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试题剖析
世界史之古代史
一、名词解释
(一)古代埃及
1、《莱登草纸》
古埃及的一部纸草文献,原名《伊浦味箴言》(《一个埃及贤人的训诫》),在埃及萨卡拉墓地出土。因该文献原件藏于荷兰莱登博物馆,故名。该文献记载了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一般认为,这此起义发生在古埃及 裁准备了条件。
8、隶农制
古代罗马的一种土地剥削和人身依附关系。隶农最初是指承租别人土地的佃户。他们都是享有公民权和其他法律权利的自由民。他们通过契约从土地所有者手中租用土地。公元3世纪危机,使隶农在实际上丧失了自由民身份和独立的经济地位,导致隶农转变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依附农民。
9、卢克莱修
罗马共和时期著名的唯物论哲学家。他著有《物性论》(六卷)一书。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是由唯一真实的物质——原子所构成的,包括人的“灵魂”也是物质的。他反对宗教迷信,还有社会进化论的思想。在政治上,卢克莱修是奴隶主民主派,反对贵族,但又教训奴隶必须俯首听命。
10、七丘同盟
公元前8世纪前后,拉丁人居住于台伯河出海口的拉丁姆平原。拉丁人在平原的山丘上建立了许多村落,有七个山丘曾陆续有人居住。七个山丘逐渐联合起来,形成了以此为中心的罗马城。这种联合实质上是原始村社的联合。它反映了罗马城和罗马国家建立的过程。
11、塞维·图里乌改革
古罗马王政时代的 祭祀的行为。
(五)古希腊
1、希洛人
斯巴达人在征服拉哥尼亚和美塞尼亚后,把被制服地区的大部分土著居民强制性地变为国家奴隶。由于希洛城的居民是最早被强迫成奴的,故这类人在历史上统称为希洛人,他们实际上是斯巴达城邦的国有奴隶。在斯巴达,土地和奴隶实行国有制,斯巴达每年可分到一份土地(20公顷),每户可分到十户希洛人,希洛人要把收获物的一半交给斯巴达人,斯巴达人不能任意杀害或出卖希洛人。
2、皮里阿西人
皮里阿西人意为“边区的居民”,是古代希腊古风时代的斯巴达城的居民的一种类型,是斯巴达周边的土著居民,被斯巴达人征服。他们有人身自由,但无公民权。不能与斯巴达人通婚,要纳税、服兵役。
3、希波战争
希腊各城邦与波斯的战争,从公元前492—公元前449年,雅典在战争起初阶段是正义战争,后演变成非正义的扩张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希腊各城邦取胜,从而确立了希腊在地中海的霸权地位。
4、线形文字
希腊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在克里特岛米诺斯王宫有许多泥板,刻了许多线形文字A,在迈锡尼发现了另一种线形文字B。线形文字约形成于公元前1450年前后,1952年,英国文特里斯和柴德威克把线形文字B解读成功。
5、马拉松战役
马拉松战役是希波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它发生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公元前490年9月,波斯军队在希腊本土登陆,希腊军在米太雅德统领下在马拉松平原迎击优势敌人,在战斗中,希腊联军团结一致,巧妙布阵,大败波斯军。马拉松战役是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6、7、陶片放逐法
古雅典公民会议中的一种特殊抽票法,创于克里斯提尼时期。在每年年初召开的公民大会上,公民可以将他认为可能危害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危险分子的名字记于陶片上。如果某人票数超过半数,则此人应被流放国外十年。期满可以回国,并恢复其财产和公民权。
8、提洛同盟
公元前478,雅典和爱琴海岛屿、小亚的许多城邦结成了同盟。同盟是为了防御波斯再度入侵和彻底战胜波斯而结成的组织。在同盟中,各城邦原则上一律平等,组成共同舰队。后来,同盟成为雅典称霸的工具。到公元前404,在斯巴达和雅典争霸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失败,同盟被解散。
9、苏格拉底
古希腊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者。他认为哲学的任务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植人的道德观念。他指出只有灵魂心理才能认识事物。他把自己一套教育方法概括为讥讽、助产术、归纳、下定义四个步骤,基本要领是通过启发和教育,使人确认自己的无知,然后得出真正的道德观念。
10、柏拉图
古希腊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他的哲学的核心是“理念论”。理念世界是永恒的,真实的,完善的,超经验的;物质世界则是无常的,虚幻的,暗淡的,可感知的。柏拉图理念论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建立理念的理想王国。
11、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2、希洛制
古希腊斯巴达城邦实行的一种统治制度。斯巴达人是城邦统治者。国家分给每户斯巴达人一份土地,由七户希洛人为之耕种。希洛人要把收获物的一半交给斯巴达人,而全体斯巴达人却不从事农业生产,他们毕生的职业是从事军事活动,专以剥削奴隶为生。这种剥削制度称“希洛制”。
13、伊壁鸠鲁
古希腊哲学家。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粒子(即原子)。原子不仅有形状、大小和位置上的差别,而且有量的不同;不仅有直线运动,而且有偏斜运动。在认识论上,伊壁鸠鲁相信感觉是认识的惟一源泉。在伦理学上,他是一个快乐主义者。
14、德谟克利特
古希腊唯物论哲学家。他提出了水、土、气、火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四个元素,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他认为人有感觉知觉,亦有理智。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相对知识,理智得到的则是绝对知识。
15、米利都学派
古希腊早期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哲学家,代表人物是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和阿纳克西美尼。米利都学派的观点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它开创了理性思维,试图用观测到的事实而不是用神话来解释世界。他们的思想观点排除了当时神造世界万物的迷信,激起了人们探索世界本源的强烈兴趣。
二、简答题
1、简述古代埃及法老专制制度的表现
(1)法老是最高统治者,集各种大权于一身。(2)建立了一整套直接受法老控制的官僚机构。(3)建立了一支军队。(4)君权神授思想。
(5)建造法老死后的宫殿——金字塔。
2、古巴比伦王国的居民结构
古巴比伦王国居民分为全权自由民(阿维鲁)、非全权自由民(穆什根努)、奴隶三类。阿维鲁意为“丈夫之子”,主要包括僧侣、贵族、高级官吏、商业高利贷者,此外还包括一部分自耕农、佃农、以及独立的手工业者。穆什根努意为“屈从者”,主要包括与宫廷生活密切联系,依附于王室的人。奴隶是完全无权的人,伤死奴隶不算犯罪。来源主要是买奴和债奴。
3、简述早期基督教的发展
基督教发展的原形是BC2世纪以来在犹太人下层民众之间形成的一个秘密教派,拿撒勒教派。在发展中,此教派吸收犹太教《圣经》,吸收在埃及、叙利亚、小亚西亚、伊朗广大地区广泛流传的各宗教思想,主要是一神教的观念、赎罪献计的观念和众神复活的思想,另外还吸收希腊、罗马、埃及的哲学思想,大杂烩后最后形成。
在“公元三世纪危机”时期,基督教传播人员更广泛,社会各阶层纷纷信基督教,发展成巨大的社会力量。为利用基督教的这支庞大的力量,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意大利米兰城颁布了“米兰敕令”,标志着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由迫害转入利用。从此,基督教更为发展。
公元25年,君士坦丁堡在小亚西亚的尼西亚城主持
4、斯巴达城邦居民的构成
斯巴达人,居在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希洛人,是斯巴达城邦的国有奴隶;皮里阿西人,居住在周边地区的居民,人身自由,不享有公民权,不能与斯巴达人通婚,需要斯巴达人纳税和服兵役。
5、古希腊在史学上的成就
古希腊在史学上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成就。先后出现了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和色诺芬三位著名的史学家。希罗多德被称为“历史学之父”,其著作《历史》(又称《希波战争史》)是西亚、北非、希腊的通史,是以史事为中心的记叙体。修昔底德著有《伯罗奔尼撒战争》,采用编年题材写成。色诺芬著有《苏格拉底记》、《希腊史》、《万人远征记》等多部作品。
6、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经过了6个重大历史事件
(1)平民保民官的设立
(2)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3)BC445年,保民官卡努留改革
(4)BC376——BC367年,通过了李锡尼——塞克斯图法案
(5)BC326年,彼特留法案的通过
(6)BC287年,霍登西乌法案的通过
7、埃及不同历史时期
前王朝时期(BC4500-3100);早王朝时期(BC3100-2686,包括(3)实行军事改革
(4)对各行省规定的重赋制度(5)统一货币制度(6)修筑驿道
(7)尊奉“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仍允许帝国各地保留各地宗教信仰。
第二篇:古代史名词解释
1殷墟:河南安阳,指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未知的最早的都城。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未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证明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2国人暴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国人在高压政策下,「道路以目」。召公虎规谏厉王,但监谤更甚,国人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 年,举行暴动,攻入王宫,厉王仓皇逃奔彘,公元前828 年,厉王死于彘。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
3牧野之战:经过观察和试探,周武王联合诸侯国展开进攻。在商朝国都朝歌郊外的牧野,双方展开激战,由于商朝军队出现倒戈,商朝大败。不可一世的商纣王最后自焚而死。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4盘庚迁殷: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盘庚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盘庚面对贵族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5葵丘会盟:葵丘会盟据《左传》、《史记》等史书记载,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元前651年曾两次在葵丘与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相会结盟。规定不可里壅塞水源;不能阻碍各地粮食流通;不可改换嫡子;不可随便杀死大夫;要尊贤育才;不让士世袭官职;同盟国都要言归于好等。葵丘会盟主旨在于和平修好,让各国人民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而不同于通常的战争之盟,6焚书坑儒:焚书政策,李斯建议,始皇帝支持,保留技术书籍,保留一套关于思想、历史、政治的书籍,民间拥有书籍违法。
7推恩令:推恩令,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名义上是施德惠,实际是剖分诸侯王的封地以削弱他们的势力。
8文景之制:文景之治是指中国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社会比较安定,史称“文景之治”,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被人们称颂的时代。基本上适应了生产的发展,使社会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其目的是扶植地主阶级,发展了地主经济,对农民有一定作用。
9七国之乱::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个诸侯国发动的叛乱。诸侯王在封国内征收赋税,掌握了极大的权力。为此文景两帝采用贾谊、晁错的建议,逐渐削弱王国封地,打击诸侯王势力。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景帝派周亚夫率军镇压,不足三月,就平定叛乱。景帝趁此机会,将王国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朝廷,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削弱。
10光武中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为了巩固新建的东汉封建政权,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皇权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措施。(光武帝针对前朝教训,做了轻法、除霸、平狱、释放和恤民等五大工作,调整了统治阶段内部关系,又尊贤重学,褒扬气节,从谏如流,注重农业生产,加强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11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曹操死后,曹丕采纳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择朝廷官员兼任本籍中正官,负责察访人才,加以品评,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魏晋之际,中正官全由士族担任,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垄断选举的工具。
12三长制:三长制是北魏中期为控制户籍,及取代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基层政权组织。给事中李冲建议实行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称为三长。(三长必须由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的人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户口数量,征收赋税(户调),调发徭役,维持治安。废除宗主督护制和实行三长制,沉重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三长制之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使所征租调有所根据及确立准则,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几倍,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一时天下称为便利。大索貌阅: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开皇五年(585),隋政府下令州县官吏大规模地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唐代继承隋法,并进一步制度化。输籍定样:又称“输籍法”。中国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高熲建议,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高低,重新规定应纳税额,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豪强地主占有劳动人口,造成税负不合理现象。玄武门之变: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但李世民在平定天下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受到李建成及弟齐王李元吉的联合排挤。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于是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设伏,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立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在位时年号为贞观。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开元盛世: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任用贤能(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改革吏治(完善科举制,设立采访使,实行京官与外官互调的政策),发展经济(厉行节约,查清户口,兴修水利),提倡文教(诗赋取士,殿试县令),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共29年。安史之乱:唐安禄山、史思明发动起兵,反对唐朝的叛乱。玄宗后期,政治黑暗,中央实力削弱,藩镇握有重兵。叛乱历时七年余,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陈乔兵变: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年少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治不稳。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赵匡胤即回师大梁逼后周皇帝让位建立宋朝。高粱河之战:北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979年),在宋辽战争中,宋太宗赵光义率军攻辽,在高粱河被辽军击败的一次重要作战。雍熙北伐:986年(雍熙三年),宋军再度分兵三路北伐。最初,宋中、西两路进军顺利,收复了不少地方。但随后宋东路军在岐沟关被契丹主力打败。通过高梁河与岐沟关两次决战,契丹在军事上掌握了极大的优势。雍熙年间最大的事件是宋太宗决定收复北部16州而发动的雍熙北伐,但是这场战役以北伐军败北告终。澶源之盟:是北宋与辽在澶州缔结的一次盟约。澶州亦名澶渊郡。1004年,辽军大举南下,一直打到黄河北岸的澶州附近。宋真宗急于求和,于是与辽签订了屈辱的“澶洲之盟”。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的产物,是宋、辽势力均衡情况下互相妥协的结果。此后,宋、辽之间进入了一个很长的相对稳定时期,促进了两国经济和政治上的和平往来。靖康之难: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军南侵,占领开封城,掳走徽、钦二帝及后妃大臣等3000余人,满载大量金银珠宝,仪仗法物图书典籍北归,史称“靖康之难”。绍兴和议:绍兴十一年,岳飞被害,韩世忠被罢官,主战派多遭排挤,宋高宗,秦桧加紧投降议和,十一月,派魏良臣与金议和,规定南宋向金称臣,两国以东起淮水中游,西至大散关为界,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史称“绍兴和议”三通: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的合称。靖难之役:明初皇族内部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爆发的一场内战。建文帝继位后,采纳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削藩,使皇族内部的矛盾迅速激化。建文元年七月(1399),燕王朱棣以诛齐、黄为名,于北平起兵,号称“靖难”。经过三年战争,燕王终于取得了帝位,改元永乐,是为成祖,建文帝下落不明。这一事件,史称“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土木之变: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瓦刺也先以减少赏赐为借口,自帅一路攻打大同。是太监王振转圈,挟英宗亲征。英宗到达大同,发现战争失利,遂连忙回事,退至土木堡,被也先追及,导致被俘,史称“土木之变。”一条鞭法:明朝后期实行的新税法。“鞭”就是“编”,也叫“条编法”。公元1581年,明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征税,叫作“一条鞭法”。这就使赋税制度头绪不繁,征收和交纳的手续大为简便。由于大地主的阻挠反对,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是,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八旗制度:清代满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初建黄、白、红、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凡满族成员分隶各佐领,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智能,是与当时满族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其生产意义日趋缩小。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八旗军队与绿营军共同构成清代统治阶级统治全国的工具。作为一个行政机构,在某些地区,八旗各级衙署与州县系统并存,直至清末。三藩之乱:三藩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叛乱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清廷入关后需要对付李自成起义的力量和南明政府的反抗,明朝的降官是可以借助的力量。但20年后,南方驻云南的吴三桂、驻广东的尚可喜、驻福建的耿精忠等藩王已经形成很大的势力,与清廷分庭抗礼。其中吴三桂势力最大,不仅在经济上是中央政府沉重的负担,而且威胁到清政权。平定三藩,对于清廷来说,是真正完成统一、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
雅克萨之战:清康熙时我国军队驱逐沙俄侵略者的战役。十七世纪中叶,沙俄侵略者开始窜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尼布楚(今苏州涅尔琴斯克)、雅克萨(在今漠河东、呼玛西北黑龙江北岸)等地,筑城盘踞。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使彭春、郎坦率领由八旗兵和福建籍藤牌兵组成的水陆军队,与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会师,驱逐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黑龙江沿岸的各族人民也积极地投入这场反侵略战争,俄军遣使约降,请许其退往尼布楚。同年冬,侵略者又重占其地,建筑土城。清政府于次年使萨布素、郎坦等再围雅克萨。后清政府获悉俄方已同意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即停止进攻,把围攻的军队主动撤到瑷珲。
尼布楚条约:即《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黑龙江条约》。1689年9月清政府与沙俄政府在尼布楚(今苏州涅尔琴斯克)签订,为中俄第一个界约。该约规定中俄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再由格尔必齐河源顺外兴安岭往东至海,岭南属中国,岭北属俄国;乌第河和外兴安岭之间地方暂定存放另议。又规定自条约签订之日起,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
1殷墟:河南安阳,指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未知的最早的都城。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未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证明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2国人暴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国人在高压政策下,「道路以目」。召公虎规谏厉王,但监谤更甚,国人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 年,举行暴动,攻入王宫,厉王仓皇逃奔彘,公元前828 年,厉王死于彘。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
3牧野之战:经过观察和试探,周武王联合诸侯国展开进攻。在商朝国都朝歌郊外的牧野,双方展开激战,由于商朝军队出现倒戈,商朝大败。不可一世的商纣王最后自焚而死。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4盘庚迁殷: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盘庚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盘庚面对贵族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5葵丘会盟:葵丘会盟据《左传》、《史记》等史书记载,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元前651年曾两次在葵丘与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相会结盟。规定不可里壅塞水源;不能阻碍各地粮食流通;不可改换嫡子;不可随便杀死大夫;要尊贤育才;不让士世袭官职;同盟国都要言归于好等。葵丘会盟主旨在于和平修好,让各国人民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而不同于通常的战争之盟,6焚书坑儒:焚书政策,李斯建议,始皇帝支持,保留技术书籍,保留一套关于思想、历史、政治的书籍,民间拥有书籍违法。
7推恩令:推恩令,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名义上是施德惠,实际是剖分诸侯王的封地以削弱他们的势力。
8文景之制:文景之治是指中国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社会比较安定,史称“文景之治”,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被人们称颂的时代。基本上适应了生产的发展,使社会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其目的是扶植地主阶级,发展了地主经济,对农民有一定作用。
9七国之乱::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个诸侯国发动的叛乱。诸侯王在封国内征收赋税,掌握了极大的权力。为此文景两帝采用贾谊、晁错的建议,逐渐削弱王国封地,打击诸侯王势力。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景帝派周亚夫率军镇压,不足三月,就平定叛乱。景帝趁此机会,将王国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朝廷,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削弱。
10光武中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为了巩固新建的东汉封建政权,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皇权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措施。(光武帝针对前朝教训,做了轻法、除霸、平狱、释放和恤民等五大工作,调整了统治阶段内部关系,又尊贤重学,褒扬气节,从谏如流,注重农业生产,加强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11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曹操死后,曹丕采纳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择朝廷官员兼任本籍中正官,负责察访人才,加以品评,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魏晋之际,中正官全由士族担任,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垄断选举的工具。
12三长制:三长制是北魏中期为控制户籍,及取代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基层政权组织。给事中李冲建议实行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称为三长。(三长必须由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的人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户口数量,征收赋税(户调),调发徭役,维持治安。废除宗主督护制和实行三长制,沉重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三长制之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使所征租调有所根据及确立准则,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几倍,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一时天下称为便利。大索貌阅: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开皇五年(585),隋政府下令州县官吏大规模地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唐代继承隋法,并进一步制度化。输籍定样:又称“输籍法”。中国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高熲建议,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高低,重新规定应纳税额,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豪强地主占有劳动人口,造成税负不合理现象。玄武门之变: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但李世民在平定天下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受到李建成及弟齐王李元吉的联合排挤。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于是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设伏,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立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在位时年号为贞观。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开元盛世: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任用贤能(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改革吏治(完善科举制,设立采访使,实行京官与外官互调的政策),发展经济(厉行节约,查清户口,兴修水利),提倡文教(诗赋取士,殿试县令),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共29年。安史之乱:唐安禄山、史思明发动起兵,反对唐朝的叛乱。玄宗后期,政治黑暗,中央实力削弱,藩镇握有重兵。叛乱历时七年余,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陈乔兵变: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年少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治不稳。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赵匡胤即回师大梁逼后周皇帝让位建立宋朝。高粱河之战:北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979年),在宋辽战争中,宋太宗赵光义率军攻辽,在高粱河被辽军击败的一次重要作战。雍熙北伐:986年(雍熙三年),宋军再度分兵三路北伐。最初,宋中、西两路进军顺利,收复了不少地方。但随后宋东路军在岐沟关被契丹主力打败。通过高梁河与岐沟关两次决战,契丹在军事上掌握了极大的优势。雍熙年间最大的事件是宋太宗决定收复北部16州而发动的雍熙北伐,但是这场战役以北伐军败北告终。澶源之盟:是北宋与辽在澶州缔结的一次盟约。澶州亦名澶渊郡。1004年,辽军大举南下,一直打到黄河北岸的澶州附近。宋真宗急于求和,于是与辽签订了屈辱的“澶洲之盟”。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的产物,是宋、辽势力均衡情况下互相妥协的结果。此后,宋、辽之间进入了一个很长的相对稳定时期,促进了两国经济和政治上的和平往来。靖康之难: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军南侵,占领开封城,掳走徽、钦二帝及后妃大臣等3000余人,满载大量金银珠宝,仪仗法物图书典籍北归,史称“靖康之难”。绍兴和议:绍兴十一年,岳飞被害,韩世忠被罢官,主战派多遭排挤,宋高宗,秦桧加紧投降议和,十一月,派魏良臣与金议和,规定南宋向金称臣,两国以东起淮水中游,西至大散关为界,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史称“绍兴和议”三通: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的合称。靖难之役:明初皇族内部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爆发的一场内战。建文帝继位后,采纳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削藩,使皇族内部的矛盾迅速激化。建文元年七月(1399),燕王朱棣以诛齐、黄为名,于北平起兵,号称“靖难”。经过三年战争,燕王终于取得了帝位,改元永乐,是为成祖,建文帝下落不明。这一事件,史称“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土木之变: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瓦刺也先以减少赏赐为借口,自帅一路攻打大同。是太监王振转圈,挟英宗亲征。英宗到达大同,发现战争失利,遂连忙回事,退至土木堡,被也先追及,导致被俘,史称“土木之变。”一条鞭法:明朝后期实行的新税法。“鞭”就是“编”,也叫“条编法”。公元1581年,明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征税,叫作“一条鞭法”。这就使赋税制度头绪不繁,征收和交纳的手续大为简便。由于大地主的阻挠反对,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是,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八旗制度:清代满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初建黄、白、红、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凡满族成员分隶各佐领,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智能,是与当时满族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其生产意义日趋缩小。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八旗军队与绿营军共同构成清代统治阶级统治全国的工具。作为一个行政机构,在某些地区,八旗各级衙署与州县系统并存,直至清末。三藩之乱:三藩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叛乱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清廷入关后需要对付李自成起义的力量和南明政府的反抗,明朝的降官是可以借助的力量。但20年后,南方驻云南的吴三桂、驻广东的尚可喜、驻福建的耿精忠等藩王已经形成很大的势力,与清廷分庭抗礼。其中吴三桂势力最大,不仅在经济上是中央政府沉重的负担,而且威胁到清政权。平定三藩,对于清廷来说,是真正完成统一、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
雅克萨之战:清康熙时我国军队驱逐沙俄侵略者的战役。十七世纪中叶,沙俄侵略者开始窜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尼布楚(今苏州涅尔琴斯克)、雅克萨(在今漠河东、呼玛西北黑龙江北岸)等地,筑城盘踞。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使彭春、郎坦率领由八旗兵和福建籍藤牌兵组成的水陆军队,与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会师,驱逐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黑龙江沿岸的各族人民也积极地投入这场反侵略战争,俄军遣使约降,请许其退往尼布楚。同年冬,侵略者又重占其地,建筑土城。清政府于次年使萨布素、郎坦等再围雅克萨。后清政府获悉俄方已同意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即停止进攻,把围攻的军队主动撤到瑷珲。
尼布楚条约:即《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黑龙江条约》。1689年9月清政府与沙俄政府在尼布楚(今苏州涅尔琴斯克)签订,为中俄第一个界约。该约规定中俄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再由格尔必齐河源顺外兴安岭往东至海,岭南属中国,岭北属俄国;乌第河和外兴安岭之间地方暂定存放另议。又规定自条约签订之日起,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
第三篇: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主户与客户:宋代划分的两种户籍类型。划分的根据是土地占有和赋税承担情况。主户指占有土地并交纳赋税的人,客户则指无地而耕种地主土地的佃户。主户按照土地的多少,分成五等;一二徭役不分主、客户,一律承担
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是理学形成的关键人物,其学主要承自程顾,而于周敦顾、张载、邵雍等人亦多有所吸收,基本上做到了集宋学诸家诸派之大成,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因其以“理”为哲学核心,故有理学之名,亦称程朱理学。他认为“理”是万物生长的本源,而“气”只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主张以天理来克制人欲,以道心来主宰人心,要“去人欲,存天理”,以此来调和阶级矛盾。
理学: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理学是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南宋被采纳为官方哲学。重要的理学家有北宋的局敦颐,程颗、程顾及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他们的哲学的中心观念是“理”,把“理”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理学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市舶司:唐宋时设里的管理对外事务的机构。唐代仅在广州一地设市舶司,负责对外务、宋代增设了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秀州。宋代的市舶司类似近代的海关而权力较大,国内商船出海必须向它申请:外国商船到达港口后,须向市舶司申报,并接受检查;市舶司另征收货物的十分之一的入口税,是为抽解。程朱理学
宋元时期思想文化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糅合佛、道唯心主义思想而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周敦颐、张载、二程和朱熹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敦颐是理学的先驱和奠基者,张载也是早期的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颢及其弟程颐共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有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对北宋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们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或“天理”,二程关于“理”的思想学说为程朱理学奠定了基础。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使理学思想更丰富、更缜密,由此奠定了理学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地位。靖难之役
明初皇族内部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爆发的一场内战。建文帝继位后,采纳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削藩,使皇族内部的矛盾迅速激化。建文元年七月(1399),燕王朱棣以诛齐、黄为名,于北平起兵,号称“靖难”。经过三年战争,燕王终于取得了帝位,改元永乐,是为成祖,建文帝下落不明。这一事件,史称“靖难之役”。四等人制
四等人制是中国元代法定的民族等级制度。元代,蒙古贵族以少数民族统治阶级成为全国的统治者,为保持自己的特权地位和维护对人口远远超过本族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进一步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分化政策,根据民族和被征服的先后,分人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第一等蒙古人为元朝的“国族”;第二等为色目人;第三等汉人,概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较早为蒙古征服的云南﹑四川两省人。高丽人也属于这一等。第四等南人﹐指最后为元朝征服的原南宋境内各族。汉人﹑南人绝大部分都是汉族。元廷规定四等人的地位﹑待遇是不平等的。元朝统治者实行四等人制﹐旨在利用民族分化手段以维护其本身的特权统治。广大蒙古﹑色目下层人民和汉族人民一样处于被统治的无权地位﹐同样要负担沉重的赋税和兵﹑站诸役﹔汉人﹑南人中的官僚﹑地主阶级则和蒙古贵族结合在一起﹐保持其剥削和压迫汉族人民的阶级利益。四等人制的实行﹐使元朝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从而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八旗制度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真,努尔哈赤于明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八旗制度的特点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隶于八旗者皆可以为兵。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灭,共存在296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驱口:金时已有“驱口”一词,简称“驱”,指战争中“被俘获驱使之人”。他们当中除战俘外,还有因债务或犯罪所致,也有迫于租赋或饥荒而卖身为“驱”的,驱口另有户籍,称驱户、驱丁,和一般编民有别,在法律上,驱口“与钱物同”,是主人财产的一部分,主人可以随便买卖和馈赠,驱口一部分用于手工业生产和家内劳动,大部分则从事农业生产。
三藩之乱:为了加强边疆统治,康熙采取了削藩政策,于康熙十三年,吴三桂叛乱,不久其余两藩也叛乱。事后,康熙派大军讨伐。在康熙十八年,平定叛乱。平叛的胜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使我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
土木之变,又叫“土木堡之变”明正统十四年,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攻明。当权宦官王振怂恿英宗率领五十万人亲征。至大同,闻前方小败,就惊慌撤退,退到土木堡时,被敌军追上,明军仓促应战,死伤过半,英宗破俘,史称“土木堡之变”该事件对明朝是一个沉重打击。
一条鞭法:明万历年间张居正改革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目的在于扭转财政危机,主要内容:天赋折银征收,徭役折银上纳,赋役银并征收,并直接上交地方官府,该法使农民对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元曲: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元曲又称词余、乐府。
绿营兵: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以后,清廷为了弥补八旗兵力的不足,加强在全国的统治,遂招降明军,招募汉人,组建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是清军正规军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营完全由汉人充役,以步兵为主,也有部分骑兵和水军。嘉庆时有绿营兵六十六万人。
绿(lù)营,清朝国家常备兵之一。顺治初年,清朝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将收编的明军及其它汉兵,参照明军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又称绿旗兵。全国绿营兵额总数时有增减,在咸丰以前大约六十万左右,较之八旗兵多三四倍。在清朝前期,尤其是在康熙初平定三藩之乱及在乾隆中叶以前的历次战争中,绿营都曾起到重要作用。
士兵为世兵制,父死则子继。将兵由兵部直接统辖,将领无法直接统兵,有效地防止军人拥兵自重。随着八旗军的腐化,绿营的重要性就日益加强。
清朝中期以前,绿营尚称精锐。但以后承平日久,营务废弛,日趋腐败。自嘉庆初年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时即已不能得力,至咸丰间镇压太平军时,更屡战屡败。于是自同治至光绪年间历经裁汰,最后被改编为警察性质的巡防营,失去了常备军的作用,绿营之制仅存空名而已。
清初由汉兵编成的分驻在地方的武装力量,用绿旗做标志。清中期开始,为了加强对战斗力强悍的绿营(相对于腐化堕落的八旗而言)的控制,清政府开始不断地加派旗人担任绿营中的中高级军官。乾隆后期开始,绿营逐渐成为以汉兵为主旗人主导的军队。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年~1324年],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记》,《东方闻见录》)。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简述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客观条件:①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②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向往统一.④南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主观条件是隋朝的强大,隋文帝的仁政.隋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打击了魏晋以来南方的士族势力,重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并为隋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隋的繁荣正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条件的,也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1,结束了长期战乱的局势,为后来唐帝国的繁盛打下了基础:
2,隋朝的统一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人口逐渐增多,生产力得到提高,商业开始繁荣; 3,结束了地方割据,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贡献.简述安西都护府的设置与发展变迁
安西都护府,属陇右道。贞观四年(630),伊吾(今哈密)城主石万年降唐,献所属七城,唐政府即在该地置西伊州,贞观六年(632)改称伊州。贞观十三年(639),唐攻取西突厥叶护屯兵的可汗浮图(即金满城,今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唐设庭州;唐平定高昌王麴文泰勾结突厥叛乱后,于贞观十四年(640)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又置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时驻交河城(今吐鲁番西雅尔郭勒),为唐朝在西域的最高军政机关,下辖多个都督府及州。贞观二十二年(648)将府治迁至龟兹(今库车县),其时辖焉耆、龟兹、疏勒、毗沙等16个都督府,下辖88个州、110县。永徽二年(651)迁回西州。显庆二年(657)唐军在伊犁河、碎叶川地区大破西突厥,设昆陵、蒙池二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升为安西大都护府,其管辖范围东起阳关、玉门关,西至咸海一带(昆陵、蒙池都护府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显庆三年(658)府治再迁龟兹,其间安西都护府曾撤建,长寿元年(692)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管辖天山以北至里海各地)。
为管理天山以北西突厥故地,公元662年(龙朔二年)唐设金山都护府(治所先在西州,后移至庭州,今奇台县北道桥古城遗址)。其为在原西州都督府基础上设立,取代昆陵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金山(阿尔泰山)以西、中亚两河流域以东的广大地区。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垂拱元年(685)复置昆陵都护府,金山都护府裁撤。长安二年(702)分天山以北于庭州设北庭都护府。玄宗年间唐置碛西节度使,凌居安西、北庭二大都护府之上,是当时全国八大节度使之一。
至德元年(756)将安西都护府更名为镇西都护府,后再改为安西都护府。开元、天宝时,安西所领葱岭西诸国大部分役属于大食、吐蕃。安史之乱后都护府坚守三十年,贞元六年(790),吐蕃陷北庭,不久,安西亦为吐蕃攻破,两都护府遂废。
另外,安西都护府另设有四个军镇,即龟兹、疏勒、于阗、碎叶(也有焉耆时而替代)。上述四镇实为唐朝在西域的驻军地,执行都护府下的职责,与都督府的职责有别。
简述“澶渊之盟”及其影响。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影响:A.澶渊之盟后,宋辽对峙局面形成。在一个世纪中,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宋辽边境安全,双方贸易兴旺,使者往来不断,促进了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保证了北宋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B.但是,这个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困难。简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原因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明朝和清朝),加快了南方的开发。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在先秦和秦汉时期,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开发较早,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2.东汉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出现了南移的趋势
3.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从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4.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6.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7.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为什么说元朝的统一在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
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浣深远。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并管理大都地区;其他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③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简述元杂剧勃兴的背景
初兴于金末元初(1234年左右),元至大德年间(公元1265-1307年)日渐繁荣。
1、城市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社会思想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进而推动了元杂剧的发展。(“勾栏瓦肆”涌现,艺人职业化,演出商业化。)
2、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社会现实为杂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人分四等,民族压迫、阶级压迫十分严重,贯穿元朝始终)
3、专业作家群的形成和杰出作家富有创造性的参与,知识分子由于社会地位低下,与广大人民更为接近,更加贴近社会生活,能够写出思想性与艺术性较高的剧本,为元杂剧的繁荣提供了重要条件。
4、统治者的爱好和提倡。元蒙贵族爱好歌舞伎乐,放任歌舞、杂剧的流布。
5、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思想信仰的多元化造成了封建传统观念的松动,使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得以发展。
6、文学自身的发展和其它艺术形式成熟对元杂剧剧本创作和表演艺术的影响。元杂剧直接继承了金院本,又糅合了诸宫调的多种特点,并从民间伎艺(说话、舞蹈等)中吸取了某些成分而不断发展起来,成为一门综合艺术。
第四篇:中国古代史_名词解释
2.盘庚迁殷商朝前期自然灾害频发,内部纷争不断,国都经常迁徙。直到盘庚即位后,于公元前14世纪将国都迁到殷,此后二百多年再无迁都,所以商朝又称殷商。盘庚迁殷避开了水患和宗室内部斗争的混乱局面,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复兴的局面,为商朝的中兴奠定了基础。
3.国人暴动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是公元前841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西周后期,周厉王贪财好色,霸占田地山林,不准平民狩猎捕鱼,还派人监视平民的言行,杀死不满的人。公元前481年,镐京的平民和奴隶攻入王宫,周厉王仓皇而逃,政权交由大臣周公和召公掌管,史称周召共和。“国人暴动” 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直接导致了周王室日趋衰微,逐步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最终西周被灭。
4.牧野之战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由于商纣王昏庸无道,激化社会矛盾,周武王等人进行起义,并在牧野大破商军。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战例。它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牧野之战中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影响。
2.推恩令汉武帝时期,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各诸侯国除嫡长子继承外,其他弟子可在诸侯国内封侯。汉代规定,侯国与县相等。而诸侯国通过进一步分封后,与郡无异。从而王国力量被大大削弱,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3.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曹丕为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择朝廷官员兼任籍贯中的正官,负责察访人才,加以品评,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魏晋之际,中正官全由士族担任,该制度成为士族垄断选举的工具,使门阀制度形成。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存在长达四百年之久。
2.输籍定样输籍定样,又称“输籍法”,是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开皇五年,隋文帝采纳高熲建议,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高低,重新规定应纳税额。隋朝通过推行“输籍法”,使大量不承担国家赋役的隐藏户口从豪强之家分离出来,成为国家编户,为国家扩充税源,起到了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同时打击了大地主阶级的兼并势力,加强国家中央集权。
3.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指唐玄宗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继位后,任用贤能,整顿吏治,完善科举制,设立采访使;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发展经济,减轻赋税,采取一系列措施,使这一时期政治安定,经济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1.高粱河之战高梁河之战是北宋在终结五代十国局面之后,宋太宗为收复幽云十六州,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发动的针对辽国的第一次北伐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此次战争是宋辽第一次在战场上的直接对话,辽军发挥骑兵优势,远道增援,给宋军以沉重打击。宋军轻敌冒进,首战失利,对以后与辽作战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结束了宋朝统一的步伐,并使宋军在军事上总体开始处于劣势。
2.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是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求和的结果。公元1004年,萧太后亲率辽军二十万南下,直抵黄河边的澶渊,宋辽激战,宋真宗亲自督战使得士气大增,多次大败辽军。但宋真宗无意扩大战果,辽国也有后顾之忧,于是双方协定: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河沟为界,双方撤兵。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澶渊之盟的缔结,是宋辽双方力量均势下的产物,此后双方停战,和平往来百年之久,宋辽边境得以安定,双方生产都有恢复和发展。
3.靖康之难靖康之难是指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宋徽宗与钦宗被辽军俘虏的事件,又称靖康之耻。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皇族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难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
4.绍兴和议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订立的和约。其主要内容有:南宋向金称臣;向金岁输银25万两,绢25万匹;南宋和金以淮河至大散关为界。宋军在反击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定的胜利,但宋高宗与宰相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派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进行反对。南宋于这个耻辱的条约中断送了在这之前的抗金硕果,与金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这个和约没有给双方带来持久的和平,不久金军再度南侵,战事又起。
1.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明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又分封其子孙于各地,并授以一部分军权。明太祖死后,长孙建文帝继位。建文元年(1399年)因建文帝因削藩引起燕王朱棣的不满,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联合各个藩王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登皇位为明成祖而结束,历时4年。
2.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清朝时期特有的一种以满洲人为主导的军事社会组织形式,起源于女真人的射猎组织牛录额真。明万历29年,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初建黄、白、红、蓝四旗。明万历43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凡满族成员分隶各佐领,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智能,是与当时满族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入关后,满族统治阶段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其生产意义日趋缩小。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八旗军队与绿营军共同构成清代统治阶级统治全国的工具。作为一个行政机构,在某些地区,八旗各级衙署与州县系统并存,直至清末。
3.雅克萨之战:雅克萨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此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在辽阔的东北边界为保卫边防而进行的长期反复斗争的一次胜利,它挫败了沙俄跨越外兴安岭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企图,遏制了几十年来沙俄的侵略,使清东北边境在以后一个半世纪里基本上得到安宁。
4.尼布楚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沙俄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内容以满、汉、蒙、俄和拉丁文五种文字刻成界碑。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清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土地让给俄国。规定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和格尔必齐河为界,以北以西属于俄国;以南以东属于中国;毁雅克萨城,迁俄人出境;准许两国人民在边界贸易互市。
1.殷墟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位于中国河南安阳市。商代从盘庚迁都至此,直到商朝灭亡,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商朝灭亡后,殷都逐渐成为废墟,后人称“殷墟”。殷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位置的最早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距今三千多年。19世纪末被发现,现存许多大型商朝建筑遗址、作坊遗址和许多窑穴以及奴隶殉坑遗迹。殷墟的发掘,证实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并且甲骨文的发现,在我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1.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又称七王之乱,是发生在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因不满国家削弱他们的权力,以“清君侧,诛晁错”为由发动的叛乱。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固史称“七国之乱”。由西汉名将窦婴、周亚夫平定,景帝趁此机会,将王国权力收归朝廷,为后来汉武帝继续清除地方王国的势力奠定了好的基础。
4.三长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采纳李冲建议,用“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直属州郡。三长负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实行三长制,使得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成为国家的编户,利于中央对地方人口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1.大索貌阅大索貌阅是隋唐检括户口的措施,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隋政府下令州县官吏大规模的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第五篇: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一、史前时代
《名词解释》P2:
旧石器时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群、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三皇、五帝、绝地天通、禅让制
远古时代 : 一般指文献记载不清楚或没有记载,而后人知道不多或者无法了解的遥远历史时期。中国的远古时代指夏朝以前的三皇五帝时期及更早的历史时期,相当于铜石并用时代以前的史前时期。中石器时代:介于旧石器时代与中石器时代之间,生产工具仍以打制石器为主,但细石器开始盛行。这时人类生活仍然依赖于采集和渔猎,农业和畜牧业还没有出现。其年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的全新世时代,延续时间很长。当黄河和长江流域已经进入新时期时期时,一些边缘的地方如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还停留在新石器时代。目前这个时代的遗址发现的不多,陕西的沙苑文化、河南的灵景文化是其中的两个。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野蛮时代:中国古代文献,诸如《尚书》、《史记》所记载的中国古代最古老的王朝乃是夏朝,夏朝之前,便是我们常说的远古时代。它包括了中国人类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以至于进入文明社会的漫长年代。历史学者们将之化为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期,而考古学上则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所谓旧石器时代,即是说打制石器的时代,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早期皆属于旧石器时代。
所谓新石器时代,即是说磨制石器的时代,这包括了氏族公社的发展、繁荣时期,直到青铜时代开始前的铜石并用时代。新石器时代始于约距今一万年左右,一直延续到约距今4千年左右,持续了五六千年。它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磨制石器的使用,陶器制造的开始,农业的出现,居民村落的普及,氏族制度的形成等。这也是人类学和历史研究上所谓的“野蛮时代”,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过渡阶段。
原始群、血缘婚、血缘家庭:原始群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原始人为了生存,十几人和几十人组成一个群体,共同采集和狩猎,以获取生存资料,这种松散的社会组织是以血缘为纽带。原始群在考古学上大致处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其早期为“猿人”,晚期为早期智人(即古人)。猿人的婚姻制度尚比较杂乱,等到古人稍有进步,产生了血缘婚,即父母子女不得婚配,婚姻只在同辈中进行,而由此构成的社会组织,称之为血缘家庭。人类社会也在此向母系氏族社会过渡。族外群婚和对偶婚:族外群婚即两个氏族间互为通婚集团,一个氏族的同辈男子做另一个氏族同辈女子的丈夫,反之亦然。这样就杜绝了同胞和旁系兄弟姐妹之间的结合了。等到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族外群婚发展到了对偶婚,即一男一女之间的不稳定结合,男方或女方存在一个相对固定的“主妻”或“主夫”。在对偶婚中,男子从妇而居,所生子女归女方所在的氏族,这种对偶婚制度是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族外群婚和对偶婚都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婚姻制度。
河姆渡文化:为新石器时代繁荣时期的文化,河姆渡文化分布在浙江绍兴与宁波之间,距今约有六千八百年。生产工具有石斧、石凿、骨耜、骨镞等,陶器为黑色,有釜、钵、罐、盆、盘等,都是手制的。河姆渡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考古发掘时发现有很多稻谷、稻壳、稻茎的遗存,证明了当时的农业已相当发展。此外,还发现一种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可证当时的居地近水低湿,建筑技术已相当进步。
禅让:传说古代实行的举荐贤能之人为首领继承人的一种制度。据文献记栽:有尧举舜,舜举禹,禹先举奉陶,皋陶死禹又举益等历史故事。讲述他们登上部落首领位置后,选贤与能,把贤能者举荐为自己的继承人,并在生前就让他辅住自己处理政务,死后便让他正式登上首领的位置。二、夏商西周
鸣条之战:商汤灭夏之战役。夏朝末年,夏王桀生性暴虐,嗜酒好声色,即住后“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栈有施氏,得美女妹喜,甚得宠。聚敛百姓贵财,建倾宫,修瑶台。民不堪其苦。拒谏而诛杀大臣,任意伐灭诸侯,诸侯多叛夏。商汤在伊尹的协助下,先后诛灭韦、顾、昆吾三个忠于桀的诸侯后,遵出兵伐夏桀。夏商两军在鸣条会战前商汤举行誓师,誓词即《尚书》中的《汤誓》。交战后夏军即溃,桀致进,至南巢被擒流放而死。夏王朝遂被灭亡。古公亶父:周族的杰出人物,受到国人的爱戴,后世尊之为“太王”。由于受到戎族的逼迫,在他的带领下翻过梁山,渡过漆水,来到岐山之下。周人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垦农田,建立家室,修筑城郭,完全摆脱了戎狄习俗的影响,经济生活进步很快。同时还设立五官有司,治理人民,周族开始向建立国家过渡。
金文:金文即铸造在或刻凿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人们往往以青铜礼器中的钟鼎来概括整个青铜器,所以它也被称为“钟鼎文”。青铜器有铭文始于商代中期,商代青铜器铭文一般文字较少,铭文多为铸成,自春秋时期起有刻成的,字体亦随时代变迁而有变化。对于认识商周,特别是西周的历史与文字,全文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殷墟: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住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自盘庚迁都于此至帝辛亡国,商以此为都。1928年l0月,董作宾主持了试掘,同年12月,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考古组,负责殷墟的发掘工作,先后主持工作的有董作宾、李济、梁思永、郭宝钧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迅速恢复殷墟的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殷墟发掘,是中国考古事业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考古发掘。该处丰富的出土文物为商史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实证资料,引起国内外的重视。1961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是四川境内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南兴镇。其年代上限距今5000年,下限约2800年,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遗址最早在1929年就曾发现大批精美玉石器,在1986年发掘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了1000多件美妙绝伦的珍贵文物,引起了世界轰动,是我国“七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三星堆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三星堆文化共分四个大的文化期,说明了古蜀文化在距今3000多年至41300多年前曾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仪礼》:《仪礼》是先秦典籍,共17篇,叙17种典礼。托名周公所作,一般以为它成书于春秋后期,可能经过孔子的改订,主要反映了周的社会风俗、国家关系、军队征伐、典章制度等等内容,而这些制度大体土都由西周延续到春秋,可以作为了解西周礼制的依据。
夏文化:夏人活动区域内夏王朝时期的居民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存叫夏文化。夏文化的探索,是从早于商代的非商文化中去寻找。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是主要研究对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古籍记载的夏人活动地区豫西、晋南一带发现二里头文化,在考古学发展序列上补足中原地区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二里岗期中间的缺环。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四期遗存,不少学者指出:第三或第四期遗存中有商文化因素出现,已进入商代纪年,应属商文化范畴。其中有几种主要的看法:一.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二.二里头文化的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但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不是夏文化;三.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一、二期是夏文化,而二里头文化三、四期属于商文化;四.二里头文化一、二、三期为夏文化,偃师二里头遗址即夏都阳城。大家对第一、二期遗存可能是夏文化的认识比较一致。但它们的年代跨度与夏代积年有差距,为此不少学者认为应从更早的河南龙山文化中去寻找早期的夏文化,因为龙山文化的晚期已进入夏代纪年之内。这时期生产水平有较大发展,已是青铜时代,农业上的发展表现为生产工具进步和专用酒器增多。生产的发展导致贫富分化的加剧,主要表现在墓葬中出现分正常埋葬的人骨,及宫殿基址中庭发现的人殉坑,反映这一时期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对夏文化分歧的解决有待于考古发掘提供更多物证,同时有待于多学科结合研究取得确切数据,对目前推算出的夏商纪年进行验证或修正,将夏朝的绝对年代确定下来,从而为夏文化探讨提供可靠前提。由于缺乏文字等确切的材料作证据,所以目前对夏文化的看法都属推论,也难以统一。青铜文化:即青铜时代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大约从夏代开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到了商代,青铜器的应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青铜工具的锐利远胜于石器,加以当时的铸造技术可以制作出适合于不同用途的各种手工工具和农具,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因此,拥有众多人口的都邑出现了。在这些都邑中,建造起巨大的宫殿;修造大型王陵;构筑起城垣与壕沟之类的防御设施。在都邑与各地之间有马车与舟船等交通工具相连结;还出现了契刻的甲骨文,用于记录社会生活中的事件;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也发展起来。青铜工具用于采矿业,可以采出更多的矿石。冶炼业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使青铜铸造业的发展。这种良性循环,使中国的青铜时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它所创造的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献之一,也是现存采用夏时最早的历书。隋代以前,它只是西汉戴 德汇编的《大戴礼记》中的一篇,以后出现了单行本,在《隋书·经籍志》中第一次被单独著录。《夏小正》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全文共四百多字。它的内容是按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书中反映当时的农业生产的内容包括谷物、纤维植物、染料、园艺作物的种植,蚕桑,畜牧和采集、渔猎;蚕桑和养马颇受重视;马的阉割,染料的蓝和园艺作物的芸、桃、杏等的栽培,均为首次见于记载。《夏小正》文句简奥不下于甲骨文,大多数是二字、三字或四字为一完整句子。其指时标志,以动植物变化为主,用以指时的标准星象都是一些比较容易看到的亮星,如辰参、织女等。缺少十一月、十二月和二月的星象记载。还没有出现四季和节气的概念。《夏小正》记载的生产事项,包括农耕、渔猎、采集、蚕桑、畜牧等,但无一字提到“百工之事”,这是社会分工还不发达的反映。所有这些,表明《夏小正》历法的原始和时代的古老。
三、春秋战国
郭店楚简:又称郭店楚墓竹简,是中国湖北省纪山镇郭店一号楚墓内的竹简,1993年10月出土,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原装书。郭店楚简共804枚,其中有字的竹简有726枚,字数有13000余个,全部为先泰时期的儒家和道家典籍,共18篇。秦始皇在焚书坑儒中将大量先秦书籍焚毁,而郭店楚简则幸免于难,提供了很珍贵的历史资料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四、秦汉
(一)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