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10年上海会考有关第四分册知识点默写答案(2-6)(5篇)

时间:2019-05-14 11:47: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与2010年上海会考有关第四分册知识点默写答案(2-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与2010年上海会考有关第四分册知识点默写答案(2-6)》。

第一篇:与2010年上海会考有关第四分册知识点默写答案(2-6)

与2010年上海会考有关第四分册知识点默写答案

第2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君主专制

1前提条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2社会基础:

1)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2)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3)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形成: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评价: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君主专制初期,两国打击大贵族势力,全力加强皇权,并颁布了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比如鼓励商品输出、颁布航海法令、给予贸易公司垄断权等等,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第3课 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三、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

积极方面:(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2)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先后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消极方面: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洲的殖民统治道路,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空前浩劫,造成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第5课 英国革命

一、革命爆发;

1、背景

根本原因:17世纪上半期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而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议会为舞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施封建专制统治,具体表现为

政治上:鼓吹“君权神授”,迫害“清教徒”新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的期望与专制王权相违背; 经济上:实行专卖,巧立名目搜刮民众

影响: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三、革命成果——君主立宪制确立

1、确立标志: 1)《权利法案》的颁布—宪法性质的文件。时间:1689年;颁布机构:议会 内容: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终止任何法律或增加税收,议员有言论自由

意义: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为英国社会的长期稳定提供保证。2)《王位继承法》 时间:1701年 颁布机构:议会 内容:规定今后英国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2、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意义:

确立“议会之上”的原则和君主立宪制,此后,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

第6课 启蒙运动

一、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提供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2、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

3、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想禁锢;自然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共同点 一批先进的思想家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宣扬自由和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二、宣扬自由和平等

背景:“自由”、“平等”思想是17-18世纪西欧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主张:17-18世纪作为先进阶级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自由”“平等”,勇敢地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

作用:为欧美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也影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

“自由”、“平等”作为人类文化成果,其精华部分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至今影响着世界各国人民。

第7课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一、背景

1根本原因:到18世纪中叶,北美各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而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的独立和经济发展 2直接原因(具体原因):

北美殖民地盛行地方自治,民主意识较浓厚 殖民地之间经济的差异性促进统一的市场形成 英国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激化了矛盾 3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

1、开端:莱克星顿枪声(1775.4)

2、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1775.5)

3、建国:签署《独立宣言》(1776.7)《独立宣言》 时间:1776年7月4日

颁布机构:大陆会议,杰弗逊等起草 意义:宣告美国独立

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1777)

5、结束:约克镇投降(1781)

6、胜利: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独立战争的影响:

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

二、美国联邦制度确立 1《合众国宪法》

1)目的:为了加强国家机器 2)时间:1787年制宪会议通过 3)内容:

①规定联邦体制取代邦联制,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 ②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原则构建;

(由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联邦高等法院(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分别掌握立法、行政、司法权力。

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与2010年上海会考有关第四分册知识点默写答案

第2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君主专制

1前提条件:___________的形成和___________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 2社会基础: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国___________失去昔日的权势,不得不依靠___________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2)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强大王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辟道路; 3)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形成:_________世纪下半叶开始,___________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评价: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君主专制初期,两国打击___________,全力加强皇权,并颁布了一系列___________政策,比如鼓励商品输出、颁布航海法令、给予贸易公司垄断权等等,客观上有利于___________发展。

3、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___________英国。在法国,君主宣扬“___________”,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___________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出现不同结果埋下了伏笔。

一、君主专制

1前提条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2社会基础:

1)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2)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3)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形成: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评价: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君主专制初期,两国打击大贵族势力,全力加强皇权,并颁布了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比如鼓励商品输出、颁布航海法令、给予贸易公司垄断权等等,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出现不同结果埋下了伏笔。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2、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

第3课 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时代背景(根本原因):15世纪_________关系和_________发展,对黄金需求增加,而西欧市场上货币普遍短缺。2主观动机:《_________》在西欧流传,极大刺激了西欧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_________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

客观因素:_________崛起,传统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破坏,商品价格飞涨

技术条件:地圆学说日益流行、______和______技术的进步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葡萄牙的迪亚士率先_________,克服了_________,达伽玛_________,开通了_________;西班牙的哥伦布_________,开辟了_________,麦哲伦完成了_________。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在_______,代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时代背景(根本原因):15世纪商品货币关系和国际贸易发展,对黄金需求增加 主观动机: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刺激西欧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西欧各国君主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

客观因素:奥斯曼帝国崛起,传统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破坏,商品价格飞涨 技术条件:地圆学说日益流行、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

葡萄牙的迪亚士率先_________,克服了_________,达伽玛_________,开通了_________;西班牙的哥伦布_________,开辟了_________,麦哲伦完成了_________。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给亚非美洲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有人认为,它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你的意见如何?

三、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

积极方面:(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2)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先后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消极方面: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洲的殖民统治道路,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空前浩劫,造成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第5课 英国革命

1603年,开始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国王在经济上对许多手工产品和农产品实行_____,巧立名目搜刮民众,在政治上:鼓吹“_____”,迫害“清教徒”,__________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新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以_____为舞台,向_____发起挑战。_____年召开的“__________”,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_____年议会颁布《__________》,_____年议会通过《__________》,由此英国确立了“__________”的原则和__________制度,此后,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 定发展时期,为__________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

1603年,开始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国王在经济上对许多手工产品和农产品实行专卖制,巧立名目搜刮民众,在政治上:鼓吹“君权神授”,迫害“清教徒”,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新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渴望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他们以议会为舞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1640年召开的“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由此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此后,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

一、革命爆发;

1、背景

根本原因:17世纪上半期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而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议会为舞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施封建专制统治,具体表现为

政治上:鼓吹“君权神授”,迫害“清教徒”新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的期望与专制王权相违背; 经济上:实行专卖,巧立名目搜刮民众

影响: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三、革命成果——君主立宪制确立

1、确立标志:

1)《权利法案》的颁布—宪法性质的文件。时间:1689年;颁布机构:议会 内容: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终止任何法律或增加税收,议员有言论自由

意义: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为英国社会的长期稳定提供保证。2)《王位继承法》 时间:1701年 颁布机构:议会 内容:规定今后英国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2、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意义:

确立“议会之上”的原则和君主立宪制,此后,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

第6课 启蒙运动

一、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提供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2、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

3、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想禁锢;自然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共同点 一批先进的思想家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宣扬自由和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二、宣扬自由和平等

背景:“自由”、“平等”思想是17-18世纪西欧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主张:17-18世纪作为先进阶级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自由”“平等”,勇敢地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

作用:为欧美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也影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

“自由”、“平等”作为人类文化成果,其精华部分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至今影响着世界各国人民。

为了加强国家机器,1787年美国来自各州的代表在费城_召开制宪会议__。制定了《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根据宪法,美国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各州的法律不能违背联邦宪法和法律。联邦政府拥有征税、征兵、发行统一的货币和管理对外贸易的权力。新的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原则构建;由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联邦高等法院(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分别掌握立法、行政、司法权力。

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为了加强_________,1787年美国来自各州的代表在_________召开_________会议__。制定了《_________》,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根据宪法,美国实行_________与_________分权的国家体制;各州的法律不能__________________。联邦政府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管理对外贸易的权力。新的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原则构建;由参众两院构成的_________为最高立法机构;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__________________,法官由_________任命,任职终身。

美国的联邦制度的确立,解决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的关系,以及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使美国以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国启蒙思想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表现在什么方面?

《独立宣言》继承和发展了启蒙思想家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思想;论证了独立战争的正义之处,为美国独立寻找到了理论依据。而1787年,制宪会议确立了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构思来源于孟德斯鸠的理论。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证明了法国启蒙思想的切实可行。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一分,40分)

A1、英法两国分别成为民族国家,对这一历史现象产生深刻影响的一场战争是(1)A.百年战争。B.玫瑰战争。C.七年战争。D.十字军东征。

A2、“每一种灾难都有可能降临于我和我的家庭,但只求上帝能够拯救法兰西”,这是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法国民众的一种想法,其中可见(1)A.民族意识。B.宗教观念。C.迷信思想。D.宿命观点。

D3、恩格斯曾经说:“对英国幸运的是旧的封建诸侯已经在蔷薇战争(玫瑰战争)中自相残杀殆尽。” 英国在中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无意中破坏了封建制度的基础:玫瑰战争留下的是一片废墟,等待着新的制度进来填补,这种新的制度应该是(4)A.采邑制。B.教皇制。C.等级君主制。D.专制君主制。

D4、古代中国对新航路开辟做的重大贡献是(4)

A.提出了地圆学说 B.火药的发明 C.造船技术的传播 D.指南针的应用 D5、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对当时的地圆学说提供了确证的是(4)

A.达•伽马的航行 B.哥伦布的航行 C.迪亚士的航行 D.麦哲伦的航行

D6、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象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4)A.给土著人带去火种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B7、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走上殖民征服道路的欧洲国家是(2)

A.英国、西班牙 B.葡萄牙、西班牙 C.葡萄牙、法国 D.英国、法国 A8、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1)

A.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B.《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C.欧洲商品危机的出现。D.地圆说和罗盘针的应用。

C9、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孤立和隔绝局面,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是(3)A.基督教的创立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的开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10、2004年3月,英国业余历史学家宣称郑和是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如果他的证据成立,全世界的历史书都要改写,因为目前大家公认的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3)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C 11.1524年,有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所谓走向世界“中央”的关键因素是„„„„„„()A.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B.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国家

C.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D.成功地完成了工业革命

A12、《蒙娜丽莎》、《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伟大作品的产生,主要说明了(1)A.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 B.世俗社会的生活状况 C.反对基督教的宗教活动 D.封建社会的经济繁荣

B13、有人说16世纪的西欧“发现了世界,发现了人”,这是指:①资本主义萌芽 ②新航路开辟 ③文艺复兴运动 ④启蒙运动(2)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D14、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父子强调“君权神授”体现的是什么思想(4)

A.敬畏神灵的思想 B.和平民主的思想C.尊重国王的思想 D.封建专制的思想 D1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维护自己的权益,与王权斗争的阵地是(4)A.王室 B.农村 C.城市 D.议会 C16、1642年挑起英国内战的是(3)

A.议会军 B.新模范军 C.国王 D.资产阶级

B17、英国内战中,议会方面组织的新式军队名称是(2)A.国民自卫军 B.新模范军 C.大陆军 D.铁军

A18、1649年,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处死的国王是(1)A.查理一世B.詹姆士一世C.查理二世D.詹姆士二世

C19、1660年某国王回国登基后,马上反攻倒算,宣布凡参与审判前国王的人都犯有“弑君罪”不在赦免之列。这个国王是(3)

A.詹姆士一世 B.查理一世 C.查理二世 D.詹姆士二世 D20、1688年宫廷政变后实际掌握英国最高权利的是(4)

A.国王威廉•奥伦治 B.国王詹姆士二世 C.封建贵族 D.议会 D21、英国革命后实行的君主立宪的含义是(4)

A.君主制订宪法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君主、议会、法院三权分立 D.君主权利受宪法制约

B22、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仍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国家最高权利却掌握在国会手中而不是妇女运动手中,这种政治制度源于:(2)

A.《宅地法》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C23、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3)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B2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反复的根本原因是(2)A.新贵族具有保守性 B.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水平不高 C.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 D.资产阶级缺乏斗争经验

C25、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下,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脱去封建制度的神圣外衣,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一系列资产阶级国家的学说,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以重大推动。启蒙运动最早出现于(3)A.15世纪。B.16世纪。C.17世纪。D.18世纪。B26、西欧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2)

A.西欧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B.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启蒙思想家对理性的呼唤 D.近代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

C27、以下哪些内容是对法国启蒙运动中“启蒙”一词的解释(3)①怀疑教会的权威 ②抨击封建专制统治

③用“理性”来唤起民众 ④强调人的尊严和独立精神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③④ A28、启蒙运动萌发于英国,而高潮却出现于(1)A.法国。B.美国。C.德国。D.意大利。B29、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是(2)

A.国家机构的“平等与民主” B.国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C.强化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 D.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C30、在启蒙运动中,流传着一句名言:“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反映了启蒙思想家(3)

A.主张限制王权,保障议会自由。B.提倡君主立宪,提倡言论自由。C.宣传权利平等,争取政治自由。D.反对教权主义,倡导信仰自由。

B31、恩格斯称赞法国的启蒙思想家“都是非常革命的”,这是因为他们①反对封建特权②反对专制王权③主张实行法治④倡导人文主义(2)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B32、中国古代和世界近现代都很注意用权力制约权力,以下关于隋唐三省职权的牵制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中的三权制约最根本的不同是:()A.三权内容不同 B.本质目的不同 C.制约方式不同 D.对社会影响不同 A33、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全面阐述这一思想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A.卢梭 B.孟德斯鸠 C.狄德罗 D.伏尔泰 B34、英国将在北美建立的13快殖民地视为(2)A.亲密无间的兄弟 B.永久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 C.平等合作的伙伴 D.建立外交关系的政治同盟 B35、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的事件是(2)A.波士顿倾茶事件 B.列克星敦枪声 C.民兵整编为大陆军 D.《独立宣言》发表

C36、美国联邦政府中有权监督立法,解释宪法以及拥有最高裁判权的是(3)A.国会 B.总统 C.联邦高等法院 D.最高检察院

A37、美国1787年制宪原则起源于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1)A.盂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狄德罗

A38、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法国大革命初期,各地人民组织自治政府,政权落入国民会议手中。以上史实体现的政治主张是:(1)

A.主权在民 B.三权分立 C.议会制度 D.社会契约 C39.“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标志这一变化的事件是„„„„„„„„„„„„„„„„„„„„„„„„„„()A.“光荣革命”的成功 B.查理一世遭处死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共和制度的建立 D40.“这一革命的发生并不同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这场革命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中国辛亥革命C.德国王朝统一战争D.美国独立战争

二、简释与问答题(共40分)41、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10分)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2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8分)

42、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给亚非美洲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有人认为,它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你的意见如何?(8分)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

积极方面:(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2)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先后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消极方面: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洲的殖民统治道路,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空前浩劫,造成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43、分析17世纪初80年代的英国政治、经济状况,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或阻碍或促进生产的发展,对于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17世纪上半期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但是斯图亚特王朝实施封建专制统治,具体表现为政治上:鼓吹“君权神授”,迫害“清教徒”新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的期望与专制王权相违背;经济上:实行专卖,巧立名目搜刮民众;影响: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由此可见,而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障碍,封建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议会为舞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1640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后的英国,政治上通过颁布《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议会之上”的原则和君主立宪制,此后,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由此可见,生产关系已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由此可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或阻碍或促进生产的发展,对于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标志: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11月英国新议会的召开。在新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提出限制王权,具有革命的意义。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后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权利法案》的主要精神是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同时将议会拥有的自由和权利以法律形式予以肯定.代表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地位的确立。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在其影响下,欧美许多国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汇成了一股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六、法国大革命的有关标志:

44、阅读下列三段启蒙思想家的言论:

“教士不能以违反精神的罪名剥夺一个公民的丝毫权利,因为教士自己也是一个有罪的人。他应为其他罪人祷告,而不应裁判他们。”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人更为奴隶。”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请回答:

(1)这三段言论依次是哪一位思想家的言论?(2)他们的思想特点依次是:

(3)三个思想家的思想共同特点是: 34.(1)伏尔泰、卢梭、盂德斯鸠

(2)伏;抨击封建教会;卢:主张天赋人权;盂:主张三权分立

(3)都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宣扬自由和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总之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45.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采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

问题

(1)为什么人们普遍认为“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2)所谓独立战争后“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腑”存在着哪些弊端?(3)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产生的? 答案(1)在美国要用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把历史上比较松散的13个州紧密统一起来,又要在一个国里确保共和制,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可能的。

(2)难以维系享有独立与主权的各州,无权统一关税政策,无力阻止英国的商品倾销,更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3)组建了联邦制国家,确定了中央集权的原则;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确定了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原则和相应的民主原则。

22、下面一段话有六处错误,请在错处下面划线并将正确答案依次填在文后的括号内: 1776年7月14日,美国十三个殖民地的代表在波士顿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一致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建立。1787年,大陆会议制定了美国宪法。1789年3月,美国第一届国会在费城开幕,同年4月30日,合众政府正式成立。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1)_14__改_4_(2)美国改北美(3)波士顿改费城(4)大陆会议改制宪会议(5)费城改纽约(6)合众改联邦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之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有可能使他们获得安全和幸福。┅——《独立宣言》

第二篇:与2010年上海会考有关第五分册知识点默写(1-3课答案))(第五册全部)1

第五分册

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辱的坚定决心

2《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40年6月英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爆发 2)《南京条约》主要内容: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1)割地:(2)赔款:

(3)开放通商口岸:(4)协定关税:

(1)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

(3)开放通商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其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的权利)3)《南京条约》的影响:(1)地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影响: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3鸦片战争影响(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1)社会性质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主要矛盾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务变化: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4)社会经济变化:列强除了继续向中国走私鸦片之外,还争相通过通商口岸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外国的市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三方面为中国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5)思想文化变化:

(1)代表人物: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继承并发展了明清之际讲求“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

(2)代表作及其观点: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

1)爆发的时间:1856年 2)借口:

(1)英国:1856年10月,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蓄意制造事端,发动战争。(2)法国:随后,法国也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出兵中国。

3)实质: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侵略者闯入圆明园,在掠走园中大量奇珍异宝之后,又纵火焚烧了这座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

3《北京条约》1860年,在英法联军的威逼之下,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1)主要内容

(1)对天津条约态度:《天津条约》完全有效;(2)开放通商口岸: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地: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4)赔款: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条约的影响: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天朝田亩制度》

1)背景:1853;定都天京之后 2)特点:(1)纲领性:

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表达了人民要求废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剥削愿望。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主要政策.是纲领性文件(2)空想性:

这种绝对平均主义方案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即使是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也未实行过。

2天京变乱;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内讧,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打伤,太平天国由强盛转向衰弱。3《资政新篇》

1)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方案。2)内容

(1)政治:改革内政;

(2)经济: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3)教育:提倡新式学校、医馆;(4)外交:与外国通商,进行文化交流

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未能付诸实施。4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性质: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斗争规模:(时间长)前后坚持抗清十多年(1851-1864年);(范围广)席卷大半个中国;(影响大)建立政权,颁布纲领,提出资本主义方案,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启示:,旧式的农民战争不可能为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苦境的中国找到一条出路。

第三篇:与2010年上海会考有关第五分册知识点默写(1-3课答案))(第五册全部)1

第五分册

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辱的坚定决心

2《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40年6月英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爆发 2)《南京条约》主要内容: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1)割地:(2)赔款:

(3)开放通商口岸:(4)协定关税:

(1)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

(3)开放通商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其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的权利)3)《南京条约》的影响:(1)地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影响: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3鸦片战争影响(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1)社会性质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主要矛盾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务变化: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4)社会经济变化:列强除了继续向中国走私鸦片之外,还争相通过通商口岸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外国的市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三方面为中国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5)思想文化变化:

(1)代表人物: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继承并发展了明清之际讲求“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

(2)代表作及其观点: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

1)爆发的时间:1856年 2)借口:

(1)英国:1856年10月,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蓄意制造事端,发动战争。(2)法国:随后,法国也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出兵中国。

3)实质: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侵略者闯入圆明园,在掠走园中大量奇珍异宝之后,又纵火焚烧了这座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

3《北京条约》1860年,在英法联军的威逼之下,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1)主要内容

(1)对天津条约态度:《天津条约》完全有效;(2)开放通商口岸: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地: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4)赔款: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条约的影响: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天朝田亩制度》

1)背景:1853;定都天京之后 2)特点:(1)纲领性:

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表达了人民要求废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剥削愿望。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主要政策.是纲领性文件(2)空想性:

这种绝对平均主义方案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即使是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也未实行过。

2天京变乱;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内讧,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打伤,太平天国由强盛转向衰弱。3《资政新篇》

1)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方案。2)内容

(1)政治:改革内政;

(2)经济: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3)教育:提倡新式学校、医馆;(4)外交:与外国通商,进行文化交流

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未能付诸实施。4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性质: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斗争规模:(时间长)前后坚持抗清十多年(1851-1864年);(范围广)席卷大半个中国;(影响大)建立政权,颁布纲领,提出资本主义方案,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启示:,旧式的农民战争不可能为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苦境的中国找到一条出路。

第4课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背景

1)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奕、文祥,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2)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物,如外交、通商、关税、关税、海防等,后来又逐渐扩展到购置舰船、设厂、开矿、筑路、派遣留学等,权力很大,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2 从“求强”到“求富” 1)典型的军事企业及地位:

(1)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这是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军事企业

(2)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2)典型的民用企业及地位:

(1)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2)李鸿章开办的开平矿务局,这是近代最早使用机器采掘的大型煤矿。3)整顿海防,筹建新式海军:建成北洋舰队。4)新式学堂:

1862年,在奕主持下,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 5)派遣留学生:

洋务派派遣幼童赴美留学 3 洋务运动的评价

1)进步性: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2)局限性:

(1)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的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的。(2)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很多弊端。

第四篇:上海会考历史基础知识过关(第四分册)

第四分册

第2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

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百年战争深刻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进程。百年战争的失败使英国人专注于自身事物,民族意识日趋明晰。法国因共同抗击英国入侵者的斗争,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领土统一也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一切都有利于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要素:1)玫瑰战争后,英国完成政治统一;2)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各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统一市场形成;3)伦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4)英语成为英国的民族语言,在全国通用。形成时间:15世纪末。

法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要素:1)百年战争结束后,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政治统一;2)以巴黎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3)法语成为全国通用语言。形成时间:15世纪末。

君主专制背景:1)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2)封建贵族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3)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4)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时间: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影响:1)打击封建大贵族的势力;2)颁布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第3课

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1)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作为当时主要货币的黄金在市场上普遍短缺(根本原因);2)《马可•波罗行纪》极大的刺激了一些西欧人追求财富的欲望,他们期望能到东方去实现自己的黄金梦(直接原因);3)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交易总量锐减,商品价格飞涨。条件:1)西欧各国君主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2)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时间 支持国家 探险家 航线

1487年 葡萄牙 迪亚士 西欧——好望角

1492——1498年 西班牙 哥伦布 西欧——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1497年 葡萄牙 达•伽玛 西欧——好望角——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1519——1522年 西班牙 麦哲伦 环球航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积极:1)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世界从孤立走向整体;2)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3)引发早期殖民扩张,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消极:引发的早期殖民扩张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第4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意大利;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1)定义:14——16世纪,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席卷西欧各国,这场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3)基础: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进步性:1)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在文学艺术和思想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局限性:过于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带有个人主义倾向。第5课

英国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长期议会”的召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内战的简况:1)1642年,查理一世向议会宣战;2)1644年,克伦威尔率军在马斯顿草原击败王军,取得内战以来首次大捷(马斯顿草原大捷);3)1645年,“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彻底击败王军(纳西比战役);4)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议会成立共和国;5)1660年,查理二世回伦敦登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1688年,威廉任英国国王,废黜詹姆斯二世,此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1)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2)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3)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意义:此后,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第6课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

启蒙运动的背景:1)先进的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2)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1)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通过国王的改革就可以过渡到君主立宪制;2)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3)卢梭推崇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

宣扬自由和平等: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自由是源于自己独立意志的一种行为,但要“受法律支配”。平等和自由,两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第7课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英国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阻碍了当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美国独立战争的基本进程:导火线: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倾茶事件;过程:1)1775年4月19日,列克星敦枪声,独立战争开始;2)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整编大陆军,推举华盛顿任总司令,大陆会议成为北美人民反英的最高权力机构;3)1776年7月4日,颁布《独立宣言》(该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宣告美国独立;4)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战争的转折;5)1781年,康华里在约克镇率部投降,独立战争基本结束;6)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意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

《合众国宪法》:时间:1787年5月9日,制定《合众国宪法》,确立美国的联邦制度。内容:美国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各州的法律不能违背联邦宪法和法律。联邦政府拥有征税、征兵、发行统一货币和管理对外贸易的权力。新的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构建:由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

联邦制度确立的意义: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第8课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称为法国革命的导火线。

革命进程: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开始在法国实施君主立宪政体,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3)从1792年起,普鲁士、奥地利、俄国、英国等多次组织反法联军进行武装干涉,巴黎人民多次起义,先后将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推上政治前台;4)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掌握政权,开始了法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帝国建立和结束的时间:1)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拿破仑帝国;2)1815年,拿破仑帝国崩溃,结束了拿破仑对法国的统治。

《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从法律上巩固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成为许多国家编纂新法典时参考的蓝本。第9课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1)君主立宪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成了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3)“光荣革命”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破产失地的农民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4)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阶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5)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也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

机器的发明与改进:1)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2)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利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3)1782年,詹姆斯•瓦特研制“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4)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了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1)农业社会变为工业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缩小,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增大;2)阶级关系变化,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成为社会发展主导力量,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3)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带动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缩小,生活内容丰富,教育普及,生活质量提高,同时城市发展带来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第10课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现代工厂制度: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资本家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进行机械化生产。19世纪下半叶,工厂成为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经营管理的规章,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工厂制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12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初步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悟。但它把社会主义看成是理性的产物,而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回避政治斗争,诉诸经济和社会改良,并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希望寄托于人们得到的觉悟。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独立登上了政治舞台;2)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13课

巴黎公社 “三月十八日革命”的时间及结果:1871年3月18日凌晨,临时政府派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放手要塞,引发工人起义。“三月十八日革命”后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临时掌握政权。

巴黎公社建立的时间:1871年3月28日,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公社的革命措施:废除常备军,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公社委员会由人民普选产生,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及所有公职人员最高薪金不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将逃亡工厂主的企业交工人协作社管理,以迅速恢复生产;实行免费劳动介绍、禁止克扣工资、男女同工同酬等社会立法,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推行免费教育和世俗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反对民族沙文主义、民族压迫和侵略战争等等。

巴黎公社的失败:从1871年4月开始,集中军事力量围剿公社,巴黎公社经过一周的浴血奋战,最后被残酷镇压下去。

巴黎公社的原则:无产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自己的新国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消灭阶级压迫、实现人类解放的手段。第14课

美国的扩张和强盛

美国经过19世纪上半叶的拓展成为“两洋国家”:19世纪上半叶,美国借助移民拓荒,以强占、购买和侵略等手段,最终成为一个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两洋国家”。

南北战争的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逐渐尖锐,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经过:1)1861年,擅自宣布脱离联邦的南部州首先挑起内战;2)1862年,林肯总统先后颁布了《宅地法》、《解放宣言》,扭转了战局;3)1865年4月,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的胜利结束。意义:南北战争的结果,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危险,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战争期间,美国政府以民主方式基本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并在法律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壮大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第15课

德国的统一和崛起

俾斯麦的“铁血”统一道路:1862年,俾斯麦为首相,力主强硬的“铁血”统一道路,即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取得民族统一。

三次王朝战争:1864年到1870年,在俾斯麦的策划和指挥下,普鲁士连续发动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全部取得胜利。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德国崛起的表现:19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在工业生产方面超过英国,一跃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第16课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1689年,彼得一世为使俄国强大起来,效法西欧国家,实行改革。作用:1)进步性:促进俄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俄国在摆脱落后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加强沙俄对外扩张的军事力量;2)局限性:沙俄君主专制和封建农奴制不但没有受到触动,反而得到强化。

废除农奴制:1)背景:俄国的资本主义受到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农奴制的压抑和束缚,发展缓慢。到19世纪,没落腐朽的农奴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俄国社会的发展。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农奴制的弊端暴露无遗,沙皇专制也面临空前的统治危机。2)时间、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宣布农民获得自由民的权力和地位,可以自由经营工商业,订立契约,拥有动产、不动产和独立处理个人以及家庭事务。地主不得任意买卖、处罚农民。农民缴纳赎金后,可得到一块份地。法令还规定了赎买土地的手续和赎金计算办法。3)影响: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进步性);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局限性)。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从锁国到被迫开关的重要史实:1)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对内强化武士专制,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率军武力叩关,胁迫日本与美国签订《日美亲善条约》(即《神奈川条约》),结束了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

明治维新:1)倒幕维新运动(前提):1868年1月,武力倒幕派发动宫廷政变,废除幕府制度,实行“王政复古”,建立新政府。2)时间:1868年10月23日,日本改元明治,并开始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政策和措施,史称“明治维新”。3)内容:明治政府通过“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消除了各地藩阀势力和封建割据。实行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权,并使政府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度,倡导四民平等。撤除关卡、行会,允许人民自由择业,同时鼓励工商、嘉奖贸易。此外还推行教育改革,大办近代学校,引进欧美科技;进行移风易俗,开化社会文明;实行征兵制度,加强军事力量。4)影响: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废除了幕府时期和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最终实现了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目的;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成为后来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核心内容:电机的发明和运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电力时代到来了;相关领域的变化:1)钢铁冶炼技术取得重大进展,钢材逐渐取代熟铁,成为风行世界的新材料;2)内燃机的发明,带动汽车工业的诞生和迅速崛起,交通运输展现新面貌;3)化学工业称为重要的生产部门。

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1)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垄断资本,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成为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2)进入垄断阶段后,资本输出成为西方列强重要的扩张手段。第19课

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和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资本输出对殖民扩张的影响:1)进入垄断时期后,资本输出给新一轮的殖民扩张活动注入强大动力,并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扩张;2)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高潮;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第五篇:高中历史整理(上海会考第一分册)

第一分册

第一单元 古代东方

古代东方文明兴起于肥沃的大河流域,农业是经济基础。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都是在农业经济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几乎都经历了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在统一之后实行了与之相适应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东西两面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2.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BC3100年之前,苏美尔人就开始使用这种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3.《汉穆拉比法典》(B)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内容及评价: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 古代埃及

1.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A 2.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A。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 的后裔,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2.金字塔与来世信仰

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最负盛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就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的旁边。

3.象形文字和纸草

古代埃及人早在BC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人最初以刻刀和石头做书写工 具,发明了笔和墨水以后,纸草、木片、石头和陶片都成了书写材料,其中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

第3课 古代印度

1.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

特征(B):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种姓制度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佛教的创立和发展: 时间:BC6世纪 地点:古代印度 创始人:悉达多

大藏经:由于内容主要有经藏、律 藏和论藏三部分组成,所以又称为三藏经或三藏。

第二单元古代美洲与黑非洲 第4课 美洲印第安文明

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玛雅文化

玛雅人长于农耕,用金石工具,从野生植物中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后来都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

第6课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1.古希腊的地理位置A 2.城邦的特征: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

3.BC5—BC4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3.雅典民主政治(C)在古代希腊人建立的众多城邦中,影响最大而又最具典型意义的是雅典。雅典城邦以其政治民主、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而著称。形成和发展:

核心: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 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确立:是在广大平民与氏族贵族长达100多年的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

里程碑:BC594年的“梭伦改革”和BC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

全盛时期:希波战争以后,BC443年至BC429年,伯里克利连续当选为雅典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开创了雅典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

评价: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 步。然而它毕竟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

第7课 希腊古典文化 1.古代希腊人创作的《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2.三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3.希罗多德及《历史》

欧洲语言文字中的“历史”一词就源于希腊语,原意为“经过调查研究的纪事”。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为标志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第8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国的开始:BC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2.罗马帝国:BC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3.罗马帝国的疆域:到DC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4.DC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这一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也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和中世纪开始的标志。

5.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第9课 罗马法体系 十二铜表法

1.背景:罗马共和国建立以后,罗马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的意识不断提高。BC451年至BC450年,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政府先后制定了12个法表,并将全部条文刻于12个铜牌之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因而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2.内容:“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3.评价B:“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它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它明文公示,按律量刑,改 变了以往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它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4.罗马人的法治精神B

第四单元古代伊斯兰世界

第10课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世界 伊斯兰教的产生 时间:DC7初

地点: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穆罕默德 经典:《古兰经》成为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

第11课 奥斯曼帝国(删除)1.1453年4月,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大军围攻君士坦丁堡。5月末,奥斯曼军队经过激战,攻占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

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2.奥斯曼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及其影响(B):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和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第五单元 中世纪西欧

第12课 封建制度

1.“采邑改革”及其影响:

DC8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 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

影响: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在采邑制度下,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实力坐大,王国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2.西欧封建制度大体产生于DC6下半叶,后逐渐扩展,DC11前后基本确立。

3.等级君主制(B)背景:DC12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 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自DC13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

定义: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等阶级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权力分配: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

意义: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初步形成标志: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第14课 庄园和城市

1.中世纪庄园: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合,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

2城市争取自治斗争的常用方式: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是常用的两种手段。

宗教:基督教的兴起

1.兴起:1世纪上半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间

2.中世纪教会和西欧教会(删除):(1).互相利用,互为依存,各得其所(6——11世纪):

基督教:在日耳曼人中广为传播,影响大增;

教会成为最大封建主,掌控西欧耕地总面积三分之一;

聚敛财物,什一税遗憾为最。

(2).教皇权力极盛(13世纪): 表现:对西欧教会集权统治,干涉各国内政,鼓吹教权至上,力图建立天主教会主宰一切的世界。

影响:干扰了西欧各国政治统一的进程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阻碍了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导致日后宗教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3).教权逐步衰落(14世纪以后)原因: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市民阶层的支持,英、法等国中央集权加强,教会权力逐渐被削弱。

过程:阿维尼翁之囚是由盛转衰的标志——法、意等争夺教廷控制权,天主教会一度出现两个、甚至三个教皇,天主教会大分裂。教权更趋衰落,干预世俗事务的能力下降。

文化:圣经和西方文学艺术

(1).《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内容丰富。

《旧约全书》中的《诗篇》、《箴言》、《雅歌》最具文学色彩,是西方文学组成部分之一,在西方流传甚广。(2).对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供素材,被反复使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后世作家和艺 术家在圣经中注入新的内涵,宣扬新的思想和理念,有的成为西方文学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如《最后的晚餐》和《创世纪》(米开朗基罗),展现了人文主义理念。

下载与2010年上海会考有关第四分册知识点默写答案(2-6)(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与2010年上海会考有关第四分册知识点默写答案(2-6)(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海会考历史基础知识过关(第五分册)

    第五分册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虎门销烟的时间:1839年6月;领......

    上海历史高二会考复习之第四分册练习1(推荐阅读)

    第四分册练习1.“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一变化( ) ①源于新航路的开辟 ②推动世界市场雏形......

    上海历史高中第二分册知识点

    第二分册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A 时间和内容: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 原始农业......

    上海会考历史基础知识过关(第二分册)(最终版)

    第二分册 第1课中华文明的摇篮 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标志:学会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意义:1)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

    高一历史第三分册 默写练习答案

    第三分册 默写练习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 一、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1、北宋建立: 2、文官体制 (1)军事上的表现:中央:“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第5册 知识点

    第5分册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要点 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840-1842) 一、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B 中国:清王朝衰落,社会矛盾激化,危机四伏,统治者夜郎自大,对外实行闭......

    上海高一会考自然地理知识点概括

    自然地理知识总结 第一篇 宇宙与地球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天体系统 • 1.天体的种类 – 恒星、星云(最基本的天体) – 行星、卫星 – 彗星(哈雷彗星:周期76年) – 流星......

    上海初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整理(5篇范文)

    第一课我的祖国为你自豪 一、基本概念 1、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2、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