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保险法》与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
一、养老保险统筹的理论渊源
在数学上认为:只要实验的次数足够大,则特定事件发生的次数就会越来越接近其理论上的概率值,即符合“大数法则”(TheMajorityRule)。运用在保险理论上,大数法则是指风险单位数量愈多,实际损失的结果会愈接近从无限单位数量得出的预期损失。据此,保险人就可以比较精确地预测风险,合理地厘定保险费率,使在保险期限内收取的保险费与损失赔偿及其它费用开支相平衡。
在寿险领域,假设65岁男性的预期死亡率为10%,某私人保险公司向1000人发售价格为1万元的寿险产品,总保险费收入1000万元,如果实际死亡率的确是10%,则每人获得死亡赔偿10万元,不考虑资金升值、费用支出等因素,该公司可以做到盈亏平衡。而在现实世界中这1000人有可能死亡率是15%,则承保这1000人寿险的私人保险公司可能会因此而破产。而如果通过法律强制所有人都参加整个社会的寿险,上例中1000人参加的寿险扩大到1千万人参加,就能真正实现最大的“大数法则”。此时,发生既定风险(例如疾病、预期寿命)的概率与统计意义上的实际概率一致,社会风险得以充分分散。
大数法则可以部分解决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息优势方的行为人故意隐藏信息以求在交易中获取最大收益的“逆向选择”问题。为解决这样的“逆向选择”问题,最佳的法律选择是强制性利用“大数法则”,即利用政府的公权,通过法律来强制进行社会养老保险。
美国法律经济学大师波斯纳指出:要有效解决困扰私人贫困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可以引入政府强制的、不允许任何人退出的社会保险。此时,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尽量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利用“大数法则”来强制性地实现私人保险所无法实现的社会目标(参见其巨著《法律的经济分析》中关于收入不平等、分配正义和贫困的章节)。作为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法律制度,中国的《社会保险法》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强制性利用“大数法则”来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目标,而其中需要优先解决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问题。
二、中国养老保险统筹的现状
中国现今的养老保险体制主要形成于1997年国务院的第26号文件———《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该文件决定使得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原先的单位保障、现收现付制度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制度过渡。在目前征收的五个社会保险险种中,养老保险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所有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0812亿元,累计结存11236亿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7834亿元,累计结存7391亿元,此前各年的情况也大致类似,由此可见社保基金的主体部分就是养老基金,比例占到三分之二以上。很多人一生中可能都不会失业、工伤、生育,但绝大多数都会走向老年,因此可以说养老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险占据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是指统一筹集、管理和使用社会保险基金并自我平衡的单位所处层次。在我国通常依行政区划界定统筹范围,依行政层次界定统筹层次,如县级统筹、地(市)级统筹、省级统筹、全国统筹。截止2007年年底,五项社会保险中统筹层次最高的基本养老保险只有13个省份实现了省级统筹。到2008年年底,又增加了4个,其余省份的养老保险统筹仍然为市县级,全国居然有上千个统筹单位。这种较低层次的统筹影响了统筹效果的发挥和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保险的共济功能和大数法则无法充分发挥。
我国形成统筹层次过低源于最初制度设计时的路径选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围绕统筹层次的发展路径参加发生过激烈的争论,中央政府希望全国统筹,实现全国一体化;地方政府希望要有较大的自主权,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东部发达地区,越是要获得自主权。在地方利益强化背景下保险统筹很难实现向更高层次过渡。中央和地方双方博弈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占了上风,因为当时中央财力不足以承担起全国统筹责任,也不愿意在未明确巨额历史欠账的基础上大包大揽,“新人”和“中人”个人账户养老中的基金被挪用补充“老人”需要发放的统筹养老基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全国形成的个人账户基金“空账”很早就超过数千亿元,现在越来越多。县对地市、地市对省,也基本如此,由此确定了走自下而上的统筹层次发展路径。在现行的分税制下,通过自下而上逐步提高统筹层次会使各级政府的财政关系异常复杂,过渡到上一层次乃至最终层次的时间、方式、步骤等诸多因素的不明确,提高统筹层次因不具备可操作性而体现出言易行难的特征。
近年来农民工大规模集体退保事件是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太低、地方政府之间跨省流动限制的矛盾集中爆发。由于农民工就业的特点是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一般跨省流动时户籍不能转移,社会保险的统筹部分也就不能转移。即使全国各地都实现了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由于统筹部分是根据工龄确定待遇的,农民工经常换工作、流动性大,很难连续计算工龄。加上统筹地区不统一,跨省流动的农民工退休后依然很难享受到统筹部分。从参保农民工的角度来看,最基本的问题是“可转移”问题,固定在一个地方遥远的未来预期收益,对于农民工几乎没有意义。因此,农民工对参保就采取无所谓的态度.除了上述农民工的问题之外,原有养老保险体系未覆盖机关、事业单位,也使得该体系面临重大变革。最近国务院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在2009年正式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其重要内容就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基本一致。未来机关公务员如何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且拭目以待。
三、通过《社会保险法》真正明确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目标。
目前我国有关社会保险的执法依据主要是一些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一直没有一部统一的基础性立法。基本法律的缺位,导致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难以定型与导致养老保险“碎片化”严重现状。从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险法》草案来看,很多方面仍然不具备可操作性,必须有相关的政府条例、规章相配套。例如最新公布的《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这个部门规章草案就是未来对《社会保险法》的具体化补充。如果能够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农民工在任何一地的统筹缴费记录可以随自身的社会保障号码(身份证号码)全国转移,相信农民工理性的选择就是续保而非退保。
把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高到全国,是健全社会保险制度的必然要求。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也给了我们启示:欧盟数十个国家早就实现了国内层面的统筹,目前正在追求社会保障体系的全欧盟的统一,而联邦制的美国摈弃分散的传统,自1939年开始征收社会保障税起就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有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传统,储蓄率远远高于西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未来养老问题的担心。在全球独一无二的独生子女政策实施近30年后的今天,由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人口结构的变动趋势已经达到了拐点,青壮年劳动力数量很快将停止增长,完全依靠家庭力量来解决养老问题已经不现实了,只能依靠社会的理性力量来解决部分个人非理性或者意外事件的发生。
目前,农民社会保障一直处于低水平甚至空白状态。因此,在《社会保险法》从草案到法律的立法进程中应当首先确保养老金省级统筹的推广,同时确保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目标,让全体公民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养老预期,解决劳动力(包括农民工)的全国流动的问题。由于全国统筹难免要涉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需要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合理分担责任,需要深入研究、精心设计,兼顾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虽然我们不能要求一部《社会保险法》毕其功于一役,解决所有养老保险问题,但目前的确迫切需要一部更普适性的《社会保险法》来提供前瞻性的法律规范,以保障所有公民的未来,体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来源: 《法制日报》 2009年2月11日
责任编辑: 苏大城
第二篇: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解析
《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部分解析
——于俊峰
1、第十条,规定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范围,以及参保方式。使用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如果,是外地的派遣机构,那么应当在天津按照天津的标准进行缴纳。用人单位应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参保,如未参保应按照补缴手续执行。
2、十一条,说明了基本养老保险的构成方式。
3、十二条,确定了缴费基数问题。养老保险企业和个人缴费基数。工资总额: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4、十三条,明确了视同缴费部分应由政府承担。
5、十四条,确定了个人账户不能提前支取,以及个人死亡,其个人账户余额可由其继承人继承。
6、十五条,说明了养老待遇的组成以及,影响养老金待遇的因素。P327、十六条,区别于原政策,原政策达到退休年龄时,不足15年的不享受养老待遇,一次性退还个人账户部分。而新法规定可以延长至满15年,过延长期仍不满15年的,可一次性趸交满15年,也可在未转入城镇或农村医保之前,书面申请终止养老保险关系,书面确认后将个人账户部分一次性支付。
8、十七条,增加了病残津贴部分,领取标准暂未明确。
9、十八条,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不仅取决于参保人员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还取决于退休养老期间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2006年以来国家实行7次连调。
10、十九条,由于各统筹地区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缴费基数差距也较大,如果不分段计算,可能导致不公平或者会导致劳动者选择收入较高的地区退休,故有必要实行分段计算。
11、二十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原来的农村养老保险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筹资方式上增加了政府补贴。(1)个人缴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
12、二十一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待遇,目前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个人账户部分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即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按照60岁退休)。
13、二十二条,国家正在探索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施行。
第三篇:《社会保险法》基本养老保险解读
《社会保险法》基本养老保险解读
2010年10月28日,《社会保险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5号主席令予以颁布,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使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全面进入法制化轨道,对于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保险法》确立了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基本框架,在5项社会保险制度中,养老保险作为覆盖面最广、建立时间最长、基金总量最大的一个险种,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社会保险法》中也用了最多的篇幅进行阐述。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解读】本条系关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和缴费义务人的规定。
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 目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覆盖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此外,2008年2月,国务院决定在山西、浙江、广东、上海、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总体思路是: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同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2、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义务人
(1)以职工身份参保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养老保险费用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是国际上普遍的做法。
(2)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灵活就业人员是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的人员,包括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律师、会计师、自由撰稿人、演员等自由职业者等等。
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
目前,我国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实行的是退休养老制度,由各机关单位各自负责,退休后,根据工作年限按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退休金,资金由政府财政预算安排。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解读】本条系关于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和主要筹资渠道的规定。
1、制度模式。
(1)现收现付制,即基本养老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保险费收入全部用于当期养老金的支付,以支定收,实现现收现付。
(2)积累制,即建立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资金用于投资取得收益,个人退休后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其个人账户的积累额。
(3)部分积累制,即现收现付制度和部分积累相结合,在现收现付基础上,建立个人账户,实行部分积累,我国目前采取该模式。
2、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模式
我国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待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进入基本养老统筹基金,用于支付职工退休时社会统筹部分养老金,统筹基金用于均衡用人单位的负担,实行现收现付,体现社会互助共济。另一部分是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进入个人账户,用于负担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支付,体现个人责任。
3、筹资方式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组成,此外国家和统筹地区政府也给予一定的补贴。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解读】本条系关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的规定。
1、用人单位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
(1)关于缴费基数,计算用人单位应当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是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在一定时期(一般以年计算)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体部职工的劳动报酬的总额。
(2)关于缴费比例,根据国务院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2、职工个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
(1)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费基数是本人工资。在实际操作中,本人工资一般是指本人上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
(2)缴费比例:目前,全国各地个人缴费比例统一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
3、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我省规定的是全省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解读】本条系关于政府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承担财政补贴责任的规定。
1、视同缴费年限期间,视同缴费年限期间是指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连续工龄。
2、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负担
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但由于视同缴费期间,作为用人单位的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并没有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职工个人也没有缴费,但职工退休时养老保险基金要支付统筹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这部分费用属于转制成本应由政府承担。
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的政府责任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形成,但在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要承担补贴责任,这是政府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责任。
第十四条 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解读】本条系关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规定。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得提前支取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工作期间为退休后养老积蓄的资金,是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强制提取的,退休前个人不得提前支取。
2、个人账户记账利率
个人账户养老金从缴费到退休后支取长达数十年,通货膨胀的风险无法避免。若个人账户养老金不能实现保值增值,通货膨胀会降低其购买力,造成个人账户资金的贬值。本法规定,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既为个人账户保值增值规定了最低的记账利率,也为国务院随着实践发展完善政策留下调整空间。
3、免征利息税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主要用于退休后养老,不同于普通储蓄,所以本法规定免征利息税,体现国家对社会保险事业的支持。
4、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可以继承
个人账户养老金具有强制储蓄性质,属于个人所有,个人死亡的(包括退休前和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可以继承。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解读】本条系关于基本养老金构成及其确定依据的规定。
1、统筹养老金
统筹养老金来自于由用人单位缴费和财政补贴等构成的社会统筹基金,根据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确定。统筹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在岗职工上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本人退休年龄等因素确定。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解读】本条系关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规定。
1、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1)必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2)累计最低缴费满十五年。
2、法定退休年龄
(1)男职工退休年龄为年满60周岁,女干部为55周岁,女工人为50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4)因工致残,经医疗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3、最低缴费年限
缴费满十五年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门槛”,但并不代表缴满十五年就可以不缴费,只要职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就应按规定缴费。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解读】本条系关于基本养老保险遗属抚恤和病残津贴制度的规定。
1、基本养老保险遗属抚恤制度 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也是职工参保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一部分。
(1)丧葬补助金,是指为了减轻职工家属因办丧事而增加的经济负担,给予一次性补助。
(2)遗属抚恤金,是指为了保证由死亡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不因供养人死亡而断绝生活来源,给予的基本生活费用。
2、基本养老保险病残津贴制度
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病残津贴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对前述特殊参保人员发放的基本生活费。病残津贴属于新制度,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津贴标准,需要出台相应的配套规定。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解读】本条系关于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的规定。
1、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不仅取决于参保人员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还取决于退休养老期间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养老金标准应当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让退休人员也能享受经济发展成果。
2、基本养老金调整参考的因素
(1)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基本养老保险是养老责任的代际转移,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的目的,就是让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一样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因此,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是调整基本养老金标准的重要指标。(2)物价上涨情况。物价上涨尤其是居民生活消费品的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养老金的购买力,进而影响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因此,应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及时调整基本养老金的标准。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解读】本条系关于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以及退休后基本养老金计发的规定。
1、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的,由原参保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应随同转移到新参保地,并按照规定转移资金,参保人员在各地的参保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2、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缴费年限对于参保人员享受权利至关重要,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应累计计算。
3、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
由于各统筹地区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缴费基数差距也较大,如果不分段计算,可能导致不公平或者会导致劳动者选择收入较高的地区退休,故有必要实行分段计算。所谓分段计算,是指参保人员以本人各缴费工资、缴费年限和待遇取得地对应的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其基本养老保险金。为方便参保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本法规定了统一支付原则,即无论参保人员在哪里退休,退休地社保经办机构应将各统筹地区的缴费年限和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分段计算出来,将养老金统一支付给参保人员。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解读】本条系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指在基本模式上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在筹资方式上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筹资方式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原来的农村养老保险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筹资方式上增加了政府补贴。
(1)个人缴费,缴费标准我省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6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
(2)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3)政府补贴,我省各级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60元基础养老金。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30-50元的补贴。
第二十一条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解读】本条系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规定。
1、保险待遇的组成
(1)基础养老金。目前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我省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60元。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参考中国人民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2、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第二十二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
【解读】本条系关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规定。
201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从2011年7月1日起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实施范围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基本一致,2012年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围绕江苏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着眼于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我省拟于2011年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具体实施方案已上报省政府,待批准后正式实施。
1、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2、基金筹集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成。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我省拟再增加1100、1200元2个档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地方人民政府应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我省拟补贴30-50元)。
3、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
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我省拟为60元,对于连续缴费超过15年的城乡居民,每超过一年,基础养老金可增发1%)。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及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员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4、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年满60周岁,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第四篇:浅谈《社会保险法》
浅谈《社会保险法》
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开始将人们目光引向社保领域。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内需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保制度不健全,人们对未来生活保障缺乏预期,不敢消费。这次危机带来一个启示是,社保制度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拉动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保证。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保障关乎公民的基本福祉和利益,可谓民生之根。从此意义上讲,社会保险法出台已迫在眉睫。通过对世界社保制度的历史回顾,借鉴国际社保立法先进经验,立足国情,对出台《社会保险法》在时机选择、政府应承担更多责任、社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以及社保基金统筹层次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28日下午经表决,通过了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法草案从2007年底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初次审议,至今已历时三年,其间共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四次。该法将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草案涵盖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各个社会保险项目,规定了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明确了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在社会保险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对社会保险费的收缴、待遇给付、经办机构、基金管理、运营、监督和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规范,这标志着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险制度即将有法可依。
这是最高国家立法机关首次就社保制度进行立法。从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明确养老保险可以进行转移接续,到要求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加强对百姓“保命钱”的监管„„社会保险法的通过和实施,关系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必将对我国社保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产生深刻影响。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社会保险法,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重点对社会保险的原则、各险种的覆盖范围、社会保险待遇项目和享受条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各项社会保险的缴纳领取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一、社会保险的基本含义 社会保障的基本含义为:国家通过收入再分配为社会成员所面临的某些风险提供保障。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祥于实现工业化最早的英国。1883年伴随着工业革命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设,德国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第一个推出了标志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项目——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障进入社会保险型阶段。
我国是在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第七个五年计划中首次提出“社会保障”一词,社会保险是这一总概念之下的一个子概念,与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医疗卫生事业、优抚安置工作等具体项目并列,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
二、几个重点
1、养老、医疗险可异地“漫游”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畅,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转移接续难,造成劳动者参保积极性不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大量农民工退保。
2009年,国家专门出台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提出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的,养老保险关系应随同转移到就业所在地。
此次通过的社保法以国家立法形式将这一政策上升为法律。这部法律明确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法律还同时规定了基本医疗保险的转移接续问题:“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2.基本养老保险首次确立“全国统筹”目标
如何进一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介绍,到2009年底,全国所有的省级行政区都制定了省级统筹的制度。经过评估,已经有25个省级单位达到了省级统筹的标准,还有27个单位正在评估。“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方案。”
此前,社会保险法草案针对这一问题的规定不太明确。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鉴于目前各地已基本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社会保险法在表决前的“最后时刻”就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作出明确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全国统筹最大的好处是,能够解决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解决用东部支持西部、城市支持农村的问题。”
3、欠缴社保费将从其账户划拨
刚刚出台的社会保险法强化了用人单位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并规定了对用人单位不缴纳可以采取的强制措施。
针对欠缴社保费的现象,法律也规定了极有操作性的刚性应对措施: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请划拨;同时,未提供担保的,还可申请人民法院采取扣押、查封、拍卖措施,抵缴社会保险费。
针对工伤保险欠费,法律还专门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不偿还的可依法追偿。
“针对欠费情况,这部法律赋予社会保险征收机构更多的手段和落实措施,目的是要强化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更好地保证基金正常收缴,保证所有受益人应得的权益。”
4、加强监管“盯牢”百姓“保命钱”
截至2009年底,社保基金会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达到7766亿元,基金安全引人瞩目。新出台的社会保险法充分吸收委员、代表的意见,就社保基金监管作出原则规定: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这部法律还专设一章,对社会保险监管作出具体规定。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这部法律还专设一章,对社会保险监管作出具体规定: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成立由用人单位代表、参保人员代表,以及工会代表、专家等组成的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掌握、分析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对社会保险工作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实施社会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投资运营以及监督检查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组织对本法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等,依法行使监督职权
社会保险法是一部事关亿万劳动者切身利益和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极为重要的法律。专家指出,在此之前,尽管各种社会保险制度已在中国实施多年,却没有一部专门的综合性法律加以规范。综合性社会保险基本法的缺失,令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险制度缺乏明确的价值取向。社会保险法的出台,对于健全和完善中国社会领域的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保险法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多头管理,职责不清也造成诸多弊端,上海社保案便是一个典型例证。为此,社会保险法专门辟出一章,就社保基金的管理进行规范,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三、《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并对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社会保险法》对各项社会保险作出了全面的制度安排和规范,将党中央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转化为根本性、稳定性的国家法律制度,必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发挥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第二,《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全面进入法制化轨道。《社会保险法》规范了社会保险关系,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强化了政府责任,明确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职责,确定了社会保险相关各方的法律责任。《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使社会保险制度更加稳定、运行更加规范,使相关各方、特别是广大劳动者有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并必将带动一系列单项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实施,从而使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全面进入法制化的轨道。
第三,《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为推动整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法制保障。《社会保险法》不仅对社会保险工作是极大的促进,也将对整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社会保险法》确立了广覆盖、可转移、可衔接的社会保险制度,从法律上破除了阻碍各类人才自由流动、劳动者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制度性障碍,有利于形成和发展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社会保险法》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社会保险法》的出台,与以前颁布实施的劳动法、公务员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一起,构成了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完整的顶层架构,对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在法制轨道上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社会保险法》中妇女权益保护与实现
《社会保险法》的制定,无疑为占13亿人口中半数的妇女权益保障带来福音,其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提供具体的基本法保障。我国目前对妇女权益的社会保险虽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等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有所规定,但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要么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要么法律位阶过低,难以起到基本法的作用。其二,将社会责任保障归位于社会。由于生育特征带来两性生理差异,在竞争中因这种社会责任负担常常使妇女处于劣势,这种社会责任应由社会共同负担,社会保险法所规定的生育基金,为妇女承担人类再生产的社会价值提供了应有的物质保证。
即将于2011年实施的《社会保险法》,这是中国社会又一民生大事,可以说对于整个社会,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完------
第五篇: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试题
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由()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通过。
A.中共中央政治局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常务会议
2.《社会保险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一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根据()制定《社会保险法》。A.《宪法》
B.《劳动法》
C.《劳动合同法》 D.《就业促进法》
3.《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使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全面进入()轨道。A.现代化 B.法制化 C.标准化 D.国际化
4.《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宗旨是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A.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 B.充分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 C.拥有较好的生活水平和无后顾之忧的 D.及时获得社会救助和优厚福利的
5.我国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水平相适应。A.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 C.经济社会发展
A.审计署
门
7.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以上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A.10年 B.15年
C.20年 D.30年
8.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A.中止计算 B.分段计算 C.累计计算 D.重新计算
B.市场化和国际化 D.现代化和公民收入
C.财政部
D.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6.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
B.民政部 9.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组成。A.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B.基础养老金和统筹基金 C.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D.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统筹基金
10.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按()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A.年 B.季度 C.月 D.不定期
11.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合并实施。A.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B.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C.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D.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2.国务院规定开始领取新农保养老金的年龄是()。A.男60周岁,女55周岁; C.男女同为60周岁;
B.男女同为55周岁; D.男55周岁,女50周岁。
13.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A.个人 B.用人单位 C.用人单位和个人 D.各级财政 14.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缴纳工伤保险费。A.个人 贴和单位
15.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日内做出认定决定;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A.30,15 B.45,30 C.50,30 D.60,15 16.职工因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全国()的20倍。A.最低工资 B.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C.农民人均纯收入 D.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B.用人单位
C.单位和个人共同
D.国家补17.《社会保险法》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A.12个月 B.18个月 C.24个月 D.36个月
18.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同时符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工伤保险丧葬补助金和失业保险丧葬补助金条件的,其遗属()。A.可以领取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和工伤保险丧葬补助金 B.可以领取失业保险丧葬补助金和工伤保险丧葬补助金 C.可以领取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和失业保险丧葬补助金
D.只能选择领取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工伤保险丧葬补助金和失业保险丧葬补助金中的一项
19.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起计算。A.自失业之日 B.自解除劳动关系之日
D.自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指定之日 C.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 A.女职工生育前工资
B.用人单位上职工月平均工资
C.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基数 D.社会平均工资
21.用人单位履行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的时限规定分别是()。A.30日,15日,15日 B.30日,30日,30日 C.15日,15日,30日 D.30日,15日,30日
22.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及时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对未按规定申报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
A.暂按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110%确定应缴数额
B.暂按该单位上月缴费数额的1倍以上3倍以下确定应缴数额 C.暂按该单位上月缴费数额的120%确定应缴数额 D.暂按该单位上月缴费数额的90%确定应缴数额
23.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用人单位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内予以审核,审核合格的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A.20工作日 B.15工作日 C.20日 D.15日
24.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A.护照号码 B.驾驶证号码
D.工作证号码
C.公民身份号码 20.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生育津贴按()标准计发。
25.《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基金按照()设立预算。A.行政区划 B.财政体制 C.统筹层次 D.税务层级
26.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成立由用人单位代表、参保人员代表,以及工会代表、专家等组成的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掌握、分析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对社会保险工作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实施()。A.行政监督 B.社会监督 C.人大监督 D.专门监督
27.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的罚款。A.二倍以上五倍以下 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B.二倍以上五倍以下 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 C.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 D.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28.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费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A.万分之一 B.万分之三 C.万分之五 D.万分之十 29.我国与()于2001年签署了首个社会保险双边协定。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韩国
30.《社会保险法》自()起施行。A.2011年7月1日
B.2011年9月1日
C.2011年12月1日 D.2012年1月1日
二、多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的答案是正确的。)31.依据《社会保险法》规定,我国应建立()社会保险制度。A.基本养老保险 B.基本医疗保险 C.工伤保险()
A.广覆盖 B.低水平
C.多层次 D.可持续 E.保基本
33.依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该履行哪些社会保险义务?()A.缴费义务
B.登记义务
C.代领各项保险待遇义务 D.代扣代缴义务 E.申报义务
34.依据《社会保险法》,个人在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后享有哪些权利?()
D.失业保险 E.生育保险
32.依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在完善社会保险制度过程中应坚持哪些方针?A.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B.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C.查询个人缴费记录 D.查询个人权益记录
E.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35.按照现行规定我国社会保险资金的主要筹集渠道有哪些?()A.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B.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消费税
36.《社会保险法》规定“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支持社会保险事业”,在现行制度中社会保险方面的税收优惠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用人单位和个人社会保险缴费部分在所得税前列支 B.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免收利息税 C.社会保险待遇免征个人所得税
D.免除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环节的相关税收 E.免除用人单位所缴纳的公司所得税
37.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以下哪些工作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A.社会保险登记
E.个人权益记录
38.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职工基本养老金根据()等因素确定。A.个人累计缴费年限 B.缴费工资 C.个人账户金额
D.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E.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39.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A.职工平均工资增长 B.物价上涨情况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D.财政收入增长比例 E.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收益
4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有哪几项?()A.基础养老金专项补助 C.缴费补贴
D.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的代缴补贴 E.农村专业户补贴
4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渠道为()。
B.个人账户养老金补助 B.核定社会保险费
C.社会保险待遇支付 D.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
C.各级政府财政补助 D.遗产税
E.A.个人缴费 C.慈善捐款 B.政府补助
D.集体补助 E.社区补助
42.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以下哪些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A.酗酒、自杀造成的 B.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C.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E.在境外就医的
43.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B.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C.自杀或自残的
D.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E.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44.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A.住院伙食补助费 B.停工留薪期的工资 C.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D.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E.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45.失业人员失业后领取失业保险金,必须符合的条件()。A.参加工作满1年
B.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的 C.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D.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E.从事自谋职业的
46.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A.重新就业的 C.移居境外的 提供培训的
47.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其中,生育医疗费用包括()。B.应征服兵役的
D.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D.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E.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A.生育的医疗费用 B.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C.妇科检查费 D.一次性营养费 E.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48.职工有以下哪些情形的,可以依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A.女职工晚婚假
B.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D.女职工护理假 C.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E.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49.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欠费单位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缴费,用人单位逾期仍未执行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采取下列哪些手段强制征缴社会保险费()。
A.直接对欠费单位进行罚款
B.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
C.申请县级以上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欠费单位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
D.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E.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50.《社会保险法》对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规定的义务主要有()。A.应当依法按时足额征收社会保险费 B.将缴费情况定期告知用人单位和个人
C.对于用人单位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产生的欠费,应强制征收 D.适量减免用人单位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E.为用人单位代管存款
51.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申请人民法院对欠费单位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进行处置。处置欠费单位财产的方式有()。A.扣押 B.查封 C.拍卖 D.租出其厂房 E.销售其产品
52.下列哪些部门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报用人单位的成立、终止情况,或通报个人的出生、死亡以及户口登记、迁移、注销等情况。()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民政部门 C.机构编制管理机关 D.公安机关 E.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53.《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哪些制度?()A.业务制度 B.财务制度
D.存货管理制度 C.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 E.基金贷款制度
54.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年。A.10年 D.50年 B.20年 C.30年
E.100年
55.《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获取社会保险工作所需的数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如实提供。A.业务经办 C.调查 B.统计
D.强制性搜查
E.委托第三方搜集
56.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被检查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应该履行哪些义务?()
A.如实提供与社会保险有关的资料 B.提供市场营销规划 C.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D.不得谎报或隐瞒情况 E.不得拒绝检查
57.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实施监督检查,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A.查阅、记录、复制与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相关的资料 B.询问与调查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对与调查事项有关的问题作出说明、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C.对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予以制止并责令改正 D.对检查发现的违规违纪人员,可以直接予以刑事处罚 E.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灭失的资料予以封存
58.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哪些行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社会保险基金、用人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未履行社会保险法定职责的 B.未将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政专户的 C.克扣或者拒不按时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 D.丢失或者篡改缴费记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记录等社会保险数据、个人权益记录的
E.有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的
59.违反《社会保险法》规定,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或者违规投资运营的,应当如何处置?()
A.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计机关责令追回 B.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C.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责令追回
D.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E.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追回
60.国家工作人员在社会保险管理、监督工作中出现哪些情形的,应依法给予处分?()A.滥用职权 B.效率不高
C.玩忽职守 D.未达标准
E.徇私舞弊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61.《社会保险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62.《社会保险法》规定,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63.《社会保险法》规定,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64.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的研究,参加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
65.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
66.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67.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68.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并全部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69.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70.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分别支付。()
71.在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地区,所有农村居民不必缴费,到达符合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时可以直接领取新农保养老金。()
72.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构成。()
73.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74.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75.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76.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77.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78.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为参保人员提供合理、必要的医疗服务。()
79.职工所在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机构可依法追偿。()
80.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用人单位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和所属行业费率档次等情况,确定用人单位缴费费率。()
81.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2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复查。()82.《社会保险法》规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经办机构从其本人的失业保险金中代扣代缴。()83.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参照当地对在职职工死亡的规定,向其遗属发给一次性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所需资金从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84.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职工和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
85.个人与所在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86.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参加社会保险情况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和收益情况。()
87.全国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按照国家统一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共同建设。()
88.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直接划拨欠费单位的银行存款,用于抵缴社会保险费。()
89.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90.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除领导批准的外,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侵占或者挪用。()
91.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92.社会保险基金的会计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93.社会保险基金通过预算实现收支平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
94.社会保险基金可以用于平衡政府财政预算,但不得用于兴建、改建办公场所和支付人员经费、运行费用、管理费用,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挪作其他用途。()
95.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经所在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可以在本统筹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96.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及时、完整、准确地记录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缴费和用人单位为其缴费,以及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等个人权益记录,定期将个人权益记录单寄送本人,费用由个人承担。()97.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为用人单位和个人的信息保密,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
98.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要先保后征,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长期有保障,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
99.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00.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参照《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