效力解释是指一种联系法律效力的法律解释方法,在解释时依据法律效力位阶之高低,寻找法律内在意义的高级效力依据,换言之,依效力位阶较高的法律规范来解释效力位阶较低的法律规范。203、沿革解释

沿革解释,又称历史解释,是指一种联系立法史料的法律解释方法,探求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所根据的事实、情势、价值取向、目的等,来推知立法者的意思。这种解释有利于保持现行法律与历史的一贯联系性。204、当然解释

当然解释,又称公理解释,是指一种联系当然公理的法律解释方法,是在法律无明文规定而依据规范目的衡量其事实比法律规定更有适用理由,直接推出解释结论的一种方法。它一般是以“举重以明轻,举轻以明重”的规则进行。205、社会学解释

社会学解释是指一种联系社会效果的法律解释方法,它着重于社会效果的预测和衡量,以社会情势变迁、社会诸利益平衡、社会正义情感追求等等为标准进行法律解释。社会学解释的优点在于:采政策性判断能够解决文理解释中所遇到的矛盾结论,使解释符合社会目的。206、比较法解释

比较法解释是指一种联系法例比较的法律解释方法,参考外国立法例及判例学说以辅助对本国法律的解释,成为解释本国法律的一种比较性资料。其目的在于将外国法律及判例学说作为本国法解释的一种参考性因素,通过比较以求得到本国法律解释的准确结论。207、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208、形式推理

形式推理是指解决法律问题时所运用的演绎方法、归纳方法和类推方法。

209、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即根据一般性的知识推出特殊性的知识。其特点是结论寓于前提之中,或者说结论与前提具有蕴涵关系,所以它又是必然性的推理。只要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正确,结论就是必然真实的。演绎推理主要表现为三段论推理。

210、三段论

所谓三段论是由三个直言判断组成的演绎推理,它借助于一个共同的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联结起来,从而推出一个直言判断的推理,它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

211、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物或现象的知识推出该类事物或现象的一般原则的推理。

212、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点的推理。

213、辩证推理

法律适用中的辩证推理又称实质推理,它是指这样一种情形:当作为推理的前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题时,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

214、法律程序

法律程序是指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的时间与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是实现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合法方式和必要条件。

215、诉讼

诉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诉讼始于起诉,终于判决。广义诉讼还包括判决执行,刑事诉讼还包括 侦查。我们通常以广义为主,以起诉、审判、执行作为诉讼的三个主要阶段。

216、诉讼原则

诉讼原则,即诉讼的程序原则,是指由诉讼法确认或体现的,在诉讼程序全过程中或诉讼程序部分过程中起指导作用的准则。

217、诉讼结构

诉讼结构是指诉讼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方式和关系,即诉讼主体行为的安排、组织和关系所构成的诉讼关系模式。疑难解析 第一章

1.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法律现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具体地说,•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主要包括:第一,法学首先以法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一国现行的所有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包括外国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也包括本国或外国历史上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如中国现行《民法通则》、中国古代的《唐律疏议》、法国的《拿破仑民法典》等。第二,法学也研究与法律这一特定社会现象相关的其他社会现象,它包括与法律有关的人的行为、心理和观念,如立法、合同的签订、财产所有权、违约行为、讨债、民间协商调解、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诉讼法典的态度和期望、法官审判心理、社会普遍的正义观念等等。第三,法学还研究法律及法律现象的规律,包括法律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比如法律决定于经济基础,法律的继承,法律的民族性、法律的移植和本土化,法律现代化;也包括法律自身运行的规律,如公正的判决必然“以事实为根据”、法治依赖于民主,“徒法不足以自行”,等等。

2.法学分科与法学教育课程设置

法学分科与法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法学课程不可能包括法学所有的分支学科,而是根据培养目标、教学目的以及专业知识结构的不同而设定的。3.按法律部门对法学体系进行划分的利弊

这种划分比较明确实用,但是这种划分存在的问题是,并非出现一个法律部门就会有一个法学分支。而且根据法律部门划分会有许多遗漏,如法理学、比较法学、法史学等理论法学都无法被穷尽。第二章、1.法学方法论、法律方法、法律学方法论

法学方法论是法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教材指称的“法学方法论”事实上德国法学流派所使用的名称,在英美法学流派中更多地使用“法律方法”。当然两者的侧重不同。

“法律方法”侧重于法律的适用和法律解释的方法;“法学方法论”不但包括法律的适用和法律解释的方法,而且还对这种法律方法进行哲学的反思。

日本学者对两者进行了统合,将其称为“法律学方法论”。2.西方三大法学流派

从法学研究所运用的不同方法出发,西方形成了三大法学流派,即自然法学、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相对应的法学研究方法是价值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中的规范分析方法和社会实证方法)。其法所提出的基本问题分别是“法律应当是什么”、“法律是什么”、“法律实际上是什么”。这三种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点,也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在当代法学中出现了某些相互渗透、兼收并蓄的迹象。第三章

1.法学世界观经历了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的变革

从法学产生到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出现,人类的法律思想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法学基本上属于唯心主义的法学,因而它们的学说或思想的科学性是极为有限的。

在法学史上曾经有过神学统治法学的时代,比如中世纪欧洲的神学法学。这个时期的法学虽然也受到古希腊法律思想影响,但由于基督教神学的兴起,神学家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所主张的神意法支配着整个欧洲法学。到中世纪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统一的、并能适应商品经济需要的法律,于是在复兴罗马法的过程中出现了法学教育和研究的世俗化。罗马法复兴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起被史学称为“三R运动”,它们促使西方法学朝着世俗化方向发展。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

既需要法学,也解放了法学。19世纪初开始,由于资产阶级国家立法的加强,法学才最终摆脱神学,并从哲学和政治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真正独立的学科。但是此前的法学一般都在不同程度上以唯心史观为基础,它们中有的认为法与经济无关,甚至法是决定经济的,有的虽然承认法与经济有关,但却否认经济对法的最终决定作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出现标志着法学领域的根本性变革,它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科学地阐明了法律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2.“以法治国”与“依法治国”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把法治推崇为立国和治国之本,提出了“以法治国”的主张。要注意的是法家所倡导的“以法治国”并不等同于我国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依法治国”,法家所推崇的“法治”也并不是西方历史上的“法治”,更不是我国正在推行的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至于两者的区别,可参见第十六章《法治国家》的相关内容。第四章

1.广义的与狭义的法律

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理解法律必须区分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因为有时我们所说的“法律”是指称广义的含义,有时却是指称狭义的含义。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包括宪法、行政法规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2.法的阶级性与共同性

法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无可否认,法律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必然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同时,法律也具有共同性或称为社会性,作为社会公共管理的手段。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是,在现代各国法律制度中,法律的共同性体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而阶级性则由单一化转化为多色彩。3.通过与道德的比较理解法律的特征(优点)

①法律规范人的行为,不管人的思想和意志。这样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并能体现法律的客观性。而道德则通过思想控制来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②法律具有规范性。法律规范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往往包含着法律后果(鼓励或制裁)。而道德则没有这样的结构。③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是统一的。而道德则缺乏一定的统一性。

④在内容上法律有利导性,通过权利和义务进行双向引导。而道德则仅仅强调义务,只是单向义务引导,而不强调权利。

⑤在管理功能上,法律的效率性强于道德的作用。⑥法律具有强制性。一旦人们违反法律规定,法律的强制性会发挥作用。而道德则缺乏这样的强制力,当人们有违道德时,并不能给予强制作用。第五章

1.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区别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法律规则要通过法律条文来加以表达,完整地表达某一具体的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所追求的目的。但是,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法律条文可能包含两个以上的法律规则,法律规则的不同逻辑结构要素也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法律条文中。并且并不是所有条文都是直接表述法律规则的,法律条文被大量用来规定法律原则,解释法律概念或者规则中某个逻辑结构要素的含义。所以,必须要理解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处理(行为模式)在法律规定上的表现形式

行为模式从法律规定上看,主要是规定允许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三种基本情况。即授权性行为模式、命令性行为模式和禁止性行为模式。授权性行为模式是法律授予可以为一定行为的权利,相应的术语或表达往往是“可以”、“有权”、“有„„的自由”等;命令性行为模式法律要求必须做什么,就是设定必须为一定行为的义务,相应的术语或表达往往是“应当”、“必须”等;禁止性行为模式是法律禁止做什么,就是设定不得为一定行为的义务,相应的术语或表达往往是“不得”、“禁止”等。因此,只要具体考察法律条文的规定,就可以区分理解不同的行为模式形态。3.法律概念与法学概念的区别

我们这里指的法律概念是体现在法律规则中的具有法律正式含义的概念,而法学概念则是指研究法律和法律现象时使用的专业术语,它不一定会在法律规定中使用。我们法理学课程中许多概念都只是法学

概念而不是法律概念,如,法律渊源、法典编纂、权利能力等等,而有些概念既属于法律概念也属于法学概念,如权利、义务、法律效力、法律责任。学习法学概念和法律概念对于学习法律和法学都非常重要。

这种划分比较明确实用,但是这种划分存在的问题是,并非出现一个法律部门就会有一个法学分支。而且根据法律部门划分会有许多遗漏,如法理学、比较法学、法史学等理论法学都无法被穷尽。第六章

1.法律编纂与法律汇编的关系

法律编纂与法律汇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体现在:首先,前者属于法律创制活动,而后者属于一项技术性整理和归类活动,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其次,前者的主体仅限于依法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后者的主体具有非限定性;再次,前者是对同样内容性质的某一类的或某一部分法的全部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的系统化活动,后者仅以特定的主题特征,如时间效力、空间效力,而对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外部系统化。两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法律汇编有助于法律编纂活动的进行,往往成为法律编纂的前奏。2.关于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划分

理解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分类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实体法和程序法关系只是相对而言的,实体法规定权利和义务,程序法也规定权利和义务,但是前者一般直接规定涉及人身、财产和精神财富等方面的“实体性”权利和义务,如人身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而后者相对于前者是一种为实现前者服务的“程序性”权利,如诉权、辩护权、申诉权。其次,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分类是就其主要方面的内容而言,它们之间也有许多交叉规定,实体法中也可能涉及到一些程序规定,程序法中也可能有一些涉及到权利、义务、职权、职责等内容的规定。如公司法既规定公司的权利和义务,也同时规定公司成立和解散的程序,各个诉讼法都有规定法院诉讼方面职权和职责的规定。实际上许多规范性法律文件往往既是实体法又是程序法,如行政处罚法,立法法,专利法等等。3.公法、私法与社会法

公法和私法作为罗马法以来就有的古老分类,它们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主要是所谓“社会法”的出现。社会法是现代在公法和私法分类的基础上针对一些新的法律类型而作的新的法律种类。它是指既调整国家与个人又调整个人之间的、兼具公法和私法两种调整方法的法律部门的总称,主要包括经济法、环境资源保护法、社会保障法。它是适应现代社会以市场经济自主调节为主导和以国家宏观调控为保证的现代社会经济模式而产生的。这种类型的法律不再单纯可以归入公法或私法。4.法的效力层次

在掌握法律效力层次的特殊规则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这些规则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即无论是“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还是“法律文本优于法律解释”,它们都必须是在同一法律创制机关制定的情况下才能适用;并且一般规则的适用优于特殊规则的适用。比如,国家《矿产资源管理法》与《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法》,不能因为许多方面后者比前者具体就认为适用“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如果法律冲突,应该适用前者,因为前者是属于更高位阶的法。

第二,同性质的法律渊源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制定机关裁决。如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由国务院裁决。第七章

1.法律体系与法系的区别

这两个概念十分相似,但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在学习中往往容易混淆。法系并是不法律体系的简称,而是法学中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是指由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具有相同法的结构和法的表现形式(法的渊源)的一种法的类型。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或在法律形式上存在某种共同特点的若干国家的法律构成一个法系,比如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等。两者的区别主要有:(1)法系的范围可以超越国界;而法律体系只限于一国之内有效的法律。(2)法系强调历史传统或法律形式上的特点;而法律体系强调的是法律的内部结构和层次。(3)法系可以指历史上的法律;而法律体系只能指当代的现行法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将两者区分开来。2.法律部门与法典

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要素。任何一个国家的不同的法律部门不仅仅只有一部法律或一部法典,还包括那些散见于其他法律中的有关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因此,有的法律部门和子部门是以一部法律或法典为轴心,包括其他法律中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在内组合而成,如民法法律部门,其轴心法律就是《民法通则》,刑法法律部门的轴心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但有的法律部门和子部门则没有一部轴心法律或法典,而是由若干部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组合而成的,如行政法法律部门,就没有所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经济法法律部门中,也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因此,学习是要注意这个问题。3.划分行政法法律部门和经济法法律部门

在法律部门划分问题上,行政法与经济法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两者的调整对象有交叉和重叠,调整方式也存在共同之处。过去理论上认为两者调整对象不同,其实两者的调整对象有较多交叉和重叠。因此划分行政法与经济法,应当从双方的调整方式来进行。行政法主要是以强行性干预为调整方式的,而经济法则是结合了私法的自行调节和公法的强行干预,形成政策平衡的独特调整方式。其特点在于:第一,表现在法律内容上则是政策成份的增加或对公理成份的修正;第二,更多地运用法律上的政策性平衡来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第三,它是通过“权利←法→权力”关系来完成的,即法律既对权利进行约束又对权力进行限制;第四,政策平衡不是以简单的主张为特点的,而是以折衷和妥协的平衡态度为特征的。现代经济法正符合上述特点。第八章

1.权利的要素及其局限性

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是法学中的核心概念,法律规范的重心就是权利的分配和义务的设定。对于权利的理解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如教材中列举了八种要素。当然,也有其他关于权利要素的概括的,如六要素、五要素等等。可以说,上述种种权利的定义或释义说明权利现象确实包含多种属性、多种要素,每个定义或释义都揭示出了权利的某个或某些要素,包含对权利的正确认识。但同时,由于它们忽略了权利属性的多样细腻感以及这些属性的内在统一性,以致割裂了各种属性之间的有机联系,割裂了对象的整体性,过于强调某一要素,致使其他要素成为盲区。因此,我们在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内涵时,既要看到其包含着多种属性及各自的侧重点,又要看到单从一个角度分析的局限性。

2.一般权利和义务与特殊权利和义务

对于这种分类,我们可以从分析权利的角度入手。一般权利亦称“对世权利”,其特点是权利主体没有特定的义务人与之相对,而以一般人(社会上的每个人)作为可能的义务人。如你享有房屋所有权,那么这时与你的权利相对应的义务人的是谁呢?我们说,所有权就是一种“对世权”,它意味着除了你本人外,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你的所有权。这时,义务人就是世界上、社会上的每个人,而不是特定某个人。

特殊权利亦称“相对权利”、“对人权利”或“特定权利”,其特点是权利主体有特定的义务人与之相对,权利主体可以要求义务人作出一定行为或抑制一定行为。如你跟对方签定的合同中,有要求对方交付货物的权利,那么这时对方就是义务人,你的权利是相对于合同另一方来说的,故是“相对权利”,此时,义务人也是确定的、特定的。3.第一性权利和第二性权利

在第一性权利和第二性权利的划分中,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划分是相对的。总的来说,法律会规定一条权利的链条来保证权利的最终实现。如公民可以享有债权,当债权人的请求权不能得到实现时,债权人可以行使诉权,法院判决债权人胜诉后,债务人拒不履行判决时,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债务人有能力执行判决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人民检察院就有权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对债务人提出公诉。由此可见,权利的层层第进关系,诉权相对于债权是第二性权利,但是相对于强制执行申请权又是第一性权利。4.人权、基本权利、宪法权利的用语 “宪法权利”是宪法学意义上的用词,是法学研究中的用语。同时,有关“宪法权利”,在各国宪法学上也有不同的用语。一般而言,英美学者倾向于将之称为“人权(”human rights),而德国宪法学者则习惯“基本权利”或“基本权”(Grundrechte)的称呼;不少日本学者似乎取其平衡,将其定名为“基本人权”;至于我国宪法学者,大多均根据现行《宪法》上的用语,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基本上这些用语所包含的内涵是一致的。第九章

1.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对于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在违法行为的构成或者犯罪构成中体现的比较明显。一般的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往往包括四个方面:即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其中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就是本章节中所讲的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和外在方面。因此,作为一般理论的法理学中关于法律行为的理解,必须与具体性质的行为相结合。2.单方法律行为与双方法律行为

这是法律行为的一种基本分类。所谓单方法律行为,就是只要有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或一方的行动就可以成立的法律行为。如订立遗嘱,只要求立遗嘱的人单方面作出决定,这个遗嘱就能成立,而不需要继承人作出任何意思表示。而双方法律行为则不同,它必须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最明显的是订立合同,它必须由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后,这份合同才能成立。只有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不可能成立一个合同。3.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在法学中,所谓的“积极”与“消极”跟我们平常理解的含义不同。它并不含有任何价值的褒贬或正负,而是指称“作为”与“不作为”两种行为方式。所谓积极行为,就是主动的去做;而消极行为就是不去做。第十章

1.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按照一般的原理,我们把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五个方面: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但需要说明的是,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这五个方面一定要全部具备。如在过错责任中,通常注重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三个要件来认定,而在公平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中,通常注重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两个要件,并不需要以过错为要件。所以在分析实际的案例中,必须结合相关的具体法律来确认法律责任。第十一章

1.法律关系的概念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来理解法律关系:在社会中存在着许多社会关系,其中某些社会关系为法律所调整。这样,经过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即成为了法律关系。如一个简单的买卖关系,在没有法律对其进行调整时,就是一般的社会关系。但当法律对这种买卖关系进行规范和调整后,买方和卖方之间形成的就是一种买卖法律关系。此时,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之间只存在具有法律意义的关系,而排除其他另外的关系,如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债务关系等等。2.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性法律关系

这是根据法律关系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所做的分类。平权型法律关系就是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什么上下级关系、隶属关系。如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民法就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因此,参加民事活动的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例如一个货物买卖合同,买卖双方均为公司,那么这两个公司之间不存在服从与命令的关系,在法律上地位是平等的。

隶属型法律关系是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存在着上下级关系或者管理与被管理。明显地体现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例如有一司机违章驾车,公安机关的交警对其进行处罚。此时,司机与公安机关之间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两者是被管理与管理的关系。3.不同法律关系的分析

通过以下例子,具体来分析不同的法律关系。

例子:A公司向B公司借了10万元,B公司向C公司借了10万元,问这里存在几个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的性质是什么?C公司能否直接向A公司要求还钱?

我们必须要清楚不同当事人之间形成的不同法律关系。在上例中,A与B存在债权债务法律关系,B与C也存在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在此,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因为其有各自不同的主体、客体和权利与义务。A可以向B主张债权,B有权向C行使债权,但是C却没有权利直接向A要钱,因为A与C之间根本没有形成法律关系,没有法律上的债权和债务关系。

所以,我们在分析法律关系时,必须要围绕着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即主体、客体和权利与义务进行把握,以避免不同法律关系的混淆。第十三章

1.法的历史类型、法系、法律体系的辨析

这三个相近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混淆,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辨析,把握各自的含义。

法的历史类型是依据法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及所体现的国家意志的性质的不同而对各种社会的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它与社会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历史地考察法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性质与特征。按社会类型的更替,曾出现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相应地,法律的发展也曾产生过四种历史类型,即,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因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是习惯,而不是法律,因此也就没有相应的法的历史类型。)

法系是依据法律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存在样式和运行方式,而对现存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它是针对世界上许多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为了便于研究它们的共性和个性,而使用了“法系”的概念加以合理地分类,用它来涵盖同类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传统、实践和意识的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仅仅着眼于本国的、现行的法律,而不是全世界的法律。第十六章

1、理解“法治”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并不仅仅局限于依法治国的范围。

具体包含了五方面的含义: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一种文明的法律精神;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详见本课件第一节部分的说明与教材)第十七章

1、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区别于个别指引 这是本章第二节的内容。

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都属于法的规范作用中的指引作用,因而,它们都是规范指引,从而区别与个别指引。尤其注意:不要将具体的指引与个别指引混淆。具体指引首先是一种规范指引,所谓“具体”只是相对于原则的指引而言的,但它不是个别指引,相对于个别指引的个别程度,它要笼统的多,因为它毕竟是规范指引。这一点请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加以注意,以免合上书本后从字面理解概念而混淆了两者。第十八章

1、利益是个客观范畴

本章第一节在阐述利益的属性时,提到利益是个客观范畴,而不是主客体的统一体,更不是主体范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利益的认识过程要通过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利益是主客体的统一体。任何社会活动以及反映它们的范畴都有人的意识参与,但它们并不因此而失去其客观性。利益可以形成客观意识,但她是意识以外的客观存在。本章中的其他难点,如:

2、市场经济中的利益问题;

3、权利义务机制的利导性;

4、利益调整中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在课件中已有一定的说明,请参照。

另外,本课各章中所列的疑难问题,是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并不意味着是重要问题;重要问题请参见第1页的“教学要求”。第十九章

1、对价值的理解

日常生活中的用法,例如,说一样东西有没有价值是指这个商品有没有用,一件事情有没有价值是指这件事值得不值得去做。但是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尤其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应当与日常生活中的提法有所区别,应从课件中提到的两方面。理解是应注意两点:第一,价值存在于且仅仅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之中,离开了主体,客体就无所谓有无价值,可见,主体是价值的原点和标准,价值反映着主体的态度和评价;第二,事物的客观属性是主体进行价值评价的参照。因此,价值既反映着主体的主观情感和意向,又反映着客体呈现出来的客观属性,单纯把价值归结为主观现象或客观现象都是不正确的。第二十三章

1、对正义多样性的理解

和前面几章提到的秩序、自由、效率等词一样,在生活中,正义概念的含义是不确定的。“正义具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现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 第28/32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有关于正义的理解就会不同。因此,正义的含义、关于什么是正义的标准问题、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如何划分,都存在不同的理解。读者首先应该认识到这种多样性,而不能抱着寻找一个确定不变的定义的观点来学习。

有了这种观念,才可以入手理解八种正义论(客观正义论、主观正义论、理性正义论、神学正义论、法规正义论、相对正义论、社会正义论和形式正义论)虽然从各不相同的角度来阐述正义的含义,但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不能因为支持一种观点就否定另一种说法。

正义有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之分。正义含义的多样性,也就必然使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划分具有不绝对性。也就是说一种正义的形式在一种分类方法里可能属于实质正义的范畴,而在另一种分类方法中,则可能属于形式正义。在各种正义中,实质色彩最浓厚的是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一般来说,无论在哪种正义分类中,它都属于实质正义的范畴。在比利时法学家佩雷尔曼归纳的六种最流行的正义概念(对每个人同样的对待;对每个人根据优点对待;对每个人根据工作对待;对每个人根据需要对待;对每个人根据身份对待;对每个人根据法律权利对待)中,“对每个人同样的对待”的形式色彩最浓,与其他五种概念相比,它都属于形式正义。

2、“法律上一律平等”与“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差别

这两种提法在字面上只有一字之差,但所反映的意思是很不同的,应加以区别。所谓“法律上一律平等”,是指在法律制定时的平等,法律的规定是不是平等地反映了社会各成员的利益要求。相对后者而言,它是一种实质正义。所谓“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一种形式正义,是指法律制定后的执行问题,即在执行法律时是否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人。相对于前者而言,它是一种形式正义。

“法律上一律平等”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法律是一定的阶级意志的体现,在立法时,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在法律上不可能平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却是可以做到的,这就是严格依照法律办事,不承认任何人有法外特权;但是,做到这一点也是相当困难的,我们的许多传统观念阻碍着我们。第24章 法的创制

1、关于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既不同于联邦制国家的二元立法体制,也不同于单一制国家的一元立法体制。是集中了两种立法体制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实际的一种“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对此的展开论述请参见课件与课本。第25章 法的实施

1、关于法的适用中的“及时”要求的理解

本章第三节中谈到及时是法的适用的三个要求之一。在司法当中,“及时”和“效率”(关于效率的理解,参见本课件第二十二章的叙述)等概念的理解,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

第一,司法的第一要义是:公正。只有在达到公正的前提下,才可以谈及“及时”和“效率”。第二,这里的“及时”的标准以诉讼法上的诉讼时效。意指严格按照司法程序的各个环节及诉讼时限的要求办案,不能任意拖延;而不是指不顾公正地尽快结案。

第26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各种分类汇总

本章内容,对法律解释进行了各种标准的分类,分类是有助于理解概念的,但首先必须区别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1、在谈到法律解释体制,根据法律解释的效力,我们区分了 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

2、容易混淆的是字义解释和目的解释的分类方法,同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的分类。(1)字义解释和目的解释是在第一节中谈法律解释的概念的时候谈到的。

由于可以从两个层次上对法律进行解释:若单从字面含义的层面上进行解释,就是字义解释,它否定法律解释的创造性,它以立法材料和立法机关为本位;若从制定法的目的的层面上进行解释,就是目的解释,它肯定法律解释的创造性,它以社会因素和司法机关为本位。

(2)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的分类是在第二节谈法律解释的方法的时候谈到的。

根据法律文字和法律理由在解释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把法律解释分为两大类,一曰文理解释,第29/32页

二曰论理解释。

由此可见,第一种分类方法强调的是法律解释的两个层面;第二种分类方法强调的是两中不同的分类方法。应当从这两个方面对两种分类进行区别。当然,两种分类是存在联系的,两中解释方法就是从法律解释的两个层面上延伸出来的:字义解释演变成为文理解释,目的解释演变成为论理解释,两者成为当代法律解释的两种主要方法和观念。第27章 法律程序

1、文中谈到法律程序的作用较粗浅的,现作一定的解释和深化。

程序存在正当程序与非正当程序之分。现代国家都把正当程序作为法律原则确定下来。正当程序有什么作用呢? 1.正当程序是对Power的一种约束机制。实体法的控权功能有所减弱,程序控权的功能大大增强。表现在:(1)正当程序通过抑制(权力的随意性与任意性)、分工(诉讼程序中,法官、陪审员、原告、被告、辩护人、公诉人等各种角色分工,他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牵制)等功能对Power进行制约。

(2)正当程序是进行理性选择的有效措施。正当程序能加强法官的理性思考,为法官开阔视野、打开思路,从而避免单一思维的局限性。兼听则明、理性推演有助于判决的理性化。

(3)正当程序还是判决结论成立的前提。正当程序下作出的判决结论,对原被告有一种强烈的感染作用。

2.正当程序是对权利的重要保障。权利保障主要依靠正当程序。它是促使权利义务实现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权力的约束和控制来保障人权。

3.正当程序能弥补实体规则的不足。实体法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加深,日益变得模糊化,自由裁量权扩大。

4.正当程序是制度设计的基石。在现代政治、法律系统中,程序问题占据重要的枢纽地位。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法律权威的树立,都需要正当程序的保障。缺乏程序的法律或制度,无异于道德或政策。法律固然需要国家强制力来作保证,但这种强制力必须遵守法定程序,以人们可以预见的程序展开。把价值问题转换成程序问题来处理,是明智的选择。

中国为什么没有走上法治的道路?法治文明或政治文明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作为制度因素的程序,一是作为人事因素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但,人的因素若是在没有程序制度的条件下会是什么情形?中国历史对此早已作出了回答:廉洁奉公、克尽职守的司法官在法律道德化的环境下,不是根据法律程序办案,因此,清官判案仍然属于人治范畴。没有正当程序的制度性保障,中国必然摆脱不了人治的传统,即使有成千上万的包拯、海瑞,中国也不会发展到民主与法治的社会。

2、在第一节中分析了古进程序的区别,下对现代程序的形式要素作一概括。具体包括:

第一,程序合法性。遵循程序法规则,不仅对公权力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是个限制,也是人们预见过程和未来结果的依据,可预测性增强。

第二,程序合理性。古代的神明裁判、决斗、鳄鱼裁判以及清代死刑核准的八道手续等,皆为非理性的程序。现代文明社会,通过不合理、不合法的程序获得的的证据无效。通过刑讯逼供这个非理性程序可能会取得有效证据,这对查明案件具有充分的“结果有效性”,将凶手绳之以法,但此种非人道的程序是不能接受的。“毒树果理论”,通过不法行为获得的证据(哪怕是有效的证据)都应排除而不被采纳。

第三,平等对待与中立。对立的双方平等参与、对话沟通,充分交流相关信息和证据。回避是民诉、刑诉、行政诉讼中普遍确认的程序原则。第四,公开(透明)。一切肮脏的事情都是在阴暗的角落里完成的,害怕阳光。相反,正义的事业需要阳光的照耀。秘密审判是反人道的程序,暗箱操作被现代程序法所抛弃。

第五,对立面的设置与听政程序。听取各方当事人的意见是正当程序的一个重要形式要件。它来源于英国古老的“自然公正原则”,据说,这一原则可以追溯到伊甸园,上帝在对偷吃禁果的亚当、夏娃作处理前,还征询过他们的意见。第六,程序的“不可逆性”与判决结果的确定性。在程序中根据事实和正当理由作出的最终决定,具有权威性。“一事不再理”就是指程序的不可逆性。除非进入少数再审或上诉程序,否则这个结果是不能变更的。连法官也不能宣称已经完成的程序不算数而要求从头再来。第30/32页

第28章 法与经济

本章学习要回答一个“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在法治社会,必然是法大,但这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在学习中,注意不要把存在的现象当作真理,把已有的观念当成合理的。法治国家模式的比较

在本章第二节中提到了法治国家的个性差异问题,特提供此项材料。

由于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原因,法治国家在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表现,因而,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模式。英国模式与德国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而美国模式与英国模式也有区别,法国模式与德国模式也存在差异,现代日本的法治模式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第一,法治原则表述与内涵的差异。在英国,法治原则表述为”法的统治“(Rule of law),意即除法律外,•任何人不受其他统治,即使最高统治者也必须服从法律。法的统治与议会主权原则并列成为英国宪法的两大原则。由于它是反对国王权力专横斗争的产物,所以英国人对法治原则的理解具有较强烈的自由主义色彩。英国人所理解的法治原则是实质意义上的,最典型的是戴西关于法治的表述,所以被称为“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其特点表现在:对政府行为的要求不局限于合法性原则,还要求法律本身符合一定标准,具备一定内容。否则专制主义是典型的法治国家。因为专制政府也可以任意制定法律,但公民的人格和价值却被忽视。借助于习惯法的传统以及私法规则适用于公法领域的特点[25]。英国法治得以有效的实行。英国模式的法治也同样受英国法治原则的影响,具有实质的含义。

在德国,法治原则没有“法的统治”这一思想基础和传统,到十八世纪末开始的宪政运动中形成了“法治国”思想,十九世纪后半叶才真正确定了重视国家活动合法性的“法治国”,意思是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即国家依法实行统治,所以也称“依法行政”或“法治政府”(government by law)。•它只是从形式上要求行政的合法性,基本上不问法律的内容如何,因此被称为“形式意义上的法治”。日本明治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下的法治原则与德国相同,也是形式意义上的[26]。第二,权力分立原则与制度的差异。由于各国对分权理论的理解不同直接影响着它们的政治体制和法治模式。在英国,权力分立原则被概括为“议会主权”,它是英国法治模式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国法治模式的基本政治结构。其内容是,议会的立法权不受限制,可以对任何事情制定、废除或修改法律;议会制定的法律是最高的法律,其他机关制定的都是从属性的立法,如委任立法;法院对议会的法律必须执行,法院不享有审查法律的权力。现代实行君主立宪制与议会共和制的国家一般都采用英国式的分权原则。作为君方立宪制国家的日本,也采用英国式的分权原则,但也有一些差异,比如日本最高法院有权决定一切法律、命令、规则是否符合宪法。作为议会共和制国家的德国,其宪法规定主权通过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专门机构行使,立法权受宪法限制,行政权和司法权受法律和立法权限制。德国也吸收了美国三权制衡的制度,如联邦议院有权对联邦总理表示不信任,联邦总理有权提议联邦总统解散议院等。在美国,权力分立原则被概括为“三权分立”,联邦宪法规定,“全部立法权力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规定并设立的下级法院”。美国宪法除规定分权外,还规定制约措施,防止任何部门具有压倒一切的力量,同时保证每一部门不受其他部门的侵犯,目的在于保障各部门权力的平衡。美国法治最大的特点是法院不仅可以审查行政机关行为的合法性,而且可以审查国会所制定的法律的合宪性。

法国历来是一个行政权十分强大的国家,因此权力分立原则表现为独特的体制,即以行政为重点的宪政制度。现行宪法以前的法国也是一个议会共和制国家,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形式与德国、意大利等国基本相同。现行宪法改变了原来体制,加强了总统的权力,削弱了议会的权力,从而把分权从制衡的权力重心由立法转移到行政,总统以仲裁人和保证人的地位行使国家权力。

第三,行政权力控制方式的差异。法治国家均实行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即行政法治,但各国控制方式不同。可大致分为两种模式,即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行政法治与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行政法治。大陆法系对行政权力的控制特点是:政府以立法机关的法律授权为依据行使权力,通过行政实体规则限制行政权力;着重于行政行为结果的控制;行政的依据是公法性质的行政法,不适用私法规则;通过行政法院进行行政审判和行政救济。略有区别的是,法国的行政法院属于行政系统,而德国的行政 第31/32页

法院属于司法系统,日本在二战后不再设立行政法院,而是由司法法院(即普通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另外,当代大陆法系行政法的控权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多数国家开始注重行政程序的控权作用,除法国外的多数国家都制定行政程序法典。

第四篇:2014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真题及答案

河北省2014年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选拔考试

《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

C.世界的本质、普遍规律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D.社会本质与历史唯物主义 2.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A.时空

B.运动

C.实物

D.静止 3.人所特有的对象性的活动是()

A.实践

B.物质

C.存在 D.理论 4.中国有句古话“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这句话表明:()

A.人的大脑构造不同导致意识也不同 B.意识决定事物的本来面目

C.事物本质是随着意识变化而变化的 D.人的意识是主客观的统一

5.我党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强调“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破”。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对立统一律

B.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C.分析和处理矛盾的过程中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否定之否定律

6.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观点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理论来自于实践的观点 C.内因决定外因的观点

D.普遍联系的观点 7.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是指()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有差别的二者之间和谐统一 C.不包含差别的二者之间绝对统一 D.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 C.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关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发展战略最能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对立统一原理

B.否定之否定原理

C.质量互变原理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

A.物质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1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B.从理论到实践 C.从实践到理论

D.从认识到实践 12.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具有()

A.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特性

B.物质性和意识性的辩证特性 C.实用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特性

D.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特性

13.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但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着封建主义意识,这最能说明()

A.社会存在不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相对独立性 D.封建主义意识会永远存在下去 14.从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来看,社会意识形式可分为()

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B.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C.属于上层建筑和不属于上层建筑 D.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 15.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A.国家法律

B.国家政权

C.国家制度

D.国家意识

16.可以从不同角度看文化的社会功能。文化具有承载和传承文明的功能,这是()

A从社会结构角度

B.从认识角度

C.从育人功能上

D.从社会进步角度看 17.人性或人的属性可区分为()

A.自然属性和动物属性

B.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意识属性和精神属性

18.把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19.“三个代表”是统一整体,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

A.基础条件

B.思想保证

C.制度保障

D.根本力量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

A.根本依据

B.现实基础

C.重要借鉴

D.未来要求

2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核心是以人为本”着重回答的是()

A.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B.发展的根本方法和内容 C.发展的根本力量和目的D.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容 22.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

A.目的B.归宿

C.落脚点

D.前提条件 2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生产力

B.发展生产关系

C.发展民主政治

D.发展生态文明 2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其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

A.奋斗目标

B.强国之路

C.立国之本

D.发展之路

2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是指()

A.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91年翻一番 B.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1你翻一番 C.从2001年到本世纪末,基本实现现代化 D.2011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6.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改革精神()

A.保护合法收入

B.调节低收入者收入

C.调节过高收入

D.取缔非法收入

27.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关于此“新四化”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明显错误的是()

A.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结合B.工业化带动信息化

C.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D.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28.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

A.最高领导和行政机关

B.最高权力和立法机关 C.最高立法和执法机关

D.最高审判和检察机关

29.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此,下列哪一项表述不正确()A.有法可依是前提

B.有法必依是核心

C.执法必严是关键

D.违法必究是途径 3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取向是()

A.平等、公正、诚信、友善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31.推进我国文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D.改革创新

3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这一要求是实现社会的()

A.公平正义

B.充满活力

C.安定有序

D.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33.针对中日钓鱼岛争端,下列主张最符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是()

A.要维护地区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就不要在钓鱼岛问题上斤斤计较 B.举全国之力,立刻占领钓鱼岛

C.钓鱼岛只是一个无人小岛,不值得与日本争来争去

D.在主权问题上既要敢于斗争,又要维护地区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 34.新时期的熬过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

A.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依靠新的社会阶层

D.团结一切爱国侨胞 35.新形势下,我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

A.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精神懈怠考验、能力不足的考验 B.脱离群众考验、消极腐败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C.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D.精神懈怠考验、能力不足考验、脱离群众考验、相机腐败考验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最符合题意德,请将这些选项前的字母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10分)36.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

A.思维和存在何着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D.物质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37.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38.真理的客观性()

A.检验真理的标准,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B.真理性认识的内容是用逻辑证明的 C.真理性认识的内容是由主观形式表现的

D.真理性认识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D.在市场主体上,企业拥有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自主权

40.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括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国家富强 C.民族振兴 D.人民幸福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答题纸相应题号处划“√”,错误的在答题纸相应题号处划“×”,其它表示正误的方式均无效!(每小题1分,共15分)

41.哲学是有党性的,哲学的党性指的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42.时间和内容都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43.人类的产生、生存和运动,是以认识为基本方式和标准的。44.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5.坚持正确的真理观,必须反对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46.社会历史发展是以有影响力的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47.国体是指政权的构成形式,即统治阶级实现自己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48.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49.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过程。50.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完整的表述。

51.强调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应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5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53.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5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55.党的十八大之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四、论述题(20分)56.试用辩证否定观,并联系实际分析总书记强调的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57.材料1: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材料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重要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问题:

(1)请结合材料1,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的主要原因。(2)请结合材料1和材料2,阐明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58.材料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材料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抓住机遇,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问题:

(1)请结合材料1和材料2,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原因。(2)请结合材料2,阐明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河北省2014年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选拔考试《政治》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BADC 6-10,DBBCD 11-15,BDCCB 16-20,DCAAA 21-25,CDACC 26-30,BBBDB 31-35,CADBC

二、多项选择题

36.AC 37.BC 38.AD

39.ABC

40.BCD

三、判断题

41-45√××√√ 45-50×××√× 51-55×√√×√

四、论述题 56.答案要点:

总书记强调的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正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的辩证否定观的具体要求。

(一)辩证否定观主要内容:

①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② 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是通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实现的,这是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

③ 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中包含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④ 辩证否定是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既是对旧事物的克服,又是对旧事物的保留,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

(二)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

①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②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

③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两个历史时期既有重大区别,又有本质联系。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

④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充分肯定各自历史贡献、充分注意各自历史特点基础上,牢牢把握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统一,决不能相互否定。

(三)坚持辩证否定观,就要看到两个历史时期的相互联系,就是说这种联系并不只是时间上的顺延和承续,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基本制度、根本任务、奋斗目标基础上的联系,两个历史时期之间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坚持辩证否定观,还要看到冷而历史时期的重大区别,主要是指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着很大差别,也包括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内外条件、实践基础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就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对待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历史时期,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五、材料分析题 57.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这个阶段需要至少上百年的时间,这是因为:

① 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必须用很长的历史时间去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

② 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正是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才明确提出: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过去出发,这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也是防止和反对各种错误倾向的强大思想武器。58.答案要点: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生层建筑的矛盾。改革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以便真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体而言,深化改革的原因如下:

其一,历史原因。正是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今天的富强。

其二,时代原因。时代需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其三,现实原因。“全面深化改革”是新形势需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其四,理论原因。“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其五,动力原因。“全面深化改革”将激发中国经济内生动力,也将触动各方利益,终将造福人民。之所以要“全面深化改革”,是因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3)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修修补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开放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外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让人民富裕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生机和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就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五篇:河北省专接本高数真题05年

河北省2005年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

数学

(一)(理工类)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其它位置上无效。)在区间1,1上,设函数f(x)是偶函数,那么f(x)()A 是奇函数

B 是偶函数

C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D 不能被判定奇偶性 2 设a(x)In(1x2),(x)2xsinx,当x0时,()A x没有极限

B x与x是等价无穷小

xC x与x是同阶无穷小

D x是比x高阶的无穷小 如果函数f(x)在点x0处连续,并且在点x0的某个去心邻域内f(x)>0,那么()A f(x0)0

B f(x0)0 C f(x0)0

D f(x0)0 4 设函数f(x)在点x0可导,那么f(x)()

A 在点x0的某个邻域内可导

B 在点x0的某个邻域内连续 C 在点x0处连续

D 不能判定在点x0处是否连续 设函数f(x)满足等式yy5y0,并且f(x0)0,f(x0)0,那么在点x0处,函数f(x)()

A 不能被判定是否取得极值

B 一定不取得极值 C 取得极小值

D 取得极大值 6 设,是两个向量,并且2,A 2

B 222,2,那么()

2D

1 直线x1y1z1与平面3x-2y+7z=8的关系式()327A 平行但直线不在平面内

B 直线垂直与平面

C 直线在平面内

D 直线与平面既不垂直也不平行 设a0(an1nan1)1,那么极限liman()

nA 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B 不存在

C 存在,但是极限值无法确定

D 存在,并且极限值为1 9 微分方程yy1的通解是()A yCcosx1,其中C为任意常数 B yCsinx1,其中C为任意常数

C yC1cosxC2sinx1,其中C1,C2为任意常数 D yC1cosxC2sinx1,其中C1,C2为任意常数 设A为n阶方阵n2,为常数(1),那么|A|=()A

| A|

B |A|

nC

|| | A|

D  | A|

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其它位置上无效。)

1 limx0x0costsint2dtxsinx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2x(x0),2 设函数fx在区间(,)内连续,且f(x)那么f0=_________________ x3 设函数fx在区间(,)内连续,并且

xc(C为某个常数),那么f(t)dt5x340,f(x)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设TTTlg,那么l=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gg5 曲面2xyz3在点(1,2,0)处的切面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交换累次积分的积分次序:dx01x2x3f(x,y)dy=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幂级数nn的收敛半径R=_______________________(x3)nn0n328 微分方程(x1)y'2xycosx(x1)的通解为y=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1tx2x309 如果方程组x1x2tx30有无穷多解,那么t=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xx023111112110 矩阵A22242212的秩R(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其它位置上无效。)

x2x1axb1 设lim0,求a,b的值。xx

xzz2z2 设ln(xz0),求 zyxxy 求曲面ze(x

2y2),z0,x2y2R2围成的立体的体积V 把函数f(x)(1x)ln(1x),(1x1)展开成麦克劳林级数。

x1x22x33x415 求线性方程组x13x26x3x43的通解。

3x1x22x315x43x15x210x312x4

1四、解答题(本题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其它位置上无效。)

32x2设下述积分在全平面是与路径无关y(x)dx(x)其中(x)具有连续导数,ydy,c22并且(1)1。

(1)求函数(x);(2)求积分值I:

32x2Iy(x)dx(x)ydy。

(0,0)22(1,1)

河北省2005年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

数学

(二)(财经类)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其它位置上无效。)设fx在区间(,)内是奇函数,并且在区间(0,)内严格单调增,那么函数fx在区间。(,)内()A 严格单调减

B 严格单调增

C 既不严格单调增,也不严格单调减

D 可能严格单调增,也可能严格单调减 2 在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sinxsinxB lim1

x0xxxsinxsinx1

D lim1 C limxxxxA lim1f()x03 设函数fx在区间(,)内有定义,并且limf(x)a,令g(x)x那么

x x00()。

A 点x=0是g(x)的左连续点

B 点x=0是g(x)的右连续点

C 点x=0是g(x)的连续点

D g(x)在点x=0是否连续,与a的值有关 4 设函数fxx1,那么在点x=1处,函数fx()。A 连续,可导

B 不连续,但可导

C 不连续,也不可导

D 连续,但不可导 设函数fx在点x0的邻近有定义,在点x0处二阶可导,并且f(x0)0,f(x0)0那么设函数fx在点x0处()。

A 一定取得极值

B 取得极小值

C 取得极大值

D 不能被判定是否取得极值 6 设Icosnxsinxdx,那么()。

A I0

B I0

C I0

D I 在下列级数中,收敛的是()。

1A p(p1)

B

n1n1

C 2nn1n11n

D

1nn18 对于微分方程y'''y'0来说,函数yCsinx(其中C为任意常数)()。A 是通解

B 是特解

C 是解,但不是通解,也不是特解

D 不是解 9 如果方阵A可逆,那么()

A A0

B A0

C A0

D A0

设方阵为n解方阵(n2),为常数1,那么A()A 2A

B nA

C A

D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其它位置上无效。)如果函数(x)________________,那么函数f(x)为奇函数,这里ln(x1x2)0-f(x)ex2 设函数f(x)ax2x0x0。x0x1,如果a________________,那么函数f(x)在点x1处连续。x1exdx________________ 3 2xe14 设函数f(x)满足等式

f(x)0t2dt42x(x1),那么f(1)________________ 35 limx0(arctant)2dtx12x________________ 6 设函数yf(x)由方程xy2x2y0确定,那么f'(0)________________ 7 方程y'2y3的通解是y________________ xn8 幂级数p(0p1)的收敛域为________________ n1nx1tx2x309 如果方程组x1x2tx30有无穷多个解,那么参数t=________________ 2xxx02311110 矩阵A01 0110111211的秩R(A)________________ 10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其它位置上无效。)1 求极限limx0tanxsinx。

x

求曲线yarctanxx的凹凸区间和拐点。设函数f(u)可导,函数z(x,y)由方程xazf(ybz)确定,求a 通过把多项式分解因式,把函数f(x)ln(1x2x2)展开为x的幂级数,并给出收敛域。

zzb xy

2x1x23x315 求线性方程组:4x12x25x34

2xx4x1231

四、解答题(本题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其它位置上无效。)

设a(0,1),D1是由曲线yx2和yax围成的平面图形,D2是由曲线yx2,yax和x1围城的平面图形,(1)求D1的面积S1及D2的面积S2

(2)求数值a,使SS1S2达到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河北省2005年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

数学

(三)(管理农学类)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其它位置上无效。)

(0,)1 在区间内,与函数f(x)A lnx

B

ln2x相等的函数是()

1lnxC lnx

D lnx 21f()x0(,)2 设函数f(x)在区间上有定义,并且limf(x)a令g(x)x 在下列

xx0b 论断中,正确的是()

A 当ab时,点x0是函数g(x)的连续点;

B 当ab时,点x0是函数g(x)的连续点;

C 当ab时,点x0是函数g(x)的连续点;

D 在任何情况下,点x0都不可能是函数g(x)的连续点; 当x0时,如果x与xsinx是等价无穷小,那么n()A 3

B 4

C 5

D 6 4 设函数f(x)在点x处可导,那么limh0n2f(xh)f(x7h)=()

hA f(x)

B 2f(x)

C f(x)

D 8f(x)5 设函数在点x的某个领域内二阶可导。如果f(x)0,f(x)0,那么()

A

x是函数f(x)的极值点,(x,f(x))是曲线yf(x)的拐点;

B x是函数f(x)的极值点,(x,f(x))不是曲线yf(x)的拐点;

C x不是函数f(x)的极值点,(x,f(x))不是曲线yf(x)的拐点; D x不是函数f(x)的极值点,(x,f(x))是曲线yf(x)的拐点。6 设函数f(x)在区间(,)上连续,那么dA

f(x)dx=()

f(x)

B f(x)dx

C f(x)C

D f(x)dx 在点(1,1)处,如果二元函数zax22xyby2取得极大值,那么()A a1,b1

B a1,bC a1,b1

D a1,b1 设0为常数,那么级数

1n()cosnn12A 发散

B 绝对收敛

C 条件收敛

D 收敛性与常数有关。9 对于微分方程A 是通解 ysinx来说,yCxsinx(C表示任意常数)()

B 是特解

C

是解,但不是通解,也不是特解

D 不是解

10设A是mn矩阵,行秩为s,列秩为t,那么()

A st

B st

C st

D sm,tn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其它位置上无效。)

sin2xe2ax1x0 在区间(,)上连续,那么1设函数f(x)x a x0a__________________

f2(x)f2(x0)2设函数f(x)在点x0处可导,那么lim=____________________

xx0xx03曲线yx2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1)tetxt4设函数yf(x)由参数方程 确定,那么f(0)_____________ u2yedu05 exxdx_______________ 36 x(1)sinxdx=______________________

xy7 设函数yf(x)由方程2xy确定,那么f(0)=____________________ 8 幂级数n(n1)xn0n的收敛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微分方程y1yxex的通解y=_____________________ x

x12x2x3010 如果方程组2x13x2(a2)x30

有无穷多解,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xax2x0123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其它位置上无效。)

x22x1axb)0,求a,b的值。1 设lim(xx 求函数y设函数f(u,v)有连续偏导数,zf(xy,),求把函数f(x)

lnx的单调区间和最大值。xxyzz, xy11展开成(x)的幂级数。1x2

x12x23x3x452x14x2x4

3的通解。5 求线性方程组x12x23x32x48x12x29x35x4

21四、解答题(本题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其它位置上无效。)x

过曲线ye2(上作切线,使切线与坐标轴围城的图形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x0)

下载河北省专接本法学专业课真题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省专接本法学专业课真题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北省专接本高数真题06年

    河北省2006年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 数学(一)(理工类)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说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填写在其它位置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

    2013专接本政治真题

    河北省2013年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选拔考试 《政治》试卷解析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说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其他位置上无效!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

    河北省2008-2012年专接本机械设计基础真题及答案

    2012年专接本选拔考试机械设计基础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题8分) 1.B 2.C 3.A 4.D 5.D 6.B 7.A 8.C 二.简答题(共24分, 每题8分) 1.渐开线齿廓上啮合点的法......

    04年河北省专接本考试公共课政治真题(最终版)

    04年河北省专接本考试公共课政治真题 2004年专接本考试(政治)试题 (满分:12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儒家哲学......

    2010年专接本国际贸易真题

    河北省2010年专接本选拔考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试题(A卷) (满分300,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判断题(30分,每题3分) 1.即期外汇也称现汇,是指在即期外汇买卖交易中按当天汇率成交的外......

    2011专业课真题网络版

    新闻与传播学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8*4=32 1.《总汇报》 2.《国内外公共事件》 3.《横滨每日新闻》 4.日本广播协会 二、问答题10*4=40 1、简述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建立,以及19......

    2015年河北省专接本考试数学(二)真题及答案[精选5篇]

    2015年河北省专接本数学(二)真题及答案 试卷编号:295513 试卷录入者:云教学院 微信号:hbyjxy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題,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015年河北专接本政治真题及答案

    2015年河北省专接本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 试卷录入者:河北云教学院(微信号:hbyjxy) 试卷总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