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改革
德育改革,教育质量提升的力量 ——回归德育本质的班级文化建设 常州市北郊初中 陈小平校长
当一个人怀抱着某种使命,并运用智慧努力去实现这种使命的时候,平凡的人就更精彩起来!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德育改革与课堂改革,德育改革与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学校领导方式的转型,学校领导方式转型的核心环节是校长的变革!
美国学者瓦戈纳指出:“ 如果学校不是一个让人们感觉到受尊重、安全的地方,如果自我发展不能成为学校成员共享的目标,学校的办学水平永远不会改善。” 感情心语:
每个人都是别人生命中的匆匆过客,此刻,我们相遇;
也许,下一刻,我们就此分离; 我们与这些孩子也是如此、、、三年的相聚,能给他们留下些什么? 是知识?是为人处事之道? 是快乐?是美好的回忆? 还是遗忘?
就让我们用爱伴随着他们 共同成长!
每个班级都有问题学生,关键看我们怎么面对; 每个班级都要有奖罚制度,关键看我们怎么把握; 每个班级都需求快乐元素,关键看我们怎么营造!
创新的理由和呼吸一样重要,因为教育需要。
真正的班级文化是自然而不落痕迹地弥漫在教室的每个角落的,它的力量足以让学生从内部打破自我,向上茁壮成长。
学生不敢做坏事,是怕班主任——这是人治; 学生不能做坏事,是没机会——这是法治; 学生不愿做坏事,是不想做——这是心治。当一个班主任给予了学生自由的心灵并能给予明灯般的引导,这便是做到了心治,班级自然成了学生的精神家园,这就是班级文化的追求。
一、德育改革的总体思考
1、明晰以下两个问题:
(1)解决学生“学”的问题,必须从学生德育起步;
(2)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必须转变对学校德育的思想观念。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加幸福”。我们需要“浸润”式的德育。
2、传统班级管理的弊端
传统班级管理在自上而下的统一要求下,以控制和封闭为向导,以整齐划一为目标,忽视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忽视了学生个性多元发展,忽视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的事实,制约了班主任促进学生个性多元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许多学校为了追求所谓的“学校生命线”——考试质量,学校德育空前“被重视”:重视学校德育,重视班主任工作,重视班级管理变异为重视的是充斥“表演”、贴上德育标签的学生活动,重视的是班主任能否带出高分学生,重视的是班级总成绩能否不断攀升。
在学校德育空前“被重视”的背后,却是忽视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忽视了学生道德素养的养成,忽视了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对班级责任感的培养,而忽视的恰恰是一个合格公民身上所应具有的最起码的素养。
在很多学校的班级内部,班主任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任课教师为班级班务的边缘人物,至多是可借用的力量;班主任承担的往往是学校布置的行政事务,有学校内部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事务和学校从校外承接的行政事务,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到底有多少“德育”或“教育”含量,就成为了问题。
3、班主任的角色认同(1)学生活动的指导者
情感态度价值观:民主(走向学生自主管理)
过程与方法:学生只有在真正的民主生活中,才会理解和学会过民主生活。
(2)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用精神影响精神,用生命影响生命!
4、从管理到建设
由班级管理走向班级建设,这是以班级为基地进行的学校教育的“静悄悄的革命”,这是传统学校德育走向现代学校德育的革命,这是支持北郊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这是促进北郊每个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严管中长大的孩子,无法独立; 施压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 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信人信己; 放权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责任。
5、回归学生生活
让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让班级中有感人的故事、健康的风气并陶冶学生的人格品质,激励学生成长成人。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人,参与班级建设和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6、坚信
业绩的背后是团队,团队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最大的教育力量!”
7、班级文化建设的本义
回归教育的本真,让班级成为培育学生公民意识的阵地。
传统德育:把学生当作受教育的客体,从外在控制出发,要求学生做什么与不做什么。
现代德育:强调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同伴互助教育。两条箴言:
(1)对所有同学要好,相信他们的潜力,放手让他们去实践;(2)忘掉自己的教师身份。因为我们搞的是文化建设,以灵魂唤起灵魂,以思想孕育思想,以素养托起素养。
二、我们主动的探索
(一)总体设计,系统思考——改变领导方式。
1、重建学校德育层级机构。
(1)“政教处”更名为“学生成长中心”,并赋予了它新的管理内涵。
(2)实行以年级为主的块状管理,条线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设级主任)
2、重建学校评价机制:
改《常州市北郊初中文明班级评选办法》为《常州市北郊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优秀项目评选办法》。学校建设了“学生笑脸墙”、“学生星光大道”,建立了“学生格言”、“学生作品”、“班级建设小报”定期展示制度,开展了班级小社团与校本课程成果学期网络和现场展示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成果学期网络和现场发布活动,实行了班级自主命名荣誉称号而实施班级表彰、年级自主命名荣誉称号而实施学校表彰等学生表彰方式,逐步使得对学生的评价由同质走向个性、由同一走向多元,努力点燃每个学生的信念,让每个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拥有成长欢乐、成功体验。
3、变化的期待:
增强诊断与分析班级建设情况功能,淡化检查与考核功能,重在赋予班主任主动进行班级建设的自由和权利,帮助与支持班主任不断改进班级建设,提升班主任班级建设的领导力。由行政性会议走向学术性活动,由“业余班主任”走向“专业班主任”,积聚智慧,分享经验,宣泄情绪,提升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含量和职业幸福。
4、班级成立家长委员会
成立家委会的目的:配合班级开展各种活动,将教育的触角伸展到家庭,为孩子们的成长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让有热情、有能力、有时间的家长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也可以提升家长自身的素质,为家长提供交流“怎样教育孩子”的平台。形成教育合力!
值得去做的事,就值得好好去做!
5、任课教师参与
班级小组、班级社团邀请任课教师担任辅导员,让全体教师参与班集体建设;成立9个学校德育主题工作坊,践行全员德育目标。
(二)班级文化建设要点:(全员的参与,积累了丰富的共享资料)
1、设计班级文化主题——形成共同愿景 提升孩子班级生活的精神力量
(1)每个孩子写出自己心目中的文化(围绕学习态度、为人处事、环境、目标四个方面组词,确定班级文化);(2)选出最能代表班级文化的“班训”(让努力的记忆和不懈的毅力贯穿我们的学习; 让共同的志趣和真正的挚友融于我们的生活; 让洁净的环境和冷静的处事汇聚我们的心灵; 让驰骋的超越和成功的喜悦伴随我们的一生!)(3)认知上的诠释和行动上的实践(4)班主任感言:
要使班级文化建设能顺利展开,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班级文化的熏染,班级学生就必须树立起共同的价值观。“顶层设计”就是班级文化开展的首要工作了。而这个“顶层设计”是需要全班学生的集体参与去构建的。(徐颖彬)
打造班级文化是为了让所有同学对自己以及集体的未来形成共同的愿景,用文化的氛围熏陶感染每一个学生。在班级文化的引领下,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内驱力,自觉激发自己的上进心、创造力、合作力,让每个学生在优秀文化的感召下度过无悔的、快乐的三年!(吕娟)
2、设计班级文化标志——让孩子感受家的温馨 提升孩子班级生活的精神力量
一枚小小的班徽、一首短短的班歌,一张温馨的全家福,其实是凝聚了所有孩子的心,更有着孩子们动人的故事。
3、重建班级组织架构——让孩子成为班级主人 提升孩子班级生活的民主力量
例:总督、市长竞选;市长选市民并安排职务;人才交流大会;市民每日感言。
教育有时需要让孩子面临一些选择,只有当自己亲自面对时,才会学会珍惜,包括珍惜身边的同学、珍惜身边的友情; 教育有时需要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只有当自己亲自经历时,才会学会成长,包括处事上的、性格上的成熟;
教育有时需要让孩子感受一些责任,只有当自己亲自感受时,才会学会担当,包括对所有关心自己的人负责!
4、设计班级自治制度——让孩子担当集体责任 提升孩子班级生活的民主力量
5、设计班级有效活动——让孩子感受集体温情 提升孩子班级生活的学习力量
整体性(系列性)、生动性、深刻性与反思性、经常性 班级微型课程
6、学校经典活动课程
三、班级文化的收获
文化最终是以两种方式凝固起来的:文化中的英雄叙事和神圣的建筑。故事和建筑,往往成为文化超越时间的见证。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认为,一所学校没有英雄,没有英雄叙事,没有值得流传的故事,就还没有成熟的文化。
北郊班级文化建设旨在让主人权利和地位回归学生,通过班级自治组织建设、班级自治制度建设、班级自主管理机制重建、班级内部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等路径,在班级生活中培育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和能力,形成权责相当的法律意识;在由学生自发组成的班级小社团、班级项目组、班级活动小组中培养学生闲暇生活兴趣,培育潜质学生的领袖气质……在学校期间让学生对于公民意识的一种唤醒,是一所学校对于学生生命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北郊的班级文化建设坚持着学生是班级生活的主体、学校生活的主体为行动理念,旨在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让班级成为让学生生命精彩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土壤,更为重要的是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点燃了学生们的信念,同时有助于师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事实上,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走向优秀、学校走向成功的重要基因!
第二篇:德育改革3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与德育管理方法研究”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过程
本课题是“永嘉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的子课题,09年12月接受承担该子课题的研究任务,整个研究计划共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目前正处于课题实施阶段。现将前期的主要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09.12—2010.1)
1.建立了完善的研究机构。
在课题研究的初始阶段,我们成立了课题核心小组,由校长金秀容亲任课题组组长,副校长赵崇真任副组长,成员中既有吕修军、吕方毅、李长生等中层干部,还吸收了陈显丽、祝孔江、李群、胡文其、徐央央等三位业务素质好、科研素养高、多年从事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年轻德育骨干教师,这一机构的构成,既保证了课题研究的决策力,又保障了各项工作开展的执行度。
2.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进行了重新定位。
在刚接受子课题研究任务时,研究的课题定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和德育管理模式研究”,重在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德育管理模式的构建。但考虑到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模式的构建要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相当艰巨。为此,在对课题方案和研究方向进行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我们结合研究内容、中等职业学校特点和总课题研究需要,把课题改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研究重点确定为德育课程有效性和德育管理方法有效性的研究。以上工作为后期各项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提高了组织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0.2—2010.6)
1.加强理论学习,夯实课题基础。
①课题组定期下发一些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文章,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学习,撰写学习心得,提高理论素养。
②开展与大师对话活动,聘请教育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让教师与专家作面对面的交流,鼓励教师到因特网上接受教育专家的指导,提高自身教育科研水平和对德育课程及德育管理的认识。
③有目的地组织本课题组成员走出校门参观学习,学习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的经验,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④制定理论学习制度,要求课题组成员利用空余时间加强理论自学,认真撰 1
写,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通过以上途径,学习已成为课题组成员的自觉行为,教科研素养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2.开展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现状及用人单位对中级人才的素质要求。
为了掌握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课程的现状、德育管理的现状、掌握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为课题研究指明方向,课题组从学校和用人单位两个层面分进行了问卷调查或个别访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和研究。
从调查结果来看,反映的问题与我们的预期是基本吻合的,我县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与德育管理确实存在许多问题,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素质并不是非常满意。
①我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道德素质状况及表现。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素质状况是好的。但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也存在令人担忧的一面,主要表现有:人生观、价值观模糊,功利主义倾向明显;道德水平不高,缺乏集体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纪律观念不强;心理素质不稳定,导致思想和言行脱节。
②我县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现状。课程内容缺乏对社会和学生实际的深度关注;课程编排“繁、难、偏、杂”现象较为突出;课程设计以“教”为中心,难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和以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现有课程在教学安排和管理中出现人为地随意和失范;校本课程的质量不尽如人意等等。
③我县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管理的问题。只注重道德只是的灌输,高压式的管理策略,德育方式简单;德育管理制度缺乏人文关怀;重问题解决,轻日常养成,重堵截,轻疏导;重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轻职业道德培养;重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轻道德素质培养
④用人单位对中职人才的素质要求。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的品质是:能吃苦耐劳、有责任心、有团队合作精神、诚实敬业;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能力是: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用人单位最不能容忍的毕业生的缺点是:没有责任心、不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的满意度一般。
3.重视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构建学校全员育人新体系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现状则不那么尽如人意,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德育措
施的无力与德育效果的无效。这与以下做法有关。
其一,德育工作化的现象。目前学校的德育在理论上存在一些误区,比如错把德育、智育、体育的划分当作学校分工依据;在实践上错把德育设置成学校的一项专职工作。这样做妨碍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学校德育,使得一部分人专事德育,而另一部分人则与德育不沾边,造成对学校德育的忽视和削弱,造成了德育与其他各育的进一步分离。
其二,德育课程化现象。目前,学校里的德育课程仍然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主要手段,但德育课在学科教学中日益智育化,老师和学生容易把道德教学与学科教学相提并论,贬低了学校德育的价值和地位,由于要完成既定的课程教学任务,道德教育不免流于宗教式的说教或劝诫,沦为道德灌输。
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德育的无效。一是德育效果被多方位抵消。青年学生受到的理论教育和见到的社会现实相去甚远,积极的、正面的主渠道教育受到校内校外多方面消极东西的抵消,严重影响了德育的效果。
二是德育工作的游离化倾向。即把德育工作认为这是“德育课”的事,好象与其他人员和课程无关,致使“德育课”教师和政教人员孤军奋战,造成德育的实效性欠佳。显然,单一化的德育思维再也没法适应复杂的德育环境。
因此,我校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引导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德育作为系统工程的特点,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和领域中去,努力构建全员德育、全程德育的开放式的德育工作体系。
“全员德育”就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全校教职工都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我校努力尝试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在全校形成一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环境。课题组认为,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全员育人势在必行。由于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良好的育人环境的营造,丰富的德育内容获得传授、认同和内化,不仅需要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辛勤劳动,需要各类岗位的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的积极配合,也需要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广大的家长,乃至相关社区的直接参与。因此,只有确立“全员德育”的理念,建立一个立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的大环境,才能产生良好的德育效应。
五、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1.明确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当前,中等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问题是:德育工作化、德育课程化,德育实效性差。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构建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2.德育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过去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素质、自我管理意识、心理自我调适能力等等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实施课题研究后,我们把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作为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管理现状的有效途径,强化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自我管理能力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对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六、研究存在的问题
1.课题组成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有待提高。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加强理论学习,并积极向其他学校优秀课题组请教取经,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2.课题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出成效,需要研究人员倾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而教师平时教育教学工作繁忙,如何调节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由于科研能力受到限制,在研究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走很多弯路。希望县教研室和二科的专家加强指导和引领。
七、下阶段研究计划
在当前研究的基础上,下阶段我们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继续优化研究人员的素质。
针对本课题组成员现有的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较低的现状,我们将继续通过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交流、德育课堂教学研讨和鼓励撰写随笔论文等途径,努力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
2.积极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下阶段,我们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反思和总结,对过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调整,使研究的方向更加明确;同时把“德育课程内容的创新”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完善”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从德育课程的设置、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自主管理制度的保障、激励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深度推进研究工作,推动学校朝着高品位方向发展。
3.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
从现在开始我们将进入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课题组将进行研究成果的整合,过程性资料的汇总,撰写结题报告,为课题的结题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010年6月18日
第三篇:如何改革中小学德育和智育
如何改革中小学德育和智育,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良好品行的儿童?
广义的德育内容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而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教育。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智育一般是指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教育。德育和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常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这种不协调的关系导致了以下问题: 1.重智育轻德育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案提出来以后,虽然对学校当中的应试教育提出了批判,但应试教育的模式不可能完全消失。这种情况就必然会导致重智育和轻德育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为了读书而读书,缺乏社会责任感以及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在面对困难时抗挫和抗压能力欠缺等等。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也重视智育的培养,将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评判学生的准则,忽视品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2.德育和智育脱离
在现代教育的实践中,常常把德育和智育的培养分离开来,使两者变成相对独立的教育行为,损害了教育的完整性。由于德育和智育在学科内容和教育形式上的侧重点不同,其内在联系不能得到充分揭示就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分离。如在德育的教育过程中,往往陷入形式化、纯理论化、书面化的误区;忽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在教学管理上也将德育和智育脱离开来。很多班主任都兼任学科教师,因此本应该承担大量德育任务的班主任却常常因智育工作所累而减少德育工作的投入。长此以往,“学校德育处-班主任-学生”这一德育工作模式将成为一种形式化。德育处的职能实际上已被架空,沦为只负责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这种职能的设置,给学校智育与智育的分离创造了条件。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德育和智育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也许在不同阶层、不同侧面,两者体现出对立的关系,但在本质上两者确是统一的。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只有认识到德育和智育的统一,把德育和智育达到一个相互平衡与渗透的状态,才能达到其改革的目的和效果。任何教学模式的偏离,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
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的飞速发展实现了物质生活富裕之后,人们反而感到精神的迷茫与心灵的空虚。一些青少年只关注物质享乐,对其他方面则日趋冷漠。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却出现了道德水准的下降、个人主义的不断膨胀、社会责任感的大幅减退的现象,比如不愿意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等不良表现。这些现象其实都是人格不健全造成的。中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有义务对他们的健全人格的塑造做出积极的努力。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通过促进德育、智育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良好品行的的人。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良好品行的学生,从德育和智育的融合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
一、转变观念,加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渗透
中学阶段是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开展德育工作,必须要转变观念,抛弃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树立“德智结合”的理念。学校教育要认识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育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改变一切以学习成绩高低为衡量的尺度,将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良好品行的养成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当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认为:“某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某些人格特质有促进作用,这些良好习惯的积累、泛化、整合、升华,必将对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为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个观点表明,虽然人格不完全由自身的习惯决定,但通过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可以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塑造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建立符合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良好品行教育的完善机制
1.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良好品行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而是有一个较长期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制定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长远规划,将传统的道德习惯注入新的内涵。从品德习惯、礼貌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健体习惯、遵纪守法习惯等诸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梳理,明确适合于中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并且可以把易于进行宣传教育的习惯规范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为习惯养成手册和评价标准。2.创设评估与激励机制,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树立正面和典范积极意义。学校通过开展“卫生标兵”、“劳动标兵”、“节约标兵”、“礼貌标兵”等系列评比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过程,还可以通过街道、社区的力量让这种评选活动走出校门,而并不是局限于校内形式上的评选活动。通过正面意义的评选与表彰,使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获得值得其记忆的荣誉,也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塑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构建适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行教育的课程体系 1.这种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有一支成熟的科研队伍,经过课程调研和课程开发,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动力。如可以发动全校教师,开展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行培养的科学研究,使培养活动在理论上有突破,在实践上有创新。在科学研究的同时对日常教育活动进行实践与探索,相互印证和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将科研成果编写成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行为主题的校本教材,开设以此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2.学校还可以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德育素质教育、美育教育、人文精神培养等几个方面,让学生去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宽容与理解,懂得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等等。培养他们的爱心、同情心、怜悯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他们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品质,这是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品行的培养的重要内容。
3.在学校设立专门的人格辅导课程,其目的是发展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调整学生的不良人格心理;通过个别咨询和小组咨询等形式,做到预防与治疗相互结合的心理辅导课程。
四、优化育人环境,积极协调家庭、学校、社会个方面的教育
基础教育的改革要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不能忽视健全人格的养成。除了在学校的常规教学和班级、团队活动中进行渗透,也不能忽视大环境的熏陶。大环境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组成的,对于中小学健全人格的形成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促使中小学生进行良好的人格修养,得当的家庭教育对中小学人格健全的形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几方面的教育,促使家庭、社会对中小学生的人格教育都引起重视,形成人格教育合力,才能全方位、多层次弥补中小学生人格发展的缺陷,促使中小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行的培养。
如在家庭教育中,要提高科学教育子女健全人格的能力,改变家长指重视智力培养,轻视人格塑造的思想倾向。同时要坚决抵制社会环境中污染中小学生良好人格的消极因素,努力把社会正面、主导力量正确引导到中小学生的人格教育体系中,以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王仕民.平衡与渗透:德育和智育关系的现代走向[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2]贾存忠.中小学人格教育之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4
第四篇:关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关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论文关键词] 德育课程创新 道德文化 综合性 实践性 回归生活
[论文摘要] 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主导要素是对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培育与发展;其二是增强综合性与实践性,整体构建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实践活动体系;其三是德育课程形态回归生活,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
一、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要素
课程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聚集点。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演进和文化行为中积淀形成的长久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该民族文化演进的纲要。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是整体和谐、辩证综合。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人生运用整体思维,把人放在与天地社会的动态联系中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化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接触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主导思想,就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所有传统美德都与这种整体精神相联系。传统价值观总是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整体,强调国家统一、社会太平。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获得了统一,这与民族精神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成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材料。这种思维方式及其传统道德对维护国家统一,幸民族团结,调解人际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不仅重视整体和谐,而且强调辩证综合。例如:儒家追求“仁爱”,崇尚道德,但并不否定刑罚;主张“德政”,但不否定法治,从而形成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这里边蕴含着辩证综合的思想。儒家还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人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正己修身的人生修养也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这种修养方法对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道德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产基础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传统道德,必然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实现中西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现在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采取闭关自守、全盘否定,或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两种极端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分析、鉴别、学习、借鉴、吸收、利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整合。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西方学者注重归纳和实证,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逻辑,从道德现象、具体事例、个案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各自的教育理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中国学者则注重演绎,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逻辑,从概念出发,说明或指导实践。这两种思维方式恰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西方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师生平等对话;而我们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讲授和教育导向。这方面同样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再次,在教育内容上,特别是西方文化中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如改革开放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互利互惠观念、公关信息观念、商品市场观念、文明消费观念等,更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江泽民同志指出:“发燕尾服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才各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育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活动载体。要培养学生完整的德性,必须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初步构建出德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
1、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做法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生;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内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总目标转化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具有年级梯度的具体目标,并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依据总目标,从广义上认识德育,确定德育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他们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及“五爱”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环境道德、刚强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法纪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法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心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环境、承受挫折、自我调控的心理素质。德育内容五项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统一体。其中思想教育是灵魂,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础。要分别研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以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论上仅仅把德育视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是以五项要素为纬,以各项要素质的不同层次为经,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而解决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的重复、脱离实际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五要素横向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五要素在年级与学段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经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化”与“外化”的过程,五要素促进着学生德性的整体化发展。
2、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德育课程不仅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这是由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
首先,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
其次,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它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中到此并没有完结,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得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上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这就如同体育与智育不同的道理一样,体育如果只在课堂上讲授体育知识和理论,不让学生到体育声上去实际锻炼,怎能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同理,德育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怎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从而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而脱离实际的倾向,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转贴于 233网校论文中心 http://www.studa.net 下一篇:让情感成为教师工作的主线
第五篇:《深化德育改革,进一步提高中等学校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审美能力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能帮助他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有利于其完美人格的形成和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要靠美育来完成,只有将美育活动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促劳、以美育人,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从而达到提高其素质的目的。
但是,现在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很不够的。一是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局限于艺术教育,误认为艺术教育就是美育的全部。忽视了其独立性和本质特征。二是疏于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正确引导或者说做得不够,让社会上流行的形形色色的所谓“时尚美”充斥着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对美的追求误入歧途,如男生蓄“刺猬头”扮酷;女生戴首饰等。三是学校德育课题中尚无把美育与德育结合起来综合研究的先例。因此,将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其具体的行为习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育,可以收到教育的双重效果,因而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我们认为,在农村普通高中学生中开展审美情趣的教育,使他们在活动中分辩出什么是真正的美、持久的美、内在的美和大众的美。特别是对行为习惯上美的标准的把握,有助于他们审美素养和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他们作为人和人才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如下:
1、通过美育课教学和课题活动,将正确的审美观融入其中,建立起以审美精神为导向的活动模式。
2、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引入审美标准和方法,使活动过程成为审美过程,充分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深入开展行为习惯审美化的理论研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取得
显著成效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并上升为有价值的、规律性的理论成果,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提供指导。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1、美学理论
美学理论揭示了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及特征。这就为本课题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和原则。美学所阐述的人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等一切审美活动的特点,为本课题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审美活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们通过美学中人类审美能力发展的规律来指导实验,同时又通过实验总结来丰富美学理论。
2、教育学理论
教育学提供的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本课题的实验有着针对性极强的指导作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的能力发展是多方面的,是交叉渗透和协同共进的。由于美育活动形式多样,趣味性强,易于为学生接受,因而充分利用教育学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切实可行的。
3、心理学理论
从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兴趣依然是他们最好的学习动力。审美活动有着丰富的形式和内容,也有极强的情趣性,对学生吸引力很大。使学生在美育活动中接受健康向上的情趣美的熏陶,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同时,在这些针对性极强的审美教育中,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遵循心理学的原则和原理,来帮助学生矫正不良行为,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研究的主要原则
1、美学导向原则
美学理论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支柱。因此,我们的一切审美教育和活动都要通过美学判断,使之明晰化,不是追求活动的多样性,也不强求个别典型的美化,而是要实现审美手段与目的的结合,把学生的行为习惯纳入审美的研究过程中来,让教育活动成为一种审美活动。
2、渗透熏陶原则
渗透和熏陶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生硬地告诉学生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行为好,什么行为不好,而是要创设美的环境,使学生在其中受到美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又一重要原
则。
3、科学性原则
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活动中,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将实验和活动过程置于严密的科学性之中,挖掘课题本身的科学性,不盲目实验、不急于求成。
五、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㈠研究步骤
本课题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1、课题准备阶段(2002年3月—2002年6月)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开展课题启动前的调查、考查、分析工作,收集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初始资料和数据;完成课题研究前的申报立项等准备工作。
2、课题研究阶段(2002年7月—2004年月1月)
本阶段是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其任务是:①按照研究方案和计划,正式开展研究工作。根据调查分析,本课题初步选定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开展实验研究。分别是a、《美,用眼睛发现,用心灵感受,用行动证明》,b、农村高中杜绝学生“国骂”的教育探索,c《新世纪中学生呼唤劳动教育》,d、《高中生早恋的诱因及对策》,e、《追星扮酷的文化底蕴及修养》等。②进行阶段总结,写出相关论文和报告。③接受课题专家组的指导,不断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成效。④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归档存档。
3、总结阶段(2004年2月—9月)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①总结研究成果,分类整理资料;②召开总结会议,讨论研究成果。③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后成理论成果。④准备更深入的、大面积的推广研究。
㈡研究方法:
1、调查法。即在实验前或实验中根据要求在学生中开展调查,以获取第一手材料,保证实验过程中有的放矢的一种研究方法。本课题将涉及问卷调查、专访调查等。
2、活动研究法。课题以一定形式的活动为载体,注重过程调控,掌握反馈信息。了解进展情况,不断修正完善研究方案,保证研究健康、有序、稳妥开展。
3、实验对比法。根据实验计划,选定实验对象,反复实践,将有价值的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通过实验对象与非实验对象的变化对比,验证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代表性。保证实验的高效和完美。
4、综合归纳法。实验中要定时将各种方法进行整合,通过协调、互补、使之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以求得最佳的育人效果。
六、研究措施
1、组织实验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学习,挖掘审美情趣与良好行为习惯之间的联系。更新观念、培训方法,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2、适度调控自变量,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利用宣传栏,校广播电台和班团活动,开展审美知识竞赛或辩论,举办健康文明的美育展览,增加学生对健康审美情趣的感情认识。
4、成立各种美育兴趣小组,如仪表美、行为美、创造美、劳动美等小组,指导学生在这些兴趣活动中发现真善美,纠正“伪美”偏向,以带动大多数同学对健康审美情趣的追求。
5、以点带面,全面开花。通过评比文明示范生、文明班、红旗班以及红旗年级等,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大环境。
6、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部门组织的健康的美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塑造“自美”的信心。
7、按照修订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校和课题研究的实际,制定当阳二高学生审美素质评价体系。构造课题审美模式,形成审美化活动系列,将审美情趣研究引入学校德育工作中去。力求达到“言行文明礼貌,衣着合适得体,情趣高尚有别,心灵纯洁无私”的境界。
七、实验目标检测与方法
㈠目标检测
1、在课题研究中,引入正确的审美概念与思想,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美,培养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感知能力。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但在多元文化影响下,今天一些“伪美”的现象也颇能颠倒学生的美丑是非观念。因此,向学生灌输真善美的思想,宣传美的准则就是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课题研究还要引入审美的标准和内容,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健康的美,促进他们审美能力的发展。美的感染力是强大的,生动丰富的现实美是培养美的情趣的理想材料。如何引导学生避开不健康的“时尚美”、“吊吊儿美”等,是本课题要克服的一大难题。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美的标准和内容,接受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在行动中品尝、体验、把握和评价美,达到规范自身行为习惯的目标。
3、课题研究还要引入审美的方法,指导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用美的方法创造美,让他们变得文明高雅、和谐全面地发展。
㈡检测方法:
1、对比法。实验中将学生分组,设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实验,对两组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行为习惯的综合素质进行比较研究。
2、评估法。制定出科学、量化、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的审美能力变化情况等综合素质进行检测评定。
3、个案法。从参与实验的两组学生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和个案分析研究。
4、探究法。在实验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指导研究的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等进行探索、研究和总结,以验证其正确性,修正其不妥之处。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本课题研究成果的主体材料。包括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研报告等。
2、附件材料。包括系列研究论文、活动方案、个案分析、活动实录、获奖证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作品等。
九、组织与管理
㈠成立课题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开展实验研究
1、本课题实验组组长为徐家森校长,负责学校课题的全面实验研究的管理工作。
2、执行组长为副校长张裕仁,负责筹划课题实验,组织制定实验方案与计划,督促落实实验步骤以及对外联络等。
3、主要研究人员:
①核心小组成员:王晓风(教科室主任)、杨心兵(教科室副主任)、李文军(政教处主任)、张长华(政教处副主任)、文敏(校团委副书记)、李主权(高一年级德育副主任)、文光松(高二年级德育副主任)、吴华勇(高三年级德育副主任)、胡晓红(德育辅导员、心理咨询室主任)、黄群星(德育辅导员、校刊“星星点灯”栏目主持人)、陈道忠(地理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核心小组成员定期开会,每个成员负责一个
小专题,进行实施工作,建立实验档案,撰写实验论文。
②一般实验教师。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安排一定量的教师参与研究,主要工作是收集资料,观察实验效果,整理活动实录等。
③课题研究顾问:a、总课题负责人:北师大贺允清教授;b、省教科所王淑珍老师;、市教研室张光富主任。
㈡制定课题研究工作制度
1、定期开展理论学习,提高研究人员的水平和能力。
2、所有参与课题研究人员必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人力、物力资源,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3、坚持独立实验与协调合作原则,钻研课题理论,大胆实践探索,细心总结得失,及时反馈信息。
4、建立课题总结评奖制度,每年评选一次,对获奖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㈢确定方法,制定实施细则
每一阶段都要写出实验计划,举办一定的专题活动,构建学生健康的审美模式和良好行为习惯标准,定期总结表彰,确保实验针对性强,实效性好。
㈣课题经费:
为保证课题研究中必要的参观学习、资料收集、实验交流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等,本课题初步拟定实验经费伍万元。
附:本方案主要参考文献:
1、《美学新编》顾建华编北京出版社
2、《心理学》王振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学》胡寅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4、《学校审美教育全书》袁祖含主编经济日报社出版
5、《班主任之友》2004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