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测标试题二十九
政治试题二十九
考生注意:考试时间为40分钟。选择题答案涂于机读卡,其他做于本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每题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试卷上。每小题4分,共48分。)
1.随着古籍整理体例的不断完善、学术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修订点校本的需求日益突出。在著名学者季羡林、任继愈、何兹全、冯其庸的倡议下,中华书局于2007年起,全面展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重视整理文化典籍,是基于它 见证 ②是变革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
④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③有利于挖掘和保护当代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定位为“文化中国、文化卫视”的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别出心裁地推出一档汉字文化节目——《汉字英雄》,意在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展示自己所掌握汉字的水平和个性的舞台。此举是基于汉字
①为书写中华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②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重要文明标志 ③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独特作用 ④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食物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美味,引起了世界目光的广泛关注。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④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
A.中华各民族使用的乐器都是不同的 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
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 D.不同的区域,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
5.3 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我国首部动漫音乐情景剧《雁归巢》是旅美艺术家尤雁子回国创作的首个音乐剧目,该剧以中国水墨为基调,用拟人化的手笔,讲述了寓意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感恩故事。《雁归巢》既不是普通形式的演唱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剧,而是融汇了演唱、动漫、童话等元素。最终以“动漫音乐情景剧”来表达内容,给观众带来梦幻而又浪漫的时尚感。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④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下列对爱国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②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英勇战斗、为国捐躯 ③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 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自强不息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自强不息的有
①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③明公灭私、天下为公
A.①②
9.新时期的山东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孕育在山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新时期山东人民开创新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这表明
①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②推动文化发展的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②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④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③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②是中华民族之魂 ④可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雨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了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民族文化发展面临新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如本土文化受到轻视和挤压,有的甚至淡化和消逝。为此,我们必须
①通过弘扬时代精神来弘扬民族精神 ③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②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齐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范围的地域文化,是山东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通过融汇各种思想,去芜存菁而形成的具有山东特色的地方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齐鲁文化具有鲜明的双重性:一方面,作为两千多年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思想在汲取齐鲁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多地打上了齐鲁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齐鲁文化又是一种地域文化,齐鲁文化除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核外,更具有鲜明的山东特色。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齐鲁文化的双重性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
14.历史表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复兴,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科技实力作支撑,而且需要有生生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来推动,正是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一个民族穿越“千年未有之变局”,战胜“千年未有之强敌”,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启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在新的征程上,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基固本。
有人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予以评析。
2016-2017学年度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测标试题二十九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ADCA 二.非选择题(40分)13.【答案】
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原因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儒家思想汲取了齐鲁文化的营养,才能历经几千年而不衰。
(2)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多地打上了齐鲁文化的烙印,说明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共同体,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征。
(3)齐鲁文化具有明显的山东特色,说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14.【答案】
答案(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同时还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因此,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6---10 ACCBD 11---12 DD
第二篇: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1~6小题、12~14小题为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注意事项: 1.答题前,将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按要求粘贴条码。
2.请把答案做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鲁枢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1.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B.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D.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2.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 A.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B.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C.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B.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旁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晋高祖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契丹使者往来过镇州,重荣箕踞慢骂,不为之礼,或执杀之。是时,吐浑白氏役属契丹,苦其暴虐,重荣诱之入塞。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而姑息重荣不予责。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①,皆以契丹可取为言。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
(节选自《新五代史•安重荣传》)
【注】 ①藩镇:指总领一方的军府。
4.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以此非诮高祖 非:非常 B.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 厌:满足 C.契丹数遣使责高祖 数:多次
D.高祖患之,为之幸邺 幸:皇帝到……地方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 B.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 C.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 D.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在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时,生父不忍杀其子,继母则提剑追逐,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
B.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辱骂对方,甚至抓捕杀死他们。高祖屈己礼待 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
C.契丹一直伺机图谋晋朝,本应引起晋朝君臣高度警惕,高祖却表示前朝与虏和亲的做法都是为国家考虑,现今重荣对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
D.安重荣举兵起事,借口朝见,聚集数万饥民前往邺地。高祖派遣部队阻击,在双方交战中重荣被俘遇害,高祖令人漆其首级后将它送给契丹。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译文:(2)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采桑子 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8.上片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刻画出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答: 9.有人评说此词流于颓唐,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下片简要分析。(5分)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终期于尽!(王羲之《兰亭集序》)②
,有暗香盈袖。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③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论语》十则)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举世无双的珍品 [德国] 威塞尔
“这颗钻石精美绝伦,是本店最贵重的宝石。”珠宝商本德尔向他的顾客介绍着。
“你喜欢不喜欢这个坠子,亲爱的?”那位男顾客温情地问站在他身旁的少妇。
身着华丽服装的少妇一脸不高兴的样子:“还问我喜欢不喜欢?这颗钻石的确是精美 无比,我还从没有见过……”
“这个坠子多少钱?”男顾客问。
本德尔的心都有点颤抖了,如此爽快的顾客他还从没有碰到过呢!“这颗钻石的价格 肯定不会低哟。”本德尔的口气是试探性的。
“那当然。”男顾客不屑一顾地说,“多少钱?”
珠宝商本德尔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费很大力气才能说出这个数目似的!“十 万。”店堂里好大一会儿没有一点儿声息。那位衣着华贵的女顾客“啊”一声,睁大了一 双美丽的眼睛瞧看她身边的男人。而男顾客仿佛没显出什么犹豫就问道:“我可以用支票 付款吗?”本德尔好半天没有转过神儿来,他感到太突然了,就连站在店里后面的两个女 营业员也面面相觑,仿佛不相信她们刚刚听到的问话。
“怎么?”男顾客显出不高兴的样子,“您该不会以为我会把十万马克的现金带在身 上吧?”珠宝商怔怔地望着面前的顾客,好半天才说:“当然不是。不过您是知道的,为 了安全起见我们不得不对支票进行验证。你们请到会客室稍候片刻!”本德尔把这一对男 女让进了会客室,男顾客拿出一张支票填好之后交给了他,本德尔只看了一眼支票上的
签名就把它递给一个女营业员,签名是“卡尔·舒尔曼”。
十分钟之后本德尔就放下心来了!支票完全正常。他暗自在心里笑了――像这样的 生意可不是每天都有啊。这颗钻石确实价值千金,而且做工也极其考究。然而遗憾的是 这颗钻石有一点小小的瑕疵,就是因为这一点点美中不足,使宝石的身价一落千丈。在 这点瑕疵外行人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宝石专家才能发现。因此本德尔仍将它按正品出售,而且没有影响他在此价格上再如上四万马克。他知道,珠宝不遇穷人。
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珠宝店里又走进了那个叫卡尔?舒尔曼的人。本德尔一眼就认出 了他,顿时他的心跳加快了:难道他发现了……
卡尔·舒尔曼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了本德尔:“这是我们的新地址。今天我来 是为了一件事。自从我妻子从您这儿买了那个钻石坠子以后,整天话不离钻石。这倒使 我犯难了,怕是再也找不到能够使她更高兴的礼物了。我想如果能再送她一颗一模一样 的钻石,她肯定会非常高兴的。不过这次要是镶嵌在手镯上就更好了。价钱我不在乎。”
“这恐怕是不可能的”本德尔叹了口气说, “世界上是不会有两颗完全相同的钻石 的。”
“那就太遗憾了。”舒尔曼怅然若失,“唉,你们同行之间有没有往来,能不能跟他 们联系联系?”
“有,有,先生,我们都有联系的。”本德尔先生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那太好了,如果您找到了请跟我电话联系。”
本德尔派人四处查访,又分别给一百多家珠宝行去信联系。如今几个月过去了,仍 一无所获。正在这时,被派出去的人当中有个人从远东打来了电话,说他在缅甸的仰光 发现了一颗与所需钻石质量相仿的钻石。本德尔先生对着话筒发了话:“只要能弄到手,不管多少钱!”当本德尔以三十五万马克将这颗钻石弄到手之后,简直欣喜若狂,可是他 总觉得与卖给舒尔曼的那颗有点相像,于是他又请来了原来那位珠宝鉴定专家。
这位专家一看见宝石就禁不住叫了起来:“咦!您这颗钻石不是已经卖掉了吗!”
“您搞错了!您讲的那颗早就卖掉了,这是另外一颗。不过这一颗也已经有人买了!” 专家仔细地看了看宝石后说:“确切的鉴定结果过两天才能出来。不过我记得那颗钻 石也是在这个部位有一点瑕疵――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肯定是同一颖钻石!”
本德尔先生的脸刷的一下全白了,他慌了神,但还是跑到电话机旁拔了舒尔曼的电话号码。话筒里传来了一位女性的声音:“这里是豪华大酒店……非常遗憾,舒尔曼先生和他的妻子两天前就走了,他们没有留下地址。”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者以一颗有瑕疵的钻石作为叙事线索,塑造了本德尔与卡尔·舒尔曼这两个一正一反的人物形象,具有浓重的讽刺意味。
B.小说善于运用语言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本德尔第一次交易时的兴奋、紧张,就是通过报价时的语气变化表现出来的。
C.本德尔把有瑕疵的钻石,按正品价卖出去了,甚至还加了四万马克,展现了一个善于经营的精明商人形象。D.“那就太遗憾了。”,这看似卡尔·舒尔曼在为不能再买到一颗相同的钻石而惋惜,其实是为了引诱本德尔上当,行骗手法极其老练。
E.这篇小说语言平实,描写了珠宝商本德尔与卡尔·舒尔曼两次交易钻石的经过,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跌宕起伏,结局极富戏剧性。(2)请概括说明小说第一段的作用。(6分)
(3)珠宝商本德尔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恶人自有恶报”,也有人说这篇小说 的主题是“表现人都具有贪婪欺骗等弱点”,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2)对于什么是企业人才,与会者,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引领未来企业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领导才能、谈判能力和全球思维三大能力。
(3)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莫衷一是 各抒己见 各执一词 B.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C.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B.湖南卫视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众多粉丝除了关注五对父子的一举一动,也为节目组设置任务出谋划策。
C.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表明,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放弃的事物。①一旦别人代替自己做出选择 ②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 ③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 ④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 ⑤而不愿意做被人控制的傀儡 ⑥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 A.①⑥②③④⑤ B.③⑤①⑥④② C.④①②③⑤⑥ D.⑤①⑥②③④
1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不仅是因为 ①,如肌肉、骨骼、内脏主要由蛋白质组成;更重要的是蛋白质参与物质代谢并进行自身合成与分解。这种
___②___,推动生命活动,调节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保证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及修补损伤的组织。根据现代的生物学观点,蛋白质是 ③。16.请为下面的漫画拟写题目(不超过8个字),并写出漫画寓意(不超过30个字)。(5分)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60分)
作家刘诚龙曾经做过一个很有趣的试验,他把两份名单给10 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结果很出人意料。
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十个人中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七人,十个人对第二份名单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应当说,熟悉第二份名单的人比熟悉第一份名单的肯定多得多。但是,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曾经比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显赫得多。为什么?因为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而第二份里的则全是落第秀才。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讲评
2、A(解析:A项是说陶渊明的思想值得现代人借鉴,并不是说“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3、C(解析:A项“一概”说法绝对,原文是“普遍”。B项,强加因果。“所以”说法不当。D项“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当,原文是“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5.C.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难点在“是岁”“旱”后面断不断)6.B高祖“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错。从“姑息重荣不予责”可知。
参考译文: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重荣有力气,擅长骑马射箭,任振武巡边指挥使一职。他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他的下属不能欺骗他。有一对夫妇(到安重荣这里)控告他们的儿子不孝顺。重荣拔出剑给父亲,让他自己杀死儿子,父亲流泪说:“(我)不忍心啊!”母亲在旁边诟骂,夺过父亲手里的剑追赶着儿子(要杀掉他)。重荣一问,原来是(孩子的)继母,重荣厉声呵责母亲,将她斥退。重荣出身军中士兵,突然财多位尊。重荣见晋高祖从藩侯得到天下,曾经对人说:“天子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兵强马壮的人(都)可做天子!”重荣虽然怀有二心,但没有时机起事。这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十分骄横,高祖侍奉他更加恭敬。重荣对此十分气愤,认为高祖 的做法是“降低中原大国的身份而尊崇夷狄,使已经困顿的百姓更加困顿,来填充契丹永不满足的欲望,这是晋万代的耻辱。”屡次以此非议讥讽高祖。契丹使者来往经过镇州,重荣坐姿傲慢,极力轻慢侮辱对方,不以礼对待他们,有时甚至抓捕杀死他们。当时吐浑白氏隶属契丹,苦于契丹残暴统治,安重荣诱使他们进入塞内。契丹多次派遣使者责问高祖,并要求放还被(安重荣)抓捕的契丹使者。高祖对契丹使者十分恭谨,愈受责备态度愈加恭敬,多说好话以求解脱,却纵容重荣,对他对待契丹使者的行为不加追问。天福六年夏天,契丹使者拽剌路过镇州,安重荣冒犯侮辱他,拽剌出言不逊,重荣大怒,抓捕了他;又写信送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长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高祖担心这件事,为此驾临邺地,告知重荣说:“前代与契丹和亲,都是为 天下考虑,现在我凭这么大的天下对契丹称臣,你凭一个小小的镇州与其对抗,大小不一样,不要自取其辱!”重荣认为晋不会拿他怎么样,于是决定反叛。重荣虽然(先)与契丹有约,暗中却派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结盟。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想趁机窥视中原,因此不加怒于重荣。这年冬天,安从进在襄阳起兵反叛,重荣听说就跟着反叛。这年,镇州遭遇旱灾、蝗灾,重荣聚集几万饥民,驱赶他们向邺地进发,声称要入朝见皇 帝。晋高祖派杜重威阻击他,军队(士兵)战斗开始后,安重荣的部将赵彦之与安重荣有嫌怨,临阵倒戈投奔晋军。重荣听说赵彦之投降晋军,非常惊惧,率领几百名吐浑骑兵驻守牙城,重威派人抓住了重荣,杀死重荣把首级献给高祖,高祖登楼接交首级,并漆其首级后送给契丹。
8.对比。十年前的“月白风清”与如今的“忧患凋零”形成鲜明对比。刻画出一个老病羸弱,饱经忧患,晚景凄凉,内心充满幽愤的词人形象。(手法2分,分析2分,形象2分,共6分)9.不同意。“鬓华虽改心无改”,虽然久经人世沧桑,但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试把金觥”,一个“把”字,更显其豪迈气概。(观点1分,分析每点2分,共5分)10.略 11.(1)B3分、D2分、E1分 简析:A、“一正一反”错。C、“善于经营的精明商人形象”错。E、“两次交易”不妥。(2)作用:(每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①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本德尔售出有瑕疵的钻石而沾沾自喜做铺垫;
③为下文进一步塑造本德尔奸商这一人物形象服务。(3)性格特点:(每点2分,够三点得6分)①精明谨慎。例如验证支票
②奸诈欺客。例如把瑕疵钻石当正品卖,还加价四万马克。③自作聪明。自以为伎俩得逞不想落入他人圈套。
④贪财好利。例如为了再次牟取大利到处搜罗钻石。(4)(观点2分;理由6分)
对于小说主题的理解:聪明反被聪明误,恶人自有恶人磨,这些都是浅层的理解,但不能说错;结合小说题目及内容可知,举世珍品有瑕疵隐喻高贵如人也有弱点。本德尔、舒尔曼都具有贪婪欺骗等人性弱点。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能有第三种观点,要符合答题步骤:亮明观点;阐述理由;文中依据。12.答案:B(“各执一词”指各人坚持自己的说法,意见不一致,但有明确的观点和态度;“莫衷一是”强调很多人意见各不相同,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指各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1)句中有互不相让,说明大家都坚持自己的观点;(2)句中说有一点是公认的,“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强调的是不同,故用“各抒己见”)
14.D(“都希望”之后可以顺承解释,也可以转折对举。由此可知,④⑤均有起始机会,但是④①②③⑤⑥中③⑤⑥无法在逻辑上建立关系,可知⑤①⑥②③④正确)
15.①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基本成分②合成、分解的对立统一的过程③生命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或:生命的主要物质基础)
16.题目:盘根错节,人机难离(2分)
寓意: 手机已经生根于身体,人已经异化为手机的奴隶。(3分)(意思对即可。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17.思路点拨: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真正被社会铭记的是第二份名单的人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第二份名单的人做出的贡献更大。因此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1)那些追名逐利、显赫一时的人总会被历史忘却,而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创造财富的人,尽管当时默默无闻,并不得意,终究会被历史记住,让后人敬仰;(2)赢在起点并不能保证赢到终点,一时的显赫并不能保证终生的辉煌。起点低的人,同样有机会赢到最后;(3)死读书,读死书,对个人成长及社会、文化发展无益;(4)学历不等于能力。构思这篇文章,先从材料中选择正确的立意,然后可以举正面事例、反面事例,运用词、句、段等的多种过渡方法及注意首尾、前后、文题照应,从而使观点突出,文章结构清晰。
第三篇:201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常识试题6
高中政治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单元测试(十五)(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0年合肥月考)政党是当代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力量。在现代,各国一般是由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政党之所以要领导国家政权,是因为
()A.政党可以通过选举领导国家政权
B.政党具备领导国家政权的主观条件
C.领导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D.政党具有先进性和革命性 【答案】 C 2.(2010年广州联考)有人认为,政党是由个人或集团为了某种政治目的,通过控制政府或影响政府的决策,以行使政治权力而建立起来的组织。这种说法
()A.揭示了政党与政府的关系,否认了政党产生的历史性
B.说明了政党是具有一定组织机构的团体,否定了政党的作用
C.揭示了政党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否认了政党具有自己的组织和纪律 D.揭示了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没有看到政党的阶级性
【解析】 题中观点没有否认政党产生的历史性,没有否定政党的作用。没有否认政党具有自己的组织和纪律。
【答案】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人民因而选择并拥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积贫积弱的历史,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正在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A.中共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B.中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C.中共的最终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 D.政党是一定阶级的政治组织
【解析】 材料不显示中共的性质、最终目标和政党的阶级性,故不选B、C、D。【答案】 A 4.由材料可知,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
()①消除政党的阶级性 ②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①错在“消除”。【答案】 D 5.举世震惊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一直十分关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灾后 高中政治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2009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规定。5月26日,国务院便对临汾溃坝等5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报告作出批复,认定这5起事故均为责任事故。依照有关规定,169名事故责任人被严肃处理,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此外,131名涉嫌犯罪的责任人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据此回答6~7题。
6.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规定,充分体现了
()A.党积极履行政治统治职能 B.党注重加强司法工作 C.党的中心工作是反腐败
D.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依法执政的决心
【解析】 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也不能从事司法工作,故A、B错误;C错误,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规定表明了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依法执政的决心,故本题选D。
【答案】 D 7.依照有关规定,对临汾溃坝等5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169名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这说明
()①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的公民 ②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权力失去制约容易发生腐败 ④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充分说明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同时也体现了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故①②符合题意;③与题干无关;④说法错误。
【答案】 A 8.2009年5月17日,中央军委下发《中央军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高中级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高中级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用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部队,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
()A.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B.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保持党的先进性
【解析】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其作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故C项正确。
【答案】 C 9.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党的执政能力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是有机统一的
B.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服务 C.党的思想建设为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思想基础
D.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体现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来
【解析】 设问要求回答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之间的关系,D项符合题意。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应为党的执政能力服务,故B表述错误。A、C没有体现党的执政能力。
【答案】 D 10.漫画《紧急应对》给我们党的建设的启示是
高中政治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A.要加强组织建设,推进反腐倡廉 B.要坚持依法治国,做到依法行政 C.要加强作风建设,做到科学执政 D.要坚持多党合作,加强党外监督
【解析】 漫画《紧急应对》体现的是没有按照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执政,没有做到实事求是,因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党要加强作风建设,做到科学执政,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腐败问题和多党合作问题,A、D不符合题意。依法行政的主体不是党,排除B。
【答案】 C 11.2009年7月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吴大观同志被称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他心系群众,奉献社会,连续46年每年多交纳党费,临终前又将10万元积蓄作为党费一次性交给党。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共产党员在实践中要
()A.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B.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C.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D.切实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解析】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政府的工作方法,参政议政的职能是对政协来说的,科学执政、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执政方式,A、B、D三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故选C项。
【答案】 C 12.(2010年石家庄模拟)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这表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
()①党坚持民主执政的具体要求 ②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 ④党坚持科学执政的具体要求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科学发展观与党坚持民主执政没有直接联系,故排除①,选D项。【答案】 D 13.(2010年南昌调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领导”是指
()①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②思想领导,即要求各民主党派都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
③组织领导,即加强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班子的建设 ④法律领导,即制定宪法,要求各民主党派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故选A项。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③错误。
【答案】 A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指出,中国进一步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提高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实效。适当提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政府部门实
高中政治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职,尤其是担任正职干部的比例。尊重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委员在政协的各种会议上发表的意见,保障他们开展视察、参与调查和检查活动、提出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的权利。据此回答14~15题。
14.符合条件的党外人士可以担任政府部门领导班子的正职,这充分地体现出我党________的思路。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组织领导 【解析】 本题考查党的执政方式。符合条件的党外人士可以担任政府部门领导班子的正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
【答案】 B 15.党外干部任政府部门正职
()①会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②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内容 ③是民主党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④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日益丰富和成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政党制度。四个选项分别从民主政治建设、多党合作、民主党派的职能、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等角度对党外干部任政府部门正职的意义进行了阐释。
【答案】 D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巩固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问题。据此回答16~17题。
16.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巩固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B.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两者是亲密友党的关系 C.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解析】 A、B不能成为原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所以D不选。【答案】 C 17.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就要()①充分发挥其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选中的协商作用 ②让其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③使其参与国家政权建设 ④对重大问题由其与共产党共同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民主党派可以参与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但无权参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选的协商,故①不选。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没有决策权,故④错误。
【答案】 D 2009年6月16日,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高中政治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19.人民政协的职能是
()①政治协商 ②民主监督 ③民主决策 ④参政议政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解析】 ③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答案】 A 目前,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中,有非中共人士18万名;各级政协委员中,有非中共人士34万名;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中有非中共领导人士19名;全国担任县处以上领导职务的非中共人士有3.2万人。据此回答20~21题。
20.上述事实主要说明
()A.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C.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D.民主党派的参政权得到了切实保证 【解析】 注意题目限定词“主要”。【答案】 D 21.民主党派人士在我国各级政府、人大等国家机关任职
()①表明我国国家政权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表明民主党派享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③有利于推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④是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的具体体现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解析】 ①与题意无关。【答案】 D 2010年 高中政治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 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解析】 ②③不为题干所反映。【答案】 D 25.该市开展“三满意”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为基层党建实现群众满意的目标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②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③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④增强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2010年试题调研)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优势。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请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16分)
【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从经济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4分)(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从政治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4分)(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支持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从文化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4分)(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规范社会秩序,化解各种矛盾,为人民当家作主营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4分)27.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具有丰富的内容。高中政治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竖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来组织答案。
【答案】(1)中国共产党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分)(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践行科学发展观,保持党的先进性。(3分)(3)中国共产党必须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分)29.(2010年包头模拟)2009年3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社论指出,风雨同舟、和衷共济是人民政协的光荣传统。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过去一年里,人民政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贡献智慧和力量,热情参与和支持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广泛开展港澳台侨人士团结联谊工作,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与全国人民一道经受考验,共克时艰,共襄盛举,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本届政协的良好开局。
(1)结合材料分析,政协委员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4分)(2)有人认为,“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8分)【答案】(1)①政协委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履行了参政议政的职能,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了贡献。②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4分)(2)不正确,因为:①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②对“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的说法要作具体分析。在我国的多党合作制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在政治上多党合作要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在组织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相互独立的,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在法律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平等的,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因此,笼统地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说成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不科学的。(8分)
第四篇:【新编】山西省广灵县第一中学高考英语一轮复习Unit 4 Making the news学案 必修5
山西省广灵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Unit 4 Making the news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 【课标要求】Unit 4 Making the news高考知识点 【复习任务】
1学习重点occupation admirable assist acquire ,inform ,accuse,approve等 2学习难点at the moment not only„.but also„.【问题导学】
请根据语义及提示写出单词
1.This book demanded all your __________.(concentrate)2.My parents didn't __________ of my leaving school this year and I had to accept their __________.(approve)3.We need enough __________ engineers to undertake the job.(profession)4.His __________ was proved beyond all doubt by the prosecution and he felt __________ about not telling the truth to the judge.(guilt)5.The factories that __________thousands of workers criticized the method __________by the country's government.(employ)6.As an e__________ in that publishing house,he is busy __________ the third __________ of th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these days.(edit)7.They _______ to engage next month but have no _______of getting married.(intend)8.I'll have to__________ up my English before I get my essay __________.(polish)9.As soon as he was __________ sales manager, he made an __________ with an important customer to discuss about the new product.(appoint)10.All gold can be weighed __________ with this __________ scale.(accurate)请根据语义写出短语
1._______a story 采访新闻 2.concentrate _____集中;全神贯注于
3.have a good nose ____ 对„„嗅觉敏感 4.inform sb._____ 告知;通知 5.______ one's deadline 错过最后期限 6.depend _____ 依靠;依赖
7.accuse sb.___ 因„„指责或控告„„ 8.get the wrong end of the _____ 报道失实 9._____ as to(do sth.)为了(做)„„ 10.ahead __________ 在„„前面 考点单词、词组:
1.occupation n.__________ 课文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He is a bus driver by occupation.(2)Riding is her favorite occupation.(3)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f Taiwan lasted fifty-one years.(4)No one is yet in occupation of the house.用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dmirable adj._____________
3.assist v.____________assistant adj.____________assistance n.____________ 课文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We asked him to assist us in designing a new bridge.(2)She refused to assist at the reception for reasons unknown.用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ncentrate v.________________ 课文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I can't concentrate on my studies with all that noise going on.(2)Our population is concentrated in the big cities.用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专心”的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cquire v._______________ 课文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The museum has just acquired a famous painting by Pablo Picasso.(2)This beer isn't bad;I'm beginning to acquire a taste for it.(3)I look on it as an opportunity to acquire fresh skills.用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ssess v._______________ assessment n.______________ 课文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We tried to assess his suitability for the job.(2)She look at the house and assess its market value.用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meanwhile adv.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 课文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In the meanwhile I'll visit an old friend of mine.(2)Mother went shopping;meanwhile, I cleaned the house.8.demand n.& v._________________
9.accurate adj.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The new salesgirl is accurate at figures.(2)His report of the event was accurate in every detail.用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approve v._______________ 课文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I'm afraid your parents won't approve of your going there.(2)The city council approved the building plans.⑪ approve v.用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accuse v.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She accused him of stealing her watch.(2)Man often accuses nature for his own misfortunes.用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at the moment____________(1)She must be in the television studio at the moment.(2)The market is rather depressed at the moment.at any moment ____________ at the last moment ____________ for a moment ____________ for the moment____________ in a moment ____________ the moment+从句 ____________ this is the moment to do____________ 13.Not only am I interested in photography, but I took an amateur course at university to update my skills.(P26)(1)Not only do the nurses want a pay increase, but they also want reduced hours.(2)Not only was Lu Xun a great writer, but he was also a great thinker.(3)Not only the students but also the head teacher was late for the lecture.否定词never,seldom,hardly,scarcely(几乎不),rarely(几乎不),little,not,nowhere,by no means(决不),at no time(任何时候都不),on no account(决不),neither,nor(也不)等放在句首时,句子常用部分倒装。
第五篇:【新编】山西省广灵县第一中学高考英语一轮复习Unit 1 A land of diversity学案 选修8
山西省广灵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Unit 1 A land of diversity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8 【课标要求】学会 Unit1 A land of diversity高考知识点 【复习任务】
1学习重点 总结means,occur,apparent 等的用法 2学习难点 熟记 take in, keep up等的用法 【问题导学】
请根据语义及提示写出单词(能力提升)1.The __________ of the students wish to __________ in computer at university.(majority)2.He was excited because he was __________ chairman in the __________.(elect)3.As the wages were low, there were few __________ for the job.He was one of the persons who filled out an __________ form to __________ for the job because he needed a job badly.(apply)4.It became __________ that she was going to die.__________,her son was very sad.(apparent)5.What p__________ of babies die of this disease every year?(percent)6.Research i__________ that eating habits are changing fast.7.Why did you buy such a shabby car at such a high price? If I were you, I would have h__________ a car.8.The r__________(改革)and open policy has brought us Chinese people a rich and prosperous life.9.After i__________ the disc into the player, a menu will appear that allows you to choose any music you like on it.10.He has a good g__________ of the English grammar.请根据语义写出短语(能力提升)
1.live __________ 继续存在;继续生存
2.by means __________„ 用„„办法;借助„„
3.keep __________ 坚持;维持;沿袭(风俗、传统等)4.team up __________ 与„„合作或一起工作
5.take __________ 包括;吸收
6.apply __________ 申请;请示得到
7.a great / good __________ 许多;很多
8.mark __________ 画线;标出界限
9.make a __________习惯新的生活方式、工作等 10.back __________ back 背靠背 考点单词
1.means n.meaning n.meaningful adj.meaningless adj.2.occur vi.(能力提升)原句再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Earthquakes occur frequently in this area.(2)It didn't occur to him that she would refuse his invitation.(3)Do giraffes occur in Africa only? 用法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某人突然想起„„”的其他句型:(拓展创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pparent adj.同义词:()apparently adv.appear vi.appearance n.原句再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The apparent truth was really a lie.(2)It is apparent that iron is different from steel.用法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t was __________ from her face that she was really upset.Better leave her alone.A.racial B.abundant C.flexible D.Apparent 考点短语
1.keep up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1)Keep up your courage.(2)If you cannot keep up, I can walk more slowly.keep短语总结:
keep back keep(on)doing sth.keep on keep sb.from doing sth.keep out of„ keep to sth.keep up with 用正确的介词或副词填空
(1)She kept __________ working although she was tired.(2)The high cost of raw materials is keeping prices __________.(3)A certain percentage of your salary is kept __________ by your boss.(4)She wore a hat to keep the sun __________ of her eyes.2.take i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Fish take in oxygen through their gills.(2)Don't let yourself be taken in by his tricks.根据句意填入take相关的正确短语
(1)Anything you say may be taken __________ and used as evidence.(2)Her time is fully taken __________ with writing.(3)The company began to take __________ new staff.(4)Don't be taken __________ by his charming manner.3.Exactly when the first people arrived in what we now know as California, no one really knows.(拓展创新)
本句的正常语序应为No one really knows exactly when the first people arrived in what we now know as California.其中what we now know as California 是一个宾语从句,充当介词in的宾语。
例如:A modern city has been set up in what was a wasteland ten years ago.The way he did it was different from what we were used to.()(2010·山东)Before the sales start, I make a list of ______ my kids will need for the coming season.A.why B.What C.how D.Which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