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时间:2019-05-14 11:0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第一篇: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写出汉字。1.宁波,宁波

三江六塘河,是你的脉搏

那时无数船jiǎng,拍打先民的海涂湖泊 激荡历史的漩wō

东海的独木舟,在七千年前就开始集体唱歌 它认得海上丝chóu 之路荡漾的轻波 认得越人龙腾虎yuè、飞渡劈波 古老的意志穿越死亡 开出生生不息的花朵。1.桨 涡 绸 跃 2.古诗文名句默写。

翻开书卷:一抹山色能引发遐想,‚水是眼波横,(1)‛;一江流水能激起感慨,‚(2),不舍昼夜‛;一株青莲能触动心弦,‚香远益清,(3)‛;一轮明月能寄托祝福,‚但愿人长久,(4)‛。

诵读经典:品味刘方平《月夜》中‚(5),‛的喜悦,领略杜甫《望岳》中‚(6),‛的豪气,感受古人‚(7),‛的友情……曾经淡忘的情景,曾经模糊的面容,就能与你隔空邂逅。

2.(1)山是眉峰聚(2)逝者如斯夫(3)亭亭净植(4)千里共婵娟(5)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6)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7)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与友情有关即可)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词语。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4)且焉置土石?。.3.(1)原来(2)任务通“拣”,挑选(3)写(4)况且

4.请你运用对联知识,为“两浙光风三月柳”选出下联(B)A.齐家立业即文章 B.千秋功业一楼书 C.四面湖山依几席 D.争与友人戏落红 5.名著阅读

(1)为下列名著选择合适的广告语。

①《格列佛游记》B ②《海底两万里》 C ③《西游记》 A A.虚幻绮丽的神魔世界,现实社会的艺术投影 B.光怪陆离的四国漫游,尖锐深邃的讽刺笔法 C.科学理性的故事框架,惊险奇特的冒险历程

(2)《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说:“陪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组任务,结合相关情节加以印证。

①“好事情”——阿廖沙(《童年》)②苏辙——苏轼(《苏东坡传》)

(2)①根据名著的内容可知,在童年阿廖沙身边,有很多正直善良的人给他以积极的影响,比如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的外祖母,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格里高里,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他力量和支持,使他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充满爱心的人。

②东坡一生大起大落,凭借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的超强兼容性,在最困厄不堪的时候,他都能收获大量的友情,得到知心的朋友。但伴随他生命始终的惟有一个人,兄弟苏辙。当他被人诬陷下了大狱,子由奔走营救,申请降低自己的官阶,为兄长赎罪;当他屡遭放逐,一天天远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核心地带,奔窜在穷苦蛮荒的流放地,子由陪他走千里万里的苦旅;狼狈不堪自顾不暇的时候,子由照顾他的家人料理他的家事;苏轼与世长辞了,苏辙抚恤他的儿孙,直到死后陪伴在东坡的旁侧。因为拥有了这份亲情友情,人生中一切的不可知和孤单寂寞都不再那么可怕。苏辙就说“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苏轼说:“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

二、阅读 6.

蜕变 蔡澔淇

她用胖嘟嘟的小手紧握着婴儿床的栏杆坐着,舌尖不住地舔着刚长出的两颗门牙,灵澈的眼珠子骨碌地转动,四处张望。初夏晌午的阳光穿过葡萄棚,在她身上洒满了点点金圈。一片葡萄叶摇曳着飘下,落在她的脚跟前。

她挪动一下圆滚滚的胖腿,好奇地望着那片落叶。一个黑点在树叶边缘晃动,过了一会成了一条肥厚的黑线,滑过树叶表面,不声不息地直朝她游动。带毛的黑线爬上了她白嫩的脚踝,小腿肚,膝盖……她觉得一阵刺痒,那肥厚的黑线直往上爬,越来越近,毛茸茸的身躯越来越大。转眼间一团黑毛已附在她肩上,黑团中有两粒小眼直盯着她。‚达达﹣﹣,达﹣﹣达﹣﹣‛她惊慌地尖叫,小手死命地挥舞,重心一个不稳,躺卧下来。那黑团又开始移动,逐渐逼近,逐渐庞大……

‚你还好吧?‛交往快两年,未曾牵过手的他紧紧搂住她的双肩,焦急的望着她。

她虚弱地点点头,深吸了口气:‚我从小就对毛虫敏感,减了毛虫不是作呕就是昏倒。刚才昏过去多久了?‛

‚大概一两分钟,把我吓坏了,‛他将她扶正,轻声补上,‚奇怪,这么晚了,怎么会有毛虫出现?‛ 她紧依着他,相偎坐着。见到毛虫引起的疙瘩已消尽了,代之的是满脸燥热。她瞥了他揽着她肩膀的手一眼,偷偷抱怨:这么晚出现,再半小时宿舍就要 关门了。

‚妈咪﹣﹣妈咪﹣﹣‛最断人肠的呼喊将她手中的蚂蚁上树炒出锅外。她慌忙跑过去,小女儿蜷缩在婴儿床的一角,满脸诧异的哭叫着。一条毛虫肆无忌惮地在婴儿床的栏杆上爬行,她一阵昏花,用了四十年的心脏几欲罢工。小女儿挣扎着想爬起来,令人心碎的哭泣成了啜搐。她咬咬牙,解下围裙往栏杆用力一挥,毛茸肥圆的毛虫滚落于地。她抬起脚,闭起眼重重一踏,觉得脚下一阵瘫软。

‚不要怕,‛她强抑住胸腹的翻腾,轻抚着女儿泪水纵横的苍白面颊,‚不要怕,毛虫并不可怕。‛

她坐在摇椅内小憩,枯皱的手握着身旁婴儿床的栏杆。初夏晌午的阳光穿过葡萄棚,在她身上洒满点点金圈。

‚奶奶,‛是小孙女清稚的童音,‚那是什么?‛

她朝小孙女圆胖小手指的方向望过去,一条肥厚的黑线正由阳光下往阴影处滑动。日光下鲜明的黑线掀开了她人生的相簿,一组组幻灯片在眼前跳动。她深吸口气,咧开干瘪的嘴,露出仅剩两颗门牙朝小孙女笑笑。

‚那是蝴蝶的幼虫。‛她说。【注释】①蚂蚁上树:四川名菜

(选自《台湾极短篇小说集》)

• 故事•场景的组合

(1)阅读小说先关注故事。请根据故事内容,各用一个词填空。小小的毛毛虫、伴随着“她”走过童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 小小的婴儿床,承载了“她”、“ ”、“ ”的童年。

故事以毛毛虫为线索,始于初遇时的,历经再见时的恐惧,终于凝望时的。• 语言•意义的蕴含

(2)画线句中,“她”两次说“不要怕”,仅仅是在安慰女儿吗?清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称呼•人物的标识

(3)小说中没有出现主人公的名字,都是用“她”来代替。请说说作者的意图。• 标题•主旨的暗示

(4)结合选文,谈谈你对小说标题“蜕变”的理解。(1)女儿 孙女

(2)不仅仅是在安慰女儿,也是在安慰自己。前文写了她在童年与青年时对毛毛虫的畏惧,特别是青年时,她见到毛毛虫“不是作呕就是昏倒”,现在为人母了,看见女儿受到惊吓,出于母性,是安慰女儿不要怕,出于自己的本性,也是在安慰自己不要怕。

(3)她在文中分别指代她、她的女儿和孙女,作者用同一人称代词指代不同的人,意在让情节看似连贯却又错乱,引起读者的深思,最终恍然大悟。这样更能突出全文的主旨,耐人寻味。

(4)“蜕变”表义指黑色的毛毛虫蜕变成美丽的蝴蝶,暗指她经历岁月的风霜,由幼弱、胆小的少女变为沉稳、大胆的具有母性的女人。7.

植物爱听和谐音乐

①一群喜欢户外运动的青年男女在西双版纳勐腊县的一处原始森林,发现了一种会跳舞的树。当时,他们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有人提议就地歇息。一个活泼好动的年轻人拿出随身携带的收音机,播放了一曲轻松舒缓的乐曲。这时,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旁边的两棵小树随着乐曲晃起身子来,滑稽可爱,随行的人全被它逗乐了。大家忘记了疲劳,跑过来欣赏小树跳舞。有人提议:‚换一首曲子,换一首曲子。‛又有人喊:‚换快节奏的。‛于是,收音机的主人调了频道,换了一曲激烈的摇滚乐。奇怪的是,刚才还在摇头摆尾的小树突然停止不动了,像是被突然吓着了似的,静静地呆立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它只会跳优美的舞蹈,不会跳强劲的舞蹈呢?于是,年轻人又调回刚才的频道,小树听了这优美的曲调,又开始摇头摆尾。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得出一致结论:小树喜欢轻柔、温和的曲子,不喜欢节奏强烈的乐曲。

②事实真是这样,小树的确是只爱听舒缓的音乐,激烈亢奋的曲调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法国农科院一位专家为了验证植物的音乐细胞究竟有多浓,异想天开地把崭新的耳机套在一棵蕃茄上,每天定时播放3个小时的音乐。数周后,奇迹出现了,这棵蕃茄长势强劲,比周围任何蕃茄结的果实都多,而且个头儿大,每个果实平均重达两斤以上。

③还有一位科学家,每天下班后都喜欢在自家花园里拉上一段优美的小提琴曲。打理花园的妻子惊喜地发现,濒临死亡的雏菊又重新绽放了生机。不仅如此,(a)音乐就像兴奋剂,那些平常蔫头耷脑的花儿们听了音乐,一朵朵开得热烈而灿烂。后来,她的科学家丈夫翻阅资料,才明白这是小提琴的功劳。那些花儿,正是因为听了优美的音乐,才焕发了生机。它们的叶子绿得茁壮而卖力,花开得鲜艳而硕大,这让科学家欣喜万分。凭着职业的敏感,这位科学家开始思索,既然花儿这么热爱音乐,庄稼会不会也是如此呢?他开始有意识地在稻田里播放音乐。他每天上午准时来到稻田,给水稻们播放半个小时的轻柔乐曲。(b)一个月后,这片田里的水稻比普通生长的水稻要高出30多厘米,也就是说,是音乐代替了化肥使它们长得又高又壮。

④草本植物既没有听觉器官,又不具备听力系统,为什么它们接触了音乐,会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⑤音乐,说白了是一种持续声波。在优美、轻快声波的反复刺激下,植物体内的物质分子会发生共振,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分子,随着音乐节奏被悄悄激活,开始运动。正是这一过程促进了新陈代谢,加快了细胞分裂,大大地促进了它们的生长发育。如果适当地对植物播放音乐,它们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达到快速生长的目的。不过,一定要选择那些和谐美好、悠扬柔和的音乐来播放。反之,植物听了节奏强烈的打击乐和摇滚风,不但不会长势旺盛,还容易暴病而亡。这可绝不是闹着玩的。别看它们不会说、不会表达,但它们绝对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中学生百科》)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

A.小树爱听舒缓音乐,因为悠扬柔和的音乐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

B.如果对植物播放音乐,植物细胞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使植物快速生长。C.草本植物没有发达的听觉器官,听力系统也不完备。D.节奏强烈的乐曲不利于植物生长,甚至会使植物死亡。(2)下列说法有误一项是 A

A.本文是事物说明文,采用了从发现现象到探究本质的逻辑顺序。B.本文综合运用了说明、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C.文章第①段运用生动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D.文章第④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3)下列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文章第②段综合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文章第③段画横线句(a)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说明了优美舒缓的音乐对花儿生长的作用。C.文章第③段画线句(b)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轻柔乐曲对水稻生长的作用。D.“音乐,说白了是一种持续声波。”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4)根据文章推断,下列乐曲中最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乐曲是 A A.《绿岛小夜曲》

B.《黄河大合唱》

C.《小苹果》

D.《最炫民族风》 8.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集》)

【乙】

刘酒,汴人,无名字,自呼曰‚酒‛,人称曰刘酒云。画人物,有清劲之致,酒后运笔,尤觉神来。人以为张平山后一人,酒不屑也。凡作画,皆书一‚酒‛字款,其似行书者次,似篆籀者,其得意笔也。尝为上洛郡王作画,王善之,曰:‚张平山后一人!‛酒意嗔,急索画曰:‚尚未款。‛乃卷入旁室,纵笔书百十大‚酒‛字于上下左右。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酒于醉睡之外,唯解画,他一无所知。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一日方持杯大饮,忽然脱去,开口而笑,杯犹在手。余感其宿昔之言,为买棺殓之。

(选自《虞初新志·刘酒传》,有删节)

【注释】张平山:名画家,擅画人物。款:钟鼎等器物上铸刻的文字,引申为书画上的题名。篆籀(zhòu):即篆书。上洛:古地名,即今商县。(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王 怒 甚 裂 其 幅 驱 之 出 酒 固 怡 然。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五柳先生钟爱宅边的五棵柳树,故取“五柳”为号。B.五柳先生身居陋室,衣食不足,但忙于著文,无暇顾及。C.刘酒作画,用行书落款,是为了显示其书法的精湛。D.刘酒爱“酒”,以“酒”为名,与“酒”生死相随。(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

(4)传记往往用非常之笔表现非常之人。贾文忠“曾不”一词表现了五柳先生

的性格特点;乙文中的“不屑”一词刻画了刘酒 的性格特点。(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填写)(5)两位传主,一位“衔觞赋诗”,一位“饮酒作画”,他们的人生追求有何相同之处?(1)王 怒 /甚 裂 其 幅/ 驱 之 /出 酒 固 怡 然.(2)D(3)①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②刘酒与我交往最久,没有妻子儿女,每次对我说:“死还要拖累您。”(4)率真洒脱 自命不凡

(5)摆脱约束、豁达超脱、释放人性,享受悠闲。9.

满庭芳·失鸡 [明]王磐

平生淡薄。鸡儿不见,童子休焦①.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炰。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②;穿③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

【注释】①休焦:不要着急。②火烧:一种圆形的面食。③穿:通“汆”,一种烹调方法。(1)对曲中的“我”而言,失鸡最大的好处是“ ”。(用原句回答)(2)请结合作品内容,说说这首曲的语言特点。9.(1)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2)诙谐风趣。

六、写作(66分)

10.阅读下面这组对话,请以孩子的口吻对父亲进行劝说。要求表达合理、得体,80字以内。

‚哇!又超了一辆‘宝马’!真带劲!‛ ‚爸!这里限速50!‛

‚啥关系!没警察。这路段我熟,没测速的。放心吧!‛

11.师傅刚造好一个钟,把它摆在库房的架上,两旁各有一个老钟滴滴答答地响着。

一个老钟对新来的钟说:‚现在你就开始工作吧。不过我得提醒你,别以为你精神饱满,你还没敲到三千三百万下之前,保证你已累得半死。‛

‚什么?三千三百万下,我永远也做不来这样沉重的工作。‛小钟真的被吓慌了。

‚喂,傻小子,你别听他的话。‛另一个钟挺身而出主持正义,‚你的工作决不会太粗重,每次你只要轻轻敲一下,这不是很容易吗?敲完一下之后,你只需要再敲一下,就是这样简单,绝对难不倒你的。‛

‚原来我的工作,一次只需要敲一下,这样简单的工作我倒是会做。‛小钟终于拾回自信心,于是开始勇敢上路,而不需要计算几个月下来必须敲几千万下。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再大的困难也是由许多小困难组成的,若我们能像分解因式一样对待眼前的困难,那么,这些小困难在聪明的你的面前也就不会再是困难了,再大的困难也都会迎刃而解了。

请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

(3)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700字。

第二篇:浙江省宁波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共)

宁波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21分)

1.读下面诗句,完成题目。(4分)

夜深沉,庭宁静

鸟巢也被睡眠lǒng zhào ① 着

从踌躇的眼泪里

从沉yín ② 的微笑里

从甜柔的羞怯和痛苦里

把你心的秘密告诉我吧

(1)加点字“怯”的正确读音是(▲)A.qiè B.què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①lǒng zhào ▲ ②yín ▲ 2.古诗文名句填空和选择。(10分)(1)物是人非事事休,▲。(李清照《武陵春》)(2)▲,寒光照铁衣。(乐府民歌《木兰诗》)(3)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似在雪景中见春色,《雁门太守行》中的“ ▲,▲ ”则在乌云中现光明。(6)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3.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1)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A.少。例 陶后鲜有闻 B.新鲜。例 芳草鲜美(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 A.苟且。例 故不为苟得也 B.如果。例 苟富贵,无相忘(3)人孰无过?改之为贵。(王阳明《寄诸弟》)(▲). A.仔细。例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谁。例 吾孰与徐公美(4)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中庸》)(▲). A.有人。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有时。例 或置酒而招之 4.下列选句出自宋代作家作品的一项是(▲)(3分)A.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B.(宋江一行)转过马行街来,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

C.张铁臂击剑,陈和甫打哄说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蘧公孙的俊俏风流,杨执中古貌古心,权勿用怪模怪样:真乃一时胜会。

D.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三、阅读(56分)

(一)(8分)

《西游记》目录(摘选)

第 四 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N1B8

第 五 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 六 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 七 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二回 唐王秉诚修大会 观音显圣化金蝉

第十四回 心 猿 归 正 六 贼 无 踪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降魔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5.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检索摘选的目录,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2分)五行山收孙悟空→ ▲ → ▲ →流沙河收沙悟净 6.阅读第十四回选段,完成题目。(6分)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扣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1)结合选段中的相关语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

(2)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写的是第一次。请写出孙悟空另一次离队时的表现,结合选段说明他的成长变化。

(二)帽子(17分)[波兰]格罗津斯卡

(A)剧院大厅。乐队演奏序曲。

坐在十排的一位先生:对不起,女士!(更大声地)对不起,女士!

坐在九排的女士:干什么?我又不认识你。

十排的先生:您戴着帽子。

九排的女士:我知道自己戴着帽子。

十排的先生:可我一会儿就会什么也看不见了。女士,您能不能把帽子摘了?

九排的女士:很遗憾,不能。(B)演出开始了。

十排的先生:女士,我可要忍受不了啦,买了票,却什么也看不见。

九排的女士:那你去退票好了。

十排的先生:就因为您不想摘掉这顶高帽子?

九排的女士:现在,除了偏远地区,谁还戴那种趴趴帽。

十排的先生:那么,您能不能把头稍微偏一偏?

九排的女士:好吧!

十排的另一位先生:女士,请您不要歪脑袋,您挡住我了。

九排的女士:是后边的那位先生叫我往这边偏的。他能看见,可你又看不见了,自私自利!

十排的第二位先生:怎么?是你叫这位女士往这边偏的,好让我什么也看不成?

十排的第一位先生:你看不见关我什么事,你站起来不就看见了!

后排的女士:先生,请您坐下!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十排的第二位先生:可坐在我前面的这位女士……

后排的女士:那位女士跟我有什么相干的,您坐下不就完了!

九排的女士:就是嘛!自己站起来,心满意足了,可把别人都挡住了,自私自利!

后排的女士:可不是!请您坐下。

后排的先生:请安静!台上说什么全听不见。

后排的女士:前面这位先生老是站起来,我什么也看不见。

十排的先生:都是这位女士戴着帽子。

后排的先生:请安静!不然我就叫人把你请出去。

九排的女士:就是的!他谁都妨碍,自私自利!

众人:(C)谁在捣乱?

什么也听不见!

你是第一次进剧院还是怎么的?

你喝醉了还是怎么的?

N1B8

安静!

请你出去!

十排的先生:可是……

九排的女士:好了,好了!如果你安静地坐着,还可以留下。(面向众人)请大家允许他留下吧!

十排的先生:谢谢您,女士!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经典》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7.阅读小说,简述“十排的先生”的遭遇。(3分)

8.结合小说内容,分析文中(A)(B)两处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4分)

9.文中(C)处画横线的每个句子都独立成段,你认为作者这样处理有哪些妙处?(4分)

10.谁是“自私自利”者?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旨说说你的理解。(6分)

(三)“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10分)本报记者 包凌雁 单玉紫枫 通讯员 李珏

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说一句:我觉得好热……空调就自动开启。躺在床上说一句:我要睡觉了……家里的灯光、电器会立即关闭。这不再是科幻片中的场景,而是将很快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中小企业主导的新宁波品牌,正在为这一部部“科幻大片”谱写新剧本。

“动口不动手”的未来智能家居

十年前,当时还是公务员的何金挺在装修自己的小家时突然产生一个想法:如果通过互联网把所有带电设备统一管理起来,该有多方便。说干就干,何金挺踏上了创业之路。

一晃四年,他的智轩科技首次以自主研发的“移动云物联”专利技术,开发了ThinkHome智能家居系统,一举打破了我国被海外品牌垄断的高端智能家居市场格局。去年9月,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创业英雄汇》上,何金挺向全国观众演示了新一代智能家居系统,该项目最终以2亿元的估值成功获得风投,也让这个宁波本土的“网红”品牌声名鹊起。

C919首飞的“幕后英雄”

家中已是一个科幻世界,而外面的世界同样日新月异。如今,走进银行或者高铁站、机场的出发大厅,迎面走来为你服务的,很有可能是一个古灵精怪的机器人小姐姐。4月27日,宁波GQY视讯发布消息说,公司的银行机器人已在建行、农行等各类网点开展运营工作。而这家公司的两大核心业务就是视讯和机器人产业。

去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大飞机C919首飞,指挥中心的GQY高清大屏指挥系统,犹如指挥者的神经中枢和眼睛,在首飞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保证了飞行中的全天候监控,把视频图像实时传递,还将领空、气象等信息实时纳入,组成了一幅飞行综合的立体图,成了当之无愧的“幕后英雄”。

从手机镜头到“嫦娥探月”都有新宁波品牌身影

手机镜头等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的舜宇光学、让我国核磁共振费用从千元降至200多元的宁波健信核磁技术、我国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的宁波大成新材料,以及为“神舟飞船”“嫦娥探月”等国家重点工程承担发射配套的宁波星箭航天机械……越来越多的新宁 N1B8

波品牌,正在颠覆着人们对传统宁波制造的印象,而中小民营企业逐渐成了创造新宁波品牌的有生力量。

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批试点示范城市,宁波于2016年成功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截至目前,全市已经累计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10548家,其中287家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宁波品牌的加速成长,也让我们对未来宁波产业升级充满了希望。

未来的“科幻世界”中,还会有更多这样的新宁波品牌值得期待!

(选自《宁波日报》,2018年5月8日,有删改)

11.这则报道该编入《宁波日报》哪个版面?(▲)(2分)A.阅读 B.艺林 C.要闻 D.国际 12.这则报道具有时代性,请结合报道内容作出解释。(3分)

1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

如果受报纸版面限制,编辑一般会用下面两种方式对稿件加以处理:(1)从各段中选取语句作出摘要;(2)保留一段。现在,这则报道需要围绕标题“‘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进行缩减,如果你是编辑,你认为哪种方式更适合?请说明理由。

(四)(16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与知识连结,更懂“记”】

14.初中已学的“记”有“修造记”“游览记”“器物记”,下面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岳阳楼记》 ②《核舟记》 ③《醉翁亭记》 ④《满井游记》 ⑤《小石潭记》 A.①③/④⑤/②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④⑤/②③/① 【与篇章连结,更懂“情”】 15.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包含了作者哪些感叹?

【与材料连结,更懂“人”】

16.阅读下面《宋史·范仲淹传》中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9分)

材料一:(范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材料二:夷简①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

材料三:延州②诸砦③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

【注释】①夷简:人名。②延州:地名。③砦,同“寨”。

【任务一】材料一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B.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C.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D.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任务二】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

N1B8

(1)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A.丰富,充足 B.供给,供养 .(2)帝谕仲淹使释前憾(▲)A.遗憾,心感不足,不满意 B.怨恨 . 【任务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坚守的信条,请联系三则材料,说说他是怎样践行的。

(五)如梦令(5分)

[明]李梦阳

不信园林春早,一夜遍生芳草。说与小童知:“池上落红休扫。”休扫,休扫,花外斜阳更好。17.结合加点字词赏析画线句子。(2分)

18.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词作。

B.全词分为三层,一层一转,逐层转出,又层层相关。C.“落红”“斜阳”表达了词人对春光逝去的伤感。D.本词婉曲深细,表现了词人丰富细腻的感情。

四、写作(68分)

19.在信息交流日益便捷多元的今天,写纸质书信还有必要吗?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100字左右。(8分)

20.请以“幸福的约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N1B8

N1B8

参考答案

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二、积累(21分)1.(1)A(2)①笼罩 ②吟[4分。(1)1分,直接填写拼音“qi”亦可;(2)3分,每字1分] 2.(1)欲语泪先流(2)朔气传金柝(3)水中藻、荇交横(4)受任于败军之际(5)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6)B[10分。(1)-(5)每空1分,每空有一个错别字,扣0.5分;有两个及两个以上错别字,该空不给分;漏字、加字,该空均不给分。(6)2分] 3.(1)A(2)B(3)B(4)A(4分,各1分)4.A(3分)

三、阅读(56分)

(一)(8分)5.鹰愁涧收白龙马 云栈洞收猪八戒(2分,每空1分)6.(1)【示例1】选段通过“按不住心头火发”“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等语句,表现了孙悟空任性(急躁、率性)的性格。【示例2】选段通过孙悟空“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等语言,表现了孙悟空任性(急躁、率性)的性格。(2分,联系语句1分,性格1分)

(2)【示例1】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后,唐僧赶他走,孙悟空向师父下拜告别,嘱咐沙师弟,止不住流泪,表现了孙悟空重师徒之情。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由任性急躁变得成熟稳重,说明他成长了。【示例2】孙悟空打死了一群草寇,唐僧赶他走,孙悟空苦求不成,离开后又回来向师父求饶,被拒后,向观音菩萨求助。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能理性地处理问题,说明他成长了。(4分。孙悟空离队时的表现2分,能与第一次离队比较说明成长变化2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17分)7.十排的先生在剧场被九排的女士的帽子挡住了视线;十排的先生被剧场其他人(十排的另一位先生、后排的女士、后排众人)指责;十排的先生陷入尴尬之时,九排的女士为他解围。(3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8.要点一:交代故事发生的场景。要点二: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要点三:暗示剧场观众的“表演”即将开始。(4分,要点一1分,要点二1分,要点三2分。意思相近即可)9.作者这样安排,能凸显当时你一言我一语,人多嘴杂的情景;一句一段,是呵斥,是指责,展现了当时群情激愤的场面。(4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10.说明:本题6分,分层赋分。

第一层:仅从单个人角度回答,思维结构单一。(1-2分)

【示例1】九排的女士是自私自利者,因为她在剧场不摘高帽子,影响别人看戏。

【示例2】十排的先生是自私自利者,因为他让九排的女士偏头,不顾及旁人,只顾自己。

第二层:从多个人角度回答,思维结构多点,但没有形成关联。(3-4分)

【示例】九排的女士是自私自利者,因为她在剧场不摘高帽子,影响别人看戏。十排的先生也是自私自利者,因为他让九排的女士偏头,不顾及旁人,只顾自己。十排的另一位先生也是自私自利者,因为他站起来,影响了他人看戏。

第三层:从多个人角度回答,思维结构多点且关联。(5-6分)

【示例】九排的女士反复说别人自私自利,确实是实情,他们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其实九排的女士更自私自利。小说中所有的人都无名无姓,这种泛指让我们明白,小说中的所有人都是自私自利者,他们是同一类人:由看戏的观众变成了演戏的演员,演出了一幕自私自利的讽刺剧。

(三)(10分)11.C(2分)12.【示例1】报道写的是“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如新一代智能家居系统的开发,银行机器人在建行、农行等各类网点的运营工作等,这些高科技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是时代性的体现。【示例2】报道内容写到宁波市已经累计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10548家,其中287家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创新型企业的涌现是时代性的体现。(3分,意思相近即可)13.我认为第一种更适合。因为这则报道围绕“‘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依次介绍了一系列新宁波品牌,各部分内容紧扣标题且不存在主次或包含关系,所以,采用第一种方法,既能缩减文字,又能保留主要信息。如果用第二种方法缩减则会导致信息不全。(5分,选择正确1分,能围绕标题说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3分,表达清晰1分)

(四)(16分)14.A(2分)15.(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N1B8

(2)【示例1】有对世人的感叹,有对朋友的感叹,也有对自己的感叹。【示例2】当今世上志同道合的人何其少啊!老朋友啊,让我们一起努力,追寻古仁人的脚步![5分。(1)2分;(2)3分,言之成理即可] 16.【任务一】D(2分)【任务二】(1)B(2)B(2分,各1分)

【任务三】范仲淹心系百姓,在乡族中设置义庄,赡养族人,自己及家人却过着“非宾客不重肉”,“衣食仅能自充”的俭朴生活;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计个人私怨;为了边境安宁,主动请缨,抵御外敌等;这些都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体现。(5分,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意思相近即可)

(五)(5分)17.“一夜”表明时间之短,“遍”表明春来之速、范围之广,写出了对春天突然来到的惊喜。(2分,加点字词赏析1分,句子理解1分,意思相近即可)18.C(3分)

四、写作(68分)19.【示例1】在信息交流日益便捷多元的今天,提倡写纸质书信仍有必要。用笔写信,写的是温暖,写的是亲切,写的是真实。纸质书信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用纸质书信来传递情感、交流思想,也是汉字文化的回归,是礼仪文化的传承。【示例2】在信息交流日益便捷多元的今天,没必要提倡写纸质书信。书信只是传递思想情感和交流信息的载体,现代社会网络发达,传递情感和交流思想的途径多且方便,而纸质书信传递速度慢,不便于及时沟通交流。(8分,观点1分,能紧扣观点阐述理由5分,语言2分)20.(60分)评分参考 略

N1B8 8

第三篇:浙江省宁波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

积累运用(3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困难的时候,它是kuī 盔 甲;nì 溺 水的时候,它是小舟.从爱中走来,我们总是xù 蓄 满力量.我们能迎着风笑,对着水笑,含着泪笑.在爱中,我们用笑声pǔ 谱 写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乐章.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

【解答】“盔甲”不要写作“愧甲”,“溺水”不要写作“弱水”,“蓄满”不要写作“储满”,“谱写”不要写作“普写”. 答案:盔 溺 蓄 谱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拼音拼读能力和重点字词的书写,需要学生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细心观察,积累的好习惯.

2.古诗文名句默写.

选择无处不在.面对陋室,刘禹锡选择坦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面对名利,陆游选择淡然: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无长兄的木兰选择担当,奔赴战场: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博学的孔子选择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面对书房和战场,杨炯弃笔从戎: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面对官场,陶渊明选择归隐赏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选择有时意味着奉献和牺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此类题一般包括识记型和理解型两种,是语文考试的必考题. 【解答】(1)惟吾德馨(重点字:馨)(2)一任群芳妒

(3)万里赴戎机(重点字:戎)(4)择其善者而从之

(5)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重点字:篱)

(7)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重点字: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重点字: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重点字:浑)

【点评】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常积累,边读边写,争取句句过关.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1)其两膝相(2)两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战战,几欲先走.(3)媵人持(4)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富贵,无相忘.

【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要注意对中考要求文言词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积累. 【解答】(1)翻译: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2)翻译:两条大腿哆嗦发抖,几乎想要先跑.

(3)翻译: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

(4)翻译:如果有一天大家富贵了,一定互相提携不要忘记彼此. 答案:(1)靠近(2)大腿(3)热水(4)如果

【点评】文言实词积累:(1)比:

①并列,靠近,挨着.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②比较.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③及,等到.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2)苟:

苟富贵(如果)故不为苟得(苟且)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苟无饥渴(且,或许,希望)

4.名著阅读.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两项,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或谈谈阅读感悟. 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B.尼摩船长血搏章鱼(《海底两万里》)C.周进哭贡院(《儒林外史》)D.秃鹤演伪军连长(《草房子》)(1)我选 A ;(2)我选 B .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主要对名著中的重要事件进行总结积累,对人物性格和名著主题进行对比归纳. 【解答】答案:

(1)我选A.示例1:师徒取经途中,白骨精先后变作少女、老妇人、老公公,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不顾师傅念紧箍咒,终将白骨精打死,刻画了悟空神通广大、嫉恶如仇、勇敢无畏的形象.

示例2:白骨精三次变化都没有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虽然师傅念紧箍咒阻拦,悟空终将白骨精打死.在现实生活中,对于那些善于伪装的人,我们要擦亮眼睛,识破他们的本来面目,并与他们斗争到底.

我选B.示例1:章鱼(枪乌贼)的下颚骨撞进了“鹦鹉螺”号的轮叶,使其不能行动,全船的人与章鱼展开了搏斗,当章鱼正要将尼德兰咬为两段时,尼摩船长用斧子砍章鱼两排巨大的齿牙,从而救了尼德兰,说明尼摩船长是一个勇敢无畏、关心船员的船长. 示例2:尼摩船长和船员们跟章鱼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战胜了章鱼,却失去了一位同伴.这个悲壮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在强大的对手面前,要勇敢无畏.

我选C.示例1:周进苦读几十年,却连秀才也没有考取.当他走进贡院,痛哭不止,满地打滚,口吐鲜血,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醉心功名,在身体和精神上受到双重扭曲.

示例2:周进参观考试的贡院,痛哭不止,口吐鲜血,可当他听说众人愿意集资帮助他,他连连磕头,竟又能说能笑,从中我看到一个畸形的扭曲的灵魂,可悲可叹!

我选D.示例1:当柳三下不愿意演秃头的伪军连长时,秃鹤承担了这个任务,刻苦排演,演得十分精彩.秃鹤战胜了内心的自卑,敢于正视自己的缺陷,用于担当,认真负责.

示例2:因为头秃而被称作“秃鹤”的他,一直渴望平等,希望融入集体被被重视,当无人演秃头的伪军连长时,他主动提出让他来试试.最后,他通过

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大家的尊重与理解.在现实中,我们也会遭遇像秃鹤一样的困境,应向他学习,直面孤独,突破困境,这样才能不断成长.

(6分,各3分,情节叙述2分,人物形象或阅读感悟1分)

【点评】名著阅读可采用情节﹣﹣人物性格﹣﹣现实意义等角度进行归纳总结学习.

5.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爸爸买了智能手机,他听说用WiFi上网会有风险.请你根据知识卡片提供的相关信息,告诉爸爸在公共场合使用WiFi的注意事项,以有效保护个人信息.要求表达合理、得体,字数在80字以内.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需要学生提取相关信息,明确对象,写出称呼,正确书写,顺利表达,语言简练规范,还需要注意字数要求.

【解答】本题属于口语交际题,也考查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细读材料,结合语境,提取材料中的公共场合使用WiFi的注意事项,如“黑客在公共场合搭建”的往往是“无需密码登陆的WiFi网络”,如果手机WiFi开关处于打开状态会自动连接,据此先写称呼,再提出建议,分条表述,语言简洁即可. 答案:

示例:爸爸,在公共场合使用WiFi上网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登陆那些无需密码的WiFi网络;最好关闭手机WiFi开关,尽量使用3G、4G数据流量,这样个人信息就比较安全. 6.满足的人的衬衫

(意大利)卡尔维诺

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你还缺什么吗?”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

“你恋爱了?如果你想要哪个姑娘,告诉我,我会安排你们结婚的,不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王的女儿,还是最穷困的农家女子,我都可以给你解决!” “不是,爸爸,我没爱上什么人.”

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开心解闷.戏剧、舞会、音乐、歌曲,但毫无效果,而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消退.

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授.他让大家见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来见国王,说:“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须这样做:找到一个感到满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并且因为一切而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衬衫跟你的儿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

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

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你满足吗?” “很满足,陛下.”

“那好.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 “噢,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快滚出去!我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想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

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真是又幸福又满足.他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国家和平安宁.满怀希望的国王当即派出使者去向他求讨衬衫.

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个人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个世界,抛弃这一切!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夜里不能睡觉!”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

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来,把随从都甩在后边老远.追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见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国王停下来,想:这么唱歌的人只能是个满足的人!就寻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

“好小伙子,你愿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不愿意.” “那是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

国王想: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快过来!我的儿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但你给我,给我„” “什么东西,陛下?” “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他,开始解开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

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 ◆童话故事

(1)“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童话语言

(2)本文的开头有两种不同的译文,你觉得哪种译文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请说明理由.

A.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B.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珍宝.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郁寡欢,整天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童话形象

(3)故事中王子和小伙子没有姓名,他们都具有典型意义.请你说说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一类人. ◆童话意义

(4)国王找到“衬衫”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分析】这则童话讲述了一个王国的王子拥有一切却不快乐,于是国王听从最有学问人的建议去找一个对一切都感到满足的人的衬衫,他分别找到了一个神父、一个邻居国王和一个小伙子,在一次次的寻找中,他虽没有找到具体的“衬衫”,但却真正理解了“衬衫”的含义,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人性的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精神的满足快乐要比欲望的追求更能让人快乐;满足是人的自我感受,权利、地位、物质等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快乐,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以真正的满足、幸福与快乐. 【解答】(1)本题考查童话人物挖掘和童话情节特点分析.童话中国王找到的三个人能很容易找出,分别是:一个神父、一个邻居国王和一个普通的小伙子.

结合题目可知,我们需要找到每一次找到的人的不同.可以从人物身份、寻找人物的途径、故事情节的详略程度以及找到的人的不同特点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童话语言的特点.童话语言要求简洁朴素,且常用拟人、对照、反复等表现手法.A中“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 符合儿童的口吻,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

(3)本题考查童话中人物的代表意义.根据文中知王子拥有一切但却不快乐,小伙子没有衬衫可以知道他的生活条件并不优越但却很快乐.

(4)本题考查象征意义的分析.根据文章结尾和文章主旨要展开合理的想象,重点能将物质的“衬衫”升华到精神的“衬衫”. 答案:

(1)①神父、邻居国王、小伙子

②示例1:找到的人物身份不一样,一个是神职人员,一个是国王,一个是普通人. 示例2:寻找的途径不一样.神父是使者找来的,邻居国王是人们告诉国王的,小伙子是国王遇到的.

示例3:故事情节的详略不一样.前两次寻找略写,第三次详写.

示例4:找到的人物的心态不一样.神父对现状很满足但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

小伙子对一切都很满足并且很快乐(5分,①2分,按顺序回答,每错1个扣1分,②3分,若有其它围绕“变化”回答的酌情给分)

(2)示例1:A更能体现童话的语言特点,相比B“视若珍宝”“郁郁寡欢”“整天”等词句,A中的“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总是不快乐”

“整天整天”等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简明、朴实、生动等特点,符合儿童的口吻,更加适合儿童阅读.

示例2:B“视若珍宝”和“郁郁寡欢”等词语,更能体现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3)王子代表几乎拥有一切却还是不快乐的一类人;小伙子代表尽管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很满足、很快乐的一类人.

(4)说明:本题6分,分层赋分.答案的重心不是关注“找到”或“没找到”,而是关注对“衬衫”象征意义的理解.

第一层:仅从内容表层理解,理解肤浅,表述较笼统.

示例:我认为国王没找到衬衫.故事的结尾写得很清楚,国王终于找到一个对于现状完全满足的人,却发现这个满足的人并没有衬衫.

第二层:从“衬衫”象征意义层面理解,理解较肤浅,较单一,表述较有条理.

示例:我认为国王(可能)找到了衬衫,国王虽然没找到物质意义上的衬衫,但是他找到了精神上的“衬衫”,因为他从小伙子身上明白了一个道理: 知足常乐,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基础.

第三层:从“衬衫”象征意义层面理解,理解有深度、多角度,表述有条理.

示例:我认为国王(可能)找到了衬衫.神父对生活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唯有小伙子对自己的现状很满足.国王虽然没有找到物质意义上具体的衬衫,但是他在一次次寻找中,真正理解了“衬衫”的象征意义,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人性的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精神的满足快乐要比欲望的追求更能让人快乐;满足是人的自我感受,权利、地位、物质等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快乐,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以真正的满足、幸福与快乐. 【点评】本文通过一个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较为深刻的道理,重要的是能理解“衬衫”的象征意义,能理解文章的主旨.

7.该不该让家长陪读

【编者按】陪读,顾名思义就是陪同孩子读书.广义上讲是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生活与学习的一种行为.狭义上讲是孩子放学后家长或陪读老师陪同孩子写作业并予以指导的行为.现在家长陪读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有的在县城的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有的跨学区买房陪读,还有的甚至飘洋过海去陪读.该不该让家长陪读呢?我们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来讨论这个问题.

“孟母三迁”是我们熟悉的千古佳话,这也许是有记载的最早的陪读吧.孟母努力为孟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值得天下父母效仿.有人说:“父母应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伙伴.”这句话将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概括得很全面.确实如此,我们如果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良好的品行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现在,很多学校实行寄宿制,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陪读就能增加与孩子相聚的时光,减少父母的“空巢”感,提高家庭的和谐幸福指数.另外,很多孩子学习压力大,父母陪读能缓解孩子压力,激发孩子学习动力.① ﹣﹣(广东)刘同学

首先,家长陪读不利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很多陪读家长甚至连盛饭、洗袜子、挤牙膏这样的小事都代劳,如此陪读会导致孩子“高分低能”.其次,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和困难,如果每次家长都在身边给予“帮助”,这些麻烦、困难对于孩子来讲就失去了助其成长的意义,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近年来社会上热议的“啃老族”,不就是被父母一路“包办”成长的精神上的矮子吗?最后,家长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家长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了成绩,无疑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他们把孩子当作全部,放弃了事业和追求,可能就无法有效地“言传身教”了.不可否认,不少家长陪读也是出于无奈.但问题是,今天在重重保护下长大的我们,未来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吗?② ﹣﹣(河南)李同学

家长陪读的重点应放在“读”上,而不仅仅放在“陪”上.要“读”懂孩子,理解孩子,摆正自己“陪”的位置,而不是变成管孩子吃饭,管孩子学习,管孩子交友,管孩子看电视、电脑.我的父母陪读就很讲究方法,有艺术.我到家后,他们不光嘘寒问暖,还留出时间让我给他们讲述一天的情况,等我自己作出评价后,他们才会恰当地说出他们的见解.遇到双休日,不是他们“伺候”我,而是我孝敬他们.这使得我们之间有了更多的情感交流,就像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年纪小,有父母在身边,我们快乐无忧,父母心里踏实.③ ﹣﹣(浙江)张同学

(节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1)下列语句来自三位同学的发言,请把它们分别放到材料中最恰当的位置(填序号即可). A.所以,家长陪读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不要把陪读重心放在约束孩子、管教孩子上.这样,不光孩子成长得快,家长也会“成长”.

B.因此,与其躲在父母背后避风雨,不如大胆迈出自己的脚步,在泥泞与荆棘中收获真正的人生教益.

C.对毕业班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家长的陪读能缓解孩子的压力,有利于他们以积极轻松的状态面对学习的挑战.

(2)编者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其意图最有可能的是 B A.解释陪读的现象. B.呈现对陪读的看法. C.说明陪读的方法. D.倡导陪读的风气.

(3)议论性文字要求具有说服力,请选择一位同学的发言,分析他是如何做到的.(4)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我已陪读了两年,孩子上初中后,我就选择了辞职陪读.每天的工作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准备一日三餐,做好一切后勤保障.我怕孩子学习不自觉,每晚都坐他身边陪读.除此之外,还要督促他复习.可最近孩子一回家就关房门,也不知他在想什么. ﹣﹣(上海)李女士

你认为李女士在陪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文本中三位同学的发言作出分析.

【分析】这篇文章首先由家长陪读的现象引出论题,接着分别编辑了三位同学的看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家长陪读的优点、危害和陪读方式,使人们对该不该陪读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细读这三部分文字,并且把握给出的三个句子的核心,可知:第一部分阐述的是家长陪读的优势,而C句恰好是这方面内容;第二部分文字侧重阐述了家长陪读的危害,选择B;第三部分论述了家长陪读的方式,所以选择A句.

(2)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作者写作目的把握,需要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因为这三个部分阐述的角度不同,内容也各有侧重,所以A、C、D的说法都太片面,只有B选项是完整地体现作者写作目的. 故选B(3)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段论证过程的理解分析,需要熟读这三个同学的发言,把握其论述的特点,侧重关于论证思路的角度,即可分析解答.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章中知识的迁移应用,需要认真分析李女士的具体做法,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通顺表述,合理即可. 答案:

(1)①C ②B ③A(3分各一分)(2)B(2分)(3)【示例1】我选择刘同学的发言,他是这样做到的:首先,他引用孟母二迁的典故,米肯定孟母的做法.接着,他引用相关言论,表明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然后,从陪读对孩子品行修养、家庭氛围、学业等方面的影响来证明自己观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另外,他还联系现实生活,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

【示例2】我选择李同学的发言,他是这样做到的:(1)他用“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使行文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运用两个反问句来增强论证的力量,引发读者的思考.李同学以辩证态度表达观点,“不可否认,不少家长陪读也是出于无奈.”类似这样客观而辩证的表达,让人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

【示例3】我选择张同学的发言,他是这样做到的:(1)他现身说法,联系自己父母陪读的做法,表现他与父母相处时的融洽,具有现实意义,更有说服力.

(4)【示例】(1)李女士包办孩子的生活小事,不利于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李女士把重心放在约束孩子、管教孩子上,不相信孩子,不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李女士在陪读过程中没有与孩子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

【点评】筛选信息答题技巧: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补充、筛选、提取所需要的信息;②合理地概括信息;③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8.【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乙】

① 伏伽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②③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 帝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

【注释】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②子姓:子孙,子孙辈.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④帝:指唐高祖.(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D 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 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

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 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4)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 王之蔽甚矣 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 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 .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 王曰:“善.”下令„大悦,诏„ ④【分析】译文:

【甲】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乙】伏伽说:“我听说人的天性相近,但后天养成的习惯却相差很远.皇太子及诸王等左右群僚,不可不有选择择的任用.只要不讲仁义的无赖,以及好奢华驰猎驭射,专作戏狗玩马、沉迷声色歌舞之人,知可以用来愉悦耳目,跑跑腿,打打杂,至于让他们来补充官缺,是决不行的.我历观前代,子孙不孝,兄弟离间,没有一个不是身边的作乱的.愿陛下妙选贤才,作为皇太子的僚友. 高祖很高兴,立即下诏说“周、隋两朝的魄期(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我唯独道德修养不够,不能让自己的性格符合天意,于是做事常深思尽全力,经常希望得到众人的辅佐,以改正弥补自己的过失.然而朝中的大臣们,很少有直言进谏的.万年县法曹孙伏伽,真诚慷慨直言,语言发自内心情意恳切,指出我的得失,一点都不回避.提拔孙伏伽为治书侍御史并赏赐帛三百匹.” 【解答】(1)本题考查断句.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句意为:历观前代,子孙不孝,兄弟离间,没有一个不是身边的作乱的.“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均句意完整,结构清晰.故句子断为: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选择即可. A:不是当面讽刺,是进谏.故不正确;

B:齐国和燕、赵、韩、魏没有打仗,最终战胜于朝廷.故不正确; C:“驱驰”不是骑马奔驰的意思,是奔走效劳之意.故不正确; D:叙述正确. 故选:D.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有:期年:满一年;虽:即使.句意为:一年以后(过了一年),即使(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②句中重点词有:晚:晚期;结舌:不说话;邦:国.句意为:周、隋两朝的晚期(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一言堂会让一个国家灭亡).(4)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解答即可.

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

(5)本题是根据具体词句分析人物形象.先要理解具体字词的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再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找出人物的共同点.

“乃”为“于是、就”的意思,“即”为“立即、立刻”的意思,说明齐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 答案:

(1)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2)D.

(3)①一年以后(过了一年),即使(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②周、隋两朝的魄期(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一言堂会让一个国家灭亡).

(4)王之蔽甚矣;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

(5)“乃”为“于是、就”的意思,“即”为“立即、立刻”的意思,说明齐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 【点评】文言实词“间”的用法: 1.立有间(jiān一会儿)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间)3.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4.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量词)

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àn夹杂)6.遂与外人间隔(间隔,隔开)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暗地)8.又何间焉(参与)

①9.定林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② 二月四日作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1)《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 蜿蜒曲折、高 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 轻柔之风 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2)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 【分析】《定林所居》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晚年所题的一首诗作.该诗描写了诗人居所的清幽环境以及诗人的闲适生活,抒发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怡然自得.《二月四日作》是陆游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时所做. 【解答】(1)此题考查重点字词的理解,解答时要读懂句子并赏析精彩字词的妙处. “屋绕湾溪竹绕山”的意思是:房屋被溪水环绕着,竹林环绕着青山.写出了溪水的曲折.“溪山却在白云间”的意思是:溪水和高山又直插白云间.写出了山的高.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的意思是:早春轻柔的春风徐徐吹过,瓦上的白雪已经融化,但沟里的雪还是白茫茫一片.这一句谢春初春春风轻柔温暖将残雪消融.(2)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的不同,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定林所居》的闲是和山水为了的悠闲,《二月四日作》的闲是闲愁,是内心苦闷的闲. 答案:

(1)蜿蜒曲折(弯曲)高 轻柔之风(飞蝶鸣鸠)(2)《定林所居》中“闲”字写出了诗人纵享山水的闲适自得之情,而陆游《二月四日作》中“闲”字很好地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绪. 译文:

《定林所居》

房屋被溪水环绕着,竹林环绕着青山.溪水和高山又直插白云间.靠着溪水放下竹杖,靠着山坐着.溪水、鸟儿、献花和我一起悠闲. 《二月四日》

早春轻柔的春风徐徐吹过,瓦上的白雪已经融化,但沟里的雪还是白茫茫一片.飞舞的蝴蝶,鸣叫的鸠鸟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快活起来了.而东风应该笑话我的闲愁. 【点评】做好本题要阅读两首诗歌并理解诗歌内容的不同,体会两首诗歌作者的不同思想情感.

写作(60分)10.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现代汉语词典》对“亮”的释义如下:①光线强.②发光.③(声音)强;响亮.④使声音响亮.⑤(心胸、思想等)开朗;清楚.⑥显露;显示. 请以“亮”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分析】略 【解答】略 【点评】略

第四篇:天津市2016中考语文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6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育(pǔ)机(xiè)一气 成(hē)B. 事(suǒ)咒(zǔ)声名狼(jí)C.分(qí)喧(xiāo)坚持不(jiě)D.收(liǎn)干(gù)为人知(xiǎn)【考点】易误读常见字.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 【解答】A.“哺育”应读作“bǔ yù”; B.正确;

C.“坚持不懈”应读作“jiān chí bù xiè”; D.“干涸”应读作“gān hé”.

故选:B.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传播 恪守 规则 B.传承 保守 规则 C.传承 恪守 准则 D.传播 保守 准则 【考点】词义辨析.

【分析】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解答】传播:传送或散布;广泛散布;使普遍知道.传承:更替继承.传承是在传播的基础上继承,侧重传播;承传是在继承基础上传播,侧重继承,先后次序不同,侧重点不同.家风要继承,故第一空填:传承. 恪守:谨慎而恭顺地遵守.保守:保持使不失去;维持原状,不求改进,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需要“恪守”,故第二空填:恪守.

规则:是运行、运作规律所遵循的法则.准则:行为或道德所遵循的标准或原则.根据句意,第三空填:准则.

故选:C.

3.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解答】A.成分残缺,应该在句末加上“的效率”; B.正确;

C.成分残缺,应该把“随着”或“使”去掉; D.语序不当,应该是“发现并解决”.

故选:B.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索. 【考点】标点符号.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理解和运用,注意要首先通读提供各句,明确句意,掌握语气,揣测所用标点是否正确.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错误.“省略号”与“等”在标点符号运用上属于重复使用,二者只能保留其一. 答案:D.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这几句表现了作者由积极乐观、胸怀旷达,到抑郁惆怅的心理变化过程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这两句写故乡之水对“我”依依不舍,万里相送,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这两句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D.小时候/乡愁是一杖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这几句写作者少小离家,思念母亲,小小的邮票成为寄托乡愁的载体 【考点】诗歌阅读综合.

【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解答】A.有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意思是: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这几句表现了作者由积极乐观、胸怀旷达.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6.阅读《加碘盐有必要吃吗》的节选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加碘盐有必要吃吗 阮光锋

①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

②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③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④碘的饮食来源 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而且海盐本身其实也不含碘的.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是过于担心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

⑤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面对“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

B.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 C.碘盐仍是沿海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普通人每日碘摄入量应在1000微克以上.

(2)对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A.列数字、打比方 B.作比较、分类别 C.列数字、作比较 D.分类别、打比方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第①自然段针对某些人的错误认识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自然段加点词“主要”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④自然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前面提到的“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这篇说明文以短小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考点】科普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说明文首先由人们的说法提出疑问,引出说明内容,接着指出加碘盐有吃的必要,并分析了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的原因,最后介绍了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找到相应的原文,与选项进行比对,即可选择.根据第四段“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可知D选项所说的“应在1000微克以上”是错误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等,结合具体内容来辨析方法即可.“20﹣40毫克/千克”“20﹣30毫克/千克”可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碘添加量与我们食盐的碘添加量进行对比,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所以选择C. 故选C.

(3)本题综合考查了说明内容、说明语言、代词指代内容和文章特点这些知识;“这”属于近代,可以根据第四段“这”附近上文的内容,判断“这”指代的是“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所以C是错误的. 故选C. 答案:(1)D(2)C(3)C

7.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死亦我所 恶:凶恶 B. 尔而与之 蹴:用脚踢 C.妻妾之 奉:侍奉

D.是亦不可以 乎 已:停止,放弃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

A.二者不可 兼 B.故患有所不 也 C.所识穷乏者 我与 D. 为身死而不受(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作首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B.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 【分析】译文:

鱼是我所追求的,熊掌也是我所追求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只有舍弃鱼而选择熊掌了.生命是我所追求的,大义也是我所追求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舍弃生命而选择大义了.生命是我所追求的,但我所喜欢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事还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手段不能采用的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有什么方法不能采用的呢?采用这种方法就能够生存下来,这样看来,有这种方法却不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这样看来,有这种方法却不采用.那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大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是贤人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了就可活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四处游历的人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被轻视而不肯接受.如果见了高位厚禄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因得好处而丧义),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好处);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妻子与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而不做吗?(如果这样做了,)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A:句意为:死亡是我所厌恶的.恶:厌恶.解释不正确; B:句意为: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解释正确; C:句意为:妻妾的侍奉.解释正确;

D:句意为: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而不做吗?解释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通假字.要了解通假字的有关知识,平时要注意积累与记忆. A: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得:得到.不是通假字; B:所以有灾祸我不躲避.辟:通“避”,躲避; C: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感激;

D: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因得好处而丧义).乡:通“向”,先前. 故选:A.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主旨的把握,另有对写作手法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选择. A:分析正确;

B: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不是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也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故该项分析不正确;

C:分析正确; D:分析正确. 故选:B. 答案:(1)A.(2)A.

(3)B.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8.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7)在杜甫的《望岳》一诗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化用孔子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考点】古诗(词)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背诵,根据平时积累的诗文作答即可,但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浅草才能没马蹄(重点字:蹄)(2)风正一帆悬(重点字:悬)(3)二月春风似剪刀

(4)马作的卢飞快(重点字:的卢)(5)载不动许多愁(重点字:载)(6)草色入帘青(重点字:帘)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重点字:凌)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9.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李侍郎绂,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侍郎:古代官名.绂(fú):李绂,人名.赀(zī):通“资”,钱财.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 时家贫 少: 年幼

②无不立 对: 回答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3)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 【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 【分析】译文:

侍郎李绂,生性聪明.年幼时家里穷,无钱买书,于是就到邻居家去借.每次翻阅书籍,推演内容,书里的内容没有背诵不过的.有时偶尔进到城里,街道两边店铺的名字,都要默默地识记住.后来官至翰林,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他的同僚选取书架上所用的书籍,任意抽取一本来难为他,没有不立刻对答上的,众人都感到很吃惊.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①句意为:年幼时家里穷.少:年幼; ②句意为:没有不立刻对答上的.对:回答.

(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句中重点词语有:“皆”,都.句意为: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

(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

“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 他的聪慧:“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所以:李拨是一个: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的人. 答案:

(1)①年幼;②回答.

(2)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

(3)李拨是一个: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的人.“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 他的聪慧:“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

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10.阅读《三角梅》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三角梅 刘成章

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 生长阶段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生长状态(1)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2)仍然毫无变化.

(3)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由毫无生机到开始抽枝,生长,开花(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⑧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BD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

B.第①自然段交待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香到小院中的花. C.第④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 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4)文章第⑨自然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考点】散文阅读综合.

【分析】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第一年,停滞在那儿;第二年,仍然毫无变化;第三年,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第四年,开始抽枝,生长,开花.作者通过描写三角梅默默积蓄、奋力生长,最终绽放出灿烂之花的经历,表达了对生命所蕴藏的坚韧精神的由衷赞叹.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词句加以概括即可.

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第一年,停滞在那儿;第二年,仍然毫无变化;第三年,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第四年,开始抽枝,生长,开花.

解答时,按照时间顺序,从文中找出“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第三年…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等句子得到提示信息. 综合上述分析,学生可总结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从三个角度入手:内容、手法、结构.这个句子从手法角度考虑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所以我们作答时要答出运用这一手法的作用、效果.

通过句中“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可以断定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把三角梅的花朵比喻成“火红的蝴蝶”,并运用了“张开了翅膀”“奋争”“挣脱”“翩翩飞去”等拟人化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角梅开放后被风吹动时充满活力的样子,表达出作者对三角梅开花的惊喜和赞美之情. 综合上述分析,学生可总结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是“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是“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所以B项错误;根据第八段内容知道,“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此时“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所以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的原因,不是“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而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故D项错误. 其余选项ABE正确. 故选:BD(4)本题考查对文章具体段落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首先应该通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意,然后结合文章大意和对应段落的上下文综合分析.

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作者通过描写三角梅默默积蓄、奋力生长,最终绽放出灿烂之花的经历,表达了对生命所蕴藏的坚韧精神的由衷赞叹.

文章第九段是对上文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过程的由衷赞叹,是本文的主旨段,从“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可以看出,作者是借助三角梅的生长过程,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坚韧精神的赞美.

综合上述分析,学生可总结得出答案. 答案:

(1)①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②仍然毫无变化. ③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绽放的三角梅被风吹动时鲜艳如火、活力无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B D(4)这一段文字总结全文,表现了作者被三角梅默默积蓄、奋力生长,最终绽放出灿烂之花的经历所震撼,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所蕴藏的坚韧精神的由衷赞叹,升华了文章主旨.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11.综合性学习

某班开展了“游在津沽”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0﹣21题.

【材料一】近年来,天津市旅游业在持续发展中日益凸显“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老城津韵”“杨柳古镇”“溥仪旧居”“津卫摇篮”“大沽烟云”等八条独具津门文化特色的游览线路,吸引了海内外的大量游客.

【材料二】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海河风光游”“游览„五大道‟”“全景式乡村游”“滨海旅游黄金100天”等特色项目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天津的旅游形象.

【材料三】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2亿人次,旅游消费10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7%.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一数字更具震撼性. 【材料四】天津市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统计表 项目

年份 入境游客(人次)外汇收入(美元)

2013年 265万 26亿 2014年 296万 30亿 2015年 326万 33亿

(1)上面四则材料与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无关的一则是 材料三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述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材料的分析能力,图表转化能力.

【解答】(1)做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再认真分析材料内容,材料一:近年来,天津市旅游业在持续发展中日益凸显“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材料二: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材料四:是天津市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统计表.这些材料都与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有关. 材料四虽与旅游有关,但与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无关.

(2)多个材料比较提取信息的方法:①看这多个材料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或是围绕什么共同话题,从不同侧面阐述举例.②围绕话题分析题目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赞同赞扬还是否定批判,最后根据以上两个方面组织语言.③回答时必须要依靠准确的归纳和恰当的表达.

材料一:近年来,天津市旅游业在持续发展中日益凸显“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材料二: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材料四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从而得出结论: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均逐年增加. 答案:(1)材料三

(2)“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旅游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均逐年增加.

14.名著阅读.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作品或人物. 作品 内容

《西游记》 那厮原来是牛魔王的妻,红孩儿的母,名唤罗刹女,又唤(1)铁扇公主 .

《(2)傅雷家书 》 聪,你想,我这些联想对我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四月三日(第30号)的信,我写的时候不知怀着怎样痛苦、绝望的心情,我是永远忘不了的.

《名人传》 从这个忧伤的深渊深处,(3)贝多芬 着手歌颂欢乐了.这是他毕生的规划.自1793年,在波恩的时候,他就对此有所考虑.他一辈子都在想歌颂欢乐,并以此作为他的大作中的一部终曲.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4)保尔 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考点】名著情节;名著人物.

【分析】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

(1)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悟空第一次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一扇子扇飞悟空,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折腾,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悟空大战牛魔王,铁扇公主借出芭蕉扇,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向西赶路. 故为:铁扇公主;

(2)原段文字节选自《傅雷家书》中的一段文字:“四月十日上午九时半至十一时,听北京电台广播你弹的Berceuse[摇蓝曲和一支Mazurka[玛祖卡],一边听,一边说不出有多少感触.耳朵里听的是你弹的音乐,可是心里已经没有把握孩子对我们的感情怎样﹣﹣否则怎么会没有信呢?﹣﹣真的,孩子,你万万想不到我跟你妈妈这一个月来的精神上的波动,除非你将来也有了孩子,而且也是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马先生三月三十日就从北京寄信来,说起你的情形,可见你那时身体是好的,那末迟迟不写家信更叫我们惶惑“不知所措”了.何况你对文化部提了要求,对我连一个字也没有:难道又不信任爸爸了吗?这个疑问给了我最大的痛苦,又使我想到舒曼痛惜他父亲早死的事,又想到莫扎特写给他父亲的那些亲切的信:其中有一封信,是莫扎特离开了Salzburg[萨尔斯堡]大主教,受到父亲责难,莫扎特回信说:“是的,这是一封父亲的信,可不是我的父亲的信!”聪,你想,我这些联想对我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四月三日(第30号)的信,我写的时候不知怀着怎样痛苦、绝望的心情,我是永远忘不了的. 妈妈说的:“大概我们一切都太顺利了,太幸福了,天也嫉妒我们,所以要给我们受这些挫折!”要不这样说,怎么能解释邮局会丢失这么一封要紧的信呢?你那封信在我们是有历史意义的,在我替你编录的“学习经过”和“国外音乐报导”(这是我把你的信分成的类别,用两本簿子抄下来的),是极重要的材料.我早已决定,我和你见了面,每次长谈过后,我一定要把你谈话的要点记下来.为了青年朋友们的学习,为了中国这么一个处在音乐萌芽时代的国家,我作这些笔记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故填:《傅雷家书》;

(3)1793年1月,德国诗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学法学教授菲舍尼希写信给席勒夫人夏洛蒂说:“有一位青年…抱着伟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欢乐颂》一节一节地谱成音乐.”这个青年就是贝多芬,当时他住在波恩,只有23岁.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都曾为《欢乐颂》的音乐起过稿.在 1812年写的《欢乐颂》主题,后来用于1814年10月完成的《C大调命名日节庆序曲》(作品115号).贝多芬在1795年的前后为毕尔格的诗所作的歌曲《互爱》和《合唱交响曲》末乐章中《欢乐颂》的主题,在音调上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欢乐颂》主题的前身.后来贝多芬在1808年的《c小调钢琴合唱幻想曲》(作品80号)中又借用这个曲调作为主题,演唱库夫纳歌颂音乐魅力的诗.《钢琴合唱幻想曲》的合唱部分,是为写作《合唱交响曲》的终曲而作的一次尝试.1824年3月,贝多芬在写给普洛勃斯特的信里说过:“《合唱交响曲》的终曲,是按照《钢琴合唱幻想曲》的格调写的,但规模则远较宏大.”由此可见,贝多芬为《欢乐颂》谱曲的意图,从1793年开始,前后琢磨了30年,才最后在《合唱交响曲》中得以完成.《合唱交响曲》完成于卡尔斯巴德决议后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运动都遭到残酷镇压的反动时期.1824年5月在维也纳刻伦特纳托尔戏院初次演出时,听众反映的热烈是空前的.贝多芬出场时,受到听众五次的鼓掌欢呼,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但站在乐队中背对着听众的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幸而女低音歌手翁格尔牵着他的手转过身,才“看到”了听众的欢呼.从初演所引起的异乎寻常的情绪可以看出,歌唱欢乐,也就是歌唱自由,在当时有着何等深切的现实意义. 故填:贝多芬;

(4)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填:保尔. 答案:(1)铁扇公主;(2)《傅雷家书》;(3)贝多芬;

(4)保尔.

15.下面是《水浒传》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中的一首诗,阅读后回答问题. 太师符督下州来,晁盖逡巡受祸胎. 不是宋江潜往报,七人难免这场灾.

(1)请结合相关情节,概括“这场灾”产生的原因.(2)简述晁盖等人是如何脱险的. 【考点】诗歌阅读综合.

【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解答】(1)本题重点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

“太师符督下州来,晁盖逡巡受祸胎.”两句指晁盖等人黄泥冈劫持生辰纲一事暴露,官府缉拿.所以,“这场灾”产生的原因是:晁盖等人在黄泥岗上劫持了由杨志护送的生辰纲(2)本题重点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

“不是宋江潜往报,七人难免这场灾.”两句指作为公门中人的宋江在得知缉拿晁盖等人的消息后,偷偷的通风报信,不然那劫持生辰纲的七人将不一人漏网.

所以,答案是:宋江暗中报信,告诉晃盖等人官府要捉拿他们的消息;晁盖等人逃走时遇到治官兵,奋勇迎战;朱仝、雷横故意放走他们,晃盖等人顺利脱险. 答案:

(1)祸胎晁盖等人在黄泥冈劫走生辰纲一事败露,官府要捉拿他们.

(2)宋江暗中报信,告诉晃盖等人官府要捉拿他们的消息;晁盖等人逃走时遇到治官兵,奋勇迎战;朱仝、雷横故意放走他们,晃盖等人顺利脱险.

译文:太师付下公文到了济州府,官府要缉捕晁盖等七人.宋江得知消息后,立即向晁盖七人报信.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6.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记忆值得珍藏,总有一些情感值得珍惜,总有一些道理值得感悟,总有一些梦想值得追求…

请以“值得”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

(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考点】半命题作文.

【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有一段提示性语言帮助我们打开写作的思路,如果好好想一下,这篇作文的写作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这个作文题目分成来两部分:某种做法和想法和值得,指的是一种做法,值得,是对它的评价,写作文时,这两部分,都应有所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思路点拨】补充的内容是一件事或者一种想法,这件事或者想法可以是第一人称的“我”做的,也可以是别的人称的“你”和“他”做的,哪一种思路都可以.可以写一件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好的一件事,而你却认为挺好的一件事,应该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比如扶起一位摔倒的老人等.

【细节描写】值得,是别人的评价,也可以是自己的内心体验,如果是自己的内心体验时,可以在文章中加入适当的心理描写,也可加入其它的细节描写.

【表达方式】本文适合前半部分使用记叙表达方式,文章最后以议论收尾,照应标题.夹叙夹议也可.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不太适合写议论文. 【解答】【例文一】 值得这样做

如果无人在狂风暴雨的茫茫黑夜中为你高举火把,那么你,请告诉自己:走过,就算途经泥泞,这样做,值得!﹣﹣题记

那时候,我的成绩很差.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曾经的勤奋与刻苦,究竟是在那一站丢了.于是我将自己藏匿在角落里,望着自己那只升不降的成绩,暗暗地啜泪.

巴山的夜深了,那褪了色的秋雨携来了遥遥无期的愁苦.如今,雨又来了,他在斜阳的光束前汇成一条条苍白的线条,落在青石板上,击出了一种不可名状的落寞与沧桑.我独步在无人街,仿佛是在做梦﹣﹣梦里,不知身在何处;梦醒,踯躅在原地不知所措.好迷茫,我要怎么做?默默的秋雨下,我是点亮了谁的眼睛,或是模糊了谁的风景?

我感到冷,一种彻骨的冷.刚开学时,老师的那句“我不会以你们的成绩来衡量你们的个人优异”让我感到格外的欣喜,但自从第一次考试之后,我的座位却为何始终定格在班里的后三排?您说按成绩排座位可以激发学生潜力,那么如果要让我失望,又何必给我希望?…

窗外的雨依旧淅淅沥沥的下着,我颓力的趴在桌子上,凝视着母亲端来的茶.眼前的茶叶正如我一样,或许说我就是一杯茶叶﹣﹣被水压在杯底,无力的挣扎,却始终浮不上去.我向杯里兑了些沸水,茶叶便涌动了起来.我惊讶于茶叶的沉浮之声,又迷茫了我自己﹣﹣或许我还不如这些茶,在压力面前,我连头都抬不起来!…不会,只要有一杯沸水,我一定能站起来!我闭上眼,聆听着茶叶的浮沉之声,就像一曲曼妙的钢琴曲﹣﹣婉转而柔和…

从此以后,我不再猫在角落里酣睡,常常与周公不谈而散;不再以出神打发时间,常常是分秒必争;不再与游戏为友,常常与题海相伴…每每沉醉于星与月与夜的寂静中,我都会有一种奋进感,因为我相信“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果不其然,正处在上升趋势的成绩证明了一切.一次,狗友打趣地说:“你最近是吃错什么药了,怎么总犯傻啊?你啊,忒笨,歇歇吧,没谱.”我白了他一眼,暗暗“呸”一声,“你才笨呢!”

现在,一切的一切都已纷落如歌,苦涩的秋雨消停在昨夜,今日,空气中氤氲着的满是沁人的芬芳与散光的浮尘.我相信,任由哪些苦几次卷着黄沙掠过我的心坎,我依旧会面带笑容迈步在阳光下,骄傲的对自己说:“这样做,值得!”

第五篇:2013北京中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3北京中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详细解析

【解析】

1、A项中 “隘”读音为“ài”;C项中“载”读音为zài ;D项中的“庇”读音为bì

2、D项中“两全齐美”的应是“两全其美”

3、A项“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有人为的意思,原句语境写的是天然石林,并非人工的结果。可用”鬼斧神工”一词; B项“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句中的他恰是自小便受到研究艺术父亲的熏陶,符合句意;C项“玉不琢不成器”指玉石不经过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材。此句强调的便是一个运动员要经过严格的磨练,符合题意;D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原指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与题意吻合。

4、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是因果关系,第一句是结果,第二句是原因,所以第一个空用“因为”。第三句是再次强调结果,和前面的句子是因果关系,并非转折关系,所以第二个空是“因此”。第三个空后的短句是后面的短句的条件,是假设关系,所以用“如果”。

5、病句类型:成分残缺。画线的句子“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的主语是“热量”,是一个独立句,和前面的句子无法衔接。因为此句中已有主语“玻璃罩”,所以需要加衔接性的动词,答案D项符合。

6、B项错在作用分析。这两句诗强调的是“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应该坚持前行,风雨无阻。并非表现对“同甘共苦的友谊赞美之情”。

二、填空

7、(1)答案:山气日夕佳

(2)答案:暂凭杯酒长精神

(3)答案:五十弦翻塞外声

(4)答案: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8、【解析】名著阅读。难度低。《水浒传》和《西游记》恢复刚统一中考试卷时08年09年的考试热点。属于给分题。

答案示例:

①章回体

②宋江

③大闹天宫

三、综合性学习

9、【解析】提取主要信息。难度比去年略高,信息阅读量大,要求的信息点多。

答案示例:近年来中国纪录片首播时长和总投资都逐年递增,先后推出多部纪录片精品,但与故事片的产量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远远低于故事片的产量),纪录片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10、答案示例:

①精心选择主题 ②独有饮食文化展示 ③剪辑方式新颖,技术设备先进 ④情感传递性强 ⑤文化认同感强

11、【解析】拟标题。难度大,要求把握整体材料,侧重考查纪录片的核心意义。

答案示例一:

体验中国独有文化

答案示例二:

见证中国人文历史、社会发展的轨迹

四、文言文阅读。

12、答案:(1)高高的(2)靠近

13、答案:抬头仰望,神情跟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同。

14、答案要点:①长不盈寸 ②各具情态 ③船舱旁边左右各四扇的小窗(或高起而宽敞的船舱)④神奇精湛卓越的雕刻艺术

五、现代文阅读

(一)记叙文阅读

15、【解析】行文思路题。本题考查的是文章情节的概括,有一定难度。与2012年(去年)相比题型一致,同时降低了难度,因为划分层次较简单。在划准层次的基础上,每空由事件加上情感构成。

答案示例:①初见砖茶,不以为意 ②茶砖相伴,温暖安慰 ③误买茶砖,绝望黯然 ④重逢茶砖,思念感动

16、【解析】语句含义题。有一定的难度,题干是:洞茶对于“我”有哪些意义,学生答题时大多停留在 “洞茶”是作者的知己这一直接的层面,而缺少对作者生活经历这一层面的思考,洞茶同时是作者边防生活的见证。

答案示例:

①茶砖将我和高原以及高原的战士紧紧联系在一起。

②我与这茶砖朝夕相伴,茶砖不仅缓解了我的高原反应,而且它是我无声的知己,是我的朋友。

③茶砖见证了我在高原度过的难忘的岁月,寄托着我对高原生活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④茶砖给边防军人带来温暖和力量,我对茶砖充满了感激和赞美之情。

⑤茶砖更寄托了我对逝去的高原战友们的思念和赞美之情。

17、【解析】阅读延伸题。历年中考侧重对人物形象或景物描写的赏析,多以描写、修辞等角度切入,今年依旧以写作技巧赏析给定内容。

答案示例:

第⑦段运用排比,强调作者对于茶的繁文缛节、高贵和价格的昂贵的讨厌,体现了 “我”的迷惘困惑,又用排比将四个反问句联系在一起,从侧面表达自己对茶砖的思念之情。第⑿段“我终于再次和你相逢!你甘暖依然,你温润如旧”直抒胸臆,运用拟人和第二人称的写作手法,从味觉方面描写出再次与茶砖重逢时的那种思念和感动。

(二)说明文阅读

18、【解析】筛选有效信息并概括归纳——说明对象特点的概括。

答案要点:①虚拟性表演来源于现实生活,必须符合现实生活

②京剧演员要深入地了解生活,亲身去体验、认真去观察生活

③经过艺术加工,演员动作舞蹈化、节奏化。

19、【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印证型材料链接题,学生须通读全文,理解作者所述京剧艺术的虚拟性这一特点后,方能根据文章中2.3.4自然段有关虚拟性在京剧舞台上的表现形式、及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等内容,对材料中对京剧舞台上的一系列表演进行阐释,说明其表演是如何体现京剧的虚拟性这一特点的。

答案示例:

演员拿着长篙,做出靠岸、推出小船等动作,舞台虽然是平地,但是两位演员的身体很有节奏地起伏着,无论快走还是慢行,距离绐终保持不变,观众从演员的表演中感觉到,这是一场两个人坐船的场景。这种借助真实的道具,角色行为进行虚拟,不仅在舞台上真实细致地再现现实生活,而且演员的动作更加舞蹈化、节奏化,既给观众带来了真实的感觉,也使观众获得了美的享受,体现京剧的虚拟性。

(三)议论文阅读

20、答案:①有中心并有现实意义②蕴含一定道理并用精彩的趣言解说③有情调趣味并使人回味无穷

21、【解析】论证过程概括题,此题在出题形式上改变了去年的字数限制,但依然可用去年的框架与思路进行答题,即分析论证过程分三个层次:首先,其次,然后。

答案示例:

首先,第1段通过讨论生活现象提出中心论点“说话要有旨趣,有理趣,有情趣”;其次,第2到4段分别举总书记、毛泽东主席、克雷洛夫的例子论证说话要有旨趣,有理趣,有情趣三个分论点;最后,第5段强调说话有趣的内在本质“强调对事物要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并进而提出使说话有趣的建议“只有靠自身不断地学习、实践与思考,才能使话有趣,行致远。”

22、【解析】语言严谨性——补写材料和论点之间关系题。根据第②③段中的解说句仿写。

答案示例:

这样说话,既表现了克雷洛夫的谦虚情怀,又轻松有趣地回应了朋友。

六、作文

参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下载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一、阅读积累(35%) 1.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上“√”。(4%) 糊(hú hù) 引吭(hēng háng) 污秽(suì huì) 锲(qì qiâ)而不舍 2.把下列......

    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

    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五篇范例)

    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 1. 在,,0,1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 B. C. 0 D. 1 【答案】A 【解析】解:由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得 , 最小......

    浙江省杭州市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5】及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5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 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

    浙江省宁波市2013年中考科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宁波市2013年中考科学试题(解析版) 姓名 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和答题卷。试题卷共8页,有4个大题,37个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宁波市中考满分作文-200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满分作文

    200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满分作文题目:人的成长,犹如在沙滩上行走,每前进一步,都会留下一个脚印。人生中的一步,有时至关重要。莫顿·亨特受益终身的经验,正是源于小时候的一次亲身......

    200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满分作文[本站推荐]

    200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满分作文 题目:人的成长,犹如在沙滩上行走,每前进一步,都会留下一个脚印。人生中的一步,有时至关重要。莫顿〃亨特受益终身的经验,正是源于小时候的一次亲......

    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作文题目(5篇)

    请以“幸福的约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