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用户与服务总的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4 11:3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用户与服务总的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用户与服务总的复习资料》。

第一篇:信息用户与服务总的复习资料

第一章

第一节 信息用户与信息服务

一、信息的社会功能:

 信息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是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形式的体现。 信息的存在有三种状态:客观状态、认识状态、传递状态。 三种状态的转化都与人们的社会活动有直接关系。

信息的社会功能

 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 体现社会活动的内容与表现  促进人类的认知与思维  沟通人类需求与心理  控制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二、信息用户 1.信息用户的概念

 信息用户是指具有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和条件的社会组织与成员。 信息用户包括团体用户和个人用户

 信息需求与信息利用是判断信息用户的重要依据

 凡具有一定社会信息需求和社会信息交互作用条件的一切社会成员皆属于信息用户的范畴

 任何用户即是信息的创造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利用者

2、形成信息用户的条件

 主观条件:

一定的信息需求

一定的信息认知能力

现实的信息利用活动

3、信息与信息用户的关系

 信息只有通过用户利用才能体现存在的价值

 用户在发布、传递、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都会对信息的内容进行选择,与信息需求相匹配

 用户在选择、发布、和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必然对信息内容进行评价,以明确其利用价值

 信息和用户的关联作用表现在用户对信息的存储、加工和传播过程中

 用户在获取和利用信息的同时不同程度地传递信息,用户之间的交流与传递是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

 任何用户在吸收某一信息内容的同时必然会产生与此相关的新信息,信息只有被用户所吸收才会具有生命力

三、信息服务

1.信息服务的概念:

服务: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需要的活动。《辞海》

信息服务:是以信息为内容,以满足社会信息需求为目的的服务活动。

信息服务对象是具有信息需求的社会组织和成员。

2、信息服务的主要特征:

 社会性  知识性  关联性  中介性  时效性  指向性  伴随性  控制性

3、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

 信息资源开发服务  信息加工与发布服务  信息传递与交流服务  信息提供与利用服务

 用户信息活动组织与信息保障服务

4、信息服务与信息、信息用户的关系

 信息服务是信息与信息用户之间的连接点

 开发信息资源是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是信息服务的主要目的  信息服务终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信息需求  信息内容与用户信息需求的匹配是组织信息服务的基本依据

第二节 信息服务的发展

一、信息服务的演化与发展趋势 1.信息服务的演化

(1)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初期,人类信息活动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2)人类文明的近代发展中,使得处于分散状态的信息服务趋向了社会发展规模。

(3)20世纪上半期,初步形成了服务于社会经济的信息服务系统。

(4)20世纪中期以来,信息服务推进到网络化组织时代,服务内容及方式面临着国际大环境下信息新秩序的建立。2.现代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 从单一形式的服务向综合性服务发展

从以部门为主体的信息服务向社会化信息服务模式转变

 各种专项信息服务和系统化信息保证服务将成为信息服务业务发展的一大主流 

信息服务向多元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 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向个性化、知识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二、现代信息服务体系构成

 按信息客体类型区分:实物信息服务、交往信息服务、文献信息服务、数据服务。

按信息加工深度区分:一次服务、二次服务、三次服务。

按信息内容区分:科技信息服务、经济信息服务、技术经济信息服务、法律信息服务、流通信息服务、军事信息服务等。

按信息服务业务形式区分:信息传输服务、宣传报道服务、信息发布服务、新闻出版服务、信息提供服务、信息检索服务、信息资源开发服务、信息分析与预测服务、咨询服务、系统开发服务、信息代理服务等。

第三节 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现代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问题和内容

信息用户研究 

信息服务研究

1、用户研究的基本内容(1)用户类型研究

(2)用户信息心理研究

(3)社会因素对用户的影响

(4)用户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

(5)用户获取信息的研究

(6)用户吸收信息的机理研究

(7)用户信息保证研究

(8)用户信息培训研究

2、以用户研究为导向的信息服务研究

(1)信息服务业的社会调控与管理(2)信息服务要素的组织与研究(3)信息服务技术与方式方法研究(4)信息服务市场的拓展研究(5)信息服务社会化问题研究

二、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中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1.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认识论

(1)社会演化论(2)信息经济论(3)信息资源论

(4)信息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认识 2.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中的方法论

(1)哲学方法论(2)方法体系 思考题:

1.试析信息的社会功能和信息服务的基本特征。2.现代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图书馆服务在现代信息服务中地位?

4.用户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进行用户研究?

第二章

第一节 社会服务的社会机制

一.社会运行中的信息流

物质、能源、信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物质、能源、信息的利用成为社会发展的物质流、能源流、信息流

信息流骑着联系、指示、导向、调控的作用 书图看出:

 信息流是之各种社会活动和交往中的信息传递与流动  它伴随着社会生科研和其他活动而产生和发展

 它反应物流与社会活动的状况,维持社会有序运行和管理活动  一切社会活动都是通过信息流而组织的  信息流伴随并作用于人类的社会活动

 不同行业的信息服务机构组成了社会的信息服务业

二、信息服务业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 需求互动

(1)社会发展对信息服务业的推动力表现为社会发展对其他行业推动的“合力”,即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必须有可靠的信息服务作保障。同时导致信息需求与服务处于不断变革中。(2)信息服务业与社会运行机制直接相关,它的发展将从优化社会信息环境、资源利用、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方面作用于社会各行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 技术互动

(1)新的信息服务业务和行业的产生与发展取决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如信息传输、处理和服务的新业务。

(2)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服务的发展又全面作用于科学技术活动,并优化科学研究和技术活动的信息环境,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加及时、可靠和充分的信息保证,从面促进新的技术发展机制的形成。

 经济互动

(1)对于生产活动、科学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组织,管理信息流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败和效益,因此通过信息服务业的业务有效组织信息流,可以为社会各行业发展提供保障。(2)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和充分发展信息服务业的条件,从而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信息流”的投入,以使“物流”优化。

三、信息服务业的社会分布 1.信息服务业的划分标准 从体制角度划分

(1)公益性信息服务业:包括图书馆、档案馆、信息(情报)中心、大众信息传播服务等。

(2)产业制信息服务业:包括一切经营性信息服务实体,如广告业、咨询业、中介服务业、文献信息服务经营实体和其他信息经营服务 从业务角度划分

服务结构(图书馆、信息中心、信息公司、广告公司、电信机构等)服务方式(传递、提供、交流、咨询等)信息载体(纸质载体、电子载体、网络载体)

2、信息服务业的基本类型

(1)公共信息服务业

包括通信服务业、大众信息传播业、文献信息资源开发服务业、信息中介服务业、咨询服务业、网络信息服务业、信息技术开发服务业。(2)其他信息产业中的信息服务部门

科技技术、文化、教育、管理中的信息服务部门;信息基础设施及物质产品生产业中的信息服务部门。

(3)工业产业和农业产业中的信息服务部门(4)服务业中的信息服务部门

商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中的信息服务部门、医疗、卫生信息服务部门、其他服务行业中的信息服务部门。

3、信息服务业的职业类型

(1)通信服务者(2)信息传播者(3)文献信息服务者(4)非电子信息处理者(5)市场调研与服务者(6)中介服务者(7)咨询服务者(8)系统开发与软件服务者(9)其他信息服务者

第二节 信息服务发展的经济机制  信息服务的发展与国民的信息消费有着必然的联系  信息服务的发展取决于国家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  信息资源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信息化生产力的发展 什么是信息生产力

 信息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

 信息化生产力体现在社会信息活动中的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等能力中

 它涵盖了社会信息活动中的信息劳动者、信息劳动对象、信息劳动工具等生产力要素

一、信息生产力对信息活动的综合作用

1.信息生产力使信息服务业各生产要素的组合发生质的变化。

2.信息生产力使信息服务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三要素之间的作用方式不断优化。3.信息生产力使信息服务业结构随生产力的发展得以调整,促进行业经济的技术发展。

二、信息服务消费与工农业产业的关联 1.产业信息服务消费内容

产业活动中的生产消费是一种必要的投入,属于中间消费,其消费目的在于通过信息服务及其服务产品的利用与消耗,有效地进行产业活动,生产社会所需的产品供其他产业及社会用户消费。.产业关联

从国民经济宏观运行角度看,一个产业部门需要其他产业部门的产品与服务,同时将向其他产业或行业输出产品与服务,这种关系称之为产业关联。将所有企业按行业归类进行生产经营消费统计,同时将第一、第二信息服务部门的信息服务作核算处理,可以求出国民经济生产中的产业关联矩阵。

三、信息服务经济发展分析

1.信息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和波拉特先后对知识产业经济与信息经济的增长及其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作了研究,得出了国民经济发展与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密切相关的结论。根据波拉特的统计分析,20世纪70~90年代国民经济中的信息经济份额已达50%左右,反映了信息服务业经济—信息经济—国民经济的关系。2.信息服务业的生产率

(1)定义

信息服务业的生产率是指信息服务业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劳动效率,它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来表示。从信息服务业总体上看,其劳动生产率应从信息服务业收入所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和信息服务劳动者占整个社会劳动者的比例关系上分析。

(2)影响信息服务业生产率的因素

信息服务劳动者和劳动者所使用的信息技术是直接影响因素。

四、注重效益、实现共享

 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益是信息服务经济的目标

 影响信息服务也发展最根本的因素是效益大小与成本机制  挖掘信息资源是降低成本,扩大信息服务效益的有力措施

 降低成本的最核心路径是扩大共享,共享面越广,单个信息服务的成本就会越低 所以: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经济机制是  需求机制  市场机制  效益机制

第三节 信息服务的工作机制

一 信息服务的协同机制

 协同:同心协力,相互配合  协同的核心目标是整体的效率

 信息服务的协同机制就是进行信息服务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取得最大的服务效益

 信息服务的协同机制实质上就是追求信息服务的共享盒信息资源的共享  信息服务共享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 二 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机制

 信息技术标准化是信息服务工作的基础  技术软件标准化  技术设施标准化  操作程序标准化

三 信息服务流程的整合机制

 信息资源的高度分散,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 信息服务空间的分割,导致信息资源利用不畅  信息服务的优化组合势在必行

 形成有机的信息服务链,以过大信息服务的功能 四 信息服务业的管理

 市场化管理

市场化管理,就是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信息服务业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即从社会的宏观经济和部门的微观经济出发,实现信息服务业管理的社会化和市场化。 双轨制管理

指在市场经济中按系统协调模式进行公益制与产业制信息服务的管理。在管理上,由国家管理部门进行业务协调、公益制机构管理、产业制实体管理和信息服务市场管理,即对二元化的信息服务组织及其业务实行一元化的管理。 信息服务环境的管理

分析信息服务需求,梳理信息服务现状,发现信息服务问题,制定信息服务政策,构建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思考题:

1.信息服务业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什么是信息生产力?如何分析信息服务经济发展状况? 3.如何实现信息服务业双轨制管理?

第三章

第一节 调查分析及应用

 直接调查法  间接调查法

一、直接调查法

 直接调查法是用户研究中的一种直接方法  用户直接参与调研活动

 优点是调查面广,既可调查当前用户,又可调查潜在用户  具有详细、可靠、具体的特点

 受调查对象的限制,对调查问题的答复率不高 直接调查可分为: 问卷调查

(1)调查表法的实施步骤

确定调研内容及范围—设计调查表—将调查表交给被调查者—回收调查表—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2)采用调查表法进行用户研究应注意的环节

①被调查对象的选择;②调查表的设计;③调查结果的分析 实地调查

 是在与用户的直接接触中考察、研究用户的一种直接方法  一般用来研究重点用户的信息需求和相关问题  具有真实性、可靠性特点 实地考察法的基本程序为:

 根据需要确定实地考察的用户对象及调查的目的、内容与业务要求  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的时间、地点、方式及安排

 进行考察,及时发现问题,调整进度,得出初步结论和获取进一步分析的资料  汇总考察材料,编写考察报告,明确报告的应用范围,提出相关建议 访问调查

又称访谈法、问答法

是根据研究目标直接向用户提问,从而获取询问信息,然后引出研究结论的一种基本方法

与用户书面联系、与用户交谈、与用户进行非正式接触、出席有用户参加的各种会议、与用户定期会晤等途径进行

采用问答法进行用户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

 明确调查目的,围绕研究课题准确地提出被调查者需要回答的问题  选择典型的、重点的调查对象

 对调查结果应做出多因素分析,引出客观的结论 信息反馈

 信息反馈法是一种利用信息服务中用户反馈信息进行用户研究的方法

 其反馈信息的获得出自信息用户咨询、用户培训、与用户的联络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活动

 具有可靠、具体的特点 信息反馈法的步骤:

 在信息服务中有目的地建立服务信息反馈制度,确定反馈形式、内容和途径  搜集、处理和分析来自用户的反馈信息,组织深层研究  提交分析、研究结果,用于改善用户信息服务工作

二、间接调查法

 是通过调查与用户有关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

 虽然不直接与用户接触,但所调查的各种资料却与用户的活动息息相关  是利用一定的媒介与用户交往的调研方法  具有调查可靠和使用灵活的特点

1、交往观察法

 伯恩(Bourne)1962年称为“交往观察”(traffic observation)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文献调查分析法

 是通过调查用户利用文献的情况,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 其调查内容包括:论文后的引文出处;书目中列出的文献;图书馆外借记录;参加咨询的提问和答复;文摘

2、用户资料与信息服务业务资料分析

 用户特征资料调查分析

 用户其他资料调查分析(业务活动资料,但缺乏准确性和概括性) 信息业务资料调查分析法(存在局限性)

第二节 统计与测量及其应用

一 统计与测量的要点与要求

1、统计与测量的含义:

 统计是指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调查对象的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统计活动的总称。

 测量就是利用某种量化方法测定研究对象某方面特征的操作过程。通过测量获得的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量,称为测量量,即待测客体有待衡量的特征量值。

2、用户研究中统计测量要点

 应确定被测量的客体

 确定测量量,即待测客体所反映出的有待研究的特征和方面  明确待测客体之间相互联系与统计测量规则

3、用户研究中统计测量的基本形式

 利用定性—定量方法从用户调查入手,量化定性资料  根据测量项目特征,利用统计方法获取用户特征资料

4、用户研究中统计测量的基本要求:准确度、可信度 二 用户研究中的统计测量内容与方法 1.类型测量

将测量对象按其质的特征进行区分,辨别异同,以确定测量的类别并按类获取测量对象的特征资料。目的在于辨别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在某一属性上的本质区别,以此获取类型测量资料。

2、次序测量

 又称之为次序级测量

 解决研究总体中各个体的的排序问题  次序测量在类型测量基础上进行  次序测量具有两方面含义:

(1)在类型测量的基础上对同类或同属性元素进行排序;

(2)按类的次序进行统计测量,获取用户的特征数据

3、区间测量

 区间测量表示测量与差额的关系,其要点是在统计测量中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构造有序排列的具有一定差额的区间段,然后分段进行测量  区间测量在排序基础上进行,因而又称为区间级测量

4、关系测量

 用户研究中,按一定的标准统计测量各元素之间量的关系,这就是关系测量的内容  根据分级测量理论,关系测量又称为关系级测量 三 用户研究中统计测量的处理与分析

 列表、做图、分析与计算 四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检验

 得出用户定量研究的结论  统计分析结果的检验

 统计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第三节 抽样方法及其应用

一 用户研究中的抽样原则与步骤

1、抽样的基本概念

抽样是从总体中抽取作为观察客体的部分个体代替对总体的全面研究的过程。被抽出的个体被称为样本。

 样本的特点:由模拟对象相同的元素所组成、容量必定小于被模拟的总体。 样本误差:将样本的统计结构对于相应的总体结构之间的偏差称为样本误差。 样本误差的类型: ①随机误差 ②系统误差

2、抽样的一般原则

 完整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对等性原则、方便性原则

3、抽样的基本步骤

 根据研究任务,确定样本结构  搜集和整理总体的有关资料  确定抽样的方法与途径  对总体进行抽样

 处理抽样数据,提交抽样结果

二、用户研究中的抽样组织与结果处理 1.单级抽样

单级抽样是指对总体所进行的一次性个别抽样。在抽样过程中,既不需要对总体分组,也不需要对总体分层。这是用户研究中常见的一种抽样 2.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也称为类型抽样。在抽样过程中所谓分层,就是将总体划分成统计性质相同的若干组,使所要调查指标的变动幅度在组内比在各组之间小。在总体分层基础上的抽样称为分层抽样。3.多级抽样

多极抽样是对总体分级进行多次抽样的过程,通常在总体中缺少观察单位资料的情况下采用。在抽样中,组织第一级抽样,只要具有抽样特征分布的资料就足够了;组织第二次抽样,只要有第一级抽样单位的资料就够了;依此类推。采用多级抽样时,抽样单位在每一级上都发生变化。思考题:

1.简述调查分析法的类型与特点。

2.什么是统计与测量?在用户研究中有那些要点与要求?

3.什么是抽样?信息用户与服务研究应遵循哪些原则进行抽样?

第四章

第一节 信息用户的类型与特征 一 社会信息传播中的主要方式

 社会信息交流与传播是指在特定环境中借助于一定的信息载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信息接受、信息利用与信息共享的过程

 社会信息交流与传播是社会信息利用与共享的互动过程

 社会信息交流与传播的主要方式:人际信息交流(直接交流)、组织信息传播(间接交流)

人际信息交流与传播

 人际信息交流与传播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文字、表情、行为等方式传递、交流、利用信息的过程  信息传播范围较小

(通常只在个人之间进行,如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同行之间所进行)

 信息反馈及时

(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受者能在较短时间内作出反应) 直接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交流双方能够直接进行人际沟通,以有效控制和调节社会信息传播与流通的范围)组织信息交流与传播

 组织信息交流与传播是指组织内各成员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过程

 组织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通道主要有三种:

组织内自上而下的传播

组织内自下而上的传播

组织之间的横向传播 大众交流与传播

 是通过专门社会机构复制大量信息,并按照一定的模式传递给公众,从而实现众多社会成员共享信息目的的过程

 大众传播的主要特征是:信息传播者通常是一个专业机构,如报社、广播电台、广告公司等,信息接受者是社会大众;信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经过复制或加工进行传播

二 图书馆用户的类型与特征 1.图书馆用户的含义:

 图书馆用户是一个特指的概念

 指具有信息需求和利用能力,并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个体和社会团体

 是社会信息用户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

 图书馆用户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图书馆的一切业务活动,都是以组织和指导用户信息利用活动所展开的。

2.图书馆用户的结构

 图书馆用户的结构是针对图书馆用户队伍的组织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它是指构成图书馆用户队伍内在联系的各种因素。 包括构成图书馆用户的各种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图书馆用户队伍的构成结构:  职业结构  知识结构  年龄结构  性别结构

 民族结构

 特殊生理结构

(1)职业结构的作用与影响

 职业结构,是指图书馆用户在信息资源利用中所体现出的职业信息利用规律  它主要表现在职业需要、职业兴趣、职业爱好等特征上  职业结构的作用是能反映出读者稳定而持久的信息利用倾向

 不同的职业结构,可以构成不同类型的读者群;稳定的职业结构,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影响和制约着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利用的内容

(2)知识结构的作用与影响

 知识结构,是指图书馆用户在选择信息内容的学科范围与利用深度时所运用的知识体系

 主要体现在图书馆用户的文化教育特征上(即:具有不同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图书馆用户在信息内容的选择范围与深度、利用方式及目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知识结构的作用是能够反映图书馆用户对信息内容的接受能力和利用方式

知识结构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用户的信息接受量,同时也影响着对信息内容的利用深度与广度

(3)年龄结构的作用与影响

 年龄结构是整个社会信息用户智力构成的一个重要的亚结构  它是指图书馆用户队伍中各个年龄组成员的构成比例

 其作用在于反映不同年龄阶段的信息用户在接受和理解信息内容时的心理素质及智力状态

 是影响用户智力构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4)性别结构的作用与影响

 性别结构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特征

 性别上的差异,使图书馆用户在信息内容的选择范围和利用方式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 在文献的阅读兴趣上,男女读者对文献内容的选择具有不同的指向;在信息利用能力上,男女用户表现出不同的技能优势 图书馆用户结构的整体特征

 图书馆用户是有层次的整体。它是由不同层次的用户群组成的有机系统。

 由于相同的社会环境、文化教育和社会任务,使这些用户产生相同的信息需求和阅读兴趣,具有相同的信息利用规律。

由于用户本身的年龄、性别及文化、环境的差异,使用户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信息资源利用特点。

3、图书馆读者的类型

划分图书馆用户的依据

图书馆用户的各种结构特征

 用户在图书馆的活动方式

 用户在图书馆的组织形式

按照结构特征组织的图书馆用户类型

 职业结构:工人用户、农民用户、学生用户、教师用户、军人用户等  知识结构:一般用户、科研用户、专家用户等

 年龄结构:儿童用户、少年用户、青年用户、老年用户等  性别结构:男性用户、女性用户 按照用户在图书馆的活动方式

 正式用户:在图书馆建立了正式的服务关系的图书馆用户

 临时用户:没有建立正式的服务关系,偶尔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用户  正式用户和临时用户对图书馆资源享有不同的使用权限。按照用户在图书馆的组织形式  个人用户  集体用户  单位用户 个人用户:

 个人用户是图书馆用户队伍的主要类型。

 是指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社会成员。

 通常可以根据用户的结构特征划分为多种不同特点的个人用户。集体用户:

 集体用户是指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如读书小组、写作小组等)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用户类型

 集体用户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共同的信息需求和相同的信息资源利用能力 单位用户/团体用户:

 是指以固定机构为单位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的用户  是一个信息资源传递的中转机构

 一方面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向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的图书馆借阅或调阅文献;另一方面又直接传递给用户使用

单位用户/团体用户包括:  图书馆固定的服务单位

 图书馆的分支机构

 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的兄弟图书馆

4、图书馆用户的转化和发展

注重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需求

重视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图书馆意识和信息素养的教育 把具有潜在信息需求的社会成员转化为现实的图书馆用户

第二节 信息需求的差异与规律

一 信息需求的机理 1.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对延续和发展生命所需客体条件的需求与反映

对人来说,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而力求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 它通常以愿望、意向的形式被人所体验和表现

人的需要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它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其发展变化要受到社会生产发展和分配性质的制约 需要在人的行为所起的作用:

它是激励人们积极行动的原因和源泉

需要激发人们的思维和意志等心理活动,以一定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心理体验,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

2、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信息需求

生活中的需求表现、职业工作中的需求表现、社会化中的需求表现 所以:信息需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信息载体、信息内容、信息系统以及信息服务表现出来的需要。它是人们社会需要的具体体现。

3、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

是图书馆用户在从事各项具体实践活动中对某一特定文献的信息内容表现出来的不足感和求足感

信息需求是一种精神需求和知识信息需求

信息需求的实质,就是通过信息利用活动从文献信息资源的内容中获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1)信息需求是一种社会需求

图书馆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图书馆服务人员之间是一种社会关系 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产生和发展受社会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图书馆用户对文献信息内容的选择与评价标准,取决于社会活动的内容和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图书馆用户对文献信息内容的需求发生变化(2)信息需求是一种精神需求

通过对文献信息内容的阅读与利用实现精神上的交流 是一种满足个人发展的心理需要

各种内在的需要、愿望和意向是信息需求的心理支撑(3)信息需求是一种个人需求

信息需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反映出个人的阅读态度与阅读愿望

信息需求与个人的思想意识活动以及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着直接的联系 是在个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心理倾向 信息需求因人而异,变化多端,具有很大的差异(4)信息需求是发展变化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水平日益提高,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的阅读欲望日益增强

原始的信息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又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和新的信息利用行为,从而满足新的信息需求。

二、信息需求的类型结构与类型 1.信息需求的结构状态

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发展变化的,并且受着时、空的限制

用户信息需求是一种“运动状态”的结构

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非文献信息需求服务设施物化信息交往信息服务活动文献信息需求服务系统信息载体

2、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类型(1)社会型信息需求

是指许多图书馆用户共同具有的、体现出鲜明的社会特点的信息需求。反映了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潮流的需要。

对文献信息的利用过程来说,表现出借阅数量庞大,阅读时间集中,阶段性强的特点。(2)职业型信息需求

是指图书馆用户在从事专业学习、工作、研究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职业特点的信息需求。往往与用户所从事的职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 使图书馆用户具有明确的利用目的和要求;

使图书馆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表现出明显的针对性特点。(3)研究型信息需求

是指为了解决某一研究课题,完成所担负的具体研究任务而产生的信息需求。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具有长期的指向性和专业性;

对信息内容具有全面系统、专深具体、新颖及时和针对性强的特点。(4)兴趣型信息需求

是指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而产生的信息需求。

通常受读者个性心理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个人的兴趣倾向和心理素质特征。稳定的兴趣型信息需求是用户个人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

三、满足信息需求的规律

1、最省力原则

信息用户在选择信息资源时表现出两个现象:首先选择最容易获取的信息源;其次选择信息源的可靠性和质量。

信息用户往往表现出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获取信息的耗费,而不惜牺牲所得信息的质量。

2、穆斯定律

穆斯(Mooers)发现:一个信息检索系统,如果对主体来说,取得信息比不取得信息更伤脑筋和麻烦的话,这个系统就不会得到利用。在众多信息资源系统面前,用户往往选择最容易利用的系统。

3、马太效应与罗宾汉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对少数强势信息用户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需求量将越来越高于平均水平;在信息行为上表现为力图占有更多更新的信息资源

对弱势信息用户而言,则可获取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少 出现信息鸿沟和信息利用的不公平现象

四、影响信息需求的主要因素 1.信息用户个人因素

用户的职业与工作任务 用户的职责和作用

用户所受的教育及知识水平用户个人志趣与特点 用户个人的信息素质 用户智力的发展 2.服务环境的因素(1)服务的社会环境

社会政治制度与政策 社会经济与文化 社会教育与信仰

国民信息素质与信息能力(2)服务的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的状态与利用 服务的地理区域和条件 服务区域的地貌和位置 3.服务系统的因素

文献信息的内容与载体 服务人员的态度及行为 服务设施的布局 服务技术条件

服务质量与服务价值

第三节 信息行为的产生与表现

一 用户信息行为的基本规律 1.什么是用户信息行为?

信息行为(information behaviour)是人类为满足生存、工作、学习和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行为。

通常是指信息用户为满足信息需求而以各种方式进行信息的查寻、传递与利用的行为。信息行为是在信息需求的推动下产生的一种行为。信息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2.信息行为产生的过程 需要行为动机行为目标目标行为 3.用户行为的发展阶段

信息各种特征的感知 信息内容的分析和评价 信息内容的理解和利用

二、信息行为的主要表现 1.信息行为的心理表现

知识化需求(信息、主题、学科)数字化获取(快速、直接、方便)集成化利用(资源、服务、设备)个性化服务(需求、兴趣、能力)互动式交流(影响、制约、平衡)2.信息行为的社会表现

信息查询行为(信息浏览与检索)

(1)信息浏览:无需精确表达信息需求和检索策略,力图通过随意的查找发现和获取相关信息的过程。

(2)信息检索:按照一定的标识系统和检索策略,从信息集合体系中查找出所需信息的过程。

信息整合行为(信息分析与整理)

(1)信息分析:用户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判断与研究,并找出重要信息内容的过程。

(2)信息整合:用户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信息需求对信息内容进行比较、选择、压缩和综合的过程。

信息利用行为(信息利用与交流)

(1)信息利用:用户根据通过信息分析与整合,将信息内容纳入自己已具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并形成新知识的过程。

(2)信息交流:社会成员之间借助于共同的符号系统传递信息的过程。

三、用户信息行为的模型 1.埃利斯信息寻求行为模型

埃利斯(Ellis)在对各类社会科学家个体信息搜寻模式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信息搜寻活动的六个特征: 开始、联接、区分、证实、结束 2.威尔逊信息寻求行为模型

英国情报学家威尔逊教授早在1981年就提出了自己的信息寻求行为模型。该模型有两个基本主张:(1)信息需求并非是最原始的需求,而是源于更为基础性的需求—即心理、认知和感情三方面的需求,其中每一种需求又应不同的背景(个人、社会角色以及环境)而异;

(2)在寻求可以满足需要的信息过程中,需求者可能会遇到来自于同样背景之下的不同障碍。

四、用户信息行为发展的主要障碍 1.用户所在部门组织结构的障碍

任何组织的信息交流机制与组织机构均存在某种对应关系,这是由于组织内部的信息传播与汇集往往按组织结构展开。

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组织内用户的纵向与横向信息交流的展开和信息获取效率的提高。

2.信息源的障碍

信息源分布的分散性,导致某些信息处于“获取”与“交流”渠道之外。有些信息,特别是组织的内部信息,往往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流通,导致信息交流的不畅。信息源的语种结构多样性,使得交流受阻。

某些信息源与信息交流方式不协调,导致交流效率不高。3.信息载体的障碍

信息载体的形式复杂,某些信息常具有多种形式,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递 许多专指度很高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载体形式单调,甚至有的仅以口头形式流传,从而导致交流效率不高

4.信息处理与传递技术障碍

信息处理手段和传递技术不仅关系到用户是否能及时获取信息,而且关系到信息传递是否失真,决定着用户的信息利用效果

远程数据处理和通讯技术已能将计算机同电话、传真、数据库以及通讯卫星相连,构成一个将图像、声音和记录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信息处理传播网 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改善用户的信息获取和利用状况 5.社会信息意识与素质障碍

社会的信息意识是组成社会成员对信息的意识化倾向 信息意识和素质从整体上影响着用户的信息活动,关系到信息获取的全过程,如果形成障碍,势必对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完整性产生影响

克服社会信息意识和素质方面的障碍应从优化全社会的信息形态着手 6.社会信息工作的障碍

社会的信息工作是用户进行信息交流的外部条件,借助于信息服务,用户可以进行有效的外部信息交流,完善其交流渠道

克服这一障碍的途径是从总体上加强信息工作的社会基础,开拓和完善社会的信息交流和传播渠道

第四节 信息心理对信息行为的影响

一、用户信息心理研究的内容与影响 1.什么是用户信息心理:

指用户在信息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表现出来得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

它是信息用户在信息资源收集与利用中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意志等心理活动的具体表现。2.研究用户信息心理的目的

掌握信息用户在信息资源利用中的心理需求规律; 分析用户信息需求的发展趋向;

制定与用户需求相适应的信息服务策略。3.用户信息心理研究的内容

用户在信息感知中的认知过程和现象。用户在信息内容利用中的心理意向与特征。信息心理与信息服务之间的影响关系。4.用户心理研究的意义

有助于指导信息服务工作的实践,发展和完善信息服务理论体系。有助于制定相应的信息服务对策,建立科学服务体系。

有助于观察信息用户的心理变化,强增用户与信息服务人员的互动交流。

二、用户信息心理活动过程 1.信息用户的心理认知过程

是对信息资源的个别属性进行感知并作出综合反映的过程 对信息资源的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信息内容的加工过程,是对所接受的信息内容进行输入、检测、存贮、加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

要求调整人们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等心理活动,使之处于高度的、积极的紧张状态,以完成对信息内容的完整认识(1)信息用户的感觉

感觉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所作出的直接反映 它是认识世界的感性阶段,是我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也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是人的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产生感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定的客观事物进行足够强度的刺激 主体的觉察和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 总之:

信息用户的感觉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般来说,信息用户对自已喜欢的、符合需要的信息内容容易产生感觉 对信息内容的感觉是信息利用活动的开端(2)信息用户的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作出的整体反映

是将各种具体的、特殊的感觉材料进行理解综合,并加以解释,从而组成具有一定意义的对象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多种感觉相互联系和综合活动的结果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继续 用户对信息内容的知觉:

受主观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用户的知识和经验直接影响着知觉过程

知觉是外部刺激和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知觉的特点: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3)信息用户的注意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是贯穿在整个心理活动过程之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 注意的作用在于促使感觉向知觉分析转化,进而使知觉分析向信息加工和贮存转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注意可分为:

无意注意:是指一种没有自觉目的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作出努力的注意。以下情况容易引起信息用户的注意: 能够满足某种信息需求的文献信息; 与用户有特殊感情的文献信息; 符合用户阅读兴趣的文献信息; 与用户知识体系相关的文献信息; 用户当时良好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4)信息用户的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信息用户的思维是指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内容特征进行理性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信息用户对信息内容的高级而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 思维活动的基本特征:

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概括和反映信息资源内容之间的本质联系与分布规律 具有定向性、扩展性、主动性等基本特征 思维的意义与目的:

通过思维活动来认识客观事物或现象,获得精神上的体验和满足

进行学习和积累知识经验,为充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存贮知识和能量 其目的是在信息资源利用中得到精神上得到积极的体验与享受,在联想中获得精神的满足。

2.信息用户的情感过程

信息用户的心理情感是在信息资源内容与信息需求匹配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体验

当信息内容符合用户的现实需要时,就会采取积极的肯定的态度,产生热爱、满意、愉快等内心体验

它是信息用户心理活动的一种情绪上的反映,对用户的信息行为有着积极的意义 它能激发信息用户对信息资源利用的热情,对信息利用活动形成巨大的鼓舞力量 影响信息用户心理情感的主要因素: 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 社会环境和需求

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与内容特征 3.信息用户的心理意志过程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发展自身能力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 用户的心理意志是指: 用户在信息资源利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有目的地、自觉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充分利用信息内容的心理活动过程。用户意志过程的两个基本特征: 行为目的的自觉性特征 克服困难的品质特征 行为目的的自觉性:

用户对信息活动的意志体现,是在有目的的信息资源利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 是信息用户有目的的自觉行为,是意志与目的的结合,体现了用户信息心理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如科研读者对于专业文献的利用 意志与认知、情感过程的联系:

信息用户的意志体现是建立在对信息内容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之上的;

用户的信息心理情感影响着信息用户的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对信息用户的心理状态和外部动作产生调节作用。

三、各种信息心理对信息行为的影响 1.信息动机

在信息活动中,信息需求是产生信息行为的前提条件,但真正推动信息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内部动力是图书馆用户的行为动机。对图书馆用户信息动机的分析和研究,也是我们认识和把握用户行为规律的基本内容之一。

什么是动机:

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因素 通常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 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其一,引起和发动个体的活动;其二,指引活动向某一目标进行;其三,维持、减弱或增加活动的力量 用户的信息动机:

是指反映图书馆用户需求,引起信息行为,满足信息利用愿望的内部动力 它反映了用户的内在心理活动以及信息内容选择的主观意向 是激励和维持用户开展信息活动的心理因素 信息动机对信息行为的影响: 唤起用户行为的产生 强化信息行为的发展 提高信息行为的效应 2.信息兴趣

信息兴趣是信息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倾向

是用户对信息资源选择性态度的反映及用户信息心理活动的情绪表现 什么是兴趣:

是指人们积极探究客观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兴趣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培养起来的 信息兴趣:

是指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载体、符号和内容表现出来的积极探究的认识倾向 是人们信息意识活动的具体反映

是一种具有稳定性和趋向性的心理表现 信息兴趣对信息行为的影响: 信息兴趣的选择作用 信息兴趣的准备作用 信息兴趣的促进作用 信息兴趣的强化作用 3.信息能力

能力是指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信息能力是指图书馆用户在文献信息利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驾驭文献内容的能力 包括文献的选择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和运用能力 信息能力对信息行为的影响: 影响用户对信息内容的评价 影响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选择行为 影响用户对信息载体外观的鉴赏 思考题:

1.图书馆用户队伍的组成结构有哪些? 2.各种类型的信息用户具有什么特征? 3.影响用户信息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用户信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有哪几个过程? 5.用户信息行为发展有哪些主要障碍? 6.信息心理怎样影响用户信息行为的发展?

第五章

第一节 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的构成

一、什么是文献信息服务体系 1.文献信息服务的含义

文献信息服务通常被人们称为图书馆服务、图书馆读者(用户)服务、图书馆信息服务等。它是指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和各种服务方法,为最大限度满足图书馆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过程。文献信息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

是一个充分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系列活动过程 是向信息用户提供文献及文献信息内容的服务活动。它是一种具有较高知识含量的服务活动。文献信息服务的目的与实质

服务的目的:通过对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各种文献信息需求,从而提高社会知识资源的利用率

服务的实质:就是向用户传递文献信息和知识内容

它是面向社会成员传递文献信息内容的服务,是向社会传播知识的服务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知识资源共享是文献信息服务奋斗的终极目标 2.文献信息服务体系

所谓体系(system),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是指由文献信息资源、文献信息服务方法、文献信息服务技术、文献信息服务管理等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以最大限度满足信息需求为目的的有机整体 文献信息服务涵盖了三方面:(1)文献提供服务

是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内容,也是图书馆基本的服务。是指根据用户不同的文献需求,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进行文献的借阅与传递等服务活动 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 纸质文献资源、电子文献资源 文献提供的主要方法: 文献外借服务 文献阅览服务 文献复制服务 文献传递服务(2)文献信息服务

是指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信息线索、信息内容、信息知识的服务活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通常包括: 图书馆的现实馆藏资源、图书馆的虚拟馆藏资源 书馆信息资源具体指:

图书馆纸质信息资源(图书、书目、索引、各种资料等)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电子图书、光盘数据库等)

图书馆网络文献资源(网络期刊、网络数据库、网上知识资源)

文献信息服务的主要方法:参考咨询服务、信息检索服务、信息报道服务、专题信息服务

(3)文献知识服务

图书馆的知识服务:

图书馆知识服务是指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化的服务。

具体来说,是指通过对信息与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和重组,参与用户的活动过程之中,提供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

它是图书馆服务的最高层次。也是图书馆提供增值服务的有效方式。图书馆提供知识服务的条件: 充满智慧的图书馆员;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及工作环境; 丰富的信息资源及合作的服务方式; 先进的工作平台及信息技术。知识服务的主要方法:

知识门户与信息推送服务、信息导航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科技查新服务、定题服务、个性化服务、集成化服务 图书馆服务的关系:

文献服务是图书馆的基础服务; 信息服务是文献服务的拓展; 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内容的延伸。

三种服务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形成图书馆服务的有机整体。

二、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的内容与范围 1.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的结构要素(1)文献信息服务的对象: 图书馆信息用户,也称为图书馆读者。

广义上:是指具有信息需求和信息利用能力的一切社会成员 狭义上:是指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社会成员 图书馆信息用户

图书馆的现实用户、图书馆的潜在用户 利用图书馆的任何个人、集体和组织。

图书馆用户既是文献信息的利用者,也是图书馆服务的接受者(2)文献信息服务的条件:

图书馆资源包括: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资源、建筑设备资源、各种劳动成果资源

图书馆各种资源的关系:

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基础; 人力资源是图书馆高质量服务的重要保障; 信息技术资源是图书馆深化服务的技术手段; 建筑设备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载体平台; 劳动成果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基本体现。(3)文献信息服务的方法:

是指针对用户特定的信息需求所采用的服务方式和手段,是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主要方式。图书馆服务方法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整体,各种服务方法相对独立,同时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4)文献信息服务的管理:

是指应用科学方法和管理技术,对图书馆服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过程。是图书馆服务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 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各要素的关系: 信息用户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和目标;

图书馆资源是图书馆服务工作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服务方法是图书馆服务的基本手段;

组织管理是图书馆服务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2.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组织的主要内容(1)研究与组织信息用户

信息用户是文献信息服务的基本对象,信息用户的需求体现了不同层次社会成员的需求,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图书馆生存的土壤,也是推动图书馆服务深入发展的动力 研究与组织用户的具体内容: 用户队伍的组织与发展;

信息心理及行为规律的观察与分析 ; 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的调查研究; 社会信息需求的整体考察与研究。(2)组织各项服务活动

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采用各种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图书馆资源,有针对性地向不同类型的信息用户提供文献信息内容,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的过程。组织服务活动的主要内容:

建立完善的图书馆服务方法体系 ; 提供合作的图书馆服务方式; 开展文献信息内容的调研服务; 进行文献信息内容的导航服务。(3)服务宣传与用户教育

用户宣传与教育是图书馆提供的间接服务形式.是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具体体现.服务宣传与用户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进行文献信息内容的宣传报道,推荐优秀文献; 提供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的指导; 普及与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 ; 开展利用图书馆知识的宣传与教育。(4)文献信息服务的组织与管理

是以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活动,是控制文献信息服务系统正常运行的活动,是调整目标,纠正偏差的过程 服务管理的具体内容:

服务对象的管理、服务人员管理、服务设施管理、服务平台管理 图书馆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

组织与研究用户是文献信息服务的前提条件; 组织服务活动是文献信息服务的具体体现;

组织服务宣传与教育活动是文献信息服务的基本要求; 服务管理是文献信息服务活动的根本保证

三、构建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的原则 1.构建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的基本理念

服务理念是文献信息服务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反映了人们对文献信息服务活动的理性认识,同时也反映了文献信息服务活动的基本准则

服务理念包括了文献信息服务服务活动的宗旨、精神、目标和原则,是图书馆及各类信息机构开展信息服务的行为指南(1)人性化服务的理念

人性化服务是文献信息服务的基本理念 人性化服务就是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人在社会发展中的特点和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是“人性化服务”的最终归宿。(2)公共与公益性服务的理念

公共与公益性服务是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基本精神 公共与公益是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公共与公益也是国际图联组织倡导的精神

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机构,应追求服务的最大社会效益(3)知识与智慧服务的理念

知识与智慧服务是文献信息服务的基本信念 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智慧是人们发展的能力,人类的历史就是知识和智慧的不断传承。图书馆是弘扬人类文化的重要阵地,文献信息服务就应充当传承人类知识和智慧的通道与桥梁

2.构建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的基本方针

“用户至上,服务第一”的指导方针

是以用户信息需求为主导和核心,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准则开展各项服务活动 是以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活动 “用户至上,服务第一”方针强调:

用户的信息需求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动力 文献信息服务应以用户信息需求以及信息行为的特点为核心 文献信息服务应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为最终目的 3.构建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1)主动服务

从广义上说,是指以用户和社会的文献信息需求为核心,以积极的态度和服务精神,采取各种措施主动地为社会服务 从狭义上说,是指文献信息服务服务工作者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主动地投入和参与信息服务活动之中,深入细致地提供用户所需要的文献信息服务 图书馆员主动服务要求:

图书馆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2)充分服务

是指应全面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充分发挥文献信息机构的社会职能。是阮岗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的具体体现。是平等服务、自由服务的具体要求。

充分服务原则要求做到:

扩大文献信息服务的范围,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效率 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推送服务 注重用户信息需求发展与变化的趋向(3)平等服务

是指在构建和实现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时,应考虑不同种族、肤色、国籍、年龄、性别、宗教、语言、地位或受教育程度的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平等的文献信息服务,以保证所有用户自由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权利平等服务原则倡导: 信息用户之间相互平等;信息用户与图书馆员之间相互平等;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平等(4)区分服务

是指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特点,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提供不同内容、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文献信息

是由文献信息机构的性质、任务和服务方式的多种功能所决定的 是由多层次、多级别的信息资源结构与用户需求结构所决定的 是由文献信息服务的各项社会职能所决定的 区分服务要求做到:

根据用户的需要和文献信息资源的使用特点,分别设置具有各种功能的部门和机构 针对用户对不同类型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规律和特点,进行分别组织,提供分别服务 根据文献信息服务社会职能的具体要求,组织与利用信息资源(5)科学服务

是指遵循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客观规律,按照科学的思想.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管理措施,组织文献信息服务活动

它是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文献信息服务社会价值的具体表现 科学的思想,是指着眼全局,善于运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以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充分、有效地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为依据,加强各方面的联系,搞好平衡协调工作

科学的态度,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不搞浮夸,不追求表面形式,不片面迎合用户,而是进行深入地调查与研究,切实帮助用户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科学的方法:是指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先进的、实用的、有效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科学的管理措施:代表着文献信息和用户的根本利益,是顺利开展服务工作的保证。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强调服务质量管理,做到有章必依,遵章必严,违章必究 各种原则之间的关系:

主动服务的原则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根本原则;充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总目标;平等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基本精神;区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总政策 ;科学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文献信息服务的类型与要求

一、文献信息服务业务的基本类型

1.按照“服务”所提供的文献信息产品形式进行分类

(1)印刷型文献信息服务(2)电子型文献信息服务(3)图片、照片型文献信息服务(4)音像型文献信息服务(5)数据文献服务 2.按服务所提供的文献信息加工深度区分

(1)一次文献信息服务(2)二次文献信息服务(3)三次文献信息服务 3.按文献信息服务的内容区分

(1)科技文献信息服务(2)经济文献信息服务(3)法规文献信息服务(4)技术经济文献信息服务(5)军事文献信息服务等(6)农业文献信息服务 4.按文献信息服务的方式区分

(1)宣传报道服务(2)文献借阅服务(3)文献复制服务(4)文献代译服务(5)专项委托服务(6)文献信息检索服务(7)文献咨询服务(8)系统开发服务(9)文献信息代理业务

5.按文献信息服务的手段区分

(1)人工文献信息服务(2)自动化与网络文献信息服务 6.按文献信息服务对象单向与多向性区分

(1)单向文献信息服务(2)多向文献信息服务

二、文献信息服务的基本要求 1.文献信息服务的基本关系

文献信息服务作为文献信息机构的第一线工作,是联系用户与文献信息源之间的桥梁,其目的是向用户提供他们所需的各类文献信息,确保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2.文献信息服务的基本要求

文献信息资源开发的广泛性

文献信息服务的充分性、及时性、精练性、文献信息提供的准确性

服务收费的合理性

第三节 文献信息服务的规范

一、文献信息服务的伦理规范

文献信息伦理又称文献信息道德,它是调整社会成员之间以及社会成员和社会之间文献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综合。

文献信息伦理是需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

1.文献信息服务中关于文献信息伦理的问题

个人秘密受到威胁。文献信息服务者有可能向外界透露用户关于业务工作或其他秘密,从而造成对用户的侵犯,如何保护个人秘密不被侵犯已成为用户关注的问题。知识产权的侵犯。文献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和文献信息产品的复制与发行变得简便易行,如何有效监控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保护知识权益变得十分必要。2.文献信息服务中的信息伦理体现

道德意识

包括与文献信息相关的道德观念、情感、意志、信念等。它是文献信息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因。文献信息道德意识集中体现在文献信息道德原则和规范之中。道德关系

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基础之上,以一定的文献信息道德规范形式表现出来。道德活动

包括文献信息道德行为、文献信息道德评价、文献信息道德教育和文献信息道德修养等。3.文献信息服务的道德规范

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2002年)是中国图书馆从业人员在文献信息服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规范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伦理的具体体现.美国图书馆协会制定的图书馆员伦理规范(ALA Code of Ethics)美国信息科学学会还颁布了信息专家的伦理规范(ASIS Code of Ethics for lnformation Professionals)英国图书馆协会于1983 年颁布了图书馆员的伦理规范(The library Association , Code Of Professional Conduct)日本1954 年颁布了《图书馆自由宣言》,在法律的框架内确认了图书馆在保障国民认知自由和文献信息获得自由方面承担的社会性责任和权利。1980 年,伴随着对《图书馆自由宣言》的修订,被称为是与“自由宣言”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图书馆员伦理纲领》问世

二、文献信息服务业务规范

文献信息服务业务管理规范是在社会成员之间、文献信息机构之间提供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准则,并通过调节、约束人的文献信息活动,控制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服务与利用。

按照规范形成和执行的过程进行划分,文献信息服务的业务规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形成、为社会公众所公认的、由社会文化和伦理道德所决定的业务行为规范;另一类是由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颁布的业务规范。1.文献信息服务业务规范的基本要求

与文献信息工作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形态相适应 有利于社会文献信息生产力的发展

有利于社会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国家文献信息利益的维护

与基本的社会规范(社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行为规范、价值规范等)相协调 既有对社会所有成员进行文献信息活动的约束性,又有对文献信息活动的指导、激励作用

有利于社会整体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和社会进步 2.文献信息服务业务规范的基本特性

集中性和超个人性:业务规范的集中性是指它集中地代表服务机构和用户的利益与意志;超个人性是指它凌驾于任何组织和个人之上,是社会所有成员和组织普遍遵循的准则。依赖性和互助性:业务规范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为文献信息服务的规则,在业务工作中发挥作用。业务规范的实施实体是文献信息机构以及服务对象,这两方面是相互作用的。多向性和交叉性:业务规范的多向性和交叉性可以从控制机理角度理解,在控制对象、内容、形式等方面是多方位和相互交叉的,表现为错综复杂的规范准则。3.文献信息服务业务规范内容 体制规范。包括文献信息服务业的性质、形式、结构和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观念规范。包括文献信息价值、文献信息业务道德、文献信息所有权认识等方面的规范 政策规范。由政府部门制定的可用于指导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政策,通常有“规定”、“条例”等书面形式

法律规范。在文献信息服务规范中居主导地位,法律法规内容详尽,具有高度形式化特点,规范执行具有强制性,能够起到调节和维持文献信息服务秩序、维护服务机构及用户的权益和保护国家利益的作用。

资源规范。统一规划、协调社会的文献信息资源,从开发、布局、利用、管理的角度,控制各类文献信息机构、组织和个人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占有和使用。技术规范。包括各种文献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文献信息技术设备的选用等规定。技术规范应与国际接轨,以便有效利用国外文献信息资源和文献信息服务网络。

市场规范。涉及到信息服务市场的业务范围、规模、经营单位、服务价格、服务要求以及管理方式等。思考题:

试分析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的结构层次 构建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文献信息服务方法的基本类型 怎样遵守文献信息服务的伦理规范

第六章 第一节 文献借阅服务

一、外借服务

外借服务是信息机构为了满足读者将部分馆藏文献借出馆外自由阅读的需要而采用的一种信息服务方法。

1、外借服务的特点:

方便读者阅读,不受空间限制; 降低工作量,缓解空间紧张; 诱导潜在的信息需求发生转化; 对读者进行阅读权限的控制; 文献破损率较高。

2、外借服务的种类:

个人外借、集体外借、馆际互借、预约借书、邮寄借书、馆外流动借书

3、外借服务的流程:

3、外借服务的流程:流通借阅台信息需求借阅手续流通书库流通管理系统

4、流通管理系统:

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是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分支系统。是针对图书馆的流通业务设立的专用管理模块。

流通管理系统包括:读者事务、流通事务、预约事务、专项借阅事物、流通查询、流通统计、及系统维护。流通管理系统的功能:

将图书馆流通部门的各项业务工作实现计算机化管理,并产生各种统计报表。

二、阅览服务

阅览服务是通过信息机构的各种资源以及空间设施吸引用户利用信息资源的一种服务方法。

1、阅览服务的种类:

纸质文献阅览服务、视听文献阅览服务、电子文献阅览服务

2、阅览服务的特点:

具有完备的辅助馆藏体系;充分利用阅览室空间;信息用户就室阅览;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工作人员能够认真研究与观察用户的行为。

3、阅览室的设置:

普通阅览室、分科阅览室、参考研究室 普通阅览室:

普通阅览室是为满足一般用户的学习和阅读的需要所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物理空间。

普通阅览室的组织:

单独配备辅助性馆藏信息资源;室内陈列部分馆藏信息资源;不配备任何信息资源用户可自带文献进行阅读。分科阅览室:

分科阅览室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而设置的专门阅览室。分科阅览室是阅览服务的主要形式。分科阅览室的组织:

按照信息资源载体的特点设置不同的阅览室;按照信息资源的学科类别设置不同的阅览室;按照信息用户的类型设置不同的阅览室。参考研究室:

参考研究室是为方便专家用户进行科研活动而专门设置的集阅读、研讨为一体的多功能研究室。

它通常具有规模小、专人专用;时间短,集中利用;信息内容专深,针对性强;及时更换,灵活方便等特点。

4、阅览室管理:

阅览室的管理是指对阅览室所收藏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与合理布局,以实现信息资源与收藏空间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整体功能。

5、阅览服务的发展趋势:

强化阅读指导服务;强化参考咨询服务;建立多层次的利用空间;建立借阅合一服务模式。

三、文献复制服务:

文献复制服务是指以文献缩微复制、照相复制和信息技术为手段,向信息用户提供原始文献复制品的一种服务方式。

文献复制服务的作用:提高文献利用率;节省信息用户获取文献的时间和精力;能够有效地挖掘信息资源。

第二节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

一、馆际互借服务

1、馆际互借的含义:

馆际互借服务是一种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从其他信息机构借入文献或获取文献复制品的服务方式。它是外借服务的延伸与拓展。

2、馆际互借的方式:

返还式馆际互借、非返还式馆际互借 返还式馆际互借:

是一种由文献信息收藏机构和利用机构(借出馆和借入馆)共同完成的活动。非返还式馆际互借:

信息机构为满足用户获取原始文献的需求,向建立文献传递关系的信息资源收藏机构进行文献复制品的获取活动。

3、馆际互借工作流程:

文献请求馆工作流程、文献提供馆工作流程 文献请求馆工作流程接受请求文献检索发出请求接收通知用户核对馆藏确定地点费用结算 文献提供馆工作程序:接受信息文献检索办理借出手续文献入库提供文献验收返还文献服务结算

4、馆际互借管理

馆际互借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信息服务方式,也是文献资源共享的主要发展趋势。它必须建立在有序化的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之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馆际互借的管理方法:

尊重知识产权法,加强版权保护;强化馆际互借评估,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合作建设与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自动化系统的研制与建设。

二、电子文献传递服务 1.什么是电子文献传递: 电子文献传递服务(Electronic Document Delivery)是指以电子信息的方式向建立文献传递关系的信息资源收藏机构获取和传递文献复制品的活动.2.电子文献传递的方法: 传真:利用传真机和电话线,将文字和图像按照原样传递的通信方式.E-mail: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请求,获取并传送文献的方式。FTP传输:根据FTP协议进行文献扫描和传输的服务方式。数据库下载传递: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原文数据库的文献进行下载并传递的服务方式。

3、电子文献传递系统:

Ariel软件系统:是美国研究图书馆集团(RLG)为网络用户开发的文献传递系统。其他软件系统:如oclc ILL系统;

第三节、文献检索和参考咨询服务

一、什么是文献检索服务:

文献检索是根据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按照一定的标识系统和检索途径,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收集和查找,并最终获取文献的过程。文献检索服务的方法:

追溯法:以文献附录的参考资料为线索进行跟踪查找的方法。常用法: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所需文献的方法。

分段法:将追溯法与常用法交替使用,进行文献查找和搜集的方法。文献检索程序:

文献检索程序:选择信息源确定检索途径课题分析确定检索策略实施检索提供使用

二、参考咨询服务:

一、什么是参考咨询服务:

参考咨询服务是指对信息用户利用信息资源,寻求知识提供帮助的活动。参考咨询服务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服务。参考咨询的服务的特点

信息用户为主、咨询范围广泛、解答咨询复杂、参考答案针对性强、参考咨询服务方法的组织保障:

FAQ常见问题解答、参考咨询数据库、学科馆员

第四节 专题信息服务

一、什么是专题信息服务:

专题信息服务(定题服务)是指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全面系统地检索信息资源,并通过对信息内容的分析和重组,连续地为用户提供符合需要的个性化信息产品的服务。

二、专题信息服务的特点:

主动性、针对性、连续性、实效性、效益性

三、专题信息服务的要求

选准服务课题、深入课题,跟踪服务、配合课题需要,对口服务。

四、专题信息服务的组织

信息用户的组织、信息资源的组织、服务人员的组织、信息技术的运用、专题信息服务延伸: 学科信息门户

学科信息门户是针对特定学科或主体领域,按照一定资源选择和评价标准、规范的资源描述和组织体系,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网络资源进行搜集、选择、描述和组织,并提供浏览、检索、导航等增值服务的专门性信息门户。专题信息定制与推送

由图书馆用户提出长期信息需求,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信息分类体系,并分析此信息分类体系,为信息用户提供长期信息累积服务。

第五节 网络导航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一、网络导航服务

网络导航服务是指信息机构对具有学术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合和重组,为用户提供权威、可靠、规范的利用途径的一种服务方式。网络信息服务的程序:

网络信息资源搜集与选择、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与描述、确定导航的功能与结构、信息资源发布与服务、信息资源更新与维护

二、个性化信息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是指针对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采用一定技术手段开展的信息服务方式。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

交互式服务、智能化跟踪与检索、建立友好界面、个性化信息推送 个性化信息服务程序:建立用户资料库建立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个性化信息推送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功能:

用户个人管理、个性化信息定制、个性化信息搜集、个性化信息提供、个性化信息反馈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技术:

数据库技术、安全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信息跟踪技术、信息过滤技术、数据推送技术、网页动态生成技术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

个人数字图书馆(my library)、虚拟参考咨询系统 mylibrary的基本概念

Mylibrary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可操作的、个性化信息搜集并进行数字资源组织的一个个人门户。

用户根据信息机构提供的数字信息资源,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组织在Mylibrary中,并通过访问Mylibrary,获取与信息需求相关的最新内容。Mylibrary服务的目的:

Mylibrary服务的目的是通过允许用户选择定制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并自己进行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减少信息机构的信息超载现象,并充分满足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Mylibrary的工作原理:

由学科图书馆员将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按学科主题或资源类型为用户创建一个资源列表。给用户提供一个登录帐(Myaccount),用户通过帐号登录后,可以在所提供的资源列表中选择自己所需资源及其它的WEB资源加入Mylibrary。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服务项目,而系统则为每一个用户建立策略文件,内容包含用户的帐号、密码和代表用户选择数字资源清单的参数。当用户以后访问Mylibrary Web页面时,策略文件中的参数被提取出来,通过Web服务器向用户返回定制的页面内容。

Mylibrary提供的主要服务:

定制图书馆资源及其它WEB资源、资源自动更新、最新资源通告、图书馆目录查询服务、个人图书馆管理 Mylibrary个性化服务的发展趋势

开发团体定制功能、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结合、开发Inbox我的收件箱功能、个性化电子广告服务

虚拟参考咨询系统: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趋势:

实时咨询、联合咨询、嵌入式咨询、互动式咨询 个性化服务组织的原则:

需求为中心的原则、系统化组织的原则、开放服务的原则、操作流程易用性原则 个性化服务的实现: 主动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强调信息服务与用户的互动与交流 信息资源与服务流程集成与优化 服务内容专业化 服务平台人性化 思考题:

图书馆文献借阅服务有哪些基本类型?各种服务有什么作用与特点?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是在什么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服务?特点是什么? 专题信息服务有哪几种方式?具有什么特点与要求? 个性化服务的应遵循什么原则?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二篇:浅谈信息服务用户管理

浅谈信息服务用户管理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信息服务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挑战。文章简要论述了信息服务过程中用户管理的背景,提出了用户管理对于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及其实现方式。论文关键词:信息服务,用户管理,信息需求 信息服务用户管理的背景 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这不断地改变着传统的信息服务的环境和方式。学者们对此提出了多种多样的信息服务管理模式,给信息用户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更人性化的信息服务。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用户特征。

信息时代扩大了信息用户的范围。其中既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也有文化层次较低的人;既有熟知信息检索技巧的专业用户,也有缺乏检索知识的一般用户等。这些用户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职业、职位以及个性化特征等等参差不齐,无形中增加了信息服务的难度。只有充分掌握用户的特征, 尤其是与信息利用有关的特征, 才能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1.2 用户信息需求。

新的信息环境强烈地刺激了信息用户的开放性的信息需求,使得用户的信息需求日趋多元化、动态化、个性化、综合化和专门化。只有充分地、准确地、全面地了解了用户的信息需求以后,才能针对每一个

用户的独特信息需求进行独特的针对性和合理性的信息服务,保持信息服务的实效性、准确性、新颖性和快速性。

1.3 用户的信息行为。

用户的信息行为主要包括用户信息检索行为和用户信息交流行为。首先,用户信息检索行为是用户实现自身信息需求的最直接、最明确的方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其次,用户的信息交流行为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使得交流的信息质量无法控制,严重降低了信息服务的质量。

1.4 用户的信息认知。

用户的信息认知包括对信息内容的理性认知和对信息形式的感性认知两个方面。由于用户的个性化特征,使得用户对某一信息的认知或多或少存在着偏差,因此信息表达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信息传送出去,还要重视信息的呈现方式,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由上可见,用户作为信息服务管理中最活跃的人为因素之一,在信息服务和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另外,由于信息服务本身的无形性导致了信息服务就是一种体验和感知。鉴于以上因素,必然要求采取适当的举措对信息用户进行管理和协调,以消除这些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从而实现信息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信息服务价值的最大化。

信息服务用户管理的重要意义 用户参与信息服务及其管理,与信息服务人员共同构成信息服务生产与管理的一部分,并且最终评价信息服务的质量。

1.1 有效的用户管理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

通过对用户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有效地引导用户需求、促进用户的忠诚、合理调控用户行为,促进信息服务及其管理最大价值地实现,更好地实现信息服务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用户信息的管理是实现个性化服务的核心。

以用户为中心,倾听用户的呼声和需求,对不断变化的用户期望迅速作出反应,日益成为信息服务的关键与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对用户信息的了解和管理是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核心。

1.3 用户管理突出了以用户为中心,体现了用户满意理念,是信息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信息服务的核心和根本。

可以说,用户管理突出了信息服务工作一切从用户信息活动出发,用户处于中心地位,特别强调用户在信息服务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作用。

3.信息服务用户管理的实现方式 要有效地实现信息服务用户管理,离不开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引入“以用户为中心”与“用户满意”的理念。用户管理在信息服务管理中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用户管理主要的实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在信息服务管理中改进基于用户信息需求和行为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3.1.1 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的改进。

从用户的需求和行为出发,变面向信息资源的平台建设为面向用户的、面向服务的平台建设。比如,建立个性化信息服务门户网站。使用户能够随时在线交流和协作,通过尽可能小的努力、达到最为方便快捷

地获取所需信息,真正实现“信息找人,按需服务”。

3.1.2 个性化信息服务内容的改进。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在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首先关注的是信息服务的内容。对用户偏好、需求以及行为的分析, 关键是满足用户的客观信息需求, 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从而节约了资源,提高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效率。

3.1.3 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的改进。

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内容的多渠道分发,进行用户界面的优化和后续服务跟踪。更多的关注智能交互和人性化因素,积极主动地向用户提供深层次服务。

3.2 在信息服务管理中做好用户关系管理。

用户关系管理就是通过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和跟踪研究,强调人性化管理、互动性管理、积极鼓励和挖掘用户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促进信息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2.1 用户分析。

分析信息服务用户的对象,用户类型,不同用户的需求特征和需求行为以及用户对信息服务效益的影响等,然后作出判断,使用户的信息意识和心理变为实际的利用信息行为,从而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这是消除用户不稳定性的有效手段,从用户角度进行服务和管理,赢得了用户的信任与忠诚。

3.2.2 用户沟通。

与用户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和机制。通过用户关系管理可以将信息服务人员的相应知识和思想传递给用户,同时用户的知识和智慧也可以传输给服务人员,可作为信息服务和决策的可靠依据。

3.2.3 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和渠道。

要重视用户意见和抱怨,及时收集和处理用户的反馈信息,用户反馈对于衡量信息服务承诺目标实现的程度,及时发现解决信息服务中的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3.3 在信息服务管理中不断加强用户教育管理。

目前,我国信息用户普遍缺乏信息查询知识和技能,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较低。对用户进行适当的用教育管理,是增强信息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

3.3.1 信息服务组织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多种用户教育培训,帮助用户具备一定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的技能。

3.3.2 通过对相关专业信息资源的主要分布、媒体形式、传播方式和特点以及各类信息源的载体形态及信息存取特征,各类检索工具的使用等培训教育,提高用户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的能力。

3.3.3 用户教育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资源介绍,检索技能培训,信息技术教育,用户安全意识和信息道德教育等。

3.4 在信息服务管理中建立服务质量体系。

信息服务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信息用户的评价,提高用户满意度是保持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用户满意度是衡量信息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建立服务质量体系是实现用户管理的必然要

求。

3.4.1 该体系应该由信息质量、网站质量、服务效果、方便和易用程度以及用户教育共同构成。

3.4.2 信息服务质量体系为信息服务组织改进信息资源和服务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理论依据。

3.4.3 信息服务质量体系特别强调“以用户为中心”。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用户管理是信息服务管理不可忽视的,其对信息服务管理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胡昌平, 邵其赶.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用户偏好与行为分析[J].理论与探索, 2008(1): 4-6.[2]于积亮.用户管理应方便和服务于用户[J].大众科技, 2008(2): 180-181[3]王雅坤, 耿兆辉.用户管理在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4): 74-75[4]周玉芝.网络信息环境下的用户信息获取及信息服务方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5): 9-10[5]王晓艳, 胡昌平.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构建[J].情报科学, 2006(8): 1235-1238[6]吴伯成.基于用户行为的信息资源整合及服务模式探究[J].现代情报, 2009(4):51-53[7]董沛文.用户需求信息服务模式的演变及其特点规律[J].现代情报, 2008(1): 69-70[8]周武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与用户隐私权保护[J].图书馆学刊, 2007(4): 69-71

第三篇:上海市高一信息会考总复习资料

上海市高一信息会考总复习资料

基础章节

1.信息的主要特征:传载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等。

2.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指信息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发布。3.各种数制的相互转换

十进制转其他进制 除以2(8,16)取余数

其他进制转十进制 将各位的数值与其对应的位权相乘后再求和 二进制转十六进制 从低到高,4位一组,每组用一位十六进制数表示 二进制转八进制 从低到高,3位一组,每组用一位八进制数表示 十六进制转二进制 每一位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 八进制转二进制 每一位用3位二进制数表示

4.1B(Byte 字节 一定要大写)=8 bit(位一定要小写)

5.二态逻辑:电阻的大和小及电路的通和断等都可以认为是二态逻辑(或二态现象)。

解析:这样理解,二进制是0和1两个数码,用电阻控制电流强度以达到表达0和1两种数码的目的。当然还有多态逻辑。而且二态逻辑也作二值逻辑。6.汉字的存储:一个汉字存储时占用2个字节。(因为它多)

ASCII码由7位二进制代码表示,存储时占用1个字节(8位,为了以后可扩展)。共能表示128个字符。

ASCII码中有34个控制符(不可打印字符)和94个字符(可打印)。7.汉字编码

国家标准是:GB2312-80,一个汉字两个ASCII字符(占两个字节)1)汉字信息交换码(简称 国标码;以16进制表示)

2)机内码(=汉字内部码=汉字内码=变形的国标码,提供计算机系统内部进行存储、加工处理、传输等工作时统一使用的代码;以16进制表示)3)输入码(拼音码、五笔、字型码等)

4)字形码(是汉字字库中 存储的汉字字形的数字化信息,用于汉字的显示和打印。)8.声音编码(1)采样(2)量化(3)编码 9.图象编码

像素的数量就是图像的分辨率,通常是以水平方向上的像素数量乘以垂直方向上的像素数量。单位面积像素数越多(或分辨率越高),表现出的图像越精细。

位图:使用像素表示的图 片文件(如 bmp格式,图像不经过压 缩)。一个黑白像素只要一位二进制码就可以表示,而一个“24位颜色”的彩色图像则需要24位二进制码(3个字节)来表示。如一个黑白图像的大小用分辨率表示为800×600,所需存储容量为:800×600×1÷8(B)

10.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总线:可分为控制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

其中,地址总线帮助控制器找到数据存放的存储单元。

11、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是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的五大部件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和音箱等。存储器:对大量信息进行暂存或保存。

通常分为内存和外存,如内存条就是典型的内存储器。

内存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常见外存有磁盘、U盘、光盘和磁带。

运算器:实施 算术运算 和 逻辑判断,与控制器共存于一个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芯片中。控制器: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进行分析,向计算机各个部分发出控制信息,使其按指令完成任务。

12.CPU主频单位是赫兹,是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13.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Current)->具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Loading)14.软件:除了程序以外还包括与程序有关的各种文档资料。

15、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人为编制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通过非授权入侵而隐藏在可执行程序和数据文件中,影响和破坏计算机的安全的程序;复制性,破坏性,隐藏性,传染性;

蠕虫病毒:爱虫,冲击波,熊猫烧香。

木马:QQ尾巴

16.恶意软件:介于病毒和正规软件之间的一种软件(如果他前面写程序,你也改成程序)。17.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联系云计算)。18.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千万别选成蓝牙之类的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a.集线器(采用广播的形式对数据对信号进行转发,不安全,容易造成网络堵塞。一般用于家庭或小型局域网。)

b.交换机(根据目的地地址信息自动查找对应端口,避免冲突,安全,不堵塞网络。一般用于计算机数量较多,传输数据量很大。)

c.路由器(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如:和因特网连接)19.计算机指令的种类

(1)算术运算指令(2)逻辑运算指令(3)数据传送指令.(4)移位操作指令(5)堆栈及堆栈操作指令.(6)字符串处理指令.(7)输入输出(I/O)指令.20.网络按地理位置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按拓朴结构一般分为:星型,总线型,环型,混合型; Internet是WAN(重要!)各种协议:

TCP/IP(因特网最核心的协议)——必须掌握

IPX/SPX(应用于局域网)

NetBEUI(适合于“网上邻居”间传送数据)

IP协议——是支持网间互联的数据包协议,负责按照地址在计算机间传递信息,根据各个计算机的IP地址来确定收发信息计算机的地址。

TCP协议——能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确保传输的数据是准确的。如果数据丢失或未收到接受方的确认信息,可要求重发;全部收到后,再重新整合成原始数据。

SMTP协议:发送邮件协议 POP3:接受邮件协议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 ftp是文件传输协议

21.URL的格式: 传输协议:// 所访问的主机域名 / 路径和文件名 22.http:// 别写错,URL是统一资源定位器。

23.光纤接入上下行速率相同;共享宽带,受用户数限制。

ADSL上下行速率不同;上网和打电话不影响;传输速率高。

速度(kb/s)=传输速率(kbps)÷8 24.常见类型 运算符 运算结果 优先级

算术运算符 +(加)、-(减)、(整除)、mod(求余)、*(乘)、/(除)、-(取负)、^(乘方)数值 ^>* />mod>+-

关系运算符 >、<、>=、<=、=、<> true或false 相同

逻辑运算符 and(与)、or(或)、not(非)true或false Not>and>or 三类运算符的优先级: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25.结构一定只有一个出口。计算机软件系统

1.指令:计算机执行一步 运算或判断的命令。2.程序:指令的有序集合。3.软件:程序和有关文档资料。4.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主要是操作系统(DOS, Windows, Linux, Unix)程序语言处理的程序(Pascal、C、C++、VB、Java)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SQL, Oracle, Foxpro)

=========== 条件语句

If 条件 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

End If 循环结构(For)

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语句组

Next 循环变量 循环结构(do)

一、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

Do while 条件

循环体

loop

二、当条件满足时退出循环

Do循环体

loop until 条件

算法: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1.解析算法是指用解析的方法找出表示问题的前提条件与结果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表达式的计算来实现问题求解。就是按问题本身的性质,2.枚举算法就是一一列举出该问题所有可能的解,并检验是否是真正解。查找: 顺序查找是一种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查找方法。它的思路是,从表中的第一个元素开始,将给定的值与表中逐个元素的关键字进行比较,直到两者相符,查到所要找的元素为止。对分查找又称折半查找。首先选取表中间位置的记录,将其关键字与给定关键字k进行比较,若相等,则查找成功;否则,若k值比该关键字值大,则要找的元素一定在表的后半部分(或称右子表),则继续对右子表进行折半查找;若k值比该关键字值小,则要找的元素一定在表的前半部分(左子表),同样应继续对左子表进行折半查找

排序:把杂乱无章的数据变为有序的数据。

冒泡排序 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重复以上过程,仍从第一对数开始比较(因为可能由于第2个数和第3个数的交换,使得第1个数不再小于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一直比较到最大数前的一对相邻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第二趟结束,在倒数第二个数中得到一个新的最大数。如此下去,直至最终完成排序。Integer 整数 Abs(x)求x的绝对值

long 长整数 Int(x)求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

single 单精度实数 Sqr(x)求x的算术平方根

double 双精度实数 Exp(x)求自然地数e的x次方

string 字符串 Log(x)求以e为底的x的对数

第四篇:信息与档案管理案复习资料

信息与档案管理课程考试复习资料

“ 档案 ” 在商代称为册。

按信息的传递方向,信息传递分为内向传递和外向传递两种。信息存储的程序是登记、编码、存放排列、保管。

电子文书是指具有参考价值和利用价值,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信息工作的程序包括收集、整理、传递、存储、利用和反馈。分类目录是按照体系分类法的基本原理划分的。档案收集工作包括档案的接收和档案的征集。文书处理必须遵守及时、准确、统一、安全的原则。

要销毁的档案在未批准以前应当单独系统保管,以便领导审查检查和不批准时放回库房。

各级国家档案馆保存的涉密档案,其解密工作,由各级国家档案馆负责进行。档案目录是决定档案价值最重要、最本质的因素。不属于外向传递的形式的是通知。

关于信息反馈的形式不正确的是集中反馈和分散反馈 公文的特点是作者法定性、作用权威性、效用实现性。公文从来源上划分为收文和发文。

常见的信息资料编码的方法包括顺序编码法和分组编号法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

文书处理包括收文处理、发文处理和文书管理三个环节。电子文书所依赖的系统具有不稳定性。档案发挥作用的规律是档案机密程度递减 档案保管工作最终是为了立足长远,保证当前。“八防”不正确的一项是防虫、防震 立卷环节的选择是立卷工作开展的前提。

销毁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必须由鉴定小组提出意见,登记造册,经机关分管负责人批准后,由2人人在指定地点监销,并在销毁册上签字。

电话不属于文字传递

属于信息分类方法的是信息分类。

信息存储主要由录入、编码、存放排列、保管等工作环节构成。档案包装材料中的卷盒的规格一般为300mm×220mm。

文书的立卷有其特定的程序,这对于有效管理档案、保证档案质量和提高档案开发利用的效率有很重要的作用

信息筛选程序的是看来源、看标题、看正文

信息资料加工的形式有综合加工、提炼加工、推导加工

适用性、系统性、合法性是制定档案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所应当坚持的。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类型有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同系统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同类型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

档案阅览服务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不得借阅尚未整理编目的零散档案、爱护档案,不得在档案上做标记、严禁在阅览室吸烟、喝水、阅毕档案要认真检查、清点,发现问题要妥善处理

1.只有经过归档的文件才能是档案。

2.有些文件不需要具体办理,只需完成文书处理程序就算办理完毕。3.允许利用者摘抄、复制开放的档案,也可在研究著述中引用或通过刊物、广播等媒体向社会公开档案的全部或部分原件。5.制发档案复制本包括内供复制和外供复制。

6.鉴定工作的组织包括建立档案鉴定工作机构、由档案工作人员和形成部门联合提出鉴定意见,送交鉴定委员会审查后呈报上级机关领导者批准。7.对于珍藏档案、残破易损档案、稀有文本以及声像档案原件,概不外借。8.维护档案的安全包括维护档案的实体的物质不是安全和机密内容的政治安全两个方面。

9.档案收集是档案工作的首要环节。

10.问题分类法不适用于内部机构比较稳定的单位或撤销单位的档案分类。

信息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通过物质载体发出的信号、消息、情报、数据、图形、指令中所包含的一切有价值的内容.分发是文书人员依照一定的分文原则,区别不同情况,把经过登记的收文发往领导人阅批,或转往有关部门办理。

档案统计分析是对统计资料进行综合归类,比较研究以揭示档案、档案工作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的活动。高质量,准确而又及时统计数据和高层次,有一定深度、广度的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分析的产品。

编制项目总平面图和综合管线竣工图,应由建设单位负责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

国外引进的项目或由外方承包的建设项目,如由外方提供竣工图的,应由外方签字确认。

1.信息筛选的方法:(1)复印、剪裁

对能满足需求的相关信息进行阅读,将阅读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做记号、复印或剪裁。(2)摘记

将有保存价值的信息摘录到手册或卡片上。(3)标记说明

对筛选后的信息进行标注、注释或说明,注明已被建材的信息的日期、出处。

文书立卷的原则应遵循一下几点:

(一)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这是文书立卷工作的基本前提。文书是历史纪录的真实写照,文件之间的联系是自然的、历史的、客观的联系。文件的形成处理过程反映了文件形成和处理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反映了不同机关之间的行政关系和工作关系,反映了每一级机关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果,还反映了领导的职权、权责和能力素质。这些要素在档案的利用过程中必成为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所以,文书立卷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文书的历史的、自然的联系。

(二)区分文件材料的保存价值

这是文书立卷工作的具体依据。文件本身的价值决定了文件的保存价值。文件所记载和反映的内容不同、重要程度不同,这份文件所起的作用和保存价值也

不同。一般来说,那些反映社会发展和记录主要工作活动的重要文件,其保存价值相对较大。文书立卷的第二条原则就是必须保存有价值的文书。

(三)方便保管和利用

这是文书立卷工作的基本原则。文书立卷的根本目的,就是方便文件的保管和日后的利用。文书立卷是对文件进行的分门别类的工作。每一个案卷一般就是一个小的类别,需要概括出案卷中文件的主题内容和案卷标题,使文书管理人员通过标题即可了解卷内文件的大致内容,并能准确、迅速地查找所需要的文件,方便文件的查找、保管和利用。为了方便文书的保管和利用,案卷内文件的数量不能因过多而导致装订和翻阅不便,也不能因为数量过少、案卷太薄,导致设备利用率降低。

会议文书管理的种类

区别对象,按需传递信息

信息传递要根据对象不同而区分对待,高层次决策者需要综合性和预测性具有前瞻性的信息,基层管理者需要具体的经营信息和实施步骤。秘书应针对不同对象因人而异即使准确传达相关信息。(2) 做好例行信息的传递工作

信息工作是秘书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信息的上传下达都要经过秘书。秘书应做好信息的传输和接收工作。(3) 加强非例行信息的传递工作

领导及有关人员在工作中急需某些信息时,秘书要及时收集信息并及时传递。秘书从收集到的信息中发现重要情况时要立即传递,如本企业所用材料的价格即将下跌,公司发行的股票突然被人大量抛售等。秘书一旦获取这类信息,必须迅速向决策者或有关部门传递。(4) 运用现代化信息传递方式

秘书应当发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利用全球联网的电话、电视、数据传递网络、光盘和新的多媒体技术等传递信息,弥补目前在获得信息方面存在的地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差距,使信息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与纸质文书相比,电子文书的特点如下。

(1)虚拟性和依赖性。电子文书的全部信息是以电子字节bit(1和0)作为记录形式的,它必须通过计算机及其相应的软件系统处理后,才能被人们阅读和识别,它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有很强的依赖性。计算机屏幕上呈现出来的文件及其格式,是经过计算机程序处理过的,同一电子文书可以被显示成各种不同格式,所以它只是一种虚拟的文件。

(2)不稳定性。电子文书所依赖的系统具有不稳定性。目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迅猛更新换代,都会产生电子文书存储的数据结构是否兼容及其数据结构转换的问题。电子文书的载体具有不稳定性。用以存储电子文书的计算机软盘、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寿命较短,不易长久保存。同时,电子文书具有可变性,其真实可靠性远不如纸质文书,随时面临被修改、盗窃、丢失甚至销毁的危险。(3)信息共享性。电子文书信息不一定具有固定的物理位置,可以非实体状态进行加下和管理,电子文书存到计算机网络上之后,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被查阅和利用。这种信息和载体的可分离性,为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条件。

第五篇: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

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阅读

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科学性)、生动(趣味性)、议论文语言特征:严密

记叙文语言特征:生动、形象、准确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二)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十五)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

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三)问答题型、常规答题术语及技巧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文段中主人公的判断:

原则:必须依据本文的主题。例如:《孔乙己》——“孔乙己”。

散文(包括杂文、通讯、一般记叙文)中的“我”等于作者本人;而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虚构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3、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要符合文段的说明中心的要求)

4、对文章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想。(要有科学性,切忌胡编乱造)

5、对语言的表达特色进行评说。(结合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特色来考虑)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

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

,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

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

2、这种题目既考查联想能力,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把握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关系的能力。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7、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

三、1-6册难字易读错写错字选编 第一册

闷热(mēnrâ)啜泣(chuîqì)头晕目眩(tïuyūnmùxuàn)小憩(xiǎoqì)伫立(zhùlì)鹤(hâ)唳(lì)盘(pán)虬(qiú)卧(wî)龙(lïng)沟壑(gōuhâ)庞然大物(pángrándàwù)脊梁(jǐliang)倔强(juãjiàng)洗濯(xǐzhuï)玷污(diànwū)堕落(duîluî)贪婪(tānlán)姊妹(zǐmâi)雏形(chúxíng)禀告(bǐnggào)慧心(huìxīn)未(wâi)泯(mǐn)执著(zhízhuï)猝然(cùrán)魅力(mâilì)蹂躏(rïulìn)愠(yùn)殆(dài)酝酿(yùnniàng)黄(huáng)晕(yùn)

蓑(suō)抖擞(dǒusǒu)栀子(zhīzi)栖息(qīxī)枯(kū)涸(hã)清冽(qīngliâ)梦(mâng)寐(mâi)竦(sǒng)峙(zhì)骸骨(háigǔ)猛犸(měngmǎ)一霎(yíshà)间(jiān)篝火(gōuhuǒ)喧嚣(xuānxiāo)静谧(jìngmì)篡夺(cuànduï)螽(zhōng)斯(sī)喙(huì)吮吸(shǔnxī)妒忌(dùjì)飞(fēi)甍(mãng)睥(pì)睨(nì)倏忽

olái)囿(yîu)于(yú)馄饨(húntun)秫秸(shújiē)甘(gān)醇(chún)发(fā)蔫(niān)急(jí)湍(tuān)轩(xuān)邈(miǎo)鸢(yuān)飞(fēi)戾(lì)天(tiān)汲(jí)祗(zhī)骈(pián)负(fù)箧(qiâ)曳(yâ)屣(xǐ)烨(yâ)然(rán)踌(chïu)躇(chú)怡(yí)然(rán)悄(qiāo)怆(chuàng)幽(yōu)邃(suì)谪(zhã)呷(xiā)觥(gōng)筹(chïu)阴(yīn)翳(yì)走(zǒu)砾(lì)游(you)堕(huī)金(jīn)樽(zūn)布(bù)衾(qīn)掣(châ)解剖(jiěpōu)文绉绉(wãnzhîuzhîu)颔(hàn)脂粉(zhīfěn)奁(lián)驰骋(chíchěng)稽首(jīshǒu)罪孽(zuìniâ)大厦(dàshà)隔阂(gãhã)挑剔(tiāotī)箪(dān)觞(shāng)樯(qiáng)楫(jí)伛(yǔ)偻(lïu)倩(qiàn)浃(jiā)坳(ào)第五册

妖娆(yāoráo)留(liú)滞(zhì)栖息(qīxī)赦(shâ)旁(páng)骛(wù)承(chãng)蜩(tiáo)亵渎(xiâdú)强(qiáng)聒(guō)诅咒(zǔzhîu)睿智(ruìzhì)恪(kâ)尽(jìn)职守(zhíshǒu)颓废(tuífâi)扶掖(fúyâ)枘(ruì)凿(záo)猹(chá)颧骨(quángǔ)髀(bì)骨(gǔ)恣(zì)睢(suī)拮据(jiãjū)牡蛎(mǔlì)诃(hē)抽噎(chōuyē)狡黠(jiǎoxiá)吹毛求疵(chuīmáoqiúcī)尴尬(gāngà)嗔怒(chēnnù)恁(nân)地(dì)忒(tâ)面面相觑(miànmiànxiāngqù)庖(páo)佯(yáng)谮(zân)麾(huī)军(jūn)带(dài)挈(qiâ)腆(tiǎn)绾(wǎn)锭子(dìngzǐ)腻烦(nìfán)佣(yōng)耕(gēng)罾(zēng)忿(fân)恚(huì)蕲(qí)怫(fú)然(rán)免(miǎn)冠(guàn)徒(tú)跣(xiǎn)缟(gǎo)素(sù)沔(miǎn)甲(jiǎ)胄(zhîu)崩(bēng)殂(cú)陟(zhì)罚(fá)臧(zāng)否(pǐ)裨(bì)夙(sù)夜(yâ)攘除(rǎngchú)脉(mî)脉(mî)擎(qíng)貂裘(diāoqiú)舴(zã)艋(měng)炙(zhì)饷(xiǎng)田(tián)缫(sāo)车(chē)兜(dōu)鍪(mïu)萦(yíng)纡(yū)佝偻(gōulïu)腻(nì)忐忑(tǎntâ)幢(zhuàng)秕(bǐ)谷(gǔ)别墅(biãshù)褴褛(lánlǚ)捻(niǎn)鳞次栉比(líncìzhìbǐ)锲(qiâ)而(ãr)不(bù)舍(shě)诓(kuāng)攥(zuàn)侥(jiǎo)幸(xìng)鳏(guān)谏(jiàn)雎(jū)鸠(jiū)咨(zī)诹(zōu)第六册

荇(xìng)藻(zǎo)蝼蚁(lïuyǐ)蜗(wō)行(xīng)虔(qián)信(xìn)慰藉(wâijiâ)鸟瞰(niǎokàn)黝黑(yǒuhēi)阔绰(kuîchuî)羼(chàn)水(shuǐ)魁梧(kuíwú)胚(pēi)子(zǐ)伶俐(línglì)擀(gǎn)驾驭(jiàyù)拗(niù)荣膺(rïngyīng)坍塌(tāntā)燕(yàn)啭(zhuàn)埋怨(mányuàn)吮吸(shǔnxī)粗糙(cūcāo)舐(shì)挟(xiã)卷(juǎn)枭(xiāo)鸟(niǎo)云翳(yúnyì)受(shîu)戮(lù)踝骨(huáigǔ)紊乱(wěnluàn)万籁俱寂(wànlàijùjì)沉湎(chãnmiǎn)吝啬(lìnsâ)愤懑(fânmân)簌(sù)臆测(yìcâ)馈赠(kuìzâng)豁免(huîmiǎn)癖性(pǐxìng)万恶(wànâ)不(bú)赦(shâ)砥(dǐ)柱(zhù)遍(biàn)稽(jī)挠痒(náoyǎng)呓语(yìyǔ)打盹(dǎdǔn)猝(cù)阴霾(yīnmái)袅袅(niǎoniǎo)蹑手蹑脚(niâshǒuniâjiǎo)蓦然(mîrán)翘首(qiàoshǒu)山麓(shānlù)涟漪(liányī)虔诚(qiánchãng)按捺(ànnà)忏悔(chànhuǐ)羹(gēng)醴(lǐ)泉(quán)鸱(chī)孚(fú)箕(jī)畚(běn)龀(chân)穷(qiïng)匮(kuì)邈(miǎo)汉(hàn)羁(jī)旅(lǚ)窈(yǎo)窕(tiǎo)寤(wù)寐(mâi)蒹(jiān)葭(jiā)溯(sù)洄(huí)跻(jī)舜(shùn)拂(bì)士(shì)蹴(cù)尔(ěr)潺(chán)潺(chán)踱(duï)攫(juã)取(qǔ)袅(niǎo)娜(nuï)圉(yǔ)诎(qū)谤(bàng)厝(cuî)逑(qiú)

四、课外名著阅读 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明)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

内容

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阿长与〈山海经〉》 ③《二十四孝图》 ④《藤野先生》 ⑤《无常》

⑥《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控诉了封建家长和封建教育制度对青少年身心的摧残;《父亲的病》揭露“巫医不分”的名医敲诈勒索、封建迷信,鞭挞了复古倒退的反动;《范爱农》通过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前、中、后的不同遭遇,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软弱性;《琐记》歌颂了“不满现状”的革命青年。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 主要人物形象

①祥子: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肮脏猥琐、自私麻木的行尸走兽。

②虎妞:具有二重性,一是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是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是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主要艺术特色

①独特的北京市民文化的表现者与批判者。②善于描写老北京风土习俗、民情世俗。③语言俗白凝练 ④独特的讽刺艺术。

主要内容①怒辞杨宅(第五节)②曹家遇险(第十节)③晦暗的地狱(第十六节)

④最后的绝望(第二十二、二十三节)繁星•春水 冰心 主要内容

①以歌咏自然、赞美母爱和抒发哲理的诗为最多。

②有许多诗托物言志,以鲜明的形象来比喻或暗示某种人生哲理。

③有的揭露学生时代的黑暗,同情涂炭的生灵,讴歌探索前进道路的先驱者。

①《繁星•一〇》:告诫青年人珍惜青春,勇于奉献,给人以启迪和鼓舞。②《繁星•一二》:“爱的哲学”,是冰心诗歌的核心和主旋律。③《春水•一〇五》:将母爱、自然、童心三者和谐地织入了诗的经纬。主要艺术特色

①抒写生活真实,表现率直的个性。

③外祖父打外祖母(第十章)④报复老师(第十二章)主要艺术特色

①交替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描写的多视角描写方法。②语言生动活泼,描写栩栩如生。③选材独特,取材于作家的经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主要人物形象

①保尔: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的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党的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

②冬尼娅:天真、纯朴,醉心于爱情,最后由小资产阶级小姐完全变成时代落伍者和寄生虫。主要艺术特色

①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②写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群众的英雄业绩。

③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加强了艺术感染力,如格言警句、内心独白、日记、回忆等。主要内容

①苏联红军与彼得留拉匪徒开战(第一部分第七章)②熔铸“钢铁”的过程(第二部分第二章)③打消自杀念头(第三部分第八章)

五、文言文通假字识记

(请找出并解释)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 《童趣》

2、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

6、一切乌有 《山市》

7、裁如星点 《山市》

8、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环 《木兰诗》

44、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45、自董卓已来 《隆中对》

46、是以先帝简拔以 《出师表》

47、必能裨补阙漏 《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

48、公输盘不说 《公输》

49、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 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

51、公输盘诎《公输》

52、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3、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4、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5、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6、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

5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58、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鱼我所欲也》

59、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 60、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 61、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62、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63、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64、一厝朔东《愚公移山》

六、重要文言语段翻译 第一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第二册

也: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第五册

29.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异形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30.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3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3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3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破漏,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3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3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3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3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40.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4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4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4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4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就忧愁,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3、插叙法

【提要】插叙是指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这段插入的叙述结束以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特点】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4、环境衬托

【提要】环境衬托法就是通过事物周围的景色进行描写来突出事物。

【特点】描写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为了事物,因此描写景色时要能衬事物的特点,切忌离开事物大写特写景色。造成喧宾夺主。

5、先议后叙法(先叙后议法与之相反)

【提要】作文中,常常在叙事之前先进行议论,这叫先议后叙法。

【特点】采用先议后叙的方法,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记叙的要点和中心,并以此统领全文,使全文所记事件的意义,通过议论之后,显得清楚明白。在叙事的时候,要根据议论的中心,抓住重点进行写作。

6、赞美颂扬法

【提要】文章从植物的特点联想到怎样做人的道理,以赞美颂扬植物的这一特点贯穿全文。

【特点】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如青松不怕严寒,杨柳随处生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飘十里,留芳人间,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植物的这些特点往往使我们联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对不正之风作斗争;看到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可以联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赞美颂扬法就是对植物的这些特点进行赞颂。

7、独白法(自述法)

【提要】独白法是指对人物的自言自语进行描写的一种技法。

【特点】通常人们在激动、兴奋、得意、悲伤等心理状态下,虽然面前没有听话对象,有时也会说出话来。这些自言自语的话,有些是询问自己,有些是发议论等。总之,这些独白均表现出人物特定情势下的心态。

采用独白法描写人物心理,要做到自我解剖,直叙心曲,展示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运用独白描写,首先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什么人说什么话。其次,要选准人物独白的时机,符合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

8、拟人法

【提要】拟人法是借助于想象力,把物品写成人,赋与人的一些特点。

【特点】运用拟人法描写物,可以把物写得形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也便于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抒发强烈的感情。

运用拟人法描写物品,要注意物品的特点与人的相通之处,不要牵强附会。描写时还要注意保存物品的本色,使物品显得真

【特点】人们在痛苦的时候,往往会回忆美好的过去,盼望美好的日子重新回来。人们在困难的时候,也会回忆过去的苦难,激励自己奋勇前进。回忆想象法就是人物触景生情,激起对过去的回忆。此法描写心理活动时,首先要把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想起过去交代清楚,这样文章的心理描写,就显得合情合理。其次,回忆过去时,要把生活中的具体情节描述出来,使文章前后呼应。

16、对话法

【提要】对话法是运用人物之间谈话的方式描写人物的方法。

【特点】语言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描写对话时首先要联系各人的思想感情、愿望,把说话人的心情、性格反映出来。其次要注意说话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不能所答非所问。此外要灵活运用提示语放在句首、句中、句尾以及省略提示语等四种描写语言的不同方式,使文章灵活多变。

17、借景抒情法

【提要】借景抒情法是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特点】采用措景抒情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带着强烈的感情来写,做到寓情于景,使客观的景物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这样,读者看了以后,会自然而然地引起同感。在抒情时,要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语言要优美而富有感情色彩。采用借景抒情法要做到景情相应,写景和心情要一致。

18、画面组合法

【提要】画面组合法就是把事物不同的状态描绘出来,形成一幅幅具体的画面,再按一定的顺序组合成一篇文章。【特点】采用画面组合法描写事或物,首先要从中选择具有特征不同画面。然后对一幅幅不同的画面按照方位顺序进行具体的描绘。最后将不同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组合成一篇文章。既要注意选择的画面具有代表性,还要注意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

19、粗笔勾勒法

【提要】粗笔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

【特点】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大致形象。20、工笔细描法

【提要】工笔细描法就是对人物肖像的特征进行精雕细刻的描写。

【特点】工笔细描不进对人物的肖像进行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地刻画,不同只描绘大致的轮廓。

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也要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突出重点,以形传神,不能面面俱到。在描写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时,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

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要对人物外貌进行细腻、具体的刻画,能使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人物的彩色照片。

二、作文六要 立好意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所以,也有人说:“千古文章意为高。”足见一篇文章的立意的重要性。简单地说,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明确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们在选材,布局,语言的选择,感情的倾向上才有方向性。

4、追求个性表达的 主要是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的。

立意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跟别人的风,无论是怎样的题,选择立意时,一定要选自己熟悉的平时训练过的内容从小处切入。切忌一时心血来潮写一些不熟悉的东西,勉为其难,这是写不出优秀作文的。

立意训练:

一、根据所给的材料立意

1、以2004年南亚大海啸立意。

2、非洲野牛每头重达六百多公斤,群居有时达几百头上千头。而非洲狮每头只不过重一两百公斤,一群有时也只不过一二十头。可是,这些野牛常常被这些狮子所攻击,并且屡屡得手,每每一头野牛被群狮围住攻击,其它野牛一般都只是安然地吃自己的草,不会去管别的野牛的死活。

3、以姚明在NBA越打越好立意

4、以历史人物李白立意

二、根据所给的文题立意

1、以“阅读__”为题,先完成文题,然后立意。

2、以“感受青春”为话题立意。

3、以“心中的__”为题,先完成文题,然后立意。

4、以“美好”为话题立意。拟好题

我们都明白生活中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同样,在中考话题作文中,一个好的作文题就是一块很好的第一印象的敲门砖,所以,花一点时间想一个让阅卷教师一见钟情的好文题,一定不是枉费心机。

一、好作文题的标准

1、简练

简练就是要简短而精练,简,要简得明白,练要体现干练。让人一看就觉得不敢多字也不得少字,且言简意赅。要注意的是,简练并不是用字数来衡量的,而是从字与词的结合中所表达的意义给人的感觉来判断的。简练的文题是用最少的字给人最明确的意义和感情倾向。

2、新颖

新颖是现代社会追求的一种潮流,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想出办法让自己的东西新颖,那就是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道出自己的个性思考。但是,新颖决不是标新立异,必须合情理。应该说,我们所说的新颖只是别人想漏了的,或者说只是一时还没有想到的,而决不是怎么想也想不通的,想不到的东西。

3、切主题 话题作文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但大都有一个主题意向,写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把这个主题意向尽量的明确化。这时,如果你的作文题能够对作文的主题有一定的暗示或提示作用,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阅卷教师可以很快地抓住你的作文的主题思想,给阅卷者一个先入为主的阅卷思考,有利于考分的提高。就算你的作文对主题的表现不是很突出,但有文题的补充也是相得益彰的。

4、有文采 阅卷教师大都是一些很有文采的人,他们对文采是非常敏感而且也很看重的,如果你的文题能拟出一定的文采,无疑会一下子唤出阅卷教师心中那份珍藏的美感,让人产生作者也一定是一位有一定文采的人的猜想,从而获得高分。当然,作文的内容也应该有一些文采。

5、有内涵 文题还应该有一定的内涵,应该是耐寻味。当然,考场作文在阅卷的过程中由于阅卷教师时间的关系,这一点很可能被忽略,但,真正有内涵的让那些阅卷高手们落眼就见的东西,还是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

二、拟好题的方法

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拟题方法。

二、抓住事理的感悟点

我们说,生活中的一些偶然都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其内在的事理所在,只要我们去认真仔细地思考,一定会给我们以感悟、以启迪。这样的东西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财富。抓住这样的感悟点,用文学的语言描述,然后画龙点睛地议论几句,一定是一篇极富哲理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同样能使自己感动,让别人也受益。如我们所学的课文《敬畏生命》《紫藤萝瀑布》。

三、抓住生活的情趣点

每个人的生活并不仅仅每天就是刻板的工作与学习,天天的柴米油盐,许多时候我们的生活正是一些情趣让我们沉醉其中,乐此不疲。这些情趣正是我们生活中的调料,让我们生活得有滋有味,所以,人们都希望在生活之中多一点这样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滋润一些。正如此,作为我们的作文这种表情达意的载体如果能抓住这样的情趣点,也一定是能让喜爱的。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变色龙》、《范进中举》

四、向历史和文学作品中挖掘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典型的形象以及一些经典的情感寄托与描写,它们大都是流传很广的,选中它们,换一个角度,把它们用文学的语言表述,再加上自己的感情倾向,只要合乎情理,一定能打动很多的读者,并且,选取这样的材料会大提高你的见识品位和你的文章品位。这样的文章虽然在我们所学过的课本中比较少,但在现实的文学作品中还是很多的。如高考作文《赤兔之死》

五、关注时事、社会热点以及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交流非常畅达的社会,这也正是因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生在这样的社会中,有很多的东西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所以,当这样的热点、交点出现,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会有很多的人希望听到或者读到更多的见解或者是感情的寄托,这时,我们选中它们,用我们自己的理性思维,思考它们、挖掘它们,提炼出我们自己独特的东西,寄托我们自己真善美的感情,也同样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作文。

这样的文章虽然在课本中没有什么见到,但在学生作文中却是大量存在的。如很多同学写的有关环境问题的作文,“非典”中有关对白衣天使赞美的文章,对当前腐败问题讽刺的文章等等。那么,从去年到今年又有什么可写呢?

可写的材料有: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赠台大熊猫,神六飞天等等。

当然,这些东西需要我们去收集材料,并尽量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千万不能写成新闻或者是一种无关痛痒的记叙。练习:1. 以“心中的美丽”为话题选材 如:可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美、历史中的情感美等等。有,二泉映月的凄美,高山流水的情美,霸王别姬的壮美;有,长江黄河的奔腾咆哮之美,林间夜月的幽静雅致之美;有,歌坛上一展歌喉的婉转动人之美,舞台上千姿百态之美,赛场上叱咤风云之美等等。2.以“感受青春”为话题选材

本题就可以在体育界、歌坛上、商海里、战场上等等地方各选一位年轻有为的人物,写出他们青春的亮丽与风采。3.以“美在夏季”为话题选材

本题可选不同人物眼里的夏季之美,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辛弃疾的《西江月》、还有一首流行歌曲《盛夏的果实》等 总之,作文选材只要我们自己去开阔视野,平时多留心观察、思考,就不难选到好的材料。当然,好的材料还需要有好的语言来表达。

夜凉如水,你独自坐在铜镜前,痴痴望着镜中青春美貌的自己。明天的宫中再也没有这样的一张面孔,明天的你就要远嫁异国他乡,嫁给从未见过面的丈夫。想到这里,你眼中的泪滴了下来,溅到了铜镜上。你拿起琵琶,来到门前的竹林,轻风吹拂,你弹起了那首你最喜爱的曲子,那首思乡恋家的曲子。

如云的长发在风中飞舞,月光的轻辉洒向竹林,你的思绪被拉到了三天前,在那富丽堂皇的殿堂上,当皇上问起谁愿嫁给长城外的匈奴首领时,你,王昭君,当着文武百官,决定出嫁,一个掷地有声的“我”改变了你的一生的走向。谁都知道你心中的苦楚,可是,你毅然把你青春的足迹踏向了那长城外的茫茫黄沙、青青草原。镜头二

黑乎乎的囚牢里,老鼠和蟑螂在地上乱窜。你独自坐在囚牢的角落,望着牢顶,陷入沉思。八个月前,你与康有为、梁启超一起宣传维新变法,那时的你,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一心救国救民的你,不畏惧慈禧的权力。

可是,在前天,慈禧却下令搜捕维新派,废除了变法。一切的努力都化为灰烬,可你死不甘心,不愿逃走。你决意要为变法流血。

最终,你踏入了牢房。“咚、咚”囚牢里传来脚步声,你知道,这是押送官来了。今天是你处斩的日子,你拖着沉重的脚链走出了牢房,脚链与地板的摩擦声久久回荡在囚牢里。

囚车上,你看着街上的百姓,感到心痛,你从心底鄙视那些愚蠢的统治者,你仰天长笑,嘴里念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何等的英雄豪气!

谭嗣同,你的青春的足迹化着屠刀上四溅的鲜血,染红东方的天空。镜头三

人声鼎沸的体育馆内,你正在篮球场上大显身手。高高的篮球架,光滑的地板,跳动的篮球是你今生的最爱。

你被称为“东方巨人”,你从中国的CBA打进了美国的NBA。你在异国他乡传承着一脉龙的意志。你用高超的球技冲破重重阻拦,你把那手中的篮球投向了篮框,那篮球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哐”地一声砸进篮框。让全世界对你另眼相看。我们知道你了,“东方小巨人”――姚明。你把自己青春的足迹踏遍NBA的赛场。

尾声 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找完所有的青春足迹,但在我们的心目中早已印上一个个辉煌的青春足迹。例2《寝室晨曲》

最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学校里老是停电停水的,害得同学们总是一天到晚的怨声载道,全然没有了好不容易在老班的高压下才装了几天的淑女形象,往日的一些德行又开始泛滥。这不,凌晨,天还没有大亮,寝室里早已是一片哗然。

“呀,六点啦!快起床啊,又要迟到啦!”不用问,又是那起床积极分子,不知怎的,就她醒得早,不怕冷,每天总是第一个起床,害得我们一个个的美梦就这样无端地中断。

“什么,六点了,不会吧?灯怎么还没有亮?”这可是个学习积极分子,她可也是个不愿多贪睡一分钟的主。“学校停电了,你不知道吗?我看你的心里只有ABC。”不知是谁的小声嘀咕。一时间,寝室里一阵忙乱,响声大作。“砰”、“啊!”有人被什么东西绊倒。

“这是什么鬼东西,竟敢拦本小姐的路?!”随之便是什么东西被踢飞的声音。

我们可以修改一下再读: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沮丧而失去光茫;天空依旧湛蓝,它也不会因为我的情绪暗淡而去黯然神伤。突然想到,我不应该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这样再读,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这段文字均衡得多,节奏感也强了。也就是让其中的文字有一定的对称性。

二、让你的语言有一种错落的美。

语言的错落就是在文章中你的语言要尽量富于变化,长句、短句、骈句、散句交错使用,使你的文章有较强的节奏感,令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摇曳多姿,极富美感。

我们来看一段本班学生的作文语言:走在炎热的归家之路上,你已经大汗淋漓。但你仍须背着硕大的背包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走着。你累、你热、你烦躁„„,但,突然,迎面吹来一阵凉风,你凉、你爽、你快乐„„飘逸的风给你送来飘逸的快乐。这段话虽然写的是一件非常平淡的事,也就只不过是放学回家,背上背着一周来的一些衣物杂件,走在炎热的归家之路上。可是,读起来却是那样的富于美感。它的美就在于它的语言的长短交错,排列恰当,而在总体上又不失语言的均衡性,使语言的节奏感极强,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有很多的时候,就整篇文章来看整齐与错落是交叉的,就是整齐中错落,错落中有整齐,那才是一种更理想的表达效果。

三、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情感的美

感情常常充溢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但是,要把我们心中那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却是要在语言上多加琢磨的。

如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句话精炼地概括了人生的三种情: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显然,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是亲情,在我看来,亲情是不单只发生在亲人之间,如果友情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便升华为亲情。

这段话也是很常规的,当然也很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它就是很平静地告诉我们友情有时也可以与亲情等同。读者读过之后,可能会颔首称同,但,很难被感动。

如果我们换一种词语选择和语句组合方式,你会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请看:

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这不知是谁用如此精炼的语言概括出了人生的三种情。显然,在人们看来,这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一定是亲情,“血浓于水”啊!然而,在我看来,这浓于水的血不一定只流淌在一脉相承的亲人间,如果友情也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又何尝不也是一种血的流淌啊!

这样一改后,我们再读一读,就不仅仅只是告诉你什么,而是感染了你什么,其抒情性与感染力就大大加强了。

四、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意象的美

所谓意象,就是我们描写时所选择的对象,也指我们在运用比喻、比兴时所选择的喻体对象。我们知道,很多写景的文章,总是选择那些具有相当美感的景物加以描写,很自然地使语言产生美感。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描写对象很难从视觉上给人什么美感,而这时还只是直白在叙写就会显得很浅露、平实,甚至是粗俗,缺乏美感,如果我们能换一个与之有某种相似之处且有一定美感的意象加以描写,做到言此而意及彼,就会产生一种意象的美,增加语言的美感。如朱自清的《春》就选择了很多有春天气息的美丽的景物。这样的例子就不必我来举了。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1、谁都知道你心中的苦楚,可是,你毅然把你青春的足迹踏向了那长城外的茫茫黄沙、青青草原。(选自学生作文)

2、谭嗣同,你把青春的足迹化着屠刀上四溅的鲜血,染红东方的天空。(例文1)

我们可以看到,例1所说的是王昭君被远嫁西域。文章并不直白地说王昭君最终被嫁到了西域,被嫁到那充满黄沙和遍地青草的西域,而是直接用茫茫黄沙和青青草原来点示塞外,从而使语言既有了一种意象上的苍凉之美,又有了一种含蓄的美感。例2也一样,作者并不说直白地说谭嗣同被杀了,他用自己的死来警醒中国人。而是用“把青春的足迹化着屠刀上四溅的鲜

3、结尾点题:结尾点题首先必须有结束全文的作用,然后根据行文的情况或抒发感情,或表达愿望,或提出警示,或进行描写等等。结尾点题应该是最灵活的,也是最容易出新的地方。希望大家用好这个结尾点题,使自己的文章达到一个高度。总的来看,点题一定要找到文章的内容、主题与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达到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三、点题的方法。

从我们初中生的中考记叙文来看,这里主要说的是结尾点题的方法。

1、用议论警示的方式点题。如:《故乡》

2、用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方式点题。如:《背影》。

3、用描写诠释的方式点题。如:《敬业与守业》

4、用直接点示文题的方式点题。如:《济南的冬天》。

5、用引用的方式点题。

结尾点题的方式是非常之多也是很灵活的,这里只是就本文所举例子的一个小结,如果我们再去翻阅一些名家文章,你会看到更多的更精彩的结尾点题形式与点题语。中考作文应试策略

(一)写作步骤

一、周密审题

审题是作文过程的第一步,这一步工作的好坏,将决定全篇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按正确方向展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中考时由于审题不清而造成文不对题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在作文基本功较好的情况下,只要文章符合题意,一般能保证二类文的成绩。那么如何审清题意呢?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辨明文体

可以写成多种文体的考题是比较少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文题只有一种适合它的文体。审题的第一步是判断文体。判断文体应注意以下规律:

(1)记叙文文题的字面一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有所涉及。如《国庆之夜》涉及时间,《放学路上》涉及了地点,《我家来了客人》涉及到了地点、人物、事件,《家乡变了》涉及到事物的发展和结局。题目当中直接带有“人“、“事”、“记“等字样,就更是记叙文的标志了。

(2)议论文文题中经常会有“议”、“论“、“谈”、“辩“等字眼,也有的由“......的启示”、“从......想到的”、“由......说起”等短语构成。有的议论文题目本身就是一个表明观点的句子,如《小事不可小视》、《不要惧怕困难》,判断起来就更加容易了。

(3)中考考查说明文的情况很少,即使有,一般也对文体有所提示。应用文试题则明确要求写通知、启事、书信等等。2.要看清题目要求

一般中考作文题都在“要求”一项里对文体、字数、表达方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必须把“要求”这项内容搞清楚,并且严格执行不能遗忘。

例如(北京中考试题)题目:在阳光下成长要求:(1)写成记叙文,适当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3)字数500~800,不足500或超过800的,每25个字扣0.5分。

以上要求应该说是很具体的、明确的,但在实际考试中仍会有少数考生出现问题,这是一定要注意的。3.注意题目中的隐含内容

(1)苏联昆虫家柳比歇夫的事例(2)巴甫洛夫的论述(3)中国女排的事迹 B.联系实际: 青少年要重视小事

(三)结论:重申论点。

四、沉着行文

列好写作提纲后,就要落笔行文了。行文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语言表达

一篇文章有了明确的中心和合理的思路之后,最终的成败要取决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对于语言的基本要求是,“通顺,没有病句”中考评分标准中语言一项明确规定,文中有1至3个病句尚可评为二类,有4至6个病句就属于三类了。因此,语言的通顺与否是极为重要的。各类不同文体对语言的要求我们在前面分体指导中都有具体说明,这里不再重复。不论哪一种文体,语言的准确和简洁都是必须要做到的。2.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文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标点使用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文字的歧义;标点使用不规范,会影响全篇文章的表达效果。因此,行文中应给予足够重视。使用标点要注意规则,如:句号、问号、感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统称“点号”)都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应占两格,一个破折号或省略号不能分处两行。省略号要点足6个点等等。3.书写清楚工整,不写错别字。

考试作文的书写情况,直接影响阅卷老师的总体印象,也就影响着作文成绩。对这一点,考生必须有足够的认识。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规定,错别字每2个字扣0.5分,最多扣3分;全文书写极其潦草使人难以辩认的,扣2分,文中书写潦草或格式不正确的扣1分。不要小看这1分、2分,有时候,这小小的分数之差可能直接影响你升学的最终结果。书写的工整规范不是一日之功,应当在平时严格要求、自觉训练。4.注意掌握时间,限制字数。

一般地说,在整个作文过程中要注意三次时间。一次在开始作文前,看一看可利用的作文时间共有多少,根据总时间决定行文的速度;一次在初步构思完成时,看用于正式行文的时间有多少;第三次在正文写下一 半时,看还有多少时间,从而决定是否按计划展开全文,是否需要压缩调整、简化内容。对作文的字数,考题一般都有明确规定,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规定上限,如“不得超过多少字”、“在多少字以内”;二是规定限,如“不少于多少字”。这两种情况必须严格执行限制字数。三是上下限都有规定,如“左右”,“之间”等,其左右的幅度要看中间数字本身:一般地说100至200字的,各不宜大于10字;300至500字的,各不宜大于20字;600至800字的,各不宜大于30字。(标点符号应计算在内)作文的字数,在总体布局时应心中有数。一般来说,命题作文主体部分应占全文的70%,开头和结尾各占15%;给材料作文,开头要引述材料的,开头部分可增加到25%~30%,主体部分至少要保证65%,结尾可适当缩减。

五、检查与修改

文章写完以后,一定要检查修改。修改文章,原则上应从思想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进行,但考试作文在写完后不可能有时间做大的调整、改动,所以,修改的重点应是文面上的问题。对漏字、错字、别字、病句等毛病,要及时纠正,使其减少到最低限度,以期避免不应有的损失。修改的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默读”。逐字逐句读下去,发现问题随时修改。作文临场答卷是在有限时间内进行的,但答卷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考前的长时间的努力,反映着考生平时语文学习的功底。因此,要想临场答卷取得满意的效果,功在平时。如果说作文有“秘诀”的话,那就是鲁迅先生所讲过的:“要多看、多想、多读、1

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表现手法灵活,表达手法多种多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话题作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克服部分学生死记硬套作文的陋习,使考试更趋于公正、公平。

“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那么,话题作文就应该以题目提供的“话题”这个词语为“谈话的中心”进行写作。现在,我们看一下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的话题作文(为简明起见,题目中有关提示、要求类的话语此处一并略去):(山西)

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

650

字左右的文章。

(海南)请以“第一次”作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发表感想,引发联想等。(武汉)以“服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山东)

请你以“美”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江西)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福建)

请你以“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省于600字。

细看这几个题目,并结合考生的实际作品,可以发现,这类作文的基本特点是:

一、进一步由考生决定文体

“淡化文体”虽已提倡多时,但实际上一般的命题作文很难真正做到,而且,对“淡化”这个词究竟怎样理解,考生心中着实无数。一些命题作文的题目本身,客观上对文体的选择就有较大的限制,无法变更也无法淡化,如:《我经历的一次小挫折》(1996河南、福建,1997贵州铜仁)、《我的欢乐》(1998上海)、《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2000年上海)等题目,只宜写记叙文,很难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而话题作文除了在“提示”中再三强调“文体不限”外,话题本身这个词语,对文体的选择余地确实要大得多,当然,如能像高考作文那样,强调“文体自选”则更明确,这就为应试者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写作天地,在引导张扬写作个性,展示写作才华上有了新的进展。以湖北武汉2001年中考“以‘服务’为话题”的作文为例,在文体方面,可以叙述一次接受服务或付出服务的经历,写成记叙文;可以从某种现象或某个事件出发,阐述自己对有关服务问题的看法,写成议论文;也可就某个服务项目,写清这项服务的过程、流程、注意事项等,写成说明文。总之,只要口子开得小,内容写得实,题旨挖得深,无论哪种文体,都可迸发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写出精彩的文章来。这样的写作,更多地尊重了创作主体——作者,也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二、进一步打破思维定势,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由于文体由学生自主决定,写作范围也极为宽泛,考生对话题就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内容的选择自然就十分丰富。写作时,考生对话题既可以作顺向思维,又可以作逆向思维;既可以进行形象思维,又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还可以几种思维并举,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筛选、聚焦材料。这样,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三、接近考生生活实际,使考生真正有话可说

从考试实际看,考生的写作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个人、家庭、学校,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面较窄,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文章必然写不好,这已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供学生写作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没有定死在某一点上,所以容易唤起考生思维上的共鸣,便于他们挖掘出更多更丰富的写作素材来。上述供写作的几个“话题”,无一不是与考生的所见所闻所接触所感举的生活面有关。

话题作文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写作:(1)要根据话题这个词语及有关提示、要求,结合自己的写作优势,确定文章的文体和文章的大体范围。如写记叙文,还应该进一步确定使用何种人称进行写作。

(2)根据提示要求及自己确定的文体、写作范围,给文章命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既然允许自拟题目,而且也规定了评分标准,考生就不能放弃展示自己写作功力的机会。作文题首先要准确,角度要小,内容要尽量具体,还可以在凝练、含蓄、新奇、优美上下功夫,力求使阅卷者“一见钟情”。命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自己将要写的文章进行立意和选材方面的思索、辨析、筛选和凝聚的过程,3

者个性的作文,如果不用写作技巧对文章选定材料进行锦上添花般的着色添彩,文章就犹如一潭死水。考生在平时训练中就应努力打好写作基础,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语言,然后根据自己的写作功底与个性,打破“一着鲜,吃遍天”的狭隘意识,着重掌握几种不同类文章切合自己写作习惯,张扬自己写作个性,显示自己语言特色的写作技巧,认真多学几“招”,以适应不同文章的写作。

5.点题要明朗 点题是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提示出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应试文章,应该让阅卷者在短期内就有一个明确而正确的印象,了解这篇文章的材料和题旨,恰如其分的点题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在文章恰当的地方(一般在结尾处,也可用“题记”的形式出现在文首),恰当地点题,不但在结构上收拢全文、收束文脉,更重要的是,让读者(阅卷者)能及时充分、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话题作文的点题,一般可以采用明点的形式,在文章适当处出现和题目中关键字眼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词语,直接解释和说明题目的含义,提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得到读者(阅卷者)的认可并赞同,当然也可以用象征式、比喻式、联想式的点题,但这类点题要求比较高,一般不易掌握,考生应该慎用。这样,写好话题作文不也是一件难事了。

(四)话题作文的构思创新

考场作文若能写出新意便能得高分,而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关键取决于考生能否做到构思出新。面话题,若按传统的思维方式构思,则很有可能陷入平庸,难以写出创新佳作。只有灵活、恰当地掌握创新构思的方法,才能写出有新意的考场佳作来。一般说来,话题作文的创新构思,可有下列切入角度。

一、从”话题的另一意义“的角度切入

许多中考话题都具有多义性,若只盯住其本义或其常用义,则构思很难出新,写出的作文虽不跑题但也显得一般化,若撇开其本义或常见义,转而从其引申义或其比喻义的角度切入,构思定能出新。如黑龙江省2001年的中考话题是”水“,若从自然界之”水“这个意思层面上去理解,把”水“当成名词,则构思很难出新;若把”水“理解成形容词,如”这个人很水“,在这个层面上理解”水“的意思,则其拟题、行文都会很有新意。

二、从”缩小话题内涵“的角度切入

有许多中考话题的意思非常宽泛,若给话题加上一些限制语或修饰语,便缩小了话题的内涵,有利于考场作文出新出奇。如海南省中考话题是”第一次“,便应缩小其内涵,才有利于构思选材,考场作文才能出新出奇。这里要强调的是:添加的限制语或修饰语,必须避开众生皆谈、人云亦云的误区,要从自己的材料库中那许多不为人知的人、事、景、物着手。这样,新颖、独特的作文内容就会流于笔底,并能紧紧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和心。

三、从”话题的逆向思维“角度切入

围绕考试话题,自我多方设问,多方求答,用以开启思维,立意选材,这是众多考生的一般作法。然而,绝大多数考生只知沿着话题正向发问,而很少有逆向发问的。如江西省2001年中考话题”尊重“,考生可以提出”何为尊重“、”谁尊重谁“、”为什么要尊重“、”谁可做尊重或被他人尊重的典范“等等问题,这些都是从正面发问,没能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若舍弃”正向“,从”逆向“角度思考发问,”为什么谁不尊重谁“、”不尊重他人好不好,为什么“、”不尊重的事例或现象有哪些“、”怎样消除不尊重现象“等等,如此这般的提问思考,文章的构思、选材就避开了老调,步入了新境。

四、从”话题的另一时空“的角度切入

围绕考试话题,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身边的事,从家庭时空、从社会时空、从学校时空范围去立意选材,这本无不可。但这都是从话题的”现实时空“去构思的。若能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从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角度去构思,只要联想、想象或幻想的人、事、景、物合乎情理,不管写的是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只要能含蓄、曲折地反映话题

下载信息用户与服务总的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用户与服务总的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儿科总复习资料

    1起源: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有小儿医。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囟经》。提出“纯阳”理论。 2纯阳: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

    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经典).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汇编 一.语音部分 考点导析: 掌握汉语拼音的规则, 能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正确认读学过的常用的汉字。 并且要熟练 掌握拼音规则主要是注意以下内容。 ①......

    2013初中化学总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总复习资料 一些知识点 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 F2,O2,H2,Cl2 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 化合物: 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如下还有......

    三上总复习资料

    一、多音字kàn(看书)diào(调动)gān(干净)hǎo(好人) 看调干好kān(看门)tiáo(调皮)gàn(干活)hào(好动) chóng(重来)mân(闷闷不乐)zhǎo(前爪)cān(参加) 重闷爪参 z......

    人事管理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 公务员制度概述一、(P2)在我国,公务员是指的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方为公务员。1、依法履行公职,这是......

    市政学总复习资料(大全)

    市政学总复习资料 1、题型:单选25题,多选15题,简答5题,论述1题,分析1题(有2个问题。)。可参考41页例题。 2、绪论、第7、8、12章内容只考单选和多选 3、P60最早对城市进行观察和研......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用户操作手册(五篇)

    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用户操作手册 1.平台首页 点击"马上开始"。 2.用户注册 ①点击"新用户注册"。 ②填写标识信息、验证码,阅读服务协议,点击"下一步"。 ③填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