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声的利用]能力训练
能力训练[声的利用]
1.下列利用声信息的有()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螺栓是否松动
C.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况
D.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
2.蝙蝠通常是夜间活动,它飞行时发出一种__________,这些声波碰到昆虫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__________.
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_____,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__________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__________.
4.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冰山沉没,这件事震惊世界,随即人们提出用声学方法遥测航道上的冰山.和同学讨论讨论,说一说声学测冰山的道理.
5.探究:能使声音反弹回来吗?
实验器材:两根相同的纸管,书,机械表.
图1.5-1
实验步骤:
(1)图1.5-1所示,把两根纸管,书放好,管不要与书接触;
(2)把表放在一个纸管内的一端,从另一根管子里一端侧耳倾听,用手捂住另一只耳朵,左右移动倾听的纸管,寻找听到的滴答声最响的位置;
(3)拿走听管,仍在原位听,你现在还能听到同样清晰的滴答声吗?
(4)再把硬纸管放回原位,拿走书本,现在你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6.小实验:
用蜡烛火焰显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现象
图1.5-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是由声源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而形成的.装置如图1.5-2所示,取一只扬声器,装在一只硬纸盒内,在纸盒的面板上钻一个直径约为2~3mm的小孔,将扬声器通过一只耳机插头插入收录音机的输出插孔中,演示时,在纸盒小孔的前方放一枝生日蜡烛,且使小孔对准蜡烛引线的上端.点燃蜡烛,然后播放音乐,可以在听声音的同时看到烛焰在飘动,停止播音,声音消失,烛焰即竖直用蜡烛火焰显示声向上.
实验中是否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能量是靠什么传播的?
7.自己动起来的乒乓球
图1.5-3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相同的音叉放在两个相同的共振盒上;
(2)在铁架台的悬臂上用细线悬吊一个乒乓球,使球刚好可以触及一个音叉,如图1.5-3所示;
(3)将两个共振盒的开口相对放置,用橡皮锤敲击不与球接触的音叉;
(4)观察球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现象解释:
乒乓球会振动起来.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它__________(填是或否)获得了能量.被敲击的音叉作为声源,当它的振动能量在空间传播时,造成周围介质运动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引发了另一个音叉的共振,使该音叉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声源所传播的能量,并引起乒乓球的振动.说明声音__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传递能量.
8.参观调查,动手实践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有一种叫做“喷水鱼洗”的器具.据考证,它的出现不晚于晋代,即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世的鱼洗是带有一圈水平突缘的圆形铜盆,在突缘上方的对称位置上装有垂直的一对把手状的双耳(又称为“弦”).盆的直径约40cm,大概有一个大号的日用脸盆那么大.
操作的时候,在坚固的底座上面垫上柔软的材料,放上鱼洗,其中盛上过半的水.然后,两只手掌都蘸上些水,分别在左右两耳上沿相反的直线方向作反复的水平摩擦,给出适当的激励,使盆壁振动产生驻波.这时便可以看到水面上激起的波纹出现四角对称的图样,明白地显示出波腹和波节相间的分布.并且,在四个波腹处剧烈的振动所激起的水珠,可以向上飞溅到超过半米的高度.(鱼洗底部所绘刻的四条鱼,它们的嘴部正对着四个波腹处,好像水珠是从鱼嘴里吐出来似的.)与此同时,由于盆壁的振动而发出强烈的嗡嗡声.
其实,用一个普通的搪瓷盆也能表演出相同的效应.用两只手掌在脸盆上缘对称的两侧反复做上面所述的摩擦动作,也能激发出相同的现象.盆内水面呈现规则的波纹图案,小水珠可以跃起到20cm以上的高度,同时可以听到明显的嗡嗡声.不过溅起的水珠较小而少,不及鱼洗表演得那么壮观罢了.
把你调查或者实践的结果写下来交流.
答案:
1.ABCD 2.超声波,距离 3.能量,听,信息 4.利用声音的反射作用(回声测距),如果能测出发出声音到反射声音(回声)的时间,又知道水中声速,则能计算出冰山到船的距离5.②纸管里;③不能;④不能,书本起反射声的作用6.能,空气7.是,能8.略
第二篇:声的利用教案
2.3声的利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知道什么是超声波和次声波; 4.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
5.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
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教学难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教学设施
可乐瓶、酒精灯、橡皮膜、多媒体。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启发。教学过程
一、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1.引入(1)
游戏:通过一组(五人)说悄悄话的情景动画,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教师提问:这个游戏说明声音有什么作用呢? 2.引入(2)
(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声现象,知道了声的频率比较广,包括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频率在—20000 Hz的声)、超声(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和次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声在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出所了解的利用声的实例。
(2)教师:那么声究竟有些什么用途呢?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1.声能传递信息
(1)学生思考、讨论,举手回答:声能传递信息(板书)
学生举例:如我们楼道里的声控开关;医院里检查病情用的“B超”和“彩超;利用“声呐”探测黑匣子等。
(2)观看课件“传递了什么信息”:隆隆雷声过后的一场大雨;铁路工人利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丝;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的心跳的情况;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蝙蝠靠超声波绝技在夜间捕捉昆虫的呢?
2.探究声能传递能量
声音除了能传递信息,还能干什么呢?
(1)动画演示“舞动和熄灭的烛光动画”:
声波也是一种波,它能传递能量吗?你能否举例证明。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演示实验:将去掉盖子的可乐瓶的底部切掉,并在其上盖上一块橡皮膜,用它对着点燃的酒精灯敲橡皮膜,观察火焰的跳动情况。
(2)学生回答: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板书)
2.超声和次声的特点
超声波的特点:振动快,能量大,穿透力强,方向性强。次声波传播距离远,强大的次声波破坏力很大。
视频课件展示实际中的声音利用:(1)生活中:
我们在生活中利用声音获得信息。例如人们交谈、听广播、听录音等,声音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2)在医疗上:
①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就是听,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
② 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从而确定胎儿发育状况。
③ 药液雾化器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④ 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可将人体内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3)在工业上的应用:
①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
②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前提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这种方法叫超声波探伤。
(4)在军事上的应用:
声呐: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们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
三、课堂小结 知识:
声音能传递信息; 声音能传递能量。能力和技能:
初步学习类比法的使用。
第三篇:《声的利用》说课稿
《声的利用》说课稿
《声的利用》说课稿1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声的利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声现象的第五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声现象的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好这节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物理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
学生分析
物理是八年级新开设的课程,学生对它充满了好奇、有新鲜感.声的利用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 但缺乏一定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也缺乏对声现象的尖端应用技术的了解.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竞赛、分组讨论、观看动画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和创新了解声可传递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通过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通过声的利用和危害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教学思路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改变了学科本位的观念。将课堂进行了活动化、实践化
教学重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教学难点
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实验目标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
教法
﹙一﹚擂台赛式游戏活动
考虑到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擂台赛式的游戏活动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实践的愿望.
﹙二﹚自主探究和创新
在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中,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法,并且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开展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竞赛抢答法、分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创新法、总结反思法。
教学程序分析
引入新课
(3分钟)
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由学生与老师一起欣赏动画《蝙蝠与声呐系统》,自然将课题导向“声的利用”【提问】物理知识从实际中来,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你对声的利用知道多少?
新课教学
(35分钟)
﹙一﹚擂台赛式游戏活动“声的利用”(20分钟)
新课教学中注重了课堂的活动化、实践化.学生自由组成四个大组,比赛内容是“声的利用”.分必答题和抢答题.用"正"在黑板上累计得分,获奖组奖励小红旗.
⑴必答题 在规定的时间内每组说出一个声的利用的事例,允许讨论,不准重复,其他组参与评判.举出一个正确事例得100分,错误不得分,超过时间(30秒)不得分.教师对学生所举事例作出中肯的评价.最后要求学生归类.
⑵.抢答题 ①教师演示演示水波能传递能量的实验:用木棍划水面,看到水中花瓣上下起伏,并用实物投影仪投影.
②学生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可进行小组讨论,正确完成的加200分.③学生进行实验的创新,换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实验器材验证声可传递能量.说出创新实验的每组加200分.
﹙二﹚播放《声的利用》课件(10分钟)
在课件中补充一些利用声的科技成果.丰富学生的视野.指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噪声一向为人们所厌恶,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利用噪声造福人类.超声波和次声波对人类有利用的一面,但也有危害的一面.
﹙三﹚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 (5分钟)
要求学生利用声的知识进行发明创造,提出有实用价值的发明的小组加上300分
利用雄蚊的声音来驱赶咬人的雌蚊
利用猫的叫声来赶走老鼠
归纳小结与评估(3分钟)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并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巩固反馈(4分钟)
1.课本P30,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2.选用课时优化设计,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既可以使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板书设计
五、声的利用
1.声能传递信息
2.声能传递能量
自我评价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所增加.例如增加了对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创新,声的利用小发明,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补充了一些声的利用在科技中的新成果,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通过增加对噪声的应用,超声波和次声波危害的教学,培养了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㈠运用擂台赛式游戏活动
通过游戏活动,既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游戏活动,不知不觉进行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收集资料,上台发言,甚至只是听同学的辩论,也可以领略到物理知识的“神奇”,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热爱物理.并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把学生分组进行擂台赛,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㈡组织学生探究并进行实验创新
在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中,学生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并且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采用其它的器材来完成.开展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既可以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还可以当一回"科学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科学探索并不神秘,激发其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乐趣.
㈢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效果非常好.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环境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合谐的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声的利用》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声的利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声现象的第五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声现象的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好这节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物理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物理是八年级新开设的课程,学生对它充满了好奇、有新鲜感。声的利用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 但缺乏一定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也缺乏对声现象的尖端应用技术的了解。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竞赛、分组讨论、观看动画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和创新了解声可传递能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通过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通过声的利用和危害
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四、教学思路。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改变了学科本位的观念。将课堂进行了活动化、实践化
五、教学重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六、教学难点。
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七、实验目标。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
八、教法。
(一)擂台赛式游戏活动。
考虑到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擂台赛式的游戏活动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实践的愿望。
(二)自主探究和创新。
在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中,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法,并且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开展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九、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竞赛抢答法、分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创新法、总结反思法。
十、教学程序分析。
(一)引入新课(3分钟)。
1、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2、由学生与老师一起欣赏动画《蝙蝠与声呐系统》,自然将课题导向“声的利用”(提问)物理知识从实际中来,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你对声的利用知道多少?
(二)新课教学(35分钟)。
1、擂台赛式游戏活动“声的利用”(20分钟)。
新课教学中注重了课堂的活动化、实践化。学生自由组成四个大组,比赛内容是“声的利用”。分必答题和抢答题。用"正"在黑板上累计得分,获奖组奖励小红旗。
(1)必答题 在规定的时间内每组说出一个声的利用的事例,允许讨论,不准重复,其他组参与评判。举出一个正确事例得100分,错误不得分,超过时间(30秒)不得分。教师对学生所举事例作出中肯的评价。最后要求学生归类。
(2)抢答题。
①教师演示演示水波能传递能量的实验:用木棍划水面,看到水中花瓣上下起伏,并用实物投影仪投影。
②学生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可进行小组讨论,正确完成的加200分。
③学生进行实验的创新,换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实验器材验证声可传递能量。说出创新实验的每组加200分。
2、播放《声的利用》课件(10分钟)。
在课件中补充一些利用声的科技成果。丰富学生的视野。指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噪声一向为人们所厌恶,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利用噪声造福人类。超声波和次声波对人类有利用的一面,但也有危害的一面。
3、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 (5分钟)。
(1)要求学生利用声的知识进行发明创造,提出有实用价值的发明的小组加上300分。
(2)利用雄蚊的声音来驱赶咬人的雌蚊。
(3)利用猫的叫声来赶走老鼠。
(三)归纳小结与评估(3分钟)。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并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四)巩固反馈(4分钟)。
1、课本P30,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2、选用课时优化设计,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既可以使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十一、板书设计。
五、声的利用
1、声能传递信息
2、声能传递能量
十二、自我评价。
(一) 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所增加。例如增加了对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创新,声的利用小发明,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补充了一些声的利用在科技中的新成果,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通过增加对噪声的应用,超声波和次声波危害的教学,培养了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二) 教学策略的选用。
1、运用擂台赛式游戏活动。
通过游戏活动,既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游戏活动,不知不觉进行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收集资料,上台发言,甚至只是听同学的辩论,也可以领略到物理知识的“神奇”,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热爱物理。并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把学生分组进行擂台赛,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组织学生探究并进行实验创新。
在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中,学生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并且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采用其它的器材来完成。开展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既可以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还可以当一回"科学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科学探索并不神秘,激发其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乐趣。
3、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效果非常好。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环境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合谐的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声的利用》说课稿3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景⒈我们都知道有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号是一艘著名的英国大商船,19这艘大轮船在赴美途中与冰山相撞而沉没,人员伤亡惨重。如果由你来驾驶这艘轮船,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不触礁,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呢?
情景⒉去掉饮料瓶的瓶底,蒙上橡皮膜。将瓶口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摇动,甚至还会被吹灭。你知道为什么吗?
如果你想知道上述情境中的道理,请随我一起进入《声的利用》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声与声音的区别
同学们注意了没有,以前我们学习时都常说“声音”怎样怎样,可今天我们学习时,标题却是声的利用,为什么不叫做声音的利用呢?
1、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平时我们能听到的声音和不能听到的超声、次声等;所以声音的概念相对而言面要窄得多,它仅指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
2、看来声包括声音。
(二)声与信息的传递
1、【提出问题】你平时用声音传递过信息吗?{课堂游戏}
2、[师]其实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我们彼此之间的谈话,教师在课台上的讲课声,同学们课下的交谈与交流声等不都是在传递信息吗。假如让你不说话,你有什么感觉。
3、通过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还有哪些呢?
大致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是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携带的信息;另一种是靠反射回来的声音所携带的信息。
(1)物体直接发出的声所携带的信息
它又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我们能听到的声音;一类是我们不能听到的声音。
①播放我们能听到声音的录像。让学生回答并板书。
A.火车经过的声音;
B.隆隆的雷声;
C.心脏、肺的声音。
D.中医诊病的“望、闻、问、切”中的“闻”就是通过听来了解病人病情的。
②播放我们听不到的一些声音。让学生回答并板书。
A.动物的交谈声。
B.利用鱼所喜欢的声音捕鱼。
C.地震、海啸前出现的一些次声波我们也听不到。
③谁还能说一些通过直接发出声音所携带的信息?
(2)经过反射的声所携带的信息
我们也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是所反射的回声我们能听见;另一类是反射的回声我们听不见。
①播放物体反射我们能听见的声音录像。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实例。
A.下雨打雷时隆隆的雷声;
B.回声与混响,建筑设计中的科学。
如果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晚0.1s以上,人就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容易形成混响;
如果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小于0.1s,则人分辨不出是回声还是原声,两种声音在一起得到加强。
让学生解释一些现象:
在教室里说话听起来比在操场上说话响一些,这是为什么?
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这是为什么?
C.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和三音石,还有圜丘。
尝试对我国古代声学建筑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②播放反射听不到声音的录像,并让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A.蝙蝠的回声定位。
B.利用声呐探测海深
C.B超
原理:将弱超声波透入人体内部,当超声波遇到脏器的界面时,便发生反射和透射。透射入脏器内部的超声波,再遇到界面时还会再次发生反射和透射,超声波接收器专门接收各次的反射波。医务人员根据所收到的各次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和波的强弱,就能够了解到脏器的大小、位置及其内部的病变等。
D.超声波探伤仪
原理: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情况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
(二)声与能量的传递
播放录像,说明声波也是携带着大量能量的。
学生回答,老师并板书。
A.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B.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再举几个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例子为我们服务的实例。
超声波加湿器。
(三)小结
1.声可以传递信息。
如:(1)回声定位:声呐。可探测海洋深度、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等。
(2)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B超。2.声可以传播能量。
如:(1)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引起的强烈振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2)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
Tags:3节,利用,优秀,课稿
《声的利用》说课稿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知识的应用。
2、通过学习课本内容,观察有关的实验、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利用方面的知识。
3、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声音在信息方面和传递能量方面的利用。
2、难点:学生对能量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观看有关视频资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视频,猜测会发生什么现象。
(播放视频)
师:女高音歌唱家为什么会这么厉害呢?要想知道答案,那么请认真学习本节内容:声的利用。
(打开幻灯片)
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知识的应用。
2、新授环节
(1)让学生自学课本声与信息部分的知识,完成导学案自学指导1。
(在大屏幕上打出:
1、声与信息。)
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声与信息
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自学指导
1提问学生回答导学案1-4题。重点让学生举出几个声传递信息的例子。
师:第1题,第2题,第3题,回答的非常好,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谁能说一下?
生:……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那么来看大屏幕上的几个例子。
(大屏幕展示图片等)
总结第一部分内容
师:那么以上这些共同说明了?
生:……
(2)声与能量。(通过展示实验和阅读课本声与能量方面的知识,了解声在传递能量方面的应用)
实验展示,总结出声能传递能量
师: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部分内容:声与能量。
(在屏幕上显示
2、声与能量)
师:我们先来做两个小实验。
(展示第一个实验,介绍实验器材)
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能使蜡烛熄灭?
生:用嘴吹或用手扇
师:不管是嘴吹还是用手扇,我们都消耗了能量,这个能量使蜡烛熄灭。
生:是
师:同学们,我用另外一种方法也可以使蜡烛熄灭,请注意观察。
(展示实验1)
师:谁给蜡烛施加的能量呢?很明显是它,……这个实验就说明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展示实验2)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谁能说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现象,那么这个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让学生自学课本声与能量部分的知识,完成导学案自学指导2。
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自学指导
2(提问回答5-7题)
让学生分组完成合作探究
(老师适当给予提示,并找学生举出例子)
师:这个例子非常好
展示一些声传递能量的例子,并总结第二部分内容。
师:以上这些例子说明了?
生:声可以传递能量。
(3)本节小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师:请总结一下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生:……。
(展示幻灯片小结部分)
3、当堂训练
师:快速完成9-16题
(5分钟后让学生交换试卷,看大屏幕核对答案,进行批改,把试卷还给本人)
师:8道题全对的请举手。错一个的请举手。
(老师及时对结果进行评价)
师:出错的同学下去再认真思考一下。
4、作业布置
P41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四篇:声的利用 教学反思
《声的利用》是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三节课,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列举超声的应用实例。本节知识是学生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之后,探究学习声的利用。声现象在实际中丰富多彩,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活中声的利用的例子很多,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两个非常简单的小实验,作为课堂上的调味剂:(1)我鼓掌时学生闭上眼睛,来判断我在教室中所处的方位;(2)敲击玻璃板,发现玻璃板上面的小纸屑在振动。学生对这些类似的声的利用的现象已经很熟悉,只不过她们不知道是利用声的哪些作用。所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分辨出哪些生活现象是属于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哪些现象是声传递能量的例子。了解了学生的盲区,在制作课件时就能有的放矢了。本节课件的设计有温故互查、自主检测、合作探究、巩固训练和分层训练等环节,通过声音、图片、视频、实验和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等手段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整节课能随时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学生回答问题时,鼓励性评价语言较多,所以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达到了一定目的。
但我犯了上课时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我讲的太多。唉,课堂上总怕学生掌握不住,总是不由自主的多说,其实我也知道这样效果肯定适得其反。教研组的老师们也说到了这个问题,她们提议完全可以利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她们动起来,留一定的时间让她们多读读,相互背背。最后课堂小结时,也完全可以换换形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关于声传递信息和声传递能量的例子,进一步巩固加深,对于学生遗漏的例子我再进行补充,这样不是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吗?
除了以上教学中的具体环节要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我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要多听、多学、多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能力训练
案例分析思路训练题 案例一
女,48岁,初中文化,已婚,退休工人。失眠,情绪低落2个月,伴有想死念头3天,由丈夫和弟弟来陪。
我是退休半年了,刚开始还好。后来就觉得无聊,很烦躁。想打电话给丈夫又怕影响他工作,儿子在读大学也很忙。晚上睡不着,有时只睡1—2个小时,心情也越来越差,做事没精力,对什么事都没兴趣。每天早上丈夫出门的时候,就开始担心这一天该怎么过,他下班后会好些。记性也越来越差,连做饭都会忘放调料。我越想越觉得自己没用,再这样下去会害了丈夫和儿子的,所以,我就想死了算了(边说边哭泣)。
丈夫反应:我妻子初中毕业后就进工厂了,一向工作兢兢业业,是劳动模范。半年前退休后在家,刚开始很好的,很勤快的作家务。但2个月前,我发现她好像有心事,整天闷闷不乐的,做事没有精神,说话反应慢。晚上睡觉时老翻来覆去睡不好,我看她精神不好就劝她去看看医生,大概一个半月前我带她去看内科,医生说她是“更年期综合症,失眠”,配了些安定,吃了药后睡眠好了些,看上去精神也好了些。
但近一个月来我看她越来越瘦,吃饭没胃口,还说胸口被东西堵牢了,吃不下,人也瘦了好几斤。每天除了做饭就在床上躺着,也不看电视。这2—3天,特别厉害,我下班后发现她连饭也不作了,还说生活没意思,我想可能是她一个人在家太寂寞了,打算陪她出去散散心。今天早上我回来拿忘了带的东西,发现她正在系绳子要上吊,说她不想活了。我就带她来了。其他资料:求助者病前性格偏内向,人际关系好。工作认真,做事力求完美,能力好。咨询过程:求助者以前没有情绪低落或高涨持续存在现象。病前人际关系良好。月经正常,性生活明显减少有2个月。谈话过程求助者低头,表情忧伤,有时还哭泣。没有抱怨别人,但是对自己很自责,让丈夫洗碗感到很不应该。在鼓励下交谈仍然被动,回答问题时反应慢。有掌握基本资料后,对求助者进行了解释,指出是由于她的情感障碍,才出现其他的症状。求助者最后表示自己希望能够获得治疗。
案例二
徐某,男性,17岁,高中尚未毕业。
自我陈述:因反复做事,犹豫不决,自知不必想或不必做的事仍要想、要做,为之痛苦紧张3年。求助者14岁开始遗精,由偶然渐至频繁,多达每日数次,有时手淫。对此事不敢声张,暗中自责。15岁考入高中,因学习日渐紧张,对担任学生干部社会活动多,影响学习有顾虑,老 1 师提出优秀学生干部考大学时可降低一档(4分)录取分数线,求助者常为此十分矛盾,既怕耽误前程,又怕辜负老师,冥思苦想,难以决断,辗转不眠。
每每下定决心,但又次次动摇,很难完成一件事情,无休无止,脑袋发胀,心情烦躁,全身倦怠,学习成绩下降。自感问题严重,于是强迫自己学习,制定学习方案,但经常是手捧书本,思想却云游四方。自称是“该记的记不住,该忘的忘不掉”。最近半年很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心情烦闷,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做事更加小心与缓慢。做事反复多次,同一个问题总要去想。为此而来咨询。
了解资料:家住农村,兄妹4人,排行老大,在乡下念完小学、初中,从小懂事守规矩,做事特别认真,成绩优良,一直当学生干部。家人反映做事很慢,考虑过多,某日与家人去邮局取钱,15元钱一目了然,可徐某反复数了好几次。一次在上体育课时不小心破坏了一块水泥预制板,徐某耿耿于怀,整天想这一件事情,难以安定下来。对自己信心不足。
案例三
孙某,男性,28岁,未婚,也一直未交女朋友,现就读某著名高校硕士研究生三年级。自我陈述:
担心,紧张,烦躁,1个月以前开始怀疑自己生病,自己求医就诊。
由于一直就读工科院校,学校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所以始终未找到女朋友。1个半月前,同在这个城市中学未毕业就开始做生意的老同学,带着我说是“见见世面”,大吃大喝后去了洗浴中心,可能喝多了的原因,糊涂得与洗浴中心的小姐发生了一次性关系,以后再未来往,也无其他类似经历。但内心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非常后悔,后悔自己那次糊涂,并担心会因此染上艾滋病。为此我整天想着这件事,心烦意乱、紧张不安、失眠。于是上网了解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也曾偷偷给疾控中心打电话,知道自己得爱滋病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我仍很担心害怕,学习工作都无法集中注意力。
后来,干脆狠下心来和次偷偷去医院做相关检查,虽然结果都正常,还是紧张害怕是否是在潜伏期,快毕业了,面临论文答辩,很担心自己因为不能集中注意力影响学习工作,害怕答辩无法通过。随着毕业临近,感到压力更大,腰酸背痛,情绪也越加不好,经常想着自己不好的一些事情。虽然如此,学习,工作,或是老师交给的任务尚能胜任完成,同学关系还很好,生活也没有乱套。了解资料:
求助者既住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家族遗传史。求助才自小个性好强,脾气急躁。比较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敏感多疑。一直以来读书升学都很顺利。在家中排行老大,有里人都以他为骄傲。咨询过程中观察求助者服装整洁,讲话思路清晰,逻辑推进也正常。自认自己有心理问 2 题,但解决不好。心理测验:
该求助者采用SCL-90(1—5计分)检查结果: 阳性项目:40、躯 体 化: 2.3、强 迫:1.4、人际关系:1.4、抑 郁:1.8、焦 虑: 2.9、敌 对:1.2、恐 怖:1.4、偏 执:1.9、精神病性:1.4; 咨询过程:
本案例在了解情况后共进行了四次咨询,都是在学校咨询室进行。咨询师前两次与求助者讨论了目前所表现的主要症状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站在理解的角度上予以心理疏导和解释,并指导一些放松方法。通过分析求助者明白了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认识、态度和自己一贯的思维方式,即“过于相信自己的感觉,而忽视现实”。后两次与求助者一起讨论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使求助者明白了,要想解决其问题,首先要从认识上调整自己,对自己担心的事情要去详细了解其相关的知识,改变某些错误的观念,而对自己要有客观的评价,要面对现实,而不是任凭自己的猜想臆断;对自己的某些一贯的思维方式也要进行调整。通过咨询,求助者认为获益不少,咨询结束时自己觉得很轻松,对咨询结果感到满意。
案例问答题
案例问答例题一
一般情况:某女,33岁,大学学历,汉族,在某研究所工作,已婚,有一女,父母健在。收入中等,经济状况良好。
求助者自述情况:最近一段时间心里总感觉很烦,什么都不想做,干什么都没有兴趣,经常委屈,哭泣,睡眠很差,难以入眠,梦很多,睡不踏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低,领导交给的任务总是不能按要求完成,领导虽然没有表现了不高兴,但我能看得出来,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自己现在真没用,一辈子就这么碌碌无为,越是想这些就越心烦,感觉活着特别没意思,很绝望。在家看孩子也不顺眼,总感觉心里不痛快。同时还觉得很累,浑身不舒服,经常头痛、头晕、腹痛,曾经到医院好几个科室看病,做了B超、心电图、脑电图等很多检查,未查出任何问题,医生建议我到心理科看一看,我想,我确实存在问题,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了解的情况:求助者回答问题时思路清楚,情绪较低,语音低沉。求助者是独生女,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娇生惯养,很受父母宠爱。小学至初中,在学校一直担任班干部,性格在别人看来较外向,但自己有很多事情在心里装着,不对任何人讲,担心别人对她的好印象发生改变。
在高中时曾有一次因为好友的学习成绩超过她,一段时间心里很不舒服,大学期间与同学谈恋爱,感情很投入,毕业后求助者到现单位任职,男友到公司工作,两年后两人结婚。因丈夫单位不景气,频繁跳槽,直至现在事业不顺利。求助者工作勤奋,上进心很强,经常为领导出谋划策,两年后入党,很受器重,工作一直很顺利。
两年前单位里调入一名上级领导的妻子,年龄与求助者相仿,研究生毕业,她渐渐的发现在领导面前失宠了,领导却对那位上级领导的夫人很关照,副高级职称评定时她因学历仅为本科而落选,而来单位仅两年的领导夫人却顺利过关。她心里很不服气,觉得自己工作能力比领导夫人强,她找过单位领导,但领导因名额有限而无能为力。她开始埋怨丈夫无能,不理解她,训斥孩子脾气暴躁,烦闷。
开始失眠、多梦,白天昏昏沉沉,浑身没劲儿,工作精神头不足,没有兴趣,工作效率下降,领导和同事开始对她有意见,她对自己也很不满意。内心感到个人前景暗淡,未来渺茫。目前变得不愿意与外界交往,常常回避热闹的场合,几乎不参加集体活动,经常头痛、头晕,但未见加重或减轻,医院检查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夫妻性生活变得很少,毫无兴趣,夫妻关系有些紧张,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争吵,人心极为苦恼,有摆脱这种痛苦的愿望。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病程:最近一段时间(生活事件是两年以前)
情绪低落:“心里总感觉很烦,什么都不想做”、“经常委屈,哭泣”; 兴趣缺失:“干什么都没有兴趣”;
睡眠障碍:“睡眠很差,难以入眠,梦很多,睡不踏实”
精神活动迟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低,领导交给的任务总是不能按要求完成”
回答问题
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是否需做心理测验? 需要做那些鉴别性诊断? 如何制定咨询目标?
案例问答例题二
一般情况:柳某,女,二十一岁,某科技大学三年级学生。
求助者自述情况:柳某神色慌张而羞怯,大步跨入咨询室后赶紧把门关上。柳某认为自己是个怪人,有害羞的怪毛病。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
最怕接触男生,即使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也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
•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后来她哭诉说,这个怪毛病严重影响了她各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同学们说她清高。她正争取入党,同学关系不好肯定不行。眼看就快毕业了,这样下去怎样适应社会呢?她急切地就诊:“医生,请你快点告诉我,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该怎样才能克服怪毛病呢?”
咨询师了解情况:柳某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一次柳某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她重做生题,她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她脸上,笔尖刺伤了她的脸,鲜血直流。柳某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怕。父母很传统、很古板,对其禁忌很多,不准其和男孩子交往。
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因此柳某除了学校和家,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感到很反感。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她,一次提问没答好,被老师当众批评、挖苦,难过得直流眼泪。上大一时,同室一位同学来自农村,家境不好,经常主动帮助她、资助她,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同学不但不把自己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剔自己、指责自己、刁难自己,故意当自己的面和其他同学亲亲热热,以冷落自己、孤立自己。这使得柳某委曲、难过极了。柳某恨自己,自责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后来,柳某与同学事件发生了冲突,开始讨厌她、恨她、和她不讲话,并认为对方也讨厌自己。不知不觉地就怕和人接触,愈来愈害羞了。
回答问题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引发求助者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判断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 •本案例需要选择何种心理测验? •本案例需要做那些鉴别性诊断?
•如何制定咨询目标?可以采用什么心理咨询技术?
心理诊断技能训练题
心理诊断技能训练案例一
罗某,女,35岁,已婚,保育师。因紧张、烦躁、坐立不安、心悸、气急、怕疯、怕死1 0月余,于1987年10月入院。
病人1980年结婚,婚后多年不孕,四处就医。1987年元月做诊断刮宫,术中无明显不适。但术后出现阴道流血。病人较恐慌,听同事说有癌症的可能,更加紧张,感心慌、气促。两周后,经处理出血停止,但病人仍恐怖,患有不治之症,又怕不能生育会被丈夫抛弃。诉失眠、烦躁、易激怒,对外界环境兴趣降低,但尚能坚持工作和操持家务。
三个月后症状加重,并出现发作性极端烦躁、坐卧不宁、呼吸急促、胸闷、心悸、出汗、手脚麻木。自觉会发疯、变傻,有濒死感,每次发作持续半个小时至1小时不等,几乎每天皆发作。发作间歇期仍有烦躁,担心再发,但尚能控制自己。至5月份,症状更加严重,无明显间歇期,整日处于惶恐不安之中,有明显的自杀企图,主要是因为“太难受了”,但同时又怕死。不愿去精神病院看病,爱人只好请医师至家中,病人抓住医师不放,反复叙述自己的病痛。经常无故找爱人吵闹,将自己的不适归咎于爱人不关心、不理解她。彻夜不眠,也不让爱人安睡,对爱人十分苛刻,要求他百依百顺,否则就大吵大闹。怕听收音机,怕看电视,怕人打扰,但周围无人又感到十分孤单。看到离婚或丧偶的女性触景生情,心中出现“一阵阵绞痛”。整日愁眉苦脸,喋喋不休,叫喊“不得了”。严重时撕头发,捶胸顿足,两手不住在腹部揉搓,致使上腹部皮肤发红、肿胀,有时甚至在地上打滚。至此,己完全丧失工作和操持家务的能力,生活难以白理。
8月份去某市精神病院就诊,当时诊断不详,给予多虑平、奋乃静、安定等药,10日后症状明显改善,且恢复工作。9月份,因小事与一丧偶女同事交谈,激发焦虑情绪,次日症状复发,表现同前,再用多虑平等治疗,无明显好转,且出现震颤、运动迟缓等副作用。
病中食欲增加,特别爱吃零食,甚至可以边哭边吃。既往素健,无明显躯体和精神疾病史。病前性格急躁,易激惹、好强固执、好攻击、心胸狭窄、多疑多虑、做事犹豫不决。
否认家系中有精神疾患和遗传性疾病史。
精神检查:意识清,仪表整,接触合作,焦虑、恐慌貌,两眉紧锁,不能保持安静,动作多,搓手顿足、来回走动。在交谈中,时时抓住医师的手,喋喋不休叙述白己的痛苦,声泪俱下,呻吟不止,反复讲“不得了”,“快救我”,语言罗嗦重复,认为“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家庭会被别人夺走”,否认有嫉妒妄想,后悔自己住院太晚,耽误了时间。自知力充分,求治心切。
心理诊断技能训练案例二
陈某,女,23岁,未婚,中专文化。因与人交往时紧张、局促不安三年,羞见生人、回避社交一年求治。
病人姊幼时家境不宽裕。父亲平日寡言,性格暴躁,动辄训斥。母亲懦弱厚道,逆来顺受。病人童年身心发育无异,懂事甚早,自诉入学前便颇知几分人情。文静、朴实,举止谨慎,懂礼貌、善自制,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常常因为某次考试未得第一名,或某次表扬没有自己,而怨别人或自责。19岁时进入某专科学院在花枝招展的女同学们面前颇感压抑,立志发愤读书,以示不随波逐流,但成绩平平,故时而气馁,悲观,时而愤愤不平,甚有嫉妒之意,然而在公开场合却又显得不以为然,落落大方。
常暗中注意同学们对自己的态度,如言语中有无含沙射影?眼神中有无蔑视怠慢?某日上课,发现新来的青年男教师似乎老是注意自己,颇难为情,课后照镜子观察,并未发现像貌装束有何刺眼之处,不禁浮想联翩,心慌脸红。迎面相逢,教师若无其事,病人却面红耳赤,心慌气促。眼神想主动回避,但又非看不可,越是回避,越是要看,心理矛盾,不可自拔。此后只要遇上该老师便言行失措。心情极度焦虑,担心老师有不良看法,惶惶不可终日,为此寝食不安。上课之前就心慌、气短、出汗,不敢出门。
久之,似觉同学们也洞察其心中隐秘,于是与同学们相处也不自然了。毕业后,父母告诫病人“听领导的话,守规矩,不要让人讲闲话”,等等,病人奉为信条,努力工作,上班时从不参与同事的清谈,有时同事主动与其交谈,也因不敢正视对方而假装做其他事,或托词走开。其办公桌面壁而放,背对同事,上、下班故意加速或放慢速度,避免与人同行。自知如此做实无必要,甚至会遭他人非议,但又不敢与人相处,常因此陷入矛盾之中。
后经人介绍结识一男友,才貌均颇中意,两人虽同在一市,却多是鸿雁往来。虽向往能像别的年轻人一样相互依偎在花前月下,挽手出入于剧院、商场,但每次下定决心,马上心慌、脸红,以致勇气全消,偶应邀赴约,也总是姗姗来迟。一次男方父亲寿辰,特邀病人赴宴,病人无词推托,几天前便开始忐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赴宴那天,硬着头皮来到男方家中,未见公婆就心慌气促,四肢发颤到与公婆见面时,顿觉头昏目眩,满身大汗,语无伦次。众人误以为病中暑,急送医院部诊。
此后,几乎羞见一切外人,甚至与家人共餐也有些不自然。为避免这种窘境,常托词休病在家,以免交往。
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阳性发现。精神状况检查未发现精神病性症状。明显焦虑,自诉“得了一种怿病,怕见人的病”。深知这种害怕毫无必要,称“没有见不得人的事”,但事到临头又紧张不己。病人对此百思不解,因而苦恼、不安,迫切求治。
心理诊断技能训练案例三
张某,男性,35岁,已婚,中专文化,某县小学教师。因失眠、精神差、易疲劳近4年而就诊于某院神经症专科门诊。
病人自诉4年前所在学校大抓教学质量,工作任务加重,觉压力很大。3个月后开始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伴多梦易醒。躺下后辗转反侧,往往要二三个小时后才能入睡。睡后极易惊醒,轻微的响声都可使其醒来,睡中梦境频频,内容多与日间上作有关。白天病人侧感到昏昏欲睡,精力极差,易感疲劳,连上4楼也感到吃力。工作能力受到严重影响,有时甚至不能坚持上完一节课,病人自感只有躺在床上才略觉舒服些。
曾到当地医院内科、神经科就诊,多项临床检查未发现任何躯体疾病,多次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阴虚”等症。曾服用许多中西药物治疗,疗效甚微。近半年来病人到某省属师范学校校长培训班学习,更感难以胜任,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有时一堂课下来。竟不明上课所讲的主要内容。自感记忆力和学习效率下降,一看书便心烦意乱,对所读内容印象不深,记忆力下降到有时连非常熟悉的同学的名字也叫不出。近3个月来开始头昏、头痛,伴眼花,但无恶心、呕吐。情绪急躁、不快,并常因小事叹息不已,遇高兴事可暂时有所好转。起病后食欲尚可,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体健,否认慢性躯体疾病或传染病史,否认各种精神疾病史,亦无颅脑外伤、颅内感染或高热昏迷史。
出身于职师家庭,童年时父母教育较为严格,在校学习成绩及在单位工作能力均属中等。病前性格以多疑、敏感、不果断、易急躁、自信心不足及情绪不稳定较为突出家庭中除其父亲有长期失眠病史外,否认两系三代成师有精神病史或遗传性躯体疾病史。体格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
精神状况检查:接触良好,检查合作,外貌显萎靡。自觉非常敏感。无幻觉、视物变形等感知觉障碍。表述清楚,未发现思维逻辑障碍,语速正常未发现妄想。情绪较低沉,认为自己的疾病非常顽固,难以治愈因而甚为着急。病人认为,只要治好现患疾病,自己将会有较好的前途。无明显悲观厌世情绪。检查过程中病人注意力能集中,近期与远期记忆正常。自知力存在,主动诉述病情,求治心切。
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甲状腺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
心理诊断技能训练案例四
王某,男,27岁,工人,未婚。因孤僻懒散,与人长期格格不入,流浪街头数年于1972年9月被送来院就医。
1968年分配到土产公司工作时即发现病人孤僻,不与人来往,分配工作任务完成不好,甚至不干,好计较而与人争吵,曾搬迁数次,认为公司里大学生能住较好的房子自己为什么不能住,将自己住的房间门窗拆下,壁纸撕掉,搬到大礼堂去住,到处找领导要房子、工资,不上班,将自己的东西拍卖。逐渐发展到流浪街头,睡门洞,到餐馆讨饭吃,时常叫喊母亲的名字(母已自缢死亡)。在马路中间走,认为汽车不敢撞他,偶有自语。病人为遗腹子寄居外祖母家,母亲因患精神病及下肢瘫痪自杀死亡。
小学成绩好,1964年因自然灾害,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性格喜静,常独居,不愿结识他人,母去世后,性情更加孤僻。不顺心时怒气大,浑身发抖,曾任生产小队会计,1966年参军,因“精神不正常”而住院8个月左右,1968年复员进土产公司。
体格检查:头颈胸未见特殊,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不肿大,脊柱四肢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
精神状况检查:意识清晰,衣饰不甚整齐,对周围不主动接触,被动接触可,生活能自理,否认有病。自述个性较固执,不适应群体,自觉心烦,仍纠缠房子及工资等事。诉说常看到死去的母亲,想自杀。在整个检查中未发现思维散漫,但强词夺理。嘱其将感想写下来时,内容冗长,不时引证哲学词汇,常离题发挥,重复,繁简失当,如谈到与干部住房对比不公平问题上,认为“不能利用出现的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也就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问题,犯绝对平均主义的问题”。认为领导和周围的人对他不好,常感孤独,要把东西卖掉去找其母,对人冷谈,不谈笑,独来独往,要求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