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潮读后感
西潮读后感
(一)读这本书完全也是一场误会,起初买书时看到作者的名字是蒋梦麟误以为是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原名就欣欣然的买了下来,因为曾记得蒋百里是何等的了不起,号称现代兵学之父,论持久战最早就是他提出的,是一个不能再奇的奇人。我满怀好奇心的回家翻开此书才发现他俩根本就不是一个人。骂了他一句骂了自己一句就敷衍的看了起来。
很朴实的人生传记,从幼时开始讲述,梦麟的老爸比较迷信,大儿子出生时梦见兰花就叫梦兰,二儿子时梦见了桃子就叫梦桃,梦麟出生时梦见了大狗熊就叫了梦熊,后来觉得不好听就改了叫梦麟,他应该感到庆幸了,要是老爸梦见了遗精,哎,那叫什么,蒋梦遗也可以啊。
这种下流的调侃完全是由于我为自己买错了书而找的不可笑的笑料,当我读到了这段话时:“我们给自己灌输道德观念,使这些观念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以道德规范来约束人民生活是中国社会得以稳定的理由之一。”时,我不得重新翻到前面看了蒋先生的简历,教育家,孙中山的秘书,国民政府的第一任教育部长。不由感叹拿错的一本书后面藏着的竟然是一个人的一生。
认真读了一遍蒋老师的《西潮》,只有一个感觉:“大历史事件在大人物的一生中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篇章”。孙中山的仙逝,西安事变,抗战这些大事在他们的叙述下就好像我们家长里短的小事,我感觉大人物就是那种把天下大事为己任,把国家当做自己小家的那种拥有使命感的人。
很喜欢蒋先生这种教育家对一些名词的透彻解读,例如在“道德原则”和“行为规律”区别时的分析,道德原则有根有据而行为规律只要求大家遵守,不必追究规律背后的原则问题,也不必追求这些规律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很清晰,就是在中国我们的生活是受行为规律所规范的,追究规律背后的道德原则时,脑子里马上起了汹涌的波澜。还有对“公务员”的解读:公务员的薪水只是点缀品,实际上全靠陋规来维持。陋规二字,真是深入人心,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还有就是在社会组织和社会进步的分析,也是点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骨子里面去了。
细细的读完了一个大人物的平常话语,感慨许久历史长河流下的朵朵浪花,无意打落在你胸口的泛泛细珠,都是一位大人物非凡的沧海一生,何时才能读完历史,读完每一颗转瞬即逝的昔日星辰。
西潮读后感
(二)蒋梦麟先生的传记《西潮》在大学时就已经翻过一遍,这次旅途赶路时也把它带上,重温了烽火连天中“西潮”的波涛汹涌。这一次读时的背景似乎很应合这一本书,同样的纷扰局势,80多年前的观点此时看来也不枉一番借鉴与品味。全书记述了蒋先生出生、成长、求学中路,以及在担任民国第一任教育部长、北大校长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行,以一人视角,展现了20世纪初至抗战时期,中国在“西潮”下艰难前行之路。
作为北京大学任时最长的校长,蒋先生却在北大的历史上几乎要没了踪迹。与蔡元培学者型的领导来说,蒋先生似乎更如行政上的管理者,实干的精神与其师承哥伦比亚大学杜威教授,深受实用主义精神影响不无关系。
与蔡强调以美育代宗教的古希腊学园式的教育观念不同,蒋更多地将教育置于社会剧变的洪流之中,(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com)认为教育最重要是培养有理想之年轻一代,此为教育之根本,而培养兴趣则是教育之枝节。与当前的教育价值取向是否一致暂且不论,却足见时代变迁中一个教育者的忧国忧民之思。
在松散的政府、激进的学生、瞬息变化的国际国内局势之间做平衡绝非易事,尤其身处北大校长这一绝非仅是学术意涵的位子之上。对学术负责,对政府负责,对学生负责,对时代负责,在剧变的时代中如履薄冰。
作为冷静思考、着力执行的学者,蒋先生以三子作为其人生哲学:以孔子待人,以老子处世,以鬼子做事。在中国传统思想之上,不忘西方思潮中的科学与民主之精神。对于时代的把握,每一个人自有每一个人的立场,在那个纷扰的背景下,蒋先生提供了一个从东方看西潮的视角,也提供了一个改良式知识分子看待中国变化发展的观点。
第二篇:西潮读后感
西潮读后感
(一)读这本书完全也是一场误会,起初买书时看到作者的名字是蒋梦麟误以为是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原名就欣欣然的买了下来,因为曾记得蒋百里是何等的了不起,号称现代兵学之父,论持久战最早就是他提出的,是一个不能再奇的奇人。我满怀好奇心的回家翻开此书才发现他俩根本就不是一个人。骂了他一句骂了自己一句就敷衍的看了起来。很朴实的人生传记,从幼时开始讲述,梦麟的老爸比较迷信,大儿子出生时梦见兰花就叫梦兰,二儿子时梦见了桃子就叫梦桃,梦麟出生时梦见了大狗熊就叫了梦熊,后来觉得不好听就改了叫梦麟,他应该感到庆幸了,要是老爸梦见了遗精,哎,那叫什么,蒋梦遗也可以啊。
这种下流的调侃完全是由于我为自己买错了书而找的不可笑的笑料,当我读到了这段话时:“我们给自己灌输道德观念,使这些观念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以道德规范来约束人民生活是中国社会得以稳定的理由之一。”时,我不得重新翻到前面看了蒋先生的简历,教育家,孙中山的秘书,国民政府的第一任教育部长。不由感叹拿错的一本书后面藏着的竟然是一个人的一生。
认真读了一遍蒋老师的《西潮》,只有一个感觉:“大历史事件在大人物的一生中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篇章”。孙中山的仙逝,西安事变,抗战这些大事在他们的叙述下就好像我们家长里短的小事,我感觉大人物就是那种把天下大事为己任,把国家当做自己小家的那种拥有使命感的人。
很喜欢蒋先生这种教育家对一些名词的透彻解读,例如在“道德原则”和“行为规律”区别时的分析,道德原则有根有据而行为规律只要求大家遵守,不必追究规律背后的原则问题,也不必追求这些规律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很清晰,就是在中国我们的生活是受行为规律所规范的,追究规律背后的道德原则时,脑子里马上起了汹涌的波澜。还有对“公务员”的解读:公务员的薪水只是点缀品,实际上全靠陋规来维持。陋规二字,真是深入人心,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还有就是在社会组织和社会进步的分析,也是点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骨子里面去了。
细细的读完了一个大人物的平常话语,感慨许久历史长河流下的朵朵浪花,无意打落在你胸口的泛泛细珠,都是一位大人物非凡的沧海一生,何时才能读完历史,读完每一颗转瞬即逝的昔日星辰。
西潮读后感
(二)蒋梦麟先生的传记《西潮》在大学时就已经翻过一遍,这次旅途赶路时也把它带上,重温了烽火连天中“西潮”的波涛汹涌。这一次读时的背景似乎很应合这一本书,同样的纷扰局势,80多年前的观点此时看来也不枉一番借鉴与品味。全书记述了蒋先生出生、成长、求学中路,以及在担任民国第一任教育部长、北大校长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行,以一人视角,展现了20世纪初至抗战时期,中国在“西潮”下艰难前行之路。作为北京大学任时最长的校长,蒋先生却在北大的历史上几乎要没了踪迹。与蔡元培学者型的领导来说,蒋先生似乎更如行政上的管理者,实干的精神与其师承哥伦比亚大学杜威教授,深受实用主义精神影响不无关系。
在松散的政府、激进的学生、瞬息变化的国际国内局势之间做平衡绝非易事,尤其身处北大校长这一绝非仅是学术意涵的位子之上。对学术负责,对政府负责,对学生负责,对时代负责,在剧变的时代中如履薄冰。
作为冷静思考、着力执行的学者,蒋先生以三子作为其人生哲学:以孔子待人,以老子处世,以鬼子做事。在中国传统思想之上,不忘西方思潮中的科学与民主之精神。对于时代的把握,每一个人自有每一个人的立场,在那个纷扰的背景下,蒋先生提供了一个从东方看西潮的视角,也提供了一个改良式知识分子看待中国变化发展的观点。篇二:从蒋梦麟看近代的三次办报高潮——读《西潮与新潮》有感
周勇兵:从蒋梦麟看近代的三次办报高潮
——读《西潮与新潮》有感
周勇兵
《西潮与新潮》一书是蒋梦麟大半生的回忆录,大致记录了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期抗战胜利大概五十多年间的历史,主要以个人的亲身经历叙述了近代中国受西方影响的过程,以小见大,语言平实,生动有趣。近代新闻传播史上的三次办报高潮作为重大的历史故事,在作者的书中也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了,下面我就结合本书中具体的内容谈一谈作者眼中的三次办报高潮。
维新变法时期的第一次办报高潮,并没有给作者留下太大的印象,大概是因为当时作者在绍兴中西学堂读书,年龄尚小,思想与认识皆不成熟的缘故。著名的维新党人康有为在书中也仅被一笔带过,“1898年,我在学校里听到一个消息,说是光绪皇帝听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话,已经决定废科举,办学校”。
作者提到了梁启超的《新民丛报》与革命派的论战:“在政治上,他主张清廷主持之下进行立宪维新。这时候,革命党人也出版了许多刊物,鼓吹孙中山作者的激烈思想。中山作者认为共和政体胜于君主立宪,同时他认为中国应由中国人自己来统治,而不应由腐败无能的满洲人来统治。” 相对于改革,维新运动健将梁启超在作者的笔中更重要的却是文化启蒙的作用,这也是他之所以推崇梁启超的原因,“(《新民丛报》)其中有基本、有历史、有政治论著,有自传、有文学作品。梁氏简洁的文笔深入浅出,能使人了解任何新颖或困难的问题。当时正需要介绍西方观念到中国,梁氏深入浅出的才能尤其显得重要。”作者把梁启超在介绍现代知识给一代的工作上的贡献是同时代里面最大的,是新一代青年的智慧源泉。
关于第二次办报高潮,就不得不提孙中山作者在旧金山所办的革命机关报《大同日报》了。作者在1909年参加《大同日报》担任主笔,与刘成禺一起写了三年的社论,并在刘回国后单独担此重任。虽然作者很关心国内的时局,并且对孙先生很是钦佩,但是几年来身不由已的写作终于扼杀了他对于一切写作的兴趣,于大学毕业后辞去了报社的工作。这次新闻实践不圆满的结局对他有很深的触动,“我一直在无休无止的压力下工作,而且仓促成文,作品的素质日见低落,而且养成散漫而匆促的思想习惯,用字也无暇推敲”。对于工作而言,人的激情与乐趣是很重要的,如果因为繁重的工作变成一种负担,最后的兴趣也被扼杀的话,那样的工作就毫无成绩可言了。
办报高潮的兴起与当时国内的言论自由是密切相关的,而遍布中国主要几大城市的租界在这其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作者在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浙籍学生在东京出版了一个定名《浙江潮》的月刊,这个杂志因为攻击清廷过于激烈,以致与若干类似的杂志同时被邮政当局禁止寄递。但是日本政府却同情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活动,因此这些被禁的杂志仍旧不断地从日本流入上海租界。因此上海就成为革命思想的交易所,同情革命的人以及营求厚利者再从上海把革命书刊走私到其它城市,“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革命领袖,躲在上海公共租界和
法租界,可以享受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政治犯和激烈分子在租界里讨论,发表他们的见解,思想自由而且蓬勃一时,情形足与希腊的城邦媲美。”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办报高潮是前两次远远比不上的,新闻在社会运动所起的作用也更加显著了。五四学生游行被镇压以后,近六十位学生被带往司令部,其余人被送到北京大学第三院(法学院),外面由宪警严密驻守。“有关这次游行示威的消息,遭到严密的检查与封锁,但是有几个学生终于蒙过政府的耳目,透过天津租界外面的一个外国机构发出一个通电报,这电报就是5号上午上海各报新闻的唯一来源。”各报的首页都用大字标题刊登了这条新闻。这消息震动了整个上海市,从而引起了上海声援北京学生的“三罢”运动。作者本人也参与了第三次办报高潮。当时他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同时主编了《新教育》月刊,它的主要目标是“养成健全之个人,创造进化的社会”。书中也提到了《新青年》杂志在传播革命思想上的巨大作用,“《新青年》在介绍新思想时,自然而然对旧信仰和旧传统展开激烈的攻击。有些投稿人甚至喊‘打倒孔家店’!这些激烈的言论固然招致一般读者的强烈反感,但是全国的青年却已普遍沾染知识革命的情绪。”
全书读完,最大的收获便是对于历史的重新认识、对于蒋先生思考的再思考。先生的文字很美,透出一种安静、谦逊与平和,也许正如他的性格那样。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和中国文化的出路,作者都作了深入的思考,并以自己的实践(如创办《新教育》月刊和任职北大校长)致力于改变国民的智识水平,让中国与世界接轨。
透过回忆录了解先生本人的成就时,我们会加上什么样的称谓呢?教育家?他做过北大校长、教育部长;政治家?他多年在行政院任职,同时领导了国民党的土地改革运动;新闻人?却仅仅是业余而已。但三次办报高潮却是伴随着重大的社会变迁,同时也影响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而作为当时有着较大社会影响力与地位的教育家,作者的回忆录也正可以找到办报高潮对社会影响的这样一些线索。篇三:从西潮到东风读后感
《从西潮到东风-我在世行四年对于世界重大经济问题的思考和见解》读后感
这是一本我期待已久的著书,作者是北京大学发展研究院的院长,1994年创建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林毅夫。在2008-2012年间,他担任了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也是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人。这本书就是根据其工作经验所著的 作者主要从经济危机的原因—对世界经济的冲击—走出危机的办法和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为主线,由浅入深的向我们解剖了他的观点。
作者将经济危机的原因总结为两点:失衡的国际外汇储备格局和贸易格局导致资本回流引起经济危机;美国长期的低汇率政策产生的旁地产泡沫和金融监管不利加上过度消费和财政赤字导致了经济危机。林毅夫更加倾向于后者并且举例反驳了第一种观点,典型的就是由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其他顺差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积累了大量的美元,就需要向美国重新购买储备资产,导致了资本回流的假象。这本身就是由于美国自身的经济结构决定的。当然,这其中也应该有一定的作为中国人的爱国情怀成分。
在之后,林毅夫教授论证了世界经济的当局格局和改变方向。在我读过的另外两本著书《解读中国经济》和《新结构经济学》中,他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即一个国家的经济改革应该是改变经济的内在结构而非是生产要素的分配的改革,当局应该明白自己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不同的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会由于国家处的阶段不同
而有所差异。在当今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格局下。发达国家一方面利用自己的科研和经济优势努力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可以集中资本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建设,这样既可以获得回报,又可以缓解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应该明白自己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经济结构,利用劳动力的低廉和自然资源的优势集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利用自己的后动优势,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对于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林毅夫教授则在本书中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一方面其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维持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因而美国可以利用其特殊的地位,通过货币贬值,进行财政和贸易赤字的减压,从而将国家的债务转嫁给几乎是全世界。这无疑也是经济危机蔓延到多数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为了改进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林教授提出了许多的方案,其一就是以欧元或者人民币作为新的国际储备货币,但是欧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受限于欧元区国家极其外围国家队高福利政策带来的经济政策失误以及自身结构的缺陷。而中国落后的金融市场体系以及几乎可以忽略的债券市场则使得人民币也不可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相较之下,建立多种货币组成的一篮子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这可以自发的监督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提高效率。但是由于国际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则可能产生国际热钱涌动造成的一共或者多国地汇率和利率的大幅度波动,也会加剧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 参照与金本位制和宏观经济学始祖约翰.m.凯恩斯的班柯,林毅夫提出了建立所谓的纸黄金的建议。纸黄金由一家国际性的中央银行统一发行,发行依照弗里德曼的k比例法则,发行的铸币税为国际发行机构提供运营资金,或者用于全球公用品的生产。各个国家保留本国货币,实行固定汇率政策和纸黄金挂钩。作为交换,各国都在国际货币组织中保留有一定的纸黄金储备用于冲销国际收支不平衡。在林毅夫看来,纸黄金可以减少波动性和交易成本,有利于长期的经济稳定。篇四:西潮_读书报告
西潮
蒋梦麟 1 目录
序言----------------3 作者简介----------4 内容梗概
第一部
满清末年---------------------------5 第二部 留美时期---------------------------6 第三部 民国初年---------------------------7 第四部 国家统一---------------------------8 第五部 中国生活面面观------------------9 第六部 抗战时期---------------------------10 第七部 现代世界中的中国---------11 读后感-------------------12 专题探究
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13 选择此题目探究的原因-------------------------13 什麽是科举制度----13 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14 科举制度的消极响15 参考资料------------------16 2 序 言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有如滚滚不休的长江,记载着无数人类发展的历程与先贤创造的智慧文化,我怀着尚热的心跑到图书馆,想要探讨中国文化与历史,但却被沉闷的史书吓跑了。奈何,我必须如期完成《西潮》的阅读报告,惟有硬着头皮开始吧。不知怎的,复读了两遍《西潮》以后,感觉慢慢由厌恶转变为喜爱,心情却由沉闷转变为沉重。思绪仿佛随着作者的步履回到百多年前的中国,我彷彿看到了一直被我忽略的历史在我眼前一幕幕闪过。我好像看到了默默耕耘的中国农民,听到了从私塾传来的朗朗读书声。辛亥革命以后,满以为可以在孙中山的带领下走出困境,国家可以图强,但袁世凯称帝,北洋军阀混战,国共内战与日本侵略„„中华民族,为何总是多灾多难?前路茫茫,中国像大海中的孤船,何去何从?
《西潮》分七个部分,一是满清末年,叙述作者的家世及求学经过,兼叙清末中国社会的形态;二是留美时期,叙述作者的留学生涯;三是民国初年,叙述民政局及北京大学的情形;四是国家统一,叙述北伐成功及国民党的政绩;五是中国生活面面观,叙述中国当时几个大城市,如北京、杭州、南京、上海等地情形;六是抗战时期,叙述日本如何处心积虑侵略中国,及战时的大后方军民艰苦抗战情形;七是现代世界的中国,叙述中日文化及中西文化的问题,及作者自己的看法。
蒋梦麟先生的人生历程(童年私塾、新式教育、留学美国、报效祖国)与激荡的百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建立在作者深厚学养上的精辟反思熔于一炉,历历如在眼前。用作者的话说,这本书「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这样的「近代史」比教科书上的近代史要丰富得多,有趣得多,深入人心得多。3 作者简介
蒋梦麟(1886~1964)
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美国哥伦
长、行政院秘书长,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903年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学习,次
年中秀才。1909年2月,赴美进加州大学农学院
学习,后进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深造,1917年6月
年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1927年8月至1930年 7月,任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年改为国立浙江
大学)校长。还先后任过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北京
大学校长、行政院秘书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等职。
蒋氏一生对国家贡献良多,尤是教育方面。20世纪中国一位勤于思考与探索的教育家。既主张向西方学习,又注意保存弘扬中华文化,是北大最著名的校长之一,也可说是中华民国史上仅次于蔡元培的的伟大教育家。--评价.蒋梦麟 梦麟先生学问比不上孑民(蔡元培)先生,办事却比蔡先生高明。--傅斯年 在历史学家笔下,蔡元培的意义被无限夸大,以至于无意中压抑了其他同样功不可没的校长。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蔡元培早年的学生蒋梦麟。--北大教授陈平原 4 第一部 满清末年
满清末年,鸦片战争爆发,列强打开了中国的门户,西方商人更把各种洋货流入中国,然而这只东亚睡狮仍然未有半点醒觉。半世纪后这条睡龙被日本出其不意地咬了一大口,她才揉着惺忪的睡眼醒来,但是此时中国已继香港之后又丢了台湾。
作者生长在一条小村庄,乡村的人与外界隔绝,生活仍十分保守、原始。作者是在自给自足的封建环境渡过他的童年生活。虽然处于大**时代,但中国乡村里的道德,信仰和风俗习惯却始终不及。作者在童年时代所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从三字经到四书五经,使他对中国文化颇有认识。然而,传统教育方式却打压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当时西化潮流的冲击下无法适应而落伍了。
家庭对作者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他的父亲。作者的父亲是位小地主,为人忠厚而慷慨,很受人敬重。他的道德人品影响著作者成为有涵养和气度的人。同时,作者的父亲思想比较开明,乐于接受西方文明,他的创意及勇于尝试也影响著作者对大自然的好奇和观察。清末外国商人为中国带来大量洋货,出现买办阶级,但有些没有发大财的人却因为旧行业在外国竞争下一落千丈而失去了糊口机会,于是铤而走险当上强盗,抢劫的风潮迅速蔓延到各村庄。由于乡村的安宁也和平不再,作者一家人搬到上海,同时作者也决定选择进入仕途而放弃从商,其中多少还是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心态所影响。
因为怕义和团之乱会蔓延到上海,作者在十五岁时随父亲回到故乡。一年之后他又回到杭州继续学业,当时年轻一代的思想正在转变,各地闹起了**,全国普遍显现扰攘不安,等待新的制度建立。在政治上,孙中山,梁启超等革命党人认为共和政体胜于君主政体,同时,千千万万中国学生从梁启超获得精神食粮,孙中山先生以及其他革命志士则使学生的革命情绪不断增涨。
作者从杭州动身往肇兴参加郡试,并且考取了秀才的功名。作者的亲戚朋友无不欣喜万分,希望作者将来做大官,光大门楣。但是作者心里面清楚知道,要救中国,就只有革命运动,支持孙中山先生的理念,西化潮流已?无法抗拒,惟有找寻新的制度去适应。既然中国已踏上西化之路,向西方学习是必不可免的。然而当时很多人认为我们可以透过日本接受西洋文明,但是作者的看法却恰恰相反,他主张直接向西方文明学习。后来作者进入了南洋公学并曾到日本一趟,他对日本的印像很好,城市整洁,人民的礼貌和教育水平也较中国为高。日本的成功使作者知道,中国除了改革,提升教育质素也同样重要。5篇五:近代史读后感
近代史读后感
篇一:近代史>读后感
一提到中国近代史,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就感觉到了两个字:可恶。当然,这是说外国人的。每每当我看到外国人如何如何霸占中国领土,如何胡搅蛮缠,使得中国政府晕头转向,答应他们无理的要求,我就觉得十分地愤恨:外国人,你们怎么能如此不要face 呢?可是,当我看了《重说中国近代史》这本书后,我原先的一些片面的想法得到了一些改变。
书中一开始便指出了中国人的三种心态:“怨妇”心态,“泼妇”心态,和“情妇”心态。这让我有些难以接受,可是随着我渐渐地深入读了下去,我发现作者说的也是不无道理。不仅如此,书中作者不少描写的地方都没有怎样偏向中国人,反而是指出了中国很多愚昧和不合理的地方。这便让我原先一看到近代史便发热的脑袋变得冷静了些。毕竟,不管中国人如何掩盖,事实就是这样:晚清亡国了。而我们呢?出于一种“爱国主义”,便是大肆宣扬外国人如何如何狡诈,蛮横,而对中国失误的地方,则是轻飘飘地一笔带过,这便让我的思想出现了一种误区。思考问题也变得片面起来,觉得中国人是很无辜的样子,一切都是外国人侵略我们的错。可是,如果中国不弱小,外国人又怎么会打上中国的主意?如果中国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外国人的计划有怎会得逞呢?
这本书,给我的思想敲了警钟,它不仅告诉了我不少关于晚清的知识,更告诉了我:思考问题,不要太片面。
篇二:近代史读后感
我读了《中国近代史》这本书的读后感,让我了解了很多,其中,认识了很多重要人物。
翁同和:同治和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向光绪帝引荐康有为,维新变法时期支持光绪帝进行改革,后被慈禧罢黜归家。其主要着作有《翁同和日记》。是一部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研究清末历史的着作。翁氏家族的藏书在学界也是值得一提的,大概就在前几年被上海图书馆(貌似)购得。
这些历史人物,深深的记在了我的心里,他们的好,我都记住了。我要像李鸿章那样,为中国的未来做奉献,书上说:
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陵时,更折服了美国人,他们是这样描述的:??他站直了身体,用极其悲伤的声音低吟道:“别了。”他的思绪回到了17年前与格兰特将军会面时的场面,当时他们相谈融洽,因为他与将军一样都曾经为了拯救祖国而久历沙场。——李鸿章在美国所受到的接待的规格、礼遇和受欢迎的程度,是后来访过美的中国领导人如邓小平等人无一能望其项背的。而李鸿章对美国人的友善和所搏得的美国人的好感,终于在后来八国联军事件的谈判中得到了回报。
这本书对我的收益非凡,从中了解了很多近代时期的历史>故事。
篇三:近代史读后感
怀着崇敬的心态拜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一书。读完之后颇有所得。这部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于是就成为本书论述的主线。
近代化对 于当时的 中国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它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中却又是一个缓慢和曲折的历程。蒋廷黻不可能找出为何如此缓慢和曲折的社会根源,但他却看到了我们民族的惰性。他说:“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个话颇有分量。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在鸦片战争震撼的当初迅速走上维新 抑或革命 之路呢?
本书以恭亲王奕欣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即百日维新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拳匪运动”为第三个公式化方案?? 然而这些方案最后都挫败了。于是本书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 “全盘西化”>口号为胡适在一九二九年提出,意即对西方文化都不预设任何的人为限制。或许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是不值得推崇的,然而在那个年代我们确实应为他们的>勇气所折服!此外: 本书所开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只是在>范文澜、胡绳等人的近代史研究开展之后,这个框架才被完全以意识形态要求必定中国近代史的所谓“新的学术传统”所取代。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大师之作,言简意赅,薄薄的小册子将中国近代史讲述的清晰明了。由于我在上高中时所受到的中国近代史教育,有太多的政治倾向,所以看到蒋先生的大作,真的是从眼睛到心灵都清澈无比。他不仅是从客观的角度的讲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尊重的角度讲历史。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人民的尊重。
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可以作为高中生、大学生的教材,而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作为教材似的史书,它将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很轻松地进行了梳理,这样根本就不可能再混淆再硬背这个那个条约,赔多少款,割多少地是怎么回事了。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更应该了解这段真实原历史,太平天国的真相、为什么开放通商口岸、北洋海军的失败等等,近代化过程中这些耻辱是怎么产生的 ? 实际上,很多伤痛或许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带给自己的。
历史值得我们深思!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
第三篇:新时期戏剧“二度西潮”研讨会综述
新时期戏剧“二度西潮”研讨会综述
2016年3月18-20日,由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和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学研究所、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杂志社协办的“新时期戏剧‘二度西潮’研讨会”于北京召开。
田本相先生在开幕致辞中认为,新时期戏剧的“二度西潮”,不但是新时期戏剧史,而且是中国话剧史上一个重大的戏剧现象,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和科学的评估。他希望这次会议对“二度西潮”起因、特征、意义、影响,及其经验、启示和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一、倾听来自一线的声音
本次会议与以往的学术研讨会最大的不同是,邀请了在戏剧院团、演出运营、独立戏剧制作人、导演等一线人员参会,首先倾听来自一线的声音。
中国国家话剧院是较早引进外国戏剧的剧院。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罗大军说,他们已经先后举办了六届“国际戏剧季”,目的是把外国最好的戏剧引进来。其中的《战马》成为引进外国戏剧的典型范例。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国际戏剧交流和合作方面作出十分出色的成就。上海文广集团副总裁喻荣军指出,在过去20年里共排演了262台戏,其中84台是国外的戏,占所排戏的1/3。去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共排演51台戏,其中有25台是国外的戏,国外戏已占到一半。这是由市场决定的,同时也希望利用这些国外的戏来培养观众。他说,从2013年起,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打算花10年时间来做10部外国经典剧目,邀请外国的原班人员,与剧院进行整体、系统、深入的合作。
著名的话剧资深制作人袁鸿先生介绍了“爱丁堡前沿剧展”的创办经验。从2012年开始到2015年的4年里,累计观众人数达到158600以上。演出场次从2012年的105场增至2015年的138场,共五百多场演出,累计观众人数近160000。“爱丁堡前沿剧展”旨在探索以很少的花费实现同外国戏剧的交流,他的发言引起与会者的重视。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场经理林芝女士回顾了6年来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的情况。她坦言,邀请展举办之初的2011年,担心观众不足,即使是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出也只敢邀请两场,所以2011年、2012年只演出了2场。2013年邀请以色列的卡梅尔和盖谢尔剧院,尝试做成了3场,票基本售完。到2014年第一次有国外剧团主动来找,邀请展扩展为5台剧目,每天演3场,演出15场,总共15000名观众观看了演出。因此从整体上看,观众人数正在逐年递增。从剧目选择上看,邀请展更倾向于引进经典作品和有学术价值的戏。另外,请有破冰意义的国家院团来中国,也让观众耳目一新。可以说,邀请展更像是观众与演出团体、国外剧团与北京人艺共同学习交流的过程。
北京《新剧本》杂志社副主编林蔚然详细了介绍了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T-Live项目在中国的引进情况,并指出目前北京很多场馆都参与了放映。在9个月的时间里,放映场次达到120场,遍布10个省市,包括台湾,吸引了4万名观众,表明了市场的巨大潜力,也使得戏剧审美的前景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导演王延松认为,“二度西潮”首先是剧场里发生的现象,剧场经营者的自觉推动是值得肯定的。因此,他指出中国需不需要剧场经营者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不同的观察视角
汤逸佩通过对新时期两次西潮的比较分析,着重阐述了新时期两次戏剧发生的重要转向与西潮的关系。他认为,如果说新时期第一度西潮促使我们认识到戏剧就是戏剧,那么第二度西潮促使中国戏剧认识到演出就是演出,任何演出都有存在的理由,并不存在统一标准来衡量。同样,“二度西潮”中的戏剧,它们的叙事话语得到充分体现,不再仅仅是写实主义的话语,话剧演出增加了技艺的成分,因此,新时期“一度西潮”的发生促使中国戏剧建立了戏剧现代意识,“二度西潮”的发生则促使中国戏剧建立了戏剧行业意识。
北京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杨乾武认为“二度西潮”的本质是资本主义消费与生产的全球化,西方当代剧场最重要的一点是艺术家的自由精神,以及市场资本逻辑的舞台经济学规则。他认为如何从国外戏剧中发现当下中国社会的自我,与当代观众对话,而非仅仅在经典中说经典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宋宝珍以《中国新时期戏剧的“西方学”视阈》为题,对新时期“二度西潮”下的中国当代戏剧进行了深度剖析。她首先认为新时期第“一度西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间,而真正的“二度西潮”是从新世纪开始的。近年来的西方戏剧的“引进来”与中国话剧的“走出去”,探讨了当代中外戏剧交流的文化意识和民族接受心理。在中外戏剧交流中,我们从想象的西方剧场过渡到感受的西方现代戏剧,从邀请外国导演执导剧场实践,过渡到同步引进有市场前景和社会影响力的西方名剧,合作完成艺术项目,这是不小的进步,但政府买单还是存在一定问题。
徐健认为新时期“二度西潮”的产生是政府、剧院、民间三种力量合力推动的结果。与新时期“一度西潮”相比,无论从引进方式、与时代思潮的关系还是美学影响层面,都产生了深刻变化。
周靖波认为新时期的“二度西潮”是“五四”时期和80年代西潮的合理延续。这次延续不再是戏剧观上的,而是经典化、市场化、拾遗补缺的过程。在引进国外戏剧的过程中,平等交流还不是主要,更多是吸收,中国话剧的输出虽有,但输出和引进尚未达到平衡。
谷海慧从“二度西潮”的特征和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她认为中国当代戏剧的“二度西潮”具有市场主导、多元合作,引进规模大、作品多,眼界开阔、心态平等,传播范围广影响大等新的特征。产生“二度西潮”的原因从社会构成上来说,中国出现了城市中产阶层,当城市中产阶层比例增长后,作为其文化消费一部分的戏剧消费,戏剧市场的升温是必然的;从生产角度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的“剧本荒”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原创始终低迷,依赖于好底本的舞台剧非常有限,这无疑为西方戏剧的大量引进提供了契机。同时她认为这一次中国戏剧人和观众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态度都趋于开放和稳健,是“二度西潮”最积极的价值,大家都是它的受益人。
三、“二度西潮”的影响、意义和启示
代表们对“二度西潮”在总体上是给予肯定的,认为它所产生的影响对于当代中国话剧的发展是有深刻启示的。
胡薇认为同国外戏剧演出相比,我国的表演艺术仍显僵化,中国戏剧人应该正视差距,重新认识自身的传统、特点和优势,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更好地借鉴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经验,让戏剧创作回归到艺术本身。
刘明厚说,作为戏剧教育者,在“二度西潮”中受益良多,外国剧团的演出第二天就会融入到教学之中。
吴卫民从2015年《战马》在中国的首演中看到,戏剧演出当中多媒体的运用,正在改变戏剧艺术的表现成分和欣赏模式。因此,将新媒体手段植入戏剧,开拓出一个新空间,探索一种新的舞台语汇,正在成为一种舞台制作时尚。
周安华以南京大学为例,从校园戏剧角度,探讨了“二度西潮”中校园戏剧所起的作用。
导演王延松认为,在“二度西潮”里看到了好的导演艺术。比如解读与呈现、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艺术与技术等问题,国外导演在综合手段的运用上、在戏剧本体上做了大量的功夫。而且,在“二度西潮”剧场艺术的现象里面,我们普遍看到了好的表演艺术,在这些表演艺术面前我们往往是失语的,因此需要有更多的批评家、研究家来研究表演艺术。最后他希望“二度西潮”对于解决中国当代戏剧发展问题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次浪潮。
四、如何认识中国当代话剧
徐健指出,如何避免“西潮东渐”变成“东施效颦”;如何让本土戏剧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真正参与到国际性的戏剧对话中;如何直面“西潮”过后,本土戏剧在处理传统与创新、技术与艺术、经典与当下等关系问题上留下的难题,实现话剧从技术层面向精神层面、诗意层面的转型等一系列课题值得国内戏剧人深思。
李静认为“二度西潮”是发生在剧场中的,主导者是戏剧的实践者,它的参与者是戏剧人和戏剧观众,其特点在于观众对国外戏剧的观赏心态趋于平常心。相比而言,中国戏剧的问题在于精神层面的不成熟。戏剧是哲学和艺术的孩子,如果在哲学和艺术层面没有深度的话,那么戏剧只流于表面和形式,不会赢得本土观众和国外戏剧界的尊重,所以自我认知和哲学意识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胡志毅认为近些年西方戏剧直接来华演出,而非此前主要是靠翻译国外戏剧并由中国的剧团演出,因此有―种参照。现在不再像印刷时代那样富于深刻性思考,电子媒介带来了图像时代的转变,因此戏剧与媒介有着密切关联。目前年轻人争相追捧西方戏剧,中国话剧面临西方的挑战该怎样回应,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张福海认为剧本问题仍然是中国戏剧发展的瓶颈。他特别提出现代性是话剧本体论的实现。现代性是人性的问题,中国话剧的现代派意识是很淡的。中国戏剧需要一场现代主义的戏剧思潮,来拯救我们无可皈依的灵魂。
李扬也认为中国话剧的问题是剧本创作之衰。剧本的生产体制存在一定问题,领导出点子,是策划人,但剧本真的放到世界经典戏剧发展史上却立不起来。而近些年来华剧目大多都是经典作家的经典剧本。第二个问题是批判性的匮乏。实际上几乎所有人中国人都在渴盼一种自由、独立的思想。
徐煜认为戏剧文学价值的衰落引起我们反思,即戏剧的戏剧性是不是要注重?它是不是老套的代名词?他认为戏剧性也是一个动态、有生命力。可塑性很强的概念。在西方当代戏剧中,戏剧性都是很具现代性的。
高音认为,正如剧场先锋梅耶荷德所说,“新不是如我们所通常想的那样产生于对旧的取代中,相反,新产生于对传统形式令人赞叹的再创造中”。因此西方戏剧的引进最终是为了做好我们的民族剧场,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立足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宫宝荣教授从中西戏剧节的比较中,探讨了中国戏剧节面临的几点问题:第一,我国的戏剧节主题不够鲜明,剧目邀请上比较杂乱。第二,剧目来源、地域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欧洲或美国,而实际上阿维尼翁戏剧节和爱丁堡戏剧节是真正国际化的。第三,原创剧目缺乏。第四,我们的体量和规模相比较小,存在很多国外剧目的“一日游”问题。
责任编辑:雍文昴
第四篇:读后感
观《小英雄雨来》有感
石横镇电厂小学六年级王艺璇
雨来,一个平平常常的名字。但是他却刻在了我的脑海中。他的英雄事迹让我感慨万千,我由衷的敬佩他面对日本鬼子面对危险时沉着冷静的神态,更赞叹他那强烈的爱国情怀。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小英雄雨来》。电影主要讲了雨来的老师——启秀老师被日本鬼子抓走了,雨来知道后怒火不已。面对着佐佐木的问题和诱惑总是镇定自诺。后来雨来组织几位同学编好了周密的营救方案,最终趁日本人漫不经心的时候风驰电製的救走了老师。还灭了日本人的威风,成了小英雄。
看了这部影片,才感到雨来是一个不平凡的孩子,有着泰然自诺、大智大勇的精神。虽然他调皮淘气,爱玩,逃课,恶作剧地把癞蛤蟆放在老师做饭的锅里来捉弄老师,但当日本鬼子侵犯时,他神机妙算的捉弄鬼子,面对日本人狡诈的面孔,无所不惧。如果当时是我的话,恐怕我早就吓得手脚发抖、抱头鼠窜了吧!
记得以前我数学一碰到难题就懒得思考,每次都找爸爸讲解,自己根本不放在心中。自从这次看了《小英雄雨来》后我感觉意味深长,对以前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使自己认识到了困难就如同敌人,我们要勇敢地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解决了一个难题就如同战胜了一个敌人。而且还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我要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学习小雨来敢于同日本侵略者做斗争,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更要做一个有节气、有想法、有正义感的好学生!
虽然战争离我们已经久远,但我们时刻要有一颗爱国之心。我们
一定会踏着他们的足迹永远走下去。祖国有了战争时期的雨来,有了和平时期的我们,一定会变得强大无比!
观《小英雄雨来》有感
石横镇电厂小学六年级
王艺璇
指导教师:刘瑞香
第五篇:读后感
对于马克思的著作,我读得不多,所受到的马克思上义理论的教育,上要还是来自十儿年耳濡染的课堂宜讲,以及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作品,因此只能说是间接地、零星地接触了马克思。最近老师要我们写一篇关于《共产党宜言》的论文,于是我怀着崇敬的心丨仔细阅读了《共产党宜言》这部慕名以久的著作,感觉收获颇丰。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宜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这不仅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本理论,还在于它鲜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足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断发展的理论。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宜言》1872年德文版写的序言中强调的,“随时随地都要以a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共产党宜言》发表后数十年间,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注意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在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阐明/断革命、工农联盟、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根据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发展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从而使自己的理论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严整的科学体系。
通过《共产党宜言》,马克思,恩格斯给了我们一块“照妖镜”,一个看阶级斗争问题角度,一套阶级斗争的思想。我们运爪这_法宝看问题,一切资产阶级的虚假和掩饰都无济于事。无论资产阶级如何变化,从资产阶级的本质出发分析2今世界的形势,才能不被表而现象所迷惑,看清楚事情的本来而口,从而坚定立场,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这才是我们在新形式下学习和发扬《共产党立言》桁髓的实际意义。
这是一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立言,不仅对治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即使是在一百多
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2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同一切从本本出发、照抄照搬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找到了农衬包闱城市的革命道路,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_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逑设社会主义quot这个根本问题,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深刻地祸示了社会土义的本质,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力史性跃。这次跃的理论成果就是邓小平理论。
面对充满挑战和希销的21世纪,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巨大的新考验。正确应对国际国内的新问题,把中国的事怡办好,完成领导中平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关键取决于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