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近几年命题情况 牛尔为[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0:2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中考近几年命题情况 牛尔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中考近几年命题情况 牛尔为》。

第一篇:河南中考近几年命题情况 牛尔为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河南中考近几年命题情况 牛尔为 作者:ABC321时间:2013-4-19 河南中考近几年命题情况牛尔为

一、作文

1.最美丽的2.话题作文:以“课外阅读”为话题作文(2005)3.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4.话题作文:以“交流”为话题作文(2006)

5.那一次,我很(快乐、内疚、受启发)(限制性半命题作文)6.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2007)7.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

8.新材料作文:①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 ②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③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2008)9.逆耳忠言助我行

10.新材料作文:小姑娘把橘子皮剥去,看见里面有很多小瓣,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瓣呢?”“是为了让你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啊。”橘子回答说。

小姑娘又问苹果:“苹果,你为什么没有长成小瓣呢?是为了让我一个人独吃吗?”“不!”苹果回答,“是为了让你能完整地把我奉献出去。”(2009)2004年作文题:

1.我与(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请补全题目再写作)2.请以“学会爱自己”为话题作文

3.我找回了(自尊、自信、友谊、母爱„„)(请补全题目再写作)4.请以“信念与成功”为话题作文 作文评分情况(略)

二、阅读材料及命题情况

(一)记叙文体 1.宝石项圈(2005)

2.六个馒头 妹妹扮演的角色(2006)3.让我看着你(2007)4.梨一样的苹果(2008)5.前方遭遇塌方(2009)。

2004年选文题目:乡韵自多情 改变一生的闪念 命题情况

1.分析理解句子的含义或作用。如:2005年第12题,2006年(1)第10题、第11题,2006年(2)第8题、第9题,2007年第9题、第11题,2008年第9题、第10题。

2.分析人物。如:2006年(1)第10题、第12题,2006年(2)第6题、第9题,2007年第10题、第12题,2008年第8题、第9题、第10题。2009年第10题

3.分析情节。如:2005年第13题,2007年第8题,2008年第7题。4.分析语言。如:2005年第11题,2008年第9题。

5.开放性试题。如:2005年第14题,2006年(1)第13题,2006年(2)第10题,2009年第11题。

6.概括内容,分析作用。2009年第7题。其他:

1.结合全文回答。如:2005年第10题,2006年(2)第6题、第7题。2.分析题目。如:2006年(1)第9题。3.作批注。如:2008年第11题。

4.根据上文补写相关内容。2009年第8题。

5.写修辞手法,并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2009年第9题。

(二)说明文 1.钧瓷(2005)

2.谈汉字 说窗(2006)3.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2008)4.没给题目(2009)命题情况

1.采集信息(特点、用途等)。如:2005年第15题、第17题,2006年

(二)第11题,2008年第13题。

2.说明方法及作用。如:2006年

(二)第13题,2008年第14题,2009年第13题。

3.语言特点及分析。如:2005年底18题,2006年

(一)第15题,2006年

(二)第12题。2009年第14题(词语能否删去)。

4.句子及内容分析。如2005年底15题,2006年

(二)第14题、第15题,2008年第12题。2009年第15题(句子间的关系)。

5.说明的对象及特征分析。2009年第12题(用加标题的形式出现)。其他:

1.填词语。如:2005年第16题,2006年

(一)第14题。2.开放性试题。如:2005年第19题,2006年

(一)第16题。3.探究性试题。如:2008年第15题。4.材料分析。如:2006年

(一)第17题。

(三)议论文

年轻人要更善于反省(2007年)命题情况:

1.论点。如:2007年第13题。

2.分析段落、句子(作用)。如:2007年第14题、第16题。3.采集信息。如:2007年第15题。4.论据选择。如:2007年第17题。

三、古诗文阅读及命题情况

(一)文言文

1.三峡 马说(2004年)

2.记承天寺夜游 醉翁亭记(2005年)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陋室铭(2006年)4.邹忌讽齐王纳谏 曹刿论战(2007年)5.鱼我所欲也(2008年)(该文2003年曾出过)6.醉翁亭记(2009年)(该文2005年非课改区曾出过)命题情况

1.解释加点的词语。如:2005年第20题,2006年

(一)第18题,2006年

(二)第16题,2007年第18题,2008年第16题。2009年第16题。

2.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有时会加上“注意加点的词”进行提示)如:2005年第21题,2006年

(一)第19题,2006年

(二)第17题,2007年第19题,2008年第18题。2009年第17题。

3.分析理解课文。如:2005年第22题,2006年

(一)20题,2007年第20题。4.用课内文段中的内容回答有关课外文段的问题。如:2006年

(一)第21题,2008年第19题。

5.课内外文段对比,回答问题。如2006年

(二)第19题,2007年第21题。6.结合文段分析原因。2009年第18题。7.概括文章内容。2009年第19题。其他:

1.理解填空。如:2006年

(二)第18题。2.参考材料分析理解。如:2005年第23题。

3.得到的启示(两个文段的共同点)。如:2007年第22题。4.论证方法及作用。如:2008年第18题。

(二)诗歌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钱塘湖春行(2005年)2.天净沙 秋思 望岳(2006年)3.次北固山下(2007年)4.游山西村(2008年)

5.江城子 密州出猎(2009年)命题情况

1.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如:2005年第24题,2006年

(一)第22题,2007年第23题。2009年第21题。2.理解诗句的含义。如:2005年第25题,2006年

(二)第21题。其他:

1.分析诗句的作用。如:2006年

(一)第23题。2.写出所描写景物的特点。如:2006年

(二)第20题。3.赏析诗句。如:2007年第24题。

4.概括诗歌描写的内容。如:2008年第20题。2009年第20题(场面)。5.有关名句的运用。如:2008年第21题。2001年以来考过的文言文:

2001年《愚公移山》 2002年《陈涉世家》 2003年《上枢密韩太尉书》《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鱼我所欲也》 2004年《马说》《三峡》 2005年《记承天寺夜游》《醉翁亭记》 2006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陋室铭》 2001年以来考过的古诗词:

2001年《出塞》 2002年《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003年《题破山寺后禅院》《望岳》《次北固山下》2004年《钱塘湖春行》《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2005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钱塘湖春行》2006年《天净沙 秋思》《望岳》

四、积累与运用

(一)必出的基础知识题 1.字音

2.字形 3.书写 4.古诗文默写 5.名著阅读 6.修改病句

7.材料分析(综合性学习)

(二)每年变化的题型 1.微型阅读(2005年)2.基础知识综合题(2006年)3.解说汉字(2006年)4.排序(2007年)5.读图谈感想(2008年)6.多词造句加修辞。(2009年)

(三)没有出过的题型 1.词语的运用(包括成语)2.选词填空

3.语句填空(句子的连贯)4.仿句 5.对对联 6.按要求改句子 7.多词造句 8.标点 9.文学常识 记叙文体常考内容

一、字词

1.解释词语的含义、作用 2.写出词语的表达效果 3.筛选词语

4.写出词语的好处在哪里

二、句子(这是记叙文考查的重点)

1.概括句子的含义(包括:言外之意,难理解的句子的解释等。通常和文章的中心或人物的性格品质有关)

2.句子的作用:①结构②内容(内容包括:词语和语句。词语又包括,形容词和副词;语句又包括,写景物的句子、写人物的句子、带修辞的句子、抒情句、议论句和叙述句等)3.从语言的角度评析句子

4.句子的表达效果。(一般从修辞的角度去分析)5.对句子作批注。6.赏析句子的语言 7.句子的仿写。

8.写出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段落

1.从内容、结构分析段落的作用。2.理解段落的含义。

3.写出段落在表达上的特点。4.分析为什么要写某一段 5.段落的比较。

6.能否删去某一段?为什么? 7.对开头段的作用的分析。

四、文章(这是记叙文考查的另一个重点)1.关于行文的思路。2.筛选信息。3.总结内容和中心。4.分析理解。

5.概括情节(或补充情节)。6.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7.分析文章的特色及写作意图。

8.关于记叙的顺序(分析插入内容的作用)。

五、分析人物

1.分析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品质。2.揣摩人物的心理。3.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4.对人物进行评价。

5.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六、语言特点

1.举例分析语言特点及其用意。2.写出修辞方法及作用。

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文章的优点。4.有关表现手法。(通常指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七、题目

1.正确理解题目及作用。2.为什么以某某为题。3.题目的妙处。4.关于命题的用意。

八、开放性试题

1.如何理解文章所写内容。

2.文章带给我们的启示。(思考等)3.联系实际谈感受。(感悟)4.谈认识。

5.填写读书卡片。(练习课外阅读)6.自拟题目并给出答案。7.写读书笔记。

九、其他

1.谈对引文的理解。2.分析引文的作用 3.有关文学常识。4.写出有关名言或诗词。说明文常考内容:

一、说明的要素

1、说明的对象

2、说明的方法及作用:列数字(准确、清楚地说明);举例子(具体地说明);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作比较(清楚、突出地说明);分类别(简洁、明了地说明);下定义(准确地说明);配插图(使-----一目了然)。作诠释(解释说明);摹状貌(形象地说明);引用(有力地说明)。回答时一般要:基本作用加原句或前、后句的解说。

3、说明的顺序:空间顺序(建筑物或建筑群)常见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东、西、南、北、中。时间顺序(发展变化、过程、程序)一般要说出变化的结果。逻辑顺序(事物本身内在规律或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常见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抽象到具体、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从特点到用途。

二、说明的内容

1、总结概括文章(段)的内容。(注意题干的问法,注意整体和局部的区别)总结时一定要完整,不要漏掉内容。

2、对内容的理解。

3、内容填空。

三、说明文的语言

1、词语的作用。(修饰限制)

2、句子的作用。(一般包括结构和内容两方面)

3、对比不同点。(对象、方法、顺序、内容)

4、词语的指代作用。(包括代词和有指代作用的词语)

5、句子间的关系。(因果、递进、对比、解说、补充、目的、并列)

6、解词。(包括对借喻和语境义的解释)

7、语句顺序的调换。(注意句子间的关系和逻辑顺序)语言特点 8.语言的准确性。(包括两种问法;能否删去和加点词语的作用)

9.分析语言特点。(要告诉学生语言特点包括修辞、准确性、修饰,以及句式的作用等)

10.句子的表达效果。(修辞或表达方式的作用)

四、采集信息

此类题通常会用“哪些”、“哪几种”、“什么”、“多少”等词语提问。回答时要注意回答的完整性,不要漏掉内容,还要注意题目所问内容有整体和局部之分。

五、开放性试题

六、综合性试题。

河南中考易错试题与典型试题专题讲座”稿 牛尔为 作者:ABC321时间:2013-4-19 河南中考易错试题与典型试题专题讲座”稿 牛尔为

一、近几年命题特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进行命题和中考已有三四年了,综观近几年的试题和前些年相比,在总体布局不变的情况下局部发生了一些变化,的确有了明显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是每一年都必有的。这里面除了观念上、形式上,以及题量上发生了变化外,更主要的还是命题的选材更贴近生活,命题的形式更符合学生实际。全面摒弃了那种死记硬背的词语解释,注重考核学生的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启迪,突出语文学习方法的运用,侧重对语文学习过程的考查,突出了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以读促写,使语文实践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进一步凸现出来。真正让学生有话可话,有言可发,有情可抒。引导学生更广泛地阅读文学作品,更全面地了解大千世界,更切实地继承优良传统,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所谓不变是指:

1.试卷风格基本不变,难度不大。我们河南省是个大省,又是全省统一命题,保持稳定十分重要。因为中考试题会有形无形地对初中语文教学起到很大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加上各地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这些都为命题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把握命题难易的尺度,体现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五个“有利于”,就成了命题工作中必须首先考虑到的问题。所以保持风格稳定,试题难易适中的命题思路是符合省情,符合教育部精神的。

2.命题依标扣本,公平、合理。试卷命题依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说明与检测,凡涉及到课本的知识点,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命题。如:积累与运用中的基础知识题目和默写题目,古诗文阅读的大部分题目,课外名著阅读的题目等,都能从初中课标中找到依据。这对各种版本的教材来说,都是公平的,合理的,容易被全省所有考生所接受。

3.试卷结构相对稳定。与去年相比,试卷样式没有大的变化,还是分为四个部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相对稳定的试卷结构对考生来说,会有利于稳定考生心理,见卷不惊,使考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4.试卷选材传递时代精神。语文试卷的命题选材既不刻意与时事政治挂钩,跟风追逐热点,把语文卷变成政治卷,又不可避免地受当年国家大的政治形势的影响,因为命题选择的材料一定来自当年的现实生活,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注重思想性、教育性和语文性的结合也是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如2008年试题选材中的“加油,中国”宣传画,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材料作文的主题就体现了鲜活的时代感,(二)所谓变化是指

1.知识点的考查,稳中有变,覆盖面更大。在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部分知识点的考查略有调整,如:积累与运用中每一年都有一题在调整变化。如:2005年的“微型阅读”、2006年的“解说汉字”、2007年的“排序”、2008年的“看图写话”等。现代文阅读中,除了记叙文每年必考之外,对议论文和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的考查是经常变化的。如:2005年和2008年分别考的是说明文《钧瓷》《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2006年和2007年考的分别是议论文《谈汉字》和《年轻人要更善于反省》这样稳中有变,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避免单一化和片面性,避免猜题押题,有利于全面复习,具有较好的导向性。

2.试题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从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如有关汉字书写的题目,就是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青年志愿者的题目以及名著阅读和读书摘录、作批注等题目,涉及到的内容都是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或遇到的事情,通过考查,检验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检查考生是否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也是重视“过程与方法”的一种尝试。文言文的课内外比较阅读,则考查学生把课内知识运用到课外的实际运用能力。3.古诗文阅读在课标范围内,变化不大。我省四年以来的文言文命题在稳定中有一定变化。如在选文上,字2006年起,在课内文段之外,精选课外文段与之相配。而课外文段的作用一般是从某个角度,对可内文短的思想、观点、情感、写作特点进行补充。对古诗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等方面。

4.作文开放有度,命题形式每年都有变化。作文题目的设计尽量考虑到不同层次的考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写作水平,题目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尽量避免宿构和假大空。每一年作文的命题情况如下:2005年分别是:半命题作文《最美丽的 》 和以“课外阅读”为话题作文; 2006年分别是命题作文《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和以“交流”为话题作文;2007年的作文题分别是:(限制性半命题作文)《那一次,我很 》(快乐、内疚、受启发)和命题作文《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2008年两篇作文分别是命题作文《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和新材料作文。(①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 ②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③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

二、学生在中考中常见错误及解决办法 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

近几年来固定的试题汉字的字音、字形、书写,修改病句,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材料分析等,另外也会有一些不断变化的题型。

1.辨析形似字、同音字的题得分率为63.75%,这对于初中生来讲是不高的。失分原因:平时读书、写作是不注意区别。相对于字音,考生对字形的把握更需要下工夫,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

2.材料分析题一般得分率不高,常常在67.06%左右。

失分原因:(1)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并准确概括的能力的题。相当多的考生不能准确、恰当地概括材料的,不会用原文词语提炼。如,2008年第5题第(1)小题。考生回答为“写汉字的弊端日益突出”“书写水平比较低”“对汉字的使用和书写很不重视”(答题很随意、模糊);“称呼”随意变换或概括不全,题目中出现3种称呼——不同人群、年轻人、小学生,考生却答出“在职人员书写不过关”“年轻人书写状况不乐观”。(2)修改病句时,部分考生简单、粗心地把“规范美观”与“会认会写”调换位置,使修改句不通“写得会认会写”;个别考生不能依据“尽量少改动原句”的修改原则把“美观”改为“美丽”、“会认会写”改为“会认真写”。(3)由于材料分析题每年设计的问题都不同,也是一些不注重基础,只在死练的考生吃了苦头

3.看图写话的题得分率较低,为63.84%。

失分原因:审题意识很薄弱,如,2008年第6题。这是一道看图写话题,要求根据“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和“‘加油,中国’宣传画”的“主要内容”,写出“感想”。而有些考生在写感想时,感想不是建立在“图的主要内容”这个基础上;只围绕其中一幅图、一个方面写感想;单纯介绍画面,不谈感想;个别考生对题目的字数要求视而不见,导致失分。

启示:

针对辨析字形、汉字书写、古诗文默写中出现的错别字难改情况,建议老师们在复习中,让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听写本,对学生出错频率比较高的易错字、难写字专门定期听写,听写、默写时最好明确书写等规范的要求并量化为一定的分数,让学生定期复习听写本,常见常练中转化成良好习惯。加强审题意识的训练和概括表达能力的训练。

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

(一)记叙文阅读

试题一般涉及情节思路、描写方法及作用、词句的理解及赏析、加批注来表达自己的感悟等,共5道题,其中4道题得分率较低。

1.概括故事情节的题得分率不高,一般为60.87%

失分原因:概括能力差;不会审题,抓不住题干的关键。如,2008年第7题要求考生对文章的中心、思路、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准确概括故事的经过。考生多不能“以梨苹果为线索”进行概括,表述语无伦次,主语不断变换,不知用“米哈朵夫”为主语叙述。

2.分析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题平均得分率通常在55%左右。

失分原因:(1)基本概念不清,把描写方法与修辞手法混为一谈。误答为动作描写、拟人手法;(2)对题干的要求理解不到位,如:2008年第8题问的是“三个句子”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考生作答时只针对一个句子回答或泛泛答成“表现了老师的心情”忽略了是“不同的心情”。

3.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题,得分率也不高,为67.2%。失分原因:一是不知道“表达效果”该怎么回答;二是忽略了赏析修辞(赏析表达效果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从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入手,指出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4.分析理解句子(词语)的题常常是考生回答最不好的题之一。得分率2008年是55.05%,2007年为57%。

失分原因:对文段的理解较肤浅,不够深入,概括不全面。如2008年的第10题“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⑦段中加点词语‘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这里“痛苦”是一种心理感受,只要具体说出是“不安、自责”即可。有些考生只答米哈朵夫错怪、伤害了学生这些造成痛苦的原因,导致回答不准确。对“‘令人尊敬’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只答“爱心”或“责任心”,有的只答“求实精神”“执著精神”。表现出学生的概括力、表达能力尚需提高。

启示:

1.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对于常用的如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应让学生能熟练辨别,并能够结合文本的具体语境说出它们的作用。

2.针对语言不简洁,表述不准确,意思不完整等问题,加强概括能力的训练,平时教学中可以按文体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概括的技巧,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学习使用归纳性、评价性的语言,而不是只围着某个题转,却不知使用关键词、中心词进行归纳、评价。

(二)说明文阅读

一般分别考查标题的作用、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延伸探究的能力。

1.考查说明文标题(或其他文体题目)作用的题,得分率37.97% 大部分学生回答不完整,只答出其中一点。或两点,是失分最多的题之一。

失分原因:暴露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不足,也暴露了学生对说明文文体特点的把握不好。思路一,分析标题的结构,这道题目就会好回答了。比如,2008年的说明文《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战靴”——点明说明对象,“追风”——点明了高科技战靴的作用或者优点、特点,“奥运飞人”——引起读者的兴趣或者注意。而说明文这一类文体的标题作用有三:点明说明对象;点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兴趣。思路二,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答。如果学生把握了这些,那么这道题也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了。

2.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的题得分率较低,为59.93%。

失分原因:第一问辨别说明方法,学生回答较好,只是个别学生出现术语写错现象,比如:把“举例子”写成“举例字”“举列子”。第二问指出说明方法的作用,回答不好,失分现象严重。很多学生不知道说明方法的作用就是为了明确被说明对象的特征,不知道结合文意来具体地谈作用。

启示:以上几道题都存在着表达不够准确的问题。比如:12题点明说明对象,学生表达成“点明中心,点明主旨”或者“描写的是奥运飞人的战靴”,把应该应用在记叙文中的术语运用在说明文中。

1. 把三大文体的特点讲透,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辨析。

2. 对学生着力进行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的训练。07年就提出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重点应是我们老师如何加强学生理解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议论文阅读

1.议论文分析某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的题得分率较低,为36%。

失分原因: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把握不准,对文章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准,不能很好地掌握句子的表达方式和它们的作用,甚至不了解文章中都有哪些作用存在。

2.写文章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题得分率不高,特别是对文言文中的议论文的分析尤其如此。如,2008年的第18题得分率仅为35.25%

失分原因:考生分不清文体,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不同用语(论证方法、说明方法、修辞手法)混为一谈,写成“举例论证、举例子、举例说明”,如“作比较、对比的修辞”;误答为“举例论证”“事理论证、类比论证、排比论证”等。至于说明论证的作用,普遍的失误是说一些空话套话,回答过于笼统,不具体,没有联系文章进行阐述,泛泛答如“增强文章气势,使论证更严密,强调突出了文章的论点” “准确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更好地、突出论述了文章要讲的道理” 等不能得分。

第三大题:古诗文阅读

一般考查解释加点的词语、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分析内容、赏析句子等。

1.文言文种解释加点词语的题得分率较低,2008年为49.75% ;2007年为49.7%。

失分原因:没有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如“何加”的“加”,理解为“用”;“得”解释为“报答、恩惠、品德、”,与“感激”的意思有很大的偏差。(注,此处没有强调通假现象)如: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有什么益处(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感激

2.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的题得分率为58.38%

失分原因:不理解句义,如“难道不可以接受吗”;关键词没有译出或理解错误,如“这就是失去良心的表现”,“本心”译为“良心”与词义偏差较大。

(1)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2)此之谓失其本心。(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3.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运用能力。2008年得分率78.1% ;2007年得分率60.5%。

失分原因:因果不对应,情况与原因不是一个角度;解释了诗句,却没有联系“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如:这句话本来就是描写在崎岖山路中行走,正愁没有村落时,突然远方出现了村庄;可以体现当时人们的心情又恐慌阴暗到豁然开朗;走了一遍又一遍,怀疑没有路了,可是又出现了一条路。

三、200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展望。

至于对河南2009年中考命题的展望,我想从以下几点谈谈:

1、整体格局已经基本定型,改变不会太大,应该和前几年保持不变,题量和分数分布也应和前几年基本一致。

2、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语音、汉字(包括字形和书写)、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修改病句和材料分析题一般不会改变。同时,也会出现一道前几年来未出现过的新的类型的题,这样的情况在前几年已经有所体现。

3、现代文阅读中记叙类的文章必出,重点还应是以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说明文和议论文会选哪一种,要看具体情况,由于2008年出了说明文,今年也许会出议论文。从命题的形式看应涉及语句的作用、含义的理解、文章内容的分析、人物的特点的概括、文章的结构以及写作特点的分析、点评、语言特点的分析、信息的采集,以及说明文中被说明事物的特点、功用、说明方法及作用,议论文中论点、论据的归纳、选择,论证过程的表述等。这里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注意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4、古诗文阅读的课内文章一般不会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50篇(首),同时仍会选择与课内文段相关、类似的文章对比阅读命题。由于版本不同,多年命题、中考试卷未涉及到的文章已经不多,因此,重选以前曾命过题的文章再次作为阅读文段不是没可能的。这一点在2008年的文言文选段中已有先例。

5、作文的不确定性很大,不单题型不定,内容更无法确定,不过我想,让学生有话可说的原则是不会变的。另外,从前几年的作文题可见,它们都可从课内的作文练习中找到影子。

四、冲刺复习建议

1.高效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当堂训练、当堂完成语文能力的提升。每节课都应该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争取在阅读、思考、感悟、表达等方面有明显提高。特别重要的是注重动手写的环节,千万不要被脑子已经想过,认为自己会了的假象所迷惑,珍惜课堂的每一分钟,来保证复习课的效率。

2.现代文阅读中得分率较低的题,问题集中在词句内容的理解和表达作用的认识上。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具体理解能力,尤其是要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概括句意文意。同时注意回答时表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文言文阅读中“解释加点的词”和“用现代汉语写出文言句子的意思”的题是得分率非常低的,复习时,要重视对重要的文言词语的理解记忆,加强逐字翻译、整句翻译的练习,并适时进行课外文言文的补充阅读,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4.在平时就要养成认真、准确审题的习惯;注意总结答题规律;答题时,要抓住重点,逐条分点,有条理的表述,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提高得分率。

5.要加强作文审题训练和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在培养和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的同时,注意积累素材、积累词汇、锤炼语言。

6.课标规定的课外名著,一定要了解作者及作品的主要内容,以及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7.加强对古诗文默写的练习,千万不要出现会背却把字写错的现象。如果那样,就太可惜了。

河南省近几年的命题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框架内,严格按照教育部命题指导思想的要求,在保持整体结构布局稳定的情况下力求变化,既保持了传统,使人有章可循,又注重灵活、创新、避免了教学过程中的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现象发生。试卷区分度明显,能使各类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通过试卷的完成表现出来。虽然试卷总体感觉不难,但如果不细心,不认真,也会酿成大错,考生只要认真阅读试题,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从“不难”的角度讲,这也是历年来中考语文试题的一个特点:决不出难题、怪题、偏题难为学生,按照学什么考什么的思路命题。由此看来,有些老师在指导复习时喜欢找一些难题、怪题、偏题让学生练是不足取的。只有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指导,加强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归纳、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课本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篇:河南中考近几年观察与思考

河南中考近几年观察与思考 及活动探索试题举例及评分要求 一.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两种趋势:一是城市独生子女人数的比例迅速增长,农村多子女的情况正逐步向独生子女转变;二是老年人口比例增长较快,本世纪初,60岁以上人口已达1.34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0.2%,并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国家。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4分)①在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成效显著; ②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评分建议:第一问每点2分,共4分(2)我国已经步人了老龄化国家,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至少两个方面。6分)(①国家保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问题,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国家

②弘扬孝敬老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创造老有所养、老有所爱的社会氛围。子女

③成年子女对父母要履行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

④老年人要加强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减轻国家、社会和子女的负担。⑤参加养老保险、养老储蓄。老人 评分建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给3分,最高6分。

二.时下,我省某些中小学校开展了“校园之星”评选活动。有的同学在当上“星”之前,既不是班干部,也不是“三好学生”,但他们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和成绩比较突出,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誉。请你探究下列问题:

(1)学校评选“校园之星”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两方面即可。4分)①创建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 ③教育学生知荣明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⑤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⑥形成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你追我赶的氛围,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 ⑦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学生,能够增强教育效果。

评分建议:第一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给2分,最高4分

(2)请你就评选什么样的“星”给学校提出几条建议。(至少四条。2分)例:

评选“文艺之星”。

学习之星、节约之星、诚信之星、家 务之星、文明之星、礼仪之星、体育之星、卫生之星、艺术之星、科技发明之星、管理之星、读书之星、友爱之星、书法之星、正义之星、劳动之星等。

评分建议:每两条评“星”建议给1分,最高2分。

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海内外万人共祭黄帝,寻根访祖,展示了中原文化撼人心魄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普京慕名探访少林寺、殷墟申遗成功、少林武术吸引全球高手造访少林“以武会友”等等,则充分展示了河南悠久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呈现在世人面前: 《禅宗少林》、《程婴救孤》、《风中少林》、《木兰诗篇》„„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河南文化不仅声动华夏,更是名扬世界。

你所在班级将要开展探讨、弘扬中原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针对下列问题认真思考,做好准备工作。(1)中原文化为什么在海内外能产生巨大的影响?(2分)①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源。

②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灿烂、名人辈出。③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独特。④新时期以来,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艺作品推陈出新,精品迭出,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⑤丰富的文化资源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中有重大现实意义。

评分建议:第一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给2分

(2)宣传、展示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①能宣传河南、展示河南现象,使世人能够更多、更好地认识河南、了解河南,使河南更好地走向海外、走向世界;

②挖掘中原文化的巨大潜力,增强中原文化的吸引力,推动中原崛起,实 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评分建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给2分。(3)请你以“建设文化强省我有责”为主题,向广大中学生发出倡议。(写出倡议内容三条即可)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 ①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②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爱祖国、爱家乡;

③ 做文明河南人,树良好河南形象; ④ 保护文物,爱护环境; ⑤ 积极宣传博大精深的河南文化,为构建和谐河南做贡献。

⑥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推动河南 文化的创新、发展做贡献。评分建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给2分,最高6分。

四.材料一:双击鼠标启窗口,信息海洋好神奇,查资料,联友谊,赏音乐,通信息,一叶轻舟万山过,网络魅力谁能敌!有激流,有险滩,暗礁陷阱起波澜。不良信息撒迷雾,低俗之风讨人嫌。诺大一张互联网,让我欢喜让我烦。

材料二:2009年1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安部、文化部等七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截至2月10日,专项整治行动中已关闭严重违 法违规网站1911家、博客269个。综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上网有利也有弊。评分建议:第一问答出任意一条即可给2分

(2)国家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有何意义?(两个方面即可。4分)

a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b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c是依法治国的要求;

d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e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f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g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3)未成年人应该怎样自觉抵制? a丰富课余文化生活,陶冶高雅生活情趣,b培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登录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信息;

c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范网络欺诈行为;

d遵守网络道德,做到文明上网; e遵守法律规定,不传播不良信息; f发现不良信息及违法、违规网站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评分建议。第二、三问答出任意二个方面即可,每一问最高给4分。五.从2002年“感动中国”人物开始评选以来,连续七年榜单上河南人的名字都熠熠生辉:张荣锁、任长霞、魏青刚、王百姓、谢延信、武文斌、李隆„„哪一个不是掷地有声,哪一个不是气贯长虹!在他们身上集中展示了河南人的优秀精神品质。中原的崛起不光是经济的崛起,更是精神的崛起!

(1)请你谈谈河南人身上具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至少四个方面。4分)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大度包容;开放创新;忠诚爱国;奋发进取,爱岗敬业;勇担责任。(2)“中原的崛起不光是经济的崛起”,为什么“更是精神的崛起”?(两点即可。6分))①中原崛起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崛起。

②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评分建议:第一间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可给1分,最高给4分。第二问答出任意

一个方面即可给3分,最高给6分。六.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精神,教育部发下通知,要求从4月开始,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为配合这次活动,你班同学将共同制作一块校园展板,请你完成如下任务:

你班准备以“爱祖国就要从爱家乡做 起,我为家乡添光彩”为主题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完成下列倡议内容。(三条即可。6分)

a.宣传河南的优秀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南。

b,与人交流要使用礼貌用语,讲普通话。

c.努力学习,将来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d积极行使监督权,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e遵守社会秩序,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 f爱护公共物,保护环境;

g珍惜资源,节约水电,节约粮食; h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 i保持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废弃物:

h利用节假日参加志愿者活动,服务社会;

j与他人交往要友善,以诚相待

评分建议: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可给2分,最高给6分。

七.材料一:充分利用河南的旅游资源,树立“旅游立省”发展战略,对实现中原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材料二: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5月20日发布《旅游绿皮书》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红 色旅游”将成为新的热点,长假期旅游将更加火爆。

中招考试之后,你打算和同学们利用暑假开展一次红色旅游活动。请你完成如下任务:

(1)向同学们介绍几个我省的“红色旅游”景点。(写出两个景点名称及其所在地即可。4分)兰考 焦裕禄纪念馆,安阳 红旗渠,南阳 叶家大庄桐柏英雄纪念馆,信阳 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首府路和航空路革命旧址,将军故里,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等,罗山县铁铺乡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驻马店 确山县竹沟镇确山村竹沟革命纪念馆,确山县 杨靖宇纪念馆,临颍县 南街村

鲁山县 邓小平刘伯承的纪念馆(2)在这次旅游中,你和同学们应注意哪些事项?(至少三项。6分)(要求:答案中至少有一点能体现“红色旅游”的特点)

a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的高尚品格; b感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强爱祖国的情绪;

c缅怀先烈,激发爱国之情,立志报效祖国;

d外出旅行应与家长同行(或:与同学结伴而行;或:参与正规的旅行社组织的团队);

e不擅自离队行动,不单独在户外逗留;

f注意遵守变通法规; g注意饮食安全卫生; h到景区要排队购票; i遵守景区的相关规定;

j不在景区尤其是烈士纪念场馆大声喧哗; k爱护公物,不乱写乱画; l保护环境,不乱丢废弃物; m不攀折花草树木,不在林区动明火 评分建议:第一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给2分,最高给4分。第二问6分,答出一点即可给2分;至少有一点能体现“红色旅游”的特点,否则最高给4分。

八.镜头一:五一假期,河南某市人民公园郁金香开得正艳,游人纷纷挤进花圃竞相合影留念,照相机闪烁不停。此时,一个六七岁模样的小女孩,默默地蹲在拍照的众人身后,用稚嫩的小手扶起绊倒在地的郁金香,又仔细地刨来新土,重新栽种,后被人们 誉为“最美河南女孩”。

镜头二:九岁的小葛在放学路上捡了200元钱,在寻找失主的过程中,却迎来了4位“失主”──阿姨A:“这是我在××路上丢的钱”,结果路名不对,阿姨低头走开;──阿姨B:“这200元是我的买鞋钱”,经核实,阿姨脸红;──叔叔A:“谢谢好孩子,拾金不昧”,一盘问,情况不符,叔叔转身离开;──叔叔B:“好孩子,这钱分你一半”,小葛无语,陷入沉思„„

结合以上镜头,思考下列问题:

(1)镜头

一、镜头二共同说明了什么?(4分)(1)(4分)

a.镜头中未成年人的做法值得称颂; b.镜头中未成年人的精神风貌值得赞扬;

c.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 d.部分公民社会公德意识有待增强; e.部分公民社会责任感有待增强; f.部分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g.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h.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等等。

(2)针对上述现象,你有哪些感悟?(三个方面即可。6分)(2)(6分)a.尊重规则,规范行为; b.爱护自然,保护环境;1 c.热爱生命,善待生命;1 d.勇担重任,增强社会责任感;1 e.拾金不昧,诚实守信;2 f.提高自身修养,增强公德意识;合 g.成年人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合 h.成年人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等等。

九.材料一: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 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会议号召,我们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举全国之力,为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疆而努力奋斗。

材料二:“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在最危急的关头,各民族心连心共克时艰;在最困难的时候,各民族手拉手共建家园;在最需要的日子,各民族肩并肩团结向前。爱心在这里汇聚,信心在这里倍增,“藏汉一家亲”的民族团结之花 在这里绽放!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下列问题:(1)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疆,让新疆各族群众生活越来越美好。请谈谈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信心来源。(三个方面即可。6分)①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力保障。

④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和政策。

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⑦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⑧ 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⑨ 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⑩ 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⑪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2)维护民族团结,人人有责。对此,你准备怎样做?(两个方面即可。4分)

①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②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② 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③ 各民族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多 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④ 积极为维护民族团结献计献策。⑤ 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做贡献。

十.材料一: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近年来,国家和我省开展了一系列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材料二:2010年3月3日,在河南进京务工人员座谈会上,中共河南省委 书记、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对在外务工的河南人给予高度评价,盛赞这些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难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宝贵的“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

据悉,你校学生会准备举行以“‘三平’精神放光芒,中原崛起我有责”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与:(1)近年来,国家和我省开展了哪些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相关评选活动?(两种活动 的名称即可。2分)(1)(2分)a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b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c“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d全国“双百”人物评选活动、e河南“双60”人物评选活动、f感动中原人物评选活动等。作为中原儿女,你准备怎样以实际行动成为“三平”精神的践行者?(两个方面即可。4分)

① 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②“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良好思想品质。③为中原崛起建言献策,勇于承担责 任。

④学习英模事迹,激发爱国情感。⑤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

⑥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展示河南良好形象。

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⑧节约粮食,节约水电。⑨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⑩关注河南发展,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贡献聪明才智。

十一。地动山摇,摇不散中华魂魄;山崩地裂,裂不开万众一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强袭汶川。从那一刻 起,英雄的中国人民穿越灾难,跨越废墟,共同编织了中国大爱,凝聚了中国力量,见证了中国速度,创造了中国奇迹:从救援到援建,现已基本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从毁灭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走过风,走过雨,四川依然美丽!这一巨大变迁向世人昭示了什么?(三个方面即可。6分)

【参考答案】(1)(6分)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无比的向心力;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中华民族具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全国各族人民具有团结互助、携手同心的大局意识;等等。

(2)如果要编一部国人的“5•12”词典,你认为能够启迪自身成长的关键词语有哪些?请写出两条。(4分)

(2)(4分)珍爱生命,永不言弃;热爱生命,愈挫愈奋;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知难

而进,迎难而上;信念坚定,意志坚强;在挫折中奋进,在逆境中崛起;乐观向上,开拓进取;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和衷共济,共克时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热心公益,无私奉献,培养亲社会意识;热爱集体,增强集体主义观念;顾全大局,增强社会责任感;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大爱无疆,彰显人间真情;感恩祖国,感恩人民;等等。

十二 .材料一:中原崛起正春风,河南振兴气势宏。寄托着中原儿女的梦想和希望,凝结着干部群众的实践和汗水,闪耀着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关爱,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

战略,列入“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南临长江中游经济带,北依京津冀,具有自身特点、优势独特、经济相联、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

材料二:文化孕育精神,精神凝聚力量。《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提出,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推动力量,要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的优势,建设和谐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形成优势彰显、充满活力、全面繁荣的文化发展新局面,全面提升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中原崛起,文以化之;河南振兴,文以铸之。在历史长河中,中原儿女锻造了哪些璀璨瑰丽的“中原文化名片”?(两个方面即可。4分)

【参考答案】(1)(4分)人物类 河南豫剧(梨园春)等。科技类,如:甲骨文,青铜器,唐三彩,地动仪等。遗产遗址类,如:安阳殷墟,洛阳龙门石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等。故居旧址类,如: 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邓颖超祖居,刘青霞故居,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等。古籍类,如:《诗经》,《易

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神话传说类,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工程及纪念建筑类,如:红旗渠,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二七纪念塔,河南博物院,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如: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巾帼英雄花木兰,唐代名将张巡,爱国将领岳飞,思想家李聃、庄周,谋略家王诩(鬼谷子)、苏秦、张仪,军事家吴起,政治家子产、李斯、张良,理学家程颐、程颢、邵雍,名僧玄奘,科学家张衡,诗文大家杜甫、白居易、韩愈,商圣范蠡,医圣张仲

景,字圣许慎,画圣吴道子,律圣朱载堉,法圣韩非,酒圣杜康,厨圣伊尹等。标志性文化类,如: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河洛文化,贾湖骨笛,少林武术,(2)传承华夏历史文明,打造国人精神家园。面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机遇,我们靠哪些精神动力开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新征程?(三个方面即可。6分)

(2)(6分)从中华民族的角度看,包括: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社会主义先进文化,e社会主义荣辱观,f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等。

从中原文化孕育出的河南精神看,包括:

a愚公移山精神,b红旗渠精神,c焦裕禄精神,d“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e深厚的中原传统文化积淀,“淳朴

善良、乐于助人、踏踏实实、诚实守信”的河南人群体美德,f“吃苦耐劳、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河南人优秀品质,g“嫉恶如仇、从善如流、爱憎分明、见义勇为”的河南人高尚情操,h“自强不息、知难而进、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河南人价值追求等。十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品安全连着亿万家庭,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一个时期以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陷入了十(食)面埋伏。对此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密集行

动,重拳出击,重典治乱,一场食品安全保卫战已经全面打响。

为了让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某社区(村委会)准备在近期举办“食品安全专题报告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请为本次专题报告会拟定两条宣传标语。(与材料重复者不得分。4分)

【参考答案】(1)(4分)a“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b“树立诚信意识,确保食品安全”、c“拒绝问题食品,共享幸福生活”、d“举报问题食品,维护百姓权益”、e“关注食品安全,确保生命健康”、f“食品安全连万家,防范需要你我

他”、g“食品安全齐监管,安全生活每一天”、h“食品安全大于天,依法打击是关键”、i“严把食品安全关,多措并举重防范”、j“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让老百姓安心放心”、k“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

(2)在专题报告会召开期间,请向大家推荐两条有关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项。

(2)(4分)购买食品时需要注意的

事项:

a消费者尽量要到正规商场购物,确保食品质量;

b消费者一定要看清食品的生产日期,不能购买过期食品;

c消费者一定要了解食品的用途、性能和使用方法说明书,确保身心健康;

d消费者购买食品一定要索取发票,防患于未然;

e消费者遇到问题食品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f消费者因遇到问题食品发生纠纷时,要依法维权;等等。食用食品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a生吃瓜果应洗净,用开水烫过或除去皮壳,严防“病从口入”; b新鲜蔬菜应浸泡多洗,清除农药残留物;

c慎食生菜凉菜,食物要煮熟煮透后再吃;

d不食用腐败变质食品和过期食品;一旦发现食物中毒,要及时到医院诊治;等等。

十三.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公布,地处中部地区的河南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原儿女信心无比。这信心来自多个方面。比如:2009年,我省GDP增长10.7%(全国为8.7%)。又比如:河南

铁路建设已吹响“冲锋号”——未来几年,郑州到周边省会城市只需两小时,而到达中原城市群任一城市只需半小时。目前,郑(州)西(安)高铁已开始运营,石(家庄)武(汉)高铁河南段建设如火如荼,中原铁路枢纽网正在展示她的独特魅力。再比如:„„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下列问题:(1)河南领跑中部崛起,有哪些可圈可点的特色与优势?(三个方面即可。6分)

(2)作为未来的建设者,你准备为中原崛起做些什么?(两个方面即可。4分)

参考答案:(1)(6分)①河南地处中原,交通便捷,区位优越。

②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③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全国新兴的工业大省、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大省。

④河南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在实施“旅游立省”战略。

⑤河南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经培训可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⑥河南重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英才辈出。

⑦近年来,河南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不少经济指标居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前列。(2)(4分)

①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将来投身于家乡建设做准备。

②关注河南发展,积极为中原崛起献计献策。

③积极宣传河南发展成就,树立河南良好形象。

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⑤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⑥爱护环境,节约资源。

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做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⑧加强自身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十四.材料一:2010年3月3日,在河南进京务工人员座谈会上,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对在外务工的河南人给予高度评价,盛赞这些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难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宝贵的“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

材料二: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实践。“三平”精神是对新时期河南精神的生动描述和最新概括。要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每一个河南人都应该弘扬和践行“三平”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据悉,你校学生会准备举行“弘扬‘三平’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专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谈谈弘扬“三平”精神对河南振兴的重要意义。(两个方面即可。4分)

48(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都是践行“三平”精神的典范,请你写出其中的四位。(2分)

(3)作为中原儿女,弘扬“三平”精神,你会有哪些实际行动?(两个方面即可。4分)参考答案:(1)(4分)①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②有利于展示新时期河南人的精神风貌。

③有利于树立河南人的良好形象。④有利于培养中原儿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⑤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⑥有利于凝聚人心,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⑦有利于激发中原儿女干事创业的热情。

⑧有利于传承中原优秀文化。(2)(2分)略。示例:焦裕禄、史来贺、常香玉、任长霞、吴金印、谢延信、张荣锁、魏青刚、洪战辉、王百姓、李剑英、武文斌、李隆、李灵、李学生、王一硕、赵传宇、裴春亮、周国允、吴新芬、沈战东等。(3)(4分)

①勤奋学习,增长才干,增强责任

第三篇: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两个转变

(一)由一小一大的复合性作文向单篇作文转变。从1995年开始,一直到1998年,连续四年都是采用一小一大的组合作文形式,小作文多为或说明、或描写的片断作文,突出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描写能力的考查;大作文多为议论文,突出理性和思辩能力的考查。1999年和2001年将二者合二为一,一篇作文就占了60分,从命题样式上既加强了综合性,又加大了考查力度。

进入90年代,给材料作文几乎一统天(二)由限制严格的材料作文向限制宽泛的话题作文转变。下,人们总结出一整套材料作文的训练模式。同学们作文的观点必须要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得出,否则就视为跑题;分析材料讲究最佳角度和最佳立意,在行文过程中要照应或暗扣材料,在文章结构上讲究“叙、议、联、结”,否则就视为不合要求。这严重束缚了同学们写作能力的正常发挥,导致高考作文新八股的出现。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话题作文。这种作文形式限制比较宽泛,作文虽然也给了材料,但这个材料只是同学们作文的“范围”或“由头”。如1998年的“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1999年的“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范围,写一篇文章”、“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2000年的“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2001年、2002年分别以“诚信”、“心灵的选择”为话题作文,不过,在内容上有所限制,“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

三个贴近

(一)贴近同学们的社会生活实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在内容上贴近同学们的社会生活实际,考查同学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如1992年看待社会“公德心”的问题,倡导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提高素

质、从我做起的道德观念;1995年“鸟的评说”,则是对人性中的弱点的评议;1996年的“截肢”,是针对社会生活中那种不负责任现象的抨击;1997年的“助人为乐”与“悄悄走开”揭示了人们对“助人为乐”的矛盾心态;1998年的“坚韧”和“战胜脆弱”要求同学们从自己的心理承受力这个角度切入,再现同学们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2001年、2002年的作文都涉及道德标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问题,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问题。强调诚信,关注“做人”,符合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贴近同学们的社会生活实际,体现了命题者“以健康的心态,求真的勇气,对生活进行评议思考”的命题意图,引导同学们关注社会生活,思考社会生活,这对同学们的作文实践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贴近同学们的思想认识实际。

作文是作者思想认识的外现,一个人思想境界如何,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认识如何,往往决定所写文章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同学们作为中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加上现在教育形式的封闭性,教育目的的应试性,教学内容的单一性,造成同学们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和生活阅历的狭窄性。高考命题专家们看到了这些特点,所以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尽量贴近同学们的思想认识实际。从作文命题来看,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着眼于同学们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助人为乐“的问题,”心理承受能力“问题,”诚信“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同学们所熟悉的,平时感受较多的,因而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见解可发表。二是着眼于激发同学们兴趣,能够引起联想,驰骋想象。?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遥望星空”等等。三是着眼于倡导同学们写出“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的。如“乐于助人”与“悄悄走开”,让同学们写出生活中的“真”;“鸟的评说”所表现的“不要求全责备”、“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人”、“正人必先正己”等,显示出同学们的“真知灼见”,从而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贴近同学们的写作实际。

写作是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最能展示个性的一种形式。由于性格、兴趣、学识、素养、禀赋的差异,不同的个体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擅长记叙,有的擅长议论,有的擅长描写,有的擅长说明,有的富于想象,有的讲究文采,有的专

于思辩,有的工于推理。作文命题就应该适应这种种情况,尽量做到贴近同学们的写作实际。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适应了这种种情况,贴近了同学们的写作实际,其表现就是出现?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这种开放式作文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它的好处是减少了限制,放开了手脚,在内容的把握和文体的选择上都给了同学们充分的自由,给同学们留下了一片展现自己写作本领的天地。同学们可以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或联系实际,或发挥想象,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可以自己选择文体,或议论,或记叙,叙谈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在写作上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

四个淡化

(一)淡化时政热点。

前些年的高考作文题,有部分试题涉及到了社会热点问题,最近几年有逐渐淡化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末,国际国内大事很多,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国庆50周年、北约对南联盟动武等。这些大事均令世人瞩目,但这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中都没有涉及这些重大的时事,而是把视点集中在和同学们思想实际非常贴近的内容上,如思想品质问题,心理承受能力问题,科技发展问题等等。淡化时政热点,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重要,也不是不要我们关注时代生活,也不是不要我们在作文中涉及这些重大的时事政治问题,而是不以这些时政热点直接作为命题的材料。高考命题有意回避热点问题,是出于避免猜题押宝的考虑,也是出于杜绝假话空话的考虑。

(二)淡化审题难度。

前几年的高考作文绝大多数是给材料作文,这种作文形式对同学们的审题能力有较高要求,同学们一旦审题失误,往往会导致全军覆没。从1998年以来,虽然高考作文多数也是给材料作文,但审题难度明显降低,试题除了在命题时设置明确而具体的情境外,在”注意“事项中还有明确交待,有的还明确交待了作文的内容范围。如1999年的”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范围“,2000年的”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2001年的”以'诚信'为话题“,2002年的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等,题目的要求一目了然,几乎很少有审题障碍。当然,淡

化审题难度并不是忽视审题,这里所说的审题主要是针对材料的思想内容,也就是材料的寓意而说的,并不是要同学们不看清写作要求就草率作文。审清题意,明确要求,是写作的起码要求。

(三)淡化文体限制。

1997年以前,高考作文大多数都有明确的文体限制。如1995年至1997年的大作文,都明确规定写议论文,1998年和1999年就对文体没有作过多的限制,只要求”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2000年至2002年连诗歌限制也取消了,文体非常宽泛,同学们可以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写作实际的某种体裁来写作,这有利于同学们水平的最佳发挥。这种命题趋势,今后几年可能还会坚持下去。

(四)淡化”八股“结构。

在材料作文盛行的时期,文章结构被模式化,诸如”引述材料--分析材料--得出观点--扣观点展开--联系实际论述--反扣材料作结“等,出现了高考材料作文的一种新”八股“结构。话题作文出现后,打破了这种僵化的结构模式,试题材料只是作为作文内容的一个范围或由头,不管何种结构,只要内容与所给材料的内容有关就符合要求,这大大解开了束缚同学们手脚的绳索,同学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个性,尽情地施展自己的写作才能。

五个强化

(一)强化创新能力的考查。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特征,是知识型劳动者的必备素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民族创新能力成为与中华民族未来命运攸关的重大问题。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开发青年人的创造力,既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也是新世纪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语文教学理应担当培养同学们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近两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明确显示出培养同学们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信息:如1999年的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想象和思辩的空间非常大;2000年的春季高考题,要求同学们面对新世纪进行畅想,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的话题”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十分注重同学们个性的发展,开放性更大;2000年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中的”发展等级“一栏,就设置了”有创新“这一要求,其意义是非同寻常的。2001年的命题对同学们的创新能力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发展等级的评分标准上2001年、2002年强调以一点突出者来评价同学们的个性特点,在给分方面按等评分,直至满分。这样做,就表现了尊重个性、倡导创新的精神,鼓励同学们在思想、语言、写作技巧等各方面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今后的高考作文题,一定还会在”创新“问题上加大考查的力度。

(二)强化想象能力的考查。

达尔文说:”想象是人类最高禀赋之一。人类因此得以把积累下来的形象和思想综合起来,并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出奇妙的成果。“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想象是创新的基础,想象力丰富与否关系着创新能力的强弱,因此作文实践和作文训练中想象力的培养非常重要。章熊在评1991年高考语文试题中说:”想象作文既测试考生的想象力,也测试考生描绘一个画面的基本功。“所以,对同学们进行想象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重点。1991年根据”圆“作想象作文,1992年让同学们对清除垃圾的人作合理想象,1993年要求通过梧桐树的老皮和新皮做出联想,1995年的”鸟的对话“,1997年的”背同学上学“的情景,1998年的”妈妈只洗了一只鞋“的补充情节,都要求同学们作出合理的想象。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想得更开更远更奇幻。可以预测,今后几年中,高考作文对想象能力的考查只会增强,不会削弱。

(三)强化文学素养的考查。

文学素养是语文整体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语文水平到底如何,文学素养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是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文学素养的培养的,同学们读了十几年的书,脑子里装的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所谓语文基础知识,连一些基本的语文能力都不是完全具备,更不谈文学素养了。写的文章不是文理不通,就是错别字连篇,病句随处可见,写字东倒西歪,讲话时中心不明确,表达不清楚;平时往往只是重视两大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训练,忽视文学性强一点的体裁(散文、诗歌、戏剧)训练,何谈文学素养的提高?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强化了文学素养的考查。如1998年的”记忆移植“问题,就是让同学们以浪漫的方法表现自己的现实生活、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曲折地反映这个知识化、科技化的时代。这道题考查了同学们的一定的文学素养,开创了高考作文文学性的先例,故而在这次考试中,涌现了一大批构思精巧、内容丰富、文学色彩较浓的优秀文章。2000年高考,也出现了一大批文笔优美,文学性较强的文章。这可以说是高考指挥棒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这一点,在今后几年的高考作文中还会体现。

(四)强化思辩能力的考查。

一般地说,文章总是思想的外现,特殊地说,高考作文又格外注重文题的”思辩性“,因为思辩是人立身处世,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它直接决定同学们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掌握和运用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金刚钻。思辩性要求同学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辩证的说理能力,这三者之中,辩证的说理能力又是首要的。一篇文章,观点必须明确、正确,这是前提,但如果缺乏辩证的科学的分析,要获得高分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一篇文章能说明道理和能表现哲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层次。所以,考查同学们的思辩能力,尤其是辩证分析的能力,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不变的主线,愈到现在,趋向愈加突出?树木·森林·气候”,要求同学们分析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玫瑰园”中的花和刺,要求从整体上认识事物,这些题所要反映的是现象和本质的问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反映的是对立和统一的问题;“鸟的评说”要求人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能求全责备……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考查的则是哲学认识论的问题,它强调的是,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的认识的多样性,所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试题寓言中的“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就有很强的思辩性,人生“应弃之所应弃,取之所应取”,应“失之所当失,得之所当得”。可以说,对同学们要求辩证分析,体现哲理的思辩能力的考查,一直体现在高考作文命题之中,这是不变的主题。

(五)强化综合能力的考查。

最近两年,高考作文强化了综合能力的考查,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让同学们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让同学们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2001年的”诚信",可以谈经历、体验、感受、看法或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就是考查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要写好这样的文章,不仅要求同学们具有成熟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娴熟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还要求同学们具有天文、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化学、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同学们的知识面越广,对学科之间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就越强,那么,想象力就会越丰富,见解也会越深刻,文章就越有表现力和说服力。所以,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应该引起每一个同学的高度重视。

以上既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也是今后发展变化的趋势,了解其特点和趋势,对同学们的高考作文复习备考和平时的写作,会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这是写好高考考场作文要过的重要一关。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第四篇:德州市近几年语文中考归纳

德州市03—09中考语文考查点

考03年 查点

1.抄写 04年

05年05年 课标卷 大纲卷 抄写

抄写

06年 课标卷 06年 大纲卷

07年 08年 09年

抄写

悄(qiǎo)砌(qì)累(lãi)擎qí ..字无 音

1浮躁.,投.字机取巧

2.无 语病

3.防止、防成治、防御 语,近义词 4.有

仿写 5.李清照、名辛弃疾,著谪,契诃、夫,冰心

文学常识 6.抗击非综典广告合 语,要求含至少两个成语

7.行路难:古远大志不屈不唱和.(h挠(náâ)o)

耸.立 堂皇.

无 品味、开拓、品位;开辟;开创、关切、开辟;关注;以致、行为、以至 行径 有 有

文学常水浒人识 物相对应的绰号和事件

写宣传语

论语论语(择其

(知之负载.(z然 ài)铸.

就 碧玉?

璧玉? 无 无

束缚、历史人桎梏;物的成关注、语:孔关心;子、勾模式、践、诸葛形式

亮、祖逖、欧阳修 无 无 唐宋八诗经、送大家、东阳马鲁迅的生序、巴作品、金、雨果安徒生的作品 续写发概括一言词 句话消息 望岳:论语(择会当凌其善者惫

有 历史人物的成语:孟子、墨子、项羽、刘备、陶渊明

无 四书五经、杜牧、儒林外史、布封 概括一句话消息 蒹葭、地利不如累硕果 裸

有 凝结、凝聚;积淀、积累;融合、汇合阅读塑造个性______

文学常识:莫泊桑,严监生、夏洛克,朱自清,聊斋志异 给刊物命名、写创刊词 论语(学而不厌,ng Zhi(窒)巅

有 有

关于民写出族精神“牛”的成语 的两个成语 有

名人四世同传,填堂》的主人公作者名字 《骆驼祥子》祥子与

谁的爱

节日 牛年邮票》的特征寓

论语今年8(有朋分,往

诗向;刘禹文 锡,孟子二章:居安思危;惜别之善者而从之„„)、游子吟:谁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绝顶,一览众山小;饮酒:陋室而从人和、次诲人不自远方年5之„„)北固山倦)、行来)、与分。学、沁园春下、密州路难、题朱元思而不雪、白雪出猎、时破山寺书、饮思、鱼歌送武间的古后禅院、酒、几我所情的古诗词

8.卜算诗子·咏梅歌(毛泽鉴东)

9.口技、核文舟记 言文 言寸草《白雪心,报歌送武得三春判官归晖,使京》以至塞春景写上:大冬景的漠孤烟诗句、直,长《春河落日望》:圆;观感时花书有溅泪,感:后恨别鸟两句;

惊心;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思乡之情的古诗词

小松三闾庙(杜荀(戴叔鹤)蕴伦)①含怎样涉及的的道理 历史人

物②后两句的写作手法

三峡、冯谖客与朱元孟尝君思书、小石潭记、观

铭,无判官归题(李京、西江商隐),月、咏荷和月亮的古诗有关的文 诗句

三闾庙田园乐(戴叔(王维)伦)①结合本涉及的诗,谈历史人“诗中物②后有画” 两句的写作手法

送东阳工之侨马生序 得良桐 诗文 山中(王维)结合本诗,谈“诗中有画” 为学、孙权劝学 云的古诗文 山中留客(张旭)①首句“弄”字有什么

表达效果

②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王恭(世说新语)处早莺欲、星争暖汉灿树、友烂、不情的古以物喜诗文 江山代

有才人大漠孤烟陋室环境有关泰山的诗句

渡汉江杨万里(宋之的新柳问)1新柳①首句的特点“断”2引字字有什有什么么表达妙处

效果 ②三、四句表达怎样的感情 小石潭邹忌讽记、右齐王纳溪记谏、鲁(元人有好结)

钓者__

10背影、藤.野先生

课内现代文 11免疫功.能好 说抗病能明力强 文 12陈创《野.菊花》课(散文)外现代文 13读艾青.的诗《盼作望》,从文 “盼望、出发、到达”任选一个话题

潮 孔乙无

己、范进中举

山水交神秘的响乐海啸

(谢凝高)

书友时间的(塞缪价值 尔斯·迈尔斯)以“倾

以“回听”为声”为话题 话题 张晓风论美、谈《敬畏读书(议生命》,论文)林清玄《有情》 不要盲

目“向沙漠进军”

郭枫人与门《空山(散文)鸟语》(散文)以“回以“行声”为动”为话话题

题 最后一课(小说)

城市绿化的误区 张晓风、丰子恺以“梦想”或为话题

我的叔叔于勒(小说)梦的科汉字书学与科法艺术 学的梦

苏七块科学与 诗(杂文)其实并我依然不是这______样

__ 阿长与山海经(6分)

姓氏不亚于四

大发明13分

你为什么拿这一个15分

续写:夏日午后,蝉

声如织,我独自在家里漫不经心的整理着书桌。从一本旧书里蓦然飘出一张旧照片

《柳》(小说)《杨柳》(散文)

“改变”

第五篇:近几年年中考作文题目(范文)

2013年中考作文题目

“ 好奇,指的是对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发生兴趣。有人对星空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身边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就去了解这变化的原因„„好奇,会使你有很多新的发现,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请以“好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3年北京中考[微博]语文科目的考试已结束,新东方在线优能中学[微博]网络课堂、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中考语文名师包君成第一时间对今年中考作文进行点评。

一、作文题难度较大,写出新意不容易,考前突击背“范文”者吃亏

看今年的作文题“好奇”。无疑,这个题的难度比较大。

这个题与2008年江苏省的“高考[微博]题”--“好奇心”几乎如出一辙。“好奇”这个题表面上看很容易理解,但是想要搜寻到合适的“题材”并写出“新意”着实不容易。同时,这个题的出题方向与往年的北京市中考题是迥然不同的。从2007年的“动力来自 ”到2012年的“少年风采”,同学们都很容易从考前准备的“奋斗文”或“亲情文”中找出一篇文章轻松地“套”入题目中。不过今年,企图通过考前的短时间背诵所谓的“范文”的同学并没有那么幸运。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种感觉:在考前辛苦准备的“范文”在考试中突然变得“无用武之地”。不过,从另一面看,这个作文题让北京市的中考作文出现了一些好的转向,即更加注重学生真实水平的考查,从题目上最大限度地规避学生考前“背范文”的“投机现象”。

二、写作思路指导

那么,“好奇”这个题应该如何下手呢?

这里不妨介绍一个行文思路:发现疑问+层层解疑+人生启示。

在这里介绍学生在刚刚结束的考试中的几个参考案例。

案例一:(发现“懒惰”的同桌总是取得好成绩,产生好奇)+(带着好奇追踪同桌学习过程)+(发现同桌善于思考而不忙于做题的良好学习方式)。

案例二:(好奇为什么自己感受到的母爱是“冷漠”的)+(带着好奇慢慢成长,一次次与母亲的“冷漠”相遇,一次次思考)+(发现母亲是为了培养我的自立精神)。

当然,也有部分同学勇于突破传统,写出了非常有新意的文章。有一位同学创新地运用了“书信体”,写了一封给司马迁的信,好奇地问司马迁“为何选择„卑贱‟地活着而不选择„光荣‟地死去”。显然,这个题材明显优于前两个题材。我们也不禁为这位同学的智慧和胆识赞叹。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没有平时学习中的深厚积累,这位同学是不可能写出也不敢写这样的文章的。

如果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今年的中考题“好奇”和去年的海淀区期末作文题“解惑”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如果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学会反思,学会从每一次考试中提高自己,那么中考语文获得高分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在此希望即将在明天参加中考的广大考生提前准备,增加平日积累。

2010年作文: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情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011北京中考作文题目:知识的丰富,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加深,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天长日久地坚持,一点一滴地积累。请以“日积月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下载河南中考近几年命题情况 牛尔为[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中考近几年命题情况 牛尔为[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河南中考大全

    (1)题目:怀念_____的日子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记者问姚明:你最希望和哪个后卫合作? 姚明:这个......

    近几年中考作文(非常完整)(xiexiebang推荐)

    全国中考作文题目汇总大全: 1.2008年山东威海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___________的肩膀2.2008年广州中考作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

    送福人牛尔惠重阳节为老年游客送祝福

    送福人牛尔惠重阳节为老年游客送祝福发表时间:2013年10月13日点击数:119次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镇北堡西部影城的都督府里中国一级青年书法家牛尔惠用书法作品为老年游客......

    近几年中考满分作文精选之记叙文

    近几年中考满分作文精选之记叙文(一) 一、以描写取胜 从思维形式上说,文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逻辑思维的文章,一类是形象思维的文章。逻辑思维的文章如议论文,通过严密的逻辑......

    近几年中考满分作文精选之记叙文

    近几年中考满分作文精选之记叙文.txt爱情就像脚上的鞋,只有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赤脚走路是什么滋味骗人有风险,说慌要谨慎。不要爱上年纪小的男人,他会把你当成爱情学校,一旦学徒圆......

    近几年中考满分作文精选之记叙文

    2006-2008中考满分作文精选 目录 一、为有材源滚滚来——记叙文材料的积累 二、以描写取胜 三、小标题结构 四、以小见大 一、为有材源滚滚来——记叙文材料的积累 记叙文......

    近几年中考满分作文精选之记叙文

    近几年中考满分作文精选之记叙文 目录 一、以描写取胜。。。。。。。。。。。。。。。。。。。。。。。。。。。。。1 二、小标题结构。。。。。。。。。。。。。。。。。。......

    上海近几年中考英语作文[全文5篇]

    09上海中考英语作文题I want do sthfor my school I want to make school clean. You may think it is very simple. But I don't think so. Our teacher said, "School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