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业单位公务员附加津补贴这特殊的工资改革谈
事业单位公务员附加津补贴这特殊的工资改革谈
公务员收入稳定,引大批人报考。新华社发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图片 冬天成为公务员加薪季
一些地方公务员纷纷加薪,而更大范围的第二轮调薪引起社会不和谐
11月中旬,河南省获准将全省公务员平均每月津贴补贴增加300元。这是该省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第二轮实施方案的一部分。
“薪动”的不仅是河南。这是一个旨在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三年计划实施的第二个年头。这个计划又被称为“阳光工资”改革。
这个冬天因此成为一些地方公务员事实上的加薪季。
而更大范围的第二轮调薪可能在明年渐次展开。在一些地方官员眼中,这也是刺激消费的措施之一。
地方公务员迎来加薪季
11月中旬,河南省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第二步实施方案获得批准,全省公务员平均每月将增长300元。此前公务员规范津贴补贴已完成第一步改革,省直机关已实现了津贴补贴平均一年2.1万元的标准。此前一周,河南省召开省政府会议决定,批准给事业单位人员预发工资性补贴,全省事业单位人员每月将平均提高300元。
在河北唐山,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也迈出了第二步。根据唐山市的规定,在职人员津贴补贴总水平在上年基础上人均提高600元/月。新工资从2008年1月起执行。这次调整后,普通科员的津贴补贴达到每月2150元。正处级官员每月工资中津贴补贴将达到3030元,加上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每月将达5000元。
中直机关10月末也完成了第二步规范,一个部委下属单位普通科员增长300元/月。这次调整原计划年初实施,但因雪灾、地震等因素而一再推迟。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则是第一次对公务员津贴补贴进行改革。安徽省政府对该区的审核批准是平均一年1.34万,这次规范从2007年7月1日执行。11月19日,同属六安市的霍邱县也决定第一次对津贴补贴进行规范,对公务员实行“阳光工资”。
在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刚刚通过了津贴补贴调整方案,将尽快落实。
这个冬天因此而成为公务员的加薪季节。不过,对于更多的城市来说,第二轮调薪可能会在明年陆继展开。2009年正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
3年计划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
无论是进入第二轮调整的河南、唐山,还是正在进行第一轮调整的安徽六安,他们执行的都是一个庞大的3年计划的一部分。
2006年7月,中国实行新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同时开始对中央机关、各省市津贴补贴发放进行清理规范,计划用3年时间,将地区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并通过行政手段“削峰填谷”,使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津贴补贴水平大体相当。
此后,各地陆续开始清理合并公务员收入中的各类津贴补贴,原先“不上台面”的收入被取消或变成“明补”,这也被称为“阳光工资”改革。改革后,公务员工资主要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和工作津贴、生活补贴构成。前两项实行全国统一标准,由中央财政支付,后两项由地方财政安排,具有一定的浮动区间和灵活性。
从第一步实施情况看,除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个别城市和部门外,改革总体上提高了全国800万公务员的收入。第二步、第三步将进一步提高公务员收入。
不同省津贴补贴最高差几千元 据了解,对于各地区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国家出台了一个范围,平均值不能低于年2.1万元,也不能高于4万元。由于津贴补贴改革是地方自费改革,地方财政承担了更大的压力,规范以后“暗补”变“明补”,原来一部分由单位自己解决的补贴变成了财政支出。
中央对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有个核算公式:省直机关津贴补贴标准=(省会城市平均标准+全省平均标准)/2,如果省直机关要想达到300元的标准,省会城市就要比平均值高。
这种制度造成了不同省之间、同省不同市县区之间津贴补贴相差最高达几千元。一位去年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深圳司法系统的法警,目前税前工资为8100元,实际扣除各项保险缴费之后工资所得约6200元。这让西部地区同样资历的公务员望而兴叹。即便扣除两地物价因素,差距仍可观。
根据第一轮规范的结果,即使有年均津贴补贴2.1万元这个最低调控线,很多财力弱的贫困地区也根本无法达到。(华西都市报)公务员隐性收入名目多分配不公影响社会和谐
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从情理上,公众都应有关于公务员收入的知情权,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2008年11月30日,北京大学应届毕业生小张6点起床,匆匆做了一些准备,就赶去参加公务员考试,而与他一同接受挑战的,还有全国各地77.5万名考生。
这天,2009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31个考区的38个城市同时鸣锣开考,争夺1.35万个职位,录取率仅1.75%!
“如果考上公务员,不但旱涝保收,工资加上各种隐性收入,每月收入也相当可观。”上午紧张的考试结束,小张终于舒缓了一口气,他向本刊记者坦言。
在公务员报考者中,有小张这样想法的人比较普遍。据了解,很多人报考公务员,除看重公务员工作稳定、压力小、福利待遇优厚外,对公务员工资外隐性收入的期待,已成为众多报考者的隐讳心理。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我国公务员工资不高,但工资外大量名目繁多的津贴、补助等隐性收入,使一些公务员的工资收入与实际收入差距甚大,为公众留下很多悬念和无限联想的空间。
不少受访者认为,这些公务员工资外隐性收入的存在,为腐败现象的乘虚而入创造了机会,国家应该把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政府预算控制,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公务员收入由国家统一划拨,才能建立起一个公平、透明的公务员收入分配体系。
名目繁多的隐性收入
今年11月以来,有消息传出一些地方为公务员加薪,其中河北唐山公务员津贴补贴人均每月提高600元,河南全省公务员平均每月津贴补贴增加300元„„而更多地方,第二轮调薪可能在明年渐次展开。这个消息马上引来口水一片。对于公务员加薪的消息,先是河南、河北唐山方面出来“辟谣”,称从未有加薪的计划,两地只是规范了公务员的津贴补贴。接着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面公开予以否认。但是,社会舆论似乎并不买账,有关公务员变相涨工资的指责依然继续„„
据了解,公众对公务员加薪如此敏感并不奇怪。多年来,公众的切身感受以及对公务员工资外隐性收入的质疑和猜想,已经使公务员加薪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民意基础。早在2008年3月,北京市工商局某正式在编人员的工资单显示,在一张月收入为5935元的工资单上,个人所得税一栏为零。当事人坚称已缴纳个税,当事人单位也声明个人所得税已经由单位统一代扣代缴,而税务部门却含糊其词,至今未见下文。
这样的事例,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公众的某些直觉和判断,公务员实际收入对公众来说一直处在“云山雾罩”之中。据2003年数字显示,全国公务员年平均工资为15487元,与同时期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均工资16024元基本相当。
但是,对这样的统计结果,公众并不认同。不少受访者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公务员的平均薪资并不高,但这没有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在制度规定外,给公务员发放的津贴、补助,如饭补、房补、防暑费、取暖费、书报费、洗理费等五花八门的隐性收入。
云南省某州一位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公务员向记者透露,“在省市实权部门工作的公务员享受的待遇最好。有些公务员拥有两张卡,一张工资专用,另一张用来发各种补贴、津贴,有的婚丧嫁娶也在其列,并且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公务员正规渠道之外的收入分配,归于分散状态下的暗箱操作,为数愈来愈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贾康更是直言不讳,“很多地方和部门,公务员工资单之外的收入早已大于工资单上的收入。” 分配不公影响社会和谐
资料显示,从1985年到2003年,我国对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进行过8次调整,不同职级公务员之间的工资差距,由1985年的10.2倍缩小到目前的6.6倍。“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差距并不大。但实际运行中,中央国家机关、省市、地县公务员待遇不同,甚至同一职位不同地区、行业、部门之间,收入差距可达几倍。”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齐善鸿教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导致收入差距的是各类津贴、补助和实物等隐性收入,它们甚至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构成公务员收入的主体。” 央行建议对公务员实施绩效工资
央行发布《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认为国内经济将在较长时期内继续面临外需萎缩的压力,要进一步加快推动经济增长向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拉动的转变。报告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的薪酬管理,规范津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以及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机制。报告称目前家电下乡等通过财政补贴来刺激消费的效应主要着眼于短期,其可持续性难以保证。从中长期看,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大尚存在较多体制性障碍,除经常提到的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关涉民生的问题外,进一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任务也十分艰巨。
报告指出国际经验表明,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改善对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十分关键。并以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例进行佐证,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由此发起了一场消费者革命,成为日本经济起飞的转折点,中产阶层迅速崛起,大部分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
报告认为当前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通过一揽子措施,彻底扭转居民收入增长滞后和差距扩大的局面。
一是在初次分配领域,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和行业工资水平的指导,同时充分发挥工会等部门的作用,增强企业职工利益话语权;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的薪酬管理,规范津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以及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机制。
二是在再分配领域,应进一步完善宏观收入分配调节机制,通过加强税收调节、转移支付和增加公共财政投入等方式让利于民、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为居民提供更多的财产性收入渠道,如发展多种形式的员工持股、股权激励制度,以及划拨国有股做实个人养老金账户等方式提高居民参与资本分配的程度,使社会各阶层能更加均衡地享受企业利润增长的收益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此外,还要进一步推动社保、医疗、住房、教育等领域的改革,逐步降低居民在这些领域的支出负担,为中长期居民消费增长提供持续动力。央行建议对公务员实施绩效工资
据重庆晚报报道央行发布《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认为国内经济将在较长时期内继续面临外需萎缩的压力,要进一步加快推动经济增长向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拉动的转变。
报告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的薪酬管理,规范津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以及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机制。
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针对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这两类特殊群体的工资改革正在步入深水区。记者获悉,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起草制定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将于近期出台。同时,人保部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调研公务员的津补贴情况,调研结束后将开始起草制定《公务员实施地区附加津补贴方案》,为下一步公务员工资改革做准备。
全面推行岗位绩效工资
据悉,《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涉及到的主要是那些在分类改革中得以保留的公益类事业单位。按照国务院3月发布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实施指导意见》,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被细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
有关人士说,上述制度出台后,在这两类公益性事业单位中,将全面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也就是说,以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工资将由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据了解,即将出台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根据不同单位,基本将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比例整体确定为7:
3、6:4和5:5三档,公益性质越强,其岗位工资占比越大。在公益性事业单位中,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根据国务院2009年出台的事业单位改革时间表,此次即将发布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进行的改革,只针对除义务教育学校和基层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两类事业单位的其他类事业单位,也就是事业单位改革的第三步。
尽管如此,《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涉及的人员和事业单位依然不在少数,并且情况更为复杂。目前,中央各部委所属事业单位、其在地方的派出和衍生事业单位以及地方所属事业单位等均在下一步改革之列,这些事业单位获得财政补贴的来源各不相同。以高等院校为例,高校既有地方院校,又有教育部直属院校,同时还有一些部属院校、省部共建院校等。
有关人士说,上述情况中,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和绩效工资改革的原则是事业单位直属于谁、谁管理,就由谁来负责,多部门共管的,多部门协商推进。具体到事业单位人员的绩效工资,也是根据这一原则,单位属于谁,绩效工资就由谁的财政来负担。
调研公务员津补贴改革 据了解,日前,人保部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在北京、云南等地开始调研公务员津补贴情况,并根据调研结果着手起草《公务员实施地区附加津补贴方案》。
有关人士介绍说,由于基本工资被确定,公务员的津补贴便成为一笔看不见的收入,目前在有的地方,津补贴已经被规范,但大部分地方都还没有规范,在一些地方,除了人保部和财政部规定的津补贴外,当地又额外自行出台了津补贴,而且东中西部差异巨大,部门之间差异巨大。
人保部有关人士说,此次着手调研公务员津补贴,就是为了要搞清楚目前地方发放津补贴的大致情况和具体差距,将来起草制定的《公务员实施地区附加津补贴方案》会确定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公务员的津补贴标准,同时尽量缩小地区公务员的收入差距。
据悉,地区附加津补贴标准,将根据不同地方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等差异,区别制定。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务员津补贴就会一定会比欠发达地区的高,因为政策制定时,还将考虑对边缘艰苦地区和特殊岗位,适当增势津补贴类别,并由中央财政负担。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整体部署的出台,事业单位改革再次成为热门话题。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超过3000万。1995年,我国启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如今这项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
我国事业单位将进行“分类改革”,就是让事业单位真正回归到公益属性,使行政类和经营类事业单位回归到本来属性。具体看,对于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把其职能划归至行政机构或将其转变为行政机构;对于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将其转变为企业,推向市场。
现在,这项改革正稳步推进,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比如,一大批经营性科研院所已经在几年前完成转制,变身为企业,部分科研院所还成为上市公司;去年,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全部完成转企改制。
同时,近几年,事业单位招聘中信息不公开、程序不透明、暗箱操作的事件时有发生,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地实施公开招聘制度。为此,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期专门下发文件,明确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规定权限严格履行招聘方案核准备案职责。
我国自2006年实施规范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目前全国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达到1100多万人,实际聘用154万多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今后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将于2012年在全国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实现全覆盖。
有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绩效工资已经全面推开。我国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始于2006年,事业单位随即实行了岗位绩效工作制度,工作人员的收入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构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表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2009年基本兑现到位,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抓紧实施,部分省份基本兑现,其他事业单位正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原则,实施绩效工资。同时,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稳步推进。今年,我国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启动工程系列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同时研究提出会计、技校、中专等其他职称系列的改革意见。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也在同步推进。2009年,我国出台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方案,目前正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省市开展试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2011年我国将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积极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出台,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奖励、申诉、竞聘上岗等单项规定。2011年,我国将全面完成事业单位聘用制推行工作。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公共卫生、公共医疗单位和高等院校是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CFP 沉重的工资单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踏入深水区
2009年,一项被称为“绩效工资改革”的新政,拉开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序幕。这项事关4000万事业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因牵涉面广,涉及单位类型差异大,牵涉利益分配人数众多,成为当前事业单位改革中争议最大的敏感问题。也正因如此,两年来,一直在审慎推进当中。近期,这项改革有望得到大力推进。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日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刚刚完成了一份受人社部委托的、针对全国绩效工资改革的报告。该报告“直接是针对某些省的绩效工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做”。这份报告已经呈送给人社部,具体政策措施不久或将出台。只有几个边远省份完成了改革
福利好、工资高、清闲、干多干少一个样„„一提到事业单位,不少人脑子里就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然而,这样的 “超国民待遇”将随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戛然而止。吴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公共管理和人事人才领域的理论研究,近年来承担了大量诸如《职称制度改革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跟事业单位改革相关的中央重大委托课题。
针对2009年国务院部署的绩效工资“三步走”目前的进展情况,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第一步,从2009年1月1日起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解决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目前大约解决了1200万人。”
第二步,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2009年10月1日起,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这部分目前也已经解决了两三百万人。第一步和第二步这两步下来,事业单位的一半人已经基本实施了绩效工资。” 第三步,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实施第三步前先解决离退休职工的津补贴问题。各地正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当中,比如,从今年的1月1日开始,中央统一给离退休人员津补贴。这些津补贴有的是财政拿钱,有的是单位自己拿钱。现在,增加的津补贴全国已经基本到位。”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目前仅有依靠转移支付的几个边远省份完成了第三步改革。
“已经完成绩效工资改革的那几个边远省份,本身就没有多少津补贴,再加上工资主要是财政转移支付,因此,绩效工资相对好做一些。有些省份才刚开始,有些省份还在规范,大部分省份还没有推开。”吴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上述进展跟国家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工作方针甚为吻合。6月2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出席全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不同社会功能、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事业单位的改革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条件成熟的可率先改革,暂不具备条件的允许过渡,不搞‘一刀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之所以提出不在全国采取‘一刀切’,主要是因为第三步绩效工资改革不是中央出钱。” 多达300项的津补贴,规范很难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仙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工资标准都是比照公务员工资标准建立起来的。在1993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前,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公务员一直采用的是统一的工资标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6年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
从2006年7月1日,我国公务员开始实行新的工资制度;同月,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也开始酝酿,并提出了涉及全国120多万个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健全宏观调控机制。这是“绩效”二字第一次出现在事业单位改革的框架中。但是,绩效工资从提出到实施已经5年,还远远没有达到全国范围内的真正意义上的绩效工资改革。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我国在2006年就提出了“绩效工资”的概念,近些年来很多事业单位在工资制度方面也都进行了一些改革,增加了一点激励因素,但主要还是针对传统的工资制度间接地进行了一些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以工资的绩效制度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人们在事业单位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工作质量,与工资水平之间并没有直接挂钩。这些改革与规范化的绩效工资的距离还相差很远。
在诸多因素中,“混乱的事业单位津补贴”成为这项改革不能真正得以推进的障碍之一。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津补贴从住房、交通,到饭补、降温费、过节费等,五花八门,“有些省份,事业单位的津补贴基本都在250到300项之间,发到每个人的津补贴也有十几二十项,复杂的工资单连本人都看不明白。自收、自建、自发津补贴的现象,比公务员乱多了。”一位业内人士说。当“绩效”跟“激励”结合一起,意味着过去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津补贴”将一去不复返。
吴江院长对绩效工资的解释更为通俗,“现在的绩效工资在过去就叫津补贴,饭补、降温补贴等各种补贴人人有份;变成绩效之后,就要‘论功行赏’,不再是通过津补贴之类来体现工资待遇。”
实施绩效工资的前提就是要清理规范混乱的津补贴。然而,清理规范津补贴的难度之大出乎很多人的想象,尤其是对那些有能力自创、自建、自发的事业单位,规范起来难度更大,“老百姓已经装到口袋里的钱,现在让他拿出来,就很不高兴。高的不愿拿出来,低的都想规范上去。绩效工资实施得快与慢其实是和规范程度直接相关的,没有规范就快不了。”
“激励”标准难确定
两卫(公共卫生、公共医疗单位)和高等院校是事业单位改革“三步走”中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同时也是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
相比义务教育学校,高校规范起来难度更大。据悉,由于高校的很多项目是市场行为,不完全是准公益,政府财政不可能全包下来。最明显的市场行为就是“办班”。目前几乎每个高校的院系都办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进修班,以增加收入来源。“办班”俨然成为高校推出“激励”措施的重要手段。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大学各个学院的激励设计也很不一样,大学教授的工资中除了国家财政拨付的基础工资之外,激励工资分为三部分:学校给付的校级激励工资(其实是岗位津贴,完全跟职称相关联,严格意义上没有激励);学院给付的学院级激励工资;系里给付的激励工资;而学院和系里的激励来源主要是“办班”。
一位大学老师对此颇为感慨:“‘办班’的结果是导致每个学院、每个系无一例外不再以教学和科研为导向,而是以‘办班’为导向。一些老师可以把正常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放一放,‘办班’反倒成了第一位。由此导致小金库,乱发钱,还耽误了正常的教学和科研。”
吴江表示:“我们的大学老师每周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很少,在外走穴的却很多,打的都是公共事业单位的牌子。现在我们搞不清楚一个大学老师的工资,学校发多少、院里发多少、系里发多少,感觉层层都在发津补贴。这些都需要有规范。”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实行的绩效工资是“大保障、小激励”,目的是让每个人都得到“激励”。一般来说,保障和激励的比重有7:3和6:4两种。义务教育学校是7:3,统一拿7,差别拿3;两卫(公共卫生、公共医疗单位)是6:4,统一拿6,差别拿4。即便如此,仍然众口难调,有很多意见。“乡镇卫生院的清洁工和医生,在保障部分的6是一样的,1000元都拿600元,剩下的绩效差别用400元来体现。如果清洁工拿了100元,医生拿300元。两者的工资差别可能就是700元和900元,只差200元。这样医生就很不满意,本来一个礼拜能做七天手术,总会找借口只做两天手术,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吴江说。
上述难题在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看来,既有思想认识上的阻力,也有操作上的难度。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事业单位要实施绩效工资,前提是规范创收,根本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要合理地拉开绩效工资差距,体现出公益性服务质量的好差、数量的多少,当务之急是要确定好公益性绩效考核指标和标准并进行考核,“关键是要进行科学的绩效考核。没有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是无法正确分配绩效工资的。” 具体考核标准应由基层单位制定
目前我国的绩效考核并没有系统、成熟的经验,尽管已经有许多企业和一些事业单位都建立了按绩效考核结果兑现绩效工资,但仍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借鉴。
一份来自重庆东部一个国家级扶贫县某人民医院下属分院制定的绩效考核标准办法,堪称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样本。这份名为《某县某镇中心卫生院职工奖惩条例(试行)》文件中,奖励条款共19条。在奖励条款中,几乎每项奖励都有具体项目和奖励金额,最低奖励10元,最高的是科技成果奖,奖金达到2万元。
处罚条款共分为“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处罚”、“违反劳动人事纪律的处罚”、“违反职业道德及精神文明的处罚”、“处方质量缺陷的处罚”等十大类,共90条。
这份考核办法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看来,是一份符合实际的考核办法,“怎么考核院长,怎么考核员工;每个人一天干多少活,干什么活,质量标准是什么,根据这个标准,兑现多少钱。名堂多得很,办法也多得很,而且创造了很多好办法。考核办法出台后,员工都没有意见,因为它符合实际。”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目前绩效工资的考核标准,相关部委也在制定当中,但给人的感觉依然是“脱离实际”。有学者直言,基层的实际状况和相关部委的标准之间存在距离,相关部委制定的一些标准到了基层根本不适用,太繁琐,基层也不具备那些条件,根本无法考核。
“比如卫生部制定了很多考核的标准,但到了下面很多都用不上,基层医院连X光、CT设备都没有怎么考核!其实,卫生部只需要出一个指导意见,具体确定绩效工资的标准和绩效工资的差别,让基层单位自己制定。基层单位领导要想把工作搞上去,有的是考核办法。”一位知情专家说。【津贴】是指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常见的包括地区津贴、高温津贴等;此外,生活费补贴、价格补贴也属于津贴.重庆事业单位拟实行绩效工资取消年终奖
学校、医院等实行绩效工资后,其他事业单位该怎么办?昨日,市政府办公厅出台《重庆市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规定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单位不得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和确定的补贴标准外,自行发放任何津贴补贴或奖金,年终奖也将取消。为做好我市除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以外的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市政府出台该实施意见。何时实施绩效工资?
按国家规定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其他事业单位中,2010年1月1日及以后在编的正式工作人员(2009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达离退休年龄未按干部管理权限批准留任的人员除外)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与规范津贴补贴结合进行。我市将全面清理核查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项目外自行发放的津贴补贴和奖金,摸清收入来源、支出去向、账户情况和津贴补贴实际发放水平,坚决取消资金来源不合法、不合规的项目。
绩效工资怎样构成?
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由相当于单位工作人员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构成。人力社保、财政部门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财力状况、物价消费水平、所在地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公务员规范后津贴补贴水平等因素,确定当地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
有关部门将按当地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津补贴平均水平划定调控线,超过调控线1.5倍的,采取累进方式征收调节基金。基础性工资比例多重?
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和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50%至70%,一般按月发放。具体比例由主管部门根据所属其他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中体现岗位职责和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部分,根据考核结果发放。
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和办法。焦点
请假受处分将可能影响工资
分配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年终一次性奖金将会被取消 市政府强调,为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行业特点制定绩效考核办法,明确“社会公益服务水平”在考核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同时应对工作人员事假、病假、延长产假、受处分、受处罚等期间以及年度考核确定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次后如何发放绩效工资(含基础性绩效工资)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分配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另外,可根据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可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设立特殊人才津贴,向为本单位事业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工作人员及急需引进的人才发放。
其他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仅指党政正职领导)的绩效工资,在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内,根据主管部门对主要领导的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应与本单位的业绩挂钩)确定,与本单位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平均水平关系暂保持在1.5至3倍。主要领导绩效工资水平与考核等次的具体对应办法,由主管部门根据所属其他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分别确定。年终一次性奖金将会被取消
绩效工资应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原则上不得发放现金。单位工会经费、集体福利费和其他专项经费要严格按现行财务和会计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使用和核算。
市政府强调,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后,相应取消国家原规定的年终一次性奖金,不再另行发放。实施绩效工资和向离退休人员发放补贴后,其他事业单位不得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和确定的补贴标准外自行发放任何津贴补贴或奖金,不得突破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不得违反规定的程序和办法进行分配。对违反政策规定的,坚决予以纠正,并进行严肃处理。本版稿件首席记者李伟 ■链接
我市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
我市绩效工资从2009年1月1日起率先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当年10月1日起,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始实施绩效工资。其中,学校绩效工资总量暂按教师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水平核定,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我市也是全国首个发放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省级地区。
深圳事业单位考核制 基本称职拿不到绩效工资
事业单位及深圳机关非公务员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的,将不能拿到今年的绩效工资。昨日,深圳市委组织部发布《关于做好2010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机关非公务员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今年的考核。根据工作安排,深圳2010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机关非公务员人员年度考核工作从昨日开始至2011年1月15日进行。此次通知针对的考核对象为事业单位职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人员除外),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和普通雇员。市管班子领导成员的年度考核另行通知。各单位根据聘用合同,贯彻分级分类考核的原则,结合具体岗位特点和工作实际,自行制定具体考核标准。对不同专业和不同职务、不同技术层次的工作人员,在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方面应有不同的要求。考核标准原则上要量化,不能量化的要以明确、具体的文字表述清楚。
通知对于参加年度考核的范围做出了界定,其中规定,涉嫌违法违纪被立案调查尚未结案的人员,参加年度考核,不写评语,不定等次;被立案调查结案后,查无问题、给予警告处分或免予处分的,按规定补定考核等次。考核对象在受警告处分期间,参加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考核对象在受记过、记大过处分期间,参加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考核对象在解除处分的当年及以后,其年度考核不受原处分影响。
按照相关考核办法,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其中,年度考核确定为基本称职、不称职或不定等次的,不增加薪级工资,不发放绩效工资,不具有下年度竞聘更高等级岗位的资格,并且年度考核确定为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的,应调整岗位。而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按照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合同。
在考核比例上,规定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数,应严格掌握在本单位参加年度考核总人数的15%以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机关单位工勤人员年度考核奖金的计发基数为2010年12月份工资总额,考核为优秀等次的,按本人当年12月份工资总额的130%计发考核奖金,考核为称职等次的,按本人12月份工资总额计发奖金;考核为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以及不参加年度考核或参加年度考核不定等次的人员(2010年新聘(雇)用人员和考核前已退休人员除外),不发放考核奖金。
湖北2所学校教师因不满绩效工资方案集体停课
因对绩效工资发放方案不满,2010年01月05日,襄阳区两所学校的老师集体停课。
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张湾镇二中看到,每个教室里都有学生,但没有老师上课。在该校教学楼一楼的办公室内,几十名老师正在激烈地讨论。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从下午2点开始,学校100多名老师就开始集体停课,学生们留在教室自习。这名老师称,事件的起因,是近日下发的一份关于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文件,老师们对文件中的部分内容表示强烈不满。
停课的还有襄阳区张湾镇小学。该校几名小学生告诉记者,上午就没有老师上课,老师安排他们自习。
该校一名负责人称,老师们停课和襄阳区政府去年出台的一份文件有关。他正在做老师们的思想工作,希望尽快恢复教学秩序。
一些家长聚集在学校门口,他们不满地说,停课对学生会造成不良影响,不管什么原因,都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第二篇:也谈事业单位工资改革
也谈事业单位工资改革
近日,人们纷传多时且酝酿已久的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即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绩效工资的制度终于要得以落实了,可是在兑现时间上已经比公务员及中小学教师吃了3年之久,这其实代表3年多的时间里事业单位的普通工作人员要比公务员平均少挣3万元左右的工资,由此导致好多事业单位的普通工作人员怨声载道,不安心于工作。对于此类现象,有人说事业单位很清闲,少挣点工资也应该;还有人说,事业单位福利待遇不透明、随意性大,其实下来也没少挣多少……
诸如此类的说法很多很多,不一而终,然而普遍认为:出现上述种种不同说法的原因其实在于我国事业单位分类分得不清楚,有一部分事业单位实际在从事行政执行功能,它应该算作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上是行政机关的执行单位;还有一批事业单位已经在市场经济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际上是企业性质,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则,它应该纳入到企业一类;另外一类事业单位是从事公益性服务的单位可以划分为事业单位。
可是由于国家对事业单位职能划分不清而导致人员收入出现差距,实际上与中央所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理念显得格格不入,可以说是人为的制造了新的矛盾或者说是不和谐因素。因为只给公务员涨工资或先给公务员涨工资,都容易引起人们对领导阶层的不满,尤其是在市县一级的各单位很容易出现干着一样的工作却因为身份不同而导致收入不一样的情况出现。
第三篇:事业单位发放津补贴自查报告
事业单位发放津补贴自查报告
事业单位发放津补贴自查报告怎么写,以下是聘才网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按照县教育体育局的统一部署,我校高度重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认真开展津贴补贴发放情况自查工作,在自查工作中,没有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情况,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
为确保此次自查自纠工作顺利开展,我校对规范津贴补贴工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将教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和国家要求的高度上,同时从各年级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项自查小组,对我校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发放各种补贴、奖金的行为进行清理和自查,明确了责任要求,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依法依规,严格执行
根据文件精神,我校认真对照《规定》的总体要求,对我校津贴补贴发放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在自检自查工作中,没有违反《规定》各项规定。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1、我校自执行绩效工资制度,严格按校教育体育局的相关规定正常发放津贴补贴,无自行新设津贴补贴项目,无自行提高其他津贴补贴标准和扩大实施范围情况,无自行扩大有关经费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发放津贴补贴、奖金,发放有价证券、实物或报销相关费用等。
2、我单位无 “小金库”、非税收入现象;无利用“小金库”和非税收入发放津贴补贴情况。
3、我单位人员津贴补贴严格按照批复的相应职级津贴补贴标准执行。
4、对已发放的属于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执行,无违规情况。
三、提高认识,确保长效
我校在规范津贴补贴工作上,始终认真贯彻落实我县规范津贴补贴的各项政策,杜绝了利用公用经费、“小金库”资金发放津贴、补贴、奖金、福利等现象,取消了以各种名目滥发奖励性补贴、通讯补贴和节日补贴。
通过此次规范津贴补贴自检自查工作,我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不断严肃财经纪律,巩固现有规范津贴补贴工作成果,确保津贴补贴规范长效有序,并将我校津贴补贴工作机制同党风廉政建设和校务公开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保证财务支出公开上墙,接受我校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为规范津贴补贴工作创造条件,确保规范工作继续顺利向前。
事业单位发放津补贴自查报告
根据《高度重视 认真做好规范津贴补贴工作》相关要求,按照昆明市科技局统一部署,我单位高度重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认真开展津贴补贴发放情况自查工作,在自查工作中,没有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情况,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津贴补贴项目和标准情况
1、我单位自XX年起执行绩效工资制度,严格按《昆明市市级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相关规定正常发放津贴补贴,无自行新设津贴补贴项目,无自行提高其他津贴补贴标准和扩大实施范围情况,无自行扩大有关经费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发放津贴补贴、奖金,发放有价证券、实物或报销相关费用等。
2、我单位无 “小金库”、非税收入现象;无利用“小金库”和非税收入发放津贴补贴情况。
3、我单位人员津贴补贴严格按照批复的相应职级津贴补贴标准执行,退休人员工资于XX年起由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发放。
4、对已发放的属于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执行,无违规情况。
5、严格《昆明市市级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有
关规定发放改革性补贴,无出台新的改革性补贴和奖金制度。
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资金来源及发放办法。
我单位发放津贴补贴所需资金均由财政拨款,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并依法代扣代缴职工缴纳的医保、失保、工伤、生育、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等。
三、津贴补贴会计核算情况。
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库48号)的规定设立津贴补贴会计科目,无在其他科目核算发放津贴补贴情况。
XXXXX 事业单位发放津补贴自查报告
根据县纪委、人社、财政等要求自查年底突击花钱和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和实物问题的通知精神,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自查工作,局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督办,安排专人开展自查清理,现将本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务员津贴补贴及绩效工资执行情况
我局按照全县统一部署,分步骤逐步规范本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的津补贴,依据每位职工的职级,其中,正科级2人(其中正科级实职1人,正科级非领导1人)、副科级1人、科员1人,严格按照分步出台的执行标准,经县人社部门审批后统一发放公务员津贴补贴。并且以银行代发的形式发放津贴补贴,不发放现金,依法代扣代缴职工应缴的个人所得税、医疗保险费等费用。我局所属事业单位16人严格按照县人社局审批的标准执行专技人员工资标准,基础性绩效工资每月随工资按时发放,奖励性绩效年底经县人社局审批后集中发放。因此,不存在超标准、超范围发放公务员津贴补贴的问题。
二、档案达标单位奖兑现情况
我局自XX年获得省一级档案管理单位称号,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可以计发一个月工资标准的档案达标单位奖。巴纪发17号文件规定档案达标单位奖属于暂时保留的奖励性补贴。因此,我局本年12月份一次性兑现了全局在职职工一个月工资标准的档案达标单位奖。
三、文明单位创建奖兑现情况
我局自XX年起获得州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可以计发一个月工资标准的文明单位创建奖。巴纪发17号文件规定文明单位创建奖属于暂时保留的奖励性补贴。因此,我局本年12月份一次性兑现了全体职工(含退休职工)一个月工资标准的文明单位创建奖。
四、考核合格工资兑现情况
按照全县统一规定,干部考核合格以上的可以计发一个月基本工资的考核合格工资,我局在本年12月份严格按照职工的基本工资标准兑现了一个月的考核合格工资。
五、住房公积金执行情况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有关文件(恩施州公积金管委会4号)精神,我局按照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12%的标准缴纳住房公积金。
六、其他改革性补贴兑现情况
按照全县统一规定,干部职工可兑现XX年物业补贴人平200元,住房补贴150元,通讯补贴100元(科级干部200元),交通补贴220元。我局在本内按月随工资直达兑现了住房补贴、通讯补贴,交通补贴,XX年物业补贴在在本年12月份一次性给予补发。
总之,我局在本内除兑现上述津贴补贴以外,没有发放任何形式的补贴、奖金、实物,正确把握省、州、县有关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严格执行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和实施办法,严肃财经纪律,巩固规范津贴补贴工作成果,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县委“四不准”的规定,健全完善单位内控制度和审批制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水平,加强预算支出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
第四篇:事业单位调入机关公务员工资改革
事业单位调入机关公务员工资改革
国务院已经下发了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费的三个方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事业单位调入机关公务员工资改革,欢迎阅读参考!
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
目前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由于学校中、高级职称有名额限制的,特别是高级。达到条件的教师远远多于限制的名额,造成资历、学历、能力、工作量、成果差不多的教师之间(尤其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收入差距过大:高级与初级相差接近一半,而且严重影响退休待遇。
办好学校,要靠90%以上教师。以教师职称高低定工资,不仅不能真正的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大部分教师职称原因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没有晋上级职称希望的,后遗症一大堆。因为教师也是人,也存在心理失衡问题。在失衡心理的驱使下,导致师资流失严重,无法跳槽的教师,产生的不良后果将越来越多,于是每次中、高级教师职称评聘,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聘委矛盾重重,给腐败有机可趁。
因为职称取酬的收入差距,有着太多的人为色彩,由此造成的不公平感最为强烈,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政策影响安定、破坏公平、损害干群关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严重威胁。为防止分配不公已日益从经济问题造成民生问题演变为严重社会问题,因此通过工资改革“限高、稳中、托低”,逐渐淡化职称工资,或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建立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收入分配,势在必行。
提升教师幸福感不止于涨工资
教育话题是每年“两会”的热点,今年委员、代表们普遍将重点放在农村教师群体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刘长铭等多位委员提出要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在此基础上汤建人委员还建议从基层选拔农村教师。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的呼吁早已有之,客观地说目前农村教师收入确实相对较低。刘长铭委员提到,大学生到农村支教的政策,结果是农村学校成了他们的毕业入职训练班。在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农村学校不足以留住优质人才,教育质量也就得不到保障。委员们提出的两个建议中,选拔基层教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教师流失问题,但提高待遇显然更为关键,毕竟即便是基层的教师,在考虑去留时待遇往往也是重要因素。
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资调整之“三步走”
第一步、优化工资结构。
“国际上,公务员的薪酬结构中均包含养老部分。而过去我国公职人员薪酬中关于养老的项目并不统一,甚至没有明确的支出比例。这不符合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刘春说。
按照现行工资制度,公务员工资分为三部分,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也分三部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按照工资不同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合理的工资结构应该是基本工资占主体,其他工资项目为补充。
“据统计,目前全国公务员基本工资大约只占全部工资的30%,其余70%为各种津补贴。不合理的工资结构,不利于充分发挥基本工资的作用,也不利于加强中央对全国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分配关系的调控。”苏海南认为。
提高基本工资比重有两个途径:一是逐步提高基本工资的标准;二是将部分津贴补贴或者绩效工资纳入到基本工资中。“本次工资调整将‘两手并施’,通过津补贴和基本工资的‘此消彼长’,实现工资结构的优化。这同时也是进一步清理整顿津补贴、规范分配秩序的过程。”苏海南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也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完善工资制度的同时,冻结规范津贴补贴工资增长,各地各部门不得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水平和调整津贴补贴标准,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改革性补贴政策和考核奖励政策。
第二步、推进与工资制度相关的其他制度建设。
在这方面,多项改革已有部署。比如养老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是养老并轨“一个统一、五个同步”基本思路中最吸引眼球的一条。李忠表示,在推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适当提高基本工资标准,以尽可能使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个人缴费后的当期收入不降低,为顺利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创造条件,是此轮工资调整的主要特点之一。
再如人事管理制度改革。2014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全国县以下机关将陆续实施这项改革。据本刊了解,这项改革2015年还将在地市一级展开试点。
按照公务员法,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职务、职级、工资三者相对应、相挂钩。“在实际情况中,职务在公务员工资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汪玉凯指出,职务不仅影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同时各地规定的津补贴数额也往往与其挂钩,职级的功能被明显弱化。
“创造一个当官不当官都能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晋升的‘双通道’,让那些虽未当官但承担任务重、个人能力强、所做贡献多的一般公务员,能够领取与同职级当官者差不多的工资,是此轮工资改革的任务之一。”苏海南说。
事业单位亦是如此。201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2014年7月1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为其人员工资调整提供了有利契机和人事制度上的法制保障。二者可谓互为配套、互相促进。”汪玉凯表示。
又如,2014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的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行动。李忠表示,没有完成这项治理不能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工资制度。“严格的编制和人事管理纪律是完善工资制度的基础。在涨工资前堵上蚕食财政资金的黑洞,能够避免国家花更多的钱养闲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元竹说。
第三步、建立健全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实现对工资的动态管理。
“多年来,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形成严格的工资调整机制,近十年没有调整基本工资的做法在国际上是少有的。”汪玉凯指出。“建立健全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就是要改变工资调整无规律的现况,使公职人员工资水平根据国民经济发展、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以及物价变动等因素及时调整。”苏海南表示。
“根据预算法和公务员法,我国对公职人员的薪酬待遇实行‘动态管理原则’。根据国家公共财政收入情况和生活成本变动情况,工资可能是涨,也可能是降。”刘春说,“所以这次‘涨工资’正是‘依法办事’。既然是动态管理,该调整的不调,是不守法;不该调的乱涨,也是违法。”
[事业单位调入机关公务员工资改革]
第五篇:实施规范公务员津补贴有关政策
实施规范公务员津补贴有关政策
一、什么是“阳光工资”?
所谓“阳光工资”就是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公开公务员的津补贴标准,将公务员津补贴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因此被俗称为“阳光工资”。
二、实行“阳光工资”的目的是什么?
实行“阳光工资”的目的:一是公开公务员津补贴标准,避免各单位暗箱操作;二是统一公务员津补贴标准,严防滥补乱贴,克服津补贴发放的随意性,消除同级机关各部门之间不合理的津补贴差距,逐步缩小在职和离退休人员津补贴差距,使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公务员津补贴水平与单位占有的国有资产和掌握的行政权力彻底脱钩。
三、规范公务员津补贴的实施范围与对象是哪些?
规范公务员津补贴的范围与对象为党政群机关以及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中,执行机关工资制度的在职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含工人);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离休干部。
事业单位不参加本次规范津补贴工作,上级部门正在制定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待国家政策出台后正式实施。
四、实施“阳光工资”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是对原来省核定公务员的津补贴进行规范,在职人员规范后新的津补贴为两个项目,即生活性补贴和工作性津贴,离退休人员规范后为离退休人员补贴。生活性补贴是对原来的职务补贴、未纳入工资津补贴、午餐补助进行归并,工作性津贴是对原来的通讯费补贴、交通费、考勤奖、加班费、值班费等进行归并。离退休人员补贴与同职级同条件在职人员的生活性补贴相同,不享受工作性津贴。今后除国家批准的津补贴外,对原省级出台的津补贴项目一律予以取消。
五、新津补贴的审批程序、依据及标准是什么?
我省规范津补贴工作实行“调控到市、监管到县”的管理体制,县级人均标准由省统一规定,具体职级标准由市确定;人均标准确定的依据是以2004年各县津补贴申报执行数为基础,再按人均年增加3600元予以核定的;具体批准我县起步阶段标准为人均年10800元(庐江人均年12800元、居巢人均年12000元、和县人均年11400元、无为人均年10200元)。具体到每个职级的标准,是按照生活性补贴和工作性津贴7︰3的比例,参考原有职务补贴级差(含工龄划分)和通讯费补贴级差,适当拉开档次来确定的。
六、公务员新津补贴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及主要原因?
此次公务员新津补贴标准存在三个方面差距,一是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差距,原来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职务补贴、午餐补贴、保留津贴三个项目的标准完全相同,而规范后在职人员津补贴分生活性补贴(即原来的三个项目归并)和工作性津贴,而离退休人员发放一项生活性补贴(即离退休人员补贴),没有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和工作性津贴的比例为7︰3,因此离退休人员津补贴只有同条件在职人员的70%;二是不同职级之间有差距,由于档次的确定主要是参考原职务补贴级差(含工龄划分)和通讯费补贴级差,据此确定不同职级人员工作性津贴和生活性补贴的具体标准,因此上级部门在确定职级标准时,形成了不同职级之间的差距;三是工龄划分的差距,上级在确定工龄划分时,主要参照原职务补贴工龄划分的办法,设置了以工龄达21年以上和20年以下两个档次的方法。以上差距在我市其他县(区)均存在,全省也普遍存在。
七、离休人员和退休人员新津补贴标准相同的原因?
本次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中,离休人员和退休人员原享受的职务补贴、午餐补助、保留津贴三个项目分别归并为离休人员补贴和退休人员补贴,由于离休人员和退休人员原享受的这三个津补贴项目名称、执行标准完全一致(同职级),因此在规范公务员津贴后,离休人员补贴与退休人员补贴标准完全相同,增资幅度也一致,只是项目名称不同;这是本次规范公务员津贴政策所规定的。同时省、市文件中也明确规定,离休人员享受的高龄补助、护理费、交通费和一次性生活补贴按原规定执行,即继续发放。
八、我县出台的地方保留津贴是如何规定的?
县委、县政府为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收入水平,根据市文件的精神,经测算出台了地方保留津贴,其标准为164元/人.月,而且不区分在职和离退休,也不区分级别,都按照一个标准发放。执行时间从2009年元月起,发放形式为打卡发放,一般在每月20日单独打入工资卡(正常工资在每月15日前打卡)。
九、工作具体步骤是如何安排的?
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县级规范津补贴工作分三步走:
第一步归并津补贴工作,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对现有各类津补贴进行归并和公开,消除部门之间收入差距,实现同级机关公务员同职级同一标准的起步水平。我们目前进行的就是第一步工作,由于种种原因,第一步工作时间上启动较慢。
第二步在归并津补贴基础上,按照全省统一要求,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测算确定公务员津补贴水平,完善现有的津补贴政策。对第一阶段的津补贴标准过低、级差较大等问题在这一步工作中予以充分考虑。
第三步是在第二步基础上进行规范、调整和完善,最终实现项目合理、比例协调、资金统筹、管理规范的津补贴管理格局。
十、新标准的执行标准、时间和补发计算方法?
考虑到我县与和县区域相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等因素,经争取,我县新公务员津补贴标准完全比照和县标准执行,本次新津补贴标准自2007年7月起执行,一次性补发2007.7-2008.12月(共计18个月)的增加部分,2009年1月起按月随工资发放,同时从2009.1月起地方保留津贴164元部分也按月打卡发放。计算一次性补发18个月的差额时,为充分照顾职工利益,只对属于工资组成的三项(职务补贴、保留津贴、午餐补贴)进行扣除,对其他项目未纳入扣除基数。对极少数增加水平非常低的人员,按照最低增加50元/人.月的标准予以执行。
中共含山县纪委、中共含山县委组织部 含山县财政局、含山县人事局、含山县审计局
二OO九年元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