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级+本科生“读史读经典”项目读书报告
附件6:
2017级本科生“读史读经典”项目读书报告模板(精读书目)
读书汇报主标题
(标题自拟,方正小标宋简体、三号字、单倍行距)——读《……》有感
(楷体、四号字、单倍行距)姓名
学院 班级 学号 手机: 电子邮箱:
(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信息请如实填写,以便辅导员反馈指导意见)
读书汇报正文……
(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段前段后各空0.5行,不少于2000字)
个人主要看法和观点:(在读书报告末尾单独列出)
1、……
2、……
3、……
……
读后主要困惑与问题:(在读书报告末尾单独列出)
1、……
2、……
3、……
……
注:以上括号内斜体字为注释,请自行删除
中国人民大学2017级本科生“读史读经典”项目 读书报告模板(泛读书目)
《……》阅读体会
(方正小标宋简体、三号字、单倍行距)姓名
学院 班级 学号 手机: 电子邮箱:
(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信息请如实填写,以便辅导员反馈指导意见)
个人主要看法和观点:
1、……
2、……
3、……
……
读后主要困惑与问题:
1、……
2、……
3、……
……
注:以上括号内斜体字为注释,请自行删除
第二篇:读新华社通讯史读书心得体会
一部新华社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闻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史;一部新华社的战争年代史,同样是中共党史尤其是党的新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进《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1931—1949年)这部波澜壮阔的新华社战争年代史,你会发现,在跟随党中央和人民军队创建红色政权、艰苦卓绝的长征、挺进抗日敌后、纵横大
江南北,直至建立新中国的漫漫征程中,前仆后继的新华人所写就的新华理想、新华气概、新华情怀、新华作风和新华追求,本身就是党的信念、党的宗旨、党的作风的生动体现。这就是:向着崇高、向着正义,敢于牺牲、敢于胜利,情系人民、为了人民,一丝不苟、科学求实,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它的核心是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新华理想:向着崇高向着正义
1931年11月7日,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建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诞生。也就在这一天,靠着从敌人手中缴获的一部半电台,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应运而生。红中社播发的第一批新闻,就是宣告这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政权诞生。从此,中国共产党及其所代表的中国劳苦大众的声音,通过这个年轻通讯社的电波,传向全国,传向世界。
作为我党最早的媒体机构,新华社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中国共产党人的朴素理想——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为了这一崇高而正义的理想,第一代新华人在光明与黑暗较量的枪林弹雨中组稿写稿、收发电讯、编印报纸,既是革命战争的报道员,也是冲锋在前的战斗员。怀着对创建崭新的人民共和国的必胜信念,新华人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及时、充分地报道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由弱变强的胜利进程,真实、完整地记录党的事业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回忆这样一段历史,新华人有着属于自己的自豪:新华社的历史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一样长。
80年与党共进,80年发展壮大。今天,新华社已从当初的“茅屋通讯社”、“马背通讯社”、“窑洞通讯社”发展成为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媒体,跨入了世界性通讯社行列——新华社的矫健姿态正折射着一个大国的崛起。80年间,无论职能使命如何拓展、机构人员如何演变,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传播手段如何更新,新华人追求崇高、追求正义的理想始终未变——这,也是新华社在80年漫长历程中始终能够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关键所在。
新华气概:敢于牺牲敢于胜利
1935年2月24日,留在苏区的瞿秋白在突围途中被俘。4个月后的一个夏日清晨,在福建长汀罗汉岭下,36岁的瞿秋白唱着自己早年译成中文的《国际歌》,走到一处草坪盘腿坐下,向刽子手微笑说“此地甚好”,从容就义。
作为红中社最后一任负责人,从20岁起就患上严重肺病的瞿秋白,在主持红中社的日子里,每天都坚持写稿审稿到深夜。红军主力长征后,瞿秋白领导奋战在苏区的红中社人员,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坚持出版《红色中华》4个月,发行24期,书写了红色中国新闻史上一段悲壮篇章。
倒在敌人枪口下、倒在血泊之中的新华人,瞿秋白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直至解放战争,新华社经历了整整18年的残酷战斗历程。这段峥嵘岁月,新华社牺牲了139名烈士。在中外新闻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媒体像新华社这样,连续经历如此漫长的战火考验;也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媒体像新华社这样,在如此短暂的时空内献出这么多宝贵的生命!
在战争年代,新华社记者首先是敢于冲锋的战士——只是他们比普通的战士多了两样武器:钢笔和相机。他们在与抗敌军民一起浴血奋战的同时,又把英雄们的壮举真实地记录下来,化作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的特殊“武器”。记者与战士的双重身份,决定了新华社记者与普通战士一样、甚至比普通战士更直接地面对捐躯的考验。正如这部社史所记载的那样,“处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新华分社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学会宣传战线上斗争的本领,而且要善于对敌作武装斗争,不但会写文章,还要会打仗。他们往往白天打游击,晚上写消息,自己背着油印机和笔墨纸张,辗转战斗于敌后,直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新华社的战争年代史是一部生命与鲜血铸成的史诗。在这生命与鲜血的背后,展现的是新华人永不褪色的气概:敢于牺牲、敢于胜利。
晋察冀前线分社记者萧逸,是文学大师茅盾的女婿。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平津等重大战役,写出大量生动感人的战地通讯。1949年初,萧逸在刚刚解放的北平见到茅盾先生,岳父的鼓励使他更加坚定了记录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的信心。这年4月,在太原战役前沿阵地采访的萧逸,冒着弹雨向躲在地堡内的敌军喊话,不幸中弹牺牲……
何云、郁永言、戴烨、沈蔚,仓夷、叶邦瑾、钱毅、谢文耀……面对长长
第三篇:读史感悟
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
—初读《全球通史(第七版)》有感
最早接触《全球通史》是在高中,其实说接触也是谈不上的,因为那只是因为在高考各类模拟试卷中的材料题中见到过很多来自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小片段。而这些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最终促使我决定找到这本书来读一下。
很意外的,从一开始读起,我就陷入了迷惑与措手不及的状态。因为它不同于我以前所读的任何一部历史著作或者教材。因为我习惯中的事件加结论或观点无从找起,这让我觉得我难以读懂它。但是在逐渐深入的阅读中,我才领会到,这是一本真正的历史书!我们以前学习历史总是习惯于接受一种现成的观点或者结论,然后将它背下来或者记住。但这其实在无形中摧毁了我们的思考的权利,也使得我们所学到的只是被各种含有政治的意识形态束缚了思想的东西。而《全球通史》则打破了这种形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先生始终以一种科学而严谨的批判态度在为我们讲述人类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引起我们思考。他不是让我们在“读”历史,而是在引导我们每个人思考历史。正如刘德斌先生所说的,这本书“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和观念强加给读者,而是平心静气,娓娓道来,没有教育人的口吻,却把读者引入到求索的境界,让你手不释卷。”
《全球通史》与其说是一本历史书,不如说是一本“现实书”,它试图通过在讲述历史的过程中,让我们更多的去思索现实,进而探索未来。斯塔夫里阿诺斯先生始终在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这包括他对自己所处的意识形态的否定。当下,许多人已将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看作是诠释民主与自由的理想疆土。但通过斯塔夫里阿诺斯先生的视角我们发现,至今为止,人类并为找到一种完全合理而科学的意识形态。斯塔夫里阿诺斯先生是让我们始终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我们自身所处的世界。在他的著作里,我们发现,人类的发展史从开始的征服生物界和自然界到最后获得胜利后却开始将自身看作敌人而加以互相残杀。这不得不让我们思索我们的未来到底该往何方。我们的意识形态何以变得如此狭隘?那么,我们又如何突破这种始终在与自我斗争的糟糕局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索的。
我们越来越清晰的发现,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联系是多么的紧密而不可分割。在当代,“地球村”、“全球化”等观点不断涌现,这正是我们对自身所处世界的观察和思索而得出的。但是,在各国的意识形态中,民族主义,地域主义,敌视状态仍然根深蒂固。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人类还远远无法做到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各类的社会变革总是处于一个相对于技术变革而言的滞后状态。我们应当如何抛弃固有的偏见,和睦发展。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甚至于个人之间的矛盾与分歧越来越深。世界在逐渐走向一体,而我们的意识却在逐渐分离。这也是当今各种矛盾与冲突,各种危机不断涌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许《全球通史》无法解决我们的所有疑虑,甚至无法解决任何问题。但我说过,它至少引导我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与自身。也许它本身也没有找到任何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答案,但至少它告诉我们,我们应当运用批判的精神努力的用思考去寻找答案……
第四篇:读史有感
《史记》之读书笔记
引言:《史记》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史学所造成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正因为有了《史记》,中华民族的压顶苍穹才会笼罩正气支持我们一代代华夏子民坚苦奋斗,顽强勃发。关键字:史记汉王朝华夏文明国士忍辱负重光辉熠熠
参考文献:《史记》
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之魅力无不为我们后人所折服,进而心生敬仰之情。甚至当成“神龛”一样顶礼膜拜。这种风气已经蔚然成风。
因为他们是—
文人。
我好像看见了一个人,一个眼角爬满岁月纠缠的老人,形容枯槁,踽踽独行。憔悴的脸却不能掩藏他眉宇间的正气和眼神中透露的睿智。
也许他曾经是个风流倜傥的潇潇公子,也许他又是个叱咤风云的江湖英雄,更也许还是个老谋深算的精明智者。
可是他不是,他不是。他只是一个身份平庸,地位卑微的渺小人物。但是他却创造了历史上经久不朽的篇章,名垂千古。
“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之陈涉世家)他高声疾呼,缓缓而来。
他就是西汉时期那个伟岸的光明磊落之身—太史令司马迁。
时光倒退。
公元前145年,西汉夏阳(今韩城)随着一声婴孩的哭啼,便从此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熠熠的一页。
夏阳,靠近龙门。颇具名气。又是以“龙”为名,显得气势腾腾,力压群雄。司马自称“迁生龙门”,可能原因就在于他对龙门所蕴含的博大精神极力赞肯和崇拜。“耕牧河山之阳”可谓是钟灵毓秀,毓出了一个谱写华夏文明千年不倒的历史传说的太史令。
十岁,司马举家迁到京城。此时正值汉王朝经济繁荣,国力昌盛的大好时机。司马在这里满溢激情,开阔眼界。
司马家族历年为记载修注历史的史官。父亲司马谈一生忠于职守,一心想倾其精力编著一部规模宏大的史书。但是年事已高,深知命不久矣,但是自己的宏愿却不能实现。于是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子司马迁身上。于是便把司马送到老博士大儒孔安国那里求学,开始了他的博览群书之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果真是不错的。司马二十岁时,开始了他长达两年的漫漫“闲游”天下之路。目的是开辟自己求学道路上的“实录”精神(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就是深入民间,考察民情风俗,推究历史的真实性。他深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之太史公自序)的道理,所以一定要在开始阶段就要求自己务必“谨慎”。况且虽然腹中文采不非,但是书中的都是先人之私见,不是自己的亲身体会。要继承父志,就必须有严谨的态度对待历史事迹。就在这段时间,司马“网罗天下放矢旧闻(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略考其行事(粗略的考订其事实),综其终始(综述其事实的本来),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史记》之《报任安书》)。从而陶冶了性情,丰富了阅历,也提高了文学素养。
为了瞻仰“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大诗人,他只身立于汩罗江畔。神色迷离,苦不堪言。昔日伟大的爱国英雄曾经就在这里以死明志。他是走了,可是他留下的灿烂光辉却依然照耀着楚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永世流芳,经久不灭。司马一遍遍不厌其烦的亢奋激昂的吟读着屈子的诗。痛哭流涕,情不自禁抓起笔奋书挥笔。于是有了《屈
原列传》。
为了更加深入的探究孔子的儒家思想和更多的获取一些“轶闻野史”,司马于曲阜拜仰孔子的墓,还与孔子的门生弟子推心置腹,学射箭,学礼仪,学孔子的儒学思想,获得了很多关于孔子的未载入书中的生平事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于是有了《孔子世家》。
元封三年(前108年),38岁的司马正式做了太史令。
太初元年(前104年)动手编写《史记》。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便是《史记》的宗旨。
在《史记》中有很多值得后人学习的远见卓识,真知灼见。
司马看事情通透。《史记之平淮书》后论中有一句“无异故云,事势之流,相激使然,盍足怪焉”。说的是事物盛极而衰的道理。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便会慢慢衰落下去,这是事物发展的趋势,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这一句哲学气质十足,又饱含古文的古典韵致,实在堪称妙语。坦率,无意矫饰,发人深省。
司马还在“人类历史发展是否具有自身的法则(规律)”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具体而深刻的阐述。他言“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史记》之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说的是现代的人应该记住以前的道理,用它来做借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反射出人类的思想活动。
司马还描绘了很多生动鲜明的历史人物。在《史记》之项羽本纪中他说项羽“胸无大志,残暴自恃”。司马并不是以成败论英雄,他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评价一个失败英雄。他要让后人看见一个真性情的项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史为诫。项羽是英雄,司马羡慕他的骁勇善战,雄姿勃发。但是他是在作人物列传,而不是讴歌一个英雄。所以必须不带个人感情倾向。还有刘邦。一个无赖。“好酒及色”。虽然品格性情有点低俗,但是却成就了一代伟业,还是能算得上一个英雄的。世人不能因为他的这点小缺陷便“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他的能力功勋。毕竟他建立了一个势力雄厚,国运昌盛的国家,做了万人之上的汉高祖,推进了历史的进程。这两个历史上名声大噪的人物被司马手中的笔挥洒的栩栩如生,同时又真实到位,为后人再现了两个真性情的大英雄。
司马本以为人生不会有什么大起大落,会无波无浪的平静下去专心做他的史学研究,但是他没有料到一次事件却让他交了华盖运改变了他的一生。
“李陵事件”。
何谓“李陵”?
李陵与司马俱居门下(都在朝中做官),趣舍异路(追求的和反对的目标也不相同)。其为人事亲孝(侍奉父母讲孝道),与士信(同朋友交往讲信用),临财廉(遇到钱财很廉洁),取予义(或取或予都合乎礼仪),分别有让(能分别长幼尊卑,谦礼有让),恭俭下人(恭敬谦卑自甘人下),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总是考虑着奋不顾身来赴国家的危难)。(《史记》之报任安书。)
由此看来,李陵也不失为一个守节操的不平常之人。
司马评价此人有国士之风。
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赛攻打匈奴战败被俘,汉武帝勃然大怒,欲将处死。,一直“安分守纪”的司马对是非不分,刚愎自用,薄情寡恩的汉武帝也开始不满起来。他以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之李将军列传),于是上前作揖深情并茂的为李陵求情,哪知这一深情却更加触怒了汉武帝。愚昧不清的汉武帝把司马的肺腑之言当做谗言,处予“宫刑”。
宫刑。污及先人,见笑亲友。
谁曾料到?谁曾料到?巍巍七尺男儿却要身受如此凌辱?“受木索,暴肌肤,受棒箠,幽于圜墙之中”。这样的严刑酷吏哪是司马你该受的啊?现在的你应该是在浩繁的卷帙里纵
情饱览而不是遭受这损人尊严的奇耻大辱啊?你是高风亮节的文人学士啊?清高孤傲便是你的资本啊?宁愿看你以死明志也不愿眼睁睁的目睹你被羞辱。可是你却担下所有的嘲笑和讥讽默默地去承受这身体的摧残,人格的剥夺,精神的折磨。因为你说。
人或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不完成《史记》,不能轻易去死。
疼得滴血的“珠玑”。我仿佛看见一个奋笔疾书的削瘦的身影,孤独落寞更苦涩的身影。
司马迁。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弱,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史记》之报任安书)
西伯,李斯,韩信等王侯将相受辱都不以死来了却人生,而是奋发有为,在所不惜,艰苦创作。终于取得一定的傲人成绩,名扬青史。而我一个愚笨的蠢材又有什么理由去死呢?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于是义无反顾,苟且偷生,隐忍苟活,忍辱负重。
只为《史记》。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之滑稽列传)
于是在牢狱里忍着肠一日而九回的绞痛不屈不挠的艰辛著作。
日复一日。愁肠百结。矢志不移。坚韧不拔。
太始元年(前96年)改元大赦天下。对于司马来说这真是“大地春回,莺歌燕舞”的大好形势。
近五十岁的司马终于出狱了,任职中书令。身残志坚的他早就看透人间百态,品尽世态炎凉。而今就算得自由之躯也不能使他有任何释怀窃喜之意。《史记》才是他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所以出狱后的他继续完成著作孜孜矻矻丝毫不敢有所怠慢。
征和二年(前91年),《史记》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
最初《史记》没有固定的书名,有称“太史公书”的,有称“太史公记”的,也有称“太史公”的。古代史书的通称为“史书”,到了三国时期,“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简称。
《史记》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上自皇帝,下至于当今)。十篇表(大事年表),十二篇本纪(历代帝王政绩),八篇书(典章制度),三十篇世家(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并且列“二十四史”之首。
《史记》集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夹叙夹议,明情达理,文情并茂,感人涕下。文辞简约,条理清晰。无矫情之言,言之直率。要言不烦,简明精悍。气势磅礴,喷涌而出。慷慨激昂,跌宕起伏。
古人评价为“感慨啸歌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不难看出《史记》一书倾注了司马在监狱中郁积的愤懑忧愁之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不公社会的隐隐愤恨和对封建专制的深切痛恶。可以说《史记》是毫不留情的攻击当时腐败政治的“檄文”。此时的司马已经孤注一掷了,反正他的夙愿已经完成已没有什么牵绊,索性就放手一搏,声色俱厉的挺直腰板向黑暗统治明目张胆的进行宣战,声讨。《史记》凝聚了司马迁长达十六年的血泪。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姿,真实可鉴。为史学家研究史籍资料提供了大量的确凿材料,意义重大,珍贵无价。
《史记》对中国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被文学大家“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同时它所独有的编史方法也被“正史”所大力传承发扬。
读《史记》不是在读一部枯燥乏味的历史,而是在品一种思想。一丝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强大力量,一股忍辱负重的顽强毅力,一种坚定不屈的民族气节。在《史记》之赵氏孤儿中司马借赵氏孤儿抒发出满腔的生死民族情结,感人至深。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史记》之赵氏孤儿剧“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这不是痴男怨女之间的“小家碧玉”之剪不断的丝丝断肠情愫,而是超越于个人,跻身于人类最伟大精神之林的“大家”之民族之骨气。它气贯长虹,气势汹汹,直冲霄汉。足以穿越古今,贯穿整个华夏。我仿佛看见了孤零零赤裸在黄土地上的一堆白骨,狰狞恐怖。我好像听见了他们哀苦的在低咽泣诉,凄迷哀婉,直逼而来。其力道足以扼杀一条光鲜的生命,而这条不幸的生命也应该为此荣耀,因为这些白骨是英雄。民族的英雄。
司马其实不是一个人走走,他也不是孤寂落单的。在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史中有着无数众多怀才不遇的,遭人迫害的文人志士。他们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去对抗高层阶级昏暗腐朽的统治,他们只能任身体受残害精神被扭曲来勉励顽强自己要撑着人生走下去。因为不能轻易去死,一定要为后人留下明智的思想,伟岸的人格和弥足珍贵的经验教训,供后人来推进历史,发展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后人一定会明白这个道理的。这些伟人都跟司马一样,带着思想里根深蒂固的历史使命在与痛苦挣扎,抗击。只为了一个华夏子弟的历史责任— 光宗耀祖。只为我们的祖宗—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生死不变。
强烈的历史痛苦感压抑感忽然大肆临盆使我窒息,不能呻吟哭喊,震撼的感觉如咆哮的黄河之水在身体里奔腾,激荡。我彷佛看到压顶的苍穹笼罩着的正义之气铺天盖地的向我倒来。我又放佛看到了那个清癯的晦涩男子一步一揖,神色恍惚,凄苦吟道“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免焉,仆虽怯弱,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第五篇:《为什么读经典》读书报告
《为什么读经典》读书报告
本学期的专业课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中,老师们多次提及“文学经典”的话题,比如在张柠老师的“当代文学史”课中谈到了意识形态对文学经典标准建构的影响,在陈雪虎老师的文艺美学和大众文化中也谈到了文学经典的流变等,而在“文学理论专题”这门课中,专门有一讲谈论“文学经典问题”。在听取了多位老师对这一话题的讲解之后,在阅读了一些相关文献著作之后,我想我有可能对这一话题来进行研究探讨了,于是我选择了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这本书,并辅以《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进行理解,借此简单谈谈我对“经典”的看法。
作者伊塔洛卡尔维诺是意大利著名小说家,他于1947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从此致力于小说创作及小说叙述艺术的理论研究。卡尔维诺被誉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代表作品还有《看不见的城市》、《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等等。
《为什么读经典》出版于作者死后,是由“为什么读经典”一文和三十五篇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的文章组成。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中,卡尔维诺阐述了他的经典观,并为全书树立了一个标杆;三十五篇评论文章则分别谈论了对他有着重要意义,或者他印象深刻的作家作品,每一篇都是独立的文章,有着其独特的风格。我们在卡尔维诺的文本中看不到职业批评的模式,他并没有试图在作品中寻找系统的概念体系,而是利用自己所提出的观念,结合时代的潮流,投射到作品本身,去寻求共鸣。所以读者在其批评中看不到严密的逻辑体系,却能感受到自然流露的感悟和思想迸射的火花。
接下去,本报告将从卡尔维诺对文学经典的阐释,他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作品的评论思路,总结其文学批评的特点并谈谈我个人对经典阅读的观点。
一、卡尔维诺其文学经典观
关于经典,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定义,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卡尔维诺总共列举了经典的十四条特点,在此我选择几条列举:
一、“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二、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三、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六、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七、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
八、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十二、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早于其他经典作品的作品;但是那些先读过其他经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的系谱中的位置。
十三、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现在的嗓音调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对经典作品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十四、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它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至少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从卡尔维诺的这十四条经典的描述来看,这位老先生的概念模糊、晦暗,甚至会让人第一感觉带有一些老套、腐朽的味道。但是在我们耐心理解,还是可以从字里行间领会他相对读者们表达的意思,那就是阅读对人类文化素质提高和文明进步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文学经典的不可取代性、不可超越性以及人们阅读原著的必要性。在他看来,经典作品具有被阐释的广阔空间,有着深刻的文化痕迹,经典可以对人类构成影响,使人们在认同或反对中不断地认识自己。
首先,在谈到什么时候读经典和重读经典的时候,卡尔维诺强调了经典作品在人性格形成时期对人产生的作用之巨大,他首先是鼓励青少年多读经典的,他说“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关于重读,卡尔维诺认为随着人自身的成长,再读经典作品会有新的“阐释”,这是重读的意义所在,同时也说明了文学经典有着巨大的阐释空间。这一方面是因为经典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个人或社会观念的变化。
再说说经典作品的作用模式——主要是作用和反作用两个方面。一方面,卡尔维诺认为,对青少年来说,阅读经典具有构建价值衡量标准,美的范式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模式是缓慢的,隐性的,并能够将某种恒定物质融入我们的内部机制,在意识上被遗忘,而在潜意识中一直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卡尔维诺认为,经典作品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改变或者增加其内涵,这种改变或增加并不是其本身性质的变化,而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作品本身与过往的历史和现在的环境反应产生的,产生的结果就是经典作品不仅包含其诞生时期的文化,也包含着它所经过的文化或多种文化的痕迹。从这点上,卡尔维诺提出了读第一手文本的建议。
最后要说的是经典作品的地位问题。从纵向历史上来看,经典作品具有历史定位的系谱标志,这使得它能够被无论是有怎样的阅读经验的读者教准确地认出它所处的文学系谱位置;从横向现时来看,经典作品则具有影响社会声音的作用,它可以自己本身成为时代正音,如果它与现时实在格格不入,它至少也是时代噪音,发出声响。卡尔维诺认为,我们的书架上,一半应该包括我们读过并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另一半应该是我们打算读的可能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另外我们还也要准备好迎接一些意外之书和偶然发现的书。
虽然卡尔维诺并没有在十四条中谈到这一点,但是关于读经典作品的目的,他也是有其鲜明的态度的,“我还真的应该第三次重写这篇文章,免得人们相信之所以一定要度经典是因为它们有着某种用途。唯一可以列举出来讨他们换新的理由是,读经典总比不读好。”既然读经典并不具有某种用途,那么读经典的目的究竟何在?关于这点,卡尔维诺倒是没有给我们作解答,我将在尝试在下文中寻求答案。
二、卡尔维诺其文学批评及其批评思想
卡尔维诺对于文学作品或者说小说的批评,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的,尽管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的三十五篇评论,几乎不能算是严格形式上的文学评论,但他对作品的高度自觉和强烈热爱,让他的评论提升到了一个美学的高度。
要谈论卡尔维诺的文学批评思想,那么就不得不提他的另一部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在该书中,他提出了五个小标题作为评论众多作家与作品的尺度和纬度,分别是:轻逸(lightness)、迅速(quickness)、确切(exactitude)、易见(visibility)、繁复(consistency)。围绕着五点,我们就从这五点着手,具体看看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的评论中是如何这五点来评价作品的。
第一、轻逸。作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第一章的小标题,“轻逸”一词往往是从评价语言的风格开始,进而具体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用来评价由语言构成的典型模式与形象,因为现实生活中难免沉重,人们总是试图借助轻逸的文学来反抗生活的压迫感,从而让人们暂时忘记现实中的沉重。所以在这点上,“轻逸”这一要素体现的是文学对现实与艺术关系的阐述。在卡尔维诺眼中,“轻逸”表现为语言的轻松化,对内在思想脉络和心理的外化叙述,即对抽象的描写,以及视觉形象具有象征价值三个方面。以卡尔维诺评价奥维德的《变形记》为例:首先《变形记》的主题是神话,这在情节上就与沉重的现实就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在语言上,卡尔维诺强调了奥维德对细节的精确描写,这样真实和幻觉结合的语言是具有魔力的;最后是在象征意义上,卡尔维诺认为《变形记》中神明、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相互渗透并不是等级性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相互关联的系统,这对现实中的实况具有一定的讽刺意义。“轻逸”要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评判经典其功能的有效坐标。
第二、迅速。这一要素主要讨论的是关于叙事的时间与节奏,在这个问题上,往往涉及叙事时间、故事时间和感知时间三个方面:在叙事中,叙事时间如果小于故事时间,那么就可以在最小时间里获得最大限度的叙述力量,而这对作品的要求就是“简洁”二字。迅速可以使叙述简洁、明晰、逻辑鲜明和节奏轻快,这就是卡尔维诺所追求的叙事模式。叙事时间和感知时间的关系则是以感知时间为主导,因为人的思维时间是一定的,如何调控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使之便于人的思维的接受,这就对作品的内部结构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是对作者的才思和技巧的考验。卡尔维诺在对《老实人》的评论中就着重提到了关于叙述速度这一点,并毫不掩饰地高度评价了其严整而富有张力的结构:“今天《老实人》最令我们激赏的,并不是‘哲理小说’,也不是它的讽刺,也不是逐渐显现的道德性和世界观,而是节奏。”伏尔泰所采用的看似分岔跳跃的结构,将这种迅速的叙事技巧发挥到了极致,这种以无情的速度堆砌起来的故事轰炸,包含一种近乎无端发作的荒谬感,旋风式的世界游历和人物关系史,一个彻底无序的世界,都使这部作品足以被封为经典。这一技巧后来成为了喜剧电影屡试不爽的噱头。再谈谈作品的结构,以卡尔维诺评论的《疯狂的奥兰多》的结构为例:如果说《老实人》将迅速发挥到了极致,那么《疯狂的奥兰多》则是在离题上作出了精彩的创造,它的独特在于它是一本可以或者说必须“独立来读而不必参考它之前或它之后任何文本”的作品。那些诗行似乎随心所欲地做着迂回曲折的运动,让读者永远把握不清它的叙述情节的方向。在此,卡尔维诺是如此细致地审视着作品中的技法,以及叙述结构和情节铺排,正如这部诗通过结构上的逆转,反过来定义自身的方式一样,卡尔维诺所采用的从技法上来摸索内涵的批评方式也值得借鉴。
第三、确切。卡尔维诺为确切做了一个界定。他认为确切首先是指三件事:1.为一件工作制定的规定明确、计算细致的计划;2.引发出清晰、鲜明容易记忆的视觉形象。3.在造词和表现思想和想象力的奥妙时,尽可能使用确切的语言。卡尔维诺担心的正是对语言使用的掉以轻心——这也是文学经典在今天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即文学大众化通俗化带来的商品化、程式化。这点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的评论文章中并未体现,我将在下文中另作讨论。
第四、易见。但丁说,“想象力是一个有雨飘落的地方”。“易见”这一要素考察的正是作品中的想象力,也就是作品语言对形象的视觉化呈现,其中形象包括一般层面的形象和哲学层面的形象。卡尔维诺认为西拉诺的《月球之旅》是充满想象力的,西拉诺的诗意想象源自真正的宇宙感知,它影响着我们的技能和意愿,悄悄地让我们离开这外在有形的世界,把我们带进一个内在的世界。他的智性和诗意使得他的作品富有自由思想和高超技艺,这两者又都反过来体现了他出色的想象力和对抽象概念的表述能力。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卡尔维诺阅读经典作品的类型之广泛。
第五、繁复。现代小说的“繁复性”已经成为其必然属性,因为现代社会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人们对权威的迷信日益严重,这就导致不同领域的人拥有不同的价值体系。经典作品的一大功能就是直面这类挑战,将这些多层次、多面性的世界观进行反复、转换和排列,或者将人们原本熟知的文本、经典的文本进行二次叙述等,从而形成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卡尔维诺评价有着“意大利的乔伊斯”之称的加达的作品时,就提到了这一点。卡尔维诺引用了加达《米兰沉思录》中的一个概念——“包含众多系统的系统”,他肯定了加达的风格中融合通俗与博学的表达方式;他指出了加达的《梅鲁拉纳大街上的惨案》高于侦探小说与哲学小说的社会性,其中包括从最终等的中产阶级,到罪恶的地下世界,体现在方言语调和内在潜意识中。卡尔维诺从加达其人的身份、性情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了他的矛盾性,表现主义革命性,以及极尽完美的循规蹈矩的结构形式等的来源。卡尔维诺对这样一篇复杂反复的作品的解读是全面的,是重点突出的。
总结这五点要素和《为什么读经典》中卡尔维诺具体的批评,可以看出卡尔维诺对经典作品的批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具体的,因为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所提出的批评理论,我们几乎可以在他的每一篇批评中得到印证,这种与具体作品相结合的文学批评是富有生命力的;第二是寻美的,卡尔维诺所写的批评中,对作家或者作品都是充满热情,发自内心地去一一点数那些吸引他、打动他的地方,然后用分享的心情写出来,这正是他作为一个作家对于美的独特的敏锐,从而避免了职业批评家对于文本冷漠、机械化思维等的职业病;第三是全面的,卡尔维诺重视语言的使用规范和技巧,但是他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局限于文本的言语关系,他对于一部作品关注的东西非常繁杂,远远超出了语言本身。小说的叙事技巧,小说的精神层面,任何一个值得他欣赏的地方都可以是他驻足之处,故而阅读他写的文学评论,可以使我们全面地看清一部作品。
三、从卡尔维诺的经典观说起
在上文中,我就提到关于卡尔维诺所指出但未作解答的关于文学经典的目的的问题以及关于文学经典所面临的确切因素的挑战,接下去将就这两点具体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虽然卡尔维诺并未在其十四条对经典的阐释中明确指出阅读目的,但是他所列数的种种好处绝对是一大理由,他所一再强调的关于经典阅读对人的经验之塑造以及给人带来的文化痕迹正是他推崇经典阅读的目的所在,只不过他所推崇的目的附带着矛盾的担忧,他担心尤其是青少年阅读“没耐心、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阅读技能,缺乏人生经验”等等。再联系到卡尔维诺其自身的文学创作,我们可以发现它暗藏在乐趣、轻松、活泼语言下的思想深处,我们可以在阅读中,自然而愉快地抵达他所希望引导我们去的充满睿智的文学世界。一个集创作和批评于一身的作家,其作品必然能代表和印证他的批评思想。
布鲁姆在《论经典》中说,“没有经典,我们会停止思考。”我认同卡尔维诺对经典塑造人经验的说法,正如卡尔维诺所说“我对于文学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只有文学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给予我们的感受。”但是,我认为这在为我们提供了一盏明灯的同时,也向我们读者提出了阅读的要求。
首先是读,从青少年时期就应该进行经典阅读,这是一个习惯的养成,只有有了阅读的习惯,才有后续的一切可能;第二就是选择地读,读什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卡尔维诺同样未具体讲到如何选择,但是他说“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这么说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我们还是无法据此去选择,但是我们大概知道他的意思是读那些能够引发人思考和争论,并且最终能够在各种质疑和评论中留存下来的作品吧;第三就是正确地读,卡尔维诺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建议,比如怀着兴趣地去读,坚持地去读,包容地去读,重复地去读。
最后剩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关于文学经典所面临的确切因素的挑战,这也就涉及到经典作品和时代的关系问题。上文中也谈到过,卡尔维诺在他对经典的第十三、十四条阐释中也提到了经典作品的地位,而针对当今社会的印刷复制来说,经典作品的地位似乎受到了来自通俗作品的冲击,许多商业化商品化的作品风生水起。我的观点,借用一句话来表达,“存在即合理。”以具体的青春文学来做为例子吧,我认为它所面向的受众群体是存在并稳定的,和我们所说的经典的存在也并不相悖。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在“中国与世界文学”国际研讨会上说:“我们不能不承认新一代存在,如果不承认,我们永远就处在中年时期,也许会进入老年时期,我们文学活力就丧失了。” 《收获》曾有篇长篇专号收录郭敬明玄幻作品《临界·爵迹》,引发很大争议。《收获》作为纯文学杂志中旗帜性存在,实际是在彰显自身开放心态:所谓严肃文学、纯文学圈子并不是死板一块,纯文学和市场之间的裂隙正被逐渐弥合。我认为这种对待当今文学发展的态度才是正确的,片面强调文学非功利性、去市场化不见得明智,在市场统治的时代,一味排斥市场意味着速朽。承认市场的合法性,反而会成为文学自信与不自欺的体现,能为文学提供多样化的生存环境。所以首先我们需要去包容,给予各种文学以发展的自由,最终由历史来选择,因为只有经历时间,沉淀文化和丰富内涵,好的文学作品才能够成为经典。
【参考文献】
[1][意]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黄灿然,李桂蜜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2]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M].杨德友易,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4]续小强:为什么读经典和《为什么读经典》[J].小说评论,2011,03:147-151.[5]闫红:数字媒介下的经典阅读——关于《为什么读经典》的一点想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