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引用式开头作文5
引用式开头作文
“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海风吹那个海浪涌„„”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正如这宽阔而博大的大海,面向大海,想起母亲,自然会有种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温暖而亲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用大自然的规律告诉了我们他的情感。春华秋实,夏雨冬雪,斗转星移,四季交替,潮起潮落,生死相依,到最后终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曾有作家这样写道:文化是生命的表达形式,它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和社会兴衰的尺度。而高尔基说:生活就是主人要权力和奴隶要摆脱权力的压迫而进行的斗争,它的美妙在于丰富多彩,要使生活变得有趣,就要不断地充实它。然而我们的文化生活,不正是这二者的结合体吗?即要表达又要丰富多彩。
“一样的日月,一样的山川,一样的星光,一样的天,让我们为了这一天尽情呐喊,姐妹兄弟从此相依相伴„„”又一次唱响孙悦的《为了这一天》是为了纪念56年前的这一天,是56年前的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是56年前的这一天,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是56年前的这一天,我们中国人站起来了!
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高尔基曾说:“一个不知道明天该怎么办的人,就是不幸的。”是啊,如果万事都留给明天,又有多少个明天呢?岂不会“万事成蹉跎”吗?
人们常说:“红花需要绿叶的衬托,才会更骄人。”那我说:“祖国昌盛与否,要与过去对比,才会知道。”土路、石路、柏油路这是鲜明的例子与对比,用土路、石路衬托了柏油路的好与滑,社会总是这样的。
有关母爱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有关友情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有关春天的诗句《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志南《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有关奉献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岳飞《满江红》
隐形的翅膀
隐形的翅膀 让梦恒久比天长 留一个愿望 让自己想像 每一次 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 每一次 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飞过绝望
不去想 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我看见 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 我知道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给我希望
我终于 看到 所有梦想都开花 追逐的年轻 歌声多嘹亮
我终于 翱翔 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里会有风 就飞多远吧 不去想 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我看见 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 我知道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给我希望
我终于 看到 所有梦想都开花 追逐的年轻 歌声多嘹亮
我终于 翱翔 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里会有风 就飞多远吧 隐形的翅膀 让梦恒久比天长 留一个愿望 让自己想像
第二篇:开头引用警句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如《回声》开头引用了艾青的一首诗。《怀疑与学问》开头引用了程颐的话:“学者先要会疑”等。这种开头法,也是一般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试想,哪个考生记不得几首古诗,几句格言,几条名言呢?考场作文,因题而异,相机引用,又何乐而不为?名言警句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第三篇:第二次作文——如何开头和如何引用材料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作文练习
------议论文如何开头和如何处理材料
一、几种常见议论文开头
1、道理开头
(1)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我们的胸怀。”学会宽容,让宽容之花在心中绽放。
(2)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有一段台词:“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对别人表现宽容……。”的确,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让宽容之火在心中燃起。
2、引用材料开头:依米花在干燥的非洲荒漠中,在黑暗地底下努力寻找着它赖以生存的养分,而所有这些努力只为了它的愿景——以七彩的花瓣与高空毒日争艳,即使为此而耗尽生命也在所不惜。愿景成就美丽人生。
3、托物起兴开头:依米花,因“愿景”终就五色斑斓;荆棘鸟,因“愿景”终究美妙歌声。物如此,人依然。拥有愿景,并为之奋斗,美好明天属于你。
4、比喻性开头
(1)如果说生活是一条奔腾的河流,那么责任则是其中最美的一朵浪花;如果说生活是一方璀璨的星空,那么宽容则是其中最亮的一颗星辰……。有了责任,生活将更加美好。
(2)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深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因此:人生需要宽容。
(说明:比喻性开头通常情况下都要用到排比句式,两句三句都可以)
5、陈述性开头(最一般性开头)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存在一些误会和摩擦,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宽容。
6、化虚为实开头
(补充说明:
其中1、2、4是命题作文《宽容》的优秀开头;
其中2的一篇材料作文的优秀开头,材料为: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6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议论文开头注意:
(1)开头不宜过长,最好不要超过四行,否做如题显得过慢;(2)事例性开头要概述,且要边引边析;比喻性开头切忌牵强附会;(3)论点最好在第一段明确提出;
(4)材料如何在开头第一段中使用下面有专门论述。
二、在作文中如何处理材料
1、第一种情况:如果作文材料极其简单,蕴含观点极其鲜明,根本就不需要分析,那么可以不在第一段中引用材料;
例如: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河南卷作文材料: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
如:满分作文《爱你,我终生的选择》: 每当那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每当那一片旗帜在晨风中飘然扬起,我都会默默对自己说:爱你,我爱你。
当然也可以简单引用(不过不需要分析了),如高考满分作文《中国科技的奔腾之心 》: 惊闻中国崛起排在全球十大新闻第一位,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国科技的腾飞。
2、第二种情况:如果作文材料稍微复杂一点,需要简单分析,那么建议尽可能在第一段中引用材料,且要边引边析。
例如:常见几种议论文开头的“事例性开头”:(可以用“单一事例开头”,也可以用“排比事例开头”。)
3、第三类情况:如果材料比较复杂,需要较为深入的分析,那么建议在第一段中不要引用材料,第一段参考“第一种情况”开头(当然中心论点也要放在第一段),而在第二段专门处理材料,在第二段中要在概述材料中深入分析。
(例如:略)
4、第四类情况:如果材料非常复杂,那么你不但可以采取第三种处理材料的方法,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在后面的每段的论证中,在每段的开始和结尾也略微点题。
例如:《高中必修五•作文练习》一篇材料: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孩子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就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处理材料要注意:
(1)总而言之,如何在作文的开头中如何处理作文材料,要根据材料的复杂程度而定;
(2)切记:作文的材料不能作为某个分论点的论据。
三、第二次作文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
当代作家贾平凹对王维《山居秋暝》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境界甚为推崇,他说:“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更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 要保有精神的明月清泉,须要守护心灵的空间。在实用主义盛行,价值观多元走向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守护内心的明月和清泉呢?
写一篇议论文的开头。
2、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骚包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写一篇议论文的开头。
第四篇:引用诗句的作文开头
篇一:引用古诗或名言的作文开头
引用古诗或名言的作文开头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做任何事都要经过困难与阻挠才能够成功。自从经历了那件事后,我一下子懂得了这个道理。(下面就是写那件事)
2、“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首歌家喻户晓,可是有多少人真正体会过呢?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为母亲过一个节日吧!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间,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所成就啊。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我们的生活中,做每一件事,都只有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
5、“友情是我们生活的照明灯。”自从看过了《夏洛的网》这本书后,我真的觉得友情无价,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啊!追问
那分别是什么作文题目呢?
回答
1、《顽强创造成功》
2、《母爱纯真》
3、《努力在少时》
4、《毅力是成功的必需品》
5、《友情无价——读<夏洛的网>有感》
篇二:引用诗词,让你的作文神采飞扬
引用诗词,让你的作文神采飞扬
一 画龙点睛,精心拟题。“题好一半文”。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为作文嵌上一双美丽而又明亮的大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那么,我们的作品将会使人一见,便赢得更多的青睐。标题需创新,要突出一个“新”字,做到新颖别致,独出心裁。
古典诗词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用它们来作题目,一是不落俗套,新颖脱俗,使人有为之一震的感觉。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就是化用了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琼瑶的《庭院深深》也是化用了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
用诗词入题,扮出了许多美目。如《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诗),《独上高楼》(化用王国维词)《风雨任平生》(化用“一蓑风雨任平生”)等。再如: “诚信”话题的作文,以《众里寻它千百度》为题,“思念”话题的作文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为标题,都是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引用诗词还可以拟小标题。如鲁光的《中国姑娘》中,有一段写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小标题为《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活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用“月有阴晴圆缺”拟题来写悲欢离合,既主旨明确,又使人浮想联翩。用“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写家长会的**可以使人一接触到作文的题目就被紧张的气氛所感染。
二 灵活引用,激扬文字
写一篇文章,不可能字字珠玑,要使文章“出彩”,可以使用诗词等片断性、局部性妙语佳句,来“点亮”读者的眼睛、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让自己的文章文采飞扬起来。
引用诗词开头。
好的开头,新颖生动,引人入胜。你要是把古诗放在开头,利用它的结构鲜明,来引导全文,这样便起了一个“群龙之首”的作用,例:(1)《我的大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今年是二oo四年二月五日,算起来应该有十年了。十年前的今天,大姨去世了。┉
(2)《文竹给我带来了欢乐》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曾经如此颂咏过青青翠竹,许多人也喜爱翠竹。但是我却只喜爱那娇小的文竹,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欢乐
(3)《我的快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是我仍然有我的快乐。这三篇文章,都引用诗词开头,一开始就为文章蓄满了势,既引起下文,又奠定了抒情基调。
引用诗词,亮丽语言
你如果把古诗放在文中,利用它的独特想法,来修辞语句,这样一来不但能使得你的观点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后盾,起到了 “如虎添翼”的作用,还可以使你文章更生动,语言更亮丽。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选入的名篇中,就有多处引用诗词。
朱自清在《春》中引用志南和尚的《绝句》中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写春风的柔和;郝铭鉴为了表达科学工作者的探索精神,引用了楚国诗人屈原的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荔枝蜜》中,杨朔仅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出自苏轼的《惠州一绝》),就写出了荔枝的妙处。
一些优秀作文,也是靠引用诗词出彩的。例1.《今天的篮球赛》 „„上一场我们班的篮球比赛输了,这一次是最后的机会。不知怎么我竟然感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陈老师的口哨声响了,我心中一紧:“该上场了!”
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我领略了孟子的发奋;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里,我理解了责任的深沉。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我明白了子女对父母的拳拳之心。从鲁迅的一张小照中,我懂的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博大胸襟。选自《责任的呼唤》 3.日中寻古,是陶潜的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是魏帝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的豪壮;是易安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欢快;是放翁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洒脱;日中寻古,是那份“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贞;是杜工部的“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盗寇莫相亲”的自信;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的惊喜。——选自《古典情节》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找到了一种豪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找到了一种回首;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我找到了一种静谧;“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找到了一种壮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找到了一种朴素。——《追寻自己的梦》
这几段文字,均选自中考满分作文。就是因为作者善用诗词佳句,信手拈来,使得文章语言亮丽,富有诗风雅韵,如缕缕茶香沁人心脾,让人心荡神驰。也使作者的思想渗入了一些古典情节,变的越发厚重。较好地体现考生的文学积累和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也是这几篇文章能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诗词结尾,锦上添花
结尾的方法很多,或总结全文,以揭示主旨;或展示未来,以鼓舞斗志;或抒发情怀,以增强文章感染力;或造语含蓄,使读者掩卷而思仍遐想不已。
引用诗词巧妙收束全文,余味无穷,又发人深思。这便是引用诗词的魅力。
如果文章的开头,结尾都能灵活引用诗词,又能前后呼应,效果更佳。
如 2003年中考满分作文《少年愁》是这样写的。
开头:辛弃疾曾吟过这样一首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们这些跨世纪的少年,却早就品尝了愁滋味。这不是“强说”而是“实说”的少年愁,日甚一日的压着我们这些嫩胳膊嫩腿的莘莘学子。
„„
结尾:但不管怎样,我还是要对所有“不知愁”和已尝过“愁滋味”的莘莘学子们说:“少年要懂愁滋味,少年要盼愁滋味,少年不忘愁滋味,少年不畏愁滋味。”
------开头引用辛弃疾的词;结尾又活用,起到了升华作用;
当然,引用诗词时一定要自然、和谐,千万不能为引用而引用。
总之,巧妙引用、活用古诗词,能你的作文语言鲜活,文采斐然,还可以显示出作者浑厚的文学素养和不同一般的写作功底。希望老师们引导学生多积累诗词名句,灵活引用诗词,既使学生的作文神采飞扬,也宏扬我们的古典文化,使古诗词在今天大放异彩 篇三:作文如何引用古诗词名人名言 作文如何引用古诗词名人名言
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仪式上,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表达了对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的祝贺,同时也表示对台湾仍然没有回归祖国怀抱而感到遗憾。他没有发表形式化的祝词,而是巧妙地引用了王维的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使得国人思念亲人的情感得到了认同,意境大增。产生了动人的表达效果,是引用了名句的缘故。在写作中指导学生引用名句不仅能丰富文章的语言,增加表达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晋代文学批评家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说明了名句引用之作用。
让文章显得华丽,这与中考发展等级中的“有文采”说的是一样的道理。诗词名句具有表达精美、含义深刻、脍炙人口等特点,在作文中若运用得好,那一定会使文章大为增色,给人一种神采飞扬的感觉。如果这种感觉是在考试的作文中,那一定会得到改卷老师的青睐,高分何愁不到手呢?如《雨中登泰山》就引用了很多的内容,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齐鲁青未了”。对于中学生来说,仅仅背名句名篇是不够的,还应该学着会用,让名句在自己的谈吐和写作中熠熠闪光。
所谓名句就是广为人知的句子,如古诗词、名人名言。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呢?
一、引用名句,搭建文章框架。
江苏高考范文在《人生三部曲》中,借用了“滕王高阁临江渚”、“也无风雨也无晴”、“满目青山夕照明”三个诗句,分别隐喻人生的三个阶段,也分别引出了王勃、斯宾诺莎、殷雪梅三个典型人物与他们的感人事迹,形成了文章的整体框架。这样的归类分叙显现了作者宽阔的视野,说理自然而有厚实凝重之感,立意脱俗又显气度不凡,文章更富有形象性。
二、为引出观点,引出故事,作出结论而引用。
例如2002年中考中浙江一位考生写的《读懂母亲》一文,开头直接引用丰子恺文中的妙句:“母亲啊,您是苍天耸立的大树,我是树下一朵弱不禁风的小花,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您,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绿阴?”作者引用名句,其目的是为全文定下抒情的基调,同时开门见山,给文章镶嵌了一个美丽的“凤头”。巧用名句,考生的才气和睿智可见一斑,也给读者美好的第一印象,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三、引用名句,蕴涵诗意之美。
《圆润锋芒》(福建高考范文)的第二段,“‘一事能狂便少年’,少年的锋芒是调色盘中最耀眼的亮色。少年的杜甫面对壮丽的山河朗声宣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目光清澈而炽热,而在他前后,有李白的‘兴酣落笔摇五岳,涛成无傲凌沧州’,有陈子昂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有李商隐的‘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些年轻的心脏,有力地搏动,从而翻卷出大唐的万千气象,使大唐绽放成一朵傲视群芳的牡丹,使后人远远仰望、远远怀想。”古典诗句的引用,大大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质与审美趣味,蕴涵着一股浓浓的诗意美,让读者回味无穷。作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考生引用了《说苑》里的一句话:“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段话确实使文章增添了生机,增强了论据的力度,使阅卷老师觉得考生积累丰富,写作功底扎实。
四、引用名句即时抒情。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谈谈引用在作文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将古诗名句与作文两大基础工程合源并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能力.2.古诗作文化,让学生在诗境演绎作文的练习中真正感受到写作的独特乐趣,领略语言的美感.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挖掘运用古典诗词表情达意的积极作用.[教学设备]:多媒体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高考回顾,情景创设
【作文真题】2010全国ⅱ卷(蒙、黔、甘、滇、新、青等省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浅阅读很时髦的.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阅卷精神】
全国卷二是一道现实性很强而又不乏深度的新题.既可单纯赞美浅阅读,也可单纯赞美深阅读,还可对两者辩证分析.【满分作文?高分作文】
犹忆书香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淡淡的树影,隔着轻帘,若隐若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花杂衣香,江南水乡,采莲歌女,绕过长桥,浅笑顾盼;杯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袭长袍,一树萧秋,残阳余晖,孑然一人!犹记得晦涩难懂的《诗经》,在臂弯里浅唱低吟;犹记得翔实的《史记》,千百年独成一家之言;犹记得浪漫抒情的《离骚》,在氤氲书香中,传唱千年!读书当如此,在深阅读中,永远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永远忘不了古人隔着千年时空,传来的阵阵书香.惟有深阅读,才能带来心灵的涤荡.总能看到江畔那个人: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披发行吟,时而悲叹,时而沉吟.他亦如他的文,散发出点点馨香,遍染层林.他是感时伤怀,他亦忧国忧民,司马迁称赞他: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浩,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就这样徜徉于汨罗江,国家的灭亡,百姓的哭声,都化作他眼角的泪滴,流入江底.他是千古传唱的歌者,留给后世一片震惊.如果不是深入地了解,谁又能知道他的内心,谁又能知道他的凄苦,谁又能去学习他的节操? 捧读《红楼梦》,新仇旧恨知多少,想起大观园,就会想起她的泪!她自命清高,其实是因为孤苦无依,将自己紧紧地掩起.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或许她悲,或许她倔,只肯环着一池灵动的池水,幽然飘落.她也爱,爱那粉饰的百花洲;她也伤,伤那香残的燕子楼;她也恨,恨那有时似傻如狂的贾宝玉.她没有好风凭借力的气魄,有的只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轻柔!她悲叹落莫,啼洒血痕,她只道她的命运也如落花,错过了花期.她会咏叹,如今已葬花,他人笑痴;待到他年,又会有谁将己轻葬?沁芳闸的水,总是在流,那样柔缓,那样清澈,正如她的生命.她的一生都在还泪,却经不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走了,留给大观园一个故事,留给宝玉一段伤悲,留给才子一声惊叹!总喜欢想像莫道故园春色好,疆场碧血艳如花,或许伤感的背后,还有战士模糊的泪眼.因为文化的深度,不会选择所谓的时髦;因为阵阵书香,才会选择细细品味!就像清茶,入口苦涩,回味却甘甜,因为那是跨越了时空留下的记忆.【给分理由】
犹忆书香,题旨在题目中就显露出来,它统领全篇,表达了考生对深阅读的理解和喜爱.文章用大量篇幅阐发自己对阅读的体悟和感动,有一定的意蕴.其诗文积累比较丰厚,在短短的800余字的文章里多处引用,熔铸成自己的文章.虽然也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牵强和不足,但仍然获得阅卷教师的首肯,给了一个较高的分数.二、理论归纳:
1、什么叫引用? 引用是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的的语言材料,比如诗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引号的作用就是引用.作用:名句巧融入,文采自飞扬,引用的作用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权威性,增强文采美、文化含量;使论据确凿充分,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2、引用的方式: 根据所引出处是否明示而言,有明引与暗引之别;按照所引文字与原文有无差异来说,有直引与意引之分;①明引例子(1):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满分作文?高分作文】
浅阅读与深阅读
深阅读中,你可以品味李后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愁;可以体会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壮志未酬.你可以感悟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慕名利.【给分理由】
本文论述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利弊优略.亮点其三,语言运用娴熟,句法整齐,善用修辞,对偶、排比、比喻、引用等运用贴切,极富表现力,令人钦佩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满分作文?高分作文】
背上悦读的行囊
悦读是什么?其实就是快乐轻松地阅读.背上悦读的行囊,体会阅读所带来的幸福滋味.采撷(xie)一本唐诗宋词,寻觅一处安静的地方,轻轻地诵读着,笑容绽放于脸上.我体会到了陶潜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旷达;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铁骨.在一次次的沉吟中,我陶醉着„„
【给分理由】
本文亮点有三:再者,考生的语言功底扎实,文采飞扬.陶潜、李白、范仲淹、文天祥的人物运用恰切,诗词名句的引用顺手拈来,排比修辞鲜明突出,也使文章上升了一个档次.②暗引例子(2): 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例子(3): 薄粥稀稀碗底沉,鼻风吹动浪千层,有时一粒浮汤面,野渡无人舟自横.(沈石田《薄粥诗》)(「野渡无人舟自横」引自韦应物《滁州西涧》)例子(4): 例一,《教师法》的诞生很不容易,经过几年的修改、讨论、再修改,最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议通过.它在教师待遇、住房、医疗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例二,《教师法》历时几年,千呼万唤始出来.它对教师待遇、住房、医疗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显而易见,例一语交直率,但文字不甚简洁.例二由于运用了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一句名句,不仅增加文采,而且语意蕴含丰富,《教师法》诞生的艰难过程,都凝聚在千呼万唤始出来之中,颇有可读性,值得品赏,显得雅致.深阅读之美 篇四:作文的诗句引用
作文的诗句引用
1.秋日里,在草堂与杜甫一起仰天长号“八远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体会诗人背井离乡的心酸和穷困潦倒的无奈。欣赏美国诗人狄金森的:“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田野披上艳丽的轻纱,我不愿显得呆板,也佩戴了一枚胸花。”入冬,我手捧着亲爱的书,在火炉准备一杯热茶,就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温习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利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衾不暖锦衾薄。”的塞北风光。依偎在窗前,描绘“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苍凉景象??(安徽中考满分文《我在阅读中得到了快乐》)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母亲一般的温柔与无私,辛勤地哺育着世间万物;夏季,炎热的季节里,是风,送来了凉爽。阅读风,感受它的温柔与体贴。(安徽中考满分文《我在阅读中得到了快乐》)
4.这个年代,没有宋词,所以,我寻觅不到“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的意境,寻觅不到“千金纵买相回赋,脉脉此情谁梦”的,寻不到“妨把浮名,换了浅斟你唱”的无奈,寻不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悲凉,在这个没有宋词的年代,我却固执地认为,那是世上最美的乐意。(苏州中考满分文《聆听美妙》)
5.“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惧身后评??”,遥望历史的蜀地,回想那些熟悉的面孔,感伤的眼泪潸然而落。(德州中考满分文《我依然为蜀国纵情悲歌》)
6.“何当共剪西窗,却话巴山夜雨时”,漆黑的夜掩盖不住你不断落下的泪水,绵绵的家愁萦绕在倾盆大雨之中??(日照中考满分文《我依然懂您》)
7.有时,我也想化作历史的足迹,重踏“雨邑清尘,柳色青青”的一片美景,饱览“苍苍翠微,蝉鸣幽深”的致远宁静,感受历史的一片沧桑。(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历史的足迹》)8.他仰头望望天空的飞鸟,是那样自由,朝着梦想奋力翱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满心悲愤,他转身一跃。他的一跃,凝成了一条弧线,宣明了满心的爱国情怀与“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潇洒!(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这样潇洒》)
9.揭自然面纱,拥美丽怀抱。自然绝不会单调,因为有“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点缀;自然绝不会孤独,因为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的陪伴。(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一缕清风》)
10.窗前捧诗词,邂逅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女子愁情愁几何?“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年少的你是幸福的。可命运之神却没有垂青于你,让柔弱的你承受多舛的磨难,文物丧失,丈夫远逝,金兵南下,带着对明诚的追忆,国家的担忧,你在“满地黄花堆积”的秋夜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倚窗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你捂胸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望雨感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一缕清风》)
11.文天祥虽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爱国情怀,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透彻的人生观,但依然被俘,也未能挽救风雨飘摇的宋王朝,但有谁三人”的积极乐观,不是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昂扬自信,不是没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豪情壮志,然而最后的你却也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黯然,“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沧桑,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坎坷。(淄博中考满分文《李白其实很快乐》)
17.你好!你是“月上柳梢,人约黄昏”的清幽,你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壮阔,你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你是“无边丝雨细如愁”。你是我的最爱——文学,我心中绚丽多彩,永不消逝的彩虹。(天津中考满分文《文学,你好》)
篇五: 引用诗词,让你的作文神采飞扬
引用诗词,让你的作文神采飞扬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作文增辉添色呢?
一、画龙点睛,精心拟题。
“题好一半文”。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为作文嵌上一双美丽而又明亮的大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那么,我们的作品将会使人一见,便赢得更多的青睐。标题需创新,要突出一个“新”字,做到新颖别致,独出心裁。
古典诗词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用它们来作题目,一是不落俗套,新颖脱俗,使人有为之一震的感觉。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就是化用了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琼瑶的《庭院深深》也是化用了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
用诗词入题,扮出了许多美目。如《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诗),《独上高楼》(化用王国维词)《风雨任平生》(化用“一蓑风雨任平生”)等。再如: “诚信”话题的作文,以《众里寻它千百度》为题,“思念”话题的作文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为标题,都是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
引用诗词还可以拟小标题。如鲁光的《中国姑娘》中,有一段写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小标题为《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活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用“月有阴晴圆缺”拟题来写悲欢离合,既主旨明确,又使人浮想联翩。用“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写家长会的**可以使人一接触到作文的题目就被紧张的气氛所感染。
二、灵活引用,激扬文字
写一篇文章,不可能字字珠玑,要使文章“出彩”,可以使用诗词等片断性、局部性妙语佳句,来“点亮”读者的眼睛、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让自己的文章文采飞扬起来。
引用诗词开头。
好的开头,新颖生动,引人入胜。你要是把古诗放在开头,利用它的结构鲜明,来引导全文,这样便起了一个“群龙之首”的作用,例:(1)《我的大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今年是二oo四年二月五日,算起来应该有十年了。十年前的今天,大姨去世了。┉
(2)《文竹给我带来了欢乐》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曾经如此颂咏过青青翠竹,许多人也喜爱翠竹。但是我却只喜爱那娇小的文竹,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欢乐
(3)《我的快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是我仍然有我的快乐。这三篇文章,都引用诗词开头,一开始就为文章蓄满了势,既引起下文,又奠定了抒情基调。
引用诗词,亮丽语言
你如果把古诗放在文中,利用它的独特想法,来修辞语句,这样一来不但能使得你的观点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后盾,起到了 “如虎添翼”的作用,还可以使你文章更生动,语言更亮丽。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选入的名篇中,就有多处引用诗词。
朱自清在《春》中引用志南和尚的《绝句》中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写春风的柔和;郝铭鉴为了表达科学工作者的探索精神,引用了楚国诗人屈原的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荔枝蜜》中,杨朔仅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出自苏轼的《惠州一绝》),就写出了荔枝的妙处。
一些优秀作文,也是靠引用诗词出彩的。例1.《今天的篮球赛》 ??上一场我们班的篮球比赛输了,这一次是最后的机会。不知怎么我竟然感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陈老师的口哨声响了,我心中一紧:“该上场了!”
2.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我领略了孟子的发奋;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里,我理解了责任的深沉。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我明白了子女对父母的拳拳之心。从鲁迅的一张小照中,我懂的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博大胸襟。选自《责任的呼唤》
3.日中寻古,是陶潜的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是魏帝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的豪壮;是易安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欢快;是放翁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洒脱;日中寻古,是那份“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贞;是杜工部的“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盗寇莫相亲”的自信;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的惊喜。——选自《古典情节》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找到了一种豪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找到了一种回首;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我找到了一种静谧;“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找到了一种壮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找到了一种朴素。——《追寻自己的梦》
这几段文字,均选自中考满分作文。就是因为作者善用诗词佳句,信手拈来,使得文章语言亮丽,富有诗风雅韵,如缕缕茶香沁人心脾,让人心荡神驰。也使作者的思想渗入了一些古典情节,变的越发厚重。较好地体现考生的文学积累和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也是这几篇文章能在众多作文中脱颖
而出的主要原因。
诗词结尾,锦上添花
结尾的方法很多,或总结全文,以揭示主旨;或展示未来,以鼓舞斗志;或抒发情怀,以增强文章感染力;或造语含蓄,使读者掩卷而思仍遐想不已。
考生引用李白的诗和曾国藩自己的诗句作结,进一步深化了作者的观点,也留给读者无尽的反思。
2.利用诗词名句富有哲理性特点,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好诗加上你的好文章,锦上添花,让人读完你的文章之后,也认同你的观点。这样就起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初中语文课本,《驿路梨花》结尾写道:“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个结尾既实写自然梨花,又虚写雷锋精神,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意蕴丰富。
引用诗词巧妙收束全文,余味无穷,又发人深思。这便是引用诗词的魅力。
如果文章的开头,结尾都能灵活引用诗词,又能前后呼应,效果更佳。如 中考满分作文《少年愁》是这样写的。
开头:辛弃疾曾吟过这样一首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们这些跨世纪的少年,却早就品尝了愁滋味。这不是“强说”而是“实说”的少年愁,日甚一日的压着我们这些嫩胳膊嫩腿的莘莘学子。
?? 结尾:但不管怎样,我还是要对所有“不知愁”和已尝过“愁滋味”的莘莘学子们说:“少年要懂愁滋味,少年要盼愁滋味,少年不忘愁滋味,少年不畏愁滋味。”
------开头引用辛弃疾的词;结尾又活用,起到了升华作用;
当然,引用诗词时一定要自然、和谐,千万不能为引用而引用。
总之,巧妙引用、活用古诗词,能你的作文语言鲜活,文采斐然,还可以显示出作者浑厚的文学素养和不同一般的写作功底。希望老师们引导学生多积累诗词名句,灵活引用诗词,既使学生的作文神采飞扬,也宏扬我们的古典文化,使古诗词在今天大放异彩。
示例:1.秋日里,在草堂与杜甫一起仰天长号“八远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体会诗人背井离乡的心酸和穷困潦倒的无奈。欣赏美国诗人狄金森的:“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田野披上艳丽的轻纱,我不愿显得呆板,也佩戴了一枚胸花。”入冬,我手捧着亲爱的书,在火炉准备一杯热茶,就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温习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利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衾不暖锦衾薄。”的塞北风光。依偎在窗前,描绘“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苍凉景象??(安徽中考满分文《我在阅读中得到了快乐》)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母亲一般的温柔与无私,辛勤地哺育着世间万物;夏季,炎热的季节里,是风,送来了凉爽。阅读风,感受它的温柔与体贴。(安徽中考满分文《我在阅读中得到了快乐》)
4.这个年代,没有宋词,所以,我寻觅不到“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的意境,寻觅不到“千金纵买相回赋,脉脉此情谁梦”的,寻不到“妨把浮名,换了浅斟你唱”的无奈,寻不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悲凉,在这个没有宋词的年代,我却固执地认为,那是世上最美的乐意。(苏州中考满分文《聆听美妙》)
5.“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惧身后评??”,遥望历史的蜀地,回想那些熟悉的面孔,感伤的眼泪潸然而落。(德州中考满分文《我依然为蜀国纵情悲歌》)
6.“何当共剪西窗,却话巴山夜雨时”,漆黑的夜掩盖不住你不断落下的泪水,绵绵的家愁萦绕在倾盆大雨之中??(日照中考满分文《我依然懂您》)
8.他仰头望望天空的飞鸟,是那样自由,朝着梦想奋力翱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满心悲愤,他转身一跃。他的一跃,凝成了一条弧线,宣明了满心的爱国情怀与“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潇洒!(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这样潇洒》)9.揭自然面纱,拥美丽怀抱。自然绝不会单调,因为有“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点缀;自然绝不会孤独,因为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的陪伴。(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一缕清风》)
10.窗前捧诗词,邂逅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女子愁情愁几何?“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年少的你是幸福的。可命运之神却没有垂青于你,让柔弱的你承受多舛的磨难,文物丧失,丈夫远逝,金兵南下,带着对明诚的追忆,国家的担忧,你在“满地黄花堆积”的秋夜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倚窗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你捂胸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望雨感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
化作一缕清风》)
11.文天祥虽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爱国情怀,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透彻的人生观,但依然被俘,也未能挽救风雨飘摇的宋王朝,但有谁会说他不是一位千古难求的民族英雄?(赤峰中考满分文《享受遍地野花芬芳》)
12.在通往山顶的过程中,我会尽情的享受那鸟语花香,细水长流;会坐在石阶上,享受“清泉石上流”快感;会体会那“人闲桂花落”的闲情;会聆听那“时鸣春涧中”的天籁之音;会享受在那崎岖小路上“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会享受“万花丛中一点红”,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的惬意。(赤峰中考满分文《享受一路风景》)
13.当年华流过,在每个时光的间隙中享受听雨的惬意。或是“小楼昨夜听风雨”的干净,或是“润物细无声”的柔美,或是“雨后全无叶底花”的潇洒,都是一种纤尘不染的天籁之音。(淄博中考满分文《聆听,其实很快乐》)
14.在夕阳欲颓时分,听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无奈轻叹,听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吟咏抑郁,听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豪迈雄浑??我聆听到的是历史的沧桑在浮华间尘埃落定的声响,是一首婉转的乡曲,催落心底的泪。(淄博中考满分文《聆听,其实很快乐》)
15.你不是没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少不更事,不是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积极乐观,不是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昂扬自信,不是没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豪情壮志,然而最后的你却也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黯然,“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沧桑,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坎坷。(淄博中考满分文《李白其实很快乐》)17.你好!你是“月上柳梢,人约黄昏”的清幽,你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壮阔,你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你是“无边丝雨细如愁”。你是我的最爱——文学,我心中绚丽多彩,永不消逝的彩虹。(天津中考满分文《文学,你好》)
第五篇:引用式材料作文讲解选择
引用式材料作文讲解
一、对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
1、材料的含义是多样的。
2、材料的“含义”是有限的。
“蝴蝶与探险者”材料的“含义边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美;大与小,互动,等等。
3、什么是材料的“固有范围”
今年的高考如果写“细节”的影响,是从材料中来的,属于材料的固有范围。如果写“细节决定成败”,就属于超出的材料的固有范围。因为材料中没有谈“成败”的问题,没有“细节决定成败”的内容。
大凡从材料的等角度入手,可以提炼出材料的不同的含义。
从材料的人入手:可以抓住“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影响”。
从材料的事入手:可以抓住“人与自然”、“惊扰美丽”、“关系”。
从材料的理入手:可以抓住“小与大”“影响”“”“平衡”、“和谐”、“关系”。从材料的情入手:可以抓住“无意”、“唯恐”、“竟会”。
所以从材料的“人”、“事”、“情”、“理”某一角度入手,会抓住一些关键词,在此基础上,形成“不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的立意,都是允许的。
4.材料作文有没有“最主要的意思”?
在近三年的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材料中,没有作文材料只有一个最主要的意思。高考的作文材料一般内涵较丰富。可以说高考材料作文往往有多个主要意思。像江苏的材料有人认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可以延伸出“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也有人认为是“小与大”的关系等。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材料,往往可以引出不同的意思。
有的考生认为自己抓住了最主要的意思,其实可能是从一个角度抓住了材料的一个含义。
引导考生从最主要的角度入手,抓住材料主要意思,确实是防止偏移材料的一种方法。对于理解材料水平较差的学生,还是要引导学生抓住最主要的意思,这是让这些不偏离材料含义最有效的方法。
5.新材料作文“新”在何处?
所谓“新材料”作文之“新”是区别于90年代和00年代早期的材料作文,当时的材料作文限定最佳立意和文体是议论文;“新材料”作文之“新”是材料的多义性导致的立意多样和文体不限。
二、解读作文材料
三、此次作文存在的共性问题
1、没有理解选择的内涵,泛化式的概念式的打包,认为一切行为都叫选择。
如选择上学、选择勤奋、选择坚持------
2、议论文事例适当
3、事例叙述模糊不清
四、例文赏析
生命的出口
王荔
向左?向右?撑着长篙在生命津渡游走,激流涌进岂能挡住去路,真正决定前行的便是——选择。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命运的选择在于自身,若被别人牵制,只能责怪自己”。显而易见,他是鼓励我们握紧生命的缰绳,握住生命的桨和文学家毕淑敏等人的观点不谋而合,在我心里激起波澜阵阵。
选择是成长路上的探路者,是内心挣扎的斗争,是观照自我的犀利目光,似庄周化蝶的敲头砖,敲醒沉睡的我们。
选择的挣扎带来曙光,看见人生的出口。想起了二十一年磨一剑的史学家——汪衍振。
他一择就是二十一年的坚守,把追寻更多更真的史料作为生命的目标,每天呕心沥血才写下几十来字,浮华的生活被他拒之门外,任世俗的平庸文字如何猖獗泛滥,他只坐拥王城,选择一如继往、日复一日地创作。拜读他写下的晚清名臣的文字,是生命的积淀与厚重。
他的选择是内心的斗争,斗争的胜利告诉我——有时候凄清的身影也是一种磅礴,从寂
寞中走来,道路在眼前展开。
有人选择斗争,有人选择忏悔。选择拨开荆棘的路,铸造勇气长城。七十八岁著作等身的老文学家格拉斯,近日的作品集中却自曝年轻时与党卫军的耻辱,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一段辛酸历史。在众人或指责或唾弃的目光中,我却仰望他观照自我的高度。格拉斯没有逃避或是掩盖,这样忏悔的抉择是比任何抉择来得猛烈。老人的心里定是有过退缩,有过犹豫不定的张望,在举步维艰的纠结里,终究石破天惊,勇敢地呼喊心底的忏悔。这样的冲破艰辛的抉择,难道不值得我们仰望?
选择是审视自我的目光,它能像柄利剑,刺痛内心的忏悔,它把我们的生命打磨得坚硬
与灿烂。
选择因人而异,强者的选择让他自己开拓道路,弱者的选择让他沉默在别人开拓的道
路中,自鸣得意。选择的艰辛是生命必不可缺的色彩,像朝霞的灿烂,晚霞的余晖,终究改变不了蓝天澄澈的颜色。
被动压力下的选择,终究会让我们像项羽自刎,淹没在历史长河;像吕布,空有一身勇
武;像嵇康,手握酒壶醉卧街头。选择是种寂寞,这样的坚守让我们远离世俗的浮华喧嚣;选择是种观照,让我们成长的路如朗月照花,满满的人性芬芳。
不要放一扇门框,固执地认为那是唯一出口;有时左拐右拐,就能找到生命的出口。
选择
无锡的蠡园小而冷清。
走了许久才有卖工艺品的小摊,歇脚时顺手把玩着五光十色的绢扇。小巧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轻启扇面,首先引入眼帘的是飘飞的侍女裙裾。鹅黄的丝绸掩映着娇媚玲珑的身段,背后素白的屏风在阳光照耀下有了小山重叠金明灭的印象,美人对镜贴花黄也有了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的雍容华贵的韵味,十指纤白若玉葱,两靥泛红如桃花。
猛然一句,:“十块一把,你要喜欢再降价。”我蓦地看到一张黑面,轮廓刚硬,槟榔角突出,只一双眼炯炯有神,令人过目难忘。我好奇道:“这么便宜不亏本?”她倒大喇喇笑了:“我卖的不是扇子,是古韵。这不是做交易,是扇子选择与你心灵相交。”攀谈几句,这才知道她是东北女人,凭着对古典文化的热爱,背井离乡,抛弃了令人艳羡的工作和
心疼她的男朋友,毅然选择与西施一起长居太湖。她娓娓道来西施范蠡泛舟太湖背后的坚守与爱情,声情并茂背诵着《响屉廊》,诉说西施沦为政治工具的悲惨遭遇,却由衷选择相信范蠡对西施的爱情。在她曼妙的声线里,她总是选择相信美好的爱情,选择去背负所爱事物的重量,从不计较利益得失。
她总是用柳如是打趣古稀之年丈夫的诙谐来“挖苦”自己:“我这黑的面,白的发,怎敌你白的面黑的发?”她直白的讲:“我三十六了,没对象。”却每每乐此不疲的沉溺于对范蠡爱情的坚守中,清闲微笑,眼角细密的纹路衬得两只眼恍若欢快游走的鱼。
我有些心酸:“后悔吗?”她果断摇头,从不后悔,倔强的抿紧唇,十分害羞的垂下眼,不好意思表露自己的情感,两只手紧紧的贴着裤缝,不愿再多聊了。
我只好转头盯着背后蜿蜒曲折的长廊,死气沉沉的浮在水面上,像一条奄奄一息的蛇,寥寥无几的游人步履匆匆。真是极少有人愿意回首前朝了。红尘滚滚,紫陌喧嚣,现代人沉溺在物欲里无法自拔,也不愿自救,再也无侣鱼虾而友麋鹿的情怀,在欲望的浪潮里呼吸屏窒,奋不顾身。咏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骚客早已后继无人,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所谓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砖头的堆砌。
喘不过气时,女人突然喃喃,“不后悔,从不后悔。”
振聋发聩。
是的,纵使摩登时代的钢筋水泥沉沉袭来,坚守古典文化的真谛,选择与千年文明共行,谁也阻挡不了。
我大踏步向前走去,我想我毕生都不会忘记那把美丽的扇子。
选择是主动前进
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
俞敏洪曾说过:“弱者,总是在自己最失意的时候辞职离开。寄希望于环境的改变能带
来点儿什么。而强者总是在自己最灿烂的时候辞职离开,寻求更高更远的天地。
这二者,看似都是在选择,选择离开。其实不然,弱者,仍是被选择,“物竞天择,适
者生存。”弱者被环境淘汰,更没有勇气争回主动权,只得逃避、藏匿„„而后者的选择来自一份勇气与信心。从一座山峰毅然而下,才能攀上一座更高的峰,选择应该是主动前进!
我们要抓住选择权,生命在于主动的前行探索,“选择”逃避和停滞这不是选择,而是
等待着命运的车轮推着你前行,最终它只会碾过你,所以,只有主观上的积极才意味着有权选择。
也许,许多人都听说过吴晶的故事,从我们这样一个平凡的小镇挺进哈佛的盲女,18
年前,因视网膜肿瘤,年幼的女孩不得不进行眼球摘除手术,那意味着从光明走进黑暗,然而在彻底失去光明的时刻,她却选择默默地将春天放在心里,也许,走进“黑暗”的她此刻在别人眼里只得被动的在命运的漩涡里流转,等待命运对她的选择,可她偏偏有股不甘心被选择的傲气,于是,逆转生命的轨迹,他开始追赶着生命的主动权。
在父亲的支持下,她成为南京外国语学院建校以来破例收下的第一个盲人学生,对她而
言,每天熬夜到凌晨一两点已成为一种习惯,每当抚摸着满满一书柜的盲文材料,一次一次顶不住压力想要放弃的时候,就想着文字的话:“一定要做个主动的人,主动抓住机会,主动掌控生活。”而她也并未让自己失望,在无法想象的心酸苦楚之后,她收到了美国八所高校抛出的橄榄枝,其中不乏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名校的身影,她的绽放让我看到我们的命运不是来源于命中注定,而是来源于我们的选择。
我们在浩瀚飘渺的宇宙中选择了这个美丽的星球,于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我们掌握着罗盘不失方向的前进,有我们自己选择着命运,选择着永恒的未来。
选择,意味着我们一直“在路上”,而那是一种不断探索前进的生命状
选择坚持
选择在生活中似乎永远无法避开,选择坚持或放弃,选择前进或后退,选择接受或拒
绝„„像站在岔路口,前方一派黑暗,看不清是险境或是桃源。心中充满对未知的恐惧,难以抉择,而主动选择更尤为不易。
然而,一旦你主动选择,就意味着你承担了选择的后果,也更需要你坚持自己的选择,实现选择的价值。
在空旷的走廊里响起了何玥最爱的歌,在病房里,这个12岁的女孩怀揣着自己最美的选择沉沉睡去。
2012年初,12岁的何玥在得知自己仅有3个月的生命时,她作出一个决定,在死后无
偿捐献自己的器官,面对女儿的选择,悲痛的父亲随口回绝了女儿“别说傻话”,然而当病情加重,何玥的要求越来越强烈,12岁的女孩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无偿捐出器官。父母看到她的坚持,心痛之余尊重了女儿了选择,在何玥离世后,医生用她的肝脏和双肾挽救了3名患者的生命。
何玥选择了捐出自己的器官去拯救他人,她的选择让父母心痛又自豪,她的坚持令国人
感动与落泪,何玥永远去了天国,但她的生命还在延续,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她的选择与坚持中升华。
《报任安书》字字血泪,司马迁在选择时的悲愤与痛苦,也让后人一阵心酸。李陵变节,司马迁义气辩让武帝龙颜大怒,一把枷锁,原本义气风发的史官被陷于囹圄。是生?是死?生,意味着要承受缧绁之辱,怯懦地苟活于世。而死,则能引决就义,洗刷前耻,展现文仕的气节与傲骨,司马迁在两难中想起《史记》尚未完成,恨私心不尽。有何颜面以死见地下家翁?司马迁终究没有效仿屈子,他选择了生,选择了所谓的苛活。
骂名如潮水般袭来,面对仕人的鄙薄,同僚的谮语,他并不辩解,默默承担。几次欲死,他都坚持,只有坚持活下来,只有活着,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死于鸿毛。一部《史记》流传至今。
司马迁选择了坚持,用生命的长度,书写华夏历史,用选择的力量诠释生命的伟大,更
用那份坚持,执着,激励几代人不灭的信念。
我们要学会自己去主动选择,我们更要学会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论这份选择在一时带给
我们是骂名还是赞誉,是不屑还是嘲笑,但只要我们勇于坚持自己心中的那份选择,我相信,在时光与世人的见证中,这份选择终会熠熠生辉!
五、自我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