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常见的9个效应(定稿)
教师生活中的9个心理效应
www.xiexiebang.com 2009年08月04日 华夏心理
考场上的“詹森效应”
Question
我的孩子学习不错,平时考试也可以,就是一到大考试就考砸,这是什么原因呢?
Answer
有一名运动员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超群,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日常生活中,不少学生身上也有类似现象。平时学习基础扎实,考前准备充分,然而一到大考,却发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这种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考试期望值过高,而又缺乏自信。只想成功,害怕失败,患得患失,压力过大,结果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各种症状随之产生。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走出“詹森效应”的怪圈呢?
首先,要摒弃心中的不合理观念。有些学生在考前会对自己说,“如果我在重要的考试中失败,我就会没有价值,别人就会看不起我,我会很没面子”,“如果考不好,我的前程算是毁了”。这些话纵然能增强考好的决心,但过强的压力也容易引起焦虑,不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要避免詹森效应,教师和家长应首先以平常心对待考试,不要给学生太多压力,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意矫正学生不合理观念,帮助他们养成以平常心对待考试的好习惯。
其次,要淡化结果,注重过程。学生在考试时要将精力集中于解题过程,不要过多考虑考试结果。这样不仅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而且能使心情保持平静与放松。
最后,多用肯定的词语来唤起积极情绪。特别是遇到困难时,要用“冷静”、“细心”、“沉住气”等词语暗示自己,进行深呼吸等放松调节,而少用否定性词语警戒自己,如“别紧张”、“别慌”、“千万别出错”等。
仰八脚效应
Question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教师,为什么我投入了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在学生身上,却得不到学生们的喜欢呢?
Answer
平时,老师们兢兢业业备课,小心谨慎的讲课,用心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们,尤其是刚投入工作的年轻老师,更是将自己的全部热情奉献给了这一岗位。但是,为什么他们却很难得到学生们真心的喜爱呢?学生看到老师,往往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能躲就躲,能藏就藏,在校外碰到的时候更是一溜烟的装作不认识逃开了„„老师们真的会想:“这些小没良心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其实,学生们并非不尊敬老师,也很少有学生真的讨厌那些把热情投注到他们身上的老师们。他们在老师面前更多地表现出疏离的样子,往往是因为老师的形象过于完美,让他们不能接近。日常生活中,我们把这种觉得别人形象过于完美,让自己不愿接近的现象叫做“仰八脚效应”。
举例来说,曾有这样一个现场实验,请三个演讲者分别给同一批人做演讲。第一个演讲者上台以后,形象落落大方,言语流畅,演讲内容清晰连贯,而且整个场面控制得非常好,富有激情和感召力。第二个演讲者表现的非常拘谨,演讲的内容也缺乏新意、平淡无奇,和第一位演讲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第三位演讲者,也像第一位演讲者一样感觉轻松大方,而且演讲的时候也一样激情澎湃,很有感染力,所不同的是他的演讲出现了一些小的口误。事后调查时,听众们普遍表示更喜欢第三位演讲者。
按理说,第一位演讲者的表现比其他两位都出色,可偏偏出现了口误的第三位演讲者最受欢迎,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相对于那些表现非常完美的人,稍微有一点儿小问题的人更加讨人喜欢。这是因为人们在表现完美的人面前都会感到自卑,觉得自己和这样的人相比简直太糟糕,担心自己可能会被这样的人拒绝,或者会不小心说了错话而让自己没面子,从而认为那些完美的人是不可以接近的。
作为老师,其实并不需要整日谨小慎微、生怕有一点儿小错误,并不需要刻意表现得很完美。其实,这世界上哪里有完美的人呢?哪能有什么人一辈子都不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呢?面对学生,需要捍卫身为老师的尊严是必要的。但是,有的时候也可以稍微放松一点儿。一些小破绽可以拉进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也可以调动起学生更多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力量。一个小的纰漏,可以让学生去发现、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探讨,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他们身边实实在在的存在,是陪伴他们成长的师长和朋友。这样,老师就可以更加接近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激发他们自己的动力。
名片效应
Question1、我作为班主任,面对班里故意捣乱的学生有时无法忍受,但讲道理他们不听,我只有克制着自己不发火,感觉很压抑。
2、很多时候,明明是为了学生好,推心置腹的一番教育之后,他们却完全不肯买帐。如何和这些孩子沟通?
Answer
教育过程中,教师显然不能因为学生年纪小、阅历浅而放弃教育的力度,等待他们有朝一日自己顿悟出老师讲过的道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诲,我们在这里引入一个新词汇——名片效应。
所谓名片效应,是指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彼此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心理距离,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就如同递名片一样把自己介绍给对方。
教师要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态度,就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首先传播一些他们所熟悉、喜欢的观点或思想,然后再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进去。这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印象,似乎教师的思想观点与他们的是相近的。
比如老师可以在和学生交流时这样说:“我知道你们讨厌上课,本来嘛,早晨起那么早,还没睡醒呢就被叫起来上课了,到学校还没喘口气呢又被抓出去做早操了,上课时还得忍受一个长得不帅、声音不好听的家伙在耳边喋喋不休,是挺烦的。我很能理解你们,平时教职工大会才几个小时,我已经觉得特别烦、特别想睡觉了,你们还得一天一天这么坚持着,其实,我特别佩服你们的忍耐能力和自我挑战的精神。”说完这些,学生们会觉得这个老师和自己是同一战线的,可以理解他们的心声,还敢于把他们平时不敢说的话说出来。
随后,老师说:“有一次校长开会,我这个烦啊,就偷偷睡觉了。结果第二天大家都知道要交一个表格,偏偏我没听见,扣工资事小,我这脸丢的呀„„”通过这样的沟通,学生们会明白,原来老师要说的是,如果我们在课上睡觉,会错过重要的内容而令自己蒙受损失。
当然,就像学习需要掌握方法,劝服别人也需要方法。其要点在于:首先,要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把握真实的态度,寻找其积极的、你可以接受的观点,形成一张有效的名片。其次,寻找时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自己根据“名片”打造出的形象,达到目标。掌握名片效应,对于人际交往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Question
现在中学生的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小学生都谈起了恋爱,这种情况到底是管还是不管?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Answer
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很深,但由于两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族的认可,双方家长百般阻挠。然而,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有丝毫的减弱,反而爱得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见到这种现象,父母的干涉非但不能减弱恋人们之间的爱情,反而使感情得到加强。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对越强烈,恋人们相爱就越深,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人们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被人控制,一旦别人越俎代庖,代替自己做出选择,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正是这种心理机制导致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一代代地不断上演。
心理学家的研究还发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越有吸引力;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反而往往会被人忽视。另外,一旦有外界阻力干预时,共同的经历、体验也都会使两个人增添共同语言,从而更加团结、一致对外。
曾有这样的例子,两个初中三年级的学生由于相互吸引而走到了一起。一开始,老师和家长都担心他们的学习会受到影响而竭力加以干涉,然而,没想到这种干涉反而为两个孩子增添了共同语言,使他们的关系更加亲密。后来,校长改变了策略,他将孩子和老师都叫去,没有批评两个孩子,而是说老师误会了他们,把纯洁的感情玷污了。之后,这两个孩子还是照样来往。但是没过多久,两人就因为缺乏共同点而渐渐疏远。最终,他们都发现对方与自己理想中的王子和公主相差太远,自然而然地分手了。
所以说,对待学生中的早恋现象,如果家长或老师只是简单的加以阻挠,反而会加快学生的早恋速度;而如果强行压制,又会扭曲孩子对美好感情的认识。中学生的爱情是纯洁美好而又稚嫩青涩的,只要家长和老师注重方法,不蛮横阻挠,用正确的方法循循善诱,可以将这种感情好好加以“利用”,将“早恋”化为“早练”。
此外,“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同样适用于成年人。很多婚外恋情受到家庭和外界不适当(过度)的干涉,双方反而相爱越深,恨不得常相厮守。可是,真正与自己婚外恋的情人如愿以偿地生活在一起,又会觉得情人也不过如此,妻子或许更好一些。正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的普遍存在,催化了婚外恋情,导致真正的家庭破裂。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促成了一些本来不成熟的爱情,而这样的爱情在没有了外界的干涉后,才会面对来自自身的挑战,而这个时候往往才是看清情况、解决问题的关键时刻。
绝望的体验——习得性无助
Question
1.我在乡村中学教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出现问题,还好解决。基础差、对学习没兴趣、丧失信心的学生,常令我束手无策,该怎样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我所在的学校有一些“问题”学生,不单学习成绩不好,而且还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些学生都不是坏孩子,而是他们似乎找不到与家长、老师沟通的合适途径。这一类型的学生不是一两个,怎么辅导效果会好呢?
Answer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由于种种原因,在班级里总是存在着那么几个后进生,他们和好学生不存在智商上的较大差异,但学习成绩却屡屡拖班级后腿。他们在学习时毫无动力,缺乏信心,遇到挫折时更倾向于放弃,甚至对于力所能及的任务也往往不能胜任。
面对后进学生,不论老师还是家长都感觉十分头痛。后进生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心理学者认为,“习得性无助”是形成学生后进、丧失信心的重要原因。
“习得性无助”行为产主原因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在认知、动机、情感甚至个性品质上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成因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社会因素
老师或家长的消极评价
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新学科都充满兴趣,也愿意去探求原因、总结规律。但在一段时间后,当他们发现自己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又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讽刺时,便会产生焦虑情绪,对学习这门学科或参加活动怀有恐惧心理。此时倘若有人监督,他们会显得格外不自信和焦虑不安,甚至一些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也不能顺利完成。在屡遭老师或同学的消极评价,经历一系列挫折、失败后,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确缺少取得学业成功的能力,不愿再付出努力,久而久之,就会患上习得性无助这种“疾病”。其实,这类学生也有希望好好学习的心理,但因长期得不到重视和鼓励而渐渐放弃,寻求其它途径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这就造成了这类学生看似有“一定心理问题”的状态。
另外,来自家长的消极评价也是引起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家长通常都会用成绩优秀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对比,对自家孩子其他优秀的品质不予以肯定,只看到缺点,看不到孩子闪光的一面。少了家长的这一层次社会支持,孩子的精神世界会十分脆弱,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觉得学习缺少最有力的精神支援而最终选择放弃学习。
不良的竞争环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老师和家长往往只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学生为分数而努力学习,大多数老师也只会“以分数论英雄”。在这种不良的竞争环境里,老师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同学之间也充满了不健康的竞争,不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再要求学习困难的学生与成绩好的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学生便会觉得这种竞争本身就不公平,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达到老师的要求,最终只能绝望地放弃学习。
(二)学生自身因素
低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指个体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满意结果的内在心理动力。成就动机高的个体在活动中能够完全地投入并精益求精,在逆境中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习得性无助”学生成就动机低,他们往往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学习时漫不经心,遇到困难时往往自暴自弃。他们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成功的希望,因而不再指望自己成功。
低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指个体对于自己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特征的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它能够为个体提供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帮助调节和维持自己的行为,对于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得性无助”学生在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等各个维度上的自我概念均低于一般学生。他们态度消极,对学习毫无兴趣;与同伴相处大多自卑多疑,认为自己不受欢迎,因而与同伴的关系日渐疏远。
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受。“习得性无助”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因而倾向于制定较低的学习目标以避免获得失败的体验。他们想的更多的是活动的失败,因而将心理资源主要投注于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失误。遇到挫折时,他们往往没有自信心,不加努力便会放弃。由于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经常体验到强烈的焦虑,身心健康也受到损害。
消极的定势
定势指个体心理上的一种准备状态和行为倾向,它受个体先前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需要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体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心理学家乌兹纳泽证实,定势是完整的个体状态或个性模式,是其主观需要和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构成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内部条件,决定着个体的活动倾向。“习得性无助”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往往是失败的,又受到外界的消极评价,从而逐渐形成了刻板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他们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他们还往往固执己见,不能吸收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消极的方式重复不变地对待学习问题。
“习得性无助”解决方法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能让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寒气逼人,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温暖宜人,行人很快便脱下大衣。
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只因其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让“问题学生”感到温暖
教师在处理与“问题学生”的关系时,要让他们感到温暖。虽然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看起来散漫无常,不求进取,但这是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再三受到挫伤后,丧失了进步的信心和勇气的表现。实际上,他们常常感到痛苦、忧伤。他们有时看起来骄横傲慢、惹是生非,其实恰恰是他们强烈希望别人注目,而从相反方向顽强地表现自己的非常态表现。
教师关心爱护这类学生,会使他们在心灵深处建立起师生关系的肯定情感。当他们有了这种情感,就会自觉地遵守校纪校规,因为这时他们已把遵守校纪校规看成是维持师生间友好的需要。教师对学生冷漠甚至冷酷必然会造成师生间的情感对立,而这种对立的情绪是转化“问题学生”最严重的障碍。
转化“问题学生”要讲究方法
教师在转化“问题学生”时,应尽量采取柔和的、暗示的方法,使他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逐渐地改掉不良行为。粗暴训斥和当众讽刺、谩骂、挖苦不但不会起到效果,相反会引起学生的怨恨、气愤和对立情绪,有时还会产生对抗行为,从而使教育转化的效果大打折扣。
蝴蝶效应
Question1、我是一名心理辅导教师,有时会有职业倦怠的情况发生,而且在学校里的政治地位和待遇不是很好,有点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意味,感觉在学校里工作动力不足„„
2、我和丈夫都是教师,自感对周围的人没有任何帮助,心生自卑。
Answer
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引起两周后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产生的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这一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有这样的真实案例,一个学习成绩不错的女生,文科和理化成绩都在班里名列前茅。奇怪的是,从初中到高中,她的数学成绩从没有及格过,总在班级倒数几名徘徊。老师们觉得很奇怪,数理化成绩不好的学生很多,但是单单数学成绩很差、而且无论怎样辅导都没有一点儿起色,这实在有点儿匪夷所思。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之后,和平常一样,该生的数学成绩仍然全班倒数。老师几乎绝望了,只希望她其他科目的成绩能够弥补数学上的欠缺。出人意料的是,几个月之后,该生的高考数学成绩居然及格了。这也是她六年中学生涯中数学的最好成绩。
很久以后,该生向她的高中数学老师道出了原委。原来,她从小到大成绩一直不错,但经常因为马虎大意而丢分,这让老师觉得非常生气。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她的数学老师不经意间对她说了一句,“你是绝对不可能学好数学的”。从那以后,这句话深深根植于她的心里,她的数学成绩一路下滑,到后来就彻底没办法及格了。高考前一个月,她笑嘻嘻地劝老师:“您就别着急了,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学好数学。”老师却说:“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成为数学家的天分,但我知道,你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学明白高中数学。”带着挑战的心理,她回去以后找了补习老师,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重新学了一遍高中数学。最后,她竟然及格了。
教育中的“蝴蝶效应”,是这样惊心动魄。老师对于学生而言,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言辞,就可能成就了学生的美好人生,当然,也可能相反。
现在,来到您面前的每一个学生,可能很优异,也可能很糟糕。可无论是怎样的学生,他的生命都面临着无限的可能性。也许,您在这个学生的心中埋下一棵小小的种子,就会改变他以后的人生。
不要低估您自己,不要轻视您的工作,对于学生而言,您细微的言行和由此产生的巨大影响,真正存在着!
超限效应
Question
作为班主任,面对班里破坏上课纪律的学生倍感头疼,但讲道理他们不听,屡教屡犯。对于这样的学生应该如何管教?
Answer
有一次,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起初,他认为牧师讲得很好,深受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演讲还没结束,他变得不耐烦了,只想捐一点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没讲完,于是他决定分文不捐。等到牧师结束他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气愤不已,非但没有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走了两元善款。
马克·吐温为什么最后会气愤,不仅没有捐钱,反而偷钱呢?显然是因为牧师讲的时间太久了!牧师的话无论如何动听与感人,但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唠叨个不停,仿佛一下子要把人的耳朵灌满似的,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是一种因刺激过多、过强和过久而引起的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超限效应时常出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中。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往往习惯于不止一次地重复同样的批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还能做错呢”,“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怎么就是不长记性”。初听批评,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感觉内疚、惶恐,可是老师批评起来没完没了,学生就会感到不耐烦,甚至与老师对立,最后干脆来一句:“我就这样,你能怎么办!”学生一旦产生这样的反感情绪,老师的工作就会很被动,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双方互不原谅,关系恶化。
教育要讲究“空白”艺术,谨防“超限效应”的出现。教师在平时与孩子的交谈中要适当地留点“空白”,让学生有自己思考、反省的空间。对学生的批评更应该点到为止,切不可“穷追不舍”,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心灵之桥,只有这样,才能使成长中的孩子把老师或家长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自愿接受教育,使学生的心理朝健康方向发展。因此,在教育学生时教师应注意:
先充分表扬,再适度批评
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作具体分析。有时学生的动机和愿望是好的,只是做事的方式方法不当,才造成不良后果;有时学生犯错误可能是因为年幼,缺乏社会经验所致。如果我们能充分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先表扬与肯定其正确的一面,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创设一种能够彼此容纳、沟通的氛围后,再诚恳而适度地指出其缺点和错误,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你的教育。
批评、表扬都应适度,过犹不及
批评要适度,表扬同样也需要把握“尺寸”。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调皮捣蛋,自己不认真听讲,还影响他人,因此各科老师上课总是批评他。时间长了,批评根本不管用,于是班主任想出一个新方法,让各科教师对他的批评改为表扬,发现他有任何的进步或者是“闪光点”,立刻大力加以赞扬。开始他很受感动,表现也大有改进,可是后来突然有一天,当教师以同样的方式对他予以表扬时,他却大为恼火,说“我已经进步了,还不够吗?”
原来,听惯了批评的他,最初听到表扬时,觉得老师真的是看到了他的优点。可后来当老师们不断重复地对他进行表扬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老师的表扬缺乏诚意,而且许多是有意拔高的。由此他便认为,这些教师只不过是在哄自己,名义上表扬,实际上是让他注意这些方面,有明褒暗贬之意。因此,愤怒之余,说出了上述那些极端的话。
蔡戈尼效应
Question
我觉得自己心理有些问题,很多事情尤其是工作,从不积攒问题,什么都想“一气”做完,否则就觉得自己不踏实,总惦记着,甚至还怀疑自己的能力。别人也许觉得我工作十分出色,但我为此耽误了很多本该和爱人、孩子相处的时间!这是怎么回事?我是不是有强迫症呢?
Answer
假如教案才写了一半,圆珠笔突然写不出来了,你是随手拿起另一支笔继续写下去还是丢下没写完的教案不理,四处去找一支颜色相同的笔?或者,你是否曾被一本浪漫小说迷住,明知第二天一早还要上课,也要读到凌晨2点仍手不释卷?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做事的时候,天生有一种有始有终的驱动力。请试画一个圆圈,在最后留下一个小缺口,现在请你再看它一眼,你是否会倾向于把这个圆完成?据心理学家解释,这种“趋合”心理作用,是“如果起初不完美,到最后不免要导致不完美的神经模式”的张力。
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作了这样一个试验:她让138个儿童做一连串的工作,要求其中一半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完,另一半则在中途停止。一小时后,她测试那些儿童,发现有110人对未做完的工作比对已完成的工作记得更清楚。其结论是: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心态叫蔡戈尼效应。
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戈尼效应是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
那些从不把工作做完的人,至少能够扩展自己的生活,而且可能生活得丰富多彩,可一个非把每件事都做完不可的人,驱动力过强,势必会导致生活没有规律、过于紧张、过于狭窄。对于提出上述问题的这位老师,如果能将您过强的完成内驱力减弱,把这种“工作狂”似的态度缓和一下,不仅可以使您能够在周末离开办公室,还会有时间去应付因此带来的问题,如自我怀疑,感觉自己能力不够或不能应付紧张等等。
如何才能把脱缰之马一般的完成内驱力抑制住呢?只要你能认识到趋合心理和蔡戈尼效应在制约你,那你在这场战争中就已打赢了一半。但即使做到这一步,要把“工作狂”击败也很不容易,因为只要你正在做一件工作,你就会觉得一口气把工作做完并没有什么不对。
“你必须在看事物的时候加上一个价值观,”傅勒说,“你必须告诉自己,这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至少先从一件小事开始,不妨强迫自己在洗碗槽里留下几只碟子不洗。”华尔德说,“看一本书的时候,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是的,要不要继续看下去?”
尤其要紧的是,必须培养幽默感。当一件看来迫切重要的工作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完成时,花一分钟的时间向四周看看,享受这短暂的休息。同样,随遇而安地过日子,可能比用牙签搭建一座泰姬陵模型更重要!
3+1不等于5-1
Question
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班里有个孩子非常调皮,我是批评不管用,表扬也不管用,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办好了。我该如何辅导这个孩子?
Answer
3+1不等于5-1。大家也许会觉得这个太奇怪了,3+1怎么可能不等于5-1呢?接下来,如果我说3+1大于5-1,您又怎么看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我们去买水果,如果小贩往秤上放水果的时候先放了一部分,又放了一部分,再放了一部分才递给你,那么我们在拿起这些水果的时候,心情就会很好,感觉特别放心和实在。但是如果小贩先放了一堆水果在秤上,然后拿下去一些,又拿下去一些„„这时候我们的心情就会完全不一样了吧。虽然小贩付出的是同样斤两、同样价钱的水果,但是因为一个看起来是“多给”了而另一个看起来是“少给”了,我们内心的感受就会截然不同。
虽然在数学里,3+1=5-1,但是由于人们习惯于得到而不喜欢失去,所以涉及到心理层面的时候,这个公式就自然变成了3+1>5-1。利用这样的心理规律来教育学生,会更加有成效。
这个法则的运用原则是:逐渐增加的利益比先给予较大的利益然后再减少一点点的心理感觉要好得多。尽管总量没有发生变化,然而人在心理上总感到不同。再理性的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反应。运用到教育中的时候,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先抑后扬,降低其期望值,再慢慢增加,可以起到良好的调动效果。
2、人的心理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
3、将要求学生或者孩子达到的成绩或者希望他改进的东西变成一种奖励,他们自身反而要更加自觉一些。
第二篇:常河中学学生奖惩条例
常河中学学生奖惩条例
为了强化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学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奖励、鼓励、鞭策,对严重违纪行为的惩戒,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念,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和维护社会公德的积极性,形成良好校风。特制定本条例如下:
一、奖励
1.奖励是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树立正确导向,促进学校整体工作提高的有效手段。教导处、团组织、年级组、教研组要对各类活动中表现突出者进行奖励。
2.成绩优秀奖、学习进步奖和优秀学生干部奖每学期评选二次,班主任、年级组按学校分配的名额评出推荐名单,教导处初评后报请学校校务会议研究通过。期中表扬,期终奖励。
3.成绩优秀奖、学习进步奖、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条件:
(1)成绩优秀奖评选条件:
能够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期综合素质考评分名列前三名,学习成绩优异,体育成绩良好。
(2)学习进步奖评选条件:
能够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期成绩进步快、综合素质考评分不在倒数三名内,体育成绩良好。
(3)三好学生评选条件:
能够模范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是常行为规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期综合素质考评分在全班第一(且超过80分),学习成绩优异,体育成绩优秀。
(4)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条件:
能够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忠实履行干部职责,吃苦耐劳,工作成绩显著且担任学生干部一年以上,学习成绩良好,体育成绩优秀,学期综合素质考评分居全班第一(且超过80分)。
4.奖励
(1)学校给三好学生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奖励,评定结果载入学生
档案。
(2)校级以上三好学生在校级三好学生中评选产生。
(3)在市级以上比赛或竞赛中获得前三名给学校赢得荣誉的,学校通报
表彰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4)优秀或模范学生班、团干部,学校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以一定的物质
奖励,市级优干评选在校级优干中评选产生。
(5)团、队组织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定期评选,授予荣誉称
号并给以一定奖励。
(6)各项竞赛或比赛的奖励按比赛组织时的设奖办法进行奖励。
(7)对品德优秀且有突出事迹者,设立“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奖,并给
以一定奖励。
(8)在学习成绩进步较快的学生中设立“学习进步奖”给以一定的奖励。
二、处罚:
1、对违纪学生处罚是学校行政管理较严励的强制教育手段。对有违纪行为且情节较轻,认错态度好并确有悔改的学生要进行批评教育,做耐心细致的教育转化工作;对违纪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或屡教不改的,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先教育后处分。
2、校纪处分包括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五种,劝其或勒令退学为校纪处分的补充手段,对触犯法律构成犯罪的,报请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3、学生处理由班级、年级提供材料,教导处具体落实后经校务会讨论决定,处分决定在全校大会宣布或白榜公布。
学生有下列行为的,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1)出勤
学生必须按时到校学习,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每学期累计旷课达10节的,全校点名批评,20节以上的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累计达40节的勒令退学。学生迟到早退三次折合旷课一节。
学生有病、有事要履行请假手续,请假时需持家长签名的请假条,病假付医院(或医生)诊断证明。三天以内的请假由班主任批准;一周以内班主任签注意见后由年级组长审批;一周以上经班主任、年级组长签注意见后由教导主任批准;一月以上由主管教学的校长批准,教导处备案;三月以上的须办休学手续。未按以上程序履行请假手续的一律按旷课对待。
每班须有一名学生干部专门负责本班考勤。每班学生考勤,每周星期
三、星期六将点名册交教务处查阅,每周向班主任汇报一次考勤结果,每二周向教导处汇报一次考勤结果(按学号统计)。
(2)学生要珍惜学校声誉,不得作出有损于学校声誉的事,否则根据情
节、认错态度及造成的影响给予相应的处分。
(3)对故意破坏学校财物的,除责令加倍赔偿损失外,根据损失程度和
认错态度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直至开除学籍。
(4)严禁课间高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涂乱画、乱泼污水、随地大小便等行为,情节较轻者,除批评教育外并处以卫生值日,屡教不改或情节严重者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同学间要团结互处,要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个人隐私,不得侮辱他人的人格,妨碍他人的权利。同学间发生纠纷时互谅互让,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和学校反应情况以帮助解决,不得通过打架斗殴方式或依靠其他力量私了等方式简单行事,对于打架斗殴的,除责令其负担受害者全部医药费、营养费(“二费”按学校决定)外,根据各自责任,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构成犯罪的报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6)对勾引社会不良分子进校闹事或结伙从事抢劫、盗劫、敲诈、或以
大欺小、以强欺弱者给予严肃处理,对构成犯罪的报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7)学生要举止文明、行为端正,不吸烟、不喝酒、不看内容不健康的读物,不进入未成年人不宜出入的场合,不围观执法现场妨碍公务,远离作案现场,着装要符合学生身份,男女交往要互相尊重,不得超越正常同学界限。违者严肃处理。
(8)对严重违犯课堂纪律或拒不交作业的,视其情节给予必要的纪律处
分。
(9)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结果连续两学期四次(期中、期未)均不及
格的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10)学生考试违纪的,按《常河中学违纪考生处理办法》予以处理。
(11)对教师有不礼貌行为者,视其情节从重处理。
(12)对开除学籍的学生,短期内确有悔改的,在征得班主任同意的情况
下,经校务会议研究,可以“留校旁听生对待,必要时,可按借读生对待(收取借读费)。旁听期间,若有违纪,不论轻重,一律勒令退学。
(13)学生连续违纪受到两次处分时勒令其退学。
(14)学生在处分期间不得评优,毕业时未取消处分的予以结业。
(15)本条例解释权属校务会,自通过之日起执行。
(2010年9月第四次修订)
常 河 中 学
2010-9
第三篇:网络对学生的正负效应
网络对学生的正负效应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电脑网络正以日益迅猛的速度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如何对网络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物质层面上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深层次变化作深刻的理解和清醒的认识,这不仅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一、网络下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1.网络使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带来的是一场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一大批相关技术,如微电子、激光、生物、空间、海洋工程等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技术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巨大发展,进而使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比以往更为突出和重要,逐渐上升为一种独立的力量进入物质生产过程,并成为决定性要素。而信息作为社会经济、科技赖以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开发使用也因网络而变得更为容易。在宏观上,网络使得国家经济决策建立在及时、准确和科学的信息基础上,使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近年,西方各国经济普遍陷入衰退,在低增长或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上徘徊不前。如在美国经济长期处于低增长情况下,公众要求振兴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大力投资于以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为中心的电信业、信息服务业,通过发展信息产业来拯救美国经济。巨大的投资换回不菲的收益。1997年第二季度美国公司在互联网上的Web广告收入就比第一季度增长83%。而为数众多的网络产品生产企业已构成美国的支柱产业,并成为美国保持其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地位的王牌。美国的动作和表现,使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建立高效的信息网络已成为各国经济振兴的新起点和进入世界经济列强的捷径。网络在微观上的作用,使企业可以围绕信息流来组织生产和经营,在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引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 信技术后,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网络使人的劳动方式发生质变。人类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者为主体、劳动工具为中介、劳动对象为客体的几个生产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在以往或传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主体总是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直接结合在一起的,而且生产力水平越低,所付出的体力劳动越繁重。然而,网络正在改变着这一切。首先,计算机网络使
人们不必耗费过多的精力于往返的工厂、写字楼和住处之间,它使人们获得了解放,可以在家中上班。其次,计算机网络正越来越多地把我们思维的任务接管过去。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设计可以借助于计算机,产品加工可用计算机来控制,产品装配过程有机器人柔性化装配系统。而在一个工厂里,各台分机又是与总机相连接成整体的网络系统,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协调处理。这样由于网络进入生产过程,人们可以逐步地从生产过程中超脱出来,进行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从人类发展史来看,从不超脱过渡到超脱,从代替体力劳动到代替脑力劳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质的飞跃。
3.网络开辟了电子化政府时代。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化政府”的设想成为现实。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可以用电子方式行使管理事务的职能,并开发深层次的电子政府信息系统。政府的网上公告牌,将第一时间发布政府的法令和政治新闻,各种政府电子出版物和各种网上讨论组可为社会提供信息完备、索取方便的资料库;而政府也可以借助网络方便快捷地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及时整理反映到政府首脑处,利于其制定和调整政策。电脑网络使政治家不可能把社会封闭起来,从而方便了群众监督,增强了政治透明度。电脑网络也改变了传统的投票方式,即利用网络,选民能在投票前审查候选人的生平和政治立场,电子投票既轻松又花费少,这都可以鼓励选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而政府也比较容易经常举行选举和公民决议,从而使政府与公民之间联系更密切。
4.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电脑网络切入人们的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领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崭新的形式。四通八达的高速电子网络将向人们提供可以想象得出的任何服务。如在家庭中,电视机将变成网络终端电脑,再加上电话机,通过联网就可以享受电子邮件、电子付款、特别新闻节目、统计资料检索、居家购物、视频点播、可视会议等服务。网上大学、网上图馆、网上会诊等都已成为现实。
二、网络切入社会的负面影响
1.网络使政治斗争更趋激烈。世界性网络热潮的兴起无疑是科技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但是,表现在政治生活方面,网络日益成为政客们善用的新的政治工具。美国正是看中了网络中信息不同于工业产品,它必然会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和文化特征这一点,通过网络,美国就可以把其意志源源不断地传输到成千上万个用户面前,利用信息网络的超国界性,达到打破国界限制进行政治渗透的目的。谁都知道,未来社会信息就意味着权力和财富,谁控制了信息的发布和传输,谁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世界。
因此,信息产业的竞争也是一场或明或暗的政治斗争。
目前,许多西方国家的政治团体、甚至政府都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宣传,并对持不同政治立场的团体或政府进行攻击和颠覆。在网络上,意识形态的冲突既变得“隐蔽化“,又变得复杂化,各种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政治观点,形成网络信息多样化的态势。网络上各种思想并存尖锐对立,形成网络信息的“世界大战”,虽然没有硝烟,但它所造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2.网络使世界性贫富分化加剧。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信息+经营=财富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认的一个经验公式。但是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得以实施,又是建立在各国已有的坚实的经济实力基础之上的。
这样,将在世界范围内以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形成两大阵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的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得好的国家,其社会总产值将成倍增长,综合国力越来越强;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得不好的国家,其经济
发展更加被动,甚至社会总产值会相应大幅度下降。于是,强的更强,弱的更弱,形成新的世界性贫富两极分化。
3.网络导致民族文化的衰落。信息网络的国际化趋势,势必造成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萎缩,甚至消失。世界上几百种语言也将面临不复存在的危险。因为全球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系统正在增强英语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操其他语种上网者可能会发现,如果要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掌握英语是必备的通行证。最终,英语将成为大多数人的母语。这样,以英语为语言载体的全球网络文化随着信息网络的延伸而扩大,而网络文化中所携带的西方价值观、意识形态观点也冲击着非英语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养,逐渐为人们所接受,逐渐征服当地文化,最终形成一种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全球网络文化。如何保护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4.网络造****类退化危机。人类退化危机起因于群体意识的淡漠。“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面对面的交谈,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达到信息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并结成各种群体,使之得到
发展和巩固。随着电脑网络的全球性开通,发达的信息传递手段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了空间障碍,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成员间的直接交往逐渐被间接交往所代替,感情的交流越来越少,群体纽带越来越松弛,最终导致各种群体的解构。未来社会家族观念淡薄,邻里形同路人,同事关系简单,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面临退化的危机。人类退化危机还表现为人种退化危机,从人类进化角度看,人种的形成除受生产力与自然环境影响外,隔离、迁徙、人种混杂等因素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全球电子信息网络建成后,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种的进化将会朝反方向进行。一方面,人类由于工作和生活对电脑的依赖,会使人身
体出现退化的危机;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学术交流、文化交流以及其他交往都越来越多地依靠各种先进的信息传播媒介,从事间接交往,不同人种的混杂现象越来越少,人类将进入永久的隔离状态。如此繁衍后代,将导致人种的纯化,配偶血缘关系越来越近,“杂交”优势消失,人种质量下降,最终可能出现人类生存危机。当然这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和防范。
第四篇:心理效应
学生心理效应引导技巧
1、步难以上青天——层递效应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为了认识上的统一,或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层递效应,俗称“进门槛效应”。(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1996年),心理学家查尔尼(1975年))
2、榜样太高不可攀——差错效应
能力比自己强,总体上各方面优于自己,然而和自己一样不时会出现一些可以原谅的小差错的人更能吸引人。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差错效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
3、术家写评语——巴奴姆效应
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泰勒 巴奴姆)
4、疯狗唾液救人命——接种效应
心理学在研究人们的态度变化与过去对某个问题体验的关系时证实:处于态度改变情境的个体,若受到某种反向态度的轻微攻击后,就好像是在“接种疫苗”,大大刺激其对这种攻击作出抵抗反应,并不断地增强了抵抗力,以后再受到同一反向态度强大攻击时,不但不会改变其原有态度,反而使个体更加执着于自己的态度,并“抵抗”任何不同意见。这就是“接种效应”。(巴斯德)
5、响鼓要用重锤敲——强刺激效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受性与刺激的阈限有关。如果作用于人的刺激阈限始终维持在中等水平,那么感受性会因此而麻木。刺激阈限大大超过中等水平,感受性十分强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效应谓之“强刺激效应”。刺激阈限大大低于中等水平,十分微弱,如一条小虫在皮肤上爬行,其感受性也会因此而强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称为“弱刺激效应”。
6、难以自禁激扬情——组场效应
众人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如同物理学中磁场一样的心理场。当个体进入这个心理场后,在感人场景的渲染下,人的情感、行为就会被磁化而变得情不 自禁、身不由己,升华为与场景一致的情感与行为。这种能磁化人心理的强大、特殊场景称之为大众心理场,它所产生的效应称之为“组场效应”。
7、滴蜜赢得他人心——认同效应
引导者表达与对象之间在观点或特征方面的相似性,引导者实际上向对象出示了一张“自己人”的心理名片,这使被引导对象产生一种“同体观”,视引导者为“自己人”,从而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消除或弱化对方的“反引导定势”和防范心理,取得倾向于对方的观点,接受对方引导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认同效应”。
8、先抑后扬见奇效——增减效应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他们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显得喜欢不断减少的人;一个对人们喜欢逐渐增加的人,比一贯喜欢人们的人更令人喜欢。心理学家阿伦森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增减效应”。
9、适得其反在禁令——潘多拉效应(禁果逆反)
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以为人们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那么,禁止本身就会引起假设、推测,反而常常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探究反射,形成与禁止相悖的意向,这就是禁果逆反。心理学上移用潘多拉打开魔盒的神话,称之为“潘多拉效应”。
10、好戏连演令人厌——超限逆反
同样的刺激物,由于刺激强度过大、过强,刺激时间过长,或者机械地、无时间间隔地重复作用于个体,引起个体产生的一种逆向态度。
11、烽火连天戏诸侯——信度逆反
指由于以往经验积累、人格特征等因素,产生对信息源、引导者的不信任,导致消极、反常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
12、好意此时被曲解——情境逆反
指在特定的时机、场合,个体有不同的心理热点,处于不同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如果引导者不顾个体当时所处的情境,会诱发情感障碍,使个体紧闭心扉,对引导逆向、排斥态度。
13、小人之心度君子——自比作用 心理实验证明:如果有一个陌生人,要猜测他人的道德品质、性格特征等,最大的可能性是把对方估计得和自己一样,当经济地位、文化水平、年龄、籍贯相仿是尤其如此。心理学上把这种假设他人与自己相同,怀有一样的心情、想法、好恶、品质等心理现象称为“自比作用”。
14、奖励结果事愿违——德西效应
在某些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使工作的动机力量倍增,积极性更高,其效果反而会降低,外加报酬反而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这种心理现象是心理学家德西在实验中发现的,故称之为“德西效应”。
15、心灵绿洲待开垦——罗森塔尔效应
由教师的期待和热爱而在学生身上产生符合期望的心理现象,罗森塔尔把它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16、情境变换难注意——斯特鲁效应
所谓“斯特鲁效应”,就是当着人们对某一特定刺激作出反应时,由于不能阻断对刺激情境中无关特征的影响而难以注意,难以顺利地对这些特定的刺激进行反应。这一心理现象是心理学家斯特鲁首先发现的,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17、大失所望星期一——月曜效应
所谓“月曜效应”,是指点星期一与其他工作日相比,人们的学习意志下降、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从而大大影响工作和学习效果的心理现象。
18、新官上任放把火——首因效应
心理学上把人际交往中,由初次见面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称为第一印象,其产生的心理影响被称为首因效应。
19、妩媚一笑遮百丑——晕轮效应
心理学上借用“月晕”这一自然现象,把一个人某种突出品质或特点的清晰、深刻印象,由此作出整体印象的评价,从而掩盖对这个人其他品质和特点的印象,称之为“晕轮效应”(光环效应)。20、前功一朝化烟云——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新形成的印象淡化,甚至抹去以往已形成的印象,给人们留下更深刻、更持久的印象,并以此指导人们的行为。
21、药铺抽屉密密排——刻板效应
所谓“刻板效应”,是指由社会刻板印象所形成的人际知觉定势。社会刻板印象是社会对一类对象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笼统的看法,而不管这一类对象间的实际差异。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2、锦上何须再添花——马太效应
人们把“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类现象称为“马太效应”。如“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23、险把巨星当鞋匠——黑票作用
所谓“黑票作用”,是指不管一个人具备其他任何品质,只要有一种极端消极的坏印象,就把对方的其他好品质都一票否决掉。
24、失之东隅收桑榆——补偿
所谓“补偿”,是指个体在某方面的需要或目标受到挫折后,便用可能成功的活动或其他高度发展的能力来弥补,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以获得他人的承认,获得心理的寄托和成功的快慰,满足新的需要与实现新的目标。
25、小题大做起作用——升华
所谓“升华”,是指引导对象的“动机替代”,即用高尚动机代替低级动机,用社会性动机代替自然性动机,从而使引导对象地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自身动机的社会责任、社会价值,从狭隘的低水平认知和情感中“跳”出来,正确看待个人的得失,产生新的意向,去追求新的目标。
26、文过饰非自解嘲——合理化作用
合理化作用又叫文饰作用,是指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为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而对自己不合理的行为给予一种合理的解释,使自己能够接受它。以“酸葡萄”机制和“甜柠檬”机制最为典型。个体在追求某地目标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常将目标贬低,说“不值得”追求,聊以自慰,这一现象称为“酸葡萄”机制或“酸葡萄”效应。不说自己达不到的目标或得不到的东西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认定的较低的目标或自己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借此减轻内心的失落和痛苦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甜柠檬”机制。
27、有了陪衬始宽慰——觅类求同 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为了减轻其所受到的心理压力,于是寻找一些与他同样遭受挫折的伙伴,以此聊作自慰,并减轻受挫折感,这种心理现象称为“觅类求同”心理。
28、色若无事实内荏——反向形成
所谓“反向形成”,是指个体的需要和目标受到阻碍后,为防止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欲望表现出来,而在外在行为上采取一种与此相反的行动来表现的现象。
29、混为一谈减重压——融合效应
所谓“融合效应”,是指个体受到挫折后,不愿意承担由挫折带来的巨大压力,于是把自己在挫折中应有的责任与他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或者与同样受到挫折的他人相提并论,证明自己与他人等值,以此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30、责难他人为平衡——投射效应
所谓“投射效应”,是指当个体遭遇挫折后,不进行自我检讨,而把挫折引起的内心不安,自己不愿意承认的某些行为、欲念、态度等排除于自身之外,转移或推向他人和周围事物,以此逃避自己心理上的不安的心理现象,也叫“推诿作用”。
31、羡慕名人自炫耀——自居作用
所谓“自居作用”,是指为了迎合能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人们,于是就在思想、行为上模仿他们,或按照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去做;或者把他人具有的令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强加到自己身上,以此求得安慰和满足。
32、往事浮现月明中——回归效应
一个人如果喜欢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之中,认为过去的一切比现在美好,因此迷恋过去,甚至幻想回到过去美好的岁月中去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回归效应”
第五篇:心理学各种效应精选
1、认知地图效应
“庖丁解牛”、“胸有成竹”和“老马识途”
认知地图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对行为的目标,取得目标的手段,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获得目标的结果的认知,就是期待或认知观念的获得.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习的中介过程,即认知过程的研究,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目的性.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托尔曼用大白鼠做实验,建立起了符号学习理论,提出了“认知地图效应”原理,也成就了他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先驱地位。白鼠有三条可以从起点通往食物处的道路,而且它们的远近依次递增。通常,如果依次堵塞1、2通路时,老鼠则依次通过1、2、3途径取得食物。实验中,从原来堵塞第二条路处堵塞第一条路(途径一与途径二有一段共同途径),此时老鼠已经知道途径一和途径二同时不通,径直趋向途径三而避开途径二。托尔曼认为,白鼠跑通道时头脑中形成了通道的认知地图,白鼠是根据“认知地图”来行动,而不是根据盲目的习惯来寻到目的物的。
2、法厄同行为
把不听劝告,不自量力的行为称为法厄同行为。
3投射作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见青山多抚媚,青山见我亦多情” 投射作用是弗洛伊德心理防御机制之一,指个体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承受但又是自己具有的冲动、动机、态度和行为转移到他人或周围事物上,认为他人或周围事物也有这样的动机和行为。心理投射测量法,是利用投射作用原理而设计出的对个性心理进行测量鉴定的一种比较客观、准确、有效的测量方法。
4、习得性无助行为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特征:自卑、焦虑
心理状态:低成就动机、低自我概念、消极定势、低自我效能感
学生产生的原因:学业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不恰当的评价方式、不正确的归因。总之,习得性无助的重要的矫治策略是元认知、问题解决、示范、自我谈话、自我控制、自我评价。
5、霍桑效应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一年之前入学的一批学生的测验结果由于某种失误被颠倒了,也就是说现在的优秀班其实是普通的孩子,而真正聪明的孩子却在普通班。但是这一年的课程成绩却如同往年一样,优秀班明显高于普通班,并未出现异常。原本普通的孩子被当作优等生关注,他们自己也就认为自己是优秀的,额外的关注加上心理暗示使得丑小鸭真的成了白天鹅。基于霍桑效应的心理暗示还可以治疗抑郁、自卑、紧张等各种心理疾病。
6、软糖实验
196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1颗;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将奖励1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
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两颗软糖。
实验之后,研究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1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
启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善于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即平时我们所说的“耐力”,让孩子学会坚持与等待。当然这种等待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不难想象,如果父母在孩子提出某种需求时设法“延迟满足”,让孩子感觉实现这个需求很艰难,那么,孩子不仅在需求满足的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锻炼,上进心或积极性得到了强化,而且在需求满足之后,会倍感愉悦,倍觉幸福,也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满足。相反,如果我们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头脑中会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思维“定势” :我要什么马上就能有什么。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任性,越来越贪心。可一旦离开家庭走入社会,那种任性、暴躁、急功近利的性格特点肯定会令他们饱受挫折和打击。而事事不顺心的他们,往往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反而觉得别人有意跟他们过不去,总是与周围人处于一种对峙状态,长此以往,很可能酿成忧郁、偏执、狂躁等各种心理疾病。这恰恰是家长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愿家长们都能重视孩子的延迟满足,让孩子从小学会延迟满足。在延迟满足中,孩子学会期待、学会感激、学会珍惜、学会克制、学会奋斗,体验成功的快乐和人生的幸福。
7、叶克斯-道森定律
后续对人类进行的研究则证明;个体智力活动的效率与其相应的焦虑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的函数关系,表现为一种倒"U"形曲线.当人的情绪过于放松,丝毫也不紧张时,认识操作的成绩很差;当人的情绪比较紧张但又不过分紧张时,认识操作成绩最好;当情绪进一步紧张,达到过度兴奋时,认识操作的成绩又降下来。
这个规律告诉我们,我们对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发挥水平的期待应该是适度的。在面临重大行动之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目标的相对难度来调节焦虑水平,可以通过模拟或参照以往的结果来了解自我,判断行动的难度,然后量力而行。
8、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而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就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
9、狄德罗效应
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却不满足。
10、定势理论
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定势使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倾向习性,并影响问题是否顺利解决。定虽然有时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但从总体上来说是消极的,它使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变得呆板。当定势阻碍问题解决时,应暂时信下来,休息一下,或进行一些别的工作,过一会儿,定势会自然消除。
11、门槛效应
“门槛效应”对我们的启示很多,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一下子不宜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登门坎效应”蕴涵的是一种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
根据“登门坎效应”,教师所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据不同素质、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的基础与表现,制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即“跳起够得着”,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起来,将较高的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不同的小目标,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一旦实现了一个小目标,或者说迈过了一道“小小门坎”,我们的教育前景就宽阔得多了。比如,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们可以首先要求学生从找准自己的不足做起,根据自身问题制订一个时间段(一周、半月或一个月)养成一个好习惯的目标。如养成“不随意发脾气”、“抓紧时间做事”、“倾听别人说话”、“不随地扔垃圾”、“勤于思考”、“聚精会神听课”、“做题仔细认真”等等。长此以往,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便会功到自然成。还有,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切忌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而要富有爱心和欣赏心,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和发展潜力,对他们作出积极的、鼓励性评价,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满意的微笑,一次真诚的祝福,都可能换起他们的自信,使他们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从而积极健康成长。再有,课堂提问时,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计问题,一步步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
12、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给教师以极大得启迪。当学生尚没有形成自发内在学习动机时,教师从外界给以激励刺激,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奖励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经使学生感到很有兴趣,此时再给学生奖励不仅显得多此一举,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一味奖励会使学生把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因此,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正确使用奖励的方法而不滥用奖励,要避免“德西效应”。
根据德西效应,教师和家长在表扬学生时,要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平时,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良好行为,给预表扬。引导他们自主的良好行为,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方向发展。有体育才能,可以推荐参加运动队;有文艺才能参加乐队等;爱读书的可以给予更多的读书机会,举办讨论会等;爱写作的可以让其有公开发表的机会;爱发明创造的,可以提供更多实验的机会。一味外在奖励会使学生把外在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
13、潘多拉效应
潘多拉效应的心理实质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情绪失控,道德观念和社会化发展不成熟。他们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但家长或教师在教育孩子时,为了让孩子不走弯路 ,常用自己的所得经验阻击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受好奇心的驱使,听不进大人们忠告,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样,孩子不听劝告的逆反行为就形成了。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经过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它是架设在幼稚与成熟之间的一座桥梁,也是人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的过渡期,而中学生正处于这样一个非常时期,他们在生理上已经显现出了不同于儿童的性征,在心理上也具备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但他们还不够成熟,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这些“特殊学生”的家长抱怨:“这孩子真长大了,连我们的话也不听,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你说东他偏要说西„„。”这句听似平常的话却道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中学生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用心理学理论上讲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接受的阈限,而使个体产生的一种相反体验。
14、心理饱和现象
由于不断地重复同一要求,致使人的心理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并由此影响到人的工作或学习效果。进入高三后,大多数学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为了这一目标,不再参与其他活动,只是重复地进行着大量的练习,由于活动很单一,常会出现心理饱和现象,结果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疲惫、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刚进入高三阶段,由于目标很明确,这一阶段思维敏捷、解题速度快、学习效率很高,但后来,不仅学习的速度慢了,还常会出差错。因此,心理饱和现象的影响多为负面的。这就要求在高三的学习和复习阶段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各项复习任务,不断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学习的要求,避免重复性的学习时间过长带来的饱和心理影响到复习效果。同时还要善于进行自我调节,在遇到心理饱和状态、出现厌烦情绪时,不妨先放下学习,活动活动身子,极目远眺片刻,或散散步,或与别人说说话,分散一下紧张的情绪,这样可以减少饱和效应带来的精神压力。平时也应有积极的心理准备,一经遇上它,要沉着,采取有效的方法,将它大化小,小化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为最终取得成功奠定基础。
15、仰巴脚效应
出丑效应又叫仰巴脚效应,犯错误效应: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此种现象亦称为仰巴脚效应。
在教师于学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人格吸引力是一种特殊的影响因素。观察发现,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个教师的能力越强,学生对其教学越有信任感,也会更喜欢这个教师。学生认为教师能力强教得好而自己就会“学得好”,产生教师于学生自己之间能力上一致化的联想。这一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因为“学生都有一种要使自己正确的需要”。但是,决定人际吸引的因素更多的是人的情感在起作用。当能力强的教师偶尔出现错误——写字的错误、记忆的不准确以及行为上有偏差,往往会引起学生情感的奇妙变化,感到教师更富有人格魅力,进而促进教育中平等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这种现象称为“出丑效应”。“出丑效应”使自然发生的,在性质上,这是一种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的心理效应。由此提出一个问题,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格吸引力? 显然,“出丑效应”并不是在每个教师身上都能发生,只是能力强的教师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人格吸引力,首先要提高教学能力,并力图达到较高的水平。这时候,不管“犯错误效应”是否发生,教师都能树立起较高的自我形象。学生的态度也随之产生积极的变化。
《论语·泰伯》中载,颜渊谓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而,虽欲从之,未由也已。”颜渊对孔子的这种崇拜,承认和确立是教师在教育中的权威,本质上是一种“教师中心论”。在今天,由于受这种传统教师观的影响,不少教师把自己当作真理的化身,事事正确,特别是一些能力强的教师,总想维护个人的权威。他们还不了解,“犯错误效应”会使他们更具有人格吸引力,学生也更喜欢他们。教师如果掩盖错误,就成了一个真正存在的问题——那将是一处教育过失。对于自己偶然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该承认和改正,在改正过程中,学生会看到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高贵品质。教育观察还发现,对于教师改正自己的错误,学生往往特别关注,也令学生感到震撼,从内心真正接受教师以至景仰,这是人格吸引力达到的最高境界。断臂的维纳斯为什么更具风韵?就是因为打断双臂的这个错误,给人们留下了创造空间和引起无限的遐想。教师“犯错误效应”同样具有美学特征。
假如教师故意去犯错误,那将是危险的和愚昧的行为,是一种“错误造假”,这会引起其它方面的问题,也不会产生“犯错误效应”。决定人际吸引的因素通常是极复杂的,“犯错误效应”只是其中的一种,并有其发生的范围。我们对此进行研究,涉及的是一个平常不被教师注意的问题,但却比较重要。教师通过“犯错误效应”能更积极的进行教学反思,重视教学过程中人格因素的作用,开发一切课程资源,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16、温水煮蛙效应
“青蛙效应”实验与班集体的管理有密切的相似之处。教师好比实验者,实验的池子好比班集体,青蛙好比受教育的学生,水池中的水就好比班集体中的常规制度。加强素质教育过程管理,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青蛙效应”这个实验在班级管理中有如下的启示:规章制度应载负强化性。青蛙为什么能在沸水里死里逃生?青蛙死里逃生力量主要来源于沸水,它的强化作用应激起自我逃生的反映。班级规章制度如果像沸水那样载负强化性,学生就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般不会去碰“沸水”。如稍有涉足,他也能自拔。
班级管理须营造“他律”转“自律”的氛围。实验中的第二只青蛙,为何不能在第二次实验时跳出水池逃生?由此可知,教师应加强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有利条件,还应让规章制度逐渐由“他律”的强化转化为“自律”的遵守。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管理的目标,达到治病救人。
班级管理应加强适应能力培养,创设一些特殊环境。青蛙生活在田野里,把它置入一个特殊环境的水池中,本就不一样。如果置入的是学生,就更有不同。学生不但能增强自我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更会分清“水池”是一个特殊环境。特别是对那些“有问题”的学生,可清醒头脑,不做温水中的被麻痹的青蛙。诸如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就能让学生有效地感知真、善、美的内涵。
班级管理应重视可控性。“青蛙效应”实验是把青蛙控制在实验状态中,实验人员的调控起关键作用。有人把班级比作一个企业,把班级规章制度比作游戏规则(企业管理)。游戏规则束缚人们行为时,人们是自觉去遵守、去适应,这主要是可控性发挥作用。班级如果注重可控性,学生便能按教育者的意愿培养出理想的人才来。“青蛙效应”的启示,为加强班级管理中认知和行为的引导,为班集体的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根据。
17、泡菜效应
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素质和思维
泡菜 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泡菜效应”揭示了“人是环境之子”的道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作用。人在幼年时期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敏感,染苍则苍,染黄则黄。“出于污泥而不染”是对某些成人而言的,却不符合儿童的实际。
“泡菜效应”的启示 学校管理方面
学校要重视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重视通过良好的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校园的硬环境主要是指校容校貌,它由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楼一台等建筑物构成;校园的软环境主要是指正确的舆论风气、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的管理方法、严明的校纪校规、独特的校风校训等。校园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为此,学校要努力让校园的硬环境整洁、优美、有序,让校园的软环境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从而给学生诗情画意、温馨怡人的感受,发挥对学生启迪智慧、激发灵感、培育志向的作用。
教师家长方面
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和关心孩子,要时时对他们报以友善、和蔼可亲的态度,因为教师的态度会成为孩子从镜子里看到的态度,会激发出孩子成倍友善、和蔼可亲的态度回应教师,教师友善、和蔼可亲的态度和儿童回应的态度共同营养双方的精神、温暖双方的心房、保健双方的心灵。
幼儿直接浸泡在幼儿园与家庭的环境之中,每一位教师和父母是否认真细致地考虑过孩子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是否健康?每一种因素将对幼儿产生怎样的作用?对显在的有害因素是否予以了积极的消除或控制?从心理健康角度看,精神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往往超过了物质环境的作用,老师与父母为孩子营造了怎样的精神环境?是否是多支持、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多欣赏、多自由、多自主、多选择精神环境?
18、强亨利效应
心理学上把因接受虚假的信息或刺激产生了盲目的自信或积极的态度,从而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正面效果,称之为“亨利效应”。亨利效应同样相当于被试身上的期望效应。含而不露的期望具有无穷的教育力量。它是一种含蓄的期待,是一种信念的点燃,是一种“自我诱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暗示性,而且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真正的道德教育,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美德的集合体”,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而“启发”和“唤醒”的方法就是暗示期待。
教师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能够有效诱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教师期望的目标相符合,这正是“亨利效应”的神奇之处。
19、南风效应
教育应用
差别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法则。有教育就有“差生”,不管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也不管称作“后进生”也好,称为“潜能生”也罢,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其差别总是客观存在的。而我在这里讲的“差生”,不是那种学习勤奋而成绩不佳的学生,而是那种不讲学习而又调皮捣蛋,经常违反纪律而又屡教不改的学生。这类学生最令教师头疼,因为他们不管教师和学校怎样批评教育甚至处分,就是“恶习”不改。你指东他窜西,常常与教师和学校的要求南辕北辙。有的教师碰到这样的学生,开始时还能用平和的心态对他们进行教育,希望用自己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去感化他们,可当这些工作的“转化”效果微乎其微,甚至一点都没有时,很快就失去了信心和耐心,继而火气上升,心浮气躁,工作方法也变得简单而粗糙。结果出现一种讨厌的心理,一见他们就没好心情,更没好脸色。只要这些“差生”一犯纪律,对他们不是批就是骂,教师原先的那份耐心全失,可结果是“差生”的表现越来越差,“差生”人数也越来越多。
教育这类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差生”,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觉得用“严厉”的方法十有八九是会失败的,因为这些“差生”身上的许多不良习惯,是多年积累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岂能让你教育一两次,砍他“三板斧”即能凑效的?要说“严厉”,他们从小学到中学,哪种批评,哪种整治没经历过,说不定他们在学校几年所经历的“批斗”,比教师一辈子还要多呢!因此用通常“整治”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但学生毕竟是学生,尽管表现有些“差”,但他们要求进步的愿望还是有的,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可,是人类的一般心理。只是他们的“外壳”比较坚硬,“严厉”而简单的教育方法难以穿透,而用表扬的方法,一两次也不易感化他们。因此教育这类学生,千万别指望自己的感情投资马上得到回报,而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采取长线投资,暖风长吹,金石一定为开。这里有一个“南风法则”可给我们一些启示。
“南风”法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教师在转化“差生”过程中运用“南风”法则,对他们采取“暖风长吹”“细雨润物”的教育方法,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运用“南风法则”要注意几个要点:
一、要真诚的鼓励,不要虚假的表扬。“差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是没有得到过表扬,而是他们觉得有时老师对他们的表扬不真实。同样一件事,有时“好生”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差生”反而受到老师的一种夸张的表扬,这在“差生”看来,是老师对他们的另一种歧视。其实这类学生心理最需要的是老师把他们放在一个集体中,然后对他们一视同仁和平等对待,而不是着意的关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对“差生”要多给予鼓励,而不要动不动就给廉价的表扬。比如“差生”做了一些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可用“你下次应该还可以做得更好”的语句,而不用“你做得真好”这种过分的表扬语言。
二、要“南风”长吹,而不是浅尝辄止。“差生”易反复,这是教育中最一般的规律。因此,教育“差生”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一种平常的心态。“差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都是多年积累形成的,有一定的顽固性,因此他们不仅对教育中的“寒风”有很强的抵抗力,就是对“暖风”也有一定的麻木性与“不理症”。教师如果不了解“差生”的这些特点,就很容易产生对自己的“转差”工作失去信心,觉得自己投入那么多的情感了,却得不到“差生”相应的回报,连一点转好的迹象都没有。其实“转差”工作,与其它的所有事情一样,在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和量时,事物的质是不起变化的。因此要使“差生”出现变化,教师一定要有一种耐心,保持“南风”长吹不停。只要这样,“转差”工作一定会取得你预期的效果。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是一年,但只要你不放弃信念,成功总是不远的。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它不可能无能。20、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所谓的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曲条件反射。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救治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关键在于接受心理暗示的个体自身如何运用并把握暗示的意义。
一般来说儿童比承认更容易接受暗示,在家教中,家长就可以应用一个“抽象诱导语”的暗示策略使孩子产生暗示效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