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都有哪些三本大学
全国三本大学有哪些
时间:2013-07-01 11:30:43 来源:未知 作者:秩名 阅读:次
摘要:全国三本大学排名 1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湖北 100 100 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 100 3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湖北 4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全国三本大学排名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湖北 100 100 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 100 3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湖北 4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浙江 5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 湖北 6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广东 7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 湖北 8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河北 9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湖北 10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 辽宁 11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广东 12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山西 13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广东 14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四川 15 西南师范大学育才学院 重庆 16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江西 17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四川 18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 19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 湖北 20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 江苏 21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四川 22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 23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浙江 24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山西 25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云南 26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 27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四川 28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重庆 29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湖南 30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湖北 31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 四川 32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江苏 33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湖北 34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江西 35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湖北 36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广东 37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湖南 38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重庆 39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湖南 40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 辽宁 41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江苏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浙江 43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江苏 44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广东 45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陕西 46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山东 47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湖北 48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广东 49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辽宁 50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建 51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甘肃 52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广东 53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山东 54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江西 5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 56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山东 57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江苏 58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湖南 59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江西 60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河北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p#分页标题#e# 62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吉林 63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江苏 64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福建 65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河北 66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重庆 67 东华理工学院长江学院 江西 68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 69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广西 7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湖北 71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天津 72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河南 73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福建 74 天津商学院宝德学院 天津 43 75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陕西 76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宁夏 77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吉林 78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云南 79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湖北 80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北京 81 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 黑龙江 8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河北 83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河北 84 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 上海 85 重庆邮电学院移通学院 重庆 86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北京 87 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 黑龙江 88 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 山东 89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海南
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 天津 24 91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上海 92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广西 93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河北 94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 山东 95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湖北 96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 青海 97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上海 98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北京 99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福建 100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
南京都有哪些三本大学,以下为南京三本大学名单及排名: 1.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2.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3.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5.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6.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7.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8.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9.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1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11.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12.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13.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14.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15.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
第二篇:南京都圈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南 京 都 市 圈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规 划
(2014-2020)
第一章 规划总则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南京都市圈区域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立足“共建、共享、同城化”的发展目标,以南京市为核心,强化八市农业经济联系,夯实现代农业一体化发展基础,以提升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以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导向,在圈域范围内整合农业合作资源、拓展农业合作领域、创新农业合作机制、提升农业合作水平,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优化现代农业发展布局,提高农业基础设施与装备水平,强化政策科技人才支撑,实现南京都市圈现代农业一体化跨越式发展,建设服务于长三角的、一流的、现代化的都市型农业。
基本原则
立足高远
持续发展
面向圈域社会经济“四化同步”的发展要求,以率先实现都市圈农业整体现代化为目标,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定位、完善产业构架、总括空间格局、拓展农业功能、提升产业水平、构建错位、协调和高效的发展体系,引领南京都市圈现代农业平稳持续发展。合作共赢
错位发展
以合作、开放促发展,注重优势互补,突破行政壁垒,加快城际开放、交流与合作,推动城市间要素自由流动与分工协作,整体谋划都市圈发展,把握好各成员城市之间及各市与圈域整体间的关系,凸显各市优势特色,推动圈域差异化发展。科技创新
快速发展
面对都市圈土地资源紧缺、农业生产空间受限、环境压力上升的实际,发挥南京创新要素与科教资源集聚优势,提升圈域自主创新能力,集成最新最前沿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及装备,全面提高水土、能量、生物资源的利用率,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实现圈域农业快速发展。市场主导
有序发展
坚持市场在现代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功能,壮大主导市场,培植新兴市场,先行先 试产业转型转移、跨省合作等方面的市场新机制;发挥南京在整合核心竞争要素和配置圈域资源中的引导作用,提升都市圈现代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共同开创都市圈现代农业协同有序发展的新局面。引擎突出
统筹发展
从南京国际化都市定位的实际出发,把提升南京现代农业市场竞争力作为统筹圈域农业发展的强力引擎,突显南京在科教、理念、机制、服务、市场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通过要素合理配置,实现圈域整体与各市共同提升、互促共进,走出一条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圈域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第二章 基础条件分析
1、自然资源环境 地理位置
南京都市圈总面积63007平方公里,范围涉及江苏省西南部和安徽省东部部分地区,地跨北纬29°57′~ 34°06′、东经117°10′~119°58′之间,东接苏锡常地区、上海市,西靠合肥市及中原经济区,北临陇海铁路大动脉与山东省,地处长江流域中下游,浩浩长江自西南向东北穿过都市圈。气候条件
南京都市圈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的区域,雨量充足,光照适中。都市圈年均降水量在906~1429.6mm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784.1~2411h之间,年均气温在14~16℃之间。地貌土壤
南京都市圈自南向北由丘陵区向平原区过渡,长江以南的宣城、芜湖、马鞍山、南京和镇江属于丘陵地区,滁州、扬州属长江下游平原区及江淮丘陵地区,淮安地处黄淮平原地区与江淮平原地区。都市圈土壤主要为黄棕壤土,也有潮土、黑土、基性岩土和石灰岩土等类型。水文水系
南京都市圈自南向北地跨钱塘江、长江、淮河三大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面积最大。洪泽湖、高邮湖、太湖、固城湖水系是主要的湖泊水系;其他重要水体还包括滁州地区的滁河、纵穿淮安与扬州腹地的京杭大运河、淮河干流水系的主要支流,以及白马湖、石臼湖等较大湖泊。
2、社会经济条件 地理经济区位
南京都市圈地处我国东部长三角和中部皖江城市带结合部,沿江、京沪两大经济大动脉 和运输大通道交汇于此,具有统筹东中部地区发展、传递放大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门户作用。道路交通体系
南京都市圈交通优势显著。拥有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扬州泰州机场、淮安涟水机场3座民用机场,镇江、扬州、马鞍山、滁州四个城市已规划轻轨直达禄口机场。
拥有京沪高铁、沪宁高铁、宁杭高铁等高速铁路和京沪铁路、宁芜铁路、宁启铁路、新长铁路、宁洛铁路、沪宁铁路、宁芜铁路等铁路线,拥有南京南站、镇江南站、扬州站、滁州南站、马鞍山东站等近50座火车站。
以南京为核心,以宁沪、宁杭、宁芜、宁合、宁洛、宁淮、宁通等高速公路为框架,都市圈各市各区县全部实现高速连通。
水运在都市圈交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长江航道、京杭大运河为水运动脉,建设有南京港、镇江港、扬州港、马鞍山港和滁州港等港口。圈域经济发展
2012年,南京都市圈圈域生产总值1952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5%,人均生产总值5.7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9.53亿元,较上年增长11.95%;第二产业增加值9989.79亿元,较上年增长12.83%;第三产业增加值8282.55亿元,较上年增长17.2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6.56:51.98:41.47调整到6.40:51.17:42.43,第一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0.16个百分点。
2008年以来,圈域生产总值和农业总产值都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生产总值由2008年的10262.1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9521.87亿元,年平均增长率17.43%,排名全国圈域经济体的前列;2012年圈域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14.15%,略低于近5年年平均增长率。都市圈农业总产值由2008年的1241.0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165.35亿元,年增长率14.93%,略低于圈域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2012年较上年增长11.95%,略低于近5年年平均增长率,农业总体上进入“稳量、提质、增效”阶段。
2012年,都市圈成员城市中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为最大,达72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1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846亿元;扬州、镇江次之,分别为2933和2631亿元;滁州、宣城两市最小,分别为971和758亿元。
3、农业产业发展 3.1农业产业现状
2012年,南京都市圈圈域种植业产值1147.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0%,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581.1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056.32万亩,水稻播种面积2187.28万亩,小麦播种面积1494.53万亩,两种作物在8市中均以淮安市和滁州市的播种面积为最大。圈域蔬菜种植面积629.03万亩,蔬菜总产量1346.3万吨,蔬菜种植面积在8市中以淮安市为最大。2012年,南京都市圈圈域林业产值65.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总造林面积39517公顷。宣城市林业产值最高,为19.11亿元,芜湖市和淮安市次之,分别为9.52亿元和9.18亿元。
2012年,南京都市圈畜牧业产值459.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1.2%,肉类产品总产量为152.54万吨,其中猪牛羊肉产量为91.96万吨;圈域生猪出栏总量达1109.23万头,滁州市和淮安市出栏较多;家禽年末存栏总量达12685.76万羽,宣城市存栏最多。
2012年,南京都市圈渔业产值372.3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7.2%,水产品总产量161.47万吨;圈域渔业养殖总面积551万亩,扬州市和滁州市较大;圈域设施渔业养殖面积82万亩。
圈域共被认定4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即安徽省南陵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江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安徽芜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江苏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圈域拥有规模以上休闲农业企业(园区)382个,被认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即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和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圈域现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9个,即浦口区雨发生态园、南京傅家边现代农业园、高淳银林生态园、句容市九龙山庄、宁国市千秋畲族休闲园区、宁国市安徽恩龙林业集团有限公司、芜湖市大浦乡村世界、南陵县丫山花海观光园、凤阳县藤茶山庄,全国3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园区)26个。
圈域共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48家,规模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130个,被认定的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6个,即江苏扬州宝应县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安徽省宁国市南山食品产业园、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安徽省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安徽省广德县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认定的农业部定点市场13家,具体包括江苏南京果品中心批发市场(南京农贸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高淳水产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江苏南京白云亭农产品批发市场、江苏南京应天水产有限公司、江苏省扬州阿波罗花木批发市场、扬州联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江苏淮安清江蔬菜批发市场、安徽芜湖长江园农产品交易市场、安徽芜湖三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安徽马鞍山市安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安徽省和县皖江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安徽宣州中心市场和安徽省滁州乌衣粮油批发市场。
圈域共有“三品”总数5895个,拥有中国名牌农产品9个,即“老山”蜂王浆冻干粉、“苏垦”大米、“红太阳”咸鸭蛋、“新象”小麦粉、“盱眙龙虾”龙虾、“女山湖”大闸蟹、“詹氏”山核桃、“金玉”滁菊和“敬亭绿雪”绿茶。3.2 农业发展分析 农业比重变化趋势分析
2012年,南京都市圈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49.53亿元,较上年增长11.95%;占圈域生产总值的6.4%,较上年下降0.16%。2008年以来,圈域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08年的745.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249.5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由2008年的7.26%下降到2012年的6.4%,年均降幅3.1%,其中2009-2010年的降幅较大,为7.7%。总体来看,都市圈第一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较小,且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说明圈域三产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生产正从量的增加逐渐转向质的提升。农业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2012年,南京都市圈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3%,优势明显。2008年以来,都市圈农业结构变化较为平稳,其中种植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呈平稳上升趋势,年均增幅分别为1.37%和1.33%,种植业比重由2008年的50.2%上升到2012年的53.0%,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则由2008年的3.4%上升到2012年的5.6%;而林业、牧业和渔业比重基本保持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林业、牧业比重下降较为明显,年均降幅分别为5.1%和4.1%,渔业比重下降较缓,年均降幅为0.57%。总体来说,近5年都市圈农业产业结构正逐步得到调整,种植业稳步提升,牧渔业受到限制,林业则以生态功能发挥为主。各市农业产值比较分析
2012年,圈域种植业总产值最大的为淮安,达289.28亿元,最小的为马鞍山,仅63.93亿元;林业总产值最大的为宣城,达19.11亿元,最小的为马鞍山,仅1.82亿元;畜牧业总产值最大的为滁州,达109.52亿元,最小的为马鞍山,仅18.9亿元;渔业总产值最大的为扬州,达102.74亿元,最小的为宣城,仅19.7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最大的为芜湖,达30.02亿,最小的为滁州,仅5.57亿元。各市农业结构分析
2012年,圈域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最大的为淮安和镇江;林业则是宣城和芜湖;畜牧业为滁州,淮安、宣城和镇江次之;渔业则为南京、扬州和马鞍山;农林牧渔服务业则以芜湖为最高。
第三章 战略规划
1、发展定位
服务长三角、同城化一体化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长江三角洲先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坚持“四化同步、错位合作、市场主导、科技创新、生态持续”原则,紧抓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和南京建设国际化都市的机遇,充分挖掘都市圈现代农业的基础与优势,不断提升“共建、共享、同城化”的发展水平;完善圈 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圈域特色农业水平,强化圈域现代农业物质条件建设,构建圈域农业合作发展平台,将都市圈建设成以南京为核心,“服务长三角、同城化一体化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成为体现现代农业科技应用的重要载体,成为彰显现代农业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成为圈域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成为辐射带动东中部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
2、功能定位 绿色产品生产
依托现有较高水平的生产基础,进一步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培育提升区域特色农业,不断延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建设有较大影响力的绿色农产品生产供给基地。农业科技示范
依托都市圈丰富的农业科教资源,以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圈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载体,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加工重要关键技术,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建设国内领先的集创新、孵化、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形成“研发—转化—培训—推广”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链条。休闲观光旅游
根据都市圈都市农业导向,利用圈内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农业文明及丰富的科教资源,不断加大对农业生活功能的深度开发,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观光、旅游休闲的机会,更为市民提供舒适、和谐、人文的生活环境。机制体制创新
立足“共建、共享、同城化”的发展目标,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创新,整合农业合作资源、拓展农业合作领域、完善农业合作机制、提升农业合作水平;围绕农业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优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机制,提高圈域农业一体化经营管理水平。生态环境保护
按照都市圈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以及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环境压力,优化都市圈农业生态系统调控、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构建起都市圈现代农业物质与能量循环利用的体系与模式,全面彰显农业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效益。
3、产业构架 种植业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着力主攻单产,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切实加强高 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全国知名的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着力打造千亿元优质粮油产业,重点建设淮北中熟中粳稻、江淮迟熟中粳稻籼稻、沿江单季晚粳稻、南部丘陵晚籼稻等水稻优势产业区和淮北强筋小麦、里下河及沿淮中筋小麦、沿江弱筋小麦、南部丘陵中筋弱筋小麦等小麦优势产业区;积极发展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生产。着力优化种植业结构,推进新一轮高标准 “菜篮子”工程建设,以设施蔬菜、品牌蔬菜、出口蔬菜为重点,切实加强规模化、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集中力量发展城郊优势菜区和淮北、沿江、丘陵等特色菜区,进一步发展果树、花卉、苗木等产业,全面提升设施化水平。大力促进农机和农艺结合、良种良法结合、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结合,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着力提高种植业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建立生产、购销、加工、科研一体化的产业新体系,增强种植业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畜牧业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强化标准、壮大产业”的总体思路,稳定发展生猪、家禽、奶业、肉羊等产业,着重提升江淮平原生猪优势产区、里下河地区水禽优势产区和丘陵山区肉畜肉禽优势产区。加快畜牧生产向农业主产区、粮食主产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步伐。坚持“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原则,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全面建设“资源集约、科技密集、加工增值、生态友好”的现代畜牧业,实现畜禽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生态化、安全化跨越。加快发展标准化畜牧业,大力开展畜禽标准化和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工作,重点在饲料供应、兽药应用、环境控制、清洁消毒、产品收集、粪便处理等主要环节推广应用节能化、智能化、自动化设施设备,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渔业
坚持“特色突显、品牌优先、生态养殖”的思路,形成河蟹、青虾、小龙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斑点叉尾鮰等特色水产品优势生产区、加工区和出口区,着重推进沿江、沿湖圩区生态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建设“质量安全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规模效益型”渔业,大力推进渔业高效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组织合作化和服务社会化,全面加强池塘标准化改造,着力推进高效化养殖、生态化养殖、科技化养殖,着力构建生产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的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更加注重渔业创新能力提升,依靠科技进步,突破技术难点,实行集约化规模生产,不断提高水面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大力推进渔业产业化,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拓展渔业发展空间,更加注重发挥渔业的多功能性,加快发展科技加工渔业、质量品牌渔业、休闲观光渔业,推动渔业向更高层次发展,闯出一条产业发达、科技先进、环境友好、渔民富裕、渔区繁荣的富有江南特点的渔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休闲农业 将南京都市圈建设成具备江南特色、江景特色、都市特色的,集高效生产、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胜地,以及全国知名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生态农业旅游基地,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成为都市圈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突出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和科普农业,充分挖掘不同区块的自然风景、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整体构建沿江观光农业风光带、南部山地丘陵生态观光农业区、北部丘陵平原高效农业体验区和洪泽湖白马湖特色渔业休闲区等休闲观光农业集群。着力整合都市圈内各类旅游资源,积极开发现代农业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观光休闲等功能,结合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着力建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生态主题观光农业园、休闲农业专业村,打造一批集观光赏景、休闲娱乐、美食品尝、农事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品质农业旅游线路,举办一批有地区影响力、感召力、宣传力、生命力的农业节庆活动,实现市民消费需求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双重目标。农产品加工物流业
坚持“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发展思路,在加强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生产基地建设、引进不同加工类型的专用品种、增加和丰富原料供应量的基础上,支持优势产区现代化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种养业优势区域集中,建设高标准、高投入、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和集中区,发展精深加工,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扩大产业配套,形成集聚效应。进一步整合提升原有的资源型粗放加工企业,着重培育大型特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其物流、储藏、包装、销售等相关产业,实现产业细化基础上的一条龙链条,不断增值产品加工链条,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大力发展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鼓励流通企业到农产品基地建设储藏、加工、冷链等设施,落实都市圈内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提高生产流通组织化程度。强化南京加工物流中心功能,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优化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销信息引导,培育一批大型加工和流通企业集团。林业
以建设“绿色林业”为主题,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高效发展”的要求,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林木覆盖率增长、森林蓄积量增加、林业综合效益增强为核心,拓展造林绿化空间,加强生态保护管理,突出森林经营养护,努力创造绿色都市圈建设新成果。充分利用都市圈南部山地丘陵资源,以林、竹为主,立足本地产品和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品种、粗精结合的林竹木及其加工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立体林业,提高森林综合生产能力与效益,提高森林对调节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大力推进农田林网建设,提高农田防灾能力;在沿路、沿江、沿湖、沿城等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地带,高标准构筑“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体系作为绿色屏障;着力实施生态城区林业工程,提升城市生 态环境承载能力。
4、发展目标
通过7年的努力,把都市圈建成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区域特色鲜明,机制创新突出,物质条件坚实,科技示范领先,辐射带动强劲,综合效益显著,开放融合、统筹协调的国家都市现代农业先行区、农业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和中国东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至2015年
——农林牧渔服总产值2500亿元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0元以上;
——建设1400亿级种植业,70亿级林业,500亿级畜牧业,450亿级渔业,200亿级农业休闲产业;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400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370万亩,园艺种植面积1100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30万亩;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达到80%;
——创新都市圈现代农业合作新机制,推进农业信息沟通交流,完善圈域农业公共服务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构建圈域现代农业合作发展平台。
至2020年
——农林牧渔服总产值3500亿元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
——建设2000亿级种植业,100亿级林业,650亿级畜牧业,650亿级渔业,250亿级农业休闲产业;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5600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540万亩,园艺种植面积1300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到750万亩;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达到98%; ——进一步提升都市圈现代农业合作新机制。
5、总体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特色彰显、开发与保护协调的理念,统筹生产、生态和生活空间配置,打破行政边界,构建“一核、一带、四片”的总体空间布局,实现空间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核
指南京,为都市圈现代农业发展引擎。一带
指沿江生态农业保育带。
四片
指江南都市农业发展片、江南生态农业发展片、江北生态农业发展片、江北高效农业发展片。
—— 一核
指南京,为都市圈现代农业发展引擎。率先建成投入密集、科技密集、服务密集、合作密集、辐射密集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全面强化南京现代农业的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市场构建、机制创新、统筹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着力打造圈域农业综合服务功能的集 聚中心和提升都市圈现代农业竞争力的核心引擎,带动整个圈域农业转型升级,推动结构调整、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
—— 一带
指沿江生态农业保育带,连接南京、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等沿江中心城市。面向都市圈黄金水道临港经济带建设发展需要,加快构建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实现沿江农业的绿色转型、绿色升级和绿色发展,全面彰显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
—— 四片
指江南都市农业发展片、江南生态农业发展片、江北生态农业发展片和江北高效农业发展片。
江南都市农业发展片:包括镇江市以及南京、芜湖、马鞍山三市的江南地区。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提升产业、优化布局”为要求,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有序转移处于一般性种养环节的低端常规农业,大力发展一二三产融合的高端农业,积极发展科技设施型农业、生态景观型农业、体验参与型农业、旅游度假型农业、特色精品型农业等都市农业形态,重点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的科技园、生态园、产业园;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开发,严格控制土地开发规模和强度,优化城乡空间格局和生活环境。
江南生态农业发展片:包括宣城市和芜湖市南部。大力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的生态化、标准化改造,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名优品种、推进农业产业化、创新种植技术,积极发展错时节的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不断加强山地与平原都市区的联系,解决中间流通环节,不断提升山地农业的市场空间和市场价值;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山地资源保护,强化生态森林保护,严格防控生态灾害,严禁乱砍乱伐。
江北生态农业发展片:包括扬州市南部以及南京、芜湖、马鞍山三市的江北地区。纳入长江水资源综合保护体系,全面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建立农业生态安全体系,构筑生态农业发展的安全机制。优化提升现有产业类型,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产业,推广应用生态新技术和生态农业新模式,建设“新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带动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增强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江北高效农业发展片:包括滁州、淮安两市以及扬州市北部地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新型增长点,完善产业承接与转型提升环境,大力吸纳先进的资本、技术、人才和品牌等要素,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密集区,全面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高标准地建设打造一批园区化、集团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产业基地。
第四章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种植业 1.1 发展目标
——到2015年,都市圈粮食总产量达1817万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429.5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162.5万亩,小麦播种面积1490万亩,油菜播种面积46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720万亩,花卉及观赏苗木155万亩,果茶药等园艺作物257万亩;水稻万亩示范片300个,小麦万亩示范片135个,设施农业万亩示范片41个。
——到2020年,都市圈粮食总产量达1881.5万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643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199万亩,小麦播种面积1580万亩,油菜播种面积49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815万亩,花卉及观赏苗木201万亩,果茶药等园艺作物310万亩;水稻万亩示范片450个,小麦万亩示范片255个,设施农业万亩示范片75个。1.2 产业布局
优势种植业农产品——
优质水稻:着重建设淮北中熟中粳稻、江淮迟熟中粳稻籼稻、沿江单季晚粳稻、南部丘陵晚籼稻等四大水稻优势产业区;优势区域为南京的六合,扬州的邗江、江都、高邮、宝应、仪征,淮安的涟水、淮阴、洪泽、淮安(区)、盱眙、金湖,马鞍山的含山、和县、当涂,芜湖的无为、南陵、芜湖(县),宣城的宣州、郎溪、广德等区县。
优质小麦:着重建设淮北强筋小麦、里下河及沿淮中筋小麦、沿江弱筋小麦、南部丘陵中筋弱筋小麦等四大小麦优势产业区;优势区域为南京的六合、溧水、高淳、江宁,镇江的丹阳、句容、丹徒,扬州的高邮、宝应、仪征、江都、邗江,淮安的涟水、淮阴、盱眙、淮安(区)、洪泽、金湖,滁州的定远、凤阳、明光、天长等区县。
蔬菜:着重建设江淮平原设施蔬菜、沿江水生蔬菜、南部丘陵特色蔬菜、城郊都市外向蔬果等四大蔬菜优势产业区;优势区域为南京的江宁、浦口、高淳、溧水、六合,镇江的丹阳、句容,扬州的江都、宝应、高邮,淮安的涟水、金湖、洪泽、盱眙、淮阴、清浦、淮安(区),滁州的来安、全椒、南谯、琅琊,马鞍山的和县,芜湖的无为、鸠江、南陵,宣城的宣州、宁国等区县。
花卉苗木:着重建设南部丘陵特色花卉苗木、沿江高效设施花卉苗木、江淮平原特色花卉苗木等三大花卉苗木优势产业区,优势区域为南京的浦口、江宁、溧水,镇江的丹阳、句容,扬州的江都、仪征,淮安的金湖、洪泽、盱眙、涟水、淮阴,滁州的来安,芜湖的芜湖(县)、鸠江,宣城的宣州、郎溪、广德等区县。
油菜:优势区域为滁州的全椒、定远、南谯、来安、天长,马鞍山的和县、含山、当涂,芜湖的无为、芜湖(县),宣城的宣州、郎溪、广德等区县。
茶叶:优势区域为南京的六合、江宁、高淳、溧水、浦口,扬州的仪征,滁州的南谯,宣城的泾县、郎溪、宁国、绩溪、旌德等区县。
花生:优势区域为滁州的定远、凤阳、明光等区县。特色种植业产品——
特色蔬菜:莲藕重点发展南京的栖霞,扬州的宝应、广陵,淮安的洪泽、金湖,滁州的全椒,芜湖的南陵等优势区域;竹笋重点发展宣城的宁国、广德等优势区域;荸荠重点发展芜湖的无为、南陵,宣城的宣州等优势区域。
特色果品:特色核桃重点发展宣城的宁国、旌德、绩溪等优势区域;板栗重点发展宣城的广德、宁国、泾县,芜湖的南陵等优势区域。
特色粮油:啤酒大麦重点发展扬州的高邮、宝应,淮安等优势区域。
特色饮料:滁菊重点发展滁州的南谯;绿茶重点发展南京的高淳、溧水、江宁、六合,镇江的丹徒、扬中、丹阳、句容,芜湖的芜湖、无为、繁昌,宣城的郎溪、宣州、广德、宁国、泾县等优势区域。
特色花卉:盆栽重点发展南京的江宁,淮安的淮阴,芜湖的芜湖(县)、鸠江区,宣城的绩溪等优势区域。
2、畜牧业 2.1 发展目标
到2015年,都市圈畜牧业生猪年出栏1143.5万头,家禽年出栏42900万羽,奶牛存栏5.3万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40.73万吨,其中肉154.65万吨,蛋63.43万吨,奶22.65万吨;建成万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15家,存栏10万羽以上蛋禽场62家,存栏10万羽肉禽养殖场317家。
到2020年,都市圈畜牧业生猪年出栏1190万头,家禽年出栏46500万羽,奶牛存栏5.87万头;肉蛋奶总产量达263.18万吨,其中肉168.75万吨,蛋69.28万吨,奶25.15万吨;建成万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85家,存栏10万羽以上蛋禽场110家,存栏10万羽肉禽养殖场400家。2.2 产业布局 畜牧优势产区——
江淮平原畜牧优势产区: 重点发展淮安的涟水、淮安(区)、金湖,扬州的宝应,滁州的天长、明光、凤阳、定远、全椒、来安、南谯,和南京的六合等优势区域。
里下河地区畜牧优势产区:重点发展扬州的高邮、仪征、邗江、江都等优势区域。丘陵山区畜牧优势产区:重点发展镇江的丹阳、句容,南京的溧水、高淳,芜湖的南陵,宣城的宣州、郎溪、广德、宁国、泾县、旌德等优势区域。禁养区与适度养殖区——
在畜牧优势产区内合理划出禁养区和适度养殖区。
禁养区:为各城市、区县、乡镇的城镇建成区,各工业开发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主要交通道路沿线两侧1公里,机场周边1公里,重点河道沿线两侧1公里及其入河河道两侧1公里。
适度养殖区:禁养区以外,避开城乡主要交通道路、骨干排灌河道、村庄民居,可适度发展畜禽养殖项目。项目要科学论证,点状分布,实现规模养殖、集约养殖和生态养殖,并要求结合粮食和园艺产业,构建起生态循环的种养结构,在环境承载力可控范围内可持续、无污染的发展。优势畜牧业农产品——
生猪:以雨润集团、江苏华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芜湖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安徽安泰农业集团等为龙头,南京的江宁、六合、浦口、溧水,镇江的丹阳,扬州的宝应,淮安的盱眙、涟水、淮阴、淮安(区),滁州的定远、明光、凤阳、天长,和芜湖的无为、南陵、宣城的广德、宁国、泾县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家禽:以芜湖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安徽五星养殖(集团)、安徽太阳禽业、安徽和威公司、安徽华卫集团、宣城市立大禽业、江苏高邮鸭集团等为龙头,南京的溧水、浦口、六合,镇江的句容、丹徒,扬州的仪征、高邮、宝应、江都,淮安的洪泽、淮阴、盱眙、金湖、淮安(区)、涟水,马鞍山的和县、含山、当涂,芜湖的无为、南陵、芜湖(县),和宣城的宣州、宁国、广德、郎溪、泾县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奶牛:以马鞍山现代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南京的高淳、六合,扬州的邗江、仪征、高邮,马鞍山的当涂,宣城的广德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肉羊:南京的江宁、六合,扬州的仪征、高邮、江都,宣城的宁国广德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3、渔业 3.1 发展目标
——到2015年,都市圈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76.5万吨,渔业养殖面积633.5万亩,其中常规鱼养殖面积193.5万亩,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455万亩, 河蟹养殖面积287万亩,龙虾(青虾)养殖面积134.5万亩;建成设施渔业面积107万亩,万亩渔业标准示范片36个。
——到2020年,都市圈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05万吨,渔业养殖面积752万亩,其中常规鱼养殖面积228.5万亩,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536万亩, 河蟹养殖面积330万亩,龙虾(青虾)养殖面积177.5万亩;建成设施渔业面积154万亩,万亩渔业标准示范片65个。3.2 产业布局 优势渔业区——
沿湖渔业区:主要包括洪泽湖、高邮湖、白马湖、固城湖、石臼湖等周边渔业产区,具体有淮安的淮阴、洪泽、盱眙、金湖,扬州的高邮,滁州的天长,南京的溧水、高淳,宣城 的宣州、郎溪等优势区域;重点发展虾蟹特种养殖,是都市圈现代水产养殖、淡水水产加工出口主产区。
沿江渔业区:主要包括南京、扬州、镇江、马鞍山、芜湖等市的沿江区域,具体有南京浦口、六合、江宁,扬州邗江、广陵、江都,芜湖的无为、繁昌、芜湖(县),马鞍山的和县、当涂,滁州的滁河圩区等优势区域;拟打造成江鲜养殖产业区、淡水集约化养殖示范区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出口区。
城郊渔业区:主要分散位于各市区县城郊,以保护水域环境为主,构建水域环境蓝色屏障,重点发展都市型休闲渔业。优势渔业农产品——
河蟹:南京的高淳,扬州的宝应、金湖,淮安的淮安(区)、洪泽,滁州的明光、天长,马鞍山的当涂,芜湖的无为、南陵、芜湖(县),宣城的宣州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克氏原螯虾:镇江的丹徒、丹阳,扬州的宝应、江都,淮安的盱眙、淮安(区)、洪泽、金湖, 滁州的全椒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青虾:南京的浦口、江宁,淮安的金湖,滁州的南谯,马鞍山的当涂,芜湖的芜湖(县)、无为,宣城的宣州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罗氏沼虾:扬州的高邮、江都等区县为优势区域。特色渔业农产品——
珍珠:南京的六合、浦口,镇江的丹阳,滁州的南谯,宣城的泾县、郎溪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鳜鱼:南京的六合、高淳,镇江的丹阳,滁州的全椒,宣城的宣州、郎溪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黄颡鱼:扬州的宝应、高邮,淮安的洪泽、金湖,马鞍山的和县,芜湖的芜湖(县)、无为、当涂、繁昌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黄鳝:南京的高淳,扬州的宝应、句容,淮安的金湖,滁州的定远、全椒、天长、明光,马鞍山的和县、含山、当涂,芜湖的无为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乌鳢:滁州的明光、天长,马鞍山的和县、含山,芜湖的无为等区县为优势区域。鲶鱼:滁州的明光,马鞍山的和县,芜湖的繁昌、芜湖(县)、南陵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4、休闲农业 4.1 发展目标
到2015年,都市圈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个,国家三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企业(园区)36个,省级最有魅力休闲乡村61个;形成精品旅游线路89条,年游客量人次5950万人次。到2020年,都市圈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7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0个,国家三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企业(园区)53个,省级最有魅力休闲乡村105个;形成精品旅游线路163条,年游客量人次8550万人次。4.2 产业布局
充分挖掘不同区块的自然风景、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整体构建“沿江观光农业风光带、南部山地丘陵生态观光农业区、北部丘陵平原高效农业体验区、洪泽湖白马湖特色渔业休闲区”等四大休闲观光农业集群;着重发展南京的六合、浦口、江宁、高淳、溧水,镇江的丹徒、丹阳、句容,扬州的江都、邗江、仪征,淮安的淮阴、洪泽、金湖、盱眙,滁州的南谯、来安、凤阳、明光,马鞍山的当涂,芜湖的南陵、无为、繁昌,和宣城的宣州、宁国、绩溪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5、农产品加工物流业 5.1 发展目标
到2015年,都市圈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220亿元;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44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00家,建成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9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集中区28个;建成规模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156个,其中农业部认定定点市场14个。
到2020年,都市圈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6900亿元;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6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70家,建成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18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集中区45个;建成规模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225个,其中农业部认定定点市场22个。5.2 产业布局
构建以粮油、果蔬、畜禽和水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格局,进一步提升稻米、面粉、油料、棉花、畜产品加工等品牌,支持优势产区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种养业优势区域集中,建设高标准、高投入、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着重发展南京的六合、浦口、江宁、溧水,镇江的丹徒,扬州的邗江、广陵,淮安的淮阴、淮安(区)、宝应,马鞍山的当涂,芜湖的芜湖(县),宣城的宣州、宁国、广德,和滁州的南谯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6、林业 6.1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都市圈森林覆盖率达到23%,经济林297.5万亩,生态林1255.5万亩,森林蓄积量7275万立方米;农田林网覆盖率达到85%,主要道路、河道生态绿化覆盖率达到95%。
——到2020年,全都市圈森林覆盖率达到26%,经济林331.5万亩,生态林1367万亩,森林蓄积量7560万立方米;农田林网覆盖率达到100%,主要道路、河道生态绿化覆盖率达到100%。6.2 产业布局
山地林区:主要位于宣城;为圈域最重要的林区,应将这部分山区中的生态脆弱区划为生态公益林,大力培育生态竹木林,严格管理,稳定区内木竹植被覆盖率,促使其生态效益极大化,并进一步开发竹木产品及生态休闲功能。
丘陵林区:主要包括南京、镇江、马鞍山、芜湖和滁州的南谯、定远、全椒;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人口较为密集,适宜栽植松类、杨树、栎类、茶类、果树、绿化苗木等经济林业。同时要充分利用林业景观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林业景观旅游。
平原林区:江淮平原地区,主要包括淮安、扬州和滁州的天长及凤阳、明光;该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发展杨、竹等速生丰产用材林。该区域要重点加强林业结构调整,发展绿化苗木、果树等产业,尽快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为改善农田小气候和保证农作物丰产、稳产,要大力加强农田防护林的建设。
城市林区:各城市区县城区;城市生态系统易受到外来干扰和破坏,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建设尤为重要。结合道路建设、河道整治和旧城改造开展绿化工作,有效增加绿地面积;城市公园、城市绿地等集中绿化建设要重点突出。
沿路沿江沿湖生态敏感区林区:各主要高速、国道、省道,一级、二级、三级河道两侧;按一定标准建设生态绿化林带,形成区域农业生产和水利设施的生态屏障,增强抵御旱、洪、风沙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五章 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1、设施农业工程
以提高南京都市圈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设施蔬菜、设施果品、设施花卉苗木、设施育苗和设施渔业为重点,加快发展高科技设施农业,推进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集成和应用,加快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钢架大棚、日光温室、连栋大棚和玻璃智能温室,积极推广遮阳网、防虫网、喷滴灌、平棚架等设施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水、肥、气、温控制设备以及耕作、播种、冷藏、清洗和分拣等小型农机具,推进建设“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园艺作物标准园。加快发展设施渔业,大力推进鱼池标准化建设,积极引入微孔增氧、自动投饵和水质自动监测等养殖设备,重点应用生态高效养殖、循环水养殖、复合型水草种植、优质配合饲料选用、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等技术,推进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创建。着力提高畜牧业标准化、设施化养殖水平,重点推广监控防疫卫生设施设备、自动化饲喂设施、自动化收集设备、畜禽舍环境智能控制设备、无害化处理设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等,建设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大力发展设施育苗育秧,加大对园艺育苗温室、工厂化育苗育秧玻璃大棚等的扶持,引进穴盘育苗育秧播种流水线、钢结构标准化催芽室等,稳定并增强都市圈农业种苗供应能力。到2020年,都市圈设施农业总面积达550万亩以上,其中设施种植业面积400万亩,设施渔业面积150万亩;建成万亩设施园艺示范片75个,万亩设施渔业示范片65个,设施园艺标准园300个,设施渔业标准园150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50个;建成温室育苗中心100万平方米,设施育秧中心100万平方米。
2、生物农业工程
把农业生物技术作为提升圈域农业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之一,全面开展生物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研究,引导都市圈生物农业产业合理有序发展。加快提升生物农业产业化水平,构建起生物育种、生物食品、生物制品、生物质能源等生物农业产业领域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以南京生物农业谷为龙头,按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着力建设打造一批生物农业产业集聚区,大力推进生物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和集聚化,构建起体现具备都市圈地域特色的生物农业产业体系,使都市圈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最重要的生物农业集聚区和增长极。大力扶持生物农业企业发展,拓宽生物农业企业发展空间,创新生物农业企业发展模式,建立生物农业首席专家制度,加强生物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建设。到2020年,都市圈生物农业产值达2000亿元,建成生物农业产业集聚区20个,生物农业龙头企业100家,生物农业科技服务中心50个。
3、生态农业工程
全面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构建起生态循环、经济高效的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施用,控制高毒高残留投入品的使用,加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升农业废弃物的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质化和材料化水平,逐渐消除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重点发展“废—肥—农”、“废—肥—果”、“废—肥—渔”等循环农业模式,着力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区、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等的建设,注重农田或养殖水面对农业废弃物的承载能力研究,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在农业内部的合理消纳。应用生物技术与生态工程等综合措施改善或恢复农业生态功能,启动南京都市圈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四绿”工程建设,实施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在水流源头及灾害多发陡坡地段,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的建设。到2020年,都市圈农业废弃物处理率达90%,其中秸秆还田率达70%,打造50个循环农业生产基地;都市圈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主要生态敏感区实现全覆盖保护。
4、休闲农业工程
充分利用都市圈优美的山水资源与人文景观,依托圈域知名旅游景区,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和科普农业,以及乡村旅游、民俗采风等休闲农业业态,配套发展 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产业,大力整合旅游资源,逐步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农业休闲旅游体系。推进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示范园区的建设,培育农业生态观光、渔村休闲垂钓、农业生产活动体验、鲜活农产品采摘、农业科普教育等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打造休闲农业的优质载体,推进休闲农业的提档升级。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充分挖掘都市圈丰富多样的乡村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资源,着力开发古朴的村庄建筑、原始的劳作形态、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等“古、始、真、土”乡村生活形态,将民间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中,同时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打造魅力乡村。着力整合区县各类旅游资源,形成一批集观光赏景、休闲娱乐、美食品尝、农事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品质农业旅游线路,进一步培育放大“南京农业嘉年华”的品牌效应,将都市圈八市都纳入嘉年华活动的范围之中,带动并发展一批有影响力、感召力、宣传力、生命力的农业节庆活动。到2020年,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7个,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0个,国家三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企业(园区)53个,省级最有魅力休闲乡村105个,并形成精品旅游线路163条,品牌农业节庆活动10个。
5、特色农产品工程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断增强各市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产业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优势区域建设特色农产品产业示范基地。以南京的盐水鸭、河蟹和雨花茶,镇江的香醋、肴肉和面粉,扬州的双黄蛋、河蟹、莲藕和花木,淮安的红椒、黑猪、龙虾、河蟹和大米,滁州的滁菊、河蟹、小龙虾和芡实,马鞍山的油脂、河蟹和蔬菜,芜湖的大米、青虾和河蟹,宣城的家禽、竹产品、山核桃和茶叶等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建设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推进特色村、特色镇、特色区块的发展。强化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直销店、品牌店、网络店等流通渠道的建设,推进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完善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业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产品等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发挥“老山”蜂王浆冻干粉、“苏垦”大米、“红太阳”咸鸭蛋、“新象”小麦粉、“盱眙龙虾”龙虾、“女山湖”大闸蟹、“詹氏”山核桃、“金玉”滁菊、“敬亭绿雪”绿茶等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全面引入品牌营销模式,通过产品技术创新、核心价值凝练、品牌错位定位、品牌形象设计以及宣传推广等手段,提升圈域农产品的品牌附加值。到2020年,都市圈建成特色村200个,特色镇50个,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50个,万亩特色农产品示范片20个;建成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50个,直营店300个;申报认定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20个,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20个;认定国家级品牌60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0个,中国名牌产品10个,中国名牌农产品20个;认定省级著名商标50个,省级名牌农产品150个。
6、农业园区工程 按照打造都市圈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定位,以园区空间的形式对农业生产用地进行整合,将农业园区建设成为都市圈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的展示窗口、生态安全食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农业农村文明的博览园。全面推进4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安徽省南陵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江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安徽芜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江苏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形成产业发展领先、科技应用先进、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发展标杆。立足农产品优势产区、特色农产品集中区的发展要求,打造粮食、蔬菜、果树、花卉、渔业、畜牧等不同产业特色的现代化园区,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独具区域特色的园区产业,建成能够引领区域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强化园区市场化运作,将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企业作为园区建设主体和运行主体,不断创新园区运行机制,对农业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产业立项、用地审批、企业入驻等多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到2020年,都市圈重点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园或示范区60个;发展各类市级以上现代农业重点园区500个,其中每个区县着力打造1-2个规模较大的综合型省级园区,每个镇街重点建设1-2个特色农业基地型园区。
7、农业产业化工程
大力推进都市圈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着力培育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产后贮藏、保鲜、烘干、分级和包装等的技术研发和设施装备水平,建立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引导重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或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促进加工型龙头企业聚集发展,提高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建设打造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全面推进江苏扬州宝应县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安徽省宁国市南山食品产业园、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安徽省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安徽省广德县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以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构建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增设农超对接平台,大力扶持从事农产品物流配送的企业发展,规范农民经纪人队伍。大力推进外向型农业发展,按国际标准,构建符合国际规范、有利于双向交流的农业运行机制和宏观管理体系,培育建设一批同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相适应的外向型农业基地与企业,进一步提升江宁、淮阴、和县等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发展水平,形成有国际竞争力、高辐射力、高增值力的农业经济体系。到2020年,都市圈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6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70家;建成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18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集中区45个;建成规模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225个,农业部认定定点市场22个;形成圈域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1个。
8、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程
积极开展“三品”农产品认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制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规范和标准,加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推广力度,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生产经营主体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指导和服务,指导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绿色流通渠道建设,构建以企业的零售实体和区县批发中心为主的“三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在规模蔬菜生产基地、水产品基地建立田头(塘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快速检测室,对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产品流通、产品准入等进行全程监控,逐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召回制度、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到2020年,都市圈累计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品7000个,绿色食品2500个,有机食品50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80%,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8%;建成省部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8个,每个区县建成1个综合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第六章 强化现代农业条件建设
1、创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构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新型农民为主体,合作组织为承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订单农业等市场农业为导向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农场等规模化生产主体,对家庭农场、合作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给予以较大的扶持政策,推动农业生产主体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着力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础上,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增加自身活力和服务功能,增强合作经济组织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进一步放大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经营市场化配置中的引领作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上市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严格管理的原则,规范、完善和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2、健全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加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研发、农业教育培训、农业人才培养、农业技术推广相互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整合科技资源,发挥 群体优势,创建圈域农业科技合作平台,构建“一核多点”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开展南京都市圈农业科研协作,引领各市农业科技研发水平的提升,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产出效率。加强农业教育培训和农业人才培养,成立圈域农业教育培训基地,以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各市农业科教部门及人事部门协同共进,提供各种类型的农业教育培训服务,构建农业人才本土化定向培养模式,为圈域各市提供农业经营、管理及推广人才。发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农民技术人员等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基础作用,充实并稳定一支既年轻又有技能,既能留又愿意留在农村基层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农技人才队伍。积极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推广方式,扶持市场购买和财政补助方式,推广使用更多的农业科技最新成果。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三新”工程,支持建设产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支持建成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中心,集中示范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3、强化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建设
加强都市圈农业机械装备建设,不断完善推广科研和社会服务,夯实圈域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积极推进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大力推广大马力拖拉机、乘坐式插秧机、低污染高效植保机、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一体化粮食烘干机、自动秸秆还田机等大田农业机械,标准钢架大棚、日光温室、连栋大棚、玻璃智能温室以及遮阳网、防虫网、喷滴灌、平棚架、田园管理机、蔬菜播种机等高效园艺装备,微孔增氧、自动投饵、水质自动监测和高效清淤机等水产养殖装备,自动化饲喂设施、自动化收集设备、畜禽舍环境智能控制设备、无害化处理设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等畜禽养殖设备。加大农业机械装备投入的政策扶持,认真落实购置补贴、政策保险、报废更新、税收优惠和信贷融资等各项补贴政策,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农机服务主体的装备积极性及能力。大力支持新技术、新型机械装备推广应用,加大对新型机械装备的开发推广、技术培训和试验示范,推进农业机械装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自主创新水平。加强农业机械装备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农业机械装备服务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业机械装备合作社培育扶持,进一步支持服务大院、专业协会、股份合作制服务公司等新型服务主体发展,大力提高其专业化服务面积规模,加快其监理、培训、维修等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农业机械装备质量管控,提高农业机械装备作业质量水平,实现农业机械装备建设标准化和作业标准化。
4、完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公共服务机构转变职能,逐步从经营性领域退出,重点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土壤环境监测、圈域疫病防控、产品质量监管以及农业金融保险等具有较强公益性、外部性和基础性的领域提供专业化服务。着力培育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把农资经 销企业、农机服务队、农技服务公司、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纳入政策支持范围,作为各级政府加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抓手,重点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农业综合信息提供、农产品产后加工、农产品物流配送等服务领域。在社会化服务模式上,重点发展“公共服务机构+农资农技服务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资经营公司+基地+农户”等服务模式。
5、构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现代智能信息技术,构建都市圈农业信息全程覆盖、共建共享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加强都市圈内各成员城市为农服务网、惠农短信、“12316”服务热线、“96121”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平台、农业电视点播系统等信息服务平台标准化、统一化、共享化建设,加强统筹规划,提高共享程度。加强圈域农业市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构建都市圈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集成应用物联网技术、云端服务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现代市场分析手段方法,拓展农业电子商务应用范围,实现农业市场信息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指导。强化都市圈农业政务信息服务,构建都市圈农业电子政务服务网络,建设南京都市圈农业信息共享平台网站,推广和完善信息化服务系统,增强政府农业决策的信息支撑能力。加强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加快建设智慧农业,加快物联网技术、遥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农业生产的融合,加强专家决策模型的研发与应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环境及农业生产操作环节的智能化与可预测化,促进圈域范围内农业生产经营的协调与可控,从而为农业市场波动的预测与调整提供支持。
6、建立农业资源生态保护制度
全面提升都市圈农业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构建圈域农业生态安全网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南京都市圈。突出抓好以滁菊、新淮猪、苏淮猪、扬州鹅等为代表的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加大对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防治力度。大力加强耕地地力保护,建立地力补偿制度,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充分挖掘城乡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适当撤并规模小、配套差、空心率高的居民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统筹水资源利用需求,联合调度和利用过境水资源,推广农业生产、生活节水技术,加强用水总量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跨界水污染综合治理,建立长江及主要河流湖泊的水质、水量双层监测和信息通报系统,确保重要水面水质水量安全。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协同防治,大力推广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分类和循环利用,推动废弃物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严禁秸秆焚烧,严禁乱排乱放。协同建设圈域农业生态安全格局,完善长江综合防护林体系,完善重要水体湿地生态保护体系,建立跨圈域森林火灾应急管理、跨界山地水土保持和林业资源保护的协同机制,构筑生态敏感区的生态安全屏障,共同提高圈域生态服务功能。
7、构建圈域现代农业合作平台 圈域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合作共赢、错位发展”的道路,通过构建圈域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圈域各市优势及特色,提升圈域现代农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圈域现代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重点在粮食保障、菜篮子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物灾害控制、农产品准入及标准制定、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服务以及农业信息化方面等开展一系列的实质性的合作。圈域各市需本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发挥特色、优势互补的原则,进一步加快探索和创新农业合作运行机制,构建起城际间现代农业多形式、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多元化合作模式和框架。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合作发展平台,重点在农业资源共享平台、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农业信息交流平台、农业企业融资平台、农产品流通及监管平台、农业灾害预警平台、农业人才教育培养平台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8、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政策引导作用,采取多元化筹资机制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加强道路设施的建设,按照农业机械化的要求,着力提升路网密度,提高田间道、机耕路和生产路的层次,以及农机下田(地)坡道、桥涵等附属设施的配套程度,全面提高田间道路直接通达的田块数占田块总数的比例,提高农机作业便捷度,到2020年,田间道路通达率平原区达100%,丘陵区达90%以上,基本满足农机作业、农业物资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的要求。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实施小型水源工程、灌区续建配套、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排水沟渠配套等四大类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全面提高水利工程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到2020年,都市圈农业用地灌溉保证率达到80%以上,排涝标准达到5年~10年一遇,农田防洪标准达到10年~20年一遇,田间水利工程配套率达到80%以上。大力推进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根据防护需要及时修复或新建农田防护林网,在水土流失易发区,合理修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等设施,到2020年,农田防护面积比例应不低于90%。结合城镇乡村电网改造等工程建设,完善农田电网配套,配备必要的输配电设施,实现机井、河道提水、农田排涝、喷微灌等用电设施的供电保障。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村村通”工程。加大推进“沼气建设工程”力度,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农村可再生能源。
第七章 合作平台建设
1、农业资源共享平台
坚持将圈域农业资源共享作为推动圈域农业长期合作、长效合作的重要举措,以制度推进共享、以机制深化共享。在都市圈农业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构建圈域农业资源共享平台,平台挂靠南京市农业委员会。要共同保护和开发圈域农业自然资源,统筹制定水资源、土壤资源、生物资源等重要自然资源的保护规划及使用计划,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于圈域的森林、湿地、河道、湖泊等优质农业生态资源,可在休闲农业共同开发方面做好城际合 作;要进一步加强圈域农业科技资源的共享,探索建立圈域各市农业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2、农业科技合作平台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城际合作平台和长效机制的形成,加快圈域具有优势和特色的水稻、小麦、油菜、蔬菜、花卉等种植业产品和生猪、家禽、河蟹、龙虾等养殖业产品的新品种和关键技术集成交流合作,增强南京都市圈圈域科技合作交流,促进都市圈农业科技和涉农企业“对话沟通”。在农业部、科技部和江苏省及安徽省省科技厅等涉农科技部门的支持下,以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牵头,圈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支撑,各市地方农科所、农牧校及八市涉农部门为成员,筹建形成“南京都市圈农业科技合作共享平台”,平台挂靠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平台下设粮食、园艺、林业、水产、畜牧等5个专业工作组,集中开展相关领域的农业技术合作。
3、农业信息交流平台
整合优势力量和资源,搭建形成以成员城市农业信息服务部门为主体,以圈域农业科研院校、龙头企业、星级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为成员的“南京都市圈圈域农业信息交流平台”,平台挂靠南京市农业委员会。平台信息包括城际之间农业项目申报、农业产业化开发、农业产业链整合、农产品流通市场、农业标准制定和农业科技推广等为主要内容的数据库,平台通过各成员的信息发布交流实现农业科技网络服务,圈域各市区县农业信息服务部门需建立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采集、处理、发布和查询网点,以保证信息的及时获取。
4、农业企业融资平台
着力推进解决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在现有农业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的基础上,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圈域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与保障。建立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都市圈农业企业融资保障平台,成立都市圈农业企业风险评估中心,设立农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和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在都市圈现代农业投融资领域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多层次、多形态的农业投融资支撑体系,辅助南京都市圈农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政府指导下面向市场筹备构建都市圈区域性农业风投基金,指定基金公司负责管理,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和风险监督委员会,面向都市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农业科技企业进行投资。
5、农产品流通及监管平台
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进一步理清圈域产地初级市场、中心交易批发市场和终点市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的关系,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市场设施的支持力度,把农产品流通市场作为民生事业、公益事业、社会事业的一部分来发展,采取相应的政策予以扶持。规范形式多样的市场流通主体,农产品专业销售公司、农业经纪人、农产品批发商、农产品零售商均全面推行资质管理。探索筹建南京都市圈农产品竞价中心,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产品拍卖、竞价模式,对接圈内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连 锁超市,构建信息化联网运销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工程,增加农产品价格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农产品资源的市场调配能力。大力推广农产品可追溯系统,配备电子交易卡,跟踪产品来源及走向,将品种、价格等信息存入档案,加强冷链系统建设,保证农产品“路上”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信息对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6、农业灾害疫病监控平台
加快构建监测预警、应变防灾、灾后恢复、灾害评估与减灾预案等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圈域、市域、区县域三级灾情收集交流网络平台,完善和强化地方及部门自然灾害灾情快速评估、上报和发布制度,进一步提升都市圈农业防灾能力,突出气象预警预报、水文洪水预警预报、病虫害预警预报、疫源疫病预警预报、森林火灾预警预报、大气环境预警预报等方面的能力建设。以圈域内气象观测站、水文站、雨量站等为基础,大力发展农田小气候3要素观测站,构建农业气象自然灾害的监测、诊断、预警、评估系统。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体系和保障机制,加强种子、饲草料等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调运条件建设,推广相应的生产技术和防灾减灾措施,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7、农业人才教育培养平台
加强农业教育培训和农业人才培养,构建“南京都市圈农业人才教育培养培训平台”,平台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依托,扬州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各市农委科教部门及人事部门为协同推进部门。平台主要从事人才培养和培训两方面的工作,培训服务主要针对圈域各市现有农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经营人才,人才培养主要是根据圈域各市提出的人才需求,定向地从所涉各市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已在职的具有大学或大专学历的农业从业人员提供本科学位教育和硕士学位教育。
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
1、组织保障
成立南京都市圈农业专业委员会,工作平台是南京都市圈农业专业委员会联席会议。南京都市圈农业专业委员会联席会议由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参加,根据工作需要,可邀请市相关部门和区县农业部门负责人列席,每年第四季度召开一次,分别在各市轮流举办。南京都市圈农业专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是委员会的协调机构,负责处理都市圈农业协作发展日常工作。探索实行都市圈农业干部轮岗调配和相互挂职制度,由都市圈农业专业委员会提出并实施相关工作方案;探索组建南京都市圈各市现代农业合作发展工作组,由各市农委牵头,发改委、土地局、水利局等涉农部门参与,共同研究都市圈各市农业产业开发建设的重大事项,做好政策、市场、基建、科技和投资的无缝衔接。
2、资金保障
由南京都市圈农业专业委员会牵头,成立共享基金,重点解决南京都市圈农业一体化发展中合作项目的融资问题,委托专业基金公司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投资效益。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应设立政策性支农资金,由政府提供农业担保资金,委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管理并开展农业担保业务。大力发展金融融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中介服务机构对农民和农村创业者融资提供担保服务,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创新农民“三权”(即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产权)的有效性和流动性问题,使农民可以利用“三权”抵押贷款,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创业。
3、政策保障
都市圈应探索制定圈域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强度,探索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新机制,对农业技术人员下基层在制度上予以保障,对在基层第一线从事产业开发的技术人员,在提薪、升职、职称评定等机会上予以倾斜。探索制定圈域农业生态保护政策,减少圈域农业生产过程造成的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不受外来污染的侵害。探索制定统一的农业标准,使圈域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在统一的轨道上运行,在保证农业生产规范化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积极制定圈域农业保险政策,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并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都市圈各市应配套相关政策,保证中央和省级财政的现有各项惠农支农项目能够落实到位,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
4、人才保障
要大力引进农业高端人才,打造农业产业化领军人才高地,与国内外著名高校、涉农研究机构结成紧密型联系,利用外部智力资源,为各市农业发展服务。通过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农业技术创新工程技术中心等方式,申报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使引智战略具备可操作性。着力培育或引进农业经营管理人才,从事农业经营单位中的策划、决策、管理、运行等高层次的农业经营活动,推动农业企业良性发展。着力培育农业技能人才,包括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三类人员,承接应用农业科技“落地生根”,运用专业技能独立完成农业生产及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基本任务。建立南京都市圈农业人才智库,在各市农业人才智库的基础上,汇聚各市农业高端人才、农业技能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打造成云集农业知识精英和农业实践精英的战略“思想中心”,鼓励南京都市圈内农业人才跨区域流动、合作,实现人才与产业的高度融合。
第三篇:全国三本大学最新排名
1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湖北100 100 98.27 2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99.39 90.9 100 3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湖北95.54 90.98 95.15 4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92.54 92.42 90.98 5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湖北91.85 88.48 91.19 6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90.41 83.4 90.77 7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湖北88.45 69.14 92.23 8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河北82.49 74.3 83.31 9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湖北80.8 74.83 81.04 10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辽宁78.78 69.52 79.96 11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77.15 67.48 78.48 12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75.14 58.34 78.46 13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东74.61 58.3 77.8 14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74.53 52.08 79.41 15西南师范大学育才学院重庆73.62 60.58 75.94 16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江西72.2 59.82 74.35 17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71.73 58.15 74.22 18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70.31 75.66 67.63 19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湖北70.15 66.57 69.92 20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江苏68.89 57.54 70.81 21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四川66.73 68.16 65.19 22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66.27 59.82 66.9 23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66.14 54.13 68.29 24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山西66.04 66.64 64.73 25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65.69 52.24 68.25 26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65.32 58.07 66.19 27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四川65.15 39.35 71.12 28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64.81 50.57 67.6 29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湖南64.41 51.33 66.9 30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63.82 59.67 63.85 31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四川62.86 50.87 65.06 32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江苏62.74 51.48 64.75 33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湖北62.74 53.9 64.08 34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61.7 38.9 66.9 35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湖北61.65 62.17 60.44 36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东61.11 68.18 58.11 37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60.85 50.87 62.54 38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60.8 34.8 66.9 39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湖南60.22 51.4 61.6 40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辽宁59.63 52.39 60.58 41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59.16 27.75 66.77 42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浙江58.8 43.14 62.08 43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江苏58.31 27.98 65.63 44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广东58.09 34.57 63.55 45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陕西54.49 26.99 61.1 46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山东52.62 60.58 49.53 47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湖北52.04 57.85 49.54 48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50.8 59.74 47.46 49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48.63 58.32 45.13 50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48.59 51.4 46.98 51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甘肃48.55 34.36 51.6 52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48.01 52.99 45.81 53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山东47.9 51.4 46.1 54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47.35 38.82 48.87 5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46.95 37.07 48.85 56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45.5 46.4 44.47 57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江苏44.35 51.4 41.65 58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湖南37.21 42.99 34.98 59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37.21 51.47 32.65 60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河北36.79 51.48 32.11 61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湖北35.59 43.14 32.9 62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吉林34.07 27.82 35.2 63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江苏33.75 34.87 32.86 64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33.63 34.65 32.77 65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河北33.57 34.8 32.65 66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33.52 34.57 32.65 67东华理工学院长江学院江西33.5 31.24 33.54 68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江西32.02 34.85 30.69 69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31.67 42.96 28.03 7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湖北31.56 50.87 25.71 71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31.46 35.03 29.94 72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河南31.42 43.37 27.6 73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福建30.4 43.7 74天津商学院宝德学院天津30.06 43 25.98 75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陕西30.02 42.99 25.94 76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宁夏29.86 43.05 25.72 77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吉林29.47 49.81 23.38 78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29.27 42.09 25.24 79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28.62 23.12 29.64 80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北京28.41 37.84 25.33 81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黑龙江28.34 46.47 22.87 8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河北28.18 35.39 25.71 83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河北26.89 31.24 25.23 84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上海25.8 34.57 22.94 85重庆邮电学院移通学院重庆25.54 23.05 25.78 86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北京25.53 32.73 23.11 87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黑龙江25.47 22.82 25.76 88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山东24.88 29.57 23.16 89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海南24.11 42.15 18.74 90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天津24 26.51 22.9 91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22.82 34.57 19.2 92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22.45 25.63 21.19 93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河北21.95 36.22 17.65 94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山东21.9 24.41 20.83 95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湖北21.51 34.19 17.65 96青海大学昆仑学院青海21.42 30.25 18.62 97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21.39 31.46 18.25 98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北京20.63 29.87 17.73 99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20.61 17.13 21.21 100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河南20.2 26.16 18.21 专题:聚焦2010年海南高考
2010年1月6日,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正式公布最新一期的中国大学排名,其中,北京大学3年蝉联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列第二,复旦大学名列第三,名列第四的是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名列第五。在民办大学排名中,名列前两名的是江西蓝天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在 独立学院排名中,名列前两名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最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首次推出“2010中国大学星级排名”,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等八所大学荣膺“中国六星级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稳居2010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榜首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还公布了最新的独立学院排名中,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稳居2010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榜首,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居第 二,比去年上升三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比去年上升一位,居第三;名列第四、第五位的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居第六位的是海南 大学三亚学院;位居第七、第八位的是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和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分列第九和第十。
位居2010中国独立学院排名第十一至二十名的独立学院依次是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 院、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和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等。
自2003年起,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以衡量高校科学与人才的贡献能力为评价目标已连续8年开展中国大学评价研究工作。《2010 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由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厦门大学冯用军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王凌峰博士和中国校友会网刘明等共同执笔完 成。中国校友会网2010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学校名
办学设人才培综合声称 所在省市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3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4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5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6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7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8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9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10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11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12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 13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14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15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16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 17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18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19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20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21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23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24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25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26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 27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28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29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30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31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3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34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 35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总分
施 湖北 100 浙江 98.85 广东 98.42 浙江 97.26 湖北 96.23 海南 95.71 河北 95.32 湖北 95.29 四川 91.83 云南 91.70 广东 91.38 湖北 91.37 福建 89.64 湖北 88.11 天津 87.91 湖北 86.87 广东 86.79 陕西 86.35 河北 86.30 广东 86.14
四川 86.09 辽宁 86.08 河北 86.01 山西 85.99 重庆 85.96 江苏 85.88 吉林 85.73
广东 85.60 广东 85.48 湖北 84.68 湖南 84.66
四川 84.60 江苏 84.57 湖北 84.55 河北 84.54
养 誉
96.41 95.23 100 96.89 96.37 95.67 96.34 92.93 93.96 91.97
92.86 92.87 93.97 89.09 90.17 91.68 91.45 88.65 91.34 91.82 91.52 90.03 91.12 88.94 90.58 83.15 86.81 85.29 88.17 86.45 86.60 85.14 91.07 88.30 85.15 85.61 89.91 90.16 85.04 88.49 87.93 85.07 83.32 84.83 90.01 86.37 90.47 86.35 85.15 86.74 87.08 81.79 87.84 83.92 85.67 87.17 86.26 78.98 83.76 83.47 84.71 84.45 80.65 84.81 84.41 84.25 80.76 82.37
89.55
93.59 91.04 92.17 89.67 92.97 93.89 89.71 100 82.17 85.98 80.24 83.18 79.16 86.71 81.18 77.96 73.37 75.53 72.53 72.38 70.53 81.48 72.40 69.60 76.80 73.32 78.53 78.12 72.43 84.14 76.62 80.65 74.89 80.59 71.07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江苏 82.87 37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云南 82.07 38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天津 81.95 39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四川 81.45 40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广东 80.21 41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四川 79.85 42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四川 79.59 43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黑龙术学院 江 78.49 44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湖南 78.16 45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湖南 77.73 46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江苏 77.37 47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云南 77.11 48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湖北 76.93 49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山西 76.55 50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 76.52 51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天津 76.19 52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上海 76.09 53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北京 76.07 54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江苏 75.97 55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湖南 75.51 56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江西 75.30 57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广东 75.22 58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广东 74.04 59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重庆 73.37 60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重庆 72.03 61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湖南 71.97 62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江西 71.65 63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甘肃 70.54 64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湖南 70.38 65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广东 70.14 66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江西 69.74 67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湖北 69.21 68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 山东 69.16 69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 68.60 7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湖北 68.26
80.34 82.77 79.77 81.37 82.88 79.63 75.89 81.48 77.82 78.91 76.53 77.74 78.45 82.92 74.22 79.95 76.23 79.13 70.66 79.56 67.77 75.90 72.49 76.34 76.13 75.28 74.89 72.48 80.05 74.32 69.67 72.76 73.88 74.64 69.74 75.33 71.43 76.08 67.83 78.06 66.15 77.17 73.48 73.45 71.95 78.55 67.56 71.42 63.27 70.82 73.32 63.27 64.67 70.82 65.96 65.87 63.67 73.82 65.72 69.96 65.49 63.93 60.94 68.40 63.70 66.74 64.60 70.21 64.27
67.07
77.08 76.89 74.58 79.78 76.19 78.24 67.59 73.45 70.63 76.11 83.76 75.77 71.56 75.71 66.04 81.19 72.50 77.15 73.45 73.98 76.74 71.49 62.34 75.69 77.52 73.87 74.23 75.23 66.88 68.51 75.63 73.80 72.13 64.12 67.62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吉林 68.15 江苏 68.01 四川 67.92 浙江 67.58 江苏 66.88 山东 66.70 湖北 66.66 湖北 66.60 55.02 63.96 58.28 61.15 58.81 66.80 68.21 58.78 67.78 69.74 69.24 72.12 68.98 55.99 65.31 60.46 78.92 63.47 71.63 62.53 67.47 73.68 58.83 78.19 79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山东 80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北京 81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浙江 82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江苏 83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江苏 84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福建 85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贵州 86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甘肃 87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北京 88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江西 89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河南 90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山东 9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 92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北京 93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福建 94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浙江 95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江苏 96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河北 97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河南 98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广西 9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河北 100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广西
65.26 58.74 64.89
61.18 64.68
61.04 64.57 58.74 63.77 57.07 62.39 52.05 62.29 53.10 62.21 51.76 61.54 58.94 61.37 52.69 61.11 51.68 60.68
54.35 60.55
55.71 60.16 53.51 59.34 53.58 58.29 57.09 56.37 59.64 56.31 58.81 55.56 56.69 55.23 51.33 52.19 44.68 51.43
43.08
58.08 76.65 63.97 63.87 66.73 59.54 63.27 67.02 61.58 68.73 63.5 67.96 56.59 75.62 58.79 74.17 52.65 70.32 55.43 74.43 55.56 74.71 52.69 73.44 60.70 60.11 54.53 70.18 50.84 72.14 54.51 58.50 40.68 66.98 41.15 67.27 41.67 66.76 43.45 70.47 44.48 67.14 48.24
61.41
第四篇:京都大学生产实习报告(秘书工作)
京都大学生产实习报告(秘书工作)
京都大学生产实习报告(秘书工作)
学号888888姓名李世民班级劳动99 实习工厂某某城市某某开发区某某部门实习时间2006年7月11日到2006年7月28日 成绩考核指导教师秦始皇
实习目的一:获得与专业有关知识技能,接受实习单位文化熏陶,了解政府和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进一步加深对行政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熟悉行政管理理论和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以让自己理论知识更加扎实,专业技能更加过硬,更加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就业观,强化劳动观念和纪律观念。锻炼艰苦奋斗的精神,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劳动意识和职业素质。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待人接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实习中探索个人职业目标和定位。通过实习了解职场各类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在此过程中一边埋头苦干,一边积极思考,考察个人兴趣所在,能力所长,以及将来希望达到的职业目标为个人职业目标和职业定位设计打好基础。
四:在实习中考察单位,熟悉职场“生态环境”。积极融入单位,多和同事接触交流,感受单位文化。同时考察自己是否适应和喜欢此工作?是否胜任?然后结合这种亲身经历去确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实习单位简介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该开发区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致力与打造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梯和桥头堡。开发区由中心区、出口加工区、泾渭工业园、草滩生态产业园等四大功能园区组成。开发区成立以来经过一系列建设区内供水、供电、供热、通讯、天然气及污水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可以满足各类投资项目的需求。开发区目前已有各类企业1800多家,其中有可口可乐、西门子、三菱等17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台湾康师傅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开发区作为西安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开发区管委会简介 开发区管委会是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对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其主要职责是:执行国家、省、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和实施开发区区域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开发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招商引资及项目审批;土地征用及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有偿使用费的收取和返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区内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监督、协调及服务;区内的社会事务管理。
西安经开区管委会秉承“投资商是上帝、纳税人是衣食父母”、“以企业为本”的服务理念,培育“亲商、安商、富商”的观念,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彻底地改善并提升区内的投资环境,营造西部最佳投资地。
为拓展发展空间,整合区域资源,树立品牌形象,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地址已迁至西安城市北扩的“前线地带”———张家堡广场附近。这里将成为未来西安北部产业、生态、人文新城的中央商务区。
岗位简介
到经开区管委会实习时我有幸被分配到某某部门,老师们都精明能干,兢兢业业,敬业爱岗,任劳任
怨。
在那些日子里我积极投入工作,虚心向他们请教各种问题,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对市政市容中心的岗位职能有
了充分的了解。某某部门主要有以下十项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和市委、市人民政府有关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环境卫生管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组织起草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二:研究制定市政、环卫、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三:负责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市容和环境卫生行业的管理;研究提出建立市政和市容环境卫生行业管理体系的政策、意见;拟定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监督实施;负责保洁业、车辆清洗业的资质审批。
四:负责市政、环卫方面政府投资或非经营性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申报立项和竣工验收工作;组织市政设 施养护维修项目的招投标工作。
五:组织、指导和监督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负责城市张挂、张贴宣传品的审批和户外广告的审核;统筹、协调和管理城市夜景灯饰照明工作。
六:组织、指导和监督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负责对城市废弃物终端处置的监督管理;负责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的管理工作。
七:负责编制市政、环卫基础设施维护费及专项资金的计划,并对维护费和专项资金的使用实施监督管理;负责道路挖掘修复、占用、垃圾处置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监督管理;负责监督市政基础设施、环卫设施有偿使用费的征收和管理。
八:组织制定市政维护、环境卫生行业科技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指导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成果推广和新技术引进工作。
九:负责组织市政、环卫大中型工程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
十:承办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实习内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也说过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应该去尝一尝梨子。在本次实习中,我积极协助各位老师工作,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在实践中去感受,体会,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二十多个日出日落的时光中,我大概参加了以下的实习活动。
一:市政设施普查。在本次实习中,我用自己的双脚度量了西安这个千年故都北部那片广袤的土地,目睹了它无限的朝气和生机。在整个实习期间,每天早晨,我都出去普查市政设施。主要的工作有用数码相机对那些损坏严重的地砖,道沿和路面进行拍照;统计从凤城一路到凤城十二路,以及文景路和明光路的所有损坏的地砖和道沿的数量。
二:文件建档。实习期间老师有大批文件需要整理建档,而此时又遇到创卫,他们都忙的不亦乐乎,于是我主动和勇敢的承担起了整理那大批文件的任务。整理文件看似小事,也有很多学问。数量浩瀚,排序,装订,拆图钉,编码都能学到很多书本永远无法体会的知识。
三:数据统计和整理。在二十多天的普查中,我得到了大量第一手的可靠资料。为了尽快让这些冗杂的数据转化为协助老师们决策的有力材料,我又迅速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
四:打文件和打印复印文件。办公室总是有大量的文字需要处理,一般遇到这种事情,我就主动代劳。或许是qq聊的比较多,终于发现收益,在办公室时迅速帮老师们打了很多东西,为他们减轻了很多负担,心里真的很 高兴。除打文件之外,就是打印和复印文件了。在实习期间一般所有文件的打印和复印都是我处理。
五:轻松办公室大环境。老师们个个都精明能干,而且兢兢业业,让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但他们大都四十左右,对电脑的熟悉程度大都没有我们在校学生高。到办公室后我发现他们的电子资源都很齐全,但利用的程度不是很高,特别是他们工作繁忙,对如何利用电脑来休息和放松自己,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做的不够。与是我在极其谦虚的情况下,本着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叔叔阿姨的情况下,给他们每个人的电脑装了不少游戏,下载了很多图片,音乐,视频节目以及小说等。这样做得到了老师们的热烈欢迎,也大大放松了办公室的气氛,甚至可以说促进了老师们之间本身的融洽。
六:给老师做通讯录数据库实习时发现老师有一个电话本,大概从九五年开始到现在各种时期的电话都有,本很厚,在查找需要的电话本时很不方便,特别是在情况紧急的时候还会耽误重要事情。与是我用学习的数据库技术给她把所有的通讯资料都保存到数据库里,这样查找方便,还可以和其他老师共享,以后更新也非常容易。
七:其他琐碎小事。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半小时蕴藏着永恒,一粒沙包含着千千大千世界。同样,处处留心都是学问。在实习期间我还做过其他很多事情,也留下了深刻印象,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早晨刚来时开电脑,开空调,开窗户,浇花,烧开水,整理前一天报纸,给老师们收拾桌面等等很多事情。这些虽然是小事,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做每一件事时我都战战兢兢,谨慎小心的去做好,用海尔张总裁的话说是如履薄冰。
个人体会,感想和总结人间万事,白驹过隙。实习的流光好似花开刹那,转瞬即逝。嫣然岁月,今朝回首,经验教训一目了然。
一:正确对待挫折实习中遇到很多不顺利的事情,何去何从?真的男人选择当英雄,而懦夫则选择当狗熊。古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经过实习进一步明白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树立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自己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学会了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善于化压力为动力,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重新争取成功,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
二:更加重视实践实行时发现了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到机关工作多么重要,因为实习期间体会了;实习时德高望重的王局长语重心长的给我讲了很多道理,让我很多疑惑瞬间消散,因为他实践丰富,有经历的人说话就是如洪钟大吕;上班时发现公交线路的车数和站点设计不尽合理,想相关负责人肯定也是很聪慧能干的,却如此贻笑大方,一定是早就有私家车了,再也不坐公交——很多问题不实践很难发现。
三:处理一系列人际关系的技巧
1注意领导的指示,认真领悟其中的意思.要认真仔细的领会判断,学会察言观色.同时面对多个领导时更要注意保持平衡,要不偏不倚.对领导要热情,要多关心领导.2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重要,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管闲事.3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领导热情外,对来访人员也要好,要一视同仁.对领导热情是为了自己,对其他人好是为了良心和生命的意义.如果一味逢迎拍马,时间长了不仅别人讨厌,自己都觉得自己恶心.4不要贪小便宜.刚实习时老师给我了一个很精美的笔记本和钢笔,但我没有要,我也没有利用他们的打印机打印私人资料,更没有用他们的电话打私人电话,即使他们都出去了一个人时也如此.后来他们发现我确实不会贪他们办公室的小便宜,都对我大加表扬,自己实际得到的.5要热情大方,要处理好和同事关系,那对于自己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甚至比和领导的关系更加重要.在普查市政设施时我和其他两位同事一起出去,我们同甘共苦,肝胆相照,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
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真诚待人,与人交往时要随和和真诚,要多为对方着想,要把别人当成朋友,和少有人可以拒绝微笑和友谊。
四:对秘书工作的认识
我虽然在市政市容中心工作,但主要是协助老师工作,可以算是半个秘书.在实习中我认识到秘书工作如下的一些特点或者说要求.1要有充分的政策依据和事实依据。解决某个问题,或是指导某项工作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政策和客观事实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和传统作风,是秘书部门一切工作的准则,也是秘书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
2要有准确性。准确,是对工作质量的要求。准确性是指正确体现政策,正确表达领导意图,正确地办文办事,言行有分寸,文字能达意。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领导工作的准确性。文秘管理的准确性,涉及的方面很多,简要地说,就是办文要准,办事要稳,情况要实,主意要慎。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态度认真,作风过细,不能疏忽大意,不能马虎潦草。比如说办理公文,就要保证文件的质量,用词要准确,材料要真实,抄写要认真,校对要仔细,力求每一个环节都不发生差错。否则就会贻误工作,甚至酿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3要雷厉风行。这是对工作效率的要求。任何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准确,二是时限。其中任何一个失误,都会使事情办不成或办不好。时限就是尽可能缩短周期,减少中间环节。具有很强的时效意识,要迅速行动,不可拖拖拉拉,要制定科学的工作制度,理顺关系,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重要性和创造性。要简化办事程序,减少不必要的行文和礼节,消除“文山会海”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要利用电脑等现代技术改变工作手段,实行办公自动化,例如用电脑传递信息、检索资料、编辑文稿等。
五:对心态的调整
实习中除了遇到挫折外,很多时候也觉得工作不过如此,这种时候更要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实习中有时候会觉得怀才不遇,比如我刚去检查市政设施时,内心深处还是充满了委屈,但后来调整心态,把工作当成快乐的事情,结果做的很好,学到很多东西,也在内心深处明白了很多深刻的道理;遇到事情时不要激动,要仔细分析沉住气,心态非常重要,实习时遇到王局长被威胁的事情说明了很多事的复杂,如果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就高谈阔论,肯定会成为笑柄;总之,不管什么事情,认真去做,坚持去做好,最终都会有收获的。
六:自学能力的重要
在实习中认识到很多自己的不足。刚开始一段时间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实践过,不会运用。但渐渐认识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除了英语和计算机操作,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非常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动脑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则虚心请教他人,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最后的话
总之在实习的过程中,虽有一些遗憾,但的是收获的喜悦。这是我们初涉社会的开端,迈向残酷而美好的未来„„我要一直坚信自己的能力,不断奋斗和前进。
第五篇:京都散文随笔
导语:指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京都散文随笔。欢迎阅读及参考!
篇
一、京都散文随笔
一
北京的夕阳,在空蒙中镀亮所有匆匆的脚步。
我不是这都市里的车辆,注定要和前面的车流在拥塞中保持距离,我要向天空拔节,循着自然无束的轨迹。
北京的华表,以光辉的图腾闪耀音韵,成为终生永世的象征,风骨不朽的伟岸……以历史之刃横断时间,血管里喷出一个个英名。成江成河的热血汇在一起,凝成一轮喷薄的热望。真实的生活,虽已使许多虚浮的声音湮没,绚丽的篇章,却以珠玑之什珍存在殿堂。
北京,是躺在长城臂弯里的主角,以静穆观喧嚣,以冷峻对狂热,以不变应万变。
二
闲暇闲聊,玩话玩真,四五网友聚京城,南腔北调绕皇宫。
微笑,是最好的介绍信;赞美,填补了翘首的空白。
北京好大风,此间刚起,那边又生;北京好大雨,黑了南方,又淋北方。
燥热难耐,连啤酒、晚报和爱情都大汗淋漓。明清王朝的厨房炒着香喷喷的辉煌,八国联军的火把燃尽圆明园的自尊……
快乐和惊喜是使女孩子美丽的化妆品,月华热风下,“猫猫”温馨成一阙绚丽的词;“老马”的胸前屹立着老龙头,透出一付世事沧桑、梦中海岳、碧水丹霞皆平凡的气度;而“品花”像都市山林中一棵隽永的树,淡如云絮,静若池水,清似帆影……
我们在北海畔低吟浅诵,心宽神定,恬淡无虑;我们在金宝街高谈阔论,气宇轩昂,志在必得。隔着灯火阑珊的景山,年龄仿佛千古奇观的坐像之谜,愈来愈显得模糊不清。雨,一缕又一缕在夜光中缱绻,思绪飘曳如王府井袅娜的霭烟。
京都的夜,像收容所,收容“北极”看似寻常最奇崛的淡定,收容“品花”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坚毅,收容“猫猫”非要过得比你好的自信,收容“老马”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幽默……
三
当功利之心和尘俗之念急速膨胀,当超然物外的文化想象力和创造力日渐枯萎,当成功英雄的灵光,悲壮成昨日的幻雾,当重复麻木的奋斗,历炼成不敢沾唇或难以啜饮的孤独,此时,一种希冀又发心芽;此刻,一种展望又亮眼睛。
因雪想高士,因花叹丽人,因酒论豪杰,因月怀挚友。千百年的唐诗、宋词、元曲,统统醉在一壶酒里。知己相逢倾肺腑,故朋沐雨赋同舟,长城酬我登临意,都随清气到心头……
人的一生可以是一个季节,一种景观,一道掠过额际的暗影,一段穿过南北中轴线的传说,一声奔驰在长安街的恢宏鸣笛,一杯端在手中冲动的燕京啤酒……
四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地坐,向宽里行。
朋友,在落雨的日子为你打伞,在惦念的岁月恪守眺望;朋友是一种爱惜,一种珍重,一种抚慰。
分别和重逢,是两根等距离的路轨,用美好的情谊与祝愿,铺就一次难忘的旅程。记忆未曾暗淡,被爱的目光镀过金的期盼,在回味的峡谷里闪着光芒。
期待重逢的分别像一种真正的哭,没有声音,只是把一种不可名状的姿态凝聚一处,让珍藏的思念永不衰老。
五
今宵酒醒,一个个被昨天风干的故事,已沉入地平线,漂泊的天外沁出一抹蔚蓝,回忆如霞光唤出的虹,喷薄成一叠新锐的瀑。
客别舟在,欲说难休,守候无可奈何的遥远,等待如期到来的祝愿。
路尚长,忆朦胧,跋涉正未有穷期;惊人语,千万句,留待他年杯酒叙。
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就要风雨兼程,让缤纷的落英,溅起一片灿烂的惊讶……
篇
二、京都散文随笔
我们的车队,一路打着双闪,象一队飞鸿从高速路飞驰而过。前面灯火通明,不觉中,我们已到了京都。
子夜,来到灯火阑珊的京都,我还是第一次。这座拥堵的城市,此时,道路万分的宽阔,金秋十月的季节,是京都最诱人的时候,香山的红叶,绵延的长城,颐和园的荡舟,威严的故宫,清华园的荷塘,北大的建筑,国博的浩大。都在述说着这座城市的人文底蕴。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它的胡同文化。
老北京的生活,酝酿在胡同里。走进胡同,你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老北京的真实的生活状态。我记的,在我拿到驾驶证的一年后,我的长途第一站选的就是北京。正好,我十五天的年休假,我整理好行装打算在北京好好度个假。随行的是我的闺蜜,她待业在家烦闷,于是我们俩一拍即合。
一起到北京度假。一路还算顺利,可到了北京的立交桥上,我的导航仪“脑子出了问题”,我们在立交桥上转圈圈,就是下不来,闺蜜急的声音都变了,一个劲儿的问“小冰怎么办啊,天都黑了”。说真的,我也心慌,可我不能急,尤其开着车,我安慰密友说,会找到出口的。我跟在一辆拉着客人的出租车后,七扭八拐的从立交桥转了下来。我从新调整了导航仪,这回它顺利的把我们带到了旅馆,第二天,我们稍作休整,背起了旅行包,我告诉密友,让她换好旅游鞋,“怎么,你不开车啊?”闺蜜平时不爱运动,我告诉她,在北京开车不如步行快。其实最后,我为了密友省力,还是租了两辆自行车,穿行于每个胡同里,闺蜜看着那些堵在路上的车辆,笑着说,小冰,自行车还真给力。
其实我的目的并不是逛胡同,而是想在胡同里找一家干净的私家旅馆。转了几家,我都不满意,就在我要从胡同出去的时候,一个和蔼大妈看着我们问“你们要住店吗?我想人与人是讲缘的,我对大妈的第一印象,就是亲切。我们跟着大妈进了她的院子,小院收拾的干净利落,就三间客房不过窗明几亮,里面被褥白洁平整。我们当下就谈好价格。我和密友退了旅店,搬到大妈这里,开始了我们的胡同生活。
大妈孤身一人,处的惯了,大妈讲了她的故事。大妈的丈夫原来是国军的一员上将,可就在他们新婚后的第三年,他的丈夫在一天晚上,接了一个电话走了便在没回来。后来她听说他的丈夫和一些官员,在夜间去了台湾。以后的岁月她在遥盼中度过,文革中她大难不死,她说:“这是她的丈夫在护着她,让她好好的活下去。大妈讲到这里,眼里闪着光,那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和坚定。让这位白发如雪的老妈妈,一直撑到了现在。她激动的拿出了一个发黄的相册,我们看到了两张年青的影像。老妈妈年青时简直就像老电影明星周旋。他的丈夫则英武伟岸风度翩翩。我为老妈妈惋惜。我问老妈妈为什么不去广播找一找。她说,找了没消息。她现在惟一的希望,就是她的丈夫能好好的活在这个世上,哪怕他已子孙满堂,活着就好。
我和密友听着都落下了泪,我们从心底敬重,这位坚强的老妈妈,这以后的几天,我们每天一早,就和老妈妈一起出去买菜,老妈妈教我们怎么选肉,哪里的菜好还便宜。回来后我们一起动手做饭,一起就餐。老妈妈每到这时就高兴的,点评我们谁做的饭菜香。她亲自下厨给我们做清蒸鱼,味道非常独特,老妈妈说,她丈夫非常喜欢吃她做的清蒸鱼,每到他想吃鱼的时候,她就亲自出去选鱼,连刮鳞去内脏她都不用佣人去做,“他吃的很香,连汤都喝了。”老妈妈眼望着桌的一端,满脸幸福。我想那里应该是她丈夫的座位。在她心中那里永远是她丈夫的位置。
老妈妈虽生活节俭,但活的并不粗糙,她非常爱美,衣服并不华贵但平整洁净,裤挺衣正。每次出门她都要细心打扮一番才肯出门,每一件衣物,她都要熨平叠好然后,平平整整放在衣柜里。她告述我们丝质品要悬吊,凉帽要在里面撑上硬物,按帽子的形状单独存放,否则帽子会变形的。她的毛笔小楷写的非常有力度。没事的时候我和老妈妈学习写毛笔字。她非常喜欢教人东西,教的时候她完全沉静在墨字里,我们每次和她出去购物,老妈妈走在路上总有路人回头欣赏她,不时有人说,这老人好气派。那些老人们都称她五小姐,小孩子们都亲热的叫她五姥姥。最后才在老街坊那里得知,老妈妈的父亲曾在黄埔军校任教,她本姓黄,在家排行老五,她的丈夫姓武,所以有时人们也称她武小姐或武姥姥。老妈妈对我们说,女子要善待自己,颜容要好好保养,最主要的要有好的心态,快乐面对一切,才是健康的保障。
我赞同老妈妈的观点,因为老妈妈和她同龄的,甚至年龄比她小的,站在一起,老妈妈都是那样有气质和显得年轻。她说,她要好好的漂漂亮亮的等她的丈夫回来,她不愿她丈夫回来,看到一个又老又邋遢的妻子而伤心落泪。她就这样,守着这个信念坚持着顽强的活着。
我的假期过的很快,转眼我们就要返回了,临走的前一天,我和密友特意上街为老妈妈,买了一件旗袍,当老妈妈穿在身上的时候,我们都给震了,那不是一般的美,那是坚定顽强凝结的底蕴,那是内在的气场和魅力。
当我们上车要走的时候,老妈妈把一个褐色的背包,从车窗外递了进来,她微笑着说:“丫头,这里是我给你们俩做的小甜点,带着路上吃,下次来别忘给我把背包带回来啊。”老妈妈开玩笑的说着.而我回答说:“那我要忘了咋办?” 老妈妈用手轻轻拍了拍我的头说:“忘了开着车回去给我取来。”我们都笑了。我们的车启动了,我从后视镜看到老妈妈穿旗袍的身影,久久的站在巷口不停的挥着手。我的眼不争气的模糊了,我把车停在路边,回头见密友早已泣不成声。十四天的朝夕相处,我们和老妈妈,已如亲人般亲蜜。
这次出游我赶着早来到原地,然而老妈妈的屋子已荡然无存,在那屋的原址上,已开挖了深深的地基。匆匆问了一位起早锻炼的老人,老人叹口气说,你问五小姐呀,早年秋晌就没了。一位老姐妹发现的,看见人已硬了。唉!走时就穿着一件旗袍,怎么也脱不下她身上的旗袍,老年间,有讲究呀,那是她喜欢的东西,大家就依着她穿着那旗袍去了,唉!五小姐这一辈子啊,没少遭罪,现在好了解脱了,解脱了----终于解脱了-----
泪顺着我双手的指缝涌落在地上,我打开老妈妈褐色的背包,把一代软软的带有奶香的奶片,洒在了那片老妈妈一直痴守的,充满她美好回忆的她的惦恋之地。那是老妈妈生前最爱吃的一种奶片儿。
老妈妈走了,带着她一生的对爱的挚恋,与对爱的忠诚。愿她的魂灵飞到台湾,与她用生命维护的那片不渝的深情,与他心爱的丈夫共舞长空,愿伟大的地母慰藉老妈妈的灵魂。
我再次凝望了一眼,这座夜的都城随着车队,静静的驶离了京都。几个小时后,我们驶离的这个地方,就会变的拥挤不堪,嘈杂声会打破它的宁静与悠远,这座城市又要进入繁忙和竞争。
篇
三、京都散文随笔
二十五年前的秋季,我从安徽合肥来北京求学,到校不久就感受到了北京冬天的滋味。我们学校在今天的通州区,那时叫通县,是城郊一个叫徐辛庄的地方,学校的四周很空旷,田地里长的大都是北京人严冬季节的当家菜——大白菜。当大白菜还一片翠绿的时候,北风就开始怒吼了,教室的窗子虽装着双层玻璃,仍能听到风声愤怒的诗人般在慷慨激昂。有两个来自广东的同学,刚进校时每天都要冲凉,说是一天不冲就睡不着觉,可自听到风的朗诵后,再没见他们冲过凉。
教室的暖气早早便开烧了,室内外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一方朋友般的温暖,一方仇敌般的冷酷。北京的冬季是漫长的,长得令人焦虑不安,在这种焦虑不安中我期盼春天的到来,在我心中,北京的春天肯定别具姿彩。
诗人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也相信寒假之后将是春天。
寒假很快过去了,二月的合肥已有了深深的春意。当我急切切返回北京时,呈现在眼前的仍是天寒地冻,只有在老师的话语中我时常听到春天这个词,他们把北京的春天说得异常美丽。就在我裹着棉大衣急切想品味北京之春的时候,蓦然环顾四周,大家都已换上了短袖衬衫,女生的彩裙像旗帜一样翩翩起舞,一切都在告诉我,时光已进入夏季。
春天呢?北京的春天呢?老师在课堂上描绘的春天呢?老舍在小说里描写的春天呢?我是那么专注却没有看到她的影子,她的速度像一位害羞的姑娘的眼神,只忽闪一下便过去了。
在北京上学三年,我始终没有找到北京的春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毕业后我重回安徽,每当朋友让我说说北京的春天,我都无言以对,因为我没见过北京的春天,甚至没听到过她的脚步。没见到京城的春天,我心有不甘,后来有几次春天到京出差的机会,我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前往,我想了却久存的心愿,可每次都失望而归。
上世纪90年代,因工作的原因我调到了北京,心想,这下总可以见到北京的春天了。然而事实再一次让我失望了,十多年转瞬而过,我寻找北京春天的努力几近徒劳。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春天应当是阳光明媚的、万木吐翠的、鲜花盛开的、温暖和煦的、暖风习习的、芳香四溢的、流水潺潺的、莺歌燕舞的、彩裙飘扬的、笑脸照人的、蓬勃向上的……而北京的春天是生长在冬天和夏天的夹层中的小草,冬天太厚,夏天太急,一个是不愿走,一个是急着来,它们一用力,把春天给活活挤得不见了身影。
于是,在寒冬里我寻找春天,在盛夏里我寻找春天,却从不能在春天里寻找春天。春天在哪里?北京的春天在哪里?我从迎春花的金色中找到的却是隆冬的残余,我从挂钟似的柳絮中找到的却是厚重的棉衣,我从纯净的阳光中找到的却是寒风的尖利。正当为冬的不知趣而嘲笑的时候,突然间就进入了一个夏的怀抱,身上的大衣刚脱掉,就要急忙忙换上夏天的披挂。
初来北京的人都说北京没有春天。
老北京的人却说北京的春天变化最鲜明。
从季节中找不到北京的春天,我并不甘心,于是就想起了“写诗的功夫在诗外”这句话,我索性不找那看得见的形式上的春天了,开始用心去找北京的春天。思路一变天地宽,这一换角度,我不但找到了北京的春天,还发现北京的春天无处不在。
首先北京的春天在人们的心中时间最长。我小时候唱过一首歌,叫《我爱北京天安门》,其中一句是“天安门上太阳升”,第一次到北京我就去天安门,那次便明白了天安门上是不会升太阳的,可天安门犹如一座神楼,谁都知道它不会升太阳,谁都相信它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这太阳不是天上的太阳,是比天上的太阳更明亮、更温暖的心中的太阳——党中央。北京是党中央所在地,是祖国的首都,从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之日始,党在哪里,哪里就是春天的起源,就是春天的所在。南湖、遵义、延安、西柏坡,这些革命的圣地,哪一个都曾经是全国人民心中的春天之源。北京更是作为人们无限向往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充满着春的气息。谁能说这不是北京的春天?
其次是北京人,不论你祖籍在哪个省区,只要来到了北京,心理上立即突破了狭隘的区域观念,脑海就会产生一种意识——我是中国人,我的一言一行都不仅仅属于我自己。所以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昂首阔步,春风满面,笑意盈盈,不管实际的节令是冬天夏天,外人看到的都是春天的色彩,听到的都是春天的声音。谁能说这不是北京的春天?
第三,北京的春天是有意被忽略的,一部分被自然忽略,一部分被人为忽略。说被自然忽略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漫长的冬季,本来四季分明的气候被强行分割了,有的拉得很长,有的被缩得很短。而人为的忽略是来自生活的巨大压力,这一点只要你往街头一站就能看出,生活在北京的人是不容易的,或者说是艰难而可怜的。拥堵的马路上,机动车在挤,人力车在挤,行色匆匆的男男女女在挤,经商的、从政的、打工的、观光的、寻找机会的、流浪漂泊的等等。由于他们心中只有正前方,对于身边是否有一束鲜花开放,没人在意;对于眼前是否有一片叶子吐绿,无暇顾及;甚至对于身体被有意无意地蹭一下碰一下,都已不再去理会,为了生计完全进入了忘我的大境界。其实北京的春天就在那脚步下,那车轮间,那纵横交错的目光里,那五颜六色的装束上,那文明守则的行动中。
由此我断定,北京的春天与其他地方的春天是不相同的,它缺乏明显的界限。
由此我还断定,北京的春天与其他地方的春天是相同的,只是它的颜色,它的声音,它的形态,它的内涵,更多的不是以自然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以人的形式来表现。
在北京我明白了,人心的春天才是真正的春天。
是人的高度决定了北京的高度。
是人的广度决定了北京的广度。
是人的深度决定了北京的深度。
在北京感受春天,首先看你是否怀着一颗春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