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热点命题解读
热点命题解读
命题点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热点聚焦
材料一:卫计委:力争2015年全面推开大病保险2014年8月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今年5月底,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已覆盖全国50%以上的县(市、区)。在试点基础上,我国将加快推进大病保险工作,完善大病保险政策措施,力争2015年全面推开大病保险工作。相关链接:全民参保登记:走向全民社保新时代;七省份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并轨。材料二:再次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2014年9月30日,民政部、财政部日前发出通知,十一起再次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提高20%;农村烈士、因公牺牲军人和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提高40%;在乡老复员军人定期定量补助标准每年提高1200元;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参试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每月40元。此外,烈士老年子女中央财政补助标准每月增加70元,农村籍老义务兵每服一年义务兵役每月增加补助5元。材料三:我国建立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这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相关链接:《201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发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先住院后付费”试点医院零逃欠。
考点链接: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②公平正义③共同富裕 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⑤生命健康权 材料一相关设问
1.在加快推进大病保险工作,完善大病保险政策措施进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⑵符合人民群众的意志,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⑶处理好改革、发展、和谐之间的关系; ⑷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力争2015年全面推开大病保险、走向全民社保新时代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的哪些观点?
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⑵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⑶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⑷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⑸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
3.走向全民社保新时代、力争2015年全面推开大病保险等措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⑴是走向全民社保的新起点,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利于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努力实现人人依法公平享有社会保障。
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相关社会矛盾,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⑶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实现共同富裕。⑷有利于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材料二相关设问
4.国家再次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有何意义? ⑴有助于引起人们对优抚对象的关注; ⑵有助于激发老一辈革命战士的热情;
⑶有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⑷是国家对军属的特殊照顾,有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5.我们应当怎样向退役老兵学习? ⑴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⑵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⑶学习他们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材料三相关设问
6.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⑴有利于消除城乡发展界限,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
⑵有利于解决因户口问题带来的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改善民生; ⑶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⑷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综合设问
7.我国目前在社会保障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⑴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比较窄;
⑵经济基础薄弱,社保资金短缺,且缺乏科学管理; ⑶社会保障立法滞后;
⑷人们的社会保障意识淡薄; ⑸社会贫富差距较大。
8.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⑵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需要;
⑶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9.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广阔的社保资金筹资渠道; ⑵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让人人共享发展成果;
⑶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低收入者实行优惠政策; ⑷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⑸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等。
命题点二:教育公平热点聚焦
材料一:依法严厉打击高考加分资格造假2014年9月4日,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高考违规加分问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要给考试加分做“减法”,总的原则是大幅减少、严格控制。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降低过高的加分分值。同时,严厉打击加分造假。凡高考加分造假的考生,一经发现,实行“三取消”:取消加分资格和高考报名资格;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相关链接:义务教育学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或升学考试。
材料二:中央财政支持教育发展2008~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奖励性补助资金241亿元,2014年拨付城市义务教育补助经费130.4亿元,比上年增长8.35%,同比增长6倍。
相关链接:国务院6个督查组专项督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62亿元;为每位学生核发全国唯一学籍号。
考点链接:①诚实守信②犯罪③教育公平④人才强国战略⑤受教育权 材料一相关设问
10.升学不考试是落实“减负”政策的重要举措。面对当前国家的“减负”号召,广大教师和学生应该怎么做?
⑴教师:①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②改变评价方式,不以成绩论英雄;③根据学生实际分层设计作业,激发学生兴趣;④激发学生广泛兴趣,培养学生高雅情趣。
⑵学生:①正确对待学习,保持适度的学习压力;②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③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时间;④学会依法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11.“高考加分资格造假”的做法是一种什么行为? ⑴不讲诚信的行为;
⑵是对自己、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 ⑶是违背法律、违背道德的行为; ⑷是破坏公平的行为。
12.“高考加分资格造假”有哪些危害? ⑴破坏社会公平; ⑵破坏社会管理秩序; ⑶在全社会产生信任危机; ⑷侵犯他人的受教育权;
⑸不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13.义务教育学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或升学考试,有什么重要意义? ⑴有利于维护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⑵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 ⑶有利于使学生共享教育成果。材料二相关设问
14.中央财政安排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奖励性补助资金表明了什么? ⑴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发展;
⑵我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⑶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⑷我国推动教育公平发展;
⑸我国努力改变教育发展的不平等现象。
15.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中央财政支持教育发展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⑴法律依据: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法定的义务教育。⑵国情依据:符合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⑶理论依据:符合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
16.中央财政安排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奖励性补助资金有何重要意义? ⑴有利于缓解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⑵有利于保障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够接受良好教育; ⑶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综合设问
17.你的身边还存在哪些教育不公平现象? ⑴义务教育阶段有些学校分重点班; ⑵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 ⑶高价生、择校现象存在等。
18.当前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⑴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⑵教学内容和方法还比较落后; ⑶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 ⑷推进素质教育还有困难;
⑸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的能力还不强,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短缺; ⑹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机构还不够合理等。19.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教育公平,采取了哪些积极举措? ⑴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建立教育均衡发展机制。⑵加大基础教育资金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⑶加快薄弱地区和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
⑷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取消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等。
20.我们青少年在享受教育公平的同时,如何以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和社会? ⑴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⑵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依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⑷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活动,立志成才报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命题点三:关注“三农”问题 热点聚焦
材料一: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2014年8月23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农村金融与“三农”的共赢发展。《意见》要求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支持保险机构提供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三农”保险产品。
相关链接:进一步完善“三农”政策执行机制;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材料二:第二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2014年8月26~28日,第二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北京举行。本届大赛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主线,高举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大旗,秉承“政府搭赛台,企业唱主角,社会共治理,运作专业化”的理念,突出培育农业科技领域中创新人才和投资人才两支队伍,积极引导科技、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
相关链接:科技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2014中国·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中国乡村之声“广播惠农爱在乡村”大型公益活动;第34个世界粮食日。
考点链接: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科技创新③粮食安全 材料一相关设问
21.我国高度关注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表明了什么?
“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2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有什么意义? ⑴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维护粮食安全。
⑵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生产新的飞跃。⑶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⑷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材料二相关设问
23.举办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表明了什么?
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
24.我国为什么要开展第二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⑴我国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农业科技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⑵我国的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也不够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
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5.为了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你认为国家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⑴加大科技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⑵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⑶提升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⑷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村人才队伍。综合设问
26.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⑴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城乡差距较大,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⑵农业基础薄弱,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相对落后。⑶农业科技贡献率低,产业化不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社会保障不够完善。⑷农村基层组织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27.列举近年来,国家出台的解决农村问题的举措。⑴在全国范围内试点推行农村养老保险。⑵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不断加大投入。⑷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
⑸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⑹推进、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公共服务等。28.政府应该怎样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
⑴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健全强农惠农政策。
⑵重视农村民生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⑶推进扶贫开发,增加农民收入。
⑷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⑸保护耕地,改善生态环境,引导农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
29.在推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⑴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立志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⑵努力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投身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做准备。⑶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三农”政策,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等。
命题点四:全民健身 热点聚焦
材料:我国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明确,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考点链接:①生命健康权②精神文明建设 30.国家关注全民健身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⑴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形式。
⑵有利于引导人们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权。⑶有利于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全面发展。
⑷有利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31.请设计几条激励人们锻炼身体的标语 ⑴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⑵热爱体育锻炼,健康快乐生活;
⑶留下你的汗水,展现你的风采,演绎你的精彩; ⑷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毅力,毅力源于拼搏。
命题点五:抗灾救灾,众志成城热点聚焦 材料一:鲁甸地震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截至2014年8月8日15时,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108.84万人受灾,地震发生后,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当前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做好群众安置工作。有关方面要抓紧了解灾情,组织群众避险,全力投入抗震救灾。
相关链接:云南普洱景谷县发生6.6级地震;第15号台风“海鸥”强势进入北部湾。
材料二:遇难战士谢樵被批准为烈士2014年8月4日,武警云南边防总队战士谢樵为了寻找失踪的受灾群众,在泅渡堰塞湖时被石头击中卷进漩涡,壮烈牺牲。这位年仅24岁的年轻士兵,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告诉我们什么叫担当、什么叫勇气他用奋不顾身的一跃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9月16日,云南省委、省政府追授在2014年“8·03鲁甸地震”中牺牲的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中医科卫生员谢樵同志“抗震英雄”荣誉称号,并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公安民警、驻滇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部队官兵向谢樵同志学习。相关链接:谢樵入选中央文明办9月份发布的“中国好人榜”;6.4亿,大爱流淌中的中国凝聚力。
考点链接:①珍爱生命②承担责任③人生价值④民族精神 材料一相关设问
32.“抗震救灾精神”是一种怎样的民族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
33.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⑵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⑶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⑷“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
⑸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34.“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我们一定能够夺取抗灾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你觉得这种信心来自哪里?
⑴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⑵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⑶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
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⑸社会各界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⑹灾区人民的自强不息,积极自救,永不言弃的坚强品质。
35.云南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这说明了什么?
⑴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⑵党和国家关注民生、情系民生,努力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⑶党始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⑷我国政府尊重人权,珍惜人的生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36.在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内,我们未成年人应如何学会自救? ⑴保持冷静,不慌张,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撤离。⑵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⑶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等。材料二相关设问
37.遇难战士谢樵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⑵它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也融会和渗透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⑶我们只有不断为集体、国家和社会作出奉献,自身价值才能实现。38.抗震救灾英雄谢樵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⑴临危不惧、奋勇救人的崇高精神。⑵坚强勇敢、顽强不屈的崇高精神。⑶沉着冷静、乐观向上的优秀品质。
39.在抗震救灾中涌现了许多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向他们学习?他们的感人事迹对我们参加公益活动有何启示?
⑴①学习他们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②学习他们奉献的精神,积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③学习他们感恩的精神,主动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⑵启示:①在参加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②面对所承担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③我们应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帮助他人,关心他人。40.社会各界人士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这说明了什么?
⑴中华民族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不竭力量之源。
⑵中华民族具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⑶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也是一个相互关爱的社会。⑷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等。综合设问
41.我们中学生在抗震救灾中能做些什么?(或如何奉献自己的爱心?)⑴节约零花钱,为灾区人民捐款。⑵写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向灾区捐款捐物。⑶节约水电等资源,为灾区重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⑷做一名志愿者,奉献我们的爱心等。
42.请你设计几条关于抗灾救灾的口号及标语: ⑴众志成城,共抗灾情。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⑶爱心无价,人间有情。
⑷用我们的双手为灾区人民抚平心灵的创伤。
命题点六:收入分配改革及新型城镇化 热点聚焦
材料一:收入分配改革:兼顾“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2014年8月18日上午,习近平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身份主持会议,敲定未来七年的改革“路线图”,并剑指国企薪酬等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下午,习近平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身份主持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挖掘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提出要兼顾“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
材料二:薪酬改革要体现利益分配的公平2014年8月,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其中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将公务员薪酬制度修改纳入反腐的治本举措之中,就是要与拍“苍蝇”打“老虎”共同发挥作用,对合理诉求有效疏导,让利益分配更加公平,从而构筑起公职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相关链接:城乡养老金差距大,需形成“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材料三: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014年9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李克强说,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要以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事关几亿人生活的改善。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抓在手上,干在实处,奋发有为、抓出实效,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多给支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用好改革创新的“开山斧”,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造福广大城乡群众。
考点链接:①分配制度②改革的实质、重要性③社会公平共同富裕 材料一、二相关设问
43.如何理解党和政府提出的“薪酬改革要体现利益分配的公平”? ⑴说明党和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⑵公平是良好合作的前提,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个人的发展。⑶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⑷是贯彻落实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需要。⑸是激发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要。44.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哪些现实意义? ⑴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⑵有利于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实现共同富裕。⑶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⑷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⑸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45.如何兼顾“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
⑴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⑵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两级分化,实现合理公平分配。
⑶要在不断发展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⑷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予以严惩。材料三相关设问
46.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推进城镇化?
⑴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⑵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⑶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
热点新题预测
1.2014年8月,人社部正式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工作。这项计划的核心是促进最终实现全民参保。实现全民参保有利于(A)①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③消除社会基本矛盾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据教育部介绍,2014年有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5.6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参加高考。下列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B)A.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B.说明我国教育公平问题已经解决 C.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D.进一步规范了高校招生入学秩序
3.2014年9月4日,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此轮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目的就是探索招生录取与高中学习相关联的办法,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体现了(A)①中央正在全面部署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②我国积极探索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重大决心 ③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是进行教育改革 ④当今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4.2014年8月8日,央行发布新闻称,对部分分支行增加再贴现额度120亿元,要求全部用于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这一举措有利于(C)
①促进农业发展②推动农民致富③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④扩大农村人口就业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2014年8月23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农村金融与“三农”的共赢发展。这体现了(D)
①“三农”工作已经成为现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②党和国家关心人民,重视民生 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④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2014年8月14日至16日,亚太经合组织粮食安全政策伙伴关系机制(PPFS)2014年高级别对话会议及全体成员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首次把节粮减损作为确保各经济体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明确提出,至2020年,努力使亚太地区粮食损失浪费总量减少10%(同比2011至2012年度)。实现这一目标,就要(A)①在全社会形成节粮减损的社会风气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③加强粮食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④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第二篇:2012年中考热点解读
专题一:领航中国 再创辉煌
【时政热点】
〖关键词〗建党90周年、七一讲话
1.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他强调,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2.2011年7月2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庆祝建党9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中南海召开。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宏伟目标上来。
【知识考点】
〖关键词〗三个代表、历史责任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5.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6.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
7.中国的和平崛起。
8.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国际竞争的实质(增强综合国力、科技实力)。9.增强忧患意识,艰苦奋斗,把握机遇,勇敢迎接挑战。10.科教兴国、创新中国。
11.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树立远大志向,选择恰当的成才目标,报效祖国。
【考查角度预测】
一、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告诉我们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确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那么何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中国共产党在走过的90年发展历程中,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的实质是什么?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形成了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2)这些精神都是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它们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四、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参与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中去? 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我们青少年要永远跟党走,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本领,承担社会责任,立志报效祖国,争做有用之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是什么?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六、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三大成就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七、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对青年的寄语是什么? 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八、建党九十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变化,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党的领导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爱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
九、如果要让你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做一期展板,你将设计哪些板块?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星星之火---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中流砥柱---领导中国革命;阳关大道----建设新中国。
十、某校要在建党九十周年前夕举行合唱比赛,请为他们推荐几首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歌曲?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党啊!亲爱的妈妈》。
十一、中国共产党之所成为我国的领导核心,是因为有着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在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请为我们推荐一名党员并简要讲述他的先进事迹?
焦裕禄,河南兰考县前县委书记。身为县委书记,他带领兰考人民治理盐碱地,积劳成疾,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被人民成为“人民的好书记”,被评为双百人物。
十二、你认为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
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有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要为人正直,刚正不阿;热爱人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关心国家大事,能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
十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九十年间,都取得过哪些重大成就?
建立新中国,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成功发射了“神舟”系列宇宙飞船,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等等。
十四、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依法治国,不断健全完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严惩腐败行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人民群众监督,健全监督机制;在党员干部中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十五、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是要做到什么?具体应怎么做?
(1)根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具体: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十六、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优秀党员,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向他们学习?
热爱党、拥护党,坚定不移跟党走;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与祖国共奋进。
专题二:推进依法治国 发展政治文明
【时政热点】
〖关键词〗法制宣传、换届选举、反腐倡廉、微博政务 1.2011年是‚六五‛普法的开局之年,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开展2011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2011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2.2011年l2月4日晚,《法治的力量--2011法治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国首善‛曹德旺、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免费午餐‛爱心群体等入选2011十大法治人物。盛典的最大亮点,是杭州的‚最美妈妈‛吴菊萍、重庆的‚最帅交巡警‛王静,以及烟台的‚最美女弦‛刁娜等见义勇为模范的携手亮相,他们共同构筑了‚2011最美中国人‛的形象。
3.2011年7月27日,新华社全文公布了我国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此规划将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等,以及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未来五年普法工作的主要任务。规划指出,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
4.2011年7月26日,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司法部、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部门对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辅导员、获奖学生进行了表彰。据了解,近两年来,全国共有2580多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普法教育活动。
5.2011年6月21日正式公布的《中国法治建设报告(2010)》称,截至2010年底,我国立法机关通过现行宪法,制定了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8600多件。一个以宪法为核心和统帅,以法律为主干,涵盖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内部科学、和谐、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6.2011年10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厅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展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成就,全面系统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历程和法律制度,目的是为了使国际社会全面客观了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情况,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互信、友好、合作关系。截至2011年8月底,我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7.2011年11月8日是北京市区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日。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分别在各自选区参加投票或委托他人投票,选举所在地的区级人大代表。胡锦涛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搞好地方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全国各地县乡人大换届选举陆续举行,将选举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涉及县级政权2000多个、乡级政权3万多个。数亿选民通过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从2012年1月8日至13日,全国有20余个省份集中召开地方两会。
9.中共中央政治局2011年12月30日召开会议,听取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2011年工作汇报,分析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研究部署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既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又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 4 步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深入开展党的作风建设,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加大纠风工作力度,扎实推进专项治理,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监督工作,深化反腐倡廉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全面做好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发挥了重要保障和促进作用。2012年1 月6日,中纪委召开2011年查办案件工作通气会,会上提出去年全年共有4843名县处级以上的干部被处分,777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10.2011年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的省部级官员: ①刘志军:2011年2月落马,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②黄
胜:2011年11月落马,山东省副省长黄胜。
③田学仁: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吉林银行董事长,等等。
11.2011年11月17日,全国各省市区开通的首个省级政务微博发布群‚北京微博发布厅‛开始上线运行,首批共有20个北京市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加入‚发布厅‛,7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开通个人微博,通过‚发布厅‛与网友沟通。
12.2011年11月28日,上海市政务微博‚上海发布‛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同步上线。在新浪微博,‚上海发布‛开通12小时就被网友转发或提及超112万次;在腾讯微博,上线16个小时内便吸引超过15万听众,创下政务微博新纪录。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上,通过认证的各级政务机构及官员的微博均已超过1.8万,遍布34个省级行政区划。
13.2012年1月16日 中央纪委廉政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志勇表示,中央对于互联网、微博等新兴媒体的积极性作用是肯定的。今年要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处臵工作,发挥广大网友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积极作用。‚我们处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兴媒体是老百姓参与反腐倡廉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渠道。提出要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处臵工作,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发挥广大网友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积极作用。‛
【知识考点】
〖关键词〗政治权利、公平正义、监督权、和谐社会
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2.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法律鼓励做得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3.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我们要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5.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6.公民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也不能采取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违法方式。
7.公民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享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反映;可以采用写信、发电子邮件、打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8.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考查角度预测】
一、为什么要设立全国法制宣传日、大力开展普法活动?
1.我国宪法和法律规范并保障公民权利,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设立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普法活动,有利于在全社会普及宪法和法律知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的责任感,使公民做到学法、用法、守法、护法。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设立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普法活动,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使现代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2011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为什么要突出“深入学习宣传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所以,学习宣传法律知识,首先就要深入学习宣传宪法。
三、开展法治人物评选表彰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廉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树立正义感、责任感,弘扬社会正气,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等等。
四、2011法治人物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l.崇尚公平,维护正义。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在2011法治人物中,有的用双手托起垂危的生命,有的用温暖驱散冷漠,有的以行动挽救良知、以诚信唤起爱心、以责任呼唤正义。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普通人所具有的一腔热血和正气,看到了见义勇为的法治精神,深切感受到了公平与正义的力量。
2.勇担责任,无私奉献。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虽然这些法治人物岗位不同、经历各异,但他们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不言代价与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他们为我国法治的进步与发展,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在为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奉献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向2011法治人物学习?
加强修养,践行道德,承担责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认真学法,自觉守法,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维护法律的尊严,做一个守法的人;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六、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有哪些重要意义?
1.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对于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和有效法治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离不开法治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观念、引导法治行为的重要职责,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在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七、为什么要把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 1.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培养懂法、守法、护法、用法的合格公民是时代的要求。
2.通过开展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使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八、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我们青少年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勇做法律的宣传者、践行者,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学会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九、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安康幸福的必由之路。
十、我国为什么要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有法可依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前提,它要求尽早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十一、“网络监督”、政府“微博问政”有何重要意义?
(1)拓宽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2)有利于健全法律监督制约机制,防止腐败和权力被滥用;(3)有利于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为人民办实事;(4)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尊重民意,反映民意等等。(5)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勤政建设,促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减少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6)有利于党和政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等等
十二、依法进行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有何重要意义? 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与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有更直接、更紧密的关系。依法进行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有助于巩固国家基层政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培养公民意识,树立民主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十三、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实行这一制度有何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
十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反腐倡廉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既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又是其重要途径和有力保证。
十五、涉嫌腐败官员受到法律的严惩说明了什么?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十六、请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全面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到廉洁自律;不断完善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制度机制保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惩腐败行为; 7 保障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对侵犯国家利益、群众利益的行为积极举报。
十七、开办“政务微博”是在保证公民行使哪一政治权利?公民行使这一权利时应该注意什么?
监督权(或批评建议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证明材料;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取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
十八、我们怎样利用网络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我们可以登录新闻网站,了解国家大事;踊跃参与在线访谈,利用微博和电子邮件与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利用网络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
专题三:共庆辛亥革命100周年 促进国家和平统一
【时政热点】
〖关键词〗辛亥革命、孙中山、振兴中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1.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2.2011年10月8日,成都、武汉、南京三地举办活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为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市对包括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在内的辛亥革命旧址、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保护,其中被称为‚红楼‛的武昌起义纪念馆按照‚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原则进行修缮,以‚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为主要内容,展现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10月11日在此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以共和政体建设民国‛的历史风貌。
3.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2011年5月6日至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论坛并致词。与会人士围绕‚深化两岸合作,共创双赢前景‛的主题,就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中长期经济发展构想(黄金十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实施与促进两岸经济发展‛、‚两岸文教合作与青年交流‛三项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4.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两岸、海内外,所以华夏儿女都在从不同视角、采用不同形式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总结这一事件对中国百年来社会发展变化的巨大影响。以‚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为主题的纪录片《辛亥百年》于2011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与港台电视媒体同步播出。
5.2011年9月6日,英国华人华侨、专家学者和留学生代表齐聚剑桥大学,隆重举行‚首届两岸三地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学术论坛‛,共同回顾探讨了辛亥革命的深远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并表示要将辛亥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祖国的统一大业贡献 8 力量。
6.2012年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 马英九获连任。
【知识考点】
〖关键词〗一国两制、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复兴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即“一国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简称“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两岸加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3.打击分裂祖国行为,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社会秩序不被破坏,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公民应树立国家安全的观念,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
4.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基本义务。青少年要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行为做斗争。
【考查角度预测】
一、辛亥革命有何伟大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二、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实现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不仅需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过去、现在、将来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高举和平统一的伟大旗帜。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根本利益。
三、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向革命先驱学习,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树立崇高远大理想,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秉承革命先驱遗志,发扬辛亥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进步、和谐统一、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有何重要意义?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 9 精神?
1.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振兴中华的意志和愿望,顺应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斗争的一个伟大里程碑,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纪念辛亥革命有利于弘扬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遗志,继承辛亥革命的精神,共同追求,共同努力,继续为国家统一、民族振兴不懈奋斗,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争当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力军,做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促进派,以实际行动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意义?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祖国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系、共同责任所在。当今时代,两岸中国人面临着共同繁荣发展、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目标。
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心来自哪些方面?
1.促进两岸和平发展、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心声,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2.我们制定和实施的正确有力的对台工作大政方针,是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不断向前迈进的思想基础和重要保证。
3.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巨大进步,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雄厚基础和可靠保障。
4.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繁荣稳定,充分证明“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5.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根本性力量。
七、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国家应该怎样做? 1.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增强综合国力,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3.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反对外国势力干涉,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
4.要努力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等。
八、两岸关系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这对推进祖国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
有利于开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实现两岸经济的优势互补;有利于提升两岸经济竞争力,推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情感;有利于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
九、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了什么? ①我们党制定和实施的对台工作大政方针,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②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巨大进步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和平统一的雄厚基础和可靠保障;③海峡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把两岸关系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交流合作感情融合、增加共同利益,循序渐进解决问题;④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十、“反独促统”这里的“独”包括哪些?
坚决反对“台独”、“疆独”、“藏独”等分裂势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全球华人的共同心愿。
十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方针的?
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简称“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十四、“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请你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加以分析证明。
(1)理论:“一国两制”的方针,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坚持这一方针,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有利于推进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现实:“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十五、为什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④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⑤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十六、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我们青少年应该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
专题四: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雪域高原旧貌换新颜
【时政热点】
〖关键词〗西藏和平解放、对口援藏、对口援疆
1.2010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日。西藏各族各界代表聚集在布达拉宫广场,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向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敬献花篮等方式,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西藏人民60年来与日俱变的幸福生活。
2.60年来,在中央政府的特殊关心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西藏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4个历史阶段,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创造了短短六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实现了两大跨越:一个是社会制度的跨越,由封建农奴制一跃到社会主义制度;一个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跨越,由封闭贫穷落后走向开放富裕文明。
3.2011年5月23日,首都各界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座谈会并讲话。贾庆林指出,从和平解放到今天,西藏已走过60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在中央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自治区历届党委和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开拓奋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西藏各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经济走上了跨越式发展道路,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全面加强。
4.2011年7月19日上午10点,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大会和群众游行在拉萨市隆重举行。西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笔题写‚祝贺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贺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习近平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讲话指出,西藏和平解放是西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它不仅粉碎了外部势力妄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且开启了西藏走向繁荣进步的光明前程。习近平强调,中央殷切希望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抓住历史机遇,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努力完成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创造西藏各族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5.2011年6月15日至7月8日,西藏和平解放60年成就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展览以西藏和平解放60年为主线,分为‚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大幅改善的人民生活‛、‚西藏的明天更加美好‛四个部分。展厅内,500余幅图片、图表以及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献和实物、生动新颖的多媒体演示,向观众生动展示了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历史进程和伟大历史意义,充分展现了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和发展前景。
6.2011年7月20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西藏自治区在拉萨召开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座谈会。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全体成员出席会议并作讲话。要认真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努力做到‚五个始终‛:一是始终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抓紧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十二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二是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首要任务,使西藏各族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三是始终坚持国家支持与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四是始终加强对口支援干部工作,使他们为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发挥作用、作出贡献;五是始终注重总结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更好发挥对口支援工作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
7.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2月14日在京表示,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们注重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尊重和保护藏族群众信仰宗教的自由。他指出,任何人企图煽动少数僧人采取激烈的行动,以破坏西藏的稳定,是不利于藏族地区的发展和藏族人民的利益的,也是不得人心的。
8.2012年2月3日《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日前已经通过自治区政府批准。根据《规划》,2011年至2015年,西藏将在保障房筹建、公积金覆盖面、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加大力度。‚十二五‛期间,西藏将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城镇化率将达到30%。此外,西藏还将在‚十二五‛期间新增城镇保障房5.2万套。
9.2011年5月29日第二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一年来,支持新 12 疆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出台,来自祖国各地的科技人员、教师、医生、企业家和援疆干部满怀热情投入工作,一大批试点项目开始实施,给天山南北各族群众带来了实惠。
【知识考点】
〖关键词〗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共同富裕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代,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2.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3.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与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5.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
6.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基本义务。青少年要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行为做斗争。
【命题方向预测】
一、西藏和平解放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西藏和平解放是西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一件大事。它不仅粉碎了外部势力妄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且开辟了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道路,开启了西藏走向繁荣进步的光明前程。
二、60年来,西藏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6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1.变化: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各民族团结不断巩固。
2.道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西藏。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西藏60年来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主要原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援、竭诚帮助;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等等。
四、如何才能让西藏的明天更加美好?
1.加快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
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解决好西藏各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西藏各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老西藏”精神,继承和弘扬西藏优秀文化传统,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推动西藏文化事业发展繁荣。
4.维护社会稳定,是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和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深入开展反对**集团分裂祖国活动的斗争,不断巩固和发展西藏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五、60年来,西藏自治区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①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④必须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行扶助政策。⑤必须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
六、党和国家为什么十分重视并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它关乎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发展。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和必由之路;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七.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要召开新疆工作会议,强调对口支援新疆工作? 因为做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是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是维护国家统一、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
八.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国家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①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的关系;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保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始终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④坚决维护新疆的稳定和祖国的统一、安全、切实防范和打击“疆独”分裂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
九、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哪些?
(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有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十、中央政府为推进民族地区发展、维护民族团结采取的具体措施?
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②修建青藏公路、铁路,建设“西气东输”工程;③实施“援藏工程”;④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⑤中东部地区在省级重点中学中开办“西藏班”、“新疆班”;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⑦扎实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工程等。
十一、我国各民族之间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十二、为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政府应该怎么做?
1.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2.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
3.文化方面: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珍惜、保护各民族文化。
十三、当前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正确的战略部署;有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指导方针;有全国人民和各对口支援省市的大力支持;有符合西藏实际的政策、措施等。
十四、为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我们青少年学生应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生活中和少数民族同学和睦相处,在物质上、精神上主动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同学;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民族团结做出应有的贡献。
专题五:聚焦公共安全 建设平安中国
【时政热点】
〖关键词〗食品安全、动车事故、打四黑除四害
1.2011年5月13日,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上强调,今年要加大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力度,重典治乱必须重拳出击。
2.2011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食品安全执法检查报告时,建议把食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以法治的方式维护公民的‚食品安全权‛。
3.2011年7月25日,河南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沁阳市人民法院分别公开审理了两起涉‚瘦肉精‛刑事案件,制造销售‚瘦肉精‛的被告人刘襄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其他4名制售‚瘦肉精‛的被告人、3名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
4.2011年7月23日20时34分,浙江温州双屿下岙路段,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追尾。D301次列车1至4节车厢脱轨,D3115次列车15、16节车厢脱轨,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先后重要指示,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务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组织好救援工作,同时查明原因,做好善后处理。
5.2011年8月22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各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对此高度重视,将‚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上升为党委、政府的民心工程,精心组织部署,迅速采取行动,形成了强大声势、各地已经陆续查破一批‚四黑四害‛案件,打掉了一批‚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
6.2011年9月2日至3日,公安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公安机关治安系统深入推进‚打四 15 黑除四害‛专项行动暨部署食品药品案件侦办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面深入推进‚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当前尤其要把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有毒有害食品、假冒伪劣药品、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作为打击重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精心组织好第一阶段战役,以实际行动保卫人民群众餐桌安全、生命健康安全。
7.2012年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并讲话。他强调,食品安全是关乎人人的重大基本民生问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主动出击,把解决影响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同构建长效机制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综合整治攻坚战持久战引向深入,坚决依法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完善全程监管体制,着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会议,审议了《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8.2012年3•15主题为“消费与安全”。
9.新华网北京2012年3月15日电:记者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在2012年将组织打击“瘦肉精”“地沟油”犯罪、打击销售“病死猪”犯罪和打击制售假药犯罪“三大战役”,全力保卫广大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和用药安全。
【知识考点】
〖关键词〗诚信、生命健康、法制、责任、和谐社会
1.诚实守信是每个人应坚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法律的要求,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践约守信是诚实做人的核心。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伤害他人生命,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伤害他人的健康,包括精神健康,也为法律所不容。作为未成年人,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我国消费者主要享有以下权利:安全权;知悉真情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维护尊严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监督权等。
4.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包括: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严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
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6.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8.每个人因为自己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不同,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不负责任会带来严重后果,将使社会和他人遭受损失。有许多重大事故都是由于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引起的,造成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
【考查角度预测】
一、什么是“四黑四害”?
“四黑”是指目前老百姓反映强烈的制假售假、收赃销赃、涉黄涉赌涉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俗称“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四害”是指害百姓、害家庭、害社会、害国家。
二、为什么要深入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 1.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四黑四害”违背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诱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打四黑除四害”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法律权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2.这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四黑四害”破坏社会诚信,败坏社会风气。“打四黑除四害”有利于建设诚信社会,净化社会风气,引导人们形成文明、键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3.这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黄赌毒”污染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打四黑除四害”有利于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他们培养高雅情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四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严重危害群众财产安全,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诚信。“打四黑除四害”顺民心、畅民意,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三、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中,有关各方应该怎样做?
1.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涉及制贩有毒有害食品、伪劣药品和农资等违法犯罪,把破大案、打团伙、追逃犯、端窝点、捣网络、除源头作为主攻方向,坚决把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挖出来,绝不让不法分子蒙混过关,一定要让其付出沉重代价,打得其不敢为、不能为。
2.生产者和经营者: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增强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树立诚信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四、为配合“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法律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当我们发现有制假售假、收赃销赃、涉黄涉赌涉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并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五、怎样才能避免矿难事故的发生?
①借助“清理官员煤矿股份”的风暴,重拳出击煤场中的腐败链,打破地方政府既监管又经营的双重身份。
②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管理,建立“让煤矿死不起人”的制度,推动煤矿企业将安全设备投入、安全操作规程的遵守与采掘人员的培训都计入其经营成本。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安全设备投入和科研投入,将教育培训作为预防事故的根本性措施。
④建立“立法、检查、保险”筑起的三道防线,使“预防为主”的思想充分体现,从政府监察、行业管理到企业的自我管理,都将预防事故列为头等大事。
⑤加大问责力度,强化舆论监督,对重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治理要多元化。
专题六:中国入世十周年 改革开放谱新篇
【时政热点】
〖关键词〗厦门特区成立30周年、入世十周年
1.2011年12月26日上午,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庆祝大会在厦门隆重举行。中 17 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致信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3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人民群众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为推动两岸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做出了独特贡献。实践充分证明,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和部署是完全正确的。
2.2011年10月14日,第11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幕式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论坛在广州隆重举行。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在世界大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3.201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主席强调: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将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根据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质量,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4.2011年12月14日,中国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在日内瓦世贸组织总部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在讲话中说,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共同进步。我们希望能够团结起来,携起手来,共同创造更加便利自由的贸易和投资,我们一起走向更快更好的繁荣。
5.相关链接:中国入世10年取得的成绩: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国。10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中国入世承诺全部履行完毕,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服务贸易开放部门达到100个,接近发达国家水平。10年来,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中国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年近4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两倍多;出口增长了4.9倍,进口增长了4.7倍,世界排名由第六位跃升到了第二位。10年来,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年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也为国外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实惠,美国消费者过去10年节省开支6000多亿美元,欧盟每个家庭每年可节省开支300欧元。
6. 2012年1月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20周年。温家宝近日在广东考察时说,我们面的挑战和困难不少,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依然是改革开放!
【知识考点】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创新、科学发展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4.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对外开放,以加快自己的 18 发展步伐。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5.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6.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7.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不竭力量之源。
8.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9.在当今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考查角度预测】
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走向世界有何重要意义? 有利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等。
二、入世十年,体现我国在坚定不移的坚持哪一基本国策?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基本国策?
1.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②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对外开放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的需要。③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三、请你就继续扩大开放水平献计献策。
1.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2.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等等。
四、从我国入世十周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可以得出哪些基本结论和经验?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④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⑤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⑥必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⑦必须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等。
五、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青少年应该做?(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忧患意识;(4)树立平等、开放、竞争、参与的国际意识;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自觉承担时代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
六、举例说明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1)生活用品的变化: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群众的日常用品;轿车步入寻常百姓家、家用电器不断更新;农村盖起了别墅;饮食更加注重营养等。(2)休闲方式的变化:人们的 19 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电视、上网、旅游等休闲娱乐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七、入世十年,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说明了什么? ①说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②说明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正确性。③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实施的战略、国策及采取的各项重大举措是完全正确的。
八、我国入世十周年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原因。(1)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6)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7)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8)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专题七:关注民生,共创和谐、科学发展
【时政热点】
〖关键词〗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农村扶贫开发新进展、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农村扶贫的新进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近十年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取得的进展。
2.2011年11月29日至30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温家宝等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全党全社会要深刻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扎扎实实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胡锦涛指出,到2020年,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同时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扶贫开发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坚持全社会参与、合力推进,坚持尊重扶贫对象主体地位、激发贫困地区内在活力。
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适应我国扶贫开发转入新阶段的形势,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1196元的标准提高了92%,对应的扶贫对象规模到今年年底约为1.28亿人,占农村户籍人口比例约为13.4%。
3.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通知指出,《扶贫开发纲要》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制定实施《扶贫开发纲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4.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重要讲话。会议认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知识考点】
〖关键词〗资源国情、创新、基本路线、可持续发展、公平正义、小康社会
1.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的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4.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我国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7.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8.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9.社会主义的本质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10.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1.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12.到20世纪末期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是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本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就是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
13.维护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考查角度预测】
一、党和国家为什么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
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 21 会公平正义、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
二、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坚持这一根本原则需要注意些什么?
(1)共同富裕。(2)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而是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缩小贫富差距,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党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重要原因: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坚持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四、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最根本的是什么?为什么?
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国富民强,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我们应如何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坚持政府主导,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扶贫开发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切实加强扶贫研究和宣传工作,把扶贫纳入基本国情教育范畴,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和支持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等等。
六、搞好扶贫开发工作有什么意义? ①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
七、要实现2020年扶贫开发的目标,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做?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③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④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5)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财政、项目扶持力度。
八、扶贫开发工作体现了我们党怎样的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九、为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应该怎么做?(1)树立远大的理想,积极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3)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去,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专题八:发展绿色经济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时政热点】【相关背景材料】
〖关键词〗全国科普日、德班气候大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世界环境日、全国土地日、绿色餐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世园会
1.2011年9月17日至23日,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主题的201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举行。围绕这一主题,各地在全国科普日期间组织开展了4500多项重点科普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亿人次。北京主场活动的主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节约保护水资源‛。9月18日上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等领导同志来到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和朝阳区茉黎园社区,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
2.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1年11月28日-----12月9日在南非德班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共同努力,拯救明天。本次大会的主要议题如下: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量化减排指标;明确非公约发达国家在公约下承担与其它发达国家可比的减排承诺;落实有关资金、技术转让方面的安排;细化《坎昆协议》中有关‚三合‛和透明度的具体安排。
3.中国政府2011年11月22日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白皮书指出,2011年3月,中国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约束性目标: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这彰显了中国政府推动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中国将重点从加强法制建设和战略规划;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和发展清洁能源;继续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十一个方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
4.2011年7月8日至9日,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行动起来,更加扎实地做好水利工作,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总结国内外治水的经验教训,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实施新形势下的治水方略。
5.2011年6月5日,是第40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的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旨在配合联合国国际森林年,强调森林的生态价值,提高人们的森林保护意识。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在呼应世界主题的同时,中国主题则更加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呼吁人人行动起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共创绿色未来。
6.2011年6月25日,是第21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守红线、惠民生‛。6月20日至26日,是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周。各地围绕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7.2011年11月16日,商务部发布《十二五促进餐饮业科学发展指导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在传承、创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品牌化餐饮、绿色餐饮和节约型餐饮,统筹城乡餐饮发展。
8.2011年12月5日,环保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截止。公众普遍赞成把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指标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和监测。这 23 是我国首次制定PM2.5标准,可以更好地表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促进环境保护工作。新标准拟于2016年1月1日全面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通常用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来表示,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9. 2011年4月28日10至10月22日,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32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24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台北等踊跃参展,109个室外展园争奇斗艳,8600场活动精彩纷呈,35万志愿者无私奉献,1573万参观者流连忘返。作为一次国际性的环保、园艺盛会传达给人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将在日后的生活里启示人们主动保护与美化环境。无论园区的绿色交通还是园区里低碳节能措施,处处彰显着节能低碳理念。
10. 国家海洋局2011年8月25日称,渤海溢油事故影响主要集中在19-3(油田)周边及西北海域,已污染5500平方公里海域,其中870平方公里水质达劣质;正在聘请律师,准备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报告,将向康菲公司索赔并对其行政处罚。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3月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表示,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国家海洋局和有关部门将会同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将渤海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作为工作重点,力求取得实质性成效。
11. 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拉浪水电站网箱养鱼出现少量死鱼现象被网络曝光,龙江河宜州拉浪码头前200米水质重金属超标80倍。时间正值农历龙年春节,龙江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使得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遭到严重威胁。当地政府积极展开治污工作,以求尽量减少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这是自2011年8月云南曲靖重金属污染水库水体被曝光以来,第二起由网络民意全程关注并推动解决的水源污染事。
1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11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
【知识考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2.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4.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都是发展问题。
5.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之一。
6.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7.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8.尊重自然,关爱社会。
9.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考查角度预测】
一、结合全国科普日期间组织开展的多项科普活动,谈一谈你对科技作用的认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科技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二、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的主题为什么强调“节约保护水资源”?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水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其重要性正日益显现。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生态和环境安全面临威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我们青少年应怎样为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贡献? 要积极学习环保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宣传者;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水电,爱护动植物,植树种草,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实践者;要勇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做一个保护环境的维护者;要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建设者。
四、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综合能力的迫切需要。
五、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需要我们从哪些方面做起?
1.必须科学认识我国的国情水情。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须从我国的国情水情出发,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水生态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力度。
2.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水利的根本目标。发展民生水利,就是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为途径,构建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人水和谐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使人人共享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
3.必须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六、我们青少年能为发展水利事业作出哪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青少年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积极宣传我国国情水情和水利建设方面的科学知识,自觉养成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习惯,为我国水利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七、世界环境日活动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你是如何认识的?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大自然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如果我们对大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坚持什么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对我们有哪些要求?
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它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处、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九、开展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周,有哪些重要意义?
有利于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坚守耕地红线,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充分认识土地国情、国策,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管地用地的良好氛围;等等。
十、我们青少年应怎样为保护环境、共建生态文明作贡献? 我们要积极学习环保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并向群众作好宣传,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宣传者;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水电,爱护动植物,植树种草,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实践者;要勇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做一个保护环境的维护者;要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建设者。
十一、为什么要开展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两型社会? ①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③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⑤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⑥开展国际气候、环境合作,承担国际责任的迫切要求。
十二、你打算怎样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①积极宣传节能减排方针政策;②树立资源节约意识,节约水电;③环保购物,使用节能环保产品;④参与植树活动等环保公益行动;⑤积极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十三、开展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依据的是我国哪些方面的国情? ①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②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资源少,环境污染严重。
十四、我们国家为落实节能减排应采取哪些措施?(提建议、献计策)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淘汰高能耗的落后企业。②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③严格执法,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④加强宣传,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⑤建立环保奖励、激励制度。
十五、倡导过低碳生活,我们应该怎样行动? 政府:①向市民大力宣传绿色低碳理念,增强公民的环保节能意识;②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使执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③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淘汰污染环境的企业;④继续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企业:①进行技术创新,开发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新产品;②遵守国家政策法规,自觉落实“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③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个人:①用淘米水浇花,做到一水多用(或水的循环利用);②及时关闭电源,减少待机时间,节约用电;③出门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做到绿色出行;④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拒绝使用纸杯、木筷等一次性产品,节约资源;⑤稿纸的正反面都要充分利用,节约用纸;⑥购买家用电器时注意选择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产品;⑦学会把垃圾分类,做到物尽其才,提倡循环利用。
十六、目前我国环境、资源的现状及对策
①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少;城镇人口少,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不高;人口素质偏低。
对策 :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②我国的资源形势:从总量上看,我国资源丰富,自然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全,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从人均占有资源严重短缺,又是一个资源小国;资源存量地区差异较大,组合错位;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对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合理利用资源还应该强化对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节约和保护资源是每个人良好的道德风尚,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专题九:科技引领未来 建设创新型国家
【时政热点】
〖关键词〗天宫神八对接、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1.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25分45秒,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向为此作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亲切慰问,勉励大家再接再厉.顽强拼搏,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2.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中央军委委员.任务总指挥长常万全宣布:根据北京航天指控中心报告,神舟八号已进入预定轨道,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神八‚零窗口‛发射难度空前,对接天宫一号持续15分钟,神八飞船今晨5时58分发射 两天内择机与天宫一号完成首次交会对接,近百种故障预案应对对接风险,神九神十明年升空至少有一艘实现载人。
3.2011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拼搏奉献,满怀信心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4.2011年8月22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在北京举行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出席颁奖大会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颁奖大会。在各地、各 学校层层严格选拔、认真推荐的基础上,经过由国内科技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审核评定,并经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确认,清华大学胡嘉仲等95名内地同学、香港中文大学陈超等3名港澳地区同学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邓伟等2名海外留学生获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奖学生中,小学生10人、初中生10人、高中生22人、大学生30人、研究生28人。
5.中共中央、国务院2012年2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颁发奖励证书。温家宝在201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要敏锐发现国际金融危机给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契机,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完善科技力量布局,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努力形成中国经济的新优势。要积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支持企业建立和充实研发中心,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攻克产业关键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要从制度上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和空间,鼓励他们走出科研院所创业,特别是创办科技型企业,让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和促进科研成果、创新产品、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要弘扬科学精神,倡导学术诚信,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形成百家争鸣、民主开放的科学氛围,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追求真理、执着科学探索、尊重知识产权、珍视学术声誉。
6.2011年7月2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了5000米级海试第三次下潜科学考察和试验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5188米。载人潜水器在水下多次进行坐底,开展了海底地形地貌测量和取样作业,获得了近底精细地形资料。
7.2011年9月19日,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稻‚Y两优二号‛加权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这标志着我国杂交稻技术在世界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成绩的取得靠的是‚良种、良法、良田‛,即好品种、好技术以及优质稻田。
【知识考点】
〖关键词〗民族精神、合作、科技创新、国际竞争、科教兴国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并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因素,深刻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会受制于人。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3.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着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
4.青少年是创新的主力军。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我们青少年首先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善于观察,勤动脑、勤动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弘扬科学精神。敢于并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创新实践结合起来。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5.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这些受表彰的科学家既是自主创新的典范,又是精神文明的楷模。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应该向受表彰的科学家那样,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6.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7.清醒认识我国现阶段科技国情。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与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8.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兴国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9.党和政府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10.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1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12.团结就是力量,发扬团队精神。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
1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14.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要树立远大理想,明确自己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
【考查角度预测】
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成功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关键之战。这次成功发射,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二、从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的横空出世,到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飞船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再到天宫一号顺利升空,中国人的问天之旅不断开启新的征程。这充分说明了什么?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一些科技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等等。
三、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后,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叮嘱广大航天工作者,一定要大力发扬载人航天精神,更加精心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请问:什么是载人航天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它的具体内涵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四、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科技领域新的里程碑,再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和伟大创造力。这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示?
我们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五、自2000年以来,国家为什么要每年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获奖科学家? 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④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⑤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⑥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我们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六、国家召开科技奖励大会,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说明了什么? ①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②国家发展先进文化,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七、除了重奖获奖科学家.怎样做才能使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中国变革的重要动力? ①优先发展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③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八、2011年,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说明了什么? ①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某些领域已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成效显著;③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智慧和伟大创造力的民族;④我国的自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九、我国能够取得上述重大科技成就,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②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④大力弘扬创新精神;⑤鼓励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⑥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神;⑦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
十、为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请你提出几条具体建议。
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②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障;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优秀人才;④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对各行业的创新人才给予奖励;⑤坚持对外开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⑥加强法治建设,保护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
十一、当前我国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1)优势:①党和国家高受重视科学技术发展;②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④中华民族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⑤经过广大科技人员顽强拼搏,已在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积累了一定的创新经验。
(2)劣势: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②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十二、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几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1)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2)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3)自主创新,以人为本。(4)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5)自主创新,中国崛起的核动力。(6)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造就创新人才。(7)创新一一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十三、国家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有何重要意义? 30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②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能否创新,关系国家存亡.民族兴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③创新的希望在于青少年,青少年朝气蓬勃,思想敏锐,敢为人先,陈旧观念少,最具有创造活力。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
十四、为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青少年自身该怎么做? ①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③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④增强创新意识,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⑤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敢为人先;⑥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社会实践活动,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十五、“我们应向航天科技工作者学习什么?
①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②学习他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③学习他们开拓创新.知难而进.顽强拼搏的精神;④学习他们的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十六、神舟八号发射成功有何意义?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标志性工程,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对于巩固我国航天大国地位,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
十七、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航天人身上形成了哪些民族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十八、青少年为什么要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才能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十九、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各类人才。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培养创新精神?青少年要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除了具备创新精神外,还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1.善于观察和思考,勇于质疑,敢为人先,培养丰富的想象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勇于尝试;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等等。
2.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等。
二十、我国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加强哪些方面的创新?为什么?
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②因为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上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专题十:加强文化体制改革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时政热点】
〖关键词〗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欧文化高峰论坛、文化遗产日、文联作协会议、限娱 31 令
1.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政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2011年10月18日,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速度较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高。2004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突破了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一些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按照平均增速估算,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3.2011年10月27日,第二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在国家博物馆白玉厅隆重开幕。文化部部长蔡武,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语言多样性及青年事务委员瓦西利乌,波兰文化及民族遗产部部长博格丹〃兹德罗耶夫斯基出席了开幕式,并先后致辞。本届论坛以‚创制城市‛为主题,围绕‚城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城市的公共空间‛、‚新城市,新治理,新政治‛和‚新技术与城市生活‛等四个分论题展开讨论。
4.2011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宣传口号有:文化遗产无价,保护行动有我;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珍重文化遗产,共筑幸福家园。2011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6月10日至15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览馆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依法保护,重在传承‛。围绕主题,本次活动由‚依法保护,重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展‛、‚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和‚我们的精神家园——201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三个部分组成。6月25日,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为世界遗产。
5.2011年11月22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清时代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奋力开创文艺发展新局面,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6.2011年10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
【知识考点】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改革、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合作与竞争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四个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文化建设为其它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
3.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4.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5.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6. 5000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7.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8.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10.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1.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
12.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13.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4.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1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③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考查角度预测】
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什么将文化发展作为重要议题?
①从理论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四个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②从现实来看:当代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 33 愿望。
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请问,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向现代化、而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何从根本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我们应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改革开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风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等等。
五、我们青少年如何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树立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而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六、我们为什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2)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中学生提出了什么要求?
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传承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辨别各种腐朽文化,坚决拒绝不良信息,抵制不良诱惑,保持精神肌体的健康;学会文明上网.健康上网,享受键康的网络文化生活;等等。
八、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1)国家做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党的领导、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等。
(2)青少年做法:要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家里,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在社会,遵纪守法,诚信待人,服务社会,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努力做一个道德高尚,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树立崇高理想,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艰苦奋斗,不断创新。发扬奉献精神,树立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大胆实践。34 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始终以道德楷模为榜样,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从自身做起,遵纪守法,努力把自己塑造成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九、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有何意义?
(1)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4)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民族精神(5)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6)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等等。
十、为什么我国要设立“文化遗产日”保护文化遗产?
(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2)传统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4)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通过文化建设带动经济发展。
十一、怎样认识第六个“文化遗产日”的“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主题?
民族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积极作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有利于我们追求积极健康的美好生活。
十二、如何认识对于民族文化遗产,应“依法保护,重在传承”?
(1)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要走法治化轨道,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弘扬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其不断相传下去。
十三、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你是怎样认识的?(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2)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3)传统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十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十五、为什么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讲诚信对个人成长和发展有什么意义?我们如何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1)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现象比较严重。诚实守信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2)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不讲诚信,敷衍了事、弄虚作假,只能骗人一时,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诚信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3)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不轻易许下诺言,一旦有所承诺,就应努力兑现;坚持实事求是;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等等。
十六、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1)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这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3)这体现了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4)这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5)这有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十七、胡锦涛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对此,应怎样理解?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3)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35 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幸福的生活。(4)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十八、胡锦涛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德艺双馨”,这里的“德”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有道德,如能够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规范;能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能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等等。
十九、“发扬艺术民主、学术民主,提倡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体现了哪些观点?
(1)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要消除嫉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2)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3)合作与竞争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4)在竞争或合作中,要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
二十、怎样才能“形成各类文艺人才不断涌现、文艺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1)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文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2)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二十一、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文化?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生活在世界上,勇敢地接纳和吸收世界上一切国家创造的文明成果;要以博大的胸怀奉献我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与不同国家的人们有好往来,共同发展。
专题十一:加强网络建设 促进网络文化大发展
【时政热点】
〖关键词〗网络文化、未来网、政治局集体学习
1.2011年11月21日至22日.以‚推动网络媒体新跨越,促进网络文化大繁荣‛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来自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有关部门、重点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互联网企业和业内专家等300多名代表,围绕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论坛通过了中国网络媒体《武汉宣言》。
2.经过丰年多的筹备建设,属于全国广大未成年人的大型公益网站——未来网(www.xiexiebang.com)近日正式开通上线。
3.2011年12月9日-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江苏镇江召开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在会上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强调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紧扣‚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这一鲜明主题,围绕建设和管理两个环节,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推动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4.2012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 36 锦涛主持。胡锦涛强调: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5.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作了专门部署,强调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知识考点】
〖关键词〗网络交往、健康文化
1.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2.利用网络的优势,做网络的主人。
3.青少年沉迷网络,很容易造成精神空虚、荒废学业,甚至做出欺诈、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
4..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
5.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
6.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我们共负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的责任。
【考查角度预测】
一、2011年我国继续开展网络整治专项行动有什么重要意义?(1)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有利于净化文化环境,保障文化安全,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3)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4)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为什么要大力打击手机淫秽色情信息?
(1)打击手机淫秽色情信息,可以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打击手机淫秽色情信息,是我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3)打击手机淫秽色情信息,有利于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4)打击手机淫秽色情信息,能够净化手机上网环境,有利于人们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减少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三、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网络不良信息?
(1)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浏览网上不良信息;(3)增强抵制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4)发现网络不良信息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四、我们未成年人应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和利用网络? 我们未成年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把手机和网络作为自己的好帮手,善于利用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浏览.不传播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充分认识到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的危害性,积极同各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净化手机上网环境作贡献。
五、谈谈你对网络的正确认识。(上网的利和弊)网络是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合理地利用网络可以拓宽眼界,增长知识,休闲娱乐,便捷的学习,方便地进行通讯联络,结交朋友,网络倡导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能有效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过于 37 沉溺网络会荒废学习,消磨意志,危害身心健康;有可能遇到网络陷阱,上当受骗,也有可能涉猎不良信息而诱发违法犯罪。我们上网要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学会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消除网络对生活的消极影响。
六、谈谈青少年过分沉溺于网络的危害性?
(1)对个人:过分沉溺于网络会磨灭理想,不思进取,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如近视、颈椎病等);过分沉溺于网络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猎物,会受到侵害;过分沉溺络会扭曲人格,会沾染不良信息对思想的侵蚀,容量诱发违法犯罪;
(2)对家庭:上网费用高昂,会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3)对社会:青少年沉溺网络对给国家的整治网络行为,带来一定的影响,会影响社会风气,也会以影响精神文明建设。
七、谈谈造成青少年迷恋网吧的原因?
(1)主体原因:①求知欲旺。未成年人的特点是身心尚未成熟,求知欲旺盛接受新鲜事物快,对外界环境充满了好奇和幻想。②好奇心强。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在于求新.求奇.求鲜,你越禁止,他们就会越觉得神秘,越神秘就越向往。③自制力差。网络具有巨大的诱惑力,上网者易沉迷而不能自拔,尤其是未成年人好奇心强,他们对上网有一种难以控制的强烈渴望,一旦上瘾,令他们难以自拔。④法律意识淡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2)社会原因:①活动场所不够,未成年人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适合未成年人活动的场地少;②家庭管束不当,长期疏于与孩子的沟通,一旦发现孩子进网吧,往往采取严厉批评的方式,从而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起到危险的逆反效果。③学校教育方面,学校作为对未成年人施教的主体,应积极的疏导,加大加强教育力度。
(3)网吧业主原因:①缺乏社会责任感;②缺乏法律意识;部分网吧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受利益驱使,给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提供方便,大开绿灯。甚至于采取一些不良手段:如提供玩在网吧.吃在网吧.睡在网吧之类的“一条龙”服务等来吸引未成年人。③缺乏正当竞争手段;为争抢顾客,提高上机率,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通过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手段来解决生存危机。
(4)管理原因:①网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②网络建设的长效机制落实不到位等。
八、国家为什么要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但是,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强,容易受到侵害。因此,国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给予特殊的保护。
九、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向有关部门提合理化建议
(1)给社会有关部门提建议:①有关部门应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使网吧等营业场所经营者自觉守法,合法经营。②应加强对网吧等营业场所的管理,严格执法,坚决取缔、制裁非法网吧等营业场所。③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对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等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中小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2)给学校提建议:①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②加强与社区和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共同营造良好氛围,履行学校保护职责。③建立校园网,把学生引到健康的场所去。(3)给家长提建议:①家长要切实履行监护和教育的义务,用正确的品行教育未成年人,②应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4)给青少年提建议:①青少年应该依法自律,坚决不去营业性网吧;②要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③要勇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健康成长。
十、青少年怎样合理利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
(1)学会自我保护。①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②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便答应网友的要求。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和抵抗诱惑的能力。(2)遵守网络规则。①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我们共同肩负着建设文明、健康网络环境的责任。在网络交往时,要遵守道德,语言文明;对求助者,要献出爱心,尽力相助;与人交流,要真诚友好;等等。②上网更要遵守法律。例如,不恶意制造、传播谣言,不侮辱他人人格,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国家机密;不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不利用网络破坏公共设施;等等。
十一、要促进网络文化大繁荣,就必须坚持网络文化的核心主流价值。这一核心主流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核心主流价值?
①网络文化的核心主流价值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②网络是多元的,但是它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来指导;网络是现代的,但它必须要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网络是引导大众的,它必须让大众能够更牢固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网络是教化人的,它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准,让大众懂得什么是荣.什么是辱。
十二、如何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①完善网络文化方面的法律法规②加强网络的监管,整治网络低俗之风③打造精品网络文化平台④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网络文化的影响力⑤培养素质优良的网络文化人才队伍
专题十二:学习体育健儿 弘扬奥运精神
【时政热点】
〖关键词〗世泳赛、世羽赛、大运会
1.2011年7月16日至7月31日。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在上海举行。本届世锦赛,中国水军在游泳、跳水、花样游泳和水球四大项上全面突破,游泳5金创造史上第二佳绩,跳水史无前例地包揽10金,花游6银1铜历史最佳,女子水球打进决赛获得亚军,中国队总成绩15金13银8铜,排名金牌榜第二位,创造了1994年世锦赛以来的最佳成绩。
2.2011年伦敦羽毛球世锦赛于北京时间2011年8月15日凌晨收官。中国选手参加了全部五场决赛的争夺,并最终将全部五枚金牌揽入怀中。
3.2011年11月22日,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召开备战伦敦奥运会冬训动员大会,备战已经全面进入‚战时‛状态。据统计,截至2011年11月20日,我国共有17个大项、138个小项、254名个人获得参加伦敦奥运会的资格,大部分项目参加奥运会的资格赛、积分赛和席位赛总体的进展也很顺利。
4.2011年8月12日至23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广东深圳市举行。深圳大运会是一届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同时也是一场欢乐祥和的人文盛会。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健儿在这场大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赛事中弘扬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展示奋发向上的青春风采,体验人文交流的心灵沟通,感受多样文明的交相辉映,传递包容和谐 39 的真诚愿望,为世界的美好未来播撒下了和平友爱的种子。中国军团最终战绩为75金.39银.31铜,金牌和奖牌总数均雄踞榜首,75金还创造了大运会之最。
吉祥物:‚UU‛是由深圳2011世界大运会会徽‚欢乐的U‛演变而成一张笑脸,同时,又具有‚Universiade‛的首写字母‚U‛的形态。
口号:‚从这里开始‛(Start Here)。5.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2011年9月10日至18日在贵阳举行,这是贵州省历史上首次承办全国性综合运动会,也是全国民族运动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共有56个民族组成的34个代表团共6700多名运动员报名参加16个竞赛项目和185个表演项目。贵州省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总结表彰大会30日在贵阳举行。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说,举办一届‚成功、完美‛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史上最出色的运动会,是贵州向国家、向人民、向少数民族同胞做出的庄严承诺。在承办本届运动会的艰苦历程中,贵州孕育和催生了‚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求真务实、精益求精,解放思想、开拓奋进‛的时代精神,形成了空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给我们留下了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知识考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关键词〗意志、团结、竞争、规则、责任、自立自强
1.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具有坚强意志的人,能够在行动中自觉、果断、坚韧、自制,始终目标如一,不怕挫折,排除干扰,顽强奋斗,直到成功。在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赛场上,体育健儿们正是靠着坚强的意志和敢于拼搏的精神,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2.团结就是力量。
3.现代社会中的竞争是激烈的,但是,我们应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去进行竞争。
4.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5.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7.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包括体育事业。发展体育事业有利于增强民族身体素质,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顽强进取的意志品质,享有生命健康权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健康基础。
8.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中国的和平发展步伐不可阻挡。
9.我们青少年应以运动健儿为榜样,培养直面挫折、敢于竞争、勇于拼搏、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成为祖国有用人才。
【考查角度预测】
一、深圳大运会取得圆满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有哪些重要意义?
1.主要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
越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开放包容、热情好客,中华文化具有恒久的魅力;国际体育大家庭的鼎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成千上万名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全国人民的关注、支持;等等。
2.重要意义;深圳大运会弘扬了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展示了大学生奋发向上的青春风采,传递了中国人民包容和谐的真诚愿望,为世界的美好未来播撒下了和平友爱的种子,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和国际青年体育事业的发展,加深各国人民之间尤其是青年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为世界的发展.进步与和谐作出更大贡献。
二、深圳大运会的体育健儿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发掘潜能、挑战自我。每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体育运动的魅力就在于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韩国射击选手李大明,中国跳水选手何姿.施廷懋,日本游泳选手人江陵介„„这些优秀的运动员,不断地发掘自身潜能,创造或打破了大运会纪录,实现了自我超越和发展。
2.团结合作、积极配合。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在大运会体育比赛中,一些团体项目需要队员精诚合作才能夺取胜利,比如在有氧舞蹈项目中,中国队选手无论在动作的质量上还是在团队的配合上都展现出了高水准,最终夺得冠军。
3.意志坚强、勇于拼搏。人生难免有挫折,然而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挫折却可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成为成功的垫脚石。在女子100米预赛中,法国选手埃米利途中突然受伤倒地,在全场的注视下,她挣扎着爬起来,拖着伤腿用尽全力跑完了全程。短短的100米赛程,她用了42秒55,而她的个人最好成绩是11秒38。在这里,体育健儿用心参与、挑战自我、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用行动诠释着体育精神。
4.遵守规则、公平竞争。公平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本届大运会期间,未发生一例运动员服用兴备剂的丑闻。运动员们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4.学习他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三、在大运会志愿者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志愿者学习?
1.关爱社会、亲近社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担责任等。
2.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责任;从小事做起,多参加公益活动,积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我国为什么要积极参与世锦赛、大运会和奥运会等国际性体育盛会? ①我国在体育运动方面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②我国政府和人民始终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自由的人们一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③我国积极参与世锦赛、大运会和奥运会等各种赛事,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驾驶暖和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有利于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⑤有利于促进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交流,增进同各国人民的友谊。⑥运动员在积极参加各种赛事,为自己、为国家赢得荣誉的同时,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了光彩,并不断延伸了生命的价值。
五、我国体育健儿在世锦赛会、大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给予我们哪些启示?
1.我国体育健儿在世锦赛会、大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这都为我国体育健儿在世锦赛会、大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提供了物质基础、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奥运五环将五大洲紧紧连在一起,充分表达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追求。
4.创业实践需要艰苦奋斗精神。任何理想的实现过程,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离开了了艰苦奋斗,再美好的理想也不可能实现。我国体育健儿在世锦赛会、大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正是他们艰苦奋斗的结果。
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正是因为我国体育健儿不满足于现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拓进取,才在许多体育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专题十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时政热点】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学雷锋活动座谈会、教师节、“师德”入教师专业标准
1.2011年12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李长春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实际工作之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2.2012年2月8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视讯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教育网络,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着力完善各方面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3.2012年3月2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李长春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一项重大举措。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全社会迅速兴起学雷锋活动的热潮,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使雷锋精神成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座谈会上,中央文明委授予辽宁鞍山钢铁集团职工郭明义‚当代雷锋‛荣誉称号。李长春在讲话中指出,雷锋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就要学习雷锋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激励人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就要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宝贵品格,激励人们成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模范践行者;就要学习雷锋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操,激励人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就要学习雷锋锐意创新的进取精神,激励人们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自觉推动者;就要学习雷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激励人们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创业者。
4.2011年6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并作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师成为最受尊重、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5.在第二十七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11年9月9日上午来到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实地考察学校工作,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6.2011年8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河北张北县第三中学作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其中强调,国家将安排资金在中西部贫困地区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午餐补助。要配备最好的车辆和最好的司机,还要有最好的交通管理,给孩子们创造一条绿色通道。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7.2011年12月20日新华网消息:近日,教育部公布的幼儿园、小学及中学教师三大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突出强调师德和尊重学生,引来了人们的关注。把‚师德‛明确写入教师专业标准,成为一大亮点。
【知识考点】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师生关系、主动沟通、教育、义务教育、国际竞争
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2.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工程。
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举,也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4.老师不仅教我们做人的道理,还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老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老师的巨大力量还在于做出榜样,老师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老师既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最真挚的朋友。
7.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8.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
9.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教育能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10.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11.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1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13.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14.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考查角度预测】
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43(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二、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为什么要紧紧抓住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这个战略任务?
(1)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工程,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未来的战略工程,也是实现亿万家庭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而青少年正是培养的主要对象,只有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才能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有道德的合格公民
三、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广泛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进展和显著成绩,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这充分说明了什么?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举,也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四、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1)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2)要树立远大理想.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与崇高使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要强化道德意识,践行道德规范,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五、为什么必须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六、为什么要重视发展农村教育?
重视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由我国现阶段国情决定的。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是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需要,是落实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七、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重视校车安全说明了什么?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国家、社会、学校的共同责任;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还不够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伤害未成年人生命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应该受到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等。
八、把“师德”明确写入教师专业标准,有何积极意义? 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素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和谐校园;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专题十四:学习先进人物 承担社会责任
【时政热点】
〖关键词〗德耀中华、感动中国、草根英雄
1.2011年9月20日下午,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举办的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暨第八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并讲话。他强调.公民道德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思想道德保障和强大精神力量。
2.2011年9月20日晚,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李长春同志出席颁奖典礼,并为全国道德模范颁奖。经群众推荐、组织审核、全国公示和群众投票、评委会评选、综合评定等程序,郭明义等54名同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李桓英等260名同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相关链接】全国道德模范是公民道德建设领域的最高奖项,是崇高的荣誉称号,每两年评选表彰一届,设有‚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全国孝老爱亲模范‛等五个奖项,每个奖项各表彰10名左右,共表彰50名左右。同时,将未入选全国道德模范的正式候选人列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3.2011年7月31日,由新华社发起的‚中国网事〃感动2011‛第二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中国网民用数十万张选票选出了心中10名‚草根英雄‛,不计个人安危用双臂勇接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获得特别提名奖。10名‚草根英雄‛是:‚反毒哥‛刘岩、吉林大学‚看门爷爷‛、‚最美乡村女医生‛钟晶、12年抚养妹妹的何玲、‚攻心专家‛陈炜、‚爱心传递‛志愿者白春海、‚火把女孩‛张华英、守墓老兵欧兴田、‚还债局长‛胡丙申、‚犀利收碗哥‛陈文原。
4.2012年2月3日晚,《感动中国2011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播出,2011感动中国人物榜单正式出炉。
此次当选的感动中国人物是:为新中国核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朱光亚,为官清廉的公安战线楷模刘金国,为人民群众奉献一生的党的基层干部杨善洲,奠基中国肝胆医学年届九十依然工作在手术台上的医生吴孟超,坚持12年爱心长征,改变山区麻风病村的台湾爱心人士张平宜,在危急时刻奋力救下坠楼婴儿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从成都到高原地区扎根支教的教师夫妇胡忠、谢晓君,靠卖羊肉串资助贫困学生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从八岁开始伺候瘫痪养母12年的孝顺女儿孟佩杰,自小失去双臂却创造出生命奇迹的钢琴师刘伟。
走过十年的《感动中国》活动还向以白芳礼老人为代表的长年热心公益事业而未能获得感动中国荣誉的所有爱心人士表示特别致敬。
【相关链接】感动中国2011人物颁奖词
中华之光――朱光亚【颁奖词】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高义薄云――胡忠、谢晓君【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肝胆春秋――吴孟超【颁奖词】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隐形翅膀――刘伟【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的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一段段轻盈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公仆本色――杨善洲【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义侠巴郎――阿里木【颁奖词】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希望之翼――张平宜【颁奖词】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跨越怀疑,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孝女当家――孟佩杰【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最美妈妈――吴菊萍【颁奖词】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烈火金刚――刘金国【颁奖词】贼有未曾经我缚,事无不可对人言。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挚爱永恒――白芳礼们
【知识考点】
〖关键词〗思想道德建设、正义、角色与责任、生命的意义、共同理想 1.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我们要坚持以为人 46 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我们应增强责任意识,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和国家尽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3.个人品质:直面挫折、磨砺意志、自立自强、与人为善。4.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5.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和正义,我们应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维护公平,捍卫正义,同不良现象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6.我们要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增强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例如: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因为生命是父母赋予的,父母为抚养我们付出了辛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因为这是诚实的基本要求,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关心和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因为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努力为社会作贡献,延伸自己生命的价值,因为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等等。
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应向先进人物学习,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把实现个人理想与实现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弘扬民族精神,勇担社会责任,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考查角度预测】
一、新时期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全国道德模范有何重要意义? 在全国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来自基层的道德模范,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召群众,对于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全国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1.珍爱生命,甘于奉献。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全国助人为乐模范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爱与付出成为了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全国见义勇为模范面对灾难和死神申大义凛然,知险而上,把平安和生机留给他人,用流血和牺牲,将灾难和危机变成了人民至上、他人至上的高尚情怀。他们用爱心和生命诠释了生命的价值。
2.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找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我们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全国诚实守信模范一诺千金、信守承诺,彰显了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美德。
3.恪尽职守,敬业奉献。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不言代价与回报,将责任心、使命感化作了坚守的动力,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根基。
4.知恩图报,孝老爱亲。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全国孝老爱亲模范面对种种困难,用人间的大爱,诠释着生活的真谛,用人间的至孝,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他们的一颗颗赤子之心,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相随。
三、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向全国道德模范学习?
要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肩负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增进爱国情感,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四、对照先进人物,说说自己身上还有哪些不良品质。为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落实行动,请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
(1)如:以自我为中心,习惯被别人照顾、不习惯回报别人,不敢于接受挑战,冷漠自私、猜疑,不负责任等。
(2)提示:以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拟定一句座右铭,时刻鞭策自已,促使自己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克服遇到的困难等。以模范人物为榜样,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自强不息、奉献社会。把崇高的理想付诸于平凡的行动。如:培养独立意识,从洗自己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等小事做起;勇于承担责任,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自强不息、力争上游,把学习的本职工作做好。
五、向先进人物学习,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思想品德方面: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2)心理品质方面: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3)遵纪守法方面: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提高法制观念,维护法律尊严。
(4)学习知识方面:刻苦学习,努力创新,掌握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六、如果要求你评选学校的道德模范。请你制定出评选标准.
提示:只要从努力学习先进、提高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角度回答即可。
七、“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给我们哪些启示?
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在磨砺意志中自强不息,开拓创新,要自觉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
八、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对你今后的成才有何启发? ①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自己的岗位上敬业奉献,就能在各种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②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境界,是成就任何事业所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③要正确把握成才目标。首先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九、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你准备怎样向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学习? 我们青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服务社会,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等。
十、目前,我国青少年存在哪些不良道德倾向?有什么危害?
表现:(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我行我素、不守纪律等。
危害:这些行为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巨大的危害。
十一、为了更好地学习、宣传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动人事迹,某校决定开展一次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活动的主题:如:学英雄事迹,做英雄传人
(2)请你设计几种活动形式:如:开主题班会、利用校园网宣传、办黑板报、举办征文比赛等。
(3)如果采用主题班会的宣传形式,请你拟写一发言稿。示例:同学们: 你们好!
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感人事迹,发扬他们的崇高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行光荣之事,永拒可耻之举,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在为祖国安宁、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所作的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用实际行动谱写自己人生的光辉篇章。
十二、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已举办整整10年,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举办此评选活动属于什么建设?具有哪些重要童义?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2)有利于在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火热实践中发现鲜活典型、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提升道德素养、弘扬社会正气;有利于为时代立标杆,为社会树楷模,让真善美的光芒照亮人们的心灵;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等等。
十三、10年来,有100多位人物和群体通过《感动中国》这个舞台,走进了国人的精神世界。这些模范人物和群体具有怎样的共同特征?
他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集中诠释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真情与挚爱,集中反映了新时期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
十四、《感动中国》2011人物的感人事迹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1)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胡忠、谢晓君夫妇,好书记杨善洲,“义侠巴郎”阿里木,麻风村孩子们的“台湾妈妈”张平宜„„他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以各种方式回报他人和社会,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2)既要珍爱生命,又要甘于奉献,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奉献。“最美妈妈”吴菊萍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医学泰斗吴孟超心系群众,以精湛的技艺和高尚的医德,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他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他们在关爱他人、呵护生命的过程中延伸了生命的价值。
(3)要培养爱国情怀。我国核事业的领航人朱光亚心系祖国,刻苦攻关,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吴孟超勤于钻研,大胆创新,推动中国的肝脏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让中国肝胆外科站到了世界最前沿。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
(4)要直面挫折,磨砺坚强意志。人生难免有挫折,而坚强意志则是人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保障。从8岁开始悉心照顾瘫痪养母12年的孝顺女儿孟佩杰,自小失去双臂却让世界见证奇迹的钢琴师刘伟„„他们面对厄运,自立自强,顽强拼搏,彰显了当代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和永不服输的精神。
十五、感动中国人物为什么感动中国?
(1)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他们的行为弘扬了社会正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十六、宣传和弘扬先进人物,有何重要意义? 宣传和弘扬先进人物:(1)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3)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4)有利于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5)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6)有利于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7)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形成良好道德风尚与和谐人际关系。
十七、小悦悦事件给我们的什么启示?
①未成年的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②家长要加强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③社会成员要提高道德修养,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的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④国家要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风尚,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
专题十五:坚持和平发展 构建和谐世界
【时政热点】
〖关键词〗APEC会议、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南海问题、中国第一艘航母“瓦良格”号下水等
1.201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十周年纪念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并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阿斯塔纳宣言》。上合组织把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作为成员国合作的基本准则。
2.2011年6月12日至2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对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和第十五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出访期间,胡锦涛主席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领导人举行会晤,全面阐述发展双边关系的主张,广泛深入做各界工作,就增进政治互信、推进务实合作广泛深入交换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
3.2011年9月14日至16日,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中国大连举行。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的致辞。
4.2011年12月4日,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角‛系列边会在德班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首次在气候大会期间举行‚中国角‛活动。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为活动共同揭幕。
5.中国总理温家宝2011年12月2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首次访华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举行会谈。温家宝指出,中日要做好邻居、好伙伴,不要做对手。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坚持走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6.新年前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2月31日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了题为《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年贺词。指出:中国将继续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只要各国人民戮力同心、同舟共济,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在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征程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7.应美国副总统拜登邀请,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当地时间2012年2月13日下午抵达华盛顿,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在会见基辛格等美国前政要时,就如何建设好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谈了四点看法。习近平说,一要镜鉴历史。40年来中美关系发展有4条历史经验: 50
第三篇:2014中考作文命题热点:爸爸去哪儿
“爸爸去哪儿”成中学作文命题热点,有中学语文老师布置议论文,题为“论爸爸去哪儿为何走红”“你心目中理想的父与子(女)的关系”等。在节目第一季收官之际,北京青年报对十余所学校135名学生进行随机调查,最受中学生青睐的是“哥们儿”式的父子关系。
“哥们儿”父子关系最吃香
在《爸爸去哪儿》的五对父子中,张亮以“哥们儿式”的父亲受到追捧。许多学生表示喜欢他的教育方式。京源学校一名喜爱张亮的高二女生表示,“张亮教育孩子很有一套,在外面从来不训斥孩子,到家里才用自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翠微中学喜爱张亮的高二学生赵思淼有同样的感受,“我特别喜欢张亮和天天的相处方式,两个人跟哥们儿一样,每天特欢乐。”还有女生把张亮评为“中国好爸爸”,原因是“做饭强悍教子有方”。
除了张亮受到中学生们的极高追捧外,位居“最喜爱爸爸”次席的林志颖,和他的儿子Kimi,同样深受大家的喜爱。同学们认为林志颖带着最小的孩子上节目,却最有耐心和爱心。对于郭涛的喜爱,许多同学给出的理由是“虽然有点粗糙,但很真实,最像现实中的爸爸”,“爷们儿,教育孩子不矫揉造作,对待别人孩子也很用心。”
对比节目 找出自己爸爸的优缺点
对于《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喜爱,许多同学也由节目中的爸爸联想到自己的爸爸。对于节目中爸爸和孩子们很能“玩得来”、“聊得来”的情节,许多同学表示羡慕,“我爸没跟小孩子玩过,天天就是上班可能也接触不到小孩子。他来开家长会的时候,我觉得他的样子和打扮都是格外严肃的,跟别的家长似乎有一些不一样,让我很尴尬。虽然不好形容,不过我觉得我爸跟田亮一样能给我长脸就好了。”十一学校一位高中男生表示。
除了“聊得来”,还有人羡慕节目里爸爸的脾气。接受调查的一位高中男生表示,“我爸爸喜欢发脾气,要是能像王岳伦一样就好了,而且他的脾气是真的好不是为了拍片子装出来的,因为从Angela的任性和小公主范就能看出来。”另一位女生说起自己的爸爸,有同样感受,“我爸有时候对我就一点都不耐心,在外面也会当着别人的面批评我,让我觉得比较难堪,要是能够耐心一些就好了。”
还有学生对节目中爸爸们对孩子无时无刻的爱表示羡慕。“我爸都不太管我,一直就我爱怎么干怎么干,平时我要钱了,要买东西了就给我买,如果要家长签字基本上他看都不看就签。虽然好多人羡慕家长这样,但是我觉得时间长了他们也会希望爸爸多管管自己。”
中学生发起“和爸爸一起,去哪儿都好”活动
《爸爸去哪儿》的热播,也让许多中学生想到平时和爸爸单独相处时间过少的问题。不少同学表示由于爸爸工作繁忙,几乎连见面的时间都不多,更难有和爸爸单独出去游玩的机会。为了加强和爸爸的亲子互动,让许多爸爸体会带长大后的孩子出去游玩一天,学通社号召发起中学生“和爸爸一起,去哪儿都好”活动,多名学生将参与该活动,体验和爸爸单独相处游玩的一天。
第四篇:2022中考历史重大热点命题预测
2022中考历史重大热点命题预测
大国崛起与中国关系
一、美国
美国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两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成逐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二战后最富强的国家。
(一)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性质:民族解放战争、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共和国。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被誉为“合众国之父”,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开国元勋、民主制度的楷模。
(二)工业革命时期的美国
在英国之后,美国也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步发展。
(三)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
1.根本原因: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性质:既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场内战。
3.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林肯:领导北方维护联邦统,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林肯为维护国家统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2.主要发明:发明大王爱迪生1879年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莱特兄弟1903年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率先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五)一战前后的美国
1.一战前,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步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
2.一战中:1917年,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成为主要战胜国之一。
3.一战后:
(1)代替欧洲,开始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2)对外关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操纵国之一,后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六)二战前后的美国
1.二战前:为应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实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美国著名总统,成功实施新政,度过了经济大危机:领导美国与苏、中、英等国结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共同打击法西斯势力,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二战中:
(1)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后来美对日宣战。
(2)1942年元旦,26
国代表齐聚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3)重大战事:1942年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转折点)、1944年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4)参与并主导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7月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二战后一确立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推行霸权政策(1)美国的“冷战”政策和美苏争霸:两极格局的形成。
(2)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表现:推行霸权主义,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借助北约干涉别国内政,严重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如海湾战争、轰炸南斯拉夫、伊拉克战争等。
★美国崛起的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1.制度更替、社会进步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
2.革命和改革是民族振兴、国家崛起、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3.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4.要善于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珍爱和平、拒绝战争,反对霸权主义。
(七)近现代中美关系的变化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国人华尔统领洋枪队镇压太平军.②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③1919年巴黎和会,作为三巨头之一,拒绝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等合理要求。
④1921-
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2.合作:一战中都加入协约国方:二战中都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945年美国在日投下原子弹敦促日本投降,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3.二战后美国对华政策:
①解放战争时期,美扶蒋反共,发动内战。最终失败。
②敌对: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入侵朝鲜,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此时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是:封锁禁运、包围威胁、外交孤立。
③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
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
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即
《上海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八)当今中美关系: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大趋势中,中美双方存在共同利益,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友好发展是主流,但双方存在摩擦和矛盾。(台湾问题等)
★你认为影响大国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对此,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因素:国家利益(最根本)、国家综合国力、国际形势等。
认识:①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②合作双赢,互相尊重、和平共处.二、日本(一)古代史:
1.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实现日本的统一。
2.日本遣唐使来华:唐朝鉴真东渡。
3.大化改新: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学习唐朝典章制度,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4.幕府统治时期:12世纪晚期,源氏武土集团首领源赖朝设镰仓幕府,日本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二)近代史:
明治维新一由封建社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根本原因:封建幕府统治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内忧外患)
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
3.学习对象:欧美;学习内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
4.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5.影响: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保留了大量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三)现代史:
1.一战前后:①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②参加一战,加入协约国③巴黎和会上参与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争夺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参加华盛顿会议,独霸中国的局面被打破。
2.二战前后:①遭受经济危机,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1936年),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②发动侵略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41年偷袭美国珍珠港;1942
年中途岛海战日本失败:1945年8月
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3.二战后的日本
(1)经济发展原因:①美军占领日本,实行非军事化政策:②随着冷战的加剧,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开始扶植日本:③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科技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
(2)发展表现:①1968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②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
(四)中日关系
1.古代:
(1)东汉光武帝赠给日本来汉使者“汉委奴国王”金印。
(2)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日本派遣大量遣隋使、遣唐使到来,这些使节回国后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的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3)元末明初倭寇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中期更甚。民族英雄成继光抗倭,平息东南沿海倭患。
2.近代:
(1)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战胜清朝政府,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2)1900-1901年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与签署《辛丑条约》
(3)袁世凯为实现皇帝梦,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4)一战中,日本和中国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都是战胜国。但1919
年《凡尔赛条约)规定将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中国五四运动爆发。1921-1922
年华盛顿会议期间,九国公约》
(5)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很快侵占东北三省。之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制造“华北危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6)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国抗日民族传统战线初步形成。
(7)1937.7.7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1937.12.13日起,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正面战场:1938春,台儿庄战役:1938
年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敌后战场:1937.9平型关大捷(全民族抗战第一个胜利);1940.8
起历时三个半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8)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3.现代:
(1)自新中国建立到中日正式建交前,日本跟随美国对华敌对。
(2)随着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于1972年下半年访华,中日正式建交,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
(3)2014年中国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4)2015年4月,日本再次修改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将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表述为“日本的领土”,继续淡化、弱化、美化侵华罪行。
★认识: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史实,美化侵略战争,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等错误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我们要坚决抵制。希望日本政府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真诚反省,主动担责: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维护亚太地区安全。
三、英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原因: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结果: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二)工业革命前后
1.血腥的资本积累:殖民扩张与殖民掠夺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三角贸易(后来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2.自然科学的发展:17世纪,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
3.工业革命期间(18世纪60年代一1840年前后)
(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棉纺织业部门开始。
(2)标志性成就:以瓦特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3)影响:①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19世纪中期,英国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4.侵略扩张:对印度(引发1857-1859
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等。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
1.自然科学的发展: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思想,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战前:围绕世界市场和殖民地,英、德矛盾成为-战前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英国和法、依两国结成三国协约(帝国主义军事便略集团),战后:经济衰退,巴黎和会、国际联盟和华盛顿会议操纵国之一(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1.二战前:受经济危机。对法西斯的侵略行径,英国推行绥靖政策,参与策划“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助长了法西斯嚣张气焰。
2.二战中: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后,英法宜而不战:德军对英国发动空袭,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坚持抗战。英国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参加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3.二战后:参与了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的分区占领,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也是欧盟的成员国,近年英国已退出欧盟。
(六)近代史上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1.1840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胜利后强迫中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中抢掠并火烧圆明园(1860年),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1900年,英国参与八国联军便华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1901年),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四、俄国(苏俄、苏联、俄罗斯)
(一)16--19世纪的侵略扩张
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2.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二)开启近代化的进程
彼得一世改革(参见专题八改革)
(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861年农奴制改革(参见专题八改革)
(四)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经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
3.对外:与英法结成三国协约,参加一战。
(五)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17年十月革命
1.概况: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领导人:列宁
2.结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
3.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1921年开始)和成立苏联(1922
年底)。
2.斯大林:进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形成苏联模式(标志:1936
年苏联新宪法制
(七)二战前后的苏联
1.二战中: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也是一战的转折点:参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参与雅尔塔会议:攻占柏林和对日作战。
2.二战后:
对内: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的改革一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964
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一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提高,但使斯大林模式更加僵化。
(3)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改革失败,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对外:美苏冷战
(1)对德国和柏林进行分区占领,1949
年在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德国分裂
(2)1955年成立华约(标志两极格局形成);
(八)回到资本主义道路苏联解体
(1991年)影响: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加强。
乌克兰危机
一、乌克兰危机产生原因:
1、外部原因:俄罗斯与欧美对乌克兰的争夺。(大国争夺)
欧美青睐乌克兰的原因不难理解。乌克兰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是欧亚大陆重要的地缘政治支轴国家,而且乌克兰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控制乌克兰有利于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打压俄罗斯,美国实现控制欧洲、称霸世界的野心。
2、内部原因:内部分裂和缺乏国家认同、腐败及民生问题、文化问题等虽然外部因素对乌克兰危机的成因和“发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归根到底,这一危机的根源是在乌克兰内部,其中与沉重的历史遗产息息相关的东西部地区隔阂(东部地区亲俄、西部亲欧)始终是乌克兰政治和经济发展面临的障碍。
历史上,乌克兰没有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存在过。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乌克兰成了周边列强争夺、瓜分的对象。乌克兰现有的国家版图是二战后重新划定的。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脱离苏联宣布独立,这是乌克兰有史以来第一次摆脱从属地位而成为独立国家。(民族认同方面有问题)
除了难以弥合的东西部隔阂以外,经济长期萎靡不振也是乌克兰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乌克兰发生了严重的持续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深度和广度曾一度在独联体国家中名列前茅。(经济及民生问题)
三、乌克兰危机的教训:
1、乌克兰应该在外交方面向中国学习,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要在外交上“押宝”。
2、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克服腐败问题,加强法制建设。
3、文化方面:加强民族认同;克服民族撕裂;壮大自身文化底蕴。
俄罗斯(苏联)专题
一、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861年改革
1、原因:
封建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狭小,劳动力缺乏)
2、主要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②农奴必须赎买份地。
3、评价:
①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变了社会性质)
②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③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经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2、政治:沙皇专制
3、对外:
①19世纪末强租旅顺、大连,把长城以北划为势力范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为争夺东北发生的日俄战争,惨遭失败;1912年策动外蒙古独立;
②在欧洲与英、法结成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对抗。
③1917年退出战争。
4、思想:列宁主义的诞生
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17年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
2、鼓舞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3、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阶段:列宁时期
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
1、背景:经济困难、政治危机(战争使经济濒于崩溃、1921年饥荒、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实施加剧经济恶化、农民暴动、水兵暴动)
2、内容:
①农业: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
②工业: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到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3、特点:
①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
②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4、评价:
①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②适合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第二时期:斯大林时期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背景:
①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
②内部:经济文化落后。
2、缺陷和弊端:
①经济上管得过死、过严,缺乏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
②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民主,个人独断专行人民的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
3、评价:
①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
②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国民经济和其他事业的发展。
预测三:二战后的世界
一、开始标志: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
二、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1、美苏在国家利益的对立(根本原因)、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美苏势均力敌
2、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妄图称霸世界;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力量的壮大,使美国的称霸计划受阻。
3、战后人心思定。
三、冷战表现:
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2、经济上:1947年,实施马歇尔计划(又名“欧洲复习计划”)(目的: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评价:是杜鲁门主义的又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步骤;实质: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3、军事上:1949年北约成立。
苏联对策:1955年成立华约。(影响: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4.冷战高潮:柏林危机
5、两个德国的形成: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德国的分裂)
四.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1、美苏争霸,带来了世界的动荡不安,威胁了世界和平。2、美苏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3、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五、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1、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条约》;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新秩序;(注意对中国问题的处理)
(2)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但不能消除矛盾,因此不可能持久。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瓦解:
凡尔赛体系瓦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华盛顿体系的瓦解:珍珠港事件的爆发
2、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1)形成的原因:美苏在国家利益、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
(2)美苏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
美国在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约。苏联在政治上成立情报局;经济上成立经互会;军事上成立华约
(3)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形成:1955年华约的成立;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4)二战初期美国的企图及背景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欲望十分强烈。
3、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发展趋势
(1)多极化趋势下美国的欲望及背景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中国在多极化趋势下的应对措施: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②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的努力
4、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决定因素:经济实力
预测四:世界多极化
1.世界多极化的形成(1)特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2)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美苏争霸);单极格局(美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多级化深入发展【尚未完全形成】。
(3)原因:世界各种力量分化组合。
(4)影响:
①多种力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国际权力关系正在经历变化,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③国际竞争激烈,形成了国家间合作又竞争的局面。
2.当今世界主要力量:
一超(美国)、多强(中、欧盟、俄罗斯、日本、金砖等)
3.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作用
①地位: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②作用:一带一路、亚投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4.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作用
①地位:重要力量、主力军(新秩序)
②作用: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积极开展南南合作、促进南北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基本形式
①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②内容:政、经、文、军等
③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
6.综合国力竞争
(1)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影响因素
①国家性质、外交政策等因素影响。(宗教、文化和历史)
②A、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决定因素。
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材料;利益对立是冲突的根源。+材料
B、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材料
7.中国怎样维护国家利益?
①应坚定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利益,【本国利益至上】;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彰显中国负责人的大国形象)
②国家实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我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实力。(——增强国家实力来维护国家利益)
中考强化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应邀访问美国期间,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陪同下在密苏里州富尔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他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已经拉下了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美、英两国应结成联盟……
材料二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我们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我们的政策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彻底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政党或集团,都将遭到美国的反对。”
材料三
……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解决,发展的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根据材料和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其中最为得意的是谁?
(2)材料二反映二战后美国在欧洲实行什么政策?主要针对哪个国家?其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指什么制度?为此美国采取什么措施?
(4)除此以外,美国还采取什么措施?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深远的影响?
(5)材料三中所说的世界格局发生的变化指什么?这种变化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6)面对当今世界局势,你认为我们中国应该怎样应对?
【答案】(1)“铁幕演说”。杜鲁门。
(2)实行“冷战”政策。苏联。遏止共产主义。
(3)资本主义制度。对西欧国家进行经济援助。
(4)推行“杜鲁门主义”,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美苏争霸的局面。
(5)变化:美苏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使原来被掩盖的许多地区矛盾和民族矛盾逐渐暴露,局部战争和地区战争不断爆发。(或者答:在新旧格局的交替的过程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而且在很长时间内将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6)大力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联合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为维护世界的和平做出贡献。
2、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新崛起的大国必然挑战现存的大国,而现存的大国必然回应这种威胁。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因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
材料二
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材料三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西雅图欢迎宴会上的演讲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为何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说明英国应对的举措及结果。
(2)指出材料二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心态,并分析其原因。
(3)比较材料一、二所涉及的对抗,其方式有何不同?都对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大国应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答案】
(1)德国完成统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要求重新瓜分供界,大力发展军力,组建三国同盟。英国扩军备战,调整大国关系,形成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视苏联为对手,谋求领导世界。二战后美苏同盟基础消失: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利益冲突;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3)英德竞争最终走向战争,美苏对抗选择冷战。都导致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世界一体化的进程等。
(4)“修昔底德陷阱”论是后人的引申,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除了对抗,还可合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防止战略误判。
3.特朗普实行“美国优先”政策,用贸易战和提高军费对欧盟实行威压,欧盟被迫加强团结和自谋生存,以一个独立的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追溯欧洲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750~1914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各是什么?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正如欧洲在19世纪最后20年中迅速获得其大部分殖民地那样,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分别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世界主要力量重新整合,英、法等欧洲主要大国遭受极大冲击,美国和苏联力量急剧增长,世界进入美苏两强争霸的两极格局,为了重树大国地位,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之路。在美苏掀起的冷战中,利用欧洲所处的敏感地理位置,不断扩大在美苏之间的回旋余地,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崛起,并在冷战结束后的多极化世界里成为重要的“一级”。
——《大国复兴之路》解说词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欧洲国家为什么“走上了联合之路”?
(4)综合上述材料及探究,从欧洲历史的发展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1)政治因素: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经济因素:工业革命的进行。
(2)影响:一战使欧洲失去对外投资,影响经济发展;二战使欧洲失去大量海外殖民地,政治地位下降。
(3)为了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为了重树大国地位)
(4)启示:联合协作能够互利共赢(合则利,分则害),改革与创新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4、苏联(俄)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的贵族发表演讲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材料三
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连续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和以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高投资等方式,快速实现了工业化的初期目标,使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进入到工业化国家行列。
——《高中历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四
苏联大事记简表
——选自《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材料五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了。
——摘自《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思考,俄国这次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2)新经济政策的哪一项内容为材料二中的哈默在苏俄投资经商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经济政策有何突出特点?
(3)有同学认为,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既显示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的优势,又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4)写出上表中①处的文件和②处的战役名称;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5)材料五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或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同意。理由: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可以使苏联在短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显示出其优势;但这种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以行政手段发展经济,否定市场和商品经济,因此又存在严重的弊端,从长远看,阻碍了苏联经济发展,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一分为二评价才可)
(4)①《联合国家宣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5)苏联解体;启示: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
第五篇:2012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解读
2012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解读
一、扶贫开发
【热点点击】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近十年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取得的进展。
坚持民生导向,重庆探索共同富裕——地处大西南的直辖市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并存,近年经济高速增长,但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明显。新时期新阶段,重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为人民群众共享。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一、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结合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二、与“走共同富裕道路”相结合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这有利于各族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升入推进扶贫开发,扎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对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四、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里,农民是否安居乐业,对于社会和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扎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使广大农村形成安定祥和的局面,进而使和谐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五、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结合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真想发展的协调性,实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良性循环,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国
【热点点击】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生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一、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什么将文化发展作为重要议题?
1、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文化。
2、从现实上看:当代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何从根本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升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坚持改革开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取长补短;
3、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4、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风尚;
5、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等。
五、青少年如何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贡献? 树立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而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促进网络文化大繁荣
【热点点击】2011年11月21日至22日,以“桂东网络媒体新跨越,促进网络文化大繁荣”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会议围绕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论坛通过了中国网络媒体《武汉宣言》。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建设,属于全国广大未成年人的大型公益网站——未来网(www.xiexiebang.com)近日正式开通上线。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一、网络的作用和我们对待网络的正确态度
1、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利条件。以健康的心态吧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我们就可以享受网络交往的诸多益处,如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结交新友等。
2、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我们上网要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学会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消除网络对生活的消极影响。
二、网络文化的核心主流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核心主流价值?
1、网络文化的核心主流价值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网络是多元的,但是它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来指导;网络是现代的,但它必须要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网络是引导大众的,它必须让大众能够更牢固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网络是教化人的,它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准,让大众懂得什么是荣、什么是辱。
三、从国家的角度,谈一谈如何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1、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2、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督促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
3、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绿色的网络环境,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深入推进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
四、从公民个人的角度,谈一谈应如何为网络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1、合理利用网络,增强法制观念,加强道德修养,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依法自律,文明上网;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浏览、不传播网络不良内容;
3、做文明网民、倡文明表达、创文明空间,坚决抵制攻击诋毁、传谣信谣、低俗恶搞等网络不文明行为。
四、让精神文明之花开遍神州大地
【热点点击】2011年12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李长春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实际工作之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会上,宣读了表彰决定。
2012年2月3日晚,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11人物评选结果揭晓。获得《感动中国》2011人物荣誉的是:“中华之光”——朱光亚,“烈火金刚”——刘金国,“公仆本色”——杨善洲,“肝胆春秋”——吴孟超,“希望之翼”——张平宜,“最美妈妈”——吴菊萍,“高义薄云”——胡忠、谢晓君夫妇,“义侠巴郎”——阿里木,“孝女当家”——孟佩杰,“隐形翅膀”——刘伟。走过10年的《感动中国》活动还特别向以白芳礼老人为代表的长年热心公益事业而未能获得《感动中国》荣誉的所有爱心人士致敬。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创办于2002年,每年举办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当年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10年间,共评选出了100多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共鸣。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举办1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致信祝贺。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二、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要紧紧抓住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这个战略任务
1、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未来的战略工程,也是实现亿万家庭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而青少年正是培养的主要对象,只有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才能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有道德的合格公民。
三、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广泛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进展和显著成绩,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这充分说明了什么?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举,也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四、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1、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2、要树立远大理想,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与崇高使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要强化道德意识,践行道德规范,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五、《感动中国》2011人物的感人事迹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1、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他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以各种方式回报他人和社会,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2、既要珍爱生命,又要甘于奉献,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奉献。他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他们在关爱他人、呵护生命的过程中延伸了生命的价值。
3、要培养爱国情怀。我国核事业的领航人朱光亚心系祖国,刻苦攻关,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吴孟超勤于钻研,大胆创新,推动中国的肝脏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让中国肝胆外科站到了世界最前沿。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
五、入世10年,中国拥抱世界
【热点点击】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第10个年头。入世10年,是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的10年,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吸收外资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步伐明显加快、与世界经济实现共同发展的10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各项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10年。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一、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呈现爆发式增长,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这再次证明了什么道理?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入世10年来,低技术含量、低成本、薄利润、低端的制造模式缔造出了“大而不强”的中国制造业。要改变“大而不强”的中国制造业,需要我们作出怎样的努力? 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自主创新之路;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
六、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
【热点点击】2011年12月20日至21日,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受国务院委托,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与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部分中央企业负责人签订了“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责任书。
2011年12月2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该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环境保护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投入,继续稳步推进环境税费改革,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促进非化石能源发展。
2011年11月28日—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举行。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一、目前我国环境的总体形势是怎样的?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总体形势: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
二、请结合教材知识,谈谈对“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句话的理解。
1、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对节能减排的目标作了明确规定。节能减排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可以使我国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使我国经济社会沿着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2、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影响:可以使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水清天蓝地净的宜居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四、请从国家的角度谈一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法规及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等。
五、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以实际行动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贡献?
1、节约资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纸张双面使用;少乘电梯,多爬楼梯;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木筷子;不用纸质贺卡;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空调温度设定夏天不低于26度,冬天不高于18度;等。
2、保护环境: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打扫社区卫生的活动;自觉保护野生动植物;宣传环保知识,参与环保调查,将调查结果向环保部门反映,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敢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
七、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热点点击】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25分45秒,我国自主研制的天空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对天空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勉励大家再接再厉、顽强拼搏,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2011年8月22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在北京举行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清华大学胡嘉仲等95名内地同学、香港中文大学陈超等3名港澳地区同学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邓伟等2名海外留学身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奖学生中,小学生10人、初中生10人、高中生22人、大学生30人、研究生28人。
9月17日至23日,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主题的201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举行。围绕这一主题,各地在全国科普日期间组织开展了4500多项重点科普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亿人次。北京主场活动的主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节约保护水资源”。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成功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买进的关键之战。这次成功发射,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二、从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的横空出世,到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飞船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再到天宫一号顺利升空,中国人的问天之旅不断开启新的征程。这充分说明了什么?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一些科技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等。
三、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后,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叮嘱广大航天工作者,一定要大力发扬载人航天精神,更加精心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请问:什么是载人航天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它的具体内涵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四、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科技领域新的里程碑,再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和伟大创造力。这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
我们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五、青少年为什么要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各类人才。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培养创新精神?青少年要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除了具有创新精神外,还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1、善于观察和思考,勇于质疑,敢为人先,培养丰富的想象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勇于尝试;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等。
2、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等。
七、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要树立远大志向,坚定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全民族的奋斗,立志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锐意创新创造,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己任,大力培养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投身创新实践;要提高综合素质,使自己既具有过硬的科学文化素质,又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修养,既具有健康强壮的体魄,又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实现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
八、传递法治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热点点击】2011年是“六五”普法的开局之年,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开展2011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2011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2011年12月4日晚,《法治的力量——2011法治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国首善”曹德旺、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免费午餐”爱心群体等入选2011十大法治人物。盛典的最大亮点,是杭州的“最美妈妈”吴菊萍、重庆的“最帅交巡警”王静,以及烟台的“最美女孩”刁娜等见义勇为模范的携手亮相,他们共同构成了“2011最美中国人的”形象。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一、为什么要设立全国法制宣传日,大力开展普法活动?
1、我国宪法和法律规范并保障公民权利,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设立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普法活动,有利于在全社会普及宪法和法律知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的责任感,使公民做到学法、用法、守法、护法。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设立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普法活动,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使现代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2011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为什么要突出“深入学习宣传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所以,学习宣传法律知识,首先要深入学习宣传宪法。
三、开展法治人物评选表彰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树立正义感、责任感,弘扬社会正气,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等。
四、2011法治人物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崇尚公平,维护正义。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在2011法治人物中,有的用双手托起垂危的生命,有的用温暖驱散冷漠,有的以行动挽救良知、以诚信唤起爱心、以责任呼唤正义。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普通人所具有的一腔热血和正气,看到了见义勇为的法治精神,深切感受到了公平与正义的力量。
2、勇担责任,无私奉献。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虽然这些法治人物岗位不同、经历各异,但他们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不言代价与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他们为我国法治的进步与发展,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在为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奉献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向2011法治人物学习?
加强修养,践行道德,承担责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认真学法,自觉守法,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维护法律的尊严,做一个守法的人;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九、我国发布未来十年儿童发展纲要
【热点点击】国务院近日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该《纲要》确定了健康、教育、福利、社会环境、法律保护五个发展领域及各领域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以落实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缩小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差距,提升儿童福利水平和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一、《纲要》为什么要将健康摆在儿童发展的首位?
1、生命和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因此,国家致力于保护包括儿童在内的全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2、儿童正在处在人生的幼弱时期,身心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需要对儿童的生命健康给予特别的关注。
二、《纲要》为什么要特别关注儿童教育问题,确保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1、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教育对一个人的成败至关重要。一个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唤醒潜力,发展才智,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
3、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三、《纲要》强调了儿童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要求营造尊重、爱护儿童的社会氛围。这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该保护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1、社会保护。
2、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
四、《纲要》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制度保障,我们青少年自身该如何做?
1、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同时,我们在维护自己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还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2、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以勤奋和智慧在将来建功立业。
十、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让儿童共享阳光雨露
【热点点击】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2011年11月24日,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刘延东部署实施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强调着力保障农村中小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水平,确保食品卫生和学生健康安全,树立安全意识,健全规章制度,切实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建成重要“民生工程”、“放心工程”、“阳光工程”。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一、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哪些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学生膳食创造良好的条件,对学生营养进行科学的干预,是提高学生营养健康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青少年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全面发展,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可以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巩固“普九”水平、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3、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国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切实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生命健康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基本人权的尊重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作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做,以回报党和政府的关爱?
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认真学习,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知识和本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珍惜每一项教育优惠政策和补贴,积极锻炼身体,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十一、构筑食品安全防线,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热点点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并讲话。他强调食品安全是关乎人人的重大基本民生问题,要把解决影响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同构建长效机制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综合整治攻坚战持久战引向深入,坚决依法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完善全程监管体制,着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至10月,全国各级法院已审结食品安全相关案件173件,生效判决人数255人。另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重拳出击、重典治乱,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
卫生部部长陈竺近日表示,我国已逐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一、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利。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是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抓手。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基础仍然薄弱,制约制品安全的突出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二、依法从重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体现了教材哪些知识?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只有依法从重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扎,最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法律为公民权利构筑了完善的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任何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依法从重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正是法律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体现。
3、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我国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权利。依法从重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各项权益,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三、请从国家、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角度,谈谈应如何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1、国家: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切实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监管,大力整顿食品行业市场秩序;健全与强化行政问责制,严格追究责任人的失职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惩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2、生产者(经营者):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依法律己,诚信经营,不生产、销售危害消费者生命健康权的食品。
3、消费者:选购食品时,应擦亮双眼,增强判断和选择能力;发现问题食品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不法生产者(经营者)得到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