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4 11:5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原创:《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原创:《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

第一篇:原创:《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

最近在看《少有人走的路》,一本带人探索心智成熟的书。以前总觉得自己挺成熟的,一遇到问题就状况百出,常常是自己闷得慌,得不到开解,也让别人觉得莫名其妙„„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亟待修补啊,我的小心灵。全书分为四章:自律,爱,成长与信仰,恩典。简单摘录下。

一、自律 1.自律。以前我理解就是对自我的控制,偏贬义,因为过于自律的人很可怕,不够释然和真性情。我奉行简单粗暴,及时行乐,表情写在脸上。但这种思考过于二元对立了。自律是个中性词。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获得成长,体验生命的圆满。自律四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2.问题。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为解决问题而努力,坦然接受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就会不断成长,心智就会不断成熟,从而体会自由和幸福的滋味。我自己的问题是,常常不觉得是个问题,没有足够的关照,长久以来就会使心灵越来越不灵。混沌而过,得过且过,久矣。只有解决了“忽视问题”这一问题,其他问题才能解决。3.推迟满足感。吃蛋糕的时候,你是先吃蛋糕呢还是奶油?工作时你是先做最难的,还是把简单搞定,留下最难的?以小见大,吃个蛋糕是小事,但是在处理问题时却意义重大。不管是感情还是工作,瞬时的热情并不可持续,还是需要理性来保持。缺乏耐心,想要问题马上解决,就是缺乏自律,想获得及时满足的表现。4.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和对安全感的信任。是自律的基础,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错措施来照顾自己。自律是自我照顾,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弃。自我评价越高,就越觉得自己时间宝贵,就能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5.承担责任。意味着承认自己的懒,贪,逃避等为自己找借口的100种姿势。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不开心?哪些事让你开心?真正喜欢的是为什么不去做呢?没有时间?还是不是真的喜欢? 6.神经官能症患者和人格失调症患者。前者为自己强加责任,不管做什么事,都觉得自己能力不及他人,不够资格,缺乏个性和勇气。后者不愿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缺乏自主判断。前者比后者好治疗。也有两者兼有的,比较负责。我是典型的第一种,不要放弃治疗啊。通过大量的生活体验,让心灵充分成长,正确评估自己,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是自怨自艾。7.忠于事实。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一张地图,一张不断绘制和迭代的地图。很多人对认识事实缺乏兴趣,故步自封。其实是认知的问题,是范式革命,是操作系统的升级换代。“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与其花费大量时间与经历去捍卫陈腐的观念,不如勇敢迭代,革自己的命,让自己重生。超越自然本性,发展新的天性。使用有效的工具,比如心理治疗,会更有效率,没有哪个木匠因为不得不依赖锤子和钉子而对自己异常失望的。足够的坦诚和开放,敢于把自己的地图呈现给他人,会获得自由。8.保持平衡。学会生气,也要学会不生气,让自己的心灵处于灵活调试的阶段。判断力和情绪,能适当的调配。学会放弃一时的快感,放弃周全,放弃固有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密集接受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心灵密集成长的过程。爆发式的成长顺利完成,需要在短时间内放弃相当数量的“过去的自我”。放弃过去,经历死亡,方能重生。看完第一章,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了。以前不觉得需要关照,现在发现一旦去面对,就可以有意识的去解决。书本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不断的与现实碰撞,思考,在事件中成长,方能进步。目测这是一生的功课。其实内心底里不大喜欢这种,用所谓专业的方法,去解决心灵问题,因为不够真性情。但是工具用一用,多花点时间,总是好的,在这个急需成长的时期。想起李叫兽和小马宋的文案,前者一套套的科学方法,后者野蛮生长,各有特色。在恰当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就是王道。嗯,慢慢来。

二、爱 这本书上说,爱是自律的原动力。上一章讲了自律是什么,怎么自律。这一章讲讲为什么自律——因为爱。爱,很难定义。我理解的爱很愚笨很简单,就是一旦认定了,就无限的对ta好,掏心掏肺,死心塌地。不计较,不戒备。爱,圣经上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永不止息。爱,这本书上说,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想想自己的理解,还是太孩子气。身边的故事告诉我,爱,需要练习,需要磨合,需要技巧,也需要经营的智慧,爱,也是一辈子的功课,没有一劳永逸。1.爱与非爱。强加的爱,占有道德优越感的爱,并不是真爱。爱是意识和潜意识的一致,爱是共同成长进步,爱他人也是爱自己,爱需要持续地努力,爱是由意愿而产生的行动,主动去选择的结果。2.爱与激情。坠入情网,令人头晕目眩的恋情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但我觉得这是心动的前提,是爱的起点,是催化剂。它和真正的爱还不能相等,但是是要素之一。3.精神贯注与自我拓展。精神贯注好比园丁对花草的爱,车主对爱车的爱,猫主人对喵星人的爱。对于某种事物长期的爱,使我们生活在了精神贯注的境界里,于是我们的自我界限便开始延伸,到一定程度后,自我界限就会淡化,我们的心智获得成熟。自我界限的消失带来幻想中神秘的爱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一个诱因,引发我们去追求真爱。4.爱的误解:依赖。没有别人就无法生存,意味着你是个寄生者,对方是寄主。你们的关系和情感并不是自由的,而是因为需要依赖才结合在一起的。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真正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只是选择生活在一起罢了。需要区分病态的依赖,对依赖的正常渴望,以及过分独立带来的不会依赖人。有些人是因为空虚而爱,甚至来者不拒。他并不在乎对象是谁,但必须有一个人让他依赖就会感到舒适和安全感。我觉得这种人像吸血鬼,挺可怕的。爱的依赖会带来安全感,为了安全放弃自由和独立,也是不健全的。5.精神贯注。不能给心灵带来任何滋养的精神贯注并不是真正的爱。自我滋养的手段很多,可以爱惜身体,喂养食物,休息运动,张驰有度。病态的溺爱,对宠物的爱,对唯命是从的伴侣的爱,并不是真正的爱。它可以是契机,但不是长久之计。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6.爱的滥用。爱不仅要用心,还要用脑。坚决避免成为某类人而转向极端的为爱付出一切的行为。使人丧失爱的弹性。越俎代庖,一味给予,有求必应,不是仁慈,而是伤害,在剥夺对方独立自主的机会。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愤怒,不满和期望,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严厉的批评,而不是无原则的爱。不要有道德优越感,不要有报复的喜悦。爱的本质是自我扩展,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7.爱,不是感觉,是行动。必要的努力,投入,付出足够的勇气和智慧,让爱的对象得以成长,也让自己得到滋养。知行合一,爱要行动起来。8.爱与勇气。拓展自我界限。意味着摆脱惰性,直面内心的恐惧。而爱则可以给我们勇气,使我们敢于迈向未知的领域,敢于拓展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界限。发自内心的对对方关注,不仅能促进对方心智的成熟。还可以对抗自己内心的懒惰,让我们付出努力。倾听是表达关注的具体表现。爱,是懂得。倾听需要暂时把个人想法和欲望放在一旁,努力去体会说话人的内心世界和感受。看一本好书是倾听,采访也是倾听。共感力很重要。这一过程是彼此自我界限的拓展,倾听者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话语上,完全接纳了对方,说话者会在接纳的气氛下变得更加坦诚和开放,更愿意敞开心扉。9.独立的风险。“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要勇于选择自己的路。成长的过程极为缓慢,除了大步跳跃以外,还包括进入未知天地的无数次小规模跨越。第一次一个人逛超市,第一次约会,第一次发射原子弹,都需要等量的勇气。迟疑和胆怯,每一个人都会有。10.爱的神秘性。为什么有的人始终缺乏爱?为什么有的人成长在缺少爱的环境里,经常遭受别人的忽视和虐待,却健康的度过了童年和青春期?为什么有些人的病情并不比其他人更严重,还得到过最睿智,最有爱心的医生的治疗,病情却始终没有起色?为什么有人第一次面对自己爱人的胴体时,内心会燃起敬畏?为什么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怀着无比深厚的爱„„很多神秘,无法用书本来解答。这只是探索。PS:读这本书能帮助我认识到,噢,倾听是多么宝贵,我居然拥有,噢,不自信的根源来自对自我认知的缺乏,噢,爱是需要用脑子的,噢,童年的点滴浇灌成现在的你,是可以追本溯源的,噢,爱不仅仅是动心一下下,持久的爱需要坦诚,开放,沟通等等„„读书的过程不断的对照自己,和身边熟悉的人,置入具体的场景中去琢磨,去体会。写出书摘看起来会比较单调,只有融入具体的人和故事,才会更易读。当然,最好的是去体验,丰富的体验才会带来丰富的感知。

三、成长与信仰 1.认知。随着自律的增加,爱和人生经验丰富,我们对世界,以及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了解越多,对人生的认识也大不相同。三观,其实是构成信仰的基石。想起一句话:you are what you believe;想起少年维特的烦恼;想起一句电影台词:Is life always this hard,or is itonly when you are young?it always.三观稳定又健全的人是有安全感的。小孩对世界的认识是从一个个问题开始的,这几天带果果玩,发现三岁多的小孩对世界其实是碎片的认识过程,他会很敏感的捕捉周围人嘴里冒出来的新词,并且提问。什么是火,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新娘子,什么是恐龙,对每一个没有生活经验的词,都想在手机上看到具体的东西,看一些皂片,短视频来了解。成长中的人,信仰也在不断的维持和经受挑战,不断的刷新带来越来越健全的三观。2.信仰与成长环境。我们的信仰和世界观,常常取决于童年经历的影响,这就构成信仰与现实的对立,也是大宇宙与小宇宙的对立。随着生活经验的拓展,世界版图的不断修正,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认知也需要不断的适应变化。我们无法超越父母,童年经验,文化的影响,只能依照狭窄的人生参照系来待人处事。从上大学起,换了城市和环境的几年,是自我界限不断拓展的几年,在新环境里,主动选择自己热爱的人,事,山水,是一次重生。终于有一个出走的姿态,跳出熟悉的环境来看自己。我觉得人生的魅力就在于不断的挑战和拓展,不断刷新自己的操作系统,每一次都是重生,生命得以精彩。所以会有个认知偏差,我觉得上大学,开始工作,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一切都在自己的主动选择下进行,而家人会觉得终于长大了,可以安稳下来过日子了。起点与终点,会带来巨大的偏差。越来越觉得时间宝贵,把每一天都过成自己心仪的样子,才不辜负。3.从小宇宙进入大宇宙。以前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视野不断提升是一种朦胧的感受。这本书告诉我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陈旧的,落后的,狭隘的人生观都不断的抛弃,重新建立起新的认知。勇于质疑和探索,从科学起步,更新世界观和人生观。4.二手的人生。几乎很少有人拥有独一无二的人生,我们的一切都是二手的。在许多情况下,只有依据二手材料,才能让自身发挥作用。对于医生,农民,老师在各自领域的核心知识,我们可以拿来就用。但是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目的,死亡的意义,一切二手材料我都无法接受。我不可能依靠对二手上帝的二手信仰来生活。我要想真正的活着,就必须拥有自己的语言,拥有独一无二的怀疑与挑战意识。这段话很棒。我觉得没有全新,未被实践的人生,只有不断重组和混合的人生。就像创新一样,它不是从0开始,完全的重来,而是不断的汲取各家之精华,成为自己。自我的力量在于主动选择,选择要不要,选择接受不接受。在过程中,不断选择和实践,最后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5.科学是一种以怀疑为基础的信仰。为摆脱童年经验,文化教条,父母似是而非教导的小宇宙,我们必须怀疑自以为了解的一切。只有凭借科学的态度,我们才能把个人的小宇宙经验,一转化成大宇宙经验。我们必须信仰科学,才能迈开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第一步。科学思维,是对一切提出质疑,而不是单纯依靠盲目的迷信和教条。科学是心灵进化的第一步。PS:这章后半部分是活生生的案例,值得一读,这里摘录的是我的视野下,让我有所停留的话。越来越发现书本的局限,以前总觉得读书多,多读书是一件好事情,现在发现读书只是帮你打开一扇感知世界的窗户,借由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来更新自己的洞察力,从而去感知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如果读过了就过了,没有和实践对接,其实是无效的。这也是我看到自己以前囫囵吞枣的一大堆书,完全是兴之所至,不求甚解,好多东西都没有看懂,却以为自己懂了,留下好多要补课的。另外,除了读书,还有很多拓展人生经验的事,有些人天生草莽,有一股原生的智慧和冲劲,在不断的做事情当中生长智慧,这是最让我敬佩的。希望自己也能不断的拓展自我的边界,探索局限,观照内心,收获不一样的体验,并且能记录下属于自己的体验,那才叫原创人森。

第二篇:《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

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开篇所言。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经历磨难吗,并且,什么叫做成熟呢?每当我们长大一岁,这是身体上的变化,父母都说长大了一岁要更懂事啊,身体上的成熟就是成熟吗,现在我们已经满十八岁了,但很多人仅仅是年龄达到了这个岁数,身高和体重都有所增长,可是心智也许仍然停留在十几岁的时候,我们能亲眼看见身边心智不成熟的人是如此之多。如果说以前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温饱问题,那么,今天,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而心智不成熟又是心理问题中最大的问题。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在大街上堂而皇之地用奶瓶喝水,这是时髦、反叛,还是在逃避成熟?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的动机仅仅是:害怕毕业。他们是害怕毕业,还是在拒绝成熟?无数大龄青年不愿结婚,他们真的是没选择好伴侣,还是害怕承担婚后的责任?数不清的成年人一遇到难题,就双手一摊:“这不是我的问题。”他们果真技不如人,还是不敢面对自己的问题?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本震惊世界的名著,出版后虽未作任何宣传,但经人们口耳相传,迅速畅销起来,它曾在美国最著名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二十年,创下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这本书或许确实很出名,但就像作者所说,“很抱歉,我们奉献给你的不是一本时髦的书,它甚至还会让你感觉到一点点的不舒服。不过,请不要回避,你也无法回避,因为回避这一问题的结果是:你不得不承受更多的不舒服、甚至是痛苦。”实话说这本书在我手边放了很长的时间,但我现在也没有把它看完,它确实不像故事书有吸引人的情节,或者悬疑恐怖勾着你的好奇心,书中的内容都很直白,直接指出了当下大多数人的心理通病,有些很难以面对,但看过了却会受益匪浅。不能及时解决人生的难题,它们就会像山一样横亘在我们眼前,就像责任一样,人们大多数都回去推卸责任,讲责任想皮球一样踢来踢去,不愿承担,但是我们必须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很多人忽略了其中的道理,你在怎样的位上就要有承担责任的觉悟,而现在许多人民父母官的言行却完全不相一致,对自己的问题避之唯恐不及,认为“这不是我的问题”,显然一点好处也没有;指望别人解决,也不是聪明的办法。唯一的办法,我们应该勇敢的说,这是我的问题,还是由我来解决。相当多的人只想逃避,他们宁愿这样自我安慰:“出现这个问题,不是我而是别人的原因,是别人拖累了我,是我无法控制的社会因素造成的,应该有别人或者社会替我解决,这绝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趋利避害本是人和物种的天性使然,但逃避责任这种心理却是不好的。

作者斯科特激励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不要逃避。直面问题,我们的心智就会逐渐成熟;逃避问题,心灵就会永远停滞不前。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逃避问题的人比比皆是。面临问题时,你是在积极主动解决,还是在消极回避……所有逃避者,都在阻碍自己心智的成熟:一切心智成熟者。他们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面问题开始。并且我们不能总是选择逃避,所以与其让问题和困难越来越严重,不如直视它,尽早的解决它。这本书在一开始时确实让我觉得索然无味,但越往后我开始了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像某些小说故事你一直在被动地接受它接下来的情节,我始终觉得这种感觉听别人描述总是难以察觉或觉肤浅,而是得自己想明白。就像有人说的,思考是使我们成为人的理由。

我曾一度有过这样的想法,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这个问题所有人都曾想过,答案也不可能是唯一的,就我自己来讲,我是个没有什么野心的人,我很容易满足现状。当把我投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我的警惕感会迅速提升,有动力去做很多事情以求自保,但是一旦走到了某个点后,就是维持现状了。我愿意享受宁静的生活,通常习惯了后便会变得安逸,淡泊的人生,偶尔出现点惊喜,是不是就是我所追求的呢?赚很多钱,享受生活,那又怎么样?很快你就会老去,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不是你的。既然现在就能够随心而动,率性而为,享受人生,为何违背心的本意,约束自己?活着,有些东西是强求不来的,不是为了别人眼里的羡慕,而是为了自己本身的责任和满足感,感知自己的需要,感知自己的梦想,感知自己的能量,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的东西去做充实心灵,探索人生,丰富人生的事情。既然生命的长度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下,那为何不去拓宽它的宽度呢,多做有意义的事情并且坚持下去,我们这些有点思想,有点追求,有点理想的,偶尔有点迷茫需要坚定下来的大多数人,才会真正从中受益。这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吧,这才是活着的目的吧。

《少有人走的路》,尽管这条路难以寻觅,但比其他大道更近终点,而且是近了十分之七的路程。终点站,是领悟。

第三篇: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

《少有人走的路》

第一部分:自律

1、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2、神经官能症:宁可躲藏在头脑营造的虚幻世界里,甚至完全与现实脱节。

3、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4、自尊自爱的感觉,是自律的基础。自律的核心,就是学习自我照顾,承认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并采取一切措施照顾自己

5、只有解决‚忽视问题‛这一问题,才能继续解决其他问题。忽视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人们不愿推迟满足感的心理。

6、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患有人格失调的患者却不愿承担责任。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患者,让他人活得痛苦。

7、人格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人格失调症:在某些问题上,他们把别人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内心充满内疚;而在别的问题上,他们却一推了之。

8、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趋向,哪怕是以微秒的方式逃避。

9、一般寻求心理治疗的原因:感觉自己不能够‘对付’或

者改变现状,因此产生恐惧、无助感和自我怀疑。大多数病人力不从心的根源,在于他们总想逃避自由,不能够为他们的问题、他们的生活承担责任。

10、移情:坚守过时的观念,对现实漠然臵之,是构成诸多

心理疾病的根源。

11、我们必须尊重事实,尽管这会带来痛苦,但远比我们的个人利益和暂时的舒适更为重要。我们必须淡化暂时的不适之感,应该追求真理而不是幻象,并愿意承受所有的痛苦。要让心灵获得成长,让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尽全力,永远尊重事实,乃至真理。

12、自我反省和自我审视,对于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13、接受心理治疗,大概是一种最违反人类本性、却也最具

人性的行为。

14、要使心智成熟,合理的捷径之一就是接受心理治疗。

15、所谓心理治疗,就是‚鼓励说真话的游戏‛。心理医生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病人说出真话。长时间自欺欺人,使人的愧疚积聚,就会导致心理疾病。

16、黑色谎言:彻头彻尾的撒谎,叙述的情况与现实完全不

符。白色谎言:其本身或许能反映事实,却有意隐瞒大部分真相。

17、敢于面对事实的人,能够心胸坦荡的生活在天地间,也

可借此摆脱良心的折磨和恐惧的威胁。

18、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想使人生顺遂,我们不但要

有生气的能力,还要具备即便生气、也可抑制其爆发的能力。

19、抑郁是一种显著的信号——想适应新的状况,就要做出

重大改变。

20、兼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

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

21、消除由个人经验产生的成见,才回获得成熟的认可。这

一过程包括两个步骤:消除熟悉的过去,追求新鲜的未来。

22、最好的决策者应该愿意承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

不影响做出决策的能力。

第二部分:爱

1、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

我完善的意愿。

2、爱与不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在于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

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的爱。

3、爱,能够帮助他人进步,也会是自我更加成熟。

4、真正意义上的爱,即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

5、‚欲望‛未必能够转化成行动,而‚意愿‛则可成为导

致实际行动的强烈欲望。

6、爱的愿望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基于灵

魂的行动。

7、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

法正常生活,这就够成心理学上的‚依赖性‛。过分的依赖只能导致病态。

8、因过分依赖而引起的心理失调,称为‚消极性依赖人格

失调‛

9、‚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典型特征:不在乎依赖的对象

是谁,只要有人可以依赖,就心满意足。

10、爱的唯一目标,乃是促进心智的成熟,或者推动人类的进步。

11、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行为,不仅需要用心,更需要用

脑。

12、真正的爱,须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13、爱是行动,不是空想,爱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头脑的主观意象。

14、要实现真正的爱,必须付出切实的努力。坚持自我完善,是爱的基本前提。

15、扩充自我界限,意味着摆脱惰性,直面内心的恐惧,这

就是说,爱可以使我们勇气倍增。所以,爱也是获得勇

气的一种特殊形式。

16、倾听是对他人表达关怀的具体表现。

17、不熟悉的环境、不同的规章制度、陌生的人、事物和活

动,都可能使我们面对痛苦,并由此而产生畏惧。我们宁可拒绝改变,也不愿忍受改变带来的痛苦,此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勇气。

18、完整意义的人生,势必伴随着痛苦,其中最大的痛苦之

一,就是面对心爱之人或心爱之物的死亡。

19、心理治疗的价值,在于它能提供恰当的激励,给予病人

足够的勇气,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20、真正具有爱的人,绝不会随意批评别人或与对方发生冲

突,他们竭力避免给对方造成傲慢的印象。

21、真正的爱珍贵而有限,应该倍加珍惜,妥善使用。第四部分:神奇的力量

1、人们不经意间说出某些奇怪的话,做出异于平常的举

动,原因各种各样,但未必是因为当事者饱受压抑,并通过特殊的方式加以宣泄。我们内心被压抑的感受,随时都可能流露出来,其中,包括坏的感受,也包括好的感受。他们是客观存在的。

2、神奇的力量人人有份,只不过有的人能够把握,有的人

却让机会溜走。事实上,有的人懂得把握机会,有的人却抗拒神奇的力量,坐视机会消失。有的人不知道神奇

力量的存在,也不知晓某些好运的价值。

3、我们肉体,可能随着生命周期而改变,随着年纪增长,体能衰老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但在人的一生中,心灵却可以不断进化,乃至发生重大改变。心灵的能力可以与日俱增,直到死亡为止。

4、阻碍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碍就是懒惰。只要克服懒惰,其

他阻力都能迎刃而解。

5、我们踏出任何一步,都需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细致的观

察和深刻的自我反省。我们更应该态度谦虚,脚踏实地。心智的成熟之路,是永不停歇的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心智的成熟之旅艰苦卓绝,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你只能自行选择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艰辛与磨难,最终才能达到人生新的境界!2012年7月25日孙宇宁

第四篇:《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

我想,我周边看过这本书的人应该不多,我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书的书评,对它萌发了强烈的好奇心后才看的,《华盛顿邮报》对此书的评价是:“这是一本震惊世界的名著,出版后虽未作任何宣传,但经人们口耳相传,迅速畅销起来,它曾在美国最著名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的时间近二十年,创下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种出自内心的慷慨行动。”

《少有人走的路》是美国心里医师M〃斯科特〃派克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他带领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正如作品总序中所写的那样“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这本书教会我们变得成熟,用于承担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成熟是每个人必然的选择,拒绝成熟,就是选择痛苦。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自律,爱,宗教和奇迹。其中我感触比较深的是自律和爱这两部分。

自律,是理性地节制你的感情和行为。文章的开篇就写到“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

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既然人生注定苦难重重,那么我们只有坦然面对了。正视自己,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才能找寻到适合办法去克服它。而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当问题出现了,我们会选择逃避,一厢情愿的等待问题能够自行消失,因为我们相信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事实上呢?问题不会消失,它们仍然继续存在,而且它们的存在还会成为妨碍我们心灵成长的永远的障碍。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得不开始承担这样或那样的责任,于是我们又开始手足无措,习惯性的想要逃避。我们开始希望“这不是我的问题”,并且在心里这样自我安慰:“出现这些问题,不是我的原因,而是别人造成的,是别人拖累了我,所以我才无法……是我无法控制的社会因素造成的,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所以该有别人和社会来为此负责。”

趋利避害,逃避责任,好像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然而如果每个人都开始逃避,不愿意承担责任,社会必然会堆积起越来越多的问题,从而滋生和蔓延出更多的罪恶和安全隐患。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不能”或者“我做不到”,因为要改变旧有的习惯是一个艰辛且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宁愿为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也不愿尝试去改变……

更多的时候,我们为了逃避责任所带来的痛苦,心甘情愿的放弃选择的权利,让别人来操纵自己的人生。因为害怕孤独,所以喜欢喧闹,以这样那样的名义狂欢,而这一切恰恰反应出我们内心的强烈不安。而只有在寂静的夜晚一个人独处时,我们才会听到那来自内心的独白。真正的安全,来自于人的内心。只有当我们的内心足够强大,足够充实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感觉到安全,才不至于在这个纷繁的城市中渐渐迷失,也才能够不被周围的环境所扰,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这大概就是佛家所言的“外不著相为禅 内心不乱为定”吧?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放弃和不断获得的过程。现实的残酷,我们常常感觉自己不断努力,人生的意义依然还是荡然无存。所以我们必须在不断地肯定自我的同时,为了保持平衡,又不得不放弃自我。即:消除熟悉的过去,追求新鲜的未来。否则,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是过去经验的一再重复。完全的释放自我,甚至不惜把过去的自我完全打破,说的通俗点就是打破常规,这是自我完善的必经之路。

而在书中,多次被提及的“爱”,则被定义为:“人类心灵进化的原动力”,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换而言之,爱——可以使自己和他人感觉到进步。派克的说法,多少有点西方宗教的色彩,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情欲,不过这恰好符合了我一直崇尚的精神恋爱的基本诉求。

但在日常生活中,过于强烈的依赖性,常常被我们解读为

“爱”,这是完全错误的。例如:家长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并非完全出自于爱,而是以爱之名的控制欲。而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事例:一段感情结束以后,被抛弃的一方,痛苦万分,甚至打算轻生,他们会说:“我是那么的爱TA,没有了TA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其实二者的关系已经背离爱的本身——使自己和他人感觉到进步。而他们口中的“爱”不过是过分的依赖感,不再是单纯的自我完善的意愿。

第五篇:读书笔记-少有人走的路

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

——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如果说以前的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温饱问题,那么,今天的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而心智不成熟又是心理问题中最大的问题。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二十多年来,在心智成熟的旅程上,《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陪伴着亿万读者,也帮助过千千万万痛苦的人走出困境。《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也是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它出自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斯科特的杰出不仅在于他的智慧,更在于他的诚恳与勇气。他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不敢提醒的事,这就是: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面对它,你是哭哭啼啼,还是勇敢奋起?你是束手无策地哀叹,还是积极地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斯科特认为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是自律。所谓自律,是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一、推迟满足感,先吃苦,后享受

斯科特在书中举了一个有拖延工作恶习的财务分析师,每天上班时,在开始的一个钟头,她先把容易的或喜欢的事情先做完,在剩下的时间,她总是尽量规避棘手的差事。结果她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反思自己的做事方式,也是缺乏“先吃苦,后享受”的意识。在上班时间,我总做一些轻松容易的事情,那些较棘手的工作总留到最后时刻完成。结果呢,我每天必须把工作带回家,甚至熬夜才能完成。正如作者所说那样,按一天工作七小时算,我是一个小时的幸福,六个小时的痛苦。如何去改变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呢?作者建议我们不要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向我们的学生传达“先吃苦,后享受”的意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孩子不懂得推迟满足感的好处,他们不肯用功学习,导致成绩落后,部分极端的学生做事情全凭自己的一时冲动,只要心血来潮,他们动辄旷课或逃课。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小学的孩子正确对待家庭作业,是实践“推迟满足感”的最佳手段。孩子满12岁时,无须父母催促,首先做完功课,再去看电视。到了十五六岁以后,他们的实践更可以得心应手。

二、为我们的问题承担责任

为什么我们的问题一直解决不了呢?作者认为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有“趋利避害,逃

避责任”的心理趋向:“出现这个问题,不是我而是别人的原因,是别人拖累了我,是我无

法控制的社会因素造成的,应该由别人或社会替我解决。这绝不是我个人的问题。”当我们

把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外界时,我们便不会积极去解决问题,问题一直存在。生活中逃避责任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天生顽皮或愚钝,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孩子出现了

许多让人头疼的问题,积重难返,解决起来自认更加艰难了;老师遇上一个差的班级,自认

倒霉,没办法教好,结果差班越差;金融危机下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找不到工作是

难免,于是没有积极的心态与行动等等。

任何一个问题,即使99%的原因是他人的错,我们还要看看另外那1%,属于我们自己

责任的一部分。今学期我担任班主任,刚接手时觉得很倒霉,我们班竟然有个有严重问题的学生,他说粗口、打架、成绩极差,严重拖我们班的后腿。只能自认倒霉了,有他在,这个

班不可能成为好的班。因此,开学初,发生什么问题,我都心安理得,因为我认为这不是我的问题,是那个学生的问题。后来那个学生转学走了,我忽然恐慌起来。好好反思,我发现

原来我一直把这个学生当成我管理不好班级的借口,我一直在逃避责任啊!

人生一世,正确评估自己的角色,判定为何人、何事负责,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无

法逃避的问题。美国黑人作家埃尔德里奇.克里佛曾说过:“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

题。”因此,当问题来临时,我们要勇敢去面对,勇于承担责任,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尊重事实

尊重事实,意味着如实看待现实,杜绝虚假。我们越是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是得心

应手;对现实了解得越少,思维就越是混乱。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

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协调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道理很明显,然而我们很多人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地图,而是一直沿用原有的地图。

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远比修订地图本身多得多),去捍卫过时间而陈腐的观念,却不

去考虑如何更新旧的地图,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作为教育工作者,尊重事实是多么的重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埋怨现在的学

生难教,不像我们当年那样听话。有了这样的观念,我们只会越发烦恼,与学生的矛盾加深。

其实细细想想,成长在急速变化的时代里,现在的学生又怎么可能与当年的学生相提并论

呢?与其抱怨,不如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努力,不断修订地图,改变我们的学生观,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变革。只有这样方能使我们的教育成功,才能使心灵获得成长。

四、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以追求诚实为己任,也需要保留部分事实和真相;我们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为使人生规范、高效、务实,必须学会推迟满足感,要把眼光放远。还要尽可能过好眼下的生活,要通过适当的努力,让人生的快乐多于痛苦。

保持平衡适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对我控制情绪方面有较大的启示作用。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情绪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我不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让我遇到了不少问题。作者拿情绪作为例子阐述如何在情绪表达上保持平衡。恰当表达生气的情绪:有时需要委婉,有时需要直接,有时需要心平气和,有时不妨火冒三丈。表达生气还要注意时机和场合,我们必须建立一整套灵活的情绪系统,提高我们的情商。

如果你是一个渴望成熟的人、一个正在成熟的人、一个因拒绝成熟而导致心理障碍的人,那么,请你勇敢地翻开《少有人走得路》这本书吧!只要你有勇气翻开这本书,你就一定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问题;只要你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你就踏上了心智成熟的旅程。

下载原创:《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原创:《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自律 1 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将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爱默生《我的信仰》 2 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因为现实的......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通用)(5篇模版)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少有人走......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通用)(5篇材料)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通用6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少有......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最终五篇)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 作者首先提出: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面对一个一个接踵而至的问题时,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大的来看,一是解决问题,二是规避......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400字

    这是一本关于心灵和精神方面的书,很多时候它让我不舒服,因为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为解决问题而付出的努力,会让思想和心智更成熟。”我喜欢这句话。平......

    少有人走的路范文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工商管理学院11级旅游管理李梦萍20110644001可能是随着自己对自我认识的不断成长,读起这本书来觉得写得很好,于是第一次我从头到尾把这本书看完了。正......

    读书笔记《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是美国心理医师M•斯科特••派克所著。该书堪称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这本书没有特别深奥的语言,也没有特别有......

    《少有人走的路》书评

    毛概书评《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书评 1.作品介绍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本震惊世界的名著,它曾在美国最著名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