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管理小论文
论班主任的力量
人们常说,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同样,有怎样的班主任就有怎样的班级,就有怎样的学生。因此,在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下面就本人近两年多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谈谈班级管理的一些初浅见解。
1、树立榜样,以榜样带动全体学生
一个班级学生很多,班主任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管住每一个学生,要提高管理效益,树立榜样是关键。首先,树立正面榜样。一是以班级中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学生作为全班学习榜样。班主任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指出他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要求他在各方面都起模范带头作用。如:每月搞好学生的德育评价后,评选出当月的“文明学生”;期末评选出“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六一”评选“优秀少先队员”和“优秀队干”;期中、期末考试后评选“学习积极分子”。二是组织各学科的竞赛活动,树立学科的榜样。这样,正面榜样就比较全面,易于其他同学学习。其次要树立问题学生转变的榜样。一是言语的鼓励。做到耐心启发,循循善诱,肯定和指出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以正面榜样激励他们,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有意识的安排他们完成一些工作,使他们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快乐,使他们内因真正起作用。他们在转变,对难以转变的学生就起了榜样带动作用。通过榜样的树立,可以以一带十,点面结合,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2、抓好制度落实,促进班级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班级学生各项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使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管理中要用科学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再次,我重点抓好每月的学生德育评价工作,这项工作涵盖了学生基本生活习惯、文明语言、举止行为,校内外学习行为、纪律道德。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价,使常规管理制度化、具体化。
3、健全班级组织,使班级管理立体化
一个组织健全的班级,有利于班级管理。良好的班级组织一般具有榜样、同化功能,其他同学会以他们为榜样,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化。同时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其他同学会在他们的激励下,自发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班主任要健全班级组织,并明确分工,让干部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在工作实践中,我首先组建好班干部队伍。其次实行班级工作分层管理。班主任主要培养、管理好班长和副班长,并协调他们与各委员之间的工作;班委会干部管理各小组长的工作;各小组长则具体管理到本组的每一个同学。这样,班干部成员人人有事干,班上事事有人干;他们的工作既独立又协作,使班上的工作有条不紊。
4、做学生的严父慈母、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作为班主任,身兼数职:在学习方面是他们的老师、学习的伙伴;在思想上,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生活方面是他们的保育员、财务员。我们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作为班主任,要做好他们的严父慈母,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搞好班级。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面对的是纵多的个体,即每个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着各种差距。班主任要因材施教。首先,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慈母,用一颗慈母的心来关爱、理解、信任学生。对于家庭不和睦或父母离异的学生,重点放在对他们心灵的关爱,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使他们能面对事实,走出阴影,快乐生活与学习。对于家庭生活暂时有困难的学生,重点放在对他们的心态上。我任教的班级,困难学生都得到了我心灵上的传教,不攀比,不在意。只要成绩好、努力好,有出息时就是最大的成功。使他们战胜了困难,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其次,班主任还应该是学生的严父,这样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对于学生的缺点错误、不良习惯,要从严要求,不能迁就放纵。在实践中,对学生的严我认为应该做到:
一、严而有爱。不讽刺、挖苦、谩骂、殴打学生,处处以关心、帮助学生进步为目的来严,使学生懂得你的“严”是为他好,是关心爱护他,而不是要征服他。对学生的严,要严而有度,要因人而异,因事的程度而异,力求使每个学生的心理都能承受。超过了“度”,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的教育工作达不到预期目的,也为今后的工作带来新的困难。
二、严而有序。教育工作应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违背规律。有些学生的错误、不良习惯是不可能一时就彻底改掉,有的即使改正了,也有反复出现的现象,甚至还伴有新的毛病出现。学生的进步是螺旋式上升的。当然,有个别学生的缺点也许是一辈子都难以彻底改掉,要想通过几年的教育使他们改得那么彻底是不现实的。严而有序,我们会为自己的工作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高兴,对学生的进步充满信心。否则,我们的工作会“事与愿违”。
5、善待“优秀生”和“问题生”
一个班级,无论是好班还是差班,都存在“优秀生”和“问题生”。而两者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是通过比较出来的。在工作实践中,我十分注意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优秀学生,鼓励、赞赏但不偏爱。在班级群体中,他们是佼佼者,他们的优点值得班主任赞赏,这既能鼓励他们,又带动其他的同学。但是,他们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果他们总是在赞扬声中成长,那会使他们成为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考验,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我经常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能经受困难和失败的考验,在“成功—失败—成功”中不断成长。对问题学生,不歧视,充分理解、关爱,给他们提供改正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不急于求成,注重循序渐进,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6、寓管理于各项活动之中
班级管理不能只靠规章制度的硬性管理,也不能只靠班主任的说教管理,而应该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在活动中受教育。一是组织开展好每周的班队活动。班队活动的开展,班主任不包揽一切,只起引导、顾问和总结的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班队干部的作用,有利于全体同学的自我教育。二是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活动大都以小组为单位,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通过活动的发动和组织,开展和总结,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同学间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道德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生发愤学习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更好地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理想而不懈努力。班主任在活动的安排和指挥中,轻松地管理班级,容易实现班级管理的预期目标。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式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以上只是本人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和初浅看法。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篇:班主任小论文
试论班主任管理艺术
【摘 要】 学校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班主任的管理是以教育为目的的,具有其特殊性,本文从信任和尊重学生、正确评价学生、班主任率先垂范和关注中间生四个方面,对班主任管理艺术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以求为实际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班主任;管理;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
班主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班集体的实际管理者,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直接影响中学生的成长。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1]这一教育方针的提出,给中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育人管理,是服务管理,在管理中要把握科学性,体现艺术性。班主任的管理艺术,是一个常论常新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一问题作以探讨。
一、信任和尊重学生是班主任管理艺术的前提
班主任的管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是以教育为目的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信任和尊重学生,班主任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和信任尊重将会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假若班主任采用专制、冷酷、高压式的管理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恐惧、自卑等心理。而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将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个人感受、师生关系产生强烈的冲击,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自信心遭受严重挫伤,往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破罐子破摔”而自暴自弃。如此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对立,班级管理将会陷入僵局。由此看来,不能忽视任何一件小事,学生会因任何一件小事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或者因一件小事而跌入人生的泥沼。只有与学生建立这种互相信任的关系,才可以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可以达到在管理中教育,在教育中管理的目的。
二、正确科学的评价学生是班主任管理艺术基础
在班主任的管理中,学生是管理的客体,管理只有建立在对学生的正确评价的基础上,才可以实现其育人的目的。对学生的评价不是终结性的评价,而是一种诊断性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潜能和引导学习。教育研究表明,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关键在于如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形成其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身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一)发现学生的优点是评价的出发点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缺点。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老师受传统的评价观念的影响,往往只看到差生的缺点,而无视存在于他们身上的优点和潜能。一个学生某一个阶段在学习上表现得不够突出.这并不意味他以后不能学好,关键是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实践证明,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有待于形成、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机制,促使学生主动内化教育要求,从而产生明显的效果。对于班主任来说,应该换一种思路去看待这些孩子,去发现他们的优点、特长、潜能,并按照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二)鼓励和表扬是评价的主要方式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卡耐基曾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真诚的赞扬可以收到效果,批评和耻笑会把事情弄糟。”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初的察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2]人们都希望听到赞扬的话。心理学家们曾专门把各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作了对比实验,发现鼓励组的学生进步最大,表扬组其次,批评组开始进步,然后直线下降,不批评不表扬组,学生的成绩最差。上述结论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可能有一些差异,但基本结论是不容置疑的。在班主任的管理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和表扬学生,这是管理艺术的内在规定和基本要求。
(三)正确看待对学生的失败是评价的关键点
教育学家史密斯・凯文说:“学生做错了事,我从来不批评他们,而是对他们说,你再试试好吗?”[3]因此,在学生遇到失败后,不要过早地对学生下结论,应采取延缓评价的方法,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重视其发展,鼓励其发展。学生能显著进步的因素之一,是在失败反复时受到教师的鼓励和信任。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包含深情的话语,一个手势,一个笑脸,一下轻轻的抚摸,都会让学生感到温馨,增强“我还有希望”的信念。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遭受失败的学生的关爱,宽容,理解和鼓励是非常必要的,正是管理艺术的重要体现。
三、率先垂范是班主任管理艺术的内在要求
班主任管理艺术是班主任思想品质、协调能力和教育风格的综合反映和体现。班主任的率先垂范对实现教学目标起着关键作用。[4]班主任不但要有所教学科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还要有超前意识,明了现代教育思想,懂心理学、教育学、法律常识、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特有的敏感、多思、持重、观察及研究的能力,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班主任工作艺术是一项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炼就的内在综合素质的外在体现,表现出精湛、娴熟、巧妙并带有鲜明个性化特点的教学技艺。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具备严谨的教学态度,刻苦钻研教学知识。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还要善于处理协调与学生及科任老师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做学生的良师,慈爱的长者和知心的朋友。只有胸怀博大,品质优良,用执着的精神感召学生追求卓越,才能使班级管理达到预期的成效。
四、关注中间生学生是班主任管理艺术的客观需要
在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我们习惯性的按照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三个部分,即:优等生,中间生和差生。在日常的教学中,优等生是受到各方关注的焦点,差等生也在管理和教育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转化差生,关注后进生”已经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这其中我们却忽视了一个人数最多的群体――中间生。中间生由于成绩平平,表现一般,平时出现的问题较少,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成为管理和教育的盲区,在班主任的管理中注重中间生的管理、教育和引导,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的老师的关爱,期待和帮助,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实现学生的整体提高。由此可见,关注中间生是班级管理艺术化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文件汇编[M].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11
[2][3]萨尔娜.浅谈中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2)
[4]程敏.中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8(4)
班主任管理论文篇二
浅说班主任工作
摘 要: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的好坏密不可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至少应体现出“五感”,即归属感、平等感、主人翁感、时代感、距离感。班主任在一所学校的工作中起着上通下达的枢纽作用。
关键词:归属感平等感 主人翁感 时代感 距离感
电视连续剧《亮剑》的主角之一李云龙挂在口头边上的一句话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话听着有点俗,但很有道理。一个班集体就像一支军队,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就是“将”、“领头羊”、引导者,起主导作用,班主任工作与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密不可分。我个人认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若能体现出“五感”,即归属感、平等感、主人翁感、时代感、距离感,班主任工作应该算基本到位了。
一、归属感
要让学生在班里体会到归属感,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有爱心、耐心、平常心。爱学生,视如己出,发自内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能感受到班主任对他的爱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做”出来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到达心的深处。”有人说教育是凭良心吃饭的职业,班主任更是如此,良心是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倘若一个班主任连最起码的良心都没有,那爱学生、管理班级之类的只能去“秀”,责任心就更是无从谈起。古人讲欲速则不达,教育学生更需要耐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一个班里,学生的性格、人格、修养、心理素质、习惯等千差万别,需要班主任用心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了解学生的方式也需从细节入手,诸如谈话、出操、课外活动、上课发言等。只要耐心观察,你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他的可爱之处。班主任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看待学生的发展,帮学生找到发展的平衡点。是人都会犯错,班主任不能纵容学生犯错,但也要允许学生犯错,要记着自己也是“过来人”,用非打即骂的简单方式处理学生错误的方式早已不适应这个时代的教育了!学生取得一点儿成绩也无需捧得完美无瑕,走极端不行,冷嘲热讽更不可取。教育家陶行知有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极端、挖苦打击的方式会让学生混淆是非观念。
班主任有了大爱之心,凭着良心,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用一颗平常心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散发出的人格魅力才会感染班级的每个成员,学生才会留恋自己的班级,才能体会到家的感觉,即归属感。
让学生有归属感的同时,要让学生能体会到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人格的平等。
二、平等感
班主任处事一定要公平、公正。墨子认为,爱是一种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抛弃血缘和等级的差别。所以,我认为,不管是城里的还是农牧区的学生,不管学习成绩好点的还是差点的,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班主任必须做到一视同仁。诸如班委的任免、班费的开支、举行班集体活动等,都需要民主,适当尊重学生的意愿。班主任只是引导者,勿做“独裁者”,当然做毫无主见的“和事佬”也不行。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是多角色的,要适时适地地充当师长、父母、兄长、朋友的角色,尤其是对自卑心理较强的学生,更需多点实事求是的表扬与奖励。颜清元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只有班主任处事公平公正,学生才能体会到平等感,学生的个性才会彰显更大的张力,潜能才会更好地被激发出来。
在一个集体里有了归属感与平等感,学生才有可能视自己为班级的主人,但主人翁感的确立,对一个班级向心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三、主人翁感
作为一个班集体的引导者、组织者的班主任,有必要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健康而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沟通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活力,进而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而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主人翁感的产生,是需要熏陶、感染的,若主人翁感和良好班风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同时也会慢慢让学生认可自己。而悦纳自己,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首要任务。这种自觉性、上进心的升华才是学生一辈子享用不尽的东西。假如一个学生在一个班级里虽然成绩优异但时时有一种罪恶感、被遗弃感,恐怕这种素质教育就会大打折扣。荀子讲:“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所以,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时时刻刻把育人放在首位,让学生在集体的大熔炉里体会到做人的责任感、成就感,体会到集体温暖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产生主人翁感,与集体融为一体。
在培养归属感、平等感、主人翁感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时代感,与时俱进,在读圣贤书的同时,闻点窗外事。
四、时代感
作为班主任,若是抱着老观念不放,倚老卖老,只会让学生生厌;而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了解、理解学生,与学生融为一体。当然,我说的时代感不是让班主任只知道怎么跟模特“比赛”,刻意地去打扮自己,而是在内涵、修养、文化见解、教育观念等方面与时俱进。比如针对中学生早恋、使用手机等一些问题,班主任需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需要从社会的发展趋势、家庭教育、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问题,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换角度思考问题,真正做到推心置腹,这样才能知己知彼,更好地疏导学生的心理,才能化被动为主动。高中生正是心理上、思想上向独立性过渡的时期,劈头盖脸的打骂、讽刺、挖苦、打击只能让有些学生逆反心理更强,从而造成师生关系恶化。比如学生用手机,单凭打骂制止的方式是不是过于简单?我们在制止学生之前是否需要给学生讲一些道理,做好正面的引导?现在是信息社会,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而不是一味的“堵”。若只是做到了表面上的服从,只能让学生觉得班主任面目可憎,那对班主任的教育可能最多只是表面的应付,而不是发自内心的佩服。这是作为教育者的悲哀,更是对学生精神上的一种戕害。因此,要让学生跟上时代的发展,班主任的思想观念必须走在时代前列,关键是做好对学生心理上、思想上的疏导工作,苦口婆心的劝阻或强行的制止有时收到的只是表面上的效果。所以,我认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对于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关键是“疏”,而不是一味的“堵”。
当然,归属感、平等感、时代感的确立过程中都渗透着对学生的爱、对这份工作的爱;若让爱缺席,所谓的归属感、平等感、时代感只不过是个空壳。不过,对学生的爱一定要有一定的度,所谓度,就是距离感。
五、距离感
好的班主任需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强调的是心相通,互相尊重,互相平等,互相理解,但要亲密“有间”。学生和老师都是有相对独立性的人,是人都需要点个人的生活空间,只有亲密“有间”,才可能建立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真正的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情感。要始终记住,学生也是人,学生也有学生的秘密,其实班主任若能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不会无孔不入地去监督学生,把师生关系搞成警察和小偷似的关系了。
总之,把握好师生关系的“度”,把握好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师生有点心灵呼吸的空间,让每个人能体会到灵魂的自由,学生的思想才会更阳光。
当然,要做班主任,容易;要做一个学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难;要持续不断地做好班主任工作,更难。我所说的“五感”是有机统一的,因为学生是有喜怒哀乐、有尊严、有人格的人,班主任需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才能培养出更多阳光而又有责任感的大写的人。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作为引导者的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工作过程中,只有以身作则,把学生看成有喜怒哀乐、有尊严、有个人空间的人,用大爱之心架起理解与信任的桥梁,营造平等、宽容、和谐的氛围,遵循中学生自身成长与教育发展的规律,用慧眼识出不同的“千里马”,才不致于时代的“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才能让学生各展其才、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才能让班集体散发出特有的活力,更好地促进学生人格、心理的健康发展,那么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才不会是句空话。
第三篇:班主任管理论文)
爱的三部曲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霍懋征教师从教六十年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林崇德老师也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在多年来的教学中,我明白了学生因智力的差异,要教育好他们,就要因爱施教。要尊重和充分信任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并深入了解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爱温暖每一个学生。
一、“宽爱”后进生,让他们“跳起来摘苹果”
“人上一百,种种色色”,一个班集体不可能全部是好生,也不可能全部是差生。它必有好与差之分,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红黑胡子一把抓。
后进生,常是很多人歧视的对象,老师叹气,同学瞧不起,甚至连有些家长自己也摇头,由于学习成绩差,他们处处低人一等,被置于班级的“阴暗角落”。时间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在爱的前提下宽容尊重、热爱、理解他们。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应高于友爱,齐于母爱。我们应该知道:无论孩子多差,他也一定拥有自己的特长。也许我们无法帮助一个孩子提高成绩,但是我们可以设法帮助一个孩子克服他自己的缺点,帮助他树立人生的自信,让他尽可能多学一点,少浪费一点时间。其实,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那里面有日月星辰,有江河山川,有花鸟草虫,有社会人生,有真、善、美、假、恶、丑,关键就在于我们教育者的正确引导。我觉得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应该注意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让他们跳一跳摘果子,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就对他们予以忽视或者歧视。其实,每位后进生都有很多可爱的长处。他们每天上学,即使什么都听不懂,却还能坚持在椅子上一天天的坐着,这是何等的毅力?他们参加考试屡考屡败,这是何等顽强的抗挫折能力?他们如此劳累、如此艰难,却很少有人同情、理解,还常常受到批评指责。即使这样,学生们吃过饭,还能一步步的朝着这个自己从来没有成功、还不断有人讽刺挖苦自己的学校走来。见了我们的面,他们常常还憨憨的笑笑问声:“老师好”,这是何等开阔的胸怀!我想,如果我们每位班主任每位教师都能意识到这点,多给点关怀、希望,我想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会更加完善些呢!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宽爱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在我担任四年级二班班主任的第一学期里,我的班级里樊博和田亮同学,不爱做家庭作业,导致他们俩的学习成绩很差,几次找家长谈话,效果也不是很好,课堂上,我仔细的观察了他们。课下,我找他们谈话,发现他们并不是那种学习成绩较差、无可救药的学生。看来是思想问题,我开始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可没过几天,老毛病又犯了,我很生气,同时也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们了,但是我又想如果我放弃了他们,那么他们也许会越来越放松自己,所以我又不能不管他们。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真是动脑筋了,一有空就把他俩个叫到办公室,一边陪他们做作业,一边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几天之后,我发现樊博同学已经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而且作业的质量也很高,批改他的家庭作业,我不忘加上一句批语,有时是: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真高兴;有时是:你可要坚持哦!并且一直坚持到底;樊博同学的单元自测每次都是考“良”。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田亮同学呢,虽然进步不如樊博同学大,但是他对学习的兴趣有了。因为,我没有放弃他。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后进生,要想让他们有所提高,老师一定要抓住他们的弱点。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宽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给予他们的信心,给予他们的关怀,这样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找到提高的办法,从而努力学习。
二、严爱优等生,让其认识自我,立下凌云之志
也许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你所宠爱过的优等学生,大多数出了学校就不愿认识你这个老师了,殊不知,这就是我们宠坏的呀!
优生往往在学习上有较强的自信心,这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我们教育者应予以保护和帮助发展。但同时,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有些优生对自己的不足往往认识不够,长此以往,会妨碍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妨碍他们发展自己应有的才华,最终妨碍他们成长为老师和家长所期待的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帮助优生超越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单纯的名次排位,通过认识古往今来的少年英才以及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课内外的实践活动,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一般说来,优等生都天资聪慧,能在学习上较为自觉与刻苦。如我班的一位优生把以回家完成作业为第一任务,同时他们的远大志向也是非常简单,学习成绩好是最主要的。为此,对优等生的培养,我们应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努力的方向,并能在学习中“一专多能”,将来才能真正担当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重任。所以,我认为引导学生立志最有效的方法,一是给他们推荐名人的传记读物,让“优生”们能在“保尔”的坚毅拼搏、“孔融”的关爱他人的美德中健康成长;二是借学校正在开展的“学习鸿雁之志教育”契机,让他们立下宏伟志向,将来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迈进;三是让他们假定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现在就为能胜任这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
优等生是教育者的骄傲,也是学校教育发展中的招牌。只要悉心引导、精心培育,师生共同努力,培养更多的优等生是能做到的。我班的冯力同学,学习刻苦,成绩突出,始终是同学的榜样。可有一次月考,考英语时,有一个空的答案怎么也记不起来。他就想翻书抄。我知道了这个情况,很严厉的批评了他,并说明了我为什么对他小题大做的原因,使他认识到了错误。从此不光是考试严格要求自己,其他方面也同样严于律己。
三、博爱中等生,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中等生人数在班级中的比重最大,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如果受到班主任的忽视和冷落,他们就极可能落伍为后进生;如果教育和帮助得当,他们就极可能成为优秀生。他们是班级体的镜子,是班级体的中间力量。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在各个方面有一定基础的优势,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发现优点,树立信心。同时他们还存在着各种差距,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并给予热切的期待,使被期待的学生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情绪,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帮助中等生建立自信心,要善用鼓励性的话语,哪怕只是一句;善用充满期待的眼神,哪怕只是一瞥,也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来这个孩子的智商一般,但老师认定他聪明,经常用肯定、简捷的语言夸奖、鼓励、欣赏他的长处,这样强调多次重复,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很聪明,别人不会的我应该会,别人会的我更应该会。他越这么想,就越努力,内因和外因结合,这个学生就确实变得聪明起来了,自信心从此也建立起来了。比如,我们班的蔡林,他学习成绩一般,但很关心集体,寝室里我发现不了的问题,他都跟我反映,从而避免了很多问题的出现。
北京光明小学的刘永正校长积几十年的教学实践,概括总结出“我能行”的八句话,不仅指出了帮助中等生树立自信心的途径,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从中可以看出:孩子自信,才有可能做好每一件事情。所以,培养中等生的自信心,要时时刻刻为孩子的成长着想,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自信心,学会百折不挠地去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勇敢的去克服困难,争取成功,进而拥有幸福的人生。
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使我感悟到:有时我们老师蹲一下身,弯一下腰,比100句说教好的多!我认为一切教育方法都来源于一点,那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作为教师,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爱可以塑造美好的心灵,爱可以诱发美好的行为!爱可以播种美好的语言!如果教师可以在教育中给与学生人文关怀,心中充满爱,那么就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使班级形成一种健康、美好的精神面貌。我想今后更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努力做好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第四篇:班主任管理论文
班主任工作管理
有句话说得好:“我们可以接受一个问题学生,却决不要一个问题班主任。”这句话足以说明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从事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劳苦,但使我更加难以忘怀的,是成功的喜悦以及甘为人师的幸福。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来谈一谈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
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村小学教育又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要搞好农村小学的教育,必须得注重班级管理,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要管理好农村小学的班级,必须得分析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根据实情采取相应措施,使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走上正规化,系统化道路。本人所任教的学校就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在工作中,我认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
一、农村小学班级学生的现状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是多方面的,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既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管理式的沟通”,又要体现正确的教育方向。现在农村小学的大多数学生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完成学习上的任务,但还有少部分学生如果不好好管理,将会对班级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学生表现为:农村小学条件艰苦,而农村小学生,娇惯脆弱,受不得点滴委屈,心理容易偏激。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很大,学生们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作业拖欠,劳动观念弱,纪律松散,甚至学会了打架等。
面对这种情况,必须从多方面,用多种方法尽早了解学生情况,从实际出发,把特殊的问题儿童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因此,作为班主任,仅仅抓学习成绩做严师,抓生活做慈母是远远不够的。
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学生是由一个个独立鲜活的个体所组成,再加上年龄的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形成的个性差异很大,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兴趣、爱好。学生不是工厂生产的同一产品,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所以班主任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共性问题需要在全班教育外,可采用与学生个别交谈的方式进行个别教育,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情理疏导第一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谈,以表扬为主,肯定比否定好,启发比强迫好,即使批评,可采用寓否定与肯定之中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品味弦外之音。做到思想启迪与行为约束并举;化解问题与有效防范并举;强调自律与强化纪律并举。
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搞好班级工作,首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品质和性格,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和社会交往情况,并建立起完整的个人档案资料。同时,还应注意随时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变化,以便充实和修改,在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成绩和思想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分别给他们制定出近期和长远奋斗目标,开展个别教育。
后进生缺点很多,但他们身上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闪光点”,例如:虽然成绩不好,但文体方面有特长,纪律性不强,但能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每个学生都有特长,也有不足,对优等生只看到长处,看不到短处,会使优等生得不到完善;对后进生只看到短处,看不到长处,会使其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给转化工作带来困难,影响班级整体素质提高。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周记了解学生的情趣、爱好、性格、品质以及心理困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等等,教师可以通过评语与学生进行对话,思想交流,达到彼此信任,相互理解,感情沟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早日成人、成才。
三、结合实情,创建特色班级
班主任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是他们的学习榜样。班主任的言行举止,甚至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都会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对班集体进行综合治理,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有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较强的管理能力。
在班主任工作中,本人有选择的吸收他人的成果与经验,从学校、班级实际出发,努力创设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班级管理体系。要想做好班级工作,就要努力做一名魅力班主任,要有一种堪为人师的高尚道德。班主任是学生的楷模,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另外,还必须刻苦钻研,深入学习科学理论,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虚心求教,从中吸取别人的精华,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但一定要与自身的特点和所带班级实际相结合,从而构建具有个人风格和本班特色的班级工作管理体系。教好书是育好人的前提,因此,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项学习,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学生喜欢上课。
四、组建一支高效率、充满活力的班干部队伍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队干部,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在工作中,要以班主任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结合。应把工作放在平时,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要与学生、科任老师和家长经常沟通和联系。做到全面了解学生,从而及时洞悉学生的动态,找到帮助学生进步的最有效途径。另外,还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感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现在农村的小学生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学生便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每位学生都有无穷的潜能,有意识地“甩手”,让班委干部自己去管理班级,在工作中让他们为班级管理献计献策,而且大胆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例如主题班会,办黑板报等有关工作基本上由班干部主管,班主任只是从旁指导。每项工作完成后,都及时找他们来总结,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班干部的工作情绪,同时提出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使干部能力得到提高。当然,在发挥调动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必须做好“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结合,作为班主任决不能袖手旁观,而要努力做好他们的参谋和后盾,当好他们的“导演”,真正形成推动所带班级工作的合力,产生班级工作前进的共振。
五、善于表扬,巧妙地批评,巧树榜样
鼓励学生的好处,充分体现在它能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小学生更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对他们不仅是一荣誉的享受,更能增强他们的勇气和力量,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表扬,要会表扬。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品质和基础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淘气。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中的差异,对待“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
我通过实践和探索在班级管理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时势在变,教育在变,学生在变,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不断学习新的有用的东西,掌握当前社会中最先进的元素,与时俱进,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复杂的,任务更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是完全能够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有余的,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努力做一个有特色的农村小学的优秀班主任。
第五篇:班主任论文(小编推荐)
班主任的五“为”——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职责,班级管理也不能仅凭借班主任的一己之力。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协调好各科任教师、学校团队组织、学校行政后勤等各方关系,以保证学校内各方面教育影响基本一致。同时也要协调好和家长的关系,做到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班级,教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及周边环境。对于家教方式方法不当的家长,还应该给予必要的教育和指导。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小觑,班主任还应能够协调各方,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作为班主任只有扎实工作,做到“五为”,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达到育人的目的,至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则不是根本。那么,班主任在实施管理中要注意些什么,有哪些“不为”呢?
班主任的一“不为”——班务杂事不需为
班级管理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都分,要认清其主体。学生既是被管理者、被教育者,也是管理者、教育者,是主体。所以班主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在班集体刚组建时,班主任要对班级的具体事务制定规范、责任到人,让学生学会自己完成;以后再对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甄别、矫正,哪怕是反复的矫正,断不可半途而废,亲自操刀。
班主任的二“不为”——窥探秘密不可为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语)。班主任应该用情感搭起交流的桥梁,以心灵唤起心灵的苏醒,尊重学生,亦师亦友。在管理中一定要深入班级,了解学生情况、洞察学生动态、捕捉教育契机,但万万不可采取欠妥的形式去了解,去探知,那是不自信的,也是愚蠢的。最易引起学生的逆反,乃至反感,甚至促使班级中破坏性非正式群体形成,难以解决。
班主任的三“不为”——歧视体罚不要为
有的班主任崇尚“棍棒之下出孝子”、“教鞭之下出人才”,动辄严惩重罚,甚至动用各种手段,体罚或变相体罚。其实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艺术的方式去教育。当今,教育评价体系不科学,“分数至上”让一些班主任戴上了有色眼镜,过分的宠爱学习优等生,歧视“学困生”,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有很大坏处的。班主任的四“不为”——沽名钓誉不必为
班主任的工作需要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这是很正常的;在此同时,得到应有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也无可厚非。但在现实中,也确实出现过班主任名利心太重,行为不端的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名利,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世俗的考验,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社会的良心”的美誉。否则,对学生的影响和伤害是无法挽回的。
班级管理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笔者一直肤浅的认为,只要做到上述的“为”与“不为”,一定可以是称职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