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整理(上海会考第一分册)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11:1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历史整理(上海会考第一分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历史整理(上海会考第一分册)》。

第一篇:高中历史整理(上海会考第一分册)

第一分册

第一单元 古代东方

古代东方文明兴起于肥沃的大河流域,农业是经济基础。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都是在农业经济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几乎都经历了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在统一之后实行了与之相适应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东西两面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2.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BC3100年之前,苏美尔人就开始使用这种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3.《汉穆拉比法典》(B)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内容及评价: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 古代埃及

1.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A 2.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A。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 的后裔,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2.金字塔与来世信仰

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最负盛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就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的旁边。

3.象形文字和纸草

古代埃及人早在BC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人最初以刻刀和石头做书写工 具,发明了笔和墨水以后,纸草、木片、石头和陶片都成了书写材料,其中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

第3课 古代印度

1.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

特征(B):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种姓制度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佛教的创立和发展: 时间:BC6世纪 地点:古代印度 创始人:悉达多

大藏经:由于内容主要有经藏、律 藏和论藏三部分组成,所以又称为三藏经或三藏。

第二单元古代美洲与黑非洲 第4课 美洲印第安文明

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玛雅文化

玛雅人长于农耕,用金石工具,从野生植物中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后来都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

第6课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1.古希腊的地理位置A 2.城邦的特征: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

3.BC5—BC4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3.雅典民主政治(C)在古代希腊人建立的众多城邦中,影响最大而又最具典型意义的是雅典。雅典城邦以其政治民主、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而著称。形成和发展:

核心: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 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确立:是在广大平民与氏族贵族长达100多年的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

里程碑:BC594年的“梭伦改革”和BC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

全盛时期:希波战争以后,BC443年至BC429年,伯里克利连续当选为雅典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开创了雅典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

评价: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 步。然而它毕竟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

第7课 希腊古典文化 1.古代希腊人创作的《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2.三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3.希罗多德及《历史》

欧洲语言文字中的“历史”一词就源于希腊语,原意为“经过调查研究的纪事”。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为标志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第8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国的开始:BC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2.罗马帝国:BC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3.罗马帝国的疆域:到DC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4.DC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这一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也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和中世纪开始的标志。

5.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第9课 罗马法体系 十二铜表法

1.背景:罗马共和国建立以后,罗马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的意识不断提高。BC451年至BC450年,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政府先后制定了12个法表,并将全部条文刻于12个铜牌之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因而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2.内容:“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3.评价B:“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它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它明文公示,按律量刑,改 变了以往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它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4.罗马人的法治精神B

第四单元古代伊斯兰世界

第10课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世界 伊斯兰教的产生 时间:DC7初

地点: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穆罕默德 经典:《古兰经》成为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

第11课 奥斯曼帝国(删除)1.1453年4月,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大军围攻君士坦丁堡。5月末,奥斯曼军队经过激战,攻占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

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2.奥斯曼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及其影响(B):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和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第五单元 中世纪西欧

第12课 封建制度

1.“采邑改革”及其影响:

DC8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 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

影响: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在采邑制度下,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实力坐大,王国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2.西欧封建制度大体产生于DC6下半叶,后逐渐扩展,DC11前后基本确立。

3.等级君主制(B)背景:DC12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 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自DC13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

定义: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等阶级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权力分配: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

意义: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初步形成标志: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第14课 庄园和城市

1.中世纪庄园: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合,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

2城市争取自治斗争的常用方式: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是常用的两种手段。

宗教:基督教的兴起

1.兴起:1世纪上半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间

2.中世纪教会和西欧教会(删除):(1).互相利用,互为依存,各得其所(6——11世纪):

基督教:在日耳曼人中广为传播,影响大增;

教会成为最大封建主,掌控西欧耕地总面积三分之一;

聚敛财物,什一税遗憾为最。

(2).教皇权力极盛(13世纪): 表现:对西欧教会集权统治,干涉各国内政,鼓吹教权至上,力图建立天主教会主宰一切的世界。

影响:干扰了西欧各国政治统一的进程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阻碍了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导致日后宗教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3).教权逐步衰落(14世纪以后)原因: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市民阶层的支持,英、法等国中央集权加强,教会权力逐渐被削弱。

过程:阿维尼翁之囚是由盛转衰的标志——法、意等争夺教廷控制权,天主教会一度出现两个、甚至三个教皇,天主教会大分裂。教权更趋衰落,干预世俗事务的能力下降。

文化:圣经和西方文学艺术

(1).《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内容丰富。

《旧约全书》中的《诗篇》、《箴言》、《雅歌》最具文学色彩,是西方文学组成部分之一,在西方流传甚广。(2).对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供素材,被反复使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后世作家和艺 术家在圣经中注入新的内涵,宣扬新的思想和理念,有的成为西方文学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如《最后的晚餐》和《创世纪》(米开朗基罗),展现了人文主义理念。

第二篇: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整理

上海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天朝的危机

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 虎门销烟

1领导人:林则徐

2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二 《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爆发时间:1840年6月 2内容:

①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②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

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贸易主权)④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关税主权)⑤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司法主权)⑥片面最惠国待遇 3影响: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②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主权丧失(政治);半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

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变化 ④革命任务的变化: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⑤历史分期变化:开始进入现代史 三 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变化

1通商口岸的作用: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2中国社会的变化: ①在经济领域的变化: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同时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②中国社会在思想领域的变化: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发展了明清“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代表作:《四洲志》、《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影响: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潮流。

第2课 第二次战争(1856-1860)一 “修约”交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借口和实质 1时间:1856年 2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3实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史称 “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二 《天津条约》 与 《北京条约》: 1火烧圆明园: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北京条约》 的主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 ①内容:《天津条约》 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②影响:《天津条约》 和 《北京条约》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洪秀全,规模最大农民起义)天京陷落

1天京变乱:1856年,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太平天国由强盛转向衰弱。2《资政新篇》:洪仁玕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方案——《资政新篇》,主张改革内政,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新式学校、医馆,与外国通商,进行文化交流。《资政新篇》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未能付诸实施。

第4课 洋务运动

一 总理衙门的设立:

1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朝廷(奕诉、文祥);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2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别称“总署”、“译署”,由奕诉担任总理大臣。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3洋务运动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与西方列强交涉的过程中,清政府中一批手握实权的廷臣疆吏耳闻目睹西洋坚船利炮的威力,深受刺激。二 从“自强”到“求富”:

1创办一批军事工业(口号:自强)

第一个: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1861,安庆 最大:江南制造局,李鸿章,1865,上海 2创办一批民用工业(口号:求富)

原因:资金,原料,能源,运输问题,抵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代表:轮船招商局,李鸿章,1873,上海

开平矿物局:李鸿章,1877,形式:官督商办,官商合办,有更多资本主义色彩 3 创办近代海军: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 4 培养人才:

①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广方言馆

②1872曾国藩派容闳带30名幼童赴美留学

1874年福州船政学堂派留学生赴英法学海军 三 京师同文馆:

1新式学堂:在奕诉的主持下,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到 90年代中期,洋务派先后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 20多所新式学堂。

2派遣留学生:1872 年,曾国藩派遣容阂率领首批 30 名幼童赴美留学。此后,又连续派遣了三批幼童赴美。福州船政学堂也先后派遣三批留学生赴英、法等国学习海军,其中不少人学成归国后成了北洋水师的骨干。3洋务运动的评价: 积极: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①培养了一大批外语科技军事人才,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

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5课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 一近代民族资本的产生:

1869,方举赞,发昌机器厂(规模最大)

1872,陈启源,广东南海设立继昌隆机器丝厂(第一家缫丝厂)二 西学传播: 西学:西方学术文化 途径:①办学兴教:京师同文馆,广方言馆

②翻译西书:江南制造局,译书局

③海归介绍 评价:①带来了新知识、新学问

②冲击了封建伦理道德和传统文化

③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社会风气

三 早期维新思想: 代表人物:王韬《弢国文录外编》

薛福成《筹洋邹议》

马建忠《适可斋纪言纪行》

郑观应《盛世危言》 2 观点:

①经济:主张全面发展资本主义(商战)②政治:建立君主立宪制,设议院 ③文教:废八股,办学堂,广植人才 评价:①先导作用:为戊戌变法做了思想和舆论准备

②局限性:不能完全拜托传统伦理的束缚,不能形成完成的理论体系

第6课 甲午战争(1894-1895)与《马关条约》 一 黄海海战:

1甲午战争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日本以“大陆政策”为国策,想谋求侵略朝、中,蓄谋已久 ②借口:利用朝鲜东学党起义 2主要战役 爆发1894年7月,丰岛海战平壤战役,左宝贵以身殉国;李鸿章避战自保 黄海大东沟海战:1894年,近代规模最大海战,中国主力尚存,日本获治海权(黄渤海)

邓世昌(致远号),林永升(经远号)4 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 5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二 《马关条约》:

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①承认②割让③赔偿④增开⑤允许 ①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②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③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④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⑤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2《马关条约》的影响: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

第7课 戊戌变法 一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的作用: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 《时务报》(1896)与《天演论》 创办报刊: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 严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天演论》,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为戊戌变法

提供了思想武器

三 百日维新(1898.6.11—9.21)百日维新的概况戊戌变法的影响 1概况:

1897 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之祸迫在眉睫。康有为又一次上书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

1898 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派所推行的改革措施,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仓皇逃亡国外。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以及康广仁被捕杀,史称“戊戌六君子”。政变后,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其余新政措施全部被废除。2影响:

①思想启蒙: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 ②爱国:

③启示:和平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8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一 瓜分狂潮:

1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攫取侵略权益的主要方式:提供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倾销商品(资本输出的五种形式:①开银行②政治性贷款③开工厂④修铁路⑤开矿山)2“门户开放”政策(1899)1背景:美西战争 目的:维护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 3 内容:①承认列强的既得利益

②要求各国在华“机会均等” 关键词:利益均沾,机会均等 实质: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中国的产物 5 影响:①扩大美国在华权益

②列强共同控制中国,避免了被任何一个国家独占 二 八国联军入侵(1900-1901,英法美俄德日意奥)三 《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赔,划,惩办,该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①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②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③惩办义和团运动中的“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人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 ④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2《辛丑条约》的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

第 9 课 清末新政(1901-1911)变法上谕的颁布:

1新政的举措:涉及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

2评价:这些举措,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第10课 辛亥革命与中国民国的建立(民主共和制)一 中国同盟会:

1兴中会的成立:1894年秋,孙中山就在檀香山创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2同盟会的成立:1905 年,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宣布以“驱除鞋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刊物《 民报》,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3同盟会成立的意义:

①使中国资产者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②当时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③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二 武昌起义(1911.10.10)“辛亥革命”:1911年,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控制了武汉三镇,起义取得胜利。因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 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

政府正式成立。

2《临时约法》:1912孙中山颁布了由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

法》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3清帝退位:1912年2 月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4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1912 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①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②局限性: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最终又失败了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1课 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一 列强支配下的世界: 世纪初欧美列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的表现 :

经济——各国间经济联系加强;世界范围内地区分工初步显现(表现?)政治——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

特点:西欧列强支配各地区、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格局不稳定 表现:美日崛起

二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局部冲突: 三国同盟:德奥(匈)意:1882年 三国协约:英法俄:1907 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原因:

①该地区小国林立、民族众多、宗教势力彼此交错、领土纠纷复杂。

②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

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③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历来是各个国家争夺的重点。

④20世纪初,随着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重要目标,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第1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过程 一 萨拉热窝事件与大战的爆发: 1萨拉热窝事件:1914.6.28

2第一次世界大战面爆发:1914年,奥匈帝国最终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俄、德、法、英

相继投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 战争过程: 1三条战线:

东线:德奥联军——俄军 西线(主战场):英法联军——德军 南线:奥军——俄军、塞尔维亚军 2三个阶段中的重大事件 ①第一阶段:1914----1915 A、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西线):1914年9月,第一次大会战,宣告“史里芬计划”破

产,打破德军速决战

坦能堡战役:德军大败俄军 B、1915年德军战略重心东移 C、意大利对奥宣战

②第二阶段:1916年,西线大战 A、凡尔登战役:“绞肉机”,德军丧失西线作战主动权,一战转折点 B、索姆河战役:英军动用新式武器坦克(规模最大)C、英德日德兰海战:一战中规模最大海战 ③第三阶段:1917——1918年 A、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美国参战

美国参战实质原因:争夺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

影响:大大增强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一战结束 B、俄国发生十月革命,退出战争 C、协约国全线出击,德军战败 三 战争结果与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及影响:

1结束:1918年奥地利投降,德皇退位。德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2影响:

造成重大损失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①损失:战争遍及欧、亚、非三大洲,正式参战国31个,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损失。

②世界格局发生变化:摧毁了欧洲四大帝国(德意志,奥匈,奥斯曼,俄国),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局面一去不返;美日崛起参与世界霸权的争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

第1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的召开:①时间:1919年初②地点: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

③操纵国:美、英、法的政府首脑操纵了和会

一战三巨头:

美国总统威尔逊:十四点原则,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 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主张削弱德国,确保法国的大陆霸权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2结果一:签订《凡尔赛和约》 ①内容:国际联盟盟约和对德和约

②评价:凡尔赛和约把所有的战争责任都推给了德国及其盟国,这是不公平的。

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划分世界的产物,是强权政治的产物。

对德国实行严惩,激化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为二战的到来埋下了祸根。

③影响:形成凡尔赛体系:暂时稳定欧洲政治秩序 3结果二:国际联盟成立:(时间;主要机构;主要使命;缺陷)实质:是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二 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 1原因:①亚太②军备竞赛

2时间:1921年11月到1922年2月

参加国家:美 英 日 法 意 比 荷 葡 中 主要议题:解决两个问题

3〈四国条约〉美英法日 终止英日同盟〈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进行评价?

4山东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5影响和评价: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确立了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6华盛顿体系隐含的矛盾:①美日矛盾加剧②英日分歧扩大③中国与列强间的矛盾尖锐 三 战后世界: 1战后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变化:

总体特征: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支配下,英国的世界霸权遭到美国的挑战,欧洲大陆政治版图变动,世界局势暂时稳定。

具体国家

英国:债务国;英联邦形成。

欧洲大陆:四大帝国崩溃;德国由严重削弱走向恢复与稳定;法国牵头《洛迦诺公约》。2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①实质:是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的世界新秩序,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②影响:

积极方面:国际联盟适应了世界整体化进程需要;奠定了国际新格局,为20世纪世界的相对稳定创造了条件。

消极方面:强权政治;缺乏有效的解决国际争夺的机制;继续维护殖民体系;排斥苏俄。

第四单元 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第14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 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十月革命:1917年10月 1 领导人:列宁 2 背景 经过: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冬宫 结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5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三个法令:《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6 伟大意义:是俄国历史进程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它推动了20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15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一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及内容: 1时间:1921年;人物:列宁 2背景:1921年初,内战结束

3内容:①实行粮食税②采用租让制与租赁制③恢复货币关系,允许自由贸易

④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

4实质:有限度地发展资本主义

5影响评价: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从俄国的实际出发,以发展经济、巩固工农联盟为主要目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较快地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政治形势。

二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1922

第六单元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第19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一 社会习俗的变革:

内容: 内容涉及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和倡女权等方方面面,二 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 1二次革命:1913

①导火线:刺宋(教仁)案,善后借款

②结果:失败 2护国运动:1915

①原因:袁世凯倒行逆施(表现:卖国,1915.5.9,灭亡中国二十一条;1916:洪宪)

②过程:蔡锷,云南护国运动

③结果:胜利,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3 军阀割据:1912—1917

段祺瑞(皖系),冯国璋(直系),张作霖(奉系)

第20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5 一 《新青年》 :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1915 年

2主要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3主要阵地:《新青年》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前期:1917年前:民主,科学

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1917年后,宣传马克思主义(兴起: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二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主要人物:李大钊 2主要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一 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时间:1919 年 5 月 4 日 2简单经过:

①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②中心:北京→上海

③斗争主力:学生→工人

④斗争方式变化:罢课游街→三罢(罢课,罢工,罢市)

3结果: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国贼,条约上拒绝签字 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标志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①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②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巨大力量 ③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为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概况: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

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

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2意义:中共“一大”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中共“二大”的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一步结合的重要标志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 1中共“三大”(1923)召开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2国民党“一大”(1924 年 1 月)召开的内容(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①提出新三民主义,加反帝反封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②确定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二 北伐战争:

1北伐战争的开始:1926 年 7 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发开始北伐

2成果:北伐军先后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挺进到长江流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

第七单元 中国的土地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 第23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四一二”政变; 背景:(1)1927 年国民革命军相继占领上海、南京。

(2)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和江浙财团的支持下,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时间:1927年4 月 12 日 地点:上海 内容:(1)屠杀共产党人(2)镇压工农运动。2“七一五”政变:

背景:4 月 18 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当时还保持着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处于对峙状态。

时间:1927年7 月 15 日,地点:武汉 过程:(1)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同共产党决裂(2)制造了“七一五”政变。“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的影响: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3宁汉合流:“七一五”政变后,宁汉合流。(武汉→南京)4东北易帜 背景:(1)1 928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进人北京,改北京为北平。

(2)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回关外时,被日本人炸死于皇姑屯。时间:1928年12月29日

人物:张学良(张作霖之子)宣布东北易帜

影响: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二、币制改革: 1“废两改元”:

背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国内币制紊乱,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时间:1 933 年 4 月,国民政府宣布“废两改元”。

内容:规定所有款项收付及交易,一律改用银元,不得再使用银两。影响:(1)废两改元的实施,确立了银本位制,银元成为单一的主币,(2)为后来的法币改革奠定了基础。2法币改革

背景:正当中国实行“废两改元”之际,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银价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通货紧缩,导致金融恐慌。时间:1935 年11月。内容:(1)国民政府决定放弃银本位制,实施法币政策。

(2)法币政策:①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1936 年又增加中国农民银行)

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

②所有粮税完纳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 用金属货币。

影响:法币改革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有力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三、改订新约运动:

改订新约的内容:(1)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并取消领事裁判权,(2)但后者没有实际执行。

作用:(1)改订新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2)但未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

第24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一 南昌起义

1时间:1927 年 8 月 1 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等。3意义: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③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 井冈山会师:

1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

湘赣边秋收起义,毛泽东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块农村根据地);中心:宁冈 意义:中国革命从城市到农村进军,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新起点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壮大

①建立:10 月,毛泽东率部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②扩大:井冈山会师: 时间:1928 年 4 月

人物: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结果: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军委书记和党代表,朱德任军长。意义:这次会师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力量。

③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各地起义部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样。三 农村革命根据地与苏维埃政权:

中华苏维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11,瑞金,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第25课 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 一 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 年 9 月 18 日晚

2后果:东北三省沦陷,扶植溥仪成立伪满洲国 二 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1时间:1935 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 2主张:反对“华北自治”,要求“收复东北失地”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3标志:一二 · 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第26课 红军长征(1934.10瑞金,1936.10陕北)一 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

①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

②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③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委员,由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责 ④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3历史意义: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二 三大红军主力会师: 1时间:1936 年 10 月 2地点:甘肃会宁地区

第八单元 “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27课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黑色星期四

1“柯立芝繁荣”:美国经济繁荣、发挥迅速

时间:20世纪20年代 在位总统:柯立芝总统 表现:(1)1929 年,在世界贸易中,美国的份额超过英国,居世界首位,(2)资本输出额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

2危机爆发的时间: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证交所的股价暴跌。特点:①波及范围特别广②破坏力特别大③持续时间特别长

第28课

罗斯福新政

一、背景: 1、1 929 一 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 2、1933 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开始通过国家干预和调控推行反危机措施。

二、时间:1933 一 1941 年

三、实质:国家干预调控经济,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与完善

四 内容: 国家调控经济 2 社会保障措施 3R:Recovery(复兴);Reform(改革);Relief(救济)

1、国家调控经济

(一)规范金融秩序、整顿金融业:

(1)支持大银行重新开业,淘汰小银行,强令州银行加人联邦储备银行(2)公布《 存款保险法 》,设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小额存款提供信用保障,同时吸收存款,提高货币流通率,增强资金流通;(3)放弃金本位制,增发新钞,宣布美元贬值。

(二)解决失业: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

(三)调整工农业生产:

(1)复兴工业:颁布 《 全国工业复兴法 》(新政的核心),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

(2)调整农业:先后颁布两个 《 农业经济调整法 》,设立农业经济调整署,适量缩减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价格,并调整农业信贷机构。

2、社会保障措施: 目的:

(1)为了限制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进一步缓和社会矛盾(2)为了协调劳资关系 措施:(1)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积极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国会通过 《 社会保险法 》,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的救济制度 其次在全国推行累进所得税制度,加征遗产税和财产转移税。(2)协调劳资关系:

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成立劳资代表对等组成的全国劳工关系局。

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使用童工。

五、影响(评价):

罗斯福新政从 1933 年开始推行,直到 1941 年结束,主要内容可用“ 3R ”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和改革(Reform)。

1、对美国:

它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2、对其他国家示范效应:

此后,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承担起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成为 20 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

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一 墨索里尼政权: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时间:1922年率先建立法西斯政权。

二、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统治建立的标志:(1936,二二六事变)

三、希特勒上台与纳粹体制: 1希特勒上台的原因;

①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德国饱受割地赔款之苦,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恶性膨胀。②世界经济萧条进一步加重了德国的生存危机,社会严重分化。

③希特勒与纳粹党利用德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于 1933 年初上台执政。2纳粹体制的特征:纳粹体制以集权为特征,以扩张为目标。

第九单元 二战(1939—1945)

第30课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一 德国毁约扩军: 德国毁约扩军的重要史实:纳粹政权建立后,对内实施独裁,对外侵略扩张。1933年,希特勒以军备平等要求不能得到满足为由,相继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摆脱了国际束缚 1935年,德军重建空军,并随即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的军事条款 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未遭到制裁,备受鼓舞 二 英法绥靖政策:

表现:1937年前:听任法西斯国家毁约扩军

1937年后:纵容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 代表人物:张伯伦(英);达拉第(法)核心内容:①通过妥协退让以达到避战求和的目的②试图祸水东引,推动德国进攻苏 2表现:

①1937 年,英国绥靖派首领张伯伦出任首相。

②1938 年,英、法默许德、奥合并,③慕尼黑阴谋:通过 《 慕尼黑协定 》 允许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以为这样便能保住“五十年的和平”。

三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 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时间:1939 年 8 月,两国签订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内容:①双方互不侵犯;

②一方同他国交战,另一方保持中立;条约有效期为 10 年。③条约还划定了两国在未来东欧的势力范围。

2“集体安全”失败的原因:英法和苏联之间缺乏信任,以致国际局势进一步恶化

第31课

战争的爆发与扩大 一 德国突袭波兰:

1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标志:1939 年 9 月 l 日,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静坐战争)2“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英法联军成功撤退到英国,保存了有生力量。3《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1940年,德意日;核心:共同军事行动 三 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参战,二战扩大 1时间: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计划

2、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宣告了希特勒“闪

击战”的破产。

四 珍珠港事件:美国参战,二战进一步扩大 1爆发时间:1941年12月7日

2后果:揭开太平洋战争的序幕。美国参战,二战进一步扩大。

第3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重大事件:

①法国败降后,英、美两国随即确立共同军事和政治战略,结成了事实上的反法西斯联盟。

②1941 年 3 月,美国国会通过 《 租借法案 》,用于援助反法西斯国家。③苏德战争爆发时,英、美相继表态支持苏联,三国正式携手合作。④1941年8月,美英两国联合发布《大西洋宪章》 时间:1941 年 8 月 国家:美、英两国

内容:提出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居乐业、促进一切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等一系列进步和民主的原则。

反响:苏联随即表示赞同。二 主要战场的战略转折:三次战役

1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

1942 年6月 2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7—1943.2 3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

1942

三大战场的胜利,粉碎了法西斯国家称霸天下的迷蒙,吹响了反法西斯联盟胜利的号角 三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意大利投降:1943年,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2美英中发表《开罗宣言》:时间:1943年11月;内容:要求日本归还台湾等所有中国领土 3苏美英召开德黑兰会议:三巨头第一次会晤 时间:1943年11月(开罗会议后)

内容:商定双方在欧洲战场与亚洲战场上的分工与责任。开辟第二战场 4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影响:开辟欧洲第二战场。5易北河会师:1945年4月 美苏军会师

6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7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

过程:欧洲战争胜利后,盟军加大对日本的攻势。月起,美军轰炸日本本土。8 月,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远东苏军向盘踞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日本军队发起进攻。中国军队也全面反攻。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月 2 日,日本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向美、苏、中、英等同盟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8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据不完全统计,因战争而死亡者在 5000 万 人以上。

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承受了巨大牺牲,也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③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不仅为世界带来了和平,也为一个新的国际格局奠定了基础。

第三篇:高中历史整理(上海高考)[第二分册]

第二分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摇篮 原始农耕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考古材料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人工栽培的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除了粟、黍、水稻之外,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和大豆等。历史悠久的农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姜寨遗址所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中华文明的起源

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

最迟至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和、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传说,禹在晚年暗中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启杀死公举的继承人伯益,夺取权位,尧舜以来的禅让制由此遭到破坏。传子不传贤的“家天下”式的王位继承方式,是国家产生后出现的现象。大约到夏中期之后,王位的更迭已看不见选举和罢免的痕迹,“天下为公”的禅让制遂为“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所替代。

从文献记载看来,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夏朝已设官分职,夏王的左右设有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

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

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时间与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内外服制(删)青铜时代

著名的“司母戊鼎”等大型青铜器。

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的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它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封邦建国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发起对商的进攻,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商纣王兵败自杀。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周朝建立后,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周公“制礼作乐”(删)

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社会大变革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洛邑在镐京的东面,后人把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为“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以铁质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各国之间,以及各国境内的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诸侯、卿大夫们竞相占地,列国间的战争也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百家争鸣

当此社会转型之时,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最为活跃。他们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是 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儒家学派兴起于春秋,由孔子创始。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孔子的“礼”和“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孔子之后,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其学生韩非、李斯由此而走向法家。后世儒家多认孟子为正统,奉为儒家的又一宗师,而视荀子为旁门别支。

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法家正面肯定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以提倡“法治”为特色,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然而其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道家以老子为始祖。道家对现实政治持绝对否定的态度,认为仁礼、法治都徒生是非,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他们鄙视世俗的物质享受,鄙薄财富权力的追逐。道家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趋剧烈,强国不断拓展国土,弱国则逃脱不了被兼并的命运,最终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韩、魏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七国对周围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战国初期,秦国数十年内乱不止,国势日弱,屡遭邻国入侵。被动挨打的局面,促使秦国变法图强,奋起直追。秦孝公即为后,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先后实行了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五连坐等一系列法规。孝公死后,商鞅因政局变动而惨遭杀害。与其他各国改革的“人亡政息”不同,商鞅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秦国也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的秦国开始发起对六国的兼并战争,历史步入了统一战争的进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有皇帝裁决。

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下辖若干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等组织。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

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秦的暴政

秦统一后,百姓渴望社会安宁。秦朝统治者却忘乎所以,十余年间,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秦朝统治者是大一统的胜利者,在长期群雄角逐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秦始皇死后,少子胡亥受亲信赵高的唆使,伙同丞相李斯,篡改遗诏,夺取王位,是为秦二世。秦二世即位后,各地的反抗起义已风起云涌,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第一次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汉承秦制

汉朝建立之后,政局初定,百废待举。汉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到地方郡县制度,虽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刘邦看到秦短命而亡,认为这是由于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于是,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布衣将相之局(删)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黄老之学原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它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守道尊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到汉朝初年,黄老思想既符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天下百姓的田租;又废除了秦朝留存下来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汉初的“无为而治”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但豪族的势力也随之膨胀壮大,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从“无为”到“有为” 汉武帝为加强皇帝集权,有意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汉武帝还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又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删)西汉的盛世(删)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光武中兴

群雄争战中,南阳豪族刘秀伺机而动,招兵买马,异军突起,于公元25年登上帝位,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因定都洛阳,位于旧都长安之东,历史上称“东汉”。东汉的衰败

东汉后期,皇权日趋衰弱,逐渐失去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原因之一是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当时,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不少豪强地主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漫野”的大庄园,驱使成千上万的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经济上自给自足,非常富有。他们还组建“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用以看家护院,称雄一方,并把持地方舆论,使家族声名远扬。有些名门望族还凭借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成为官宦世家,甚至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后,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第11课 割据与分立 三国鼎立

208年,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孙、刘,平定天下。军事上处于劣势的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隔江对峙。仅5万人马的孙刘联军,运用火攻,大获全胜,迫使曹操北还。随后,刘备进占四川,孙权进一步扩展了东南的辖区。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史称“孙吴”。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夏、商、周至秦、汉,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位于黄河流域地区。中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平始终高于其他地方,东南沿海的闽、粤一带和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集聚区,社会经济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转移。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不仅使南方地旷人稀、劳动力匮乏的状况有所改观,而且使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经验向南传播,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各方为增强自己的实力,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各业生产,促使地方经济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北方地区,曹操曾在许县一带实行屯田,招募流民垦荒耕作的为民屯,命军队耕战结 合的为军屯。后来,曹操又下令在辖区内广泛推行屯田,这对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具有不小作用。

蜀汉境内,丞相诸葛亮在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还积极推动煮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展。他还致力于开发少数民族集聚的南中八郡(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地区),想方设法改变山地运输的落后面貌。诸葛亮的各项举措对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吴占据的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稻种植、丝麻纺织、铜铁冶炼、瓷器烧造等都有明显发展。滨海枕江、河网密布的地理环境也使造船技术日益进步。当时,东南一带的崇山峻岭中散居着众多古越人的后裔,称为“山越”。孙吴政权迫使他们出山,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这一举措对推动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北朝与南朝

鲜卑族拓拔部原为活动于大兴安岭一带的游牧狩猎民族,后向西南迁移,建立政权,国号魏,史称“北魏”。此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势力日益强盛,陆续攻灭诸国,至439年,统一北方。这一局面持续近百年后,又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历史上将北魏及其后继政权合称“北朝”。

南方的东晋于420年被宋取代,其后,齐、梁、陈三朝相继更替,历史上合称这四朝为“南朝”。当时,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仍在继续,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逐渐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改进和北方作物的引入等,表明农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行业都比较发达。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活动于南方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陆续出居平原,与汉族人民交往接触,互相融合,共同为南方经济的开发作出了贡献。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更被推向新的高潮。孝文帝拓跋宏继位时,年仅五岁,朝政大权掌握在临朝听政的祖母冯太后手中。出身汉族的冯太后深知要立国中原,必须变更鲜卑旧俗,于是仿照汉制,大力推行政治、经济制度改革。在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颁布官吏俸禄制和惩治贪赃的规定,以遏制贪污腐化。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孝文帝自幼受冯太后影响,博学善文,具有良好的汉文化修养,亲政后,决心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为摆脱保守势力影响,他毅然将都城南迁至洛阳,随即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改鲜卑族复音姓氏为汉族单音姓氏;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并以身作则,极力促进胡汉通婚。此外,还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改革对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族融合总是双向的,不仅北方游牧民族勇猛强悍的民族性格对中原农耕民族深有触动,而且胡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也为汉文化广泛吸收。畜牧业生产技能和经验的输入推动了 中原经济的多样化发展,胡族的生活习俗更对汉族产生了深远影响。胡床的传入导致高足家具日益流行,终使汉族席地而坐的传统起居方式完全改变。胡服以及胡饼、奶酪、烧烤等胡食的流行,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更趋丰富多彩。胡乐、胡舞与汉族歌舞交融汇合,也为传统艺术文化增添了绚丽斑斓的色彩。

以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为特点的民族融合,不仅使各民族缩小了差异,增进了团结,为再次的全国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北朝后期,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仍以隋都长安为都城。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的继承和发展,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程序化。制度规定,中央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唐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其后,凡被加以特定官衔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宰相,致使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

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不过,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科举制

秦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采用推举的方式。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更凭借显赫的声望逐渐把持选举大权,庶族子弟多遭排斥。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先前的推举制,还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地方门阀往往凭借这种盘根错节的政治、社会联系扩展自己的势力,对统一王朝构成潜在威胁。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后,经科举入仕的都成为“天子门生”,于是,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

626年,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627—649)。丰富的阅历和隋亡的鉴戒使唐太宗善于体察民情,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明智地实行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修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恢复。他深知“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欲使治国方略顺利施行,关键在于广招贤才,知人善任,因而用人不论资历出身,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术,都委以重任。

唐太宗还能居安思危,时时以长治久安为念。他经常鼓励臣下敢言直谏,指出皇帝的过错,自己也能虚心纳谏,勇于改过。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常为后人称道。他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他接受吐蕃赞普(君主)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在历史上传为佳话。他对各族俊才一视同仁,都予以信任重用。太宗的真诚相待,使边地各族纷纷归附,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成就了唐文化的繁荣与恢弘,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开元年间的治理与整顿大见成效,王朝统治被推向全盛,出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的全盛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这条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路通道持续兴旺,对东西间的商品贸易、政治往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唐朝西部疆域的拓展超过汉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西域及大食(唐代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波斯、天竺等亚洲诸国的商贾、僧侣和使节络绎不绝、往来于途。其中,擅长经商的粟特人尤为活跃,他们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许多中国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随之向西传播。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南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至唐代形成多个佛教宗派。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虽然当时进入中国文化系统的外域文化以中亚、西亚、南亚为三大支,但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广阔得多,可以说中国文化以亚洲诸国为中介,与世界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

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城内寓居和滞留的各类外域人士,数量众多。长安有东市、西市两个商业区,西市周围聚居着大批西域胡商,在波斯人开的酒肆中,常见胡姬当垆沽酒、招徕顾客的情景,极为繁华热闹。作为东西方交通的枢纽,长安又是各国人士东来西往的必经之地,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呈现出一幅斑斓绚丽的图景。东亚文化圈

唐朝与东邻朝鲜、日本的交往尤为密切。新罗在朝鲜半岛建立统一国家后,常与唐朝互遣使节,并不断派遣留学生赴中国学习,人数前后总计多达2000。经归国留学生的积极传播,唐朝文化的精髓,如律令、科技、佛教、儒学、学校教育、科举制度等,皆为新罗广泛吸收。

日本将与唐朝的交往视为国家大事,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人数多时一次达五六百。留学生归国时,带回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大量文献典籍。日本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且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大唐盛世,国力强大,中国文化辐射于整个东亚地区,其中汉字、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成就以及中国化的佛教,影响尤为深远。在19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之前,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宽容、开放的唐文化正是在广泛吸收、融会外域文化的基础上更显其博大恢弘,同时,唐文化又以强大的力度向外辐射,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独特魅力。后世的外国多称中国人为“唐人”,足见唐朝的国际声誉和深远影响。第16课 灿烂的文学艺术(删)

第四篇: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 知识整理

第五分册 第一单元

天朝的危机

第1课 鸦片战争

知道:

1、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2、虎门销烟的时间、领导人及意义:1839年6月;广州;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3、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40年6月。

4、《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洋银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理解:

3.《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任务;中国历史分期的变化: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产生的影响:

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对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的影响: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主潮。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道:

5.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借口和实质: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6.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圆明园,在掠走园中大量奇珍异宝之后,又纵火焚烧了这座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

7.《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增开牛庄、汉口、九江、南京、天津等11处为通商口岸;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赔偿英、法军费各白银80万两。

8.《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知道:

4.金田起义的时间、领导人:1851年1月;洪秀全

5.《天朝田亩制度》:这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表达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剥削的美好愿望,但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即使是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也未实行过。

6.天京变乱:太平天国内部发生的严重内讧;是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此次太平天国有强盛转向衰弱。7.《资政新篇》:内容:主张改革内政,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新式学校、医馆,与外国通商,进行文化交流;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未能付诸实施。

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时间: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理解: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但旧式的农民战争不可能为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苦境的中国找到一条出路。

第4课洋务运动

知道:

5.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朝廷有奕、文祥,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6.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由奕担任总理大臣。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7.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19世纪60年代:以自强为主,重点是“练兵制器”;19世纪70年代起:以求富为主,重点是民用制造。8.新式学堂:为了培养洋务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1862年,奕主持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此外,还有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

9.派遣留学生:1872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

理解:

3.洋务运动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与西方列强交涉的过程中,清政府中一批手握实权的廷臣疆吏耳闻目睹西洋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购置外洋船炮,兴办军工企业。一些中下层士绅也要求效法西人,以求自强。朝野上下,形成了一股倡办洋务的思潮。

4.洋务运动的评价:进步性: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局限性:只是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

第5课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 知道:

4.近代民族企业的名称:发昌机器厂、继昌隆机器丝厂

5.兴学办教的概况: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创办了几十所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大多设有数理化、外国史地政法以及其他自然科学或实用科学的课程,不仅培养了洋务事业所需的各种人才,也促进了西学的传播。

6.翻译西书的概况:在翻译西书方面,成绩最为显著的是江南制造局附设的译书馆。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等学堂附设的翻译机构,也编译出版了不少西书。

7.早期维新思想家主要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主张:要求去除对民间资本的限制,大力兴办民族工商业,全面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开设议院,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废除八股取士制度,多办学校,广植人才。

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知道:

3.甲午战争的原因:明治维新之后,随着国力的逐渐增强,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急剧膨胀,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朝鲜和中国。4.甲午战争的简单经过: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趁机出兵朝鲜;平壤战役后,清军退入国境;黄海海战,邓世昌、林永升等壮烈殉国。日本海军完全掌握了黄海、渤海的制海权;)威海卫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中国承认日本控制朝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赔款2亿两;增开口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理解:

《马关条约》的影响:《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7课戊戌变法

知道:

1.公车上书的概况:1895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应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由于顽固派的阻挠,上书未能送达光绪帝的手中。

2.公车上书的作用:公车上书未能阻止《马关条约》的签订,但上书的内容流传很广,在朝野上下激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从此,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3.《时务报》:1896年创刊,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维新报刊,以“变法图存”为宗旨,鼓吹维新,风行海内外。

4.《天演论》:严复翻译,首次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进化论为维新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对当时和后来的知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5.百日维新的概况: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在短短的三个多月里,光绪帝陆续颁布了100多道新政诏令,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搜捕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仓皇逃亡海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捕杀,史称“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前后历时103天,历史上又称“百日维新”。

理解:

1.戊戌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虽然一失败而告终,但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

第8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知道:

1.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攫取侵略权益的主要方式:提供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倾销商品等方式,加大对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2.“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美国提出了有关中国“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华的既得利益,主张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商业的一个开放市场。“门户开放”政策是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中国的产物,在扩大美国在华利益的同时,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促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3.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1900年6月

理解:

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赔款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惩办义和团,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理解:

《辛丑条约》的影响:

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9课清末新政

知道:

1.“预备仿行宪政”:1906年,清廷颁布上谕,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提出从改革官制开始,逐步厘定法律、光兴教育、清理财政、整顿武备、普设巡警,作为实行宪政的“预备”。2.“责任内阁”:1911年清政府宣布组建所谓的“责任内阁”,在内阁13名成员中,汉族官僚4人,满族亲贵9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这一内阁被成为“皇族内阁”。理解:

1.新政的举措: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

2.新政的评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道:

1.兴中会的成立: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2.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

3.“辛亥革命”;1911年,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取得胜利,史称“辛亥革命”。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5.《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6.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7.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了袁世凯的手中。理解:

同盟会成立的意义: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同盟会所确定的“三民主义”纲领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运用: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第11课20世纪的国际冲突

知道:

1.20世纪初欧美列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的表现:欧洲仍然保持着优势地位;美、日两个非欧洲国家迅速崛起。

2.“同盟国”与“协约国”的主要国家及最终形成的时间:189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3.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原因:巴尔干地区小国林立、民族众多、宗教势力彼此交错、领土纠纷复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列强扩展势力范围,攫取利益,从而使该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第12课大战的爆发与过程

知道: 1.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出访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的军事演习。塞尔维亚人将此举视为挑衅,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了大公夫妇。

2.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俄、德、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3.三条战线:西线:英法对德作战;东线:德奥对俄作战;南线:奥军与俄军作战。4.三个阶段中的重大事件:第一阶段:马恩河战役,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德军大败俄军,取得坦能堡大捷。第二阶段:索姆河战役,英法联军动用新式武器坦克;凡尔登战役,德军丧失西线作战主动权;日德兰海战。第三阶段:美国参战,协约国实力大增;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理解: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结果,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

第1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知道:

1.战后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变化:英国的世界霸权遭到美国的挑战;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经济发展缓慢;殖民体系渐趋瓦解。理解:

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时间:1919年1月到6月5。

美国、英国与法国主导了和会进程:

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原则”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维持英国霸权地位的同时,保证大陆力量的均衡;法国总理克列蒙梭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确保法国的大陆霸权。

签订《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实行严惩。

签订《巴黎和约》,构成了决定战后国际格局的“凡尔赛体系”。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2.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

背景:

凡尔赛会议后,欧洲的政治秩序暂时得到稳定。在亚太地区,新的政治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英国、美国和日本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为缓和矛盾,解决亚太问题和 裁军问题,美国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

内容:

《四国条约》终止英日同盟,保证四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权利与和平关系。《五国海军协定》提升了美国的海军实力,英国的海上优势开始丧失,日本的海军力量发展受到限制。《九国公约》,保证中国门户开放政策。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它通过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运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世界新秩序。它建立了国际联盟这一世界性国际组织,以适应世界整体化进程的需要。它所奠定的国际新格局,为20年代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然而,作为强权政治的产物,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局面只是短暂的“休战”。

第14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知道:

1.十月革命的时间:1917年11月6日。

2.十月革命的结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归苏维埃。3.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与《土地法令》。理解: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历史进程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它推动了20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15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知道:

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1921年3月。

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实行粮食税;采取租让制与租赁制等方式,把外国资本与私人资本引入国有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废止实物配给制,实行劳动报酬级差制。3.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的时间:1922年12月。理解:

1.新经济政策的作用:较快地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政治形势。

2.新经济政策的评价: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从俄国的实际出发,以发展经济、巩固工农联盟为主要目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较快地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政治形势。

第六单元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第19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知道:

1.社会习俗变革的内容: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发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内容涉及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和倡女权等方方面面,促成了社会习俗广泛而深刻的变革。2.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

1)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13年3月,一心要建立独裁统治的袁世凯,派人暗杀了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孙中山号召革命党人兴师讨袁,发起继辛亥革命后的“二次革命”。7月,李烈钧在江西宣布举兵讨袁。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失败。2)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图谋复辟帝制。为取得日本政府的支持,1915年5月,与日本签订出卖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12月,袁世凯公然宣布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对。曾任云南都督的蔡锷在云南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在一片讨袁声中,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1916年6月,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众叛亲离中死去,护国运动取得胜利。

第20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知道: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主要人物及主要阵地: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并于1917年初迁至北京。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思想文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文章:

1918年下半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文,指出十月革命是20世纪革命的先声。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解: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用民主来反对专制独裁,用科学来破除盲从和迷信,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尺度。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知道:

五四运动的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

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决定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和示威游行,学生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要求拒签和约,惩办亲日派官员。运动很快波及全国。6月,为声援学生,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的主力由学生变为工人。北洋政府迫于压力罢免了亲日派官员曹汝霖、张宗祥和陆宗舆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理解: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概况及意义:

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的最后一天在移至浙江嘉兴南湖。大会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新的革命力量——工人、农民和人民大众;新的奋斗目标——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2.中共“二大”的意义: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确定,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一步结合的重要标志。运用: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知道:

1.中共“三大”的召开时间及内容;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 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2)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2.北伐战争的开始及成果: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发开始北伐,北伐军兵分三路:一路指向江西;一路指向福建;一路指向湖南、湖北。北伐军先后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挺进到长江流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1927年3月,在陈独秀、周恩来等组成的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的指挥下,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理解: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新三民主义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还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第七单元 中国的土地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 第23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知道:

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宁汉合流;东北易帜 1)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和江浙财团的支持下,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人,镇压工农运动。

2)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同共产党决裂,制造了“七一五”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3)“七一五”政变后,宁汉合流。

4)1928年12月29日,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2.币制改革:“废两改元”;法币改革:

1)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国内币制紊乱,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1933年4月,国民政府宣布“废两改元”,规定所有款项收付及交易,一律改用银元,不得再使用银两。废两改元的实施,确立了银本位制,银元成为单一的主币,为后来的法币改革奠定了基础。2)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银价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通货紧缩,导致金融恐慌。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决定放弃银本位制,实施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1936年又增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所有粮税完纳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用金属货币。法币改革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有力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3.改订新约运动:改订新约的内容及作用: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考虑通过外交途径,修改近代以来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新约规定,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并取消领事裁判权,但后者并未实际执行。改订新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但未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

第24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知道:

1.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及意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反“围剿”的胜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自1930年11月起,国民党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围剿”。毛泽东、朱德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开展游击战争,依托根据地军民的有力支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反“围剿”的胜利,使赣南和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理解:

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壮大:

1)根据八七会议的决定,毛泽东于1927年9月9日发动了湘赣边秋收起义。

2)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达到江西宁冈县茨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进攻大城市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新起点。

3)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部队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军委书记和党代表,朱德任军长。这次会师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各地起义部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样。

第25课 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

知道:

1.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及后果: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故意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小段铁路炸毁,诬称东北军所为,突然袭击东北军驻扎的北大营。次日沈阳陷落。东北军撤入关内。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3月,日本扶植前清逊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2.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的时间、主张及标志: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反对“华北自治”,要求“收复东北失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第26课 红军长征 知道:

1.第五次反“围剿”的结局:

1933年9月,蒋介石出动5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遵义会议的时间及内容: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不久,由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责,并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3.三大红军主力会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时间和地点: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运用: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八单元 “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27课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知道:

“柯立芝繁荣”;危机爆发的时间: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发展迅速。因该时期基本上处于柯立芝总统任内(1923—1929),故而史称“柯立芝繁荣”。

2)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证交所的股价暴跌,后来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理解:

危机的蔓延:各国面对危机采取的方式;危机带来的影响:

1)各国面对危机,均采取提高关税、放弃金本位制等方式,互相推卸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责任,以致世界经济局势不断恶化。

2)危机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衰退明显,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幅降低;大规模的社会混乱产生了深刻的政治影响,右翼极端主义势力(法西斯势力出现)突起;对于西方文明的悲观情绪也随之蔓延;这场资本主义史上最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下降幅度大,危机范围大,失业率高,持续时间长;充分暴露了世界经济运行的重大缺陷(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动摇了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经济基础;世界进入了一个剧烈动荡的危局中。

第28课 罗斯福新政

运用:

1.国家调控经济: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的改革调整被称为“罗斯福新政”。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开始通过国家干预和调控推行反危机措施。

2)整顿银行金融业:支持大银行重新开业,淘汰小银行,强令州银行加入联邦储备银行;公布《存款保险法》,设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小额存款提供信用保障,同时吸收存款,提高货币流通率,增强资金流通;放弃金本位制,增发新钞,宣布美元贬值。

3)为解决大规模失业的问题,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扩大消费需求。4)整顿工农业生产:在工业方面,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在农业方面,先后颁布两个《农业经济调整法》,设立农业经济调整署,适量缩减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价格,并调整农业信贷机构。

2.社会保障措施:

1)通过社会政策尝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协调劳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首先积极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的救济制度。其次,在全国推行累进所得税制度,加征遗产税和财产转移税。

2)罗斯福政府为了推进劳资谈判,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成立劳资代表对等组成的全国劳工关系局。政府还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使用童工。3.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美国面临严峻考验。2)实质:通过国家大规模的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特点:确保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顺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要求,局部调整传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某些弊端。

4)作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矛盾,从而挽救和加强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但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所以“新政”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5)罗斯福新政从1933年开始推行,一直到1941年结束,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即复兴、救济和改革。它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并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示范效应。此后,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承担起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成为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

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知道:

1.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时间:

1922年,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率先建立法西斯政权。2.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统治建立的标志:

1936年,二二六事变后,军部确立统治地位,正式建立日本法西斯统治。理解:

希特勒上台与纳粹体制:希特勒上台的原因;纳粹体制的特征:

1)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德国饱受割地赔款之苦,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恶性膨胀。世界经济萧条进一步加重了德国的生存危机,社会严重分化。希特勒与纳粹利用德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于1933年初上台执政。

2)纳粹体制以集权为特征,以扩张为目标。在政治上,确立一党专制元首独裁。在经济上,推行“松财政,紧货币”的政策,实现全民就业和经济复兴。同时,纳粹政府宣扬民族共同体理论,强化社会统制,推行排犹政策。

第九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30课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知道:

1.德国毁约扩军:德国毁约扩军的重要史实:

纳粹政权建立后,对内实施独裁,对外侵略扩张。1933-1936年是德国“铸造神剑”的过程,一共有三步:第一步是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摆脱国际条约的束缚;第二步是重建空军,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第三步是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6—1937年间,德、意、日三国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组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时间及内容;“集体安全”失败的原因:

1)1939年8月,苏德两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互不侵犯;一方同他国交战,另一方保持中立;条约有效期为10年。条约还划定了两国在未来东欧的势力范围。

2)30年代,面对日益逼近的法西斯威胁,欧洲国家不能构建有效的集体安全体系。英、法和苏联之间缺乏信任,以致国际局势进一步恶化,人类社会再次滑向世界大战的深渊。理解:

英、法绥靖政策:绥靖政策的核心内容及表现:

1)绥靖政策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妥协退让以达到避战求和的目的。一些西欧国家还试图借助绥靖政策,祸水东引,推动德国进攻苏联。主要在英、法两国兴盛。

2)1938年,英、法默许德、奥合并,并通过《慕尼黑协定》允许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

第31课 战争的爆发与扩大 知道:

1.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标志;“敦刻尔克大撤退”;《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 1)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2)1940年,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包围英、法军队主力,30余万英法联军成功撤退到英国,保存了有生力量,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

3)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以共同军事行动为核心的《三国同盟条约》。

2.不列颠之战:

法国败降后,希特勒试图同英国达成和解,以腾出西线兵力,转战苏联。英国首相丘吉尔加以拒绝。1940年8月,希特勒下令空袭英国本土,史称“不列颠之战”。不列颠之战是二战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空战。英国借助新发明的“雷达”成功抵御了德军的狂轰乱炸,英国人的民族斗志被激扬,德国对英登陆作战最终未能实施。

3.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兵分三路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破产。4.珍珠港事件爆发的时间及后果: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突袭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美军损失惨重。珍珠港事件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日本随即向美、英宣战。同日,美、英向日宣战,以后,荷兰、加拿大等近20个国家相继对日宣战。四天后,德、意与美国相互宣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第3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知道:

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重大事件:

1940年,法国投降以后,美、英结盟;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用于援助反法西斯国家;苏德战争爆发时,美、英表态支持苏联,三国正式携手合作;1941年8月,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苏联表示赞同;10月初,苏、美、英缔结三国协定。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全部的军事力量和经济资源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确保彼此合作,并保证不同敌人单独停站或媾和。此后,又有21个国家加入,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2.主要战场战略转折的战役:

1)1942年6月,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大败日军,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1943年,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后,美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2)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苏德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1943年,苏军在库尔斯克击退德军的最后一次进攻,此后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3)1943年,英军在北非赢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进而胜利结束北非战事。

3.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意大利投降;《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陆;易北河会师;德国投降;日本投降:

1)1943年,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向意大利本土进军,墨索里尼被废黜,新政府签订无条件投降的停战协定,正式退出法西斯集团,并宣布对德作战。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2)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举行开罗会议,分布《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归还台湾等所有中国领土。随后,美、英、苏三国首脑举行德黑兰会议,商定双方在欧洲战场与亚洲战场上的分工与责任。3)1944年9月,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4)1945年4月下旬,美、苏两军在易北河会师。5月8日,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5)1945年8月,美军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苏军对日作战,中国军队也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向美、中、苏、英等同盟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理解: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据不完全统计,因战争而死亡的人数在5000万以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承受了巨大牺牲,也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不仅为世界带来了和平,也为一个新的国际格局奠定了基础。a、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它涉及到五大洲、四大洋84个国家和地区的17亿人口。这场时间长达八年之久的大战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b、使国际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德、意、日惨败,英、法削弱,形成战后美苏两极体制的国际格局。

c、国际政治发生巨大变化:法西 斯主义遭到毁灭性打击;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成为战后国际政治的突出主题。

d、对科技发展和世界经济产生深刻影响:战争末期和战后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得到广泛和迅速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和依赖大大加强。

第五篇:高中历史【第二分册】

第二分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摇篮 原始农耕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考古材料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人工栽培的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除了粟、黍、水稻之外,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和大豆等。历史悠久的农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姜寨遗址所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中华文明的起源

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

最迟至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和、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传说,禹在晚年暗中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启杀死公举的继承人伯益,夺取权位,尧舜以来的禅让制由此遭到破坏。传子不传贤的“家天下”式的王位继承方式,是国家产生后出现的现象。大约到夏中期之后,王位的更迭已看不见选举和罢免的痕迹,“天下为公”的禅让制遂为“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所替代。

从文献记载看来,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夏朝已设官分职,夏王的左右设有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

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时间与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内外服制(删)青铜时代

著名的“司母戊鼎”等大型青铜器。

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的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它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封邦建国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发起对商的进攻,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商纣王兵败自杀。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周朝建立后,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周公“制礼作乐”(删)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社会大变革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洛邑在镐京的东面,后人把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为“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以铁质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各国之间,以及各国境内的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诸侯、卿大夫们竞相占地,列国间的战争也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百家争鸣

当此社会转型之时,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最为活跃。他们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儒家学派兴起于春秋,由孔子创始。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孔子的“礼”和“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孔子之后,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其学生韩非、李斯由此而走向法家。后世儒家多认孟子为正统,奉为儒家的又一宗师,而视荀子为旁门别支。

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法家正面肯定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以提倡“法治”为特色,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然而其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道家以老子为始祖。道家对现实政治持绝对否定的态度,认为仁礼、法治都徒生是非,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他们鄙视世俗的物质享受,鄙薄财富权力的追逐。道家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趋剧烈,强国不断拓展国土,弱国则逃脱不了被兼并的命运,最终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韩、魏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七国对周围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战国初期,秦国数十年内乱不止,国势日弱,屡遭邻国入侵。被动挨打的局面,促使秦国变法图强,奋起直追。秦孝公即为后,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先后实行了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五连坐等一系列法规。孝公死后,商鞅因政局变动而惨遭杀害。与其他各国改革的“人亡政息”不同,商鞅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秦国也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的秦国开始发起对六国的兼并战争,历史步入了统一战争的进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有皇帝裁决。

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下辖若干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等组织。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

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秦的暴政

秦统一后,百姓渴望社会安宁。秦朝统治者却忘乎所以,十余年间,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秦朝统治者是大一统的胜利者,在长期群雄角逐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秦始皇死后,少子胡亥受亲信赵高的唆使,伙同丞相李斯,篡改遗诏,夺取王位,是为秦二世。秦二世即位后,各地的反抗起义已风起云涌,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

第一次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汉承秦制

汉朝建立之后,政局初定,百废待举。汉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到地方郡县制度,虽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刘邦看到秦短命而亡,认为这是由于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于是,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布衣将相之局(删)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黄老之学原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它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守道尊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到汉朝初年,黄老思想既符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天下百姓的田租;又废除了秦朝留存下来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汉初的“无为而治”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但豪族的势力也随之膨胀壮大,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第9课 汉武帝时代 从“无为”到“有为” 汉武帝为加强皇帝集权,有意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汉武帝还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又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删)西汉的盛世(删)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光武中兴

群雄争战中,南阳豪族刘秀伺机而动,招兵买马,异军突起,于公元25年登上帝位,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因定都洛阳,位于旧都长安之东,历史上称“东汉”。东汉的衰败

东汉后期,皇权日趋衰弱,逐渐失去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原因之一是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当时,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不少豪强地主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漫野”的大庄园,驱使成千上万的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经济上自给自足,非常富有。他们还组建“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用以看家护院,称雄一方,并把持地方舆论,使家族声名远扬。有些名门望族还凭借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成为官宦世家,甚至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后,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第11课 割据与分立 三国鼎立

208年,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孙、刘,平定天下。军事上处于劣势的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隔江对峙。仅5万人马的孙刘联军,运用火攻,大获全胜,迫使曹操北还。随后,刘备进占四川,孙权进一步扩展了东南的辖区。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史称“孙吴”。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夏、商、周至秦、汉,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位于黄河流域地区。中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平始终高于其他地方,东南沿海的闽、粤一带和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集聚区,社会经济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转移。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不仅使南方地旷人稀、劳动力匮乏的状况有所改观,而且使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经验向南传播,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各方为增强自己的实力,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各业生产,促使地方经济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北方地区,曹操曾在许县一带实行屯田,招募流民垦荒耕作的为民屯,命军队耕战结合的为军屯。后来,曹操又下令在辖区内广泛推行屯田,这对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具有不小作用。

蜀汉境内,丞相诸葛亮在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还积极推动煮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展。他还致力于开发少数民族集聚的南中八郡(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地区),想方设法改变山地运输的落后面貌。诸葛亮的各项举措对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吴占据的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稻种植、丝麻纺织、铜铁冶炼、瓷器烧造等都有明显发展。滨海枕江、河网密布的地理环境也使造船技术日益进步。当时,东南一带的崇山峻岭中散居着众多古越人的后裔,称为“山越”。孙吴政权迫使他们出山,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这一举措对推动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北朝与南朝 鲜卑族拓拔部原为活动于大兴安岭一带的游牧狩猎民族,后向西南迁移,建立政权,国号魏,史称“北魏”。此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势力日益强盛,陆续攻灭诸国,至439年,统一北方。这一局面持续近百年后,又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历史上将北魏及其后继政权合称“北朝”。

南方的东晋于420年被宋取代,其后,齐、梁、陈三朝相继更替,历史上合称这四朝为“南朝”。当时,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仍在继续,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逐渐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改进和北方作物的引入等,表明农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行业都比较发达。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活动于南方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陆续出居平原,与汉族人民交往接触,互相融合,共同为南方经济的开发作出了贡献。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更被推向新的高潮。孝文帝拓跋宏继位时,年仅五岁,朝政大权掌握在临朝听政的祖母冯太后手中。出身汉族的冯太后深知要立国中原,必须变更鲜卑旧俗,于是仿照汉制,大力推行政治、经济制度改革。在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颁布官吏俸禄制和惩治贪赃的规定,以遏制贪污腐化。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孝文帝自幼受冯太后影响,博学善文,具有良好的汉文化修养,亲政后,决心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为摆脱保守势力影响,他毅然将都城南迁至洛阳,随即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改鲜卑族复音姓氏为汉族单音姓氏;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并以身作则,极力促进胡汉通婚。此外,还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改革对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族融合总是双向的,不仅北方游牧民族勇猛强悍的民族性格对中原农耕民族深有触动,而且胡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也为汉文化广泛吸收。畜牧业生产技能和经验的输入推动了中原经济的多样化发展,胡族的生活习俗更对汉族产生了深远影响。胡床的传入导致高足家具日益流行,终使汉族席地而坐的传统起居方式完全改变。胡服以及胡饼、奶酪、烧烤等胡食的流行,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更趋丰富多彩。胡乐、胡舞与汉族歌舞交融汇合,也为传统艺术文化增添了绚丽斑斓的色彩。

以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为特点的民族融合,不仅使各民族缩小了差异,增进了团结,为再次的全国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北朝后期,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仍以隋都长安为都城。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的继承和发展,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程序化。制度规定,中央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唐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其后,凡被加以特定官衔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宰相,致使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

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不过,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科举制

秦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采用推举的方式。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更凭借显赫的声望逐渐把持选举大权,庶族子弟多遭排斥。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先前的推举制,还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地方门阀往往凭借这种盘根错节的政治、社会联系扩展自己的势力,对统一王朝构成潜在威胁。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后,经科举入仕的都成为“天子门生”,于是,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下载高中历史整理(上海会考第一分册)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历史整理(上海会考第一分册)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海会考历史基础知识过关(第五分册)

    第五分册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虎门销烟的时间:1839年6月;领......

    高中历史 第一分册 练习部分 参考答案

    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练习部分(试验本) 参考答案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基础练习1.B2.A3.C4.C 二、拓展练习5.C(2)今天我们计算角度和时间,用的就是他们发明的六十进位计数法......

    上海高中历史第六分册答案word版

    第一单元 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基础练习1.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八一宣言 瓦窑堡 抗日民族 2.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国民 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3.C 4.D 5.C 6.B 7.193......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答案 上海(共5则范文)

    第一课 一、一万 畜牧业 炎黄 中原 C C C 抄5 二、建房、熟食、渔猎、农耕。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记述。其中虽有夸张的成分,但在一......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试卷(共5篇)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后,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迁徙的组织这是 A.商汤 B.武丁 C.盘庚 D.商......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第5册 知识点

    第5分册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要点 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840-1842) 一、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B 中国:清王朝衰落,社会矛盾激化,危机四伏,统治者夜郎自大,对外实行闭......

    上海会考历史基础知识过关(第二分册)(最终版)

    第二分册 第1课中华文明的摇篮 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标志:学会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意义:1)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

    上海会考历史基础知识过关(第四分册)(5篇)

    第四分册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百年战争深刻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进程。百年战争的失败使英国人专注于自身事物,民族意识日趋明晰。法国因共同抗击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