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2007年10月教师资格证幼儿心理学真题试题[定稿]
浙江省2007年10月教师资格证幼儿心理学真题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是()A.个体心理的发生
B.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C.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D.异常儿童心理的诊断与矫治 2.儿童掌握数概念的敏感期是()A.3~4岁半 B.4~4岁半 C.4~5岁半 D.5~5岁半
3.让3岁左右的幼儿跨过前面的一条线,他往往踏在线上了,这是因为()A.距离知觉发展不完善 B.观察的持续性不够 C.形状知觉发展不完善 D.视力较弱
4.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中,有跃进倾向的年龄是______时。()A.4岁 B.5岁 C.6岁 D.7岁
5.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是()A.无意识记的发展 B.有意识记的发展 C.活动动机的变化 D.语词记忆的出现
6.幼儿正在画“雨伞”,听到别人说:“这像雨伞吗?”他立刻说:“这是大炮。”
这反映了儿童的想像()A.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B.主题不稳定 C.内容零散 D.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7.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jiaoshiziyuan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 8.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9.关于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
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 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0.幼儿理解词义不确切表现的两个特点是()A.刻板与情绪性 B.情境性与随意性 C.表面性与简单性 D.笼统与具体性
11.幼儿期言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A.发展口语 B.发展书面言语 C.发展内部言语 D.发展连贯言语
12.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这是动作发展的()jiaoshiziyuan A.无有规律 B.近远规律 C.大小规律 D.首尾规律
13.表现出“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特征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4.______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A.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兴趣的发展 D.社会性发展
15.______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A.社会风气 B.微观的社会环境 C.生理成熟 D.社会文化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6.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17.1~3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有哪些? 18.学前儿童记忆容量增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9.简述幼儿想像萌芽的表现和特点。
20.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21.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试论述学前儿童对时间概念的掌握有哪些特点? 23.试举例说明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案例题(本大题10分)jiaoshiziyuan 小明的爸爸妈妈总是担心小明和外面的伙伴一起玩耍会削弱自己家庭教育的作用,因此禁止小明与伙伴们进行交往。渐渐地,爸爸妈妈发现小明越来越沉默,不懂得怎么与人交往,有的时候又非常任性。
请从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小明父母的做法。
第二篇:浙江省2009年10月教师资格证幼儿心理学真题试题
浙江省2009年10月教师资格证幼儿心理学真题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作品分析法
2.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______较差。()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能力 D.范围 3.3岁儿童()A.能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 B.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C.能辨别前后 D.能辨别上下 4.新生儿爱听()A.低音调的声音 B.高音调的声音 C.强烈的声音 D.中音调的声音
5.几岁儿童能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并辨别更多的混合色?()www.xiexiebang.com A.4岁 B.3岁 C.5岁 D.3.5岁
6.下列几何图形对幼儿来说最易辨别的是()A.长方形 B.三角形 C.梯形 D.半圆形
7.几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A.5岁前 B.3岁前 C.4岁前 D.4.5岁前
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转导推理?()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C.有个孩子给石凳子浇水,盼望它快快长大。
D.有人喊孩子的妈妈,妈妈没回答,孩子就说:“妈妈没听见。” 9.电报句是()A.由2个单词组成的完整句 B.由2~3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
C.由2~3个单词组成的简单句www.xiexiebang.com
D.由2~3个单词组成的完整句 10.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A.第二语言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对话语言
11.婴儿从不会发出音节清晰的语音,到能够学会越来越多的语音,这种趋势称为()A.语音扩展 B.语音模仿
C.语音收缩 D.语音辨别
12.最初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划动等等,可以称为()A.原始的情绪反应 B.基本的情绪反应 C.混合的情绪反应 D.高级的情绪反应
13.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A.愉快与惊奇 B.愉快与悲伤 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
14.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称为()www.xiexiebang.com
A.从笼统到专门的规律 B.大小规律 C.粗细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15.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性,初生时并不齐备,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这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总趋势是()A.由笼统到分化 B.由具体到抽象 C.由被动到主动 D.由不齐全到齐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6.简述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17.学前儿童常用的记忆策略有哪些? 18.简述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19.何为消极词汇与积极词汇?请举例说明。20.简述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的特点。21.简述游戏活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2.联系实际谈谈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23.举例说明幼儿创造性想象的发展及其特点。
四、案例题(本大题10分)
24.小亮3岁半,在幼儿园里,他很喜欢搭积木,每当有人问谁搭得漂亮时,他总是说自己搭得好,而事实并非如此。请结合幼儿自我评价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
第三篇:2002年10月浙江省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真题试卷
浙江省2002年10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3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A)年。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2.机能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
A.冯特
B.詹姆斯
C.华生
D.魏太默
3.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发现其心理活动变化的方法是(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4.我们在听课做笔记时,写字处于(B)意识状态。
A.可控制的 B.自动化的 C.白日梦状态
D.不自觉的 5.有的人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影响睡眠,这属于(C)失眠。
A.假性
B.情景性
C.失律性
D.功能性 6.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C)
A.视知觉
B.听知觉
C.视、听知觉
D.视、感知觉 7.绝对感觉阈限是指(C)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
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 C.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D.差异觉察能力 8.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D)毫微米。
A.500—600
B.0—1000
C.380—1280
D.400—750 9.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B)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0.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保持(B)秒钟。
A.5
B.20—30
C.60
D.120 11.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D)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12.某学生智商为100表示(B)
A.较低智力
B.中等智力
C.较高智力
D.非凡智力
13.有机体活动的动力是(A)
A.动机
B.诱因
C.需要
D.目标 14.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A)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15.脾气急躁、行为勇敢有力的人属于(A)气质。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6.助人为乐、廉洁奉公,反映性格的(D)特征。
A.理智
B.情绪
C.意志
D.态度 17.美感属于(B)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都不是
18.人在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方面的特征属于(D)特征。
A.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32#心理学试题
B)19.狼孩现象主要是由(B)因素造成的。
A.先天
B.后天
C.遗传
D.狼奶 20.青少年期一般指(B)岁。
A.6—12
B.12—18
C.6—18
D.10—20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注意的特点主要有(AB)
A.指向性
B.集中性
C.有意性
D.无意性
E.稳定性
2.人在睡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是(CD)
A.静止
B.紊乱
C.感觉麻痹
D.解除抑制
E.轻松
3.皮肤觉通常包括(BCD)
A.感觉
B.触觉
C.痛觉
D.温度觉
E.痒觉
4.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这种现象是(AB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
E.远近效应
5.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心理现象是(AB)
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思维
E.意识
6.想像的基本特征有(AE)
A.新颖性
B.离奇性
C.生动性
D.现实性
E.形象性
7.下面哪些是属于一般能力(ABC)
A.记忆力
B.注意力
C.观察力
D.色彩鉴别力
E.节奏感知力
8.舒茨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内容是(BCD)
A.成就
B.包容
C.情感
D.支配
E.生存
9.影响压力的因素有(BCDE)
A.心情
B.经验
C.准备状态
D.认知
E.家庭
10.儿童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是(ABE)
A.由上到下
B.由内到外
C.由轻到重
D.由脚到头
E.由简单到复杂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实验法 2.注意 3.记忆 4.知觉 5.心理健康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社会认知过程。
32#心理学试题)2.简述遗忘的原因。
3.学校教育对智力有何影响? 4.简述青少年时期个性的发展。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如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结合实际谈谈情绪情感的功能。
32#心理学试题
第四篇:2003年04月浙江省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真题试卷
浙江省2003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中学)试题
课程代码:3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B)的规律的科学。
A.心理过程
B.心理活动
C.认识过程
D.个性心理 2.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C)。
A.苛勒
B.斯金纳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3.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是(C)。A.观察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4.学生上课时“走神”现象属于(C)。A.意识失控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 C.白日梦状态
D.半睡眠状态
5.明天要考试,今晚难以入睡,属于(A)失眠。A.情景性
B.假性
C.失律性
D.兴奋性 6.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 19.恐惧症来自于(B)。
A.挫折
B.焦虑
C.压力
D.幻想
20.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叫(A)研究法。A.横断
B.纵向
C.序列
D.实验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在于(AB)。
A.调整行为
B.控制行为
C.改变生活 D.防病治病
E.放松自己
2.人的行为与时间循环相联系,构成人的生物节律的时间有(ABC
A.1年
B.28天
C.90分钟 D.一个月
E.一星期
3.黑林的拮抗理论认为构成颜色对比(或互补)的是(CD)。A.红与蓝
B.黑与白
C.红与绿 D.黄与蓝
E.红与黑
4.知觉的恒常性一般表现为(BCD)等方面的恒常性。A.温度
B.大小
C.形状 D.颜色
E.空间
5.记忆的基本过程有(ABD)。A.编码
B.保持
C.整理 D.提取
E.系统化
6.思维的主要特征是(AB)。A.间接性
B.概括性
C.抽象性 D.想象性
E.目标性
7.动机具有(CDE)功能。A.社会
B.成就
C.激活 D.指向
E.维持
8.创造性的影响因素是(BCDE)。A.机遇因素
B.智力因素
C.人格因素 D.环境因素
E.动机因素
9.社会性动机包括(ABC)。
A.交往动机
B.成就动机
C.工作动机 D.权力动机
E.归属动机
10.心理健康的标准有(ABDE)。
A.智力正常
B.了解并接受自己
C.身强力壮 D.适应环境
E.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学习2.思维 3.能力 4.挫折 5.人格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列举出心理学的流派。
32#心理学(中学)试题)。
2.创造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3.成就动机有何特征? 4.人际吸引的条件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论智力的影响因素。
2.结合实际谈谈复习的策略。
32#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五篇: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浙江省2005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中学)试题
课程代码:3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A)又称稳定性系数。A.再测信度
B.评分者信度 C.内部一致性信度
D.分半信度
2.以下(C)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之一。
A.规范性
B.社会性 C.接近性
D.合群性 3.颜色的基本特征或表现,称为(A)。
A.色调
B.亮度 C.饱和度
D.中和色 4.(D)人格特征的人,往往追求刺激、新奇,好冒险。
A.T-型
B.少阴型 C.少阳型
D.T+型
5.位置学说不能解释(C)。A.高频声音的编码
B.中等频率的声音的编码 C.频率最低的声音的编码 D.频率最高的声音的编码
6.心理学是研究人的(B)的科学。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
7.“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C)。
A.刻板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8.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是一种(C)。
A.教育测验
B.投射测验 C.自陈量表
D.性向测验 9.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A.人本主义学派
B.格式塔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D)。
10.正常清醒时,能思考,能灵敏地解决问题,这种状态下的脑电波是(A)。A.β波
C.θ波
B.δ波 D.α波
B.整合信息过程 D.概括信息过程 B.激活功能 D.强化功能 11.社会认知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B)。A.比较信息过程
C.组织信息过程
A.导向功能 12.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B)。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A.音强
C.音色
13.声音的质量特征称为(C)。
B.音高 D.音波
B.社会干扰 D.从众 14.“三个和尚没水喝”,反映了(A)作用。A.社会惰化
C.去个体化
15.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阶段属于(D)。A.前习俗水平C.习俗水平
A.交往动机
C.内在动机
A.复杂性 C.功能性
B.公正水平D.后习俗水平B.外在动机 D.无意识动机 16.一般说来,由(C)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17.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人格的(C)。
B.独特性 D.统合性
B.分析性和概括性 D.分析性和整合性 18.思维的主要特征为(A)。A.间接性和概括性 C.间接性和整合性 A.表面特质
C.中心特质
A.加德纳 C.斯金纳
19.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D)。
B.共同特质 D.根源特质
20.社会测量法由心理学家(B)所首创。
B.莫雷诺 D.比纳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情绪情感的构成包括(AD)。A.生理唤醒
C.态度
E.外部行为
2.Y理论把人看作是(BD)。A.为钱而工作 E.有协调性的
3.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还有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这属于(BCD)。A.注意的起伏现象 E.知觉节律现象
4.问题解决的特征为(ABC)。A.认知性操作 C.目标指向性 E.操作系列性
5.群体凝聚力的正性力量包括以下含义(ACD)。A.成员间较多的情感联系
C.成员间彼此喜欢
E.调节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6.同时型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BC)。A.链状推导
E.言语操作性强
7.锥体细胞(AE)。A.能够反应颜色
C.不能分辨颜色
E.对光的强度反应差
8.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ABDE)的人格特征。A.消极
B.依赖 D.懦弱 C.惟我独尊
B.对光的强度反应强 D.能够反应光的波长
B.采取宽视野的方式 D.左脑优势 C.兼顾到各种可能性
B.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D.使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
B.操作复杂性 D.问题空间性
B.生物节律现象 D.日节律现象 C.机体“生物钟”的表现
B.负责任的 D.有创造力的 C.为自身价值观而工作
B.对事物的反映 D.主观体验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E.不诚实
9.群体的主要功能有:(AE)。A.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
C.角色功能
E.使成员具有认同感
10.晶体智力(AD)。A.在成年期还会有所增长
C.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 E.是对学习速度的测量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横断研究法:在同一时间里面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比较 2.应激: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
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人感受到某个刺激存在或者刺激发生变化所需要的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4.社会助长: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5.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者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要说明舒茨提出的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社会心理学家舒兹(1958)提出三种基本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是个人能被他人认同接纳,在群体情境中产生归属的需求,想要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支配需要是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情感需要是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个体的基本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2.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策略中的手段——目的分析法。
明确目标和当前的状态存在的差异,采取活动(手段)减少差异的方法 核心: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子问题 3.简要说明人格结构的自我调控系统。
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系统。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调节的最后环节
4.简述成就动机的涵义和结构。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B.在成年期开始衰退
D.是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
B.认知功能 D.目标功能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包括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成就动机高的人„„ 成就动机低的人„„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试述处理压力的方法。
压力处理:当压力对我们可能造成伤害时,用一些方法和技巧去应对,减轻压力带来的消极影响
压力应对策略:处理困扰和减轻不适感
处理困扰:直接改变压力源或者个人与压力源的关系:寻找其他途径(商讨、交涉、妥协)、预防未来压力,增加自我抗压力性
减轻不适感:调解自我,改善情绪,减少不良反应:放松法,分散注意力 避免不适合的压力应对方法:依赖药物或者酗酒抽烟 正确应对:认识压力,做好心理准备,学习压力处理方法: 了解自我 劳逸结合
加强锻炼,睡眠充足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积极面对人生 改变不合理信念
2.结合实例谈谈学习中的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常用的组织策略:群集、摘录、划线、列提纲等 群集:归类策略,形成有序的结构
摘录、划线、列提纲等:概括收取要义,构建学习内容的组织和结构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