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会考历史基础知识过关(第五分册)

时间:2019-05-14 11:1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会考历史基础知识过关(第五分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会考历史基础知识过关(第五分册)》。

第一篇:上海会考历史基础知识过关(第五分册)

第五分册

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虎门销烟的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鸦片战争爆发时间: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产生的影响:1)经济上: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凭借从不平等条约中获取的政治、经济特权,争相通过通商口岸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2)思想文化上: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继承并发展了“经世致用”的传统,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自此,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主潮。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56年10月;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实质: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其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圆明园抢劫,后纵火焚烧了这座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天津条约》完全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对中国的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的时间、领导人: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天朝田亩制度》:1)时间: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2)目标: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3)意义:表达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剥削的美好愿望;4)局限性: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即使是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也未实行过。

天京变乱:1856年,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由强盛转向衰落。《资政新篇》: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时间: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反侵略双重性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它的失败表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可能为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苦境的中国找到一条出路。第4课

洋务运动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1)朝廷:奕忻、文祥;2)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总理衙门:1)时间:1861年;2)总理大臣:奕忻;3)主管内容: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物;4)地位: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洋务运动的背景: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恰逢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朝廷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购置外洋枪炮,兴办军工企业,效法西人,取其所长,以求自强,形成一股倡办洋务的思潮。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第一阶段:主旨:以“求强”为主,重点是“练兵制器”,旨在学习西方的军工制造及其科学技术,以增强军事实力。主要史实: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军事企业);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80年代,建立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后又建了北洋舰队。第二阶段:主旨:以“求富”为主,兴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由练兵制器转入民用制造。主要史实:1873年,李鸿章办上海轮船招商局(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和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1877年,李鸿章在滦州办开平矿务局(近代中国最早使用机器采掘的大型煤矿)。

新式学堂: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洋务人才。

派留学生:1872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第5课

民族资本主义和早期维新思想

近代民族企业的名称:1869年,方举赞在上海办发昌机器厂(80年代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1872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设立继昌隆机器丝厂(近代中国第一家缫丝厂)。

办学兴教、翻译西书的概况:定义:西学传播的主要渠道;代表:江南制造局附设的译书馆;影响:1)给中国带来了新知识、新学问;2)冲击了封建伦理道德和传统文化;3)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风气。

早期维新思想家的主要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主张:他们要求去除对民间资本的限制,大力兴办民族工商业,全面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开设议院,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废除八股取士制度,多办学校,广植人才。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第6课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原因: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国力增强,将侵略的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经过:1)1894年7月25日,丰岛战役,甲午战争爆发;2)9月中旬,平壤战役大败;3)黄海之战,日本海军完全掌握了黄海、渤海的制海权;4)10月,辽东半岛战役,日军攻占了大连、旅顺等地;5)1895年初,威海卫炮台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主要内容: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影响:《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第7课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的概况:1895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反对与日本议和,请求变法,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影响: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

《时务报》与《天演论》:1)《时务报》:公车上书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组织学会、发行报刊、创办学堂,继续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时务报》创刊于1896年,以“变法图存”为宗旨,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维新报刊;2)《天演论》:严复是一位“致力于以译述警世”的重要思想家,发表译著《天演论》,首次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为维新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百日维新的概况: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戊戌变法,前后历时103天,历史上又称“百日维新”。2)主要内容:政治上,广开言路,改订律法,澄清吏治;经济上,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生等。3)结果:因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对于新政阳奉阴违,托词抗命。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以及康广仁被捕杀,史称“戊戌六君子”。

戊戌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戊戌政变之后,怀疑旧学、欢迎新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毅然走上了民主革命之途。第8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攫取侵略权益的主要方式:提供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倾销商品。“门户开放”政策:1)内容:为了维护和扩大本国在华侵略权益,美国政府于1899年向英、俄、德、法、日、意等过提出了有关中国“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租借地和所有既得利益,同时主张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商业的一个开放市场。2)定义:“门户开放”政策是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中国的产物。3)影响:在扩大美国在华利益的同时,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促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

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1900年6月,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侵华。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1901年9月签订,主要内容: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记不叙用”; 总理衙门必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影响:《辛丑条约》是继《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第9课

清末新政

新政的举措:从1901年至1905年,清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新政”举措,涉及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预备仿行宪政”:1906年9月宣布。

“责任内阁”:1911年5月,清政府颁布新内阁官制,宣布组建所谓的“责任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十三名内阁成员中,满洲贵族九人,汉族官僚仅四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七人,所以又称“皇族内阁”。评价:“皇族内阁”的成立,严重违背了宪政精神。清政府借立宪之名欺骗国人、企图实现专制集权的目的完全暴露。

第10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兴中会的成立:1894年秋,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孙中山到日本倡议成立中国同盟会。8月,同盟会在东京召开大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宣布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创办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意义: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同盟会所确定的“三民主义”纲领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以同盟会成立为标志,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因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同时成立临时参议院。

《临时约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临时政府前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2)创建了中华民国;3)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4)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5)给中国先进分子以巨大的刺激和深刻的启发,使他们觉悟到必须另谋新的救国救民之路。局限性: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第11课 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20世纪初欧美列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的表现:欧美列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欧洲仍然保持着优势地位,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欧洲事务牵一发而动全身。与此同时,美、日两个非欧洲国家迅速崛起。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产量以居世界首位,日本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仅次于美国。1898年美西战争与1904年日俄战争后,美、日两国称为欧洲列强的强劲竞争对手。

“同盟国”与“协约国”的主要国家及最终形成时间:1)1879年,德、奥两国缔结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同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加入德奥同盟。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形成,又称“同盟国”。2)法、俄两国于1892年签订了主要针对同盟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为应付德国的扩张,英国也先后同法国、俄国签订军事协定。三国协约形成,又称“协约国”。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原因:1)该地区小国林立、民族众多、宗教势力彼此交错、领土纠纷复杂;2)它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竞相扩展势力范围,英、法、德、意也企图插手,攫取权益。第12课

大战的爆发与过程

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爆发)。接着,俄、德、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

1914—1918 第一阶段 1914 第二阶段 1915--1916 第三阶段 1917 1918 西线 英法对抗德 德国实行“史里芬计划”、马恩河战役(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凡尔登战役(双方损失巨大,又称“凡尔登绞肉机”,德国丧失西线作战主动权)

索姆河战役(动用新式武器坦克)

日德兰海战 2月,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4月,美国参战

11月11日,德国签订停战协议

东线 俄对抗德、奥匈 东普鲁士战役 俄军夏季攻势 俄国退出(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被迫退出)奥匈瓦解 南线 塞尔维亚 对抗奥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影响: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历时四年零三个月,战火遍及欧、亚、非三大洲,正式参战国有31个,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损失。第1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时间:1919年1月到6月在巴黎召开,由美、英、法国主导。美、英、法三国主张:1)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尤为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2)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维持英国霸权地位的同时,保证大陆力量的均衡;3)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确保法国的大陆霸权。结果:1919年6月28日,与会国在凡尔赛宫签订《凡尔赛和约》,和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第二部分是对德和约。其把所有的战争罪责都推给了德国及其盟国,并对德国实行严惩。

凡尔赛体系:战胜国与德国原来的同盟国分别缔结了和约,总称《巴黎和约》,《巴黎和约》构成了决定战后国际格局的“凡尔赛体系”。

国际联盟:成立时间:1920年1月;主要机构:国联大会、理事会、秘书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局限:缺乏对大国的制约力,以致无法有效维护和平。

华盛顿会议:目的:英国、美国和日本为缓和矛盾,解决亚太问题和裁军问题。时间:1921.11-1922.02,美、英、日、法、意、比、荷、葡、中九国召开会议。内容: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美、英、日、法签订,终止英日同盟、保证四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权力与和平关系);《五国海军协定》(美、英、日、法、意签订,提出美、英、日、法、意的海军主力舰总吨位之比为5﹕5﹕3﹕1.75﹕1.75。该条约提升了美国的海军实力,英国的海上优势开始丧失,日本的海军力量发展受到限制。);《九国公约》(保证了门户开放政策)。

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它通过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

战后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变化:1)政治上的霸权地位不断受到挑战;2)经济上,由债权国沦为债务国;3)殖民地体系日趋瓦解,由日不落国变为英联邦(1931年,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进步性:1)建立了国际联盟这一世界性国际组织,以适应世界整体化进程的需要;2)为20年代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局限性:1)作为强权政治的产物,侵犯了其他国家的主权与利益;2)无视殖民地人民的要求,继续维护殖民体系,对苏俄采取排斥的态度;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局面只是短暂的“休战”。第14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结果: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召开。2)1917年11月8日,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推翻临时政府,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3)通过了《和平法令》与《土地法令》,决定俄国立即退出战争,废除土地私有制。4)大会选举列宁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进历史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2)它让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共处和竞争的世界新格局。3)它推动了20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第15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根据列宁的报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内容:1)农业上,实行粮食税;2)工业上,采取租让制与租赁制;3)商业上,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允许自由贸易;4)分配制度上,废止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实行劳动报酬差制。

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及评价: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从俄国的实际出发,以发展经济、巩固工农联盟为主要目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较快的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政治形势。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的时间:1922年12月底,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四个加盟共和国组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第18课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含义:反对“以暴制暴”,主张用不和做运动团结印度各族民众,反对殖民统治,迫使英国殖民当局做出让步。领导人:甘地被尊称为“圣雄”,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精神领袖。第19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社会习俗变革的内容: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和倡女权。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 原因 时间 领导人 地点 结果

二次革命 1)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根本原因)

2)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直接原因)1913年7月 李烈钧 江西 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失败了 护国运动 1)袁世凯图谋复辟帝制

2)1915年与日本签订出卖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 1915年12月——1916年6月 蔡锷 云南 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众叛亲离中死去,护国运动取得胜利 第20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1915年9月;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主要阵地:《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主张用民主来反对专制独裁,用科学来破除盲从和迷信,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文章:1918年下半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指出十月革命是20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五四运动的时间:1919年5月4日;简单经过: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6月,为声援学生,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主力由学生变为工人;结果:北洋政府迫于压力罢免了亲日派官员曹汝霖、张宗祥和陆宗舆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发生了变化;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4)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5)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概况: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标志中国共产的的成立),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确定了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书记。意义:中共“一大”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的意义: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一步结合的重要标志。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1924年1月;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还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北伐战争的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发开始北伐;结果: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挺进到长江流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第23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七一五”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制造了“七一五”政变,标志大革命失败。宁汉合流:“七一五”政变之后。

东北易帜:1928年12月26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废两改元”:1933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废两改元”,确立了银本位制,银元成为单一的主币,为后来的法币改革奠定了基础。

法币政策: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决定放弃银本位制,实施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1936年增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影响: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有力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改订新约的内容:新约规定,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并取消领事裁判权,但后者没有实际实行。作用:改订新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改善了南京政府的外交形象,但未从在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第24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南昌起义的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意义: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

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了湘赣边秋收起义,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控制力量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点。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开始了开创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从进攻大城市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新起点;壮大: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军委书记和党代表,朱德任军长。这次会师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各地起义部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样。

反“围剿”的胜利:自1930年11月起,国民党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围剿”。毛泽东、朱德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开展游击战争,依托根据地军民的有力支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5.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第25课

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 九一八事变的时间:1931年9月18日;后果: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3月,日本扶植前清逊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一二九运动的时间:1935年12月9日;主张:反对“华北自治”,要求“收复东北失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标志:2.一二 ▪ 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第26课

红军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的结局:1933年9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战局日益恶化,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的时间:1935年1月;内容: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时间和地点:1936年10月,甘肃会宁地区。第27课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柯立芝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高涨。因其主要发生在柯立芝总统任内(1923——1933),故而史称“柯立芝繁荣”。

危机爆发的时间: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证交所的股价暴跌,经济危机爆发。

各国应对危机采取的方式:1)提高关税,放弃金本位制;2)互相推卸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责任,以致世界经济局势不断恶化。

危机带来的影响: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生活水平大幅降低;2)产生深刻的政治影响,右翼极端主义势力突起;3)对西方文明的悲观情绪蔓延;4)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世界经济运行的重大缺陷,动摇了一战后国际格局的经济基础。第28课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开始通过国家干预和调控推行反危机措施,还通过社会政策城市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协调劳资关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直到1941年结束,主要内容可用“3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和改革(Reform),史称“罗斯福新政”。

国家调控经济:首先规范金融秩序。政府整顿金融业,支持大银行重新开业,淘汰小银行,公布《存款保险法》,设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吸收存款,增强资金流通,放弃金本位制。其次,直面大规模失业的问题。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扩大消费需求。最后调整不平衡的经济结构。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发起 “蓝鹰运动”。在农业方面,颁布《农业经济调整法》,适量缩减农业生产。社会保障措施:首先积极进行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其次,在全国推行累进所得税制度,加征遗产税和财产转移税。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重申工人权利,成立劳资代表对等组成的全国劳工关系局。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最低和最高工资,禁止使用童工。“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从而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2)作为应对危机的手段,罗斯福一改以往中央政府对经济发展“自由放任”的政策,开始实行国家干预,并且这种干预通过国会以新的立法形式诉诸于美国经济生活,这是前所未有的。罗斯福时期,总统权力达到顶峰,而联邦政府的权威也得到了加强。

2)罗斯福解救国家经济危机的方法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之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找寻到了一条新的道路,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4)此后,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承担起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成为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意大利法西斯建立的时间:墨索里尼于1922年率先建立法西斯政权。

日本法西斯统治建立的标志:1936年,二二六事变后,军部确立统治地位,正式建立日本法西斯统治。希特勒上台的原因: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德国饱受割地赔款之苦,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恶性膨胀。世界经济萧条进一步加重了德国的生存危机,社会严重分化。希特勒与纳粹党利用德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于1933年初上台执政。

纳粹体制的特征:1)纳粹体制以集权为特征,扩张为目标。2)政治:党专制、元首独裁;3)经济:推行“松财政、紧货币”;3)民族:宣扬民族共同理论,强化社会统治,推行排犹政策;4)军事:“四年计划”,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第30课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德国毁约扩军的重要史实:1)1933年,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2)1935年,重建空军,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的军事条款;3)1936年,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绥靖政策的核心内容:通过妥协退让已达到避战求和的目的;表现: 1938年,英、法默许德、奥合并,并通过《慕尼黑协定》允许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时间:1939年8月;原因:1)英、法两国的绥靖政策让苏联大失所望,《慕尼黑协定》更是让斯大林警惕西欧国家“祸水东引”的图谋,因此,苏联决定孤身自保,把维护本国安全作为外交政策的重点;2)德国为避免陷入两线作战;内容:双方互不侵犯;一方同他国交战,另一方保持中立;条约有效期为10年。条约还规定了两国在未来东欧的势力范围。“集体安全”失败的原因:1)西欧国家试图借助绥靖政策,祸水东引,推动德国进攻苏联。2)英、法两国的绥靖政策让苏联大失所望,《慕尼黑协定》更是让斯大林警惕西欧国家“祸水东引”的图谋,因此,苏联决定孤身自保,把维护本国安全作为外交政策的重点;3)面对日益逼近的法西斯威胁,欧洲国家不能构建有效的集体安全体系,英、法和苏联之间缺乏信任,以致国际局势进一步恶化。第31课

战争的爆发与扩大

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得过以“闪击战”突袭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敦刻尔克大撤退”: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30余万英法联军成功撤退到英国,保存了有生力量,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

《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以共同军事行动为核心的《三国同盟条约》。

不列颠之战:1940年8月,希特勒下令空袭英国本土,史称“不列颠之战”。不列颠之战是二战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空战。英国空军借助新发明的“雷达”,成功抵御了德军的狂轰滥炸。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1941年6月22日,德国兵分三路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

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0月中旬,德军突进到距莫斯科不到100公里处,苏联的战略指导思想从反攻改为防御,坚决守卫莫斯科。影响: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破产。

珍珠港事件爆发的时间: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突袭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美军损失惨重。后果:珍珠港事件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日本随即向美、英宣战。同日,美、英向日宣战,以后荷兰、加拿大等近20个国家相继对日宣战。四天后,德、意与美国互相宣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第31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重大事件:1)1941年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用于援助反法西斯国家;2)苏德战争爆发时,英、美相继表态支持苏联,三国正式携手合作;3)1941年8月,美、英联合发布《大西洋宪章》,提出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居乐业、促进一切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等一系列进步和民主的原则,苏联表示赞同;4)10月,苏、美、英缔结三国协定。

主要战场战略转移的战役:1)太平洋战场:1942年,美军以少胜多,在中途岛海战中大日军;2)欧洲战场:苏联赢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一举改变了苏德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局势;3)北非战场:英军赢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胜利结束北非战事,粉碎了法西斯国家称霸天下的迷梦,吹响了反法西斯联盟胜利的号角。

意大利投降:1943年,美英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被废,意大利新政府签订无条件投降的停战协定,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开罗宣言》: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举行开罗会议,发布《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归还台湾等所有中国领土。

德黑兰会议:1943年,美、英、苏三国首脑举行德黑兰会议,商定双方在欧洲战场与亚洲战场上的分共与责任。

诺曼底登陆:1944年9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易北河会师:1945年4月下旬,美、苏两军在易北河会师。

德国投降: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攻克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据不完全统计,因战争而死亡者在500万人以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承受了巨大牺牲,也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不仅为世界带来了和平,也为一个新的国际格局奠定了基础。

第二篇:上海会考历史基础知识过关(第二分册)(最终版)

第二分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摇篮

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标志:学会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意义:1)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2)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

姜寨遗址的特征: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部落,呈现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中国早期农业特征: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南稻北粟),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农耕聚落产生的原因: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早起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的形式:以神话传说的形式口耳相传。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核心地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夏王朝的基本特征: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2)是“小康之世”,即“天下为家”的社会;3)“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

国家的基本特征:1)设官分职;2)一定数量的军队;3)设置监狱;4)制定刑法。

二里头社会的分化:二里头遗址中的宫殿式建筑表明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经很明显;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制和骨制的铲、镰、斧等,饲养猪、狗、鸡、羊等,已进入青铜时代,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与《礼记•礼运》中记载的“礼仪以为纪”相吻合。

从传世文献和考古看夏朝国家、私有制和阶级分化: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成为信史。内外服制的内容:“内服”是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外服”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二重证据法:纸上之材料(文献)和地下之新材料(考古遗迹)互相印证。司母戊鼎:青铜器的代表 商朝青铜器的特征:1)主要是礼器;2)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3)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利的功能。

甲骨文:1)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2)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3)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4)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后,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1)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2)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意义:1)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2)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3)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周公的政绩:1)辅佐武王幼子成王;2)平定三监之乱;3)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周的国土和影响也随之向东拓展;4)制定礼乐制度(影响最大的)。

礼乐文化的内容: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与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周公又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东周的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影响):1)经济:①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产生,大量开垦荒地(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产生);②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2)政治:各国当政者进行不同程度的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3)文化: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1)儒家:孔子(核心“仁”,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荀子(重新解释“礼”,熔礼、法于一炉);2)法家:韩非子、李斯(正面肯定社会变革,提倡“法治”、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欢迎);3)道家:老子(绝对否定现实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时代,鄙视世俗物质享受,鄙薄财富权力的追逐,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韩、魏。商鞅变法: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与其他各国改革的“人亡政息”不同,商鞅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秦国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大一统帝国建立的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皇帝: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中央集权制(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1)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百官之长)、御史大夫、太尉,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九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2)地方设郡、县;3)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4)建造驰道和直道,保证政令畅通;5)建筑长城,抵御匈奴侵扰;6)开边移民,充实边地实力;7)焚书坑儒,统一思想。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秦短命而亡的原因:1)秦的暴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造成民怨沸腾的局面(根本原因);2)横征暴敛,滥用民力(建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3)法律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3)秦二世夺位,统治者忙于宫廷斗争,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秦的灭亡。

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时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原因:秦的暴政;结果:揭开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秦的灭亡: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刘邦进驻霸上,公元前206年,秦王婴投降,秦朝灭亡。楚汉战争:秦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吴楚七国之乱: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汉承秦制的内容:1)虽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2)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

汉初实施黄老思想的原因:1)符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2)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文景之治的内容: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减田租,废苛法。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史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第9课

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有为”的主要表现:1)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宫廷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2)设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控;3)颁布“推恩令”,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4)三次对匈奴的战争,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1)采用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设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2)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3)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实质:儒表法里。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称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拥有大庄园,经济上自给自足,组建私人武装,有些名门望族凭借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成为官宦世家,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多股政治力量的角逐: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的相互角逐,中央更加衰微混乱,政治更腐朽黑暗,各地豪强纷纷起兵,演变为一场军阀大混战。第11课

割据与分立

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1)黄巾起义爆发后,各地豪强凭借私人武装形成各霸一方、武装割据的局面;2)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基本统一北方;3)208年,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击败曹操,迫使它北还;4)220年,曹丕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5)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6)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史称“孙吴”。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

北方人口的南移: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转移,使南方地旷人稀、劳动力匮乏的状况有所改观,而且使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经验向南传播,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诸葛亮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的举措:1)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大力发展农业;2)推动煮盐、织棉等手工业发展;3)开发少数民族集聚的南中八郡,改变山地运输的落后面貌;4)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吴政权开发江南的举措:迫使“山越”出山,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这一举措对推动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南北朝的政权更替:1)北朝: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百年后,分裂成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2)南朝:东晋420年被宋取代,其后,齐、梁、陈三朝相继更替。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1)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农业经济区;2)广泛兴修水利,推广改进犁耕,引入北方作物,表明农业技术进步;3)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业都比较发达;4)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

孝文帝改革内容:1)冯太后时期:仿照汉制,大力推行政治、经济制度改革。在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颁布官吏俸禄制和惩治贪赃的规定,以遏制贪污腐化。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孝文帝时期:全面推行汉化;迁都洛阳;通用汉语、汉服;仿效汉族体制改定管制和律令;改鲜卑族复音姓氏为汉族单音姓氏;促进胡汉通婚;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影响:加快民族融合,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篡周建隋,为隋文帝,建都长安;589年,隋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唐朝的建立:618年,隋灭,李渊称帝,建立唐朝,为唐高祖,建都长安。

三省六部制的内容:中央设中书(草诏)、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实质: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有利于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唐朝科举考试(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的常设科目:明经、进士两科。

秦汉至隋唐人才选拔方式的变革:1)秦汉:推举;2)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凭借显赫的声望把持选举大全;3)隋唐: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唐太宗李世民借鉴隋亡的教训,实行疏缓刑法、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广招贤才,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勇于改过,开明的民族政策。表现: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延续了唐朝的发展。

开元盛世的主要内容:唐玄宗李隆基继承唐太宗的基本国策,锐意革新,实行宽简、慎刑的法制原则。1)政治上,精简机构,重用贤臣,鼓励直言极谏;2)经济上,重视生产,减免徭役。表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

唐朝由盛转衰:唐玄宗晚年,朝廷政治日益败坏,拥兵自重的边将乘机起兵叛乱,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安史之乱),国力大损的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长安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

唐与新罗(朝鲜)的外交:互遣使节,新罗派遣留学生,唐朝文化的律令、科技、佛教、儒学、学校教育、科举制度等,皆为新罗广泛吸收。

唐与日本的外交:日本派“遣唐使”,留学生和学问僧,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且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东亚文化圈: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第三篇:上海会考历史基础知识过关(第四分册)

第四分册

第2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

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百年战争深刻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进程。百年战争的失败使英国人专注于自身事物,民族意识日趋明晰。法国因共同抗击英国入侵者的斗争,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领土统一也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一切都有利于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要素:1)玫瑰战争后,英国完成政治统一;2)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各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统一市场形成;3)伦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4)英语成为英国的民族语言,在全国通用。形成时间:15世纪末。

法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要素:1)百年战争结束后,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政治统一;2)以巴黎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3)法语成为全国通用语言。形成时间:15世纪末。

君主专制背景:1)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2)封建贵族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3)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4)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时间: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影响:1)打击封建大贵族的势力;2)颁布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第3课

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1)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作为当时主要货币的黄金在市场上普遍短缺(根本原因);2)《马可•波罗行纪》极大的刺激了一些西欧人追求财富的欲望,他们期望能到东方去实现自己的黄金梦(直接原因);3)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交易总量锐减,商品价格飞涨。条件:1)西欧各国君主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2)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时间 支持国家 探险家 航线

1487年 葡萄牙 迪亚士 西欧——好望角

1492——1498年 西班牙 哥伦布 西欧——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1497年 葡萄牙 达•伽玛 西欧——好望角——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1519——1522年 西班牙 麦哲伦 环球航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积极:1)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世界从孤立走向整体;2)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3)引发早期殖民扩张,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消极:引发的早期殖民扩张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第4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意大利;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1)定义:14——16世纪,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席卷西欧各国,这场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3)基础: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进步性:1)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在文学艺术和思想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局限性:过于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带有个人主义倾向。第5课

英国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长期议会”的召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内战的简况:1)1642年,查理一世向议会宣战;2)1644年,克伦威尔率军在马斯顿草原击败王军,取得内战以来首次大捷(马斯顿草原大捷);3)1645年,“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彻底击败王军(纳西比战役);4)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议会成立共和国;5)1660年,查理二世回伦敦登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1688年,威廉任英国国王,废黜詹姆斯二世,此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1)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2)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3)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意义:此后,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第6课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

启蒙运动的背景:1)先进的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2)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1)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通过国王的改革就可以过渡到君主立宪制;2)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3)卢梭推崇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

宣扬自由和平等: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自由是源于自己独立意志的一种行为,但要“受法律支配”。平等和自由,两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第7课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英国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阻碍了当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美国独立战争的基本进程:导火线: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倾茶事件;过程:1)1775年4月19日,列克星敦枪声,独立战争开始;2)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整编大陆军,推举华盛顿任总司令,大陆会议成为北美人民反英的最高权力机构;3)1776年7月4日,颁布《独立宣言》(该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宣告美国独立;4)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战争的转折;5)1781年,康华里在约克镇率部投降,独立战争基本结束;6)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意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

《合众国宪法》:时间:1787年5月9日,制定《合众国宪法》,确立美国的联邦制度。内容:美国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各州的法律不能违背联邦宪法和法律。联邦政府拥有征税、征兵、发行统一货币和管理对外贸易的权力。新的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构建:由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

联邦制度确立的意义: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第8课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称为法国革命的导火线。

革命进程: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开始在法国实施君主立宪政体,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3)从1792年起,普鲁士、奥地利、俄国、英国等多次组织反法联军进行武装干涉,巴黎人民多次起义,先后将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推上政治前台;4)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掌握政权,开始了法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帝国建立和结束的时间:1)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拿破仑帝国;2)1815年,拿破仑帝国崩溃,结束了拿破仑对法国的统治。

《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从法律上巩固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成为许多国家编纂新法典时参考的蓝本。第9课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1)君主立宪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成了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3)“光荣革命”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破产失地的农民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4)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阶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5)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也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

机器的发明与改进:1)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2)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利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3)1782年,詹姆斯•瓦特研制“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4)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了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1)农业社会变为工业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缩小,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增大;2)阶级关系变化,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成为社会发展主导力量,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3)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带动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缩小,生活内容丰富,教育普及,生活质量提高,同时城市发展带来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第10课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现代工厂制度: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资本家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进行机械化生产。19世纪下半叶,工厂成为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经营管理的规章,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工厂制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12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初步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悟。但它把社会主义看成是理性的产物,而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回避政治斗争,诉诸经济和社会改良,并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希望寄托于人们得到的觉悟。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独立登上了政治舞台;2)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13课

巴黎公社 “三月十八日革命”的时间及结果:1871年3月18日凌晨,临时政府派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放手要塞,引发工人起义。“三月十八日革命”后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临时掌握政权。

巴黎公社建立的时间:1871年3月28日,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公社的革命措施:废除常备军,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公社委员会由人民普选产生,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及所有公职人员最高薪金不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将逃亡工厂主的企业交工人协作社管理,以迅速恢复生产;实行免费劳动介绍、禁止克扣工资、男女同工同酬等社会立法,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推行免费教育和世俗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反对民族沙文主义、民族压迫和侵略战争等等。

巴黎公社的失败:从1871年4月开始,集中军事力量围剿公社,巴黎公社经过一周的浴血奋战,最后被残酷镇压下去。

巴黎公社的原则:无产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自己的新国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消灭阶级压迫、实现人类解放的手段。第14课

美国的扩张和强盛

美国经过19世纪上半叶的拓展成为“两洋国家”:19世纪上半叶,美国借助移民拓荒,以强占、购买和侵略等手段,最终成为一个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两洋国家”。

南北战争的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逐渐尖锐,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经过:1)1861年,擅自宣布脱离联邦的南部州首先挑起内战;2)1862年,林肯总统先后颁布了《宅地法》、《解放宣言》,扭转了战局;3)1865年4月,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的胜利结束。意义:南北战争的结果,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危险,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战争期间,美国政府以民主方式基本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并在法律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壮大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第15课

德国的统一和崛起

俾斯麦的“铁血”统一道路:1862年,俾斯麦为首相,力主强硬的“铁血”统一道路,即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取得民族统一。

三次王朝战争:1864年到1870年,在俾斯麦的策划和指挥下,普鲁士连续发动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全部取得胜利。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德国崛起的表现:19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在工业生产方面超过英国,一跃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第16课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1689年,彼得一世为使俄国强大起来,效法西欧国家,实行改革。作用:1)进步性:促进俄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俄国在摆脱落后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加强沙俄对外扩张的军事力量;2)局限性:沙俄君主专制和封建农奴制不但没有受到触动,反而得到强化。

废除农奴制:1)背景:俄国的资本主义受到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农奴制的压抑和束缚,发展缓慢。到19世纪,没落腐朽的农奴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俄国社会的发展。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农奴制的弊端暴露无遗,沙皇专制也面临空前的统治危机。2)时间、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宣布农民获得自由民的权力和地位,可以自由经营工商业,订立契约,拥有动产、不动产和独立处理个人以及家庭事务。地主不得任意买卖、处罚农民。农民缴纳赎金后,可得到一块份地。法令还规定了赎买土地的手续和赎金计算办法。3)影响: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进步性);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局限性)。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从锁国到被迫开关的重要史实:1)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对内强化武士专制,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率军武力叩关,胁迫日本与美国签订《日美亲善条约》(即《神奈川条约》),结束了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

明治维新:1)倒幕维新运动(前提):1868年1月,武力倒幕派发动宫廷政变,废除幕府制度,实行“王政复古”,建立新政府。2)时间:1868年10月23日,日本改元明治,并开始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政策和措施,史称“明治维新”。3)内容:明治政府通过“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消除了各地藩阀势力和封建割据。实行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权,并使政府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度,倡导四民平等。撤除关卡、行会,允许人民自由择业,同时鼓励工商、嘉奖贸易。此外还推行教育改革,大办近代学校,引进欧美科技;进行移风易俗,开化社会文明;实行征兵制度,加强军事力量。4)影响: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废除了幕府时期和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最终实现了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目的;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成为后来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核心内容:电机的发明和运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电力时代到来了;相关领域的变化:1)钢铁冶炼技术取得重大进展,钢材逐渐取代熟铁,成为风行世界的新材料;2)内燃机的发明,带动汽车工业的诞生和迅速崛起,交通运输展现新面貌;3)化学工业称为重要的生产部门。

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1)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垄断资本,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成为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2)进入垄断阶段后,资本输出成为西方列强重要的扩张手段。第19课

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和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资本输出对殖民扩张的影响:1)进入垄断时期后,资本输出给新一轮的殖民扩张活动注入强大动力,并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扩张;2)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高潮;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第四篇: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整理

上海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天朝的危机

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 虎门销烟

1领导人:林则徐

2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二 《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爆发时间:1840年6月 2内容:

①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②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

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贸易主权)④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关税主权)⑤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司法主权)⑥片面最惠国待遇 3影响: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②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主权丧失(政治);半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

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变化 ④革命任务的变化: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⑤历史分期变化:开始进入现代史 三 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变化

1通商口岸的作用: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2中国社会的变化: ①在经济领域的变化: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同时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②中国社会在思想领域的变化: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发展了明清“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代表作:《四洲志》、《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影响: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潮流。

第2课 第二次战争(1856-1860)一 “修约”交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借口和实质 1时间:1856年 2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3实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史称 “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二 《天津条约》 与 《北京条约》: 1火烧圆明园: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北京条约》 的主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 ①内容:《天津条约》 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②影响:《天津条约》 和 《北京条约》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洪秀全,规模最大农民起义)天京陷落

1天京变乱:1856年,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太平天国由强盛转向衰弱。2《资政新篇》:洪仁玕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方案——《资政新篇》,主张改革内政,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新式学校、医馆,与外国通商,进行文化交流。《资政新篇》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未能付诸实施。

第4课 洋务运动

一 总理衙门的设立:

1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朝廷(奕诉、文祥);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2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别称“总署”、“译署”,由奕诉担任总理大臣。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3洋务运动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与西方列强交涉的过程中,清政府中一批手握实权的廷臣疆吏耳闻目睹西洋坚船利炮的威力,深受刺激。二 从“自强”到“求富”:

1创办一批军事工业(口号:自强)

第一个: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1861,安庆 最大:江南制造局,李鸿章,1865,上海 2创办一批民用工业(口号:求富)

原因:资金,原料,能源,运输问题,抵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代表:轮船招商局,李鸿章,1873,上海

开平矿物局:李鸿章,1877,形式:官督商办,官商合办,有更多资本主义色彩 3 创办近代海军: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 4 培养人才:

①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广方言馆

②1872曾国藩派容闳带30名幼童赴美留学

1874年福州船政学堂派留学生赴英法学海军 三 京师同文馆:

1新式学堂:在奕诉的主持下,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到 90年代中期,洋务派先后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 20多所新式学堂。

2派遣留学生:1872 年,曾国藩派遣容阂率领首批 30 名幼童赴美留学。此后,又连续派遣了三批幼童赴美。福州船政学堂也先后派遣三批留学生赴英、法等国学习海军,其中不少人学成归国后成了北洋水师的骨干。3洋务运动的评价: 积极: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①培养了一大批外语科技军事人才,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

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5课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 一近代民族资本的产生:

1869,方举赞,发昌机器厂(规模最大)

1872,陈启源,广东南海设立继昌隆机器丝厂(第一家缫丝厂)二 西学传播: 西学:西方学术文化 途径:①办学兴教:京师同文馆,广方言馆

②翻译西书:江南制造局,译书局

③海归介绍 评价:①带来了新知识、新学问

②冲击了封建伦理道德和传统文化

③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社会风气

三 早期维新思想: 代表人物:王韬《弢国文录外编》

薛福成《筹洋邹议》

马建忠《适可斋纪言纪行》

郑观应《盛世危言》 2 观点:

①经济:主张全面发展资本主义(商战)②政治:建立君主立宪制,设议院 ③文教:废八股,办学堂,广植人才 评价:①先导作用:为戊戌变法做了思想和舆论准备

②局限性:不能完全拜托传统伦理的束缚,不能形成完成的理论体系

第6课 甲午战争(1894-1895)与《马关条约》 一 黄海海战:

1甲午战争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日本以“大陆政策”为国策,想谋求侵略朝、中,蓄谋已久 ②借口:利用朝鲜东学党起义 2主要战役 爆发1894年7月,丰岛海战平壤战役,左宝贵以身殉国;李鸿章避战自保 黄海大东沟海战:1894年,近代规模最大海战,中国主力尚存,日本获治海权(黄渤海)

邓世昌(致远号),林永升(经远号)4 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 5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二 《马关条约》:

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①承认②割让③赔偿④增开⑤允许 ①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②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③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④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⑤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2《马关条约》的影响: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

第7课 戊戌变法 一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的作用: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 《时务报》(1896)与《天演论》 创办报刊: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 严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天演论》,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为戊戌变法

提供了思想武器

三 百日维新(1898.6.11—9.21)百日维新的概况戊戌变法的影响 1概况:

1897 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之祸迫在眉睫。康有为又一次上书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

1898 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派所推行的改革措施,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仓皇逃亡国外。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以及康广仁被捕杀,史称“戊戌六君子”。政变后,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其余新政措施全部被废除。2影响:

①思想启蒙: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 ②爱国:

③启示:和平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8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一 瓜分狂潮:

1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攫取侵略权益的主要方式:提供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倾销商品(资本输出的五种形式:①开银行②政治性贷款③开工厂④修铁路⑤开矿山)2“门户开放”政策(1899)1背景:美西战争 目的:维护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 3 内容:①承认列强的既得利益

②要求各国在华“机会均等” 关键词:利益均沾,机会均等 实质: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中国的产物 5 影响:①扩大美国在华权益

②列强共同控制中国,避免了被任何一个国家独占 二 八国联军入侵(1900-1901,英法美俄德日意奥)三 《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赔,划,惩办,该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①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②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③惩办义和团运动中的“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人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 ④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2《辛丑条约》的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

第 9 课 清末新政(1901-1911)变法上谕的颁布:

1新政的举措:涉及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

2评价:这些举措,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第10课 辛亥革命与中国民国的建立(民主共和制)一 中国同盟会:

1兴中会的成立:1894年秋,孙中山就在檀香山创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2同盟会的成立:1905 年,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宣布以“驱除鞋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刊物《 民报》,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3同盟会成立的意义:

①使中国资产者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②当时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③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二 武昌起义(1911.10.10)“辛亥革命”:1911年,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控制了武汉三镇,起义取得胜利。因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 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

政府正式成立。

2《临时约法》:1912孙中山颁布了由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

法》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3清帝退位:1912年2 月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4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1912 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①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②局限性: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最终又失败了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1课 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一 列强支配下的世界: 世纪初欧美列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的表现 :

经济——各国间经济联系加强;世界范围内地区分工初步显现(表现?)政治——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

特点:西欧列强支配各地区、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格局不稳定 表现:美日崛起

二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局部冲突: 三国同盟:德奥(匈)意:1882年 三国协约:英法俄:1907 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原因:

①该地区小国林立、民族众多、宗教势力彼此交错、领土纠纷复杂。

②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

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③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历来是各个国家争夺的重点。

④20世纪初,随着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重要目标,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第1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过程 一 萨拉热窝事件与大战的爆发: 1萨拉热窝事件:1914.6.28

2第一次世界大战面爆发:1914年,奥匈帝国最终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俄、德、法、英

相继投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 战争过程: 1三条战线:

东线:德奥联军——俄军 西线(主战场):英法联军——德军 南线:奥军——俄军、塞尔维亚军 2三个阶段中的重大事件 ①第一阶段:1914----1915 A、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西线):1914年9月,第一次大会战,宣告“史里芬计划”破

产,打破德军速决战

坦能堡战役:德军大败俄军 B、1915年德军战略重心东移 C、意大利对奥宣战

②第二阶段:1916年,西线大战 A、凡尔登战役:“绞肉机”,德军丧失西线作战主动权,一战转折点 B、索姆河战役:英军动用新式武器坦克(规模最大)C、英德日德兰海战:一战中规模最大海战 ③第三阶段:1917——1918年 A、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美国参战

美国参战实质原因:争夺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

影响:大大增强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一战结束 B、俄国发生十月革命,退出战争 C、协约国全线出击,德军战败 三 战争结果与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及影响:

1结束:1918年奥地利投降,德皇退位。德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2影响:

造成重大损失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①损失:战争遍及欧、亚、非三大洲,正式参战国31个,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损失。

②世界格局发生变化:摧毁了欧洲四大帝国(德意志,奥匈,奥斯曼,俄国),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局面一去不返;美日崛起参与世界霸权的争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

第1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的召开:①时间:1919年初②地点: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

③操纵国:美、英、法的政府首脑操纵了和会

一战三巨头:

美国总统威尔逊:十四点原则,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 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主张削弱德国,确保法国的大陆霸权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2结果一:签订《凡尔赛和约》 ①内容:国际联盟盟约和对德和约

②评价:凡尔赛和约把所有的战争责任都推给了德国及其盟国,这是不公平的。

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划分世界的产物,是强权政治的产物。

对德国实行严惩,激化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为二战的到来埋下了祸根。

③影响:形成凡尔赛体系:暂时稳定欧洲政治秩序 3结果二:国际联盟成立:(时间;主要机构;主要使命;缺陷)实质:是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二 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 1原因:①亚太②军备竞赛

2时间:1921年11月到1922年2月

参加国家:美 英 日 法 意 比 荷 葡 中 主要议题:解决两个问题

3〈四国条约〉美英法日 终止英日同盟〈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进行评价?

4山东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5影响和评价: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确立了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6华盛顿体系隐含的矛盾:①美日矛盾加剧②英日分歧扩大③中国与列强间的矛盾尖锐 三 战后世界: 1战后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变化:

总体特征: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支配下,英国的世界霸权遭到美国的挑战,欧洲大陆政治版图变动,世界局势暂时稳定。

具体国家

英国:债务国;英联邦形成。

欧洲大陆:四大帝国崩溃;德国由严重削弱走向恢复与稳定;法国牵头《洛迦诺公约》。2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①实质:是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的世界新秩序,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②影响:

积极方面:国际联盟适应了世界整体化进程需要;奠定了国际新格局,为20世纪世界的相对稳定创造了条件。

消极方面:强权政治;缺乏有效的解决国际争夺的机制;继续维护殖民体系;排斥苏俄。

第四单元 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第14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 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十月革命:1917年10月 1 领导人:列宁 2 背景 经过: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冬宫 结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5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三个法令:《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6 伟大意义:是俄国历史进程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它推动了20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15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一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及内容: 1时间:1921年;人物:列宁 2背景:1921年初,内战结束

3内容:①实行粮食税②采用租让制与租赁制③恢复货币关系,允许自由贸易

④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

4实质:有限度地发展资本主义

5影响评价: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从俄国的实际出发,以发展经济、巩固工农联盟为主要目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较快地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政治形势。

二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1922

第六单元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第19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一 社会习俗的变革:

内容: 内容涉及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和倡女权等方方面面,二 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 1二次革命:1913

①导火线:刺宋(教仁)案,善后借款

②结果:失败 2护国运动:1915

①原因:袁世凯倒行逆施(表现:卖国,1915.5.9,灭亡中国二十一条;1916:洪宪)

②过程:蔡锷,云南护国运动

③结果:胜利,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3 军阀割据:1912—1917

段祺瑞(皖系),冯国璋(直系),张作霖(奉系)

第20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5 一 《新青年》 :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1915 年

2主要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3主要阵地:《新青年》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前期:1917年前:民主,科学

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1917年后,宣传马克思主义(兴起: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二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主要人物:李大钊 2主要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一 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时间:1919 年 5 月 4 日 2简单经过:

①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②中心:北京→上海

③斗争主力:学生→工人

④斗争方式变化:罢课游街→三罢(罢课,罢工,罢市)

3结果: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国贼,条约上拒绝签字 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标志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①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②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巨大力量 ③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为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概况: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

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

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2意义:中共“一大”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中共“二大”的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一步结合的重要标志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 1中共“三大”(1923)召开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2国民党“一大”(1924 年 1 月)召开的内容(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①提出新三民主义,加反帝反封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②确定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二 北伐战争:

1北伐战争的开始:1926 年 7 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发开始北伐

2成果:北伐军先后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挺进到长江流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

第七单元 中国的土地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 第23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四一二”政变; 背景:(1)1927 年国民革命军相继占领上海、南京。

(2)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和江浙财团的支持下,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时间:1927年4 月 12 日 地点:上海 内容:(1)屠杀共产党人(2)镇压工农运动。2“七一五”政变:

背景:4 月 18 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当时还保持着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处于对峙状态。

时间:1927年7 月 15 日,地点:武汉 过程:(1)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同共产党决裂(2)制造了“七一五”政变。“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的影响: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3宁汉合流:“七一五”政变后,宁汉合流。(武汉→南京)4东北易帜 背景:(1)1 928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进人北京,改北京为北平。

(2)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回关外时,被日本人炸死于皇姑屯。时间:1928年12月29日

人物:张学良(张作霖之子)宣布东北易帜

影响: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二、币制改革: 1“废两改元”:

背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国内币制紊乱,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时间:1 933 年 4 月,国民政府宣布“废两改元”。

内容:规定所有款项收付及交易,一律改用银元,不得再使用银两。影响:(1)废两改元的实施,确立了银本位制,银元成为单一的主币,(2)为后来的法币改革奠定了基础。2法币改革

背景:正当中国实行“废两改元”之际,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银价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通货紧缩,导致金融恐慌。时间:1935 年11月。内容:(1)国民政府决定放弃银本位制,实施法币政策。

(2)法币政策:①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1936 年又增加中国农民银行)

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

②所有粮税完纳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 用金属货币。

影响:法币改革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有力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三、改订新约运动:

改订新约的内容:(1)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并取消领事裁判权,(2)但后者没有实际执行。

作用:(1)改订新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2)但未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

第24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一 南昌起义

1时间:1927 年 8 月 1 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等。3意义: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③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 井冈山会师:

1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

湘赣边秋收起义,毛泽东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块农村根据地);中心:宁冈 意义:中国革命从城市到农村进军,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新起点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壮大

①建立:10 月,毛泽东率部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②扩大:井冈山会师: 时间:1928 年 4 月

人物: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结果: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军委书记和党代表,朱德任军长。意义:这次会师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力量。

③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各地起义部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样。三 农村革命根据地与苏维埃政权:

中华苏维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11,瑞金,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第25课 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 一 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 年 9 月 18 日晚

2后果:东北三省沦陷,扶植溥仪成立伪满洲国 二 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1时间:1935 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 2主张:反对“华北自治”,要求“收复东北失地”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3标志:一二 · 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第26课 红军长征(1934.10瑞金,1936.10陕北)一 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

①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

②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③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委员,由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责 ④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3历史意义: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二 三大红军主力会师: 1时间:1936 年 10 月 2地点:甘肃会宁地区

第八单元 “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27课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黑色星期四

1“柯立芝繁荣”:美国经济繁荣、发挥迅速

时间:20世纪20年代 在位总统:柯立芝总统 表现:(1)1929 年,在世界贸易中,美国的份额超过英国,居世界首位,(2)资本输出额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

2危机爆发的时间: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证交所的股价暴跌。特点:①波及范围特别广②破坏力特别大③持续时间特别长

第28课

罗斯福新政

一、背景: 1、1 929 一 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 2、1933 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开始通过国家干预和调控推行反危机措施。

二、时间:1933 一 1941 年

三、实质:国家干预调控经济,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与完善

四 内容: 国家调控经济 2 社会保障措施 3R:Recovery(复兴);Reform(改革);Relief(救济)

1、国家调控经济

(一)规范金融秩序、整顿金融业:

(1)支持大银行重新开业,淘汰小银行,强令州银行加人联邦储备银行(2)公布《 存款保险法 》,设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小额存款提供信用保障,同时吸收存款,提高货币流通率,增强资金流通;(3)放弃金本位制,增发新钞,宣布美元贬值。

(二)解决失业: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

(三)调整工农业生产:

(1)复兴工业:颁布 《 全国工业复兴法 》(新政的核心),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

(2)调整农业:先后颁布两个 《 农业经济调整法 》,设立农业经济调整署,适量缩减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价格,并调整农业信贷机构。

2、社会保障措施: 目的:

(1)为了限制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进一步缓和社会矛盾(2)为了协调劳资关系 措施:(1)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积极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国会通过 《 社会保险法 》,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的救济制度 其次在全国推行累进所得税制度,加征遗产税和财产转移税。(2)协调劳资关系:

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成立劳资代表对等组成的全国劳工关系局。

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使用童工。

五、影响(评价):

罗斯福新政从 1933 年开始推行,直到 1941 年结束,主要内容可用“ 3R ”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和改革(Reform)。

1、对美国:

它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2、对其他国家示范效应:

此后,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承担起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成为 20 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

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一 墨索里尼政权: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时间:1922年率先建立法西斯政权。

二、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统治建立的标志:(1936,二二六事变)

三、希特勒上台与纳粹体制: 1希特勒上台的原因;

①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德国饱受割地赔款之苦,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恶性膨胀。②世界经济萧条进一步加重了德国的生存危机,社会严重分化。

③希特勒与纳粹党利用德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于 1933 年初上台执政。2纳粹体制的特征:纳粹体制以集权为特征,以扩张为目标。

第九单元 二战(1939—1945)

第30课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一 德国毁约扩军: 德国毁约扩军的重要史实:纳粹政权建立后,对内实施独裁,对外侵略扩张。1933年,希特勒以军备平等要求不能得到满足为由,相继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摆脱了国际束缚 1935年,德军重建空军,并随即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的军事条款 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未遭到制裁,备受鼓舞 二 英法绥靖政策:

表现:1937年前:听任法西斯国家毁约扩军

1937年后:纵容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 代表人物:张伯伦(英);达拉第(法)核心内容:①通过妥协退让以达到避战求和的目的②试图祸水东引,推动德国进攻苏 2表现:

①1937 年,英国绥靖派首领张伯伦出任首相。

②1938 年,英、法默许德、奥合并,③慕尼黑阴谋:通过 《 慕尼黑协定 》 允许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以为这样便能保住“五十年的和平”。

三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 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时间:1939 年 8 月,两国签订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内容:①双方互不侵犯;

②一方同他国交战,另一方保持中立;条约有效期为 10 年。③条约还划定了两国在未来东欧的势力范围。

2“集体安全”失败的原因:英法和苏联之间缺乏信任,以致国际局势进一步恶化

第31课

战争的爆发与扩大 一 德国突袭波兰:

1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标志:1939 年 9 月 l 日,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静坐战争)2“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英法联军成功撤退到英国,保存了有生力量。3《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1940年,德意日;核心:共同军事行动 三 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参战,二战扩大 1时间: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计划

2、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宣告了希特勒“闪

击战”的破产。

四 珍珠港事件:美国参战,二战进一步扩大 1爆发时间:1941年12月7日

2后果:揭开太平洋战争的序幕。美国参战,二战进一步扩大。

第3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重大事件:

①法国败降后,英、美两国随即确立共同军事和政治战略,结成了事实上的反法西斯联盟。

②1941 年 3 月,美国国会通过 《 租借法案 》,用于援助反法西斯国家。③苏德战争爆发时,英、美相继表态支持苏联,三国正式携手合作。④1941年8月,美英两国联合发布《大西洋宪章》 时间:1941 年 8 月 国家:美、英两国

内容:提出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居乐业、促进一切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等一系列进步和民主的原则。

反响:苏联随即表示赞同。二 主要战场的战略转折:三次战役

1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

1942 年6月 2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7—1943.2 3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

1942

三大战场的胜利,粉碎了法西斯国家称霸天下的迷蒙,吹响了反法西斯联盟胜利的号角 三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意大利投降:1943年,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2美英中发表《开罗宣言》:时间:1943年11月;内容:要求日本归还台湾等所有中国领土 3苏美英召开德黑兰会议:三巨头第一次会晤 时间:1943年11月(开罗会议后)

内容:商定双方在欧洲战场与亚洲战场上的分工与责任。开辟第二战场 4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影响:开辟欧洲第二战场。5易北河会师:1945年4月 美苏军会师

6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7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

过程:欧洲战争胜利后,盟军加大对日本的攻势。月起,美军轰炸日本本土。8 月,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远东苏军向盘踞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日本军队发起进攻。中国军队也全面反攻。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月 2 日,日本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向美、苏、中、英等同盟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8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据不完全统计,因战争而死亡者在 5000 万 人以上。

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承受了巨大牺牲,也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③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不仅为世界带来了和平,也为一个新的国际格局奠定了基础。

第五篇:高中历史整理(上海会考第一分册)

第一分册

第一单元 古代东方

古代东方文明兴起于肥沃的大河流域,农业是经济基础。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都是在农业经济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几乎都经历了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在统一之后实行了与之相适应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东西两面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2.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BC3100年之前,苏美尔人就开始使用这种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3.《汉穆拉比法典》(B)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内容及评价: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 古代埃及

1.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A 2.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A。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 的后裔,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2.金字塔与来世信仰

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最负盛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就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的旁边。

3.象形文字和纸草

古代埃及人早在BC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人最初以刻刀和石头做书写工 具,发明了笔和墨水以后,纸草、木片、石头和陶片都成了书写材料,其中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

第3课 古代印度

1.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

特征(B):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种姓制度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佛教的创立和发展: 时间:BC6世纪 地点:古代印度 创始人:悉达多

大藏经:由于内容主要有经藏、律 藏和论藏三部分组成,所以又称为三藏经或三藏。

第二单元古代美洲与黑非洲 第4课 美洲印第安文明

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玛雅文化

玛雅人长于农耕,用金石工具,从野生植物中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后来都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

第6课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1.古希腊的地理位置A 2.城邦的特征: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

3.BC5—BC4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3.雅典民主政治(C)在古代希腊人建立的众多城邦中,影响最大而又最具典型意义的是雅典。雅典城邦以其政治民主、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而著称。形成和发展:

核心: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 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确立:是在广大平民与氏族贵族长达100多年的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

里程碑:BC594年的“梭伦改革”和BC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

全盛时期:希波战争以后,BC443年至BC429年,伯里克利连续当选为雅典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开创了雅典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

评价: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 步。然而它毕竟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

第7课 希腊古典文化 1.古代希腊人创作的《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2.三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3.希罗多德及《历史》

欧洲语言文字中的“历史”一词就源于希腊语,原意为“经过调查研究的纪事”。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为标志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第8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国的开始:BC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2.罗马帝国:BC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3.罗马帝国的疆域:到DC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4.DC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这一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也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和中世纪开始的标志。

5.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第9课 罗马法体系 十二铜表法

1.背景:罗马共和国建立以后,罗马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的意识不断提高。BC451年至BC450年,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政府先后制定了12个法表,并将全部条文刻于12个铜牌之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因而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2.内容:“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3.评价B:“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它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它明文公示,按律量刑,改 变了以往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它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4.罗马人的法治精神B

第四单元古代伊斯兰世界

第10课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世界 伊斯兰教的产生 时间:DC7初

地点: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穆罕默德 经典:《古兰经》成为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

第11课 奥斯曼帝国(删除)1.1453年4月,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大军围攻君士坦丁堡。5月末,奥斯曼军队经过激战,攻占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

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2.奥斯曼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及其影响(B):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和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第五单元 中世纪西欧

第12课 封建制度

1.“采邑改革”及其影响:

DC8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 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

影响: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在采邑制度下,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实力坐大,王国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2.西欧封建制度大体产生于DC6下半叶,后逐渐扩展,DC11前后基本确立。

3.等级君主制(B)背景:DC12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 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自DC13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

定义: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等阶级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权力分配: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

意义: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初步形成标志: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第14课 庄园和城市

1.中世纪庄园: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合,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

2城市争取自治斗争的常用方式: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是常用的两种手段。

宗教:基督教的兴起

1.兴起:1世纪上半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间

2.中世纪教会和西欧教会(删除):(1).互相利用,互为依存,各得其所(6——11世纪):

基督教:在日耳曼人中广为传播,影响大增;

教会成为最大封建主,掌控西欧耕地总面积三分之一;

聚敛财物,什一税遗憾为最。

(2).教皇权力极盛(13世纪): 表现:对西欧教会集权统治,干涉各国内政,鼓吹教权至上,力图建立天主教会主宰一切的世界。

影响:干扰了西欧各国政治统一的进程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阻碍了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导致日后宗教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3).教权逐步衰落(14世纪以后)原因: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市民阶层的支持,英、法等国中央集权加强,教会权力逐渐被削弱。

过程:阿维尼翁之囚是由盛转衰的标志——法、意等争夺教廷控制权,天主教会一度出现两个、甚至三个教皇,天主教会大分裂。教权更趋衰落,干预世俗事务的能力下降。

文化:圣经和西方文学艺术

(1).《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内容丰富。

《旧约全书》中的《诗篇》、《箴言》、《雅歌》最具文学色彩,是西方文学组成部分之一,在西方流传甚广。(2).对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供素材,被反复使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后世作家和艺 术家在圣经中注入新的内涵,宣扬新的思想和理念,有的成为西方文学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如《最后的晚餐》和《创世纪》(米开朗基罗),展现了人文主义理念。

下载上海会考历史基础知识过关(第五分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会考历史基础知识过关(第五分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海历史会考复习

    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 知识整理[5篇材料]

    第五分册 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 第1课 鸦片战争 知道: 1、 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2、 虎门销......

    上海历史高二会考复习之第四分册练习1(推荐阅读)

    第四分册练习1.“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一变化( ) ①源于新航路的开辟 ②推动世界市场雏形......

    上海历史高中第二分册知识点

    第二分册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A 时间和内容: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 原始农业......

    历史第二分册

    第二分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标志和意义;姜寨遗址的特征 A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标志着人......

    上海高中历史(华师大版)第五分册练习册答案范文

    上海高中历史(华师大版)第五分册练习册答案第一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基础练习1.林则徐 虎门销烟 2。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3。B 4。A 5。B 6。D 二.拓展练习7.(1)“我......

    上海历史会考中国近现代史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第五分册考纲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B 1、中国:逐渐衰落,危机四伏 1)政治: 封建专制,矛盾激化; 2)经济: 自给自足,国库亏空;......

    与2010年上海会考有关第五分册知识点默写(1-3课答案))(第五册全部)1

    第五分册 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 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辱的坚定决心 2《南京条约》: 1)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