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201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时间:2019-05-13 02:4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201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201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篇: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201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201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考点】

1、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

2、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3、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考点知识梳理】

1.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1)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现代________的发展,社会主义________的发展。(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①文化生活的可喜变化。

原因:文化市场和________的发展,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表现:

A、它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要,充实。

B、它能够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

C、它便于采取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提高思想道德素质。D、它易于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②文化生活存在的令人忧虑的现象。

原因:文化市场的______和传媒的______,也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表现:

A、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B、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

C、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③要求:文化市场越活跃、越丰富、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________、正确引导。

2.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1)当前人们的文化需求的特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针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变化及特点,应该提供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产品。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的、________的文化。

(3)大众文化的内涵:面向________,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________文化。

3.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1)落后文化

①含义:各种带有______、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

②表现:落后文化经常以________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③态度: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__________。(2)腐朽文化 ①含义: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________、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②危害及态度: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________、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________。

(3)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①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________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 台。

②__________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③市场经济的自身弱点会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

4、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①导向和示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__________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__________作用。

②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______,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______地位。(2)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①国家:大力发展________,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________,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②个人: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③企业:要增强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职业道德,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考点过关训练】

1、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 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12年8月13日在京启动“打击网络淫秽色情 打造健康网络环境”暑期行动,并邀请各大电信运营商及知名网站共同签署了《互联网站抵制淫秽色情承诺书》。实施这一措施的原因是()A.政府具有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B.腐朽文化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C.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D.电信运营商及网站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之所以坚持“两为”方向和“三贴近”原则,是因为()①这样才能创作出我们所倡导的娱乐性强的大众文化

②从人民群众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文化作品 ③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 ④基层群众中的文化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4、“坚持的是真,希望更多有故事的人来到这里展现自己,希望这些人的故事能够感动别人,影响别人。”长期以来,中国达人秀节目一直坚守着这样的理念,从而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这说明文化创作应该

A.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反映群众的呼声 B.提供大众化的产品,满足各种人群的需要 C.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D.加大媒体包装力度,充分发挥媒介的影响力

5、部分“风水从业者”通过自我神化包装,以“风水大师”、风水机构为名,借由淘宝网等互联网交易平台高价兜售“灵符”等风水吉祥物,赚取高额利润,一些骗局虽然十分低级,但受骗者数以万计。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

①文化市场的滞后性弊端 ②相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管理不力

③政府未能弘扬科学,取缔迷信活动 ④部分群众信仰缺失,寻求精神寄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国家广电总局研究决定:鉴于某教育电视台录制竞猜节目时,违反国家有关宣传管理规定,致使恶言丑行在网上传播,放大了丑恶现象,违背了媒体职业道德,败坏了媒体形象,社会影响极为恶劣,给予该教育电视台停播整顿的处理。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在文化生活中,我们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③发展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④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微博的力量,让人不可小觑。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凝聚民众力量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手段,而且由于其具有强大的传播力,破坏性更大。这说明 A.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上显示出强大的功能 D.文化市场的滞后性和传媒的盲目性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 8、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些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3山东卷)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国家应当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3重庆卷)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④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化州市实验中学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复习学案(8)ABCAD CCDAB 3

第二篇: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文化生活》_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综合解说

【地位作用】

本单元承接第二单元,全面回答了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及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一系列问题。从内容上看,本单元是第二单元的深化和展开,又是第四单元的基础。因此,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主要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设计为两课,第六课—一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六课包括两个框题: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第一框分三目。第一目从具体材料和图片入手,提出课堂探究,引出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然后表述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第二目从文字和史学典籍角度论证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并从其特有的包容性,论证其原因;第三目分析中华文化的衰微原因和怎样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第二框分为三目。第一目从具体材料入手,提出课堂探究,然后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角度论证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第二目分析了不同区域文化的形成原因与其之间的关系;第三目分析了各民族文化的异彩纷呈,论证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自觉学习,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第七课包括两个框题:“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第一框共有三目。第一目从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为切入点,引发出中华民族精神,并重点讲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作用;第二目主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别讲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形象在中华民族身上的突出表现;第三目以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中的核心地位为切入点,在讲述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二、知识结构:

三、课程标准:

3.9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10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3.11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四、单元导语:

综观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我们不禁会进一步思考:中华文化有什么突出特点?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在哪里?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些就是本单元所要探究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会看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前,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2)文字的作用、意义(3)史学典籍

(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5)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6)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7)不同区域的文化(8)各民族文化

◇理解: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2)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3)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表现

(5)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6)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7)各民族文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分析

(1)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一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2)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说明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原因

(3)联系我国各地实际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内涵说明我国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能力目标

(1)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

(2)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培养同学们辩证分析能力,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二、【课程标准】:

3.9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10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三、【整体感知】: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的突出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理解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四、【相关知识】:

(1)回顾以前历史课中所学的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部分内容。(2)回顾地理课本中我国不同民族和区域的特点。

五、【方法点津】:

(1)举办讲座或演示一些古代文明的相继衰落、中断、湮灭和我园汉字字体演变过程的资料,来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特征。(2)考察或参观有关的生产工艺、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建筑工程等,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3)通过搜集或演示各民族的不同语言、文字、风俗等资料,深入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反映着各自的历史、地缘因素,深入理解各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这种文化心理、文化传统和思想情感的认识,姓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4)撰文:“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或“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六、【课文导语】: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们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识。中华各民共同创造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

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七:【新课教学】:

第一框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课程标准】:

3.9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二、【新课教学】: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课堂探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溯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你的感想。

◇探究提示:图中的古巴比伦城遗址和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发源于古代的古巴比论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这些古代文明由于外族入侵相继衰落、中断、湮灭;只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见下表)殷周 春秋战

发展时期 秦 汉 隋唐时期 宋元明 明清

时期 国时期

延续隋唐文天命神古代中华促进了儒家化的辉煌、并权思文化高速统一的学说在史学、文学近代西想、“敬诸子蜂起 发展,并文化思想 民族文确立艺术、科学等方文化德保百家争鸣 以博泛吸化的发至尊方面成就巨传入

民” 思收外域文展 地位

大,并产生宋想 化

明理学

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封建社会影响较大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和作用 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雏形 儒家思想正式形成

进入气势恢宏的全胜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

◇课堂探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够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你能为这个结论作出进一步佐证吗?

◇点拨:“文化名人”介绍我国儒学宗师孔子的生平,主要评析他对中华文化的重要影响。

◇课堂练习:

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及其每一时期的特点。在中华文化发辰吏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泰朝,它统一了多民族文化.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文化.相比以前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而言.是时代文化的飞跃。故选B。其他三项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不是题干的所指,故不选。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那些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延续至今。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课堂练习:

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比较,从发展结果看,其特征是()A.发源地不同 B.传承的民族不同

C.传承的范围、地区不同 D.传承的时问不同

答案:D 解析:注意题干的限制性,是从发展结果看,其他文明从发展结果看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被融合,只有中华文明菥火相传,传承至今,故选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1)、汉字

①作用: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②意义: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 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点拨:“相关链接”描述了我回汉字的发展过程。方言、民族的多样化与汉字的统一性,深刻表述了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和促进民族凝聚力中的巨大作用。

(2)史书典籍。

①意义: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原因: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他们大都终身世袭,所以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③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

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特种邮票记录了中华文字的字体发展演变,传承了中华民文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点拨:“相关链接”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吏书其籍.我固的史书其籍种类多、规模大、存留丰富、影响深远,记戴传承中隼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课堂练习: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古也较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其中①是从时间历程上证明②是从汉字上证明.③是从史学其籍上证明。④不符题干要求,故选C项.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包容性: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箸。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课堂练习:

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②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③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 ④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包客性的相关知识。其中②明显错误.故选D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的衰微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大冲,中华文化也经历衰微的过程。

◇课堂探究:

(1)忆一亿,17、18世纪的地界发生哪些变化?(2)查一查,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有哪些表现?(3)想一想,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与国家的衰落是什么父系? ◇探究提示:

(1)①在政治上:欧洲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取代封建主义

②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产生工业革命,开始冲击封建自然经济。

③思想上:继文艺复兴后产生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冲击封建统治,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④在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

⑤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开展,西方国家展开殖民掠夺与,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①清朝统治者极力提供程朱理学,残酷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②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现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③人们封建落后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薄弱。④以中因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浙渐稿失。

⑤西学大量传入中田,西学东渐现象不断发晨,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3)①国家衰落使文化失去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加速了文化的衰落。国家衰落是文化衰落的决定性因素。②文化衰落是国家衰落的重要表现,反映了国家衰落.不利于国家发展。◇课堂练习:

近代中国文化衰微的原因有()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③维新运动出;④洋务运动出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衰微的原因,故①②正确。③④恰相反,维新运动有助于思想进步,洋务运动有助于国家强大。故选A 2.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本知识点教材从三方面分析论证:第一层论证了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重要因素;第二层论证在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曲折探索中得到的结论;第三层论证了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崭新一页。(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注意:

在近代中国·中国封建势力和西方列强相勾结,使中固沦为半殖民地丰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求救亡图强之路。事实证明:农民战争不可能赢得反列强、反封建斗争的胜利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注定要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也不能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进行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才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二框题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课程标准】:

3.10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二、【新课教学】: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课堂探究:参考上述事例,结合你所学过的历史知,可否对中华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作出描述? ◇探究提示:(1)中华文化的特色是辉煌灿烂。博大精深,文化内容既反映上层人们生活,也贴近百姓;园林设计上呈现地域差异,南方园林多体现居者闲适心境,北方园林多呈现皇权的尊荣显青;传统科技发达,许多古代科技居世界前列,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实现科技划时代的发展.

(2)对世界的贡献:传统文化光辉灿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前列。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及传播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宋元时期中国三大发明先后西传,对近代西方费产阶级改造旧社会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1)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2)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风格: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3)文学艺术的重要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注意:文学艺术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的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它源于社会,折射人类共同情感又承戴独特民族传统。

◇点拨:相关健接说明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内容博大,语言雅俗共赏,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皮影戏也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组成部分,反映中华民族丰富创造力。

◇课堂练习:

下列对中国文学艺术评价不正确的是()A.中华文学艺术历史悠久

B.中华文学艺术内涵丰富。形式绚烂多彩 C.中华文学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D.中华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独树一帜,占居首位

答案:D 解析:题干限制性词是“不正确”。A、B、C项都体现了中华文学艺术的特点。故正确。中华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中以其独特风格占有重要位王,但不是首位。故D项错误。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材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科学技术这一知识点。第一层从科学技术与民族文明的关系分析;第二层分析了巾国科学技术的地位、特点和意义。证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1)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2)中国的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点拨:“相关链接”说明我国科学技术在古代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和富有创造力的民族。

◇课堂探究:选择你最熟悉的一项,谈谈自己的见解,与学们交流共享。

◇探究提示: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它们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阶层日益衰落;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从此,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创造出众多让世界发生巨变的成果。

◇课堂练习: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重要性的看法正确的是()A.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B.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体现了我国科技处于世界前列 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 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答案:D 解析:注意题干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故A、B项不选。题干强调的是“对中华文化重要性”,故C项不选,只有D项符合题意,故选D项。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这里讲述了我国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的绚烂多彩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

1、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

教材从三个方面分析,首先分析了区域文化的成因,其次分析了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最后分析其具体表现。(1)成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问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具体表现:

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点拨:“相关链接”说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等因素不同,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受自然条件和多民族社会历史条件影响较大。它们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博大的特征。

◇课堂探究:

(1)你能从“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的意义上,说明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的差异吗?(2)如果把这些文化与你的家乡文化相比较,你还会发现什么新的特点吗? ◇探究提示:

(1)说明吴越文化流动和开放性强,滇黔文化内敛性强。

(2)这些文化与我们家乡相比较,其特点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特点相对稳定,具有明显的区域风情。◇课堂练习:

下列对“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理解正确的有()A.这是由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造成的 B.这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多彩、精深

C.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寨文化特征 D.不同区域文化保持各自的特色,不相融合答案:A 解析:A项是从形成原因角度,体现了区域不同.文化特征不同。B项不符合题意,没有体现“精深”。C项是题干的一方面的具体表现.没有全面概括题干主旨,D项本身错误,不同区域文化之间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我国的雕刎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例如: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是古代的汉族、鲜卑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2)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

例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并为三大英雄史诗。

◇注意: 民族文化深深地体现着各民族的风俗和精神面貌,通过一定的物质展现,可以表现在建筑、民族文学、舞蹈、习俗、信仰、衣着等方方面面。

◇点拨:“相关链接”中提到的《江格尔)是蒙古族卫拉特郝英雄史诗。史诗的篇幸结构、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等具有蒙古族说唱艺术的特点。从民族文学角度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绚丽色彩。

◇课堂探究:

(1)你还知道哪蝗少数民族舞蹈?它们务有什么特点?(2)你能列举一些少数民族的著名曲目及演奏的乐器吗? ◇探究提示:

(1)新疆舞蹈活泼优美,步伐轻快灵活,身体各部分的运用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变化极为丰富;北疆以伊犁为代表,它的赛乃姆舞蹈,吸收了一些其他民族的舞蹈成分,动作潇洒豪放,轻快利落,不时出现戛然静止和幽默风趣的小动作;东疆以哈密为代表,这里的赛乃姆音乐比较缓陧,节奏中保留了不常见的节拍,它的舞蹈动作稳重,手腕的变化不大,基本是半握拳式,在头上左右摆动,单步较多。由于各地区的赛乃姆风格特点不同,所以群众习惯在赛乃姆前面冠以地名以示区别,如喀什赛乃姆、伊犁赛乃姆等。手鼓在赛乃姆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掌握速度,又以响亮流畅的鼓声渲染气氛,鼓舞人心。

(2)蒙古族音乐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马头琴,代表曲目《马头琴》。维吾尔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八十二部大曲》,是维吾尔民间音乐向套曲形式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一部维吾尔民间音乐和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它包括古典叙咏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蹈乐曲和器乐曲340多首,长期流传于南北疆各地。维吾尔族的古老乐器是弹布尔,主要曲目为《乌扎勒》。哈萨克族著名的《玛依拉)Ⅺ我的花儿》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声乐坛上经常演唱的曲目。2.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此知识点教材从四个方面分析:第一,分析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第二,分析了民族文化的地位;第兰,分析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第四,总结其意义。

(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义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地位。它们都足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儿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4)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点拨:“教材插图”说明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既有本民族的色彩,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我国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中华文化博大、深厚。

◇课堂练习: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A.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义化底蕴 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尤认同感 C.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特性,义有中华文化共性 D.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A、c、D项都正确表达了民族文化的意义、特点,只有B项错误,民族文化虽是本民族特点的深刻表现,但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得到其他民族的认同,是民族凝聚力强大的表现。

◇本课小结:

1.本课宏观把握捷径:本课主要讲解了中华文化的突出特征,首先分析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具体原因、表现;然后分析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具体表现,如古代的文学艺术、科技和不同的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从而深层次地认识了中华文化的全貌。

2.把握本课主干知识,构建知识大树,系统掌握全课内容,并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篇: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文化生活》第十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新人教)

第十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

(1)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3)知识文化修养的含义(4)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

◇理解:(1)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2)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性(3)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要求(4)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5)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要求 ◇分析

(1)结合时代特征分析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2)结合先进文化建设,说明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3)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分析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性(4)分析诚实守信的时代意义

(5)结合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说明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要求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先进人物的事例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多种价值观的正确选择,培养比较鉴别的能力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1)通过典型事例分析,增强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要性的认识(2)通过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自觉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

(4)加强自身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自觉加入到为人民服务和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行列生

二、【课程标准】:

4.14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并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从而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从而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去。

四、【相关知识】:

(1)收集整理有关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为理解本课基本理论做准备。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体会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3)了解个人主义的表现和本质,以便与集体主义这个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做比较。(4)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作用。

五、【方法点津】:

(1)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2)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体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在先进人物身上的体现。(3)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学习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六、【课文导语】: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我们要在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努力做一个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七:【新课教学】:

第一框题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课程标准】:

4.14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

◇课堂探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道德典范。在你看米,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探究提示:他们都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舍己为人,公而忘私,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业做出巨大贡献。

◇课堂探究:你还能举出至今仍具有牛命力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吗? ◇探究提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等等。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我们进一步明确了:

(1)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2)道德典范具有时代性。

不同时代的道德具有不同的内涵。今天,我们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二)、紧紧抓住中心环节 1、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表现。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

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同资本主义思想道德以个人主义为原则根本对立的。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存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L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

◇拓展延伸:要看到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个人主义是源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意识,是上层建筑,是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个人主义鼓吹自我至上,强调个性自由、个性解放,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牺牲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对社会的存在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

集体主义是源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是上层建筑,它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的。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正确原则和道德原则。集体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

◇点拨:“专家点评”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课堂练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培育“四有”公民 B.思想道德建设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三个面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故选B。2.关于思想道德建设,说法不正确的是()A.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B.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D.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

答案:D 解析:注意此题为反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说法。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所以选D项。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3)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拓展延伸:党的基本理论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党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基本经验可以总结为十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点拨:“专家点评”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课堂练习:

属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的有()A.健全法制,依法治国

B.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C.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D.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此题是考查同学们对道德与法治、政治、经济的区别,它们之间有联系,又是不同的范畴,只有c项符合题干要求。

(三)、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1.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性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的基础性工程。

◇课堂练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①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②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④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组合式选择题常用排除法,其中④认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就是精神文明建设是不恰当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但不能将二者完全等同起来。

2.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要求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此同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也利用市场经济的弱点,侵蚀人们的思想、败坏人们的道德。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其中,特别要强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除了依靠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调控之外,道德调节必不可少。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

◇课堂探究: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说说自己的理由。◇探究提示:

观点一:这种观点总体上说是错误的,因为它没有看到诚实守信对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市场主体是可以追求利益的,但要用合法手段,不能一味为了赚钱而违规违法。市无信不立,良好的信誉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方面。

观点二:正确。诚实守信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恃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观点三:正确。道德观念总是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被赋予时代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辰,催生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碗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应汲取营养、丰富发展。

观点四:这个说法是极其错误的。市场经济有其弊端,但不是必然导致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下降。一方面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宏观调控的合理利用会克服市场调节的消极方面。◇课堂练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A.导致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普遍下降 B.利益驱动使得诚实守信不再那么重要 C.必然带来思想道德观念的同步发展

D.催牛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 答案:D 解析:A、B、c三个选项本身是错误的,可用排误法排除。其中c项中认为思想道德观念与经济会同步发展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思想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课堂探究:你能否引述与上述道德规范相关法律条文。◇探究提示:上述道德规范见诸很多法律当中,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应当“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课堂练习:

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联系,正确的是()A.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都是我国基本的治国方略 B.道德调节的范围更广泛 C.法律调节的行为更具体

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二者是根本对立的 答案:A 解析:B、C两项说法正确,但它们所阐明的是法治和德治的区别而非联系;D项本身是错误的说法,可排除。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5

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人人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课堂练习:

关于礼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

B.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C.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创新

D.是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否定 答案:D 解析:D项说法错误,注意此题为反向选择题。

第二框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

一、【课程标准】:

4.14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课堂探究:

(1)你是如何看待上述道德冲突的?(2)你还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吗? ◇探究提示:

(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到人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了多元化的道德选择标准,从而引发道德冲突。

(2)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有的同学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制造黑客程序,破坏校园网的正常运行;有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制假售假,坑蒙拐骗;有的人身上存在着拜金主义倾向;等等。

从上面的课堂探究中,我们认识到:(1)出现道德冲突的原因:

生活变化很快,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进程;新型产业的崛起与传统产业的衰落,使众多劳动者不得不面对新的择业问题;网络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社会交行的新天地;等等。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告别传统牛活方式的同时,也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下的“两难选择”。

(2)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

解决道德冲突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二)、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升华

1.知识文化修养的含义和思想道德的含义(1)知识文化修养的含义

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知识文化修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2)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

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课堂练习:

关于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属于思想道德修养 B.科学知识的学习是文化修养的内容 C.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 D.知识文化修养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答案:D 解析:D项把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等同起来,忽视了二者的差别。此题为反向选择题,故选D项。

2.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关系

◇课堂探究:在你看来,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1)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缺乏知识文化修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2)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

◇课堂探究:你能否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评论这些言论? ◇探究提示:

(1)这些言论的共同点是强调了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结合生活中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来评论。生活中有道德高尚的人,也有道德水平低下的人。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会。

◇点拨: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一一但丁 这句话说明了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探究课堂:你如何看待上述现象?为什么必须坚持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 ◇探究提示:上述现象割裂了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忽视了思想道德修养。

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同时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只有坚持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才能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3.知识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

知识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一观点()A.割裂了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B.认为“才”比“德”更重要 C.认为“德”比“才”更重要 D.认为“德”“才”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答案:D 解析:可用排误法排除,A项不符合题意。B、C项观点错误。

2.但丁的名言: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一观点()A.强调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B.认为道德要远远比智慧更重要 C.认为智慧比道德更重要

D.认为道德和智慧是完全对立的 答案:A 解析:但丁的名言的本意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不是去比较道德和智慧哪一个更重要。

(三)、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课堂探究: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

①理想、信念、道德、人格、健康等,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②有钱就有一切,无钱寸步难行;③人生在世,“吃穿”二字;④大公无私,先公后私;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来衡量这些观点,你赞成哪些观点?反对哪些观点? ◇探究提示:赞成①④⑥观点,反对②③⑤观点。1、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要求

(1)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积极的、健康的、进步的思想道德,总是旧消极的、有害的、落后的思想道德相比较而存存、相斗争而发展的。只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的界限,社会主义心想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科学与迷信的界限,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才能切实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为此,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没小闻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点拨:“专家点评”说明了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1)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区别:含义不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预见,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同时必须看到,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联系:相辅相成。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拓展延伸:什么是改造主观世界? 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①所谓改造思想,主要是指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叫为人的其他精神要素都受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并在它们的支配下形成特定的精神活动的指向性。所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处于核心地位。

在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足统一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世界观。世界观不仅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同时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和想问题、办事情的价值原则,决定着一个人的人人生追求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选择。

正常的人在社会生活中,虽然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以及消极人生观的影响,才能转变主观世界,既推动社会的进步,也使个人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②改造认识能力和思维方法。

无论是改造主观世界还是改造客观世界,都要求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改善知识结构,从而改进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能力。

③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课堂练习:

关于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说法正确的是()A.共同理想是指实现共产主义

B.最高理想太远、太大,根本无法实现

C.共同理想足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D.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物质前提 答案:C 解析:弄清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就不难选出正确选项。

◇课堂探究:比照以上观点,说一说你平时是如何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 ◇探究提示:这个设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谈一些体会,如,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孝敬父母长辈、尊重老师同学、阅读名著、严于律己、助人为乐等。

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亟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始终没有离开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践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过程中,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像无数先辈那样,加人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行列中。

◇课堂练习: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我们必须()①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②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③脚踏实地,不断实践④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①②③④四个说法都有助于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本课小结:

1.本课宏观把握捷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

?首先要牢牢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本课正是围绕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的,讲述为什么要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的具体要求(即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怎样处理思想道德建设与知识文化修养的关系等问题。

2.用全面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分析几个重要关系;

(1)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关系;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3)法治和德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4)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5)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第四篇:201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26(人教版必修3)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第二十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据此回答1~4题。

1.2010年9月14日,第十三届中国(象山)开渔节祭海典礼隆重举行。浙江象山被授予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我国第七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海洋渔文化有着悠久的传统,如今更增添了保护海洋、人海共荣的宏大主题。材料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②各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国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文明 ④海洋渔文化与时俱进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010年1月31日,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就琴、亲、魅等44个汉字在专家倡导下进行了写法调整引发争议作出回应时表示,这次微调只不过是将以往习以为常的书写习惯给别过来,当然,《通用规范汉字表》尚在征求意见阶段,会充分重各方意见。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 素——斗拱。16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故宫红”,表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上述材料说明()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中国国家馆的设计是对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③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我国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我国的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歌舞极具特色„„这说明()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我们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体,融合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据此回答5~10题。

5.(2010·广东文综)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6.安庆市与邻近的湖北黄梅县就黄梅戏的产地存在争议,学者们也没有定论。有学者认为黄梅戏究竟产自哪里并不重要,对此观点下列能够提供有力支撑的是()①区域文化是一定区域内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②不同地方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融合 ③一切文化成果都应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④区域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2010·天津文综)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 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8.2010年2月3日,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领衔主演的大型衍生态打击乐舞《云南的响声》在北京上演,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舞蹈而激动,更为这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②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③传统的民族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温家宝总理会见傣族舞蹈家刀美兰时说,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蓬勃发展,不断走向繁荣。由此可以看出

()①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整体 ②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各具特色,水火不容 ③少数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作出贡献 ④少数民族文化独立于中华民族文化之外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幅创作于660年前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被分隔在浙江和台湾,围绕这幅画合璧的多次努力,让两岸人们有了新的期待。这说明()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共同特征 B.两岸文化具有趋同性

C.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据此回答11~12题。11.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①包容性能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②包容性能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 ④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但汉字中也有外国文字的成分,例如,沙发、巧克力等词语就来自英文的直译。现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不少是由国外传入中国的,如电器、汽车就是外国人首先发明的。特别重要的是,指导我们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也是由国外传入的。这说明()A.中华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C.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B.创新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品质 D.文化和经济、政治紧密相连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13.(2010·安徽文综)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12分)14.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重大节日来欢庆,但也有像羌、藏等民族有自己的“年”。这说明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并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16分)答案

1.C

2.B

3.A

4.C

5.A

6.C

7.C

8.A

9.B

10.C

11.C

12.C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13.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4.(1)说明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都有一个“年”,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共性;像羌、藏等民族有自己的“年”,即使同样在春节过年,也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体现了各自文化的民族特性。

(2)原因在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也形成了中华文化有其共性的一面;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各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族文化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201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3课随堂巩固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年12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世界遗产证书颁发仪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指出,世界遗产作为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杰作,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不可再生的资源。中国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目前已有38个遗产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遗产保护事业,从法律法规、经费投入、科研教育、交流合作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了世界遗产的保护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方式确立世界文化遗产,并予以保护。这是因为()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②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遗产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2.2009年1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罗发表《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演讲时说,文明存在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在中华文明中,早就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古兰经》就有一百多处讲到和平。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这表明()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②不同的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各国都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演讲内容表明了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各国应在多样性中把握统一。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选D。

翻开人类文化的历史,可以看到,各种文化都有其自身发展的演变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历史上的一切文化成就都是对全人类文明的宝贵贡献,不同的文化有历史长短之分,并无高下优劣之别。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体现了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是()①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坚持不同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③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④历史上的一切文化都是优秀文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C。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即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4.采取以上态度的原因是()①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同步发展 ④实现各民族文化走向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A。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③中的“同步”、④中的“统一”不正确。

5.2009年10月9日,世界媒体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时表示,当今社会媒体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辐射日益加强,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深入,正因为如此,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任何时候更为重要。这表明()A.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B.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C.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D.大众传媒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生动形象真实

解析:选B。本题考查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C本身表述不正确。A是针对印刷,D针对电视,都与材料不一致,B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6.《国语·郑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意思是万物相和相生,纷乱、争端不利于事物的发展,但若单一无变化,万事万物就会停滞不前。正如声音单调不好听,颜色单一无色彩,一种味道就没有滋味。

从这段古语中,我们能否感受到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作用,难度不大。文化多样性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的意思有相通之处。此类题型在考查时运用文言词句,若没有解释意思,在一定程度上又加深了难度,这点就要靠学生在其他学科上的积累了。

答案: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又存在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多种文化的并存共生,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取长补短,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

下载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201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201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