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级管理练习题及答案
《班级管理》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班级: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它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
2、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3、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
4、班集体: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5、具体化目标法:把学校总的教育目标,具体化为班级的目标,再根据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不同情况,提出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
6、班规:对学生教室行为的规定,是一般性的期望或标准,包含了许多学生平时在班级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用以引导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
7、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以性教育为主的生理、心理、伦理道德知识的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指导。
8、德育:简而言之,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
9、品德: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10、品德认识: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11、品德情感: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12、品德意志: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
13、品德行为:品德行为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它是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少年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1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品德培养中要做到系统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并重,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培养行为习惯结合。
15、正面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的品德培养中要运用正确的思想、正面的道理、先进的榜样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同时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制订、贯彻和执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6、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的原则:品德培养中要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爱护、尊重、理解、信任结合起来。严格要求是指严格按照教育方针和德育任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展。
1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者要教育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去教育个人。同时又要通过教育个人来影响学生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18、整合一致与衔接连贯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品德的培养过程中,教育者应按照德育的目标和任务,主动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步调一致,前后连贯地教育影响学生。
19、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中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工作方法。
20、实践锻炼法:实践锻炼法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时间活动,训练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21、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是指教育者利用环境、气氛、作风以及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
22、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就是依据现代学习理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心理规律加以分析、研究并给予指导,以优化学习心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23、学习动力:学习动力是指引起、推动和维持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力量。
24、班级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班级之中的文化现象,从管理角度看,班级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班级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25、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各种规章、条令、程序所组成的条文及其执行系统、行为模式。它为班级成员提供了行为框架,使所有人在这个架构内有序地工作与生活,与其他人和谐相处,从而保证班级工作卓有成效地运转。
26、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
27、集体舆论: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个体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
二、问答题
1.班级构建的原则有哪些?
1、有利于教育的原则,这是组建班级的首要原则。在学校中,班级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的组建,必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2、目标一致的原则,被组建到同一个班的学生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即使班级建立起来了,它也是不稳定的、缺乏凝聚力的。
3、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班级各个方面活动的开展,促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2.班级管理有哪些基本要素?
1、管理者——班主任、班上每一个学生、任课教师。
2、管理对象——班级生活的全部构成方面,包括:全体班级成员(学生和相关教师)、空间、时间、班级活动可利用的物质设施和资源(包括经费)。
3、管理手段——班主任实施班组管理的各种措施。
3.班级管理有何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4.班级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1、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
2、整体管理和个别管理相结合。
3、班主任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
4、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相结合。
5.班主任工作有何作用?
1、班主任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直接责任者。
2、班主任是学校工作展开的纽带和具体实施者。
3、班主任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
6.班主任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1、高尚的道德素养。(①.热爱学生,诲人不倦;②.民主与平等)
2、扎实的文化素养。(①.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②.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③.专业的班级管理知识。)
3、较强的能力素养。(①.组织管理能力;②.表达能力;③.沟通协调能力;④.较强的创造能力)
4、良好的心理素养。(①.班主任应该有积极而丰富的情感;②.班主任应该有良好的性格特征。)
7.如何实现班主任的专业发展?
1、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包括对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各专业素养的具体分析、对成长阶段的设计,以及所采取的措施等。)
2、参加专业理论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三个方面。)
3、参与专业合作交流。(这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基本条件。)
4、进行教育实践反思。(包括班级管理叙事、教育札记、教育档案袋等。)
5、从事班级课题研究。
6、充分利用教育博客。
8.了解研究学生集体(个体)的内容有哪些?
1、对班集体的调查研究。包括班集体的基本情况,思想品德状况;.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健康状况以及家庭情况;
2、对学生个体的调查研究。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特点,学生的成长经历以及学生生活小环境的具体情况。
9.运用观察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1、观察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坚持观察的客观性。不带任何成见或偏见,不先入为主,不把主观推测与客观事实相混淆;
3、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应通过各种渠道,在多种场合对学生进行观察,使获得的信息更真实;
4、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可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
10.了解与研究学生应注意哪些问题?
1、全面性。(①.研究对象是全班学生;②.研究的是学生的各个方面;③.不仅要了解、研究学生在校的表现,还要了解、研究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表现;不仅要了解、研究学生个人的情况,还要了解、研究学生之间、学生与班级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2、经常性。(①.了解与研究学生应保持连贯性;②.了解与研究学生应保持持续性)
3、及时性。(①.尽快对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了解和分析;②.对掌握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
4、联系性。(①.将个别学生的情况放在学校以及班集体中加以研究和考察;②.将学生放在他们的家庭中进行考察;③.将外因影响的诸因素和内因(学生主体的思想和主观努力)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11.了解与研究学生应克服哪些认知偏见?
1、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指班主任对某个或某些学生所得到的最初的信息因素所引起的心理效应。
2、晕轮效应。在教育上的表现就是以偏概全,或因一个缺点弥盖了整个优点;或因一个优点弥盖了其他缺点。
3、推理定势。班主任没有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仅仅凭一般的经验、少量而不很可靠的信息和一些表面现象加以逻辑推理,造成判断错误。
4、态度定势。班主任在工作中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头脑中已有的固定模式,会对学生形成不自觉的较为肯定的看法,并以此作出不同的结论。
12.班集体有何特征?
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有合理的规章制度,自觉的纪律;有健康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有共同的活动;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13.班集体形成过程如何?
1、初建松散阶段(松散群体)。特点:班级核心尚未形成;班级活动目标靠班主任拟定,班干部靠班主任临时指定和培养,组织管理工作主要靠班主任来抓。
2、基本形成阶段(联合群体)。特点:积极分子涌现,形成集体骨干,成为班级的领导核心。班级机构也建立起来,集体舆论也逐步形成,集体具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巩固发展阶段(集体)。特点:集体成员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集体在发展和丰富自己的同时,也不断为每个成员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创造条件,使个体在集体中找到自我实现的位置。
14.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2、建立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3、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6、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5.班干部的选拔应注意哪些问题?
1.丰富班级管理角色——全员管理
2.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班干部轮换制
16.如何培养班干部?
1、加强对班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认识和工作水平;
2、放手大胆地让班干部开展工作,班主任当好班干部的顾问和坚强后盾;
3、对班干部要高标准,严要求。
17.确定班级目标应遵循哪些原则?
1.方向性原则;2.激励性原则;3.中心性原则 ;4.渐进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
18.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应注意哪些问题?
1.计划的目的性;2.计划的整体性;3.计划的现实性 ;4.计划的具体性;5.计划的层次性
6.计划的灵活性;7.计划的群众性。
19.班主任学期常规管理工作内容有哪些?
1.确立班级奋斗目标,指导落实学生个人学期规划;2.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做到计划周密、目标明确、措施切实可行;3.完成班主任工作小结,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执行落实的情况和工作体会、经验及存在问题;4.根据学校要求,组织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精神文明标兵、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的评比;5.填写素质教育报告书或成绩报告单,完成学生成绩汇总、操行评定等工作;6.整理分析学生档案,及时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和违纪学生的教育工作;7.组织学生制定假期学习生活计划,安排组织好假期生活。
20.班级规则制定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规则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必要的;2.规则应该清晰明了;3.规则应该与教学目的以及我们所了解的人们的学习方法一致;4.规则要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一致。
21.如何执行班规?
1、对事不对人。不论做任何事情,老师都要明白指出学生犯错的原因,并且告知学生了解老师是对事不对人,以免在学生心灵留上创伤;
2、预防重于治疗。老师以身作则,让学生家长知道班规的内容、学生违反班规时,老师的态度要坚定且前后一致;
3、注重合作而非命令;
4、正向的导引;(尽你所能支持好的行为,以身作则教导好的行为;说出已有进步的情形: 6 经由系统化的增强来塑造行为,提到行为之后的结果:强调好行为和坏行为的逻辑后果; 给予鼓励性的激励。)
5、随时指导。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实践班规,务使全体学生确实遵行,直到养成良好习惯为止。对于未能实践的学生,应究其原因,予以个别辅导;
6、表扬优良表现。
22.优秀生有何特点,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
1、优秀生的积极因素:①.富有进取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②.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和爱憎分明的立场;③.具有较强的荣誉感和自尊心;④.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⑤.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2、优秀生的不良因素:①.优越感强;②.高傲妒忌;③.成就焦虑;④.依赖性强,缺乏抗挫折的能力。
教育的一般措施:
1、加强对优秀生的理想和人生观教育;
2、高标准、严要求;
3、对优秀生要一分为二,做到长善救失;
4、根据优秀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3.后进生有何特点,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
特点:
1、缺乏强烈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弱;
2、道德无知,是非模糊,法制观念淡薄;
3、自卑、疑惧、重感情、讲义气;
4、缺乏坚强的意志,自制力差。
教育的一般措施:
1、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2、热爱学生,以情动人;
3、善于发现和利用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4、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5、发挥集体力量,形成强大教育优势。
24.中等生有何特点,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
特点:
1、各方面的发展呈中等水平,但潜力较大;
2、满足现状、停滞不前;
3、沉默孤独、闭锁自封;
4、渴求进步、希望赞赏。
教育的一般措施:
1、主动接近,热情关心;
2、长善救失,鼓励进取: ①.发现有进步,就“推”一把;②.发现向后滑,就及时“拉”一把;
3、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25.青春期学生身心发展有何特点?
1、青春期生理发展特点。包括身高体重迅速增长,人体器官的发育和机能的完善及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
2、青春期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①.外形剧变对心理发展的影响;②.体能增强影响心理发展: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③.性成熟促使性意识的发展: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
26.青春期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卫生教育;
2、性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指导;
3、性法制教育。
27.青春期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正确认识的原则;
2、预防为主的原则;
3、正面疏导原则;
4、适时适度原则;
5、导向性原则;
6、综合教育原则 ;
7、齐抓共管原则。
28.青春期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1、开设专题讲座;
2、进行个别谈话;
3、保持书信交流;
4、推荐有益读物,如心理学通俗读物;关于个性塑造、交往艺术等方面的小册子;中学生题材的文学作品;优秀人物的传记;
5、争取家长配合,如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培训家长,组织家长座谈交流经验,指导家长与子女开展心灵对话。
29.品德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怎样?
任何一种品德都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组成。
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它是伴随着品德认识产生并发展的,也是品德认识的表现形式;
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品德行为是品德认识和品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也影响着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和品德意志的发展。
30.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哪些规律?
1、、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思想品德的发展是其各构成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
2.、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活动和交往;
3、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
4、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自我教育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31.德育内容有哪些?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6、自觉纪律教育;
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
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32.德育(品德培养)各原则的涵义及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1、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品德培养中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从现实出发,按方针政策教育学生。(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②.把学校德育置于社会大背景中,努力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世界;③.关注学生主体意识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过程中的内存需要。)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品德培养中要做到系统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并重,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培养行为习惯结合。(①.重视系统理论的教育;②.注重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等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成长;③.对学生的品德要求和评价要坚持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3、正面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在学生的品德培养中要运用正确的思想、正面的道理、先进的榜样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同时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制订、贯彻和执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①.讲明道理,疏通思想;②.严格执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③.坚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奖励为主,惩罚为辅,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4、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品德培养中要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爱护、尊重、理解、信任结合起来。(①.爱护、尊重、信任;②.严格要求学生;③.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既要严肃批评,又要热忱帮助,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杜绝冷嘲热讽,揶揄挖苦等伤害学生的做法。)
5、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相结合。品德培养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①.以“一分为二”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②.创造情景,启发思考,及时诱导,给品德品德中的积极因素的发展以扶持和助力。)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教育者要教育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去教育个人。同时又要通过教育个人来影响学生集体的形成和发展。(①.培养和形成良好的集体,使其成为教育的力量;②.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个人转变来影响集体;③.针对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特点和问题,加强个别教育。)
7、整合一致与衔接连贯相结合。在学生品德的培养过程中,教育者应按照德育的目标和任务,主动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步调一致,前后连贯地教育影响学生。(①.学校内部的各种教育力量对学生的要求要一致;②.学校要和家庭、社会加强联系,共同研究和协调对学生的教育,要重视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③.互相接替的教育者要做好衔接工作,保持对学生教育影响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33.德育(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途径:
1、课堂教学形式的品德培养的途径;
2、非课堂教学形式的品德培养的途径;
3、潜在途径(隐性课程)--教师人格、校园文化。
方法:我国常用:1.说服教育;2.榜样示范法:3.实践锻炼法;4.情感陶冶;5.品德评价法;
6.心理咨询;7.生活指导法。
国外常用:1.价值辨认法;2.体验法。
34.品德培养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的依据是什么?
1.依据品德培养的目标;2.依据品德培养的内容;3.依据品德培养对象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35.学习指导的内容有哪些?
1.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预习、听课、复习、作业;2.对影响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指导;3.对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指导;4.具体学科的学习方法指导。36.学习指导有哪些基本方法?
1、课程式;(①.课程讲授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教师的口头讲解,应结合多种方法进行;②.讲授应结合各科具体知识;③.利用正反例证,给学生以直观感受;④.穿插谈话、讨论,实现师生双向交流和沟通。)
2、渗透式。学科教学和学习指导有机结合,同步进行。
3、门诊式。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的方式。
4、经验交流式。在教师指导下同学之间进行学习方法交流的方式。
37.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分别是怎样的?
1、学生的预习与指导。(①端正预习态度,激发预习兴趣;②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
③指导学生尝试解决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④明确不同学科的预习要求)
2、学生的听课与指导。包括听课前在生理、心理上的准备以及听课方法的指导;
3、学生的复习与指导。①及时复习;②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
4、学生的作业与指导。①学生作业存在马虎、拖拉、敷衍等问题;②学生作业的基本程
序:先复习后作业、认真阅读审题、独立做题、验证修改、及时总结。
38.影响学习动力的内、外部因素有哪些?
内部因素:
1、学习需要;
2、学习目标;
3、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的推测和判断);
4、兴趣与选择性;
5、意志力与体力;
6、成功感;
7、结果归因(对学习结果进行归因分析,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外部因素:
1、学习任务与材料(防止过难过易、有新颖性、同经验兴趣联系、呈现方式与学习方式);
2、强化和奖惩;
3、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利于学习;
4、学习的环境。
39.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协调师生关系
2、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强化,及时反馈;
3、适当的课业负担;
4、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
5、设置问题情境;
6、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
40.如何设计主题班会?
1、确立主题。(①.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确定班会主题;②.根据节令、纪念日确定班会主题;③.根据突发事件,时事热点确定主题班会);
2、构思----围绕主题设计活动的内容、形式、进程(节目安排)、时间、地点;
3、组织准备----任务落实到人;
4、正式活动----班会程序;
5、总结----为了巩固深化。
41.组织主题班会有哪些基本要求?
1、主题鲜明,目的明确;
2、计划周密,准备充分;
3、形式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
4、内容充实,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为一体;
5、全员参与,群策群力;
6、巩固深
化,注意实效性。
42.指导家庭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1.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2.帮助学生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内容;3.帮助学生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4.帮助学生家长认识到必须以身作则,做子女的表率;5.帮助学生家长做好子女的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43.指导家庭教育有哪些途径?
1、家访。包括一般性家访、慰问性家访、表扬性家访、沟通性家访、防微杜渐性家访、纠正不良家庭教育家访;
2、家长会。可开展教育讲座、推荐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刊、开展主题家长会等;
3、举办家长学校。
44.班主任家访应注意哪些问题?
1、做好充分的准备;
间接准备:①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②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③在学生家长中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影响力;
直接准备:①明确家访的目的;②巧选家访的时机。
2、分析家访对象、确定谈话策略;
3、调整好情绪,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家长探讨有关问题;
4、家访应让当事学生在场;
5、可以单独家访,也可以同任课教师或学生干部一道家访。
45.班级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班级文化是由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整体和部分是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因此,我们既要着眼于整体,又要搞好局部。
46.班级文化有何功能?
1、育人功能。国家的教育方针要落实到学校,学校的教育目标要落实到班级,因此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凝聚功能。班级是由不同文化的个体组成的集体,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能够把班级所有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3、制约功能。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与价值体系,制约着学生的言行;
4、激励功能。激励理论认为,最出色的激励手段是让被激励者觉得自己确实做得不错,能发挥出自身的特长和能力。
47.如何建设班级文化?
48.操行评定有什么作用?
49.撰写操行评语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第二篇:《班级管理》练习题
《班级管理》练习题
一.举例说明青少年学生有什么特点。
答案要点:
1、“青少年”是一个包含了“人-儿童-学生”三位一体内容的概念。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在年龄、生理、心理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
2、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在认知、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对他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具有鲜明的“两极性”,认知上的求真、前卫与片面、肤浅并存;心理上的逆反、倔强与爽朗、坦诚并存;情感上的细腻纯真、爱憎分明与“走极端”并存。
二.联系实际,谈谈什么是班级文化,以及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答题要点:
1、班级文化,属于校园文化范畴部分,是特指存在于学业校班级社会组织内部的一种机制、精神、关系、环境和氛围,包括班级的成员及其组织规则、管理机构、人员及其功能、任职资格,班级的教室、班徽、班训、班歌、教室的布置,班级的计划、目标等,其核心部分是班级的制度、口号、标记及班级成员的关系、活动及其所结而成的班风、学风、共同的目标、信念,其灵魂是共同的信念。
2、班级文化建设主要通过具有娱乐、沟通、交流、教育意义的班级活动而进行。
3、班级文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涉及的层次深,境界高,工作的难度大。操作时一是立项要因地制宜,针对问题,从班级建设管理的实际出发,切忌形式主义,简单模仿照办;二是选好突破口、切入点,以点带面,不要全面铺开,面面俱到;三是动员全员参加,重指导,重过程,真正把学生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人公位置并让学生得到发展,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尽可能全面地分析;思路开阔;可以自圆其说,有道理且具备操作性)
三.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和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具体方法。
答题要点:
1、其内涵主要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重视其未来发展;尊重被评者的个别差异与个性特征;评价者与被评者以信任与合作为基础;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而不是额外附加的成分。发展性评价可以最大地开发人的潜能,尊重人,信任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成为当前世界各国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
2、方法上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强调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学生
自评为主,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其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估,形成不断促发展的机制。在评价改革的理念上,要一改以前过分重视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做法,而将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凸显出来。
3、发展性评价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临近的作用。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业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不公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评价的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另外还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四.谈谈你对班主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及其职责的理解。
答案要点: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际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是任课教师、家长、学生、学校乃至社会间沟通的桥梁。社会的核心人物、家长的代言人、学生人生的导师。
班主任工作的职责与内容: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具体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活动;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做好本班学生的操行评定和有关奖励工作;联系组织教师商讨本班教育工作,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联系和争取家长与社会的支持。
五.试述并举例说明班主任的基本方法及了解学生应注意的基本问题。答题要点:班主任工作方法主要有:
(1)说理教育法。即“以理服人”,要循循善诱,向学生讲明道理。
(2)陶冶教育法,即诉诸人的情感、影响学生性情气质的暗示教育,它寓教于乐,犹如雨后春笋。
(3)实际锻炼法,即一种“导之以行”的行动着的工作方法。
(4)奖惩激励法,即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与奖励,以勉励其更加努力,同时具有鼓舞他人的作用。对学生的不良表现给予提醒和告诫,问题严重时给予适当的惩罚引起高度关注,并起到告诫他人的作用。
(5)心理疏导法,即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根源,三思而行,坚决要用情来治”的原则,以免卤莽决断和就事论事。了解学生应注意的基本问题(要点全面,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对于现代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要有正确的估计和认识。分析研究学生要坚持全面观点。
分析研究学生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六.试分析当前中小学生思想困惑迷惑的表现、原因对其对策。
答题要点:
1)表现: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表现。
2)原因:分别从国内外、学校家庭等外因和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变化发展的内部矛盾做较为细细致的有理有据的分析。
3)对策:能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科学而可行的具体对策。
七.试述优秀生的一般特点和做好优秀生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答题要点:优点:有远大理想,道德品质优良;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成绩优良;有较发达的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身心健康;有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缺点:易骄傲、清高,有较强烈的优越感;以自我为中心,易产生自么,不容他人超我的心理,缺乏集体观念;自尊心强,不易接受批评,常自以为是;不乐于助人,思想意志比较脆弱。
做好优秀生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1)能辩证地看待优秀生;
(2)把握住管理教育的几个环节:包括考察关、宣传关、荣誉观;(3)正确地处理管理教育中“严”与“爱”的关系;
(4)引导优秀生开展先进与先进、先进与后进的两个互助活动。
八.依据有关指导思想和标准,分析下列两则操行评语实例,说明哪份写得好,好在何处,哪份有缺点,怎样改进。
(1)该生学习比较认真,作业能基本按时完成。遵守纪律和学习的规章制度尚好,劳动一般,锻炼身体还重视。希望今后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胜利。
(2)勤奋苦练使你的各门功课学得扎实,成绩优秀。虽然多次考试均名列全班总分第一,但你并不满足,有决心争取年级之冠。同时你身为班长,牢记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经常与后进生谈心,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你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组织,愿荣誉带给你的不是陶醉,而是新的奋起。
答题要点:1)班主任对学生操行评定的指导思想是:评定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弱点,使其在成长过程中明确方向,不断进步;评定要进一步引起家长关心学生的成长;要为下学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打好基础。
2)班主任写操行评语应注意的要求:符合中小学生守则标准,切合实际;掌握分寸,评价中肯;内容要具体,评语要有特点;要有侧重点,写出个性;评价面要宽;以鼓励为主。
3)依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可看出,后一则好过前一由。
4)尽可能全面地分析;主张开放性的答题思路和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可以自圆自说,但要有理有据。
九.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文中写到:“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们犯这样或那样过失的。要是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么就可以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努力,来改正错误的。”试分析评析之。(字数不少于300字)
答案要点:
1、这是对宽容教育的最好注释。
2、宽容,是一种能动地激发学生上进心的教育方法,是一个富有责任心、事业心,充满对孩子和教育事业的热爱的人民教师的起码的职业道德准则。
3、可以与“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进行对应分析;
4、如何对学生实施宽容教育。
十.11岁的四年级学生王凯文家住南昌市洪都住宅小区,9月2日新年伊始,当他高高兴兴地随随父前往洪都小学报到时,却遭到了拒绝。理由是他平时太调皮,上课会影响其他同学,要求他办理休学手续。经医生检查,王凯文患了多动症,没其他问题。学校就是不接受他,家长只好给他办了休学手续。记者采访了班主任,班主任称,王凯文上课根本就安静不下来,总是吐一桌子的口水,然后又用舌头去舔;而且经常把墨水倒在女同学矿泉水瓶子里,老师拿他没办法。带着学校的说法,记者采访了南昌市教育局基教处长。他告诉记者,如果真有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将顽皮、好动等所谓“后进生”推向社会,一经查实,教育主管部门将严惩不贷。
请结合相关法律分析谁剥夺了王凯文受教育的权利?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对你有哪些启示?(字数不少于400)
答题要点:本案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主体为:学校、王凯文及其家长。
1、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要平等地接纳每一个学生。教育要满中所有儿童的需要,为普通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应接收所在地区的各类教育需要的少年儿童,并为其提供适应其特点和需要的教育服务;在一切可能情况下,要让所有儿童一起学业习,不要将他们分开,而无论他们有何种困难和差异。王凯文虽患了多动症,但没其他问题。学校拒收王凯文入学的行为是违法的。其违反了K《宪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有关规定。
首先,《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劳动、生活和教育。”由此可知,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国家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其次,《教育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征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由此可知,残疾人和健康人一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此外,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的设置,由该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由此可知,就近入学是小学设置的要求,也是划分学区的标准。一般来说,对正常学生来说,应当依照所划定的学业区入学,家长不能挑选学校。学区划分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中小学的布局更加合理,便于适龄儿童入学,家长不能挑选学校。学区划分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中小学的布局更加合理,便于适龄儿童入学业,同时了也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本案中,应负主要责任的是应当招收该生入学的洪都小学。
2、《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四)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应当在该地位或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的„„。”本案中,洪都小学的有关人员拒不接收适龄儿童入学,属于违法行为,应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如果坚持不改,应给予行政处分。因为本案还未造成损失,所以不涉及到赔偿问题。
3、由本案可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学校应认真执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中有关儿童接受教育的规定,采取积极措施,接收适龄儿童入学。
(2)对能够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的儿童,一般来说应安排进正常儿童的班级就读。这样更有利于其身心的正常发展。对于盲聋哑、弱智儿童应视情况单独设校或单独设班。
(3)对于歧视儿童,侵害儿童权益的有关人员,应视情节轻重予教育和法律制裁,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
十一.上海市某小学取消了传统的学生成绩册,以新颖的“成长册”来记录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成长册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共有“我的介绍”、“我的学习”、“我的进步”、“我的活动”、“我的建议”5个部分。在“我的学习”
栏目中还设置了“老师对我说„„”“父母对我说„„”“同学对我说„„”等填空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成长册中各门学科评价是分层次进行的。还记录了学生的点滴闪光之处,学生可把发表过的作品名称写在“我的进步”栏目中;把自己做的好人好事写在“点点闪光”中。学生还可以自由添加能反映自己心声的内容。
试分析:
(1)这种做法体现了什么样的课程改革理念。
(2)对比传统的成绩册,成长册的好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1)这种做法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的课程改革新理念。
2)发展性评价是关注学生的未来,以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的评价;
3)是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以每个学生不同的现实为起点,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的评价;
4)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
5)对比传统的成绩册,成长册的好处表现在:
(1)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了。
(2)直观、生动、感性、立体、全面,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能使评价真正发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作用。
(3)公开透明,被评价者再不会“被蒙在鼓里”。这有助于学生民主、公平、公正、公开等现代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总之,成绩册显得更加人性化,能够彰显学业生的个性特长,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
第三篇:小学班级管理练习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班级管理)练习题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教书育人
B.监督学生努力学习
C.培养班干部
D.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2.班集体内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A.教导主任
B.学生
C.班主任
D.任课教师 3.学生集体与学生群体相比较而言,学生集体是学生群体的()。
A.同义语
B.小部分
C.低级形式
D.高级形式 4.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A.组建良好的班集体
B.促进班集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D.评定学生操行 C.指导本班班委、共青团组织工作
6.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班主任 B.科任教师 C.学生本人 D.班委会
7.()是青少年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式。
A.群体 B.班级 C.课堂 D.学生集体
8.在集体中,经常性的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是形成集体主义思想的基础。A.班级活动 B.集体活动 C.教育影响 D.学习活动 9.集体是一个有机的组织,是按照()的原则组织起来的。
A.集体性
B.启发性
C.民主集中制
D.实践性 10.学生集体是否形成了(),这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A.健康的舆论
B.共同目标
C.教育要求
D.干部队伍 11.()是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
A.利于身心发展原则;
B.目标一致原则; C.有利于教育原则;
D.有利于教学原则; 12.中国中小学班级组织的建构多数属()的建制形式。
A.直线职能式
B.直线式
C.职权结构
D.职能式
13.小学班级管理中,既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是()。
A.班主任工作职责
B.班主任自身素质
C.班级学生质量
D.对班级学生的了解 14.()是中小学最主要的学生集体组织形式,也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A.共青团
B.班集体
C.小组
D.少先队 15.()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A.班长
B.校长
C.班主任
D.班干部 16.班主任工作的()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A.目的 B.计划
C.方法
D.任务
17.班级组织结构以班主任——班长——组长——学生的形式建制的属于()A.直线式
B.职能式
C.螺旋式
D.直线职能式 18.在集体发展的几个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A.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 C.集体的巩固阶段
B.集体形成的初步建立阶段 D.集体发展成熟和和谐阶段
D.少先队 19.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构建制属于()
A.直线式
B.职能式
C.螺旋式
D.直线职能式 21.我国多数中小学的班级组织机构的建制形式属于()A.直线式
B.职能式
C.螺旋式 22.形成班级的前提条件是确立()。
A.班级发展目标
B.班级核心队伍
C.班级规章制度
D.班级班风
23.提出班级管理“平行性原则”的是()。
A.赞科夫
B.马卡连柯
C.杜威
D.赫尔巴特 24.班级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A.选题
B.制定活动计划
C.活动实施
D.总结 25.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的()的老师。
A.教学工作
B.德育工作
C.学生工作
D.团队工作 26.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考核法
B.问卷法
C.谈话法
D.观察法
27.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这表明这个班级已经进入班集体的()。
A.形成期
B.巩固期
C.成熟期
D.发展期 28.班级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A.选题
B.制定活动计划
C.活动实施
D.总结 29.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时间是()。A.1862年
B.1902年
C.1903年
D.1912年 30.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组织了多样的教育活动
B.形成了健康的集体舆论
C.确立了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D.选择培养了班干部 31.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学生
B.班会活动
C.建立学生档案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2.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成为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影响因素。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A.加里宁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20.班级组织设置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文娱委员、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等的结
D.直线职能式 33.当师生、生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该班集体的发展处于()。
A.自主活动阶段
B.核心形成阶段
C.组建阶段
D.成熟阶段 34.保证班主任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是()。
A.教导学生
B.指导学生
C.辅导学生
D.研究学生
二、简答题
1.简述班级的教育意义。2.简述班集体的特征和发展阶段。3.简述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4.简述班级管理功能。5.简述班级管理的内容。6.简述班级管理的方法。7.简述班级管理的原则。8.简述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9.简述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内容)。
10.简述班主任应具备哪些素质及其发展途径。11.简述操行评定的基本要求。12.简述家校联系的途径(方式)。
13.简述班级活动(课外活动、班队活动)的意义。14.简述活动的特点。15.简述活动的类型(内容)。16.简述活动的基本要求。17.简述偶发事件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18.简述奖惩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篇:班级管理答案
1.班级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
2.班级管理
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3.班主任
班主任是指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其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知道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体魄健康的公民,与其他教师相比,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深、最大。
4.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合理使用班主任的权力性影响力 ①防止放弃权力性影响力 ②.防止滥用权力性影响力 ③坚持班主任工作的民主性
(二)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引导者
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 ①.品格因素
②能力因素: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自制力等 ③知识因素 ④.情感因素
(三)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协调者,协调各种教育力量
①.组织教师集体
虚心听取科任教师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反映 维护科任教师的形象
加强与科任教师的沟通和了解 ②.组织和协调学生家长的力量 ③.组织班委会工作
5.班级管理的功能
第一层境界:维持班级秩序 第二层境界:营造学习氛围 第三层境界:形成班级合力 第四层境界:学会自主活动 第五层境界:提升生命质量
6.班级构建的原则
①.有利于教育的原则,这是组建班级的首要原则,在学校中,班级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的组建,必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②.目标一致的原则,被组建到同一个班的学生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即使班级建立起来了,它也是不稳定的、缺乏凝聚力的。③.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青少年学生的身心正处在发展时期,班级的组建不仅要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实施,而且要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7.班主任的素养
8.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途径(p36)①制定自我发展规划,不仅是对班主任自身发展的引领督促,也是班主任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好的发展规划能准确的反映出班主任的人生发展思路、期望和努力方向也能反映出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成长轨迹
②参加专业理论学习活动,班主任的学习主要包括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③参加专业合作交流,班主任的合作交流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基本条件。④进行教育实践反思,班级管理叙事,教育札记,教育档案袋。⑤从事班级课题研究,⑥充分利用教育博客,班主任可以将教育、管理、教学、研究、生活、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通过网络日志的方式发表,形成个人的资源沉淀。
1.了解研究班级整体(学生个体)的内容。对班级的了解和研究 ①.班级的基本情况
学生总人数、男女生的比例;学生的年龄结构及来源情况;班级集体形成情况和发展历史;班级组织和领导核心状况;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情况,等等。②.班级的思想品德状况
少先队员或共青团员的人数和比例;团支部思想状况和工作状况;学生中思想品德优秀、中等、后进人数的比例;思想、行为习惯表现。③.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研究 ①.学生本人情况
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电话、QQ号、邮箱等。身体方面:发育状况(有无生理缺陷);健康状况(体质、有无疾病、卫生习惯等)。心理方面:智力、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思想方面:遵规守纪、文明行为、集体观念等。
学习方面: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生活方面: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等 ②.家庭情况
家庭成员:父母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教养方式等。经济状况:收入情况、用于子女教育支出情况。
家庭氛围:是否和睦、互敬互爱,是否有凝聚力等。③.社会环境情况
邻居情况:邻里关系、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家庭坐落区:有无教育文化设施与组织等。
2.了解与研究学生过程中应克服的认知偏见。① 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指班主任对某个或某些学生所得到的最初的信息因素所引起的心理效应。② 晕轮效应
在教育上的表现就是以偏概全,或因一个缺点弥盖了整个优点;或因一个优点弥盖了其他缺点。③ 推理定势
班主任没有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仅仅凭一般的经验、少量而不很可靠的信息和一些表面现象加以逻辑推理,造成判断错误。④ 态度定势
班主任在工作中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头脑中已有的固定模式,会对学生形成不自觉的较为肯定的看法,并以此作出不同的结论。
3.观察法。运用观察法应注意的问题
观察法是教师在学生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考察的方法。
优点:保持了被观察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自然性和客观性,由此所得的材料生动具体真实可信。缺点:
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消极地等待有关现象的出现。
观察到的材料大多是外部表象,因而很难精确地确定某现象的真实原因及其本质。观察的现象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观念、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影响。问题:①.观察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坚持观察的客观性。③.坚持观察的全面性。④.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1.班集体
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教育组织)。
2.集体舆论
班级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他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班级是否形成了健康的集体舆论,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3.具体化目标法
把学校总的教育目标具体化为班级的目标,再根据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不同情况,提出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
确定班级总目标----制定学生分目标----达成某个分目标的措施
4.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① 制定班级管理规划
② 建立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③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④ 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⑤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⑥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确定班级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①.方向性原则,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只有坚持方向性原则才能确立正确的目标,班级的各科科任教师和学生才能有向心力、凝聚力
②.激励性原则,目标是一种激励因素,合适的目标能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积极性,确定的班级目标要有号召力,要具体形象、生动鲜明,能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使人不断上进。
③.中心性原则,④.渐进性原则,把目标分成远景、中景、近景目标,确定目标时要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⑤.可行性原则,目标的确立必须是实事求是,既要符合社会的要求,又要符合学校的要求,更要符合班级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在充分总结班级过去的工作情况和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适度的目标,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6.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应注意的问题
①.计划的目的性 ②.计划的整体性 ③.计划的现实性
④.计划的具体性 ⑤.计划的灵活性 ⑥.计划的群众性
7.班集体的特征
①.共同的奋斗目标。
②.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③.合理的规章制度,自觉的纪律。④.健康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⑤.共同的活动。⑥.和谐的人际关系。
8.简述确定班级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①.方向性原则,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只有坚持方向性原则才能确立正确的目标,班级的各科科任教师和学生才能有向心力、凝聚力 ②.激励性原则,目标是一种激励因素,合适的目标能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积极性,确定的班级目标要有号召力,要具体形象、生动鲜明,能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使人不断上进。
③.中心性原则,④.渐进性原则,把目标分成远景、中景、近景目标,确定目标时要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⑤.可行性原则,目标的确立必须是实事求是,既要符合社会的要求,又要符合学校的要求,更要符合班级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在充分总结班级过去的工作情况和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适度的目标,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1.班主任学期常规管理工作内容
① 每天到班级关注学生的身体、学习、生活与精神面貌,了解、关心班级情况。
② 检查班级学生出勤情况,学生缺勤及时了解原因,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同时向教导处(规模大的学校可向年级组长)汇报。③ 检查、督促班级卫生(晨扫、午休、放学后),及时给予表扬或批评,做好教室、包干区的保洁工作。
④ 早操、课间操等应按时到班督促学生整队做到静、齐、快。⑤ 观察班级公物保管情况,发现损坏及时调查、教育和处理。
⑥ 每天关心班级学生衣着,佩载胸卡、红领巾、团徽等文明守纪情况。⑦ 每天检查班级日志记录。
……
2.班级日常管理的原则
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 整体管理和个别管理相结合
班主任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 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相结合
1.成绩优秀学生的特点及教育
①.成就动机严重困扰(对自己的期望过高)②.人际交往的困惑 ③.心理承受力较弱
④.嫉妒心、虚荣心相对较强 自负、焦虑 ……
①.要做到重用与教育、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②.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
③.指导学生自我调节情绪,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④.帮助学生处理好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障碍
2.中等生的特点及教育
中等生是指智力正常而实际学业成就与根据其智力潜能所期望达到的水平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又未达到显著程度的那部分学生。特点;①.遵守规范
②.性格相对内向,习惯于自行处理问题 ③.甘居中游,缺乏竞争意识
④.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毅力,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⑤.智力正常,有一定潜力 教育:①.主动接近,热情关心
②.给中等生提供展示自我、体现自我存在价值的时间和空间 ③.进行学习指导
④.积极争取并协调各方面的的教育力量
3.后进生的特点及教育
指学业成绩或道德品质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后进生包括学业不良学生和行为偏差学生,一个后进生可能仅仅是某一方面暂时落后,也可能两者兼有。
学业不良学生的界定:智力属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不能适应学习生活,最终导致“学力不良”或“学业不振”。这种“不良”是可逆的或基本可逆的。
行为偏差生的界定:指未成年在校学生,其行为或行为习惯偏离学生应有的规范,或者偏离社会文化常模。
教育: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转化后进生的重要前提。
②.全面、综合地了解后进生各方面情况,对后进生形成主要原因作出准确的判断,然后再对症下药。
③.人格系统问题和学习能力问题共同解决,相辅相成。
④.调动各方面力量,尤其要启发其自身想要改变的愿望,争取家长的共同配合矫治。⑤.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形成后进生转化的支持性力量。
⑥.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坚持不懈地进行矫治和帮教,阶段性总结和鼓励,使他们不断树立信心。
1.学习指导
依据现代学习理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心理规律加以分析、研究并给予指导,以优化学习心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学习指导目标:愿学、能学、会学
2.学习指导的内容
①.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
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反思
②.对影响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指导 ③.对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指导 ④.具体学科的学习方法指导
3.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
①协调师生关系
②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强化,及时反馈 ③适当的课业负担
④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 ⑤设置问题情境
⑥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等等
4.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
(一)学生的预习与指导
①.端正预习态度,激发预习兴趣 ②.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
③.指导学生尝试解决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④.明确不同学科的预习要求(二)学生的听课与指导 ①.听课前的准备 生理准备,心理准备,知识准备,物质准备 ②听课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会看,让学生会听,让学生学会记笔记,学会积极思考
(三)学生的复习与指导
①.及时复习
②.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
自我复述法、自我默记法、自我测验法、互相提问法、角色变换法等。(四)学生的作业与指导
先复习后作业,认真阅读审题,独立做题,验证修改,及时总结
5.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是指引起、推动和维持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力量。
1.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教育就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进行以性教育为主的生理、心理、性道德的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指导。
2.青春期教育的内容
(一)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 青春期生理发育特点 卫生保健知识等
(二)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性别心理差异 心理健康与卫生等
(三)性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指导(四)性法制教育
3.简述青春期教育的途径。
4.处理中学生情感的一般原则和策略
1.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
2.主题班会的设计和组织 ①.确定主题
选好主题是开好班会的前提。主题的选择一要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引起兴趣;二是内容丰富,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件,适于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三是要有深度,能细细回味;四是体现时代性
②.充分准备,精心选择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定活动形式 ③.召开班会,协助主持人的工作,要做好班会小结 4.落实行动
3.主题班会方案格式 ①.主题
若主题范围很大可增加副标题 ②.背景分析
要说明选择本主题进行活动的缘由和对主题的基本解释;要阐明对本班学生的相关思想、心理、生活实际的分析,以及开展本主题班会活动的具体价值。③.教育目标
要有明确、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围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④.活动的形式
主要形式如:辩论、竞答、朗诵、调查等,形式要灵活。
⑤.活动的准备:精神思想动员、环境布置、主持人、材料准备等等.⑥.活动过程:说明活动顺序和步骤安排,要做到板块清楚、过渡自然。⑦.活动延伸
要说明巩固班会效果的后续活动安排。
4.组织主题班会的基本要求
①.主题鲜明,目的明确 ②.计划周密,准备充分
③.形式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
④.内容充实,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为一体 ⑤.全员参与,群策群力 ⑥.巩固深化,注意实效性
1.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就是对学生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思想、学习、劳动、体育锻炼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情况的评价。操行评定的核心内容是操行等级和操行评语两个部分。
2.操行评语的作用
①有利于学生认识和评价自己,具有督促和鼓励作用 ②帮助家长了解子女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教育子女
③帮助教师从学生普遍存在的的问题中,找到自己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善自己的工作;对每个学生作出的诊断分析,有助于教师进行个别教育。
3.传统评语的主要问题
文式枯燥,缺乏艺术性 评语单调,缺乏激励性 千人一面,缺乏针对性 冷漠淡然,缺乏情感性 主观臆测,缺乏客观性
4.撰写操行评语的基本要求 ①善于观察和研究学生,重视学生的成长记录 做个有心人——观察、记录、分析、交流、反馈 ②实事求是,切忌使用套话、空话
给学生写作评语时,要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做出评价,内容要以小见大,力戒空泛。③抓住特点,写出学生的个性
要具体、真实,看了某个学生评语之后要有“如见其人”之感。④含蓄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
指出不足,要力求中肯,尽量用含蓄委婉的语言,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⑤评语对学生要有鼓舞、激励的作用
操行评语要充满师爱和期望,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褒奖,让学生建立自信,增强学生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⑥重点突出,不必面面俱到 写评语时,我们可以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本学期的主要表现,才能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1.指导家庭教育的内容
①.帮助家长了解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 ②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③指导家长了解相应的教育内容 ④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2.指导家庭教育的途径
(一)家访
1.一般性家访:在开学初或接新班时所必须做的一项工作。
2.慰问性家访:学生本人发生意外,或学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对学生造成很大影响时,班主任应及时家访。3.表扬性家访
4.沟通性家访:学生同家长发生了矛盾,影响了在校的学习生活时,班主任拜访学生家庭。
5.纠正不良家庭教育的家访
(二)家长会
(1)汇报家长会:主要向家长汇报学校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改革的意见和建议。(2)指导型家长会
(3)专题家长会:如法制教育家长会,贯彻学生行为规范家长会(4)小型家长会:研究解决部分学生的特殊问题而召开的家长会。(5)学生与家长联席会
(三)举办家长学校
(四)建立家长委员会
(五)校访
(六)通讯联系
(七)班级网站
3.班主任家访应注意的问题 ① 做好充分的准备,间接准备: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家长中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影响力
直接准备:明确家访的目的,巧选家访的时机 ② 分析家访对象、确定谈话策略。
③ 调整好情绪,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家长探讨有关问题。④ 家访应让当事学生在场。
⑤ 可以单独家访,也可以同任课教师或学生干部一道家访。
1.班级文化
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
2.班规
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制定、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3.班级文化的构成和功能
①.物质文化:以教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
②制度文化:以班级组织和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
③精神文化:以群体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功能:教育功能
凝聚功能 制约功能 激励功能
4.班级规则制定的基本原则
①.规则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必要的 ②.规则应该清晰明了
③.规则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学习
④.规则要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一致。
5.如何执行班规
①执行前应检查规则是否适宜 ②让学生了解并记住规则 ③设计一套合理的惩罚措施 ④执行规则可以采用积极的方法
6.如何建设班级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
①.适当物化班级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合适的形式体现在合适的位置。如班训张贴、管理园地等。
②.设计动态信息发布栏、荣誉栏等。
③.结合班级教育教学进展,办好黑板报和墙报
④.结合学生发展与成长,设立作品展示区、学习园地、阅读栏等。⑤.适度的绿化可让班级更显活力 ……
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 ①.确定班级发展目标 ②.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③.培养健康的班级舆论 ④.培育优良的班风
⑤.用班名、班歌、班旗、班徽、班训等提高班级凝聚力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①.规则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必要的 ②.规则应该清晰明了
③.规则是促进学生的学习
④.班级规则要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一致
第五篇:仓储管理练习题答案
仓储管理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仓库使用规划体现了实际的仓库设施特征和储存产品的运动情况,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设施、储藏利用空间和作业流程三个因素。
2、仓储经营方法根据仓储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保管仓储、混藏仓储、消费仓储、仓库租赁经营、流通加工等等。
3、货物的堆存要根据货物的特性、包装方式和形状、保管的需要,在确保货物质量的前提下,考虑方便作业和充分利用仓容以及仓库的条件确定堆存方式。
4、在托盘上放装同一形状的立体形包装物,可以采取各种交错组合的办法码垛。码放的方法有:重叠式、纵横交错式、旋转交错式和正反交错式
5、射频识别技术与传统条形码依靠光电效应不同的是,RFID标签无须人工操作,在阅读器的感应下可以自动向阅读器发送商品信息。
6、仓库使用的防盗设备出除了专职保安员的警戒外,主要有视频监控设备、自动警报设备、报警设备,仓库应按照规定使用所有配置的设备,专人负责操作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有效运作。
7、对火灾进行分类是为了有效地防止火灾的发生和有针对性地灭火。防火工作重视按着火源进行分类,分为直接火源和间接着火源。
8、冷库可以分为生产性冷库和周转性冷库,生产性冷库是指进行冷冻品生产的冷库,是生产的配套设施,周围性冷库则是维持冷货低温的流通仓库。
9、循环盘点一般不影响正常的经营活动,通常是对若干品种商品进行抽检,目的是控制库存商品数量,防止遗失和拣取数量的错误。
10、装卸作业是为运输服务的,是联贯各种货物运输方式,进行多式联运的作业环节,也是各种运输方式中各类货物发生在运输的起点、中转和终点的作业的活动。
11、仓储成本是发生在货物储存期间的各种费用的支出,是由于一段时期内储存或持有商品而导致的。仓储成本可以分为:空间成本、资金成本,动作成本,库存风险成本。
12、危险品仓库选址需要根据危险品的危害特性,依据政府的市政总体规划,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
13、商业营业仓储的目的是为了在仓储活动中获得经济回报,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经营的方式包括提供货物仓储服务和提供仓储场地服务。
二、名词解释
1、仓储管理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过程。
2、仓储商务是指仓储经营人利用所具有的仓储保管能力向社会提供仓储保管产品和为获得经济收益所进行的交换行为。
3、条码是根据某条码规则,由一定规律的粗细线条、空和相应的数字组成的一级识别图形符号。
4、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项、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5、合同标的是指合同关系指向的对象,也就是当事人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
6、分拣作业是依据顾客的订货要求或配送中心的送货计划,尽可能迅速、准确地将商品从其储位或其他区域拣出来,并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集中、等待配送的作业过程。
7、仓储合同也称为仓储保管合同,是指仓储保管人接受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并进行妥善保管,在仓储期满将仓储物完好地交还,保管人收取保管费的协议。
8、仓单是保管人在接收仓储物后签发的表明一定数量的保管物已经交付仓储保管的法律文书。
9、包装标志是用文字、图形和阿拉伯数字等在包装上的明显位置注明规定或者自定的记号、代号以及其他指示和说明事项。
10、集装是将许多小型单件物品或未包装货物,通过一定的集装容器和技术措施集合成尺寸规格较大、重量较重的大型标准化的组合体,单体总量可以达到几吨或几十吨。
11、库存是指某段时间内由仓储机构控制和管理的存货。库存控制是根据一定的目标对存货实施管理和控制。
12、共同配送也称为协同配送。是多名配送需求者在配送环节上进行合作,共同组织一个配送系统进行配送的方式。
13、流通加工是指物品从生产地到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三、简答题
1、理货的内容有:
a、清点货物件数b、查验货物单重、尺寸c、查验货物重量d、检验货物表面状态e、剔除残损f、货物分拣g、安排货位、指挥作业h、处理现场事故 i、办理交接
2、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应该注意哪个几个方面:
a、加工和配送相结合b、加工和配套相结合c、加工和合理运输相结合d、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e、加工和节约资源相结合f、加工与降低成本相结合3、定期定货法的优缺点:
优点:a、通过定货数量的调整,减少超储b、同期盘点比较彻底、精确,避免了定量订货法持续盘存的做法,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c、库存管理的计划性加强,有利于工作计划管理
缺点:a、由于固定的订货同期,也只是定期盘查货物,对于期间发生的需求变动反应差。期间教长时保有的安全库存量设置也较大,合库存成本增加。b、每次订货的批量不固定,设备和设施使用不稳定,因而运营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
4、仓库布局的原则:
a、尽可能采用单层设备,这样做造价低,投入少b、使货物在出入库时单向和直线运动,避免逆向操作和大幅度变向的低效率动作c、采用高效的物料搬运设备及操作流程 d、在仓库里采用有效的存储计划e、在物料搬运设备大小、类型、转弯半径的限制下尽量减少通道所占用的空间f、尽量利用仓库的高度,也就是说,有效地利用仓库的容积
5、车辆高度的基本原则:
a、坚持统一领导和指挥、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b、坚持从全局出发,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c、坚持以均衡和超额完成生产计划任务为出发点的原则
d、最低资源(动力)投稿和获得最大效益的原则
6、仓库的通风方式有:
a、利用库内外温度差使库内热空气上升排出的自然通风的方式
b、利用通风机将库内空气排出的机械通风的方式
c、利用通风机在库内搅动的机械循环通风
d、将库内空气抽出制冷、除湿后再排入仓库的制冷通风方式
7、《合同法》规定仓单的内容包括下列事项:
a、存货人的名称或者姓名、住所b、仓储物的品名、数量、质量、包装、件数和标记 c、仓储物的耗损标准d、储存场所e、储存期间f、仓储费f、仓储物的保险金额、期间以及保险人的名称g、填发人、填发地和填发日期
8、流通加工的目的是:
a、适应多样化的顾客需求,促进商品的销售
b、在食品方面,可以通过流通加工来保持并提高其质量,保证其提供给消费者时仍旧新鲜 c、美化商品,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d、可以规避风险,使商品跟得上市场需求的变化
e、推进物流系统化,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f、开展专业化的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9、简述配送服务的重要的原因?
a、配送服务已成为企业差别化战略的重要内容
b、配送服务水平的确定对企业经营绩效有重大影响
c、配送服务是有效联贯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重要手段
d、配送服务方式的选择以降低常年成本也具有重要意义
10、开展共同配送的程序是哪些
a、研究物流共同化的可能性b、参加的单位的统一意志
c、确立物流共同化的主体d、系统的设计
e、办理有关手续(主要是行政手续)f、筹措资金
g、确认工作开始h、运营主体开始工作i、实施后的调查研究和工作改进
11、在组合配送的订单处理过程中,通过订单的集合和拆分可以实现什么目标? a、尽可能由距离客户最近的仓库供货
b、充分利用库存货物,缩短货物存期
c、有效利用拣货和送货工具,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效率
d、合理搭配以减少作业时间,保证及时送货
12、订货点技术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a、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或不均匀性造成订货点技术最大的缺点是使库存量较高,库存费用大,库存浪费的风险也大。
b、订货点技术的另一个缺点是,它不适合于相关需求,即宁在满足某个客户的需求时不考虑它和别的需求的相关关系。、数量检验的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a、不带包装(散装)货物的检斤率为100%,不清点件数,有包装的毛检斤率为100%,回皮率为5%~10%,清点件数为100%
b、定尺钢材检尺率为10%~20%,非定尺钢材检尺率为100%
c、贵重金属材料100%过净重
d、有标量或者标准定量的化工产品,按标量计算,核定总重量
e、同一包装、规格整齐、大批量的货物,包装严密、符合国家标准且有合格证的货物采取抽查的方式验量。抽查率为10%~20%
四、论述题。
1、简单谈谈配送线路设计对于配送运输的意义?
答:影响配送运输的因素很多,如车流量的变化、道路状况、客户的分布状况和配送中心的选址、道路交通网、车辆额定载重量以及车辆运行限制等。所以,配送线路设计可以整合影响配送运输的各种因素,适时适当地利用现有的运输工具和道路状况,及时、安全、方便经济地将客户所需的不同物资准确送达客户手中,以便提供优良的物流配送服务。在配送运输线路设计中,需根据不同客户群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不同的线路设计方法,最终达到节省时间,运行距离和运行费用的目的。
2、仓储质量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答: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没有生产的质量就没有产品的质量,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不仅将没有意义,而且还需要承担违约、赔偿的责任。仓储生产必须要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向社会提供合格质量的产品,作到用户满意,确保仓储经营能被社会广泛接受,仓库通过高质量的服务可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形成竞争的质量优势。仓库要以良好的质量管理,防止和减少发生违约和损害赔偿责任,降低风险成本,形成价格竞争的潜在优势,实现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最终保证经营效益的提高和社会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